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教育管理借鉴

2024-09-22

国外教育管理借鉴(通用12篇)

国外教育管理借鉴 篇1

公共媒介以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社会公众,满足社会公众不同需求为目的,以推动社会发展为己任,通过制播分离来产生丰富多样的教育、文化类节目,促进社会公共事业的更好发展,丰富人民的生活,进而实现媒体的告知、协调、愉悦、教化等功能。公益性是公共媒介的应有之义,也是公共媒介内在的一种社会属性。国内关于公共媒介中的“公益”,人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对“公益”有着不同的考量。有学者认为,“公益”就是使更多的人免费享有更多的快乐和获得更多的利益,而不是仅为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独享。也有学者认为,“公益”是指能使社会公众获得利益,而行为者自己并不能获得相应的超额补偿。本文采用周小普对媒介“公益性”的界定:“公益性主要理解为人们的精神利益、文化利益、教育利益,进而赋予媒介公益性原则以突出人文精神价值、公平主义价值。”[1]公共媒介把服务社会公众、推进社会的发展作为自己的社会责任,而非迎合某些受众的个人偏好,不以赚取利润为目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认为,“公共媒介既不以营利为目的也不为国家所有,它将商业压力和政治干涉排除在外,其存在是提供公共服务。通过公共媒介,公民获得信息、接受教育,并享受娱乐。当多族群的利益、节目的多样性、编辑的独立性、适当的资助方式、责任和透明度有保障之时,公共媒介可以起到民主基石的作用”。国外公共媒介的概念和制度源自欧美国家,一般认为公共广播电视发端于英国广播公司(BBC)。成立于20世纪20年代的BBC于1927年开始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在英国,BBC长期在公共广播电视服务领域占据垄断地位,这一地位得到了《皇家特许宪章》的保护。《皇家特许宪章》规定了BBC的宪制地位,并为其制定了总体目标和服务职能,即凭借其良好的广播节目和服务,丰富人们的多元文化生活,提供优质、准确的各类信息、教育及娱乐节目,并确立了诚信、求真、意见多元、不偏不倚、公平、保护隐私、保护出境无助人士、保障儿童的福利、以公众利益为依归,以及对社会公众高度负责作为其追求的价值观。由于广播电视媒介准公共产品特性,决定了广播电视媒介是公共服务传媒系统中的最主要角色,本文公共媒介仅指广播电视。

一、国外公共媒介“公益性”内涵

国外公共媒介“公益性”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非营利性

公共媒介不同于商业媒介,其最大的特征就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受利润的驱使,旨在为社会公众服务。为此,《美国公共广播法》第二条明确规定美国公共电视属于非营利性组织,该组织虽然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但不能以营利为目的,属于民间组织。美国公共电视网同时遵守《哥伦比亚特区非营利公司法》。关于非营利组织,美国联邦税法规定必须具备这样一些条件:首先,非营利组织须把教育、宗教和文化等公共事业作为自己的主要活动内容;其次,非营利组织机构的运营目标要和美国联邦税法规定的各种免税理由相符;再次,组织经营活动的净收入只能用于社会公益,不能被个人占有、支配;最后,组织不得参与某些政治活动,如政治选举、立法等。非营利组织创办的目标和宗旨是:完成政府规定的社会公共服务,以及那些来自社会上有公共需求但由于各种原因政府或营利性组织都无力或不愿承担的公共领域服务任务。《美国公共广播法》第六条明确规定美国公共电视网不得放行股票或股息,公司任何职员除了合理的薪酬外,都无权从公司收入中获得任何额外的私人利益。美国公共电视资产所有权属于社会全体公众,不能进行市场交易、强制兼并等,但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合并。在政治竞选中,美国广播公司不得赞助或以任何形式支持任何政党或公共机构的候选人。非营利组织不得营利只是针对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目标,即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公司财产转变为个人财产,但这类组织可以通过经营性活动获利。非营利组织可以通过提供服务收取费用,如收视费、执照费等,但其获得的利润只能再次用于本组织的运营和管理。为此,美国公共电视网所有收入只能用于制作节目、设备更新、人员培训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建设等费用支出上。

(二)平等服务

平等是公共媒介公益性追求的最终社会价值之一。“平等服务”的内涵主要指公共媒介在该国范围之内必须为所有公众服务,不能因公民的社会地位、教育背景、收入高低等不同而有所歧视,对每个公民都要一视同仁,不能像商业媒介那样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制播不同的节目内容来满足特定人群的需要。日本《广播法》要求日本广播公司(NHK)应尽可能地向盲人、聋哑人等残障人群提供特殊服务,使用特殊方法帮助他们理解电视节目的内容,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美国公共广播法》第一条也做了规定:“为了公众的利益,鼓励发展有创造性的节目,使得收听不到广播和高质量广播服务的受众需求得以满足,尤其是儿童和少数民族。为了公众的利益,联邦政府确保所有美国公民都能通过所有可以利用的正当的传播技术来享有公共广播服务。”美国公共电视平等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人们不分种族、职业、性别、收入等,都平等地享有媒介接近权和使用权;有平等参与体验节目内容的权利;公共电视台制作节目要以公开、共享为基本原则,在反映本土文化特点的同时尽量提供多元化和少数族群的文化、知识信息,使不同族群都能平等地深入了解本民族文化或其他族群文化及各类知识。美国公共电视所禀赋的这种尊重所有人的需求,承认美国社会多元文化并存的价值观,充分反映了美国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及复杂性。

