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现状

2024-09-22

生活现状(共12篇)

生活现状 篇1

1 我国失独老人目前现状

据卫生部 《2010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估算, 我国每年新增7.6 万个失独家庭, 全国失独家庭超过百万个。随着失独家庭的逐渐增加, 失独老人日益成为一个逐渐增长的群体, 并且有着日益扩大的趋势。回首自己的一生, 他们往往感到一无所有。随之产生焦虑、敏感、孤立、愤怒、逃避现实绝望、甚至轻生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并正在逐步演变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而在2012 年6 月6 日下午, 北京国家人口计生委接访室就发生了由113 名失独老人组成的讨说法的群体性事件, 这是失独家庭问题逐渐演变为社会问题的一个缩影。失独现象的普遍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已不容忽视。

1. 1 物质层面———较普通老年人物质资料供给不足。2013 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 亿大关, 达到2. 02 亿, 老龄化水平达到14. 8% 。在2012 年时, 中国至少有100 万个失独家庭, 并且每年以约7. 6 万个的数量持续增加。由此换算, 至2013 年我国失独家庭约107. 6 万个, 失独老人约107. 6 万人—215. 2 万人, 占普通老年人人口比例的5. 4% —10. 7% . 每100 个老年人里就有5 到10 人为失独老人。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 老年人属于弱势群体, 而失独老人显然又是老年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其整体物质生活水平较普通老年人趋于下降的状态。

目前中国的养老模式主要以居家养老为主, 家庭供给是老人生活的主要来源。普通的老年人有子女的提供的经济支持与生活照抚, 物质资料的供给来源相对稳定且能够获得持续的供应。失独老人与其普通老人相比较, 无法从成年子女那里年得到相应的家庭赡养支持。也就失去了这种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支持。

1. 2 精神层面———较普通老年人精神高度抑郁。进入到老年期, 老年人的精神层面普遍会发生一些变化, 如孤独感增加, 焦虑、敏感状态的产生以及愤怒、情绪不稳定等精神层面的状况。但失独老人与普通老人相比, 精神层面的压力更大, 普遍处于高度抑郁状态。具体的表现为:

1. 2. 1 孤独。当人步入老年期时, 如埃里克森的人格八阶段理论论述, 老年人群体容易陷入孤独之中。在中国, 子女对老人的精神慰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正如 《常回家看看》等一系列歌曲以及新闻媒体传播的精神一样, 老年人对子女提供的精神慰藉是十分依赖的。由于失独老人长期受到子女去世的压抑, 这类老人往往自卑, 情绪十分消极, 更有甚者搬离原来居住地, 断绝和原来的生活圈子交往, 开始与世隔绝。失独老人往往成为了最孤独的人。

1. 2. 2 焦虑、敏感。从更年期进入到老年期, 焦虑、敏感为老年人普遍心理变化, 但失独老人因失去孩子而更易变得脆弱, 由此产生的焦虑和敏感的心理很大程度上要比普通老年人强烈。一位失独母亲曾说 “最怕的就是节假日, 别人过节, 我们过劫”。他们中的多数都多次搬家, 其原因多为自己心里焦虑, 心理承受力度弱, 敏感。遇到别的老人带着儿孙, 一家其乐融融时, 他们的内心往往格外刺痛, 承受着巨大的煎熬以及心理压力。

1. 2. 3 绝望。中古自古以来的养儿防老,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的传统思想, 对于现代社会影响依然深远。在步入老年时期, 由于中国普遍的家庭养老结构, 其往往将孩子做为自己的依靠。虽然现今父母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的依赖有所减弱, 但并不能在年老时完全从家庭中独立出来, 在很大程度上依然依赖着其子女。而当他们投入大量心血培养出来的唯一的孩子离世时, 往往另他们感到绝望。

1. 2. 4 愤怒。如今, 大部分的失独老人都是与共和国同龄的人, 很多失独老人当年都是因响应国家计划生育的政策而成为了风险家庭。因为当时工作单位关于职工生育方面的政策硬性要求, 很多人再次怀孕后都是到医院悄悄的做了流产手术, 在视频 《活着》里, 一位老人在独子出生后甚至相继做了6 次流产手术, 如今她唯一的孩子离世, 想起当年有那么多做母亲的机会, 但因制度所限都放弃了有的机会, 考虑到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及以后的生活, 绝望之中充满了愤怒。

1. 2. 5 恐惧。由于老年人普遍身体机能下降, 疾病、以及摔倒致伤等意外事故的增加, 老年群体普遍对疾病和死亡都具有恐惧心理, 但就失独老人而言, 往往产生了不怕死怕病的心理。其往往视死亡为解脱, 因为他们没有子女的照料, 如果生病, 那么就医、治疗、看护等都无法得到保障, 因此失独老人对于自己生病后的生活有着很强的恐惧心理。他们害怕自己老无所依、老无所养、病无所治、甚至老无所葬。

2 结语:

物质资料的供给是失独老人目前生活中的一个困境, 但更加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其精神层面的创伤。面对失独老人, 其独生子女意外离世的现状已经难以改变, 如何在此现实的情况下为失独老人提供物质资源的供给以及心理疏导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如何采取合理的方式介入失独老人的生活, 协助其走出困境, 也是需要我们重视以及反思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社会心理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版

[2]荣格.心理结构与心理动力学[M].国际文化出版社, 2011年版

[3]杨梦蓉.论失独老人情感需求[J].理论与当代, 2013年第10期

[4]周静.失独家庭”, 谁来抚平你的伤痛[J].法律与生活, 2012, (14) .

生活现状 篇2

始于1978年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把农民从“共同贫困”的凝固状态中解放出来。以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微观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解放。1984年中国农业大丰收,第一次出现卖粮难,它意味着农业生产容纳不了如此众多的剩余劳动力,进城又被严格限制着,就在农村社区范围内自发向二三产业转移,就地办起乡镇企业。于是,就有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民工”。

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扩展到城市,城市二三产业获得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再加上粮食、副食品的购销逐渐放开,于是,“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的“农民工”大量出现了。“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主力军。

二、返乡农民工的困境分析

(一)“第二代农民工”的边缘人处境

民工群体悄然“更新换代”,“第二代农民工”已以全新的面貌走到历史前台。这是一股强烈要求加速融入城市、没有退路的潮流。有关专家指出,“民工潮”持续20多年来,这一特殊群体的总数已经超过1.2亿人,且数量还在增长,其流动的范围也在继续扩大。“与此同时,在这一群体内部,基于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初次流动时间、就业类型、社会资本等因素的不同而发生的二次社会分化也在不断扩大,从而使民工群体的差异性不断增强,相应的使民工问题也增加了许多新的变数。”

当今的第二代农民工大多是刚刚从学校毕业就直接进入城市打工,他们既没有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也没有吃苦耐劳的能力和精神,过分追求较好的生活,勤俭节约的品格逐渐淡化,第二代农民工整体生存能力要比第一代农民工弱。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为了自身的维持和发展,对农民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第二代农民工即使受教育程度较高高,职业期望值高,但是其工作耐受力低、不能吃苦、做事情往往情绪化,且频频跳槽的特点往往不被企业所接受。在经济危机这一大背景下,他们不得不踏上返乡的路程。另一方面,他们退回农村,又做不了合格的农民。大部分第二代农民工不会干农活,早已习惯城市生活得他们也绝不会过父辈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面对他们的现实情况却是:退回农村,他们做不了合格的农民;融入城市,他们很难逾越横亘在面前的制度、文化之墙。总之,比起第一代民工,他们真正成了既融不进城,也回不了乡的“边缘人”。

(二)失地农民工返乡无着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土地大量被征用,由于我国长期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以及失地农民相关权益补偿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等配套措施的不完善,农民失地后,严重边缘化,生活水平下降,生存环境恶化,陷

入“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境地。失地农民这一个独特的社会弱势群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农民失地后,大量外出打工以出卖自身劳动力而寻找谋生出路,但随着经济危机的日益影响,对于那些即没知识又没技术的失地农民工难以继续立足城市,只好提前踏上返乡的归程。失地农民工返乡后再次陷入“三无处境”,再一次给其心理带来巨大的阵痛。由于他们缺乏稳定平衡的社会保障的支撑,游离于农民与市民之间,成为了影响社会稳定发展不安定的重要因素。如何解决和处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健,同时也是促进城市化稳健发展的重要环节。

(三)经济危机引发家庭危机

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企业的大量倒闭、破产或大量裁员,使众多农民工失去工作,没有了经济来源,家庭收入减少,给家庭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

众多农民工的失业,使得家庭收入减少,经济困难从而引发婚姻问题。农民工大多作为家庭的顶梁柱,家庭的唯一生活来源,全家的生活一般都靠农民工在外打工的工资来维持。随着农民工的失业返乡,往往会引发夫妻关系不稳定,家庭的不和谐,离婚的概率也会随之提高。此外,家庭的经济困难往往会对社会治安造成不利影响,农民工受到生活的压迫往往走上犯罪的深渊。

同时,第二代农民工与其父辈的观念冲突会引发家庭的不和谐。第二代农民工见多识广,大多不屑于父辈们的任劳任怨,不屑于父辈们那种麻木作为一个被漠视的社会角色。在外务工形成了高消费的习惯,回到村庄,收入来源没有了,而消费习惯却难以改变。而父辈又看不惯他们的不节俭,看不惯他们饭来张口,游手好闲。两辈人短时期的相处,会互相容忍,而时间长了,冲突就不可避免。这种

(二)农民工生存的现状

1、收入状况 :收入水平是决定农民工在生活状况如何的最基本因素,是衡量农民经济层面适应度的最重要的指标。经过调查,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的月收入情况为:2000元以上只占5%,在600-1000元之间占了46%,`而城市在岗职工2003年月平均收入为2109.3元,2002年月平均收入为1821元。可以说农民工可支配收入与城市在职工差距更大,这是农民工在经济上适应度较低的根本表现。

2、消费行为:消费结构是衡量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从被访农民工中,主要支出是:食物占82%,寄钱回老家占53%、人际交往占50%,交通占42%,租房占28%,由此可见农民工以生存消费为主,消费层次较低。而根据《北京统计年鉴2004》的统计资料表明,食品占32。81%,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占18。29%,衣着占8。44%,相比之下,城镇居民食品支出的比例较低,娱乐教育文化、衣着的支出比重较大。这说明相对城镇居民而言,农民工们更偏向生存型消费。农民工的生活水平较低,仍以满足生存的基本需要为主,学习新知识、技能,进行投资的意识与经济能力很弱,从而也反映了他们对城市社会较低的适应度。

3、生活方式:由于农民工的劳动强度普遍较大,劳动时间较长,闲暇时间少,基本上处于一种工作、吃饭、睡眠这种原始、简单的生活状态,与一般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相去甚远。

4、农民工每天的劳动时间:从调查中得知,农民工的工作强度是大大超时的,符合劳动法一天工作8小时的劳动者仅占26.5%,也就是73.5%的农民工都属于超时劳动,得不到像城市居民那样正常的休息和娱乐,他们为了生存不停的工作工作!

