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2024-11-02

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精选12篇)

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篇1

在传统林业的发展过程中, 木材收入是整个林业发展的主要部分。伴随速生丰产林的发展, 林农的木材收入可以得到提高, 但是林农收入周期长, 投入成本大, 要缩短收益时间, 发展林下经济是必然的选择。

1东北林区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林下经济主要是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 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牧等多种项目的复合经营, 我国现阶段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有林草牧套种模式、林药模式、林油模式、林粮模式、林菌模式、林蝉模式、林菜模式等口1。我国东北地区地域辽阔, 资源丰富, 自然条件差异较大, 经济区辖属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和呼伦贝尔盟, 林下经济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1林禽模式东北林区除飞龙 (花尾榛鸡) 、雕、天鹅、东北虎、鹿、紫貂等30余种珍稀动物外, 经济价值较高的还有野猪、林蛙、花尾棒鸡等。目前主要的林下禽类养殖主要集中在梅花鹿、马鹿、狍子、黑熊、野猪、蓝狐、山鸡、貉、鸵鸟、大雁、林蛙等。

1.2林药模式近年来东北林区中草药生产规模逐年扩大, 主要有林下参、平贝、龙胆草、水飞蓟、五味子、防风、穿地龙等, 另有甘草、黄花、细辛、大力子、板兰根、刺五加、知母等。发展林药种植充分利用林地资源, 提高林地生产力, 是利场利民的好项目。

1.3林菌模式利用林缘、苗圃等地, 使黑木耳、蘑菇、猴头、香菇等野生实用菌类种植得到迅速发展。林菌模式已经在东北林区广泛推广, 其产品已经进入国内各大超市, 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1.4林菜模式近年来, 东北地区山野菜栽培面积逐年递增, 开展林下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示范区建设, 主要种植的野菜有刺老芽、老蕨菜等。黑龙江省已经建立了多个五味子、刺五加、薄荷等生产基地, 蓝莓、挂金灯等野生果实也已经进入深加工生产, 并拥有固定系列产品和固定的消费人群。

2我国林下经济生产方式的局限

目前在我国林下经济生产与销售过程中主要有林农自产自销和农业供销合作社等生产方式, 这两种生产方式在生产过程中有以下局限。

2.1生产规模小、缺乏市场竞争力, 销售网络渠道有限, 不能有效地与市场进行直接对接, 抵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差, 地方林业局的领导缺乏培育品牌和开拓市场的主动性。

2.2缺乏品牌效应,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初级产品多, 缺少林下经济商品的深加工能力, 市场整体竞争力弱, 缺乏区域性生产的带动能力, 产品附加值低, 难以形成产业链和经营效益。

2.3缺少统筹规划和政策支持, 各级政府的扶持和推动力度不大, 尚未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动、市场拉动”的良性互动格局。

2.4很多基层林业局与森工企业在林业合作社运作过程中缺乏规范性, 内部生产销售制度也不健全, 所以难以提升生产规模, 很难大规模组织林农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生产。

2.5缺乏规范健全的林下经济作物交易平台渠道, 林下经济作物收购、流通缺乏市场的监管, 林农缺乏话语权, 常常出现竞相压价的情况, 林农的经济利益难以得到保障, 其生产积极性难以调动。

3社区林业概述

现阶段主要制约林下经济发展的是生产不成规模、缺乏品牌效应、缺少销售渠道等问题, 所以发展林下经济, 切实提高林农的经济收入, 必须首先提高林下经济生产的规模, 建立市场化、产业化、多元化的经济体系。在人类生产、文化和社会活动中, 社区是最基本的活动单位, 是构成社会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 是在一定自然地理的空间中具有相对独立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活动功能的多个社会群体的集合。社区林业是社区各群体 (利益相关者) 共同参与建设的森林经营, 参与式是社区林业主导的经营理念。

4社区林业发展林下经济模式的建议

社区林业的主要特点是根据区域资源特点和市场发展趋势进行生产, 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观与需求观不同, 决定了通过社区林业发展林下经济生产与管理的复杂性。根据社区林业的特点, 结合现有东北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4.1政府大力扶植, 开展招商引资以社区林业为单位, 政府提供政策倾斜与扶植,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各级林业部门要广泛宣传国家、省和总局扶持发展林业经济的政策, 建立面向林下经济生产的龙头企业, 通过龙头企业组织规模化生产, 提高企业的深加工能力。建立完善企业与社区之间的经济合作模式, 使林农依托企业推进林下种养业的规模化发展, 提高林农收入, 增加林农生产积极性。

4.2创建一流品牌, 打造品牌优势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对纯天然的山野产品需求量猛增, 也为林下经济产品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市场具有极大的潜力。在产品推广过程中, 打造知名品牌是延伸林下经济产业价值链的重要途径。打造知名品牌的首要工作是建立现代林业林下经济产业市场营销体系。在社区和龙头企业牵头的基础上, 注册商标, 创建一流品牌。

4.3整合生产销售, 构建网络流通平台通过龙头企业与社区对接, 建立完善的网络销售渠道, 将超市与社区进行对接, 通过集中采购、统一品牌、统一配送、连锁经营的现代流通方式, 初步构建林下经济产品现代流通服务网络, 同时对市场需求进行反馈, 指导林农进行林下生产, 改变现如今林下经济收购环节中混乱秩序的现状, 形成诚信有序的林下经济市场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东北地区林下经济生产销售电子商务平台, 林农以林业社区为单位, 发布供需消息, 通过网络平台提高产品知名度, 让用户的需求与林农的产品对接, 减少中间流通环节, 提高林农收益。

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篇2

二、制约江华林区经济发展的因素

(一)公共基础设施滞后。客观分析,江华林区乡镇公共基础设施薄弱的原因有二:一是人口居住较为分散,林农大多分布在崇山峻岭之中,常住人口小于300人的村落较多,甚至出现了一些常住人口“空壳村”,如此小规模的村落既不利于优化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又不利于第三产业发展和农村经济信息传播。二是困难的县财政制约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近年来投入的大量资金,远远不能满足林区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致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步伐滞后,村民物质生活条件较差。目前,电话、公路未达到的村仍然较多,交通条件和信息通道亟待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和各项生活用品人均拥有量也远落后于农区。

(二)人口文化素质偏低。林区乡镇群众文化教育较为落后,人均受教育年限低。文化程度稍高的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经商,留守在林区的人口均为受教育年限偏低的“386199”部队。另外,林区许多先富起来的农民和高素质林农为了改善生活质量,纷纷移居县城或发达地区,留守林区的农民充当起林区经济建设主力军角色,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总量严重偏少。目前全县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比重由5:3:2调整到4:3:3,再放到林区,经济总量少,产业结构更不合理,主要原因是二、三产业经济不发达。近年来,江华瑶族自治县着力推进城镇化进程,虽然在林区建设了一大批重点基础设施,但林区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不够,企业引进不多,林区经济与农区经济反差十分明显,生活水平与农区相比差距也呈逐年拉大趋势。

三、加快江华林区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

殊途同归,要把林区经济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江华新的增长点,必须要转变观念,创新发展思维,要制定林区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把区位、优惠政策和林区自然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互促共进,共同繁荣,全面推进社会经济发展。

(一)要强化林区干部激励机制,营造一个“人人抓经济”的良好氛围。现在,林区乡镇大多数干部或忙于辖区内的社会事务管理和上级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或忙于向有关部门跑项目、跑扶贫资金,很少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总体思路。今后,林区干部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改变传统工作方法,要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结合当地自然资源优势,进一步整理经济发展思路,制定本乡镇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在注重社会事务管理同时,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少坐办公室,多到农户调研,切实发挥致富领头人的作用。要进一步完善林区领导干部工作激励机制,逐步提拔一批年轻、有经济头脑的领导干部到林区工作,并对林区乡镇一把手经济建设政绩实行重点考核。

(二)依托林区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非农产业。一是在有一定工业基础的码市镇,出台涉及税收、土地征用、用电等一系列倾斜政策,重点发展林区环保型工业企业和林产品加工产业,积极鼓励广东省中小型、环保型、农林产品加工型企业到林区创业,为林区农民创造更多的本地就业岗位。二是开发林区旅游资源,加快林区旅游业发展。结合水电开发形成的冯河水面,打流域风情招牌,整合开发林区旅游资源,打造码市—贝江—水口—花江—务江沿河民族风情旅游带、码市宜春湖度假村等生态旅游名牌,扩大景区辐射功能,延缓游客停留时间。三是进一步加快相关服务行业(如饮食、住宿、导游等)和林区特色农产品商贸业发展。通过引导,让更多农民转移到较高收入的旅游及其相关服务行业中去。

(三)大力鼓励劳务输出,进一步推动林区人口向城镇集聚。随着“水电开发兴江华”战略的全面实施,小水电开发将带动大批企业的兴起,就业岗位将日益增多。政府要想方设法,加强引导,实施林区劳动力输出扶贫,转移林区剩余农村劳动力。尤其是要制订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鼓励企业录用林区劳动力,如可以对录用林区劳动力占90%的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在工业园中安排工业用地;每录用一名林区劳动力给予一定税收减免优惠等等。同时,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实施移民扶贫和林区行政村撤并,推动林区人口集聚,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林区集镇原有的卫生、文化、教育等设施功能,改善偏远村落农民的生活条件,又有利于林区第三产业发展和特色经济地带建设。政府要想方设法解决移民在居住、劳动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的问题,消除移民的后顾之忧,使他们“移得出、安得下、稳得住、能发展”。

