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应该教什么论文

2024-09-29

语文课应该教什么论文(精选12篇)

语文课应该教什么论文 篇1

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教师的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可喜的变化:(1)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教师不再只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计地利用教材启发拓展。课堂教学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们把平时积累的知识有机地融进课堂,开展研究性学习。(2)课改形势逼人,教师自身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的提高,掌握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等已迫在眉睫,所以教师自我学习提高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大家纷纷开动脑筋,进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如自制课件、集体备课等,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探索、研究热情。(3)课堂教学氛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教师从重知识的掌握转变到更注重学习方法、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但我们在强调在课堂教学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在系统教材体系下落实“双基”的主导性作用。

我们应该看到课程改革推行了多年,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评价重点、评价方式等方面无疑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但是这些改革更多的是起到探索而非决定性的作用,其意义更重于实质,形式更重于内容。因为教学工作中需要教给学生的重点从始至终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也不应该不可能有根本的改变。如字词句篇的解读、形式内容的分析、思想感情的领悟、表达技巧的掌握……这一切是语文课程的根本,只是我们期望用一种仿佛更轻松、更科学的方式去进行,用一些仿佛更有趣味、更新颖的知识去影响学生,但实质上从有语文教学以来,改变的改善的都不可能是根本,也不应该是根本。因此如果有人试图翻天覆地甚而“离经叛道”,那么结果注定只能是“四不像”。这一点现在已经引起很多有识之士的忧虑,越来越多的人呼唤语文课回归文本,实际就批判了这种改革表面热闹内里空虚的趋势。我们看到有的所谓优质的语文课更像是科技手段的展示课,又是投影,又是电影,又是幻灯片,又是录音,做游戏。总之,内容就像大杂烩,天文地理,政治历史,传统文化无所不包,从镜湖的水到黄山的松,从江南的柳到塞北的风,海阔天空。这就是我们应该拥有的语文课吗?大家都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可能会受到弱化工具性观念的影响,不恰当地认为要弱化知识教育。认为不喜欢“死”,就是不重视文本解读和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不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对课文内容都不理解,就立马跨过课文本身去做许多引申和拓展,做些思想教育和精神培养的工作。并且极力把一节课做上热热闹闹,好看又好玩。这不算“活”,只把目光聚焦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光环上和一节课的“活跃”、“活泼”上。我们应认识到活动课必须为教学服务,不能为了纯粹的活动而活动。可是某些“专家们”、“优质课”似乎热衷于此,结果是教师很累,学生很累,其中最累的是第一线教师,我们经常在教师应该教什么、教改提倡教什么、学生应该学什么,考试会考什么的夹缝中挣扎困惑,我们既要重点学习领会适应各种新兴论调,以免落伍被淘汰,又无法抛弃语文固有的知识模块和重点,还要照顾日新月异的题型和答题要点,可谓殚精竭虑。

课标的精神要在语文课的全过程中得以体现,这是一个综合的过程;但它的第一步,仍是要面对课文。我以为第一线的老师要坚持该教的,不能只重热闹,旁及太多,不然一堂课下来,收获的往往只是热闹及热闹之后的冷清散场,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依然没有学到他们该学到的,长此以往可能还会影响他们对语文的正确认识,学生对语文的重视度会越来越低,对语文的认知会越来越模糊,令人担忧。现在就有不少学生认为语文课可上可不上,因为现在的语文课有时就像活动课,自由发挥即可;语文课没有重点,因为语法都被淡化了,甚至我们讲汉语语法时常常要借用英语语法,这样才能使学生明白。所以即便是课改之后,我觉得形式上可以做一些改变的尝试,但是某些重点要点是无论哪种教育法都不能改变的,它就是我们该教的。就如文言文,无论如何变化,加入多少新思维,基础字词不能不讲解教授,时代背景、写作意图不能不联系,形式上可以有些变化,甚至加入现代的理解,但不可能翻新到面目全非;再如古诗阅读,如《归园田居》,从我的老师到我自己讲授都少不了诗意解读,思想提炼,表现手法的解析,可能现在的我因为有更加便捷的手段,可以介绍更多同类诗歌进行比较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但这一切还只是表,而不是本。再比如现代文阅读,各种问题的特点,具体文章的风格、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还是一样会讲,只不过会根据教学进度、课堂容量选择多讲少讲,这篇文章强调这个,那篇文章强调那个,有时会有所延伸拓展(教改前也不排除),但是重点还是这些,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也就是说,我们永远不能代替政治老师、历史老师亦或是地理老师。语文课是包含众多学科的课,但不管是教改前还是教改后,语文课永远只能是语文课。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传统的教学一般是以假设的学生(即学生的平均水平)作为教学对象,从而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这当然是不对的,因为在教学实践中,这种假设的学生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现实中的学生在各个方面无不例外地表现出其自身的特点,学生个体在群体中具有明显的个别差异。以往的那种重教而轻学的研究是不可取的。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不是一个筐,逮到什么都可往里面装,我们的教学工作应该是一个依据原有的知识和能力,对新知识进行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无论何种教学形式,学习最终是通过学生内部学习过程自己完成的,学习的成果将最终体现在学生身上。因此,教学设计必须重视激发、促进、辅助学生内部学习过程的发生和进行,从而使有效的学习发生在每一个学生身上,保证不让一个学生处于教学的劣势上,要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学生都享有同等的机会。因而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的特点,不可过分拔高或是降低他们的认知水平,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但要注意的是,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教学理念,不能理解成一种教学模式,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在某些条件下还是存在的,以学生为主体不能排斥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教学中究竟谁在发挥主要作用,要看具体的教学内容、条件、场景及学生实际,一切脱离学习内容、违背语文特点,不符合实际、节外生枝的体验,都应摒除。教师不仅要做领路人,还要做调控者,这样才能做到语文教学“实”与“活”的结合。教学苏轼的《赤壁赋》时要求学生探究:苏轼的儒、道、佛思想在赋中的反映,其实就是老师自己对儒道佛三种思想也不一定有很深刻的认识,那么对于这个问题就不能要求学生认识的很深,只能是点到为止。再如《师说》有老师组织学生探究韩愈的教师职能观,并进一步深化迁移,探究当代的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职能。这明显应该是教改研究者们的课题,怎么能要求学生对此能有什么深刻而有教义的见解,也没什么必要要求学生对此有多深的思考。

语文教学中存在痼疾———“非语文化”的问题,新课改使教学中深层次的问题充分暴露了出来。暴露出来是好事,它让我们开始警惕自己浮躁的心态,深化对学科规律的认识,超越“新”与“旧”的狭隘理解,在复杂多变的教学实践中,牢牢抓住变化中不变的东西。这个不变的东西才是语文最核心的东西,当然也是“语文味”最足的东西。如庄子笔下解牛的庖丁,刀仍然是平常的刀,只是由于他对牛的结构了如指掌,把握了解牛的规律,于是达到了解牛的至境。庄子借庖丁之口感叹道:“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一堂课要做到有意义,有内涵,要教授应该教的知识其实很简单:立足于课本,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架构,立足于应该传授的语文知识、技能、情感和价值观,配合适当而不过火过于作秀的课程设计,便是一切。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语文课应该教什么论文 篇2

在小说教学中,有的教师不管教几年级的学生,都从小说“三要素”教起,人物形象的塑造就是四种描写人物方法的概念指认,情节结构就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层次分辨划分。如此缺少新意的课堂教学,学生势必会对小说学习失去兴趣。而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形象、最具穿透力的文学语言、最具感染力的审美体验,对学生来说,没有感受与体验,那么,小说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呢?