(三)独立性

独立性是公共媒介的又一个重要特质。实际上公共媒介应该是一个人们可以自由表达观念、意见的论坛,各种信息、不同意见和批评流通其间。但是要想使这个公共论坛发挥其作用,公共媒介必须免予商业压力和政治干扰而保持自身的独立。如果公共媒介提供的信息受到政府的影响或为商业目的而制作节目,公共媒介服务公众的宗旨就会受到质疑,公众将有可能不再信任它,它也有可能沦为政治集团的工具或商业集团的附庸。独立于政府和商业企业,为公共利益服务是公共媒介的一个显著特质。为保证其独立性,在西方大多数国家公共媒介从成立之初,就把非政府和非商业作为基本的原则加以规范,在制度层面设计了相对比较独立的公共法人管理制度,在资金保证方面主要通过执照费、国家财政补贴和社会捐助等形式获得。西方公共广播电视大多都是在该国议会通过的广播电视法或专门公共广播电视法的制度规范下成立的,资产归全体公民所有,其经营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公共电视台由宪章约束自身规范,由政府或议会任命的理事会管理,编辑独立,不代表任何党派、政治和营利团体的利益”[2]。

二、西方国家公共媒介管理体制

西方国家广播电视产业普遍实行公共广播电视和商业广播电视并存的双轨制,这两种体制各有其特点、服务对象和目的。公共广播电视把受众当成“公众”或“公民”,其主要服务目的在于实现受众的各种权利,如传播权、知晓权、媒介接近权等,把追求媒体的社会效益、满足社会多元文化需求、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作为追求的目标,通过提供文化、教育等社会公共需求的节目,实现媒体的社会功能。其经营管理主要依靠收视费和政府财政补贴。商业广播电视则把受众当作消费者,当作市场主体,把提高收视率、收听率,提高经济效益当作追求的目标,他们不会制作不赚钱的节目,主要以广告作为收入来源。在西方国家,公共广播电视提供的是政府或商业电视不愿意或无法提供的公共产品,而商业广播电视根据不同受众的需求制播适合不同受众的节目,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营利,公共广播电视和商业广播电视并存的双轨制是西方广播电视体制的一种普遍选择,也是有效制衡社会公共利益和企业、个人利益以及社会福利和市场效率的一种比较合理的制度设计。

在西方,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政治体制、经济环境等,使得不同国家公共广播电视体制也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国家实行的是由政府单一垄断的公共广播电视体制,国家只有一家公共广播公司,承担着全国所有的公共广播电视服务,其经费来自国家财政拨款,如英国、加拿大、日本、瑞典等国家。有的国家实行的是二元化的公共广播电视体系,国家有两个不同的公共广播公司,它们采取不同的经营管理方式,分别独立地承担着不同的公共服务,当然它们的经费来源也不相同,如意大利、匈牙利、澳大利亚等国家。还有一些西方国家实行的是多元分营的公共广播电视体制,有公共广播电视也有商业广播电视,有全国性的也有地方性的,通过不同体制广播电视间的竞争,充分保障服务内容提供的公平性和多样性,如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国家。以上国家虽然在公共媒介管理体制上有差异,但仍有一些核心特征是世界上所有公共广播电视机构所共有的,并且这些国家通过制定广播电视法规确保广播电视对公众服务,这值得我们借鉴。

在英国,英国广播公司(BBC)及第四频道提供全英公共广播电视服务,英国广播公司事务受《皇家特许宪章》及该公司与文化、媒体及体育部大臣签订的架构协议管制。《皇家特许宪章》规定了BBC的宪制地位,为该公司制定了公共服务一般责任,即通过话音及电视广播节目提供信息、教育及娱乐服务,借以服务公众。此外,《皇家特许宪章》规定英国广播公司须定期接受来自外界的有效审检,包括公开会议及座谈会。通信委员会是英国法定的独立管制机构,也是英国通信业的竞争管制部门。该委员会于2005年发表报告指出,“公共广播电视服务的宗旨就是为公民提供文化信息,使他们加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激发他们对文学、艺术、科学、人文等领域的广泛兴趣,借以反映和强化认同;使公众知悉不同的文化和较另类的观点。公共广播电视服务内容的特色是高品质、原创、多元化、卓越、有吸引力和广泛供应。这是培育一个民主社会负责任的公民必要的文化目标,同时也是追求数量、利润和‘最大公约数’的市场无法或者不愿提供的”[3]。

德国公共广播电视服务主要由德国公共广播电视联盟及德国电视二台提供。德国的广播电视体制实行的是双轨制,于1991年制定的《州际广播协议》界定了德国公共广播电视联盟的公共服务权限。《州际广播协议》由德国所有州政府缔结,并得到所有州议会的批准。该《协议》就德国统一后存在的广播业双轨制的现状指出:无论是公共还是私营商业广播电视服务都须保证公众能自由表达意见,鼓励不同意见的多角度表达。联邦内各个州所设立的所有广播电视机构都肩负同一使命,就是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信息、教育及娱乐节目。

与多数欧洲国家广播业发展体制不同的是,美国广播业一开始就以商业性和市场为主导,而欧洲国家大多是先有公共服务体系的充分发展,之后才开始有商业广播。1927年通过的《1927电台广播法案》,标志着商业广播在美国正式形成。1967年通过《公共广播法案》时,美国商业电台和电视台统治广播频谱已经整整40年。在美国,公共广播局是1967年依据《公共广播法案》成立的私营非营利机构,公共广播局负责公共广播电视服务有关研究,从而推动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在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服务。《公共广播法案》明确了美国公共广播局的公共服务权限:旨在负责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制播高质量的、原创的、卓越的广播电视节目,推动美国公共广播电视的全面发展。所有节目都必须遵守客观及均衡的原则,并且这些节目只能由公共广播电视机构播放。公共广播局在执行其职能时不得干预或控制公共广播机构,以确保公共广播机构及系统获得最大的自由度进行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

三、西方公共媒介公共服务的三种提供模式

公共产品供给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众的公共需求,实现社会公共利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品属性的变化,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也发生了改变,主要体现为从单中心供给模式向多中心供给模式转变。公共产品的生产、流通、供给等环节可选择多元化的供给主体,既包括市场方式,也包括不同类型的组织。在西方,公共服务的供给有如下三种模式:

