上升动力

2024-10-26

上升动力(通用6篇)

上升动力 篇1

一、我国劳动力成本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丰裕的劳动力资源优势,通过引进外资吸引国际制造业在我国大规模集聚,推动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奠定了我国的贸易大国地位。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2000—2014年我国年均工资水平从9333元上升到56360元,增长5倍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劳动力成本增长迅速,但存在行业差异

2003—2014年,从20个主要行业部门平均工资的年均增幅看,我国城镇单位工资平均每年以12.33%的速度增长,但存在明显的行业间差异。金融、批发与零售、采矿业、农林牧渔业以及制造业的年均增速超过了城镇单位的平均水平,其中金融业的年均增幅最大,达14.75%,超出城镇单位平均水平2.42个百分点,其次为批发和零售业,年均增长14.59%,制造业的年均增幅为12.37%,也高于城镇单位平均工资的年均增幅;而其他行业的年均增幅却低于城镇单位的平均水平(见图1)。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计算而得。

(二)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近年来,我国区域间劳动力成本增长并不均衡。从年平均工资水平看,2000年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工资水平分别为11297.17元与8316.63元,地区差距为2980.54元,而到2014年东部地区工资水平已达63450.92元,中西部地区则为52127元,东部与中西部差距已经扩大到11323.92元,是2000年的3.8倍(如图2所示)。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计算而得。

(三)与周边国家相比劳动力成本上升趋势明显

根据国际组织统计数据计算,2010年我国制造业单位产出劳动成本已达0.242,比1995年增长了64.4%,其增长幅度远远超过周边国家。1995—2010年,我国主要的周边国家,如印度、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制造业单位产出劳动力成本分别下降了22.6%、27.62%、54.98%、9.78%和20.78%,越南在2000—2010年间单位产出劳动力成本也仅上升了16.48%。

二、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外贸竞争力的影响

与周边国家比较,我国劳动力成本呈持续上升趋势,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丧失。为进一步分析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出口竞争力造成的影响,在引入其他控制变量的基础上,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进行验证。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选择2004—2013年我国大陆31个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在参考和借鉴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构建模型如下:

其中,下标t和i分别代表时间和地区。TCit表示第t年i地区的贸易竞争力指数;LCit表示第t年i地区的单位产出劳动力成本;EDUit表示第t年i地区的人口素质;PRODUCTit表示第t年i地区的产品质量;μi为个体变量,νt为时间变量,εit为回归残差。

(二)变量说明

各地区每年的TC指数为被解释变量,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etitive Coefficient,TC)也称竞争优势指数,是指一国进出口贸易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下标t和i分别代表时间和地区。Xit表示第t年i地区的出口,Mit表示第t年i地区的进口,数据来自各地区统计年鉴,单位为万美元。

LC是核心解释变量,选取最能反映劳动者工资水平的地区职工平均工资作为度量指标。根据现有文献,我国出口规模扩大主要依赖于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因此预计变量LC的回归系数为负。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局历年统计年鉴,单位为万元人民币。

解释变量EDU代表人力资本水平。与一般劳动力不同,人力资本是以人为载体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它对个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Schultz(1961)最早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以来,许多学者已经充分证明了其对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因此,笔者将人力资本因素作为解释变量纳入模型。鉴于教育尤其高等教育是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和素质的主要途径,因而采用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人数作为人力资本水平的度量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局统计年鉴,单位为人。

PRODUCT表示产品质量高低。新贸易理论的垄断竞争模型研究表明,产品质量的差异能够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增强一国或企业的竞争优势,从中获取相应贸易利益。产品质量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一国的贸易竞争力,因此将PRODUCT作为解释变量纳入模型,并以产品质量等级品率中的优等品率指标表示。产品质量等级品率是全国工业产品质量指标体系中的一个主导指标,反映出企业工业产品的质量水平,而优等品率则表示产品质量等级品率达到100%,因此该指标值越大意味着产品质量越高。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局统计年鉴,以标准百分比表示。

(三)模型检验与估计

为了检验样本空间的经济关系,根据已选取的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运用Eviews软件对2004—2013年期间260个样本观测值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

注:表中省略了常数项,括号内为t值,*、**、***分别表示在10%、5%及1%水平上显著。

回归模型估计结果显示,方程调整后的可决系数R2为0.684,表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有着较强的解释力度。在所有变量中,变量LC的回归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为负,这表明劳动力成本与我国出口竞争力呈反向变动关系,即劳动力成本上升将引起出口竞争力下降,这与当前我国的对外贸易现状一致,由于我国的贸易大国地位主要是通过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吸引外资流入,进行生产和出口到其他国家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劳动力成本上升势必对贸易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此外,与其他变量相比劳动力成本系数的绝对值最大,表明劳动力成本是影响我国出口竞争力最主要的因素且作用最大。变量EDU对TC指数的偏回归系数为正数,表明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我国的出口竞争力,且P值为0.0585,表明人力资本对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在10%水平上显著。值得注意的是,人力资本变量的系数绝对值是所有变量中最小的,这也说明所有影响因素中,人力资本因素对我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最小。变量PROD-UCT的回归系数尽管为正数,但并不显著,这表明目前我国的产品质量并没有优势,没有发挥出提升出口竞争力的作用。