一、教“这一类”:从语言运用看怎么写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是多方面的东西,一篇文章可从种种视角来看,也可以应用在种种的目标上。”小说教学就是如此,它给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文本的教学价值提供了许多自由选择的空间。小说一旦选入教材,就由读者文本变成了教学文本,除了其原生价值外,又增加了教学价值,教师和学生就不仅仅是一般意义的读者。学习小说不仅为了获取信息价值,更要捕捉文本的教学价值,即如何传播信息的价值,那就是“言语智慧”;不仅关注文本内容,更要关注文本形式,文本表达,关注语言文字的运用;不仅知道文本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更重要的是明白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小说教学,不是认识几个人物形象,归纳他们的性格特征,然后总结出小说的主题就完成任务了,因为这只是单纯对内容的理解,对文本表达形式没有涉及。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审视文本,抓住文本语言及细节看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些人物的,这些语言揭示了文本怎样的主题,这个细节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人物形象的塑造不是简单的概念指认,不是让学生指出描写人物的方法,而是沉入词语,细细品味,让人物形象通过语言文字自然站立起来,让作者的情感通过语言文字自然流淌出来。让语言文字说话,让语言文字显情。如《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的形象塑造,就是通过他们对待于勒态度的变化,来揭示出性格特征:于勒原是一个浪荡子,是全家的“恐怖”,是“坏蛋”、“流氓”、“无赖”;但于勒的一封信成了“福音书”,成为了炫耀的资本,“分文不值”的于勒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而且成了全家“唯一的希望”;当发现于勒不是什么富翁,而是一个潦倒的、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的水手时,于勒又成了“贼”、“讨饭的”、“流氓”。父母的表情和语言是这样的前后不一,自相矛盾,对待于勒的态度如此截然不同,判若两人。通过对比,菲利普夫妇嫌贫爱富、世俗势利、冷酷自私的形象跃然纸上,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当发现那个水手是于勒时,菲利普和“我”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从这段对话中,先看菲利普说话时的神态:“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再看说话时的语态:语音是“哑着嗓子”,语速是结结巴巴,连用三个省略号,语调、语气是变化的,有感叹号,有逗号,有句号。菲利普神态异常,说话语无伦次,显示了他内心的极度恐慌。要让学生读出这种情感来,第一个“啊”是惊讶,从天堂到地狱的失落之情,声音略大;第二个“啊”是惊叹,有恍然大悟之意,声音要小,有拖音,用降调;第二个“如此”像从牙缝里挤出来似的,显得有气无力;前两个省略号是拖音,第三个省略号,还处于沉思中,没有缓过来神,是时间的延续。学生在读中品,品中读,菲利普势利、自私的个性就暴露无遗了。当“我”得知真相后,仔仔细细看了他的手,详详细细看了他的脸,心里还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作者连用三个称呼是别具匠心的,从“父亲的弟弟”可以看出对父母六亲不认的苦闷、困惑和不满,具有讽刺意味,最后重复“我的叔叔”,并加上一个“亲”字,既照应了小说的题目,又表现了“我”的纯真、善良,对穷困潦倒的叔叔的同情,还反衬了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和冷酷,与父母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化了主题。

细节是文学作品的细胞,是富有特色的言语形式。学习小说要关注文本细节,注重细节的解读,在反复阅读和品味语言中,透过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发现文本所蕴含的潜在意义,发现语言文字背后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艺术的魅力,增加课堂的诗意和生活的情趣。

二、教“这一篇”:从表达特色看独特性

小说的文本价值是无限的,但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不可能事无巨细,不分轻重缓急,千课一面。编者为什么把这篇小说选入这个年级、这个单元,而不选别的小说。说明“这一篇”小说必有其独特的地方,有一定的教学价值。因此,要找到“这一篇”与其它篇目不同的文本特征、不同的表达特色。也就是文本独有的艺术奥秘,即鲁迅说的“极要紧、极精彩处”,叶圣陶说的“好处和做法”及“精要”之点,朱自清说的“创新的”、“独特的东西”。只有发现了“这一篇”小说的独特性,才能抓住“这一篇”小说最显著的教学价值。小说教学时教学内容就不会千篇一律,教学方法就不会一成不变,教学过程就不会面面俱到,学生就有可能学有所得,一课一得。这样的日积月累,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定能提高,语文素养一定会形成。

如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时,不管哪一篇小说一般会用描写人物的四种方法,但着力点各有不同。有的侧重于语言描写,如《父母的心》一文,父母每次反悔的理由都编得头头是道,不留一点让贵人妇女回绝的余地,父母之心的平凡与伟大之处就跃然纸上了;有的侧重于心理描写,如《第一堂课》集中描写祁瑞宣的心理感觉,表现“真正的痛苦是说不出来的”爱国情;有的侧重于动作描写,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扯女婿后襟和接受范进赠银时的动作,把一个典型的嫌贫爱富、嗜钱如命、趋炎附势的形象暴露无遗;有的侧重于肖像、神态描写,如《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的衣着变化、痛苦的神情无不呈现出爱国者高大的形象。教师如果抓住了“这一篇”小说的表达特色,也就抓住了“这一篇”小说的教学重点。

再如表达技巧的运用,结构上的承上启下、伏笔照应、悬念铺垫等,描写方面的虚实结合、正侧结合、动静结合等,表现手法中的烘托对比、欲抑先扬、叙议结合等,选材方面的以小见大、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等。小说教学不是仅仅教会这些名词术语,而是通过“这一篇” 的教学,学习这些术语的运用对表现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情思的作用。如《社戏》一课的景物描写极具特色:作者采用写意笔法,充满着诗情画意,给人以美感。画面上月色朦胧,连山起伏,表现出一种静态美;水气的清香,连山的踊跃,呈现一种动态美;碧绿的豆麦和水草,淡黑的山色,白色的船篷,显现一种色彩美;从嗅觉描绘了豆麦、水草的清香;从视觉描写了起伏的连山、皎洁的月光、闪亮的渔火;从听觉描写了宛转悠扬的笛声、孩子们的欢笑声。这样有静有动,有声有色,使读者身临其境,衬托出“我”去赵庄看戏的愉快心情。

总之,小说教学应该从细节着眼,从语言入手,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既要关注“这一类”小说的文体特征,还要学会赏析“这一篇”小说的表达特色。

语文应该“教什么” 篇3

挖掘语文因素,凸现学科核心价值

对于“语文味”不足的课文,要挖掘语文因素,凸现学科核心价值。在现行的苏教版教材中,常常出现科普类课文。这类课文让不少老师颇感困惑,其中最典型的是,“语文味”不足,放入科学课似乎更好。通过缺少“语文味”的课文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确实是个难题。编者将它们作为教材编进课本究竟有怎样的意图?如何体现“用教材教”这一理念呢?笔者首先想到的是,这类课文究竟有哪些语文因素,抓住语文因素来教,可能是解决这类课文教学的重要策略。

带着这样的思路,笔者在苏教版第十册《神奇的克隆》一课教学中,作了一番尝试:

师: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三方面的内容,是哪三方面呢?请同学们默读全文,思考这个问题。

(经讨论,学生比较顺利地理清了课文脉络:先介绍什么是克隆,再写到克隆的实验,最后写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师:课文第一至四自然段介绍了什么是克隆?请同学们再读读这4个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是如何介绍的。

(学生们埋头读书,感觉有些茫然)

师:(进行提示)是从同一个角度写的吗?

