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类活动

2024-06-10

球类活动(共12篇)

球类活动 篇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体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应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体育活动及基本动作练习,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个性品质,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球是幼儿园常用的体育器材之一,它具有多变的属性:会滚动、会上下跳动、会转动等吸引着幼儿的兴趣。怎样根据幼儿的运动特点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球类活动,是值得我们老师思考的。

一、球类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意义

幼儿的健康成长关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家庭教养方式的不断改变,我们发现幼儿动作发展迟缓,运动能力较弱,呈现出柔弱的体质与肥胖的身材两个极端。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运动能力发展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球类活动是体育活动中的一大项目,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特别是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家长文化层次不断地提高,球类活动成为幼儿普遍喜爱的一个运动项目。球类活动独特的灵活性、趣味性能有效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让幼儿在过程中完全展示自我,提高身体素质,发展体能,培养自信、勇敢、团队合作等良好品质。

二、球类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中的现状

在幼儿园球类活动中,教师常常过于注重技能,如练习拍球、投球、踢球、滚球等,而对球类活动科学、多样化实施策略上较少进行深层地挖掘。幼儿的自主性学习、探索行为很少,模仿性学习行为较多,个人开放、自主表现少,使得幼儿在运动中缺乏自主性与创造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为了使球类运动在幼儿运动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我们有必要将各类球类活动的特点与幼儿发展水平、发展需要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幼儿球类活动

球类活动通常是指由各类大球和小球组成的球形类活动的总称。针对幼儿园则特指在幼儿园开展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利用小篮球、小足球、软式棍球、小保龄球等球类开展的各项活动,如球类教学活动、户外球类游戏活动、球操、亲子球类活动等。

1. 球类教学活动

球类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具体的技能技巧的学习,而集体教学活动则是引导幼儿学习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我们以丰富的材料和环境为物质条件,以运动为主要手段,以游戏为基本形式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球类知识和技能,使幼儿真正参与到球类活动中。我们的集体教学活动要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逐步增加难度,满足幼儿运动能力发展的多种需要。

2. 球操

各年级组选取节奏明快、音乐感强的歌曲作为球操音乐,小朋友和老师人手一个篮球每天做球操。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技能动作和不同的队形,定期变换队形和更换动作,通过操节比赛、展示等活动,激发幼儿的热情。

3. 球类游戏活动

教师利用多种球类运动器材、场地、人物,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引导幼儿依靠自己的兴趣、能力去感知、思考、探索,尝试各种球类的玩法。如提供各种球,我们为幼儿提供其他的器械,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创造性地变成更多的玩法,使得户外活动变得更富有趣味性,既激发幼儿对球类的兴趣,又能让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技能技巧。

4. 亲子活动

我们将球类游戏巧妙地运用到亲子活动之中,成为我们幼儿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中班“赶小猪”游戏,幼儿把球拍着运给对面家长,家长再一边拖着呼啦圈一边把球拍回原点。又如小班“幸福抱抱”游戏,幼儿用脚夹足球跳到家长身边,再由两位家长用身体夹足球跑到终点。在亲子活动中孩子们既得到了锻炼,又增进了与家长之间的亲情,缩短了家园之间的距离。

四、寻找积极有效的球类活动策略

在实践中,我们会对已经进行教育活动中的教育策略进行总结,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教育实践。

1. 情境创设

幼儿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因此,在活动中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拟人化的语言,使活动充满趣味性,进而调动幼儿参与的主动性。如在“小蚂蚁运粮食(绕障碍物S形)”的足球游戏中,幼儿扮演“小蚂蚁”,(足球)绕过一定数量的障碍物将“粮食”运回家。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争先恐后地将“食物”送过去。教师用拟人化的口吻暗示:要按照路线运粮食,不能把“粮食”弄丢,尽可能走得快些。

2. 适度挑战

观察了解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考虑小、中、大班幼儿的活动能力和特点,从幼儿需要出发,设计“跳一跳,够得到”的活动,让幼儿感受挑战的乐趣。如投篮,我们设计了高低不同的自制固定篮筐、现成的伸缩篮筐、可以自由调节的篮筐、会移动的篮筐等,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篮筐。活动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又对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不同的距离投篮,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此基础上,我们还经常组织小朋友开展比赛,始终让小朋友感到一种挑战性,保持一种新鲜感。

3. 儿歌辅导

把球类的基本动作或技巧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幼儿在理解儿歌的同时记忆了相关的动作要领,这种形象生动的方法能有效提高幼儿学习的效果。如为了让幼儿熟悉足球的球性,我们让幼儿先练习“搓推球”,我们把这个动作编成:小足球,脚下搓,前后左右里和外,小脚和球不分开,搓推球呀真好玩。又如把“停球”技能编成:右脚把球往左踢,左脚把球停一停,换个脚儿试一试,左右横踢要分清。幼儿可以边念儿歌边练习足球技能,在玩中轻松掌握动作,提高动作技能。

4. 主动探索

教师一开始并不介绍玩法和动作要领,而只是提供活动材料,先引导幼儿主动发现,然后再请幼儿示范,最后老师归纳指导,幼儿练习巩固各种动作。如一开始我们把对球的选择权交给幼儿,让他们充分感知球性,自由随意地玩,对皮球有了感情,对后续开展的系列活动必然会有兴趣。再以游戏的形式不断丰富幼儿玩球类活动的经验,体验到球类活动给自己带来的无穷乐趣,更是激发了幼儿对球类活动的自信心。

5. 观察记录

我们为班级每位幼儿制作了阶段球类活动情况观察记录表,先由老师来记录,比如每天的拍球数和拍球练习时间,然后过渡到由家长来记录,最后中、大班的幼儿自己为自己记录。大班的幼儿都学会以后,又把幼儿分成几个小组,不但要记录个人成绩,还要记录和评比集体的成绩。到这个环节,我们还欣喜地发现,孩子们为了集体的荣耀,能力强的幼儿会主动担任小老师的角色去教能力弱的幼儿。幼儿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随时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喜悦。

球类活动对于幼儿运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儿园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场地和球类器材,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丰富多样的球类活动,增强幼儿对球类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运动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馨.学前儿童体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迈向新世纪的上海市幼教系列丛书.幼儿园体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

球类活动 篇2

一、目标:

1、通过说说、议议等活动,对几种常见的球类运动有一定的认识。

2、知道球类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

3、产生对球类运动的兴趣。

二、准备:

1、家园共同收集大小不一、种类不同的球若干,如乒乓球、篮球、足球、羽毛球等。

2、师生共同收集的球类运动图片。

3、球类运动VCR,电视,电脑。

4、事先让幼儿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一些球类运动的认识。

三、过程:

(一)认识各种球类

1、(进行曲)师与幼儿手持球入场

师:小运动员们跟着我一起进场吧!

2、引导幼儿从同伴那里认识自己不知道的`球

师:“小运动员们你们手里拿的都是什么呀,你同伴手里的球你认识吗?和你的同伴一起互相介绍一些

自己带来的球,认识认识吧!”

3、说说同伴带的球

师:“都介绍过了吗?请你来介绍介绍吧!”

4、提问:你还知道其它的球吗?

师:“除了我们刚才介绍的球,你还知道哪些球呢?”

“看看老师这边的图片上的球,你认识吗?”

5、引导幼儿说说不同球之间的区别

师:“这些球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谁愿意来说说?”

(二)观看球类运动VCR,了解各种球类运动的运动方式

1、观看VCR

师:“说了这些多的球,都不知道这些球怎么玩得,老师这边有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互相说说看到了哪些球类运动?

师:“在刚才的视频中,你看到哪些球类运动?”

3、引导幼儿尝试模仿运动员的动作,让幼儿猜猜是什么运动?

师:“ 你可以来模仿一下刚才视频里的运动员的动作吗?这是什么运动呢?”

(三)游戏:配配对

师: “刚才看到视频中的运动员很棒,我们是不是也很想自己动动呢?老师准备了一些图片,上面也有一些球类,可它们很调皮,总是跑来跑去的,像老师这里的乒乓 球,总是跑开,它的好朋友,乒乓球拍就找不到它了,我们一起来帮忙找找看,在哪里?其他球类的好朋友也在找球宝宝,我们去帮帮它们吧。”(引导幼儿分组看 图片配对)

让孩子在球类活动中健康成长 篇3

[案例一]早上的集体游戏项目之一是占国拍球,呼啦圈放在地上,幼儿站在国内进行定点拍球。很多幼儿拍球速度快而且数量多,但我发现妞妞每次练习时都很犹豫,用生怯的眼神看着我。当我发现她的胆怯进行指导之后,她仍紧紧地抓着衣服,站在原地。我请旁边的小朋友出来给她做了示范,到最后她模仿式地拍了一下,我鼓励她继续尝试练习。

[分析]内向胆小的妞妞也想与同伴玩耍,只是显得过于被动。这个运动项目对于她来说是既新奇却害怕尝试的,她一方面可能是不希望教师看到她表现不好的样子,另方面有可能是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帮助。对于个别胆小的弱势儿童,我们要给予特别的关怀与帮助,也让她的小同伴们伸出援助之手,互助互乐。虽然现在孩子的能力水平还没有达到全班的总体水平,但和她自己的横向比较中我们不难看出孩子的进步是很大的,而且最主要的是她自己也有了配合教师、努力进步的意识,这是最令人鼓舞的。

