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2024-11-03

建筑安全管理现状分析(精选12篇)

建筑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篇1

1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形势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 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额60%以上的工作量均由建筑业承担, 建筑业产值逐年以较大幅度提升。但是建设工程取得较大进步的同时, 其安全事故也频繁发生, 对个人以及企业、社会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据统计, 仅2012年1-11月, 全国建筑业发生安全事故272起, 死亡384人。虽然国家十分重视建筑安全生产, 颁布实施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建立了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 不断加大对建筑安全的监管力度, 但是, 我国每年建筑安全事故率和死亡人数仍然居高不下, 所以十分有必要对其中的原因继续深入研究和探讨。

2 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建设工程各方的主体安全责任不落实

2013年6月14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全国建筑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强调“要紧紧抓住企业主体责任不放, 强化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我国《建筑法》在第五章“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的第16条, 也规定建筑施工安全责任几乎由建筑施工企业完全承担, 但是, 这些规定基本没有涉及建筑生产中的重要主体—————业主和监理单位。事实上, 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与并非仅仅由于施工单位管理疏漏造成, 而是与项目策划和设计阶段的准备不足、图纸设计质量差、施工过程中抢进度赶工期、恶意拖欠施工企业资金等原因有很大关系。

2.2 违法分包、转包、挂靠等问题突出

建筑业内层层转包是目前进行施工项目建设的“潜规则”。工程项目施工阶段, 很多施工承包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将工程转包、违法分包, 致使最终在施工现场进行施工的单位无论在资质上还是生产设备上或者生产技能方面远不能达到安全施工的要求。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 在施工过程中不按国家规定强制执行的施工材料标准进行施工, 甚至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若加上监理单位没有履行监理职责, 发现问题不及时纠正, 这也是施工安全事故屡屡发生的重要原因。

2.3 违章作业现象严重

建筑工程规模大、施工周期长、投资高、建设风险也高。在现场施工中, 某些施工单位无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 违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违法施工, 违章作业, 忽视对建筑材料的进场、数量的规划、材料的放置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另外, 建筑水泥搅拌设备与焊接设备的使用、管理以及水电等方面工作的混乱往往构成重大安全事故隐患。

2.4 政府部门安全监管主体责任不到位, 一些建设工程游离于主管部门监管范围之外

建设工程的发展较快, 部分地方的建设部门在进行监管时, 工作落实不到位, 对于国家规定的、有关施工的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以及法规传达不到位, 没有进行具体的落实。检查工作仅仅是停留于检查上, 并且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政府对建设施工方的引导工作欠缺, 相关的法律条款没有进一步完善;监督机构、部门没有充分发挥监管、处罚等力度, 使得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与监管力度大大降低。

2.5 从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作业技能

在我国, 建筑业的从业人员整体职业素质较低, 这一直是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各种建筑施工人员绝大多数是农民工, 他们的安全意识淡薄, 较少接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和培训, 缺乏安全操作知识, 在施工中经常因贪图方便和快捷等而违反操作规程。尤其近些年来, 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大量开发, 建筑结构越来越复杂, 现场建筑施工的难度越来越大, 施工机具也越来越复杂, 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也显得愈为严峻。

3 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建议

3.1 明确、落实法律责任

要降低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 从法律上落实建筑活动各方的安全责任, 建议由业主和监理单位承担部分安全监督管理的法律责任, 使得安全施工活动时刻处在监管之下。这样, 不仅弥补了政府安检部门力量不足、检查不细的缺陷, 而且调动了各方重视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3.2 对建设工程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过程管理

通过对建设工程从决策阶段、规划设计、施工建造直到运营维修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对各个阶段的资金使用、检查维护、安全评估与安全问题预防等环节建立强制性标准和执行规范, 各个环节严格把关, 配合质量检测、安全许可、现场检查、技术指导等方式, 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3.3 严厉处置有安全隐患的施工单位, 加大事故通报及查处力度

我国政府对建筑安全管理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涉及建筑安全的法律法规。全国绝大多数省地级城市也成立了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 初步形成“纵向到底, 横向到边”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但是, 我国建筑安全管理仍有较大缺陷, 突出表现为: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 违法不究的现象时有发生;政府安全检查监督工作的方式、应承担的安全责任不明确;建筑施工企业目前普遍存在工伤事故瞒报、漏报甚至不报的情况。所以, 一定要依法严肃处理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 该降级的降级, 该撤职的撤职, 情节严重的要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与此同时, 还应突出规范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有关涉及安全的项目审批, 审批后的督查, 安全生产监督和行政处罚等行政行为, 落实安全生产行政责任;对于企业, 政府要重点督促企业落实主要负责人、项目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责任制度, 尤其是要落实工程项目部经理和主管安全生产的项目经理的责任制。

3.4 提高建筑施工者的综合素质

要进一步强化建筑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重视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操作与技能、救护与自我保护等方面的教育培训;要求施工者掌握有关建筑新材料、新工艺以及设备的相关操作, 掌握施工的安全、管理等操作技术。确保进入施工场地的施工单位具备专业的技能和健全的安全管理办法, 确保参加施工作业的从业人员熟练掌握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技能, 切实提高企业和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4 结束语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虽然不可能完全避免, 但是通过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完全可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预防事故发生, 最大程度消除或减轻对人身安全的伤害, 也可以降低事故造成的各种损失。总之, 参与建设工程的各方应该充分体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加大执法的监管力度, 将安全管理的办法落到实处, 减少工程出现安全事故。然而, 建筑施工安全问题是一个系统、整体工程, 需从业者在具体施工过程以人为本, 不断探索, 不断改进, 采取有效的对策, 把安全措施落到实处, 从根本上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和减少事故的损失。

参考文献

[1]何泉浪, 陈勇, 黄劲淼.市政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 (4) .

[2]田元福, 李慧民, 李潘武.中美建筑安全管理比较研究[J].建筑经济, 2003 (2) :49-51.

[3]钱伟.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 2010 (6) .

[4]涂向阳.引发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及预防措施[J].陕西建筑, 2011 (3) .

建筑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篇2

摘 要:加入WTO之后,我们建筑企业面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本文主要从建筑施工总承包管理现状入手,重点对建筑施工总承包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措施,希望给行业相关人士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管理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9.093

引言

建筑施工总承包管理凭借投资、合同、进度、质量以及组织协调等方面的明显优势,在建筑市场得以普及应用。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建筑施工总承包管理也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比如人员综合素养偏低、管理结构不科学、责任管理问题众多、市场开发不彻底等问题市场出现。为此,我们应该加大对建筑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关注力度,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强化承包责任以及加强理赔管理等相关措施,有效提升建筑施工总承包管理水平,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稳定、和谐的环境,为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建筑施工总承包管理的现状

经过多年的试行和推广,建筑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已经得到国内大多数建筑单位的认可,尤其是在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均采用了建筑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在该种模式的试行过程中虽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但总体上,其具仍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且能够与当前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形势相适应,并未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建筑施工总承包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3.1 管理人员综合素养偏低

就目前而言,能够与建筑施工总承包管理相适应的工作人员数量明显不足,尤其是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导致建筑施工总承包管理人才在能力和综合素养上存在严重欠缺的局面,对建筑行业发展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

3.2 组织结构不合理

因传统机制影响,导致建筑施工总承包管理企业在行业分割和部门分割上存在严重问题,大大降低了企业内部专业化和协作化水平,给建筑施工总承包管理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3.3 二级市场开发不力

在使用建筑施工总承包管理方法时,有一个不成为的规定,即建筑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必须独立完成整个建筑项目工程,这就给二级市场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使得建筑施工总承包管理的价值无法完全体现。

3.4 管理责任不落实

部分大型企业管理人员没有对总承包管理模式的优势、国际承包商管理、WTO相关知识以及总承包过程中的责权管理概念予以充分了解,忽略了对其的学习和实践,导致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状态,最终只能沦落到去做国外承包商的二包甚至三包。建筑施工企业总承包管理的改进措施

4.1 组建大型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对企业组织结构加以调整

进一步提升总承包施工资质标准,压缩具有总承包资质的企业个数以防出现同台企业过度竞争的局面出现。同时对不同等级和不同资质的企业予以明确,并规定企业只能承担与其规模和资质一致的工程。更为重要的是,国家还需要从政策上对大企业进行倾斜,并运用纵向或者横向联合的方式,加快实现超大集团的步伐。

4.2 对总承包管理机制予以理顺,明确总分包责任

理顺总承包管理机制是实现建筑项目总承包管理的首要步骤,具体内容包含以下几点:总包决策中心为集团公司总部,总包经营中心为总承包部门,生产管理中心为项目承包部门,而抓好项目经理部门的管控工作时分包单位的重点工作内容。将合同作为依据,对总包以及分包的责、权、利等予以明确划分,并牢固树立总包对业主单位负总责、分包对总包负责的理念。同时,总包对分包各个单位之间实行统一管理、指挥、计划和协调。除了做好总分包的协调及相关的监理工作之后,总包企业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协调施工单位与周边及社会之间的关系,在项目实施的前期协助业主疏通关系,并完成项目规划、设计以及报批等一系列手续,做好项目施工场地的拆迁工作;第二,协调与设计单位之间的关系,在项目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做好建筑项目与建筑设计、设计平面与立体空间上的统筹安排工作,并将其纳入总体设计方案中;第三,协调设备的采购工作,主要内容为进口设备的代理、报关、开箱以及索赔等方面的工作;第四,其他协调工作,主要包含保函、保险以及担保工作。

4.3 对质量责任及总工期进行严格控制

根据总包合同内容,并依据ISO9000标准文件管理的要求,总承包商要建立健全各级质量责任制度和相关的岗位责任制度,并对《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以及《技术标准》等文件予以完善,牢固树立总承包单位总工程师对质量管理、技术的责任和权威,同时做好总体的施工设计工作和总体的质量目标规划。严格依据ISO9000标准的相关要求,对各分包单位质量规划方案、技术方案以及重点设备材料的供应方案等予以严格审批。

