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经营的营销缺陷

2024-06-10

连锁经营的营销缺陷(共9篇)

连锁经营的营销缺陷 篇1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制度的缺陷

目前,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问题相关规定的法律法规有《农村土地承包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符合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定义的情形有4种:一是将户口从农村迁移出去的人将承包地交回给集体经济组织;二是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但没有交回承包地,而是由发包方强制收回的情形;三是妇女因结婚、或离婚或丧偶在新居住地取得承包地的,妇女原居住地的承包方有权收回该妇女的承包地;四是承包地被依法征收从而转为城镇户口的。本文将对此4种情形有所涉及的两份法律法规文本的内容进行分析。

1.法律概念内涵不准确

“准确性是立法语言的灵魂和生命,也是立法政策和立法意志记载、表达和传递的第一要义。立法政策记载不准确,表达不精确,必然会使传递的信息具有先天的缺陷。对于法律语言来说,清楚、准确地传达立法意志,让人们非歧义地正确理解,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一切有悖于明确表意的手段和方法都在摒除之列。”[1]但是《农村土地承包法》和《解释》在关于农村土地承包权退出问题的规定,其法律用语都有模糊之处甚至用语有误。比如《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第3款所使用的“土地生产能力”、“相应”,第三十条所使用的“新居住地”。土地生产能力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目前依然没有明确的内容。而“相应”一词的内涵同样难以确定。关于居住地民法上一般使用“原居住地”、“住所地”“临时居住地”。对“新居住地”一词作目的解释显然是指新的住所地,但是按照文义解释的规则,新居住地显然还包括临时居住地。所以这些涵义模糊不清的词语进入正式的法律文本之中,必然会给法律的适用带来困难。而《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所赋予的承包人“因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得请求补偿费的权利则是一处立法的失误。此种情形下可以理解为发包人因承包人的行为而不当得利了但是按照不当得利的法理,不当得利的请求权成立的要件包括一方当事人受益、另一方当事人因此受损。首先,即便承包地的土地生产能力提高了,发包人也不会因此而受益,因为发包人不从事农业生产,而且目前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都是无偿取得的;其次,承包人也并不能证明自己因此而受损,因为承包人往往也因为承包地的土地生产能力提高而受益。

2.程序价值的缺失

“程序是与法律永远相伴随的基本价值。”从法学的角度看,程序主要体现为按照一定的方式、顺序和时限作出决定。[2]程序的公开性能够最有效地发现和纠正决策过程中的错误,保障公正价值的实现。在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当中程序正义的缺失体现在以下两点。

(1)在自愿退出的情形下,仅仅采取“承包人提前半年以书面形式通知发包人”的程序并不能保障利益相关者权益。围绕承包地的利益相关者至少包括承包人、发包人、国家和其他对承包地享有权益的主体。比如承包人在依法交回承包地之前如果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依据《解释》第八条的规定,发包人可以直接向第三人收取承包价款。所以至少在这一情形下,仅仅要求提前半年以书面形式通知承包人并不能保障第三方人的利益;如果对于通知的内容没有特别的要求,则发包人的权利同样有受损之虞。

(2)在强制退出的情形下,程序正义的缺失尤为严重。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在承包人全家迁入设区的市后,没有主动交回承包地的,则发包方有权强制收回承包地。依据这一规定,发包方依据自己的单方意思即可以引起承包人的利益不利的变动。依据正当程序的原理,如果一项程序进行的后果将对相对人产生不利影响,那么相对人有权利参与到程序之中并有为自己进行辩护的权利。很明显,在现行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强制退出程序中,承包人的程序参与的权利既没有得到承认更没有得到保护。

3.法律法规的规定难以回应现实的需要

法律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科学,法律的制定必须符合社会发展所提出的现实需求。而现行法中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有关规定却难以回应社会发展所提出的制度需求,相反,正在阻碍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的第二款以及第三十条的规定尤能佐证这一观点。

(1)《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适用对象是“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承包方。根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成员权的性质,承包方必须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显然,此款的适用对象的范围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范围并不完全一致。这种不一致所带来的后果之一是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且未“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主体,依然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之所以将本款的适用对象限定为“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承包方,是因为相对于小城镇而言,在设区的市,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健全,承包方即使失去了稳定的职业或稳定的收入来源,一般也可以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如果允许承包方保留其承包地,就会使其既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又享有城市社会保障,这有悖社会公平;此外,在设区的市,就业机会相对较多,承包方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实现非农就业,获得生活保障,其在农村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所具有的基本生活保障的功能大大弱化。[3]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已得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水平已有所提高,而且非农就业渠道也进一步拓宽。如果对于强制退出的主体的范围仍然如此严格的限制,则一者不能满足现实所提出的制度需求,二者也有违立法初衷。

(2)《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条所适用的对象是因结婚、离婚或丧偶而在新居住地生活的妇女。在土地承包法未颁布之前,土地承包经营过程中,妇女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护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妇女出嫁后集体经济组织要求收回承包地,妇女离婚时承包经营权得不到保障,特别是妇女离婚后与原夫不在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承包经营权更容易受到集体经济组织的侵害。

但是随着人员流动范围的扩大,农村妇女远嫁他乡的情形越来越普遍,而且嫁到城市的情形也越来越多。按照现行的维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稳定政策要求,在承包期限内新结婚的妇女在新居住地往往不能获得新的承包地,尤其是嫁到城市的妇女更是明确规定不能在新居住地获得承包地的。那么,承包地对于远嫁他乡的妇女尤其是对于嫁到城市的妇女而言,其保障作用还有几何。

4.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

依据《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和《物权法》的规定,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分为村农民集体、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和乡镇农民集体3种,而这3种主体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则分别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村内各该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乡镇集体经济组织行使。这样的规定造成的结果是所有权主体却不能直接对所有的土地直接经营、管理的权利,这本身违犯了所有权的法律原则。“农民集体”的缺位且大多数地区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已经解体或名存实亡,农民缺乏行使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组织形式和程序。

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涉及到承包人和发包人之间一系列权利义务的变更。所以像目前的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的现状,将使得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过程中所变动的一系列权利义务无所依归。

5.农地价格评估制度的缺失

我国《物权法》已经明确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规定为用益物权的一种。用益物权在性质上属于私权,而且由于用益物权的财产属性,现在不论是在立法层面还是在广大民众普遍观念中,都把土地承包经营权看作是一项私有财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农民放弃自己所有权的一项私有财产的行为。

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的一项重要的制度保障是农地价格评估制度。公正的农地价格评估制度能够客观地确定农地的价格,使土地承包经营关系双方在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时有效地达成公正地补偿价格。而目前农地价格评估制度的缺失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成为一项艰难的交易。

6.制度价值目标和实施效果相互冲突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这一程序涉及3项要素:承包人、发包方和承包地。针对这3项要素各有相关制度,而各项相关制度的价值目标和实施效果却产生冲突,造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不畅。

(1)承包人在从集体组织中迁移出去才有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问题。而与承包人户口迁移有关的制度包括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农业补贴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实施可能导致农民从农村迁移出来后可能是集体户口、社会保障资料不健全以至于难以享受当地的社保政策,子女上学难的问题,相反保留农村户口在目前却可以享受许多待遇。《农村土地承包法》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相关规定是鼓励农民自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但是社会保障制度和农民补贴制度的实施的效果却阻碍了农民自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

(2)由于承包地在农村一般都为耕地,而我国又有号称全世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关于耕地的保护制度有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区用途管制制度、占用基本农田严格审批与占补平衡制度等。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在当下当然有其正当性,能够保护我国的耕地数量和质量,维护我国的粮食安全。但是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尤其是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又可能使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制度对农村土地的经济功能的发挥难以产生明显的积极效果。

(3)发包人在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过程中享有一定的权利,也承担一定的义务。在实践中,发包人一般都是村委会,依据法律的规定由村委会代为行使集体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根据合同解除的法理,如果出现了合同法定解除事由,合同双方当事人都有权利解除合同。显然《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的法定解除事由,并且为了维护集体组织成员的权利,村委会应当即行使此项合同解除权。而在《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发包方的保护制度、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的要求下,村委会行使这项权利的成本又过高。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制度的完善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家庭承包经营制是我国在农村土地中的两项基本制度,关乎着我国农村土地所承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功能的发挥。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则是关乎此两项制度相互配合、互相联动的效果。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的缺陷在我国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越来越成为影响我国农村土地所承载的功能的发挥。因此,必须对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进行完善。

1.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应遵循的原则

(1)公平原则。人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承担者和创造者,是社会结构诸要素的载体。对于社会主体自身而言,有其相对独立的公平要求,这便是自由和平等。作为每一个个体,都有要求与社会其他人一样平等的人格的权利,以排除任何歧视。由于先天和后天的许多因素,使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但一个社会的法律有能力赋予这些充满差异的个体以平等的法律地位和资格,以使他们都得到发展。这是社会主体公平的主要体现。这种意义上的社会主体公平也是一种形式上的公平,而不是实质上的公平,但这一形式公平对每一个社会主体而言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社会主体立足于社会,过上平等的社会生活的先决条件。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遵循公平原则即是要求承包人与其他社会成员在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过程中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和资格。

(2)尊重农民的土地权利的原则。权利是法律关系的核心要素,也是法律关系变更、消灭所必须关注的最重要的内容。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从法律关系的角度看,就是土地承包经营关系的消灭。而这一关系的消灭过程涉及农民的一项重要的土地权利的得、失、变更。只有充分尊重农民的这一权利,才能有助于农村土地功能的发挥和城镇化进程。而尊重农民的土地权利则要求,既要尊重农民的意思自治,也要保障农民的程序参与的权利。

