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情境

2024-09-30

建构情境(通用10篇)

建构情境 篇1

引言

长沙市望城区自然风光秀美, 经济发展迅速, 为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近年来政府逐步加大城市公园的建设力度。斑马湖处于县城东北的核心地带, 地理位置优越, 建成后的斑马湖公园将成为高乔大道、雷锋东路、迎宾大道、西塘东路片区的“绿心”和湘江风光带的核心节点, 是市民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 同时也将带动周边环境, 形成以斑马湖为中心, 南湖- 斑马湖- 东湖三湖为一体的斑马湖生态型城市水景公园体系。

望城具有悠久的历史, 深厚的文化底蕴, 围绕斑马湖又有很多历史素材可以挖掘, 经过综合考量, 我们将利用叙事性空间理论来构建景观。

1.叙事性景观系统研究

1.1叙事景观及其范畴

所谓“叙事”, 就是讲故事, 是一种人类本能的表达方式, 叙事暗示着一种通过行为和体验的偶然性来获得知识的一种方式[1]。《景观叙事:讲故事的设计实践》一书中将叙事的含义推广到景观范畴, 景观叙事这一提法暗示了景观和叙事之间的关系, 场所构成了叙事, 景观不仅仅是故事发生的场景, 而且其自身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叙事, 场所和事件一起产生故事[2]。书中说到:“一条路可以形成一种空间序列, 同时也提供了各种人和人相遇的可能性。景观中故事往往蕴藏着解读秘密的钥匙, 或者说诱导观者的诠释。人们也经常会以一种故事的框架和风格去理解景观”[3]。

“叙事”包含叙事者、媒介、受体三个层面[4]。叙事者提供叙事素材, 然后通过叙事媒介传递信息, 受体将接受信息, 并进行转化感知。其中媒介是小说、影视剧、广告、建筑、景观等传递体的集合。在景观设计中, 景点设置是叙事媒介的最好体现。叙事景观点通常指能完整体现叙事周期的叙事形态。按题材划分, 它包括场所、人物纪念、故事传说、民俗、经验制度、地方特色等六类。

1.场所:诺伯格·舒尔兹认为, 场所是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 是生活发生的地方, 是由具有物质的本质、形态、质感及颜色的具体的“物”所组成的一个整体[5]。这里场所主要反映叙事的发生地, 多具有自然与精神层面的双重属性;

2.人物纪念:表达人物的一生, 或者展现相关个体的某个事件;

3.故事传说:故事传说向来都是最好的叙事题材, 其自身的天然载体特质是设计者们灵感的重要来源;

4.民俗:民俗是一种生活文化, 其核心是传承, 包含行为、语言、心理等方面内容;

5.经验制度:经验可以看做知识与技能, 制度是在经验基础上诞生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是前人智慧的结晶;

6.特色生物群:探索地方化的生物种群, 对营造景观的地域特色, 增强叙事可靠度是大有裨益的。

1.2 叙事性景观自循环体系:多面性与开放性

通过实践探索, 文章寻求建立叙事景观自循环体系 (图1) 。该体系包括叙事者和受体两个主体的思维进程, 而媒介在此过程中起串联作用。叙事者思维体系起始于对叙事因子的梳理, 通过对因子的抽象分析, 提取其中蕴含的有利用价值的元素, 进而在叙事表达阶段将这些元素运用到实际工程中去。叙事者与受体的思维进程通过“传授”衔接, 注意这里的传授并没有一个固定模式, 这是因为每个受体在生活背景、知识层面、经历等方面不尽相同, 即使是同一受体, 其在不同观察时段的瞬时心态也不完全一样, 因此传授呈现多面性。

在第二个阶段, 即受体思维阶段, 受体通过对景观的感知体验, 经思维加工, 在脑海中再现当时的情境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对叙事景观的主观评价。

以上两个阶段我们可以称之为授意阶段, 其本质是将事物主题里隐藏的灵魂、个性以及精神, 通过受体用情感加以柔和、创作, 进而产生的充满力量的景观记忆、情感与内涵[6]。“重授意”则是自循环产生的动因, 所谓重授意, 是受体通过记忆加工, 角色向叙事者转换的过程。通过人们的口传心授, 叙事要素在传播当中得以升华, 并形成新的、不同以往的叙事因子。如此往复, 即形成叙事性景观自循环体系。马修·波提格和杰米·普灵顿提出:“设计者无法将观者的联想限定在某种框架当中, 景观的意义及产生在设计者的构思当中, 也产生与观者的解读当中”, 所以该循环体系又具有开放性。

2 叙事情境构成素材的挖掘与提炼

所谓“情”, 是指原生态的生活气息和文化氛围, 即文化环境与社会环境。所谓“境”, 是指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即体型环境[7]。需要说明的是, 虽然对未来的展望也是叙事的构成部分, 但对过去的回忆和整合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叙事的主体。

城市景观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脱离过去, 人们的生存方式也发展了根本性改变, 留下的往往只有零星的碎片和残存的记忆。因此, 在叙事性素材搜取过程中, 常常需要以基地为核心进行深度挖掘, 并在资料广度方面适当调整, 为景观塑造尽可能提供真实可靠的素材。根据对斑马湖周边的走访调查和叙事题材分类, 我们浓缩了6类共24个叙事性素材。

在实际运用中, 不是所有的叙事性素材都必须在景观设计中体现, 同时景观设计也并不局限于选取叙事性素材, 因此设计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 适当加以筛选和提炼。

3 历史情境的叙事表达

历史情境的叙事表达技术路线:首先通过分析筛选叙事要素, 确定叙事景观点, 然后通过顺序、联结和对比来组织叙事空间。具体分析如下。

3.1 命名——叙事景观点的建构

从叙事因子中提取信息并加以分析, 形成六个相对独立的叙事景观, 分别命名为:机丘残翼、古渡口、郭亮屋场、荷塘月色、茶饮长廊、西子梳妆 (表1) 。

3.2 顺序

顺序指“在无序中寻找有序, 赋予紊乱的片段以位置、层次和意义”, “给人物事物特定形式的时间和空间的安排”[8]。叙事的顺序包含以下几种。

1.顺序叙事:叙事群体拥有共同的叙事主题, 各“点叙事”串联, 形成具有连续性的叙事景观, 这种连续既可以表现在时间维度上, 也可以体现在空间关联层面上;