5、就业受到限制:以户口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使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被人为地分割成了正规和非正规两种,城市管理者为了限制外地劳动力与城市工人的就业竞争,采取各种各样的政策来限制进入城市的外地劳动力数量(其实,很多研究已经证明了农民工进城没有形成对城市工人的就业竞争压力)。

一些外地劳动力流向较集中的城市,要求外地劳动力必须领取“五证”,即暂住证、出租房屋安全合格证、就业证、婚育证、经商许可证后,方有进入该地劳动力市场的资格。但是,要想做到“五证齐全”难度很大,由此达到了限制外地劳动力进入的目的。

6、没有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在笔者此次的调查问卷中统计出60%的农民工没有签订劳务合同。此外,不少劳动合同签订不规范,有的劳动合同只有职工本人签字,单位经办人签名,没有单位公章,有的只签订了试用期合同,还有部分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后不交给劳动者本人。由于劳动合同签订主体间存在不平等,一些合同订立的权利和义务明显不对等。在许多企业的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对职工规定了许多应该履行的义务,而对自己应该履行的义务则规定得很少,不少企业的劳动合同甚至缺少基本条款,如工作岗位、工资支付、休息休假等。劳动合同非但没有成为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护身符”,反而严重侵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解决返乡农民工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健全制度安排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5号)精神,改进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创业者的制度环境,我们需要对小额担保贷款进一步改进,其适用对象可以扩大到城乡创业者,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出全民创业的激情。

同时,在土地、税收、工商管理等方面给以优惠。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在用地、税收、工商管理、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解决了广大返乡创业人员的后顾之忧。

(一)建立针对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

农民工所从事的多为脏、累、重、险的工作,工作条件相对比较恶劣,涉及农民工的工伤及其他职业伤害事故不断见诸报端,在缺乏有效制度安排的情况下,一旦发生事故,有关的赔偿问题将引发无尽的纠纷,因此有必要尽快建立针

对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对农民工来说,这一制度不仅保证其一旦出现职业伤害事故可以得到相应的赔偿,而且由于建立起了针对城市农民工的工伤赔偿机制,用工单位将会更加注意用工过程中的安全保护措施,其结果将有可能大大减少农民工的职业伤害事故。而政府要做的则主要在于设计特定的制度,并将之作为一种优效品强制推行。应采用现代科学的安全管理手段,以预防为主,而不是“事后处理”型的管理和监督。

三)建立针对农民工的医疗和大病保障制度

大学新生生活现状的调查 篇3

关键词:大学新生 生活现状

大学是人生的重大转折点,然而初入象牙塔,面对全新的生活,许多新生在思想、心理上都会产生许多困惑和矛盾,从而导致了一些新生在大学生活中出现许多不适应的现象。这其中,有一部分同学显得无所适从,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带来很多严重的问题。根据新时期大学生的特征,从生活的适应性的角度,研究大学新生存在的一些适应性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1 调查对象及方法

1.1 对象 渭南师范学院新校区和北校区的大学新生

1.2 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对不同的专业在不同时段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所用问卷主要内容包括人际关系、学习、环境、生活和心理5个适应因素。

2 生活适应的相关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问卷771份,问卷回收率为85.67%,在回收的问卷中,有效问卷为650份,问卷有效率为84.3%。其中,1992-1993年出生的占86.3%;男性121名,女性529名;城镇生源31.7%,农村生源68.3%;独生子女占18.2%,非独生子女占81.8%;家庭经济情况困难的占31.3%。

2.2 调查的相关结果

2.2.1 离家的困惑 当代大学新生绝大部分都是90后,进入大学前对大学校园都充满了憧憬,对大学的现实性和社会性缺乏全面的认识,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会造成他们情绪上的失落感。尤其是进入大学后都没有主动地去确定新的目标,往往被动地按照学校的安排简单重复地生活,从而产生对大学的失望感。离开了家人的呵护和亲密朋友的陪伴,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真正开始独立生活,许多新生因为独立生活能力的欠缺而感到无助,因为习惯性亲密关系的缺乏而感到孤独。当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得不到同学的关心也不能得到家长的关怀时,就会心生埋怨与孤立情绪,出现无所适从的状态,但又不知道如何去排解困惑,进而可能诱发深层次的心理问题。在调查中,有63.2%的新生表示需要时间慢慢适应大学生活,仍然有3.3%说很难适应(表1)。

2.2.2 生活环境的落差 大学新生来自全国各地,也有一部分来自比较遥远的城市和农村。来到大学,必然会面对自然环境、地域环境的改变。南北地方环境的差异、城乡生活的差异、强烈的贫富差距以及校园环境风气的差异等等,都会造成学生心理很大的落差,带来不可名状的自卑感和浮躁。特别是,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新生会对自己的外貌、能力、价值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有了更多的关注,当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发生矛盾时,容易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使得他们不能更好地融入群体生活[1]。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生活,有的新生能很快“入乡随俗”。调查显示,80.6%的新生对于当地的方言没有太大的不适应,并有13.7%呈慢慢适应的状态。可是有的新生却相反,他们非常拘谨、胆小,平时又缺乏与别人的交流沟通,显得有些不太合群,导致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学校的生活。从整体上看,在调查中发现对于目前的大学生活,有36.3%的新生比较满意,但也仍然有36.6%不太满意(表2)。

2.2.3 生活习惯的困窘 青年期的新生独立意识较强,却又存在依赖的心理[1]。很多大学生都意识到自立自强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仍有一部分学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相应的生活常识。来到集体宿舍,每个人不同的生活习惯难免会影响对他人的看法,甚至会造成对他人的厌恶感。而且不同的人作息习惯不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睡眠质量受到影响。面对大学的自由式生活,很多新生会形成不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甚至造成神经衰弱。调查显示,有39.1%的新生不习惯学校的作息时间,33.4%的学生感到自己的起居生活不规律(表3)。好多大学对大学新生的内务考核有一定的要求,所以每天都要打扫宿舍卫生。对于一些独生子女来说就不愿意去分担宿舍内务的任务,这样会影响到宿舍内部的人际关系。换了一个新环境,饮食方面也会有所不一样,可能由于水土不服、饮食习惯的偏差和个人喜好的不同,新生一开始会形成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调查显示,大约有25%的同学感觉对学校的饮食不满意,59%的同学表示不习惯当地的饭菜。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由于不按时就餐,饿的时候就随便买些饼干、方便面之类的零食充饥,这些都影响了正常的饮食规律。总体上,面对生活习惯的困窘,有43.1%的新生是由于饮食的不适应,16.4%是由于作息时间的不适应,仅有4.2%是因为其他原因。

2.2.4 经济方面的紧张与混乱 进入大学,结束了高中紧张烦躁的生活,远离了父母的束缚唠叨,大多新生开始了自由式而无计划的生活。如今,在大学的自主生活中,一切生活所需都要自己购置,而面对花色品种繁多、琳琅满目的商品,大部分学生会觉得无从下手,部分学生一般都会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认为没钱了父母就会补给,在经济上拥有了较大的自主支配权,从来不会考虑如何合理管理使用生活费这个问题。

在调查的人群中,68.3%的新生来自农村,并且有31.3%的新生家庭经济情况困难。现在的大学生赶时髦、讲排场的风气越来越浓,有些还过于追求所谓的“社会化”,有的学生常出现“经济危机”,由此会影响学业的完成和导致心理问题[2]。有49.3%的学生表示日常生活消费紧张,于是以各种名义向父母追加生活费用,或者是向朋友借钱以抵日常开支,导致经济方面的混乱。另外一些学生则投入“经商”热潮,而大部分学生在业余时间靠兼职打工来赚取生活费用。

2.2.5 课余生活的丰富与空虚 相对高中生活来说,大学的课余时间增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也增多了,但是对习惯被安排的学生来说,要自己安排那么多的课余时间还不太适应。调查显示,面对大量的闲暇时间,只有17.7%的新生能够做到合理安排,而19.5%的新生是处于一般状态,17.1%的新生是比较混乱甚至是很糟糕(表4)。新生的空暇时间主要用来看书、学习,也有部分的学生用来进行娱乐、运动和参加社团活动等。而且只有26.5%的新生没有参加社团活动。其中,有些新生认为参加社团的目的不仅是为了锻炼自己,还有利于综合测评加分。当活动与学习之间发生冲突时该如何选择,这对大多数新生来说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有些同学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但是却有小部分同学不知道自己在为什么而忙;而有些同学则既不想学习,又不参加活动,课余时间大多数在寝室中荒废,每天无所事事,由此产生空虚感和厌倦感。也有一小部分学生经常光顾网吧、桌球厅等娱乐场所,甚至无节制地沉迷其中。这表明,82.3%的新生都面临着合理安排课余时间的难题。