4.4 重视工程索赔管理,对业主行为予以进一步规范

做好索赔工作是保证工程整体质量和总、分包实现经济利益的重要途径。在这方面,我国虽然已经颁布了《建筑法》、施工总承包管理法以及相关的项目法人负责制等,但是在目前的建筑施工总承包管理过程中,仍旧存在管理力度不够的问题。为此,建筑行业进一步对业主行为进行规范,以防出现业主将工程分块或者分段招标的情况。更为重要的是,做好索赔工作,能够彻底根治当前业主垫资承包、恶意压价、拖欠工程款以及索要回扣等病症,为实施工程总承包管理创造更良好的环境和机会。结语

当前,我国建筑施工总承包管理制度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完善,大大提升了建筑施工单位的经营质量和管理水平,并为建筑工程单位逐步走向市场化和国际化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我们还应对建筑施工总承包管理中的承包责任、组织结构、质量责任以及相关的理赔管理等方面予以重点关注,并形成具有我国建筑行业特色的施工总承包管理制度,给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分析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对策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工程控制

引言

在整个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筑工程管理贯穿其中,因此为了增强其协调与调控职能,可通过构建趋于完善管理体制的方式,最大化增强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保证整个工程的建设保质保量的完成。本文将对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基本状况进行简要讲述,并针对相关的弊端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

1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中存在的弊端

当前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也大大推动了我国建筑业的稳步前行。为了有效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国家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基础上,增加了投资,改善工作环境,并将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案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建筑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度。但我国建筑工程在实际建设中,管理体系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端,工程管理模式处于传统式的粗放型管理,阻碍市场竞争力及工程施工,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项目负责人的职业素养也不高,施工现场管理不当,机械化现代化施工效率不高,导致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不能及时有效的完成建筑工程所要求的高技术作业,严重减少了建筑工程质量,延误工期。现阶段来看,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制度不完善

对于建筑工程管理方面我国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一定程度上,这些法律法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以及工程质量方面特点尤为突出,相反,这些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法律约束力大大降低,且不能满足建筑工程管理的需要。

由于建筑企业还是应用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致使建筑企业在工程的管理方法上比较落后,给工程造成了巨大的漏洞,对于工程质量、工期进度、施工现场安全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和当今的建筑企业发展模式不相容,严重制约建筑企业的发展空问。没有形成专业的、系统的、高效的、科学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缺乏一支专业的管理团队,这一系列弊端直接导致建筑工程管理在施工过程中问题百出。

(二)工程管理人员素质低导致施工管理不到位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大部分建筑企业对于工程建筑方面都忽略了一个主要问题,那就是工程质量问题,频繁导致“豆腐渣工程,,的出现。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只顾眼前的蝇头小利,忽视国家建筑工程大计,弃整个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问题于不顾,施工过程中,严重监管不力,造成建筑工程质量不达标,施工现场的安全得不到保证,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现场的有效控制是至关重要的,整个工期的核心所在就是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的监管,除此之外,还有施工时的工程质量问题、工程工期进度问题、施工安全与否等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使得工程得到全面有效的控制。施工现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具体施工人员购买的工程材料设施不合格,施工管理人员技术技能不高,素质较差,还在使用陈旧的施工设备,不能与当前的施工生产需要相适应,工作效率不高,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工期以及建筑工程管理效果,从而导致整个工程流水线过长,影响工期顺利进行。

(三)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预算不准确

建筑工程项目在开始之前,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对工程的工期以及工程所涉及的工程预算等问题进行详细核算,要做到在建筑工程的初期,对整个工程做一个详细的规划,争取建筑工程每花一笔钱都要具体落到实处,钱的流向,工期需要的投资金额,都要做好预算,资金一旦投放到工期中,就要实现之前预期的规划,如果预算出现错误,会导致每一项工程的投资不具有确定性,概念模糊,这也会导致延误工期的问题出现。

(四)施工人员的素质问题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行业队伍整体素质不是很高,各个层次结构不是很合理。一是,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学历基本不高,具有重点大学本科学历的更是少之又少,大、中专学历人士占大部分,二是,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不高,具备专业素质的管理人才不多,能够被检验合格成为项目经理的建筑工程经营管理人员更是缺乏。建筑工程产业是一支劳动密集型产业,一线操作人员的素质技术水平不高,尤其是农民工,技术以及素质还有待加强,这俨然成为工程质量达不到国家标准的重要原因。建筑工程中,具体到施工现场从事主要施工任务的就是农民工队伍,他们的文化素质非常的低,没有经过任何的培训直接上岗工作,影响工程质量问题并且容易出现事故。

2针对工程管理出现的弊端采取的补救措施

(一)吸收国内外有效资源加以利用

建筑工程管理机制有待提高,企业要不断改革创新才能和当前的先进的管理办法相一致,建筑工程管理企业摒弃传统的落后的不适应当前管理需要的机械模式,树立新的工程管理意识,要想改革成功,一定要从思想上对建筑工程管理进行改革。首先,国家的立法机构应该针对建筑工程管理企业出台相关的法律措施,使建筑工程管理企业在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时,有法可依,工程企业在具体处理问题时有章可循,国家一旦明确出台法律法规之后,对工程企业的管理会有一定的约束力。能够使工程建筑管理企业的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除此之外,建筑工程管理企业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在实际的施工中得以应用,使得整个工程管理有序进行,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管理作用。

新型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可以借鉴中外的有效资源,吸收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办法以及管理工具,兼容并进,和国外的管理模式互相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保证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具有科学性、严谨性、专业性,从而使得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企业能够朝着更加科学化、制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建立监管机制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建立以后,同时还要建立健全企业监管机制,专门成立一个监管部门,要求专业人员专门负责,如果有人不遵守监管制度,其要负起全部责任。同时各个部门也要互相监督,充分把监管工作做到实处。建筑工程管理具体实行工程连带责任制,有效提高监督监管机制,提高每个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以及增强团队合作能力,一旦个人工作出现问题,其监督人员也要负起相应的责任,强化各个部门对施工工作的责任心,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工作质量。

3结束语

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进行改革之前,我国工程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管理,同时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从而导致在施工阶段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使得工程工期延长,工程质量不符合相关标准,安全措施不到位,频繁出现安全事故。因此,需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因为只有科学的、有效的、专业的管理措施才能够确保我国工程企业的工程进度,并提高其施工质量,加强控制施工的安全系数,从根本上增加建筑工程管理部门的经济效益,使得建筑工程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各部门应当加强对各个部门的建筑工程管理,同时要求每个建筑工程管理企业加强管理力度,确保准确无误的完善施工工作,要求有关部门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创.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以及控制措施[J].门窗2014,10:203.

[2]杨均.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4,04:257.

[3]韩余辉.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对策[J].科技展望,2014,04:139.

[4]曾珊姗.浅谈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其创新[J].江西建材,2014,04:274.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篇4

1.1 现状。

近年来, 在国家实施城镇化建设及廉租房建设政策的大力推动下, 建筑行业每年完成任务量逐年提高, 工程质量在相关法规制度的约束下, 建设工程项目从申报到最后竣工备案, 基本都能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及部门、地区等文件要求执行操作, 建设工程没有出现违规、违纪和大的质量安全事故, 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但纵观这几年建设工程质量情况, 尤其是廉租房工程项目, 优质、精品工程少之又少, 整体工程质量虽然在结构安全上没有出现什么大的质量问题, 但工程观感质量和一些使用功能方面的质量水平不但没有提高, 且有下滑的趋势, 尤其是住宅工程质量状况并不乐观。

1.2 原因分析。

分析原因, 造成目前这一现状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即常说的人、机、法、料、环五大因素。但主要原因还是工程项目在创优、创精品的态度上存在问题, 积极性不高。项目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抱着“只要工程结构质量没什么问题, 细部做法、观感质量差不多就行”的心态对工程进行管理控制。

常言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建筑工程隐蔽性非常大, 反映在表面的问题非常少, 我们平时对工程所发现的问题, 只是工程质量问题的少部分。有些表面的质量问题, 是透过内部质量问题反映出来的。目前由于缺乏激励机制, 大部分项目管理人员存在“只要工程验收合格, 质量精不精、优不优无所谓”的想法。项目上带着这样的心态对工程进行管理管理, 致使工程在建设过程中, 项目管理松懈、制度不严。长此以往, 工程质量下滑是必然的。

1.3 提出目标。

针对目前建筑行业这种状况, 我们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 想办法, 定制度, 严把质量关, 调动项目创精品、建优质的积极性, 尽快扭转建筑行业工程质量上创“精品”工程被动、萎靡、积极性不高的现象。逐步稳固提高工程的质量, 让每个项目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对工程质量高度重视, 积极出主意想办法, 主动争创优质工程、精品工程。对工程质量的管理目标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从而创建出更多更好精品优质工程。

2 根据问题, 分析对策, 加强项目管理

2.1 项目管理人员创精品创优质工程的质量意识淡薄, 积极性低。建筑实体的质量水平是通过人的劳动行为反映出来的, 而现场工人的行为又是靠操作熟练程度、技术水平以及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对质量的态度来体现的。因此在项目开工前组建项目班子时, 就要做好思想动员工作, 从管理层到班组, 要定制度定职责, 定好工程质量和安全目标。

2.2 针对当前建筑市场中存在着一个项目经理在多个工程项目上挂名不履行责任的违规现象, 要求一个项目经理只能承担一个工程项目, 坚决杜绝一个项目经理同时承担多个工程项目。

2.3 有个别工程项目出现由家族成员多人在一个项目上管理工程, 针对这种情况, 项目的质检员决不允许是同一个工程项目的家族成员, 这样才能在施工中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 强化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相互监督, 有效执行各项建设规范和建设程序。