2. 穿插叙事:与顺序叙事相对应, 穿插叙事具有不连续性, 但有共同主题, 叙事与非叙事景观点相互穿插, 共存共融;

3. 包含叙事:叙事具有层次性, 大的叙事主题中包含较小的叙事主题, 较小的叙事点又包含更小的叙事点, 层层相扣;

4. 点缀叙事:多个互不相关的叙事景观零星点缀于设计中, 这在实际工程中经常用到。

3.3 联结

顺序性结构要素将人物事件的位置确定下来后, 必须有联结性结构要素把它们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它包含直接的联结, 即“过文”, 强调过渡性的价值, 和间接的联结, 即“伏应”或“呼应”, 强调景观要素的互文性或互动性价值。虽然斑马湖公园每个叙事景观节点都有各自的主题, 但它们都是基于历史考证而来, 秉持了延续历史机理和尊重文脉传承的态度, 因此可以说这些叙事性景观点是通过历史情境来互通有无, 体现叙事联结性的。

3.4 对比

当结构排列为一定的顺序, 并联结成为一个整体的时候, 它的另一个问题是以对比或比例的原则, 加强自身的节奏感、韵律感, 给景观增加富有魅力的生命形式“。内在讲究情调的反差, 外在讲究格局的比例”。

水体:斑马湖公园水域面积240 亩, 水域阡陌纵横。通过保留水域中最大的田埂并加以改造, 将水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三个区域。斑马湖东南部为“荷塘月色”景点, 北部最大的水面除了作为城市景观, 还具有蓄水调洪的作用, 南部水域则是联接斑马湖和南湖的通道, 可利用高差形成跌水。对市民来说, “作品本身能否使大众对多种水元素使用的设计进行思考并因此陶醉于当地的历史”[9]是判别水体设计是否成功的标准。

光影:园林同样需要注重光影对空间氛围和形体的塑造, 光影的变化不仅勾勒了时空的形态和变化, 还丰富了空间界面的复杂性和文化性, 强化了内外空间的关联性和层次性[10]。不同的光影产生的效果是各异的, 通过光的形态、颜色、明度等因素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一种共鸣、刺激、启发, 从而体现出光运用的更深层次内涵。

材质:“茶饮长廊”用木材作为建筑物结构构件, 用“茅草”覆盖屋顶, 极富农家气息。“飞机丘”栈道用木质材料, 扶手栏杆用花岗岩材质, 并略显厚重, 营造严肃厚重但又不失游玩乐趣的氛围。

4 结语

景观的叙事性表达是当代景观设计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历史情境则是叙事因子表达的源泉。作为后现代建构性思维, 将叙事空间营造应用到景观设计中, 能很好的延续景观历史脉络, 衔接新旧景观记忆, 同时对促进个性化景观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冯炜.景观叙事与叙事景观——读《景观叙事:讲故事的设计实践》[J].风景园林, 2008 (02) :116-118.

[2].张楠, 刘乃芳, 石国栋.叙事空间设计解读[J].城市发展研究, 2009 (09) :12-13.

[4].杨岩.论空间的叙事性设计[J].艺术百家, 2007 (s2) :90-93.

[5].乔怡青.城市设计中的场所精神[J].城市问题, 2011 (09) :48-51.

[6].刘茜茜.叙事性景观多维传感法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05) :20-27.

[7].李浈, 雷冬霞, 瞿洁莹.历史情境的传承与再现—朱家角古镇保护探讨[J].规划师, 2007 (03) :54-58.

[8].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 12:59-76.

[9].玛丽·帕多瓦.都江堰广场:一个叙事场所明[J].中国园林, 2004 (07) :33-36.

[10].孟令辉.论景观的叙事性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05) :50-51.

建构和谐情境 促进主动探究 篇2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生;人文化;情境

英语课程教学需要以语言的交际性本质功能为主线,突出课堂学习情境的引导,让学生在和谐学习氛围中展示自身的主体学习地位和作用,调动语言学习情感。建构和谐学习情境,对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探究意识和团队学习精神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这样的和谐学习情境建构,不仅能够缓解传统课堂教学师生紧张关系,还能够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更为积极主动参与课程学习交流,不断增强认知体验,为语言实践表达提供必要的载体。

一、建构愉悦自我思考氛围,让学生有充分学习空间

强调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地位,应该让学生成为课程学习的主人翁,让学生有一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在自我思考的氛围中认知体味语言学习过程的快乐。这样的思考更是体现了对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肯定。

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为他们提供愉悦的学习思考氛围,让学生感受文本资源的美妙精彩之处。首先,应尊重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差异,让学生能够有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形成全面认知感悟。其次,关注学生的自我思考过程,建议学生能通过口语表达形式予以呈现。再者,允许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感悟来尝试运用交流辩论的形式大胆表达自己见解和主张。这些方式运用更能够让学生有充分的学习空间。

学生的自我思考过程,更体现了其学习主体地位和价值意义。像在《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 with English)模块六Unit 1 Laughter is good for you的“Reading B Stand-up for your health”教学中,建议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Reading A”中的思考题目,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能够找出自己疑难之处,并能够通过作标志的形式来予以呈现。学生能够在充足的思考过程中,结合“What did the article tell us?”和“Why do we like to laughter?”来探寻解题思路,以此来把握文章主旨和表达内涵。这样的学习氛围营造,更能拓宽学生的语言知识视野。

二、建构自由语言表达情境,使学生有展示才能机会

和谐不仅需要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更应该让学生能够自由学习过程,更好展示自己的语言学习才能。在这样的自由语言表达情境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尽情释放自己的学习潜能和激情,还能够让学生保持一定的学习定力。

这样的自由表达,能使得语言交际性更能得以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语言学习差异和不同学习思维要求来设计富有创意性的自由学习环境,重点围绕“情境性”和“兴趣性”,来让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时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肯定,做到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特别要鼓励学生就自己的学习理解予以争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在展示自己才能同时,不仅能够增强学习的内生动力,更有学习的激情。

