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技术管理

2024-08-09

工程项目技术管理(精选12篇)

工程项目技术管理 篇1

建筑工程项目中, 需要对各项技术活动和构成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加以组织、计划、协调、指挥和控制等管理活动, 目的是通过管理行为, 使施工中各项技术工作得到科学地组织, 按国家有关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建立一个合乎要求的施工秩序, 从而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工程项目, 获得好的经济效益。

1 工程项目中技术管理的内容和任务

1.1 工程项目施工各阶段的技术管理内容

工程施工涉及多工种协同操作, 是多项技术交叉应用的复杂活动。包含的技术活动包括图纸的熟悉和会审、施工组织方案的编制, 施工中进行的技术交底、设计变更、材料试验、质量检验, 以及竣工验收等。技术管理就是以系统论的观点, 运用科学方法, 对这些技术活动进行组织与指挥、计划与决策、控制与调节。

按实施阶段的不同, 工程项目的技术管理可划分为:施工准备、施工、竣工三个阶段。各阶段的内容如下:

1.1.1 施工准备阶段

(1) 针对本项目建立技术管理体系, 制定出管理手册, 明确各岗位职责和管理程序。

(2) 制定本项目的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 组织各专业口管理人员收集本项目的各类原始资料 (硬件和环境条件、技术能力条件、资金条件等) , 加以整理和数据分析, 从而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包括施工技术方案、设备和材料方案、人力组织方案、工序交叉优化方案等) , 确定《施工组织设计》。

(3) 方案下发各专业口, 组织相关人员熟悉图纸, 做好图纸会审。

(4) 查看施工现场, 根据现场条件编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施工安全组织设计》等作业文件。

1.1.2 施工阶段

(1) 在各工序、分项、分部工程施工前, 组织编写、审核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措施等作业文件。

(2) 对分承包方进行考察, 确保其有足够的技术、质量保证能力, 做好技术交底。

(3) 施工中对各分项、分部的施工过程及产品进行监督、检查、验收, 检查各技术方案的执行情况并纠正执行偏差。其中重点注意对隐蔽工序、关键工序、“四新”产品的检查, 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下道工序。

(4) 建立质量事故台账, 进行追溯, 并提出纠正措施, 预防再次发生。对于不合格的过程产品和质量事故进行评价, 分析产生的原因, 并针对原因提出可行的处置方案, 组织相关单位实施整改, 对整改结果进行跟踪复查。

(5) 根据施工中遇到的实际情况, 必要时及时申请工程变更。变更前要组织各相关参建方洽商, 洽商经过和结果要形成工程变更资料存档。

(6) 收集、整理重大的施工方案或工程变更的相关分析资料, 建立完整的技术资料清单和档案。

(7) 根据进度, 及时进行各种材料或产品的检测、试验、测量、计量, 详细记录和保存相关数据。

1.1.3 竣工阶段

(1) 对工程中各专业组的技术档案资料分类整理, 编目归档。

(2) 对施工过程中各类技术问题、质量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对“四新”应用项目进行技术经济成效评价, 以获取经验和教训, 提出新问题和建议。总结整理施工中的技术突破和创新材料。

1.2 项目技术管理的任务和作用

(1) 通过技术管理, 保证项目按技术要求科学施工程序正常。

(2) 不断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和人员业务技能, 使项目技术管理工作得到积累和提高, 及时发现隐患, 采取预防措施, 杜绝技术和质量事故。

(3) 充分挖潜, 实现人员、设备、材料的最佳效率, 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提升市场竞争力。

2 健全技术管理制度

为使技术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 建筑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必要的技术管理制度。

2.1 图纸审核制度

通过详细审查, 保证图纸及其说明的完整、准确、清晰, 使建筑结构与设备安装图纸达到一致, 工艺设备与内部结构相符, 确认设计中的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是否可行, 需采取哪些必要措施等, 详细记录提出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并归档。

2.2 技术交底制度

工程开工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 并分级进行, 包括:图纸交底、分期工程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设计变更情况交底等。使技术人员和工人了解施工任务的特点、施工工艺、技术安全措施、规范要求、质量标准等内容, 从而按合理的工序、工艺开展作业。

2.3 材料构件试验制度

设备、材料、构件质量决定建筑产品质量, 必须健全试验检验工作, 配备足够且合格的检测设备和人员, 规范检验试验制度。施工所用的各类材料、构件、设备等物资, 供应者必须提供合格证明。如果是新型材料、双控材料或设计有特殊要求时, 应进行抽检、复查, 结果合格才能使用。

2.4 施工质量检查制度

施工中, 应按《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逐项检查施工质量。根据工程特点, 分级进行隐蔽工程、分项工程等的验收, 所有施工项目和单位工程全部建完后,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 按设计内容进行综合竣工验收, 验收记录和质量等级评定结果归入档案。

2.5 技术档案制度

工程过程中, 对有价值的技术问题应系统、真实地记录和描述。竣工验收后, 这些资料应移交有关技术档案管理部门, 作为今后科研或施工的参考资料。重点包括两部分:一是建筑物使用、维护、改建、扩建的资料, 由建设单位保存;另一部分是施工组织与管理方面的技术档案, 由建筑企业保存。

3 技术组织措施的管理

技术组织措施是指在技术和组织管理方面采取的各种做法和手段。一般包括以下方面的措施:

(1) 节约材料、电力、燃料、人力的措施;

(2) 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加快施工进度的措施;

(3) 保证安全生产、提高工程质量的措施。

技术组织措施的编制一般应自上而下按项目部、工区、施工队分级编制, 年、季、月分别明确目标, 要具有指导性和实践性, 内容上有项目对象、有指标、有措施、有实施单位。

技术组织措施形成正式的措施计划, 报项目负责人批准后分级实施, 并指定专人检查实施结果, 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约定的完成时限或每月未、季末、年末时, 对该期的实施情况汇总上报。

4 技术总结、技术开发的管理

4.1 技术总结的主要内容

(1) 总结的主要目的。对一个分项工程, 要说明工程特点, 主要尺寸数据, 有哪些难点, 当前通用做法情况等。

(2) 新技术或新方法的具体内容。有哪些改进, 施工 (试验) 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 出了什么质量事故, 如何克服和处理等。

(3) 主要优缺点与技术经济效果。

(4) 体会、经验、存在问题及今后改进方向与意见或推荐性结论。

(5) 必要时, 拟出包括准备工作 (机具与材料要求等) 、作业条件、操作要点、质量安全、注意事项等全过程的工艺规程。

4.2 技术开发的内容

技术开发是指为促进技术进步、提高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 运用或创造新技术的活动, 包括技术革新、技术改造等。

技术革新是指在现有技术基础上的改进与更新, 使技术发生质的变化达到一个新的层面。例如改进施工设备和工具, 改进施工工艺和操作步骤, 通过改进原材料、半成品材料、燃料等资源的利用办法, 达到节约的效果;采用新的结构形式等, 技术革新应结合生产解决实际问题。

技术改造是围绕降低成本、提高质量、节约资源等目标,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技术方面的改进和优化。技术改造要广泛地应用技术革新的成果, 使改造建立在合理、科学的基础上。

5 结语

施工技术管理是建筑企业在项目工程中最重要的管理工作之一。现代建筑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只有真正重视技术管理, 努力培养企业的核心技术人才, 科学管理, 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新军.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探讨[J].科技资讯, 2009, (11) .

[2]周权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科技资讯, 2010, (16) .

[3]张敏钧.探讨建筑企业工程项目技术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 2010, (10) .

[4]邹飞武.浅谈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方法[J].中国科技博览, 2010, (22) .

工程项目技术管理 篇2

1并行工程及管道安装工程技术管理简介

并行工程是一种针对产品制造过程及支持过程进行并行处理的综合技术,在过去串行产品生产过程中,人们往往会面对较多的问题:产品的开发时间长、生产成本高、难以实现产品的一次性开发。上世纪80年代,人们提出了并行工程的管理理论方法,其在产品生产中得到应用后,产品开发的时间得到了较大的缩减。并行工程管理理论方法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顺序生产,实现了设计、生产以及检测的同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能够实现顺利的进行,往往会采用管道安装工程技术管理,该项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是工程的开展得到了保障。但是管道安装工程技术管理本身就是一项注重细节的工作,因此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把握好技术管理的效果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工程价值。管道安装工程技术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是进行技术方案的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紧密结合施工图和施工队伍的具体情况,合理的安排好生产的准备工作以及具体的施工任务和进度,打造高效、安全、文明施工,实现高效率施工。

2管道安装工程项目技术管理中并行工程应用的意义及特点

对于整个工程施工来说,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不仅是整个工程施工的前奏,同时还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起着引导作用。整个工程从设计到施工,再到最终的质量检验,每个环节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任何一个环节的差错都将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一个工程从最初的设计构想到最后的成品,整个过程将会涉及到多方面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避免工程质量受到影响是当前工程施工中所需要去考虑的问题。在管道安装工程项目中,采取技术管理并推行并行工程,对于实现工程质量的提高和施工成本的降低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并行工程的实践应用效果来看,其对于避免质量问题提高经济效益确实具有一定的作用。并行工程是一种针对产品相关过程并行而设计的一种综合方法,多过程的同步,使得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在整个过程中并行工程都是基于过程和对象而进行自身调整的。在并行工程应用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一些与产品生产相关的全部因素,无论是产品的质量、成本,还是进度需求。在并行工程应用实践过程中,做好开端设计工作是极为关键的,在开端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综合考虑产品开发所需的各种信息,保证设计的全局性。并行工程的特点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一是实现了任务的并行开展,打破了顺序局限;二是实现了不同层次工作的同步进行;三是实现了产品检验人员对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管理。