2.4 施工企业应加强对每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的管理, 要从技术管理人员的资格、素质和业务水平等方面抓起, 高标准地选择项目管理人才, 企业技术部门在工程开工前要严格审核上岗人员的各项资格条件, 符合要求方可聘用上岗, 避免在施工过程中留下管理弊病, 造成工程项目质量安全隐患。

2.5 建筑工程的过程施工非常重要, 一个小小的返工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工期拖延, 所以一定要做到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 杜绝事后控制。一个工程的好坏主要是靠施工队伍管理, 施工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体现工程是否能按时按质的完成。

3 减少或杜绝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通病

3.1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千篇一律, 不具有针对性。每个工程有每个工程的特点, 如地勘情况、地理环境、人员熟练程度、现场设备机械化程度、材料准备情况都不一样, 一个好的项目班子, 是要根据这些实际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 这样才能在质量、进度、财务经济上和实际相符, 指导施工。

3.2 原材料复检不符合规范要求, 并且有些项目的复检时间上存在问题, 先使用后复检, 甚至有些材料弄虚作假。

3.3 同条件混凝土试块未能和浇筑构件放在一起进行养护, 而是放在水池边, 甚至放在水池子里。有的冬期害怕冻坏或偷走, 把同条件混凝土、砂浆试块放在值班房, 导致同条件试块不具有代表性, 缺乏和结构同条件同环境的一致性。

3.4 基槽开挖后晾晒时间过长, 违反规范要求, 且松散土质不清理就进行混凝土浇筑。

3.5 基础构造柱钢筋位移现象时有发生, 要引起技术人员的重视, 不要亡羊补牢, 耽误工期, 保证不了质量, 造成经济损失。

3.6 后砌填充墙墙体与顶部软连接做法未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执行, 浇筑的细石混凝土表面蜂窝, 内部不密实。

3.7 墙体拉接筋有漏放、错位、长度不够等现象, 构造柱浇注中, 主筋固定不牢固, 各工序交接检不仔细, 现场操作人员缺乏责任心, 导致钢筋位移严重。浇注混凝土时施工缝不倒入结合浆, 造成构造柱施工缝处结合不密实, 出现夹渣现象, 削弱了建筑物的抗震设防能力。

3.8 墙体砌体或砌块洇水不够, 导致砂浆强度普遍达不到设计要求。尤其是后砌墙加气块洇水严重不足, 有些地区气候干燥, 水分散发快, 砌块一定要提前两天洇水, 否则砂浆里的水分被砌块吸走, 水泥不能充分水化, 直接降低砌体砂浆强度。

3.9 施工中现场操作人员对一些施工细节不重视, 导致建筑物轴线、标高、门窗洞口尺寸偏差过大。电气元件、水暖器具安装位置、标高不能做到横平竖直, 影响工程的观感质量。

3.10 工程资料和实际不符, 千篇一律, 不能正确、及时和真实地反映工程实体的质量等实际情况。尤其是隐蔽资料、技术交底和检验批验收资料。

3.11 塑钢门窗固定不能严格按施工规范及大样图的要求施工, 固定、软连接不到位, 纱扇密封性差, 没有起到防蝇、防蚊和防虫的作用。

3.12 卫生间防水选材质量差, 防水卷材铺设、细部做法不到位, 地漏选型、标高控制不严格。等电位连接不到位, 做法不符合设计要求。

3.13 外墙保温材料、拉结网、外墙涂料、腻子等选材劣质, 达不到质量要求, 不符合施工规范及施工图纸的要求。

3.14 楼梯踏步抹面砂浆强度未达到要求即上人行走, 造成楼梯踏步出现裂缝、起砂、空鼓、缺棱掉角等质量问题。

3.15 屋面上人孔爬梯安装固定不牢固, 不按大样图施工操作, 上人盖板不保温不固定。屋面防水细部做法不符合图纸要求。

3.16分户验收流于形式。

3.17地下室防火门不到位, 木门制作粗糙, 油漆施工不规范, 流坠夹杂刷痕迹明显。

3.18配电箱安装和主体施工不能同步进行, 软连接处理不认真, 安放随意, 导致配电箱安放位置达不到实测实量标准, 影响工程观感质量。

3.19室外保温前不按要求做防火隔离带, 且砂浆抹面厚度不够。平整度、垂直度达不到要求, 造成观感质量不合格。

3.20抗震加固工程问题

在对原墙体装饰抹灰或装饰面砖、马赛克等拆除过程中, 对要保护好的结构墙体不做保护要求, 有些野蛮施工, 破坏了原结构墙体。对梁柱加固时, 外包角钢时对原基面不做平整度、垂直度及阳角处圆弧处理, 仅仅靠打胶处理, 造成角钢和基面连接不紧凑, 整体性差。加固板墙和原墙体拉结不严格按施工图纸的要求制作、安装。穿楼板钢筋不严格按要求打洞, 破坏楼板结构, 影响抗震设防等级。加固时不考虑电器、水暖及屋面的加固改造, 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以上均是近年来在工程施工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质量问题, 直接影响了用户使用和工程使用年限。

4 结束语

面对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存在的现状, 施工企业要制订质量专项治理工作措施和管理办法, 工程开工建设时, 项目部要针对质量通病制订专项治理方案, 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水平, 给用户提交一个优质工程。

摘要:为加大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力度, 预防工程质量通病, 保障参建各方合法权益, 促进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全面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水平, 作者从施工现场管理的角度分析目前建筑工程质量现状, 提出自己的观点。

建筑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篇5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建筑安全生产工作是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拉动下,2007年建筑业完成总产值50018.62亿元,同比增长20.35%。在建筑业持续高速增长的条件下,各地、各部门和各建筑施工企业,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大部署,深化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整治,加强安全监管体系和制度建设,加大安全监管工作力度,有效保障和促进了建筑业的安全发展,但建筑事故多发,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安全生产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为促进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的各项要求,当前我们必须综合、深入分析建筑安全生产形势和事故多发的成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和建议,以事故教训推动工作,消除事故隐患,防范事故发生,保障安全生产。

一、安全生产形势分析

2007年全国建筑业共发生伤亡事故2278起,死亡2722人,同比增加48起,上升2.2%,死亡人数增加176人,上升6.9%(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安全事故840起,死亡1011人,同比下降5.4%和3.53%。其中,较大以上事故38起,同比下降2.5%;死亡159人,同比上升8.9%)。其中,发生较大事故96起,死亡357人,同比减少7起,下降6.8%,死亡人数减少26人,下降6.8%;发生重大事故5起,同比增加4起,上升400%,死亡55人,同比增加44人。发生特别重大事故2起,死亡99人,同比增加2起、99人。建筑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工矿商贸企业总数的19.18%和19.60%。

(一)事故特点

1.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总量上升。2007年全国建筑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比上年增长2.2%和6.9%,这是近两年来建筑事故死亡人数逐年下降后出现的新情况,今年遏制建筑业事故上升的任务十分艰巨。

2.重特大事故多发。发生重特大事故7起,死亡154人,同比分别增加6起,143人。特别是湖南省凤凰县堤溪沱江大桥“8.13”特别重大坍塌事故和湖北省恩施州宜万铁路高阳寨隧道口“11.20”特别重大坍塌事故的发生教训相当深刻,一年内连续发生两起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为建筑业比较罕见的。

3.坍塌和高处坠落事故仍是事故多发的主要类型。2007年坍塌和高处坠落事故共发生1257起,死亡1574人,分别占总量的54%和58%。其中较大事故共49起,死亡197人,分别占较大事故总数的51.0%和55.1%;重大以上事故4起,其中2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大事故和2起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坍塌事故,造成122人死亡。3月至11月份平均每月发生5起较大坍塌事故。

4.房屋建筑、公路桥梁、电力及铁路等施工事故多发。从事故行业构成看,房屋工程建筑较大以上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居第一位,分别占较大事故总量的35.0%和18.9%;其次是:公路桥梁占14.6%和24.0%、电力占10.7%和9.0%、铁路施工占8.25%和14.5%。

5.多数地区发生了较大以上事故。在全国32个统计单位中,有29个单位发生了较大以上事故,占90.6%。从地区构成看,发生4起以上较大事故的有14个。其中:

7起以上事故:浙江(7起、死亡24人)、四川(8起、死亡38人)、湖北(10起、死亡74人)。

6起事故:山西(6起、死亡35人)、江苏(6起、死亡32人)、重庆(6起、死亡23人)。

5起事故:山东(5起、死亡17人)、河南(5起、死亡23人)、广东(5起、死亡15人)。

4起事故:河北(4起、死亡17人)、黑龙江(4起、死亡12人)、陕西(4起、死亡

14人)、甘肃(4起、死亡12人)、安徽(4起、死亡13人)。

6.塔吊等起重机械事故多发。起重伤害发生较大以上事故23起,死亡90人,分别占建筑施工较大以上事故的22.3%和17.6%,其中塔吊倒塌较大以上事故发生16起,死亡65人,分别占起重伤害较大以上事故的69.6%和72.2%。特别是8月下旬至11月中旬,连续发生7起塔吊倒塌事故,死亡31人。塔吊事故主要发生在江苏(3起)、四川(2起)、河南(2起)等地,事发单位多为地方建筑施工企业及塔吊租赁企业。

7.中央建筑企业较大事故时有发生。中央建筑企业全年发生较大以上事故16起,占总数的13.6%,死亡100人,占总数的19.6%,同比下降23.5%和12.8%。主要集中在中国铁路建筑总公司、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和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

8.上半年事故大体呈逐月上升、下半年保持高位略有回落态势。从事故发生的时间分布看,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年初起点较高,到2月份下滑,从3月份开始逐月上升,下半年事故在高位保持平稳,至年底渐趋回落。