一是公共产品供给的国家机制。这种机制的公共产品供给主体是政府,政府通过政治统治的方式和管理社会的手段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首先,为消除城乡间、不同地区间以及不同群体间事实上存在的不平等,政府通过财政税收等手段建立一定的社会保障体系,以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各项权益的实现,维护社会公正。其次,政府本着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宗旨,运用治理社会的强有力工具,从手段上强制公共物品的供给。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公益性和公共物品的公共性相一致。再次,政府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和社会资源,通过提供公共物品来谋求自己的政治诉求和保障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但是这种供给机制容易受到利益集团以及政策决策者个人偏好和利益的驱使,使得公共物品的供给有可能和公共物品的公益性相悖;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的同时也会考虑成本和收益,如果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规制,将可能导致政府公共物品供给的非经济性;政府组织机构中的科层制容易导致政府与公共服务的对象脱节,造成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低下,满意度下降。

二是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机制。市场作为供给主体,通过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以市场规律、市场法则作为供给手段,把生产、交换、消费等环节的信息迅速传递给生产者和消费者,使其作出决策。市场供给机制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可以提高市场主体的积极性,迅速反映消费者的偏好,不断提高供给效率。但这种机制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当公共产品不能有利可图时,作为“理性经纪人”的市场就会退出。另外,市场中存在的垄断行为、外部性、信息不对称性、基于产权的分配机制以及市场的逐利本性等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到公共产品的公益性、公平性和公正性。

三是公共产品供给的社会机制。社会组织是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社会组织在自愿提供公共服务的前提下,通过非市场、非政府的途径生产和提供公共产品。在西方,随着公民社会的形成,人们的自治愿望、自主意识不断提高,一些社会组织本着为公共服务的原则志愿生产和提供公共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弥补了政府供给的无效率性和市场供给的无公益性,丰富了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

四、西方公共媒介提高影响力机制

目前,西方国家特别是欧美国家对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认识秉持两种价值理念:一是公共广播电视传统,这种传统把受众看成是社会公众,“以公民为本”,广播电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一种公共物品,它服务的是公民社会、文化、教育等非市场、非个人和集体价值取向。公共广播电视机构独立于政府和市场,为全体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教育和娱乐服务,建构公共价值观。英国是这种传统的代表,从BBC建立至今逐渐形成了以BBC为核心的包括独立电视网、公共广播电视机构等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公共服务体系。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商业广播电视传统,这种理念把公众看作是消费者,更加关注市场和个人价值,认为广播电视作为一种产业,其提供的信息、教育、娱乐产品和服务等是一种商品,公共服务就是提供给公众的在一定的价位上能承受得起的服务,而商业广播电视完全能够生产和提供这种服务。这种观念随着有线、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商业化进程的推进,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公共广播电视制度肇始于欧洲,其宗旨是通过提供均衡的服务、丰富多样的内容,为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文化节目,培养受众的审美情趣,提高受众认识世界的能力,保证所有公民及时获得信息、文化和教育的权利,在伦理规范上强调了保护少数群体、弱势群体的利益,不论受众地位高低,均同等享有公共服务的原则。由于公共广播电视的上述特点以及受众大多位于社会中上层且人数众多,公共广播电视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为确保公共媒介为公众利益服务的公益性,增强社会影响力,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通过立法或司法手段,从制度上保证公共媒介为社会公众服务。

西方国家大多都在本国实践的基础上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传播体制,以保障公共广播电视媒介实现服务社会公众的功能。美国通过制定各种法律、自律机制,实行多元财政体制对公共广播电视进行管理。同样,英国也通过专门立法、社会监督、政治控制等手段和方式,以执照费作为收入来源,管理和规范英国广播电视机构。西方各国公共广播电视制度从主体认定到资金来源再到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等有所不同,但各国的公共广播电视制度都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完善、调整,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提高公共媒介的社会影响力。

五、西方公共媒介制度给我们的启示

公共媒介是媒介的一种呈现状态,也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虽然英、德、美等发达国家的媒介制度不尽相同,但它们公共广播电视服务的根本目的都是满足社会公众的不同需求,旨在保护公民的视听权益和文化需求的多样性。为此,国家通过立法、司法、政府控制、内部控制和社会监督等手段,从制度上确保公共广播电视履行其应有的社会责任。

通过研究西方国家公共媒介制度,旨在推进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制度安排,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媒介管理制度。为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第一,根据我国广播电视发展实际,对广播电视进行分类管理,实现分类立法、分类目标、分类保障和分类运行。第二,针对公共广播电视,把重点放在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的制作上,满足不同人群的视听需求,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文化节目和各种信息。第三,加快国家层面的立法,从法律上规范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主体、服务宗旨、服务范围及惩罚措施等,使其具有强制性。第四,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财源体制、监督机制等方面加快健全广播电视体制机制,从而有效保障公共服务的长期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这是构建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核心环节。

摘要:公共媒介以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众需求,服务公众为目的 。西方国家普遍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公共传播体制。西方国家公共媒介的传播制度,为中国的公共媒介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西方国家,公共媒介,媒介制度,借鉴

参考文献

[1]周小普.美国公共电视网公益性内涵浅析[J].国际新闻界,2007(6).

[2]冯广超,冯应谦.世界公共电视的生存及争议[J].中国传媒报告,2005(1).

[3]胡正荣,李继东.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目标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224.