(3)统筹兼顾原则。土地是农村经济社会的根本,农业生产形式和农民生活方式都与土地息息相关,农村各项经济社会制度都是围绕土地来进行建构的。而农村土地制度在我国又承载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重职能。因此,需要统筹规划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户籍管理、社会保障、教育、公共设施建设等多项制度,做好总体规划,才能真正使农民走向城市,在城市中“沉淀”下来而免于落入城市化陷阱。

2.构建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制度的具体途径

(1)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进行改造。因土地的基本制度是所有权制度,而且所有权为现行私法的秩序之基本。中国农地的症结主要源头在集体所有权,并非承包经营权。而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缺位则是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中最为学者们所诟病的一个缺陷。也正是因为这一缺陷使集体土地所有权人在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过程中难以行使其享有的权利,同时也难以承担其相应的义务。导致当下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制度运行不畅,从而不得不由政府来主导农民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在这种政府主导的模式下,政府逃避自己的责任直接或间接地侵犯农民的权益的做法已是非常地普遍。这种由政府主导的模式带来的更大的危害是其产生风险汇聚的效用———使退出农民的生活保障完全依赖于所退出的承包地产生的收益或政府所能给予的财力支持。在这一情形下,退地农民的生活并没有十分稳定的保障,一旦风险变为现实便可酿成灾难。而“主体资格不符合民法规则是集体土地所有权面临的主要问题。”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进行改造的关键在于使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符合民法主体的规则,即能够独立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一是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法律地位。在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中,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被称为“农民集体”。而农民集体的内涵并不明确,从文义解释的角度看,农民集体是指多个农民的集合体。而这样的农民的集合体究竟在法律上处于何种法律地位,享有何种权利义务并不明确。在学界中,有学者主张农民集体即是我国《民法通则》中所谓的非法人组织。作者对此不敢苟同,《民法通则》中的非法人组织有其特定的成立要件,即有相对独立的财产、有相对独立的组织机构并且有自己名称。而在实践中农民集体并不具有这些成立要件。作者认为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进行改造,从有利于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角度而言,宜将“农民集体”改造为独立的法人。因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在与承包人解除土地承包经营关系的过程中有独立的权利,也需要履行如支付对价等相应的义务,在侵犯承包人的权利的情况下,也应当独立承担责任。所以将农民集体改造为独立的法人有相当的优势。

二是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改造的具体思路。在将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即农民集体改造为独立的法人的核心在于是农民集体享有独立的财产和独立的组织机构。

第一,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财产。毫无疑问,集体所有的土地是其固有的财产,并且依据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这部分财产的所有权不能转移。其他的财产还应当包括农民集体购买的农具等。广东省南海市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模式值得借鉴。该模式是将原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农业生产工具和其他的财产以股份的形式量化为组织内部农民占有。农民对股份合作社享有股份,而股份合作社则对合作社的财产享有真正的所有权。这一模式将集体土地与成员之间的关系股份化,并使农民集体成员对集体土地真正地享有民法上的利益。

第二,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组织机构。作为一个法人组织必须能独立地作出意思表示,而要独立地作出意思表示则需要有独立的组织机构。一般来说,法人的机关设置采取“三权分立制衡原则”,由权力机关、执行机关和监督机关构成。

(2)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法定事由的规定。一是自愿退出事由规定的完善。第一,关于通知程序的完善。在涉及土地承包经营权已经流转或在承包地上设定了其他负担的情况下,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实际上与债权转移的情形有类似之处,在债权转移的情形中原债权人负有通知债务人的义务。因此原承包人应当对第三方人负有通知义务。通知的内容为有第三方人以后向集体土地所有权人履行债务。第二,关于公告程序的完善。之所以须增设公告程序,是因为一方面可以起到公示承包地的权利状况,避免因承包地权属不清而引发纠纷;另一方面,在土地承包经营权已经流转的情况下也可以促使第三方人向集体土地所有权人交纳剩余的流转价款。所以应当由集体土地所有权人承担公告的义务,公告的内容应当以承包人的退地申请书的内容为主,公告的方式自然是应当采用让全体集体成员能够知晓公告内容的方式。

二是强制退出事由规定的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法》关于强制退出的规定皆基于承包人的成员身份的丧失这一法律事实。从以性质而言,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成员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享有必须以具有相应的成员资格为前提。坚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成员权性质,这一定程度上能体现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社会主义本质,但是却与促进我国的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农村土地的使用效率的要求不相符合。而我国的法律法规关于强制退出事由规定的缺陷的根源就在于以一种非常简单的组织形式和方式坚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成员权的性质。在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中凡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理论上都有承包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权利,一旦不是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了,则丧失了承包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权利。这样的规定失之于简单,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实践的要求。在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社模式下,如果集体组织成员从集体组织中迁移出去,则其拥有的集体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股份必须转让给其他集体成员,或者由合作社予以回购。而合作社与承包人之间的土地承包经营关系则依据《合同法》关于合同的变更和合同解除的规定处理。这种模式下,既坚持了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的性质,又有利于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这种模式下,不管是全家迁移到设区的市定居还是个人外嫁他乡,强制退出的唯一事由便是其不再是承包人不再是集体组织的成员。这种规定可以为完善我国现行法律中关于强制退出事由的规定提供借鉴。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制度配套措施的完善

1.建立农地价格评估制度

土地市场的发育及规范运行离不开价格指导,科学、合理地进行土地估价能够实现土地资源在城镇和农村、农业和非农业之间以及农业内部的合理配置,提高土地资产的运行效率和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率。

由于各个地方的情况差别巨大,因此,难以在全国实行统一的土地定价。目前,有的地方是以粮食产出为标准对土地承包经营权估价,但是这种评估标准没有将影响土地承包经营权价格的其他因素考虑进来,导致土地承包经营权价格被低估。

目前可行的做法是在一个统筹区内,由政府规定对退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价格评估所应当参考的因素,确定本统筹区内基准地价标准。同时引导建立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为农民退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服务。另外,还可以考虑本在统筹区内建立地价信息联动和价格信息公布体系、颁布相应的法律规范对土地评估过程及结果进行有效监督,等等。

2.完善针对退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在退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中,社会保险资金的筹集和管理至为重要。农民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一方面,可以有利于土地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城镇化增加消费、扩大内需。因此,不论是地方还是整个社会都可以从农民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当中受益。但是农民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也会带来某些消极影响,而为农民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险是消减农民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消极影响的有效措施。因此,根据“谁受益、谁担责”的原则,退地农民的社会保险资金应当由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以及农民个人共同承担。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都应当安排专项财政资金用于缴纳退地农民的社会保险费。

3.完善农民再就业培训制度

(1)完善再就业指导制度。第一,对有一技之长的退地农民,通过开展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信息,帮助其通过市场竞争实现就业。第二,对于有创业意向的退地农民,应对其提供有关的政策信息,市场信息。

(2)完善就业培训制度。第一,分类开展转户居民教育培训,以提高就业能力为目标,对劳动年龄段的转户居民进行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促进转户居民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由农民向市民转变。第二,组织农村劳动力参加转移培训,提高其转移就业能力,促使其在城镇稳定就业。对企业新招用的农民工,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开展针对性强的岗前培训,使农民工尽快上岗和稳定就业。对农村劳动力参加转移培训和农民工参加岗前培训,按规定享受培训补贴,并对初次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的费用给予全额补助。第三,提升教育培训基础能力。新建一批农民工培训基地,建好农民工培训学院。办好中等职业学校骨干专业,打造适宜转户居民学习、方便转户居民就业的特色专业。

(3)完善失业救济制度。统一就业失业登记,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制度,统一失业保险待遇标准。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在农村没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处于无业状态的退地农民,均可进行失业登记。对就业困难人员,作为就业援助对象,开展“一对一”的帮扶,开发公益性岗位予以托底安置。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应同等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就业援助扶持政策。

参考文献

[1]孙潮.立法技术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2]刘道远.集体土地流转法律制度创新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胡康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释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连锁经营的营销缺陷 篇2

随着我国保险行业的迅速发展,要巩固市场、启动消费、寻求发展,就必须对财险市场营销机制进行完善和创新。完善的重点是财险营销观念、营销策略、市场定位、管理体制、销售系统、培训与服务机制等方面的改进。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结合公司当前经营实际,加强依法合规经营,力推财险市场秩序好转,结合我国财险市场现状,积极完善财险营销机制,适时地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战略,并根据市场的变化做出必要地调整。

一、财险市场所面临的现状

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不断开放和日渐成熟,经营主体迅速增加,市场竞争也日益加剧。特别是实行分业经营后,寿险业率先引进了国际先进的营销理念与营销机制,使其业务经营日新月异,并很快成为保险业的主体。与此同时,财险业则抱残守缺,仍沿用传统的经营方式,导致公司竞争力下降,业务徘徊不前,经营陷入困境,行业地位下降。

为了摆脱困境,寻找新的发展出路,一些有远见的财险公司也开始着手探索财险营销方式。但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目前国内财险公司运作的营销机制很不完善。可以说仍停留在初级的、以“生产”和“产品”为中心的营销阶段,只重视保险产品的推销、促销、销售渠道及相关策略的运用,尚未真正建立起“立足顾客需求,实现各方共赢”的符合现代市场营销原理的财险市场营销机制。这种狭隘而残缺落后的营销机制,不仅妨碍了市场的拓展和财险业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公司竞争力与自身效益的提高,因而亟待创新和完善。

其次,根据我国入世前的承诺,国内保险市场不仅要加快对内开放,尽快消除垄断,而且将逐步对外开放。针对这一紧迫形势,若不尽快更新观念,创新市场营销机制,迅速与国际营销机制接轨,那么,我们在同机制完善、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国外同行竞争中,必无招架之势及还手之力,只能坐等市场和人才不断流失。因此,要巩固市场,占胜竞争对手,就必须尽快行动起来,向国外同行及寿险同行学习,不断完善和创新财险市场营销机制。

