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过程

2024-06-27

磨课过程(共8篇)

磨课过程 篇1

困境:作茧自缚

跟随特级教师虞大明在杭州市崇文实验小学学习期间, 在虞老师的指导下, 我上了《两只小狮子》一课。《两只小狮子》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不同的生活态度:一只小狮子非常勤奋, 每天练习生活的本领;另一只却认为凭着父母的地位就可以生活得很好, 于是, 整天懒洋洋地晒太阳, 什么也不干。通过一勤一懒两只小狮子的对比, 以及狮子妈妈对懒狮子的教育, 告诉学生, 从小应该勤奋学习, 学会生活的本领, 不能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生活。

通过研读教材, 把握课时的节点, 我把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设置为:

1.准确认读狮、整、练、习、滚、扑、咬、苦、懒、洋、吞11个生字, 学会书写“练习”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到6自然段。

3.抓住“刻苦”“懒洋洋”等词语, 让学生充分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 初步体会不能依赖父母, 应该从小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

在预设教学过程时, 我遇到了一大难点:如何才能做到学文识字两不误?识字与写字, 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本节课需要认识的生字有11个, 其中两个还要学会书写, 识字任务很重。怎样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我犹豫不决:集中识字吧, 字词与文本脱离, 没有了句子、语境的依托, 识字部分会变得机械而枯燥, 而且也会冲淡孩子们对字词的识记印象。随文识字吧, 在理解课文、分析句子的过程中, 插入识字、写字环节, 又往往会打破课堂的主线, 冲淡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蜕变:剥茧抽丝

经过自己的冥思苦想, 初稿虽然完成了, 可我觉得并没有解决我的难题。试教之后, 许多问题便暴露出来了, 特别是随文识字时, 环节连接生硬, 过渡很不自然。在随后的评课中, 老师们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 虞老师的点评更是令我茅塞顿开, 困扰多时的难题也迎刃而解。

讨论之后, 我马不停蹄地修改教案, 很快便有了《两只小狮子》的第二稿。

[片段1]

第一稿中, 我把写字安排在整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虞老师在评课时说:写字环节脱离文本, 放在课堂最后, 容易给人一种走过场的感觉, 不如在句子出示之后直接进行写字教学。

听取了虞老师的建议, 回顾了一些成功的写字教学案例, 在第二稿中, 我设计了这样的写字环节:

出示句子: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 非常刻苦。

师:谁能把这句话读准确?

随机认读词卡和字卡:滚、扑、撕、咬 (整个词组读, 单个抽读)

师:这句话告诉我们小狮子练习本领非常刻苦。“练习”两个字是我们今天要学写的生字,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两个字:“练”字的右边与“东”字有什么不一样?“习”字的横折钩与“练”字的横折钩又有什么不一样?

(师范写。生在田字格中练写, 每个字写两遍)

欣赏班中写字小能手的字, 说说他的字好在哪里?

把“练习”两个字带回句子里再写一遍:

一只小狮子整天滚、扑、撕、咬, 非常刻苦。

师:觉得这次写的比第一次有进步吗?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那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写好的小朋友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师:读着这个句子, 你觉得其中哪个词语最能看出小狮子的刻苦?

[片段2]

第一稿中, 在教学“刻苦的小狮子”这块内容时, 我这样处理:

出示句子, 聚焦“整天”。

出示卡片认读“整天”, 读好“整”字的翘舌音和后鼻音。

师:整天是什么意思呢? (指名说)

让我们来想象一下:

清晨, 当其他小动物在 () , 小狮子在练习滚、扑、撕、咬。

中午, 当其他小动物在 () , 小狮子在练习滚、扑、撕、咬。

傍晚, 当其他小动物在 () , 小狮子还在练习滚、扑、撕、咬。

师:瞧, 从早上到中午, 又从中午到晚上, 这就是整天的意思。小狮子只是练了这么一天吗?你猜猜它练了多少天?我查了资料, 小狮子一般经过两年的练习, 才会离开父母, 开始独自捕食。两年, 整整700多天, 这只小狮子每天都在练习滚、扑、撕、咬, 它是多么刻苦啊!请你再读一读这个句子, 能把小狮子的刻苦读出来吗?

这一设计得到了虞老师的肯定。于是在第二稿中, 我保留了这块内容, 同时进行了必要的改进和补充。

先是把想象说话的三句话改为两句:

清晨, 当其他小动物在 () , 小狮子在练习滚、扑、撕、咬。

() , 当其他小动物在 () , 小狮子在练习滚、扑、撕、咬。

其中第一句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说完整, 第二句由学生自己加上时间, 想象说话。接着在教学“懒洋洋的狮子”这块内容时, 加入以下环节:

出示句子:另一只却懒洋洋地晒太阳, 什么也不干。

师:谁来读读这个句子?

随机认读词卡:懒洋洋。齐读句子。

师:懒狮子什么也不干, 那它究竟在做些什么呢?让我们来想象一下:

早上7点, 当勤狮子在练习滚、扑、撕、咬时, 懒狮子在 () 。

() , 当勤狮子在练习滚、扑、撕、咬时, 懒狮子在 () 。

指导说完第一句, 指名补充第二句。

师:是啊, 懒狮子可真是太懒了!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收获:化蛹成蝶

再次试教之后, 虞老师肯定了整堂课的设计思路, 称赞巧妙地随文识字是整堂课的亮点。在虞老师的指点下, 我再次对课堂中的一些细节进行了修改, 完成了《两只小狮子》的第三稿。总结成功的经验, 我觉得要做到学文识字两不误, 需要谨记一个原则, 那就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方法一:制作词卡适时加量

虞老师建议, 随文识字时可多准备一些字卡、词卡, 特别是目标中需要认识的生字词, 学生如果在朗读时遇到困难, 教师随时可以拿出字卡, 进行字词认读的增量。

如片段1中对于滚、扑、撕、咬的认读, 与课文内容的理解、句子的朗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先读准句子, 再认读词语, 最后识记生字, 如此一步步地层层推进, 符合字词的认知规律。在接下去的课文学习中, 如果有孩子在朗读这个句子时还是遇到困难, 也可以很自然地再次拿出卡片, 增加朗读的次数, 扩大朗读的面, 以确保有效完成识字目标。

方法二:发散思维深入理解

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 除了要让孩子记住字音, 认识字形, 还需要让他们了解词语的意思。有些词语的意思一目了然, 不必进行过多的讲解, 而有些重点字词关系到课文内容的理解、课文主题的挖掘, 那么教师就需要进行浓墨重彩的刻画。

如片段2中, 孩子们认为“整天”就是每天、天天的意思, 教师先不忙否定, 而是通过一个想象说话, 发散思维:清晨, 当其他小动物在做什么的时候, 小狮子在练习滚、扑、撕、咬, 中午、晚上又怎么样。说完之后, 教师再来总结, 点出:从早上练到中午, 再从中午练到傍晚, 这就是“整天”的意思。这样的处理, 不仅加深了孩子对“整天”这个词语的识记和理解, 同时也让他们对小狮子的“刻苦”有了进一步的体会。在教学“懒洋洋”时, 又插入一个想象说话, 跟“整天”的拓展正好呼应, 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懒洋洋”这个词语的识记和理解, 更加大了两只小狮子的对比, 构思独特又十分奏效。