(四)适时转变扶贫的思路和方法,努力增加林区农民收入。林区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后,农业劳动力人均拥有土地资源将会提高,政府要鼓励农民之间土地流转,让置留在农业的劳动力经营较多土地,开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纯农业户的经济收入。建立多渠道的农业信息平台,完善农产品交易市场体系,鼓励龙头企业与林区农业基地联结,发展订单农业。同时,立足当地特色,推进药材种植、绿色食品深加工、竹木加工等,进一步健全特产加工合作机制,采取“农户+企业”或“农户+基地+企业”的形式,解决影响农民增产不增收的老大难问题。

(五)努力提高林区农民整体素质,不断增强林区农民的致富本领。目前林区劳动力文化程度和生产技能较低,提高林区农民素质和生产技能迫在眉睫。一是要增加林区教育投入。二是要定期对乡土人才进行培训,切实提高乡土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并充分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三是实施教育扶贫。鼓励优秀师范毕业生到林区从事教育工作,引导优秀教师到林区交流,加强林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篇3

我国国有林区是指以138个木材生产为中心的国有林业企业。总经营面积35166万公顷,有林地面积22865万公顷,占全国有林地面积的208%,有林地蓄积2005亿立方米,占全国有林地蓄积的264%。可见,国有林区在国家林业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长期以来林区以木材生产为中心和边生产边建设、甚至先生产后建设的经营思想指导下,使国有林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重问题。

1可采森林资源仍在下降,林地生产力下降。我国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可采资源比建国初期下降70%左右。据统计,内蒙古国有林区可采资源面积和蓄积分别由开发初期的 5262万亩和 4亿立方米下降到3090万亩和22亿立方米,林分质量持续下降。单位面积蓄积量由63立方米/亩下降到53立方米/亩,单位面积出材量由28立方米/亩下降到15立方米/亩。

2企业资金紧张,经营困难,林区不稳定因素日益严重。企业承担着公益型的、管理型的、福利型的社会职能,一时很难全面剥离,仍需企业负担,历史欠帐多,基础设施条件难以形成对发展的必要支持,要改善这种状况任务非常艰巨。因国家投入不足,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紧张。为维持生产,只能靠增加银行贷款,加之国家实施天保工程后,天然林禁伐,木材产量调减以及历史包袱和社会负担沉重等原因,致使企业效益下滑。林业企业拖欠职工工资,林区富余人员安置困难,林区人才外流非常严重。这些已影响林区社会、政治的稳定局面。

3原始森林、天然次生林、水源涵养林受到严重威胁,正日益减少。由于我国林业落后的生产力和普遍单一的产业结构,林区为了企业和职工的生存,这样,原始森林、天然次生林、水源涵养林受到严重威胁。森林功能失调,森林资源的结构性危机加剧,加上林区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压力加大,进一步加快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二、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取向

针对上述问题如何为林区提供良方,使林区走出“两危”的困境,进而振兴林区经济,笔者认为除了要从国家对林区提供的经济政策和借助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等宏观角度考虑外,还要从林区内部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研究入手,从林区自身找出一些可能的途径。

1林区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取向

所谓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是指经济体系以何种方式合理配置相对稀缺的资源,以解决经济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等基本问题。从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世界各国曾经有两种配置资源的方式:计划体制和市场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同样也是中国林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进一步指出,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实行林业分类经营和管理。

因此,我们认为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取向应该是:变计划调节为市场调节。(1)从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看,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已经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市场调节取向,有利于国有林区经济发展融入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2)从微观机制的调节对象来看,林区的几乎所有资源都具有稀缺性这一特征。而市场机制对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是比较高的,采取效率相对较高的市场机制是林区经济实现高效率发展的客观必然。(3)同计划机制相比,市场机制在调节资源配置过程中更能自发地尊重经济规律,从而能更准确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和价值,运用供求规律约束人们的经济行为。

2机制转变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前提是完善的市场制度和市场体系,以及人们观念的相应变革和行政方式的相应调整。目前林区尚未完全具备,因此,林区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的正常运行还需要林区人做出较长时间的不懈努力,甚至要承受一些改革带来的痛苦。

(2)林区经济体系同其他地区的经济体系有很大不同,包括经济结构的畸形性、产品结构的单一性、市场体系的落后性、与外部环境的相对封闭性等等,这些都会在近期内对市场调节的效率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从而影响人们对微观机制转变的信心和决心。

(3)林区给外部环境提供的产品同其他地区有显著不同。其他地区以提供私人物品为主,其收益是即期的、直接的、集中的;林区则以提供公共物品为主,其收益是远期的、间接的、分散的。市场机制“唯利是图”的原则又会对林区经济产生很大的伤害,因此政府一定要在这个问题上给林区经济一个“公道”。

(4)摆脱习惯思维定式,发展林区经济即要在“林”字上做文章,也要做“林”字以外的文章。如果说以前林区着重开发了当地的自然资源,今后林区应该着重开发观念资源,最丰富的资源应该在人们的头脑中。林区旅游、林区养殖、林下种植、林区天然水源开发等等,大量的发展空间等待着林区人用智慧之手去开拓。

三、充分发挥微观经济政策对林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市场失灵问题的调整作用

我们说市场机制是我国林业发展的基础机制,并不排斥政府在林业中的作用。多年来,在林业的发展历史上,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在探讨、比较和实践着政府调节和市场配置的优劣。现实能足以说明,政府调节和市场配置各有其作用方式、适用范围,都各有其优缺点。

1林区经济中的市场失灵问题

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之后,林区以生产木材等私人物品为主向以提供公共物品为主转变。这种转变有利于自然、社会和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但在近期会给林区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而林区经济能否相应顺利地实现转变和发展,也关系到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面对这一新的对立统一关系,国家和林区应共同为解决这一矛盾问题而努力。

变计划调节为市场调节,是林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市场要对林区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是林区经济实现健康发展的必要。但是我们知道,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使得原来可以为林区带来收入的天然林资源成为有利于经济和社会整体发展的公共物品,而这些公共物品一方面使林区人民承受收入来源减少的痛苦,另一方面还要使林区人民在保护森林公共物品方面做合格的“护林员”。收入少了,付出多了,这是违反市场公平交易规则的。怎样还林区人民一个“公平”,是国家所应该考虑的问题。

经济学理论对公共物品的市场失灵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经济学理论认为,市场机制有时并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失灵。市场失灵通常体现在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不完全竞争问题、经济活动的外部性(也称外部影响)问题、信息不充分问题、收入分配不均问题、经济波动问题等。经济学者们习惯于从外部性角度探讨林业问题。这样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们认为这种说法不太符合当前我国的实际。所谓外部影响问题是指决策者在其生产过程中对外界的无意识影响(包括好的影响和坏的影响),而其影响也不会或不能相应地获得收益或付出代价。私人只会盯住自己的边际收益曲线,不会理会他人因自己的行为而得到的快乐或痛苦。但我国的国有天然林的性质同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外部影响实施主体的性质是不同的。特别是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之后,我国国有天然林的存在目的已经主要是通过它来保持和增加外部影响,人们对天然林的价值评价已经由单纯的木材价值评估扩大到全面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评估。换言之,已经开始关注林业的社会边际收益曲线了。如前文所述,这时的天然林主要完成的是一种公共物品的功能。用公共物品供给的市场失灵理论来分析认识林业经济的市场失灵问题更加切合实际。由于被保护的天然林收益的时滞性(即所谓的“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分散性、间接性和投资的长期性和巨大性使得局部利益主体没有对天然林保护工程投资的意愿和能力,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投资主体只能是以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中央政府。说得再明确一些就是: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之后,国家对林区经济的扶持不能再象原来那样仅仅给予“补贴”,而是应该做林业生产投资的主体。

2针对市场失灵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林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篇4

改革开放之初,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星星之火迅速在中国大地形成燎原之势。从此, 中国农民走上了温饱之路。近30多年发展后的今天, 一场以“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在涵盖我国70%国土的山林延续土地改革。

(一) 改革的意义。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我国新一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选择。如果说当年小岗村的改革是一次石破天惊、自下而上的群众创造,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就是一次水到渠成、自上而下的政府变革。

(二) 改革的目的。

这次改革, 是生产资料从耕地向山地的扩展, 为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找到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把生产要素引向山区、引向林业, 使“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利、利有其责”, 从而为林业发展、林农增收提供了可靠保证。林改的最终目的是, 要把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 使山更绿、水更清、农民更富、环境更好。

二、问题的提出

国家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刀阔斧的林权改革, 林权改革牵涉到的问题很多, 具有自身的特点。林地有了更明确的归属, 林农拥有了自己的林地, 但是国家期望的效果有没有确实达到了呢?林农确实像预期那样真正得到了很明显的增收吗?