(二)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

1.建筑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基本建设规模快速扩大,城乡建筑增长过快,使建筑业现阶段呈现出事故高发、多发态势。2007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50018亿元,同比增长20.35%。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109751亿元,同比增长25.6%。全国公路、水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00亿元,同比增长22.3%。近五年来,高速公路建成2.8万公里,是过去15年的总和;新改建农村公路130万公里,是过去53年的总和。全国铁路基建投资完成1749.8亿元,同比增长12.7%,相当于2003-2005年三年的总和,在建铁路大中型项目125个。这些都给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带来巨大压力。

2.建筑市场不规范,监管不严。建设工程项目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建筑市场秩序不规范,违法分包、非法转包、挂靠等现象比较普遍,建筑市场上存在着拆分项目过细、工程标价过低、不合理压缩工期等问题,特别是建筑业市场门槛儿过低,一些低水平、低素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及队伍进入建筑市场,给建筑安全造成隐患。如湖南省凤凰县堤溪沱江大桥“8.13”特别重大坍塌事故就是因为工程项目中标造价过低,且抢工期、赶进度,忽视质量安全等问题造成的。

3.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管理滞后。在建设规模高速增长,施工战线拉长,安全风险加大的形势下,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管理滞后,安全责任不落实。一是一些项目建设单位不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招投标环节不规范,不及时支付安全生产措施费用,任意调整和改变工期,抢工期、赶进度。二是一些施工企业技术管理、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和安全管理工作不能适应企业规模发展的需要,难以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工序的安全监控。三是一些监理单位不认真履行对施工安全的监理职责,监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岗位资质与规范要求不符等问题。四是勘察、设计单位对工程前期安全因素重视不足,前期地质勘察设计深度不够,重大危险因素判识不明,地质类别不清,客观上缺乏对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的有效指导。

4.施工现场管理不严,隐患整改不彻底,“三违”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施工企业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认真,对发现的隐患整改不力,对工程分包队伍资质审核不严,违规分包、转包、习惯性违章等现象还大量存在。农民工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如河南郑州富田太阳城二期家居广场中心工程“9.6”模板支撑系统坍塌死亡7人事故,就是由于施工作业人员违规搭设模板支撑系统,对劳务分包队伍疏于管理,以包代管造成的一起较大责任事故。

5.违法违规行为是塔吊坍塌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2007年发生的16起塔吊坍塌事故中有9起是在塔吊安装、拆卸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原因和问题:一是塔吊安装、拆卸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违章从事特种作业;二是违章操作,违章指挥,现场安全技术交底不够,缺

失旁站监理;三是非法使用特种设备,未经检测检验,设备存在缺陷和隐患;四是使用单位维修人员不按规程进行维修保养,无安全保障技术措施,作业现场安全防护不到位。如河南南阳锦江公寓住宅楼工地“6.5”塔吊坍塌死亡7人事故,直接原因就是租赁企业不具备塔吊安装、拆卸资质,违规作业造成的。

6.政府行业监管存在管理漏洞。建筑业专业门类较多,监管职责分属不同的职能部门,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监管体系,造成政府监管主体责任不落实。一是一些铁路、公路、电力及其他工业建设项目等行业领域专业建设工程行业监管职责不明确,安全监管体系不健全,监管人员配备不足,责任没有完全落实;二是一些地区和部门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相对比较薄弱,一些领域和环节存在监管盲区,如经济开发区、高科技园区、工业园区、一些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和工业建设项目、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村镇建设工程等游离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管之外,存在监管盲区。

二、典型案例分析

(一)湖南省凤凰县堤溪沱江大桥“8.13”坍塌特别重大事故。

1.基本情况

2007年8月13日16时30分,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正在建设的堤溪沱江大桥第一孔主拱圈支架拆卸完毕,正在1号桥墩下休息人员发现第一孔主拱圈多处开裂、掉渣。至16时45分,掉落砂浆碎块体积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掉渣处出现明显裂缝,并落下大块石头。此时,0号桥台侧2号腹拱下方主拱圈局部下沉,该处桥面局部下凹,靠0号桥台的1号腹拱迅速破坏下塌,2号腹拱下方主拱圈完全断裂,1号孔坍塌。受连拱效应影响,整个大桥迅速向0号桥台方向坍塌,坍塌过程持续30秒。事故共造成64人死亡。堤溪沱江大桥是在建凤凰至大兴公路(以下称“凤大公路”)控制性工程之一,属A1合同段,其建设单位是湘西自治州凤大公路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是湖南路桥建设集团公司;勘察设计单位是湖南华罡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是湖南省金衢交通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2.主要原因和教训

经调查认定,这是一起由工程质量引起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堤溪沱江大桥主拱圈材料不能满足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上部构造施工工序不合理,主拱圈砌筑质量差,降低了拱圈砌体的整体性和强度。随着拱上施工荷载的不断增加,造成1号孔主拱圈最薄弱部位强度达到破坏极限而垮塌。受连拱效应影响,整个大桥迅速坍塌。事故的发生暴露出施工单位施工管理混乱、建设单位抢工期、监理单位未履行监理职责、勘察设计单位技术服务不到位、政府行业安全监管不力等问题。

(二)湖北恩施宜万铁路高阳寨隧道口“11.20”特别重大坍塌事故。

1.基本情况

2007年11月20日8时44分,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野三关镇境内,正在建设的宜万(宜昌—万州)铁路Ⅱ线高阳寨隧道进口发生了特别重大坍塌事故。该隧道进口端线路走向与318国道近垂直相交,公路外侧为木龙河河谷,隧道与木龙河大桥相连。隧道全长4404.76m,已完成开挖4388m,在距洞口还剩5米时,隧道进口周围的危岩发生了坍塌,致使在隧道进口下方作业的4名工人和318国道上途经隧道口下方的一辆长途客车被埋压,事故造成35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498.68万元。

2.主要原因和教训

(1)直接原因

隧道洞口边坡岩体,受施工爆破动力作用,致使边坡岩体沿原生隐蔽节理面与母岩分离,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失稳向坡外滑出,岩体瞬间向下崩塌解体,造成事故发生。

(2)间接原因

一是勘察设计单位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提交的相关勘察文件中有关高阳寨隧道边坡稳定性的地质勘察结论与现场实际不符,地质勘察工作深度不够,勘察设计方案中的部分措施指导性不够。二是施工单位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所属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在施工超前地质探测工作不到位;施工地质工作有缺陷;洞口段未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方案组织爆破施工;对导洞施工、洞口围岩监控监测和高边坡防护工程技术措施不到位。三是监理单位四川铁科建设监理公司的部分监理人员不具备隧道监理资质,现场监理力量不足;未做到旁站监理,疏于现场监理。四是建设管理单位武汉铁路局宜万铁路总指挥部对勘察设计的技术管理不够严格;在日常施工安全检查不严格;对监理单位的合同履约疏于监管,对现场监理的管理不到位。

(三)无锡市银仁—御墅花园D-A8号房工地“11.14”重大起重机坠落事故。

1.基本情况

2007年11月14日,江苏省无锡市银仁—御墅花园D-A8号房工程施工工地,发生一起施工升降机吊笼坠落事故,造成吊笼内11人死亡,6人受伤。

建设单位:无锡市银仁房屋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工程总包单位: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赛华监理公司。

设备生产单位:江苏启东市建筑机械厂。

2.主要原因和教训

经调查初步分析认定:该升降机西侧吊笼电磁制动电机的制动力矩承受不了吊笼内的载重荷载,导致吊笼失速下坠。降坠安全器动作后,由于下背轮的脱落、上背轮螺栓的松动,导致驱动、防坠齿轮与齿条相脱离,防坠安全器不能起到保护作用,导致事故发生。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不严,施工现场安全监管不力,存在漏洞。升降机为明令淘汰的落后产品,其在租赁使用的各个环节都存在问题,投入使用前未验收,未委托评估机构对升降机进行定期评估,检查和维修保养不到位,没有定期进行坠落试验,导致设备存在重大隐患并未及时发现。二是监理单位未认真履行监理职责,工作不实不细,没有对设备检查、维修和保养工作等环节实施监理。

三、主要对策措施与建议

针对建筑安全生产严峻形势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强化监管,在立足预防,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上下功夫,切实做好建筑安全生产工作,为此,提出以下对策措施和建议:

(一)认真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措施,深化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消除事故隐患

现阶段安全生产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进一步降低事故总量。隐患是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等,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一句话,隐患是安全生产各种矛盾问题的集中表现,也是滋生事故的土壤,只有消除隐患,才能防范事故发生,确保生产安全。当前深化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是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重大举措。为此,我们要支持配合建设、铁道、交通、水利、电监等部门,督促各生产经营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深化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并配合有关部门加强联合督查、抽查,指导各地、各企业、各项目单位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措施和要求,重点做好铁路建设、公路建设、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以及风险较大的桥梁、隧道、电站、水利设施等专业工程建设的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监管。同时,对台风、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地质灾害所引发的建筑施工事故的重大隐患也要认真开展排查治理。对边坡基坑支护、脚手架工程、塔吊安装拆卸、升降机作业、施工用电、施工现场排水、临时设施等关键环节进行重

点排查,严防坍塌、坠落、模板支撑构件垮落、起重机倒塌等易发事故。

(二)切实落实政府监管职责,强化建筑施工安全监管

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是安全生产的监管主体,负有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的部门是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监管主体。当前,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多发,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深层次原因之一,就是建筑施工安全政府监管主体不明确,职责交叉,权责脱节,多头管理,责任不落实。一些行业领域主体缺位,管理缺失,尚未形成统一、协调的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主体。为此,建议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切实解决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的体制和机制问题,应依据《安全生产法》、《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在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三定”方案中应明确相关的安全监管职责,建立健全对各类建筑施工领域实施由一个大部门统一监管的主体和体系。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铁路、公路、水利、电力及其他各类工业建设工程等实施统一监管。总之,要统筹城乡管理,转变政府职能,理顺监管关系,整合行政资源,形成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统一监管,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职,相互配合,协调运转的大建设安全监管模式和机制。

