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轮的重点和难点

2024-07-25

叶轮的重点和难点(通用12篇)

叶轮的重点和难点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教材教法的研究, 目的是使学生能尽快学会和掌握动作的技术和技能。在教案中出现动作技术的重点和难点经历了一个从20世纪80年代前不设重点和难点、90年代开始只设重点到新课改后比较强调重点和难点的变化过程, 体现了在体育教学中对动作技术理解的细化和深化。研究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对提高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处理能力, 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促进有效教学, 达成教学目标, 有着积极的意义。

当前在体育教学中如何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是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由于教学目标定得比较模糊, 想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很清楚, 对动作技术的理解深度不够, 抓不准动作技术重点的和关键的部分, 对重点和难点的概念不清楚, 造成了在教学中重难点抓不住, 重难点定位不准确的现象。长期以来对教学内容重难点的研究颇少, 资料缺乏, 没有形成一种固定的概念和规范的表述。为了使教师们能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笔者从重难点的内涵、相互之间的关系、确定重难点的方法以及在教学中如何操作等方面与大家进行探讨和尝试。借以抛砖引

玉, 供教师们研究参考。

二、案例分析

下面对5位参加教学评比教师的教学内容——肩肘倒立动作确定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

(一)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是确定动作技术重点和难点的重要因素,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不同,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会随之改变。5位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基本相同的情况下, 出现了5种不同的重点和难点, 主要原因是对动作技术的理解和对动作技术的体验不深刻, 没有充分地理解动作技术的结构、原理和特点, 没有抓住动作技术主要的和关键的部分。

(二) 对动作技术重点和难点的概念认识得比较模糊, 造成了重点和难点的雷同和重复。在教学中, 肩肘倒立动作的重点应定位在倒立时的身体姿势, 包括叉腰夹肘、伸髋立腰、脚尖上伸和保持身体垂直等, 难点是屈体翻臀。5位教师中除D老师把提臀作为难点处理外, 其余5位教师都没有提到, 臀部翻转是完成肩肘倒立动作的基础。在练习中, 如果没有翻转臀部、提高身体重心, 使重心落在支撑面上的前提条件, 那么挺髋立腰、伸腿夹肘的倒立姿势是不能完成的。

(三) 学情分析是确定教学目标和动作技术重点和难点的基本条件。由于是教学评比, 教师的期望值比较高, 什么问题都想在一堂课中解决, 在不太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经验的前提下, 除D老师制定教学目标较低外, 其他老师都制定了较高的教学目标, 而且初一年级的目标高于高二年级。目标制约了重点和难点, 重点和难点决定了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从现场观察发现, 由于难点定位不准, 教师把主要的精力和方法放在解决重点上, 很少顾及难点, 对如何屈体翻臀的方法运用很少, 导致学生完不成动作, 完成的也大都是屈体的肩肘倒立, 教学效果较差。

三、重点和难点诠释和确定的方法

(一) 重点和难点的界定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 重点是同类事物中重要的或主要的部分, 难点是问题不易解决的地方。因此, 体育教学内容的重点理解为动作技术结构或完成和掌握动作技术的主要和重要的技术部分, 难点是突破重点的难处和关键部分。如投掷项目, 目的是要投得远, 从动作的结构和力学原理进行分析, 最后用力是投掷技术的重点, 因为最后出手的力量、初速度和角度决定了投掷物抛物线的高度和远度, 如何使腿部、腰部、臀部和手腕手指的力量协调一致用到器械上就成为难点。

(二) 重点和难点思考的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从运动项目完整的动作技术结构确定动作技术的重点和难点。如从跳远、跳高的动作技术结构助跑——起跳——腾空 (过竿) ——落地四个部分去分析, 助跑和踏跳的结合是重点, 腾空 (过竿) 的姿势是难点。跳箱动作技术的起跳 (第一腾空) 是重

表不同教师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对比点, 推手后的第二腾空是难点。从动作技术结构确定的技术重点和难点是固定不变的。

第二层面是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确定动作技术的重点和难点。它是不固定的, 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求和教学目标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体育教学中确定的重点和难点, 基本上是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而确定的。如把跳箱的教学内容选择为起跳时, 双脚制动快速起跳就是重点, 双腿后摆的高度就成了难点。学习跳远腾空步时, 腾空的高度就变成了重点, 保持身体姿势的稳定就是难点。

第三层面是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学习动作技术的过程中, 由于学生身体条件和学习基础的差异, 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解决时也会出现不同的重点和难点。这种从学生的个体需要出发去确定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一般不出现在教案中, 而是在纠正学生动作错误和强化学习的方法中去体现。

(三) 确定重点和难点的方法

1. 从动作技术的结构中找重点和难点

一个运动项目或一个动作技术, 都是由几个相关的动作技术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动作技术结构, 可以从动作技术的结构中去寻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如:跳远的技术结构由助跑——踏跳——腾空——落地几个部分组成, 助跑踏跳是重点, 腾空是难点。

快速跑的技术结构是由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冲刺四个部分组成的, 途中跑是重点, 尽快地过渡到途中跑或保持途中跑速度的时间和距离是难点。

2. 从浓缩的动作技术要领中找重点和难点

一个技术动作的要领有时会很多很长, 将一个动作技术的要领经过整理、提炼和浓缩成口诀化, 就成为该动作的重点, 再从突破重点中去寻找关键的点就是难点。

如:篮球三步上篮的重点是一大二小三高跳, 难点是高跳或动作的连贯。

排球正面下手垫球的重点是一插二夹三抬臂, 难点是移动到位。

3. 从动作技术名称的寓意中找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学经验, 有时可以从运动项目和动作技术的名称上去寻找重点和难点。

如:前滚翻动作, 滚动是重点, 翻是难点。因为要滚动就必须要团身, 要翻转就必须要提高身体重心 (提臀) , 加快翻转速度。

跳高项目, 跳是重点, 高是难点;快速跑项目, 跑是重点, 快速是难点。

4. 从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是依据教学内容要达到的要求和解决的问题而制定的。不同的教学内容, 不同的教学目标, 会有不同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可以从本课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和解决的问题中去寻找确定重点和难点。这是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的依据和方法。

5. 从构成动作技术的要素中找重点和难点

所谓动作技术的要素是决定跑得快、投得远、跳得高的重要因素, 如决定快速跑动作技术的要素是力量、步频和步幅;投掷动作技术的要素是力量、初速度和角度。因此, 可以依据生物学和运动力量的原理, 从构成动作技术的要素中去寻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四) 重点和难点的关系

从理论上讲重点和难点是比较容易区分的,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很难操作, 有时很难区分。有些动作技术的重点很明显, 难点却很难捕捉, 有些动作技术的重点和难点区分度不大, 重点中包含了难点, 有些简单的动作技术只有重点, 没有难点。有时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变化和学习的深入, 重点和难点也会相互转化, 难点成了重点, 重点变成了难点,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抓住了动作技术的重点, 就抓住了动作的本质, 突破了难点又为解决重点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重点和难点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关系。

四、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把握重点和难点

(一) 要充分理解教学内容的技术结构特点、动作技术原理和影响动作技术的重要因素, 才能抓住动作技术主要的和关键的部分, 把握好重点和难点, 它是确定动作技术重点和难点的理论基础。

(二) 要对运动技术有充分的学习和体验的基础, 这样对动作技术的理解才能深刻和到位。体操专业出身的老师, 他对体操运动技术的理解就比较深刻, 在教学中确定的重点和难点会比较到位, 如果自己对某项运动技术的理解和实践只停留在一知半解, 那么确定的重点和难点肯定会出现偏差, 对动作技术有充分的学习经验和实践体会是确定动作技术重点和难点的实践基础。

(三) 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 制定一个合理、明确和可行的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目标抓住动作技术的关键和重要部分, 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它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关键。

(四) 明确本课在动作技术教学要解决的问题, 从要解决的问题中寻找重点和难点。

(五) 先确定动作技术的教学重点, 从重点中确定突破重点的难点。

(六) 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设计与突破重点和难点相匹配的有效方法。

叶轮的重点和难点 篇2

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之间的关系以及应用是重点;灵活运用圆幂定理解题

是难点.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根据图7-162(1)、(2)、(3),让学生结合图形,说出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割

线定理的内容.2.然后提出问题.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这三者之间是否有联系?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用电脑或投影演示图形的变化过程,从相交弦定理出发,用运动的观点来统一认识定理.(1)如图7-163,⊙O的两条弦AB,CD相交于点P,则PA·PB=PC·PD.这便是我们学过的相交弦定理.对于这个定理有两个特例:

一是如果圆内的两条弦交于圆心O,则有PA=PB=PC=PD=圆的半径R,此时AB,CD是直径,相交弦定理当然成立.(如图7-164)

二是当P点逐渐远离圆心O,运动到圆上时,点P和B,D重合,这时PB=PD=O,仍然有PA·PB=PC·PD=O,相交弦定理仍然成立.(图7-165)(2)点P继续运动,运动到圆外时,两弦的延长线交于圆外一点P,成为两条割线,则有PA·PB=PC·PD,这就是我们学过的切割线定理的推论(割线定理).(图7-166)

(3)在图7-166中,如果将割线PDC按箭头所示方向绕P点旋转,使C,D两点在圆上逐渐靠近,以至合为一点C,割线PCD变成切线PC.这时有PA·PB=PC·PD=PC2,这就是我们学过的切割线定理.(图7-167)(4)如果割线PAB也绕P点向外旋转的话,也会成为一条切线PA.这时应有PA2=PB2,可

得PA=PB,这就是我们学过的切线长定理.(图7-168)

至此,通过点的运动及线的运动变化,我们发现,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和

切线长定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3.启发学生理解定理的实质.经过一定点P作圆的弦或割线或切线,如图7-169.观察图7-169,可以得出:(设⊙O半径为R)在图(1)中,PA·PB=PC·PD=PE·PF =(R-OP)(R+OP)=R2-OP2;