三、劳动力成本上升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建议

(一)积极推动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升级

由于目前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层次较低,出口竞争力仍然主要依赖于廉价劳动力形成的价格竞争优势,在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原有的竞争优势将逐渐丧失,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红利消失是必然趋势,如果不及时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则未来我国在出口贸易中必将失去竞争力。因此,必须逐步实现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升级。为帮助出口企业完成出口结构升级,建议政府专门建立面向出口国家的贸易数据库,收集和分析出口国家的产品需求,为国内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提供指导。健全工作机制,建立部门间及省市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健全横向协作、纵向联动、高效协调的协作机制。截至目前,商务部已经认定了59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认定了4个重点推荐的开展对外贸易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这些举措将有效促进各地区培育示范基地和电子商务平台的积极性。

(二)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增强出口竞争力

人力资本水平与出口竞争力呈显著的正向变动关系,这说明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我国出口竞争力,且作用明显。同时,人力资本的系数绝对值在所有变量中最小,这说明其对我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尚不大。因此,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将有助于我国出口竞争力的提升。政府需要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劳动者普遍受教育水平,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生产技能,尤其要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发展,提高职业学校的国家助学金补助标准、助力贫困学子和技能型人才培养,为我国制造业升级提供新一代的产业工人,同时还应高度重视和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改善技术研发人员和创新人才的待遇,储备高级人才,为提升出口竞争力奠定基础。

(三)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提升出口产品质量

实证结果表明,产品质量对我国出口竞争力的正向作用并不显著,这反映出我国产品质量总体水平较低的现实,所以,要增强我国出口竞争力,必须高度重视产品质量的提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不断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强资源的有效配置。张杰等(2014)研究表明,私营企业对促进我国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而国有企业则产生的是负向作用。因此,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弱化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为私营企业营造公平的制度环境,才能在未来有效地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水平。

(四)促进招商引资体制创新,努力改善投资环境

现有研究结果表明,FDI的流入对提升出口商品技术复杂度、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正向作用。各级政府应努力为外资进入创造有利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完善外商投资服务体系,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进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机制,营造良好的利用外资氛围。

参考文献

[1]江小涓.中国出口增长和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J].南开经济研究,2002(2).

[2]金三林,朱贤强.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J].开放导报,2013(1):42-47.

[3]马飒.劳动力成本上升削弱了中国出口优势吗——基于不同贸易方式和地区的比较研究[J].财贸研究,2015(4):47-56.

[4]张杰,郑文平,翟福昕.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得到提升了么?[J].经济研究,2014(10):46-59.

[5]薛荣久.国际贸易[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上升动力 篇2

成本一路飙升 小微企业负重难行

“企业虽小,成本不少。负重难行,苦熬天明。”11月25日,一位在北京做油漆生意的小微企业主王女士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即兴赋诗一首,形容她这几年来经营企业的一点感受。

10月份,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分七路,对全国7个省份17个城市143家小微企业的生存现状进行调查后发现,相比去年,今年小微企业的经营虽有积极变化,但困局并未得到根本改善。

正如王女士所发感慨,大部分的小微企业依旧是负重难行。而造成小微企业生存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劳动力、融资、原材料等各种成本的上升,加重了小微企业的负担,侵蚀着小微企业的利润。

根据本次调查所做的《2013中国经济时报小微企业生存状况调研组调查报告》显示,在当前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中,排名前四位的分别是劳动力成本上升(29.1%)、市场萎缩(27.6%)、融资难(24.8%)、原材料和其他生产成本上升(21.9%)等。从这一结果中不难发现,各种成本上升已经超越市场不景气,成为小微企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最大难题。

劳动力成本上升再居困难之首

“与去年相比,在所有经营成本中,人力资源成本上升最高。”10月9日,合肥晟泰克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菽芬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抱怨,前几年,企业的社保支出大概在10万元左右,现在翻了好几番,一年大概需要三四十万元。而且,随着《劳动法》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严,企业还要面临一些其他成本,比如上班途中员工发生交通事故,企业需要负责等。

《2013中国经济时报小微企业生存状况调研组调查报告》显示,29.1%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困扰小微企业发展的最大问题是劳动力成本上升。而在《2012中国经济时报小微企业生存状况调研组调查报告》中,这一比例高达69.6%。