国外教育管理借鉴 篇2

高等医学教育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大学专业之一。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各国或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教育层次和形式有所变化,或强调学历,或注重资格,或突出学位,各不相同。以目前情况看,按毕业后的第一学位或证书的授予情况,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1博士学位授予型

以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医学院指南》(2000年及截至于2003年6月30日的补充资料)为依据统计,全球有近半数(49.36%)的国家和地区为医学毕业生授予医学博士学位(有的国家授予内科学博士或外科学博士学位)[2]。其中美国和加拿大是此类型的代表。美国和加拿大的高等医学教育是在4年本科教育获得学士学位后进行的。医学院校的招生对象为已取得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通过入学考试进入医学院再攻读4年医学课程,毕业授予医学博士(MD)学位。它们的医学教育制度中有三个可值借鉴之处:设置入学考试。世界各国高校的入学制度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考试制度”,一种是“证书制度”。考试作为一种标准,被用于决定学生是否能升入高校,而证书制度是学生凭中学毕业证书或其他证书就有进入大学的资格[3]。美国的本科毕业生在申请进入医学院前必须通过美国医学院入学考试(MedicalCollegeAdmissionTest,MCAT),加拿大的学生入医学院前也要通过文、理和面试三方面的考试[4]。医学院特设的入学考试,保证了医学生的水平和质量,也保证了医学教育的精英特性。在学期间参加国家统一考试。美国医师考试委员会组织的美国医学执照考试(UnitedStatesMedicalLicensingExamina-tion,USMLE)共分为三个阶段,学生在第二学年结束时必须通过第一阶段的考试(USMLEStepⅠ),在第四学年结束时必须通过第二阶段的考试(USMLEStepⅡ),否则他们将不能进入临床实习(Clerkship),不能毕业,也不能成为住院医师。实际上,参加并通过国家统一考试,使学生获得实习期间和日后行医所必须具备的合法资格,也是避免引发医疗争议和医疗纠纷的重要手段。加拿大的医学生在毕业时也要通过一次标准化考试,以标志其知识和技术达到了一定水平,否则不能从事医疗工作。毕业后区分全科和专科医师的岗位。美国和加拿大的医学生毕业后,需申请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完成培训后,其身份还只是全科医师,若想成为专科医师则需再经过几年时间的专科培训以获得资格。这样一来,由全科医师负责社区居民的普通疾病诊治和专科疾病转诊,不仅提高了医疗保健系统的运作效率,而且有利于控制医疗费用。

1.2学士学位授予型

据统计,授予医学学士类学位的国家占总数的21.79%,其中以授予内科学学士学位或外科学学士学位的占绝大多数[2]。此类国家主要以英国、瑞典、新加坡等为代表。高中或大学预科毕业生进入医学院校学习5-6年,完成规定的课程和临床实习后,即可获得医学学士学位。作为5或6年的本科医学教育,其课程体系和教学安排大体上与我国现行5年制的医学本科教育相似。但最大的不同在于:尽管医学也属于普通本科教育形式,但由于有一整套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以及对医学院校每年的招生严格控制,因此在其国家的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医学教育仍然能够保持较好的精英教育水准;医学生毕业后,区分全科医师和专科医师的就业岗位。严格限制招生名额与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比如,英国高校的招生对象为获得高中会考毕业证书的人,但其医学系、牙医系、药学系等专业由于名额有限,一般都采取筛选淘汰制招收大学新生[3]。瑞典高等医学院校的招生对象只为自然科学班级毕业且成绩达到4.8分以上的高中毕业生[5]。新加坡医学院每年招生不足300人,本科教育采取“严进严出”的方式,入学后还要通过每年的年考,由于最后一年的学位考试要求很高,评分极为严格,因此通过率较低,而未通过全数考试就不能被授予学士学位[6]。从另一项措施来说,英国、瑞典、美国等国家都已建立起一套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英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强调标准的严格性、统一性,把精英教育的质量标准扩展到大众化高等教育中[7]。毕业后区分全科和专科医师的岗位。据调查统计,英国的医学毕业生中,除10%改行或不能毕业外,大约有30%的人倾向于选择继续深造成为专科医师,30%选择成为全科医师(Gen-eralPractitioner,GP),其余30%不详[8]。全科医师的培训是从注册前住院医师(JHO)训练开始,由皇家全科医学学院来管理,为期3年。而专科医师的培养是由诸如皇家内科学院、皇家外科学院等各专科性皇家学院承担,从高中毕业进入医学院学习直到完成专科医师训练期共计需要12-14年时间,周期非常长[8]。瑞典医学院5年半的学习只是成为注册医师之前的训练过程,要想成为注册医师,要通过考试获得医师执照,还要做18个月的助理医师。之后,如果要选择从事专科工作,要继续接受4-6年的专科训练,方能成为专科医师[5]。在新加坡,其第一医学学位为内科学或外科学学士学位,学士学位是行医的必需资格。学生获得学士学位后可以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而硕士学位是成为专科医师的必需资格之一。也就是说它将学位培养与专科医师培养适当地衔接,区分了全科和专科医师的培养途径[6]。实际上,上述几个国家都建立了相当完善的国家公费医疗保障制度,如英国的全民医疗服务系统(NationalHealthServicesystem)、瑞典的全民医疗保险政策和新加坡的全民医疗保障体系。为提高医疗保障制度的成效并有效降低国家财政在卫生保健领域的浪费,通过设置全科医师作为初级保健服务系统的“守门员”,使绝大多数居民对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可入性大大提高,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明智之举[9]。

1.3医师证书授予型

高等医学教育只注重资格、资历或实际能力的训练,而不将学位问题放在第一位,医学生毕业后,获得医师执业证书,或毕业后通过国家医学考试成为注册医师。这种类型的高等医学教育形式在全球约占18.59%[2],以德国和法国为代表。德国大学的医学专业实行定额报名,高中毕业生要参加医学生入学考试(TMS)。医学院学制为6年,期间分为4个教学阶段,并参加4次全国统考。毕业后能否成为临床医师,不在乎是否获得学位,而必须通过两个阶段的国家医师考试,拿到结业证书;之后必须进行2年临床培训,获实习证明书者可申请开业许可证,成为正式合格医生[10]。对部分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而且答辩合格者,授予医学博士学位[11]。法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分学校理论学习6年和临床住院医生实践2-5年,没有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层次之分。6年理论学习结束后参加国家统一考试,根据成绩按比例分流为两个培养方向,未通过者转入2年的全科住院医生临床训练,通过者(1995年通过率为50%)继续攻读专科医学文凭,需要4-5年。“专科医学文凭”为法国临床医学的最高学历[10,12]。可见,德国、法国的医学生主要以获得证书或文凭的形式毕业,虽然也设医学博士学位,但这并非是从事医师职业所必需的。德国、法国的医学教育制度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特别设置的入学考试。德国的医学生入学考试,采用定额形式,其竞争十分激烈,这样能保证生源的质量,也确立了高等医学教育继续保持精英性的品质地位。多次参加国家统一考试。在德国,医学生在校6年的理论学习期间,每个学习阶段都要通过国家统考,毕业后还要通过国家医师考试,才能获得资格进入临床训练[10]。法国医学院的学生在6年的理论学习结束后也要参加国家统一考试[13]。在校期间参加国家设立的医学考试,从而获得一定的行医资格,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医学教育的必需过程,这可以让实习医师合法地接触病人而不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投诉。区分全科医师和专科医师的就业岗位性质。法国医学生毕业后,参加国家统一考试,并根据考试成绩,按比例分流成培养全科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的两个渠道[13],有趣的是,博士学位不是成为专科医师的必需资格,恰恰相反,特别注重技能训练的专科医学文凭,才是医学教育的最高身份证明。另外,其按比例的全科医师和专科医师分流方式,是国家确保有足够卫生人力资源在基层服务的重要手段。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制度分析