2.2.6 管理方式的宽松与失落 在中学,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和学习指导都比较具体,校规较严格,学生自由支配的项目和时间不多。相比而言,大学的管理制度较为宽松,大学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我能力的发展,所以在学习科目、时间支配、生活安排等方面的自由空间较多,在班级、宿舍、社团等都是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学习中无人督促,生活中无人管理监督,自己不但要学会管理自己,还要适当地管理他人。突然的转变让部分新生无法适应,有些新生也不去尝试适应,反而任由自己随心所欲,甚至有29.6%的新生不知道如何去改变这种状况。长时间的无规律无管理的生活会使新生心里出现一些排斥现象,不愿意去做自己不想做但应该要做的事情。过于松懈的生活会引起诸多情绪纠结,当情绪无法疏解调适时,将不利于新生的心理健康发展[3]。

2.2.7 自我角色转换的挑战 当今的大学生很多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和“小公主”,在高中阶段是学校里的优等生或者是班里受人关注的人。而在人才荟萃的大学校园里,大多数新生可能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因此不能表现出自己的优势,而且还要一下子从别人以自己为中心转变为自己去适应他人和环境的状态,当自己的心态不能相应地得到调整时,新生就会容易表现出苦恼、焦虑和无所适从的现象。此外,大学也是半个社会,不再像高中生活那样一切以学习为主,在大学除了要学会学习,还要学会处事与做人,并且要在新的环境里寻找适合自己的角色和位置,这种自我角色的转变不仅会导致内心的冲突,它还会影响到人格的完善[4]。很多学生都是带着家人的高期望进入大学,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社会就业的高要求和高标准,即使还没有到工作的时候,他们也会产生对社会的适应和社会角色的确定的焦虑感。调查显示,有70.6%的新生时常关注自己的专业以及将来本专业的就业情况,56.3%的新生有想过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但没有实施,也有0.6%的认为没有那个必要。其中有20.5%的新生已经尝试去拓宽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方面以提升自己了。这表明,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如何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从而为未来努力,正是摆在大学新生面前的严肃课题。

总之, 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新生难免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和困难,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现象,这需要大学的各种职能部门从自己的责任出发,广泛关注大学新生,了解不断变化着的大学生的生活状态,根据不同地域、民族、类型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抓住新生入学的关键时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冯江平,安莉娟.青年心理学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第155页,第150页.

[2]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第178页.

[3]陈金定.青少年发展与适应问题理论与实务[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第134页.

[4]侯玉波.社会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M].2007-1,第243页.

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11XK019)。

作者简介: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 篇4

据调查, 我国农村平均每人每天的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86kg, 全国农村一年的生活垃圾产量接近3亿t, 至2007年底, 全国仅有26.8%的行政村设有垃圾收集点, 每年上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得不到任何处理而被随意弃置。未处理的生活垃圾是农村生活环境的污染隐患, 不仅侵占了大量的土地, 而且极易污染土壤、大气及水体, 传播疾病, 造成农村居住环境的恶化, 威胁着农村居民的安全健康。由于不同地区在生活习惯、经济状况以及各级地方政府的管理理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目前各地的农村生垃圾管理水平不一, 在管理的方式方法上也不尽相同。

1 远郊农村或偏远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在我国经济一般或不发达地区, 大部分农村的生活垃圾还普遍处于粗放的“无序”管理状态。当地基本上是“四无”:无环卫队、无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无垃圾清运工具、无处理垃圾专用场地, 村民自行将生活垃圾清理到户外, 随意丢弃或堆放, 村内卫生环境较差甚至恶劣。我国大部分偏远农村没有符合标准的垃圾处理设施, 仍以利用废旧坑塘简易填埋为主。有些村庄的生活垃圾根本不作处理, 随意堆放在村外、路边、河流旁, 且不能及时覆盖, 二次污染严重, 制约了后续处理方案选择。

2 经济发达地区农村或大城市周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我国少数地区, 主要是经济较发达地区或大城市的周边农村, 如北京、深圳、上海、浙江等地, 建立了科学的垃圾管理机制, 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统一收集、运输和处理。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 (市) 集中处理”的城乡一体化的运作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取得的实际效果很好, 但是运输成本较高, 所以目前在广大农村, 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的推广有一定的难度。某些经济条件较好或当地政府对环境保护较重视的农村地区, 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农村的垃圾处理技术和方式。如河北省一村, 在将村各户收集上来的垃圾送往填埋场之前, 要经过一道网筛过滤分类的程序。过滤出来的细土、碎柴草、菜叶等回收制成农作物的有机肥料;粗渣、细石、砖头等统一存放, 用于填坑、修路;废塑料、废弃物等不可回收利用的垃圾焚烧后放入垃圾填埋场。采用这套技术, 该村每年可清运处理垃圾50t, 生产有机肥料10t, 节约垃圾填埋空间50%以上。

3 小结

农民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篇5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这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也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立足新的发展实践,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对农村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稳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大力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2005年12月11日,中办、国办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针对解决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突出问题做出了全面部署。于是在寒假期间我对梨园村及周边两个临近村庄的农村文化现状进行了调查,由此得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新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成因,并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振兴新农村文化的一些建设性建议。

此处探讨的文化生活,指的是农村居民除参加物质生产劳动以外的其他活动,例如学习娱乐、风俗活动、人际交往等。由于种养面积和数量的狭小、农田耕作方式的现代或务工时间的灵活性,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居民“八小时以外”的时间相对较多,因而他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较强劲。这种需求促使“其他活动”的产生和活跃。这些活动不仅显示了农民的文化需要和精神追求,反映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而且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了解其现

状并予以分析应对,使之得以丰富和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农民文化生活的现状

近期,对全乡农民文化生活现状和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农民文化生活的现状令人担忧。

1、文化生活贫乏。通过对100名不同文化程度村民的问卷调查,他们的日常文化生活方式主要有看电视和打牌(含扑克、麻将、字牌等)两种。其中,94.6%的被调查者表示,看电视是日常最主要的文化生活方式,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在两个小时以上。除了看电视之外,最普遍的就是打牌,一走进农村,闲散无事的农民三五成群玩扑克、打麻将的情况随处可见,而且没有不“带彩”的,其带彩数额一般在1-10元不等,一次牌局的输赢大部分在几十元以上。其他的像棋类、球类之类的活动开展得很少,玩电脑游戏和进行业余文艺创作的人更少,很多35岁以上的人甚至不知道上网是怎样一回事,家庭上网为空白。

2、“三难”问题突出。这里讲的“三难”问题是指农民看电影难、看戏难和看书难。从问卷统计和谈话了解的情况来看,93%的农民过去一年没有看过电影和戏剧演出,看过的也仅限于一两场,并且大多是到外村观看的,是条件好的人家办红白喜事请来的。政府虽然每年都开展“三下乡”活动,但对于广大农村来说,一年有限的活动确实是杯水车薪。以前活跃在农村文化市场的电影和戏曲如今却成了农民文化生活中的一种奢侈品。通过调查,八成以上的的农民因为在家门口看不到电影、戏剧和其他形式的文艺演出而对文化生活感到不满意。此外,从调查情况来看,有70%的农民没有阅读习惯,不经常学习新的农业技能和科技知识。在其中有阅读习惯的人中,有55.6%是40岁左右的中年人,其阅读主要目的是获取农业科技知识,而年轻人阅读则是主要是为了娱乐。由于有图书室的村很少,其阅读的途径基本都是找亲戚朋友借阅的,自购的很少,本次调查对象的农民家中书籍(不含中小学教材、教辅读物)藏量最多的不超过20本,近九成农民不买书。

3、个人信仰缺失。100名被调查村民中只有7人信仰共产主义,3人信鬼神,90%的人什么都不信,其中信仰共产主义的人信仰理由不明。这充分说明,当前农民存在严重的信仰缺失,非常需要正确引导。调查中未发现教会组织开展活动的情况。调查结果充分说明,虽然当前我区农村的生活条件已普遍改善,但与物质水平的显著提高相比,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远远滞后了。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原因,农民工因为打工收入有限,不舍得将钱用于文化消费;二是社会原因,社会各方面对农民的文化需求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不过在调查中我们感觉到,农民的文化需求是十分迫切的,他们希望政府能够定期进行一些电影、戏曲、图书、歌舞等文艺演出下乡活动,希望村里定期组织科技培训。

二、改善农民文化生活的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要求我们采取更为有利的措施,更新的发展思路,创新内容与形式,开创农村文化工作新局面。乡镇文化站是农村文化活动的载体和组织者,直接影响农村文化建设。怎样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主要从农村文化站建设着手,我建议:

1、大力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组建村级文化骨干队伍。目前全区大部分乡镇文化站不过是一个空壳机构,人员未专用,设施场地缺乏,开展活动无经费。在巩固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在每个村委会设立一个文化骨干的岗位,经自愿报名、民主推荐、才艺展示、组织考核等程序,在当地农民中选拔一名有知识、有责任心的文化骨干上岗,让其负责全村文化事宜。对村文化骨干可以由区、乡两级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年终时进行考核,群众满意的续聘,对不合格者解聘。

2、积极开展“送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一是要建立良好的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将送文化下乡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标要列入目标管理考核,不断丰富“送”的内容,活跃“送”的形式,选择“送”的时机,使“送文化”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二是政府设立文化建设专项基金,免费送电影、送戏、送图书到农村及开展大型文艺进村(社区)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三是对各级专业剧团的下乡演出给予演出场次的补助,同时鼓励民间文艺团体的演出和自娱自乐活动。四是政府应当采取相应措施鼓励各级艺术团体到农村演出,按照剧团演出场次及相应演出成本,地方财政给予一定的补贴,在保证演职员基本生活的情况下,保证让广大农民多看戏,看好戏。五是积极贯彻实施省“十一五”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定期免费为农民放电影,对下乡放电影进行补贴。文化单位可加强与科技单位的协作,在每部文艺片前放映农业科技宣传片,既满足了农民的需求,又可以集中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

3、培养民间艺术传承人,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农村流传多年的传统文化形式亟待保护和抢救。比如,我乡原有农民磨漆画艺人60多人,现在能坚持的只有2人;扎故事人员过去有几个班子20余人,现在只有4、5人。对于这些日益萎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和抢救,比如,采用经济补助和奖励的方式,鼓励艺人培养传承人等,确保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经过我们的实践与调研,我深深的认识到:在一定意义上说,农村文化的相对落后,是制约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着力点。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更要