[案例二]我组织孩子们玩“背靠背夹篮球过障碍”的游戏,要求孩子两两组合,两个孩子要用背夹住篮球走过障碍物最后到达终点,但游戏过程中不能用手去碰篮球,也不能让篮球掉到地上去,否则返回起点重新来过。游戏快开始了时,轩轩走到我的身边:“教师,我没有小伙伴。”轩轩平时爱捣乱,所以很少有人愿意跟他一起玩。于是,我对他说:“我跟你一组吧,我也没有搭档呢!”他开心地笑了。由于身高问题,在带领轩轩经过障碍物时,我只能蹲着和他一起过障碍,因为事先没有约定好,一不小心就把篮球给弄掉了,多次练习都失败了。情急之下,我偷偷地用手护住篮球不让篮球掉到地上,好不容易完成了一轮游戏。接下来一轮游戏开始了,轩轩对我说:“教师,我可以稍微踮起点脚,你就不用蹲那么低了,我们横着慢慢地走。”这一次我们很快的到达了终点。轩轩开心地活蹦乱跳了起来。

[分析]这次游戏过程让我有所感慨:没想到平时不受同伴欢迎的轩轩在游戏中积极主动,还愿意动脑筋,根本不像平时那个爱捣蛋的轩轩。可能是在平日里我们给予他表现的机会不够,周围的人对他也缺乏足够的耐心和尊重。我想,教师应该为这样的孩子创设表现的机会,鼓励同伴与他们主动交往,也許他们就会减少做一些引人注意的麻烦事,反而能展示自己的潜能,锻炼自己的能力。

在指导幼儿开展球类活动时我们应该同时注意:

一、注重游戏性、趣味性

前苏联教育专家阿尔金所说:“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维生素。”在球类游戏活动中,应简化规则,突出球类活动的游戏性,创设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让幼儿通过游戏愉悦身心,在娱乐中创造,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二、注重角色效应、教师要积极的指导和评价

在球类活动中,教师角色的定位将直接影响幼儿的活动,教师是游戏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于其自身,先要掌握一些球类运动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知识技能,结合幼儿球类游戏的开展,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对待孩子。教师不仅可作为一个活动的参与者与幼儿一起游戏,还可以做一个操作指导者,指导幼儿正确的行为、合理的讨论,从而使互动活跃起来,使活动内容和形式更加饱满。

三、注重设计适合年龄段幼儿的球类活动,体现个体差异性

幼儿年龄不同,他们的能力也存在着差异,所以在组织球类活动时我们要设计符合幼儿的不同层次水平,有效开展球类活动。如:3~4岁的孩子学习双手拍球、单手拍球、左右手交替拍球、手心、手背拍球、蹲拍球、跪拍球、上下举球、抡球,四个方向拍球、双手转球等比较简单的基本动作。4~5岁的孩子学习加入踏点步拍球、后撤步拍球、交换位置、边走边拍球等有一定技巧的动作,5~6岁的孩子经过小班、中班的学习,已经能熟练地掌握拍球技巧,这样,就要加有难度的动作了,如跨下运球、拍一个球转个圈接着拍、拍双球、传球、夹球跳、拍球钻洞等。针对这些情况,小班幼儿我们要开展情境化球类活动,激发幼儿对球类活动的兴趣。如制作卡通形象的布球使其乐意尝试多种滚球、抛接球动作。中大班的孩子则在小班幼儿的基础上技能要求要大一些,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玩球游戏、比赛。特别是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竞技的形式可以激发孩子的好胜心,提高孩子的球类技能水平。

四、注重循序渐进,有效组织

球类活动是一种很好的体育活动,教师在指导幼儿开展球类游戏时必须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以一小班年龄阶段的球类活动组织为例:

1.初级阶段

创设情境,练习滚球、抱球跑等动作,激发幼儿对球类的活动的兴趣,开展如:追小球、和小球宝宝做朋友等活动。

2.中级阶段:各种玩球动作练习

(1)练习抛接球的动作一创设情境,在尝试中不断增加难度,让幼儿在游戏中抛接纸球,抛接彩带球,抛接更小的球如海洋球、乒乓球等。

(2)练习投篮进筐的动作——如教师手臂做篮筐,幼儿投篮;两两相对,一人手臂做篮筐,一人投篮;设置一定距离,投篮入篮筐。

(3)练习使用辅助器械玩球的动作——如提供旧报纸搓卷成的纸棒、羽毛球球拍等器械开展赶小猪的游戏活动;收集可乐罐、饮料瓶,开展保龄球活动等。

3.高级阶段:拍球动作的练习

(1)从简单的动作练起:让幼儿拍一下球将球接住的方式练习,打好基础。

(2)通过教师的正确讲解、演示并用图展示玩球的正确方法和姿势。

(3)充分利用幼儿间的榜样作用,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4)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对于那些能力较弱的幼儿就请家长在家里帮助练习。

(5)编玩球歌。如拍球歌:“小球跳、跳、跳,拍球姿势最重要,双脚分开一脚半,上身前倾腿微屈,手拍球,腕用力,拍得重跳得高,拍得轻跳得低,眼睛看球上下跳,嘴里数着1、2、3。”

球类活动 篇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纲要》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往往与体育活动效果有较直接的关系。幼儿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自己的欲望,激发幼儿与他人合作的兴趣,共同进行探索和学习,使幼儿获得合作成功后的喜悦,从而使幼儿感觉到合作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并愿意继续和伙伴合作,保持持续合作的兴趣。

二、提供丰富的辅助材料,增添合作的趣味性

1.提 供 的 辅 助 材 料 需安全 ,保 证 幼 儿 成功 地 与 同 伴 合 作 。

辅助材料可以在活动中为幼儿增添快乐,但劣质、危险的材料也可能成为“杀手”,给幼儿带来伤害,保护幼儿的安全是幼儿园的基本责任,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游戏材料的安全性不容忽视。我们提供的辅助材料必须做到细处、深处以安全为前提,选用的材料、外形结构设计、制作和使用方法等不会对幼儿身心造成伤害, 确保幼儿在与同伴的合作中无安全隐患。

2.根 据 幼 儿 的 特 点提 供 相 应 辅 助材 料 ,不断更 新 ,让 幼 儿保持与同伴合作的新鲜感。

老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目标及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投放材料。对材料投入要有计划、有目的,我们不提倡把材料一下子全投入到活动中,而应分期、分批地不断更新由易到难,由少到多,不断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使幼儿有不断的新鲜感。辅助材料要针对孩子的个别差异。每一个孩子的兴趣、能力都不同,所以我们提供的材料应考虑到每位孩子的接受能力和操作能力,使孩子在与同伴合作的过程中掌握基本技巧,体验合作快乐。

三、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增进幼儿之间的合作关系

1.创设自由 、宽松、和谐 的情境。

幼儿非常爱玩球, 他们常常乐此不疲地玩耍着, 陶行知说:“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幼儿在玩球的过程中,有了情感熏陶,才会唤起同伴之间的合作,才会促进同伴之间的情感。如小班幼儿会尝试夹球跳,那我们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小松鼠运果果”的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有趣的情境中进行夹球跳, 知道最重要的是和小朋友之间友好的合作,才能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快乐。

2.创 设 模 拟 情境 。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将抽象的球类活动技能转化为直观的表现形式,增强活动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与动感性从而有助于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如小班幼儿练习滚球的技能, 如果单单让幼儿在场地上来回地进行滚球,大部分幼儿就失去耐心和兴趣,创设一个森林探险的游戏,幼儿一起去森林探险,遇到怪兽,他们有意识地一起合作用自己手中的“武器”打败这些怪兽,保护大家,从而增进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合作关系,更能积极、专注地投入到活动中。

四、教师及时、有效的引导能提高幼儿合作能力

1.为幼儿创 造合作的 机会。

在球类活动中,教师应想办法为幼儿创造、提供与同伴合作学习和游戏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合作。幼儿合作的机会其实很多,关键是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机会,还要有意识地创造各种机会,能够有目的地提高幼儿合作能力。幼儿遇到问题时,老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同伴遇到困难,并主动帮助他(她),相互合作,把握每一次机会,提高自己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2.为 幼 儿 树 立 合 作 的 榜 样 。

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威信,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因此,为幼儿树立合作榜样是提高幼儿合作能力的重要成分。教师之间、教师与保育员之间是否能分工合作互相配合,会对幼儿产生直接影响。如两位老师示范玩“小蚂蚁搬粮食”,A教师帮忙将粮食放在B教师肩上,相互合作,B教师放好粮食赶紧回来,帮忙A教师搬粮食……教师通过自身示范,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3.帮 助 幼 儿 体 会 到 合 作的 积极 效果 。

幼儿在球类活动中的合作会带来积极愉快的效果, 玩球挑战成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和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对幼儿巩固、强化合作行为进而产生更多合作行为极为重要。但幼儿通常不能明显地体会到,因此,教师看到幼儿能与同伴一同友好配合地玩球,或协商,或询问,或建议,或共享,或给予帮助,或求助时,应及时注意引导幼儿感受合作成果,帮助幼儿体验与同伴合作带来心情上的愉悦, 激发幼儿再一次合作的内在动机,使合作行为更稳定,在稳定的基础上不断提高。

4.教 给 幼 儿 合 作 的 方法 。

幼儿在玩球时想要与同伴合作, 可能不会在需要合作时自发地表现出想合作的行为, 也可能不知如何表达自己想要合作的心理。需要教师教给幼儿合作方法,指导幼儿怎样进行合作。如在玩滚球过门时,大家一起商量,分工合作,保证大家都能拿到球滚;当选择游戏材料出现争抢时,学会相互谦让轮流或共同使用;当同伴遇到困难时,要主动用动作、语言帮助他(她);当自己遇到困难、一人无法解决时,可以主动找小朋友协助……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情景, 帮助幼儿逐渐掌握合作策略,在合作中学会合作。

开展幼儿球类游戏活动的探索 篇5

一、幼儿球类游戏活动开展的重要性

(一)通过球类游戏活动的开展,能让幼儿感受到更多的爱

虽说幼儿较单纯,但也不是什么都不懂。幼儿在球类游戏活动中,教师害怕幼儿摔倒,或是摔倒后给予幼儿的.关怀,一个鼓励、一个动作、一个微笑等均能抚慰幼儿心灵,让他们将幼儿教师当成自己的朋友,感受到幼儿教师的母亲般的关爱,让他们渡过开心的、美好的幼儿园学习生活。

(二)通过球类游戏活动的开展,能让幼儿享受自己的玩耍空间

球类游戏活动中,幼儿会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尽可能的发挥自身想象力,找出多样化球类活动玩耍方法,幼儿球类活动可是一个人玩,也可是多个人相互玩耍,单手排球、相互传球的整个过程均利于幼儿享受自己的玩耍空间,幼儿也在此过程中感受到从成功的喜悦,累计失败的经验,如对于另一个小朋友传过来的球没有接住,那么接球的小朋友就会想方设法的借助求,这样幼儿的反应能力与认知能力也在不知不觉得得到提升[1].