基本情况

相对而言,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制度其过程比较复杂,但结果十分简单。学位类型。目前我国的医学学位为三级:学士、硕士和博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又分为注重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科研学术型和以临床技能训练为主的专业技能型两种。学习年限。主要有3年制医学专科教育(毕业时不授予学位)、5年制(部分学校是6年制)医学本科教育(毕业时授予医学学士学位)、7年制本硕连读医学教育(前5年为医学本科教育,完成者可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后两年为硕士研究生教育,毕业授予医学硕士学位)和8年制本博连读医学教育(毕业授予医学博士学位)。纯粹的研究生教育(硕士或博士)学习年限为2-4年。获得学位的途径。在我国,高中毕业生根据高考成绩和填报的志愿可能就读三年制高职专科,也可能就读五年制本科、七年制本硕连读或八年制本博连读。大专文凭的学生可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本科学习2-3年后获得学士学位。学士学位获得者和硕士学位获得者也可以继续深造,通过考取上一级学位的医学研究生,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实际上,学位的攻读也可以是不连续的,例如,专科毕业生可以采用同等学力的形式攻读硕士学位,本科毕业生也可以采用同等学力的形式攻读博士学位。另外,在我国,并不严格限制非医学专业人员报考医学研究生,有些在职人员也可通过申请在职学习获得相应的医学学位。临床实习资格问题。现行的医学教育制度中,临床医学的专科生和本科生最后一学年进入临床实习,七年制本硕连读或八年制本博连读的学生最后三个学年均在临床实习,此外,大部分临床专业的研究生也至少有1年时间在临床工作。这些学生在进入医院之前均缺乏必要的合法身份,因为他们一般在毕业第一年后方有资格参加医师资格考试。在读期间没有设立国家统一考试,使临床实习生从事诊疗活动的合法性受到质疑。毕业后的身份。在我国,不论医学学位的有无,无论学习年限长短,也无论学习方式如何,任何一个医学毕业生,都是当然的专科医师。这就是我国医学教育制度唯一最简单的地方。

存在的问题

入学门槛太低造成医师培养质量的鱼龙混杂。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许多医学院校将临床医学等精英性质的专业,也进行无限制的规模扩大。如此一来,所有的高中毕业生只要参加高考,达到相应层次的录取分数线,都有可能成为医学生。此外,入学门槛低还体现在专升本考试中,专业戒的跳转并无限制;医学研究生的报考也不受其原先专业的限制,甚至也可以通过同等学力的方式跨越学位。培养层次过杂形成医学教育的唯学位错误倾向。我国目前医学专业的学习年限长短差异过大。毫无疑问,短学制由于时间有限,理科基础、人文社会科学等素质类课程偏少,即使是医学基础课程也是“短平快”,因此其发展后劲有限,即使通过专升本或考研,也无法根本性地改变起点学历的水平。另一方面,从专科到专升本再到本科、研究生,为了追求学历和学位,许多医学生不断地应付入学考试、不停地重复学习相同的医学课程,也造成学生时间和精力、学校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临床实习合法性缺乏引发医疗纠纷事件增加。我国医学生在校期间,未安排任何涉及医疗合法性的国家统一考试,亦即在临床实习前并未获得作为实习医师的基本资格。实习生因为缺乏合法身份,连了解患者的病情都属于侵犯患者隐私权,更不用提实际的医疗操作了。毕业后从业岗位相同导致社会不公现象加剧。应该说全科医师和专科医师的培养要求有较大差别,掌握知识的偏重不同,而我国医师培养的出口单一,没有明确的岗位分流。这将带来多个方面的不公平性问题:①无论学习年限、受教育层次的差别,都是当然的专科医师,教育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②所有专科医师都只愿意留在高等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得不到也留不住专科医师,实际上也不需要专科医师,导致医疗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的不平衡;③决策者主观上希望大专层次的医学毕业生去缓解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状况,但卫生保健服务属于公共产品,农村居民没有理由只能享受低水平的医疗服务。

对我国医学教育制度改革的建议

国外教育管理借鉴 篇3

【摘要】研究生教育水平;国外;管理经验;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研究生教育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增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研究生教育如何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如何融入到教育全球化的发展潮流中去,已经成为摆在我国政府和各高校面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1.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于此同时,我国高层次人才的缺乏,又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突出矛盾,国家几次对研究生进行扩招,以满足我国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但在扩招的同时也给研究生教育带来了突出的问题——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多,研究生教育质量却得不到有效保障,导致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日益下降。具体说来,研究生质量问题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导师不导现象。具体表现为导师由于行政职务或者导师忙于自己的外部兼职,造成对所带研究生的指导不够,对学生采用“放羊式”培养,不能有效的对学生尽到自己的责任。第二,学生不学现象,具体表现为研究生在读研期间,不潜心学术研究,而是忙于赚钱,对自己所研究的领域没有深入发掘,只是为了一张学历证书而敷衍了事。当然,这也与导师不导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三,导师缺乏提高培养质量的动力。一方面,许多高校实行研究生培养导师负责制给予了导师充分的自主权;另一方面,在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经费分配等方面,主要又以教学和科研成果考核为主,很少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进行考核,因而造成导师把较多的时间用于项目申请、论文发表上而把较少的时间用于指导研究生。这样,研究生培养质量自然会受到影响。第四,其他原因导致的质量问题,如不合理扩招、经费短缺、淘汰机制不健全、乱找关系等。