充分地认识到,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必须把农村文化建设好、发展好。

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与特点 篇6

关键词:空巢老人;养老情感依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26-01

一、何为“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独自居住的中老年人。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发展,“空巢老人”数量的增多,这已经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空巢老人"成为了一种社会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也成为了重中之重。

二、“空巢老人”原因

(一)个人原因造成的“空巢老人”。一是老人自己希望过独立生活,得到更多自由。这部分老人大多是思想比较前卫,经济水平较高,而身体状况相对良好。二是老人不愿意换到新环境居住,因为对老宅有深厚感情,便选择了独立生活。

(二)家庭原因造成的“空巢老人”。一是因为社会观念,生活习惯的不同,老人与子女之间存在的代沟使得为了避免生活在一起产生问题而产生的空巢。二是子女忙于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去照顾老人,老人无法从子女那里得到关怀,便只能独立生活。三是由于住房条件原因父母无法与子女同住导致的空巢。

(三)社会原因造成的“空巢老人”。一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住房条件改善,大多数子女婚后都会出去买房,独自居住,这就造成了空巢现象。二是子女由于工作原因在外地上班造成的空巢。三是由于女儿结婚嫁到异地而导致的一些独生子女家庭造成的空巢。

(四)自然空巢造成的“空巢老人”。简而言之,自然空巢造成原因就是主要有三种情况,分别为终身未婚导致的空巢,结婚未育导致的空巢和已育子女,但是子女离世导致的空巢。

三、“空巢老人”现状

目前我国“空巢老人”对自己生活现状的满意度相对较低,无论是从身体状况还是心理状况出发,都不甚满意,总结出来,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空巢老人”独自在家,经常郁郁寡欢。“空巢老人”多半时间为自己在家,由于长时间与社会新鲜事物得不到接触,不懂得使用新兴沟通软件,并且由于年龄较大,不方便外出,造成的与外界长时间得不到沟通。居住在农村的“空巢老人”这种问题更加严重。

(二)“空巢老人”居住环境较差,收入较少。“空巢老人”的经济来源主要为其儿女所资助,其次为劳动所得包括养老金和打工所得,这导致了“空巢老人”物质生活的不够丰富。而且在社会知识和结构中处于弱势群体的“空巢老人”无论是身体方面还是知识层面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这导致他们没有能力去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来丰富其日常生活,这也是导致其生理与心理发生问题的原因之一。

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健全,降低了“空巢老人”的满意度。

政府虽然在经济方面对“空巢老人”进行了帮助,但是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空巢老人”的问题。由于“空巢老人”从其他社会组织的帮助不足,并且社会一些福利措施的不健全也并不能提高“空巢老人”的业余生活,这使得“空巢老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精神层面得不到满足。

四、“空巢老人”特点

(一)心理特点。“空巢老人”常伴随的是一系列的心理疾病,因为独自在家,这些老人大多都有被遗忘感,失落感,孤独感与无助感,也会感到生活没有趣味,终日郁郁寡欢,同时也会经常感到自责,认为自己对子女关心不够。

而且目前由于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健身娱乐设施不足,也导致“空巢老人”在家无所事事,能能无聊的浪费时间。这就导致了“空巢老人”的心理容易发生疾病,而长时间的不外出,不与人沟通更是加重了这种现象。

(二)身体特点。由于“空巢老人”经济来源不足,医院费用又很昂贵,老人经常是因为怕浪费金钱而不去看病,导致最终疾病危及生命这一现象。而独自居住的老人大多身体不便,而这些老人大多为了不给自己子女造成经济负担,经常隐瞒自己的病情,空巢老人的饮食起居完全靠自己打理有的老人自理能力很差能吃一吃饭穿衣都很难解决,这就导致了“空巢老人”身体大多不好,所以更不容易外出。

五、解决措施

(一)努力探索新型养老,让老人在家也能得到照顾。虽然大多数“空巢老人”独自居住与人沟通不便,但依然喜欢独自居住在家而不选择养老院或者是其它相似的机构中心。所以说家庭养老依然被大多数人所认同,就现有情况来说,很难被其他方式代替。所以我们应该多与老人的子女进行沟通,让他们经常回家探望。

(二)建立互帮互助模式,帮助“空巢老人”解决问题。“空巢老人”家庭生活困难,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帮助。建议在社区环境中,可以给“空巢老人”进行一对一的结对,既可以使“空巢老人”多与人交流又协助了“空巢老人”融入社区建设。让老年人在新的环境中仍然能保持原有的生活习惯,在同龄人的帮助下也能使老人得到快乐,这有利于恢复老年人正常的生活能力并且能够使他们建立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关系。

(三)完善“空巢老人”医疗保障体系。“空巢老人”遇见的困难不单单是心理上的,在生理上也容易受到自己大的风险。当“空巢老人”生病时却没有很好的医疗保障,这就给帮助“空巢老人”提供了很大的困难。而且农村医疗设施不够完善,人员专业度较低。当“空巢老人”的身体发生问题时不容易被解决。所以要努力完善农村老年保障医疗体系,让经济困难的农村“空巢老人”也能够得到救治。

总而言之,对于家庭条件差,身体状况不理想的“空巢老人”,政府应该进行免费的救助,在医疗设施与制度上进行完善。对于大多数身体状况良好的“空巢老人”来说,国家应该多多修建有关的养老设施,比如可以多新建一些社区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这样可以让“空巢老人”多多与人沟通,在娱乐的同时,也能在生理与心理上得到满足。

小结

空巢老人精神生活现状分析 篇7

1 国内外空巢老人现状及趋势

我国对空巢老人精神赡养不够重视, 农村空巢老人和城市空巢老人又有差别, 农村空巢老人收入水平低, 生活负担重, 大多数空巢老人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6成以上空巢老人对养老持悲观心态[2]。城市空巢老人家庭比例已达到49.7%[3]。城市社区空巢老人文化水平较高, 经济状况较好, 获得医疗保健服务的途径较多。但农村和城市空巢老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问题, 如孤独、寂寞、空虚、情绪低落、悲观、抑郁等心理问题, 影响其生存质量。

国外较早地关注到了老年人的精神问题, 也构建了包括政府、宗教、社会与家庭等多方位的社会支持体系。由此可见他们大多数集中于研究养老模式与社会支持方面。另一方面, 国外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条文做保障, 并逐步形成了“医院—社区护理机构—家庭护理机构”的一条龙服务, 建立了“疾病护理—预防保健—生活照顾”为一体的网络系统。如英国的社区护理, 其组织机构、保健服务制度较完善。社区服务工作主要由社区护士完成, 包括家庭保健、心理卫生、残疾人照顾、健康教育等方面[4]。新加坡形成了医院—社区护理中心—护理之家—白日护理双向转诊的服务网络[5]。

2 空巢老人精神问题的影响因素

2.1 经济状况

经济状况是制约空巢老人享有卫生服务、物质消费、精神享受的重要原因。“老有所养, 老有所依”是所有老年人的共同愿望。王乐军[6]认为经济收入水平对农村空巢老人生命质量的影响最大。城市空巢老人大多数有固定经济收入, 月收入在1 000元以上的占58%, 近半数空巢老人很容易支付医疗费用, 仅有1/3的空巢老人认为经济收入不够[7]。因此较差的经济水平不但影响躯体健康, 也影响空巢老人的精神问题, 降低生存质量。

2.2 家庭方面

由于计划生育国策的成功实施, 传统的大家庭已经逐渐被核心家庭所取代。“421”家庭结构中的独生子女离开家乡外出求学、务工、经商等活动, 只留下空巢老人独自生活。子女的离家所带来的空巢现象, 给空巢老人的心理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冲击, 有些子女虽然给予空巢老人足够的经济支撑, 但弥补不了对空巢老人在生活方面的照顾及亲情和精神慰藉, 使其易产生思念、孤独、悲观、抑郁等消极情绪, 严重影响空巢老人的心身健康。尤其, 孤独感是空巢老人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由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完成的调查表明, 我国农村有35.1%的老年人经常感到孤独[8]。

2.3 个人方面

老年人本身生理机能下降, 各个组织器官功能逐渐减退, 抗病能力减弱, 容易产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支气管哮喘、脑血管等疾病。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疾病认识不够, 从而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空巢老人本身自立程度不强, 不能够有效克服孤独感和寂寞感, 并且与别人或邻里彼此沟通少, 不能够随时将自己的苦恼与烦闷倾诉给他人, 反而闷在心里。对于参加文艺集体活动不主动积极, 总是采取躲避心理的空巢老人, 没办法把自己融入社会中, 因而导致精神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无法调整。

2.4 国家方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子女选择外出打工, 以至于空巢老人越来越多, 政府对空巢老人的照顾制度不完善, 没有良好的政策支持关心爱护空巢老人的精神状况, 只对国家或有些地区的经济、文化或工业方面进行投资与发展, 而往往就忽略了建立空巢老人的一些社会保障制度, 也没有真正启用社会中的一些志愿者的作用, 社会生活中的法律体系不够健全。虽然我国有家庭养老、社区养老、专业机构养老等多种模式, 但老年医院、老年病房和老年门诊在医疗服务机构中所占比例较低, 敬老院、养老院、社会福利院等数量有限、形式单一[9]。

2.5 社区方面

对于社区来说, 没有动员社区人员参加与空巢老人沟通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充分利用有利于解决空巢老人精神问题的一切资源。在社区文化方面, 社区对空巢老人的关心不够, 社区文化少, 如在春节、中秋节等重要节日开展活动少, 未使空巢老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业余活动建设不全, 大多数社区没有业余活动场所供空巢老人娱乐, 使空巢老人之间不能及时相互沟通, 导致老年人产生“得过且过”的心理。我国的社区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不健全。一方面, 由于社区医疗卫生保障条件差, 不能及时为空巢老人解决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病痛折磨, 再加上长年患病, 医疗报销比例低, 就医费用高等现实问题, 致使空巢老人通常都是小病忍、大病拖, 并且感到忧郁、焦虑、孤独、情感空虚。另一方面,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注重空巢老人的精神问题, 不能及时为空巢老人排解心理问题。