(学生们豁然开朗)

生1:第一节写的是《西游记》中的克隆。(师板书:神话中的克隆)

生2:第二节写的是科学解释中的克隆。(师板书:科学解释中的克隆)

生3:第三节写的是植物的克隆。(师板书:植物的克隆)

生4:第四节写的是低等生物的克隆。(师板书:低等生物的克隆)

师:(手指板书)作者为了介绍清楚什么是克隆,从四个方面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发言)

师:(总结)对于很多读者而言,克隆是比较陌生的事物,为了让读者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什么是克隆,所以作者从4个不同的角度来写。要让别人清楚地了解陌生的事物,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介绍,这样别人的印象才会深刻。

触摸语言细节,丰盈学生情感体验

对于情浓意切的课文,要触摸语言细节,丰盈学生情感体验。下面以苏教版第十册的一篇课文《爱如茉莉》为例。在这篇清新淡雅却又情意浓浓的散文中,作者娓娓诉说了父母之间相濡以沫的生活画卷。粗粗一读,那“平淡无奇”的话语似乎很难勾起人们情感的共鸣,但当读者细细品味,便会不知不觉地沉浸在那簇茉莉花散发出的“缕缕幽香”中。作者行文结束发出了一句感叹:“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看似随意的一笔,其实意蕴丰富,细细推敲,从中能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首先,这个“哦”字是个多音字,有3个读音(ó、ò、é),每个读音表达的意思和感情是不同的:哦(ó),叹词,“表示惊讶,有‘原来如此的意思”;哦(ò),叹词,“表示逐渐醒悟”;哦(é),动词,“吟咏”的意思。联系语境,不难体会出在这句话中“哦”应读ò,一个“哦”字写出了作者在历经父母亲互相关心、互相体贴的细微举动后,才逐渐领会母亲所说的真爱“就像茉莉吧”的真谛。可见,一个多音字读法的不同,其表达的情意也是截然不同的。那么就应当让学生关注这个“语言细节”,去辨析与品味,以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说的“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

再者,两个“爱如茉莉”是无意义的重复吗?显然不是,笔者认为至少有这么几点作用:体现语言的回环之美,表示了作者的感情发展;表示强调,突出所重复的内容;点明文章中心,凸显文章主旨。这个涉及文章主旨的特殊语言形式应当引导学生“体会其表达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一唱三叹,体会作者的感情、内化作者的表达方法。作为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只有关注“表达了什么”的同时,适时引导学生体会是“怎样表达的”,才能给予学生全面、完整的语文素养。

结束语

语文课应该教什么论文 篇4

“脚踩大地,头顶蓝天,堂堂正正立于天地之间! ”这是我对“人”字这一撇一捺直观的理解和灵魂深处的认知。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对人的培养,对学生良好品德行为的养成教育是作为教师的首要任务,也是教育中极易被忽略、极难达到理想要求的问题。教育家蔡元培说: “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教育的第一要旨就是加强德育,培养学生人格”。陶行知指出: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心理学家认为: 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接受各种教育逐渐形成的一种品质。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开始,就开始接受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影响直至成人。一个人如果没有健全的人格,哪怕有再高的学识,再强的能力,也难成为有益社会的人。新课程理念强调了课程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上来。为此,我们要教“人”为“仁”!

一、给“妈妈洗脚”———在实践中体会

一年又一年,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孩子们,唯一不变的是我给每一届孩子布置的第一个作业都是: 给妈妈洗脚。“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传递给我们的是孝道、是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每个人所应肩负的责任感。每当看见这则广告时,我的心里总会漾起一股暖暖的感动。“孝”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什么? “孝”是一种源于内心的高尚品德; 孝是孩子放学归来,在门口甜甜的一声“妈妈”; 孝是饭前抢着给父母盛饭的那一举动;孝是离家在外的孩子能常回家看看……古语说: “百善孝为先”,不懂孝道,羞称为人。

孩子们的作业反馈让我感动,“人之初,性本善”,谁说孩子只是顽皮的精灵? 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深藏的是一颗颗“善”的种子,在等待有人去浇水、施肥。今天,一颗稚嫩的种子发芽了,怎能不令人高兴。

做事应先从做人开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学习中没有好的学习状态,而能取得优异的成绩,那只是天方夜谭。现在“四不像”的学生不少,要想使这些“假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必须从做人开始,也就是要培养他们的“学生责任感”把他们转轨到“真学生”。我从“厚德”“识礼”着手,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为人的基本礼节。

二、宏志班———在榜样中熏陶

对家境富裕的学子来说,能够上学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父母能将他们送进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享受最好的待遇。但对那些家境一贫如洗的优秀学子来说,接受教育却是一份重担、一份压力、一份责任,更是一份奢侈的异想天开。同一个生存空间中,宏志班的孩子面对的是我们无法想象、无法经历的。宏志班的学生没有富爸爸、富妈妈,有的孩子十几岁了,连糖块都没吃过。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困苦的生活经历使他们更加懂得自强自立的重要性。他们在生活上一般比较简朴,学习都很用功。宏志班的孩子说: “宏志班的班训是‘六个特别’,即特别有礼貌、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有志气、特别有作为。这‘六个特别’最重要的是特别能吃苦、特别有志气,这是宏志班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用顽强的生命力来面对和抗衡,只是为了心中的信念和希望而努力、坚持! 让我敬佩的孩子们!

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我以学生同龄人中的榜样去熏陶、从小事小处去培养。宏志班、童第周、海伦·凯勒、张九精、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等等,在它们的熏陶、陪伴下,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得到了净化,至少也有些许的触动。

三、“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言行育人

“为人师表”这个“表”字体现着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魂,我奉行“言行育人”这个准则。孔子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些都是说,只有自己做得正,坐得稳,才能去要求别人,也才能令人信服。老师的一言一行都看在小学生的眼里,印在小学生的脑中,所以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 “做出的比喊出的有份量。小事情大内涵,大道理小行为。”因此,一味的动嘴去说服教育学生,不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教自身的表率让学生受到教育。地面上有纸屑,我亲自捡起来放进纸篓; 上课学生问好后我都要还礼;下课后,我总是把讲桌整理整齐后才离开; 集会、做操都和学生一起参加;向学生借东西时总要说声“谢谢”……这种榜样感召力无疑是事半功倍的。

四、细节决定成败———从小事做起

平淡和朴素毕竟是生活的主旋律,校园生活也是如此,没有或很少有轰轰烈烈、感天动地的大的教育素材可供我们把握。我们的教育素材更多的蕴藉于这平淡和朴素之中: 按时到校、整齐站队、认真做操、自己维护卫生处理垃圾、课桌要摆放整齐、学习用具放置有序、老师找时规矩站立、礼貌说话……聚沙可以成塔、集腋可以成裘,细微之中更能养成好的品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做人是基础,学习文化知识学生之本。在这方面,我主要从“善思”“笃行”两方面去培养、教育。在我的理解中,学习本身是一个过程,既是知识的积累过程,也是一个学习做事的过程、培养良好习惯的过程。它需要取长补短,不断反思和修正、优化。因此,我时常组织学生一起交流、探讨,以求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另外,很多学生把学习,尤其是作业,当作任务去完成,对此我也时常加以必要的引导,能力的主体性在学生的意识中已根深蒂固。

在教育和教学的过程中,我看重的是状态,而非成绩。班级里的几个学困生,虽然学习成绩处于班级末尾,但能一如既往、坚持不懈,老师什么时候找,什么时候到,老师不找,今天不会,明天、后天也一定有进步,这就是“笃行”吧!