(三)通过球类游戏活动的开展,能让幼儿感受成功的喜悦

球类游戏活动开展过程中,幼儿会尽可能的展现自己的最大能力,幼儿在获得成功后,自信心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如抛球是一个相当简单的活动,若教师让幼儿将球抛出某一条线段外,幼儿未能够成功抛出,必然会很失望,而教师不断引导幼儿,并对其说,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抛出去的,幼儿貌似受到极大肯定,成功的将球抛出了线外,最后喜笑颜开的看着我,收获了喜悦,收获了信心,更收获了成功。

二、开展幼儿球类游戏活动的方法

(一)创新、丰富游戏材料,为球类游戏活动开展提供条件

对于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仅一个球来吸引幼儿注意力较困难。在幼儿球类游戏开展过程中,还需针对幼儿兴趣特征,结合幼儿生活经验,通过变废为宝的方式为幼儿制作出较简单的、颜色艳丽的球类玩具,分析幼儿无法把握球圆而无法抓握的特征,制作相应的不织布球,毛毛球与动物球,保证球类游戏材料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二)创新球类游戏活动开展形式,拓宽幼儿球类游戏活动面

幼儿球类游戏中,教师应先制定出较丰富的游戏内容与游戏形式,幼儿刚接触球类游戏时,兴趣高昂,但一段时间后,会表现出低落情绪,因此教师应保证幼儿游戏活动开展的多样性。此外,还应拓展球类游戏活动多样性,拓宽球类游戏活动范围,并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保证球类游戏活动的新颖性[2].

(1)开展室内球类区角游戏

室内球类区角游戏活动开展时的材料可让幼儿自主选择,可提升幼儿对球的认识与理解,后对幼儿开展球类区角游戏。活动开展中应注意自由与灵活的结合,教师也可根据幼儿实际情况成立“运动区”“益智区”“动手区”等不同区角,幼儿与幼儿彼此间不干扰,均专注的投入到各自的游戏探索中。如动手区就有很多不同颜色的小球,教师可让幼儿将不同颜色的小球分类,可告诉幼儿,如果玩具们没有回到家,它们的爸爸妈妈会很担心,很难过的,就像他们自己没回到家,他们的爸爸妈妈也一样会难过,让幼儿帮助玩具“回家”,乖乖的把玩具整理好。在这个过程中,既让孩子体会到了游戏的乐趣,又让幼儿在每次活动结束后也记得把玩具送“回家”,培养幼儿养成好的行为习惯。而运动区则可让幼儿做拍球练习或让幼儿做抛掷皮球的运动,幼儿也更加自主的、积极的表现自己,整个活动开展更有秩序,更符合球类游戏活动需求。

(2)开展室外球类游戏活动

室外球类游戏活动的开展有一定的自由性,除了排球外,幼儿还可踢球,将球用脚传给另一个幼儿,活动范围面积更广,活动有一定的灵活性。教师可让幼儿分作多个小组,每个小组约4-5个人,固定投篮,看哪个小组幼儿投进的球最多,哪个小组就算赢。还可通过大带小的方式来开展球类游戏活动,即大班幼儿带领小班幼儿开展球类游戏活动。

(三)借助家长资源,开展球类游戏活动

新时期的幼儿教育,应是家庭、社区、幼儿园三者相互协作的,全面提升幼儿玩球兴趣的教育。在家庭资源上,教师先制定出全面的、详细的亲子球类游戏,让家长协助幼稚园做好球类游戏开展工作,更利于增进父母与幼儿之间,父母与学校之间,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感情。此外,球类认知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还可请家长协助幼稚园收集更多球类游戏开展的资料,让幼儿掌握更多关于球类游戏的知识,提高幼儿参与球类游戏的兴趣。教师还应让球类游戏进入社区,通过与相应的社区居委会联系,同意教师带领幼儿参观社区开展的多样化球类活动,并通过“讲一讲”“说一说”的活动,让幼儿将自己观看到的传球动作讲述、示范给自己的长辈,以推动球类游戏活动的进一步开展[3].

总之,球类游戏活动的开展更利于幼儿健康成长,幼儿在球类游戏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幼儿,不断创新与摸索出可行的球类游戏玩法,通过多样性、灵活性的方式来让幼儿主动参与到球类游戏活动开展中,以提高球类游戏活动实效,确保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上官英。我的球儿动起来――对幼儿球类活动的调查与反思[J].新课程学习(下),(06):220-221.

[2]张静。激发兴趣,快乐玩球――论情景教学的重要性[J].小学科学(教师版),(03):157.

球类世界,别样风景 篇6

一、幼儿园开展球类游戏的原则

(一)结合幼儿年龄及生理运动特点,开展适宜的球类游戏

幼儿对球类游戏的玩法以及技能的掌握和创新,都与其年龄及生理运动特点息息相关,例如在拍球活动中,对于小班幼儿,教师可以先引导他们熟悉皮球的特性,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再慢慢地引导幼儿学拍球,然后根据幼儿技能掌握的水平,投入辅助材料,引导其进行花样拍球。同年龄的幼儿因为个体差异,接收能力的不同也是教师在引导中要考虑的元素,能力较高的幼儿需要激发想象力,在原来的基础上变化更多的花样。

(二)创设情境,在组织引导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点

陶行知“六大解放”教育观点中,提到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让小孩从教室中解放出来,在大社会、大自然、大森林中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内在创造力。很多幼儿园拥有宽阔的场地,绿树成荫,草地成片,非常有利于孩子们进行球类游戏。教师应将自然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并创设具有一定情境的游戏环境与材料,有效锻炼不同年龄幼儿的体能,激发幼儿参与球类游戏的兴趣,让孩子切实体验到球类游戏当中的乐趣。例如小班的幼儿可以创设比较童趣的游戏主题;中班的幼儿可以在游戏形式上注意合作意识的引导;在大班幼儿的球类游戏中,可以创设具有挑战性与竞争性的游戏情境。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想法,教师不该禁锢幼儿的思想,给孩子创设一个可充分发挥想象的环境,鼓励幼儿一物多玩,激发孩子创造和探索的欲望。

(三)关注幼儿的游戏情况,有效引导,拓展玩法

在球类游戏集体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并把握大部分幼儿的游戏情况。首先,要细心观察,发现幼儿的发展现状,例如能力强的幼儿在玩法上有无创新,能力弱的幼儿对一些技能的掌握情况等,都需要教师每天细心观察,并给予引导和帮助;其次,是耐心引导,不同能力的幼儿发展状况有所不同,发现幼儿在某个技能上掌握有困难,要耐心地加以引导,促进班级幼儿整体水平的提高。

在球类活动当中,球有多种玩法,教师要积极把一物一人一玩改成一物多人多玩,这样就促进了幼儿与其他小朋友的配合,也让幼儿能够从单纯的玩法积极地转变成多人玩法,不仅增强了球类游戏的趣味性,并且还发挥了幼儿的创造性,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磨炼了意志以及品质。

二、球类游戏设计

球类游戏在设计上,是以幼儿为参与的主体,看似一则简单的游戏设计,其实不然,教师在构思的过程中,脑海中需要考虑多层结构。首先,考虑幼儿年龄特征与能力发展水平,教师对难度与时间上的把握就必须控制好;其次是游戏阶段性的掌握,以“拍球”为例,我们一般在幼儿中班时期,开始引导幼儿进行拍球的练习,但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在小班下半学期开始,就可以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单独指导。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单纯地练习拍球技能难免单一而枯燥,最终会降低幼儿参与球类游戏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当加入游戏情境,吸引幼儿参与,难度也要随着幼儿能力的发展而有所提升。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清晰地罗列出游戏的名称、参与幼儿的年龄与人数、准备的材料、游戏的玩法过程、补充的建议以及游戏的意义。

三、球类游戏组织活动设计对于幼儿的影响

(一)促进了幼儿情感教育演进

球类游戏中的情感是伴随着球类器械的演进而发展的,其意义绝不仅仅在于一种表面的操作,而是在于对幼儿心灵的塑造。球类游戏的情感化可以从球类游戏规则及形态设计上寻找突破口,通过优美的形象、悦耳的音效以及与之关联的丰富多彩的球类游戏规则,为幼儿提供多角度、多方面、多渠道的情感体验,使幼儿在身心的愉悦中感受美,进而达到心灵和人格的净化。

(二)营造了宽松的氛围

在球类游戏设计中掺入一定的准则和规则,从球类游戏组织以及取材角度而言,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不管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幼儿们拥有大量空余的时间,只要有玩的欲望就可凑在一块,自如地玩耍起来。