3 展望

3.1 子女方面

亲人的关心体贴对空巢老人来说是最好的精神支柱, 子女除提供空巢老人日常生活物质保障外, 应多给空巢老人一些精神慰藉, 常回家看看, 多关心、多沟通、多问候、多陪伴空巢老人, 并动员亲戚朋友共同关心他们, 使他们感到精神满足, 心情舒畅。

3.2社区方面

为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应建立一套配备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系统, 提高社区医疗护理质量。为空巢老人建立健康档案, 定期对空巢老人进行健康咨询服务, 采用心理调适方法缓解空巢综合征, 使其正确看待空巢现象并调整适应这种变化, 多与空巢老人交流, 关心他们的心理状态, 适时帮助其调整, 营造有利于空巢老人身心健康的社会氛围。社区可以为城市空巢老人提供“精神赡养”, 使之有强烈的心理归属感[10,12]。举办一些集体活动, 鼓励空巢老人参加文化娱乐活动, 增加健康活动场所, 如开设棋盘室、阅览室、康复室、舞蹈室等, 为空巢老人参加各项活动提供基础, 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重塑社会功能, 体现自我价值, 真正实现“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社区应多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和各项文娱活动, 鼓励空巢老人尤其是丧偶的空巢老人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 增强人际交往, 增加对空巢老人的正性刺激和引导, 同时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 组成各种志愿者队伍, 如“老人服务小组”“送温暖小组”等, 开展上门服务[13]。

3.3 国家方面

政府要重视改善空巢老人的居住条件, 增强对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力度, 提供社会救助, 促使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 增加空巢老人的生活补助, 减轻经济负担, 解决其后顾之忧。加强老龄工作, 尤其是基层老龄工作, 设立专门老年人机构, 开展统计调查, 掌握空巢老人的信息, 建立空巢老人档案, 向空巢老人提供反映问题的机构, 并协调有关部门, 使空巢老人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政府以独居老人作为空巢老人工作的重点, 采取包干负责、联络关照制度 (如电话联系或委托他人关照等) 落实其安全保护措施, 可以加强养老护理人员的培训。将空巢老人问题纳入政府老龄工作的议事日程, 制订长远规划, 从根本上解决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 满足他们的需求, 提高他们的精神生活质量, 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

3.4 做好空巢老人的心理护理

在社区和乡村开设心理咨询室, 为空巢老人免费提供心理咨询及健康指导, 帮助空巢老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对于心理问题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朱碧莹[14]提出使用中医疗法预防空巢心理, 如疏泄开导、移精变气、养心宁神、因势利导等方法, 但尚未有实践结果报告。护理人员可以帮助空巢老人做好心理护理, 引导空巢老人制定自己生活的目标, 培养兴趣, 积极克服孤独寂寞的心态, 保持心理健康, 以实现健康老龄化, 培养幽默感及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宽容对待生活中的人和事。保持一定的社会关系, 从而重建自信, 实现老有所用。改善家庭关系, 与子女保持联系, 配偶健在的空巢老人应相互关怀、安慰, 共同排遣寂寞。

4 小结

不同人群体育生活方式现状研究 篇8

1青少年体育生活方式现状

由于青少年儿童这个年龄阶段群体基本上都是在学校接受教育,因此其体育生活方式的发展是基于家庭、学校和自我三方面因素来决定的。通过查阅和分析文献资料发现:由于青少年儿童学业压力大,国家提供的体育公共场所和设施的短缺,学校对“两操三课”的落实率不高以及学生体育锻炼观念浅薄等原因,我国青少年体育生活方式的发展水平较低,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 1主观体育认知

体育观念是人们经过长期的体育实践及理性思考而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的抽象概括。体育认知作为一种内在驱动力,在现代体育发展中起着明显的导向作用,直接影响体育锻炼活动的发展水平。张绍礼通过对青少年在性别、年龄段、城乡中小学等的调查研究表明:青少年的体育观念普遍停留在对体育的感性认识上,即喜爱体育,尚缺乏对体育活动的理性思考,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等的认识程度还不够,未形成稳定的兴趣爱好水平, 而恰恰深层次的理性认知才是决定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3]。

1 . 2体育锻炼情况

通过对南京市、辽宁省、上海市等地青少年校内体育锻炼情况总结归纳发现,除了体育课外,学生在校参加其他体育锻炼和体育比赛的次数很少。“应试教育”造成的青少年“学习压力大”仍然是制约其参加体育活动的最主要因素“,乏场地设施”、“没有兴趣”是制约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以辽宁省为例,除了必须要上的体育课外,每天在校参加其它体育锻炼时间在0.5~1h之间的占26.1%,0.5h以内的占35%,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占14.2%,对学生上个学期参加各种类型的体育比赛的次数进行调查,22.6%的学生从不参加,25%仅参加过1次,38%学生参加过2~3次,参加4次或4次以上的占12.6%[4]。

1 . 3体育锻炼的项目选择

在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方面,不同性别的青少年有着不同的体育项目选择。其中,男生排在前3位的运动项目是球类、轮滑、跑步,他们喜爱活动量大、在开阔场地进行的竞技和对抗性较强的球类等运动;而女生热衷选择于健身操或舞蹈、轮滑、球类等项目,偏向于运动负荷中等、艺术感强的健身操项目,体现出鲜明的心理、生理等性别上的差异。因此,在体育教学及课余活动的安排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相关的需求和兴趣,鼓励学生学习多种健身技能,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促成青少年学生形成正确的健身价值观和终身体育思想。

2青壮年体育生活方式现状

2 . 1体育生活的认知态度

不同职业、学历和社会分层的青壮年有着不同的体育认知态度。研究表明:在多种职业调查中,青年教师的体育态度平均分远远高于其它专业的平均分。而在婚姻对体育锻炼的影响方面状,己婚青年体育态度的平均分高于未婚青年的平均分,体现青年成立家庭后,对自身健康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方面有了更高的认识和强化。从年龄上看,青壮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越高,体育态度也趋向于良好。但是总体而言,由于青壮年正值生命力最旺盛的阶段,要忙于事业和家庭等事物,加之社会竞争压力的客观存在,对体育不感兴趣或觉得身体好无需锻炼的人数占的比重较大,青壮年参与体育锻炼的认知态度并不理想[6]。

2 . 2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

基于青壮年这个群体所占人数之大、种类之多,故从青壮年男性和女性两个维度作为对象展开探讨。调查发现:青年总体的体育人口率为21.5%,超过1/2以上人口虽非体育人口但有基本锻炼习惯,近1/3人口不锻炼,而教育程度、性别、城乡地域是影响福建青年锻炼的重要因素[7]。职业青年大多数选择集体性体育锻炼的形式,他们参加体育锻炼通常与朋友、同事或家人一起活动为主。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段选择上,男青年多选择在晚饭前进行活动, 他们倾向于选择锻炼强度较大、刺激性较强的项目;而女青年则倾向于在晚饭后进行体育锻炼,主要以选择能够瘦身塑形的小强度的锻炼项目为主;而职业青年的体育锻炼频率、锻炼持续时间和体育锻炼强度方面,男青年的体育锻炼行为程度均高于女青年[8]。

2 . 3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

影响青壮年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对体育生活方式的认知态度、职业特点、闲暇时间、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高低、性别、年龄大小,是否婚配、身体健康状况和场地设施等。

3中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现状

特定的中国国情决定了农村中年人口要大于城市人口,因此在这个部分,不仅分析城市中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的发展情况,还得分析农村中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的发展情况。

3 . 1中年人体育态度现状

我国中老年人体育锻炼动机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不仅有生理需要的驱动,还有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不仅有外在的动机,还有内在动机。具体表现在:(1)保持和增进身体健康;(2)社会交往; (3)追求自我发展。而第一和第二所占的比重较大,第三比重较小。现实表明:中年人体育态度认知尚停留在体育的基本功能方面,注重于体育的健身功能,而忽视了体育展示自我、提高生活质量、享受幸福感和发展自我等高级功能,由此也导致了部分身体健康的成年人忽视体育锻炼的现状,表明了其动机处在低层次水平阶段 [9]。

3 . 2中年人体育锻炼参与现状

3. 2. 1体育锻炼的项目

在体育锻炼内容的选择上,中年人以散步、跑步、小球(羽毛球、乒乓球)、大球(篮球、排球、足球)、气功、太极拳、交谊舞、健美操、自行车、健身器活动、跳民间舞、游泳为主要参与项目,并呈现逐渐减少趋势。其中,散步与跑步是广大中年人首选的体育活动方式,小球也是广大中年知识分子比较喜欢的体育锻炼内容,而就三大球而言,主要以篮球为主且大多以所在单位组织的比赛形式出现,很少有个人的主动行为。另外健身气功、太极拳、交谊舞、健美操等项目也受到中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10]。

3.2.2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和时间

就国内学者对中年人体育锻炼现状已有的研究而言,中年人群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并不乐观。以“体育人口”所占人数比例而言,还未足30%,离1996年国家对体育人口所占的人数比例31.8% 都上存在一定差距。而就锻炼时间而言,中年人群因工作繁忙,社会、家庭压力大,许多人身体虽处于“亚健康”状态,但仍然无暇锻炼。由于此类人群客观的身份条件,也进一步导致了中年人群体育生活方式发展水平不高的现状。

4老年体育生活方式现状

4 . 1老年人的体育意识

由于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身体生理机能的逐步下降,老年人对健康的渴望,以及通过体育锻炼来寻找快乐和扩大交往的机会的功能,城市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发展较为良好。从锻炼动机来看, 第一是健康动机排列;第二是精神寄托;第三是防治疾病;第四是扩大交际。老年人对体育锻炼功能得认识也折射出老年人对体育锻炼认识的不足,对体育的健身康复功能扩大化,更多的停留在体育的本质功能,而对体育的社会效应及体育调节心理疾病的功能认识不足,总体体育认知水平还有待提高。