2.国外研究生管理的特色与经验

在面向全球化的教育过程中国外研究生管理有着别具一格的特色,其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程度和水平、研究生的培养过程、资助体系以及导师队伍建设等都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以诚信教育为本

诚信教育是每个教师上课的重点,但不是虚无缥缈的说教,其落脚点体现在对实验数据的详细分析、对出现问题的数据不轻易否定等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上。尤其是教师非常重视对他人成果应用时的说明,要求学生在平时的作业和论文中对参考文献进行详细的标注,充分体现了对知识产权的尊重。例如,系里开展复活节活动时,其中一个活动就是学生自行装饰实验室的大门,有些学生就将那些抄袭或作假的文章盖上“distrust(作假)”字样贴在门上,让所有人都能看到,以此提醒大家在做实验时要坚守诚信。

2.2鼓励创新与合作

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学生在课程教学中可以随时举手提问;在分组实验中,除了按要求完成自己的任务之外,还必须共同讨论、合作交流,以便较好地完成本组的任务。在科研工作中也是如此,学生既有分工也有合作,协作精神随处可见。而且,学生的课程成绩不是由一次考试决定的,还与平时的提问、回答问题和实验的认真程度等直接挂钩。

2.3强调沟通和交流

参加研究工作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每周都要参加教师课题组的例会(Lab meeting),会上教师和学生要各自介绍自己的工作情况和下周的工作计划,有时会议还可以由学生主持。每周的例会有1~2个主题报告(视学生的人数而定),教师和学生轮流作报告,主要介绍各自近期的阶段性实验研究进展或新的观点。这样的会议是闭门会,只是课题组内部成员参加,讨论十分充分,有时争论也很激烈。当研究工作有了阶段性成果的时候,课题组就会在系内或校内组织更大规模的报告会。这样,每个研究生1年都有2~3次作报告的机会,到论文答辩时,他们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实际上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准。

3.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思考

3.1加强思想锻炼

当前,许多研究生在校期间忙于学业,对自身的思想锻炼不够重视,思想上不够成熟,道德观模糊。有的学生把两年多的在校学习看作纯专业知识的汲取,夜以继日地沉浸在专业书籍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一些人文知识。专业知识增加了,但思想道德修养和认识事物的能力没有相应的提高。有的学生认识事物的水平较低,对社会阴暗面看得过重,随着专业知识的增加,越来越认为社会对自己不公,愤世嫉俗,思想偏激,无法融入社会。有的学生过于自卑,自我压力过大,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生活信心不足,面对困难缺乏勇气,面对竞争缺乏斗志。还有的学生有些高傲,对自己评价过高,对他人评价过低,在与人共事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在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中要多学习一些人文知识和哲学知识,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以个人的阅历和知识为基础的。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知识面和认識水平,就有什么样的道德观。因此,阅读一些体现人类先进思想的著作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在与人相处时要有一种大度、大气。大度、大气是一种人格魅力,在取舍之间有了大度、大气,就不会瞻前顾后,就能从容取舍,彰显智慧;在人际交往中有了大度、大气,就能交更多的朋友,给自己画一个最大的圈子:在生活中,有了大度、大气,就能不被蝇头小利遮蔽双眼,从而能以敏锐的眼光,看到最值得珍惜和重视的东西。

3.2加强学风培养

加强学风培养,要求做到实事求是、追求真理,达到“至真、至诚、至善”的境界。

学风概念是宽泛的,对于一所大学来讲,是治学的风气。对于一名学生来讲,是读书、做学问的原则,是对待学术的态度。作为一名研究生,探讨学风这个问题,不仅要从大处着眼,关心社会上、学校中的学风,更要从小处着眼,从自身做起,加强自我培养和自我锻炼,塑造自己的良好学风。

我认为,加强学风的自我培养,就是实事求是,追求真理,达到“至诚、至善”的境界,追求一种求知、求真、求次决定了研究生教育的成效。研究生教育的管理部门应该为研究生的就业搭建一个平台。如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研究生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应成为新时代研究生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思考的新问题。

3.3完善研究生生源质量保障机制

借鉴国外经验探讨产学研合作教育 篇4

一、国内外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历程

根据资料记载, 合作教育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1903年英国桑德兰技术学院在工程和船舶建筑系中实施的“三明治”教育, 即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工作训练。在美国, 1906年, 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大学工程学院赫尔曼·施奈德教授开创了合作教育的理论。辛辛那提模式要求一部分专业和一些教育项目的学生一年中必须有1/4时间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公司或企业去实习, 以获取必要的知识。1946年由美国职业协会发表的《合作教育宣言》认为:“合作教育是一种将理论学习与真实的工作经历结合起来, 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教育模式”。在德国, 化学工业与大学的合作是产学合作历史的开端。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与上述国家相比起步较晚, 20世纪50-60年代, 在当时的教育方针指引下, 高校的教学、科研人员积极投身于生产时间, 逐步迈出了与企业合作的步伐。

二、国外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现状

1. 美国。

美国的大学广泛参与企业技术创新, 高校与企业结成紧密的联合体, 进行多方位的产学研合作。美国4所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是产学研合作成功的范例。企业向高校委托科研、提供实习实践基地。双方合作教育, 将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充分体现于合作教育的全过程。双方共建工程研究中心和应用开发研究中心, 互派人员共同进行研究工作, 组建产学研合作的管理机构。机构的合作内容, 管理范围各不相同, 一般包括研究开发内容、人才培养数量与规格、课程设置、经费管理、人员互派等。美国产学研合作模式具有合作紧密、内容广泛、稳定持久、经费保障、应用性强等特点。