再次,启动财险市场需求,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也需要创新营销机制。随着市场的日益成熟和社会消费水平的普遍提高,顾客对保险产品及保险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通过创新财险营销机制,才可能以顾客作为经营核心,真正急顾客之所急,想顾客之所想。并通过市场调查、细分等,开发出顾客需要的保险优质产品和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其需求,同时也促进财险业的更快发展。

二、财险市场营销机制的缺陷

现代保险市场营销是指保险公司为了充分满足顾客现实与潜在的经济保障

等需求,实现自身经营及社会目标,而依法组织进行和市场有关的一系列经营销售活动过程。具体包括营销的理念与体制、营销活动的策划与管理,营销战略及策略的制订与实施,团队建设与管理,市场调研预测与供求关系分析、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及开发、保险产品的研制开发与推广、产品销售实务与促销策略、人员的培训与激励等内容。我国现行财险市场营销是不健全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认识片面,营销观念落后

在各财险公司,营销观念还普遍停留在以自我为中心的“产品观念”或“销售观念”阶段,一味强调自身经济效益,而忽视了顾客及社会的利益。有的认为营销就是把保险公司的险种想法卖给顾客;有的认为营销就是面向社会招聘人员,再经过短训后推销针对个人的分散性业务,发挥拾遗补缺作用;有的认为财险业务只宜于直销,而不应上营销;有的认为财险营销时机尚不成熟,应谨慎发展或等上级公司有了政策和办法后再说。总之,关于财险营销的认识可谓五花八门,众说纷纭;对财险营销的态度则既有大胆实践的,也有谨慎观望的,当然也有反对的。可以说,上述认识都有失偏颇,财险营销观念亟待改变。

2、销售渠道单一,市场拓展乏力

国内财险业务自恢复以来,一直习惯于依靠公司外勤直接展业,并辅之以兼业代理等简单的销售方式,缺乏系统完善的营销体系。这种方式在业务恢复前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保险市场的日益成熟及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则不利于保险公司的业务拓展,也不利于公众保险意识的提高及保险商品的销售。

3、保险产品单调老化,保险促销系统性差

多年来,顾客和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由于忽视市场调研和产品开发,目前市场上的财险产品不仅数量少,而且各公司的产品相互“克隆”、功能雷同。各公司虽开发了一些新产品,但仍缺乏系列性及差异性,从顾客的多样化需求来看,仍显得单调老化、层次少、创新不足。就保险促销系统来看,各公司大多采用保险广告、公共关系及销售推广等零星的、不连贯的促销方式,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促销网络。

4、营销大环境欠佳,服务机制尚不完善

就营销大环境而言,一是国家的相关政策不够宽松,约束较多,限制了财险营销机制的建立和发展。如分业经营的限制,经营地域的限制,中介机构较少,对营销员身份定位不明、税负重、手续费标准偏低等等。这些都影响了保险公司及代理人的营销积极性。二是各保险总、分公司对财险营销的看法不一,扶持力度不够,缺少相应的制度、办法和措施,也影响了基层公司投身财险营销的积极性。三是保险监管机构及行业组织的扶持服务力度不够。

从保险服务机制方面来看,也有待深化和完善。长期以来,各财险公司普遍

忽视保险服务,大多把精力放在产品销售和保险理赔上,日常性的各种服务未受重视,服务机构及相关制度建设严重滞后。我们的服务机制、服务项目、服务范围及品质等,仍同国外同行及社会要求相差较大。尤其是“顾客满意”的服务观念尚未深入员工之心,未能贯穿于保险服务活动的全过程,亟待予以落实。

三、财险营销机制的完善

1、树立正确的营销观念

营销观念决定着企业的一切营销活动,营销观念陈旧、错误,必定会导致营销的失败。财险公司树立正确的市场营销应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注重顾客需求。要树立顾客需要什么险种,就开发、销售什么险种的市场营销观念,不仅要将顾客的需要作为企业营销的出发点,而且要将满足顾客的需求贯穿于企业营销的全过程,渗透于企业营销的各部门,成为全体员工工作准则。不仅要了解顾客的现实需求,而且要了解顾客的潜在需求,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确定和调整企业的营销战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谋求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二是坚持整体营销。财险营销必须以保险公司的总体经营目标为基础,协调运用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公关等要素,从各个方面去满足顾客的整体需求。三是谋求长远利益。市场营销观念要求企业不仅要注重当前利益,更要重视长远利益。在营销中要千方百计以优质的产品和优良的服务,满足客户需求,使客户最大限度的满意,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争取“回头客”。因此,财险公司在市场营销中,不仅要注重产品的开发和销售,而且要注重营销服务,把服务贯穿于营销经营管理活动全过程,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谋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的创利能力。

2、采取有效的保险促销策略

一是要加强保险知识宣传,让更多的公众了解保险,明确保险可能给其带来的好处,逐步提高全民的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培育保险需求,并使潜在的保险需求变为现实的需求。二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产品推介和宣传公关活动。财险公司企划、营销、公关等部门要密切配合,精心策划,统筹安排,找准切入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的新产品推介、新闻宣传、广告等公关活动,不断提高公司在产品、实力、服务等方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公司良好的社会形象。三是充分发挥营销人员的促销作用。鉴于保险产品有形商品不同,很难通过广告传递给广大公众。营销员可以与预期购买者进行一对一交流,面对面介绍产品功能,并回答问题促成签单。营销员直接和间接的传播效应是其他促销手段所无法代替的。

3、创建优良的保险信用体系

保险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需要加强信用建设,保险产品的复杂性、保险风险的不确定性和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等特点更需要加强信用建

谈农业家庭经营的缺陷及创新 篇3

【关键词】农业;家庭经营;缺陷;创新

目前,中国的农业家庭经营,有一个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农业家庭经营的主要形式,实际上是一个小农经营。农户投资能力不强,农业经营规模小,对利润获取的手段和操作模式基本上是为适应自身经济。对于广大农民,“自给性消费和商品粮生产”同样重要。一般来说,农业家庭经营是远离企业文化,农民与控制市场农业的“企业家”,不可同日而语。

一、农业家庭经营规模小

1.农业机械现代化技术受到农业家庭规模小、劳动力价格低及管理等因素的影响。

近二十多年来,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人力和畜力技术模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在一个小范围,小规模的土地,人均耕地少。同时,农业劳动力的价格是很低的。因此,在一些人类和畜力能够胜任的地方,农业机械的使用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现代农业技术,或因家庭的资金不足,或由于新技术应用的知识储备不足,或由于信息等原因,限制了它的应用。

2.家庭内部积累能力弱,难以获得金融支持,科技含量高,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不利于发展

因为规模小,农业收益较低,在家庭中是非常有限的,相当一部分农行家庭积累的资金用于建造住房,因此,可用于农业的扩张的资金是有限的。另一方面,由于农户受到家庭经营规模小的限制,家庭可以用来作为抵押品的资产、商业水平低,现金流量低,因此也不能够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在家庭经济困难,难以发展技术含量高,不利于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生产技术。

3.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高、产量低,因此很难使农民收入增加

当前,农产品在中国家庭中的管理成本高。一方面是因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另一方面是因为随着家庭经营的小规模。由于劳动力及设备的使用与家庭经营规模小,固定成本是每单位产品的改进。现阶段,中国的农产品,农产品价格与发达国家相比,价格虽然高出30%~40%,但由于我国农产品成本单位产品是高的,因此,利润仍是非常低的,损失更严重。同时,由于农户规模小,导致产量低,农业总收入的人均收入水平和家庭收入改善困难。

二、农业家庭经营形式的创新

1.发展家庭农场

家庭农场是指大的规模,家族企业。大致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现状,个体农民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意味着其他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向个别农户。其过程是:在转型过程中,一部分农民从事非农职业和退出土地管理,这部分土地,在特别处理,如果不根据人均分配或家庭承包等方法,采取平均分配,但农民具有较高优先承包的方法,那么个体农民,扩大了土地经营规模,但其需要大量的时间。假如农业人口相对稳定,也可以通过对租赁市场、土地管理,实现管理的重点放在家庭,即一部分农民将土地经营权转租给其他农民。它的发生可能的条件是:出租户或缺乏劳动,或缺乏资金、技术、管理效率不高。但是有一个问题:农民生存权、土地经营权以及农民的劳动权,并租用土地管理的出租权是非常有限的,因此,管理土地租赁权后,如何获得正确的劳动成为了土地的租赁市场的重点。“分包”的实践是指先租租来的人,然后由出租人反包给租出者,这可以解决产品间的矛盾。当然,这一切都必须在合同中明确表明。

2.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公司为“龙头”,生产,加工,销和工业、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组织形式一体化农业。一般的属性是紧密相连的,或松散的购销合同为纽带。一是土地成为公司的生产基地,并根据与种植要求按公司的业务进行种植;二是公司通常安排财政支出以及技术指导,一些家庭生产活动,统一收购产品、销售和加工的龙头企业。形式上虽然仍然是分散的家庭承包制,但家族企业已被列入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的企业,具有一定的统一。

3.发展新型农业合作经营

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应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原则的前提下,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运行和分散经营的基础上,借鉴市场经济与国际合作社联盟的做法,自愿成立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自治和民主管理为主要原则,银行自由进入和退出,农民支付一定数额的股票。中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决定性的因素是交易,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市场成员基本的服务。由于中国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还处于起步阶段,合作经济组织一般都是不以赢利为主要目的,是为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员提供服务为目的的。但对其他合作经济组织和非组织成员进行交易时,往往追求最大利润的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的盈余,除留公共积累的一小部分外,大部分根据成员和交易量的合作比例返还给社员。合作经济组织的领导人,由全体社员通过民主选举。通过对一人一成员投票选举。因此,从本质上说,中国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一类介于企业、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准企业组织。