(三)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加大监管力度,防范事故发生

必须强化事故管理,以事故教训推动工作,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一是建立建筑较大以上事故备案制度和约谈机制。凡是发生较大以上建筑事故的,要求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在事故调查处理结案后十五天之内报送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备案;会同建设部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对三十天内连续发生两起较大以上事故和一起重大事故的地方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进行约谈,查找原因,吸取教训,强化督促整改措施和落实。同时,对事发企业(单位)视其不同情况,实施停业整顿,暂扣、直至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给予资质降级、经济处罚或组织督导组进驻现场督导。二是建立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制度。对较大以上典型事故或具有同类共性的案例要组织有关企业、专家和主管部门负责人进行事故分析,找出事故发生原因,吸取事故教训,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建议。三是加大事故现场督导跟踪力度,掌握事故调查情况,指导地方做好事故查处工作。四是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发生事故责任单位和有关责任人严厉进行追究,处罚到位,决不姑息。

(四)完善安全责任体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防范事故发生,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关键在于落实建设、施工、监理、勘察设计等建设各方主体责任。一是建设工程各方责任主体必须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主要责任人特别是法定代表人要切实负起安全生产的领导责任,承担起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二是要构建以企业法定代表人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健全从总公司、二级企业、项目部,到班组、作业队、一线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管理链,特别要落实企业和施工现场终端安全责任。三是强化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各级管理人员安全工作业绩考核,建立企业安全奖励激励机制,对安全管理先进的企业、个人要给予奖励、表彰,对管理不善,事故频发的企业要严肃处理,并记入安全生产不良信用档案。四是强化对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落实安全责任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把安全责任和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五)规范建筑市场,实施综合治理

建筑市场不规范,秩序混乱,严重影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必须实施综合治理,切实加以解决。一是规范建设业主的市场准入制度,防止不具备经营条件的投资者作为建设业主进入市场。二是加强对市场竞争行为的监管,规范招投标行为,并明确在工程招投标中,将安全生产费用专项列出,不纳入商务竞标,并要求业主对该费用的使用管理作出明确规定。同时,改变低价中标的方式,支持合理标价中标,防止一味追求压缩投资,为企业设备更新和安全投入提供一定的空间。三是着力培育建筑二级市场特别是劳务市场等,依托地方政府开办农民工培训学校,加强劳务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安全素质和基本技能,有组织和成建制地

提供劳务用工服务。四是要提高建筑市场企业准入门槛,杜绝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资质能力差,管理混乱的企业和劳务队伍进入建筑市场从事建筑施工活动。五是依法严厉处罚违法违规分包、转包、挂靠等企业和个人行为。

(六)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建筑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TU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2-0161-02

现阶段,经济全球化趋势给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只有在不断改进的基础上才可以实现与时俱进[1]。从某种程度上讲,建筑工程管理可以反映出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以及实际工程建设的规律,科学化的建筑工程管理能够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降低管理成本,使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获得更多经济利益[2]。因此,在建筑工程的实际管理工作中,应制定合理化的管理方案,实现工程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以及科学化。

1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发展现状

1.1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严重的人员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讲,建筑工程行业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所需要的劳动力相对较多,因此应高度重视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控制管理,充分发挥施工人员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大多数工程施工企业都缺乏全面的可行性相对较强的人员管理制度,难以对施工人员实施科学化管理,不能实现施工人员之间的合理调配,进而使施工人员的流动性相对较大,缺乏相应的专业化技术培训。建筑工程的部分施工单位实施包工制,也就是说一个或者是多个包工头需要带领几支建筑工程队伍来完成建筑工程,而且这些施工队伍一般情况下都属于临时拼凑的,建筑工程的相关施工人员不能经过科学化的技能培训与安全培训,在综合素质方面相对角度,缺乏统一化的调配,最终引发劳动力浪费问题以及窝工问题。

1.2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施工材料管理不当

目前,大部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仅仅重视眼前利益,而大大忽视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长久发展,施工建设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材料不符合规范化标准。例如,部分建筑工程的施工企业从一些地下加工厂或者不正规钢材厂制备质量不合格的螺纹钢以及圆钢等零部件,造成钢结构在韧度以及强度上都难以达到标准。还有部分建筑工程单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使用了煤含量以及粘土质量都不合格的施工红砖,造成抗压强度难以达到施工标准,甚至是应用相对较多的碎砖,从而使墙体非常容易出现裂缝问题[3]。部分建筑工程企业还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购买质量水平低下的石粉来部分代替石粉。在砂子选择方面,选择泥土含量相对较多的砂子,而且不进行水洗,直接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或者是所选用的砂子没有进行认真仔细的筛选,不管什么质量的砂子都搅入到混凝土中,这就直接造成了混凝土强度水平较低,若将其用在建筑工程的打基础环节,则非常容易引起桩基偏位,若将其用在顶部位置则非常容易引起顶部位置裂缝出现渗漏。此外,部分建筑工程的施工企业在施工水泥标号方面投机取巧以及弄虚作假,造成水泥质量不达标,进而延误到建筑工程的工期,最终严重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实际质量。

1.3 建筑工程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

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离不开管理制度的指导,但是部分建筑工程的施工企业却没有一整套可行性相对较强的科学管理制度,从而给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此外,即便是部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已经制定出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因管理制度缺乏合理性以及科学性,与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导致管理制度的发挥效果相对较小[4]。还有部分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在管理措施与具体方法方面不够具体,难以贯彻落实。

2 建筑工程管理的控制策略

2.1 加强建筑工程的人员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加强人员的管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管理:

首先是人员的培训,建筑工程的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工程施工人员技能培训,根据不同岗位实施岗前培训,而且还应加强人员的施工质量培训与安全意識培训,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建设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

其次是高素质人才的选拔与聘用。增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不仅要具有相对较高的专业化业务水平,还必须要有较强的职业道德素质。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应具备大量的现代化管理知识储备,并熟悉掌握相应的工程管理手段,从而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高效化、科学化以及专业化。所以,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要聘用高素质的人才,加大对管理队伍的实际培训力度,并实行淘汰制,改变人才缺乏现象。

最后是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的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与管理,科学化的人力资源配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企业成本,因此,工程管理人员需对各部门人员实施准确预测与统计,清楚了解各部门的实际情况,然后按照岗位需求,科学安排人员,确保人员管理的科学化,最终实现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5]。

2.2 强化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管理工作中,应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放在首位,在保证工程工期的基础上,确保质量安全。而要想保证质量,首先要合理选用质量符合标准的施工材料,把好材料采购关。在施工材料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应选择正规以及信誉好的厂家,并对质量进行试验,确保将材料试用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当施工材料进入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之前,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应组织施工部门、建设部门以及监管部门进行材料评价以及认证,并在认证单上确认签字。

针对质量问题,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成立相关的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然后指定专门部门负责人进行管理,督促施工人员必须按照规范化的施工要求来执行,彻底清除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认真监测每一个环节,禁止不合格工序的继续进行,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巡逻勘察,若发现违章行为,必须对相关人员进行严格处理,必要情况下需要给予其一定的经济处罚,防止再次发生,并提醒建筑工程的全体施工人员高度重视施工质量问题。

2.3 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的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的相关建筑企业应建立健全相对具体的管理制度,并将管理制度贯彻落实到具体施工环节中,包括建筑工程的项目领导管理、工程计划管理、建筑工程进度管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程物资采购管理、机械设备应用管理以及工程成本控制管理等。

在制定工程管理制度过程中,不仅要符合工程建设的实际以及切实可行,还必须要根据各个环节设立相对具体的管理条例,保证建筑工程相关管理制度体系可以落实到位。

3 结 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以及系统性都相对较强的工作,关系到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顺利开展。因此,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管理工作中,相关管理人员应针对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通过加强建筑工程的人员管理、强化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以及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的管理制度等措施,提升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从根本上推动建筑工程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立堂.论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其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4,(34).

[2] 赖称平.建筑工程管理现状解析及控制策略研究[J].门窗,2014,(7).

[3] 曾静.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其控制措施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5,(5).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现状与分析 篇7

1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现状

1.1工程准备阶段资料的管理现状

这类文件主要是工程建设前, 确立项目、项目调研、工程审批、工程勘探、工程设计、招标文件、施工许可等在工程准备阶段办理的文件。这些文件证明该工程是经国家有关部门审批通过, 并按照法定流程进行登记注册的合法工程, 并非违章建筑。由于这类文件受到国家法律程序的严格约束和相关部门的检查审批, 所以一般都能得到完整有效的保存。但是少数企业存在以下问题:1、征用地方面的手续不够齐全, 施工许可手续尚未办妥就擅自开工, 一般都是缺少工程规划许可证, 或者公安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2、实际施工内容、施工规模与施工许可证中的内容不够符合, 有些建筑单位由于资金、设计等方面的原因将工程肢解分包给他人。3、未能及时把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变更设计文件报送有关部门审批, 导致施工设计方面的文件审查不够全面。4、缺乏建筑节能设计文件的审查和备案。5、审批的工程名称与实际工程名称存在不一致的现象, 或者工程名称的书写比较简略, 出现一些雷同名称。