(一) 现实情况是很多林农在远期利益和眼前利益中更倾向后者。

实际情况是林农如果分配到的是经济林, 则愿意变卖林木转化成现成利益;如果分配到公益林, 同样也愿意通过其他方式转让折现;而即便愿意保留自己林地, 也发现经营存在着很多现实困难。毕竟对于总体收入不高的林农来说, 更实在可靠的收入增加更有吸引力。如此, 林权改革的大部分意义也将丧失。由此带来了很多新问题, 导致政府和林农双方都不满意的情况。

(二) 问题的原因分析。

相比通过林权改革想要达到的远期目标, 包括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收益, 首先让普通的林农能够获得相对稳定和可靠的现实利益更能激发林农经营和保护林地林木的积极性。我国林地资源丰富, 如何在确保林地生态效能的前提下, 挖掘林地资源的潜力, 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经济效能, 致富农民, 服务新农村建设, 这就要求寻求比较合适的经营方式来实现。因此, 必须引导农民发展与林木相关的经济形式以求致富。

三、解决的有效途径及其意义

林下经济和林木伴生产业不算是新概念, 但是林改后的复杂问题突显, 让林下经济又成为了一种新的有效方式推广,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林改的成效。目前, 林下经济已经成为提高林业综合效益、增加林农收入的一种有效途径, 成为林业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 概念。

林下经济, 就是充分利用林阴下的土地资源, 发展种植、养殖等多种产业, 实现农、林、牧资源共享, 经济共赢的复合经营模式。林下经济是一项新生产业, 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发挥林阴优势, 进行立体复合种养, 为生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空间, 实现农、林、牧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循环发展。发展林下经济, 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 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的必然要求。发展林下经济大致包括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方面。

1、林下种植。

林下种植是一种有效利用农村山地的形式, 既可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又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具体栽培方式因地而异, 栽培植物种类有草药、花卉、菌类等。

2、林下养殖。

林下养殖是将林业和牧业相结合的现代农业和农业发展方式。依托林地的天然环境, 养殖畜类、禽类等, 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 改善林地条件。

3、其他。

包括科研地块、旅游发展等多种形式的林下发展形式。

(二) 发展林下经济的意义。发展林下经济的意义体现为以下三方面:

1、提升林地生态效益。

发展林下经济, 人们可以把森林抚育和采伐剩余物作为种植、养殖的培养基质, 林下种植养殖业的发展又加速了森林的新陈代谢, 而且发展林下经济, 林农在林地的劳作时间将大大延长, 对树木的松土、浇灌、病虫害防治等会更加频繁, 对树木的生长和林分质量的提高大有好处。据测算, 发展林下经济地区的树木, 生长量比一般林地平均高15%~20%。

2、发展前景广阔。

林下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 有林菌、林草、林药、林牧等多种形式。它以林地资源为依托, 以科技为支撑, 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 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微生物 (菌类) 和动植物种类, 进行合理种植、养殖, 既可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 增加林地生物的多样性, 又为农村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路子。“林下经济的发展, 预示着林业发展开始向林草、林药、林菌等间作模式的高效林业转型。”北京林业大学吴斌这样评价林下经济。

3、发展林下经济是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种重要方式。

发展林下经济能起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补长、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效应, 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转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 大大延伸了林业产业化的内涵, 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综合体现,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

四、案例参考

林下经济作为一个不新的概念已经有其一定的发展历史, 许多林区也在传统的经验当中根据自身特点进行新的尝试, 发展出了一些成功模式, 其中不少成功的案例都值得借鉴和学习。

(一) 辽宁省盘锦市的参考案例。

辽宁省盘锦市在农村经济委员会的主导下, 积极探索立体种养模式, 打造林下经济黄金产业。近几年, 该市林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保护好生态功能和管好生物资源的前提下, 以市场为导向, 以科技为动力, 以效益为中心,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结合本地的条件特点、资源状况, 积极探索林下立体种养开发模式, 不但给广大农户和地方经济带来了巨大收益, 而且为当地林业经济发展打造出一批黄金产业。

1、林粮模式。

主要是未郁闭的杨树幼林地可以间种玉米、黄豆、小豆等粮食作物。这种模式该市主要在以栽培成片杨树速生丰产林为主的高升、大荒、石新、东风等乡镇发展多年, 主要是树木生长的前3年进行林粮间种, 亩可增加收入300~400元左右。

2、林菌模式。

林菌型模式开发, 是科技含量较高, 经济效益较好的林地经济开发模式。从2004年起该市与盘山县林场合作先后进行了地栽香菇、地栽鸡腿菇、平菇、黑木耳等林下食用菌栽培试验, 都获得了成功, 亩收入达1.5万元左右。

3、林药模式。

此模式充分利用林下空间, 既可以为林木除草松土、消除病虫害, 药材又可以创收, 当年种植当年见效, 市场上效益可观。在该市的高升、大荒等乡有栽植, 亩收入700元以上。

4、政府支持。

为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真正把林上、林下、林中的资源用活用好, 用出效益, 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加大在政策、科技、资金、物资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科学制定和完善全市林业产业发展规划, 加大对重点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的扶持力度, 加大对林业产业研发的基础性建设投入, 加大对各类基地、大户的前期投入, 加强农民经纪人队伍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完善营销网络, 扶持培育农产品营销大户, 通过种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切实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 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目前, 又有一批适合该地区推广并有很好发展潜力的林业经济模式先后引入盘锦市, 为当地林业经济加快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 北京市的参考案例。

北京市在发展林下经济中也探索出多种模式。通州区永乐店镇的林菌模式、林禽模式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在北京, 利用林下资源的模式还有林草模式、林药模式和林牧模式等。

1、林草模式。

密云县太师屯镇前南台、后南台、黑古沿村, 选择抗病抗虫、易于繁育、群众乐于接受的欧美杨新品种作为退耕还林树种, 在3, 000亩河滩沙地上营造速生林, 同时林下种草养畜, 年产牧草每亩600公斤, 使退耕地迅速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林药模式。

平谷区黄松峪镇在林间空地上间种柴胡、防风、黄芩、金银花、西洋参等药材5, 000亩, 实行半野化栽培, 并积极培育主导产品市场。据调查, 林下种植中药材, 折合每亩年收入500元~700元, 不仅有效地改善了生态, 还给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3、林牧模式。

延庆县北张庄镇在坡地上栽植四倍体刺槐, 林间种植牧草, 发展奶牛、肉用羊等养殖业。四倍体刺槐的叶子和牧草, 舍饲喂养牛羊, 槐花又是优良的蜜源植物。目前, 该镇依托这一模式养牛100头、养羊5, 000只、养蜂900箱, 年人均增收900元。

(三) 总结。

根据具体的案例以及林下经济的实际发展状况, 发现林药、林牧、林菌等传统模式由于发展历史比较久, 发展方式和手段等较为成熟, 推广难度不高, 容易成功, 且效益可观。再进行一些合适的技术的引进将会有更多的产出。当然, 也可以尝试其他的林下经济手段, 甚至进行全新的试验, 经营得当定会有不错的效益。

五、补充说明及政策支持的必要

(一) 发展林下经济应因地制宜。

专家意见是, 发展林下经济, 要考虑客观条件, 因地制宜。如, 林菌模式对生长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 一般适合在平原地区林木郁闭度较好的林地上发展;林药模式对生长条件的要求相对宽松, 尤其适合在山区林地进行半野化种植;其他各种模式也有其各自的特点, 要根据地区特点发展, 还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相关市场需求。如果随意引进, 不仅不能获得有效经济收益, 甚至会破坏林地, 反而得不偿失。

发展林下经济其种养模式可因时、因地、因气候、因市场而定, 经营模式可公、可私、可合股、可联营等。

(二) 科技支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决定了发展林下经济, 必须注重发挥科学技术和科技人员的作用。以种养加为主的林下经济产业, 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因此必须加强生产经营过程的科技管理, 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来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等外部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这就要求经营者要学好科学、用好科学。

教育科技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 利用媒体进行科技指导, 或深入基层进行讲学培训业务技术骨干、现场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等科技服务, 并且及时召开由以种养加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林下经济经验交流会, 以便交流经验、研究推广新技术和新成果, 做好这项工作, 科技教育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是关键和根本所在。

(三) 政策支持的重要作用。

我们不能忽略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即林农对于这些林下经济经营的前期投入来源。由此引出一个林改过程中相应配套改革的问题。事实上, 配套改革已经成为林改的持久推动力。

1、林农的需求。

对于集体林权改革, 对林改完毕的地区, 要解除农民后顾之忧的工作, 帮助农民解决林地生产和发展问题。许多林农最苦恼的就是用林权证抵押贷款, 但信用社却不给贷, 因为用天然林抵押贷款的政策没完全放开, 当地只给人工商品林的林权证进行抵押贷款。国家在短期内对于刚改革完的林地进行政策上的限制是处于整体效果的考虑, 包括不希望林地由散户最后集中到个别有实力的大户的手中等问题。对于一些想通过灵活方式经营的林农, 受到了限制。

林权抵押贷款流程对于农民来说有些复杂, 整个贷款过程要经过申请、登记、评估、审批等环节, 如何让农民手中有证、合理用证, 看来相关管理部门还有许多功课要做。

从农民们的需求上看, 他们有“三盼”:一盼国家的政策能够长期稳定, 农民们能尽快地详尽了解;二盼国家政策要适当倾斜, 比如在林权证抵押贷款上, 政府应该适度进行贴息, 帮助引进资金以解发展林下产业的燃眉之急;三盼相关部门的服务要到位。

2、配套改革参考。

事实上, 集体林改的主体改革到位后, 政府及林业部门应该紧抓配套改革。在这方面, 辽宁省宽甸县可以作为典范。2006年7月, 辽宁省宽甸县政府率先在辽宁省乃至我国北方地区建立了第一家林业要素市场, 并有一整套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相适应的管理与服务体系, 成为集体林主体确权到户后, 配套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林业要素市场成立以来, 已办理森林资源流转登记1, 229份, 流转面积23.9万亩, 流转资金6, 800万元;办理林权初始登记674份, 面积8.5万亩;办理林权证抵押贷款登记110份, 县农村信用联社放贷1, 400万元, 抵押森林面积22, 829亩;还受理金融部门委托的评估业务, 对4, 175亩林地林木进行了评估, 评估总额2, 120万元;开展林业科技与法律服务、林业劳动力服务等业务。

六、期待

以上提出的一些浅显建议, 希望给在林改过程中积极发展的林区带来一些助益, 给有关部门处理林改后续问题带来一些新的思路, 给林农带来一些实际的帮助和实惠。同时, 在改革过程中创造新的经营模式, 给这场林改注入新的元素。

摘要: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展开的集体林权改革产生了许多深远影响。对于普通林农带来了实惠, 却也存在自身的问题, 尤其是林改后林地的经营问题, 关系到林改的效果能否切实保证。要切实保证林农的实际经济收益以及长期的环境收益, 要探索有效可行的途径。发展林下经济是巩固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的重要措施, 对于林农生存、培养林区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发展的过程中, 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林下经济发展工作, 并注重预测和防范风险。参考各地的成功经验, 本文提供一些建议, 希望能对林改后林区经济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集体林权改革,林下经济,林区经济

参考文献

[1]姜海英.浅谈林业经济向林下经济的转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9.