方法三:写词入句自然过渡

小学低段的语文课堂中, 写字是非常重要的一块内容, 可往往又是最难把握的一个环节。以往, 我总是不敢在公开课中把写字环节放入课堂, 一是怕控制不好时间;二是怕打破教学过程的连贯性, 无法把写字前后的两块教学内容很好地衔接在一起。但是在《两只小狮子》一课中, 我突破了这一禁锢。

片段1中, 我首次尝试了随文学字, 并在一般性的写字教学之外追加了一个步骤:把词语带回文中的句子里再写一遍, 然后读这个句子。这样做不仅遵循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基本规律, 同时又十分自然地把写字的环节与句子的讲解连接在一起, 做到了浑然一体, 水到渠成。

当然, 随文识字的方法还有很多。这段磨课的经历让我从原有的束缚中破茧而出。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 我将继续探索, 寻求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让语文课堂更加美丽!

磨课过程 篇2

将读进行到底-磨课过程引发的思考

一位青年教师上研讨课,我和她一同备课.这位教师执教的`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的<触摸春天>.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描写名叫安静的八岁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我们反复钻研教材,结合<教师指导用书>的提示,决定采用以点带面、品析语言、探究体悟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

作 者:李淑艳  作者单位:遵义市红花岗区教培教研中心 刊 名:贵州教育 英文刊名:GUIZHOU EDUCATION 年,卷(期):2009 “”(22) 分类号: 关键词: 

磨课过程 篇3

新课改实施以来, 为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课堂教学, 各地积极组织了大量的教研活动。而“公开课”作为平日课堂的缩影, 是“常态课”去粗取精后的再现, 自然成为了教师展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能力的最佳平台。它既是检阅授课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一种方式, 更是全体参与教师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途径。如果能正确对待并充分利用这个平台, 一定会从中获益, 促进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 提高平日课堂教学效果。

当下一线青年教师真正面对公开课时, 显得并不是那么积极, 听课教师更是流于形式, 疲于应付。由此看来公开课似乎没有对青年教师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为无论是从时间还是精力等角度看, 公开课都有些不切实际, 谁也无法做到像上公开课一样对待我们的常态课。种种原因使教师不能正确审视和面对公开课, 不知道上一节公开课, 或听一节课到底得到了什么, 甚至对其存在的价值表示质疑。而公开课恰恰是“同课异构”的最好呈现方式, 究竟该怎样使我们的公开课成为教师展示教学水平, 交流教学经验的有益活动, 真正成为促进教师成长的“公共课”, 下面笔者即以一节公开课为例具体阐述了自己对公开课的看法。望能受益于己, 受益于人。

二、公开课“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听后反思

笔者在区高二教研活动中听了两节“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的公开课。这是人教A版必修2第3章第1节“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的第2课时。活动中听取了全区高二数学教师的评课, 经过教研员陈老师及其他老师的点评和讨论后, 笔者对教学设计和课堂中的有些环节进行了分析, 归纳总结如下。

(一) 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应突出的核心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我们知道,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 应该突出核心的数学思想方法。那么本节课的核心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呢?我们讨论的结果是———坐标法思想。通过求两条直线的斜率的代数关系, 判断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 这是这节课的核心内容。在前面所学习过的内容中, 我们已经能够判断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的位置关系。比如,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我们在向量的学习过程中, 通过向量也能判断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通过解三角形求角, 也能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那么本节课是利用坐标法思想, 通过建立两条直线的斜率的代数关系, 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在这一章中, 我们始终要体现的是坐标法的思想, 这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在课堂中, 我们受到了向量法的干扰, 这里是否需要展开呢?还是就此打住?我们教师也各抒己见, 有的认为可以复习以前向量的内容, 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课堂也更加显得丰富;有的认为本节课的核心是坐标法, 所以其他方法不必要进行拓展, 点到为止。笔者赞同的是后一种意见, 一节课的展开必须围绕着核心的思想方法进行展开, 削支强干。

(二) 对课堂引入方式的反思

关于课题的引入问题, 本节课教者利用三个小题, 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 倾斜角的概念和斜率的公式, 同时利用这三个小题作为引入, 归纳出两条不重合直线平行的条件是它们的斜率相等或者它们的斜率同时不存在。这样引入既能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又能导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笔者听完本节课之后, 也觉得过渡比较自然。评课的老师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本节课为什么要用斜率来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呢?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 形少数时难入微, 数形结合百般好, 隔离分家事万休。”那么本节课的引入是否触及到本节课的核心思想方法坐标法呢?答案是否定的。因此我们在引入时, 用计算机画出两条看似平行的直线, 但实际上不平行, 作为研究的对象进行深入研究, 这样可能更好地体现本节课的内容, 也能回答为什么要用斜率来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了。这样修改之后, 本节课也更加紧凑了, 留给学生的自主思考的时间也更加充裕。至于课堂的教学效果, 还看具体的实践。

三、“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的两个教学设计及磨课过程

在新课改实施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公开课精彩纷呈。作为一名一线的青年教师, 我也经常有机会聆听名师、专家的公开课。在听课时, 常常为名师们高超的教学水平而惊叹, 暗想如果自己也有如此的水平便满足了。在听课后, 我喜欢模仿名师的教学方法, 在自己的课堂中实施。可是, 往往事与愿违, 我无法营造像名师们一样令人为之情不自禁鼓掌的精彩的课堂。最让我头疼的是, 一堂课下来,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远远没有我平时课堂来得扎实。这是怎么了?是名师们的设计不实用, 还是我的水平问题……于是, 我开始对公开课进行剖析。我发现, 现在我们对公开课的要求过高, 造成了开课老师的压力很大, 很多课是一种作秀课, 存在着不少弊端。

那么, 如何让我们的教师与学生在公开课中均有得、有悟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提高公开课的有效性。在提高公开课的有效性上, 我认为要把公开课定位在“课”上而非“公开”上, 要在“课”上做文章, 而不是在“公开”上做文章。在“课”上做文章意味着要遵循课堂教学和学生认识活动的基本规律, 反映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师生的真实水平, 把公开课回归到真实的日常教学上来, 拉近公开课与常态课的距离, 让大家觉得可看、可学、可用, 体现公开课的教学价值。要把公开课定位在课例研究上, 公开课是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载体和形式, 要积极发挥公开课的研究价值, 通过公开课推动教师基于专业对话和学术批评的交流, 强化理论与实践的互动, 体现公开课的研究价值。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公开课, 授课教师要把公开课看成学习、研究的过程, 看成是自我锻炼、自我实现和自身专业素质提升的重要平台, 体现公开课的价值所在。

基于以上的考虑, 我决定在自己学校上一节校级公开课, 检验我对这节课的反思是否正确, 效果会不会更好。

(一) 个人钻研, 形成初案

一节成功的课一定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但为了保证数学备课组集体交流与研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笔者决定首先进行个人钻研, 初步形成简案。