在图(2)中,PA·PB=PT=OP-OT =OP-R

2在图(3)中,PA·PB=PC·PD=PT =OP-R.教师指出,由于PA·PB均等于|OP-R|,为一常数,叫做点P关于⊙O的幂,所以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割线定理)统称为圆幂定理.二、例题分析(采用师生共同探索、讲练结合的方式进行)例1 如图7-170,两个以O为圆心的同心圆,AB切大圆于B,AC切小圆于C,交大圆于D,E,AB=12,AO=15,AD=8,求两圆的半径.分析:结合图形和已知条件,根据勾股定理容易求出大圆的半径OB.求OC也可考虑用上述方法,但AC未知,此时则可根据切割线定理先求出AE,再利用垂径定理便可求出AC,于是问题得解.(由学生讨论、分析,得出解决)

例2 如图7-171,在以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A,B是大圆上任意两点,过A,B作小圆的割线AXY和BPQ.求证:AX·AY=BP·BQ 分析:在平面几何比较复杂的图形中,往往都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但本题

22不直接含有这样的图形,我们应考虑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来构造出这样的图形,以此为出

发点,师生共同探索,得出以下几种不同的辅助线的添法.方法1 在图7-172中,过点A,B分别作小圆的切线AC,BD,C,D为切点.这时就出现了切割线定理的基本图形,于是有

AC2=AX·AY,BD2=BP·BQ.再连结CO,AO,DO,BO,易证Rt△AOC≌△Rt△BOD,得出AC=BD 所以AX·AY=BP·BQ.方法2 在图7-173中,作直线XP交大圆于E,F,分别延长AY,BQ,交大圆于C,D.这样就出现了相交弦定理的基本图形.于是有

AX·XC=EX·XF,BP·PD=FP·PE.易证AX=CY,BP=DQ,EX=FP.所以AX·XC=AX·AY,BP·PD=BP·BQ,EX·XF=FP·PE.所以AX·AY=BP·BQ.方法3 如图7-174,由于点O是圆内的特殊点,考虑过O点的特殊割线,作直线AO交小圆于E,F,作直线BO交小圆于C,D,则出现了割线定理的基本图形.于是有 AX·AY=AE·AF,BP·BQ=BC·BD.易证AE=BC,AF=BD,所以AE·AF=BC·BD.从而AX·AY=BP·BQ.通过对以上方法的分析,将“和圆有关的比例线段”这一节的几个定理紧密结合起来,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最后可启发学生联想基本图形,思考还有哪些辅助线的作法来证明此

题?

三、强化练习

练习1 已知P为⊙O外一点,OP与⊙O交于点A,割线PBC与⊙O交于点B,C,且PB=BC.如果OA=7,PA=2,求PC的长.练习2 如图7-175,⊙O和⊙O′都经过点A和B,PQ切⊙O于P,交⊙O′于Q,M,交AB的延长线于N.求证:PN2=NM·NQ.四、小结

用投影重新打出圆幂定理的基本图形(如图7-176),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相应的定理.教师指出:以上定理形式虽然不同,但实质相同,它们是相互统一的.五、布置作业

课本p.133习题7.4A组13、14题.思考题:课本p.130.想一想,p.134B组6题

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份教案为1课时.课本没有给出“圆幂定理”这一名称,而是以“和圆有关的比例线

段”的形式出现的,教学时可根据学生的程度而定.圆幂定理十分重要,它是进行几何论证、计算和作图常用定理,但是应用难度较大,所以在教学时应时刻注意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培

叶轮的重点和难点 篇3

关键词:电力营销计量;电力体制改造;重点难点

从电力营销的角度来说,电能计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和步骤,其能够准确的将用户的实际用电情况加以反映,同时可以有效的将电能计量的数据进行结合,进而为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展输配电规划提供技术支持。而与电能计量的准确性进行分析,并作有效的结合能够更好地判断设备的性能,同时可以更加有效地对设备进行优化和改造,这样也能够达到降低消耗、节省能源的效果。现如今的社会发展迅速,社会各界人群对于电能的需求更大,因此其对于电能质量的要求也更高,电力计量在网络化与智能化角度来说,其水平正在不断飞升,因此为了更好地配合当前电力系统的改造,对于电力营销计量进行改造尤为重要。

1 电力营销计量系统的发展和改造分析

1.1 电力营销计量系统的发展

在电力系统计量的不断实践过程中,我们从传统的人工抄表方式过渡到了自动化抄表方式。相对来说,人工抄表方式其功效效率很低,而且因为人为抄表工作的特殊性,导致在抄表过程中所出现的误差情况更大,而相比现代化的抄表方式,主要采用自动化抄表,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抄表的可行性,完善了抄表的价值体现,也促进了抄表的效率。这种自动化的抄表方式所具备的最明显的特点便是准确性和高效性。而自动化的抄表方式需要借助不同的通信技术进行综合的应用才能得以实现。

自动化抄表系统应用到了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1],这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分析该技术的实现原理,其主要是调整和调制信息的频率,进而对输电线路进行叠加,这可以更加有效的对数据进行梳理和传输,因为技术的先进性,所以这是一个可以灵活运用的技术方式,而且这种技术的故障率较低,即便出现故障,其维修难度也不会太高,且成本费用低下,所以可以被应用在更为广泛的领域内。而将这种技术应用在10kV或10kV以上的输电线路当中,能够获取到更好的效果。

自动化抄表系统也对无线扩频技术加以应用,这主要涉及了转换技术的应用,对于需要发送的数据需要进行信号的转换,而这个过程中的转化往往需要通过数字信号来进行,同时可以充分发挥该技术的调制解调功能,当扩频码生成器生成相关的序列号以后,该技术能够直接对其加以利用,进而完成解调的工作,以便于获取其最开始所发出的信号。这是一项安全性较好的技术,因为技术本身具有很高的抗干扰能力,所以能够更好地实现长距离的通信传输工作。

自动化抄表系统还对复合通信技术有所涉及,对于复合通信技术的应用需要尽最大可能发挥出其最大的作用和功能,而实现这一点需要综合多点技术进行合理利用。在电力营销中实现复合通信技术的应用,主要依靠的是其自动抄表涉及的具体项目和情况,同时结合相关的通信方式,可以促使自动化抄表的多种通信功能得到实现。

1.2 电力营销计量系统改造的意义分析

纵观整个电力营销工作,电力计量工作是其工作当中较为重要的一环,可以说这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能够为电力营销工作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而当前时代是一个科技大爆炸的时代,各项高新技术正在不断地发展当中,这也使得网络技术在不断地普及和推广开来,在这种背景之下,电力计量的网络化程度也随之不断地加深。从全局角度来分析,我国的电力网络尚且处于初步发展中阶段,各项发展均不完善,存在着不同的问题。这也使得当前的电力营销当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加的突出。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假如电力营销工作过程中资金较为匮乏,那么因为资金不到位的原因将会导致对于高新技术的引入存在着差距,这样就可能会造成电力系统出现超负荷运行的状况,因此对于改善电力营销的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而且如果线路出现老化和皲裂等问题,设备因为年深日久而陈旧,都可能会导致电力资源出现一定的浪费,基于此,对电力营销进行改造是一个十分迫切的工作任务。

2 电力营销计量改造的重点问题分析

2.1 电力营销计量改造的思路和安全问题分析

从当前社会环境的角度出发来分析,需要建立一个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电力营销系统,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电力营销工作的开展。传统的电力营销管理片面性太强,往往只过于对事务性劳动加以重视,导致很多用户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浪费在了查询当中,站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这种被动的营销方式很难适应当前环境的应用。所以电力营销系统管理的主要工作的重点方向应该放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主动的电力系统营销计量管理模式[2]。而基于老式的电力计量装置大多都是敞开式,所以其安全性能较差,而且基本上不具有防窍电功能,这也会导致一些非法的用户通过自行改造的技术来进行偷电,因此对电力营销计量的改造当中,怎样应用计量方式和更好的计量装置,对于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在对电力计量装置进行选择的时候,选择封闭式的装置,这样能够有效防止非法用户或因为内部员工操作失误而对二次回路接线做出改动。同时还可以采用电磁密码锁的方式对变电所互感器的二次接线端子箱作出封闭处理,这样能够有效地保证其电力系统安全的运行。同时对于大客户来说,可以通过采用专线专柜计量的方法来进行计量工作,可以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前提下提升电力营销计量的安全性。

2.2 电力营销计量改造中计量装置改造的重点问题

对计量装置计量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产生影响的两个工作组件分别是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因此需要将计量装置计量的准确性进行提升。基于此需要对智能化电力营销计量系统在电力计量工作中的应用力度加大,对于该装置的应用不能采用倒装的方式进行,同时也要注意需要合理地改善其常数可以有效地降低窍电行为的发生率。对于其外部环境需要进行保持,使其设备具有较好的情节情况,同时也需要对相关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这样能够在更大的程度上避免温度过高所造成的影响,防止因为灰尘等情况导致其计量装置不能正常的工作。还需要在电能计量装置上面安装辅助继电器,这能够有效的对其母线的运行情况进行切换。做好动态的计量电压控制工作,可以有效防止出现电压丢失的情况。对于传统的计量装置进行改善的过程中,安装自动切换装置需要将其连接到监控中心,这样在改造过后,系统便可以实现自动检测的工作,如果无法实现自动计量,那系统将会自动报警。

3 电力营销计量改造的难点问题分析

3.1 电力营销计量改造的难点问题——数据挖掘技术

电力事业的市场化改革正在不断地推进,其在改革过程中对于电力需求的多样化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升,从电力营销计量的工作来分析,其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数据处理工作具有十分繁重的工作任务,而且从某种角度来分析,其数据的挖掘技术也十分具有难点。从电力营销的计量具体情况来分析,需要通过对多种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综合应用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数据挖掘技术的合理使用。可以通过对决策树算法进行利用进而实现对于不同复合类型的分类工作,这样可以更加方便地将电力精细化营销生产之中所存在的问题挖掘出来,然后对于不良的数据进行有效矫正,通过BP神经网络来实现对未来负荷的预算工作。