4 . 2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特征

4.2.1锻炼时间

以雷震、张伟(2010年)对安徽省城市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现状调查的研究为例,不难发现:老年人持续锻炼的时间存在着性别差异。其中,女性的持续锻炼时间要高于男性,以60min为界,男性一般锻炼的时间都在60min以下,而女性锻炼的时间多在60~90min左右。

4.2.2锻炼场所

根据学者已有的调查研究发现: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多选择在离家较近的广场、公园、居民休闲娱乐区等公共场所,很少有人参加收费的体育锻炼活动场所。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老年人体育消费意识的观念淡薄,对体育消费的认知还处于较低层次。

4.2.3锻炼项目

在老年人参加的体育锻炼中,体育项目呈现出多样化,并在性别上存在差异差异。大体来说,老年人选择的项目多是有氧运动, 运动量小易控制且受场地器材的限制较小。散步、门球、羽毛球、武术、舞蹈等深受老年人喜爱,但对于现代化的新型体育项目,参与程度较低,与国际老年体育项目尚有一定差异。这种现象也反映出老年体育项目应老年人生理特点、经济发展水平、风俗习惯、偏好等,因此有关部门在开发老年体育项目要做到因人、因地、因时制宜。

4 . 3制约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因素

根据目前我国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发展水平的现状,得出以下影响其发展水平的因素。

在主体意识上,老年人休闲观念落后,体育意识淡薄。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发展阶段,目前处于老年阶段的人群,主要集中于建国前后时期出生的人群,这类人群保守国家发展的动乱之苦,在青壮年时期饱受生活艰苦,特定的历史背景早就了当前老年人群文化素质偏低和休闲意识观念淡薄的现状,加之以“文化大革命”迫害为代表的事件一直将休闲娱乐等活动视为资产阶级情调,以为压抑和排斥,客观上也增进了老年人群抵制文化娱乐健身等活动, 因而使得他们在晚年时期既没有休闲的观念又没有休闲的技能, 体育意识比较淡薄。

从社会环境因素来看,我国大众健身资源不足、社会支持系统薄弱、相关服务意识淡薄。体育活动最能促进老年人身心全面发展,然而现阶段我国大众健身体育场馆与设施的严重不足制约了老年人的健身需求。长期以来,我国的体育事业都是把竞技体育作为主体和重点,忽视社会体育的健身功能、文化功能和经济功,这使得体育运动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远离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不仅打消了部分具有健身意识群体的锻炼积极性,同时也迫使部分人放弃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

5结语

中职学生课余生活现状及对策分析 篇9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抽样调查法, 对学校2014级计算机班、煤化工班及驾修班的90名在校全日制中职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男生64人, 女生26人 (见图1) ;其中计算机专业18人, 煤化工专业40人, 机动车驾驶及修理专业32人 (见表1) 。此次调查采取课堂提问, 举手表决的形式, 共提问学生90人, 有效回答88人, 有效率为98%。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 以达到调查分析与研究。

(一) 课余时间充分。

中职生的课余生活时间充沛, 但是处于自主思索形成时期的他们, 往往逆反于被安排, 但他们自主安排的课余生活多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长期循环往复, 课余时间便成为无所事事、无所适从的时间。据调查, 除双休日外, 学生每天可支配的课余时间比较多。

从图2中得知, 可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均在1小时以上, 其中可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在1~2小时的有17人, 占总数的19%;2~4小时的有45人, 占总数的50%;4小时以上的有28人, 占总数的31%。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中职生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普遍在2小时以上, 说明没有升学压力的中职生课余时间充裕。

(二) 课余生活对待态度。

表2的数据表明, 基本上没有人认真对待课余生活, 略微计划的占60%, 随心情行事的则占40%。可以看出, 中职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是在打发时间的心态下虚度而过。

(三) 课余生活的项目。

据调查 (见表3) , 中职生的课余生活相对单一, 所做事项对自己的帮助和收货相对较小。其中用于学习的只有9人, 上网、玩手机等休闲娱乐的占45人, 达到一半的人数。用于打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的有24人, 用于社会实践、勤工俭学的只有5人, 用以学生工作的有7人, 可见中职生的课余生活多以休闲和打发时间为主。

综合以上调查数据可见, 中职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组织能力相对薄弱, 对课余时间的利用效率较低。导致中职生课余生活懒散的原因既有中职生自身的原因, 也有教育者的疏忽所致。

二、中职生课余生活散漫的原因分析

(一) 年龄因素。

中职生多处于14到17岁的花季年龄, 开始思索人生, 但是还未形成系统的认识。在想问题、做事情时多缺乏自觉性和计划性。同时此年龄阶段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 喜欢反向行事。如果随之任之, 必将会使他们恶性循环, 难以形成一个合理的学习生活规划。

(二) 硬件、软件的局限性。

据调查, 有学生反映校园的相应硬件设施不完善, 在某种程度上也局限了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的选择。例如;想进行体育活动的同学, 选择的范围很有限, 只局限于篮球、羽毛球和乒乓球。其他设施不具备, 学生的兴趣也被局限。另外, 中职生虽文化知识相对薄弱, 但是他们都有自己擅长的个人才艺, 却苦于没有发挥和用武之地。他们中有人擅长朗诵、有人擅长舞蹈、有人擅长表演、有人擅长主持、有人擅长唱歌, 可是没有相应的社团和机构去接纳他们, 去引导他们, 去历练他们。正是这些硬件和软件设施的不完善, 使他们无法发挥所长、有的放矢。

(三) 教育者、管理者的疏忽。

中职学生面临形势的特殊性, 没有升学压力的考验, 行事较散漫, 缺乏自觉性和计划性。这时作为引导身份的教育者应该进行适时的管控和指导。作为他们第一监护人的家长也只重视他们文化知识的积累而忽视了他们兴趣的培养, 学生思维定势的认为只要课堂时间把握住就可以了, 课余时间不重要。合理有效地帮助学生管理好他们的课余时间, 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

三、中职生课余生活改善措施

(一) 目标引导。

中职学校的学生选择中职院校的绝大部分原因是中考、高考失利, 为谋一技之长。因此, 他们对自己的定位较低, 期望较低, 认为只要学点技术就可以了。这时, 我们教育者要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引导。多让他们认识一些具有代表性又和他们息息相关的辉煌人物, 例如:蓝领专家孔祥瑞等。让他们明白来到中职院校只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设立合理的目标, 也一样可以功成名就。

(二) “名人”效应。

中职学生是正处于热血澎湃的年龄, 只要进行合理的引导, 他们的斗志是可以很好的激发出来。那么, 我们可以请一些从本校毕业或者同类学校毕业的有所成就的师哥师姐, 对应专业的企业“名人”和蓝领“专家”来校作讲座。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让那些和他们曾经有着相似经历的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成果去感染在校中职生。让中职生明白条条大路通罗马, 行行都能出状元。同时对讲座的参与实行提前报名制, 限制参与的人数。物以稀为贵, 这样没有参与到的学生下次就会更积极更主动地报名参与。并且在“名人”讲座结束后, 组织学生进行座谈和交流, 大胆的提出自己的感悟和想法。这样不仅起到了激励作用也锻炼了学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三) 校内电影院。

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室免费定期定时播放一些励志、幽默和赏析的电影。如《冲出亚马逊》、《当幸福来敲门》等电影。播放电影可以让学生从一天的疲惫学习中暂时的走出, 放松心情来到另外一个情境。因为电影的播放是有选择和有目的的, 这些影片的播放可以舒缓学生的疲惫、改善学生的心情, 激励学生的斗志。

四、中职生课余生活展望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想法的美好往往大于现实。如若期望中职生的课余生活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 能够最有效的使用, 需要中职生观念的转变, 需要教育者的合理宏观调控, 需要校领导的支持和帮助, 需要社会各界的配合。

五、结语

中职生是我们社会不可或缺的人才, 他们不仅是每个家庭的核心, 也是我们社会建设者的核心。对于他们的培养和历练, 仅仅靠我们每堂课的五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中职生除了必将出勤的课堂时间外还有大把课余时间正在荒废中。这是我们不得不引以重视的。现今企业用人的核心标准就是“德”。“德”指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然而这个综合素质的塑造和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能塑造的是寥寥无几。它所需要和依赖的就是我们课余时间的利用和锻炼。因此, 中职生的课余生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课余生活是一项综合系统的工程, 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协同教育, 共同关心中职生的全面发展, 这也是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生成才的需要。

摘要:中职生的课余生活占据了中职生校园文化生活的绝大部分。校园文化是学校育人的无形课程也是促进他们成长的催化剂。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我们通过对中职生的课余生活现状的研究调查发现, 由于中职生心态行为的不确定性, 其不能有效合理的安排课余生活。因此本文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希望通过校园文化建设, 丰富课余活动, 积极引导中职生合理安排和利用课余生活, 提高中职生课余生活的质量, 促进中职生更好的学习与成长。

关键词:中职学生,课余生活,课余活动,校园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彭志斌, 梁丽媚.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6, 8

[2] .周灿.极度用人[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2

农村幼儿家庭生活习惯现状调查 篇10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以连云港市XX县为例, 随机抽取6家幼儿园。每个幼儿园随机抽取20名幼儿, 一共120名幼儿为样本。回收有效问卷97份, 有效回收率为80.8%, 其中, 大班幼儿23人, 中班40人, 小班34人;一级亲缘监护者65人, 二级亲缘监护者32人。

(二) 研究内容及方法

采用自编的《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调查分析》问卷调查表对家长进行调查。问卷主要包括标题、指导语、调查内容及结束语。问卷内容包括幼儿个人卫生习惯现状、饮食卫生习惯现状、作息时间规律现状、自理能力现状四个维度。所有问卷均由专业人员指导家长完成。问卷回收后, 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和访谈结果, 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