1. 备教材。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 以本为本的说法似乎有些过时, 但吃透文本依然是备课、上课的首要环节。由于本节课内容是一节新课教学, 为了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 很好地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的条件显得十分重要, 因此笔者首先将高中数学课程“必修2”、“高考说明”、“学科指导意见”集中在一起, 再一次进行了地毯式搜索、摘抄和整理, 进一步明确了这节的教学要求。

2. 备学生。

本节课明确授课对象为新高二理科生, 学生层次一般。授课时应注意前后知识的衔接, 注重基础, 适当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3. 方案设计。

本节课课题为“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在其他教师的教学设计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教学重点、教学流程更加完善。

(二) 集体交流, 形成预案

在笔者精心准备后, 教研组长召集数学组全体教师进行了第一次教学研讨, 主要确定教学内容, 初步探讨教学方案。教师各抒己见, 讨论相当热烈。整整用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仍未达成共识 (前所未有的事) , 基本走向与笔者先前准备的预案大致相同, 但每种设计都要更加丰富饱满, 难于取舍, 最后教研组长决定分别由各种方案的主要支持者各上一节课, 再由组内人员集体听课后加以定夺, 其中笔者只听课不上课 (教研活动气氛达到高潮) 。

反复修改形成个案后, 两位教师分别组织了一节校内公开课。之后立刻召开第二次教研组会议。经过两位教师精心准备与展演, 组内同仁认真地听讲与比较后, 由组内每位教师依次对两堂课作出评价, 真诚肯定亮点, 大胆指出不足, 教研活动再次达到高潮。结合教学所处阶段、学生现状、课堂反应等系列问题, 主要矛头还是指向了教学目标确定及教学内容选择上, 主要评价简介如下:

第一堂课 (以笔者第一种教学方案为雏形) , 采取了“白开水”式教学, 将“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课堂重心放在“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应用上, 老师一堂课自始至终就在和学生一起梳理“线线平行、线线垂直”的各种问题, 学生学习热情不高, 课堂气氛沉闷, 双基落实都不够理想。认为给学生一张复习纲要, 学生自己就可以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内容设置仅停留在学生已有知识及能力层面, 无法激起学生学习欲望, 本节课失去了意义。

第二堂课 (以笔者第二种教学方案为雏形) ,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有一定的基础, 而且倾斜角的概念和斜率的公式也刚刚学习完, 这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以教师的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观察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位置关系──平行和垂直, 得出它们的斜率之间的代数关系, 通过观察和猜想, 再进行证明, 最后利用这个特殊的代数关系, 进而判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在巩固原有知识的同时, 启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 引导学生对零散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发展了学生通过现象寻找规律的能力。

本着“为学生的需要和发展设计教学”的理念, 结合具体的课堂呈现, 大家一致认为以第二种课堂教学模式为主线, 确定课堂教学重点及教学目标。

1. 学生掌握用斜率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方法;

2. 学生能利用斜率解决具体问题;

3. 在用斜率判定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过程中, 体会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坐标法思想。

然后共同对每堂课的课堂实况进行反复斟酌, 取其精华形成较为详细的预案。

(三) 自我揣摩, 形成个案

每位教师都具有独特的个性, 集体的思想只有经过自己的筛选、吸收才能内化为自己的素质。笔者根据自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结合组内成员的集体思想及“同课异构”的具体要求, 对预案进行了反复梳理、修改和完善。

1. 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 准确定位教学重难点。

在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时, “不能将学生当成一张白纸或当学生已知道一切”, 根据学生在自己所教领域里的知识基础与能力状况, 在自己所教领域里的知识“生长点”与“最近发展区”, 结合先前课堂的具体呈现情况, 确定“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的教学过程, 需要帮助学生巩固的知识主要是推导两直线平行垂直的条件、应用类型, 而学生需要发展的则是对已有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提炼精髓、寻找规律的能力。

2. 选择适合教学内容和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学方法及策略。

教学方法贯穿教学始终, 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 要求教师能把握各类教学方法的特征, 灵活地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根据实际, 扬长避短,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其功能及作用。根据组内同仁先行授课的具体呈现效果, 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特点, 对教学方法及实施策略进行了优化选择。

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同样不同的教学方法有不同的教学呈现形式, 即向学生传达知识的载体各不相同。在数学教学中, 引入、实例、PPT、板书甚至是教师的语言动作等都可以成为教师向学生传达知识的载体, 其运用的好坏也将直接影响认知效果。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仔细斟酌。

3. 根据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优化课堂教学流程。

例如, 为保证课堂教学的流畅性, 首先将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 反复理顺教学环节之间的逻辑顺序, 使各个教学环节之间有一根较为明显的主线, 精心提炼导入语、过渡语、结束语, 为减少师生互动的障碍, 尽可能使问题简单明了, 剔除了教学过程中的琐碎提问, 即保证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只有兼收并蓄、融会贯通, 才能轻松驾驭课堂。

在对各方面进行仔细推敲后, 形成自己个性化、特色化的“个案”。

(四) 集体反思, 形成精案

个案中确定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预设的教学思路及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是否闪光, 唯有通过教学实践来检验。由于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诸多要素的整合过程, 其间常常会生成许多无法预料的新情况、新问题。而且学生带着自己的思想、经验进入课堂, 也使教学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笔者在充分准备后尝试了“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的第一次教学。虽然较好地完成了课堂教学, 基本上达到了事先预定的教学目标, 但过程中仍然遇到了一些困惑, 使得整个教学流程并不是很流畅。在集体听课后, 教研组长马上组织第三次教研活动, 讨论时紧扣教学的需要, 就那些关键或疑难问题进行集体攻关, 依托群体智慧清淤除障, 释疑解惑。

就这样上课、磨课、再上课、再磨课……两天时间上了三次课。在每次课后讨论中, 每位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认知风格的教师相互启发, 相互补充, 对自己的教案及课堂教学过程一次次地精心打造, 直到最后取得了相对比较满意的课堂教学效果和一份比较精准的教案。

四、教学启示

如果足够重视, 足够用心对待我们的每一次课, 从中可以获得的好处是巨大的, 多方面的, 是无法一一用语言呈现的, 经历了体会了自然得到了。比如本次磨课中对笔者最直接的受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专业知识更加充实

正所谓“长痛不如短痛”, 集中时间和精力针对某块知识进行彻底的认识和了解, 在日后教学过程中自然会更加自如、更加有效。对“必修2”中有关直线平行垂直的定义、性质等知识的搜索, 以及对相应的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进行的摘抄和整理, 更加准确地把握了这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 同时使自己直线平行、垂直的相关知识体系更加完善。

(二) 专业技能得到提高

“解铃还须系铃人”, 同一个问题, 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但一定只有一种方法是最佳的;同一个内容, 有不同的呈现方式, 但一定只有一种方式是最适合的。任何一个细节都值得仔细斟酌, 小细节出大光彩!本次磨课可谓“从同课异构到个人实践, 再从个人实践到同课异构”, 课堂教学设置的各个内容的呈现方式及问题的解决方法都经过了反复推敲, 从中深刻体会到了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能的重要性, 恰当的教学方法配优化的呈现方式, 绝对可以事半功倍。在日后教学中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寻找有效教学方法及策略, 增强了笔者提高专业技能的意识。