2. 德国。

与美国相比, 德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强调目标的始终如一, 过程的持续长久, 效率的极大化。以理论知识为基础, 应用为目的, 教学活动在企业与高校交替进行, 双方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 堪称德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典范。重视职业技术教育也是德国学制的特色。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法规定, 80%的青年必须接受不同类型的职业技术教育。德国的儿童多在完成基础教育后, 成为师傅制度下的学徒。一方面在工厂做工, 接受师傅的指导, 另一方面进入职业高等学校, 接受相关职业理论学习, 学生做工与理论学习交替进行。做工时, 以企业为主, 合作学校派出教师进驻企业给予理论指导;理论学习时, 以学校为主, 企业派出技术专家到学校协商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德国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一旦建立, 将是长期、稳固和紧密的, 其合作非常注重实效。

三、国外产学研合作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从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到各国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均有比较突出的特点, 分析这些特点并将其进行总结对于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美国模式。

毫无疑问, 高校、科研院所已成为美国产学研合作模式中的主角, 他们是科技创新的源头, 每年产生数以千计的技术专利, 创造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目前, 我国很多大学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 但在企业大学合作建立研究中心方面的尝试却非常有益。联合成立研发中心, 学校与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企业共同合作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共同完成有关行业发展的应用性科研课题, 在合作中研发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双方共同所有。另外, 协同创新也是加强产学研合作的另一有益探索。

2. 德国模式。

企业与高校交替进行人才培养, 注重实习基地的合作建设, 长期稳定发展。企业帮助培养师资, 指导课程设置与教学, 使得教育与社会需求更好的结合, 这对高校师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之相比, 我国很多高校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的经历, 只熟悉理论知识, 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十分欠缺, 这样的师资力量不利于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四、我国高校发展产学研合作的对策

1. 明确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的地位。

企业开展研究开发, 更多地考虑如何解决工程层面或技术层面的问题, 关注在企业“生产什么”的问题, 包括产品研发、技术改进等工程和技术问题;高校进行的研究活动, 更多地在于解决科学层面的问题, 例如, 企业中长期科学研究成果如何产业化, 企业“探索什么”等等问题, 包括机理研究、前沿性的研究领域。产学研合作, 是工程、技术和科学相结合的问题, 为解决科学技术在企业工程上“明天应用什么”的问题,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是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直接体现者, 也是企业自主研发和高校的基础研究之间进行集成创新的体现者。因此, 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在产学研结合活动中都强调企业的主体地位, 作为高校应当明确自己在合作教育中所处的地位, 发挥自己的人才和理论优势, 配合企业在市场方面的优势进行科学研究, 以期共同研发出适合企业生产, 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2. 在合作成立研究中心的基础上走协同创新之路。

高校是培养人才、传承知识、创新科技的主要阵地, 在国家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没有高校与企业、用户、科研院所、政府等的合作, 就难以在全社会形成协同创新的机制体制, 难以构建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同产业发展相衔接的创新体系。高校在合作教育中进行了众多的尝试, 美国高校与企业共同设立研发中心的做法在我国很多高校普遍存在, 但是还可以在协同创新方面加以推进。在科学借鉴世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我国提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这种模式之下, 高校必须以国家需求为导向, 密切关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前沿问题, 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问题意识、协同意识、创新意识, 积极开展协同创新, 培养创新人才, 产生创新成果, 着眼于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 协助国家从战略的高度做好顶层设计, 争取各级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调动其他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促使协同创新按既定的路线图推进, 有效实现预期目标。

3.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拓宽实习基地功能。

一是学生技能培养的实训基地。通过实习基地的实训, 既可以对毕业生所学的职业技能进行检测, 还可以对自身的职业素养进行提高。二是校企产学研结合的合作基地。产学研结合是高校教育的命脉和特色所在。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 与实习基地单位构筑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平台, 不断提高师生的专业技能和科技创新能力, 并为高校技术开发与服务提供技术支持;三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基地。高校应发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优势, 为实习基地单位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如联合进行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品牌策划, 推动企业科技创新, 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创造出校企共赢的良好局面;四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基地。高校应鼓励和加强专业教师到实习基地单位第一线工作, 在帮助就业基地单位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中, 增强理论的运用与阐释水平;同时, 吸纳实习基地生产一线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不断提高教学与市场之间的无缝对接。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促进实践环节教学。

美国高等教育的专业师资一般都具有良好的理论素养和行业背景, 这有助于学生掌握该领域的理论和实际运营。针对我国当前高校师资的现状, 应鼓励合作各方根据协议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通过专业建设委员会、实习实训基地、教育发展理事会等平台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通过定期召开会议, 就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和手段改革、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有关事宜进行讨论和研究。这种交流平台的搭建, 可以密切行业单位和学校的联系, 使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与行业、企业需求有机衔接, 一旦产业结构做出调整, 学校设置的专业也能随之做出相应调整, 保证人才培养能适应产业技术创新和升级的需要。交流平台的建立也使专业教师接触行业“第一现场”更为便利, 专家进校又可将行业信息和技术带入学校, 为学校引进新的管理技术、新的教育理念、最前沿的信息需求提供直接指导。

5. 加强校企合作, 强化人才的共同培养机制。

国外教育管理借鉴 篇5

朱元凯学号13382141

1.旅游管理专业国外发展现状

国外旅游教育始于上世纪50年代。就旅游学科专门设系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80年代是世界各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时期,仅美国目前综合性大学中设置旅游系的就已有200余所。国外旅游教育发展至今已走过近60个春秋,目前国外旅游高等教育体系相当成熟与完善,对旅游高等教育的研究主要由大学、旅游组织和行业协会来开展,侧重于旅游专业实践研究,应用性强。由于世界各国旅游发展水平、旅游产业地位不同,对旅游业重视程度及管理模式的不同,导致了旅游高等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也不尽相同,从而出现有些国家重视旅游高等教育(如美国),而另外一些国家则侧重旅游职业培训(如瑞士)的状况。但总体说来,国外旅游教育一般根据各自旅游发展的实际不断调整其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主要设置有饭店与餐饮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旅游交通管理专业和旅游地管理专业等内容。有些大学的专业设置更为细化,如英国萨里大学,其旅游管理系的研究专业主要包括旅游学、旅游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行政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国际饭店管理等。总之,国外旅游教育的最大特点是重视应用性,强调教学、研究与实际相结合。下面我们试图对旅游教育相对较发达的美、英、澳、日和瑞士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综合分析,以期得到有益的借鉴。