这样的自由学习情境创设,体现了“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人文化教学理念。像在《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四Unit1 Advertisting的“Reading Advertisements”教学中,可建议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设想将未来的自己进行全方位包装,并能够运用表演秀的形式来为自己代言做广告。学生在这样的表达中能够就“This is me in the future.”来尽情表演,以吸引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力。这样的模式运用,不仅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文本表达知识,更能够提高自身的综合语言表达运用能力水平。

三、建构师生平等对话模式,让学生能积极发展创新

学生英语学习信心来源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这种素养需要教师的指导。英语课程教学认为,建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课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学生与教师的平等对话更能够丰富自身的学习思维,促进发展创新。

教师在教学中多做学生的朋友,多以商讨的口吻来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有表达语言的话语权。通过这样的平等对话,让学生能够愿意和教师配合,形成良性互动的教学关系。在平等对话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运用多元化的思维想象力和丰富的语言表达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以更好满足他们的学习发展创新需要。通过师生平等对话,更能够让学生看到自身的潜能。

总而言之,建构和谐课堂学习环境氛围,利于激活学生英语学习主观能动性和潜能,让学生的课程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得以体现。在建构过程中应该围绕“和谐”来创设轻松自由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学习;突出多元合作探究,让学生有团队学习精神,增强认知情感体验,促进语言知识技能内化生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季小林.探索式教学方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学英语园地(教学指导),2012年06期

[3]孙纯芹.情景化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17期

[4]吴昭和.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和谐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第10期

在生活情境中建构化学问题 篇3

一、创设生活情境, 引入化学问题

化学在衣、食、住、行领域中发挥着广泛的作用。化学知识的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 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 提出有关的化学问题, 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 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 在讲解二氧化硫时, 教师可以先介绍“空中死神”———酸雨的危害:猖獗的酸雨严重地威胁着地球。据资料记载, 比利时是西欧酸雨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 它的环境酸化程度已超过正常标准的16倍;在意大利北部, 5%的森林死于酸雨;瑞典有15000个湖泊被酸化;我国秦岭和淮河以南、横断山区以东的9个省、市、自治区, 普遍存在酸雨, 并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再投影展示其中一些图片, 引起学生共鸣。然后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是谁呢?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如何防治酸雨呢?要回答这些问题, 就要学习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其污染。这样, 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浓厚兴趣, 又能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增强环保意识, 形成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社会公民意识。

二、借助生活情境, 理解化学问题

《化学课程标准》强调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 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激起探究的乐趣。

例如, 在讲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时, 教师可以借助这样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去理解:把一个生鸡蛋放在生石灰里, 浇上适量的水, 过一会儿, 生鸡蛋就煮熟了。为什么生石灰和水能把生鸡蛋煮熟呢?实际上, 生石灰遇到水会发生化学反应, 在化学反应中, 不仅有新物质产生, 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些能量常常以光能和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生石灰遇水会放出大量的热能, 这些能量足以把生鸡蛋煮熟。

日常生活中一副熟悉的场景、一次亲身的经历、一个生动的自然现象、一件有趣的化学事实等, 都可以让学生体验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顺利地理解并解决化学问题, 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

三、虚拟生活情境, 应用化学问题

教师从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来虚拟生活情境, 可以让学生体验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感受化学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 培养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 对“实验室制取氯气实验中的尾气处理”这个知识点, 以往的习题设计绝大多数可能是直接入题, 如:实验室制取氯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 多余的氯气用吸收。 (A.盐酸;B.水;C.氯化钠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 强调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机械记忆, 缺少生活经验的体现, 加之试题的“面孔”显得冷漠, 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给试题设置一个生活化的情境, 将会是另一番景象:氯气是有毒的, 曾被法西斯制成毒气弹用于侵略战争。当这种毒气弹顺风爆炸时, 通常可采用的防御办法是 (多选) 。 (A.人、畜应躲到低洼的地方去;B.人、畜多饮豆浆喝牛乳;C.人、畜应躲到较高的地方去;D.可用肥皂水浸湿软布蒙面。) 这样, 把对知识的训练巧妙地设计为战争中防御毒气的办法, 学生倍感亲切、有趣, 会积极地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思考, 真正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亲历学习、思维的过程, 感受真实、有用的化学, 并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此外, 化学研究的对象有些是微观抽象的, 对这部分内容, 需要教师虚拟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 帮助学生理解, 从而使化学问题生活化。

四、参与生活实践, 深化化学问题

“实践出真知”, 实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 是知识理解的延伸与升华。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亲自参与生活实践活动, 克服脱离实际的现象, 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例如, 结合有机化合物内容的学习, 组织学生对目前市面上常用塑料的品种、主要化学成分、性能、价格和识别方法等进行调查。通过这些实验和调查活动, 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积极展开思维, 认识到合成材料在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同时, 也会带来一些环境问题, 树立绿色环保、绿色化学的意识, 树立辩证地看问题的观点。

总之, 化学教学一定要充分考虑人类的活动轨迹, 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 创设、借助和虚拟生活情境以及参与生活实践, 让书本的化学成为生活的化学, 让理论的化学成为实践的化学, 让凝固的化学成为活动的化学, 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究、建构和交流化学知识的场所。

建构情境 篇4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9.007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进程的不断加快,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身需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社会成员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自主学习己成为未来社会最基本的学习方式。

知识本质上是建构性的,是认识主体在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构的产品,有相对的客观性,是开放的、发展的。因此,应该把知识质疑与批判、鉴别与选择、探究与建构的权力还给学生,对于所要学习的主题,学生已经拥有许多相关的经验或原始观念,但学生绝不是白板;学习不是把知识由外部传输给学生的过程,相反,学习是以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原始观念为基础,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

为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笔者致力于研究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建构化学知识,并初步构建了相关模型如下:

在模型中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是学生进行知识自主建构的问路石,因此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能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感,同时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习兴趣的提高,使学习更加具有自觉性、自主性,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自我激励氛围,学习的主体意识和自主建构知识的欲望得到加强。