(三) 教科研写作意识有所增强

正像“病例研究”是医生成长的重要载体一样, “课例研究”也是教师成长的重要载体。公开课是最好的课例研究形式, 公开课源于常态课但高于常态课, 为了上好公开课, 教师一般也都会更自觉、更有意识地寻找教学理论的支持和引领, 从而赋予公开课更多的理论色彩和导向。值得我们研究的素材很多, 容易唤醒我们的写作意识。本次经历, 激发了笔者教科研写作欲望, 比如把公开课写成课例研究报告, 或根据课例写教学随笔等, 以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及他人优缺点, 长善救失, 博采众长, 在教学和研究中成长。

摘要:公开课是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推广教学经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是促进教师成长、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线青年教师, 在听公开课时究竟该做点什么, 怎么做才能真正体现公开课的意义和价值, 值得我们不断思考, 不断在实践中摸索。本文以笔者听的一节区级公开课为载体, 具体论述了在公开课活动中, 教师的磨课过程, 即个人钻研形成初案—集体交流形成预案, 再从个人揣摩形成个案—集体反思形成精案的历练过程, 试图以听公开课为契机, 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提出了个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公开课,磨课,成长,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娟, 卢清荣.观“同堂异构”课的感触[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2007 (6) .

磨课过程 篇4

一、初遇困境:学生操作缺实效

“最小公倍数”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时为学生后续学习通分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奠定基础。本着尊重教材、以生为本的想法,我们拟定了教学目标、重难点及以下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最小公倍数

用“猴子转尾巴”的情境导入课题,并质疑课题。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例1.用长3分米、宽2分米的砖摆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可能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1)理解题意后,师:可以用摆一摆、画一画的方法小组内合作完成,并思考:摆成的正方形的边长和砖的长、宽有什么关系?

(2)通过集合圈的形式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揭示概念。

2.例2.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

生尝试找6和8的最小公倍数后,汇报不同的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思考:两个数的公倍数和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巩固练习

1.找出下面几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 和 6 2 和 8 5 和 6 4 和 9

2.巧设陷阱:

狼一次跳15格,狐狸一次跳6格,猎人要在哪些格子中设陷阱才能同时抓到狼和狐狸。

(四)全课总结

反思:整堂课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照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大多数学生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认识和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也能较快地接受。但从上课气氛、作业反馈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

1.教学例1摆砖的问题,虽然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凸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照顾的只是少部分学生,大部分中差生完全不是凭着思维意识指挥自己的动作摆正方形,而是在没有思维支配下胡乱摆。

2.教学后,表面上学生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这两个概念都较好地理解了,却不能很好地把它们与生活联系起来,仍有部分学生不能确定给出的生活例子是否与公倍数或最小公倍数有关。

3.练习设计比较枯燥无味,后进生参与的面不广。由于第一题是找几组特殊形式的数的最小公倍数并发现规律,对于后进学生来说难度大,容量多,接受起来有些困难。

二、再遇困境:情境有趣欠深度

第一次教学,摆方砖的情境过高地估计了学情,加上练习设计平淡无趣、难度过高,所以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为了弥补第一次教学中的缺憾,攻坚组成员重新审视课堂,尝试着以一种更为平实,更贴近学生心理特点,更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组织方式来展开教学,由此,形成了本课教学的第二稿设计。

(一)情境创设,探究新知

1.谈话引入:老师想给同学们减轻家庭作业负担,征求同学意见。班上一位同学写了一封建议书:每2天布置一次语文作业,每3天布置一次数学作业,这样我们就不会在同一天既有语文作业, 又有数学作业了。

师:这位学生的建议能实现吗?在时间卡上圈一圈(语文用○, 数学用△表示)

2.学生在圈一圈的过程中,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3.例2.找6和8的最小公倍数,汇报几种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二)智勇大冲关

1.第一关:快乐ABC。

2.第二关:生活中的应用。

3.第三关:智力大考验。

(三)课堂小结

反思:相比第一次设计,此设计的优点显而易见,根据学生的实际,替换了教材中的情境图,采用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减轻家庭作业负担的情境来引导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但这次试教后,又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在情境引出后,虽然学生报以较浓厚的兴趣,学习的效果也不错。但这个有趣的情境背后是否会经不住推敲?试想要解决语文、数学作业不要同一天布置的问题只需要一天布置语文、一天布置数学作业不就解决了吗?再说布置作业的这个情境对认识和理解新概念非常顺利,但教材编排意图中的数形结合思想和迁移类比思想似乎荡然无存。

三、拨开迷雾:“类比”中凸显学生主体性

有了前两次的教学实践、反思,我们攻坚组成员对教材的思考也逐渐成熟。这一次,着重扣住教材编排意图中的数形结合思想和迁移类比思想重新设计教学,变单一接受学习方式为多元互动的学习方式,以真正实现课堂的生机盎然,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一)谈话引题

1.师:你们觉得学好数学最重要的是什么?(习惯、方法)

2.快速说出下面两题的运算顺序:3+2÷5 5/1+9/1÷9/2

3.师:分数四则运算没学过,但你们也能很快根据整数四则运算顺序说出步骤。说明你们很善于学习。联想→相似→猜想→探索,这就是重要的数学学习方法:类比。

(二)揭示课题

师:看到课题,你会联想到前面学过的什么知识?(最大公因数)

回顾最大公因数的知识点。

(三)情境创设,探究新知

1.通过求最大公因数的摆砖图迁移到例1的摆砖图,问:这道题还会是求最大公因数吗?那可能与什么有关系?

(1)猜测:用的墙砖都是整块,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既是___,又是____。

(2)课件出示摆砖图验证。

(3)揭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并从最大公因数的集合圈类比出最小公倍数的集合图。让学生自主完成。

2.例2.找6和8的最小公倍数。生先试做,再汇报。

(四)巩固练习

1.求20和15的最小公倍数。你发现了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有什么关系?

2.送老师的手机号码。

3.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堂总结

磨课过程 篇5

一、“磨”教材和学生

我们五年级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就是采用了集体磨课的形式, 在磨课的过程中大家不仅对教材有了更深的了解, 而且在这个来来回回推敲打磨的过程中养成了及时反思的习惯, 站在科学艺术教学的层面来要求自己的课堂, 在磨课中一起琢磨, 一起成长。五年级上学期, 大家都说《数学广角》中的《数字编码》这一课特别难上, 于是, 我们把这一学期备课组的磨课内容定为《数学广角———数字与编码》的例2。

集体备课活动的第一环节是“独立备课”, 全体备课组成员各自设计好课堂预设之后, 在第二环节“比较研课”中, 组内成员中的两位老师首先向大家展示了他们的课堂教学设计。课后, 大家针对这节课的教学展开了热烈讨论。讨论的焦点是:为什么课堂显得沉闷, 学生反应不积极呢?我们再次从教材和学生这两个层面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研讨。