3管道安装工程中技术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管道安装工程中技术管理所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下述几点:一是客户设计方案变动性大,技术管理工作难以适应。由于管道安装工程项目技术管理工作是多个步骤同步进行的,因此当客户方对设计进行改动时,整个安装工作都需要重新进行,这给施工方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二是施工设备以及材料的配套问题。在进行管道安装过程中,由于施工材料均是由第三方即客户方提供,在实际施工中材料配套不能准时运达安装现场将会影响到安装工作,打乱工作节奏,同时会对技术准备工作产生影响;三是施工现场环境的复杂性对管道作业具有一定的影响。由安装单位对于施工现场环境具有一个适应过程中,当施工现场环境变得复杂化时将会对安装单位的作业产生很大影响,给施工人员带来不便,是工作效率严重下降。

4管道安装工程项目技术管理中并行工程的应用

并行工程在技术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实现不同学科的并行作业,实现产品的开发目标,在该过程中需要各种管理工具、信息技术将会被应用。管道安装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整个工程的施工将会涉及到不同的管理层次,为了能够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引入并行工程是最佳的选择。在并行工程应用的过程中,部分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一是工程职能结构间的障碍被打破。并行工作在管道安装中技术管理中的应用实现了管道安装工程职能结构间做存在障碍的破除。管道设计与安装两个过程中实现了同步进行,在缩短安装工期的同时,还提高了安装的质量;二是对设计方案进行深入分析及时发现问题,避免方案的重复性修改。在并行工程应用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后续工作的开展往往会提前对客户方的设计方案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安装的实际情况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核,保证了问题的集中发现,统一解决;三是注重并行作业的可行性。管道安装工程技术管理中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能够实现并行作业,通过应用实践对整个工程进行梳理,对可优化工序进行统一规划,实现并行。

5结语

随着工业生产和工程施工的进一步发展,技术与生产之间的交叉点将会越来越多,并行工程在管道安装工程项目技术管理中的应用也会日渐频繁,与此同时,管道安装工程的技术含量和整个质量也会得到一个层次的提高。

参考文献:

工程项目技术管理 篇3

1工程设计技术管理

工程设计技术管理主要由业主组织进行。其内容包括监督设计所采用技术标准、工程规模、重点工程设计方案、遵循技术规范的情况以及组织对设计文件的审查、设计在施工过程中的跟踪服务等问题。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1初步设计阶段

该阶段主要内容是项目申报批准立项后,监督设计单位对本工程项目勘察设计委托合同的执行情况,协助设计单位完成该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1.1.1检查初步设计的进度计划,督促初步设计文件按委托合同要求的时间完成并提交,按照合同条款规定支付设计费用。

1.1.2了解设计中执行现行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情况,方案比选情况,各种方案的布置、工程数量、项目分布情况和

技术难度等。

1.1.3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进行初步设计审查,听取设计单位的设计工作汇报和对各项目地点进行实地察看,对清礁、护岸、筑坝、疏浚、站房、航标、船舶建造及支持保障系统等工程设计和概算等方面进行讨论,看其是否满足规范要求以及是否适应管理单位使用需要;评审初步设计方案是否可行,归纳整理评审会中对优化设计、降低造价、控制投资等方面众多

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并形成纪要,以便设计单位在进行施工图设计时采纳。

1.2施工图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评审会通过后,协助设计单位进行外业定测工作和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编制。具体内容有:督促协助设计单位进行外业定测,召开外业定测验收会议,评审本工程的建设规模、技术标准是否符合规范,是否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

外业定测验收后,督促设计单位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按照有关规定、规程和合同要求,结合初步设计审查会议意见和外业验收会议意见,对工程进一步进行优化和完善,进行施工图设计。

1.3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的设计技术管理包括施工前交桩、设计技术交底和派常驻设计代表在工地解决施工中出现的设计问题。要求设计单位派常驻设计代表,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有关设计方面的问题,如在施工中发现由于设计出现差错与漏项,设计中出现不便于施工的内容,实际施工中发现的地质、水文与设计出现重大出入等引起的变更。参与重大技术问题、施工方案的研讨,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分析、处理等。

2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主要是监督承包人严格按照投标文件中的承诺,配置相应资历和数量的技术人员,以及相应的技术管理职能部门;严格执行现行技术规范、规程,严格按图施工,不得随意提高或降低技术标准,禁止随意改变设计;编制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详尽的施工工艺:积极而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进行科技攻关和技术革新,精心施工、严格操作,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2.1承包人对设计文件的复核及现场核对

承包人在收到修编的施工设计图纸后,要及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阅读与核对,了解设计意图,熟悉图纸内容与要求。核查设计中的差、错、漏。核对工程数量,确定施工方案。图纸核对的具体内容有:核对图纸是否齐全。结构尺寸、平面坐标、标高是否清楚,图纸中是否有明显错误;核对设计图纸是否符合国家政策、法规、行业技术标准、施工规范的要求:

结构设计、施工机械、施工方案之间是否矛盾,技术上有无困难,方案是否可行;核查图纸中是否有疑点、难点需要设计代表在技术交底中进行解答;核对工程地质、水文、气象资料是否清楚齐全;核算工程数量是否准确。承包人应及时将图纸复核和现场核对的意见报告业主,由业主汇总反馈给设计单位,以便使设计单位技术交底时具有针对性。

2.2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分为业主组织的由设计单位执行的设计技术交底和各承包人内部进行的施工技术交底。

2.2.1设计技术交底

设计技术交底会议由业主组织召开,设计、监理、各承包人参加,设计单位具体执行,要求各承包人的项目经理、总工、质检工程师等主要技术人员参加。主要内容有:

2.2.1.1设计意图、重点,技术标准和规范。

2.2.1.2施工总部署。

2.2.1.3筑坝、护岸、疏浚、炸礁、站房、码头和航标等主要工程的特点、技术经济指标及设计参数。

2.2.1.4控制工程和技术难度大的工程设计要点及施工方案。

2.2.1.5设计中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情况。

2.2.1.6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2.2.2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技术交底是在承包人内部进行的,总体工程开工时要进行技术交底,各分项工程开工时也要进行技术交底,是全面的与层层的交底。首先是全面的交底,要求所有参加施工的技术、管理、生产人员参加,包括技术、质检、试验、安全及施工员、工班班长。交底内容应包括工程特点、施工部署、任务划分、进度要求、主要的机械设备及各项管理措施等。施工方案应有详细设计计算,施工操作工艺应符合规范要求,批准的施工方案不得随意变更;每道重要工序都必须有文字的技术交底。其次是层层的交底,由技术主管部门下达到工班(施工组),各工班(施工组)在向具体的操作人员进行交底。

2.3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承包人指导工程施工的重要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完备、细致程度直接关系到施工的顺利进行,关系到工程质量的好坏。施工组织设计应切合实际,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顺序,其中施工工艺必须符合施工规范,新工艺、新技术必须通过试验方可采用;技术复杂的重大工程,应组织人力认真确定施工方案:要有健全的质量和安全保证体系,保证工程正常施工和保证工期的措施等。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好后,报监理驻地办、总监办审查批复后方可执行。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图;施工组织进度计划;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施工安全保证体系;保证航道通航的措施;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保证工期的措施。

2.4测量技术管理

业主组织导线与高程的交桩工作,交桩工作分为书面形式的资料交接和现场交点,交桩工作一次性完成,要求各承包人的現场经理、总工、测量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参加。承包人及时对业主的测量交底进行复测和与相邻合同段的联测工作。复测、联测都必须有监理旁站,记录要规范化,以便核查。在开工报告中需附有复测、联测的报告,经监理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工。在开工报告中要提供重大工程和重大施工方案的测量控制方案。在分项工程开工报告中也要提供分项工程的测量控制方案。在施工过程中每间隔三个月进行导线和水准控制网的复测,并递交复测报告。对于测量控制的点位要注意保护,受施工影响的点位要及时移出影响范围之外。发现被破坏和丢失的点位要及时补上并进行联测,其联测结果和临时增设的支导线点和水准点都须报监理,经核查无误后方可使用。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竣工测量,交付完整的导线和水准测量资料。除了导线、高程方面的测量工作外,还包括施工监控测量(如石坝的沉降与位移观测),主体结构物的沉降、挠度及合拢等施工控制测量,边坡稳定的监测。施工监测要及时进行,及时反馈信息以指导施工。

2.5积极开展技术攻关与技术交流

2.5.1制定技术革新和技术开发计划,广泛倡导合理化建议,密切结合生产与施工的需要,找关键、挖潜力,针对施工项目的薄弱环节与技术难点。做好技术攻关的选题工作,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2.5.2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时,要积极攻关。由业主、监理、承包人、设计代表等共同进行研究探讨,做相应的工艺试验、材料试验,做到技术措施有保证。了解材料性能、熟悉工艺操作或根据试验结果综合分析,确定具有代表性的参数后,

方可使用到工程实际中。

测绘工程项目相关数据管理技术 篇4

1.1 测绘工程数据管理技术的内涵

数据管理技术是指人们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利用的一系列行为的总和, 而测绘工程数据管理技术就是人们对测绘工程过程中的数据的收集、整理、储存、利用。