[2]顾晓君, 曹黎明, 叶正文, 黄启忠, 朱建军, 何大乾.林下经济模式研究及其产业发展对策[J].上海农业学报, 2008.3.

[3]李金海, 胡俊, 袁定昌.发展林下经济加快首都新农村建设步伐——关于发展城郊型林下经济的探讨[J].林业经济, 2008.7.

[4]阎博.林下经济是生态型“黄金”产业[J].绿色中国, 2010.5.

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篇5

论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市场机制

一、国有林区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我国国有林区是指以138个木材生产为中心的国有林业企业.总经营面积3516.6万公顷,有林地面积2286.5万公顷,占全国有林地面积的20.8%,有林地蓄积20.05亿立方米,占全国有林地蓄积的`26.4%.可见,国有林区在国家林业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长期以来林区以木材生产为中心和边生产边建设、甚至先生产后建设的经营思想指导下,使国有林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重问题.

作 者:包庆丰 陈建成 刘盛芳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省林科院 刊 名:北方经济 英文刊名:NORTHERN ECONOMY 年,卷(期): “”(10) 分类号:F7 关键词: 

浅谈东北林区天然林可持续经营 篇6

【关键词】天然林;可持续经营;东北林区

1.东北林区可持续经营存在的问题

1.1资源过度消耗,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东北重点国有林区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森林资源,既是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又是我国重要的木材及林产品生产战略基地。然而,近50多年来,由于周边地区群众为了生存而进行的不合理耕作和侵占,毁林开荒、乱砍滥伐、开矿修路等原因,导致天然林资源长期过度消耗。天然林面积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已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需要。不仅使林业企业陷入了森林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的境地,从根本上动摇了林业产业基础,企业面临举步维艰的困难局面。而且居高不下的人口压力,森林植被的不断破坏,森林的防护功能逐渐减弱,对我国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

1.2东北国有林区森林的现状

有林地面积不断减少,森林覆盖不断降低;针叶树、珍贵树种比例下降,树种结构趋向不良;成过熟林减少,可采资源近于枯竭;森林消耗量大于生长量,总蓄积量正在不断减少。影响东北国有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主要因素是:森林资源结构仍不合理;森林资源各立地区分布极不均匀;分类经营没有到位,经营机制不活。

1.3林区企业制度不完善

现行森工企业是全民所有制,森林资源属国有,但企业既保护森林资源,又利用森林资源。森林资源管理者和经营者两者集于一身,一方面承担公益性林业任务,即天然林保护;另一方面生产商品材和林产品。一靠国家扶持,二靠生产利润维护。这种企业机制造成产权制度缺位,事权不清。其结局是国家要森林资源,保生态恢复;地方政府要效益,保资产经营费用足额上收;企业要生存,保职工开工资,保林区社会稳定。相互之间的矛盾严重制约了森林资源保护,也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1.4林区产业体系单一,发展缓慢

东北重点国有林区的产业体系建设是从传统的木材生产发展起来的,相当长的时期内是单一木材生产。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特别是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多种经营有所发展,形成了营林生产、木材生产、林产工业、绿色食品及北药种植加工为主的多种经营产业、森林生态旅游业多元化产业结构及国有、集体、股份制、私营、个体等多种所有制。但是,计划经济影响深,体制陈旧,管理水平低,专业人才缺乏,企业社会负担沉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原因严重影响了国有林区产业的快速发展。从总体上看,林区产业体系建设方面存在四大问题: (1)森林经营后劲不足,培育后备资源的投入明显减少。(3)初级产品多,产家重复布局,资源浪费大,产品质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多种经营深度不够,目前多以出售林区特色资源原料或简单加工为主,缺乏精细加工,缺少名牌产品,难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2.今后经营的策略

2.1制定规划、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制定国有林场发展规划必须坚持森林可持续经营原则,充分考虑森林资源自然消长的内在规律,以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整体需要出发,确定国有林场的经营管理模式与经济目标,促进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最佳结合,发挥森林的综合效益,做到既维持和保持生态环境,又能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使森林既能最大限度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构成危害。要不断优化森林资源结构,在林种结构上,适度控制低效商品林,合理配置生态公益林,保护天然林,建设防护林;在树种结构上,要适度限制针叶林,特别是纯针叶林的发展,保护和发展阔叶林和混交林。通过合理编制、严格实施规划与森林经营方案,促进国有林场森林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2.2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机制

发挥优势、规模经营,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国有林场业己形成的经营管理和技术优势,以国有林场为依托逐步扩张,吸纳周边的国有、集体林(或林地)参与发展,逐步发挥国有林场的规模效益,走贸工林一体化道路。

3.天然林可持续经营技术

3.1实行林业分类经营

为了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多种需求,根据该局实际情况,建立以生态优先、确保重点的原则,依据森林的特殊属性和主导利用目标的不同,对该林区实行分类经营,把生态区位重要或生态脆弱地区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划定重点生态公益林,以为社会提供生态和社会服务为主要经营目的,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通过对该林区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明确权、责、利,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实现林区森林资源管护和培育资金的稳步投入,实现森林资源保护的长效机制。发挥森林资源综合功能:按照森林所处的区域、作用、用途和三大效益发挥的效果,将森林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并根据各自不同特点和经营规律,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经营管理体制和经济政策。

3.2改革传统经营措施

强化森林生态功能森林经营由以生产木材为中心向培育森林生态功能为主转变,加快环境生态林建设,加速森林植被的恢复,促进生态林区植物群落向常绿阔叶林演变。降低对林地的干扰强度,保护与恢复生物多样性。

集约化发展高优商品林基地: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定向、速生、高产、优质、稳定和高效目标,依靠科技进步,采用集约化经营措施,协调人(管理措施)地(立地条件)树(树种生物学特性)相互之间的关系,对人工林生长发育进行有效的调控,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3.3加强天然林保护力度

森林生长周期长,尤其是天然林,靠10年工程期是难以有效恢复的。我国天然林资源在国家生态安全和人民生产生活中发挥着特殊作用,天然林保护是一项长远的战略工程,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下去。今后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重点,首先应放在扶持森林培育上。对现有天然林中的幼龄林、低产林开展积极的培育措施,提高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这才是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根本。其次要重点扶持天然林经营体制创新和运行机制创新,使培育森林为主的经营主体具有良好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既理顺森林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又适合市场化运作自主经营,真正担负起对森林资源积极保护、科学经营、合理利用,发挥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的职能,这也是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要任务。主要措施有:分类经营、增强市场经济意识、积极争取建设资金、建立有利组织保障,明确目标、加强宣传等。

3.4加强天然林培育

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篇7

发展林下经济是开发和利用好森林资源中非林木资源, 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 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 它涵盖林下、林中、林上等产业。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空间环境条件, 以林为主, 建立林下种植、养植和森林景观利用相结合的立体林业经营模式, 不断提高林地利用率和林业综合经济效益, 对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 延伸林业产业链, 实现森林经营的良性循环, 增强林业自身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广泛推广的林上、林中、林下、林缘立体发展模式中, 林粮、林畜、林禽、林蜂、林蛙、林渔、林菌、林果、林药等绿色食品的基地建设, 已经初步形成了森林绿色食品产业立体发展的新格局。

借助驿站发展平台打造立体发展空间。十八站林业局在转型发展中, 大力发展蓝莓养殖, 在养殖基地养殖中华鲟、野生鲤鱼、野生鲫鱼, 培植养蜂专业户, 一年纯收入2万元, 加大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培育与扶持力度, 推进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模式, 引领带动本地区生产基地和产品加工的发展。积极培育适宜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的新品种、好品种, 不断提高产量和质量。与此同时重点推广加工新技术、新工艺, 延长林下经济产业链, 提升产品附加值。借助驿站发展平台拓宽林下经济渠道。沿着既定的路线图, 逐步走向了建设生态文明新林区的发展模式。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 是建设生态文明新林区的第一要务, 保证了森林资源安全。同时, 把生态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坚守生态底线, 为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二、培育龙头企业, 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林户”产供销一体化产业经营体系

发展壮大龙头企业, 提高核心竞争力。以发展合作组织为纽带, 提高组织化程度。大力培育新型合作组织, 认真落实上级出台的一系列对合作组织的税收优惠政策, 重点培育发展一批具有自主品牌、产业优势明显、经济实力较强、带动增收显著、运行规范的专业合作组织, 从而带动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快速发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通过推进“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的“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改变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局面, 切实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龙头企业要加大产品研发、市场开发工作力度, 争取生产更多的绿色产品, 努力提升生产能力, 延长产业链条实现效益最大化。建立健全销售网络, 走产业化发展之路。销售环节一直是我区发展林下养殖业的短板, 完善的市场销售体系是特色养殖业发展的关键, 重点是建立养殖产品销售市场和种群集散地。