1. 例2的教学目标和重点是什么

“数学广角———数字编码”整个单元共四个例题 (每个例题看成一个知识点) , 即四个知识点, 例2是其中的第二个知识点。这四个知识点的整体结构分为两大块:一是例1和例2, 分别以邮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码等为载体, 让学生体会数字除了表示基数、序数外, 还可以用来编码。感受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二是例3和例4, 安排两个用数字或字母编码的实践活动 (编学号和给图书馆的图书编号) , 让学生在尝试编码的活动中进一步体会编码规则, 进一步理解编码的思想方法。四个例题根据不同的教学侧重点, 构成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 突出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和社会价值, 凸显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

例2是在例1的基础上教学的。例1只要求学生知道邮政编码的结构和各段数字表示的意义、初步感知编码思想即可。但例2的教学就应更深一步了。它的编排分为两个层次: (1) 引入身份证号码的认识。教材呈现“安检口、办理储蓄业务”等情境, 让学生体会身份证号码的重要性; (2) 通过小组活动认识身份证号码的组成。以问题为主线, 引导学生了解身份证号码中蕴含的信息和含义 (出生日期码、地址码、性别码、顺序码、校验码) 。它的编排意图是: (1) 以身份证号码为载体,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除了基数、序数外, 还可以用来编码, 体会身份证在社会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比较、判断等活动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体会编码的科学性、规范性、唯一性与简洁性。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 这是教学例2的核心内容。

进一步研读和分析教材后, 大家一致认为, 例2可供操作的具体教学目标应是: (1) 让学生课前收集全家或亲朋好友的身份证号码; (2) 通过观察、比较、猜测了解身份证号码中蕴含的多种信息, 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3) 通过上述活动, 体会数字编码的科学性、规范性、唯一性和简洁性, 初步体会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

2. 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通过课前调查和例1的学习, 学生对生活中编码的认识 (身份证、汽车牌照、学号等) 还是比较肤浅的。大部分学生只知道数字表示的含义, 并不理解号码内含的编排规则, 也无法领会其中的编码思想。

经过集体分析和研究, 大家对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学生的已有基础有了深入了解, 于是课堂教学思路在头脑中逐渐清晰起来。一个星期后是集体备课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精彩演绎。我整合了备课组成员的意见后, 对大家的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我从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出发, 尽可能利用学生中的相关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力求理论性与实用性、枯燥性与趣味性和谐统一。

二、精彩回顾

教学实践说明, 学生们学得很开心, 课后我把我与学生的一些快乐片段整理了下来。

1. 课前准备

上课前一周, 我就布置学生去收集自己和家人的身份证号码, 让他们认真地抄写在表格上。引入课题后, 我让他们几人一组观察自己手头上的号码, 猜一猜身份证号码中包含哪些信息, 它的编排规律是什么。学生兴致勃勃地互相比较自己收集来的号码, 仔细琢磨着其中的编排规律。

2. 巧用错误资源认识生日码

第二天的数学课上, 我让一名学生大声报出自己的身份证号码。

他说:“330621109712178278。”

我心中暗暗一阵窃喜:感谢你, 小家伙, 课堂上的“骚乱”即将来临。不出所料, 好多灵光的孩子大叫起来:“蒋老师, 他, 他瞎编的!”

我故作不满, 说:“没有根据不能乱说。”

“他都快有一千岁了!”

“是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我们通过比较发现, 身份证号码一共有18位, 第7~14位表示他的生日, 这个人怎么可能是1097年12月17日出生的呢?”

太棒了, 我看着学生乐成一片的样子, 暗自高兴: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那个学生很委屈的样子, 我连忙说:“是呀, 你们真了不起, 能发现身份证号码中的大问题。不过, 我看他不是瞎编的, 好像是把9抄成0了, 大家说是吗?” (大多数学生点头认同) 然后对出错的学生说:“下次可要仔细了, 否则要闹笑话的。”

让这个学生坐下后,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说:“以往只有爸爸妈妈记得我们的生日, 我们却不记得父母的生日, 今天是记住他们生日的好机会。请大家大声读出自己父母的生日, 用心记住这些数字, 到爸爸妈妈的生日到来的时候, 对他们说一声生日快乐。”学生们都很认真地记着。

我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身份证号码:“猜一猜, 这是谁的身份证号?”

好多学生摇头, 几个聪明的尖叫起来:“是蒋老师的。”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号码显示这个人是1975年4月13日出生的, 蒋老师你大概是三十多岁, 符合。再说我发现好多女生号码倒数第2位都是双数, 这个号码的倒数第2位上也是个双数, 这一位就表示人的性别, 蒋老师你是个女的, 所以这个号码就是你的。”

“太好了, 你猜得真准!”

这时好多学生再次去看自己的号码, 真的是单数表示男性, 双数表示女性。

在个性张扬的课堂中, 稍纵即逝的生成性教育资源无处不在, 关键是教师去用心、及时地捕捉瞬时生成的精彩火花, 要利用自己灵活的教学机制及时把握, 并给予正确点拨和引导, 从而使之成为有价值的生成资源。在一次次的磨课过程中, 我们把学生的生成性资源收集起来, 加以讨论、分析, 把这种生成写到预设中去, 于是有些环节看似无心但有心, 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3. 根据班级实际轻松学习地址码

全班46名学生, 其中28个来自全国9个不同的省、直辖市, 在这样的班级中认识身份证号码的编排规律, 真是太妙了。

一个来自四川的学生说:“我在比较中发现我的前两位与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号码不一样。”我让他报出自己的身份证号码, 然后请和他一样 (四川) 的学生起立报数验证, 再请来自其他不同省份的同学介绍一下身份证号码的前两位, 让大家了解其他省份用什么数字表示。学生很快就明白了, 前两位是表示省份的。

身份证号码的前六位是地址码, 那么第3位到第6位表示什么呢?我板书了郑鑫建的身份证号码, 因为他来自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县, 让学生明白第3、4位表示市。又板书了徐威龙的身份证号码, 因为他来自绍兴市新昌县, 让学生明白第5、6位表示县。

介绍完了地址码后, 我话锋一转, 深情地对同学们说:我们五 (6) 班就像一个大家庭, 全班46名同学, 分别来自9个不同的省份、直辖市, 大家跟随自己的父母, 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 同坐在一个教室里学习, 真是一种缘分。让我们好好珍惜这份友谊吧!

看到大家懂事地点点头, 我很欣慰。

4. 利用孪生姐妹的号码学习顺序码

“同学们, 身份证号第1位至第14位相同的人表示他们是同地区、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为了不重复, 所以在第15位至第17位进行编号, 叫顺序码。”

“哇, 和我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有那么多人!”学生们发出感叹, 是呀, 这是他们很感兴趣的东西。

“全国那么多人, 身份证号码会不会有重复呢?”

这时我把眼光投向了我们班上的一对双胞胎, 我让老大报了她的身份证号码, 让学生猜老二的号码。学生们很兴奋, 明白了就算是双胞胎, 号码也是不一样的。

磨课时我们发现, 如果把优秀教师的优秀教案随随便便地拿来用, 是达不到预想中的效果的, 一定要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 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这样才能表现出个性、特色和自我。

5. 故弄玄虚学习校验码

课上到这儿应该接近尾声了, 我问学生:“你们还有不明白的吗?”