那么如何才能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呢?笔者在初三化学元素化合物的教学中作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改进课本实验,创设有效学习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课堂上演示实验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最常用的方法,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催化剂。作为一个化学老师不仅要把演示实验做好更要能创新地运用演示实验,达到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愿望。

例如在实验室制CO2的原料的选取时,先做演示实验Na2CO3粉末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由于Na2CO3粉末与稀硫酸反应比与稀盐酸反应快,这时再做大理石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因此学生理所当然认为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比稀盐酸快。但经过实验发现事实与他们的推测是相反的,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这时再给出资料,硫酸钙是微溶于水的,由学生自主建构出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为什么几乎不产生气体的原因。

在水的分解演示实验时,因通电使水分解并产生一定体积的气体需要约3-5分钟,这段时间笔者设计了让每个学生轮流到讲台上观察的环节。事先教师提好要求:大家排队到讲台处观察,要仔细观察,但暂不讨论。因要求到位,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安静有序,5分钟之内四十多人便全部观察完。因为有了这样近距离的观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之后对实验现象、结论的讨论中,大家思维活跃,观点鲜明。

除了演示实验,还可在教学中设定教学情境,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通过探究实验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例如在二氧化碳性质的学习中,在做完[实验6-5]即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实验时,可顺手倒出一定量的溶解了二氧化碳的水,向其中加入石蕊。当发现石蕊变红了以后,学生的学习动机便产生了。此时教师顺势导入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有没有发生反应,并将[实验6-6]改为探究是什么使石蕊变红的探究性实验。由学生自已提出猜想并一一验证,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再如在催化剂的学习中,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催化剂的特点后,可设计一个探究实验:请设计三个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催化剂。提示学生从催化剂的三个特征入手,分别设计实验。通过探究实验的设计,让学生对催化剂的特点有了更深的认识。

二、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有效学习情境

提出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最有效的方法,但是问题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学生思维层次的高低。教师在备课时应精心设计有效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自主建构知识。

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课的开始便可以让学生讨论根据已有知识能找到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并将其归类。此时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因为即使是基础再薄弱的学生,也知道二氧化碳是气体,是不可燃不助燃的,这样就让所有层次的学生均能参与到讨论中来,使他们主动建构知识。当笔者放手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发现其实绝大多数二氧化碳的性质学生都已经学过了,接下来的任务是提出一个递进的问题:如何设计实验再来验证你说的这些性质?学生立刻投入新一轮的知识构建中去了。

再如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我们学过的能获得二氧化碳的反应有哪些?是否可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学习完一氧化碳的性质后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你有几种方法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学习完酸碱的性质后,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你有几种方法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你有几种方法可以鉴别稀硫酸和澄清石灰水?等等,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唯一,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促使他们思考问题更加全面,最后可在学生充分阐述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规律,达到概念的建构或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还可围绕一个主题设计系列问题。例如:在观察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可设计一组问题:(1)点燃铁丝之前为什么要打磨铁丝?(2)铁丝为什么绕成螺旋状?(3)为什么要系一根火柴?(4)什么时候伸入集气瓶?怎么伸?为什么?(5)为什么集气瓶底部要留水?能用细沙代替吗?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不仅让学生仔细地观察了实验,也建构了铁燃烧与温度、氧气浓度以及接触面积有关系的观点。在中考复习该实验时,因为学生此时已经学过第七单元的燃烧的知识,笔者又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能否根据燃烧的条件来分析该实验铁丝没有出现剧烈燃烧的原因?学生立刻从有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以及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方面分析铁锈、火柴、螺旋状、氧气等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让学生从新的角度分析铁燃烧的问题,使其知识的建构更加牢固而具体。

再如学习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装置选取时,可设计以下问题,(1)请你设计一套最简单的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2)设计一个可随时加酸的发生装置;(3)设计一个可控制反应速度的发生装置;(4)设计一个可控制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的装置。这四个装置是逐渐升级的,由最简单到最高级的装置。

三、精选图文材料,创设有效学习情境

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时,还可利用图片资料、数据资料、文字材料等,激发学生对知识探究的渴望。

选择好的优美的图片可以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让他们会欣赏美,给他们一定的情感体验。例如“保护空气”课题的学习时,可让学生欣赏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景色,打出以下一段文字“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洁净、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和谐!——摘自《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官网”。

在学习爱护水资源时,可投影这样一幅图片:

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会说是陨石、是普通石头等等,这时教师告诉学生这是地球,全班哗然,教师再说这是没有水的地球。接下来师生再共同讨论地球上的水资源的情况如何,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动态影片可以给学生视觉上较大的冲击,课堂引入时使用它会起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常见的碱时,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段电影《虎门销烟》时的经典场景,影片中林则徐销烟时壮观的画面以及振奋人心的音效,立刻将学生引入了当时的历史场景中。看完片段后,老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虎门销烟没有用火,而是用一种白色的固体撒入水中来销烟,说明这种白色固体有什么样的性质?从而让学生自主建构氧化钙的性质,并引出氢氧化钙。

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些文字资料,编成材料,让学生自己阅读材料、分析材料、获得信息、解决问题,以达到知识的自主建构的目的。例如:学习完常见的碱之后,可以让学生分析明代著名诗人于谦所写的《石灰呤》中所蕴含的化学原理,从而让学生自主建构出从石灰石中提纯碳酸钙的过程。

在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经历成功与失败、曲折与迂回,这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敢于质疑的批判精神有促进作用。

英语情境化课堂建构之研究 篇5

关键词:小学英语,情境,人文,和谐

英语课堂应该是学生情趣浓浓和自由和谐的乐土。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很多教师认为,建构情境化课堂,让学生在充分感受到英语魅力和活力的基础上主动尝试、积极交流,更吸引他们的学习注意力。以情境丰富资源,让内容更生动多彩和充满活力, 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从多元化资源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便于深化感悟,另一方面有利于拓宽教学素材,帮助学生在自我主动探寻中获得感悟体验和提高语用技能。