家长应该怎样教孩子学语文 篇5

学习语文离不开汉字,让孩子越早认识汉字越好。最好从1周岁多一些就开始,孩子在1岁半到2岁时,认字速度最快,有时一天能认十几个,所以家长利用这段时间教孩子认字效果最好。不要让孩子坐着一个姿式学,可多种方式,如利用电视、广告牌、书、卡片等等多姿多彩形式,激发孩子的兴趣。第二天一定不要忘了检查,检查时不要按字意的顺序,要打乱了问,这样才能进一步强化记忆。

2、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习惯

当孩子认识一定数量的字后,要及时让孩子看书.刚开始可让孩子看他特别感兴趣的图画多的书,随着认字越来越多,慢慢的变为字多图画少的书,由易到难,逐渐过渡.家长要及时参与孩子的读书活动,跟孩子互动交流.比如:家长讲一部分让孩子接着讲,让孩子叙述内容给你听,或者与孩子一起评论故事中的人物或动物等等.一定别忘了及时给孩子鼓励的表扬.当孩子把阅读当成乐趣当成一种习惯时,那就是你最大的成功!

3、引导孩子记好读书笔记

当读书成为孩子的习惯后,要及时引导孩子记读书笔记。刚开始时给孩子买一个特别漂亮的笔记本,引导孩子把他认为好的成语、句子、段落等摘录到本子上,经常和孩子一起拿出来欣赏欣赏,朗读朗读,激发孩子记笔记的兴趣。慢慢的让记笔记成为孩子读书的一种乐趣、习惯,这样做对孩子的作文很有益处。

4、让孩子在大自然中快乐学习

戏剧应该教什么 篇6

此次活动前,在探讨《长亭送别》怎么上时,大家见解各异,有人认为戏剧板块选取《长亭送别》是很有深意的。首先是剧情美,情节生动;其次是人物美,张生与崔莺莺才子佳人,天作之合;还有语言美,唱词工整生动,情景交融,不一而足。由于每个人的喜好、观点、经验不同,在赏析《长亭送别》时的视角不尽相同,侧重点也不同,如:李娜老师认为,《长亭送别》是一出关于爱情、关于离别的戏曲,能给人如此强烈的冲击,所使用的表情达意的技巧功不可没。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她主要通过“品味鉴赏曲词表情达意的技巧,感悟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崔玉老师则认为,对文本核心内容即思想感情的准确把握是解读文章的首要任务,其次才能读到如何使感情打动人心,即抒情的手法。

以上两位老师的理解并无不当之处,而且在课堂教学中也是按照各自的思路安排教学内容的,可谓各具风采,也基本实现了同课异构之“异”。而且像《长亭送别》这样具有丰富内涵和众多表现手法的文本也不可能用一节课时间,穷尽所有方面。

那么,戏剧文本究竟应该教什么?我认为,首先要理解戏剧是什么、其本质是什么,只有抓住其本质、核心,才能有的放矢,教学才有针对性。

百度词典关于戏剧的解释是: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等形式达到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尽管中国传统戏曲与西方现代意义上的话剧在表现形式上有所区别,但作为戏剧却有其共同点,即通过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构造情节,塑造人物,吸引观众。“戏曲是通过演员的唱、念、做、打,把一段充满着矛盾冲突的故事,在舞台上表演给观众看。”(杜书瀛《李渔美学思想研究》)一个剧本要激起并保持观众的兴趣,造成悬疑的氛围,主要依赖“冲突”。“一般说来,戏剧冲突表现为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冲突、同一角色内心诸般欲望的冲突、角色与其环境的冲突、不同意念间的冲突。”(王一川《文学概论》)可见,戏剧冲突是戏剧的真正灵魂。

二、《西厢记》的情节和戏剧冲突

《西厢记》作为元杂剧的代表,它所反映的戏剧冲突是丰富而复杂的,一方面是以老夫人为代表的落后、虚伪的封建势力,另一方面是以莺莺、张生、红娘为代表的勇于冲破封建樊篱的叛逆力量,二者之间是反对封建门阀观念、藐视封建礼教和追求婚姻自主的叛逆者与维护门阀利益、维护封建礼教的封建家长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二者之间形成主要的正面的冲突,但在莺莺与张生、红娘之间也有性格上的矛盾冲突,他们之间的矛盾是由顾忌猜疑、矜持和不信任造成的,封建伦理的负担也是造成紧张冲突误会的原因,这是次要的矛盾。正是这一连串的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情节线索,呈现给读者的是有血有肉、极具个性的人物形象,引人入胜,使人欲罢不能,回味无穷。

《西厢记》的情节正是由这样的矛盾冲突向前推进、形成高潮,最终走向大团圆的结局的。其情节推进是这样的:①惊艳—借居—隔墙酬韵(聆吟)—搭斋(附斋);②围寺—悬赏—解围(退贼)—请宴—赖婚—月夜听琴;③寄诗—闹简(赖简)—酬简;④私会欢爱—拷红—许婚逼试—长亭送别—草桥惊梦;⑤张生中榜—郑恒骗婚(争艳)—崔张完婚。在这样的情节发展中,矛盾冲突交错展开,互相制约,有时冲突表面化,造成强烈的戏剧效果,有时又以潜在的状态制约着剧情的发展,从而展示复杂的人物性格,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张生的忠厚、懦弱、傻气、痴情;崔莺莺由内向、含蓄、曲折隐约进而勇敢而坚定地追求爱情;红娘在老夫人、莺莺、张生中间所表现出的机智、勇敢、善良、热情、爽朗、泼辣;老夫人的威严、专制、多变等。可以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情节发展,也就没有人物形象的塑造,没有塑造人物的多种手段的运用。

三、《长亭送别》中的戏剧冲突

《长亭送别》是在崔张私会相欢以后,被老夫人察觉,拷问红娘,红娘“痛斥”老夫人无信,老夫人被迫许婚,但又引用“三辈不招白衣女婿”的相府家规,对张生逼试,而为张生设宴送别。这折戏主要表现莺莺痛别离、恨功名、怕被弃、念羁旅的思想感情。显然,作为《西厢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能游离于矛盾冲突之外,笔者认为其矛盾冲突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崔莺莺与老夫人之间有冲突,并且这冲突是当着老夫人的面直接表现的。这显示了莺莺倔强的反抗性格,不仅表现了自由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矛盾,而且对读书追求功名利禄这一世俗观念作了一定程度的批判,思想内容升华到否定世俗传统偏见的高度,其深刻性在当时是很难得的。莺莺与老夫人的矛盾还体现在她对张生的爱情,囿于封建礼教和家长权威而不能直接表达,因而更显得曲折幽深,温婉动人。“若不是酒席间子母们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也合着俺夫妻们共桌而食。”不能尽情倾诉衷肠的痛苦溢于言表。这种冲突还表现在人物动作上,当大家就坐,老夫人嘱咐张生“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后,莺莺把酒坐下,且“长吁”;夫人说“小姐把盏者”,莺莺不得不在夫人面前“把盏长吁”说“请吃酒”,一连串的长吁短叹又表现了莺莺在忍受着离别带来的痛苦以及对未来的担忧。

其次,在这折戏中莺莺与红娘的冲突主要表现在莺莺对红娘不理解自己在离别前的心理状态而产生的抱怨。在红娘看来,老夫人已经许婚,今日设宴为张生送行,还有普救寺的长老在场,作为相国之女,怎么也得梳妆打扮一番,她无法深切体会到莺莺在离别之前“有什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莺莺所有的只是“熬熬煎煎的气,昏昏沉沉的睡”“重重叠叠的泪”,那种愁苦非一般人所能理解。在宴会中,红娘从关切的角度说:“姐姐不曾吃早饭,饮一口汤水。”莺莺说:“红娘,什么汤水咽得下!”此时此刻,美食佳肴也“尝着似土如泥”,饱受离别煎熬的莺莺已食不知味,“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何尝不想吃),只是“恨塞满愁肠胃”,对封建礼教之恨、功名利禄之恨占据了她全部的思想,这也非红娘所能理解。