参考文献:

[1]付飞翔.创新我国农业经营方式的未来选择:家庭农场[J].农村经济,2013(07)

连锁经营的营销缺陷 篇4

1.1 多产权多经营权建筑的基本特征

本文所指“多产权多经营权”建筑的基本特征是:建筑中的产权方与经营方众多, 产权和经营权高度分散, 建筑物管理不集中统一。

1.2 普遍存在的消防问题

1.2.1 消防管理不统一, “各扫门前雪”现象突出

因为涉及到的产权、经营权业主众多, 有的经营业主是从另一经营业主手中租赁, 产权与经营权分离分散, 消防管理上互不统属, 互不信任, 相互推诿, 有的成立了物业公司, 但对于物业公司的消防管理不配合, 消防管理不到位。

1.2.2 建筑消防设施损坏严重, 无人管理或缺乏管理, 不能及时发现并组织修复

如2011年某地级市消防安全委员会的数据统计, 该市被排查的580栋已投入使用的多产权多经营权建筑中, 不影响主要功能实现的建筑消防设施 (主要包括室外消火栓、室内消火栓、火灾自动报警、自动喷水灭火和防排烟系统各组件) 的完好率仅为了63.7%, 公共部分的防火门、应急照明灯、疏散指示标志的完好率分别为60.7%、76.1%、78.3%。

1.2.3 建筑公共消防设施维修资金难以保障

有对于消防维修经费的来源没有明确规定的原因, 也有建筑投入使用后经费收取不到位的原因。

2 多产权多经营权建筑消防法制缺陷分析

2.1 消防安全管理责任的落实在立法上不够健全

《消防法》第十八条规定:“同一建筑物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者使用的, 应当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 并确定责任人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统一管理。”“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管理区域内的共用消防设施进行维护管理, 提供消防安全防范服务。”此条文存在的缺陷有:未规定由谁来组织各业主方或经营方来明确消防安全责任, 当产权方和经营方很多时又怎么办;消防安全责任明确的标志是什么, 具体标准、内容有哪些不确定;对确定的消防管理责任人的资格、资质未做出规定;对于何时、怎样委托物业服务企业负责消防管理未做出规定, 这样可能导致有些建筑没有或不能及时委托物业服务企业, 导致消防管理责任不落实;物业服务企业只是被委托方, 不是行政机关或具有管理社会事务权利的组织, 对于建筑中的业主或产权业主没有过多的约束力, 本条未明确产权方或经营方必须配合消防管理的义务和责任。

2.2 现有消防法律的威慑力不够

《消防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违反本法第十八条的法律责任:“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不改正的, 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或者给予警告处罚。”从条文可看出, 物业服务企业不履行消防法定职责而承担的法律责任是很轻微的, 根本难以对它们形成有效约束。如2012年7月16日, 某市消防支队接到群众对位于火车站附近的某写字楼的举报, 举报称该建筑的物业公司不履行消防管理职责, 消防车道长期堵塞。该支队派员检查核实举报属实, 但该物业公司称是管理费收不到位, 因此不愿意对该建筑中存在的消防车通道长期堵塞的行为进行管理, 支队依法对其进行警告, 但收效甚微。

2.3 消防法律对于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经费的保障未做出规定

我国现行的《消防法》中没有规定多产权多经营权建筑物中的公共消防设施的维修与日常保养经费的来源和保障, 仅对产权单一的单位、场所和个体工商户进行了规定, 导致当消防设施损坏后, 造成相互推诿维修保养经费的责任。如2011年5月24日, 某市消防支队曾接到群众投诉, 称某高层综合楼 (集公寓、办公、商业、超市等于一体)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因维护保养不到位损坏, 已不能正常运行。支队核实情况发现该建筑的物业公司愿意履行消防管理职责, 但苦于维修经费收不到位, 各层各户的业主认为因该由产权方出资, 理由是他们仅是租赁经营方, 产权方也不愿意出, 理由是租赁后才出现消防设施损坏的, 物业方没办法只能拖延。

3 破解多产权多经营权建筑消防法制缺陷的对策

3.1 从消防法制上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

应对我国现行《消防法》的增加条文明确多产权多经营权建筑各方的消防安责任, 如怎样明确, 依何种程序方法明确, 明确的标准是什么, 由谁来负责组织多方业主明确等等, 同时要规定当产权或经营权再次转移时, 消防安全责任应同时进行转移和明确。笔者建议此责任应由消防行政主管部门来组织实施, 最好是在建筑物申请消防验收许可的过程中予以明确, 将该建筑消防安全责任是否明确作为消防验收能否许可的条件之一。

3.2 从消防法制上加强法律的威慑力

应增加《消防法》对于多产权多经营权建筑物业服务企业不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职责, 或产权所有者在转移产权或经营权时不明确消防安全责任的消防行政处罚条款, 同时增加公民无正当理由拒不配合物业服务企业行使法定消防安全管理职责的消防行政处罚条款, 以增强消防法律法规的威慑力, 减少消防违法行为和火灾隐患的产生。

3.3 从消防法制上规定消防维护经费的保障措施

应在《消防法》中增加条款, 明确多产权多经营权建筑的公共消防设施维修保养经费的来源、标准、管理及使用的原则、方法, 做到经费收取规范合理, 使用程序科学简便, 经费管理严格, 经费支出透明、公开。

4 结语

当前多产权多经营权建筑的消防问题及管理现状令人担忧, 笔者从消防法制缺陷分析, 呼吁从消防法制健全层面来解决此类问题, 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也需要人们消防法制意识的不断提高。

摘要:阐述多产权多经营权建筑在消防法制上的缺陷, 在消防立法上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法。

连锁经营的营销缺陷 篇5

1 农网改造中的矛盾问题

前面提到的贵州省遵义县西坪镇在农网改造违规事件, 不难看出, 虽然, 各个群体或组织都有着顺利推进农网改造的意愿, 但是, 所涉及到的供电企业、施工企业、村委会和农民, 乃至地方政府持的目的和所站的角度各尽不同, 甚至受利益的驱使, 必然会产生一些矛盾。

2 农网投资计划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按照国家和国网公司的政策, 对于农网建设, 从立项、审批、实施, 直至竣工验收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程序必须合法合规。而对于农民来讲, 不懂这些政策, 只管自己能否用得起电。如果电能质量差, 农民则会投诉, 甚至会到当地政府反映。出于维护稳定, 或者是的确为民着想, 当地政府又会出面协调、干预。电力企业也会为与当地政府搞好关系, 能顺利实施农网建设, 考虑政府的意见。这样以来, 有些地方的农网项目计划在合理性和效益性上略显不足。

以某项目为例。该项目计划投资58.05万元, 涉及农户83户。改后年用电量预计4.12万k Wh, 电价0.6217元/k Wh, 年电费收入2.56万元。在不考虑任何运行维护成本的情况下, 静态投资回收期 (不考虑建设期) 23年, 而配电线路设备的折旧年限是12年。也就是说, 在投资还未收完, 该线路已到报废年限。更不用说把运行维护成本考虑进去了。再者, 县级公司目前的农村电网改造面低, 出现哪里都需要改的现象。并且, 负荷增长较快的城镇和城乡结合部多数未改造, 而在申报农网建设项目时, 因受地方政府干扰, 对规划执行不严格, 从经济效益上来讲显然不合理。同时, 城镇和城乡结合部又是人口密集地区, 因为未改造而电能质量差, 也易引起群体性事件。反过来, 如果把山区人民的项目置后, 也不符合国家的惠民政策。资金匮乏, 成为矛盾的焦点。

3 国家政策、行业规定与保障农民利益之间的矛盾

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农网改造政策, 不能让老百姓出一分钱, 不得损害其利益。而农网改造工程结 (决) 算是依据2009年4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k 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和《20k 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预算定额》编制的。然而, 实际发生的人工费远远高于定额。

(1) 实际发生的人工费与按定额标准计算结果差异大。以2010年农网改升工程低压改造混凝土杆人力运输为例, 按定额计算 (10根准150×10000, 63根准150×8000, 运距0.4km) 的人力运输费造价 (已按定额计算标准计算各种费、税和利润) 为7198.48元。而按2011年泸州市纳溪地区的市场价格, 农民抬一根电杆平均单价在200元左右, 也就是说, 73根电杆实际发生的人力运输费约为14600元, 是按定额计算的一倍多。

随着近几年, 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大力投入, 以及物价水平的上升, 农民也不懂工程造价, 只看重短期的自身利益, 造成实际人工费成翻倍的趋势。目前, 低压电杆的人力运输费多数已达五、六百元一根, 甚至有的地方高达800~1000元。线材、铁附件和金具等人力运输费, 以及打坑、竖杆、放线等人工费的实际单价与定额相比, 差异极大。

(2) 农民在“出钱”和“不出钱”上的心理矛盾。农网改造实施以来, 多数农民从心底里认为是自己受益, 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干, 积极性很高。“出点钱出点力”是理所当然。随着国家近几年的政策明确和明朗化, 不再要农民承担任何费用和投工投劳, 农民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普遍认为农网改造是电力企业的事情, 与我无关, 我们要你们电力企业改造, 你们就要按我们的意思办。因此, 农民的心理状态除了期望农网改造外,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 参与的积极性大减, 甚至在某种时候故意刁难。