一、从教材中创设相似情境,鼓励学生模拟尝试

情景化教学能使得课堂产生和谐的情境,有利于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激发学习思维灵感。以教材内容为载体,注重情境创设,帮助学生在开放化的学习过程中主动融入自己的生活认知体验,有利于学生获得全面理解,主动投身课堂学习过程。

围绕内容创设情境,应以教材文本素材为纲,多让学生在富有趣味化的认知感悟中找到学习的兴奋点。充分运用各种教学设备, 从学生的现实生活感悟中探寻课程内容的深化导向价值,多从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主动参照和积极参与的过程中自觉调整思维方法。建议学生围绕课程情境,结合学习喜好和需求等,挑选相应的情境内容,围绕相关内容主动陈述交流,帮助他们在自我表达交流中生成丰富感触。围绕学生想象思维丰富,建议他们尝试运用不同的形式就相关情境内容进行探讨,以此增强主动学习热情,让课堂更具有开放化气息。

围绕教材创设相关情境, 让学生在丰富思维情感的基础上主动学习运用。例如, 在译林版四年级下 册Unit 2“Afterschool”的“Story time”教学中 , 可建议学 生围绕“How do youmake your school life become colorful?”进行交 流 , 帮助他们 激活学习的认知兴趣点。同时,可运用手工展览园的形式,创设与学生课外生活相关的情境,建议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围绕“What do you want to do after school?”和“Tell us an inter-esting story about your school life?”进行相互表达 , 带着主动参与的激情融入课堂学习中。

二、从互动中创设和谐情境,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需要,以创设人文和谐与自由互动的学习情境为切入点, 鼓励他们在相互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自由、快乐地表达,不断激发他们英语的学习热情。学生在和谐情境中定会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帮助自己深化认知感悟。

运用任务互动的方式活跃课堂学习情境氛围,便于学生在民主式的学习氛围中积极投入学习。根据学生英语实际需要,围绕教材内容设计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方向, 便于他们有效参与互动。多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运用小组 讨论、对话 沟通等不 同的方式 ,引导学生 有针对性地表达各自的理解,让他们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合作,增强交流的互动性。通过和谐情境引导学生合作,让课堂在议论纷纷和笑声不断的过程中散发活力,更好地活跃课堂学习氛围。

在互动中营造和谐氛围,帮助学生在相互协作的过程中梳理思维,主动加强合作。例如在四年级下册Unit 5“Seasons”的“Story time”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围绕“Which season do youlike best?”进行相互交流 ,帮助他们在主动交流中强化感知。在此基础上,可建议学生利用手中的画笔画出自己喜欢的图tell us aninteresting story about your favorite season?”等进行相互表达,帮助他们在积极互动交流的过程中生成深刻认知感悟。

三、从对话中造设民主氛围,建议学生畅所欲言

给学生民主、自由的权利,让他们在各抒己见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有利于他们获得丰富的感知。运用多样化的对话形式引导教学, 能使得学生在主动交流的过程中激活认知感悟和强化认知。以对话的方式丰富教学,使得英语交际性更加凸显,有利于学生主动接受。

在对话中,教师应多给学生交流的机会,多深入他们的对话讨论过程中,帮助他们主动表达自己的心声。在教学中,多给学生自由对话的机会, 引导他们针对自己在表达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主动交流,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思维;尝试运用师生对话的形式诱导学生主动表达,使得学生的认知更深刻,便于他们在表达中发现学习乐趣。教师还要在学生表达受阻的过程中,多予以指导和点拨,帮助他们及时调整学习思维方法。

针对学生表达需要,多给他们掌声和喝彩,使得他们在主动参与对话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尊重和信任, 让他们的认知更加宽广。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发言进行总结,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思维、语言表达等进行综合性概括,帮助他们不断深化理解感知。

如何创设情境建构高中词汇教学 篇6

关键词:情景创设,词汇,教学方法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 词汇教学亦是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的主要问题出现在了词汇的积累上。体现在:1.阅读中词汇记忆模棱两可, 在关键信息上出现误判。2.生词较多, 影响对文章主旨大意的获取。3.在不同的情境下, 一词多意, 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障碍。这就凸显了词汇积累的重要性, 又对我们高中老师在词汇教学和词汇学习的指导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 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 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而词汇教学恰恰是英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每天在做, 但其教学方法又易被老师忽视。简单地把词汇教学视作为领读———介绍词形变化———学生死记硬背的过程。有效的词汇教学应该建立在学生的情感体验之上, 建立在学生感悟内化的催动之下, 用语言学习的情谊化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

大多数高中生认同积极的词汇学习观念, 他们不太赞成“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 (M=2.76) , 他们更认同“通过上下文” (语境) (M=3.74) 和”“通过运用” (M=4.20) 来学单词。

词汇学习观念调查结果

通过这项调查的数据, 我们可以看出多数学生在词汇背诵上希望能通过语境, 情景来加深巩固词汇的背诵记忆。我们作为英语老师更应该树立起在情景下, 通过语境设置, 来帮助学生深化词汇学习的意识。我们可以利用以下教学方法, 来创设情景:

一、立足教材

教材作为教学的载体, 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 也是学生获得有关知识, 技能, 学习策略的主要来源。牛津教材内容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且很好结合了时代的特色特点, 贴近生活。每个单元, 重点处理完reading, 和project两个语篇之后, 可以故事拓展, 故事复述, 辩论, 个人见解等形式, 对课文复习, 巩固。既可以深化文章主题, 又可以当堂加强对词汇的落实。以M5U1 reading Secrets and lies和A friendship in trouble为例。这个主题很贴近生活, 涉及到了学生之间的友谊, 人际关系, 上升到了中学生的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的层面。老师可以利用这个主题, 让学生谈谈自己和好友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出现过的不愉快或误解, 并提供出本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betray, pretend, admit, forgive, sincerely, guilty, argue, apologize, sensitive等, 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利用这些词汇来讲述自己的经历。这个活动, 一方面可以使单词表上的词汇在情景中得以再现, 夯实了词汇的积累;另一方面, 促进了学生的情感层面的认知。符合了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课堂教学要求的精神。

二、精选新闻, 时事报道

新闻, 报刊阅读是英语学习的很好的素材补充, 是扩充学生词汇量的有效途径之一。课前做好准备工作, 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热点话题, 用于课堂演讲或讨论。既有利于鼓励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 又能在语境中了解和掌握词汇。以21世纪报中学生版513期为例, 头版是介绍催泪歌手杨宗伟成长路程的一篇报道:Bumpy road to success.