1.2工程监理资料

《建筑工程监理规范》明确要求工程建设要完整的保存监理资料。所以绝大多数的施工单位都完整的保存了监理资料。一些实力较强的监理公司甚至引进了ISO质量认证体系, 监理工作认真负责, 还配备了专门的资料管理员。总体上来说监理资料的管理工作做得比较好, 但是部分企业存在以下问题:1、监理公司的组织形式与投标时做出的承诺不太符合;未经过合法程序就擅自变更总监;任命不够资格的人做总监代表;一些监理员没有上岗证。2、监理规划的编制人员以及审批人员不符合相关要求;监理规划千篇一律, 缺乏针对性, 与实际情况不够符合;监理规划的具体内容不太符合相关要求, 没有根据设计上的变化而及时进行改动, 指导意义不够强[1]。

1.3施工资料

施工资料是所有建筑资料中种类、数量最多的, 也是来源最广泛, 编制难度最大的一类资料。随着建筑企业对施工资料管理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 建筑施工资料的水平在不断提高, 在规范化、计算机化方面前进了一大步。目前部分企业存在以下问题:1、编制和审核施工方案的人员不符合相关规定, 而且方案内容缺乏针对性, 甚至存在抄袭行为。2、没有按时回复监理人员的通知或缺少必要的附件。3、未能及时记录日常施工日志, 施工日志的内容不够规范、不够完整。

1.4竣工图及竣工验收文件

这是工程管理的最后一步, 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所以监管部门和施工单位都比较重视相关资料的管理工作。管理工作总体上不错, 但也发现以下一些问题:1、缺乏竣工验收方案。2、验收文件不全。3、竣工验收报告不够规范, 比如签名不够齐全, 无结论。

2建筑工程资料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而且问题涉及面比较广, 这说明影响管理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对此笔者进行了分析, 得出以下几点原因。

2.1主观认识不足

1、一些施工单位平时不注意建筑工程资料的整理工作, 到有关部门要来检查或者工程竣工验收时才匆匆忙忙的准备资料。2、认为工程资料是资料员的工作, 使得一些资料员越俎代庖, 与工程质量直接挂钩。3、与之相反的是一些单位不重视资料员, 资料员由他人兼任。

2.2管理人员知识结构不够合理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人员除了应当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专业技术知识、质量专业知识、信息管理知识以及科技档案管理知识, 还应当熟知当地工程主管部门的有关政策和相关文件。目前一些工程资料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单一, 而且缺乏相关培训, 难以胜任当前繁琐复杂的工程资料管理工作。工程资料管理人员有些资料管理的好, 有些资料管理的不够好就反应出这一问题[2]。

2.3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建筑工程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 一项工程往往包含多个子工程, 有些子工程又可以细分为多个子工程, 但是目前比较缺乏专业的建筑工程管理人才, 一个管理员往往需要管理多个子工程的档案, 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质量难以保证。

2.4管理不健全

目前一些单位的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岗位责任不够明确, 一些岗位的资料无人整理或者资料出现问题找不到相关责任人。一些工作人员在工作时缺乏责任心, 对资料的整理工作一拖再拖, 导致一些资料丢失。

2.5硬件设施差

办公环境、储藏条件对工程资料的管理有着重要影响。一些施工单位工程资料管理办公场所简陋甚至没有专门的资料管理办公场所, 没有资料存放柜或者资料存放柜比较少不够用, 没有办公电脑以及打印机等设备。这些都会给工程资料的管理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容易造成工程资料的丢失、破损。

2.6监管工作不到位

首先一些工程监管人员在思想上不重视, 他们过分重视对建筑工程实体的质量检查, 而比较忽视对工程资料的检查, 通常对工程实体的质量都会进行详细而认真的检查, 并严格处理工程中的质量隐患, 但是对工程资料则疏于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不够认真仔细难以发现问题, 即使发现了问题, 对问题的处理也不够严格[3]。其次一些工程监管人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他们在检查过程中不能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篇8

1 建筑工程管理概述

1.1 建筑工程管理的内容概述

建筑工程管理的内容应当充分考虑经济学规律和国家的基本国情,融合不同种类的资源,融合资源于工程建设的实践之中,策划、监控、组管和调和建筑工程的全部过程,最终达到提高建筑质量和建筑企业效益的目的。由于建筑工程管理涉及工程项目从成立到工程竣工的全过程,因而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工程质量管理、工程进度管理、工程安全管理和工程投资管理这几个方面。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创新和改进建筑工程管理措施对建筑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至关重要。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技术,既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又能改善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还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扩大其影响力。

1.2 完善建筑工程管理的必要性

建筑行业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积极倡导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在实践中综合考虑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和实际施工条件等因素,这是保证建筑施工质量,提高建筑行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建设单位通过完善建筑施工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保证建筑施工的正常进行和提高施工质量,促进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提高施工效率和管理效率,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加快建筑物的施工进度和改善工程质量,进而提高我国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探析

2.1 建筑工程的监管体制不完善

随着人们对建筑行业标准的提高,我国建筑市场中绝大多数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监管体制均需改善。许多建设单位不具备健全的监管体制,使得管理工作脱离实际情况,不能合理有效地安排施工人员,拖延了工期,不利于促进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没有从开始到完成整个过程中的企业经济管理机构来完成建设项目。此外,建设单位为了减少开支而随意裁减施工人员,导致监督管理工作混乱,严重影响了建筑管理工作的效率,降低了工程质量,增加了工程投资成本,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2.2 缺乏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建筑设计、检查、勘探、监管工作往往缺乏健全的安全制度和完善的组织机构与项目监督管理体系,使得建设企业承包三方与工程项目管理与总承包方缺少沟通与联系,使得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相互脱节,严重影响了建筑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不利于保障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安全性和建筑的质量。目前我国的很多施工公司随意减少施工人员,导致一个管理人员负责多项监督管理工作,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严重受到了影响,以致于工程质量降低,投资成本增高。在生产过程中忽略安全技术管理制度,不利于合理配置和优化施工资源,保证建筑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降低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

2.3 建筑工程管理高端人才缺乏

随着建筑环境的日益复杂和企业建筑工程管理观念的传统落后,使得建筑行业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与其他行业相比,成本投入和工作人员的安排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尤其在建筑工程管理层中,存在观念上的严重偏差,加上缺少先进的施工机器设备,使得建筑工程施工效率极大降低。管理人员守旧的管理观念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在我国建筑行业市场上,专业人才十分欠缺,企业出于资金成本的考虑,选择了对薪水要求较低的低端建筑人才。我国对建筑管理人才的资质认定跟不上国际的步伐,多数项目管理人员素质低,难以匹配上国际的建筑施工水准。加上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都比较低,使得建设单位缺乏突出的管理人员,缺乏创新的机械设备、建筑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不利于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

3 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策略

3.1 完善建筑工程的监管体制

完善建筑工程监管体制进行是建立在对建筑工程进行妥善管理和秩序维护的基础之上的。然而我国很多建筑单位的监管体制都不够健全。所以要建设合理的、科学的监管体制,必须建立专门的监管部门,并根据工程项目妥善安排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中国建筑工程管理机制需要多向其他发达国家学习,每一个环节的审查,都有严格的审查要求,建筑技术人才资格注册有明确的规定。完善我们自己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都需要对一些不足的问题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只有建立适合我们自己的完善的管理机制,才能推进各方面建设企业的正常经营管理。

3.2 健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建筑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的作用非常大,国内相关人士纷纷对工程项目管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健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建设项目的效率和利润。合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使得我国的项目管理有了创造性的突破。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地不断发展,出现了招标等不同的管理机制,国内的建筑施工质量问题严重不足,给社会带来了恶劣的影响,使得一些人的利益严重受到损害,然而国外的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制度就相对比较健全,安全制度的完善,使得国内建筑业应当积极向国外建筑业的优秀制度和理念进行借鉴和学习。

3.3 完善建筑工程管理高端人才的培养策略

由于建筑环境的日益复杂和企业建筑工程管理观念的传统落后,使得建筑行业在成本投入和工作人员的安排上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因而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层人员的素质,建设单位应当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完善定期考核制度,引进先进的施工机器设备,并积极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加强管理人员间的技术交底,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改进管理人员守旧的管理观念,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水平,机械设备、建筑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并且完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作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管理系统是建筑行业的基础,一旦不完善则将造成严重问题。作者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及重要性的深入分析,认为完善建筑工程的监管体制和建筑工程管理高端人才的培养策略,健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制度,这有利于使管理人员严格制定的详细施工方案,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工作,还有利于使建筑工程的各个施工环节相辅相成、协调一致,进而使管理策略能够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汤朝龙.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创新[J].企业技术开发,2012(23).

[2]刘建英,蒋永前.解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0).