本报记者调查发现,之所以今年选择“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受访者比例大幅下降,是因为今年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主已经接受低廉劳动力成本时代已结束的现实。

10月16日,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西安书院门步行街青铜馆的老板常女士这样表示,她对工人工资的增长持理解的态度。“现在物价涨得那么厉害,工人们也不容易,都是为了生活。”

虽然相比去年本报调查组的调研结果,今年选择 “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受访者比例大幅下降,但劳动力成本上升仍位列当前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之首。

本报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今年企业的人工成本普遍上涨,已成为压在大部分受访小微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身上最重的包袱。

10月9日,合肥联家商贸发展有限公司财务经理龚俊成告诉本报记者,他们企业现在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就是用工成本太高。“用工成本今年增长了20%—25%,主要是养老保险和工资。”据他介绍,在合肥市,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基数是2305元,不是按照最低工资标准缴费,并且基数每年都要上调,企业压力很大。此外,他表示,受严格的《劳动法》制约,员工的休息天数增加了,企业不得不多招员工,但现在员工不好招,年轻人对工资的要求越来越高。

“现在的员工流动性非常大。去年,我们公司的员工辞职率近50%。”南京鸿发有色金属制造有限公司行政部主任鲁衍春 10月 17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对企业的影响是很大的,每招一个新员工就需要重新进行一次培训,这增加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

“我们所服务的小微企业客户也普遍反映,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太高。特别是在一些服务类小微企业中,人工成本能占到30%—50%。”10月15日,吉林省中东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郭卫华说,一些小微企业为减轻人工成本压力,甚至被迫“全家上阵,把老爹老妈都叫来帮忙”。

此外,本报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二三线城市的人工成本直追一线城市。10月10日,行领航空咨询有限公司马鞍山分公司总经理李焕告诉记者,“本来我们从北京到马鞍山开分公司,一开始想的是人力成本的降低,前两年还可以,但现在马鞍山和北京的用工成本距离已经拉得很近了。从去年开始,我们马鞍山分公司人均工资和福利增幅达30%左右。”融资贵,贷不起,资金成本依旧高企

“我们虽然能从银行贷到款,但成本很高,今年银行贷款利率上浮30%,财务成本大幅上涨。”10月10日,马鞍山市中海新材料有限公司总裁佘祥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还仅是融资成本上涨的一部分。

《2013中国经济时报小微企业生存状况调研组调查报告》显示,在取得银行贷款的小微企业中,有70%以上的贷款执行基准利率上浮50%左右的利率标准,融资贵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佛山市泓尔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史坚,也正在为资金的问题犯愁。10月15日,史坚介绍,做水处理设备这一行资金周转量比较大。比如一个100万元的合同,客户先付20%—30%的订金,出货前才能拿到80%,从生产到安装完毕,钱往往要压上半年。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发展急需资金周转,但史坚表示,他们并不愿意从银行贷款,原因是由于没有抵押物,银行的贷款利息太高,和民间借贷的利息相差不了多少,而且手续更繁琐。

谢菽芬则对银行发明的承兑汇票颇有微词。“当银行额度特别紧张的时候,往往不给我贴现,承兑汇票拿在手中就是一张废纸。”谢菽芬说,去年,承兑汇票的贴现率一度上浮13%—14%,“这就等于高利贷了”。

本报记者在安徽省采访时,拿到一份安徽省工商业联合会撰写的《小微企业政策落实情况及发展建议》报告。报告称,目前安徽省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融资贵,贷不起”。国有商业银行仍然存在“扶大不扶小”的偏见,对小微企业“短、少、散、快”的资金需求无法提供有效供给。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的年利率是12%—15%,企业所贷资金,50%为现款,另一半是承兑汇票,或者全部是承兑汇票,再加上各种费用,实际资金的使用成本更高。此外,还有不少小微企业反映,小额贷款公司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矛盾的同时,推高了资金的使用成本,充当了“影子银行”。

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有所减弱

《2013中国经济时报小微企业生存状况调研组调查报告》显示,在当前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中,21.9%的受访者选择原材料和其他生产成本上升,这一比例排名第四位。

而在《2012中国经济时报小微企业生存状况调研组调查报告》中,选择“原材料和其他生产成本上升”的受访者达到半数,位列2012年小微企业发展难题的第二位。

两相对比不难发现,原材料和其他生产成本上升对于小微企业发展的影响有所减弱,但仍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上涨了1倍以上,现在我们只能大减价、清库存。”西安书院门步行街青铜馆老板常女士指着贴着打折红条子的青铜器告诉记者,“现在赔本卖,就是为了把积压的货品出售了,要不然占着仓库还要付租金。”