测绘工程中的数据是非常庞大的, 因此, 工程中的数据管理是非常麻烦的工作, 这就促使人们不断地开发新型的、高效的数据管理技术。随着测绘工程的不断发展, 测绘工程数据管理技术也在快速地发展。

1.2 测绘工程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每个行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作为经济发展主要支柱之一的建筑业发展得尤为迅速。但是随着建筑工程业的发展, 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测绘工程数据的管理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 这就要求数据管理技术的不断革新。而我国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 即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第一, 人工管理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主要是运用常规的手段从事记录、整理、储存数据, 其实就是利用纸张记录数据和利用算盘、计算器来进行计算, 只是通过人来管理和利用这些数据。这个时期的数据管理技术存在数据不保存、数据不共享、数据缺乏独立性等特点。由于当时计算机的应用还处在较低的水平, 给工程数据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

第二, 文件系统阶段。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以及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开发利用, 可以把要处理的数据组织成相互独立的数据文件, 人们可以根据文件名进行访问, 对文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 这一时期的数据可以长时间地储存, 可以进行反复地数据修改处理。数据处理存在着数据共享性和独立性差、管理代价高的特点。

第三, 数据库系统阶段。由于计算机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存储容量增大, 传统的文件系统管理数据的缺陷得到了克服。同时, 满足了实际应用中多用户、多应用程序共享数据的要求, 这就是数据库管理技术。它具有数据结构化、数据共享性高、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统一管理和控制等特点。

2 数据库在测绘工程数据管理中的应用

2.1 数据库建立和发展

我国数据库的建立发起于20世纪60年代, 计算机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大容量磁盘开始出现, 数据的存储容量大大地增加, 传统的数据管理则被这种数据库所取代。数据库的数据处理克服了传统文件系统数据管理的缺陷, 同时满足和解决了实际应用过程中多用户和多应用程序共享数据的要求, 使得数据能为尽可能多的应用程序服务。

2.2 测绘工程中的数据类型分析

在测绘工程管理中, 存在多种多样的数据, 涵盖着项目的各方面信息, 可以根据数据的用途、表达信息的方式分类。

首先, 根据数据的用途可以将数据分为:第一, 应用于计算的数据, 如工程费用、工人的工作日、工作量等。第二, 供查询的数据, 如项目名称、位置、类别、质量等级等。第三, 用于补充说明的数据, 如项目延期的原因、项目停工的原因等。

其次, 根据数据表达信息的方式将数据分为:第一, 用数字和文字形式表示的数据, 如预算计划书、合同、技术设计、各种单据等。第二, 用图形表示的数据, 如测绘成果、效果图等。

最后, 把这些数据集中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大的数据库。因此, 数据库涵盖了测绘工程所需的各类信息和数据, 数据库的建立给测绘工程数据管理带来极大的便利。

2.3 测绘工程数据库的类型和功能

在测绘工程数据管理中应用的数据库主要分为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两大类。首先, 由于数据库的结构在项目管理中实行动态的控制, 属性数据库的建立要求数据的收集必须及时、准确、完整, 并且数据应该简洁、清晰。属性数据库的建立可以按照工程项目的顺序进行, 如按照招标—投标—预算—施工准备—施工控制—交工结算的过程建立数据库;数据库的建立也可以按照信息的分类建立, 其中数据库的结构包括项目信息表、人员信息表、仪器信息表、合同信息表、其他信息表, 这样的数据库便于管理和使用。其次,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是通过采集该工程项目的空间信息, 并将信息与其他属性联系在一起。

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的应用使得测绘工程数据管理可以高效率地进行, 我国还要进一步地完善数据库系统, 促进测绘工程数据管理技术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最终使我国建筑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2.4 数据库在数据管理中的应用

数据库在数据管理中的应用是建筑工程业发展的必然产物, 由于测绘工程中的数据的复杂性, 数据库被广泛地应用于测绘工程数据管理中。

在项目相关信息的输入和管理、项目查询和统计、工期的计算、工程进度、工作量及工作分配等方面都采用了数据库。工程项目信息不仅信息量大, 而且没有规律, 信息管理难度非常大, 数据库的应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难题。首先, 在信息的输入和修改方面。在工程数据管理中, 我们把每个和项目相关的信息录入数据库中, 信息和数据要准确可靠以便查询使用。同时, 人们还可以随时地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地修改和补充信息。其次, 数据库在信息统计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数据库可以对项目数量、生产产值、合同、工人信息、工作和工作量等内容进行有效的统计。

3 结语

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管理制度 篇5

为提高项目部的管理工作能力,贯彻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的相关规定,对项目技术负责人的管理作如下规定:

一、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任职基本条件:

(1)一级工程的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与工程项目相适应专业的高级职称,从事相关专业技术管理工作8年以上。

(2)二级工程的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与工程项目相适应专业的中级职称,从事相关专业技术管理工作5年以上。

(3)三级工程的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与工程项目相适应专业的助理工程师职称,从事相关专业技术管理工作3年以上。

二、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任职能力:

(1)掌握国家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造价管理以及节能、环保等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

(2)掌握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掌握国家、地方相关工程建设标准。

(3)掌握工程设计及结构的特点,准确理解工程设计意图,具有一定的工程验算能力(4)掌握工程建设程序、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操作规程、施工组织设

(5)掌握工程材料、构件、试块、试件、设备、器材的性能和使用要求及其检验、试验报告的内容和要求;以及工程机械设备等的性能、使用要求及相关规定。

(6)掌握常用工程测量仪器和施工现场常用的工程检测、试验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7)掌握计算机办公软件、专业软件的应用知识;档案资料的管理职责、管理流程、管理程序和方法。

(8)掌握建筑业10新工艺、新设备方面的知识。

(9)了解移位、纠倾、增层以及加固等特种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

三、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工作职责:

(1)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服从工作安排,努力完成工作任务。

(2)按规定查验和接收加盖施工图审查专用章的设计图纸,参加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并对结果进行确认;

(3)具体组织编制和报审施工组织设计、重大危险源识别和控制方案、专项施工方案,审核作业指导书并组织实施;有分包单位的,应负责督促落实分包单位的相应工作。

(4)负责对重要分项工程和关键部位进行技术交底,负责技术协调,并督促落实整改措施。

(5)组织做好测量及其核定;

(6)认真检查、复核原材料、半成品、构件、加工铁件和设备的合格证等质量保证资料,严禁将不合格产品用到工程上,确保工程质量。

(7)参加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质量检验和试验、工程竣工工作。

(8)组织各项技术资料的签证、收集、整理和归档;负责审核竣工验收资料和组织绘制竣工图。

(9)对不按图施工,违反操作规程,粗制滥造行为,质量低劣班组或个人有权制止,令其返工或停工,并及时向项目经理汇报。

(10)组织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进行技术攻关;协调解决图纸疑难问题。(11)与建设方、监理等协调解决技术问题。处理质量安全问题;

(12)自觉遵守公司制度,加强自身廉正建设,杜绝一切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工程项目技术管理 篇6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6-0086-02

建筑工程质量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和部位出现问题,都会给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严重的后果。工程质量通病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它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建筑的美观,甚至影响到它的使用功能及结构安全。

1 建筑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质量的特点是由建设工程本身的特性和建设生产特点决定的。建筑工程质量受设计水平、材料好坏、施工方法先进与否、技术措施是否到位、人员素质的高低、工期等因素影响。目前,建筑施工管理中工程质量存在以下问题:

1.1 施工秩序混乱

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工序与工序、工种与工种之间没有严格的交接措施,前道工序留下的隐患,后道工序施工者不但不及时处理,甚至蓄意隐蔽。施工管理混乱。如预制空心楼板吊装后不经拨正就进行灌缝,所用混凝土的碎石粒度不加控制,造成天棚和地面开裂。施工现场成品和半成品乱堆、乱放,随意损坏,严重地影响整体工程质量。还有部分施工现场存在施工人员未佩带安全帽、安全带等现象。

1.2 建筑工程质量粗糙

目前,工程质量主要存在屋面漏水,厨房、窗户和外墙渗水,抹灰脱落,外观粗糙马虎,表面横不平、竖不直、凹凸不平、线条弯曲,缺棱少角、框洞不周正不对称等问题,影响了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2 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2.1 开发商质量意识淡薄

一些施工企业和施工技术人员由于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弱化,在施工活动中违反相关规范和操作规程,不按图施工,不按顺序施工,技术措施不当,甚至偷工减料,由此造成工程质量低劣,质量事故不断发生。有的开发商仓促上马,主要负责人专业知识不足,工程管理部门临时组合,力量薄弱,素质不高,对一个开发项目从一开始就力不从心;有的开发商不懂工程监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不愿意聘请专业监理公司来监理开发项目;有的开发商急功近利,短期行为的思想严重,质量意识淡薄,没有把质量管理放在应有的高度位置上,过份依赖施工企业,自己又不深入现场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实际上使工程质量处于放任自由状态;有的开发商经营思想不端正,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理解片面,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甚至不惜以降低质量标准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2.2 施工单位资质差

由于国家基本建设规模加大和商品房开发量加大,施工企业急速膨胀,同样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有的施工单位无论是技术、管理、设备、人员等都不能满足施工需要。一些设计、施工单位利用自己的牌号大量转包开发项目,有的项目甚至多次转包、分包或肢解得七零八落。同时,有的施工单位人员波动大,队伍稳定性差,有的以包代管、有的以包拒管,导致技术力量和工程质量滑坡。