因此, 要严格按定额向农民支付有关费用, 肯定不能保障农民利益。要保障农民的利益, 必将牺牲电力施工企业、业主单位的利益, 甚至于增加国家的农网改造投资。

4 农村现状与推动农网改造之间的矛盾

农民, 这一重要角色, 对推动农网改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既是建设的参与者, 又是直接受益者。他们的认识和做法受市场环境、社会风气等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因素所影响, 其结果完全不同。从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来分析, 农网改造形势的确不容乐观。

(1) 部分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较多, 留守村里的多为老人和未成年人, 按规定多数不能参与施工。能够参与电杆搬运、坑洞开挖、辅助立杆放线等的劳动力匮乏。若外聘民工, 当地留守的老人和未成年人又会因“难得有机会挣点零工钱”而加以阻碍, 并且, 他们的单个劳力抵不上青壮年单个的劳力, 不仅施工进度缓慢, 而且增加了工程成本费用。

(2) 10k V线路经常需要跨村架设, 部分农民受个人私利所驱使, 以自身没有直接受益而强行要求线路改道或者索要“过路费”或“领空费”。

(3) 在青苗赔偿、民工费方面, 部分农民不切实际地漫天要价, 以求眼前利益。

(4) 少数农民抱有封建迷信思想, 认为电杆、拉线或变台按规划设计的位置影响到“风水”, 强行要求挪位。

(5) 有的农民认为拆除的旧配电变压器、旧导线等仍属于集体或者农民个人资产, 对电力施工企业回收废旧进行百般阻挠, 甚至哄抢、截留废旧物资。

上述因素直接影响到农网改造的工程进度, 以及工程建设成本。作为业主单位、电力施工企业在办理竣工决算, 不得违反国家颁布的定额, 又要保证农民的利益, 又要考虑企业自身的利益与发展, 陷入左右为难的地步。

5 农村现有民工与农网改造安全管理之间的矛盾

在农网改造中, 除了技术工人, 还需要一部分民工。而前面已经提到, 目前留守在当地的农民多为老人和未成年人, 劳动能力低。并且, 又不愿电力施工企业外聘的民工介入, 这就给施工的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1) 受本身教育和素质的影响, 留守农民不能正确辨别安全上的“危险点”。尽管电力施工企业在开工前, 就已与负责协调的村社相关负责人作了交待, 明确女的50岁以上、男的60岁以上和未成年人不能参加, 并要求参与施工的民工签订安全告知书。以及在班前、班后会上, 对施工任务和安全注意事项作了详细的安排。但是,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仍有民工无法正确辨别安全上的“危险点”。

(2) 因当地的民工文化程度低和安全意识差, 不能很好地自觉遵守安全管理规定。甚至有的民工在班前会开过以后, 根本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该注意什么。未正确佩戴安全帽、打赤脚、穿拖鞋、用叉杆竖杆站的位置不正确等违章现象时有发生。最为关键一点, 当这个地方的农网改造结束, 民工在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有了一定的认识后, 转入下一个施工地点, 又将面临一批新的民工。

从以上情况来看, 无论是施工进度, 还是控制工程成本费用, 还是安全管理, 没有一批长期从事过电力建设辅助性施工的民工, 都是不利的。

6 地方政府、村委会 (村民代表) 、电力企业和农民之间的矛盾

在农网改造中, 地方政府、电力企业、村委会 (村民代表) 、农民均是参与者和受益者, 相互之间的利益不同, 所扮演的角色也就不同, 矛盾冲突交错, 化解矛盾颇为困难。

(1) 招商引资、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等关系国计民生问题离不开能源基础, 电力成为当地政府最为关注的行业。各级地方政府对农网改造都持积极态度, 绝大数把这项工作列入政府当年的工作重点任务来抓。并为推动农网改造, 召开专题会议, 落实组织措施, 分片包干协调责任。甚至有的政府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不遗余力, 主动承担农民在青苗赔偿和人工费等方面的过份要求。

(2)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村委会 (农民代表) 这一农民自治组织, 行使着政府具体的协调责任, 其间有着两难的选择, 或者背后隐藏着“小集体”利益的思想。村委会成员: (1) 农民选举的; (2) 本地人, 沾亲带故。如果完全站在政府的立场, 显然有时会悖于农民的意愿。若是完全站在农民利益一边, 农网改造又不能顺利实施, 政府又会“施压”。因此, 这种矛盾便转嫁于电力企业, “拿钱消灾”, 以多支付青苗赔偿和人工费平息农民过分要求, 同时, “圆满”完成政府领导交办的任务。也有“打小算盘”的村委会 (村民代表) , 在农民要价的基础上加价, 以赚取“协调费”、“生活补助费”或“车费”等, 并未按实向电力施工企业申报误工补助。若不满足这些“小集体”的利益要求, 农网改造便会受到阻挡。

从以上实际情况来看, 无论是政府、村委会 (村民代表) , 还是农民, 无论是什么样的方式, 最终的结果, 还是电力企业来“买单”。

7 农网改造与维护稳定之间的矛盾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民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未实施农网改造地区的低电压台区问题日渐凸现, 而已实施农网改造的地区, 也有因负荷增长较快, 电压合格率和供电可靠性已不能满足。这一突出矛盾对电力企业维护社会稳定增加了前所未有的难度。

(1) 低电压台区的投诉增多, 群众反映强烈。控股公司成立之前, 电网建设欠账太多。纳溪电力被省公司控股后, 截止现在, 低压线路改造面仅40%多一点, 10k V及以上线路改造面在50%左右。电网结构不合理、线路陈旧与电力需求的矛盾日益加深。低电压台区投诉成为优质服务投诉中最多的问题, 农网改造的期望也越来越高。有的村社甚至自发组织资金, 等待电力企业安排农网改造项目, 以弥补在青苗赔偿和人工费上的不足。从而引起个别农民对电力企业的投诉, 认为又是电力企业在“收钱”或者让农民投工投劳。事后一查, 电力企业完全是蒙在鼓里, 既没参与, 也不知晓。

(2) 因为低电压问题, 抢修维修受阻。由于线路状况差, 一遇自然灾害天气, 未进行农网改造地区的倒杆断线常常发生, 但又不是成片倒断。在抢修维修中, 农民积极性不高, 认为抢修维修只是改了部分线路, 不予配合。甚至有的村社借此机会阻挡, 要胁电力企业进行农网改造。

连锁经营的营销缺陷 篇6

关键词:混业经营模式,金融控股公司,财务治理

混业经营体制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为摆脱经济危机, 增强自身竞争能力, 一些西方资本主义金融机构不断在组织结构上进行创新, 逐步放弃传统分业经营的模式, 进而大力发展混业经营机制。就现阶段我国金融行业而言, 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也需要不断深化改革, 打破分业经营的传统模式, 进而走向混业经营的发展道路, 这样才能够更好适应资本市场的发展要求, 有效应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但是不可否认, 现阶段混业经营模式下的金融控股公司在财务治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缺陷, 有待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我们有必要对混业经营模式下金融控股公司财务治理的主要缺陷及对应完善策略加以探讨, 以保障金融控股公司的全面平衡发展。

一、混业经营模式下金融控股公司财务治理的主要缺陷

自“新国九条“颁布以来, 为更好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构建开放包容、稳健高效、规范透明、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我们有必要对混业经营模式下的金融控股公司财务治理工作现存主要缺陷进行讨论和研究, 以进一步优化其财务治理格局。据笔者分析, 现阶段混业经营金融控股公司财务治理工作所存在的缺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财务治理结构失衡

多元化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大都包含有多个行业的子公司, 其突出特点之一就是金融机构多层控股, 这种层层控股的经营模式极易使得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利用公司资金和股权运作过程中所具备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实施寻租行为, 进而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此外, 当前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并没有明确规定其子公司的产权问题, 也没有明确的财务风险承担责任人, 致使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权、责、利不能落实到位。长此以往, 在这种多层控股的公司经营模式下, 公司的财务治理结构极易出现失衡的现象, 导致财务危机发生时难以明确风险的具体来源, 不利于公司财务治理水平的提高。

2. 财务风险管控体系不完善

虽然金融控股公司在众多业务的经营过程中存在有降低交易成本以及规模效应等优势, 但其也存在一定的财务弊端, 一旦其中的某个子公司出现财务危机, 其他子公司也很容易受传递而产生财务风险, 因而在公司多元化经营过程中具备一个完善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是极其必要的。但是就当前金融控股公司财务风险管控体系建设情况而言, 一方面其对于混业经营财务风险的评估工作欠缺合理性, 为金融控股公司及各子公司的财务治理工作带来了更多风险来源。另一方面, 由于各子公司缺乏完备的财务风险信息反馈机制和风险“防火墙”控制机制, 极易导致控股公司以及各子公司之间相互传染和传递财务风险, 不利于金融控股机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的有效建立。

3. 混业经营财务监管缺失

有效控制公司运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 首先就要对公司运营各环节的真实数据进行准确把握, 但是就现阶段我国混业经营模式下的金融控股公司而言, 其大都具备极为复杂的运营结构, 而且并没有将较多的信息和数据公之于众, 这就导致不少金融控股机构的下属子公司处于监管空白, 传递到总部的各财务信息也存在着极严重的不对称现象。混业经营财务监管工作的缺失导致金融机构高层无法对财务危机的形成原理做出正确判断, 也就无法确保决策的科学准确性, 使得公司的财务风险监控工作失去现实意义。

4. 财务约束激励机制不健全

当前我国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并没有普遍形成对于公司高管人员的有效激励和约束机制, 造成不少财务风险问题产生于指缝中。对于金融控股公司而言, 其组织结构从上到下层层代理、层层委托, 在自身监督约束条件不明确的前提下, 尤其是在国有股份较多的金融控股机构, 激励政策和约束机制的缺失极易导致一些高管责任心较为淡薄, 不利于金融控股公司的日常财务决策, 也加大了公司运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

