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研判

2024-09-14

故障研判(精选8篇)

故障研判 篇1

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 智能电网的建设逐渐实现了配电自动化, 配网自动化系统在保证供电可靠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配网在运行过程中极易发生故障, 重视配网故障抢修工作, 寻找有效的故障研判方法对配网自身及用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配网抢修指挥中快速研判故障的方法进行分析, 仅供参考。

关键词:配网抢修,故障研判,问题

1 引言

配电网是连接用户和输电网的重要枢纽, 在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中具有重要作用, 配电网的正常工作可有效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供电质量。随着我国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 用电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 用电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由于配电网分布广泛、设备较多, 若配电网出现故障的话, 则会对正常的供电工作产生影响, 甚至导致电力系统的瘫痪, 这种情况下, 就需要对配网故障进行快速研判, 以便及时开展抢修指挥工作, 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2 快速研判故障的重要性

2.1 配网抢修指挥工作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各种生产生活活动的开展, 都要求所需用电的正常供应, 电力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 供电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是紧密联系的, 其中配网在整个电力系统中起到重要的连接作用。配电网将输电网中的电力按照用户需求量进行合理配送, 是连接用户和输电网的纽带, 当配电网某一环节出现故障时, 将会直接影响用户的正常用电, 导致用户无法正常开展各项生产生活活动。

2.2 快速研判故障的重要性

对故障的快速研判, 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找出故障发生的地点、分析故障发生的具体原因、得出故障造成影响的程度, 并快速做出反应, 制定最佳解决方案、合理配置抢修资源, 实现故障的快速解决。快速研判故障有效提高了抢修质量和抢修效率, 加快了配网抢修指挥工作的进度, 可以最快恢复正常供电, 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最大限度地降低配网故障对用户生产生活的影响。

3 配网故障抢修中存在的问题

3.1 获取故障信息不及时

配网抢修工作的开展是以准确、详细的故障信息为基础的, 若不能及时获取故障信息, 将会影响整个故障抢修工作的进行、降低抢修效率, 因此, 在保证故障信息准确性和完整性的同时, 故障信息的传递还应具有及时性。在实际的配网故障抢修工作中, 配网自动化仍需要不断改进, 若故障信息渠道不完善的话, 则无法对故障信息进行及时传递, 电力部门不能在第一时间获取故障信息, 导致故障抢修工作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不能及时了解故障信息所传达的内容, 无法对故障信号做出快速的研判分析, 扩大了配网故障带来的影响。

3.2 配网抢修指挥工作不协调

配电抢修指挥工作必须具有协调性, 才能对配电故障进行针对性排除, 但由于配电故障信号传递不及时, 无法对故障发生的地点、原因及故障造成的影响进行及时传递, 导致配电抢修指挥中心无法在第一时间内获取准确的配电故障信息, 使配电信息的传递具有一定的延时性, 不利于对配电故障进行准确判断。配网抢修指挥中心在不确定故障信息的准确性时, 不能对配电抢修指挥工作进行统一协调, 延缓了抢修工作的开展。若电网出现故障的话, 无法做到早发现、早分析、早解决, 正常供电工作不能够及时恢复, 配网故障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将会进一步扩大。

4 配网抢修指挥中快速研判故障的方法分析

4.1 创建配网故障快速研判系统

基于OMS的配网故障快速研判系统, 其原理图如图1所示。根据配电变压测量值、出现开关动作、用户信息及故障指示测量值等信息, 对配电网的故障进行快速研判。该故障快速研判系统创建了适合配电网应用的配电网地理接线图、配电网电线图, 利用EMS系统、故障指示定位系统、营销系统等及时获取配电网的运行信息及停电事件信息等, 通过配电网单线图和GIS的配合使用, 对配网多种故障的快速研判, 实现配电网抢修指挥业务和电网调度管理的无缝连接。比如:2013年7月, 某配网抢修指挥中心接到用户投诉, 通过OMS配网故障快速研判系统的分析并确定故障后, 通知抢修班组及时赶到故障现场展开抢修工作, 迅速将故障排除并恢复供电。由于该配网故障快速研判系统主要采用了GIS地图进行定位, 并指导抢修人员赶到故障现场进行抢修, 大大缩短了抢修时间, 有效提高了抢修效率, 同时也增强了客户满意度。

4.2 完善网络建模功能

研判系统拥有发达的图形制作工具, 能够实现图形、数据的同步运行, 即该系统能够在绘制图形过程中输入相应的数据信息, 创建一个数图一体化系统。另外, 系统还支持信息数据的导入功能, 依托于信息交换总线, 将电网设备、图形、模型等通过SVG的模式输入研判系统, 从而实现配网建模。同时, 此研判系统还支持设备的异动管理, 配网系统中一切设备的异动、变更等都处于此系统的管理下, 相关的异动设备、图形等通过图形、图示等方式呈现给广大用户。

4.3 定位故障

①网络拓扑分析。配网拓扑的主体功能体现在:打造一个不断变化的配网模型, 用来清晰地呈现不同电气设备间的连接、联通关系, 并对应展现出配网在各个时段的运行状况, 该拓扑分析广泛适用于各类接线模式。研判系统通过观察开关的运行状态, 来明确配网系统内部不同电气装置的运行状态;②故障自动定位。将故障指示设备设置在馈线干线与支线等位置, 由于指示器能够发挥通信传输作用, 一旦配网出现故障问题, 位于出线开关与故障区范围内的指示设备将发出动作, 同时朝主站发出故障信号。此系统凭借分析配网拓扑、故障指示设备排列顺序、动作顺序等, 最终分析得出故障的具体位置;③故障信息警示。故障被准确地定位后, 可凭借人机工作站发出警报提示信息, 并对应将一些故障信号呈现于馈线图、地理图等, 从而为调度工作的开展提供准确的信息数据。

4.4 抢修指挥

①研判分析。所谓的停电研判就是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 对信息采集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等进行全方位地检查、核查与维修, 深入分析、总结客户提供的报修反馈信息, 从中归纳出故障的范围、原因等;②抢修指挥。所谓的抢修指挥功能, 就是能够为抢修工作提供科学地指导, 促进抢修工作的高效开展, 实现抢修资源的优化配置。

5 结语

综上所述, 快速研判故障方法在配网抢修指挥中的应用, 能够准确判断故障的位置和类型, 以便合理安排抢修人员赶到故障现场, 采取有效措施将故障排除, 尽可能降低故障所造成的损失, 以此来保障配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李健文.基于配电网抢修指挥中快速研判故障的方法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 (16) :45.