谢菽芬的企业是做汽车主机配套的。她告诉本报记者,原材料成本一直在上涨,并且他们企业使用的一些原材料需要现款现货,这又造成了资金成本的增长。“但原材料成本上涨还是比较成熟的市场行为,价格是根据总需求量来上下浮动的。”谢菽芬说。

常熟市华银焊料有限公司生产银基和铜基钎料,原材料基本上是以白银为主。10月21日,公司副总经理顾建昌告诉记者:“这几年原材料价格波动很大,从原来的一公斤三千多元涨到了一万多元,但是今年又从年初的六千元降到了三千七百元。但总的来说,近几年原材料涨幅较大,这种价格大幅度波动给企业生产造成很大困扰。”

“企业的原材料成本比前年提高了,所以我们适当地调整了成品价格。”10月16日,陕西省西安康博瑞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盈磊告诉本报记者。

在采访中,调研组发现,机械、建材、纺织、服装服饰、鞋革、家具百货、餐饮等行业,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较大,与去年表现大体一致。

而与此同时,本报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对于市场前景好的以及科技型的小微企业,原材料成本并不是大问题。

“尽管今年很多企业原材料成本上升,但我们是高科技企业,很多方面的原材料对于我们来说是降低的,比如电脑、芯片等。”10月16日吉林省吉林市东杰科技董事长王晓东告诉本报记者。

而对于新方舟广告传媒有限公司来说,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也不大。据其执行董事袁彬10月9日向本报记者介绍,他们公司生产展示橱柜等产品的原材料虽然价格有所上涨,但因为产品市场好,原材料成本能够随行就市,因此对他们企业来说负担并不重。

但在调查中,本报记者也发现,原材料成本能够随行就市的小微企业并不多。大部分小微企业主向记者反映,上涨的成本自身很难消化,随行就市仅限于实力较强、市场行情好的小微企业。

“对于我们小微企业来说,特别是做配套的企业,提价是一个很谨慎的行为。因为一提价,主机厂就可能更换新的供货商,我们不敢冒这个险。”谢菽芬说。

除了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压力外,本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还有部分小微企业主饱受着房租、物流等成本飙升的煎熬。

10月18日,渭南新之春旅行社负责人郭涛告诉记者,现在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房租成本太高。“现在的房租太贵了,几乎占了企业成本的七八成。我们赚的钱很大一部分都是给房东赚的,我很多朋友都是做小生意的,只要是开门面,房租都高得让人难以承受,有的店本来还能维持,房东动不动涨价,就拖垮了。”

上升动力 篇3

所谓L型经济运行或者增长,是今年以来媒体比较关注、学术界广泛讨论的一个话题。它想表达的是经济增长可能不一定会持续是一个自由落体的态势,而是有可能在走出拐点之后,形成一个在一定增长水平上平稳运行或波动运行的态势。这样一个表达方式可能会更加方便我们理解未来的经济运行。

三个角度看经济下行的压力

回顾这一轮经济下行以来,我们梳理了经济下行的压力,主要可以从三个角度去看:

第一,外部环境不好,全球出口市场持续萎缩。中国虽然占比在上升,但是出口增速还是在下降,这对我们有影响,而且这个影响并没有明显的减弱,还是持续在发挥着它的副作用。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还是负效应,只是负效应没有像以前那么大。

第二,结构因素。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到现在,深层次的、结构性的问题、矛盾、缺陷是非常多的,现在逐渐的显现出来了。

第三,周期性的影响。比如说对中国经济运行影响最大的产业,就是房地产业。它是两三年一个周期,先是房价大涨,投资起来,然后政策出台,严厉地进行调控,所有成交一下子戛然而止。这样一个运行对中国的投资与消费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这也是一个很典型的周期性。与这个周期性有关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投资政策、房地产政策,也都带有周期性的特征。

结构性因素暂时无法解决并不意味着经济持续下行

所以这一轮下来,我们认为,经济下行的压力有这三方面的因素。但是我觉得这一轮以来,经济持续的下行,很多人内心是有很大压力的,当然实体经济所承受的压力就更大。不少人很焦虑,不知道这个经济运行什么时候能够出现改观,于是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也出现了一种倾向,就是过度的夸大了经济结构以及经济深层次所存在的这些问题,对于当前经济运行的负面效应,似乎所有这一切全部都是由这些因素带来的。最终就会得出一个结论,结构性因素经过一两年改革会解决吗?不可能,再说现在的改革也是步履维艰。不可能解决就意味着经济持续下行,我觉得过于悲观了。现在经济运行周期性因素包括有些政策在这中间所带来的不足,其实都是经济下行综合性因素构成之一。所以我们说,当前看经济的运行,出口不会有什么太好的表现,所以出口对未来中国经济体的贡献不要寄予太多厚望。