(三)增强了幼儿的竞争意识

要让一款带有规则的球类游戏玩具能够合理地被玩起来,就必须要有一套完备的球类游戏规则作为指导。球类游戏规则体现了球类游戏者之间的约定性,它既是属于球类游戏者自身的,又是约束球类游戏者行为的特殊“意识”。幼儿的竞争意识、竞争道德、竞争能力,使幼儿从小学会与自己的过去竞争,不断自我完善,不断超越自我,使幼儿具备与他人竞争的能力与心理素质。球类游戏内容的构成元素决定着它本身就具有竞争性因素,幼儿遵循其球类游戏规则,在球类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竞争的压力和刺激,这种情感体验能够锻炼幼儿的心智,激发幼儿对于事物规律的思考,还能促进幼儿与周围事物的交流。

随着时代的发展,球类游戏对于幼儿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国内外的幼教机构所重视。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幼儿园要以球类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在球类游戏中度过童年,不仅仅因为众多研究者们告诉我们球类游戏在幼儿认知、情感、社会化、身体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发展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幼儿喜欢球类游戏,能在球类游戏中健康成长、快乐进步。

球类活动 篇7

体育课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竞赛和自我锻炼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它是在有限的时间内, 运用各种方法, 尽快把学生的思想、注意力集中到体育课堂中来, 并通过身体活动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及大脑皮层对运动的分析、判断的综合能力。目前在大多数普通高校体育课准备活动还沿用老一套的慢跑、队列队行、原地徒手操等多年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单一、公式化的形式致使学生对体育课感到枯燥无味, 厌学, 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对高校体育课教学任务的完成及体育活动的开展十分不利。笔者通过对高校体育课传统准备活动改革实验, 力求探索一种有利于高校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有效方法。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一年级机制07、机电D07、机营07三个班男生组成三个试验班, 电气071、电气072和电贸英07三个班男生组成三个对照班。实验前对每个学生所喜爱的运动项目及其身高、体重、身体素质和学习动机等指标进行了调查, 结果经统计实验班与对照班之间可比条件一致。

2.2 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法, 在07—08整个学年, 27次课教学中, 对照班按照以往的体育课准备活动内容:教学常规、单纯的走、跑、徒手操, 进行准备活动;实验班则按照新制定的内容, 有计划地挑选、搭配适宜的球类基本技术练习进行体育课准备活动教学。

实验一年后, 通过调查研究法, 对实验班、对照班学生体育课成绩、身体素质和课外体育锻炼进行了调查, 并利用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对学生身体素质成绩和体育课成绩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 经过一年实验教学, 对照班和实验班的成绩有了明显的不同, 实验班的身体素质成绩在速度、耐力和力量等各个方面都比对照班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究其原因发现, 不同的准备活动教学内容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图1是实验班和对照班体育课成绩和身体素质成绩对比, 从实验班与对照班1学年体育课成绩和身体素质成绩比较中, 我们发现, 实验班的这两项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由于体育课成绩和身体素质的提高, 连带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也有了显著不同, 实验班学生无论是每周课外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均次数, 还是锻炼时间, 都明显优于对照班。

3.2 实验班与对照班准备活动教学内容比较。

体育课准备活动的任务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让学生的身体由安静状态向兴奋状态逐渐过渡, 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提高大脑皮层对运动的分析、判断的综合能力, 使动作完成得更加协调、准确, 减少失误。通过身体的活动, 使运动系统和各种器官预热, 使其达到最佳温度, 为发挥最大的身体运动能力做好充分的准备。

虽然准备活动很重要, 是体育教学任务中的一部分, 但是, 大部分学生对准备活动不重视。通过对学生的调查, 结果显示:认为做准备活动没有必要的学生占全部被调查学生的85%, 大多数学生不重视准备活动。究其原因发现, 学生不重视准备活动的根源在于教师, 很少有教师经常对学生讲述准备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而在教学实践中, 也没有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做好准备活动的良好习惯。

通过对锻炼前如何做好准备活动调查, 发现90%的学生回答是:踢几下球, 射射门或是投篮, 就是简单的技术动作重复几次, 便完成了准备活动;根本不需要特别去做什么, 那是浪费时间。从此可以看出, 90%的学生对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根本就不了解。

查阅文献资料, 发现关于学生运动中损伤原因调查排列显示:因准备活动不充分或不适当, 而发生运动损伤排在运动损伤原因的第三位。准备活动的结果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身体健康, 它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运动寿命;准备活动影响体育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准备活动间接影响技术动作的掌握, 影响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应充分重视体育课准备活动重要性的教育, 重视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开展。

传统准备活动的内容可归纳为:课堂常规练习;队列练习, 各种变化形式的慢跑, 运动量较小的游戏;一般性的准备活动, 全身都要活动, 身体的各部位都要照顾到, 通常有徒手操, 包括定位, 行进间的单人、双人或多人一组的体操和游戏等。

笔者根据准备活动的要求, 结合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经验, 总结制定出实验班准备活动内容, 如表2, 可列举的练习内容很多, 在此仅以篮球、足球为例。

通过试验班和对照班调查发现, 实验班有98%的学生喜欢现在的体育课的准备活动。他们认为以球类练习替代传统的准备活动, 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 选择练习内容包含了全面的身体素质, 即速度、力量、灵敏、柔韧等练习, 使身体各部分能进行全面的活动, 练习节律、强度容易控制。球类活动替代传统的准备活动, 内容充实, 形式多样, 方法各异, 避免了准备活动的机械化、公式化, 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机体各部分的机能。对照班有90%的人不喜欢现在的体育课准备活动。他们认为, 传统的准备活动, 与中小学的体育课教学相同, 内容枯燥, 毫无新意, 方法简单, 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迫切要求体育教师能够改进体育课准备部分的教学内容, 选择一些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对比发现, 实验班的教学内容较为丰富, 结合了学生的身心特点、生理特点, 使学生身体的各部位都要照顾到, 让学生精神饱满, 情绪高昂, 有利于基本部分教学内容的开展。对照班的准备活动相对单调, 缺少新颖, 与数十年来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一致, 不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不利于体育活动的开展。

3.3 熟悉的球类运动做为准备活动内容, 对学生很有吸引力。

大一新生在刚刚摆脱高考的紧张情绪, 跨入大学门坎, 他们普遍存在加强体育锻炼的心理倾向, 同时对大学的体育课有着较高层次的要求, 都希望大学体育课比初、高中体育课有一个质的飞跃和变化。但是, 目前大多数高校1年级开设的体育课, 除课的时间加长以外, 其教学内容、组织教法均基本与初、高中相同, 特别是准备部分中常规的走跑、徒手操和游戏, 更与初、高中相差无几。这显然不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难免使他们产生厌烦情绪。实验中, 为了摆脱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束缚, 在每次课准备部分, 用具体的、学生感兴趣的、多种特性的球类基本技术, 以及技术对抗练习, 代替常规的准备活动, 使课的内容以综合性组织形式出现, 激发了学生课上和课后练习的积极性, 增强了身体素质, 促进了体育课成绩的提高, 同时也陪养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球类运动有它独特的体育魅力, 对运动者存在着巨大的吸引力, 大学生具有组织和参与集体活动的强烈愿望, 所以学生之间的各种球类比赛比较多, 为球类活动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他们需要球类技术、战术的指导, 需要有强有力的体魄, 因此在每次的体育课的教学中穿插球类的练习, 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受学生的欢迎。相反, 维持过去的那种准备活动的教学模式, 会遭到学生的反对, 不利于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 相反会形成负面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加强改革意识, 使体育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好的锻炼习惯, 科学地进行锻炼。

4. 结论

合理地选择学生熟悉的球类运动项目技术练习, 替换常规准备活动中一般准备活动的内容, 以及改传统的新授、复习和考核等课的类型均为综合课的方法, 可以调动学生体育课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其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对提高体育课成绩与身体素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有利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的养成。

总之, 体育课准备活动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 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富有实效性。同时体育课准备活动要有新颖性, 要能激发学生跃跃欲试之情, 尽快地将求知欲导入课堂, 使学生在新奇有趣的感受中完成任务。另外, 体育课的准备活动要有趣味性, 要多样化, 要教育学生发扬团结合作、协调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高燕华.让准备部分成为学生施展才能的地方[J].体育师友, 2001.5:24-25.

[2]茆飞霞.对健美操教学中准备活动的探讨[J].体育师友, 2002.1:23-24.

[3]杨连岗, 宁淑平.试论大专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0, (1) .

[4]宋进文, 吕伯东.高校体育课准备活动开展健身操教学的实验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 2000, (2) .