(一) 幼儿个人卫生习惯现状不容乐观

幼儿年龄越大, 个人卫生情况越好。卫生习惯中, 大班幼儿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刷牙以及更换内衣外套, 其中43.5%的幼儿做不到早晚各刷一次牙, 78.3%的幼儿不能做到饭后及时漱口, 69.6%和52.2%幼儿做不到每天更换内衣裤以及外套;中班幼儿的卫生习惯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吮吸手指以及将玩具放在口中, 且年龄越小, 问题越严重, 其中70.0%和82.4%的中、小班幼儿做不到早晚各刷一次牙, 75%和88.2%的幼儿不能及时更换内衣裤, 更为严重的是, 50%和61.8%的幼儿存在会将玩具放进嘴里的习惯和现象。

幼儿的监护人不同, 幼儿的卫生现状差异明显。数据表明, 父母监护下的幼儿卫生习惯明显好于祖辈监护抚育。父母监护抚育下38.5%的幼儿能够做到早晚各刷一次牙, 明显高于祖辈抚育幼儿的18.8%;且在父母的监护下, 44.6%的幼儿能够做到饭后及时漱口, 而祖辈监护只有18.3%的幼儿能够做到;同时, 50.8%和44.6%的幼儿在父母监护下能够做到饭前主动洗手, 明显高于祖辈监护下的18.8%;但在吮吸手指以及将玩具放入口中, 二者差距并不明显。

(二) 农村幼儿饮食卫生习惯现状令人担忧

阶段不同, 幼儿存在的饮食习惯问题各异。调查显示, 大班幼儿在饮食卫生存在的问题明显多于中、小班, 问题出现频率随年龄降低呈现递减趋势。问题依次集中在幼儿挑食严重、就餐卫生、喝冷水以及吃未清洗的水果。幼儿的监护人不同, 幼儿的卫生现状差异明显, 父母 (一级亲缘) 监护抚育的幼儿在挑食、吃零食以及暴饮暴食问题上明显优于祖辈 (二级亲缘) 抚育者;祖辈监护的幼儿在吃清洗过的水果问题上则优于父母照看的幼儿。

(三) 农村幼儿作息时间规律随年龄增大变化渐趋不合理

调查发现, 幼儿的作息现状并没有因为监护人的不同而呈现明显差异。但在作息习惯上, 则反映出不同程度的问题, 如:30.0%左右的幼儿不能做到早起早睡, 85%的幼儿在家没有午睡习惯, 83%以上的幼儿夜间不能独立入睡。其中, 37.7%、35.5%、23.7%的大中小班幼儿不能做到规律睡眠, 此种不合理的作息现状从小班到大班呈现递增趋势。

(四) 农村幼儿生活自理的自主性普遍较弱

数据表明, 80%左右的幼儿能够独立进餐、独立洗脸、如厕用手纸及独立的脱穿鞋、袜等, 且其自理能力随着年龄增长呈递增趋势。但同时,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50.0%左右的幼儿不能自觉的把垃圾扔进垃圾桶, 近55%以上的幼儿在玩过玩具后, 不会主动收拾玩具, 可见, 农村幼儿对涉及本身的基本自理活动完成较好, 但对于类似收拾玩具和回收垃圾等自觉主动性不够, 且祖辈监护幼儿自主性明显弱于父母监护的幼儿。

三、分析讨论

根据幼儿的家庭生活习惯在年龄阶段有差异,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及访谈, 提出解决策略:

(一) 加强幼儿卫生习惯教育的随机性, 确保教育的科学性

不同年龄段, 卫生习惯存在的问题各有侧重, 幼儿的监护人不同, 幼儿的卫生现状差异明显。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加强, 家长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在挣钱养家以及让幼儿接受更好的学校教育方面, 忽视了本身作为幼儿首任执教者的影响, 疏于提醒和严格要求孩子在生活细小习惯方面的要求, 不注重教育的长期性和随机性, 且部分家长对幼儿做出要求的口气、方式过于粗暴。

作为父母, 除了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环境外, 更要注重家庭教育的随机性和长效性。首先, 从幼儿角度出发, 父母应该尽早培养幼儿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的意识, 强化幼儿对个人卫生习惯的认同。其次, 从家长角度出发, 营造严明的家庭环境, 为幼儿树立好榜样, 严以律己, 潜移默化的对幼儿施加影响, 同时, 家长应该加强自己教育素养, 掌握与幼儿有效的沟通表达方式, 确保教育的科学性。最后, 制定家庭生活个人卫生常规制度表, 运用激励机制反复强化手段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二) 坚持幼儿饮食习惯教育的一致性, 发挥家长的能动性

研究发现,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 幼儿自主性加强, 幼儿饮食卫生习惯情况不容乐观, 好恶表现尤为明显。有些幼儿家长自身素质不高, 对幼儿卫生习惯的重视度不高, 对幼儿饮食卫生习惯养成教育不重视, 有的幼儿父母长期工作在外, 隔代抚养, 教养方口径不一, 对幼儿溺爱现象严重, 通常是幼儿喜欢吃就吃, 不喜欢吃就不吃, 出现多种教养标准, 对饮食习惯教育从不做出规范和一致性要求。有的幼儿在家甚至养成了用脏手抓、吃、含东西的习惯[4]。

首先, 家长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 通过各种途径, 提高自身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科学素养和教育能力, 帮助幼儿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5]。其次, 家长应主动学习有关幼儿饮食卫生、营养方面的知识, 为幼儿制定营养健康的食谱, 通过调整菜色、味等方式处理幼儿挑食、厌食等问题。最后, 制定家庭饮食卫生常规制度表, 规范自身的言行, 坚持饮食习惯教育的一致性, 运用激励机制反复强化手段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三) 尊重幼儿作息时间的规律性, 重视家庭教育的规范性

农村幼儿家庭时间观念教育仍处在自发水平和盲目的阶段, 作息时间规律随年龄变化渐趋不合理, 年龄越大, 时间越不规律。有些父母对幼儿又过于苛刻, 时间规律不科学, 不恰当。有些父母又过分溺爱幼儿, 使幼儿懒散成性, 时间意识淡薄。这种不得要领, 方法不当, 缺乏科学的理性指导的家庭时间观念教育方式所营造的家庭教育环境, 都不利于幼儿个性发展及良好生活习惯培养。

尊重幼儿作息时间的规律性, 重视家庭教育的规范性至关重要。首先, 尊重幼儿作息时间的规律性, 给予幼儿独立自主的空间。再者, 父母要努力创造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 互相尊重的氛围, 注重家庭教育的规范性, 幼儿在这样的家庭中感到心情愉快, 情绪稳定, 自觉按每日生活常规生活[6]。

(四) 注重幼儿自理能力教育的渗透性, 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

幼儿因为家长自身素养的局限性, 较少受到父母的言语上的关注, 情绪活动受到困扰, 为了发泄心情就乱扔纸屑、不能将垃圾及时扔进垃圾桶, 不能及时的收拾玩具等。因此, 家长应该注意缓解幼儿压力, 尊重幼儿, 抓住生活中的每个细小环节, 长期、耐心、细致地观察了解幼儿, 消除幼儿内心矛盾冲突, 增强幼儿自理能力的渗透性, 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

首先, 父母要规范幼儿自主责任意识, 内化幼儿对自理能力的认同。其次, 家长应该加强自己教育素养, 掌握与幼儿有效的沟通表达方式, 科学规范的与幼儿进行有效的情感交流, 确保沟通教育的有效性, 同时运用激励机制反复强化手段, 增强幼儿自主性, 提高幼儿自理活动的自主性和有效性。

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连云港市XX县所在辖区的农村幼儿的家庭生活习惯现状进行调查,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幼儿家庭生活中个人卫生习惯、饮食卫生习惯、作息时间规律现状以及自理能力现状四个方面。并利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调查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后,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关键词:幼儿,家庭,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唐春梅.浅谈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J].中国教育学刊, 2011, (S1)

[2]齐晶晶.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四个必须”[J].福建论坛, 2010, (9)

[3]黄琴林.农村幼儿的饮食卫生习惯调查[J].科教导刊, 2011, (3)

[4]张静等.河北省农村幼儿卫生习惯养成的现状调查[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24)

[5]朱玲.浅谈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6, (8)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与发展 篇11

从2009年开始到2013年5年间,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初见成效,全国开展垃圾收集的行政村比例年增长6个百分点,进行垃圾处理的行政村比例增长15个百分点,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和处理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各地财政投入也是逐年增加,2009-2013年5年间,用于农村垃圾处理的财政投入年均增加20%,但区域差距较大,如2013年东部地区用于农村垃圾处理的财政投入占全国60%,余下的中部和西部地区一共占40%。农村生活垃圾呈现出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区域差距大

东部地区有生活垃圾收集点的行政村比例达82%,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行政村比例达68%;中部、东北地区有生活垃圾收集点的行政村比例超50%,但生活垃圾处理比例有待提升;西部地区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工作均相对滞后,收集和处理的比例只有37%和21%。

总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呈现“四六六”格局。有超过四成的行政村收集点还是空白;有超过六成的农村生活垃圾没有得到任何处理,全国农村生活垃圾不完整的统计有1.1亿吨,有0.7亿吨的垃圾是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有超过六成的行政村是没有对垃圾进行处理的,只有19万个行政村有垃圾处理,处理的比例不到36.6%;有14个省的处理率不到40%,少数省不到10%,也就是说这些省市的农村生活垃圾90%都没有得到处理。

(二)模式粗放,收运处理过程污染严重

现有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归纳起来有三种:一是没有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垃圾随处乱堆,甚至直接倾倒在河道,污染严重;二是设有简易垃圾收集点,但没有密封、清洁措施,最终采取简易堆放,污染严重;三是收集点转运至简易填埋场,收运成本高,资源浪费,污染较严重。总体来看,形成这种粗放模式的原因是由于财政经费投入不足,导致环卫设施基础薄弱。同时,由于经费匮乏,未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导致收运设施缺乏或简陋;收集处理以人力作业为主,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收运不及时;处理以简易填埋为主,大量填埋场污染环境亟待修复。

(三)管理无序,没有形成有效的行动机制

很多地方政府对农村垃圾处理重视程度严重不足,管理体制不清晰、职权不明确;财政资金不到位或不能及时到位;村民环保意识普遍不高;城乡、区域统筹等新的理念在大部分地区没有得到落实。