未来就是两方面,一个是结构性,一个是周期性。结构性因素,短期内能很快解决吗?很快会出现一个很好的天空吗?我想出现不了。因此,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当前经过大力的推动,持续推动的情况下,有些方面得到了一些改善,比如产能过剩的处理,这些方面的改善对于经济运行是有好处的,它也在发挥着作用。

但同时我们说,周期性因素,尤其是政策在这些方面的推动,在效应上已经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比如说货币政策,六次降息,六次降准,在2015年基本上看不到它所产生的效应,但是在2016年它的效应逐步显现了。再比如说财政政策,可以说2016年之前,2014年、2015年财政政策的基调还是积极的,只是后来不断地加码,从财政赤字的比例来看,定的目标从2.3到2.6,现在到3%,在不断加大,但是还要看问题的实质,2014年到2015年,财政比较积极,但是财政的资金真正落地推进步伐是比较缓慢的,尤其是像国家推进的投资领域,比如PPP,2015年是很热闹的,出了很多政策,有很大的推动,但是真正在2015年落地的PPP项目才有1000多家。2016年三季度以来就有上万个项目,涉及到大量投资。在2016年我们看到的是房地产政策,最近表现的比较明显,2014年政策推动,它真正的效应是在2016年显现出来。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是多维度的因素同时在一段时间发挥了作用,所以我们才看到今天有些数据或者说有较大面积的数据出现了明显的改善,而且有不少方面的改善还可以预期,还会继续有所好转。比如PPI,54个月的负值以后,现在终于出现了正值,我想未来一个季度,PPI还会在正值的道路上继续向上。结构构成可能由于种种因素还会有一些不足,但是整个趋势是明朗的,这个对于工业领域来说是有好处的,最终经济的好转还是要体现在实体经济上。因此,刚才说过去经济下行结构性因素所带来的压力是过大了、过度了,但是现在说,也不要低估我们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在阶段性所产生的积极效应。

未来经济下行的压力是什么?

接下来经济下行的压力在哪儿?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从当前来看,有几个问题非常值得重视:

第一,房地产。现在市场上普遍担心房地产经过这一轮的调控可能又会出现像前几轮出现的状况,交易量迅速萎缩,投资慢慢降下来。这次可能和前几次不同,前几次调控是房价上涨到剧烈的程度,而且所有城市都出现了这样一个状态,政策是一刀切的,而且是强有力的。但是这次不一样,到现在为止,十几个一线、二线城市出台的政策也是参差不齐,像上海限购都没有放开,再出相关政策,力度也是有限的。还有些城市出台了一些政策,但只是象征性,没有明确的措施。所以总体来看,涉及的面并不广,还是参差不齐。还有几十个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他们的状况大部分还是处于去库存的过程当中。这样一来,我觉得短期内是不可能出现像过去政策一旦出台,整个房地产就冷却下来。房地产需要值得担忧的,不是短期的市场调整,不要把短期市场调整可能会对投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估计的过高,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房地产市场脱实向虚,它可能起到了非常大的负面作用。

第二,抬高了沿海城市劳动力的成本。整个城市的经营成本都随着房地产价格的提高而上升了,这是长期伤害中国经济的非常重要的负面因素,这个必须要加以关注。所以希望我们的土地政策、税收政策能够尽快出台,这样才能使未来房地产理性慢慢走下去,否则这样一拨一拨走下去,终究会出现问题的。

第三,民间投资。这个问题相对于房地产来说可能更大。改革开放以来,从来没有看到过民间投资能够像今天这样增速急剧下滑。民间投资本来一直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但是这次义无反顾、急剧的下滑,到目前只有2%到3%的增长。这说明什么?一是说明投资回报率跟过去相比明显低了,有人说是国企挤出。更重要的是对未来投资信心不足,投资信心不足不仅体现在投资回报率,还体现在投资的风险,这个风险不仅仅是经营风险、经济运行风险,还有其他风险等等。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民币汇率在去年8.11汇改以后,去年底出现急剧下滑,今年初再度出现急剧下滑。人民币汇率的大幅度贬值,意味着人民币资产的价值出现了急剧的回落。如果说它的幅度在短期内非常高的话,必然会对投资者带来一种心理效应,通过计算,我当然是持有外汇资产投资回报率高的多,而且安全的多。人民币汇率是这次民间投资急剧回落的一个重要推手,本来信心就不足,现在加上人民币的贬值,大家对它的前景预期不看好,容易导致投资的谨慎。所以现在民间投资持续回落,我认为是必须要改变的一个状况。中国经济投资中60%多是民间投资,民间投资不能持续保持高速增长,那固定资产投资不可能再保持比较高的速度,光靠基建的投资肯定是拉不动的,而且结构也会出现很大的问题。民间投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制造业,所以制造业投资的回落和民间投资的回落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因此,我们认为下一步的政策:一是稳住人民币汇率,可以双向沟通,也可以阶段性贬值,但是它的幅度和趋势需要得到很好的调控。干预人民币汇率,调节人民币汇率,如果为了使这个汇率基本稳定,不要出现太大的波动,如果是避免它的过度贬值,这样一种干预,很多方面,包括国际社会也都是欢迎的。我们要注意,人民币汇率持续大幅度的贬值,伤害的是我们境内的经济,不光是资本的流动。资本流动会带来一个负面的刺激效应,就是刺激资本持续不断地往外流,那么中国经济的风险就更大,我觉得这是当前需要政策着力调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只有这样,保持住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保持住民间投资的基本增速,我们走出L型的增长就有希望。