唐代女子球类运动钩沉 篇8

一、蹴鞠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 蹴即用脚踢, 鞠系皮制的球, 蹴鞠就是用脚踢球, 是中国一项古老的球类体育运动, 有直接对抗、间接对抗和白打三种形式。最早载于《史记·苏秦列传》“临苗甚富而实, 其民无不吹竿、鼓瑟、蹋鞠者”。《战国策》也有类似记载, 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 蹴鞠业已发展成一种成熟的游乐方式, 而且在民间广为盛行。秦统一六国后, 蹴鞠运动一度沉寂。西汉建立后, 又复兴盛。汉朝把蹴鞠视为治国习武之道, 在军队中广泛开展。班固撰《汉书·艺文志》中把《蹴鞠二十五篇》列为兵书, 属于军事训练的技巧类。隋唐以前, 蹴鞠主要是作为一种军事手段, 参加者主要为男子。至唐代, 蹴鞠的游戏娱乐作用变得尤为突出, 在妇女中也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开展。唐代宫廷中已有了专业的蹴鞠艺人, 教坊司女艺人有资格进入宫廷表演, 还有“内园”、“小儿园”多是从小就选进来学习专业技艺, 随时准备进宫表演[2]。唐代妇女踢球一般是两人对踢或多人对踢, 称之为“白打”。比赛时可以二人对踢, 也可以多人对踢, 这种蹴鞠, 特别适宜于女子。诗人王建就曾描写了一群宫女白打的情形:“宿装残粉未明天, 总立昭阳花树边。寒食内人长白打, 库中先散与金钱。” (王建:《宫词一百首》“之八十一”) [3]与白打相比, 趯鞠主要是将皮毯踢向空中。皮毯“高及半塔, 弹力五斗” (《酉阳杂俎·前集》卷五“诡习”) 。有一次, 几位军中少年在唐长安胜业坊蹴毯, 毯落在路侧槐树下的三位少女前, 一位少女“接而送之, 直高数丈, 于是观者渐众” (《剧谈录》卷上“潘将军失珠”) 。在王维的诗中, 也有“蹴鞠屡过飞鸟上, 秋千竞出垂杨里”的描写 (王维:《寒食城东即事》) 。可见踢高毬也是当时风气。杜甫在《清明》中描写到:“十年蹴鞠将雏远, 万里秋千习俗同。”由于各民族文化的融合, 盛行于中原地区的蹴鞠在各族女子体育中也得到迅速发展。如突厥人就有“男子好樗蒱, 女子好蹴鞠” (《隋书·突厥传》) 的习俗。

二、打马球

打马球又称击鞠、击球。马球是骑在马上, 持棍打球。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唐朝自开国皇帝提倡马球运动后, 300年间马球运动久盛不衰。打马球的风气也出现在女子体育中, 直到五代时, 仍然还有宫女打马球的情况。和凝在反映宫女生活的诗中, 就描写了宫女打马球的情形:“两番供奉打球时, 鸾凤分厢锦绣衣。虎骤龙腾宫殿响, 骅骝争趁一星飞。” (和凝:《宫词百首》) 可见, 骑马打球的形式在当时女子中有着较强的吸引力。1958年陕西长安韦墓出土的唐代击球俑, 其中有不少是“击球女俑”。北京故宫博物馆收藏的一面唐铜镜上 (1975年于江苏邗江出土《击鞠纹》铜镜) , 刻有四个女子打球图像[4]。1981年陕西省临潼县关山村的一座唐墓中出土四件小巧玲珑、造型生动的白陶彩绘打马球俑, 宫女身穿长袖衣, 头挽蚕形髻, 右手上扬, 左手拉缰, 身躯前倾, 伏身在马背上, 聚精会神, 作击球姿势。陶马四蹄腾空, 作奔跃状态, 形象鲜明地呈现出当时宫女进行马球比赛的情境[5]。这些文物都可以看作唐代女子开展马球的例证。女子打马球还表现在女子骑驴打球上。骑驴打球是因为驴身较马为小, 性格温顺, 速度不快, 容易控制。剑南节度使郭英乂“聚女人骑驴击球, 制钿鞍及褚服用, 皆侈糜装饰, 日费数万以为乐” (《旧唐书·郭守义传》) 。一天要用数万装饰女子打球, 其欢乐不是打球, 而是显示其富贵豪华。

三、抛球

抛球是唐代女子喜爱的相互用手抛接彩球的球类运动。所抛之球, 又称彩球、花球或绣球, 是用五彩线绣成的小圆球。抛球多在寒食节的宴会上进行。人们一面饮酒, 一面抛球, 伴以歌舞。小小的彩球, 在高照的烛影中, 从人们的手中迅速抛传, 别有一番滋味。隋代, 宫廷宫妓抛球见于李真言的《抛球妓》:“隋家宫殿锁清秋, 曾见婵娟飏绣球。”“侍宴黄昏晓未休, 玉阶夜色月如流。朝来自觉承恩最, 笑倩傍人认绣球。堪恨隋家几帝王, 舞裀揉尽绣鸳鸯。如今重到抛球处, 不是金炉旧日香。” (《水殿抛球曲二首》, 《全唐诗》卷七七零) 唐代抛球运动广泛盛行。不少著名诗人以其题吟填词, 显示出人们对抛球运动的酷爱。唐景云元年 (710) 正月, 中宗御梨园球场, “命文武三品以上抛球”, 皇后、妃、主临观。开元、天宝年间, 宫中行乐项目之一就是抛球。“素女鸣珠佩, 天人弄彩球”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全唐诗》卷一六四) 。由此可见唐宫中抛球是常见的活动。唐中期以后, 抛球运动流行广泛, 从一些唐诗中可看出人们的青睐。“暖催衣上缝罗胜, 晴报窗中点彩球。每度暗来还暗去, 今年须遣蝶迟留。” (王建:《长安早春》) “五彩绣团圆, 登君玳瑁筵。最宜红烛下, 偏称落花前。上客如先起, 应须赠一船。春早见花枝, 朝朝恨发迟。及看花落后, 却忆未开时。幸有抛球乐, 一杯君莫辞。” (刘禹锡:《抛球乐词》) “城日晚悠悠, 弦歌在碧流。夕风飘度曲, 烟屿隐行舟。问拍疑新令, 怜香占彩球。当筵虽一醉, 宁复缓离愁。” (杜牧:《后池泛舟送王十秀才》) “紫绶分排马, 青娥乱替觥。鱼金垂重獭, 罗袖拂毬轻。暖合朝呈简, 深帘夜按笙。” (张祜:《投太原李司空》) 都是反映抛球运动的著名诗句。唐诗人韦应物在诗《寒食》中载:“清明寒食好, 春园百卉开。彩绳拂花去, 轻球度阁来。”这些诗句都生动反映了唐时期妇女玩彩球的情景[6]。

四、步打球

步打球, 又称步打, 是一种徒步以杖击球的球类运动, 类似于今天的曲棍球。步打是从马球活动演变发展而来的, 对女子而言, 骑马击球非常不便, 于是女子打球逐渐改为用徒步击打的方式来进行。其运动规则除了不骑马之外, 跟马球运动大体相似。

据明末清初胡震亨的《唐音癸签》记载, 唐时有一种以打球命名的曲牌打球乐舞, 是贞观初魏郑公奉诏而作。其“舞衣四色, 窄绣罗襦。银带, 簇在折上巾, 顺风脚”, 手中执球杖而舞。实际上, 打球乐是“步打球乐”的简称, 只是省去一个“步”字, 很容易和马球的“打球”相混淆。作为打球乐伴奏的舞曲, 到唐玄宗李隆基时, “其调犹存”, 被李隆基改为羯鼓曲。打球乐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步打球运动在当时是极为普及的。有关步打球运动的最早记载, 见于唐朝代宗大历十年 (775) 考中进士的王建所作的一首宫词。这首宫词的内容是专门描写宫女们进行步打球活动的, “殿前铺设两边楼, 寒食宫人步打球。一半走来争跪拜, 上棚先谢得头筹。”可见, 王建的这首宫词, 是描写当时的宫人于寒食节这天, 到宫殿前表演步打球给皇帝看的。“一半走来争跪拜, 上棚先谢得头筹”两句, 证明当时的步打球是两队竞赛的, 每队人数相等, 所以称“一半”。“得头筹”的“一半走来争跪拜”, 就是胜第一个球的一队要走到皇帝面前去跪拜, 然后继续竞赛。最后谁进球多, 谁就获胜, 胜者有赏。民间女子也迷恋打球运动。“千群白刃兵迎节, 十对红妆妓打球。” (王建:《送裴相公上太原》) 可知女子球队由十对组成。

五、踏球

踏球又称踏球之戏、蹋球舞、胡旋舞、骨鹿舞, 是指一种双足立于球上, 并使之滚动旋转并随音乐的伴奏做各种舞蹈动作的女子球类运动形式。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记载:“今乐人又有蹋球之戏, 作彩面木球高一二尺, 女妓登蹑, 球宛转而行, 萦回来去, 无不如意, 盖古蹋鞠之遗事也。”展现了踏球的运动形式。白居易在《胡旋舞》一诗中记载:“中原自有‘胡旋’者, 斗妙争能尔不如。”自从西域康居国的胡旋舞于天宝年间传入长安之后, 中原的踏球戏吸收胡旋舞的一些舞蹈技法故又名踏球舞, 并混称胡旋舞, 由于木球转动时有“骨鹿”之声, 亦称骨鹿舞。踏球舞以女子站在木球上“旋转如风”, “纵横腾踏”为特色。踏球在宫廷流行, 从一定意义上促使宫女们参加体育活动。例如唐玄宗李隆基把踏球作为宫女们的体操。王邕的《内人蹋球赋》详细地写出了球上表演的动作“球上有嫔, 球以行于道, 嫔以立于身。出红楼而色妙, 对白日而颜新。”“球体兮似珠人颜兮似玉, 下则雷风之宛转, 上则神仙之结束, 无习斜流;恒为正游, 球不离足, 足不离球。” (《古今图文集成·艺术典》卷八百二“胡旋舞舞者立球上旋转如风。” (《新唐书·礼乐志》) “舞有骨鹿舞、胡旋舞, 俱于一圆球上舞, 纵横腾踏, 两足终不离球子上, 其妙如此。” (《乐府杂录·俳优》) 她们所跳的踏球舞动作, 有的柔软婀娜, 有的朴实、刚健。

唐代女子球类体育运动的活跃得益于唐代多元化的社会背景。唐代社会的繁荣稳定为女子球类体育兴起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唐代社会包容、开放的氛围促使唐代女子从观念上打破了传统的“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纲常礼教的束缚, 获得了较大的自由, 追求自我的发展, 女子球类运动多元化形式恰好为女子提供了方便, 不同身份的女子在闲暇时间, 纷纷加入球类运动的队伍中去, 这在中国古代妇女史上是极为罕见的[7]。另外, 唐代东西文化的交融也利于唐代女子球类体育的发展, 如突厥族女子好蹴鞠的习俗, 在长安数以千计的突厥女子以蹴鞠为戏, 直接推动唐代女子蹴鞠的兴起。

参考文献

[1]崔乐泉.中国体育通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8.