建筑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篇9

关键词:市政工程,安全生产,现状,管理措施

0 引言

市政工程属于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内容包括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城市能源供应设施、城市环境保护设施、供排水系统设施、园林绿化设施、防灾安全设施以及邮电通讯设施。市政工程越完善标志着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水平越高。随着市政工程建设速度的加快,建筑安全事故开始频发。因此,在加快市政工程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对市政工程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1 市政工程建筑安全生产现状

建筑施工具有如下几个特点:露天作业多、高空作业多、手工劳动多、临时员工多。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具有流动性、复杂性和密集性。受建筑施工特点和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特点的影响,市政工程建筑安全生产的现状具有如下几个表现:

1)领导重视不够,责任不明确。

市政工程的参建单位众多,具体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勘察单位、设备租赁单位等。安全责任主体众多,造成安全责任不明确。如果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各个单位之间往往出现推诿扯皮现象。同时,各参建单位的领导对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安全生产意识淡薄,也是造成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参建单位没有树立安全生产理念,没有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造成建筑工程质量与企业经济效益不平衡发展。

2)安全意识淡薄,缺乏监督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安全生产意识淡薄、监督力度不够的现象,具体表现在:第一,企业管理人员呈现年轻化趋势,重效益轻安全的理念比较严重;第二,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够完善,监督管理力度不大;第三,缺少专业的安全指导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到位,致使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施工常识。根据调查显示,很多建筑施工企业严重缺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多数都是在应付上级部门的随机安全检查,根本没有做到日常动态安全生产管理。企业缺乏监督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低,管理能力不强;第二,缺乏相关法律常识,不能依照法律法规管理建筑安全生产活动;第三,监督管理力度不够,管理的范围划分不明确。

3)建筑市场秩序混乱。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筑市场受到各种主体的扰乱,其秩序愈加显示出不够规范,具体表现为:第一,施工企业为了减少投资成本,随意抢工、赶工,压缩合理工期;第二,建筑企业为了避开政府的监管,在没有办理施工许可证等各种手续的前提下,自作主张开工建设;第三,在政府监督下的形象工程和房地产开发工程中,存在着虚假招标、暗箱操作的现象,严重违反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4)安全生产技术相对落后。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对于市政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出现很多施工难度大、危险性高的重点工程,如奥运会场馆工程、世博会场馆工程等,这些工程对于安全生产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就目前我国建筑安全生产技术的发展来看,水平相对落后,资金投入力度不足,为安全生产埋下了一定的隐患。

5)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足。

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足是目前建筑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很多建筑企业没有购买安全设施和安全防护用品,缺少安全培训工作,没有给施工人员办理安全意外保险,导致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缺少保障,一旦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将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财产损失。

2 加强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措施

市政工程是一个城市形象的标志,加强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是提高市政工程质量,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重要保证。针对目前市政工程建筑安全生产现状,特提出以下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筑施工企业要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应严格贯彻执行管理制度,以建筑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对建筑安全事故进行严肃处理。同时,加大奖惩力度,一旦发现管理漏洞,应严格追究责任。另外,企业的管理者应加大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将安全生产工作放在第一位,实行安全与效益挂钩的生产机制,促进企业的发展。

2)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有效的监督能够提高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因此要加大监督执法力度。首先,建筑企业应该严格按照施工安全标准进行现场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争创文明施工单位。其次,企业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改变传统的告知性安全检查方式,采取随机检查或者抽查的方式来监督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促进企业提高安全生产意识,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3)加强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建筑企业应针对多发性事故进行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如高空作业、火灾、触电、机具伤害等,具体治理措施如下:第一,加强监督检查;第二,贯彻落实施工设计、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等工作;第三,针对特种设备建立安全管理机制;第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时监控施工过程,提高生产安全性。

4)加大资金投入,规范市场秩序。建筑企业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设备更新管理,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保护意识。同时,还要规范市场秩序,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的资质证书,建立严格的建筑市场准入制度,创建公平、有序的建筑市场环境。

3 结语

市政工程关系着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由于受到建筑工程特点和安全生产管理特点的影响,导致市政工程建筑安全生产的现状不容乐观。对此,我们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从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入手,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和安全生产项目专项治理力度,不断探索和改进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为国家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升.建筑施工业安全管理问题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2):19-20.

[2]洪亮.对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的一些思索[J].山西建筑,2008,34(9):252-253.

建筑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建筑行业得到了大力发展, 建设过程中的施工安全变得尤为重要, 如何加强施工建设管理, 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是建筑企业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1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的现状

建筑工程监督管理主要是在建筑工程立项之后, 对建筑工程招标、建设规划、建筑设计以及建筑施工等过程的安全监督。由于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起步较晚, 对于建筑工程安全监督制度没有深度研究, 缺乏安全监督具体管理经验, 在建筑工程安全监督具体工作中出现较多问题。

1. 1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监督体制不完善

要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监督具体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一定要有一系列科学、完备、适当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制度且开设专门的安全监督组织, 按照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具体标准设置所需要的安全监督工作岗位和任务。

1. 2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体制不科学

因我国建筑工程劳务队伍素质较低、专业程度不高, 因此在建筑工程进行建设时需要较多人力物力对劳务队伍进行安全监督管理, 由于缺乏安全监督管理人员, 安全监督管理的效果不明显。

1. 3建筑工程安全监管模式缺乏适当性和科学性

我国大多数建筑工程的运行都是由建设单位或承包企业负责宏观调控和统一施工, 而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却是直接负责安全监督、管理、控制工程施工的全部过程, 建筑工程的实施由实际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共同完成。新时期建筑工程建设除了专业性较强的环节外, 基础操作和施工全部由劳务队运用工程器械和设施来完成, 因实际操作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专业程度较低, 不利于安全监督管理模式的发展和完善, 不利于监督管理水平的提升。

1. 4建筑工程安全监督队伍总体水平不高

当前, 我国大多数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队伍缺乏专业知识及系统培训, 从而在实际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常发生违规操作和错误管理, 其不仅无法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且大大增加了建筑工程难度, 阻碍了工程进度。

1. 5为赶进度忽视工程安全监督管理

伴随我国当前建筑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多, 工程单位若想在建筑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 多数采取追赶进度的方式, 以此使得单位本身具有优势与其他工程单位竞争。但有些建筑单位盲目追赶工程进度, 忽视了对建筑工程安全的监督管理, 导致建筑工程安全系数和建筑质量不达标, 不仅影响工程单位的声誉, 且阻碍了整个建筑产业的发展。

2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制度的创新

2. 1建立健全建筑工程安全监管法律法规

在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方面, 应当增加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 完善法律制度, 且保证其有效实行。同时, 强制制定专业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 严格规定安全监督管理范围, 严格考核及控制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专业化。在实际施工中不断修订、健全工程质量安全体系, 在问责机制上必须要求企业与政府间透明、及时的沟通, 出现问题有法可依。

2. 2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及业务能力的创新

在整个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 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配备应当符合高素质、专业化的条件, 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持证上岗制度。同时, 建筑工程单位还应当不定期对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开展职业素质教育和业务培训, 甚至可以在单位独立设置安全监督管理培训中心, 以此增加并巩固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为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奠定夯实基础。

2. 3加强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管理体制

以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为中心, 加强政府安全监督管理, 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建筑工程安全监督需要从施工现场实体监督扩展到工程建设有关工程监督工作, 应当重视安全监督工程现场安全监督体系的建立完善, 确保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正常有效的运作。

2. 4优化人员配置, 加强监管人员管理

按照建筑工程对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需要状况, 各建筑工程之间需要对现存或潜在安全监督管理人员进行细密安排, 合理调配专业人员, 使得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得以充分发挥。 提高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效率, 确保建筑工程建设的安全。

2. 5实行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

建筑工程单位应当优化建设结构, 缩减安全监督管理层次, 同时实施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度和绩效考核机制, 将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完全分布到每一个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岗位上, 明确各工程环节和各工序安全监督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在整个施工过程中, 企业要会同政府部门将工程全过程的安全监督与管理实现程序化与法律化, 建立一套关乎企业信誉的永久性质量档案, 实现对企业的终身问责机制。

3结语

综上所述,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建筑工程单位应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力度, 创新管理理念及安全监督管理模式, 努力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水平, 从而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 使建筑工程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光省.浅议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J].山东工业技术, 2016, (3) .

[2]姜峰.建筑工程安全应急管理防范措施探讨[J].硅谷, 2014, (22) .

[3]赵灵建.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学, 2014, (1) .

[4]蔡正.关于建筑工程安全的思考[J].江西建材, 2014, (17) .

建筑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篇11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现状;措施

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让建筑业承受着巨大压力。为了使人们居住更加舒适、健康、和谐,各种大规模建筑、高楼建筑、新理念建筑层出不穷,为城市带来多元化的居住环境的同时还给建筑工程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建筑工程管理要紧跟建筑业革新推进的步伐,不断创新发展,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技术、发现新的管理漏洞、完善整个管理体系。

1 建筑工程管理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

(1)一个合理、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能够控制企业成本,争取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建筑工程管理贯穿整个工程,参与竞标、投标、施工、验收等环节中。首先要结合企业自身竞争优势和工程需要制定合理的竞标方案,给出合理的竞标价格,再根据工程特点和自身的施工水平和能力,制定经济有效、易于控制的施工方案、组织方案,从而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财力,降低工程造价。从材料价格、施工质量到工程验收等行使监督的权利,控制施工中出现的漏洞,用管理控制的方式提高整个工程质量,减小工程返工造价浪费。

(2)建筑行业事故发生较多,常常出现质量不合格的工程,主要是施工中没有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和操作规程来进行施工,在管理上有漏洞和疏忽。工程在每一个施工环节中都要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施工质量,及时发现工程隐患,并且迅速提出解决方案,保证施工质量安全。

(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是时代之需。建筑行业的发展遇到一些大大小小的困难,需要借助管理的手段进行调节和促进。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进行管理能够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减少差错;及时找出问题,不断改进施工方法和技术。提高管理手段和管理水平才能保证企业的稳定、快速发展。

2 现代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2.1 施工管理水平较为低下

现代建筑企业越来越重视工程管理,但是管理水平还处于低级阶段。工程管理是一项多学科融合的技能,既要懂得技术,又要善于管理,还要了解法律、外语等专业。而在具体施工中,大多数的承包单位、施工单位施工队伍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质都比较低,这也给管理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困难。现在的建筑工程领域竞争激烈,一些设计、建立、承包、单位总体管理水平不高,竞争力也不强,很难适应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也限制了管理水平的提高。

2.2 忽视施工阶段的管理

我国工程施工阶段忽视工程管理主要体现在人员设备上。首先施工管理人员大多是施工经验较多,从事施工行业时间较长者,其对于工程管理的理论知识都非常匮乏,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管理工程,不能从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角度去思考整个施工管理或者部分工程管理体系;施工方为了节省造价,在设备上投入较少,机械化水平低下,导致生产率低下;施工队伍人员流动性很大,一个施工队伍常常是临时拼凑,在施工中不能形成有效的合作技能,给管理人员也带来很多麻烦。