再看崔张二人矛盾在文中的具体表现。一是在席上莺莺所见,这一方面写在老夫人、长辈面前张生同样忍受离别的痛苦,而不敢也无法表达的情状,体现莺莺对张生处境的理解、同情;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张生性格中的软弱,莺莺对张生不敢反抗的些许埋怨。她何尝不希望张生能勇敢留下来厮守一生呢?二是在老夫人、长老回去后,莺莺叮嘱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可见她对情的执着,她要的就是相守相伴。而张生却说:“小生这一去,白夺一个状元,‘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这显然不是莺莺所希望的。但对张生来说,爱情固然是重要的,但金榜题名、荣归故里对一个有追求的士子来说也是必需的,何况他正是去求取功名的路上,在普救寺巧遇崔莺莺的。因为追求不同,就引发了崔莺莺被抛弃的担忧,而且始乱终弃在封建时代并不鲜见。因而在临别时,莺莺除了对张生路途衣食住行关切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对自己爱情前途的关注,一再叮嘱。越是关照得深切,越是对自己的前途把握不定,担忧之情不能自禁。

由此可见,在《长亭送别》这折戏中,戏剧的主要矛盾冲突和次要矛盾冲突是相互交织、贯穿始终的。

四、景物描写与戏剧冲突

我们还发现本折戏中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文本中有许多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优美唱词,那么景物描写和戏剧冲突是否有关系呢?一般地说,在戏剧中人物内心生活的吐露,采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方法,这种方法使没有具形的、构成人内质的情感获得了外化。戏曲利用时间空间制造了戏剧性的紧张,时空景物在戏曲中是人化的自然。常常利用人与自然对话的方法,让观众看清人物的思想,看到戏剧冲突的内容。可见借景抒情在文中也是戏剧冲突的一个组成部分。具体表现为,莺莺一上场就说:“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可见暮秋天气加重了她的离别忧愁。“自古逢秋悲寂寥”“伤春悲秋”历来是中国文学作品的主题,《牡丹亭》中身处深闺大院的杜丽娘有“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予断井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的感慨,崔莺莺则有“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悲愁,萧瑟的秋景与悲戚的心境合二为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在本折最后与张生分别后,莺莺唱道:“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分明就是对青山、疏林、残阳的倾诉。可见其愁苦是何等的深重,其实这也是“角色与环境的冲突”。

可见戏剧教学要抓住戏剧体裁的特点进行文本解读,抓住“戏剧冲突”这个纲,其他如思想感情、表现手法都是“目”,都是在戏剧冲突中展开情节的。绝不能因为《西厢记》的诗化语言而把它等同于诗歌来分析,也不能抛弃冲突而孤立地看人物的思想感情,切记戏剧姓“戏”,有“戏”就有矛盾冲突,不仅中国古典戏曲是这样,西方的、中国现代的话剧也是这样,尽管表现形式有区别,但本质是一样的。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教什么 篇7

教师在课堂上能给学生什么?怎样才能给的最少而学生们却能收获最多?

无疑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来可以迁移到高校后续的学习与深造,或工作之后的自学与研修中。而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是把握各学科的思维特征,学会用学科思维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能力和品质就是学科核心素养。

在课堂中,最主要的矛盾集中在教与学这两方面。关于教与学的关系,古人已经讲得很清楚。《礼记·学记》引古佚书《兑命》说:“斅()学半。”意思是教与学各占一半。于教师而言,除自身提高外,还要向学生学习;于学生而言,一半来自老师的教,另一半则靠自学自研。这两个方面互相促进。

现今要与时俱进,但仍然离不开这两个方面,具体地讲,就是两个问题。

1.关于“教”,教什么?怎么教?

2.关于“学”,学什么?怎么学?

一个永久的话题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起着主导作用,即引导学生到哪里,如何引导,这是一个上层建筑问题,需要慎思与规划。关于如何教将另文说明,本文仅拟就教什么谈点个人体会。

教什么,直接决定着教学效率与效果。十一学校的教学改革是从变革课程开始的,即各学科构建其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不同程度地分层研发各学科教材,如数学分5个层次(数学Ⅰ—数学Ⅴ),每层都有不同的开发宗旨与编写要求,如笔者参与编写的《集合与函数》(数学Ⅳ系列)已正式出版发行,现在各个层系列开发(教材及对应细目)基本完成,以后主要任务就是修订、完善;由于教师全员参与,深有体会,按照分层要求备课、上课就顺理成章、相对省事。

通而论之,教师对于教什么,从低到高可分如下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教解题

教解题是绝大多数教师擅长的,它又可分为如下几个档次。

第一档:能解题。将题目分析讲解清楚明白,学生也能较好地接受,不做深层次挖掘与推广。这样,一节课(或单位时间内)可以讲不少题,课堂密度大。

第二档:讲解题方法。选题少而精,不仅讲简单明了的解法,还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启发讲解此题的多种解题思路,即一题多解训练。借一题多解将教材内容由陈述性知识变为程序性知识,即提炼教材核心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等所蕴含的思维方法,通过示范,让学生学以致用。

第三档:讲解题思维规律。不仅讲此解法的原因,讲一题多解,还讲一题多变、多题归一,讲题目的引申推广,真正使学生能做一题会一类问题。而且注重从哲学高度指导解题实践,注重一般思维和观念的指导作用,体现基本解题规律的引导与总结:审题(观察条件和结论的结构特征,表述或等价转换问题)——决策(广泛的联想与想象,找思路)——规范(多种解法的展开、转化与比较)——总结与评价(多题归一、模式识别、规律提炼)。这样,学生可将教材核心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深层内涵及其与相关知识、方法的联系打通,为今后进行有效地模式识别与灵活构建解题模型打下良好功底。如此一来,可能一节课连一道题也讲不完,虽然知识覆盖面不够广,但学生收益大,是典型的讲思维、讲方法。

第二层次:教学科思维方法

无疑,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尽快入门很重要。入门的标志,不仅仅是对这门学科感兴趣,更为重要的是能学会一种方法,即整体把握这门学科,深刻理解学科本质,揭示学科内容的基本思维特征。

例如:集合的本质特征是将所研究的数学对象转化为数字形式,若可一一列举,即用列举法表示为{a,b,c,…},若可概括这些对象的特征性质(公共属性),即用描述法表示为{x|p(x)},这就建立了集合模型。之后,可再根据问题的具体要求,进行有关集合的子交并补等运算规律的转化。例如2016年高考北京卷文科第14题:某网店统计了连续三天售出商品的种类情况:第一天售出19种商品,第二天售出13种商品,第三天售出18种商品;前两天都售出的商品有3种,后两天都售出的商品有4种,则该网店:(1)第一天售出但第二天未售出的商品有____种;(2)这三天售出的商品最少有______种。

这是一道将统计与实际情况结合,以能力立意的好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从数形结合入手,建立集合模型,据此分析商品出售的所有可能的情况,分类讨论做到不重不漏。

可建立如下集合模型:分别用A、B、C表示第一、第二、第三天售出的商品构成的集合。根据题意分析如下:

(1)由于前两天都售出的商品有3种,因此第一天售出的有19-3=16种商品,第二天未售出;故(1)的答案为16。

(2)思路1(数形结合,用Venn图)同(1),第三售出的商品中有14种第二天未售出,有1种商品第一天未售出,三天总商品种数最少时,是第三天中14种第二天未售出的商品都是第一天售出过的,此时商品总数为29,如图为最少时的情形,故(2)的答案为29。

思路2考虑用容原理:

若card(A∪B∪C)最小,需要card(A∩C)-card(A∩B∩C)尽量大!