2.3 监理单位监督管理不到位

个别监理单位为了寻求经济效益挂靠高级资质承接监理业务,项目监理机构的人员资格、配备不符合要求,存在监理人员无证上岗的现象,现场监理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监理人员对材料、构配件、设备投入使用或安装前未进行严格审查,没有严格执行见证取样制度,甚至对隐蔽工程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理,有的项目监理机构甚至未按规定程序组织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就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2.4 原材料质量控制不到位

一些施工企业为省工钱、赶进度,为了追求利益,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不到位:①以次充好,该用石砂时不用石砂,而用价格稍低的石粉代替或掺杂部分石粉;②砂子不上铁筛,连大带小,一齐拌入混凝土中;③砂子中泥土含量太高,不经水洗,直接用于施工。这些做法导致的问题是混凝土强度不够,取样打压后,不符合要求,用在基础上容易诱发桩基偏位,基础下坠,用于顶部时发生顶部开裂渗漏现象。

3 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3.1 制定工程质量目标

依据建筑工程的概况、针对工程特点,结合业主的要求,按照《建筑法》《建筑工程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建筑质量验收标准体系,编制详细工程质量监理目标,明确监控的目标、标准。工程监理目标要充分反映该工程的特点,根据监理目标拟定所监项目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在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监理目标的要求,实施专业工程监理,确保工程的建设质量。

3.2 建立完善责任制度

完善责任制度,落实责任到人,是做好建筑质量管理的根本。确定监理人员的分工和岗位职责,与岗位责任人签订责任书;制定出相关的监理工作制度,如监理会议制度、监理质量检验及验收制度、监理人员考核制度、监理日记填写制度等,拟定出相应的监理工作程序,做到工程质量监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建立沟通协调制度,要求相关岗位人定期与承包商、建筑工人沟通与协调,沟通施工措施是否正确、材料是否合格,对于存在的问题并且督促落实到位,杜绝质量问题的隐患。

3.3 严格控制建筑原材料

控制材料质量,要做到货比三家,择优使用,对主要生产厂家进行实地考察。设置样品,严格按样品进货。严格检测和验收。另外,应当搞好材料的检测和施工试验,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性,对某些重要部位进行抽查,有问题及时处理。要求承包人明确所需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必须保证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满足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说服承包商尽量用高质量的建筑材料,坚决杜绝使用劣质不合格的材料。

3.4 加大工程施工管理力度

积极持久宣传贯彻《建筑法》,严格依法治建,规划、建管、造价、招投标、建筑执法、房产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围绕工程质量安全服务,形成“综合治理”态势。①高度重视监管信息化建设,要充分认识到加强监管工作信息化建设,是强化监管、提高效能、解决施工现场与建筑市场监管脱节,破解信息不对称制约的重要手段,是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重要抓手;②强化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的联动。对信息平台反映出来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要通过市场监管的手段及时予以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录入监管信息平台;③充分发挥规划龙头作用,在规划现场放线和办理施工许可时,必须先办理好质量安全监督手续;④建管和招投标严格实行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严厉打击施工企业和监理企业资质挂靠,出让资质、以包代管、违法分包、人员不到位、安全措施不力等突出问题;⑤严厉打击压级压价和低价承揽工程等违法行为。保证管理人员到位和质量安全设施的投入;⑥严格建筑执法,对违法违规违章建设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⑦充分发挥房屋产权对建筑市场和质量安全的保障性作用,对无基本建设手续和未办理竣工验收备案的一律不得办理房屋产权证。

3.5 加强施工全过程的管理

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建设的总体实施方案,编制工期合理、程序科学、经济与技术相统一、措施到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同时严格按经过充分论证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是做好工程质量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在工程装饰装修施工阶段,往往是多工种、全方位交叉作业,是管理难度较大的施工阶段。在这一阶段,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合理安排交叉作业,抓好细部处理和成品保护上。合理安排交叉作业:①要合理安排工序;②要合理安排时间和空间,保证各分项工程必要的技术间歇;③要合理安排人力以保证工期并防止窝工。细部处理和成品保护是保证装修装饰最终质量的关键。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质量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以及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持续高速增长的新阶段,建筑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建筑工程质量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应大力加强质量管理,切实提高工程质量,杜绝工程质量隐患,为社会发展造就质量更优的、更佳的建筑工程,为人民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只有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建筑质量才能有根本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李宇峙.工程质量监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张亚娥.工程质量的控制与管理[J].延安大学学报,2005(12).

[3]张伟.如何加强工程质量监督[J].交通世界,2008(7).

[4]陆庆.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现状与对策[J].山西建筑,2009(7).

[5]廖品槐.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编辑:尤俊丽)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Huang Yaochuan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works is the life of the building.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nstruction problems in more and more th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the main reason for their problems, and proposed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Key words: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工程项目技术管理 篇7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国际竞争日益激烈。随着跨国企业的发展和国内企业的涉外项目, 国内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随之加剧。这就要求企业不断提高工程项目成本的管理水平, 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但目前企业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系统之上还存在诸多问题, 比如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理论基础的缺失、体系缺失等, 进而影响成本管理的有效性。所以为了保障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成功有效, 进行管理系统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工程项目管理的概述

进行项目管理主要就是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 并且控制成本预算保质保量的完成某个项目。在管理当中主要通过项目经理和项目组织, 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将项目所包含的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的管理方法体系。在工程项目管理当中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属于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直接影响最终的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主要包括了项目成本估算、预算以及对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

三、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体系设计原则

进行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之时, 必须按照以下几个原则进行:第一, 理论性。随着多年在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之上努力, 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建设项目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体系。这些理论在建设活动上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 也颇受大家认可, 但其依旧存在诸多的弱点和缺陷, 并无法充分满足如今企业的发展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特征。比如项目范围概念的缺失。目前存在的理论体系还不够科学合理, 并没有形成一套严格有效的管理程序。

第二, 实践性。建立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体系, 最主要的就是为实际工作服务, 可是如今存在的大部分体系在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之上都较为缺乏。例如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一书当中, 提出业主方的管理项目就有35项之多, 看起来合理但实际情况却是诸多内容不够明确, 在实践当中运用存在问题。项目管理不可能只作为一种纯理论存在, 必须和实践结合在一起。不仅要能够科学合理, 还必须充分考虑实用性和可行性。第三, 针对性。对于不同的工程项目所需要的项目成本管理体系不可能完全相同, 尤其是成本估算这一环节和项目本身关系十分紧密。所以在构建管理体系之时必须充分考虑针对性问题, 以提高系统的指导性和可行性作用。

(二) 体系框架构建

针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系统必须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即工程项目成本估算、工程项目成本预算、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其中在成本估算环节又需囊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早期估算和预算估算;成本预算主要涵盖了成本分布、确定活动持续时间等六个方面的内容;成本控制依靠计划为基础, 进行成本绩效测定方法的制定以及绩效评价分析方法的制定。

四、项目成本的管理

(一) 成本估算

1. 估算工作流程

进行成本估算之时必须充分考虑编制估算的因素, 初步估算准备过程的标准化、用户和团队之间的目标定向、估算的审查和检查、来自项目实施的反馈等因素。正式进入估算工作, 首先要进行目标的定向。以便于最大限度的满足业主需求的同时, 提高估算的正确性。如图1就是进行估算的整个流程图。

2. 估算管理

首先对估算的团队进行组织, 主要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项目的具体要求进行团队组织, 然后按照估算流程以编制估算和控制成本。其次是要明确团队当中每个人员的具体工作范围, 提高估算工作的效率, 控制进度提高估算的精度。最后, 在估算当中为了保障估算得出的成本合理, 所以必须进行“现实性检查”。将估算的各个部分进行详细的检查和审核, 以保障成本控制在最佳状态。

3. 风险分析

在进行成本估算之时还要注意当中的风险分析, 估算师必须将来自各方面的风险评估加入到成本估算当中, 针对一些可能出现的或者不可控的风险因素预留一些成本空间。并且提出相应的策略, 比如通过合同条约降低风险性, 通过保险公司等方式。以尽力保障企业的项目工程进行当中风险最低, 成本受到控制。

(二) 成本预算和控制

为了保障最后的项目工程能够保质保量, 既能够满足业主的需求又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进行成本的预算和控制。首先分清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的概念。前者是起到一个传达财务信息的目的, 后者只是为了达到目的而选择的手段。其次成本控制的方法多样, 这里主要介绍三种。第一种成本趋势分析法。这种方法主要就是通过将预算得出的成本结果, 和实际的成本相比较, 最终得出工程项目完成的比率。

第二种, 管理层异常报告方法。这种方法侧重关注的是控制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偏差。方法相对简单, 而且项目大小对其的影响不大, 所以也较为常用。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些缺陷, 比如针对一些偏差的分析可能出现滞后的现象, 当出现偏差之后再进行分析, 得出的结论对成本的控制意义不明显。

第三种, 预测单位成本方法。这种方法将实际输出输入同预算做比较, 主要利用了工时对成本的影响。这种方法的优势就是大部分的企业在进行工程项目之时, 由于对一些单位成本较为熟悉, 所以一旦出现任何的异常状况就非常容易被发现, 以便于控制。缺点就是如果工程的进度受到影响而需要增加成本之时, 就很容易和单位成本发生冲突。