[2]苗福盛, 刘祥燕, 李野.唐代女子体育试探[J].体育文化导刊, 2009 (1) .

[3]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 1960.

[4]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中国古代体育史[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 1990.

[5]林琳.马球的起源和唐代的马球运动[J].贵州文史丛刊, 2006 (6) .

[6]薛廷利, 李金梅.论唐代多元化女子体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 (4)

富有情趣的耐久跑球类练习法 篇9

一、运球接力练习

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4~6人,在篮球场或草地上进行。听口令后,各队排头从球场端线(或标志线)运球,快速推至对面端线(标志线)后转身运球返回至起点,把球交给另一学生,反复进行。

要求:(1)用篮球或足球均可,但同一次练习要统一,学生直线或沿教师划出的弧线运球。

(2)学生每次往返的次数根据身体素质er而定。

(3)持续练习时间6~8分钟。

二、变速、变向运球练习

学生二人一组,在篮球场或草地上,一人作为引导人,在规定的场地上任意跑动或急停,另一人用篮球或足球运球,跟随引导人的节奏前进或急停。

要求:(1)引导人的跑速由慢至快,变向或变速要突然,急停时不可较长时间停留。

(2)持球人运球跟随引导人的节奏,停球、变向尽可能控制住球。

(3) 2~3分钟两人交换位置,持续练习时间6~8分钟。

三、持球突破练习

学生二人一组,在篮球场或草地上,一人用篮球或足球运球任意跑动,另一人防守,防止突破,断球后二人交换位置;突破成功,防守队员跟上去继续防守。球性熟练的同学,可四人一组,二人传突结合,二人防守。此运动量略大。

要求:(1)防守学生根据进攻学生的球性熟练度,消极至积极防守。

(2)进攻学生不得较长时间原地运球,要在跑动中运球突破。

(3)持续练习时间6~8分钟。

四、前后、左右传接球练习

在篮球场或草地上,两人一组,相距8~12米,一人原地用篮球或足球向同伴的左右、前后传球,另一人跑动接球,并迅速把球传回,反复进行。如用排球,练习方法基本相同,持球人将球抛向同伴的左右、前后,同伴可传、垫结合回球。

要求:(1)前后、左右传球的距离根据同伴的身体素质而定。

(2)传球的方法可根据学生球性熟练度自我调控。

(3)传球的速度可由慢至快,尽量减少传接球失误次数。

(4) 2~3分钟二人交换位置,持续练习时间6~8分钟。

五、跑动中传接球抢截练习

将学生分成人数相同的两个队(每队6~8人),用篮球在篮球场地进行,一方学生跑动中传球或拍运球(连续运球不得多于3次),另一方抢截,抢到后传球或拍运球。可采用记分比赛法,某队控制球权并连续传球10次得1分,比赛结束双方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如果用足球传接抢截练习,人数可稍多一些,在草地上场地可稍大一些,运动量也略大。

要求:(1)练习时每个学生必须全场跑动,如某学生较长时间站在原地等球,则把球权交给对方或判对方成功传接球一次。

(2)进攻方每成功传接球一次,可报出连续传接球次数,抢截后重新开始。

(3)持续练习时间6~8分钟。

六、争球练习

用篮球、足球、排球均可,场地根据学生的人数来定(一般8~12人为宜),练习形式、场地类似橄榄球活动。练习时,持球一方为进攻队,进攻时可抱球奔跑、传球前进,球进入对方的门内即得1分。比赛结束,按双方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此练习运动量和密度均可达到较高水平。

要求:(1)练习时,全体学生必须全场跑动进攻或防守,不得较长时间站立或慢走。

(2)防守时要积极主动,可采用抱拉等形式,但要注意安全。

(3)持续练习时间6~8分钟。

七、持球跑投篮接力练习

学生分成若干队,每队4~6人,在篮球场地进行。听口令后,各队排头从球场端线起跑,持篮球快速跑到对面篮下投篮,投中后(若不中则连续投直至投中),持球快速跑回起点把球交给另一学生,反复进行。此练习效果与反复跑相似。

要求:(1)学生连续往返次数,根据学生身体素质不同而定。

(2)若要加长距离,可用两片篮球场斜对角进行练习。

(3)可采用比赛法,单位时间内投中篮数多的队判胜。

(4)持续练习时间6~8分钟。

八、耐久跑教学中融入球类练习方法的好处

第一,学生的注意力得到转移,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耐久跑练习,学生的耐力素质得到增强,其他方面的素质也进一步提高。

第二,教学过程减少了程式化、成人化、训练化,不过分追求运动技术的传习,而是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练习方式,发挥了学生主体能动性,达到了锻炼的目的,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三,有利于提高耐力素质差生的自尊与自信心,他们置身于集体氛围之中,放下包袱,全身心投入练习,不仅锻炼身体,增强了体质,而且心理得到了良性发展。

九、耐久跑教学中融入球类练习方法的注意事项

第一,做好准备活动,安全教育,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第二,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合理分组,布置好场地。

第三,应和耐久跑的技术教学合理搭配,使学生的技术动作和身体素质同步提高。

第四,以上练习方法可单独或结合运用,练习方法、练习时间、练习时机教师应合理掌握,以期和技术教学达到最佳配置。

球类游戏材料的开放性研究 篇10

随着球类游戏活动的不断开展, 孩子们的天性得到了满足, 他们更加喜欢球类游戏, 喜欢运动。 他们的情绪是快乐的, 有探索的兴趣, 活泼开朗、积极愉悦。 在球类游戏活动中, 教师开始用心地观察和了解幼儿, 思考、琢磨幼儿的发展规律、水平、个性差异, 想方设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为幼儿创设提供丰富的学习活动的机会和材料, 关注和促进幼儿更积极地健康发展。

我们从如何安排好开放性材料的球类游戏活动时间和空间, 如何投放富有变化而又开放的材料, 创设能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大胆操作、大胆探索的开放性的区域环境及在活动中怎样用开放的观念进行指导这几个角度来着手研究。

一、提供自由开放的体育游戏材料, 刺激幼儿的游戏欲望

在材料投放上, 我们赋予了幼儿极大的自由度:为幼儿提供可自由选择的各式球类游戏材料, 多提供半成品或一物多玩的低结构操作材料, 同时鼓励幼儿参与制作游戏材料。为了更好地发挥游戏材料的教育作用, 我们不规定具体的玩法, 允许幼儿自主选择自己想要玩的球类游戏, 增加选择的余地, 使幼儿能够有机会按照自己不同的兴趣爱好, 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游戏材料;能够按自己对材料的不同理解, 对材料进行分类, 结合自己的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创造出不同的玩法, 以各自不同的活动过程与材料互动。如幼儿将梅花桩当做障碍物, 绕障碍排球, 也有幼儿排球走过梅花桩, 这样难度就增大了。同时幼儿在选择自己喜爱的材料, 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进行操作时, 可以在过程中调换、调整原来设想好的但暂时无法做到的方法, 更换难度过大的材料, 或者向自己提出挑战。在自己不断创造的“最近发展区”里, 通过一定的努力发现和探索。

二、提供开放的区域活动空间、时间, 让幼儿在活动中满足独立自主的需要

我们提倡让幼儿自由选择, 如果没有足够的时空条件, 幼儿就很少或不能有选择的余地, 幼儿的自由选择就不能实现, 活动的自主性也就无法体现。 在实践中我们是这样尝试的:

1.开放的空间。 在空间增设上我们考虑到游戏空间的动态性, 有一些大型的球类游戏材料是固定位置的, 如“愤怒的小鸟”投掷游戏, 小鸟的图案是固定的, 其他的游戏材料可以由幼儿自己去搬去组合。 还会留一些空余的场地, 让幼儿自己选择球类游戏材料去搭配, 自己思考玩法并且尝试运用。

同时, 我们尝试开展平行班活动, 即同年龄班的幼儿在相同的时间里, 在固定的时间里各班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 开展平行班游戏时, 幼儿自由结伴, 自由选择活动的地点, 在游戏中尽情地享受空间、时间、材料、人际关系的开放。通过这种形式, 平行班的教师、幼儿之间相互都很熟悉, 幼儿的交往能力明显增强, 自主性、积极性显著提高, 性格活泼开朗, 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 这种打破班界的球类游戏活动不仅增加了幼儿游戏的自由度, 扩大了交往的范围, 拓宽了个人游戏的空间, 而且丰富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充分体现了球类游戏的自主性、独立性, 使幼儿在与同年龄的伙伴交往中相互学习并吸收同伴的经验。

2.开放的时间。 在时间安排上, 除每天安排的集体游戏时间外, 其余的只要是非集体活动、晨间体锻午间体锻时间, 幼儿都可以自由的搬来游戏材料, 或玩新活动或继续未完成的探索。

开放的区域活动时间空间, 既使教育目标在活动中得以实现, 又满足了幼儿探索的愿望、独立的需要。

三、开放灵活地组织球类游戏, 拓展游戏活动的功能

“教无定法”。 孩子是活的, 要让我们的球类游戏活动也活起来, 我们应努力把近期球类游戏的目标与材料相结合, 并且逐渐把集体活动内容融入到晨间体锻中, 发挥球类游戏活动的不同功能。 尝试的形式有:

1. 把球类游戏视为在集体之外为幼儿创设的自由活动。幼儿可按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活动的球类游戏的内容、 材料和伙伴, 通过游戏和自由交往获得课堂上得不到的有关经验。

2.把球类游戏视为分组教学的一种形式。 可增加教师直接接触幼儿的机会, 从而使更多的幼儿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 同时增加了教师因材施教的机会。