3.2 电力营销计量改造的难点问题——构建数据处理系统

电力营销计量的工作量比较繁重,而且其所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泛,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在进行数据统计以及处理的时候其所耗费的人力和物力比较大,而这也使得其对于相关数据的搜集、管理和储存等方面面临着更加巨大的工作压力。所以在改造电力营销计量的时候,需要有目的性的对数据处理系统的建构进行利用,以此来实现数据信息的传输和处理的综合处理工作,但是这项工作在目前来说却是电力影响计量改造当中的最大难点。因为对数据进行搜集的时候,必须要统计电表的数量,同时还需要对客户的用电信息和用电费用进行计算,因此需要应用到更加先进和现代化的信息处理记录方法,这能够有效的对数据当中的重要信息进行改善和分类,提升工作的效率。

3.3 电力营销计量改造的难点问题——数据传输模块

在电力营销的计量工作中,以目前的数据传输和数据读取技术尚且不能对数据阐述读取的智能化方式进行实现,而用电设备方面也无法实现即刻辨识能力,在计量数据的关联和处理等方面,其仍然处于人工处理的阶段。基于此,需要对电力营销计量中的传输模块的通用性进行改善,同时改善电力计量数据传输效果,使其尽可能的朝着标准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这样可以更好的实现数据传输与数据读取的智能化,进而达到了减少人工操作失误发生的可能性。

4 结语

本研究中,笔者主要就电力营销计量改造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文中涉及笔者的一些主观看法。笔者分析认为,在当前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力实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国民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同时其也是一个重要的市场主体,因此做好电力营销计量的改造工作,对于促进社会的稳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向寿柏.电力营销用电信息系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通讯世界,2015,17(23):463-464.

新时期电子档案归档的难点和重点 篇4

一、选择适合的电子档案归档方法

1.电子档案归档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普及, 各单位、各部门都已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络平台, 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这种情况, 实现档案的网络传输。但在当前档案的归档工作中, 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影响, 档案在进行归档的过程中, 一旦出现程序代码错乱, 造成电脑的死机等, 就无法对程序进行更改, 造成原有卷号的空白。因此, 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档案归档工作时, 能够选用专门的业务软件, 按照一定的要求、标准对档案归档人员的工作流程进行设定, 从而使工作人员在进行归档时能够按照规范的工作流程进行流水作业, 从而保证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 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2.实现计算机与管理人员的联合归档

为了更好地适用时代发展趋势, 实现办公的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 提升自身工作效率的提高, 计算机系统也更加注重集中统一集中的管理模式, 打破了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 更加注重工作的实效性。为此, 需要档案管理部门加强与信息管理部门的交流与协作, 通过建立能够统筹本单位的网络平台, 将电子档案进行统一管理, 使信息管理系统成为电子档案的汇集点, 然后调取计算机水平高超的档案管理人员, 从而档案的归档工作, 从而提升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需要注意的是, 不论哪种形式的归档, 必须要按照档案馆的要求对其文件形成进行设定, 从而使其形成统一的标准, 从而便于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进行分类、整理、归档。而档案管理人员在接收文件以后, 需要将其存入硬盘之中, 不要擅自在网上进行下载, 从而保证档案数据的真实性、客观性。

二、建立健全的电子档案归档制度

纸质档案管理具有较为久远的历史, 并且在经过多年的实践以后, 骨干队伍基本已经形成, 工作基础较为扎实, 可以将其作为各部门的管理人员或者监督人员。在进行电子档案归档的过程中, 需要档案馆能够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从而形成一支职业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档案管理队伍, 并通过建立健全的电子档案归档制度, 解决电子档案归档工作的难题。为此, 需要相关部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 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互联网意识。档案管理人员当中, 很多都是从事多年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 仍保留传统的档案管理理念, 随着档案资源的丰富以及内容的增加, 使其工作负担加重, 不仅会造成其工作效率的低下, 还会影响其工作的心情。因此, 相关部门应加强这部分人员的互联网思维, 增强他们对电子归档的认识, 从而促使其能够积极学习相关的技术, 促使工作效率的提升;第二, 建立细致、明确的制度要求。健全的电子档案归档制度是档案管理人员有序开展工作的理论依据, 管理制度的条目越明确, 档案管理人员对于自己的工作就越明确, 那么档案管理人员在开展工作时, 就会保证其工作的效率, 减少不必要麻烦的出现;第三, 贯彻落实档案归档制度。只有真正将制度落实, 才能保证电子档案归档的高效、有序开展, 为此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建立监管机制等措施, 加强档案归档人员对制度的落实, 从而保证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

三、提高档案归档人员的职业素养

1.加强领导的重视

领导对于提升档案归档工作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增强领导对档案归档工作的重视程度, 一方面可以为档案管理提供必要的资金、设备支持, 另一方面还可以加强档案归档工作人员对工作的重视程度, 从而改变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 对档案归档工作水平的提升等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 档案归档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 需要增强领导对档案归档工作的认识, 对档案归档工作发挥的作用进行明确, 从而减少档案归档工作的阻碍, 实现其工作水平的提升。

2.提升档案归档人员的素质

档案归档人员的职业素养, 对于电子档案归档的工作效率有直接影响, 为此需要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为此需要相关部门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培训:第一, 转变工作理念。社会的进步, 人们越来越注重工作的效率, 传统的工作理念会对当前工作造成影响。因此在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的过程中, 需要加强其数字化、信息化的工作理念, 促使其工作效率的提升;第二, 丰富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随着社会的进步, 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范围也发生了变化, 因此其工作方法也需要随之改变, 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 需要对专业知识薄弱的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 从而使其工作能力能够符合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第三, 促使其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处理能力。电子档案与计算机密切相关, 因此要是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对计算机有正确的认识与把握, 从而保证其归档工作的顺利开展, 保证电子档案归档工作的高效率开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社会的进步使档案管理的工作模式、工作理念等也发生了转变, 需要其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 利用互联网计算, 实现档案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 提升档案管理归档工作效率的提升, 弥补传统档案管理归档工作的不足, 实现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 传统的档案管理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 需要对其进行调整和改进。电子档案的出现, 虽然为档案管理带来很多的便利, 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 但由于其涉及的内容更广等因素, 使其在归档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就新时期电子档案在归档时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的相关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新时期,电子档案,难点,重点

参考文献

[1]李越仲.烟台市城市建设电子档案归档与管理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5, (8) :2000.

[2]刘立.实施电子文件的有效管理确保电子档案的真实完整[J].档案学研究, 2013, (2) :33-36.

[3]廖英华.城建档案馆网站功能扩展是建设工程电子档案归档平台建设的有效途径[J].城建档案, 2014, (8) :41-43.

叶轮的重点和难点 篇5

物业管理的难点: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物业管理收费难的问题

原因:1.业主对“掏钱买服务”消费观念不适应。2.物业管理的整体性,导致一些业主“搭车消费”,拖欠物业管理费。3.现行的物业管理体制法律关系错位。根据新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第十五条,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可以代表业主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管理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也就是说物业公司与业主委员会是委托与被委托关系。按照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业委会行使了委托的权利,也应履行支付管理费用的义务。但实际上是业委会只行使了委托权利。物业公司履行了服务义务,还要向每一个业主去收费。这种错位的权利义务关系,给物业公司收费及维护自身利益留下了隐患。4.物业服务不能令业主满意。这也是收费难的主要原因。满意是个很抽象的词汇,有的业主满意,有的业主不满意。因此满意与否,不是某个业主说了算,这需要业委会根据所签订的物业委托合同里服务标准来衡量。

解决办法:一方面物业公司要做好物业的服务工作,并加强物业管理消费意识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建议物管区域所属地的房地产行政部门成立一个专职的委员会,部分业主欠费是对其他缴费业主的侵权,只有业主在缴清管理费后,才可对物业公司的服务不到位等进行投诉,并由这个专职委员会进行议定裁决,若实属物业公司服务不好,由该委员会判罚管理公司返还物业费给业主。

二、电梯运行收费及摊销的问题

解决办法:认为电梯运营费用按住户使用频繁度进行摊销比较合理,也就是多层或高层的住户多使用,多缴费。缴费的比率可以参照财务会计资产使用年限折旧法。

三、停车场责任承担的问题

对于管理区域内停车管理及责任界定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有争议。对于盗车事件赔与不赔,主要是看物管区域的停车是占位还是保管,或两者兼有。仅仅是占位,交纳占位费用,则物业公司不用承担赔偿责任。若是保管或两者兼有则理应赔偿。

因此在实际生活中,有的业主买了车位,可以自由进入停车场,不交停车费,但物业公司必须要看管好这些业主的车辆,而且开发商所卖的车位收益都归其所得,凭什么?因为这些业主车辆的保管费用按物业费用标准含在所交的物业管理费用中(自己买车位不存在交纳占位费用)。没有买车位的业主或外来的车主则每月或每次停车都会按规定交纳停车费,其中的占位费收益是归全体业主所有,而保管费用才是物业管理收益。认为万一小区内有车辆丢失,若是交了停车费的,物业公司按保管费用在停车费所占的比例承担责任;若这车辆的业主有车位无须交停车费,物业公司则必须根据委托物业管理合同被视为失职对业主进行赔偿;若是外来的车辆,也没有交停车费,物业公司则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在现实中,发现在很多物管小区在收取停车费用时都是一样的价钱,按车位数量收取,而不论汽车的档次、价值。一旦车辆丢失,物业公司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法院一般会要求按照车辆价值进行赔偿。这样就成了上面所说的交的同样的钱,丢什么赔什么。因此建议物业企业一方面通过购买保险分散物业企业的保管风险,另一方面在收取停车费用时考虑价值与责任的对等,根据车辆价值的高低因素追加保管费用,明确双方责任、义务,或者在停车场进口处立牌告知此停车场保管车辆系保管车辆或仅提供车位。这样若有车辆丢失,责任承担及赔偿也一目了然。