“为什么我爷爷的身份证号码最后有个X?”

“是的, 大多数人的号码最后一位是数字, 少数人的号码后面有个X, 这个叫校验码。只要你报出身份证号码的前17位, 我就能算出你的第18位上的数字是几?”一连试了好几个, 我都算出了最后一个数字。看到学生们瞪大了眼睛, 我就问:“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算的吗?”“想!”声音特别响亮。学生们感到很新鲜, 学会后, 吵吵嚷嚷地给这个算, 给那个算, 还说回家要在爸爸妈妈面前露一手。

上完这堂课, 我很轻松, 也很欣慰。学生今天表现很棒, 我很满意, 看他们意犹未尽的样子, 我趁机又说:“同学们, 我们已经知道身份证号码的编排规律了, 你能很快把你自己的号码背出来吗?”

学生兴致勃勃地背着。

……

简说磨课 篇6

一、何为磨课

所谓磨课, 是指教师反反复复地对课进行推敲、打磨。这对于刚走上讲台的教师来说, 就好比是一块没有经过打磨的矿石, 纵然可能是一块优质的宝石, 但它毕竟是粗糙的。只有经过精心打磨, 粗糙的矿石才有可能变成细腻光彩的宝石。从这一角度而言, 磨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让粗糙的矿石变成光亮如镜般宝石的过程。

磨课通常磨在课前, 有备课的味道, 但与备课却又不同。磨课的要求比备课要高, 磨出的应该是教学艺术的精品;磨课要求教师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比备课要多, 这样的课应该经得起推敲;磨课有一个反反复复打磨的过程, 磨课需要一次次的思考、尝试、反思、实践, 一次次的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磨课就是磨思路、磨重点、磨难点、磨方法、磨环节、磨细节、磨学生;这里的“磨”, 就是用心, 就是责任, 就是坚持, 就是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通过磨课, 让教师更清醒地知道要上一节好课是多么不容易, 需要付出时间与精力、智慧与汗水, 苦尽甘来, 最终会品尝到甜蜜的果实。

二、为何磨课

一节课由初磨到试上再到一遍又一遍的修改, 这其中所经历的是烦心、痛苦, 近乎于一种“折磨”。可是没有经历过磨课过程中的痛苦, 又怎能体会上课成功后的欢乐。从这一角度思考, 磨课有助于教师找到自身的价值。如果教师一天到晚只是机械地备课、上课, 这样的教学生活是单调的。但磨课不一样, 磨课是教师带着研究的态度来对待课堂, 磨课是教师把自己当做行家里手来钻研课堂, 这样就让教师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是有价值的。从这一角度去审视磨课, 教师就会深刻感悟到:磨课, 对于一个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真是太重要了。

1. 磨课是一种发现

在磨课过程中教师不断发现问题、发现矛盾、发现盲点, 当然也不断发现教育教学的规律, 不断发现教师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不断发现学生的个性……这种发现, 不断为教师打开一个又一个新的天地, 吸引他们不断去探索、去创新。磨课是一种带着发现的重新出发。从形式上看, 每一次都是回到原点重新上这一节课, 其实每一次都是带着前一次的发现重新出发, 每一次出发都是在不断地接近教师自己心目中的教学理想。

2. 磨课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其实, 一次次磨课的过程, 就是一次次不断接近和理解学生的过程。磨课磨到最后, 不是把某一种方法固定下来。恰恰相反, 真正好的磨课, 最后是建立了非常好的学生观, 能够因材施教。在反复磨课的过程中, 可以给教师许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东西。虽然磨的是一节节具体的课, 但收获的却是共性的符合学生健康成长的教学规律。

3. 磨课可以享受到教师职业的高峰体验

天天没有变化的备课、上课会让人对教学产生一种厌倦感, 而打破这种平衡来磨一节课, 感觉就不一样。它让教师的智慧和才华汇聚到这节课里, 就会让教师产生一种成就感、价值感, 享受到教师职业的高峰体验。就会让教师觉得花时间磨这节课, 值!

4. 磨课可以成为教师的一种生命修炼

磨课不可能一蹴而就, 它永远是一个过程。不是说磨一节课、几节课或磨一年、五年、十年就完成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它应该是伴随教师职业生涯始终的长久过程。这样的磨课, 虽然跨越了较长的时段, 但得到的却是教育教学理念的提升。将古人说的“十年磨一剑”移植到这里来, 变成“十年磨一课”, 一点也不过分。

三、磨些什么

刀剑须磨其钝处方显锋刃;金玉须磨其边角方显珍贵;课堂须磨其粗糙方显高效。

磨课磨的是一种思考力, 因为决定一堂课好坏的关键还是教师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对磨课中产生的问题穷追不舍, 这是一种深度思考, 是一种追问, 同时还是一种执著。这个时候磨出来的, 就是一种对职业的热爱。这里所说的磨思考力, 意在举一反三。其一是穷追不舍, 磨出的是思考的深度;其二是独立思考, 磨出的是自己的个性;其三是去粗取精, 磨去的是一些不科学的思维方法和错误理念。

磨课磨的是一种智慧, 就是把这些先知前贤已经得出的教育真谛通过实践内化为自己的智慧。你不磨, 就悟不到真谛;你不磨, 就不会有那种豁然开朗、醍醐灌顶的感觉。

磨课最重要的还是磨教学过程中的细节。规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规律都潜伏在细节里面。磨课要充分关注细节, 才能逐渐接近教育教学的规律。

磨课最终磨的是个性, 是特色, 是自我。磨课应该学会取舍, 把你认为适合你自己的东西拿来, 不适合的东西丢掉。一堂课不要追求样样都精彩, 要舍得放弃, 能够有一两个亮点就不错了, 不要无限度地追求课堂的亮点与完美。

四、如何磨课

磨课有四种方式:独磨、互磨、引磨、研磨。

独磨, 即个人自己磨课, 独立思考。

互磨, 即教研组集体磨课。通常教研组先一起集体备课, 然后由一个教师上课, 通过推敲打磨, 再由第二位教师去上课, 这样不断地磨, 不断地由不同的教师去实践。这种方式让成熟的教育智慧集体共享。这种互磨尤其对年轻教师帮助更大。

引磨, 即邀请专家来引领磨课, 这样能使磨课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促进教师群体快速成长。值得注意的是, 通过引磨, 教师要静下心来把专家的意见好好去思考。不要这个专家这么说你就这么做, 那个专家那么说你就那么做, 应该学会取舍, 把认为适合自己的东西拿来, 不适合的东西丢掉。在磨课中一定要保持自我, 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研磨, 即做好理论提升, 教师要把磨课的成果写下来, 从中得到启发。触类旁通, 日积月累, 就会融会贯通, 使用时就会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 磨课最重要的是以学生为本, 磨课时心中必须有学生。忽略了这一点, 就很容易导致磨课的失败。在磨课的时候, 教师的每一个技巧、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方法都要指向学生。磨课不是亮点的大拼盘;不能期望通过磨课能够穷尽和解决所有的问题;磨课的最终效果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状态上。

“磨课”有“三跳” 篇7

为了提高自己的课程意识与课程能力, 我参加了学校的“数学磨课俱乐部”, 一共参加了7期, 成为“磨课”最多的数学教师。在“磨课”的过程中, 我实现了从理论到艺术再到生命的“三跳”, 真正领悟到了课程教学的真谛, 逐渐成长为一名具有课程意识的教师。

一、“跳”到理论的高度

“数学磨课俱乐部 · 解决问题”的“磨课”重点依次为研究课堂主线、开课与结课、课堂练习、统整与整合。于是, 我站在理论的高度进行学习和研究:由“应用题”到“解决问题”, 到底变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变?