因为card(A∩B)=3,card(B∩C)=4,所以C中至少有1个元素不在A中;考虑最大的可能有:card(A∪B∪C)=3,card(A∩B)=18-1=17;故card(A∩B)-card(A∩B∩C)最大值为14;于是card(A∪B∪C)的最小值为43-14=29。

(A)0(B)m(C)2m(D)4m

观察表达式f(-x)=2-f(x)的结构特征,从函数观点,应马上意识到:函数f(x)的取了和为0的两个自变量(-x+x=0),对应的函数值之和为2(即f(-x)+f(x)=2),从而从几何意义角度讲,即函数f(x)的图象关于点(0,1)成中心对称。这是解决这道试题最为关键之处。于是至少有如下两种做法:

法2(一般推导法)设两图像从左到右的交点依次为(x1,y1)(x2,y2),…,(xm,ym),由于两个函数图像都有对称中心为(0,1),故有

一题多解不是目的,善于发散,还要善于回收,即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和评价:多种解法中你想到了哪种?能做彻底吗?若做不彻底,思维受阻之处在哪?如何克服?哪种解法是易想且简捷,能较好完成的?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能否快速解决?问题的基本特点和求解规律是什么?其实,从以上解法可见: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就可以获得不同的解决方法,解题步骤的繁简也因此而不同。但是无论用哪种方法,都贯穿着一种理念:首先要分析问题特征,必要时还要在解题过程中随时分析转化后或转化过程中式子的特征,适时发现简捷解题的契机;同时巧设参数,寻找这些参数之间对应的等量关系,来建立方程或方程组,还要注意消参的技巧,要悉心与细心研究并体会、总结。

第三层次:从哲学层面指导各学科学习与研究

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与总结提升,对各具体学科都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尤其是与数学的关系最密切。恩格斯先生早在100多年前就写成了《自然辩证法》,可有效指导各学科的学习与研究。在课堂教学层次,具体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不再举例。

(1)从整体观、系统观进行整体规划、设计问题;(2)从学科观念层面分析问题;(3)用学科思维方法解决问题;(4)指导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性学习、AP课、竞赛课、自招课等高端课程的学习与研究。

第四层次:教做人(教书兼育人)

教做人即充分利用典型的学科素材,适时有机融入学科教学,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进行德育渗透,即所谓学科德育建设,避免学科教学与道德教育两张皮现象。如:

(1)了解所学知识发生的完整过程,尤其是科学发现与科学研究的艰辛过程,体验、感悟与传承,如将数学史上关于无理数的发现、三次数学危机等有机融入课堂教学;

(2)尊重知识发明专利权,呈现人格魅力,弘扬人文情怀,如恩格斯整理马克思包括《数学手稿》在内的遗著使之流传彰显于世,成为历史上一段佳话;而三次方程求根的卡尔丹公式、洛必达法则等则是反面的例子,这样正反对比,有助于引导学生养浩然正气;

(3)培养知难而进、开拓进取的意志品质。如上例求轨迹的问题,当做不下去时,引导学生冷静思考:问题出在哪?如何克服?从而培养抗挫折能力。

总之,教什么不仅是课程开发与设计问题,更需要广大教师着眼于时代性与发展性来精选课堂教学内容,并充分发挥其潜在的教育教学价值。

语文课应该教什么论文 篇8

《雷雨》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下册中的第18课,课文用精练、简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茹老师上的是第二课时。我们先来回味一下茹老师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老师播放了一段自己画的小视频,让学生猜猜用蓝色蜡笔画的是什么。孩子猜的是蓝天、大海,最后出现在孩子们面前的竟是两朵白云。

二、导入新课

1.老师出示了象形字“雨”,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字。

2. 出示各种形态的“雨”字让学生欣赏,读“雨” 字组成的词:绵绵细雨、倾盆大雨、冷雨如冰、久旱逢甘雨……

3.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三、品读课文

1. 指名学生读课文,读到有“雨”字即停下来, 其他学生画出写“雨”的句子。通过读和划,引导孩子发现:明明是写雨的文章,写到“雨”的却只有短短的四句。

2.完成练习单:读词语,哪些是课文中写到的?打上“√”。

3.组织学生学习写“乌云”“闪电”“雷声”等和天气现象有关的句子,学习写“蜘蛛”“蝉”“房子” 等不直接写雨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法: 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写了雨前的蜘蛛、蝉,雨中的房子、树,还有雨后的蜘蛛和蝉,其实都是在写雨。

4. 联系课前的视频(明明画白云,却用蓝色蜡笔画出蓝天来衬托),欣赏摄影作品(明明拍荷花, 却拍了一池的荷叶来衬托),读古诗《罗敷》(明明写罗敷长得很漂亮,却只字未提罗敷的外貌,而是写了路人见到罗敷时的表现来衬托),进一步体会衬托的写法。

四、课堂写话

1.出示练习 单,仿写句子“雨越下越 大。 ____________”。为帮助学生写话,教师提供了一组大雨中的图片,有车灯、雨刮器、车玻璃等的特写。

2.用文中没出现的“操场”“田野”“山坡”等词语写句子“:雨越下越大。_____________。”

五、课后延伸

出示课前读过的写雨的词语,指出课文写的是倾盆大雨,引导学生课后尝试写一写其他雨。

【商榷问题】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茹老师的课的确很有新意,很有思想,但进一步思考:茹老师的课堂教学重点定位在指导学生写话上,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是在为写话指导服务,对于第一学段的孩子来说,是不是“越位”了?窃以为,茹老师的教学目标定位有偏颇,值得商榷,试提出以下几点疑惑。

一、年段教学重点体现是否充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显然,识字、学词、写字、朗读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结合《雷雨》这篇课文,要求会认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识字任务相对较轻, 在第一课时中完成完全没有问题,但写字任务比较重,分解在两个课时内完成比较适宜。“垂”“越” 等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都很有必要进行指导, 教学是不可忽略的。在茹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动笔的机会有三次:一是听同学读课文时画出有 “雨”的句子,二是在作业单上选出课文中出现过的词语,三是写句子。课堂作业的时间虽然得到了保证,但没有涉及生字的书写指导。另外,在朗读方面,茹老师安排了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 但总觉得分量还不够。

二、是否充分顾及了学生的年龄特点

语文学习,尤其是低年级的语文学习,一定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识字、学词、学句,学会阅读,学会表达,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因此,我认为扎实有效比形式新颖更重要。在茹老师的课中,为了让小朋友体会学习衬托的表现手法,课前谈话中播放了画画的视频,课中小结时欣赏了摄影作品,并简单学习了古诗《罗敷》,可以说,这是茹老师的浓墨重彩之笔,这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合适吗?首先,尽管许多习作的方法是渗透在阅读教学中的,但衬托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二年级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还是为时过早了。其次,画画的视频、摄影作品是比较直观的,但《罗敷》这首古诗并非耳熟能详,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不要说体会衬托的手法,连读正确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第三,茹老师最后安排的写句子环节,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就可以完成。雷雨不是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吗?把语文学习和生活融合起来,不是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欲望吗?从这一点而言,前面衬托手法的学习是出重拳却打在棉花上了。

三、教材是否得到了充分合理的利用

《雷雨》这篇课文,条理清晰,文字精练,用词准确,是值得落实学词学句任务的。在课后练习中,有三句话用学习小伙伴提醒的形式出示:1. 一条彩虹挂在空中。2. 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3. 蜘蛛又坐在网上结网了。其中,“挂”“垂”“坐”三个字加点,小伙伴提醒:带点的词用得多好哇!像这样的词语教学,在课堂中落实是很有必要的。除此之外, 文中“黑沉沉”“一动不动”也是很有特点的词语, 也可以作为教学点。还有,文中像“雨停了”“太阳出来了”这样的短句子频繁出现,语言非常朴实,但表达很清楚,是值得低段学生学习的表达方式。因为茹老师的教学目标定位决定了教什么,以上的教学内容都忽略了,实在有点可惜。