四、物业管理费收费标准问题

五、物业管理的服务水平

六、停车收费问题

七、房屋质量问题和维修等问题

八、业主委员会维权途径不畅

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重点

1.物业类型多,管理上各有侧重。

住宅小区内存在不同类型的物业,如多层住宅、高层住宅、商场、学校等。由于其物业本身特性的不同,对物业管理需求和要求也不同,因此,在制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总体方案时,物业管理企业应针对不同类型的物业,在管理方式上有所侧重,以适应不同类型物业对物业管理的需求。如高层住宅要特别加强设备管理和消防安全管理,加强巡视和检查,及时发现、排除管理隐患。

2.解决物业管理经费不足的矛盾。

物业管理的收费实施的是“保本微利”政策,政府对物业管理的收费定价还没有完全放开,采取了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与市场协议价相结合的方式,特别是经济适用型住宅的物业管理收费还远远低于市场价格。物业管理收费低于成本,致使有较多的物业管理企业处于亏本运作,如何克服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经费不足成为住宅物业管理的难题之一。从现有成功的经验来看:一是要推进物业管理市场化进程,逐步实现优质优价;二是物业管理企业实施规模化运作,在企业内部合理配置人员,提高科技含量,降低成本;三是利用住宅小区现有的物业管理资源,开展经营创收,弥补小区经费不足。

3.产权多元化,要求制定《业主公约》。住宅小区人口众多,人员复杂,矛盾和纠纷时常发生。

因此,在提倡业主自治自律的基础上,必须对住宅小区业主、非业主使用人的居住行为加以限制和约定,制定一个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即《业主公约》,来明确住宅小区业主、非业主使用人的职责、权利和义务,规范住宅小区业主、非业主使用人的行为,促进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顺利开展。

4.设立业主档案,严格管理。管理处应建立健全业主、非业主使用人的档案资料及管理系统。在严格保密的前提下,充分掌握业主、非业主使用人的流动情况,以便加强管理。

5.协调物业管理各主体及相关部门的关系。

物业管理活动所涉及的主体和相关部门较多,有直接参与的,也有间接参与的,如建设单位、业主、业主委员会,城市供水供电等专营服务公司,物业、市政、环卫、公安、消防、工商等行政管理部门等,物业管理工作离不开这些主体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协助。因此,物业管理企业要积极协调处理好与这些主体和相关部门的关系,配合他们的工作,借助政府有关部门的力量,加强对住宅小区治安等方面的综合管理,促进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6.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

针对不同住宅小区的具体情况,物业管理企业要出面牵头,组织各种社区文化活动,如节假日活动、体育健身活动、业余学习活动等。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一方面加强了业主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丰富了业主、非业主使用人的文化生活,提升物业管理的品位,另一方面,加强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沟通,创造融洽的社区环境,便于物业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叶轮的重点和难点 篇6

关键词:冒浆 串浆 封孔 施工顺序

中图分类号:TU7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b)-0092-01

七、八十年代董家沟煤矿开采过程中,该路段形成了多处地下采空区,并发生过地面塌陷和地裂缝地质灾害。鉴于某城市快轨通过该段采空区,该采空区经勘察评价为非稳定采空区,存在一定的隐患,需进行治理。

1 工程概况

煤矿采空区顶板的岩性

(1)第四系松散层,自西而东埋深逐渐变浅,岩性为回填土、粘土、粉质粘土为主。

(2)基岩,岩性为灰岩、页岩、砂岩、煤层,两侧岩性以灰岩为主,含砂岩夹层。中部地层沉积次序乱,层位极不稳定,含煤的层位呈蜂窝状,可分为二层,总体上也是自西而东埋深逐渐变浅。

2 施工重点、难点以及关键技术、工艺分析

本工程是采空区治理,治理方法以注浆为主,注浆目的是填充采空区与巷道。主要是通过钻孔将水泥浆注入地下原有煤矿的巷道或采空区。

(1)钻孔主要由斜孔、垂直孔、抽水孔等三部分组成。钻孔的成孔速度与质量是本工程施工的重点之一。而难点是如何控制钻孔的角度、方位以及如何穿越岩石的破碎带。关键技术是成孔工艺。

①垂直钻孔的难点是在钻孔过程中穿越岩石破碎带而未进入指定注浆部位(采空区、巷道和溶洞)时,当循环液渗漏严重时,应投放黄泥球,用其高稠度来堵破碎裂隙,若投球堵漏效果不佳或钻进困难,必要时改投水泥,停止钻进,让水泥凝固6 h后再继续复钻。

②对于斜孔,其钻孔的角度与方位至关重要。角度要根据设计给定具体孔位的角度施工钻孔。方位则要根据现场测放的实际位置现场进行确定,但原则一是尽量垂直于快轨的走向且朝向快轨路基下侧。二是要朝向采空区方向,特别是巷道方向。

(2)注浆效果是本工程施工的重点之一。其效果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整个治理工程的质量能否达到合格标准。注浆压力是控制注浆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先根据设计的注浆压力在和现场试验钻孔注浆所得的效果后,加以调整。针对本工程还应注意,注浆压力过小,达不到设计的理想效果,压力过大,可能在场区及其周边发生串浆或地表冒浆等情况。所以进行及时调整注浆压力。

本工程的注浆关键技术与工艺是如何协调好注浆压力与注浆量,使其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①注浆中断:如不能立即恢复注浆或灌注浓浆有埋管危险时,应上提注浆管,以免造成埋管事故。待具备冲洗条件时,再进行强力冲洗,以恢复注浆条件。因采空区充填物等原因,有时注浆管不能下到设计位置时,应及时补钻或冲洗等有效方法使注浆管能够下至设计位置。冲洗无效时,应立即扫孔至孔底,并用压力水冲洗后,重新开始注浆。当恢复注浆后,注入率明显减少,并在短时间内停止吸浆时,应采取补救措施。

②串漿:对于本工程来说,采空区范围大,采空区范围的钻孔很有可能会出现串浆现象。对于巷道来说,也可能会发生类似情况。为防止串浆的主要措施为:适当地延长相邻两个次序先后施工的间隔时间。待前一次序孔注浆的浆液基本凝固后,再开始后一次序孔的钻注工作。

③冒浆:在注浆过程中,有时浆液会沿着裂隙或层面等往上串流而冒出地表,本工程注浆施工时应特别注意治理区旁边的虾池的变化,一旦发生冒浆,后果严重。所以在施工虾池附近的钻孔注浆时,应尽量降低在虾池旁的钻孔注浆的压力,但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④大量漏失:对于本工程来说,注浆主要地段为采空区、巷道和溶洞等范围,需要的注浆量比较大,属于正常现象。但对于南北最外侧的帷幕孔来说,已超过设计的注浆量或远远超过设计的注浆量时,应停止注浆,分析原因。应采用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注浆的方法来灌注。必要时应加大速凝材料或调整沙浆比例来处理。

⑤涌水处理:当施工到有溶洞发育或可能发生涌水的钻孔时,可以适当增加速凝材料的含量或加大注浆压力,必要时可以采用自上而下分段进行注浆。

由以上发生各种情况可以看出:根据注浆试验来调整设计参数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对于施工中遇到的不可预见的复杂情况来说,在设备、工艺技术、材料方面应事先做好充分准备,以应付各种突发的情况。对于不稳定的采空区或巷道(已发生塌落现象),施工时严格控制注浆压力,以避免进一步的破坏;采用间歇式注浆的方式,少注多灌。

(3)封孔是注浆施工中最后一道重要工序,封孔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注浆施工质量。因此,在被注孔施工完毕后,应采用浓水泥浆或水泥沙浆进行回填封孔,尤其在帷幕注浆施工中,封孔很重要。

(4)施工顺序对于本治理工程来说,直接关系到治理注浆效果。治理区快轨南侧离虾池较近,北侧离辽河东路相临。

本工程的施工顺序为:先施工排水孔。然后,按地层倾向,先施工采空区底板标高,由南到北的顺序先施工帷幕孔,再施工注浆孔。再结合4个施工工段(采空区轨道南、采空区轨道北、巷道轨道南、巷道轨道北)可同时进行施工工作。

(5)根据设计质量检测钻孔可安排在注浆质量可能的最弱部位。那么最弱的部位的选择是质量检测的关键。

对于巷道来说,相临钻孔之间可能为注浆质量的最弱部位。对于采空区,除了相临钻孔之间还有采空区的边缘地段,同时也要考虑快轨正下方两斜孔的中间位置。

3 结语

在治理采空区及巷道工程中,地层裂隙是注浆浆液的流动渠道,是不可控制的因素,注浆工艺、浆液配比、注浆压力等是可控的。注浆工艺、浆液配比、注浆压力应根据治理工程的特点和注浆试验具体确定,在注浆施工过程中,应跟据具体情况对其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梁炯.锚固与注浆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2]林宗元.岩土工程治理手册[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毛洪渊,于文.地基与基础施工[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

[4]龚晓南.地基处理手册[M].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5]常士骠,张苏民.工程地质手册[M].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叶轮的重点和难点 篇7

PPP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 即公私合作模式, 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在该模式下, 鼓励私营企业、民间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 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经济新常态下, 政府为了拉动投资稳定增长, 缓解政府增量债务, 消化政府存量债务, 分散部分风险, 从而在项目建设中引进ppp模式。2015年5月22日, 国务院发文《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办[2015]42号) , 积极推广PPP模式。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 这使得社会资本参与和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不再具有门槛。并且, 在42号文中提出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ppp模式) 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 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这极有利于ppp模式渗透到政府投资项目。

(一) 推动ppp模式是国家的战略行为

在42号文中明确提出了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其包含了广泛的战略意义:一是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打造经济新增长点;二是在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农业、林业、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卫生、养老、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 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三是有利于完善财政投入和管理方式,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 怎么样对ppp项目跟踪审计是当前紧要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 进行审计监督。这就从法律层面上提供了对ppp项目审计的依据。