学生喜欢“我是歌手”这个节目, 更喜欢杨宗纬的歌声。兴趣爱好能够吸引着学生们去阅读。老师可以列出一些和主题相关的词汇:bumpy road, stay on course, release album…再以课堂演讲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story?) , 话题的讨论 (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way to success?) , 个人发表见解 (From Li Zongwei’s example, what should we do when coming across hurdles and setbacks?) 等形式, 引导学生去利用报道中出现的词汇来表达他们的看法,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偶像, 名人在获取成功的路上也会经历挫折失败颓废, 学生就会联想到自己的人生。不会感到词汇是孤零零的, 没有生命的, 而是能够酣畅淋漓的表达出他们感想和情感的助手。课后再鼓励学生们做一些有感悟的好词妙句摘抄。日积月累之后, 效果自然水到渠成。

三、赏读短篇小说, 角色扮演和故事缩写

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词汇量和基础语法知识, 老师可以开设英语特色课堂, 或校本课程, 一周布置学生赏读一本推荐的短篇小说, 并以小组合作, 角色扮演的形式来检查学生的阅读和理解的情况。我校引进了英国的原版故事丛书Good English, 一周开设一个课时, 阅读与表演相结合。该书语言鲜活生动, 纯正地道, 内容丰富有趣, 引人入胜, 图文并茂, 贴近学生生活, 由浅入深, 倡导“在故事中轻松、快乐、自然习得英语”, 符合语言教育规律。在阅读课上, 学生们被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吸引, 积极主动的查阅词汇, 掌握其含义和用法。在情景表演课上, 小组通力合作, 道具, 服装, 表情, 动作无不引人入胜。

课后则可以让学生进行小说的缩写或结合小说中典型人物的动作, 表情, 故事情节, 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既深入了对小说的理解, 又使得小说的词汇在学生组织的故事情节中得以再现, 起到了课后强化巩固第一课时所学词汇的效果。老师批改后可以把写得出色的文章, 在班内进行展示, 让学生们一起来分享学习的成果。

在情景创设的语言环境下, 学生们激发了兴趣、培养了语感、开阔了视野、启迪了心智、陶冶了情操, 收获了词汇, 强化了基础。

词汇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基础。提升词汇教学的水平, 无疑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有利的影响, 能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排除掉一个巨大的障碍, 为学生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而情景中的词汇教学, 是词汇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 需要老师们的创造力和观察力。走进学生, 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兴趣爱好, 才能更有效地创造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景。

参考文献

建构情境 篇7

关键词:创设情境,和谐师生关系,主体参与,主体作用,主体地位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思维的活动,是一个主动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依靠学生自己来完成,任何人都无法替代。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新课程标准,要做到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点燃学习激情,使他们的知识与能力在参与教学过程中都得到提高。

一、创设情境,激发主体参与兴趣

如果学生没有兴趣,“无动于衷”,就不可能主动,主体参与就变成一句空话。老师必须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对新、特、奇的事物进行探究的心理倾向,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全神贯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例如在教学“7的加减法”时,在课前,让每个学生都到操场上捡7个石子,上课时带进课堂。学生都感到很新奇,这一看似简单的事,却萌发了学生内心深处的探究意识。当学生走进课堂,看到每张桌子上老师都用粉笔画了一个小圆圈。更觉得莫名其妙。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在课堂中,老师提出要求:让同桌每人将7块石子往圈里掷一次,分别记下圆圈内外各有几块石子,然后将结果列成加、减法算式,并记录下来。在学生掷完一次,集中反馈时有关7的加减法算式全部呈现出来。在本课教学中,通过创设活动化的问题情景,让学生投身到问题情景中去活动,使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

二、和谐师生关系,创设主体参与氛围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创设学生主体参与气氛的关键。课堂教学是教学的统一活动,师生两者不可分离,又有独立性,不可替代。课堂教学又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施教过程。如果课堂失去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就不能称为成功的教学,也谈不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和颜悦色,运用面部表情、眼神、姿势等多种非语言表达方式,把知识、技能等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潮随着教师的情感奔腾澎湃,真正做到寓情于教学之中。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允许学生有各自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平等竞争的积极性;通话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互帮互学,参与教学,让学生成为主人;对学习遇到困难的学生,应给予真诚的帮助,做到细心讲解,循循善诱;对学困生多关心,多提问、多鼓励,使学生心情愉快地学,高高兴兴地学。正如古代教育家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样才能形成生动活泼、平等和谐,主体参与的课堂气氛,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变被动为主动,增强主体参与的自信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如果只听老师讲解,只能记住所听内容的15%,学生通过自学、尝试、讨论、评价,老师再讲,则可以记住65%。传统的教学模式大都是老师先讲解,把什么都讲清楚了,然后让学生照着老师讲的去练,这样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收的地位,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事实上,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机器,而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学生接受老师的教,都是通过自身的内化活动来实现的,从这一意义来讲,老师在起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去尝试、去讨论、去相互评价,把学生推动主动的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不受老师的限制束缚,留有学生创新的空间,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着力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单位时间内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有效的信息量,学生在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的同时,才能体会到通过自身的努力积极参与,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从而培养了自尊和自信。

四、确立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

建构情境 篇8

一、基于“问题情境—自主探究”的历史课堂教学突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文化

历史生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堂文化, 其表现为:营造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课堂氛围, 师生组成“学习共同体”, 平等交流和探讨, 创设一种“心灵自由和安全”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 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 体现“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差异, 并把学生的差异作为资源加以开发。

历史生本课堂的建设必须通过切实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来实现,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 我们以“问题情境—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为载体来建构历史生本课堂。