三、建立协调推进机制, 成立“统筹规划、督促指导、检查考核”的立体分工负责合力机制

强化统筹规划, 合力督促指导。由政府部门牵头, 整合技术服务资源, 成立专业技术服务队, 深入实地开展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 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积极搭建企业、农民与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之间的合作平台, 同时, 密切关注林下经济科研信息和外地成功经验, 搞好适宜林间种、养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和推广工作。要积极培育市场营销组织搞好市场服务, 通过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 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提高经营者适应市场的能力。加强市场研究, 使农户能够及时了解市场行情, 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风险。

四、完善扶持引导政策, 搭建“政策引导、扶持管理”引导平台

加强部门沟通与合作, 注重规划引导。没有合作, 单凭林业一家之力, 要说发展好林下经济, 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规划, 要想发展好林下经济, 也只能是瞎子摸象。因此, 必须将发展林下经济与林业产业化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循环经济、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内容融合在一起, 各部门精诚合作、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才能确保发展。强化协调服务, 合力推动发展。由政府部门牵头, 整合技术服务资源, 成立专业技术服务队, 深入实地开展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 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积极搭建企业、农民与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之间的合作平台, 同时, 密切关注林下经济科研信息和外地成功经验, 搞好适宜林间种、养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和推广工作。要积极培育市场营销组织搞好市场服务, 通过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 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提高经营者适应市场的能力。加强市场研究, 使农户能够及时了解市场行情, 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风险。

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篇8

1 公益林区发展林下经济的意义

在集体林权改革深化的环境下, 林农承包了林区, 对林区的发展有了自主权。为了有效利用与保护林区资源, 充分发挥林区的价值, 增加经济收益, 已成为林农的一大愿望与要求。利用林区资源发展林下经济, 能够很好地完成林户的愿望与要求。

1.1 完善生物链, 推动公益林区生态体系的稳定与协调

发展林下经济可以使原本单一的林业发展结构变为多物种的有效组合, 形成多物种的协调伴生, 利于林区生态的稳定与协调。在这一混合结构下, 可以有效提高林区保护水土的功能, 促进了林区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广袤的林区为生物提供了憩息与活动的场所, 生物的粪便与活动又促进了林木与其它植物的生长, 形成良性循环, 构成并完善了生物链, 稳定与协调了林区的生态系统。

1.2 提高林区利用率, 增加经济与社会效益

随着环境与资源态势的日益恶化, 国家逐步加强了对公益林区的建设与发展力度, 加大推进发展林下经济, 充分利用林区良好的生态系统, 拓宽林农增收渠道。在保护好公益林区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林农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林下经济, 实现林区生态发展与林农增产增收的双赢。

1.3 利于林农增收, 促进公益林区发展

国家制定了很多政策扶持与推动公益林区的发展, 其中就有相应的补偿基金政策, 但是目前的补偿金相对较低, 无法满足林农对林区的正常维护与发展。随着林下经济模式的出现, 逐渐解决了这一难题, 而且还拓宽了收入渠道, 安置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维护农村地区与林区的稳定, 推动公益林区经济与生态的循环发展。

1.4 拓宽林地功能, 满足各方面需要

林下经济是在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与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 逐渐拓展了林区的开发空间与利用模式。在传统的林区经济模式下, 只存在单一的木材生产经营形式, 且不利于公益林区的高质量发展。随着林下经济模式的推广与普及, 改变了单一的生产模式, 有效地提高了林区的生产效率, 并给社会各界提供了各种丰富多样的林产品, 满足社会各界的需要。

2 公益林区林下经济的几种模式

(1) 林药模式。利用森林特殊的生态环境有条件, 可在林下间种中药材, 例如金线莲、草珊瑚、金银花、肉桂等等。 (2) 林菜模式。在林下种植一些食用蔬菜, 如黄花菜, 苦菜等大多以山野菜为主。 (3) 林养模式。利用林区的空间与植物资源, 可以发展特色养殖业, 如蜜蜂、林蛙、牛、禽类等动物。 (4) 林果模式。在林下, 可以种植符合林区发展的果树, 比如枇杷、金枣、黄皮果等等。 (5) 林菌模式。在林区采木的剩余物上, 可以进行菌类养殖, 如红菇、草菇、木耳、猴头菇等菌类。 (6) 林区旅游模式。利用森林丰富的植被资源, 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的前提下, 选择较为合适的观赏地点作为旅游景观, 发展具有特色的生态旅游。

3 公益林区发展林下经济中出现的问题

虽然国家与社会各界重视公益林区的发展, 并给予了诸多扶持与帮助。推动了林下经济发展, 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 还是出现了诸多不足之处。

3.1 制度制约

国家制定的政策措施限制了林区发展。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第一, 采伐限额制度制约了林农的正常经营, 在林木需要进行抚育间伐时, 林农却由于限罚指标无法开展工作, 影响了林木的生长与林农的经济效益, 最终致使林农不再进行造林、养林、护林的工作, 对林区的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第二, 林区流转与相应的抵押贷款政策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致使林农没有相应的资金与能力维护林区的正常发展, 阻碍了林区的经济发展。

3.2 市场不完善

虽然林下经济取得了较好的发展, 也生产出了诸多产品来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 但是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一, 相应的生产规模较小, 且较为分散, 产品的销售渠道与市场竞争力明显不足, 无法有效地同市场接轨, 并且抵御市场的风险能力较弱。第二, 产品缺乏相应的品牌, 且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林下经济提供的产品大多为初级产品, 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难以形成有效的产业。

3.3 缺乏人才

公益林区大多位于离城市较远的偏远地区, 交通、居住环境与相应的配套基础设置都比较落后, 而且林区的相应工作工资较低, 既招不到人才, 也留不下人才。当前的林下经济发展需要生产、加工、经营、销售、科技与管理等各方面人才, 这些人才的缺乏制约了公益林区林下经济的发展。

3.4 资金不足

林区传统单一的伐木经济模式使得森林树木资源逐渐变少, 再加上护林与相应补偿金制度的出台, 国家下发的采伐指标逐渐减少, 导致林场的经济来源受到限制, 而且林下经济的规模有限, 无法短时间内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 所以林场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无法维持林区的正常发展。除此以外, 林业是相对较为封闭的行业, 社会与企业对之了解甚少, 进而导致了社会与企业很少涉足该行业领域。

4 针对问题的对策举措

4.1 进行统筹规划, 科学安排

在发展公益林区林下经济时, 要根据林区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条件, 对其进行统筹安排, 科学布局, 发挥林区特色与优势, 明确发展的思路与方向。同时将林下经济国家政策措施相配合, 调整林区发展结构, 优化经营模式, 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多角度、宽领域、深层次的开发林下经济的潜力。

4.2 加大政策扶持与招商引资力度

政府部门在宣传扶持林业发展大政方针时, 也应该及时制定与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与其它形式的扶持政策, 从制度、财政等各方面鼓励与支持林下经济的发展。同时, 也要加大招商引资工作, 通过社会与龙头企业的资金、人才与组织管理模式的帮助, 推动林下经济的进步。此外, 还要建立与企业的互动合作, 使林下经济在资金、人才的基础上, 扩大经营规模, 提高经济与社会效益。

4.3 整合资源, 加快与市场的对接

通过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 逐步与龙头企业或社区形成对接, 利用企业的市场资源逐步完善销售网络, 实现与市场的对接。在此过程中, 龙头企业为林下经济产业提供市场信息、生产技术以及管理理念, 指导林农在市场需求的要求下进行专业化的生产, 构建值得信赖的品牌。同时国家与社会要针对当前林下经济产品的混乱局面, 逐步构建诚信有序的市场体系,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电子网络销售平台, 实现需求者与林农的直接对接, 减少流通环节的成本支出, 提高林农收入。

参考文献

[1] 于殿双, 李福强.公益林区发展林下经济的探讨[J].吉林农业, 2012 (6)

[2] 林嘉维.关于发展林下经济的几点思考[J].林业勘察设计, 2013 (2)

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篇9

1 发展森工林区多种经营的重要性

1.1 目前, 我省森工林区进入了一个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

全面推进跨跃式发展的新阶段, 确定了“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和“严格保护, 积极发展, 科学经营, 持续利用”的战略方针。开展多种经营是顺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因此, 振兴林区经济, 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要自力更生, 积极开展多种经营, 发展商品经济, 使国有林场由单一型转变为综合型, 实现加工增值, 提高林区经济效益。

1.2 发展多种经营, 是调整经济结构, 合理利用森林资源, 促进森

工林业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 黑龙江森工林区区经营的对象是森林, 它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目前, 森工林区在采伐限额逐年递减的情况下, 发展多种经营是开创林区经济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举措。

1.3 发展多种经营是安排森工林区职工家属就业的主要途径之

一, 目前, 黑龙江森工林区与其它国有林区一样, 仍有一部人丞待解决工作问题, 因此, 今后林区就业, 除了充实造林, 森林管护和林区基本建设外, 主要途径应当是广开生产门路, 大力发展局部地区多种经营。

1.4 发展多种经营, 是改善森工林区职工群众生活的需要, 多种

经营, 不仅可以改善安排就业, 而且还可以使职工和家属利用时间通过开展多种种植, 养殖业和采集业, 繁荣林区市场, 改善生活, 目前森工林区的蔬菜, 肉食和蛋品有的地方还不能自给, 给森工林区职工生活带来很多不变。如果大力开展多种经营, 这种情况就可逐步得到改善。

2 多种经营的形式

2.1 充分继续利用林区食用植物资源。黑龙江森工林区含有丰

富的, 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野菜, 野果, 食用真菌, 现在, 国内外市场对野菜, 野果和磨菇的需求量很大, 过去对这些植物的采集, 给该林区职工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今后应继续发展采集业, 并使其与保鲜技术, 深加工等结合起来。