1906年6月开工的新宁铁路可看作ppp模式在我国的初次应用, 近一个世纪以来, ppp模式成功的解决了我国许多问题, 比如:基础设施落后又缺乏建设资金的问题, 同时提高了效率。这样看来ppp模式是成功的。但是, 由于ppp模式是一个种新生事物, 也有许多项目遇到了较大问题甚至无法实行。从一些失败的案例中发现了以下几点原因: (1) 法律的变更; (2) 审批延误; (3) 融资风险等。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些因素大部分已经解决, 但是融资风险这个问题依旧是ppp项目的“拦路虎”。这同样也是审计部门的职责。

随着ppp的广泛推进, 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 国家审计所面临的任务严峻, 要有紧迫感, 了解其中的难点, 把握工作的重点, 将ppp的市场运作置于审计全覆盖的监控下。

二、ppp项目审计难点

《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二十条和《审计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所称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 包括:全部使用预算内投资资金、专项建设基金、政府举借债务筹措的资金等财政资金的;未全部使用财政资金, 财政资金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超过50%, 或者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在50%以下, 但政府拥有项目建设、运营实际控制权的。在ppp模式推行后, 随着政府投资范围和比例的缩小, 国家审计机关建设项目审计边界的法律规定与目标需求产生了冲突。具体表现如下:

(一) 审计机制不完善

1、审计对象没有全覆盖。

在政府投资审计中, 审计机关要是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机关事业单位重大建设项目进行了审计, 对水利、交通、国土、农业等领域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较少, 特别是在ppp项目下, 有的地方尚未对上述项目开展审计, 有的地方大量建设项目没有审计, 形成审计监督的盲区。

2、审计实施不规范。

由于建设程序复杂, 加上审计力量缺乏, 上级审计机关在政府投资审计方面的业务规范相对较少, 有的方面缺乏操作程序和评价标准。

3、审计保障不全面。

现在审计机关从事投资审计的专业人员较少, 新招录人员经验不足, 审计的经费、技术设备、专业人才、制度规范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水平不高。随着ppp项目不断增加和投资领域不断扩大, 审计力量难以满足投资审计工作需要, 熟悉水利、交通、电力、环保等投资领域的专业审计人员更为紧缺。

4、审计队伍不适用。

虽然在政府投资审计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努力, 增加了编制, 招录了干部, 聘用了人员, 购买了服务, 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ppp项目的兴起, 这支队伍在职业精神、专业水平、责任态度、组织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不足以胜任ppp模式下复杂的政府投资审计工作。

(二) 审计质量有差距

由于ppp项目周期长, 经过的人手较多, 需要进行多次工作交接, 将会造成审计质量控制不严。在对ppp项目投资审计中, 虽然采取了复核、审理等审计质量内部控制措施, 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和专业水平不高等原因, 审核、审理、审议等环节存在走过场的问题。

(三) 成果运用不充分

1、支持审计的前期信息不对称, 有效基础数据搜集难。

一个PPP项目的落地, 主要源于决策者对这个行业的认识和判断, 审计机关去审计评判该项工作, 主要在于收集前期决策的数据资料, 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分析, 如同级政府财政收入及负债情况, 该对项目标的物的范围、建设内容、服务对象和投资估算。社会资本应承担的主要工作是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维护、调价机制、回报方式和项目资产权属。而政府则希望持有股份比例;政府出资方式及具体内容;政府回报要求;投资决策等多领域和多学科, 隐性风险多, 项目关系复杂, 单纯依靠审计人员的努力难以有效满足和实现有效审计的条件。

2、审计人员对PPP项目审计思维转型难。

我国审计机关一直以维护投资人利益为主导, 开展建设项目审计, 涉及建设单位财务收支、工程造价、项目管理及投资效益等方面内容, 重点关注政府投资是否被违规使用, 超预算使用, 工程造价是否真实, 有无高估冒算以及建设管理是否规范, 投资效益是否真实的问题。基于这种定位, 投资审计对象以建设单位为切入点, 延伸审计各承包人、监理单位, 却很少涉及投资人, PPP项目改变了投资主体结构, 随着社会资本的介入, 国家审计机关须对项目建设和管理的投资人进行必要的审计。

由于PPP项目以利益关联方和利益目标的实现为主导, 审计机关应将审计重点从现在的预算执行情况和竣工决算情况审计转向前期决策, 战略规划、契约合同、投资绩效审计。从单一维护建设单位利益转向维护相关者利益的审计思维。

这有助于缓解只注重某一类目标 (如投资目标) 而开展单一审计, 从而无法系统地实现项目建设目标的问题。共生互动、互惠互利是利益相关者的核心所在, 契约 (政治契约、市场契约) 是利益关系得以维持的基础。审计制度安排是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的过程。政府是合作广度最大的集体, 这一特征决定只有政府审计才能够代表包括所有社会公众在内的利益相关者对经营者进行监督。

因此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审计人员具备法律、工程、金融、财务、保险、税务等综合知识。在对项目进行监督和评价工作, 尤其是项目的整体结构与边界条件, 项目结构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案, 招标文件的科学编制, 项目谈判要点、策略和工作计划等需要高度关注。

3、全生命周期效益理念审计难。

PPP项目的全寿命期绩效要求企业负责设施的长期绩效并承担运营风险;与绩效关联的支付须与绩效评估结果相关联。所以必须确保项目从设计、建设到运营和维护都完全按照发起人和中标人在合同中规定的要求进行。故在实施阶段的任何时间, 审计人员都不能放弃监督和检查的权利。

PPP项目期限都是二三十年, 其长期性复杂性, 导致审计时效性难以合理确定, 准备阶段、招投标阶段、合同组织阶段、融资阶段、建造阶段、经营和移交阶段审计重点千头万绪, 且又与传统基建项目审计不同, 审计单位限于自身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数量, 对建设过程中重点审计领域较难确定, 审计全覆盖更有较大难度, 后续持续审计在项目困难时候如何介入, 传统跟踪审计模式是否能保证全生命周期监控科学贯彻, 这都是在实践中不能回避的问题, 凡此种种将构成PPP审计风险的重要成因。

三、PPP项目审计重点

我国的建设项目审计起步于基本建设项目的财务竣工决算审计, 随着审计工作的不断深入, 逐步拓展至工程造价审计、工程管理审计和投资绩效审计, 并快速走向建设全过程的所有作业内容全覆盖, 形成了全过程跟踪审计新格局。结合PPP项目特点, 国家审计机关应在现行审计框架下, 将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审计重点。

(一) 前期立项阶段

1、项目前期决策过程。

决策过程的符合法律规定的审计, 即PPP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合规性, PPP模式的适应性、财政承受能力以及价格的合理性, 实施方案的可行性评估, 是否把PPP模式变成地方政府债务的一种融资方式, 是否存在盲目扩大投资范围, 乱上项目, 搞形象工程, 造成新的投资风险。

2、项目投资分析过程。

项目投资概算是政府确定社会资本和合作伙伴出资比例、数额及相关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的重要依据, 如果概算不实, 将从根本上影响PPP模式的运行效率效果, 因此, 审计机关要认真开展概算审计。同时要对PPP项目投资回报率和风险分担分析进行审计。

3、招投标选择合作伙伴过程。

PPP模式实质上是政府购买服务, 无论是通过政府授予特许经营权模式, 还是政府授予特许经营权附加部分补贴或直接投资参股等模式或政府购买服务、委托运营等模式, 都涉及合作者选择的核心问题, 通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竟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等方式公开择优选择具有与合作项目相应的管理经验、专业能力、融资实力以及信用良好的合作伙伴。审计人员需要对选择方式、选择程序及形成的合同文本进行全面、系统的审计。

4、项目合同的签订内容。

由于合作期限长, 过程复杂, 因此要靠合同来约束双方的行为, 审计重点是合同的内容和范围以及合同文本界限。合同中服务标准、价格管理、回报方式、风险管理、违约处罚、政府接管、评估论证等。要做到资料齐全、文字严密、避免含糊其词, 这样才能保证合同的顺利履行。

(二) 中期施工阶段

1、项目建设成本控制审计。

重点审计施工合同的施工组织设计、设计变更的管理、现场签证管理、材料价格管理。在合同中, 是否明确合同的内容和范围以及合同文本界限。是否资料齐全、文字严密。完善的、有效的合同可以预防纠纷的发生, 有效地减少、避免施工索赔, 减少工程费用的发生。施工组织设计是否科学, 各种管理制度和措施是否得到有效落实。

2. 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审计。

质量、工期和造价是工程建设的三大控制目标, 工程建设的理想状态是最优工期、最优造价和最优质量, 但在实际工程建设中, 这一理想状态是很难实现的。工程建设就是正确处理三大目标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并将其控制的恰到好处, 提高工程建设的综合经济效益。PPP项目主要以社会资本投入为主, 政府和社会公众更关注项目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 国家审计机关应从财务审计主导转移到质量和进度审计。

(三) 后期评估阶段

1. 项目运营过程审计。

PPP项目政府大多通过招商引资, 地方政府给予了民营企业许多政策扶持作为补偿, 如税收优惠、贷款担保、土地优先开发权等。这些扶持政策主要依据建设投入成本、运营成本、预期收益和对地方税收贡献来测算和衡量。重点审计PPP项目建设和运营成本, 管理费支出, 判断成本是否真实, 为政府科学合理制定收费标准和成本支出提供科学依据, 防止民营资本获取暴利。

2. 投资绩效审计。

叶轮的重点和难点 篇8

就目前电力行业来说, 影响其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变电运行状态的维修技术。电力行业每年都会有很多新设备、新技术投入到实际应用当中, 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 但仍然面临着较多的技术问题, 很多操作人员还不能熟练掌握新技术、新工艺的操作规程, 出现问题时, 也没有相应的技术和经验来进行解决, 因此要求电力行业相关工作人员, 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进而掌握变电运行状态检修技术, 确保电力企业各个设备都能安全、稳定运行。