语文教师,您应该讲什么? 篇9

学生小G说:“吴老师,您陪我们度过的风风雨雨,我会深深铭记。印象最深刻的是您临别的寄语,我将牢记在心。”学生小M说:“吴老师,您在课上补充了那么多的课外知识,让我这个一直厌恶语文的人喜欢上了语文。尽管我现在没选文科专业,但语文这门科目对我的人生来说不仅仅意味着高考,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学生小L说:“依然清晰地记得您上课的情景,侃侃而谈中激荡着我们跳动的思维。我们张扬个性,表达观点,欢声笑语,润泽心田。”学生小S说:“吴老师,初次知道您的名字,感觉普通。细细想来,你在课上旁征博引,还是‘海’字最深邃,最有底蕴。”看着这些祝福的话语,眼前瞬时跃动着当初那些可爱的学生们的身影,耳畔也似乎回响着他们的盈盈笑语。

短暂的欣慰之余,转念一想,为了能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我教了他们那么多字音字形、成语、病句、语言表达、诗歌、文言文、现代文甚至是作文鉴赏、写作技巧……可学生们印象最深的却是最后的分别寄语,难忘的是我课上“旁征博引”的“课外知识”。现在想来,这样的时刻,课堂的氛围往往最其乐融融、轻松快乐,思维智慧的火花闪耀最多。

有心栽花和无心插柳的悖论又一次出现在了语文教学中,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当初的语文老师们。

回想我的高中时光,印象最深的语文教师有刘、马、张三位,三位教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的课与众不同。比如,刘老师在讲《故都的秋》之前,给我们介绍郁达夫。用了整整一节半课时间,详细介绍了郁达夫的经历、爱好,甚至是与王映霞的感情纠葛。学生们如听传奇,以至于《故都的秋》大多数同学课后都能背下来(当然刘老师没作任何背诵要求,他现在也不知道学生们课后背诵的情景)。马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课前五分钟全体练字,内容自选,但要正楷,清新整洁。张老师在高考之前两个月,用了半个多月的“宝贵”时间给我们讲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概况,重点介绍典型作家、作品、流派风格等。我们听得津津有味,笔记做得工工整整,很长时间不舍得扔,没事总喜欢翻开来看看。后来我上了大学中文系,教授给我们上“中国古代文学史”课,什么“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南唐二主”“七宝楼台”……都是张老师曾经讲过、而我耳熟能详的内容。应该说,我包括我们班很多同学对语文的兴趣和这三位老师有很大的关系。

审视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对于绝大部分的语文教师来说,扪心自问,这样的内容,您敢讲吗?这样的授课方式,您敢用吗?

语文课教什么? 学生学什么? 篇10

我个人认为, 语文课教什么, 首先是由语文课的性质决定的。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基本属性。也就是说, 语文是人们交流的工具, 它又是受人类社会的发展影响的。我们不难想到, 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意义就是与他人交流。具体的说就是能够明白别人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意思和自己用语言文字能表达意思。由此可见, 语文课就是教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意思和用语言文字表达意思。简单的说, 就是“听、说、读、写”。

想清楚了语文课的总体要求。我们再想语文课教学的侧重点, “听、说、读、写”都是对学生学语文的要求。可它们也有不同之处, “听和读”是接受别人的思想, “说和写”是表达自己的思想;“听和说”因为日常口语练习, 就比较容易, 可是“读和写”因为每个人表达不同就难多了。因此语文课教学还是侧重于“读和写。”

于是, 我们老师教语文多是注重于对课文的理解, 无论是学习字词, 还是理解句子;无论是了解作者, 还是揣摩字句;无论是概括课文, 还是体会思想, 都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课文中蕴含的意思。至于学习作者按什么顺序来写, 用什么表达方式, 怎么遣词造句等等, 都是为了解决怎么样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对于学生来说, 它们首先感受的是课文的内容, 也就是说, 只有先将课文内容理解清楚, 才会关注为什么课文这样写好, 才能比较这样写比那样写好的地方。由此可以想到, 阅读理解是写作的基础, 连别人的作品读都读不懂, 何谈学习别人的写法?

我们再次回到一节语文课堂, 我们到底应该教什么?这与教材提供给我们的课文关系很大, 因为这篇课文如果难于理解, 它的重点就是“阅读”, 如果较易理解而且很精彩, 他的重点就是“写作”了。我们教语文, 常说吃透教材, 就是弄明白教材提供给我们的是怎么的一个素材, 这个素材是针对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设计的。每个单元有每个单元的目标和要求, 这些课文都是针对这些目标选用的, 明白了一点, 还害怕不知道这节语文课教什么吗?

现代诗,我们应该教什么 篇11

小学现代诗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现代诗是现行各类版本语文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类课文的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盲区,全国各类教育报刊也鲜有这方面的研究报道,面对这类课文,很多一线教师不知道该如何去把握。江苏省丹阳市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语文研训员蒋成云老师组织当地相关学校语文骨干教师对这类课文的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与思考,本期特刊发相关专题文章,供大家学习,也希望引发大家对这类课文的教学有更多的思考,进行持续的研究。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现代诗又叫儿童诗,是一种比较适合儿童阅读的诗歌,所以这类诗歌在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多的篇幅。那么这类诗歌,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呢?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我们认为,教学这类诗歌必须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 咀嚼语句,品味诗歌精妙的语言

诗是语言的艺术,现代诗更是如此。这类诗歌的教学应关注儿童语言的学习,让儿童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丰富语汇,感受语言的精妙,提高驾驭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获得美的享受。

【案例呈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长江之歌》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这四句诗: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师(出示长江流域图):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她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各拉丹东大雪山,横贯我们祖国大地,流经10多个省市,最后流入东海,奔向太平洋。请同学们细细读读这四句诗,你有什么发现?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

生:我发现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长江水的流动写成了人在走路和跑步,我是从“走”和“奔”这两个词感受到的。

师:这两个词能不能交换,为什么?

生: 不能交换。一个“走”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春天来了,大雪山上的雪水慢慢融化,此时的长江如涓涓细流,缓缓流淌,就像一位美丽的少女在悠闲地散步。

师:还像——

生:还像一位风度翩翩的绅士,慢慢地走来……

师:把你的这种感受读出来。(生读这句诗)

师:一个“走”字,让你想到一位悠闲散步的少女和一位慢慢走来的绅士,一个“奔”字又会让你想到哪些词语?

生:波涛汹涌。

生:波澜壮阔。

生:千军万马。

……

师: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一条怎样的长江?

生:此时的长江奔腾咆哮,一路狂奔,向东而去。一路上,她汇集了许多条支流,气势越来越大。

师:谁来把这种奔腾咆哮的气势读出来?(生练读)

师:这四句诗让你感受到了长江在空间上跨度很大,像一根长长的纽带,贯穿祖国大陆。

师:这四句诗还让你感受到了长江怎样的特点?

生:我发现长江是由西向东流动,距离很远。

生:我发现长江的水流很有特点,上游水流很舒缓,越往下流得越急。

生:长江真是无穷的源泉,水流奔腾不息。

……

【点评】该教师在教学中能紧扣“走”和“奔”两个关键词语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咀嚼词句,走进诗歌。通过词语的换位比较,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用词的准确,读出长江上游雪水融化的缓慢过程和下游向大海流去时奔腾咆哮的特点,既体会到诗歌用词的准确,又积累词语,生成语言,感受拟人写作手法的形象与生动。

二、 展开想象,感受诗歌生动的画面

诗歌最大的特点是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蕴含丰富的画面。儿童是最富于想象的,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因此,教学现代诗必须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想象的世界中用心灵和文本对话,在对话中走进诗歌奇妙多姿的画面,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展现童真童趣。

【案例呈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再细细地读一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你能发现什么?