二、各地实践及典型模式

近年来,各地加大了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投入,取得初步成效。如,2008年以来,山东全省累计投入资金51.3亿元,目前有76个县(市、区)实现了生活垃圾城乡一体化处理;2009年以来,四川大力推进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为重点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目前全省85%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了处理;2010年以来,安徽省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0.5亿元,县(市、区)投入财政资金4.5亿元用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2011年以来,广西加大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两年内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行政村比例增加30个百分点,等等。

归纳总结各地实践有四个比较成功的经验:一是建立了主要领导推动,严格职能考核的推进机制;二是形成了既有村民参与,又有市场运作的运行机制;三是探索了财政资金主导,农民适当交费的经费分担机制;四是明确了源头分类减量,相对集中处理的农村垃圾治理机制。

(一)传统和新型“城乡一体化”模式

目前,农村垃圾处理模式主要有传统和新型两类。传统模式是指由各级环卫部门负责对农村生活垃圾实行收集、运输、最终处理;新型模式是指采取市场化运作的统收统运模式,实行管干分离。全国农村垃圾处理主要形式还是采用“户集、村收、镇运、区县处理”,这种模式主要适宜区域经济发达地区,城乡结合比较紧密地区。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面积较大的村镇,主要采取“分类、分片、分级”处理模式。主要特点是源头分类减量后,区分近郊、远郊、偏远村庄,分别选在县、镇或村进行最终处理。如,行政村距离县处理厂20公里范围内,就实行“村收镇运县处理”;行政村距离县处理厂在20公里范围外,可通过片区建设生活垃圾转运站和处理场,实行“村收镇运片处理”;行政村距离县处理厂在20公里范围外,且位置偏远的地区,可强调分类处理,就近就地处理。

三、政策法规及标准体系

自住建部启动农村生活垃圾5年专项治理计划后,上海、广东、海南等省市纷纷出台政策进一步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如,上海出台了《关于开展本市农村生活垃圾全面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2015年至2020年的工作路线图,要求农村生活垃圾要达到100%无害化处理;广东出台了《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明确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和分类、保洁要求、农村垃圾处理等内容,同时,广东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纳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共计36000万元用于补助70个欠发达县(市、区);海南出台“清洁家园”行动,要求到2015年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覆盖率达70%以上。

同时,各地启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标准体系建设,现行的标准体系全国已经基本完成,包括综合标准2项,基础标准3项,通用标准8项,专用标准4项;第二阶段的17项标准中,现行2项,在编1项,待编10项,修订中4项。这些标准都是完全针对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标准的出台会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四、行动计划及发展趋势

2014年底,住建部召开了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提出四方面要求:全面启动农村生活垃圾5年专项治理、使全国90%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处理、基本扭转农村环境脏乱差的局面、形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长效机制。并提出六项重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保障、确定处理模式、动员村民参与、完善法律制度和强化监管检查。同时,要求根据农村的面积、交通的状况、经济的情况、分类的进展、处理设施的距离等因素,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形成区域特色。

(一)垃圾分类是管理重点

垃圾分类成为此次治理工作的重点,具体有六方面内容:一是要求加快收集、运输、处置系统设施建设,衔接垃圾分类试点;二是制定分类产品扶持政策,解决再生资源产品出路;三是建立农村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全过程监管体系;四是健全生活垃圾减量及分类定期通报制度和考评激励机制;五是加大资金投入和宣传力度,发动群众参与和监督;六是积极推进分类垃圾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

(二)开展多元化投资运营模式

在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形成区域特色的同时,市场化运行及多种运营模式提上日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应开展多元化投资、建设、运营模式,包括合资、合作、PPP、BOT、TOT等多种模式参与农村垃圾处理,发挥市场作用。让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责任编辑:黄荔)

生活现状 篇12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 (社会) 》,教学,综合课程

自流井区作为自贡市首批新课程实验区,自2002年9月起,全区16所小学全面进入新课程实验。通过八年的努力,小学《品德与生活》(1—2年级)、《品德与社会》(3—6年级)课程改革实验已经进入深化阶段。相比原先的思想品德课而言,现在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下文简称为《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两门全新的德育综合课程。整体而言,其根据新课程理念开展的教学活动得到实施并向纵深推广,新旧课程的转型初步完成,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线教师却不断遇到各种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挑战,现对这些现状作简单分析。

一、在实验中取得的成绩

(一)教研部门取得的成绩。

1. 培训形式多样。

培训是促进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推动课改实验顺利实施的一个关键因素。为此,我区每学期培训一次,先后举办了各个层面的培训,如通识培训、课程培训、教材培训、专题培训;培训形式有案例讲座式、观摩研讨式、参与互动式等。每次培训努力做到能带给教师“理论的提高”“经验的分享”。通过每学期不同形式的培训,我区大多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2. 调研及时到位。

下学校调研是教研员的一项重要工作,以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价值导向、提炼经验、发现问题、共同研讨。这几年我作为品德学科的教研员到过所有的中心校和村小,听老师上课,与老师、学生座谈,体现教研部门研究、服务的职能。其间,感受到老师投身课改的热情,看到他们成长的足迹,从不知所措的茫然到略有所悟的惊喜。

3. 教研活动辐射到面。

(1)发挥区级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请他们上研究课,作专题发言。如育英小学的何丽老师在2007年春我区举办的城乡教师教学教法研讨会上的研究课《我和动物交朋友》,得到到会所有老师的肯定。此课在2007年4月27日全市城区教师优质课竞赛中还获得一等奖,并在2008年11月获四川省思品优质课三等奖。(2)要求参与实验的教师能写好相关的实验笔记、教学案例,撰写与课程相关的论文。目前,我区教师的论文已有多篇在全国、省、市获奖。(3)教研员利用培训、下乡的机会,将某个学校好的做法宣传推广,以星星之火造就燎原之势。如多次搞城乡教学经验交流、送教下乡等活动,使我区品德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很大,教学实效性也初步显现。

(二)学校及教师方面。

1. 许多学校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教学资源,开展学生主体参与的、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外的学习活动,为学生营造在生活体验中、活动探究中学习的环境和条件,教学的生活性、开放性更强。

2. 许多教师摆脱了过去知识化、成人化、教条化的教学模式,自觉整合多维教学目标,教学追求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注重通过各种富有意义的活动开展教学,初步形成了以“自主活动、动手实践、合作探究、体验感悟”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根本转变。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受到学生的喜爱。当然,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许多深层次的难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值得研究。

二、《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学校重视不够,教师工作负担较重。

品德课程仍然被一些学校置于“副课”地位,不同程度存在随意削减课时、频繁更换教师、不重视教学检查与评价等现象。许多学校没有设立品德学科教研组,除参加区里的教研活动外,在学校基本无教研活动;家长对这两门课程的学习支持也不足。另外,《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大多由语文教师或者班主任兼任,专任教师很少,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研究比较难以开展。而且这两门综合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学习领域多,并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教师在了解学生情况、开发课程资源、设计教学活动等方面工作量相当大,而客观上兼任老师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精心准备品德课的教学,因此,他们的心理压力很大,工作负担比较重。

(二)教师对课程的认识还需提高。

一些教师对《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综合性特征和要求认识还不够全面,对教学目标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容易以原来分科课程的眼光来看综合课程教学。有的老师眼里只有“品德”,把综合课当作原先单纯的思想品德课来上;有的老师眼里只见“生活”、“社会”,按照生活、科学、历史、地理等内容进行纯粹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有的只是简单地将课程中所涉及的各学科知识拼凑或叠加在一起。因此,就难以有机地融合品德、生活、社会等学习领域的教育要求和价值,全面达成课程目标。

(三)课程实施需要更多的外部环境支持。

品德课程仍然被一些学校置于“副课”地位,不同程度存在随意削减课时、频繁更换教师、不重视教学检查与评价等现象。许多乡镇及学校没有设立学科教研组,也很少开展教研活动。家长对这两门课程的学习支持不足。需要开展的一些实践活动,由于安全因素考虑和社会联系渠道不畅,常常无法实施。这些现实的外部环境,使得课程的有效实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三、对本课程教学的思考及建议

尽管《品德与生活(社会)》综合课程实施遇到了各种现实的困难,但教研部门和广大老师仍然在进行不懈而有益的探索。为了推进综合课程教学,我在此提出一些建议。

(一)希望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

为保证综合课程的实验稳步推进,希望有关教育行政部门能给予更多的关心,无论是资金投入、师资配备、教师培训、教学管理改革,还是教学设施的配备、教学评价等都应当给予关注和支持。对本课程的任课教师,在教师职称评定、工作量考评、岗位编制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

(二)学校要切实重视教研活动。

教师对于综合课程教学有一个实践探索和不断提升认识的过程。教师和教研人员应进一步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加强对全局性、普遍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通过课例教学、问题研讨等方式,集中研究和探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三)教研部门多提供相关课程资源支持。

各级教研部门应通过组织开展教学案例评比、教学课件征集等活动,逐步建设《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资源库,并通过网络平台和汇集文本等方式,实现教师对课程和教学资源的交流和共享。广大教师也应因地制宜,积极主动地开发多种形式的课程资源,有效开展教学活动。

(四)学校要稳定师资队伍,加强校本教研活动。

鉴于目前学校教师配备的客观情况,建议学校在教师配备上尽量做到“相对集中,人员稳定”。如做到同一年级相对集中,或一位老师教2—3个班级。在具备条件的学校可以配备专任教师。同时,城区学校成立单独的教研组,保证教研组活动的时间和质量。在农村学校设立单独的教研组有一定困难,可以组织开展联校、联片的教研活动等。

(五)专家能多与一线教师对话。

基层教研员和一线教师渴望有与专家对话的机会,以便经验得到肯定,困惑得到指点。如评价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希望除了纲领性的要求外,还提供一些操作性较强的评价意见或方案。

参考文献

[1]鲁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思想》刊登于《人民教育》2002年增刊.

上一篇:国外教育管理借鉴下一篇:学生岗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