2.2 大力发展种植业。应跟据当地的特点积极发展立体林业, 搞

林粮间作, 林药间作等, 即在疏林间种植大豆, 玉米等农作物, 豆角, 蘑菇, 木耳等菜类, 这样, 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地利, 经济植物得到疏林环境的有益庇护;另一方面, 经济植物的覆盖, 有利于保持水土, 增加土壤有机质和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2.3 积极发展养植业, 根据市场需求, 大力发展特色养殖, 如野山

鸡, 野猪等, 这样不仅可以满足林区人民的生活需要, 而且也解决了部分剩余劳力, 另外, 还可以在山间地底, 草甸, 溪旁, 林缘及丛内放牧牛, 马, 对于林地放牧, 一定要控制放牧强度, 因此, 也会对林木产起到良好促进作用, 如翻动林地土壤, 增强土壤肥力, 以及清理下层杂草等。

2.4 进一步增加加工业的力度。从国内外市场实际需要出发, 加

快发展适销对路的林副产品深加工, 对于改善该地区经济具有深远意义

2.4.1 木材深加工。除了“三板”加工、造纸以外, 要尽量利用木材

剩余物, 进行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 如生产地板块、筷子、牙签等, 以及搞一些工艺品 (如根雕、其它木制小工艺品等) , 此外, 还要充分进行锯末子的深加工, 如用其发电、发酵制造工业酒精等。

2.4.2 对果酒, 果汁等保健食品加工。利用营养价值较高的野生果类:山葡萄、笃柿、托盘、等酿酒、制果汁, 还可以加工罐头、果酱等。

3 建设森林旅游业

黑龙江森工林区山青水秀, 风景宜人, 空气新鲜。开展森林旅游业有地域优势, 有一部分林业局建立了森林公园, 并建设了宾馆, 餐厅和商店等配套设施, 使这个地区成为疗养, 休假, 旅游胜地, 即可获得相当客观的经济效益。

4 加强发展多种经营的管理

目前, 森工林区多种经营产业大多存在管理粗放、综合开发滞后、市场信息不灵、潜在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 今后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正确认识和处理资源保护与发展、培育和利用的关系, 实现可再生资源的多目标经营, 加快林业多种经营产业化进程。要大发展, 必须以科技为先导, 以创新为动力, 大幅度提高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把林业新科技革命作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根本途径。

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篇10

2012年,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 要求把林下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工程紧密结合。林下经济作为生态建设和保护的经济承接点, 对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的生态建设和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它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环境发展及生态建设的要求, 并针对长期缺乏科学经营和必要投入引起的林地生产力低下现象应运而生出新的林业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发展模式, 对增加林区职工收入、促进生态建设、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有着重要作用。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是指黑龙江、内蒙古和吉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国有林区。发展林下经济的主要内容包括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和森林景观利用。

当前, 国外对林下经济的研究多集中在非木质林产品如何促进贫困农民收入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如何对非木质林产品进行使用和管理。国内学术界对林下经济的研究多关注林权制度改革下的集体林区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特点、意义、技术等, 且缺乏定量的实证研究。本文针对目前研究的缺失,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对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现行扶持政策进行研究, 提出促进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二、林下经济发展趋势

(一) 非投资性的林下采集业向投资性的林下种植业转变

山野菜、中药材和食用菌是3种重要的林下种植和采集的产品。从总体来看, 在2003~2011年期间, 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种植和采集产品产量处于平稳上升状态, 但其生产结构有所改变。2003年, 在山野菜、中药材和食用菌这3种林下种植和采集产品中, 山野菜的产量最高。此后, 中药材和山野菜的产量相对平稳, 增幅不大, 而食用菌的产量则增速较快。2005年以后, 食用菌已取代山野菜在3种林下种植和采集产品中占据了主体地位, 其产量超过了中药材和山野菜的总产量 (图1) , 表明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的生产结构由非投资性的林下采集业转向投资性的林下种植业。生产结构的改变表明林下作物生产方向正由以林下采集为主向以林下种植为主转变, 林区职工选择林下种植产品的种类也以成本低、易于管理等为主要标准。

(二) 林下养殖业中林禽的发展优于林畜

林下养殖包括林下养殖牲畜和家禽。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林下养殖产品产量存在着剧烈的波动。在2003~2011年间, 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林下养殖产品产量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过程, 且增减的幅度都比较大。自2003年至2006年, 年末大牲畜存栏头数和家禽存栏头数总和以年均增速27.24%的速度增长到了1341万只, 达到了这一时期的最高点, 而在2010年该数值降为457万只, 仅是2006年存栏头数的1/3, 在2011年该数值又剧增为760万只 (图2) 。由此可见, 在2003~2011年间, 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林下养殖产品产量波动明显且幅度较大。其中, 林禽产量除去个别年份的下降, 基本都处于上升状态, 发展前景良好;林畜产量则恰好相反, 这可能是由养殖生产活动本身相对较高的成本、管理难度及现阶段林区职工的经济状况所决定的, 这些问题在短期内都无法解决, 所以林畜产品的发展不容乐观。

数据来源:《中国林业统计年鉴》 (2003-2011)

数据来源:《中国林业统计年鉴》 (2003-2011)

(三) 森林旅游发展速度快

如图3 (见下页) 所示, 2003~2011年间, 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人数年均增长37.47%, 其中, 黑龙江省森林旅游人数年均增长41.44%, 吉林省年均增速超过了37.52%, 内蒙古的年均增长速度也达到了33.45%, 在各项林下经济产品中, 森林旅游人数增长程度相对来说是最大的, 波动程度却也是各项中最平稳的。说明在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的林下经济发展中, 符合生态文明和生态消费的森林旅游备受关注, 并取得了平稳而快速的发展。

三、林下经济扶持政策现状

(一) 财政投资政策重生产基地建设而轻市场建设

近年来, 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加大了对林下经济发展的财政投资力度, 为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 创造了更优越的发展环境, 但大多数投资重生产基地建设而轻市场建设。各基层林业局往往能够投资建设林下种养生产基地, 但鲜有投资建设林下经济产品的专业市场。以黑木耳批发市场为例, 仅小兴安岭林区的东宁县于2001年投资2200万元建成绥阳黑木耳批发市场, 尚志市于2008年投资6500万元建成苇河黑木耳批发市场, 而在大兴安岭林区则到目前没有林下经济产品专业市场的投资建设。

数据来源:《中国林业统计年鉴》 (2003-2011)

(二) 财政补贴政策相对缺乏

补贴政策作为林下经济扶持政策中的重要手段, 在集体林区促林下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不仅政策出台数量大, 补贴对象也涵盖了林下种植和养殖的多个产业。然而, 该政策在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却相对缺乏, 且补贴对象也仅为少部分的林下种植产品。

(三) 信贷扶持政策执行困难

林下经济的发展需要政策性信贷的支持。在集体林区可以通过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等信贷扶持手段, 盘活森林资源资产, 解决林农投资林下产业的资金瓶颈。但是在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 由于没有实施大规模的林权制度改革, 无法推行林权抵押贷款政策, 林区职工对发展林下经济的信贷扶持政策的知晓程度比较低, 贷款手续繁琐, 职工、企业申请贷款成本高, 且获取贷款的机率低, 银行实际放款额度小, 期限短, 致使大部分林区管护经营林地因资金问题而闲置。

(四) 税收优惠政策种类单一

为促进林下经济的发展, 国有林区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 但是所提供的发展林下经济的税收优惠政策种类较为单一, 一般仅对从事林下种植、养殖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而在集体林区中, 一般不仅对从事林下种植、养殖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还对林业专业合作社提供的林业机械、病虫害防治、配种等技术和劳务收入免征营业税、暂免征收所得税, 对其生产销售的林果产品免征增值税, 林业专业合作社直接用于农、林、牧、渔的生产用地免缴土地使用税。

四、发展林下经济的政策建议

(一) 探索创新扶持手段

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保证, 必须要不断探索创新扶持手段, 同时施行多种扶持政策, 丰富扶持内容。一是政府要结合天然林保护工程、国有林区管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适当增加对林下经济发展的投入, 对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的发展由国家及地方政府安排部分投资完成林下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招商引资, 切实减轻林区职工发展林下经济的负担, 逐步规范林下经济发展的各项补助标准。二是制定便捷的资金借贷政策, 降低门槛, 保证林区职工可以顺利地获得林下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 并为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区职工提供信誉担保, 让林区职工在需要时可以及时获取发展资金。三是拓宽政府对发展林下经济的财政补贴范围和税收优惠范围, 对从事林下经济发展的企业、个人和专业合作社增设优惠税种, 加大补贴政策的覆盖面, 实现财政补贴和税收支持并重。

(二) 以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下经济的发展

在集体林区, 林权制度改革为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也应该顺应这种良好的政策变革趋势, 积极寻求国家的政策扶持, 以促进林下经济的发展。国有林区职工应该在明确权属基础上, 充分利用管护、承包、经营的林区土地, 合理发展林下种植 (林下种植木耳、蘑菇、蓝莓等) 、林下养殖 (林下养鸡、养鸭、养猪) 、林下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旅游等。林区的各级政府也应该成立管护、承包经营林地监督小组, 关注林区职工对林地的利用情况, 对于闲置未利用的林地, 要深入管护或承包者家中了解情况, 为其提供一定的资金、技术支持, 对于无原因闲置林地的情况, 采取实际措施减少闲置林地, 以快速推进林下经济的发展。

(三) 完善信贷扶持渠道

不断完善各金融机构对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信贷扶持的渠道, 以保证并加大有效信贷的投入。目前, 对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信贷支持的金融机构严重缺乏, 国家应当出台一些能促进银行等金融机构深入林区、办理林下经济贷款业务的政策, 银行也应该简化手续, 提高审批效率, 放宽贷款用途, 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 并通过林区职工小额信贷、林区职工联保贷款和林权抵押贷款的相互组合, 灵活信贷管理模式, 不断丰富林业信贷模式, 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满足林业企业、林区职工的多元化融资需求。