[2]马勇, 姜振殿.基于调度运行管理系统的配电网故障研判方案[J].工程技术:全文版, 2016 (71) :200.

[3]陈镛.探析在配网抢修指挥中快速研判故障的方法[J].科技与企业, 2015 (19) :194.

故障研判 篇2

(2018年1月)

根据市局统一要求,现将2017个人研判情况报告如下,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个人基本情况

***,男,**人,汉族,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年**月出生,**年**月参加工作,**年**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月调**任***,**,**年**月至今一直任******。

二、研判相关内容

一直以来,在市环保局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不断加强学习,严格自律垂范,狠抓班子廉政建设,环境保护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是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履职能力。坚持把学习作为提升自身素养、提高驾驭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努力克服各种繁杂事务的影响,充分利用晚上、节假日休息时间,认真学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向中央基准看齐,做到政治信仰不动摇、政治立场不含糊、政治方向不偏移。继续加强“两学一做”学习、三项机制、党代会等学习,利用党组会、局务会、全局干部职工会及时组织传达、学习上级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部署要求,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廉政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警 醒干部职工要廉洁办事,防止不当行为,提高自身拒腐防变能力,筑牢廉洁自律防线。同时,注重学习国家、省、市制定的环保新政策,在工作中加以理解和运用,从而掌握工作的主动权,用理论知识指导工作,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认真履职尽责,全力抓好各项环保工作。在市局及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绿色商南建设为抓手,不断强化组织领导,抓好宣传教育,加大资源投入,加快项目建设,严格执法监管,全县环保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我县城区空气质量天数达301天,5大类8个**污染防治项目建设全部建成,丹江出境断面水质环境质量全部达到了Ⅱ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境内的***等其他河流均达到了功能区标准。污染减排四项指标据测算较上年同期,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下降了1.32%、1.32%、1.504%、0.907%、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零增长,四项减排指标全面完成。全县广大农村地区群众环保意识明显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高,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深入推进,全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在我县顺利召开,全县环保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是强化作风建设,切实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坚定不移地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执行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重大问题、重大事项、人事任免,坚持集体讨论决定。坚持阳光透明,民主团结,注重发挥班子成员作用,与同志坦诚相见、平等相待、相互理解支持。注重统筹协调,班子成员之间做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补台,全力调动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积极性。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立足当前,强化工作责任感,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延误和错误,确保工作质量。严格落实“八项规定”和“六条禁令”,持之以恒纠正“四风”,驰而不息正风肃纪,推动作风持续转变,从领导做起,从机关抓起,切实做到令行禁止。严格执行机关工作纪律制度、考勤制度、值班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相关制度,转变干部作风。通过抓纪律作风整顿,切实使干部职工牢固树立责任担当意识、履职尽责意识和服务群众意识,营造出积极向上、求真务实、规范有序、廉洁高效的机关氛围,努力树立干部职工良好社会形象。

四是严格自律垂范,做到以上率下。时刻警醒自己,清白做人、干净做事,从点滴做起,严于律己、防微杜渐,积极做廉洁从政的表率。认真学习和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筑牢反腐拒变的思想防线。工作和生活中时时处处事事从高从严要求自己,没有收受红包、礼金和有价证券,没有在工作生活中搞特殊化,也没有利用职权、影响为本人、亲友或他人谋取私利。在“三公”经费支出方面严格遵守各项制度,没有配备专门的公务用车,无“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费旅游”等行为。

三、自身存在问题及今后个人打算

回顾今年的履职情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组织的 要求和广大同志对我的期望还存在许多差距。

一是理论学习不扎实,重视程度不够。对理论武装头脑的紧迫性认识不足,理论学习不够重视,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学习专题不突出,针对性不强,不分层次,一般通读多,重点精读少,做读书笔记更少。

二是工作缺乏激情,有中游思想。随着年龄的增大,进取精神和拼搏精神逐步削弱,安于现状,工作缺乏激情,只求过的去,不求过的硬。在工作上我不想拔尖,也不想出众,喜欢不在其上,也不在其下的中游思想,导致我创新进取意识不强,思想麻痹、工作平淡。

三是对干部管理不严,有“老好人”思想。对机关干部的教育和管理我没有放开手脚,总是相信干部都是好的,泛泛要求的多,严厉要求的少,有过多考虑大家脸面,害怕伤害同志们的感情,不想直言批评,存在问题“慢慢来”、甘当“老好人”思想,这其实是我对干部、对工作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特别是上班的时候,我看见个别干部迟到、早退,碍于情面没有当面批评。