(三) 成本控制

进行成本的控制首先要建立控制模型, 分别建立过程、产品、项目三个控制模型。针对过程的控制模型, 主要面对的是工作包、活动、工作要素。而这些都必须依靠工作分解结构来对具体的每项工作的范围进行定义。对于产品的控制模型, 主要利用产品分解结构将工程项目进行分解, 分解之后得出的较小和简单的产品单元以便于控制。项目控制模型, 主要就是把成本分解结构加在WBS之上, 并且将其中的重合点作为项目控制的对象。

其次, 绩效评价方法主要就是被用来计算进度, 以及成本和控制基准的偏差, 与此同时对偏差的含义也要进行评价。经过长久的发展, 如今的绩效评价方法当中, 部分评价方法主要是对进度和成本控制进行分开的评价, 一些则选择了综合运用。比如PERT/Cost方法、综合评价方法等。最后还有推理方法以研究绩效不佳的真正原因。

要实现成本控制主要通过成本变更控制系统、绩效衡量分析、预测技术。通过变更系统以确保成本管理计划变更的需要, 变更之后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通过绩效衡量分析, 以确保在工程项目实施当中各个环节的绩效最优, 最终达到成本的管理目标。通过预测技术, 将一些在未来可能影响成本管理的项目信息进行整理, 以保障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项目管理理论之上建立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 要注意三个主要环节, 即成本估算、成本预算、成本控制。并且在系统当中还必须注意风险的分析和预测技术, 以提高成本管理目标的可行性。

摘要:项目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当中属于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项目管理的成果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而工程项目成本的管理又是项目管理当中的重中之重, 要做好项目成本管理进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就必须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项目成本管理方法作为指导。以下在项目管理理论的基础之上, 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项目管理,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张宪.复杂性视角下基于Agent的建设工程项目集成管理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 2011.

工程项目技术管理 篇8

工程项目档案是指经过鉴定、整理并归档的建设项目在立项、审批、招投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竣工验收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形式的全部文件。工程项目档案是建设工程项目的原始记录, 无论是对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等, 都是重要的原始凭证和信息资源,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 也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工程项目档案”与“工程档案”、“项目档案”不完全相同, 而是引入了现代项目管理思路和方法, 从意识上、行动上, 将工程项目的档案管理纳入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过程控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各种建设工程层出不穷、规模日益壮大, 工程档案的普遍特点, 例如成套性、同步性、现实性、可修改性等不再赘述;新时期, 工程项目档案的管理出现了许多新特点, 例如:工程项目档案形成周期长、利用实效久, 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已经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涉及多种行业、多个单位, 并且能够为企业带来间接的经济效益等, 也因此对工程项目档案管理提出了更多要求。

二、工程项目档案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程项目管理是指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现代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 为实现项目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组织、筹划、激励、沟通、检查、控制活动, 包括成本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时间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而工程项目档案管理贯穿于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 影响着工程项目管理的成本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时间管理等方面, 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本管理方面, 工程项目档案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数据。工程项目档案管理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必要环节, 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总投资。在新工程项目的投资估算中, 可利用以往同类工程项目档案中的关于成本管理的信息, 例如工程预算文件、材料使用消耗记录、施工日志等档案中的数据, 对其进行分析、筛选和借鉴, 可减少不必要的工作, 提高投资估算的效率, 并且借鉴以往经验也可提高准确度。

质量管理方面, 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水平是项目管理质量和工程质量的关键。从现代管理科学角度来看, 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好坏, 可以反映出工程管理的规范程度, 可以反映出工程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 凡是工程质量过硬、工程管理水平较高的项目, 工程项目档案的管理水平必定较高。

风险管理方面。某个工程项目常常涉及多个参与单位:建设单位是业主单位;而勘察设计和施工单位是承包合同单位;监理单位是委托合同单位, 在追求各自经济利益的过程中, 难免会给工程项目带来一定的风险。而工程项目档案中招投标文件、合同文件等则为各方责任的落实提供了法律依据, 降低了工程管理的风险。

时间管理方面。工程项目档案的积累始于工程项目开工建设之前, 项目立项阶段以及设计阶段, 形成了大量的工程项目前期文件, 只要工程项目实体仍然存在, 对工程项目档案的管理就不会止步。工程项目竣工验收之后, 向有关部门移交档案, 工程项目档案的现实利用价值, 并未由此消失。工程项目档案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周期, 并且利用实效与工程实体共存。工程项目档案的整理进度、保管质量、利用时间、利用频次, 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程项目的进度, 也可推断出该项目实体的使用状况。

三、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现状———管理理念滞后

尽管社会档案意识逐步提高, 但是受传统档案管理工作理念的影响, 在企业工作体系中, 档案管理工作的地位仍然不够高。新形势下, 在市场经济中, 企业经营的目的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 讲究经济效益的及时性。然而, 档案管理工作收益的隐蔽性和间接性导致了档案管理地位低下, 阻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进步, 从而档案管理理念也得不到及时的更新。

在建设工程项目中, 为企业带来直接、显著经济效益的是工程本身, 为企业创收的关键在于项目的完成情况。因此, 领导往往将重心放在了工程完成的进度和质量上, 忽视了工程项目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轻视了档案信息的交流作用, 从工程项目档案的形成和收集环节开始, 就对档案管理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收集不全、验收处于被动地位等。

缺乏项目管理的思路和经验。西方项目管理的理念已经在中国企业的管理领域广泛运用, 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含用一句话概括, 即从工程项目开始到项目结束的生命周期中, 通过项目策划和控制, 进行项目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管理、风险管理, 使项目的成本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完全实现。然而, 工程项目档案的管理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却并未真正实现档案管理的成本、质量、人力和沟通控制。

就建设工程而言, 一般情况下, 是交工后补交档案, 制约了竣工档案的收集工作, 影响了整个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进度, 可见工程项目档案的时间管理质量不佳;在工程项目预算管理中, 几乎从未单列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概算, 直接涉及档案管理投入和产出的细节几乎没有, 忽视了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潜在经济效益, 也忽视了工程项目档案的成本管理;领导的重视程度、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人员配置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了工程项目档案的人力管理;工程项目档案的管理部门与工程的施工单位未做到及时交流, 工程项目档案的管理人员也未贯穿于整个工程的建设中进行业务指导、业务监督, 导致了工程项目档案的管理缺少各方面参与者及时有效地沟通。

四、新形势下工程项目档案管理新出路———运用项目管理理念

将项目管理核心理念运用到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实践中, 要做到以下方面。

1. 明确主体, 落实责任。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中指出:“建设项目所形成的全部项目文件在归档前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并按档案管理的要求, 由文件形成单位进行整理”、“项目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编制竣工文件和整理项目文件”、“全部项目档案的汇总整理应由建设单位负责进行或组织”。建设单位作为工程项目的法人主体, 对整个工程项目具有组织和协调的责任, 当然, 也处于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组织核心。因此, 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人员, 应该是工程项目指挥部成员之一, 配备专业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明确工程项目档案管理人员的主体地位, 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

2. 重视全程控制。

将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纳入到工程项目管理程序, 进行全程控制, 参与立项、设计阶段, 宏观把握工程的整体结构, 根据工程的实体空间位置与工程总体进度, 形成宏观的、初步的工程项目档案整理思路;参与工程施工阶段, 在文件形成的每一个环节, 把握记录的原始性, 从而保证档案的真实性;在工程收尾阶段, 对各单位的归档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确保收集工作的及时。

3.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首先, 优化配置有限的人力资源。一个企业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数量非常有限, 但是在同一时间不仅仅只有一个工程项目的档案需要专职人员进行管理, 因此, 要优化配置档案管理人员, 综合考虑人员的素质特征与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实际需要, 既充分发挥个人才能, 又要确保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其次, 完善工程项目档案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工程项目档案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 既要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工程管理基础知识的培训, 又要进行档案管理技能的提升。可以采用定期培训、阶段性培训的方式, 培养符合本企业管理特点的专业复合型人才;也可以采取专题培训, 迅速提升档案管理人员针对某一工程项目的档案管理专业技能。再次, 建立合理的工程项目档案工作的绩效激励机制。针对工程项目档案工作人员工作的特殊性, 绩效考核无法直接采用量化的指标, 但可以使评价主体多元化, 例如运用360度考评法, 提高考核客观准确性;拓宽档案工作人员职业生涯的发展路径等。

4. 重视沟通。

在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各个阶段, 档案管理人员要与相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工程技术人员往往对档案管理知识不甚了解, 更加看重工程本身的质量和进度, 忽视了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档案管理人员要主动与技术人员沟通, 使归档文件符合归档要求。

5. 重视时间管理。

一个大型的工程项目需要几年或十几年才能完成, 并且细分为多个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 每个单项工程和单位工程, 都具有独立设计文件、可独立组织施工, 并且单项工程在建成后还可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独立产生效益。不同单项工程的施工进度不可能完全相同, 不同单项工程的不同设计文件、施工文件也不都是同时产生、同时归档, 如果仅仅按照先准备文件、再施工文件、后竣工文件的归档顺序和档案整理顺序, 只能是在所有文件归档后才能集中统一整理, 如此一来, 时间跨度巨大, 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 既不能确保档案的完整性, 也不能充分体现和发挥工程档案的现实利用价值。那么, 就应该以工程项目的整体进度为基础, 结合每个单项工程的时间顺序, 每个单项工程一个独立档号, 可以实现档案管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的同步控制, 新产生的文件及时归档、档案及时整理, 防止遗失、便于利用, 既保证了档案在数量上的完整性, 也提高了档案的保管质量。

6. 重视风险管理, 引入合同管理机制。

成功的合同管理是实现项目目标的重要保障, 一个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较长、涉及了多个参与单位, 要做好工程项目档案的管理, 在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工程委托监理合同签订时, 就要在合同条款中明确文件归档的责任者、归档范围、归档期限、质量要求以及竣工档案的编制标准等, 取得档案工作的主动权。通过经济约束的方式, 确保文件及时归档, 保证档案齐全完整。如今, 施工单位形成的档案占竣工档案的绝大部分, 因此, 建设单位可采用经济手段在合同中规定, 如果施工单位所提交的档案没达到约定标准, 那么可以以扣押工程款的形式, 敦促施工单位注意原始材料的保存价值, 把握好工程项目档案验收关。

参考文献

[1]时敏.工程档案管理在建设工程中的作用[J].中国农垦, 2009 (9) .