(四) 加快构建新型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众多地区的实践证明了, 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是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 在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 要加强政府组织领导, 强化林区职工技术服务体系及人才培养, 提升信息咨询 (技术信息、价格信息、政策法律信息等) 和技术培训 (禽畜防疫、禽畜产品加工;种植产品管护、储存) 服务水平, 发展林下经济服务平台, 以积极推进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同时也要鼓励林区职工积极参加当地林业专业合作社, 增强林下经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切实发挥林业专业合作社在带动林区职工增收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洪革, 李海玲, 毕爽等.重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综述.林业经济, 2012 (4)

[2] .谢屹, 温亚利.消除认识误区推动林下经济全面发展.林业经济, 2013 (3)

[3] .Campbell, M.B., Luckert, K.M.E..Uncovering the Hidden Harvest:Valuation Methods for Woodland and Forest Resources.Earthscan Publications Ltd., London, 2002

[4] .Vincent, R., Binkley, C.S..Efficient multiple-use forestry may require land-usespecialization.Land Economics, 1993

[5] .李彧挥, 陈笑男, 祝浩, 王云华.影响林农发展林下经济的因素分析——以湖南省安化县为例.林业经济, 2011 (9)

[6] .尚文博, 邱燕.这里有片通向富裕的绿色——东北地区林下经济典型之吉林省通化县.中国绿色时报, 2011.9.29

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篇11

关键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 旅游业建设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b)-0232-01

1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发展现状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生态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2009年共接待游客28.5万人次,同比增长10.16%,其中国际游客就达615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82亿元,同比增长18.5%;旅游就业人数10025人,同比增长26%。

近年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共投入建设资金1亿元,用于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在阿尔山—柴河核心景区投资6100万元,建设了通向景区的公路30km、步道19km,还重新装修了游客中心,建成了停车场和水冲式厕所,阿尔山机场已经奠基,将于明年开工建设。投入3000万元建设了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游客中心,修建了600平方米的停车场,白鹿岛假日旅游酒店已投入使用。满归伊克萨玛国家森林公园投入450万元,建设了“圣时”文化广场、凯旋门景区,还把北岸林场改建成度假村;根河旅游区投入800万元,建成了独具风格的根河假日酒店,提高了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林区旅游规模不断扩大,接待能力不断提高,基本满足了旅游的需求。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全力打造阿尔山、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按照“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目标,协助阿柴旅游公司和莫尔道嘎重点搞好核心景区建设,发挥了旅游龙头企业的作用。同时,完善了海拉尔——室韦—— 莫尔道嘎、牙克石—— 根河—— 满归、加格达奇—— 阿里河—— 克一河—— 达尔滨湖、乌兰浩特—— 阿尔山4条旅游精品线路,将生态旅游、冰雪运动项目与民俗民风结合起来,形成了森林草原游、红色游、民俗游、古迹游、边境口岸游、冰雪游、森林风光游、森林度假游、森林探险游、狩猎游等多种特色旅游项目。

旅游业是典型的形象产业,宣传促销尤其重要。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充分发挥旅行社的窗口作用,与国内230余家旅行社建立了旅游业务关系,拓宽了业务链,不仅巩固了原有的旅游客源地,还开拓了新的旅游客源市场。同时,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和各种旅游交易会、推介会,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把林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森林文化、民风民俗展现给世人,使外界了解林区、向往林区、热爱林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旅游局还组织林区森林公园参加了在大连举办的“北方十省区旅游交易会”、在浙江义乌举行的“国际旅游商品交易会”、在呼和浩特举行的“旅游产品大赛”,提高了林区的知名度。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加强旅游人才储备,建立了人才培训机制,组织旅游负责人、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到外地参观学习先进景区的经验,聘请高级旅游专家、学者、科研人员来林区举办旅游讲座,指导旅游业发展。同时开展了创建“文明旅游区”、“文明导游员”、“文明服务员”评比活动,调动了旅游从业人员的积極性、创造性。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打造出了一支业务精、能力强、高素质的旅游从业队伍。

2 加快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旅游业发展对策

刚刚出台的《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已明确提出以发展森林旅游业来促进大小兴安岭林区产业发展,我认为要“按照‘保护优先、合作共赢’的原则,积极引进投资主体,开发森林风景资源,大力发展森林旅游”。

改革创新是发展森林旅游业的强大动力。要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和生态旅游经营机制。应把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纳入公益事业单位管理,管理重点放在加强资源保护、风景林营造、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强化森林风景资源资产管理方面,切实履行好公共管理和建设的职能。与此同时,逐步把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拥有的各类经营性资产剥离出去,另行组建企业实体经营。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将森林旅游开发项目、商业网点、旅游接待服务、休闲娱乐项目等全面推向市场,推进生态旅游行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调动不同所有制经营主体投资发展森林旅游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森林旅游业发展的整体效益水平。

加强森林风景资源保护,提高森林公园管理水平。森林风景资源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珍贵遗产。加强森林风景资源的保护管理是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首要任务。各级森林公园和保护区应着力构建完善的林业行政执法监管体系,加强对景区内无序开发行为的整顿和监管,杜绝破坏或严重污染环境森林风景资源的旅游开发项目,查禁乱捕滥猎、乱挖滥采以及违法占用林地的违法行为。

国有林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篇12

国有林区设立的初衷是发展林木生产。其选择了森林资源集中和森林生产条件优越的地区。这些地区集中分布于大江大河的源头和沿岸、大型水利枢纽的周围和重要山脉的核心地段。这些地区同样是生态涵养和保护的重要地区。但在国有林区设立初期, 生态保护的理念在社会上还没有形成, 在政策层面更没有影响力。这也为整个后期国有林区发展转型埋下了伏笔。

一、背景

国有林区是我国林业主体, 我国最大的后备资源培育基地。1949年到2000年间, 国有林区135个森工局生产木材11.74×108m3, 占全国木材产量的1/2, 占整个林业系统木材产量的2/3。

国有林区曾经对中国的财政收入有过重要贡献。新中国初期进行建设时, 工业比较薄弱, 传统农业发展比较缓慢。如何进行快速资本积累是重要问题。国有林区由于现存资源比较丰富, 为初期工业化积累做出了重要贡献。国有林区的生产为当时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巨大的原材料, 同时也是建国初期财政收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有林区的经济社会有其特殊性。大部分国有林区建立之前是原始森林, 当地不存在对应的城镇和社会组织。所以国有林区开发建设的同时, 也进行了生活和社会性设施的建设。这既包括以通路、通水、通电等为内容的公共设施体系, 也包括公检法和科教文卫为内容的公共服务体系。基础设施齐全的林区社会, 共有人口500万左右。行政区域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云南、四川、西藏、山西、甘肃、新疆这9个省 (自治区) 。

森工局的管理体制一开始就有计划经济色彩。135个森工局经营的森林资源有85个局直属中央管理, 其余的属省级政府管理。

国有林区一直受“三危问题”的困扰。由于长期承担国家下达的木材生产任务和各项上缴指标, 国有林区超负荷开采, 致使企业陷入了“可采林木资源危机、林业企业经济危机”。这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概念。当时虽然进行了改革, 但缺乏真正触动深层次矛盾的改革, 国有林区的经济体制延续至今。国有林区由于功能转型, 国有林场和森工企业的经营变得艰难。以往国有企业职工所包含的各种保障和福利减少, 使得林区部分群众生活困难程度比周围农村更为严重, 陷入了“林业职工生活危机”。20世纪90年代末期国家提出了天然林保护工程, 通过在10年将近1000亿元的补贴, 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国有林区的危困局面。但是“三危问题”并没有根本上解决, 甚至在整个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了更加严重的发展。纵观国有林区的改革历史和出现问题, 国有林区的改革并不是经营权放活和管理体制的问题, 也不是经济政策的问题, 而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建立和明确多种产权所有形式, 建立产权的市场化交易体制才能够为国有林区经济体制改革找到出路。

国有林区经济体制改革就是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发展的要求。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通过从计划经济体制这种刚性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这种弹性经济体制转型, 社会主义得到了保存和发展。整个国家的各个行业和地区都在体制大转型过程中, 国有林区的经济体制改革也是这一转型的重要内容。十六大报告的时候就曾经提出继续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和方式, 坚持政企分开、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是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进行土地承包制经营权流转, 逐步发展规模经营。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 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生态保护主题中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 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 促进生态修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贡献。十八大报告更加提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并独立成篇集中论述, 系统提出了今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并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生态产品、美丽中国等提法所具体针对的内容主要包含林业。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这些领域不无包含国有林区的经济体制改革。国有林区森林质量和生态效果, 国有森工企业和国有林场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和企业经营模式, 国有林区农民的生活改善都是经济体制改革提出的挑战和机遇。

理论问题探讨和现有经验总结对国有林区经济体制改革具有积极影响。国有林区新阶段的改革从2003年开始已经出现了许多新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涉及产权的确立和流转、资源管理体制转变、投融资体系的扩展、林区农民创业就业问题等。这些问题是改革过程中切实需要解决的实践问题, 同时也是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框架中进行系统化思考的理论问题。单独一个领域突破难度越来越大, 国有林区经济体制改革越来越需要系统化的顶层设计来为改革产生协同效应。同时, 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改革也在国有林区进行了试点, 总结这些改革经验也对国有林区经济体制整体改革方案具有重要启示。