在今后时间,我将立足于新时期环保形势的发展要求,对照存在问题,对照群众期盼,对照先进典型,修身正己,真正从思想上改变自己,从行动上改变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克服不足,做一名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把加强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一种精神追求,把理论学习作为提高政治素养和政治水平的重要途径来认识、来对待。坚持利用理论学习日、“三会一课”、研讨例会等,重点组织学习党章党规、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新思想新论断,并着力在正确把握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深刻理解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上下功夫,在全面掌握科学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上下功夫,在将理论成果转化成工作的指南针、催化剂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自身党性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为更好的开展环保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二是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担当意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描绘了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实现奋斗目标提供了实践指南,如何贯彻落实,就需要敢于担当、主动作为,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把中央精神与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树立“我不上谁上”的担当精神和“做就做实、干就干好”的责任意识,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推动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让人们切实感受到改革的推进、发展的变化。在工作作风上,要破除浮躁情绪,抛弃私心杂念,迎难而上,积极工作,遇事不推诿、不回避,勇于承担责任,努力做到善于克服消极思维、模糊认识所造成的各种束缚,以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树立追求卓越的意识,研究新形势新任务,突破信心不足的思想,树立敢于争先的意识,突破自我满足的思想,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事业中去。

第6章?吉林研判 篇3

6.1 发展仍有较大差距

无论是从社会对教育的要求看,还是从自身的建设水平看,职业教育发展仍然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教育结构不合理、人才规模不足和内涵建设滞后等方面。见表6-1,图6-1、6-2、6-3、6-4。

6.2 体系建设不完善

全省职业教育资源分散,专业设置重复率高,集约化程度较低,中高等职业教育没有实现贯通,协调发展能力不足。见表6-2。

6.3 体制机制不活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充满生机活力的学校管理制度尚未形成。见表6-3。

6.4 统筹保障不够

故障研判 篇4

分布式电源 (DER) 作为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发电和能源综合利用方式, 已成为2l世纪电力行业最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由于配电网中的分布式电源靠近负荷中心, 可降低电网输送容量, 提高供电可靠性, 因此在智能配网的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 大量的分布式电源并入中、低压配电网运行, 使配电网从垂直的辐射式网络向遍布电源的水平网络转变, 这对智能配电网的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给智能配电网的故障处理带来了更多复杂的技术问题[1~3]。为此本文以传统配电馈线自动化技术为基础, 介绍了分布式电源及故障区域定位隔离算法的改进。

1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描述

分布式电源指小型 (容量一般小于50MW) 、向当地负荷供电、可直接连到配电网上的电源装置, 它包括分布式发电装置和分布式储能装置。在无分布式电源的传统配电网中, 配电网全部由主干网供电, 是放射状的, 或者设计为多电源供电、单电源运行的方式, 这些方式组网简单, 电流是单向的, 易于处理。但在分布式电源接入后, 整个配电网的运行开始变得复杂。首先, 负荷与电源混合分布在配电网的各个角落;其次, 潮流方向变得复杂, 不再是单一由主干网向用户方向, 而是变为双向的, 有主干网向用户方面的、有用户流向主干网的, 甚至在不同的时段, 同一用户的潮流流向也是不同的。

因此, 研究分布式电源接入后配电网的故障研判和快速仿真, 首先需要对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运行后产生的各种变化进行分析, 例如潮流方向等, 通过采集不同数据来实施监视, 并在配电网模型中进行描述, 以实现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描述与建模。

2 故障区域定位隔离算法的改进

对于传统的配电网故障定位隔离与恢复问题, 国内外学者已提出多种方法予以解决, 如遗传算法、约束满足问题 (CSP) 二阶模型法等[4,5]。厦门电业局早在2000年就开始建设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 2010年被国网公司列为首批智能配网试点建设城市之一, 并率先通过实用化验收。因此, 传统基于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的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自动恢复供电功能已十分完善。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使得配电网的运行方式发生很大变化, 为此对接入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实施馈线自动化时, 需要研究改进算法, 进而形成接入分布式电源条件下的馈线自动化处理方案。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方式主要有“即接即忘”式并网、有源网络、微网技术、虚拟发电厂技术等。现阶段主要以“即接即忘”式并网和微网技术为主[6,7]。

“即接即忘”式, 即忽略其对配电网安全性、供电质量与保护控制方式的影响, 因此需要对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容量做出严格限制。例如, 美国对于小型DER (容量小于200k VA) 的并网, 供电企业要求接入线路的DER总容量小于线路最小负荷的10%。微网技术接入分布式电源时, 从大电网角度看, 可把整个微网等效为一个“即接即忘”式的单个分布式电源。综合分析这两种接入技术, 对大电网而言, 分布式电源对原有电网运行方式的影响较小, 因此, 可在原有基于馈线自动化的配电网故障区域定位隔离算法基础上加以改进, 使其适应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影响。

2.1 对故障区域判定的依据进行调整

无分布式电源的传统配电网中, 馈线自动化故障区域判定原则一般为:故障点前的开关均检测到故障信号, 而故障点后的开关检测不到故障信号。考虑分布式电源并网后的影响, 以及其所处位置的不确定性, 故障区域判定原则除了检测故障信号, 还应加入故障电流方向判断。因此, 判定原则改进为:所有检测到故障信号的开关处, 如果故障电流方向都一致, 那么故障区域为最后一个检测到故障信号的开关与第一个未检测到故障信号的开关之间。这一故障判定原则不依赖于电网运行方式, 并可转化为一系列逻辑运行, 使系统能够实现故障区域判定功能。

2.2 对非故障区域转供电方案的计算容量进行调整

无分布式电源的传统配电网中, 馈线自动化在计算非故障区域的转供电容量时, 可直接通过测量到的故障前电流值进行分析计算。而接入分布式电源后, “即接即忘”式的分布式电源在故障发生后孤岛保护动作, 将分布式电源从网络中切除, 微网和大电网的公共连接点 (PCC) 也会在故障发生后跳开, 将微网和大电网断开[8,9]。因此, 在容量计算方面, 要考虑分布式电源对容量的影响, 将其容量排除在外, 包括它对其它负荷容量的影响, 或它对转供电备用电源点可转供容量的影响, 都要根据分布式电源所处的区段进行计算分析。