2状态检修的论述

(1) 基本定义。变电运行状态检修是指工作人员为了更好地对变电运行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测和掌握, 利用比较科学的状态检测仪器来对其进行相应的检测, 同时还结合先进的诊断技术对其进行详细、全面的诊断, 从而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对变电运行设备的实际情况有着更为详细、真实的了解, 进而为工作人员今后的维修、检查提供详细的参考依据。

(2) 变电运行中状态检修的重要作用。就目前实际情况来说, 在电力行业的设备大多数都属于电气设备, 不同的设备之间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征, 其发挥的作用也不同, 所以经常通过状态检修技术来对其中所有的电气设备进行检修。这主要是由于传统的检修技术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现代设备的要求, 同时还会大大增加工作人员工作的强度, 需要花费企业大量的人力和精力, 而且这样最终的检修结果还存在数据不准确、检测不到位等问题。因此, 电力企业要求相关的检测人员, 必须使用状态检修技术来对电力行业的所有的电气设备进行相应的检修, 并且在检修过程中还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 按照检修周期定期对其设备进行相应的状态检修。

3变电运行状态检修的对策

(1) 加强对设备初始状态的检测。设备初始状态指的是设备在正式被企业投入到实际生产之前, 经历的一系列的制造、生产、预定、采购等环节。因此, 对于变电运行状态检修来说, 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庞大工程, 需要对设备由初始设计到最终生产整个环节都必须做好相应的检修工作, 因此,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加强对初始状态的检修工作:首先, 确保设备在初始阶段就已经达到国家所有的标准规定, 具备正常的、稳定性的运行状况, 不存在任何问题;其次, 要明白状态检修的本质是检修, 只是起到监督、督导的作用, 并不是说通过状态检修就一定万无一失, 因此要对状态检修的本质理解到位;最后, 要求相关工作人员, 必须在设备正式投入实际生产之前, 对其各方面参数、要求、操作技术等熟练掌握, 从而确保设备在正确的操作下安全运行。

(2) 做好设备运行状态统计分析工作。电力企业工作人员一定要不断学习新技术, 使更多的新技术在设备状态检修中得到应用, 进而能够确保变电运行状态检修工作做到位, 为其顺利进行检修提供相应的帮助。目前来说, 变电设备运行状态监测还存在很多技术性的问题, 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监测的顺利进行, 所以需要相关部门加大资金的投入, 不断研究相关技术, 从而能够使其充分发挥出应用的作用, 确保变电运行状态监测数据更加准确、可靠。相关工作人员也要重视对设备日常管理, 严格按照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管理,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 确保设备的各项数据都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还要对经常出现的故障做好数据统计, 并且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从而在今后出现问题时, 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3) 重视状态检修工作流程的制定。工作人员在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了监测后, 先对其监测数据进行汇总、整理, 然后由专业人员对其进行相应的评估, 从而在最大程度上确保设备的运行状态, 因此, 要求状态监测数据必须准确、真实、可靠, 在取得相应数据后, 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再对检测数据、设备缺陷、设备运行状态等进行全面、详细的评分, 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根据相应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尤其是对一些比较重要的信息进行科学的计算, 进而为状态检修工作流程的制定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确保流程制定更加科学、合理, 进而能够促使状态检修工作在完善的流程下有效开展。

4科学看待变电运行中状态检修

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 变电运行状态监测技术还存在着很多技术性的问题, 另外相关的工作人员也缺乏扎实的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 也没有丰富的状态监测经验等, 这些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状态监测的最终结果, 不能使其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和价值。而且也有很多人都只将状态监测技术看作是断电次数降低、提高设备使用寿命的一项技术, 这种认识是非常片面的, 也是不科学的, 因此要求先关工作人员必须端正自身态度, 科学看待变电运行中状态监测技术, 不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因此,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首先, 要对电力设备的各种状态检修方案进行综合评估, 然后再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 建立适合自身企业健康发展的状态监测流程, 同时还可以建立诊断中心, 进而能够有效地对电气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和诊断;其次, 在实际检测过程中, 要将最终的检测数据跟历史数据有效结合起来, 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 最终确保检测数据更加准确。总之, 要求电力企业状态监测工作人员, 在对设备进行状态监测时, 一定要端正自身的态度, 充分理解状态检测的本质和重要意义, 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流程、要求进行操作, 从而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最终监测的数据更加准确、可靠, 进而为工作人员的维护和使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有效的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结语

综上所述, 变电运行状态监测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对电力企业电气设备的运行能够非常真实、详细的检测出其状态, 及时发现问题, 使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延长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 大大降低电力企业成本的投入。

摘要:变电运行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直接决定着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 给电力企业带来很大的影响。而状态监测技术, 能够对电气设备进行全面的、详细的检测, 为技术人员对电气设备评估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支持。本文就对目前我国状态检修技术在电气设备检修过程中的一些难点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变电运行,状态检修,难点,对策

参考文献

[1]王丹.变电站设备状态检修技术及其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05) .

唱腔唱法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分析 篇9

从目前高校声乐教学来看, 唱腔唱法教学是声乐教学的重要内容, 不但关系到声乐教学的整体效果, 同时也对学生的乐感和演唱技法有着直接影响。基于这一认识, 我们应对唱腔唱法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 并结合声乐教学实际, 制定具体的声乐教学措施, 同时, 还要认真探讨唱腔唱法的重点和难点, 争取探索出一条新路, 确保高校声乐教学能够取得实效, 满足高校声乐教学需要, 为高校声乐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保证高校声乐教学能够在唱腔和唱法教学中取得积极效果。

二、唱腔唱法教学中, 应重视演唱者的中声区问题

1. 根据演唱者的中声区条件, 制定具体的教学措施

对于演唱者而言, 每个人的中声区条件都各不相同, 存在差异是必然的。为了有效提高唱腔唱法的教学效果, 在声乐教学中, 应根据演唱者的中声区条件, 制定具体的教学措施, 提高教学针对性, 做到因材施教, 达到提高唱腔唱法教学效果的目的。

例如, 在男高音教学中, 如果学生的中声区在高音部分存在一定难度, 就要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该学生制定具体的教学措施, 发挥其声线的优势, 利用训练的方式改变中声区的劣势, 最终达到提高演唱效果的目的。

2. 认真分析中声区问题对演唱者的影响

中声区是演唱者发声的重要部位, 只有确保中声区满足演唱要求, 才能确保唱腔唱法教学得到有效开展。基于这一认识, 唱腔唱法教学过程中, 应认真分析每一个演唱者的中声区特点, 并正确分析中声区造成的影响, 提高唱腔唱法教学的针对性。

比如, 孟庭苇的《往事》是少女对童年时光的回忆和向往, 行云流水般的诉说让人沉醉。这样的声音决定呼吸时气息量不能过满, 不然就会产生音量过僵、过实, 失去了轻声诉说般的声音效果。如果演唱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中主题曲《千万次的问》这类旋律高亢、气势逼人的作品, 气息力度则是要强的, 吸气状态是深的。除此之外, 还要根据乐句的长短、音量的大小来选择气息的控制。

3. 对于中声区存在问题的演唱者, 提出改进方案

在学习声乐的学生中, 有些学生的中声区条件不是十分理想, 对于这一问题, 教师应立足学生现实的中声区条件, 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 同时还要对中声区存在问题的学生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案, 使学生能够从唱腔唱法上弥补中声区的不足。

例如, 在美声唱法教学中, 如果演唱者的中声区问题难以通过训练去纠正, 就要在演唱方法训练中进行弥补, 其中主要可以采用具体化的教学方式, 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案, 对存在问题的学员进行针对性教学。

三、唱腔唱法教学中, 应重点做好换声区的训练

1. 唱腔唱法教学, 应重视换声区的训练

换声区的训练不但可以强化唱腔唱法教学效果, 同时也能提高演唱者的气息控制水平, 对提高演唱者的歌唱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基于这一认识, 在唱腔唱法教学过程中, 应对换声区的训练引起足够的重视, 并加强换声区训练。

2. 唱腔唱法教学, 应制定具体的换声区训练计划

为了保证换声区训练能够得到有效开展, 在换声区训练过程中, 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嗓音条件和中声区特点, 制定有特色的换声区训练计划, 确保换声区训练能够取得积极效果, 满足换声区训练需要, 提高换声区训练的实际效果。

3. 唱腔唱法教学, 应把握换声区训练原则

在换声区训练中, 为了保证换声区训练能够取得积极效果, 在具体的训练中应把握准确性、实效性和针对性原则, 使唱腔唱法教学能够在换声区训练中取得实效, 满足唱腔唱法教学需要, 达到提高唱腔唱法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唱腔唱法教学中, 应有效处理歌唱者的喉头问题

从目前唱腔唱法教学中, 歌唱者的喉头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唱腔唱法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基于这一认识, 在唱腔唱法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对歌唱者的喉头问题进行认真分析, 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 对歌唱者的喉头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为了保证唱腔唱法教学取得实效, 在教学过程中, 应对歌唱者的喉头问题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并根据歌唱者的喉头特点制定具体有效的训练措施, 提高唱腔唱法训练效果。

2. 把握歌唱者喉头特点, 进行针对性训练

由于每个歌唱者的喉头问题都不相同, 在唱腔唱法教学过程中, 应整体把握歌唱者的喉头特点, 并进行针对性训练, 使每个歌唱者都能找到行之有效的唱腔唱法训练方式。

3. 对喉头问题较为特殊的, 采用特色化唱腔唱法训练方式

某些歌唱者由于喉头条件较为特殊, 在唱腔唱法训练中就要根据其喉头特点, 选择特色化的唱腔唱法训练方式, 保证唱腔唱法训练能够取得积极效果, 进而满足高校声乐教学需要。

五、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 唱腔唱法教学是声乐教学的重要内容, 不但关系到声乐教学的整体效果, 同时也对学生的乐感和演唱技法有着直接影响。基于这一认识, 我们应对唱腔唱法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 并结合声乐教学实际, 制定具体的声乐教学措施, 同时, 还要认真探讨唱腔唱法的重点和难点, 争取探索出一条新路, 确保高校声乐教学能够取得实效, 满足高校声乐教学需要, 为高校声乐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保证高校声乐教学能够在唱腔和唱法教学中取得积极效果。

参考文献

[1]付莉.浅谈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 (S1) .