四、采用开放式指导方法, 促进幼儿独立性思维的发展

在活动中, 我们与幼儿建立了友好平等的关系, 以平等的身份, 采取建议、评价等方式影响带动幼儿的活动。 在观察的基础上, 针对区域活动不同环节、 不同幼儿采取不同指导方法, 适时帮助来推进幼儿的游戏活动, 使幼儿获得充分发展。在开放式指导中, 我们遵循以下原则。

1.尊重的原则。 通过观察, 我们看到幼儿并不是一些 “无知无能”的弱小群体, 而是一群非常能干、富有创造性的小主人。 因此, 在活动中, 注重与他们平等相待, 将教师是“传授者、维持者、调解者”的角色转向幼儿活动中的支持者、合作者与引导者, 即将幼儿当做平等的人, 尊重幼儿的思想, 尊重幼儿的人格。 在指导中不随意打扰幼儿的活动, 即使发现幼儿采用的方法达不到活动结果, 也不强迫幼儿停止, 而采用建议、协商的口吻。

2.启发的原则。 教师的指导对幼儿应有启发作用。 在活动中我们常采用“你是怎样想的? ”“你发现了什么? ”等开放的启发式提问, 耐心引导幼儿寻找答案, 教师不代替幼儿思维, 让幼儿在活动中自己判断、自己思考。

3.赏识的原则, 即对幼儿经常给予由衷的赞赏。 在指导幼儿活动时, 我们耐心倾听幼儿的发现, 投以幼儿赞赏的目光, 用欣赏的口吻夸奖孩子激励幼儿更积极地投入活动。 科学开放的评价方式, 进一步为幼儿提供表现和交往学习的机会。

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赞美技能精湛、谁的作品悦目, 而是倡导一种精神, 一种自我探索、自我创新的精神。 活动中我们灵活地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形式, 有幼儿自评、幼儿互评、小组评价等。 在评价活动中, 让幼儿展现各自的个性, 自发地进行交流, 积极地表达情感, 相互体验, 共享快乐, 共解难题。 引导幼儿开放性地展开一些讨论, 激发幼儿继续在活动中探索的欲望, 在活动后, 引导幼儿参与讨论, 阐述自己的发现, 强调儿童伙伴间、儿童和教师间的交互作用, 体现了平等、融洽的游戏学习者共同体的理念, 改变了过去交流只是教师对幼儿的自上而下的片面做法, 凸显了幼儿在的整个活动过程的主体地位。

美国球类体育用品市场火爆 篇11

根据美国体育用品制造商协会(SGMA)的统计显示,美国球类体育产业包括职业运动球类产业、健身运动球类产业、休闲运动球类产业等。其中,健身运动球类产业是美国体育产业“创新效应”最为映射的焦距。近年来,随着新材料使运动器材出现“创造性的革命”,以健身俱乐部为主流的美国健身运动球类产业日益火爆。同时,休闲运动球类产业也已成为美国球类产业的“摇钱树”。体育用品是美国体育产业的“权重股”,它是美国体育产业中的一个大户,占据目前美国体育产业总营业额的1/3以上。

美国球类体育用品产业市场规模

就体育球类用品而言,美国不但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个别国家市场,并且也是世界最大的产销国。依据SGMA所作的统计,2013年美国体育球类用品批发市场销售总额为1.52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2.6%。如果将球类运动鞋及运动服装并入球类体育用品计算,则美国2013年批发市场销售总额高达4.21亿美元,比2012年的3.92亿美元增长5.7%。美国球类运动相关产品的销售成长率已连续第六年超过该国经济成长率。

SGMA预测2014年美国体育球类用品市场,包含体育用品、运动鞋及运动服装的批发市场销售总额,将较2013年增长6.3%,达到约4.475亿美元。支持这项预测的理由如下。

1.根据SGMA在2013年底对143家美国重要体育球类用品厂商的年度问卷调查发现,目前大多数受调查厂商的库存都维持在相当低的水平。由于维持低度库存,更多厂商表示目前需要扩充产能来迎合市场需求。因此,体育球类用品厂商目前更能快速推出新产品,以刺激市场需求。

2.在美国2014年的经济及商业环境方面,目前情况比一年前更为良好。例如,物价稳定、失业率降低、工作增加、美元汇率强势及利率平稳等因素,都有助于提振美国消费市场。

3.体育球类用品零售渠道的竞争与扩张,将刺激市场销售的成长。更方便且合乎消费者需要的零售渠道,特别是更为完善的网购与电商经营模式在未来将带动球类用品的销售增长率。

4.由个别球类体育用品项目来看,2014年高尔夫球用品仍将是美国市场销售金额最高的体育用品项目,预估批发市场销售额可达到28.1亿美元,将比2013年增长2.5%。其次仍为健身球类器材,预计将比2014年增长4.5%,销售额达到25.65亿美元。

5.估计近年来美国每年新加入体育活动而购买体育用品的人口,平均增长率约为4.5%,预估未来数年内仍将维持这一增长趋势。根据American Sports Data公司发表的调查统计,2014年美国消费者“经常性”参与球类活动的人数达到10950万人,将比2013年增长3.84%。

美国球类体育用品产业优势

美国国家职业橄榄球联盟(NFL)、国家职业篮球协会(NBA)、国家职业冰球联盟(NHL)和国家职业棒球联盟(MLB)市场规模巨大。年均7000万人次、5000万人次观众的美国棒球、橄榄球联赛就是这两个项目市场的最重要源泉。而这“四大”联盟的赛事每年能带来大约240亿美元的收入,但这也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根据美国政府公布的数据,美国体育器材零售额每年大约为410亿美元,而球类零售额每年在4~5亿美元。但是,SGMA的调查研究则表示:对于美国球类体育市场总值的合理估计在每年1500亿~2300亿美元之间。不夸张地说,这比美国服装业产值也只是少一点点而已。

根据SGMA的2013年体育参与报告,在7岁及以上美国人群中,球类运动的受欢迎程度出现最大增幅。2013年,球类运动的参与率比2010年增长了26.6%;其次是越野滑雪,增长11.5%;有氧操增长8.9%,慢跑增长8.9%。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增速最快的体育项目中没有一个是需要购买昂贵器材或需要支付高额俱乐部入会费的。

NSGA报告显示,长曲棍球、排球和橄榄球这些团体项目的业余参与率非常高。据SGMA的报告,2013年,长曲棍球的参与者人数增长了33%。据美国健康及体育俱乐部协会调查数字,仅仅在2013年美国就有5140万球类健身俱乐部会员,年增长率2.4%。美国29890个健身俱乐部的营业收入达2140万美元,增长5%。会员每年去俱乐部的天数约为100天。

另据SGMA最新一份统计报告,在2003~2013年这十年中,全美有4项球类体育运动呈增长态势,而网球是其中增长最快的。这十年中美国的网球人口增长了43%,仅在2013年一年,美国的网球人口就增长了9.6%。2013年12月,美国泰勒研究集团发表研究报告说,仅2013年美国的网球参与人口就创纪录地达到4700万人。网球相关产品,如球拍和网球销售量大增。在2003~2013年间,仅网球的销售量就迅猛增长94%,网球拍增长了88%。

美球类体育用品的产业优势也在于群体性。SGMA的统计显示,当前有2500~3000万美国人自行在家使用健身球类进行锻炼。美国7500万在婴儿潮出生的人现在既有钱又有时间,他们将进一步推动健身行业的发展。例如,皮克球是一种类似网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的混合运动,目前在美国老年人中的流行度迅速增长。

美国球类体育用品营销策略

据SGMA统计,全美体育用品的总出货量每年达到500亿美元左右,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体育用品为球类体育用品。在消费方面,美国球类体育用品的主力顾客已从青少年变为成人,这也导致了流行的体育项目相应地转为一般的休闲方式,但街头足球、花样水球、马球等需要技巧的极限运动近年来也相当受欢迎,参与人数不断增多。随着55岁以上银发族人数的急剧增加,与健身操球、壁球、伸展运动球、高尔夫、保龄球等他们喜欢的健身休闲运动相关的体育用品的销售将会出现较大增幅。从性别上来说,女性在运动服饰方面的花费比男性高,男性更倾向于购买运动用球或器械。

nlc202309041842

在市场营销技术方面,应用最为广泛的无疑是交流和推销活动,其策略有以下几点。

策略一,自有品牌自主供货。现在美国由于体育用品的零售面积过剩,价格竞争十分严重,对该产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许多销售商,如健身器材零售商,开始倾向于销售自有品牌。本土制造商也纷纷将主打品牌产品外包,或将生产线转到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自己则变为自主供货商。

策略二,市场精细分化。美国体育组织面对众多球类体育组织的支持者,通常把消费者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为每类消费者设计不同球类的专向产品或标志产品,充分考虑到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策略三,不断开发新产品。例如,美国冰球职业联盟曾积极推动轮滑球和陆地冰球的活动,因为参与这类活动的消费者会购买轮滑球与冰球活动相关的产品。又如,美国棒球职业联盟与一家出版公司合作,联合开发印有知名棒球选手人物形象的棒球系列用品。

策略四,特色促销活动。美国球类产品的促销活动除了产品发布会、产品广告宣传、网站宣传等形式外,职业体育组织还开展了与消费者的互动活动,包括发放宣传册和产品名录、包装设计及艺术造型、产品性能展示等促销活动。最为流行的商业活动花费如交易展示及发放宣传册和产品名录的开销,分别占花费总额的16%和13.5%。