3 应用实例

在厦门配电网华光路环网图基础上, 模拟分布式电源接入情况下的故障处理过程。故障前环网运行情况如图1所示。

故障前, 环网运行情况为:华荣变电站918、嘉园变电站923开关为2个电源点, 分布式发电站和分布式储能站是2个分布式电源, 华光#2环网柜90B开关作为联络开关使用。华荣变电站918开关和分布式储能站备用1开关之间组成一个合环供电区域;嘉园变电站923开关和分布式发电站备用1开关之间组成一个合环供电区域。

选择在华光#2环网柜90A开关和华光#1环网柜90B开关之间的线路处模拟发生故障, 系统根据故障发生时的实际情况, 使嘉园变923开关和分布式发电站备用1开关跳闸, 沿线相应开关也因为过流信号引起报警闪烁, 同时故障区域失电。系统依据故障前电网运行方式和故障信息, 分析本次故障数据, 计算故障区域隔离与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的方案。

第一步, 断开华光#2环网柜90A开关;第二步, 合上华光#2环网柜90B开关。通过这两步操作, 将左侧故障区域隔离, 并将左侧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

第三步, 断开华光#1环网柜90B开关;第四步, 合上嘉园变923开关。通过这两步操作, 将右侧故障区域隔离, 并将右侧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

方案遥控执行后, 通过接线图 (如图2所示) 可以看出, 华光#2环网柜90A开关和华光#1环网柜90B开关之间的故障点已被隔离, 并且跳闸开关合闸后恢复了前段供电, 华光#2环网柜90B开关合闸实现了负荷转移供电。同时, 根据分布式电源的孤岛保护原理, 原分布式发电站并未在新运行环境下并网使用。

4 系统运行效果

系统开发成功后, 在厦门电业局配网自动化主站系统平台试运行, 运行稳定可靠, 并实现了项目预期的各项功能。

4.1 有效监管接入配电网系统的分布式电源

分布式电源作为配电网最近引入的设备, 目前的系统都没有实现分布式电源的建模和监控。通过对配电网分布式电源建模及接入系统的研究, 实现对分布式电源的有效监控及管理, 对配电网运行分析处理有重要的意义, 可在保证配电网安全运行的情况下接入分布式电源, 节省投资、降低能耗, 提高配电网系统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提升分布式能源的利用水平, 增强配电网对分布式电源的接纳能力, 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2 实现接入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馈线自动化

系统有助于提高配网故障定位的准确性, 实现了智能化控制, 故障处理时间由原来的分钟级提高到秒级;有助于利用配电网故障定位、隔离与恢复供电技术来避免长时间大面积停电, 缩短停电时间, 供电可靠性由99.99%提高到99.995%以上。

5 结束语

随着一次能源的日益紧缺, 以及用户对电能供应质量和安全可靠性要求的逐渐提高, 无论从节能角度还是从提高系统安全性和灵活性角度, 都有必要大力发展分布式发电技术。分布式供电系统必将成为集中供电系统的一个重要补充。为此, 本文在传统配电网模型基础上, 增加对分布式电源设备的描述, 实现对分布式电源的监测和分析管理;改进传统馈线自动化的配电网故障定位、隔离与恢复供电算法, 实现分布式电源接入后的配电网馈线自动化。该研究成果对于推动厦门电业局配网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和智能配电网建设具有示范意义, 对配电网智能化的探索具有促进作用, 其中的自愈技术在配网自动化系统中具有推广价值。

摘要:以传统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为基础, 研究在分布式电源接入情况下的故障定位、故障隔离与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技术, 开发出基于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的分布式电源建模、接入监视以及故障研判系统, 并结合配电终端设备初步实现智能配电网的自动恢复供电功能。该研究成果在厦门电业局运行后达到了预期效果。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快速复电

参考文献

[1]Q/GDW 480—2010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技术规定[S]

[2]韦钢, 吴伟力, 胡丹云, 等.分布式电源及其并网时对电网的影响[J].高电压技术, 2007, 33 (1) :36~39

[3]胡学浩.分布式发电 (电源) 技术及其并网问题[J].电工技术杂志, 2004 (10) :1~5

[4]盛四清, 梁志瑞, 张文勤, 等.基于遗传算法的地区电网停电恢复[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1, 25 (16) :53~55

[5]刘栋, 陈充平, 沈广, 等.基于CSP的配电网大面积断电供电恢复模型和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6, 30 (10) :28~32

[6]刘杨华, 吴政球, 涂有庆, 等.分布式发电及其并网技术综述[J].电网技术, 2008, 32 (15) :71~75

[7]黄伟, 孙昶辉, 吴子平, 等.含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微网技术研究综述[J].电网技术, 2009, 33 (9) :14~18

[8]卢志刚, 董玉香.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恢复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7, 31 (1) :89~92

研判报告 篇5

第一章 前言

本次调研主要针对土地价值的考量,地块优劣势分析,并以此为目的对三地块进行了实地考察与走访,收集到了一些基础信息与市场信息,结合目前融资环境,对公司资产进行融资立项前景预估。第二章 概要

1.调研对象:公司所属的军屯、清流、利济土地 2.调研内容 2.1土地基本概况: 2.1.1地理位置 A.军屯市场土地

地块占地9.8亩,位于成都市二绕内新都区军屯镇文昌村,是军屯镇镇政府等行政机构所在地,距成都市中心直线距离29公里,车程1小时;距G4202高速入口6公里,车程10分钟; B.清流市场土地

地块占地8.6亩,位于成都市二绕外侧新都区清流镇均田村,所属区域为清流镇主场镇,距成都市中心约36公里,车程1.2小时;距G4202高速入口2公里,车程5分钟; C.利济市场土地 占地6.95亩,位于成都市二绕外侧新都区清流镇利济场镇,距成都市中心约33公里,车程1.2小时;距G4202高速2.5公里,距成彭高速2公里,靠近105省道。2.1.2周边环境及配套情况 A.军屯市场