二、金融控股公司财务治理工作在混业经营模式下的完善策略

针对现阶段我国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存在于财务治理方面的结构失衡、风险管控不到位、监管缺失以及约束机制不健全等四方面问题, 同时为进一步满足《新国九条》中“拓展资本市场广度深度”以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的要求, 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对金融控股公司财务治理工作在混业经营模式下的完善策略展开分析:

1. 优化金融控股公司财务治理结构

为防范来自于金融控股公司以及各子公司内部的财务风险, 对其财务治理结构进行优化是金融控股公司所应采取的主要策略之一。从财务风险的作用机制来看, 金融控股公司的股权越高度集中, 其公司就会面临越大的财务风险;而公司的独立性越强、董事会规模越大, 或者公司对于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激励越到位, 公司就会面临越小的财务风险。因而, 降低公司多元经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 公司应不断优化其财务治理结构, 建立行之有效的董事会机构, 最大限度减少危机源自于公司内部的现象。此外, 金融控股公司还应致力于各子公司内部管理的加强以及系统治理整体性的提高, 增进子公司同母公司之间关系与功能的明确程度, 构建整体治理链条, 不断完善集团组织结构, 这样才能长久保持金融控股机构对下属公司的绝对控制权, 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公司财务治理结构失衡现象的出现, 有利于金融控股公司财务管控水平的提升。

2. 强化财务内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强化混业经营金融控股公司的财务内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构建金融机构内部安全网, 完善子母公司财务预警机制建设, 使之形成利于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 这样才能有效解决现阶段金融控股公司财务风险管控体系不完善的问题。现阶段我国混业经营模式下的金融控股公司迫切需要构建符合其自身实际状况的财务危机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 对多元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而言, 其应在建立合理的财务风险管控组织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确保公司财务管控体系的独立性, 同时将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效果同公司各级组织结构的绩效考评相结合, 建立并且维持一个管理有序、高效统一、令行禁止的财务风险管控组织体系。此外, 金融控股公司还应从公司的财务控制目标、信息沟通机制、控股手段、风险识别以及内部控制环境等各方面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 这样才能够不断强化其财务内控体系建设, 保障公司多元化经营活动的开展。

3. 加强信息披露, 保障组织协调

由于金融创新活动的出现以及金融控股公司交叉经营各项金融业务, 这就极易导致金融控股公司财务风险的累积和监管空白。因而, 为增加金融控股公司资本运作的透明度、提高金融行业信息披露动力、降低公司的信息成本以及满足监管机构和社会公众的不同需求, 金融机构有必要加强信息披露力度, 不断对自身的信息披露机制加以完善, 减少公司财务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出现, 而且金融控股机构还应做好机构协调工作, 保障各组织的协调运营, 防止各子公司以及字母公司之间形成利益冲突, 这样才能够从信息监管的角度降低金融控股公司的财务危机发生几率, 提高其财务治理水平和能力。

4. 完善财务约束机制, 防范风险传递

对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而言, 其应在多元化经营过程中建立合理的财务激励约束机制, 科学完善的财务激励约束机制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 实现收益与责任的相匹配, 以防止权力滥用现象的出现。 (2) 建立长期化、全面化的激励措施, 以维护职工的工作激情与动力。 (3) 制定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 健全对于高管人员的考核制度, 明确其工作职责, 防止由于高管人员的决策失误而带来的财务危机。此外, 由于金融控股公司的财务风险具备叠加性, 无疑也就增加了金融机构系统风险, 因而混业经营模式下的金融控股公司及下属各子公司都应从以下方面构建有效的财务风险“防火墙”: (1) 明确各子母公司业务范围。 (2) 限制资金运作范围。 (3) 规范高管兼职行为。通过这些手段和策略才可以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在金融机构中的传递, 同时也利于金融机构财务治理水平的提高。

三、结束语

针对现阶段我国金融混业的发展状况, 为进一步促进跨行业经营金融控股公司财务治理工作的发展, 公司财会部门应从其财务治理结构的优化、内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力度的增加、财务信息披露保障机制的强化以及财务约束体系的完善几方面着手, 进一步增强混业经营金融控股公司的财务治理和内部控制力度, 这样才有利于促进金融控股公司朝着更加健康、平稳的多元化经营方向发展, 也能够保证其在金融创新浪潮的冲击下仍长久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

参考文献

[1]姚德权, 王帅.混业经营趋势下金融控股集团运营效应与风险管理研究新进展[J].当代经济科学, 2010, (6) :36-44.

连锁经营的营销缺陷 篇7

1 企业进行体育赞助的积极意义

据统计资料表明, 世界上所有的企业用于体育赞助的费用占到其所有赞助费用总额的70%以上。在我国, 观看体育赛事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首选, 体育运动及体育活动在不同的年龄段都有较大的参与度。由此可见, 体育具有其他领域所无法比拟的魅力, 企业参与体育赞助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有利于提升企业所属品牌的知名度

体育运动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人们对体育赛事的关注度也非常高。因此, 企业参与体育赞助能够大大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宣传手段。有很多消费者都倾向于购买体育赞助厂商的产品, 一方面是因为产品的知名度较高;另一方面还是由企业体育赞助的公益性所决定的。

1.2 有利于提高企业在社会各部门的认可度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获得较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必须要提高自己在社会中的认可度。因为企业在开展商业活动时, 不仅会受到消费者、竞争者以及社会公众的影响, 还会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的影响, 企业要想谋求自身的发展, 就不可能独立于这些因素之外。在我国,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 某些社会团体的群众基础也相当广泛, 企业必须要处理好与政府或社会团体的关系, 提高企业的认可度。同时, 与一些体育团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也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为企业获得较大的发展先机。

1.3 有利于企业产品的销售

参与体育赞助能够促进企业产品的销售, 这是不言而喻的。企业通过体育赞助间接的对自己的产品进行了宣传, 这种形式更容易为消费者接受。另外, 体育赛事所特有的热烈气氛能够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也容易促成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有些企业的销售部门采取了积极而有效的营销策略, 在参与体育赞助时积极地开展了相应的销售活动, 这就是典型的“名”“利”双收。

2 我国企业在体育赞助营销策略上存在的缺陷

营销策略是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 通过对市场需求以及购买力等信息进行分析, 有计划地开展各种经营活动。科学而有效的营销策略往往在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策略方面做到了协调一致, 从而使企业获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 实现了企业的经营目标。因此, 企业要想通过体育赞助活动获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就必须在营销策略上进行积极探索和研究。目前, 我国企业在体育赞助营销策略上存在着一些缺陷, 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2.1 企业体育赞助大多属于短期行为, 缺乏长远规划

企业要想将品牌的核心文化和价值传递给消费者, 并想获得消费者的理解和认可, 必须要在体育赞助营销策略上具有长远的发展眼光, 不能局限于一时一地。我国有很多企业将体育赞助仅仅看作是一种战术或者是一种营销手段, 在参与体育赞助时行为短期化, 没有连贯的经营战略, 也不注重营销策略的应用, 导致企业赞助没有达到预定的效果。有的企业将体育赞助等同于事件营销, 体育运动或体育赛事一结束, 营销行为也结束了, 缺乏全局观念, 企业的发展只能是步步为营, 很难有大的起色。

2.2 文化脱节的现象比较普遍

文化脱节主要表现为企业文化及其产品与体育文化、体育精神严重脱节。体育文化要与企业产品实现有机的融合, 这样才能使消费者与企业产生共鸣, 有利于促进消费者形成长期的消费偏好, 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我国很多企业在没有真正了解体育赞助的运行机制之前就盲目地参与进来, 在参与体育赞助之后才发现自身的品牌内涵与赞助对象格格不入, 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产品的销售, 从而达不到预定的目标。

2.3 营销手段过于单一

对于企业来说, 体育赞助只是营销手段的一种。与企业的其他营销手段相比, 体育赞助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但是也有明显的缺陷。最主要的缺陷就是企业通过体育赞助展现在消费者面前的信息量太少, 无法实现更深层次的认知。消费者往往只能记住企业的名称或商标, 对企业的产品却知之甚少。因此, 企业要积极整合营销手段, 使其形成合力, 与消费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 我国很多企业在进行体育赞助活动时不重视与媒体或一些中介机构的合作, 导致企业的实际投入巨大, 而收效甚微。

2.4 没有积极地对体育赞助效果进行评估

对体育赞助效果进行评估, 才能让企业了解到通过体育赞助获得了哪些收益;有没有发生方向性的错误;有没有需要改进的方面等等。这样企业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体育赞助营销策略进行必要的改善, 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效果评估的重要性, 不愿意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进行评估。

3 改进企业体育赞助营销策略的对策

3.1 在选择体育赞助对象时要有针对性

企业在进行体育赞助之前, 首先应该对赞助的对象进行准确的定位。这是企业体育赞助的重要环节之一, 要给予必要的重视。实现企业产品和体育文化有机的融合, 对于扩大产品销售, 实现预期的经营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3.2 要对体育赞助策略进行合理选择

体育赞助策略分为时间策略和空间策略这两个方面,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营销战略, 合理安排好体育赞助的时空策略。在时间策略上, 需要重点关注两点:第一, 要在赞助时间上保持一定的节奏。在世界范围内, 不仅有奥运会、世界杯等世界性的大赛;还有欧洲杯、亚洲杯等洲际比赛。企业要根据这些比赛的不同时间安排好体育赞助活动。第二, 在进行体育赞助时, 要保持必要的稳定性。主要表现在赞助的目标、次数以及项目上。企业的空间策略主要包括世界性、全国性和地区性策略等三个方面。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定位选择相应的赞助对象进行赞助, 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