策略五,形形色色的零售型态。美国的球类体育用品公司营销有方,其不同营销模式所产生的球类体育用品零售型态如下。

一是球类用品店。包括全国性连锁、地区性连锁及独立球类用品零售店三种。另因卖场规模不同,又有价格取向的量贩型与服务取向的专业型之分。

二是球类专门店。比如健身用球专门店、高尔夫专门店、网球专门店等,同样可分全国性连锁、地区性连锁及独立专门店三种。

三是职业教练球类用品店。多由体育项目的职业教练兼营,通常附设于体育活动场所,如高尔夫球场、网球场、棒球场、冰球场等。由于店面一般都不大,销售的品牌项目较少。

四是球类折扣商店。如Wal-mart、Kmart等大型连锁折扣商店都有专设之球类用品部门,销售专业性低的球类用品。

五是仓储型量贩俱乐部。如Costco、Price Club等,也均设有球类用品专区,销售中低价位的球类用品。

六是百货公司。同样多设有球类用品部门,规模大者所销售的产品及品牌项目不亚于体育用品店。

七是型录展售店。该渠道是一种省去了卖场面积的折扣商店,在球类用品方面,以销售花样奇特的产品为多。

八是邮购。目前最常见的包括电视邮购、计算机因特网邮购及邮寄型邮购。

九是会员店。拥有会员店面数最多的Nation’s Best Sports(NBS)共有数百个会员,店面数达到1225个。但面临大型体育用品连锁店不断扩张的竞争压力,NBS不得不从单纯的采购集团型态,转变为更具营销能力的加盟连锁型态。

由这些零售渠道可发现,除了规模庞大、连锁经营的型态外,仍存在为数不少的小规模零售业者,比如独立球类用品店、专门店及pro shops。这些零售业者的进货规模小,通常无法符合直接与厂商订货的最小订购数量,或者有些地处较偏僻的地区,也无厂商销售代表定期前来供货,所以必须透过批发商或所谓的采购集团进货。

美国球类体育用品市场趋势

美国不景气的经济现状使人们感到担忧,供应链是美国体育用品行业非常担心的问题。美国的体育用品行业开始依赖于国外的生产,使得所有人都在密切关注国际市场的发展。同时,美国的通货膨胀在不断上升,消费者非常担心消费品价格的上升。在此背景下,SGMA认为,美国球类体育用品市场将会出现以下主要趋势。

趋势一,大品牌继续强势,小品牌继续受压。一方面美国体育用品的大品牌将会继续保持强势,阿迪达斯、耐克、彪马都是非常强劲的,这些品牌将会继续主导球类市场。另一方面,小品牌继续受到挤压,生存更加艰难,更加难以找到零售商来销售产品。

趋势二,加大自有品牌投入。很多大零售商正在美国创建自己的品牌,加大对自有品牌经营的投入。有些零售商正在购买美国的本土品牌和其他一些品牌,作为自己的私营品牌。

趋势三,争相研发新技术。技术是消费者的第一需要,任何技术上的创新在体育行业都将会有市场,所以生产者都会争相研发新技术,这样的话产品才会变得越来越好,消费者才会更加满意。

趋势四,绿色环保主义。吸引消费者的另一个趋势是对环境无害的生产方法。一塌糊涂类用品“变绿”是一个趋势,整个制造工艺、原材料投入,以及包装、再循环都要环保。美国消费者非常愿意为绿色产品多花钱,也愿意对这种品牌有更高的忠诚度。

趋势五,支持大众体育。未来美国体育用品业将重视支持大众体育的发展,球类企业通过赞助、宣传、游说国会等方式来鼓励大众参与球类活动。这样一来,他们一方面可以宣传自己的产品、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还可以开拓市场。

趋势六,把握20后消费群体。2015~2020年的主要消费群体是现在5~19岁的青少年及儿童,要把握“20后”这一消费群体个性特点与主题意识。SGMA预测未来单一产品类型的专业运动球类店或主题式球类用品零售店将大量出现,大型花样球类用品商店也会越来越多。

趋势七,商业角色转型更新。零售商的采购发言权将越来越大,并向供货商提出更多的条件,而能为大型零售商提供独立品牌产品的供货商也日益重要。由于自有品牌的流行,供货商的角色也将呈现多样化,除服务零售商外,他们也是零售商的顾客和竞争者。

趋势八,符合女性需求的产品。根据American Sports Data的调查,2013年全美经常性参与体育活动的10950万人口中,有7100万为六岁以上女性,比2003年时的人数增长了30%。2003~2013年的这段期间中,美国女性在团队及个人球类体育活动的参与率也提高了26%,球类健身活动的参与率更增长了33%。

(译自美国杂志《AAOASC事实报导》2014年第9期;原文作者:美国健康及体育俱乐部协会副主席巴拉克·斯科特博士)

多媒体,让球类游戏活起来 篇12

如何使幼儿的球类活动玩的更加精彩?情境的创设尤为重要。在球类游戏中,“情境”是一种以情感调节为手段,以幼儿的生活实际为基础,以促进幼儿主动参与,整体发展为目的,从而优化了游戏的环境,帮助幼儿更好的掌握各种技能。而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中一种便捷、有效的方式,在游戏中,它既能向幼儿快速提供丰富多彩的集图、文、声于一体的教学信息,又能提供生动、友好、多样化的交互方式。

1. 图片的作用。

根据游戏内容、目标,增强游戏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动感性,有助于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的求知欲。如球类游戏《战胜蜘蛛精》,为了让游戏有更好的效果,我为活动准备了许多蜘蛛的图片,跨越以往死板的游戏方式,而是通过图书来说话,带领幼儿进入到一个新的情境中,感受打败蜘蛛精带来的快感,并且通过自身的动作模拟投篮,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游戏规则和技巧,幼儿也会在这样的情境中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中。

2. 音乐的作用。

音乐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每一个音乐都能代表不同的意境。如球类游戏一开始,随动感的音乐一起跳热身操,带动了幼儿参与游戏的气氛;又如游戏进行到比赛高潮时,用到劲爆的音乐来渲染比赛的氛围;游戏结束后,一段柔缓的音乐放松幼儿的身心。种种迹象看来,音乐在球类游戏中的作用可是非常重要的。

二、运用多媒体,激发幼儿参与兴趣,提高主动性

我们的对象是学龄前的儿童,以无意注意占优势。相对于其他教学手段来说,多媒体教学以其丰富多样、形象直观的表现形式,更能满足幼儿在这方面的要求,从被动转化为主动。陶行知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自由的孩子才会更加的主动。

1. 主动参与。

针对当前幼儿在游戏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我们需要抓住幼儿身上的特点,采用合情、合理的方法投放在幼儿的身上,转为游戏模式。在游戏中,多媒体的作用可以决定一个游戏的成败与否,多媒体以其鲜艳的色彩、多变的动态画面、声音的配合,吸引着幼儿的注意力,同时也符合低幼年龄的认知特点。

2. 主动创新。

拥有良好的创新精神是现代信息社会必须具备的素质,而将现代多媒体技术引入幼儿教育领域,更是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势。幼儿天生好奇、好动、好胜、好模仿,他们会按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游戏,并在其中尝试创新。多媒体网络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的聪明才智和各种潜能得到开发,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三、运用多媒体,有效引导,不断创造新玩法

球类游戏是幼儿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游戏中,幼儿的想法丰富多样,这时,作为幼儿的引导者和支持者,就要用有效的方法去保留一些可贵的创新玩法,舍弃一些不合理的玩法,保证对幼儿自信心的肯定,保留幼儿可贵的创新精神。

1. 仔细观察,择时介入。

教师要观察幼儿的游戏情绪,观察环境材料与幼儿间的互动,观察幼儿游戏及不同幼儿在游戏中的个体差异……采用强大的多媒体,可帮助我们更全方位地观察到角角落落,这时,我们可以采用照片、视频的形式,将一些可取的创新玩法用视频和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拍照可以定格幼儿的一瞬间,视频可以将幼儿整个创新的流程记录完整,在游戏后可以与幼儿一起学习和研究,鼓励其他幼儿大胆想象,激励其创新。

2. 组织讨论,引导探索。

教师对于幼儿游戏的指导是幼儿游戏提升的一种重要途径。我们可以加入幼儿的探索过程,成为幼儿探索、发现过程的目击者和共同参与者。在幼儿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照片的形式记录,保存好幼儿新想法诞生的过程,在幼儿讨论的过程中,也可以播放一些柔缓的轻音乐,放松幼儿的身心,激发幼儿创新的灵感。

四、运用多媒体,让无形变有形,帮助幼儿掌握基本技能

现在的游戏丰富多样,球类游戏更是种类丰富,材料新颖,多媒体利用其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不仅能把难懂的知识直观地显示出来,而且可以刺激幼儿的多种感官,帮助幼儿克服认知障碍,掌握基本的各项技能。

1. 模拟情境。

根据游戏内容、目标,将抽象的球类游戏技能转化为直观的表现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的求知欲。如球类游戏《篮球小精灵》,为了让活动有更好的效果,老师为活动准备了许多小精灵的图片,通过自身的动作模拟各种姿势的拍球方法,引导幼儿学习和游戏,并且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游戏规则和技巧。

2. 提出并解决问题。

学贵有疑,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通过老师的引导,幼儿在球类活动中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设置多层次的问题情境,引导幼儿积极思。如小班球类游戏《森林音乐会》,在幼儿滚球击中铃铛和沙球的过程中,老师为活动创设了难度上的递增,幼儿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种方法,从而体验成功感。

总之,游戏作为幼儿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培养幼儿创新素质的主要途径,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捕捉和把握创新的契机,提高效率,通过多媒体的巧妙运用,为幼儿的游戏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赋予每一个球类游戏生命,让每一次的球类游戏活起来。

摘要: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是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情趣的最佳途径,是激发活动生命与活力的有效办法。在现代游戏活动中,电化教学手段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辅助手段,它能够创设情境,培养审美情感;培养想象力,训练表达能力;激起学生情感共鸣,陶冶学生情操;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球类游戏,幼儿

参考文献

[1]洪静翔.球类活动理论及设计集锦[J].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语文期末复习的有效性下一篇:情感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