目前闲置,无经营项目,地块被居民自建房围绕,附近主要由本地人修建的自建房形成乡镇社区,周围有大面积农田及被规划但未开发土地,此土地来源于原农贸市场搬迁遗留地,周边市政配套包含政府机构,卫生院,学校,银行,汽车站,农贸市场等,以及自建房形成的临街商业。B.清流市场

地块目前为场镇农贸市场,由我司经营管理,周边多为原住民住宅、临街商铺,以及政府行政机构等,1公里以内有政府职能机构、公立医院,银行,学校,小型商超及其他居民服务类设施。C.利济市场

地块目前作农贸市场用途,由我司经营管理,周边主要为务农群众居住地,房屋多以自建房为主,作为清流镇的管辖场镇,配套与清流市场相比,有所弱化,但居民生活基本配套完备。2.2.地块价值分析 2.2.1综述

上述三地块,均在成都北部区域二绕内外,根据成都市政府近期公示的《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草案内容,政府将高质量改造北部区域,增强区域一体功能新支撑,定位北部区域为都市功能优化区,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区域,主要加快国际铁路港能力建设,强化国际货运功能,打造国际铁路物流贸易中心和铁路门户枢纽,并以此来进行产业升级;同时划定占比达北部区域近50%的一级通风廊道,用以控制建设用地蔓延。在此基础上,加快老工业基地和老旧社区改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功能,提升北部区域宜居环境。

对以上内容的解读,简述为政府对北部区域的改造主要针对提升区域内的居住环境,将过往的脏、乱、差环境进行大力治理,产业规划着重发展铁路物流运输,并以此带动其他产业升级,结合上述内容,我司三块商业用地从发展上来看,具有良好的潜力,三地块均在城镇内,均为农贸市场,处于城镇居住中心,但面积偏小,最大不超过10亩,最小近7亩,且附近居民消费水平偏低,加之2017年的环保治理活动,导致原本区域附近的小企业厂房,大面积地停工,外迁,进一步导致城镇消费能力下降,因此目前而言,如果开发以当地居民为主消费力的商业项目,会有许多问题需要考量。2.2.2分述 A.军屯地块

军屯地块所在地军屯镇,根据政府公布的信息,人口2万,加之文化底蕴,是三地块当中总体情况相对占优的,占地面积最大,离城中心最近,交通方便,政府配套相对完善,目前中小企业数量相对而言也是最多的,前文提到过的城镇消费能力下降,就是来源于军屯的市场信息反馈,得到的信息是因2017年环保整顿,企业停工或外迁,导致2017年农贸市场的每日人流量不如2016年的一半,另外考察到当地临街铺面多数由外地人承租用于经营,但街道车少人少,进一步佐证了当地消费能力的下降。此外一个可关注信息,就是地块几百米外由香投集团开发的拆迁安置住宅项目,已经空置几年,迟迟未动工。B.清流地块

清流地块所属清流镇,人口3万多,因利济镇的并入,扩大了行政面积,目前地块为传统农贸市场,是镇上居民菜篮子的主要供应地,人口多以当地居民为主,主要从事农耕以及水果类种植,从地图景象结合政务公开信息,中小企业较军屯镇少一些,同时与之对比仅有10余分钟车程的新繁镇,后者则有泡菜之乡的美名,商业住宅也开发良多;再结合市场管理近期的租金收入下降现象,清流地块适合于传统乡镇居民服务配套,且规模无需过大,受限于整体消费能力,比如现代农贸市场加超市的模型。C.利济地块

利济镇属于清流辖区,属于镇-镇一体化中的被管辖区域,因而在居民聚集度上较主镇区域有很大降低,利济农贸市场也是作为清流镇的辅助存在,从实际考察情况也验证了这一点,市场占地是三块当中最小,区域人流量最小,目前价值最小的一块,暂不建议商业立项。2.3融资建议

军屯、清流、利济三地块于2017年12月打包作为公司流动资金贷款抵押物抵押于成都银行,抵押额度1000万,年利率6%,在此之前三地块已连续几年从成都银行贷款,额度从最初的1500万逐渐降至当前的1000万;而自2017年以来的成都商业用地价格呈持续上涨势头,各大成都市辖区国土资源网站均有数据反映,成都市政府国土资源局于2017年9月29日发布了文件《成都市中心城区土地级别与基准地价》,其中规定了以绕城外侧500米内区域的土地级别划分与基准地价,7级定价中商业用地的最低价格为355万/亩,与2014年的基准地价文件数据相比,三年时间,成都土地基准地价上涨了2.6倍,诚然文件规定的内容为绕城以内中心城区,以微知著,二绕圈层内外的土地价格同样呈上涨姿态。

三块土地目前的使用情况,一块空置,两块依靠市场管理收入甚微,无法为公司提供良好的财务收入,作为公司的重资产,变现方式一是直接出售,二是立项开发,三是抵押融资作为其他项目流动资金,在前两者没有良好规划的情形下,抵押融资是主要方向。通过对外信息了解,目前土地受增值影响,通过银行可融资金额大概在1300万,具体情况还需跟银行实际对接;除却银行机构,其他资金机构在金额上有所提高,但融资成本相对银行高出不少,建议先通过对外积极联系各家银行,寻找合适通道,另外公司可根据发展规划制定相对应地资金投融资计划。3.调研方法

通过考察人员的实地勘察与周边访谈,再结合网络收集信息。

4.调研时间与人员

2018年3月21日,王恩焕、张浩之 第三章 总结

公司持有的三商业用地,优劣势明显,优势在于地理位置,均属于成都二绕圈层,劣势为属于城市经济发展、规划开发、消费能力都相对滞后的新都区域,价值体现不如成都市东、南方向同圈层区域直观,需要政府规划与进一步打造。