生:我发现这两个小节的结构一样,都有“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三句话。

生:我发现开头是说“荒山野岭”,结尾却说“青山碧岭”,这两个词是一组反义词。

师:读着“荒山野岭”这个词语,联系我们刚才所学的内容,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千年裸露的山岩,光秃秃的,在烈日下曝晒。

生:寂寞多年的荒山,一片荒凉。

师:读着“青山碧岭”这个词语,你的脑海中又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我们仿佛看到了山上到处种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一片生机勃勃。

生:我们仿佛听到了小动物欢快的嬉戏声以及小鸟在枝头快乐的唱歌声。

生:我们仿佛闻到了阵阵树木的清香。

师:再读读这两个小节,你还能发现什么?

生:我发现原来的荒山野岭,经过少先队员的植树,现在已经变成了青山碧岭。

……

【点评】在学生学习整首诗歌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诗歌的首尾进行比较,在对比中发现诗歌写作的特点,同时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荒山野岭”和“青山碧岭”展开想象,用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把抽象的诗歌语言转化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美妙的画面中展现植树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植树的好处,深化对诗歌内容和形式的理解。

三、走进场景,体悟诗歌真挚的情感

情感是诗歌的生命,诗歌的最终目的都是要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诗句所描绘的场景往往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我们教学现代诗应紧扣住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创设多种情境,引导学生由情境走进诗歌所描绘的场景,与诗人展开心灵的对话,体悟诗人所抒发的真挚情感。

【案例呈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长城和运河》教学片段。

师:你觉得长城“奇异”在哪呢?

生:长城像巨龙,很长。

师:有多长?

生: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师:(出示地图)从山海关到嘉峪关有一万多里,所以长城又叫——万里长城。如果每天走100里路,那么需要走100多天呢。你能读出它的“长”吗?(生读)

师:为什么诗中不说像巨龙“爬”行在大地上?

生:“穿行”更能显示出巨龙磅礴的气势。

生:“穿行”把龙写活了,更加表现出长城的雄伟壮丽。

生:“穿行”说明山海关到嘉峪关之间有很多山,长城是建在很多山的上面。

师:想象一下,“巨龙”穿行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你能用手势来演示一下吗?(生演示)请你再演示一下什么叫“连绵起伏”“曲折蜿蜒”。(生演示)把你的这种感觉读出来。

师:谁能上黑板,用简笔画把长城穿行在大地上的样子画出来?(生上来画出群山和“连绵起伏”“曲折蜿蜒”的长城)

师: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概括长城的特点,你想用哪个词?(雄伟壮丽) 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师:面对这样的长城,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在那个时候就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

生:我为我们国家有这样的奇迹感到自豪。

师:把你的这种自豪、敬佩的心情读出来。

【点评】该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手势、简笔画等方式,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通过表演进入诗境,进一步体验诗歌的情景、意境,走进长城的具象之中,感受到长城的雄伟壮丽,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学生自然地想到建造长城的祖先,生成对中华民族祖先的敬佩之情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而这正是这首诗歌所要表达的真挚情感。

现代诗要教的内容很多,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着力引领学生品味诗歌语言,想象诗歌画面,体悟诗歌的情怀,就一定能让现代诗教学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我们为什么教语文 篇12

大量的教育家对其做了深刻的探讨与研究。“吕叔湘先生在《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中从语言学的角度阐述了“什么是语文”(即“两个必须认清”:一是“必须认清他教的是什么”,一是“必须认清人们学会一种语文的过程”)(1)。

王力在《中学语文教材改革第三次座谈会上的发言》上提及:“我们这语文课到底是语言文字还是语言文学呢?好像多数人的了解应是语言文学,可照我的理解应是语言文字。(2)”王尚文指出:“语文是什么?实质上这是语文观的问题。”(3)还有人认为,“语文是科学”。仁者见仁,智者见者。

在《新课程标准》中表述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学习的必要性

(一)思想交流的要求

语言交流是思维的训练场。语文科学习中,注重“认识语言与思维的密切关系,学习对语句的锤炼,在表达的过程中,注意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4)学生运用语言,交换思想,但思想是丰富的,语言却是有限的,语文的学习为思想的表达提供了必须的手段。

“情感固然动于内,而正动之际每每要表于外。”表于外的同时即是说话,情感唯有表达出来,才会让人内心平静。然而,“善于说话,决不是世俗所称赞的口齿伶俐,虚文搅扰的意思。要修养到一言片语都和于伦理,都出于至诚,才得称为善于说话。”(5)语文学习不仅使学生精于思想、富有感情,同时工于表达,这就使得语文学习称为学习的必修课。

(二)哲学的要求

“语文教育哲学主要应探讨语文本体论、语文教育价值论、语文学习过程论、语文学习过程论、语文教育方法论等基本理论范畴。”(6)在语文教育中,涉及到哲学领域,培养学生理性、辩证的思维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其中一个方面。

童庆炳说:“任何学科和专业都需要有自己的哲学根基,没有哲学根基的学科和专业肯定是不存在的”(7)。文学作品中渗透着广博的哲学,比如莫泊桑小说《项链》,启发学生结局的不确定性,同时表现出荒诞意识的哲学思想。语言文字中也有哲学的背影,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的代表,不同构字原理使得文字形体具有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哲学思想。比如“和”字,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书写形式表现出来,则体现了古人中庸、调和的为人处世之道(8)。

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更希望在生活中找到可用之处。因为“生活的实质在于它是人创造对象化世界的活动,又是创造主体的活动,它与对象世界既存在一种认识关系,又存在一种实践关系”(9)。所以语文、哲学是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存在与生活中,它与语文时刻发生“碰撞”。

(三)职业的要求

“在今天的人力资源市场中,专业性沟通和复杂性思考是无法替代和外包的两大技能”(10),因此,以表达与交流、阅读与写作、思考与创新等语文素养为主的职业能力在众多的社会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哪个职业都涉及到了语文基本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

“人之生活四,职业其一。人之教育四,职业教育其一。”(11)在职业教育中有职业语文课程,职业语文课程作为语文课程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承担提高学生在职场中的全面素质、职业能力和创造能力。

如果语文学科的学习服务于职业的发展,那么职业的发展终极目标指向人的生存。“但在同一个社会里,有的人是过着前进的生活,有的人过着落后的生活。”(12)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是为了让孩子获得“前进的生活”,致力于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生存资料。

三、语文中的“我们”

“我觉得我们的教室中间,有些太忘了自己以及所任的职务了。他们只知道充任教师就是走进课堂教些天地日月一二三四之类,走出课堂则是在预备室里坐坐。”(13)这里的“我们”是指教师。

四、总结

从本文讨论“为什么教语文”、语文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我们”的所指,这三个角度总结出我们为什么教语文。

参考文献

[1]方有林.语言学视角科学化追求[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1,2.

[2] 王力.论语文教育[M].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1996:1,279.

[3] 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6,63.

[4] 高中语文教育新课程标准

[5] 杜草甬.叶圣陶论语文教育[M].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12,94.

[6] 李海林.语文教育哲学二题[J].浙江大学学报,2004,(2):29.

[7] 蔡正栋.语文阅读的哲学思考语文教学之友[J].2006.1013-15.

[8] 潘庆玉.哲学控场与出场:语文教育研究的历史选择与当下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50):5.

[9] 李海林.语文教育哲学二题[J].浙江大学学报,2004,(2):29.

上一篇:细胞间黏附因子1下一篇:环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