[2]郭威.刍议项目管理理论在我国建设工程中的开展应用[J].水利水电, 2007 (2) .

[3]蒋翠.浅谈工程竣工档案收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科技, 2009, 25 (3) .

工程项目技术管理 篇9

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指的是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成本消耗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 从而使工程的成本控制在最低的范围之内。在进行工程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一点, 工程成本控制是基于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之上的, 也就是说不能够为了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导致工程施工质量的降低。成本控制的实质是指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 通过协调各个部门, 以减少对于成本的估计, 以求能够使用最少的资金获得最好的效果。这一目标的达成主要是通过对技术, 制度和管理等方面的协调运作, 以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 保障其能获得较大的收益。成本预算的实质是指通过对各部门的数据分析, 材料使用量的分析, 当前市场价格的统计等, 初步粗略的计算这一施工作业所需要的成本。当然, 这个成本并非是固定的, 而是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通过这一变化的趋势, 企业可以更好地预测在实际施工中成本的变化, 以保障资金链的充足。另外, 成本预算可以分为不同的施工方式进行预测, 这样可以帮助管理层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更为优良的方案。成本控制的实质是指在施工前期对于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判断, 并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地以低成本解决这些问题。成本核算指的是企业在实际施工作业中, 有间断的进行成本的统计和计算, 主要包括施工作业中的材料费, 设备损耗费, 员工雇佣费等等。根据一定的时间顺序仅需相应的分类处理, 确保其每样财政支出的具体数额, 以及其中单位和总成本是否能够对应。这一工作的主要职能是帮助企业完善自身财务, 并且通过这些财务方面的数据做出准确的反馈和决策, 同时提高企业的运营管理的水平。对于在财务核算中所发现的问题, 应做到责任到人, 严肃处理。

2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还存在较大的问题, 尽管我国水利施工部门已经开始重视水利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与管理, 但是因为这方面的发展起步较晚, 因此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目前主要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水利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问题

在进行水利工程项目设计时能够有效的对于工程的施工成本进行控制与管理, 可以说设计阶段基本上可以控制整个工程投资的七成, 因此设计阶段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对于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当前在水利工程项目设计阶段主要存在着技术和经济结合不够和设计深度不够两方面问题。其中, 在水利工程技术与经济结合方面, 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过多的偏重于建设技术方面工作, 而关于工程经济技术工作不够重视, 这种情况下易造成工程后期做概预算时改变设计方案, 进而导致水利工程施工成本失控气在水利工程设计深度方面, 由于部分设计单位工作人员对于水利工程考虑问题不顾全面, 设计过程中设计深度严重不足, 导致设计时出现漏项、缺项和前后设计不衔接等现象。

2.2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水利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也十分重要, 因为施工时设计到工程的材料、技术等一系列的因素, 这些因素的有效控制都会影响到工程的施工成本。在实际的施工管理中部分水利工程作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或者面子工程, 建设单位为提升自身政绩, 在未做好水利工程施工准备而违反工程项目建设基本程序, 形成了“三边工程”, 即边施工、边设计和边决策, 这种情况下易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施工变更, 进而造成施工成本难以控制;其次, 受材料采购不合理、储存量计算缺乏科学性等因素影响, 造成施工过程中材料价格管理方法严重落后, 致使施工成本无法有效控制到;第三, 由于水利工程中监理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职业责任意识和业务素质能力, 导致在对现场变更签证没有严格核实, 造成现场设计变更过多, 促进了水利工程施工量显著增加, 进而使得水利工程施工成本难以控制。

2.3 水利工程项目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工程竣工并不代表着成本管理的结束, 在竣工以后还应当做好工程内容的统计与总结。很多的工程在竣工结算阶段方面, 由于在竣工图中没有将设计变更内容和工程量体现出来, 造成工程结算时出现重复计取竣工图工程量和变更签证工程量问题。同时, 在工程结算计价中存在高套取费标准和高取材料市场价调整差价的问题。以上诸多问题, 导致了在水利工程项目竣工结算阶段建设单位经济利益严重受损。

3 加强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策略

针对以上存在的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问题, 下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以期促进水利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效率的提升。

3.1 水利工程设计阶段施工成本控制策略

水力工程的设计可以说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建设方向与成本多少, 因此在进行工程的设计时就应当对水利工程技术与经济关系进行合理处理, 保障水利工程整体施工成本的合理控制。其主要通过采取以下几方面策略实现水利工程投资设计阶段施工成本控制, 具体有:①加强对水利工程设计阶段中设计方案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的编制管理和审查工作, 以保证施工图预算或标底的精确性, 确保设计方案估算的完整性以及保障限额设计目标的合理性等。②对水利工程场地和总平面进行实地勘察, 优化和比选设计方案, 保障设计方案的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 以促进水利工程投资效果的提升。③水利工程设计单位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估算, 制定水利工程的初步设计, 进而根据初步设计总概算实现对水利工程技术设计和施工图预算的制定, 以积极的推行限额设计, 确保总投资限额保持稳定。

3.2 水利工程实施阶段施工成本控制策略

在工程的施工阶段, 对于工程的成本管理应当贯穿于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 从每一个项目的施工过程进行掌控, 确保成本的有效控制。在水利工程整体投资中, 施工阶段是投资额度最大的一个阶段, 有效控制该阶段的施工成本, 对于水利工程全过程施工成本控制有着重要影响。水利工程实施阶段由于投资目标较为明确, 并且前期已对各项投资进行了详细分解, 使得该阶段实现投资节约难度加大, 但是在投资浪费方面却存在着较大的可能性。因此, 降低水利工程实施阶段投资浪费, 是实现水利工程实施阶段成本有效控制的关键所在习。基于此, 在水利工程实施阶段工程师应根据投资控制原理, 将投资控制的目标值设置为计划投资额, 并与投资实际值仅比较, 查明并分析两者出现偏差的原因, 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确保实现投资控制目标。同时, 在水利工程实施阶段还应加强工程款支付的控制与管理, 在施工期每月按核定的工程量结合合同支付工程款的规定建议业主支付工程进度款, 将投资控制在预算的范围内。

3.3 水利工程竣工结算阶段施工成本控制策略

工程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能够有效的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①水利工程结算前, 应将施工实际完成工程量与施工合同相关规定进行严格审核, 做到拨款有度, 定期对进度款运用情况进行检查核实, 进而确保水利工程施工能够按照预定工期完成。②结算审核工作人员应对水利工程施工图纸内容和定额项目进行细致分类, 对各子目中所包含的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和熟悉, 避免在结算过程中出现重复列项。再就是, 在套用定额子目过程中应严格谨慎, 应符合实际情况, 细查定额, 不得任意就高套用, 以确保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

4 结语

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工程的施工成本管理与控制, 最大程度上确保项目的成本控制在最低的范围内。在施工过程中, 监督和管理部门要从水利工程施工项目中的成本控制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开始, 严抓工程项目中成本控制和管理工作。针对目前成本控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处理,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成本控制, 保证工程质量的提高。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我国基础设施工程的建筑数量也不断的增加, 尤其是水利工程项目, 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与进步。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工程的施工成本控制一直以来都是施工人员所关注的重点, 因为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范围大, 涉及的内容多因此在进行工程的成本管理时存在一定的难度, 造成了水利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效果一直不太好。本文详细的分析了水利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以及管理, 以期促进我国水利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技术的提升。

关键词:水利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管理技术,分析

参考文献

[1]莫记荣.浅议水利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与管理[J].大众科技, 2011 (4) :94~94.

[2]魏唯.水利工程施工项目中的成本控制及其管理技术[J].科技与企业, 2012 (19) :42.

[3]杨帆, 王少兵, 田新闻, 等.浅析水利工程施工项目中的成本控制及管理技术[J].科技与企业, 2013 (14) :29~30.

[4]赵延鹏.浅谈水利工程施工项目中的成本控制及管理技术[J].科技与企业, 2013 (7) :70.