2.3 缺乏质量管理意识

工程质量是施工核心因素,建筑工程施工条件各异,环境特殊,外部因素很容易影响工程质量,所以在施工中一定要根据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精细、合理施工。但实际上,很多工程技术管理不科学,更多的是追求企业的经济利益,从而忽视对质量的监督控制,造成工程事故。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建筑行业企业的资质管理都存在很多漏洞,很多资历较低的企业都出现在市场上,经常会出现施工方无证、超范围承包工程、私下交易等,无疑给工程质量埋下了隐患。

2.4 忽视工程核算的作用

在施工中,使各部门对企业内部经济核算的可操作性和项目经理部对成本控制指导性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但是建筑工程中常常忽视工程核算的作用,而一味追求施工方案和施工速度。当前在施工企业中存在对在建或已完工程统计、业务、会计“三算”不一致等问题,造成成本核算不实,降低了成本管理质量。

3 建筑工程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3.1 制定管理体系,加强技术革新

一个工程管理要得到有效发挥,需要管理层制定符合工程需要的管理制度,包括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等,形成有法可依、有职有责的有机统一整体。建立完善的领导责任制度,把每个任务分配到个人,落实岗位责任制度,保障工程管理的顺利进行。还要具有创造性思维,在工程管理中形成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和现实条件相符合的管理模式,从时代的脚步出发创造出属于体现行业发展的管理新机制。

3.2 加强人员专业技能

建筑工程管理主要集中点是人。①管理人员要具备多项综合素质,是一个管理型、技术型的复合型人才,对建筑设计、经济管理、法律合同等都有一定的储备知识,满足工程管理的需要。管理人员还要对各部门机能、各施工环节重点进行充分了解,把所学才能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②是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制定培训制度,對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保证施工人员能够熟练操作各种设备,使施工人员了解施工内容和施工技术,保证工程高效率工作。③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减少人力浪费,降低工程成本。管理者和施工者之间要保持人才的有效流动和动态平衡,合理调配人员,充分调动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利用劳力资源。

3.3 加强工程核算

工程核算管理是项目进行成本预测、控制的主要信息来源,也是项目进行成本分析的主要依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造价。所以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核算管理体系:①需要对内部预算编制前的数据要进行详细的测算和整理,保证预算的正确性;②所有施工预算控制造价要进行反复敲定;③严格执行内部预算交底、发放管理制度,建立管理台账、及时准确送达使用部门和项目经理部;④考虑施工中的材料成本、人力成本、设备成本,最大限度控制这些费用支出。

4 总 结

工程建筑管理的过程复杂、时间长,从竞标到工程完工,涉及到工程每一个环节。现在市场经济发展,导致很多无序竞争,都无疑给工程管理带来了更多的难题。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与建筑行业的发展还存在一定距离,需要在各个工程中总结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为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德文.当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经济,2009(3):16~17.

[2]杨再霖.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方法与措施分析探讨[J].广东建材,2009(3):214~217.

[3]林胜华.浅谈建筑工程管理若干问题及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上旬.市场营销,2010(2):29

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及对策 篇12

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 让建筑行业的工程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种管理层面涉及到工程管理体制的完善, 工程理念的更新, 工程管理方法是否跟得上时代脚步, 建筑工程的相关人员的素质和专业知识是否合格。只有在这些方面上做到完善的建筑管理, 现今的建筑管理才能是符合建筑标准的。

1 建筑管理现状

1.1 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

要想保证建筑工程能够按时高质量的完成, 管理体制起着很关键的作用。企业应当及时意识到管理体制的重要性, 同时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为项目的高效运作发挥作用。但是在我国先进的企业中, 对企业管理重视还不够, 为了减少成本支出, 将企业管理视为多余成本, 尽可能减少管理人员, 更甚者, 有的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就没有设立相关的管理部门, 企业内也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

1.2 缺乏新的管理概念

在日益发展的经济社会中, 企业在找寻机遇的同时也更面临着更大竞争挑战, 这种高压力的挑战让一些只顾眼前发展利益的企业还抱着重技术、轻管理的传统企业运行方式, 企业中的资金配置不平衡, 在技术研发和技术人员招聘上花费了大量资金, 而对管理机构的架设和管理人员的召集却兴趣缺缺, 这样的管理理念也极大限制了企业中管理工作的开展。

1.3 缺乏正确的工程管理方法

在工程管理中, 领导者不能做到根据不同的建筑特点做到实地考察, 只是一味根据以往的经验制定进度计划。但是在实际施工中, 实际进度却不能和计划相吻合, 给施工计划带来麻烦。同时对于进度计划的制定并没有采用先进网络计划技术, 还是沿袭了古老的横道图编制。在对结算款的处理上也不够合理, 为避免业主与企业的矛盾, 结算款通常都不能及时结算, 这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在工程控制方面也缺乏合理手段, 日常控制和前期控制上都缺乏了理论知识的指导和正确方法的实践。

1.4 缺乏相应的人才建设

在目前的建筑施工中, 人员中主要都是农民工, 农民本身对施工中牵涉到的专业性操作不熟练, 这给施工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 同时, 新设备不能顺利运用也使施工的质量和速度都受到影响, 同时, 这种不正确的设备操作也很容易造成违规违章现象。

2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要点分析

2.1 施工技术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是周期长、涉及面广、施工工艺复杂, 相应的参与的施工人员也较多, 因此对于施工技术的管理不仅涉及到工程施工的合理性与进度控制, 而且还与施工成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2 施工材料管理

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为满足施工需要, 通常在施工现场有专门的存放场地, 同时施工材料作为施工质量保证的关键, 对其的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施工材料管理包括: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的自检、抽检、报验、存放、发放、回收、维修等各方面。施工单位应设立专人负责施工材料的保管工作, 材料进场后及时进行自检, 并向监理单位报验, 管理人员应做好相关的材料登记工作, 同时做好相关的保养工作, 施工材料的发放应有登记, 避免出现浪费现象。

2.3 施工人员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就是施工人员的管理, 首先应建立起高效率、组织能力强、专业技能强的领导组织机构。其次施工单位应对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同时制定出详细的岗位职责。

2.4 施工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始终是建筑工程项目需要长抓不懈的工作。施工单位应将安全工作的关口前移, 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 从预防做起, 制定相关的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操作流程, 对于施工安全防护设施的设计与搭建质量予以保证, 确保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监督与安全检查工作到位, 对于可能发生的施工安全事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做出相关的分析与处理, 设立安全员或以安全值班机制来确保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贯彻与落实。

2.5 施工后期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进入到后期时, 所涉及到的专业也更多, 如装饰专业等, 此时各工种交叉繁多、专业性强、工作量大, 还会关系到已施工完成的分项保护等问题。施工管理人员应对施工后期工序质量进行实时检查与不定时抽查, 并做好前后工序交接工作, 包括工作面的控制与安排、施工机械设备与材料的供给、成品保护、交叉施工环节处理、施工安全防护、文明施工等各方面内容。在施工后期管理过程中, 可适当制定激励制度。

3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对策

3.1 观念创新, 即以项目施工管理实际需求与施工单

位自身的实际情况为依据, 不断寻找适应实际情况的模式并将其不断完善, 使施工管理工作能够符合建筑工程市场发展规律的一个过程, 它是施工管理创新的核心。建筑企业要想持久发展下去, 要有自身的发展理念, 这些新理念要保证新而合理, 保证企业跟得上时代的脚步。相应的, 企业也要做到管理理念上的创新, 这种新管理理念的建立, 最根本的创新还是要求企业抛弃传统的思想观念, 对建筑管理重视起来, 只有企业本身对管理的发展制定了长远的规划, 才能保证企业中的管理机构的建设, 管理人员的招募, 管理资金的到位, 这样的管理才是真实的落到实处的管理。

3.2 技术创新就是施工单位利用新装备、新工艺、新

技术与新知识, 采取新的经营管理模式与生产方式, 使市场竞争力与技术含量得到有效提升, 在市场中能够占据一席之地的同时, 使其实现相应的市场价值的一个过程。建筑施工中的人员、工序、物资各方面都需要进行相应的管理, 这种管理不仅繁更乱, 这给管理人员的有效管理带来很多不便, 而管理技术上的创新, 给建筑管理带来了新的管理形式, 信息化管理不但能够进行任务量过大的管理, 同时, 将建筑过程中的图纸, 管理信息都数据化, 方便查询的同时也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和及时发现施工问题, 这种高效率的建筑管理方便快捷, 也提高了建筑施工效率。

3.3 在组织机构创新方面。在旧的管理体制中, 对责

任分工不明确, 因此企业应该努力完善自身管理体制, 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和相应的组织机构, 在施工时做到各个项目具有明确的责任分工, 把明确的责任分布到各部门甚至个人身上, 这样详细的规划, 不仅使责任明确化, 同时也督促着各方面人员工作的完成效率, 并在施工的各个时间段制定不同的计划, 保证施工有条理的完成。

3.4 人员队伍的建设。企业在保证理念创新和制度创

新的同时还要保证人员素质的提升, 保证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素质能够合格, 而一线从业人员对新技术的专业知识和新设备的专业操作也要保证定期的专业培训。同时, 企业在人员管理方面严格上岗制度, 实行持证上岗的政策, 在此基础上, 企业还要注意专业人才的队伍建设, 保证人员后备力量的充足。

4 结束语

只有从施工管理工作的实践中, 逐步吸取经验教训, 慢慢摸索出符合市场需要、施工单位自身实际情况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施工管理机制, 才是施工单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摘要:这篇文章从工程施工管理方面着手, 对施工工程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办法。这种全新的管理方法是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 不但可以提高管理水平, 也保证了公司的利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对策创新,分析

参考文献

[1]喆甡.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中的几个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 2001, (2) .

[2]董艳东.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现状与分析[J].煤炭技术, 2011, (11) .

上一篇:技校课堂下一篇:档案信息资源服务药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