上升动力 篇4

关键词:劳动力,成本上升,山西,水果产业发展

1 梨栽培现状研究

2005年, 许剑平对美国实验说明, 保守的耕作法平均劳动效率为0.202hm2/h, 少耕法为0.293hm2/h, 免耕法为0.393hm2/h。随着新型除草剂的应用, 劳动效率有所提高。郑延智、黄顺春、黄靓等人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影响研究》 (2012) 中, 通过对1980—2010年各产业产值的比较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 采用半对数统计模型得出结论, 一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第一产业比重的影响为负, 二是劳动力成本上升通过收入机制和成本机制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宋恩华 (2009) 提出, 在建设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上, 可依附资本集约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发达国家工业化成熟但缺乏劳动力的国家, 可以凭借低廉的资源优势和发达的现代工业, 二是依靠技术集约来提高土地产出率, 三是技术与资本并重, 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

慕芩、王继锋在《渭北苹果生产成本的分析》一文中指出, 通过对渭北几个苹果主产县的调查得知, 苹果生产成本用工投入达54.2%, 其次为化肥、果袋, 分别为26.7%、16%, 在用工成本中套袋费用最高为24.8%, 其次是采果为22.1%, 第三是施肥为14.3%, 第四是冬季修剪为12.7%。在连续四年的调查中发现, 套袋费用在用工总费用中一直是最多的项目, 2007年16.4%, 2008年23.1%, 2009年25.5%, 2010年25.1%。由于农资价格、用工费用上涨较快, 近几年来, 苹果单价基本不变, 二者涨幅不成正比例, 从而导致苹果的生产投入和产出比逐年下降, 2007年, 投入和产出比为1:3.6, 2008年为1:3.2, 2009年为1:2.71, 2010年为1:2.57。

和讯网2012年09月29日报道:9月26日, 智利《信使报》报道, 在给智利中央银行提交的报告中智利国家农业协会 (SNA) 称, 智利农业竞争力9年来共下降30%, 预计2012-2013年度将下降6%。该国货币升值、能源价格和劳动力的上升是导致水果及其它作物在生产方面竞争力下降的主要因素。该文章指出, 智利水果业9年以来竞争力下降了36%, 其它作物竞争力也下降了32%。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几下三方面:第一是为生产成本的增加, 其中种植水果成本增加了89%, 种植其它作物的成本也增加了120%;第二是汇率的变化, 智利近10年以来, 比索汇率累计增值23%;第三是劳动力紧缺, 智利农业部门从业人口与其他行业相比在最近几年来, 出现了紧缺, 智利第七大区 (马乌莱大区) 每年1~3月份葡萄和水果栽植农忙时节从事农业岗位占比达的34%, 每年5-7月份农闲季节24%;智利第六大区 (奥希金斯大区智利) 忙时季节从事农业工作岗位占比达27%, 农闲季节22%;智利第九大区 (南部阿劳卡尼亚) 和智利第十四大区 (洛斯理约斯大区) 畜群放养和粮食种植同样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全年两个行业所需的工作岗位占比达22%。

石莎、秦作霞、殷海善等对运城市临猗县冯家卓村苹果生产劳动力的调查发现该村40~60岁果农占76.87%;40岁以下占13.4%, 60岁以上占9.7%。从学历状况看, 中小学及以下占41.8%, 初中学历占52.23%, 高中学历占5%, 高中以上学历为0。目前, 从事果业生产的村民文化程度明显偏低, 从而会影响对果园劳动力的投入力度、限制对新技术的认可和采纳程度。