从第一期的“解决问题”开始, 我就认真阅读了“磨课”导师—湖北沙市教科院彭传新院长向我们推荐的阅读书目:《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和《走进儿童的数学学习》, 自己还搜集、阅读了一些相关文章。通过阅读和学习, 我渐渐体会到, 《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把“解决问题”作为四个总体目标之一, 以此为指导的数学教材将应用与计算结合起来, 不再单独设立应用题单元, 甚至很少相对集中地编排纯应用题内容。将解决问题分散在每一个单元中, 做到“以用引算、以算激用、以用促算”, 实现“用算结合”。

有了课程理论的支撑, 站在课程理论的高度, 我逐渐树立了科学的课程观, 有了初步的课程意识, 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课程教学。在《平均数》一课的 “ 磨课” 中, 我设计了 “ 情境—提问—解决—应用”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由四个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和制约的环节组成, 其内在联系是:设置数学情境是前提, 提出数学问题是核心, 解决数学问题是目标, 应用数学知识是归宿。我以“学校毽球赛”为全课的活动主线, 先估计、讲道理, 再通过多种方法验证, 说明平均数的特点是“界于最大的数与最小的数之间”;然后说明平均数是动态的, 改编本设计第2 题;练习时, 对比平均数与平均分, 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同时, 从注重对学生的个人评价转变为对教师本节课教学的评价, 并结合生活实际, 灵活运用。

通过“磨课”, 我逐渐领悟到由“应用题”到“解决问题”, 不但名称发生了变化, 其内涵也发生了变化。“解决问题”关注的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突出的是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 编排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不再以“应用题”的独立单元出现, 而是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将计算、统计以及空间图形等内容紧密结合、融为一体, 注重对学生理解和分析数量关系能力的培训,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策略。这一“跳”, 让我对课程系统有了基本认识, 对课程设计与实施有了一定的理解, 我更加关注知识在学生那里是否被体验、被领悟、被使用, 是否在使用过程中转化为教育智慧。

二、“跳”到艺术的高度

教学是一门艺术, 艺术关注每个环节。我着眼于提升自己的课程教学能力, 在教学中着力构建“情知互动”课堂,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实践研究。

1.解决问题的情景创设

我注重教学内容生活化, 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 注重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提供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主要通过设计游戏情境线、故事情景线和生活情境线, 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解决问题的需求。同时, 在教学中, 力争做到把外显的“情境线”和内在的“知识主线”合二为一, 增加课堂教学的魅力。如教学三年级下《玩球— 可能性》, 以玩球为主线, 通过“猜一猜、摸一摸、涂一涂、装一装”等活动创设情境。

2.解决问题的开课结课

开课、结课是课堂教学的两个关键环节。构建高效课堂, 就是要用引人入胜的开头和耐人寻味的结尾为支点, 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学”得愉快、“探”得投入、让课堂更高效。

我在实践中, 摸索出开课有“以旧引新”“兴趣激发”“矛盾冲突”等类型, 于是在第3期“磨课”《平均数》一课我是这样设计开课的:

(同桌合作摆三摞棋子:第一摞叠2个棋子, 第一摞叠7个棋子, 第三摞叠3个棋子。)

师:看着面前的棋子,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我想使每摞的棋子同样多。

师:是个好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怎样才能使三摞棋子同样多。

师:你们是怎样摆的呀?

生l:我们先从7 个里拿出1 个给3个, 再从7 个里拿出2 个给2 个, 这样, 每排的棋子就同样多了。

生2:我们是以最少的一摞—2个为标准。从7个里拿出5个, 再从3个里拿出五个, 然后, 把这6 个平均放到三摞里, 每摞放2 个, 和原来2 个合起来, 每摞都是4个, 也同样多。

师:不管怎样移, 我们都是把个数多的移给个数少的, 这种方法谁能给它取个名字?

生:移多补少!

师:真形象!请你再想一想:在刚才移动的过程中, 你发现了什么变化?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不相等—相等)

师:同学们真棒!刚才的叠棋子游戏, 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 由开始的“不相等”变为“相等”, 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研究的“平均数问题”。

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教学过程的活动化, 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与活动。同时, 要让学生有机会畅谈自己对数学的体验、感受和收获, 表达自己的困惑和喜悦, 提出建议和见解。因此, 在结课中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 还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课既可以是深化新知的拓展性结课、埋下伏笔的悬念性结课, 也可以是互动交流的评价性结课。这样的课堂凸显出教学关系的民主化, 更倾向于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 让教师与学生充分互动。

下面是我在教授《平均数》一课时的结课设计:

师:这节课快结束了, 老师想了解一下同学们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请大家从自己的收获上给这节课的学习打个分, 要说明理由。满分10分。

生1:我打10 分, 因为我不仅了解了平均数的一些特征, 更重要的是我知道将来在选择工作时要注意些什么。

生2:我打9分, 因为这节课学习很开心, 没有感觉累和乏味。

生3:我也打9分, 因为这节课的知识实在太有趣了, 我想再学下去, 但马上就要下课了, 我有点遗憾。

师:由于时间关系, 让我们来估算一下这节课全班的平均得分情况吧!

师:谢谢大家, 希望平均数这个朋友走进我们的生活, 融入我们的生活, 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精彩开课, 赢在起点;巧妙结课, 胜在终点。课堂教学中, 我时刻把自己和学生看作课程的主体, 把自己和学生置于情知互动的课堂之中。

三、“跳”到生命的高度

情知互动即师生互动、情知交融。在教学过程中, 我充分发掘、利用各种潜在的情知因素, 启动、维护、强化学生情与知的互动, 使学生在情与知的互动中, 发展情与知。它既是人与人互动的目标, 更是促进学生情与知协调、充分和主动发展的手段。这是一种充满情智氛围和生命活力的课堂生活, 是充满生命诗意的课堂。

在我“磨课”的过程中, 有这样一个小细节:在教授《大数的认识》一课时, 第五环节是自主建构完整的“数位顺序表”。我在帮助孩子们弄懂了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后, 要求学生根据黑板上的数位, 填写数位顺序表。孩子们立刻开始小组合作, 有的按照黑板上的板书在填, 有的和身边的同桌交流着, 商量着, 互问互答, 好不热闹。可就在这时, 我发现最后一排有一个孩子, 一个人坐在座位上, 眼睛四处张望着, 看着我的时候, 好像想跟我说点什么, 又马上低头看着自己的练习纸。于是, 我快步走到孩子的跟前, 蹲下来, 亲切地说:“小朋友, 我能成为你的学习伙伴, 和你一起完成数位顺序表吗?”就是这一个蹲下来的动作, 就是这一句亲切的话语, 我看到孩子眼睛里流露出的喜悦和信任。