3.3 要有效地规避体育赞助的风险

在我国, 企业要想规避体育赞助的风险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第一, 实现风险转移。企业将不愿意承担的风险转移给其它经济实体, 这种风险转移包括非保险转移和保险转移两个方面。非保险转移主要是通过合同约定或合同担保来实现的, 比如事先在合同中就作出了免责约定, 或者作出了某些特殊约定。保险转移是指企业按照约定的条件或费率进行投保, 当出现符合约定的意外情况时, 由保险公司对企业 (即投保人) 因为意外情况造成的损失给予相应的赔偿, 这样一来就将风险转移到了保险公司。第二, 分散体育赞助风险。企业要想分散体育赞助, 最有效的方法是分散赞助对象。如果企业赞助的只是一场赛事, 或者只是一个特定球队, 都有可能会面对巨大的赞助风险。为了分散这种风险, 企业可以同时赞助多项赛事或者多个球队。

3.4 积极提升企业的参与程度

企业对赛事的参与根据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形式参与、内容参与以及价值参与。其中形式参与是程度最轻的参与方式, 企业往往只是通过“借名”等方式与体育赞助产生某种关联。内容参与是指企业将自己的产品与赛事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 在功能层面上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价值参与是指企业的产品以及营销理念与赛事精神契合一致, 其传播活动也更深入细致。

对产品的营销活动进行总结之后我们发现, 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融入赛事之中, 与消费者开展更深层次的交流, 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提升他们的品牌认知度, 从而形成特有的消费偏好。因此, 企业要积极提升赛事的参与程度。

3.5 实现赞助模式的“立体化”

企业在制定赞助策略时, 要充分考虑各种资源的互补性, 资源的互补能够为企业实现良好的赞助效果提供保证。就某一个体育项目而言, 它所拥有的资源也是分为不同层次的, 实现资源互补可以使企业的赞助立体化。这样才能形成立体的赞助模式, 使企业的品牌与赛事的价值产生联系, 从而使消费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很明显, 这种赞助模式是一种良好的营销策略, 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6 要重视效益评估的作用

我国企业在体育赞助效益评估方面普遍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 忽视效益评估的作用等现象。同时, 我国在体育赞助效益评估的理论研究方面还相当滞后, 没有一套成熟的、行之有效的评估方法。近年来, 随着国内外经济以及体育交流活动的进一步加深, 国外的一些成熟的先进的评估体系也被引入到我国。企业可以委托外资公司或者专业机构对企业体育赞助进行效益评估, 通过效益评估, 企业可以及时了解体育赞助给企业带来了哪些收益, 在哪些方面做的还不够等, 这样就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和更大的价值。

4 结语

总之,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 体育运动及其产业也得以蓬勃发展。企业要充分认识到体育赞助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积极采用相应的营销策略;针对体育赞助营销策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使企业在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 进一步扩展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 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在国家的支持和号召之下, 体育运动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由于体育运动具有巨大的魅力和良好的市场价值, 很多企业将体育赞助作为其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通过参与体育赞助不仅能使企业获得良好的外在形象, 而且还能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经济效益。目前, 我国企业在体育赞助的营销策略方面存在着很多缺陷, 使得企业的营销水平低下, 很难实现企业进行体育赞助的预定目标。

关键词:体育赞助,营销策略,缺陷,对策

参考文献

[1]蔡俊峰, 田树春.浅谈企业体育赞助营销策略的缺陷及对策[J].内江科技, 2009 (03) .

[2]徐燕军.论我国体育赞助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 2006 (10) .

[3]李秀东.浅析我国企业体育赞助的缺陷及其改进策略[J].大庆社会科学, 2011 (10) .

企业连锁经营的区域内市场营销 篇8

一、企业连锁经营与区域内市场营销概述

(一) 企业连锁经营概述

目前我国企业连锁经营的模式逐渐拓展, 成功的占据了市场经济发展的主力位置, 成为当下市场经济竞争在一种主要模式。企业连锁经营的方式非常具有时代进步意义, 能够充分的体现出企业竞争的优势, 更加有效的提升了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地位, 也促进了企业的经济收益, 为未来企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在企业连锁经营发展的过程中, 企业经营者不但要观察到未来发展的有利趋势, 还需要客观的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缺失, 想要长久的发展企业经济链条, 就需要清除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提出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推动企业产品营销战略。

(二) 区域内市场营销概述

区域内的市场营销方式就是讲整体的市场营销按照细致的划分方式进行规划, 以长久发展的目光进行企业发展的涉及, 将创作经济收益作为根本发展观念进行战略计划实施。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市场格局划分, 能够充分展现出企业发展的科学性。区域内的市场营销战略更加有利于拓展市场, 能够从边缘到中心, 从细节到整体的引导企业主管发展。企业的连锁经营方式就属于区域内市场影响的一种, 将不同区域设置成企业未来发展和拓展业务的主要环境, 能够成功的运作企业计划实施, 成就智慧型企业发展。

二、企业连锁经营中区域内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 企业连锁经营中区域内市场营销管理缺失

当下我国的企业连锁经营中区域内市场营销的管理制度存在缺失, 对于实际的质量管控保障不到位, 影响了未来的发展前景。企业连锁经营的模式主要目的在于不断的拓展市场, 扩大影响面积, 进而达成大量生产而减少成本开支的终极要求。 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 企业连锁经营所具备的企业发展特点逐渐被吞噬, 原本的产品质量和企业形象在大量生产的背景下受到了影响, 缺乏质量管理和把控的企业连锁经营体制严重阻碍了区域内的市场营销战略部署和具体工作实施。企业产品的质量下降属于严重的管理缺失, 会导致整体的企业形象坍塌, 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二) 企业连锁经营中区域内市场营销规模落后

企业连锁经营中区域内市场营销规模落后, 也会影响企业发展前景。 企业连锁经营模式的开展主要是为了适应区域内市场营销的计划, 盲目投入和取消连锁经营模式都会影响市场营销的目标和未来发展计划。为适应市场竞争需要, 大量开设企业连锁经营模式, 会导致企业资金流转出现困难, 长此以往形成了严重的经济发展阻碍因素。如果盲目减少连锁店面投入, 又会导致企业的区域内市场营销经营模式出现问题, 导致资本的投入不能得到迅速的回收, 对企业未来计划的投入造成了严重问题, 促使企业丧失竞争力。

(三) 企业连锁经营中区域内市场营销缺乏特色

企业连锁经营中区域室内市场营销缺乏特色, 会影响企业的品牌效应, 阻碍了企业未来的拓展范畴。连锁经营的模式主要是为了将企业的产品和企业的品牌效应进行统一化的管理和影响, 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产品和企业形象的准确性。准确的定位对于未来扩大企业经营范畴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旦忽视了企业产品的特色和企业形象的特征, 都会导致企业发展丧失新鲜活动, 降低了消费者对产品和品牌的选择。消费人群对企业形象的模糊感, 严重影响了他们对产品的选择, 导致后期的发展过程中丧失市场氛围, 导致营销战略失败。

(四) 企业连锁经营中区域内市场营销物流链条落后

在企业进行连锁经营战略实施的过程中, 需要有高度配合的区域内市场营销物流链条给予支持, 目前我国社会企业连锁经营的现状就是缺失先进的区域内市场营销物流链条, 导致市场竞争力低下。企业的连锁经营模式要求区域内的市场营销配备完善的物流链条, 落后的物流运送模式严重阻碍了企业的经营发展, 滞后的配送技术也会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下降。缺乏专业的物流人才严重影响着区域内的营销战略实施, 也制约了企业的经济收益效果。 物流链条的缺失和落后, 是直接影响企业产品流转速度的关键, 也是降低企业信任度的关键因素。

三、提升企业连锁经营中区域内市场营销的方法

(一) 强化企业连锁经营中区域内市场营销管理

提升企业连锁经营中区域市场影响方法的重要策略, 首先就是强化企业连锁经验的市场营销管理工作环节。 强化企业的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提升了企业产品质量, 可以杜绝劣质商品在市场上的流通, 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的同时也保证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进而提升了企业知名度。消费者在面对企业良好形象和信誉度的同时, 也会增加对企业产品的选择, 高质量的产品和企业服务都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促进了企业在区域内的市场营销形象, 进而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二) 调整企业连锁经营中区域内市场营销规模

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 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 人们对于企业的发展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通过调整企业连锁经营中的区域内市场营销规模, 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市场对企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面对当下巨大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需求发展的战略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和自身对未来发展战略的部署, 提升企业的连锁经营模式, 成为合理、科学、高效的发展方式, 也为区域内市场营销进行了适当的规划部署。解决企业连锁经营中区域内市场营销规模问题, 就可以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也为未来企业计划实施奠定了良好的经营基础。

(三) 创造企业连锁经营中区域内市场营销特色

创造企业连锁经营中的区域内市场营销特色, 就是突出企业品牌形象的优化路线, 也是满足企业未来计划实施的良好基础。突出企业连锁经营中区域内市场营销的特色, 是为了树立企业形象, 进而加强市场竞争力。企业服务的中心方向应该是向人性化发展, 为考虑到消费者的实际利益出发, 通过对产品的特色涉及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进而准确找到市场定位和发展方向, 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设计自然提升了经济收益程度, 满足了企业发展和业务拓展的需求。企业生产的终极目标是满足消费者需求, 成为为社会服务的重点型服务行业, 因此,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完成对产品的特色涉及也是促进市场营销的有效途径。

(四) 加强企业连锁经营中区域内市场营销物流链条

加强企业连锁经营中的区域内市场营销物流链条, 就是为企业连锁经营的区域内市场营销提升技术质量, 有效推动产品的流转效率, 为未来产品的销售和拓展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 完善企业配送物流链条, 成功的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完成了企业经营和区域内市场营销高速运作的需求, 实现了企业对连锁经营中制度和产品质量管理的重要要求, 实现了企业生产、经营、销售, 以及物流流转一体化的要求。

四、结论

综上所述, 连锁经营的企业在其区域内的市场营销, 是企业在市场营销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一点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为我国提升综合国力奠定良好基础。

摘要:在企业连锁经营的区域内, 企业需要将市场发展因素以及区域内经营的特点相结合, 进而促进经营过程中凸显企业的特点, 为企业的经济利润和发展打下基础。文章针对企业连锁经营的区域内市场营销现状, 以及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相对的战略方针希望能够促进企业经济发展, 为国家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关键词:企业,连锁经验,区域内,市场营销

参考文献

[1]韩连贵, 李振宇, 韩丹, 吴庆岚, 杨微, 易继平, 王恒, 张照利, 鲁川.关于探讨农业产业化经营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略规程的思路[J].经济研究参考, 2013 (03) .