成都市五环路全线贯通后,军屯地块的地理位置会有进一步提升,同时配以政府北改计划以及国际铁路物流枢纽规划理念,军屯的整体经济也能够取得发展,所以有理由相信属于我司资产之一的军屯地块也能够率先提升价值。

公司资产使用的方向与途径,取决于自身发展规划需要,在方向上须紧跟政府产业规划,要搭上北部区域改造的快速列车,实现公司产业化转向,取得可持续发展。第四章 说明

此次研判报告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完成,有过多漏失与偏颇之处,望领导多加批评与指正。

双底形态的研判技巧 篇6

本周二和本周三,大盘在千四关口暂时走稳,形态上有形成双底的趋势,至于该双底形态能否构筑成功,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一、量能因素。众所周知,行情的上涨必须以增量资金的介入为先决条件,在双底形态中量能的因素十分重要,没有成交量支持的形态是难以构筑成功的。

双底的构成,主要集中在其能否有效放量,其中需要重点观察以下四种情况:

1、W形底的构筑过程中,右侧V形走势的成交量是否能超过左侧V形走势的成交量;

2、完成右底后的右侧上涨过程中是否能有效放量;

3、特别是在突破颈线位的关键时刻,是否能够带量快速突破;

4、W形底的构筑过程中,均量线是否能向上移动,并处于发散过程中。

这些因素是决定双底形态能否构筑成功的关键因素。例如,2002年初见底1339点,大盘构筑双底时,成交量特征符合上述的要求,能够达到有效放量的程度,此后大盘展开一轮升幅300多点的中级行情。

二、热点因素。热点方面需要市场形成具有一定市场号召力和资金凝聚力,并能有效激发和带动市场人气的热点板块和龙头股,这类个股要有向纵深发展的动能和可持续上涨的潜力,并且具有适合大资金进出的较大流通容量。

三、消息因素。股市的转危为安离不开政策面的支持,只有在消息面有力配合的情况下,才比较容易成功构筑底部形态。例如2002年在1339点形成的双底是借助于当时的“两会”,而2002年的“6·24”行情的爆发则更是直接受到利好消息的刺激。

中国东部地区流通力研判 篇7

一、流通力的概念

经济是由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组成的庞大系统。生产是起点, 消费是终点, 流通是中介力量, 联系着生产和消费, 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流通力是社会把产品转移到消费领域的能力。具体来说, 就是在一定时期内花费在流通领域中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同已经转移到消费领域的产品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活劳动与物化劳动花费越少, 产品被转移到消费领域的数量越多, 就表明流通力越强, 反之则越弱。

流通力表现为流通领域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是流通领域劳动者在流通中创造和实现价值的能力。一个国家或地区核心竞争力是生产力与流通力的统一。生产不仅取决于消费需求, 同时也取决于流通规模、流通速度和流通创新。只有生产力, 没有流通力, 商品和服务销不出去, 不仅导致生产力的闲置, 而且影响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流通对生产的决定作用日益凸现, 流通与生产地位发生了战略性的变化, 流通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对国民经济发展发挥先导与带动作用的决定性力量。因此, 衡量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不仅要考量生产力, 还要考量流通力。

流通的进一步分工, 使流通力涵盖的内容更加丰富。一般认为, 流通包括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 则包括批发零售、交通运输、邮政电信、对外贸易、金融业等。如果用“力”的概念来进行描述, 可以分为商流力、物流力、信息流力、资金流力。

二、流通力评价指标体系

近年来, 一些学者对流通力评价指标体系作了研究, 这些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设置了评价流通力的指标体系。但其中大多数指标体系对流通业的界定较窄, 只包括商流和物流, 有的只包括批发零售, 未考虑资金流和信息流, 故不太全面。少数包括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评价指标体系又把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信息通讯、金融等行业分割开来进行比较, 未把流通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评价, 其结果的准确性有待研究。此外, 大多数评价指标以总量指标为主, 包含各地规模大小的差异, 不具有可比性, 评价准确性值得斟酌。

笔者认为, 对一个地区流通力强弱的评价应包括流通业的全部内容, 基本融合成一个整体, 且应以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为主, 消除规模大小影响的不可比性, 才能反映地区流通力的全部真实的状况, 评价结果也才能科学、准确。故笔者拟建立以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为主体, 涵盖商流、物流、资金流

和信息流的全方位指标体系, 比较研判地区流通力状况。该指标体系考虑到流通基础、流通水平、流通条件、流通效益、流通现代化等诸多方面, 也考虑到资料获取的可能性, 共有25个指标: (见表1)

三、中国东部地区流通力研判

根据上面设计的地区流通力评价指标体系, 能较为科学、准确地综合评价地区流通力的强弱程度, 衡量流通力的现状和潜力, 为地区流通业今后发展提出建议。但是, 25个指标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且逐一分析也有一定难度, 。本文拟通过因子分析法进行降维, 达到评价地区流通力的最终目的。

因子分析法的主旨在于浓缩信息, 降低指标维度, 简化指标结构, 在尽可能少损失主要信息的前提下, 避免变量间多重共线性问题, 使指标体系的分析更加简单有效。它根据相关性大小进行变量分组, 使同组内的变量相关性较高, 不同组的变量相关性较低。每组变量构成一个因子。这些低维的综合指标又称主因子, 可以根据所研究的专业知识解释主因子反映的独特含义, 因子反映事物或研究对象的本质。

(一) 搜集数据。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本文从《中国统计年鉴 (2009) 》、《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 (2009) 》中搜集、计算了10省 (市) 流通力相关指标的资料, 作为研究依据。

(二) 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

1、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即进行标准化处理。

2、采用SPSS.15软件对标准化数据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 每一个变量的共性方差均在0.7以上, 根据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选入四个公共因子, 公共因子的贡献率表示该公共因子反映原指标的信息量。从分析中可以看出四个公共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8.278%, 因此, 上述25项指标可以综合成公共因子F1、F2、F3、F4。