“问题情境—自主探究”教学法最早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以及我国孔子的对话启发式教学法。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教育界对国内外各种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改革思潮进行了广泛介绍和深入研究, 涌现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尤其是李吉林的情境教育研究、魏书生的教育教学改革、顾泠沅的青浦实验、裴娣娜的主体性教育研究、郭思乐的生本教育研究, 其本质都是通过创设恰当的情境, 引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我们把“问题情境—自主探究”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操作范式, 致力于探索通过启发引导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具体方法, 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呈现问题, 通过自主探究的过程解决问题, 并且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 提高能力。

二、让学生在历史问题情境中开展自主探究活动

1. 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呈现问题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 利用各种手段和方式, 创设尽可能真实的情境, 使学习能在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好奇心, 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 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 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 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同时, 在所创设的情境中应包含新情境和原有认知的冲突, 产生矛盾和问题, 蕴含课堂教学目标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和主要问题, 激发自主探究的动机。

创设问题情境, 首先必须研究“问题”, 因为思维起始于问题。我们把课堂教学中必须研究的问题大致归纳为四种类型: (1) 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2) 课程标准要求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3)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深度学习的问题; (4) 在知识运用和拓展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同时, 我们还要对所提问题进行价值判断:问题有没有思考和探究的价值, 尽量少提只是再现事实和知识的问题;提出的问题要蕴含能够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元素, 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愿望;提出的问题要成为沟通书本学术世界与学生经验世界的桥梁, 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具有生活意义;提出的问题要促进学生从想———思考———研究, 在思维的高水平上展开学习活动。

创设问题情境, 必须研究情境的创设。创设问题情境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 要有针对性, 应考虑教材特点, 学生的年龄特征, 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 学生的认知程度, 做到有的放矢;要有方向的引导性、目的性, 让学生的思维沿着正确的方向扩散、发展, 去发现知识, 探究知识, 运用知识;要选择有效的手段, 可以依据教学设计选择适合的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语言描述创设问题情境等等, 也可以依据教学设计选择学生活动方式创设问题情境, 如同桌互助, 小组合作, 模拟表演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并以此为媒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也是学生体验问题情境, 产生问题意识的过程, 这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导入”。

课堂教学过程的第二个环节是“展开”, “展开”就是根据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和学生实际, 确定贯穿于整个课堂的核心问题, 然后根据核心问题设计呈阶梯式的不断接近核心的外围问题, 同时设计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解决问题。“自主探究”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认识的主体。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启发引导学生内在学习需求, 营造适合探究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 并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

第一步, 学生分析问题条件, 提出解决方案。在课程教学中, 根据教师的引导, 学生围绕核心问题设计相关问题。

第二步, 学生进行阅读、讨论和交流。学生根据问题阅读相关内容, 老师组织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分组讨论。

第三步, 学生总结和归纳、整理信息。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 进行梳理和归纳。老师围绕核心问题“袁隆平的价值”进行点拨。

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总结”, 一方面是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过程, 另一方面也是学生运用知识和方法于新问题情境并尝试解决的过程。

基于“问题情境—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操作范式图示如下:

三、基于“问题情境—自主探究”的历史生本课堂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1. 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判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 不仅要看学生积累知识的量, 更要看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中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有多少知识是通过自己探究建构的, 因而学生有无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判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历史生本课堂要求教师在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的基础上, 设置问题情境, 引发认知冲突, 建立起智慧上的挑战, 激发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兴趣, 从而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建构历史知识的过程,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 注重了课堂教学的创新性

历史生本课堂把创新意识的培养放在一个显著的位置,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探究情境, 搭建探究平台, 问题让学生自主发现, 知识让学生自主生成, 规律让学生自主归纳, 最后通过旧知衍生出新知。教师在课堂中更为关注:提出了多少个开放性问题?是否尊重学生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对学生的独特见解是否有意识地加以表扬和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时间有多少?学生主动提问的次数有多少?学生能否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多少人次?学生回答问题是否有新意和灵活性?

3.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历史生本课堂的教学过程是认知建构、师生互动、情感体验多向交流的过程, 课堂教学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从教师拥有“言语霸权”到“民主协商”;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从“示范模仿、讲解接受”到“自主探究、参与体验”;从教师的“包办代替”到学生的“自主建构”;从重视“知识结果”到“过程与结果”并重。

4. 体现了课堂的生命价值

建构情境 篇9

一、在教学情境中激活已有的知识经验

新知的建构需以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对已有知识经验的重组和数学化过程就是学习建构数学新知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先行组织者激活学生的已知,为新知的学习激活内在的知识基础,产生思维的涟漪,为进一步学习打开数学思维的大门,逐步实现对已有知识经验的数学化过程。

例如,教学二下“轴对称图形”。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大量地接触了图形,包括对称图形和不对称图形,并且也不乏对图形对称美的感受,图形对称美的特征也就是对称图形的本质所在。为了激活学生对对称图形美的感受,在教学时教师要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特征的教学情境。例如,出示熊猫的半边脸,师:今天笑笑和我们一起学习?笑笑长得怎么样?(课件出示熊猫的另半边脸,少了耳朵,眼睛小了且位置上移了)生:(发出诧异的惊叹)啊!师:笑笑长得漂亮吗?生:不漂亮,左右不对称,(手指右边)这边眼睛小了,耳朵少了。师:让我们一起给笑笑化化妆,让笑笑变漂亮吧!生指出把眼睛变大且下移,补上另一只耳朵。随着学生的提议,课件逐步改变笑笑的容貌,使这只长相不对称的熊猫变得对称,符合了学生对图形对称美的审美,激活了对生活中对称图形的认知基础。然后出示一系列的图形,让学生找出和笑笑一样的图形,认真观察并阐述理由。在这个过程中,充分激活了学生脑中对对称图形的已有知识经验,并以对称为标准对常见的图形进行分类,在对和笑笑相同的这一类图形特征的描述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对称图形”的数学概念。由此可见,适当的教学情境在学生认知的过程中起到了“先行组织者”的作用,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知的建构做了铺垫。

二、在教学情境中逐步理解知识本质

建构主义认知理论指出:教学情境影响学生的数学知识建构,精彩且适当的教学情境开启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且拓展了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广度,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内在的深层建构。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是直接激发学生数学思考的潜在动力,学生通过感知教学情境更容易理解其所承载的数学问题,有助于学生在数学问题的引导下,在解决特定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