工程项目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篇10

工程项目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分支, 是工程项目的管理者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 对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进行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综合管理, 实现工程项目的优化配置, 为用户提供优质的工程产品。工程项目可以分为咨询管理、设计项目管理、施工项目管理、验收项目管理和后期物业管理。随着现代工程项目范围的不断扩大, 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也更加宽泛, 其管理过程及管理内容具有如下显著特点:首先, 工程项目管理方法更科学;其次, 工程项目管理逐步走向社会化;再次, 工程项目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进一步提高;最后, 工程项目管理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2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较多,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工程开发企业的质量意识不足, 一味追求高额的经济效益, 而盲目降级价格, 提高市场竞争力而影响项目质量;工程开发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特别缺乏受过正规职业技能培训的高技能人才;工程开发项目管理法规缺乏, 不能对工程开发项目质量进行有效地监督制约;工程开发项目施工设计缺陷或不足, 项目涉及专业面广, 各个专业不能有效结合;工程开发项目所用原料、设备质量管理也非常重要。工程企业在开发前期项目时, 对一些项目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较重视, 而对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质量管理重视不足, 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对调查结果研究分析不够和对规划方案、景观方案等进行多方案缺乏优化。这种情况使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了较大影响。针对这种情况, 工程企业决定在开发工程项目时, 充分做好项目前期的可行性分析, 以解决由于项目前期质量管理不到位而影响整个项目。同时继续加强项目技术管理、原材料管理、项目施工全程管理、项目人员管理和项目资料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使工程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保证取得预期的效果。

3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是指对工程项目建设各阶段的项目内容、项目顺序、项目工期和连接关系结合项目进度总体目标及资源优化分配的原则制定计划并组织实施, 然后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通过经常检查的方式检验实际施工进度是否符合既定计划要求, 对出现的工期拖延现象进行研究分析, 积极采取有效地改善措施, 对原计划经行修改和调整, 如此反复, 直至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影响工程项目进度的因素分析较多, 其中, 人作为主管能动因素是最主要的, 在实际工程项目中, 常见的不利因素如:建设资金不足或不到位;相关施工手续不完善;项目设计图纸不能及时交付或设计不合理;施工单位不能较好的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 施工节奏不合理, 出现时松时紧现象, 同时对现场施工组织及各种设施、设备、人员等不能合理安排。相关专业配套单位不能有效按照工程项目整体进度安排及时做好相关工作, 使配套施工不能按计划完成。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因为施工质量而引起的工程返工、返修等问题。不能及时协调监理单位, 及时做好施工项目分部分分层次的验收和手续办理, 影响下一环节的施工。其他不可遇见的各种管理、自然等因素也会影响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工程企业在前期项目开发过程中, 对项目进度管理缺乏科学的依据和方法。出现了进度计划不精确, 施工范围经常变动;出现拖延工期后不能科学有效地安排赶工方式和内容。对影响进度的因素、方法、监测、分析和更新缺乏一整套系统的理论方法, 最终以牺牲成本和降低质量为代价来换取进度。针对这种情况, 工程企业采取了开发项目全程控制理论, 项目开发前期采取合理制定进度计划, 并充分论证, 严格审核建设项目施工图纸等文件资料等;项目开发过程中, 建立项目多级进度监控管理体系, 从大的方面来说, 分为桩基施工、基础施工、主体施工、装修施工和配套施工五大部分, 分层次分部分加强进度管理;项目开发后期, 经常会出现计划变更或拖延工期, 应积极查清出现问题的原因, 分情况与相关部门协调处理。

4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工程开发项目从项目决策阶段、具体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 整个项目过程都牵扯到成本管理问题, 优化成本管理对企业意义重大。比如在决策阶段, 出现决策失误, 就会使有形或无形的项目成本增多。在招投标阶段, 如果工程企业只是一味地追求低价, 忽略了实际成本问题, 必然导致在实际施工时, 必然出现经常变更施工计划, 施工进程得不到有效保证, 从而变相地增加的项目成本, 影响工程投资效益。工程企业在开发工程项目时, 遵循过程管理原则, 把项目成本管理贯穿于项目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和每一个方面, 主要分成3个阶段:一是项目前期阶段, 既规划、设计、招投标阶段;二是项目中期即施工阶段;三是项目后期即竣工验收后的成本分析与考核阶段。从该项目规划开始到竣工验收后的成本核算, 对于工程开发企业而言即从中标签约开始到施工准备、现场施工、直至竣工验收, 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成本管理工作。做好项目成本控制应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建立成本责任制, 完善成本控制运行机制;制定施工成本计划, 企业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生产要素的配置等情况, 按施工进度计划, 确定项目总成本计划, 计算出保本点和目标利润, 作为控制施工过程成本的依据, 使项目部人员及施工人员在工程任何进度, 都清楚目标成本, 以便采取相应手段控制成本;制定先进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配合施工单位合理安排现场施工管理;严格把关项目成本控制合同等措施。

5 结论

总之, 项目管理对于工程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工程行业中, 项目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和繁重的工作内容。只有从工程开发相面的各个方面不断完善提高, 才能保证整个开发项目的顺利进行。工程开发企业必须随时掌握项目每场进行组装的预制装配式建筑。这种建筑设计标准定型, 构件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加工, 现场采用螺栓、自攻螺栓等连接件和密封材料, 干式组装无湿作业, 施工安装便捷。而钢结构是最符合这种产业化生产方式的结构形式, 其全部构件都可以在工厂中实现定型化生产, 而且精度高、质量好。

4结论

无论从钢结构住宅的综合效益出发, 还是从住宅的使用功能看, 钢结构住宅都具有明显优势, 人们对于可持续住宅的梦想将不再遥远, 可以彻底改变我国住宅寿命短的现象。给我们带来崭新住宅理念的同时引领一个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洪强.钢结构住宅的优势及总额和效益分析.安徽建筑,

[2]马丽.住宅发展新模式-钢结构住宅.住宅产业, 2010.

(上接第14页)

个环节的进展情况, 及时会同有关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 通过确保项目进度、项目质量以及项目成本等方面, 使整个工程开发项目获得预期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建利.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J].建筑安全, 2010, 10:51-55.

[2]赵洪军, 袁献伟.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几点看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0, 8:33-34.

[3]李修强.项目管理理论综述及前沿问题浅谈[J].网络财富, 2010, 6:45-48.

[4]潘翼, 冯静.浅谈工程质量的持续改进[J].建设科技, 2010, 4:50-51.

[5]方胜勇.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控制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 19:171.

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技术 篇11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管理

1、引言

项目管理应当是在工程项目开始后进行控制,这是确保能按计划顺利进行的保障。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管理者应当随时把项目实际进程与计划进程相比较。为了测量实际的情况,必须掌握已经升始或结束的是哪些活动,已经支出多少资金或调拨了多少资金等信息。针对发现项目实际情况与计划情况差别较大,如计划进程进行比较显示实际进行落后于计划、超出预算等等就必须立即采取纠正措施,以使项目回复到正常轨道。有效地控制项目的关键,是及时地定期监测实际进程,并与计划进程相比较,如有必要,立即采取纠正措施。

2、管理模式分析制度建立

对工程采取扁平化一级管理模式,由项目经理部直接管理到工区,设立大财务、大物资,有效管控资金,减少中间环节,减少管理层次,有效利用资金,避免管理层次过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铁路,保护自然环境和改善施工环境,全面履行合同,确保工期、质量、安全目标出发。选派参加过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管理、技术人员。按照《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规定内容组织施工。项目施工管理机构按照“管理高效、资源配置合理”的原则设置。

从工程实践发现,虽然不同的工程项目和不同的职能部门有不同的管理重点,但项目管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始终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它的落实与否,决定着项目管理的效果与成败。企业内部要用完善的市场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服务制和监督机制等有效机制来保证项目经理责任制的落实。市场合同部集合同管理、计划管理、物资管理、财务与会计管理于一体,有利于突出合同管理的中心地位,强化合同管理的控制功能,克服合同管理与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相脱离的弊端。工程技术部要对重大施工技术问题超前研究和科研攻关,不断革新技术和工艺,为建设一流工程和创造最佳效益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施工管理部,在合同约束下全方位地组织协调现场的施工进度、技术、质量、安全、资源配置、成本控制等,解决长期存在的重进度、轻管理,重投入、轻核算的问题,保证工程项目的协调有序实施,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

3、加强项目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

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技术人员优化施工方案,改进技术措施,鼓励技术革新和工艺创新,为有效实施成本控制提供技术支持。严格政府投资项目概算评审工作,强化执行概算编制,减少设计变更,从源头控制工程造价;以合同为依据确定项目目标成本,负责层层分解和监督成本执行情况。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制度,进行成本核算与成本分析,检查成本控制目标是否实现,总结成本控制的经验教训。建立全员质量管理的重奖重罚制度,建立施工质量档案管理系统,落实质量终身负责制。

项目管理人员应当按合同赋予的权利,围绕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在施工阶段,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检查与控制,不仅涉及最终产品的检查、验收,而且涉及施工过程的各环节及中间产品的监督、检查与验收。在每项工程开始前,承包单位须做好施工准备工作,然后填报《工程开工复工报审表》,由监理工程师审查批淮。施工作业过程中,监理工程师督促承包单位按规定工艺和技术要求进行,当每道工序完成后,承包单位先自检,然后监理工程师到现场检验确认。当一个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完成后,承包单位首先进行自检,然后经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查及对相关资料审核后,符合要求予以签认验收,否则指令承包单位进行整改或返工处理。

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在进行质量管控时应结合有效的相关文件依据。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文件和委托监理合同文件中分别规定了参与建设各方在质量控制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有关各方必须履行在合同中的承诺。管理人员还应当遵照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颁布的有关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性文件,以及各行业如交通、能源、水利、冶金、化工等,根据本行业的特点,制定和颁发的有关法规性文件。有关质量检验与控制的专门技术法规性文件。一般是针对不同行业的标准、规范、规程或规定。技术标准有国际标难、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堆和企业标准之分,是建立和维护正常的生产和工作秩序应遵守的准则,也是衡量工程、设备和材料质量的尺度。技术规程或规范,一般是为执行技术标准,保证施工有序地进行,而为有关人员制定的行动猴则。各种有关质量方面的规定,一般是由有关主管部门为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而发布的带有方针目标性的文件,具有指令性和及时性的特点。