[2]何静.怎样提高歌唱中的声情并茂[J].安徽文学 (下半月) , 2014 (10) .

[3]程虹.学习声乐演唱应解决的几个问题[J].安徽文学 (下半月) , 2014 (07) .

[4]赵大海.高教师范专业声乐教法初探[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 (06) .

[5]于敏.高师声乐技能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4 (05) .

浅谈大气污染治理的难点和重点 篇10

后工业时代以来, 大气和环境污染形成的恶果一次次地提醒人们对大自然的重视, 自然灾害、病魔疼痛和生物畸形等现状在赤裸裸的告诫我们:人类对大自然的每一次伤害, 她都在一点点报复我们。

1.1 大气污染的现状

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 大气为一切生物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生存条件, 但近年来,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我们所处的环境越来越差, 所呼吸的空气质量也越来越劣。《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分析统计了十年来我国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PM2.5的情况 (见下表) , 其中参与全球大气监测的北京、上海、西安、沈阳、广州五个城市, 在污染严重的全球城市排名中位于前十, 而可笑的是这五个城市还不是全国最差的。

国务院在2012.9月正式批复《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 规划范围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13个重点区域, 涉及19个省的11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并明确提出防治PM2.5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 增强了区域大气环境管理合力。这标志着中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逐渐由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目标导向以改善环境质量的目标导向转变。

1.2 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

大气的污染源大致分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两类, 其中主要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大气造成的污染, 而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包含了自然和人为污染、人类群体环境保护意识薄弱、政府部门监管缺失和所投入的大气治理资金不充沛、缺乏实用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等原因。

自然原因形成的大气污染, 一般情况下, 环境本身的生态链都可以自动化解, 而人们生活、工作和生产等造成的大气环境污染则成为不可逆转的污染源头, 其中诸如汽车尾气、生产三废以及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等都是人为导致大气环境急剧恶化的起因。此外, 人们潜意识中的环保意识缺乏, 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认识也不足。很长一段时期里, 某些地区的政府部门只顾盲目追求区域的经济发展, 甚至以牺牲我们生存的环境为代价。再者, 政府部门对大气污染防治和治理工程的资金投入仅占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0.7%, 没有充沛的资金支持导致政府部门的监管和企业的污染治理设备配置都大大欠缺。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的落后也是导致大气污染愈来愈严重的根本原因之一。近几年来, 我国在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上虽然较之前有较大提升, 但距实际的治理效果还有很大的差距, 而且在资金和人力的投入上距离发达国家差距很大, 这些因素都在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大气污染治理步伐。

2 大气污染治理的难点

根据上节中所列的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 我们不难分析出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颗粒状污染物、SO2以及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是我国大气污染整治工程中的难点。

2.1 颗粒状污染物的治理

大气中的烟尘 (主要由颗粒状污染物组成) 大部分是由固体燃料 (煤) 燃烧而产生, 其中包括汽车尾气的无节制排放、农村的秸秆焚烧和生活架构模式、大体量城镇化造成的拆迁整改等原因。颗粒状大气污染物的治理难度主要在于消除的方法和技术难度。

消除大气颗粒状污染物的方法很多, 根据其作用和原理, 可分干法、湿法、过滤法和静电法几种, 但每一种方法都有自身的缺陷, 不能很好的投入到实际应用之中, 如, 干法去除大气污染物虽然简单、廉价、易于操作, 但去除不彻底;湿法去除虽然去除率可达90%左右, 但能耗较高, 而且产生的二次污染 (污水) 处理也较有难度。

在大气污染不断恶化的今天, 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来防治造成大气污染的祸首 (颗粒状污染物) , 心中不免忐忑。

2.2 气态污染的治理

气态污染的治理工作中, SO2首当其冲。SO2不仅在大气中形成酸雨, 造成空气污染, 而且严重腐蚀设备尾部, 影响其生产和安全运行。针对SO2对大气造成的污染危害, 目前国内通用的做法是工厂烟气脱硫。

烟气脱硫可分为干法和湿法2种, 湿法是把烟气中的SO2和SO3转化为液体或固体化合物, 从而把它从烟气中分离出来, 湿法脱硫主要包括碱液吸收法、氨吸收法和石灰吸收法等。

上述做法需消耗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 而且效率较低, 同时因为政府监管的缺失和企业自身的利益原因, 很多企业都在“悄无声息”地规避脱硫, 从而使得大气中的SO2、PM值等含量越来越高。

2.3 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

环境部门需加快建立和完善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考核体系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结合相应的法律法规一并出台, 而目前相关的部门没能很好地建立地区、辖区内的环境控制体系, 而且监管力度欠缺, 这就致使许多违法企业宁愿冒着被处罚的风险坚持朝大气排污。

3 大气污染治理措施的重点

思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大气污染的日益严重不仅是人类健康无形的杀手锏, 同时也是全球气候恶化, 人居环境倒退的铁证, 因此, 抓住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举措, 走全民参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势在必行。

3.1 统筹规划, 做好规划布局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必须从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平衡点出发, 环境保护部门需提前对该区域内的各种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质进行分门别类和长期数据积累, 进而主持各个行政部门参与全面的调查研究, 最终最好统筹规划。例如, 工业厂矿规划时, 应远离居民集中区域, 而且不能再上风口, 同时所形成的产业链也需均衡分布。

3.2 提高环保意识, 人人参与

人人参与环保、人人爱护环境的良好局面需要每一位公民认识大气污染对所有人的危害, 提高环保意识, 而植树造林就是防治大气污染的一种低投入高回报措施。国家将每年的3.12日定为法定的植树节是有必要的, 但开展的还不够深入、不够全面。提高绿化环境不仅仅需要小学生的参与, 而是每一位社会公民的身体力行。

3.3 创新能源架构, 提高能源热利用率

燃烧煤炭是我们主要的能源结构, 而原煤在其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有害物质, 比如SO2、氮氧化物、CO以及悬浮颗粒等。但可悲的是:目前没有更好的清洁能源替代途径, 以煤为主的能源模式短时期内仍难改变, 因此创新能源架构势在必行。现在风能、水能、太阳能以及低硫煤的生产和使用, 就是有效降低固体颗粒浓度和SO2排放量有效方式。

另外, 城市采取区域采暖、集中供热的措施既可以提高锅炉设备利用率又可以充分利用热能来减少固体颗粒物排放量和能源运输量, 这也是间接治理大气污染的有效方式。

3.4 改进大气环境监测, 行政执法多元

近年来, 某些生产排污严重的企业, 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在实际生产操作时根本不考虑其排放的污染物对大气合环境形成的痼疾, 而环境监测部门的行政执法手段过于单一, 不能帮助企业走出“守法高成本, 违法低成本”的事实。另外, 行政部门的监管措施和技术监测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更重要的是:我国环境部门对整个国家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考核体系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没有与时俱进, 环境监测技术、设备不成熟。上述种种现象都告诫我们不得不走“改进大气环境监测机制, 行政部门执法多元”的改革创新之路。

摘要:工业时代的变革为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产生了一些极端的负面影响,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各种污染。本文针对大气环境的污染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探讨大气污染治理工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以期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大气污染,污染源,治理,重点,难点

参考文献

[1]林肇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叶轮的重点和难点 篇11

摘 要:通过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标的分析,引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对此,作者提出了一些个人的想法。

关键词:“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 重点 难点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而发展壮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新技术的运用需要大量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面对社会大量急需和国家高度重视培养高度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形势,必然要求学校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业务过硬、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

(一)依据

1998年,原国家教委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中首次使用“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即职教教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进行实践教学。

教高厅[2002]5号《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建设一支理论基础轧实、又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学质量的关键。”

2004年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有‘双师型教师队伍作支撑,各高等职业院校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学校的教师定期到企业学习和培训,增强实践能力。”2004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二)标准

教育部于2004年下发了[2004]16号文,公布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此方案的核心内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等级标准及内涵》中明确指出,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1.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其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2.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3.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4.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

(三)目标

根据以上的标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更加清晰明了,“双师型”教师并非简单的“双职称”“双证”的学校讲师,“双师型”教师除了要具备教师职业能力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基本素质,还应同时具有相关专业的实践操作技能,特别强调了实践技能和生产、管理与服务第一线的工作经历和经验。“双职称”“双证”只是该标准量化的一个指标,其核心在于“双素质”。

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应落实在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措施上,如何使学校师资结构达到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中双师素质教师占70%的比例,就是我们落实培养措施的工作目标。

(一)从用人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引导教师自觉加强“双师型”教师素质的锻炼和培养。在职称评审中,鼓励已取得高校系列职称的老师参加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其他职称的评审,比如工程专业背景的老师可以参评工程师;经济、金融专业的老师可以参加人事部组织的经济师考试;外语专业的老师可以参加翻译资格考试;艺术、广告设计专业的老师可以参评工艺美术师等等,还有由劳动部颁发的各种行业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因此,教师除了讲师的职称证书,应该还有个代表自身专业素养水平的资格证书。在学校专业带头人选拔、中青年骨干教师选拔、进修提高等方面突出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对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予以优先考虑,同时,营造有利于“双师型”教师工作和成长的环境,促使更多教师尽快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二)加强对现有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专业教师深入生产一线调查研究,进行业务实践,或参与企业技术攻关、科研课题研究。通过专业实践,教师可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生产过程中的新技术、新工艺,从而提高自身推广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达到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的要求。

(三)建立兼职教师队伍是补充“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手段。积极引进两类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一类为相关企事业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直接指导学生的实验、实训课程;第二类为企业专家、高级技术人员,聘请高层次的“双师”人次来学校作讲座,为师生介绍某个学科的最新动态,或者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就某个专题请专家进行指导、研讨。