[2]娄飞鹏.商业银行信贷支持连锁经营企业的业务模式及建议[J].西南金融, 2013 (05) .

[3]张继民.论我国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J].卫生职业教育, 2010 (07) .

[4]李毅彩.家用医械连锁零售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基于关系营销视角[J].中国商贸, 2014 (18) .

连锁经营营销模式优化研究 篇9

1. 营销模式概述

模式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即将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到理论高度进行总结归纳, 形成一种模式, 用以指导后续的行为。营销模式是企业基于不断变化的环境下, 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综合考虑企业能力、企业资源, 分析市场需求对企业营销营运进行策划, 以实现营销活动目标的战略活动。企业成功的营销模式由于其价值性、独特性和适应性, 在市场中获得营销竞争力, 是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

2. 连锁经营营销模式优化分析

2.1 创新连锁经营营销理念

优化连锁经营营销模式首要条件就是创新营销理念, 第一, 连锁经营以多赢心态开展关系营销。关系营销对于连锁经营而言, 是一种将供应商、连锁经营、竞争者、消费者、政府部门以及其他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看作互动机制的营销模式, 是基于所有参与者良好关系搭建的核心营销活动。连锁经营关系营销即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 对消费者行为和消费者感知不断研究, 并将其制度化, 以更好地培养消费者忠诚度;同时, 连锁经营还要加强对其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 形成营销战略联盟圈, 实现战略联盟共赢;第二, 建立“以消费者为本”的营销模式。连锁经营以消费者为本的营销模式就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实施“一对一营销”, 与消费者之间形成对话机制, 实施掌握消费者需求, 对消费者实行定制化服务。连锁经营可以采取对消费者服务的个性化包装、捆绑销售、便捷准确的配送机制、便捷安全支付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等形式实现与消费者之间的“一对一营销”。另外, 连锁经营还可以实施体验式营销, 对消费者感知、消费者情感、消费者思想、消费者行为、消费者关联的营销管理, 对现有营销理念进行重新设计定义。

2.2 连锁经营统一品牌效应

现阶段, 消费者对品牌认知产生消费行为的趋势越来越高, 甚至可以说消费者在相同的消费条件下, 基于品牌效应选择最终消费行为。消费者在消费中, 往往会产生“移情效应”, 即消费者将对品牌的信赖转移至消费产品。首先, 连锁经营别具一格的标志和自身独特的风格等外在所能被消费者接触的形式对消费者有较强的吸引力。连锁经营采用统一的商品服务、统一的价格、统一的制度、统一的VI/CI, 统一的管理体系和统一的文化等。可以说, 连锁经营是否能够顺利实现商业营业的目的, 与消费者愿不愿意进入连锁经营有着直接的关系。连锁经营以独特的设计, 给消费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其次, 连锁经营各项设备的合理布局也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很多连锁经营往往忽视商品、货架等设备的合理布局, 忽视连锁经营内部辅助环境的设计, 未能有效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 使得消费者购物情绪、购物时间和购物机率都受到影响。

2.3 连锁经营商品选择配置

连锁经营想要在市场中获得持续发展, 就需要结合现有消费者的特点以及竞争对手分析结果, 制定适合于连锁经营的商品选择配置策略, 设计合理的商品组合。首先, 设计合理的商品结构。连锁经营营销的成功与否, 连锁经营营销目标的实现与否, 连锁经营营销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品结构。连锁经营应立足于实际经营情况, 采用访谈、问卷调研等多渠道对消费者需求进行市场调研, 对连锁经营商品结构进行合理设计, 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符合市场要求, 实现连锁经营营销目的, 实现连锁经营经济效益, 提升连锁经营营销效果。就目前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来看, 消费者倾向于购买合理的商品结构, 因此连锁经营营销工作中应适当地增加合理的商品种类, 以结构式的商品项目一次性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其次, 创建连锁经营自有品牌。连锁经营营销自有品牌, 可以获得更多的营销利润, 提升连锁经营的形象, 培育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 因此要将自有品牌建设提到连锁经营战略中, 以连锁经营品牌建设, 准确定位连锁经营市场, 培育连锁经营特色, 丰富连锁经营营销商品结构。

2.4 加强营销市场细分

连锁经营营销市场细分是指连锁经营结合消费者的市场需求、消费行为以及消费习惯, 将连锁经营市场进行细分, 并从细分市场中选择连锁经营目标市场。加强连锁经营营销市场细分, 可以有效分析消费者需求, 准确发现连锁经营营销机会, 制定相应的连锁经营营销策略, 实现连锁经营营销目的。因此, 连锁经营营销工作需要做好营销市场定位, 对营销目标市场开展针对性强烈的营销活动, 获得营销目标。加强连锁经营营销市场细分, 即连锁经营以细分后的市场, 制定满足目标消费者的营销策略, 并集中资源构建连锁经营竞争战略体系。连锁经营在竞争战略体系下, 以独特的营销策略为目标消费群提供营销服务, 并超越竞争对手。连锁经营在超竞争市场环境中, 以连锁经营模式下同定价、同功能的商品, 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消费渠道。连锁经营以独特的竞争优势满足目标消费者, 以规模优势实现营销低成本控制目标。

2.5 加强营销信息建设

对于连锁经营而言, 加强营销信息建设也是连锁经营核心产品。建设连锁经营信息系统, 并将其作为营销网络服务系统, 实现连锁经营数据、连锁经营监控等多功能。在连锁经营信息系统中, 实现“供应商——连锁经营——消费者”三位一体的综合化管理, 对连锁经营营销效果的实现有关键作用。另外, 连锁经营信息建设也是培育连锁经营核心竞争力的手段之一, 主要优势体现在物流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其中, 物流技术为连锁经营营销提供及时的商品支持, 提升连锁经营仓储效率, 降低连锁经营库存积压率, 有效控制连锁经营持有成本;信息管理技术为连锁经营营销提供消费者、连锁经营等主体的详细信息资料, 为连锁经营提供汇报功能、决策支持功能。在连锁经营营销中, 加强营销信息建设, 提升连锁经营信息化水平, 培育连锁经营核心竞争力, 实现连锁经营持续发展。

2.6 消费者信息沟通有效渠道

连锁经营要重点关注对消费者信息沟通有效渠道的建设维护。连锁经营建设维护消费者信息沟通渠道可以实现对消费者需求以及消费者感知信息的及时准确掌握, 便于提升营销服务质量, 提高消费者满意度。消费者信息沟通有效渠道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 连锁经营通过消费者信息沟通有效渠道针对消费者群建设相应的消费者数据库, 便于连锁经营对消费者姓名、消费者联系方式、消费者职业、消费者消费情况等基本信息的记录维护, 加强连锁经营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 实现连锁经营与消费者之间高效、低成本的信息传递机制;第二, 连锁经营通过消费者信息沟通有效渠道可以迅速收集消费者的投诉建议, 加强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反馈, 实时改进消费者服务质量。连锁经营专有的免费消费者热线电话不仅能实时接受消费者的投诉意见, 还能接收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改进建议, 对服务质量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对连锁经营有很大帮助。连锁经营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等形式, 建设维护消费者有效沟通渠道。连锁经营要利用现有社会化媒体, 从多渠道获得消费者信息, 与消费者搭建紧密联系。

连锁经营营销是连锁经营实现盈利的方式, 基于连锁经营模式选择正确的营销模式, 实现最大化的连锁经营资源效能, 获取市场竞争优势, 快速击溃竞争对手, 成就连锁经营营销价值。连锁经营营销的核心就是可以利用连锁经营网点, 为消费者提供便利性。连锁经营模式定市场, 连锁经营营销定命脉, 合适的连锁经营营销模式是连锁经营营销的核心和关键, 看似简单实则难。连锁经营作为新型商业模式之一, 其核心就是标准化复制, 即连锁经营营销坚持合理利用规模效应, 在扩张中发展, 在发展中竞争, 最终实现连锁经营的目的。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 连锁企业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其营销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连锁经营作为一种新型经营模式, 与其他模式相比具有规模经济等优势。本文针对连锁经营在营销领域的变化, 给出营销模式优化设计策略, 对连锁经营营销模式有重要实践意义。

关键词:连锁经营,经营模式,营销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建宏.浅谈企业营销模式中的连锁模式[J].经济研究导刊, 2014 (9)

[2]李贺军.连锁零售企业营销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市场, 2012 (26)

[3]康勇.连锁经营中的连锁反应及营销策略研究[J].中国商贸, 2010 (8)

上一篇:获奖银行案例下一篇:气孔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