4、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

对于工程项目来说,资料管理是重要的管理环节。从建设项目的提出、调研、可行性研究、评价、决策、计划安排,到勘测、设计、施工、生产准备、竣工投产交付使用的全过程中,有关的上级主管机关、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设备制造单位以及有关的环保、市政、银行等部门,都应注意该建设项目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尤其要管理好建筑物、构筑物和各种管线、设备的档案资料。对于有引进技术、引进设备的基本建设项目,还要做好引进技术、设备的各种技术图纸、文件的收集工作。竣工图是基建工程的实际反映,是工程的重要档案资料。在施工协议中,要对竣工图的编制审核、交接、验收工作做出明确规定。施工单位在施工中,要做好施工记录、检验记录,整理好变更文件,并及时做出竣工图,保证竣工图质量。对竣工图及竣工文件的验收,是工程竣工验收的内容之一。

在工程建设中,工程建设的现场指挥机构要有一位负责人分管档案资料工作,并建立与档案资料工作相适应的管理部门,配备胜任工作的人员(包括必需的技术人员),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集中统一管理工程项目的档案资料。在竣工投产、交付使用前,工程建设的现场指挥机构要将完整的工程档案资料向建设单位移交。凡属于新建的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在设计建设时应当设计和建造符合要求的档案资料室,并配置档案资料保管和提供利用所必要的设备,其投资应列入基建总投资中。

5、结语

项目管理的内容是研究如何以高效益地实现项目目标为目的,有效地控制项目的关键,是及时地定期监测实际进程,并与计划进程相比较,如有必要,立即采取纠正措施。值得指出的是,项目管理的许多过程都具有一再重复的性质,部分是由于项目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存在并需要逐步完善,即项目管理团队对项目了解得越多、越透彻,这个团队就越能够更好地管理项目。

参考文献

[1]左仕镔.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8(04):95-182.

[2]赵林.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及成本控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6(06):30-31.

工程项目技术管理 篇12

1 目前我国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整个施工企业经营思想上存在问题。

各个部门没有互相配合, 没有将责权利三者结合起来。没有形成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有些施工总承包项目部因为各部门、各岗位责权利不完善, 以至于无法考核其优劣, 特别是有些国有企业长期受大锅饭思想的影响, 更是奖罚不到位, 由此严重挫伤有关人员的积极性, 而且会给后续的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有的分包商是属于关系单位, 对他们的管理不严格, 对于整个工程质量不承担风险, 没有压力, 总承包单位经常充当“老好人”的角色, 结果分包商对于上层指令不能很好的执行, 造成施工成本增加。

1.2 整个组织管理中存在问题。

因为成本是一项综合指标, 它不仅是财务的问题, 也包括设计、施工、采购等各个方面, 每个方面的每一项开出, 都能影响整个项目的成本。仅仅依靠财务部门并不能有效的解决成本控制, 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严密的成本控制责任体系, 用统一的规范和责任来约束和指导工程参建人员的工作, 保证施工项目达到预期的经济指标。

1.3 施工方案上存在的问题。

我国施工企业由于对质量成本和工期成本的重视不够, 项目经理部对各个部门的关系很少进行深入研究, 有时会盲目地强调工程质量、赶工期要进度, 造成工程成本的额外增加。目前, 在我国的工程项目施工中, 不少工程项目在没有充分考虑施工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进行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即使比较也只是在技术上进行比较或者是根据经验在局部方案上进行比较, 达不到有效降低成本。

2 项目成本管理的原则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的进程也加快了, 各种城市化建设迅速发展, 这就给施工企业带来了发展的机会, 而企业在保证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 就要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 这就需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 这样才能创造好的经济效益, 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2.1 实施节约的原则。

整个工程项目的运行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而这正是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企业运行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而减少这三方面的消耗是控制成本的最主要一项基本原则。而节约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要严格执行成本开支范围, 要做到每一笔大的开支都要查相应的预算, 把开支尽量控制在预算之内, 不需要的支出坚决要杜绝;二、提高项目进行中的管理水平, 采取合理的施工方式, 节约时间和提高生产效率;三、在施工中根据工程的要求不同,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不一定要选用最好的材料, 防止不必要的浪费。

2.2 全面控制的原则。

我国的施工企业存在一种现象, 就是在整个项目进行过程中, 设计只管设计, 采购只管采购, 施工只管施工, 各个部门看起来有条不紊, 但是由于各自为政, 不互相沟通。就象机械中, 设计出来的东西非常完美, 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要不根本没有办法进行加工生产, 否则就是即使能生产但是代价太高。而建筑企业的设计有时候也是这样, 根本没有考虑生产和采购, 有时候根据图纸无法施工, 有时候采购不到东西或者需要的东西根本不经常用, 采购成本过高, 造成成本降不下来。这就需要在整个项目过程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 从设计到施工都要互相配合。

2.3 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

在整个工程项目中, 必须把成本控制落实到项目经理、设计、施工人员、各班各组, 定期对各个部门进行业绩检查与工资分配挂钩, 奖罚分明。使每个人从思想重视起来才能有效的控制成本。如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 落实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 明确各级施工成本管理人员的任务和职能分工, 权利和责任, 编制本阶段施工成本控制工作计划和详细的工作流程图。

3 项目成本控制措施

3.1 要做好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

实行工程项目咨询评估制度, 仔细准备标书, 对工程项目进行评估, 确保项目的投资效果。一份好的标书, 能反应企业对这个项目事先做的工作是否充分, 对这个项目的预算是否合理, 合理的成本预算能够增加中标的机会。

3.2 保证设计图纸的质量。

设计图纸是施工的依据, 也是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条件, 设计图纸应该由资质深的单位进行设计, 或者由本单位极富经验的设计师进行设计, 单位要积极采用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 提高投资估算和初步设计的质量。设计图纸一旦确定, 尽量不要修改, 否则整个项目预算又要重新进行修改, 这样不仅耗时耗力, 而且容易出现差错。在设计过程中对产品质量直接控制, 减少漏项、添项、定额套用不准确的现象, 为工程项目投资控制打下良好基础。

3.3 编制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四项内容:施工工艺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和流水施工。施工方案的不同, 工期和质量就会有所差异, 因而发生的费用也不尽相同。因此, 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是成本管理的关键所在。

编制施工方案要领会施工总承包合同、设计图纸等经济、技术文件的精髓, 联系项目的规模、性质、复杂程度、现场条件、装备情况、人员素质等因素。

3.4 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管理的核心领导, 形成了一个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成本管理体系。全面组织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 使各部门互相配合, 有效运行。项目经理部的其它部门和班组都应精心组织, 为增收节支尽责尽职。

项目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需要各个项目经理进行有效的管理, 需要建设单位 (业主) 、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相互支持和配合。成本控制只是表现为倾向, 他不仅是财务部门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而是从投标到施工过程需要各个部门的互相配合, 才能真正的有效的降低成本。

3.5 对分包商实行有效的管理。

一个大的工程项目需要很多分包商来共同完成, 这就需要建立长期、合理的分包商档案, 执行严格的招投标制度。对分包合同要严谨管理, 增强约束力, 分包责任要明确, 分包单位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和压力, 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劳务纠纷和超付工程款的现象。在现场施工中, 物资管理要加强对分包商队伍的约束力度, 避免造成现场物资浪费, 不能充当老好人。要保证指挥层不能层次太多, 因为中间因素太多, 容易造成指令不顺畅, 致使施工出现错误, 造成施工成本增加。

4 竣工决算阶段的成本控制

竣工决算阶段是基本建设投资控制的最后阶段, 也是工程投资效果的检验阶段。竣工决算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 对建设成本的控制。重点对竣工决算的真实性、可靠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防止不应列入基本建设支出的计划外费用挤入建设成本。 (2) 对工程决算编制依据进行控制。包括对施工合同、协议, 使用的预算定额、费用定额、材料价差计算方法, 设计变更及图纸会审记录, 施工现场变更签证单的审核, 在审核中要查看设计变更及图纸会审记录是否经设计单位盖章, 施工变更签证单是否有甲、乙双方共同签字盖章确认。通过审核合同查看工程决算取费标准与合同签订的施工企业级别是否相符。 (3) 严格审查工程预算中的各种不合理因素, 如:多算工程量, 高套单价, 重复计算取费。

我们研究成本控制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 以增加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在施工结束后应该对此次施工的卷宗进行整理, 对于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 对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时地进行总结并推广, 好的方法进行归纳整理, 以及形成一套本企业标准化的资料, 这样才能在以后的施工中有据可循, 节约时间, 减少成本支出。

摘要: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 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 在保证工程质量、工期等方面满足合同要求的前提下, 对项目实际发生的费用支出采取一系列监督措施, 及时纠正发生的偏差, 把各项费用支出控制在计划成本规定的范围内, 以保证成本计划的实现, 以达到降低成本, 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过程。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在于能否为社会提供质量优、工期短、成本低的产品, 而企业能否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关键在于有无低廉的成本。因此, 在工程施工中实行有效的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就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张检身.工程项目承包与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2]李军江.施工现场造价管理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上一篇:企业会计的谨慎性原则下一篇:大学英语阅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