三、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

双素质人才不仅在各个高职院校受欢迎,在企业界也十分紧俏,如何应对“双师型”教师不断流失的局面,是我们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难点。

首先,建立完善的“双师型”激励机制。根据赫兹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对优秀人才除了要考虑到工资、奖金、安全、工作环境等基本因素,使他们消除不满,安心工作外,更要发挥优秀人才的内在积极性,用挑战性工作任务激发“双师型”教师的积极性,加强其工作责任感,成就感和满足感,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和对学校发展所作贡献的重要性,通过“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体现激励机制在实际管理中的功效。我院自2006年经过评估后,对已取得"双师"资格的教师进行奖励,但并不是现金的形式,而是作为科研经费增加到其科研账户中,使奖励成为科研经费的定向支出。同时,在调薪、出国培训、专业带头人选拔等方面优先考虑“双师型”教师。

其次,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考核是形成竞争机制、激励教职工发挥积极性的重要保障。对于“双师型”教师的考核应更加的细化、量化,不但要有学校方面的考核,包括教学质量、科研成果的考核,还应有来自社会、企业方面的考核,比如在企业作为访问工程师是否合格称职,都应该是“双师型”教师的考核内容。

根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师资结构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在建设中遇到的难题仍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探讨解决的方案,这样才能使“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教高厅[2002]5号

2.易兰华.高职“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研究.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第12期

3.刘方.找准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的着力点.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10期

4.韩秋黎.“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机制实践探索.职教论坛,2008年1月(上)

叶轮的重点和难点 篇12

对高校体育教材重点、难点、关键的研究分析, 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但由于教材种类繁多, 各类教材动作的结构又有千差万殊, 很难对所有教材进行全面分析。因此, 仅就《大学体育》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教材,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1年版) 中具有代表性的教材进行概要地探讨, 以期达到举一反三地掌握分析教材的一般规律。

二、教材的重点和确定教学任务的关系

教材的重点是指一项教材的完整动作结构中的某一动作环节, 对发展身体素质和形成动作技能起着主要促进作用, 这个动作环节就是这项教材的重点。例如, 田径教材的跳跃运动, 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等四个动作环节构成的完整动作, 其中对发展力量素质起重要基础作用的是“起跳”。起跳越有力, 身体抛射的就越高或越远, 对提高跳跃基本技能的基本作用就越大。所以“起跳”动作就是跳跃运动的重点。

高校公共体育课的任务, 主要是为了使大学生增强体质和提高运动基本技能, 而教材重点正是起着这种锻炼作用, 它和我国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基本是一致的, 如投掷教材的动作结构是由预摆 (或助跑) 、滑步 (或投掷步) 和最后用力等三个动作环节构成的。其中最后用力是发展臂部力量的重点动作。而投掷教学也要根据发展学生力量素质, 提高投掷能力作为课的任务;又如百米跑的教材是由起跑、起跑后的疾跑, 途中跑, 冲刺等四个动作结构组成的, 教材的重点是提高途中跑的速度, 教学的任务就是发展跑的速度素质;单杠教材“骑撑后倒挂膝上”动作结构是由悬垂单挂膝, 挂膝摆动和摆动成骑撑三个基本动作构成, 重点是挂膝摆动, 而教学任务就是训练学生单挂膝协调摆动的悬垂能力等。

上述完整动作教材,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分解动作教学, 把完整动作分解为几次课来完成, 而多次课的分解动作教学又有不同的训练重点。如短跑教材中的蹲踞式“起跑”, 是由蹲踞式各就位姿势、预备姿势和蹬离起跑器的起动动作三个动作结构组成。根据其动作结构特点分析起跑的教学重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 而教学任务就是训练学生反应速度, 引弦待发、闻声起动等协调动作技能, 如教学内容是途中跑, 而途中跑的动作结构又包括后蹬、摆腿、步频和摆臂及上体姿势等。其中后蹬力量是发展跑的速度的重点, 它是提高步幅、摆腿、摆臂等动作技能和频率的基础动力。因此, 途中跑的教学任务就是加强后蹬力量的训练。其它教学内容也依此类推。

三、教材难点和教学任务的关系

教材的难点是指在一项教材的动作结构中, 学生最不易掌握的动作技术环节, 就是这个教材的难点。教材的难点一般也是以完成动作技术为出发点而确定的。例如:跳高或跳远完整动作的难点, 主要是协调过竿或空中动作的技术最不易掌握, 所以过竿或空中动作就是这个教材的难点, 但是, 为了解决这个难点, 必须是在轻松或快速助跳和有力踏跳重要的基础上才能完成。投掷标枪或推铅球的难点, 主要是协调的交叉步或滑步投掷技术不易掌握, 但它也必须是在发展腿、臂、腰部等力量的重点基础上才能产生爆发力, 获得较大的初速度, 双杠的“挂臂撑屈伸上”动作的难点, 主要是屈体和迅速伸蹬的技术动作, 但是, 这个动作亦必须是在重点训练较大的腹肌和挂臂摆动力量的基础上才能完成等等。总之, 从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来看, 教材的重点是教学的主要矛盾, 难点属于次要矛盾, 只有在解决主要矛盾的基础上, 才有利于解决次要矛盾。这是形成动作技能的一般规律。但是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或课外业余训练时, 对教材和教学任务的确定, 必须是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运动基础和身体素质条件的情况下来确定的, 有时为了突破技术难关, 也可把技术难点作为课的任务。

四、教材的关键和教法的关系

教材的技术关键, 即是教法关键, 主要是指为了教会某项完整动作技能, 使学生准确地掌握教材结构中的技术关键的方法要领之后, 对完成整个动作起着决定性作用, 就是这个教材的关键性指导方法。

(一) 支撑跳跃教材的完整动作

无论是高级动作或初级动作, 一般地是由助跑、上板、踏跳、第一腾空、支撑 (推手) 、第二腾空、落地等七个动作结构组成教材的重点是有力的踏跳, 难点是推手和腾空动作。技术关键就是适当加大“上板”的步幅, 只有加大“上板”的步幅, 才能使踏跳有力。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原理, 加大“上板”的步幅, 可以使踏跳得到一个较大的反作用力, 有助于第一腾空、推手、第二腾空等难点技术的完成。因此, 上板动作是完成整个动作的关键。这种关键教学方法, 不仅适用于指导训练比较高级的支撑跳跃动作, 而且也适用于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支撑跳跃动作。如“分腿腾跃”, 以基本动作环节上大体相同, 只不过是根据教材的对象而提出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其指导方法要领是基本相同的。

(二) 单杠“支撑前回环”的技术动作

开始直臂支撑时身体重心远远超过杠轴之上, 转动惯量比较大, 不利于围绕转动轴回环动作的完成, 因此“支撑前回环”的技术关键是身体向后起摆取得一定势能以后, 在回摆过程中稍屈两臂, 使身体重心接近杠轴, 用减小转动惯量来增加角速度, 才能顺利完成回环动作。

但有人认为可不用屈臂, 而用迅速倒肩的方法。我们说这种倒肩的技术动作, 不适于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学生实际水平, 它只适用于难度较高的“挺身后回环”动作。同时还必须是在向后上方摆动时取得较大重力势能, 才能完成这个动作。

(三) 双杠教材的“挂臂屈伸上”动作的技术关键

当身体摆至屈折于枉上时 (臂部超过杠高) 两腿猛力向前上方伸蹬, 同时利用肩臂压杠的反弹力, 完成“屈伸上”的动作。技术关键要求两腿用力向前上方伸蹬, 是为了取得较大的肩臂压杠反作用力, 伸蹬的力量越大、速度越快, 压杠的反弹力量就越大, 完成屈伸上的动作就越容易。屈力量的获得和肌肉“内力”作用有密切联系。肌肉有展长与收缩的特性, 肌肉越展长回位的力量就越大, 因此, 当挂臂向前上方摆动时, 为了取得腹直肌的较大收缩力, 可尽力挺腹向前上方摆动, 拉长腹直肌, 为收腹创造有利条件。当身体摆至杠面水平时, 借腹肌收缩力比较容易地使身体屈折于杠上, 这时屈折角度越大, 骶棘肌 (脊柱竖肌) 拉的就越长, 收缩力就越大, 又为伸蹬动作创造有利条件, 可使下肢有力地向前上方伸展, 有助于肩臂压杠, 完成屈伸上的动作。

(四) 跳高和跳远教材的技术关键

跳高和跳远的关键技术主要是指在有力踏跳的基础上, 确立适当的踏跳角。从技术环节来看, 即助跑与踏跳, 垂直分力与水平分力结合得要适当, 它不仅影响空中动作, 更主要的是影响着跳的高度和远度。一般地来说, 跳高的垂直分力要比水平分力大, 跳远的水平分力要比垂直分力大, 但是过大或过小都会直接影响成绩。跳高的踏跳角以930~940为合适, 跳远以680~760比较合适。腾空角度:跳高以570~610为适宜, 跳远是170~240角度比较合适。角度的大小, 一方面取决于学生的运动基础水平, 另一方面还要取决于所采取的空中身体姿势和过竿方式。

五、结论与建议

第一, 在分析教材重点、难点、关键时, 不要只从形式上看某一动作结构难和易或重要与不重要, 应从教材的本质来分析。

第二, 动作技术关键也是如此, 必须在教材的重点任务初步完成的基础上, 教师再指出完成动作技术的关键方法和要领, 学生掌握这一关键要领和方法之后, 可以收到较好的实践效果。

第三, 教材的重要既是身体锻炼任务的重点, 也是完成动作的技术基础。教材的难点和关键都是从完成技术任务提出的, 技术是动作必须在完成教材重点的基础上, 才能完成技术任务。否则, 基础尚未打好, 在教学中首先强调技术就是舍本求末, 欲速而不达, 浪费时间, 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教育心理学发展管理下一篇:咪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