我们根据中国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 提出了国有林区改革的基本思路。

二、国有林区产权明晰问题

国有林区要明确国有资产的出资人。不仅国有林区的出资人要明确, 国有森工企业、国有林场的出资人也要明确。只有产权得到明确, 才能破解国有林区改革的各种困境。明晰产权, 经营者才会产生稳定的预期收益, 经营者的劳动积极性才会真正得到提高, 对于国有林区和企业的投入才会真正增加。明晰产权, 才能为资产配置效率的实现开辟道路。

国有林区的产权明确是增加国有林区融资能力的前提。国有林区的产权如果不明晰, 个人和企业就会存在“搭便车”行为。没有明晰产权就没有对于产权收益的明确预期, 没有明确的收益预期就没有对于产权交易的需求, 没有产权的交易就没有资本市场为国有林区改革和发展进行有效融资。

三、国有林区所有制可以采用多种实现形式

明晰国有林区的产权是国有林区所有制改革内容之一, 国有林区所有制改革还包含其他内容。所有制改革是中国发展商品经济的必然结果,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必然要求。

所有制是企业的体制问题。针对国有林区的森工企业和国有林场而言, 无论其变成以追求经济效益的森林工业公司, 还是变成维护生态为主的森林公园, 企业转型过程中都要处理所有制问题, 而不仅仅是处理企业经营权的问题。

国有林区的公有制可以采取多种实现形式。单一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不利于发展。经济发展的多层次性也要求公有制多种形式。合伙、合作、集体、全民、股份制都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只有全民和集体是苏联教科书教条 (1) 。

公有制的股份制实现形式是一种重要的形式。国家、地方、企业、其他各种形式都可以持股。股份制不仅是一种更加广泛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更由于其对于企业经营的灵活性, 对于处于困境中的国有林区发展国有森工企业能够提供更广泛的融资渠道。

通过充分实现国有林区国有资本的股份化, 能够帮助国有资本脱离具体企业的运作, 实现控股制。国有林区的国有资本控股经营能够和国有林区的经营目标更加紧密集合, 它规模化和多元化的特点有利于规避企业的短期经营冲动, 实现长期经营的目标。

四、完善的市场机制

国有林区经济体制改革在确立市场参与主体的前提下, 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市场机制。通过市场充分发挥价格对于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完善的市场机制也是市场信息最好的反应, 能够通过竞争机制增加效率、减少成本。无论对于追求经济效益的森工企业和国有林场, 还是追求生态保护的进行转型的国有林场, 市场机制都能发挥积极作用。因为市场不仅能够有效配置资源, 实现效益最大化, 也能够在既定的目标下实现成本最小化。

对于国有林区而言除了传统的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以外, 还有两个重要的市场需要特别引起重视:一个是产权交易市场, 另一个是碳交易市场。

商品市场是最基础的市场。商品市场的交易行为和交易价格能够传达供给方的成本信息和需求方的偏好信息。国有林区的商品市场的建立, 能够增加林木的价格, 为保护森工企业和国有林区提供一定帮助。同时国有林区商品市场也是一个综合市场, 不仅包括林木产品市场, 还应当包括林产品加工、林下经济产品等促进森林综合利用的商品市场。

资金市场是国有林区投资和融资的场所。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的之前比较单一的投融资渠道并不利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的发展。除了国家项目资金支持以外, 应当在明确产权的情况下发展各种类型融资。既可以债券融资、股权融资、内部融资、贸易融资, 也可以进一步发展国家项目融资和政府融资。尤其对于国有林区森工企业而言要进一步发挥股权融资这种现代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

劳动力市场建设也是国有林区向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国有林区工资水平低、拖延严重, 无法吸引更多劳动力进入, 同时也影响有技术能力的劳动力留在国有林区。国有林区政企合一的历史导致劳动力从生产领域向行政领域转移。通过配合其他市场的改革, 建立国有林区的劳动力市场是国有林区经济体制改革的迫切需求。

技术市场也是国有林区向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国有林区的历史欠账太多, 自身积累较少导致技术水平比较落后;落后的技术水平又进一步限制了林业深加工的水平, 从而导致林业生产的附加值比较低, 这就形成了国有林区发展的恶性循环。通过发展技术市场, 实现林业产品的深入开发和创新开发提高林产品的价值, 是破解这个循环的出路。通过资金市场融资和技术市场交易来快速实现技术升级和跨越, 不仅能够提高林业本身的附加值, 还能够通过技术投入和创新吸引高技术人才, 实现国有林区的健康发展。

产权交易市场是国有林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传统国有林区的各种矛盾互相纠缠在一起, 并且互相强化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体制。建立国有林区新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找到一个破解的手段, 那就是通过产权改革、明晰产权之后, 进一步实现国有林区各种产权的交易。产权交易市场就是为了促进产权交易而建立的市场, 它能够有效地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突破传统国有林区改革只强调经营效率的弱点, 进一步强调国有林区资源配置的效率。产权交易市场不仅应当交易国有林区的林地使用和林木所有权, 还应当可以交易国有森工企业和国有林场的股权。通过股权交易、现在资源的合理流转、股权融资, 实现国有林区资金的筹集。这些融资手段包括股权出让融资、增资扩股融资、风险资本融资、投资银行融资、上市融资等一系列不同于债权融资的方式。

碳交易市场是国有林区发挥生态作用的市场。国有林区承担生态功能的林区可以通过碳交易等生态交易的手段在生态维护领域引入市场机制, 促进生态保护的效果。

五、政府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体制

新型的国有林区需要逐步实现政企分开。政府承担当地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而不参与具体的国有森工企业的日常运营和决策。政府在国有森工企业中的资产应当通过相应的国有林区国有资产管理基金的方式进行管理。国有资产及基金对于企业的战略进行把握, 能够从更长远的目标实现国有资产在国有林区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通过股份制改造国有森工企业和国有林场, 令国有森工企业和国有林场成为独立的企业法人。在市场交易行为中, 企业按照企业的逻辑进行活动, 不再承担额外的社会责任。无论对于普通企业, 还是追求生态效果的特殊企业都是如此。对于追求生态效果的企业, 规定必须是达到生态目标,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就会追求最有效率的行为进行运行。

国有森工企业应当以国有林区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为基础, 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 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 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 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 建立新型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制改革方式是帮助国有森工企业进行改革的重要手段。森工企业的改革不能停留在经营权层面的改革, 而是要涉及产权层面的改革。利用股份制的方式, 充分发挥资产配置的效率, 促进企业管理制度的更新升级。

国有森工企业和国有林场在转型过程中可以依据自身不同条件和目的变为不同经营体制的企业。既可以成为企业化运作的森林工业企业, 也可变成以生态效益为主要目标的森林公园, 还可以变成国有资本和家庭承包共同经营的双轨制企业。国有林场依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模式实现稳定转型。

六、新型的企业家

国有林区的新发展离不开新型的企业家。国有林区的企业家是有胆识、会创新并能够进行组织管理的个人。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和产品的创新, 还有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的创新, 企业家的作用对于活跃市场具有重大意义。

国有森工企业需要企业家。森工企业和林场从计划式完成任务向面对市场进行创新, 需要企业家的参与。这种参与不仅是产品和技术的创新, 更重要的是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的创新。企业家能够为国有林区经济体制提供直接动力。

企业家群体的出现是市场化的结果。市场化改革形成的对于效率和创新的追求使企业家群体得到了凸显。私有、民营企业需要企业家, 公有制企业也需要企业家。但企业家的出现也需要一定的孕育环境。令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环境能够提供更多竞争和机遇, 是企业家培育的摇篮。

七、新的道德和伦理:从计划向市场的经济行为规范

国有林区经济体制改革是国有林区这一地区从计划性刚性体制向市场化弹性体制的转变。传统体制对于国有林区的人们的行为方式和道德伦理都具有很深刻影响, 在进行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也需要建立适应新的市场经济体制的道德和伦理。

一是兼顾效率和公平。传统计划体制倾向于低水平的平均主义, 而市场经济体制则强调效率。收入不平等会增加效率, 但是效率并不必然来自于收入差距。重要的是通过产权改革令国有林区的生产者都占生产资料, 并且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机会均等。这种公平是能够实现效率真正公平。

二是强调信用和信念。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是信用机制, 通过信用机制才能实现商品和资金的有效交易。没有信用机制则市场化的交易成本很高, 并不能够有效的配置资源。中国传统文化和行为规范中的信用是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良好促进。对于信用继承和发展也是传统行为规范的集成和发展, 有助于行为方式的继承和发展, 为改革时期社会稳定发挥作用。对于国有林区改革还需要具有信念。这不仅因为改革任务艰巨, 遇到困难和不确定性很多, 还因为改革具有长期性。如果缺乏信念就会令大家出现短视行为, 对于改革的措施不能进行有效实施, 最终拖累改革的效果。对于改革具有信念, 则能够令我们不畏惧改革过程中的困难和危机, 总能够找到合理的方法进行解决。信念能够给处于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国有林区带去改革的动力。最终信念也将会自我实现。

摘要:通过讨论国有林区的基本情况和问题, 提出了国有林区改革的思路。认为国有林区的问题需要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进行破解。建立和明确多种产权所有形式, 建立产权的市场化交易体制才能够为国有林区经济体制改革找到出路。

关键词:国有林区,产权改革,经济体制

参考文献

[1]褚利明.关于国有林场改革有关问题的思考[J].林业经济, 2012 (6) .

[2]邵哲, 张桂梅.国有林场改革运用TOT模式研究[J].林业经济, 2012 (1) .

[3]贺超, 储洪峰.略论产权重组于国有林场改革之意义[J].林业经济, 2012 (12) .

上一篇:招投标影响下一篇:欧美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