例如,教学二下“平移和旋转”。为了学生能准确地描述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这个教学难点,教师可以创设“小蚂蚁玩游乐园”的童话情境。首先是“点的移动”,小蚂蚁开始搬豆子,研究平移的方向与距离,指出为了准确地描述平移现象,我们一般要说清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接着是“线段的平移”,学会寻找对应点。然后,两只蚂蚁一前一后开始搬运薯条,两只蚂蚁一个看成红点,一个看成蓝点,薯条可以看成一条线段。引导学生观察运动过程,指导学生看箭头所指的方向和实线与虚线的相对位置。线段的平移可以看成线段上点的平移,点平移的距离都能代表线段平移的距离,把对整条线段的关注转换为对应点的关注。要想知道平移的距离,必须要找到一对对应点,两者之间相隔多少格,也就是平移了多少格。最后研究“面的平移”,观察一群小蚂蚁开始搬运饼干,这个三角形是怎样平移的?学生在观察中再次明确,要知道图形平移的距离,只要选取这个图形上任意一点作为起点和终点,数出起点和终点间的距离即可。

利用蚂蚁搬运食物这个情境,将原本抽象的点转换为学生相对熟悉的蚂蚁,线段和图形也分别赋予了现实的载体,随着“平移”研究范围的扩大,平移对象从个别的点扩展到了所有的点。随着所承载的数学问题的逐步深入,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逐层深入的探究过程中,直观形象地理解平移的本质特征。进一步明确图形上的位置发生的变化,而图形的形状、大小却没有任何变化,引导学生发现平移图形上任何点的平移距离都相等,都能代表整个图形的平移距离。

三、在教学情境中展开知识的内在组建

数学知识有着紧密的逻辑性,小学教材中的数学知识是螺旋上升式的,先后知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在学习新知时需要迁移旧知,还需要迁移数学学习方式、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往往体现在数学学习的迁移能力上,能够将旧知的学习经验迁移至新知的学习,做到无师自通。数学学习时,教师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赋予更多数学内在的思维价值,来拓延学生的认知深度,促进学生展开数学知识的内在组建,培养学生类比迁移的数学思维,以及不断同化重组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不但激活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以所蕴含的数学问题启动了学生数学思考的内在动力,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了数学内容的生动有趣,更重要的是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促进了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建构。

参考文献:

建构情境 篇10

一、素材有机搭配更营养———复习课中的探究内容的选择要有机搭配

构建思想品德课的生态式课堂, 必须启发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是复习课中学生探究性学习和思考的基本前提。在课堂上学生原有的思维是比较朴实简单的, 处于一种等待的状态, 如果通过课堂创设有效的提问可以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思考, 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如何设计好的有价值的提问, 关系整个课堂教学效果。笔者认为探究内容可以从以下途径选择。

1. 理论联系实际, 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素材, 如社会热点、国内外时事政治。

这是课堂教学素材的主要来源。如在讲解感悟生活变化时, 联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讲解诚信重要性时, 联系社会焦点食品安全问题;讲党的科学理论时, 联系十八大的相关材料……把学生掌握的已有知识和社会热点相联系,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既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又能体现“探究”的真正意义, 学以致用。

2. 孔子曰:

“温故而知新。”复习课的主要特点就是温故, 那怎么才能从已学的知识中提取新的知识呢?这就需要把课本学活, 由课本中的材料折射其他类似的现象。比如对课本上原有探究的问题加以改编, 联系生活中的事例给题目增添一些新意。在学生课堂互动探究的过程中, 可以让学生在巩固旧知的同时学会变通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可见,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知识方法, 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旧知识、旧问题, 可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3. 综合性、实践性是思想品德的学科特点, 我们可以从科技科普资料和新闻报道、网络中发掘素材。

在网络中可以找到很多社会热点新闻、科普知识, 学生往往对这些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 容易调动学生的内驱力。近些年的中考试题, 其中很多试题的素材是来自于社会的热点新闻和科普知识。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提高收集合适素材的意识和能力, 并学会挖掘它们的潜在价值。

二、色香味俱全更诱人———复习课中的探究形式要多样化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经说过:“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漠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了走过的路线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自己的眼睛。”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宜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 而应合理创设情境指导学生自己去参与、自己去探索, 即教会学生学会探究。

在课堂探究形式的设计方面, 我们的认识多数倾向于教师给出问题, 再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小组交流、代表展示或让学生做一些新闻采访、社会调查展示等。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不管采取何种形式, 始终要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素:问题的提出由谁来完成、问题的调查由谁实施、计划的制订与活动的设计由谁来安排、对活动进行的把控与资料收集的整理、问题的分析与结果的论证、学生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的引导等。教师在课堂探究的过程中要突出引导学生怎么围绕知识要点合理设计科学的探究内容, 怎么把知识学活做到融会贯通, 高效达成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的整合要求我们打破以往的授课模式, 把课堂还给学生由学生来掌控, 这也是课改的基本理念。例如, 在九年级第一课《感受社会的变化》中, 列举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成就时, 教师说再多都没有多大的意义。我们可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 通过上网搜索、图书馆查找资料等方式自主学习, 然后以课堂为平台提供给他们交流的机会, 从而整合教学资源, 达成三维目标。探究形式的多样性还体现在各个阶段的课堂教学形式上。新授课、复习课、试卷评讲课等课型, 我们都可以深入考虑一下应该如何合理利用。比如复习课, 很多教师心中感觉, 上新授课容易, 而上复习课难。很多学生也认为, 复习的内容已学过, 听不听无所谓, 学生在复习课中缺乏学习兴趣。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为我们教师上复习课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复习课注重把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复习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已学过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上好复习课对初三学生非常重要, 上好复习课, 有利于帮助学生夯实基础, 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构情境】推荐阅读:

英语建构07-19

秩序建构05-10

艺术建构05-11

舆论建构05-16

建构原则05-16

建构品德05-24

建构现实06-01

建筑建构06-03

项目建构06-03

叙事建构06-18

上一篇:城镇给水管网下一篇:蛋鸡腹泻的原因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