周少燕 (2012) 在《河北省不同栽培模式下梨果生产劳动力成本分析》一文中指出, 梨园劳动力在河北省极为紧缺, 工资普遍高, 劳动力结构断层现象严重, 雇工工作质量差等一系列的问题。花果管理技术要减少用工量, 必须通过加强现有成熟技术的推广力度。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力、肥料和人工等在梨果生产中, 是构成果品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上述研究表明, 国内外关于水果产业发展和产业劳动力成本关系的研究很少, 几乎没有, 大多数是关于劳动力成本在果品生产过程中的研究。需要对山西省的劳动力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和研究, 并对山西水果产业的情况详细掌握, 然后通过数据分析2者的关联性。要解决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产业的负面影响的问题, 只有通过高效省工的新技术应用、提高劳动力素质以及机械化的推广应用等措施。

参考文献

上升动力 篇5

随着全球经济回暖,中国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和率先复苏的经济体而备受瞩目,境外热钱开始重新回流中国。与此同时,宏观经济形势好转与全球经济好于市场原有预期,这些因素对中国证券市场均形成了推动力,使得大盘保持了震荡上扬的趋势。那么春节前后股市还能再创新高吗?多重因素支撑股市上升

问:从当前股市来看,支撑股市上升的基础是什么?

何维达:我认为,从目前看,支撑中国股市上升的基础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维稳政策的支持。大家清楚,中国的股市大多数情况下还是靠政策支持,政策宽松,股市就表现好,否则就比较糟糕。二是经济复苏略好于预期,上市公司业绩也略好于预期,人们对中国经济发展有盼头,对上市公司有盼头。三是资金还是比较充裕。股市靠资金推动,如果资金供给不足,出现“贫血”,那么股市必然大跌。

易宪容:只有逐渐上行的中国股市才能恢复股市的融资功能和中国经济信心。而融资功能恢复,才能让国内一些好的企业从市场便捷地获得低成本的资金,从而为保证企业及行业增长创造条件。如果股市融资功能不恢复,那么它对保证国内经济增长是相当不利的,也无法增强对中国经济信心:二是2008年国内股市严重缩水,让股市绝大多数投资者的资产严重缩水。我相信政府会采取鼓励的政策让国内股市逐渐进入上行的空间。事实上,从2009年开始,中国股市开始逐渐进入上行的通道。

股市仍然有上升动力

问:年前我国股市走向如何?

何维达:年前股市喜中有忧。不利因素为:融资规模大,大小非减持压力大,创业板上市以及美国股市上升50%后的可能大级别调整,这些利空因素将影响股市走高。有利因素是:中国和世界经济开始复苏,政策面的支持,新基金和Q[1l入市等,股市仍然有上升动力。如果一切进展顺利,今年底股市上证综指可能到3800点,总的看,年前股市我个人比较乐观,估计明年6月前后,股市可能达到4200点。

易宪容:年前,在政府有意愿提振股市的信心及整个经济宏观面逐渐向好的基本格局下,国内股市仍然有可能持续上行,只不过在上行过程中少不了震荡。

股市上行的高度很大程度依靠于市场的关注焦点是否会由中小盘题材股逐渐向大盘蓝筹股转换。如果这种转换成功,市场可能重新踏上价值投资之路,从而让股市上行的成果逐渐稳定下来。如果这种转换不能够持续,那么市场震荡可能比我们预想的要大。

影响国内股市走势最为重要的几个方面,仍然是银行信贷政策持续性、国内房地产市场价格理性回归及国际金融市场稳定。如果国际金融市场不会比2008年下半年进一步恶化,或国际金融市场基本上稳定,那么中国股市应该会上升。

为经济转型提供平台

问:年前股市走向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意义?

胡俞越: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中国股市将不仅成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更要为中国经济转型提供资本市场的平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调结构比“保八”更重要。调整所有制结构、地区经济结构、城乡经济结构、一二三产业结构、产业内经济结构、产品结构、贫富结构等等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议题,而经济转型、调整结构的效应也会在证券市场得以反映。

何维达: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也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器。如果股市走好,对经济发展有提振作用,增强企业家及普通百姓的期望和信心;同时也会改善上市公司的业绩,毕竟股票升值,上市公司业绩也会随之好转,上市公司投资股市获得收益,也有利于改善业绩。

(中广)

调查:

7成富裕人士欲投资股市

汇丰前不久公布一项针对亚太区富裕人群调查结果显示,内地受访者中,70%受访者表示其净资产在过去半年内快速增加,89%的人士表示他们的财富增长来自于现时工作,也即这近九成的内地受访者是所谓的“打工仔”。

汇丰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表示自己财富增长来自于受雇的工作。其中,内地89%的受访富裕人士称财富增长来自于现时工作,34%称来自于创业和现有生意,11%的受访内地富裕人士表示财富增长来自于财产继承。

汇丰调查发现,近半数的受访内地富裕人士计划在未来6个月增加投资,其中股票市场最受青睐。71%的内地受访人士表示有计划投资股票市场。另外,43%的受访者表示有计划增加手中的本外币存款,35%打算在基金上增加投资,仅3%的人表示未来6个月没有任何投资方面的变化。