实现教学目标多元化, 我以自己对课程的独特理解为基础, 从多元目标入手, 多维度来整体规划教育活动和行为方式, 从而成为课程的动态生成者, 真正做到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

磨课怎么“磨” 篇8

一、抓住关键来磨功

磨课, 有人喜欢磨细节, 追求细节的精致与美丽;有人喜欢磨环节, 追求环节的丝丝入扣, 滴水不漏;有人喜欢磨语言, 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那么, 磨课到底要“磨”什么?笔者认为:磨课既不能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因小失大的错误, 也不应该患面面俱到事无巨细的毛病, 我们应该抓住关键来磨课。

1.“磨”理念

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 教育理念是打造精彩课堂的第一要务。我们许多老师谈起新课程理念, 滔滔不绝, 条条框框早已烂熟于心。但从课堂反馈来看, 并没有转化为自觉行为, 往往是“信而无行”。因此, 应通过磨课, 深入思考, 反复推敲, 不断地追问自己, 是否在穿新鞋走老路, 是否已将先进的理念落实于教学实践之中。磨课的过程就是反思自己践行新课程理念的过程, 就是审视自己课堂教学行为与驾驭课堂教学艺术的过程。通过磨课, 不仅要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扎根于头脑之中, 更重要的是要转化为自己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

2.“磨”风格

大凡有成就的教师, 都有自己鲜明的教育个性和教学风格:王崧舟老师的课诗情画意, 薛法根老师的课大道至简, 窦桂梅老师的课主题鲜明……于是, 我们许多老师在磨课中常常对他人的见解或专家的建议, 全盘吸收, 只取不舍, 导致课堂缺乏个性与特色, 最终丢失了自我。磨课, 是要结合自身的特点、特长、性格、气质等方面因素, “磨”出属于自己的个性的课, “磨”出属于自己的风格的课, “磨”出一个真正能够体现自己特点的自我的课。磨课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会取舍的过程, 对待他人的见解或专家的建议, 一定要看是否适合自己, 适合的可以借鉴, 不适合的要坚决舍弃, 磨课决不能被别人牵着自己的鼻子走。

3.“磨”学生

于永正老师的课充满了童真童趣, 时时处处体现出人文关怀;薛法根老师在课堂上常常能捕捉到学生的表现, 生成新的精彩……而我们许多老师磨课时更多地关注的是教法的运用, 以及学法的点拨, 却往往忽略了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学生。学生既是教学的起点, 也是教学的归宿。我们经常会发现, 同样的教学内容, 同样的教学预设, 在不同的班级上课却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这说明我们忽略了课堂教学真正的主体———学生。磨课的过程就是不断走近学生内心、贴近学生心坎的过程。所以, 在磨课时要真正以学生为本, 心中装着学生, 一切教学活动从学生实际出发, 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研究学生, 依据课堂上的反馈, 灵活机动地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课堂上, 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评价的点拨都要指向学生, 这样长期坚持下来, 正确的学生观就会逐渐形成。

4.“磨”文本

窦桂梅老师执教《丑小鸭》前后, 不但研读了安徒生的全部童话, 还研读了几个版本的《安徒生传》, 并进而研究了童话的特点;王崧舟老师为了上好《长相思》, 研读了几乎所有能够找到的《长相思》的评介文字……磨课的过程就是不断走近作者, 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的过程, 追求在文本中读出自己美丽的倒影。磨课的过程就是揣摩编者意图, 对文本二次开发的过程。因此, 我们在磨课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读书, 读与授课内容相关的文章, 读与文本相关的文学评论, 读同行们所写的与之相关的优秀教学论文。在多维立体式的对话中, 读出文本的厚度与广度, 读出文本所蕴含的主题和情感, 把前一次磨课对文本所产生的新的见解作为下一次磨课的起点, 如此循环反复, 螺旋上升, 教师研读文本的能力会在反复的磨课中不断提高, 文化底蕴也更为深厚。

二、形式多样来磨课

解决好了“磨”什么, 那么究竟如何来磨课呢?笔者认为磨课方式应力求多样化, 形式不拘一格, 通过多种形式磨课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1. 独立磨课

独立磨课就是自己磨课, 体现的是独立思考和个人的智慧。磨课的结果可能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展示, 但磨课的过程是一项工作量很大的工程。独立磨课更多的是课前的精心准备:依据精神, 精心选课;关注学生, 掌握学情;研读文本, 把握主旨;用心揣摩, 设计流程。独立磨课关注设计中如何体现学科本质的特点, 表现自己独特的想法, 展现自己的教学特色。独立磨课不受时间、空间、次数等因素的制约, 所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灵活安排。

2. 相互磨课

相互磨课就是教研团队互磨, 也就是集体磨课, 体现集体的智慧。萧伯纳曾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 我有一个苹果, 彼此交换, 我们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 我有一种思想, 彼此交换, 我们每人就有两种思想。独自磨课时往往发现不了自己存在的问题, 常常是“当局者迷”。因此, 在磨课中, 同伴互助是不可缺少的, 需要群策群力, 团结合作, 集中大家的教学智慧。作为执教者, 在独自磨课之后, 经其他同伴观摩后提出建议或意见, 反复斟酌推敲, 再一次修改完善。这样进步的不仅仅是执教者, 其他参与听课的教师也同样会在磨课中受到启发, 磨课成为了教师共同成长的平台。

3. 引领磨课

引领磨课就是在磨课中邀请专家来引领, 借助专家智慧的光芒, 把我们前行的道路照得更亮一些, 更远一些。如果我们始终“闭关自守”, 关起门来磨课, 用我们自己的眼光来审视我们的课堂, 深层次的问题往往会被隐藏起来, 很难暴露出来, 即使发现了问题也往往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人们常说, 高度决定视野, 专家对课堂上存在的问题看得更透彻、更明白, 通过专家的把脉、引领和点拨, 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 优化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当然, 引领磨课是借助专家思维的光亮去点燃自己思维的火花, 最终还需要靠自己。

4. 研读磨课

研读磨课就是磨课后整理好材料, 深度思考, 做好理论的提升。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 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 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 坚持写教学反思对于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多么重要!磨课后不能只停留在想了想, 还要把磨课中的成功、失败、疑惑、经验、教训等详尽地记录下来, 应该在深刻思考的基础上提炼归纳, 形成自己对某一问题新的认识和见解, 作为下一步研究学习的新起点。磨课的过程就是不断走向深入的过程, 就是将杂乱的思绪变得清晰的过程, 将磨课的经历和磨课的成果详尽地记录并提升, 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磨课过程】推荐阅读:

过程统计07-14

掌握过程07-16

掘进过程07-16

传热过程07-18

表演过程07-19

过程哲学07-19

过程学习05-11

情绪过程05-11

发展过程05-12

过程转化05-12

上一篇:教学思路探微下一篇:福建省港口物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