(三) 进行因子分析。从得到的初始因子载荷矩阵中发现, 载荷矩阵结构不够简单, 各因子的典型代表变量不很突出, F3、F4在原始变量上的载荷值不太好解释。为此, 对因子载荷矩阵实行四次最大正交旋转, 达到简化结构的目的, 使各变量在某单个因子上有高额载荷, 而在其余因子上只有小到中等载荷。

根据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 公共因子1在X1、X2、X3、X5、X7、X8、X10、X11、X12、X16、X17、X21有较高的载荷量, 反映了流通业发展的规模、环境、基础、条件等基本方面, 可称为综合因子;公共因子2在X18、X19、X25有较高的载荷量, 反映了流通业的发展程度, 可称为发展因子;公共因子3在X9、X22有较高的载荷量, 反映了流通业运转的现代化程度, 可称为现代化因子;公共因子4在X20有较高的载荷量, 反映了流通效益和效率, 可称为效益因子。:

(四) 因子得分及排名。用回归法计算各公共因子得分, 分析各地区流通力的强弱程度。 (见表2)

由表2可见, 东部各省市流通力排序为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山东、河北、海南。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广东这前六位的得分均为正值, 说明其流通总水平高于平均值;而福建、山东、河北、海南四省 (市) 的流通总水平为负值, 低于平均值。

(五) 简要分析。在综合因子方面, 上海、北京、天津居于前三位, 七个主要指标均高于十省 (市) 平均水平, 说明这三个直辖市的基础流通力较强, 这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三市的人均GDP也列前三位。浙江、江苏、广东属于中游, 在七个主要指标上与平均水平比较接近, 也与其人均GDP的排位高度相关。其余四地则在多数指标上低于平均水平, 故处于后位。

在发展因子方面, 江苏、山东、浙江、上海居于前四位, 说明长三角地区流通业发展很快, 也正印证了近年来长三角经济社会突飞猛进发展的现实。天津由于滨海新区的开发, 交通、物流业迅速发展, 流通力有了很大提升。广东流通业历来比较发达, 但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 流通发展受到一定制约, 故排名中游。北京在2008年全力以赴举办奥运会, 在基本建设上加大投入, 使流通受到一些影响;奥运会前和举办期间对流通也进行了一些控制, 故当年的流通发展不是很快, 其排名并不靠前。

在现代化因子方面, 广东、上海和浙江毫无悬念地居于前三名。三地民众一直以擅于经营、创新争先著称, 故现代化程度较高。北京、福建、江苏紧随其后, 也都有不俗的表现。山东、河北列于末位, 与其流通条件不够配套、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不高和创新不足有一定的关系。

在效益因子方面, 由于只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利润率这一指标上有较高的载荷量, 故只概括地代表流通业的效益情况。该项下天津、福建、浙江居于前列, 说明三地流通业效益较高;而上海、广东、江苏则沦为中游, 需要进一步分析流通业中相关行业的经营情况, 探索影响流通效益的因素。

2013年原油价格走势研判 篇8

一、原油的现状

原油分两种,布伦特原油是出产于北海舍得兰群岛的轻质低硫原油,日产量约50万桶,主要在北欧加工提炼,因交易地点位于伦敦布伦特区而得名。它采用非标准化的现货方式在伦敦洲际交易所交易。一般所说的原油指西德克萨斯原油WTI。布伦特原油比WTI原油平均价格高15美元左右。

2006年全球原油探明储量为1805亿吨,沙特的原油储量居首。就分布而言,世界前10名有6个在中东,中东的储量占世界总量的62%。中国的原油探明储量仅占世界的1.4%。

按产量而言,俄罗斯的原油产量居首。每年向中国供应3000万吨原油,通过全长2800公里的中哈原油管道,连接里海油田到中国内陆,把原油注入新疆的阿拉山口和东北的大庆油井。其次是中东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2011年日产原油2990万桶,2012年也基本相当。

按消费而言,OPEC2011年12月15日在维也纳大会上,预测全球每日需求在8900万桶至9000万桶之间。美国日均消费原油1836万桶,年消费9.446亿吨。中国日均消费542万桶,年消费3.273亿吨。日本年消费2.442亿吨,俄罗斯1.3亿吨,德国1.215亿吨,印度1.157亿吨,韩国1.055亿吨。全球年消费38.368亿吨原油。世界石油开采可维持50年以上,随着勘探和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石油储采比还将提高。

二、影响原油价格的重要因素

世界上对原油的价格形成看多和做空两派。

看多的理由认为:1、目前石油每桶开采的成本在70美元左右,包括服务,工资,装备,管道费用等开支。80美元以下开采企业就减产,以保持价格。廉价石油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世界上最大的20个油田产量占全球的25%,它们的油井正在枯竭。美国的页岩油产出仅抵消减少部分,而且其价格高于普通采油。有报告称其均价在92美元。2015年前油价难以下跌。2、需求居高不下。10年前中国和印度刚进入汽车时代。目前尽管全球经济低迷,但两国汽车的私有化方兴未艾。中国平均每1千人拥有52辆车,而欧美是457辆。所以两国的汽车文化还年轻。中国如想追上西方发达国家,至少1000人要拥有100辆车。巴西和印度也一样。所以新兴国家会大幅增加购油。3、非经济因素在国际油价猛升中起了主要作用。以色列和伊朗局势紧张,可能爆发战争,这将促使油价上升10美元/桶。伊朗如想获取核武器,必定使油价大幅上升。而经济增长拉动能源需求带来的影响有限。能源问题与大国争夺、地缘政治、地区利益和民族纠纷等矛盾相互交织,油气生产和运输等环节受到严重制约,国际能源安全的脆弱性十分明显。美国的中东战略、反恐战略带动了石油消费心理忧虑与恐慌、投机者趁机大肆炒作,加之美元贬值,造成油价周期性波动。美国如继续采纳QE4,将抬高油价25美元/桶。4、页岩油提取带来的环境污染严重。一旦美国禁止开采,油价也会大幅上升。这可以解释为何页岩油产量增加,而美国每加仑汽油仍要3.5美元。英国政府已严格限制页岩油的开采。著名的评论员布莱恩(BrianHicks)认为2013年油价会冲上150美元/桶。5.2012年中国建筑用能已超过7亿吨标准煤,到2020年城镇化将增加3.3亿人口,每年新增建筑面积10-20亿平方米,如采用落后的集中供暖方式,节能压力巨大,还将大量进口能源。