太平间黑色经济:殡仪服务利润达1000%

广州天河区某三甲医院太平间职工老王“自爆家丑”,揭出了太平间的“四宗罪”。在太平间工作10多年的他直言,太平间(停尸房)“这碗水很深,里面利益很大。”

尸体从病房运到太平间——太平间工作人员不经家属同意,就为尸体烧纸钱——家属来了就跟家属说: “已烧了纸钱,一套100元。”——家属碍于感情原因不便计较太多,乖乖掏钱。——向家属卖寿衣,500元~1000元一套——替死者穿寿衣一次200元。

拿到尸体后,他们经常尽量拖住,不运到殡仪馆,等待公司与死者家属谈生意。有时一拖就是一两天,任由尸体腐坏。

有殡葬中介内部人士透露,其实一条龙服务的价钱如果是5000元的套餐,只花几百元就可以搞定,殡葬中介在殡仪用品和服务的利润有时甚至达1000%。

疯狂的白银:欲与黄金试比高

今年以来,黄金价格屡创新高,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但白银的涨幅更是胜于黄金。在2002年以来的一轮牛市中,国际黄金价格从每盎司278美元上扬到最高达到每盎司1020美元,涨幅为265%,而国际白银价格则从每盎司4.7美元上扬到最高达到每盎司20.67美元,涨幅达到了340%。

疯狂的白银以自己涨幅的优势欲与多年来人们投资的宠儿黄金一较高下。难怪市场上关于“炒银”机会胜过“炒金”的说法不绝于耳。

白银的这种优越性,再加上近期内白银价格的飞涨,白银投资热潮不请自来。

2010年三大类升值潜力股

2010年十大大盘价值股:

中国人寿(601628)、北京银行(601169)、辽宁成大(600739)、中海油服(601808)、神火股份(000933)、上海机场(600009)、西宁特钢(600117)、北辰实业(601588)、中海集运(601866)、宝钛股份(600456)。

2010年十大中盘潜力股:

东方钽业(000962)、天利高新(600339)、ST锌业、新世界(600628)、宜华木业(600978)、中科三环(000970)、闽东电力(000993)、顺鑫农业(000860)、天地源(600665)、亿利能源(600277)。

2010年十大小盘成长股:

上升动力 篇6

根据世界汽车零部件企业2010~2011年度财务报表统计的数据, 世界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新座次排名已经出炉 (见附表) 。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中, 只有潍柴动力一家上榜。据统计, 潍柴动力2010年度销售总额为92.57亿美元, 与汽车工业相关的营业额为82.51亿美元, 排名第24位, 与2010年排名第41位相比, 上升了17位。

与2010年世界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名单相比, 新进入2011年名单中的企业有韩泰轮胎、邦迪汽车、曙光制动器、京滨和利纳马, 而风光不再的企业有斯坦利电气 (Stanleys Electronic) 、塔奥 (Tower Automotive) 、派格 (Peguform GmbH) 、美铝 (Alcoa) 和科世达 (Kostal Group) 。

另外, 有变化的企业是美国泰科电子, 现在归属于瑞士TE Connectivity;再有就是美国的阿文美驰更名为美驰。

在世界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排名中, 来自德国、日本和美国的企业最多, 其中德国与日本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包揽了前五位。与这些汽车工业强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相比,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差距依然十分明显, 这与中国汽车大国的地位非常不相称。

潍柴动力的统计数据显示, 其90%的销售额仍然来自国内市场。因此, 潍柴动力虽然进入世界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名单, 但还不能算是一家真正的世界级企业。如在其之后排名第25位的松下电器, 在日本国内销售额占比为52%, 北美销售额为12%, 欧洲为10%, 亚洲其他国家为26%。

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 (Roland Berger Strategy Consultants) 权威专家马库斯·拜瑞特 (Marcus Berret) 先生指出, 中国汽车零部市场仍然是国外汽车零部件企业占主导地位, 但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正在努力通过加强科技能力来提升在国内市场的位置和供应能力, 他们希望将来可以为全球的客户提供服务, 就像今天的博世和江森自控一样。但前提条件是, 只有在健康的市场环境下, 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才能持续地推出创新产品, 才有能力在世界范围内供应相同质量的产品。

2010年, 百强零部件企业以7190亿美元销售额抹平了2009年的亏损, 并创造了历史新高。从2009年全球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销售额大幅下降到2010年获得巨大财政受益, 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中国汽车市场的强劲驱动。在中国汽车市场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争抢的蛋糕时, 我们希望国内能有更多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抓住机遇, 提升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 加入全球供应商的行列, 并成为汽车零部件企业中的佼佼者。

上一篇:全民素质下一篇:品牌价值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