看空的理由是:1、全球经济前景不佳抑制原油需求增长。美国去年第四季度GDP下跌0.4%,使货币宽松政策难停,美元兑欧元跌穿了1.36,预期今年一季度美国经济仍零增长。而日本经济日趋恶化,日元宽松政策推低日元汇价,过去一个月日元兑美元贬值7%多,跌破93,4个多月日元贬值幅度超过17%。美日货币双双大幅贬值,使欧洲与亚洲出口受到重创,韩国与台湾反应最激烈,韩央行表明会干预汇市,实行货币贬值,一周内韩元兑美元跌2.1%,为去年五月以来最大跌幅,而台币也跌1.4%。亚太各国和地区货币贬值造成欧元升势,并导致欧元区衰退情况恶化,欧央行可能被迫参与货币战。欧债危机如不结束,将拖累石油的消费,跌20美元/桶。所以目前投资者和投机者把目光放在美国和中国经济的复苏上,和全球石油的需求上。2、中国经济放缓,需求回落,基本面不支撑油价高涨。2012年中国GDP下行到7.8%,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3.8%,预期2013年增长在14%。经理采购指数跌到2012年8月的49.2,是一年来的最低点。然后慢慢复苏到9月的49.8,10月50.2,11-12月50.6,2013年1月50.4。中国开始实施没有水分的增长。3、美国页岩气和页岩油的大力开发,形成了新能源领域的一场革命。根据国际能源局IEA最新的月度报告,美国2012年9月每天产油650万桶,是15年来的奇观。IEA估计美国在2017年超过沙特和俄罗斯,成为世界最大的产油国,2035年美国石油可完全自给。此外页岩气产量近年大增,2000年页岩气仅占传统天然气产量1%,目前已高达30%,占美国发电量27%。美国页岩气储量为14万亿立方米,开采量从2000年的122亿立方米升到2010年的1378亿立方米。美国本来从加拿大进口天然气,2012年开始已不再进口,并反过来向加拿大和墨西哥出口天然气。加拿大能源部预测,页岩气在20年内将成为与石油、煤炭鼎立的三大能源之一,所提供的能量,超过风能、热能、水电、原子能等所有替代能源总和的1倍。由于减少原油发电,美国“能源独立”战略已见成效。2012年底,美国能源自给率达到八成以上,使其有更大的余地来操纵全球的油价。4、中国想尽一切办法促使经济转型,寻找石油的替代能源。我国2008年进口原油1.7亿吨,2009年约2.04亿吨,同比增长14%,进口依存度达51.3%。但09年进口的石油有2750万吨是库存储备油。2010年进口2.3亿吨。2011年2.5亿吨,2012年2.65亿吨。约占全球原油的消费量12%。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预测,至2020年,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将高达60%至70%。能源需求量将达到28.88亿至38.8亿吨标准煤,届时原煤缺口将达3.21亿至11.74亿吨。为了解决能源供应,中国在缅甸修建第二条原油输送管道,今年5月30日中缅油气管道有望贯通,海上进口原油可不经过马六甲海峡通过管道进入我国西南。此外中国采用一切手段来获取能源,譬如中国每年用4亿吨汽油,60-70%是车用燃料,2012已有3500辆车使用甲醇燃料来替代;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已达到1,300亿立方米。在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已升至4.3%,用气人口达1.5亿人,占总人口的11.2%,上海居民家庭已全部从烧煤气改为烧天然气;中国煤炭的使用量,已从2年前的5.3亿吨上升到去年的38亿吨,多用煤,少用油已成格局。国家煤炭应急储备方案经国务院批准通过,中国加紧实验煤转油。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牵头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间接液化成套技术——煤制油,我国成为第4个掌握这一核心技术的国家。中国正极力利用各种清洁能源,包括风能,水能,核能,地热,太阳能,页岩气,生物制油,煤层气等。它们是可持续利用,低成本的生态环保的资源。我国已有秦山和大亚湾4个核电机组,并和俄罗斯联合在江苏连云港共建田湾核电站,自建岭澳核电站,湖南桃花江核电站,海南昌江核电站等。

三.石油价格走势研判

下述数据表明原油近几年走势。原油在1999年时处于13美元/桶的低位。当时笔者曾建议国家大量买入,此后就一路走高。2007年最高到达每桶147美元,最低是2008年的每桶33美元。2011年由于利比亚的战争,该国石油生产停止,年初油价到过115美元/桶,沙特立即增加供油,国际能源局2011年6月抛盘6000万桶原油,压制了油价,使其从100美元多跌下来。跌倒8月初的80美元/桶。年内在75—102美元/桶波动。

2012年油价继续急剧波动,2月下旬达到110美元,6月跌到75美元,7,8月份又反弹,在美国出台QE3后,油价冲到近100美元,然后连续暴跌,跌到79左右,然后回升到90-100美元之间。

预期2013年全球石油价格主要在75-105之间波动。其中6月开始,油价会明显下降,因为美国居民开始大规模开车旅游,政府为讨好居民,必须在夏天压下油价。所以国内企业应在80美元/桶以下时坚决买入。

上一篇:齿轮箱的优化设计下一篇:网络文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