(1)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发达国家在教育理念上非常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包括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如康奈尔大学的目标是“为全球培养21世纪招待业的领袖”,密歇根大学则是“凭教学、科研和服务的实力,做招待业教育事业的带头人”。

(2)清晰具体的培养目标美国旅游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分为实际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两大类,英国则一直把旅游教育和旅馆与餐饮教育分开设立,两者兼而有之的较少。澳大利亚大学把旅游教育分为“旅游接待”专业与“普通旅游”专业。日本具有中、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本科、研究生教育,每个层次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

(3)丰富灵活的教学内容美国大学开设的旅游教育课程有旅游学、旅店管理、餐馆管理、交通管理、旅行社管理、公园和休养所管理、营销学等。英国旅游教育的主要课程有:旅游史、旅游的影响研究、统计规划、旅游业组织成分——膳、宿、交通、旅行社、旅游地营销、旅游地的组织、旅游投资等。瑞士以与接待业有关的课程为主要教学内容,大致包括管理学1邹统钎.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9(2014.1 重印)邹统钎.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

4和接待业理论与操作两大类。同时,课程设置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及时增设新课程。

(4)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采取校企结合、学做结合等多种培养方式。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旅游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为适应这种培养方式,师资队伍建设多数走专职与兼职相结合道路,大学担任旅游课程的全职教师绝大多数都在实际经济部门任过职。英国旅游院校专职教师较少,多聘请兼职教师、客座教授。

2.旅游管理专业国外发展趋势从世界范围来看,旅游专业教育发展可以划分为如下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旅游专业教育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由旅游企业和旅游机构自发组织的旅游初级培训教育,特点是应用性强,不涉及理论研究;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政府、教育机构开始介入旅游专业教育,旅游高等教育逐渐形成;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旅游专业教育进一步完善,逐渐形成了多层次,多学科视角的教育体系。旅游管理教育逐渐形成多层次、多学科视角的完善体系具体表现在:

(1)为了推进旅游专业教育的完善,国外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注重与多学科的融合,如地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教育学、法学、生态学、农学、销售学等等。致力于将各个学科所提供的概念、理论联系融化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杂糅融会,最后形成独特的概念体系。

(2)形成了完善的多层次旅游教育体系,研究生、本科、职业教育齐备,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教育重点各有不同。研究生与本科教育多侧重旅游教育与多学科的融合,提升学生整体素质,而职业教育更侧重于实践,与社会需求吻合校好。

3)国内外课程设置对比

a、理论性课程设置较为接轨理论性课程是指那些讲授基础理论知识、研究性较强的课程,从国外课程设置情况来看,旅游专业较为普及的理论性课程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旅游政治学、旅游美学等。通过对国内旅游专业课程开设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国内旅游专业的理论性课程,同样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旅游美学、旅游学概论等,并且可以看到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这些国外较为普及的课程在国内普及程度同样很高,这表明国内旅游专业理论性课程设置已经与国际较为接轨了。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理论性课程开设情况与国外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例如国外较为普及的旅游政治学,国内尚未开设相关课程,这方面国内的研究也相当欠缺,旅游政治学是国内旅游管理教育的一个盲区。

b、应用性课程设置差别较大应用性课程则指偏向实用的、具有较强实践操作性的课程。国外较为普遍的应用性课程包括旅游规划与设计、户外游憩与环境解说、旅游资源(旅游地)开发与管理等旅游直系课程,还有包括与旅游关系密切的饭店餐饮服务、运动健康、烹饪、交通运营等旁系课程。纵观国内各院校旅游课程设置,直接为旅游服务的应用性课程有景观

规划设计、旅游资源开发、景区管理等,而与旅游关系密切的旁系课程则有餐饮服务、外语、导游、食品营养等。相比之下,应用性的课程与国际衔接的情况要差于理论性课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直接为旅游服务的应用性课程,国外较为常见的是旅游地管理,而国内则为景区管理,旅游地管理比景区管理更为复杂的管理系统。随着城市旅游的兴起发展,如何对城市这样一个复杂的旅游目的地进行管理变得十分重要,而开设旅游地管理课程则能解决这一问题。国外较为重视的户外游憩与环境解说教育在国内少有开展,而国内较为常见的导游课程,只能算是环境解说教育的一个分支。随着国内旅游消费文化品味的逐渐提高,环境解说也日益重要,国内需要开设比导游专业更为宽泛的环境解说教育课程以便为社会服务。国外的交通运营、交通管理是一门相当重要的课程,从国内69所高校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来看,交通管理相关专业的课程开设仅占所有课程的0.3%,显然,国内对旅游中的交通管理和交通运营不甚重视。国外旅游专业课程还包括运动健康教育,而国内则没有这方面的课程。因为体育旅游在我国尚未形成气候,但是2008北京奥运会之后,国内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将会增加,因而有必要增设相关课程。国内将旅游外语作为一门相当重要的应用性课程,而国外,尤其是欧美的旅游院校中则鲜有外语教育,这也折射出入境旅游是我国旅游业的主要类型,随着国内旅游的兴起,这种状况会有所改变。

(3)中国旅游管理专业教材评估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对旅游人才需求量的飞速攀升,旅游教材开始涌现,这一方面缓解了社会对旅游人才、旅游知识的渴求,另一方面,却也出现了教材质量参差不齐,教材编写缺乏科学性、与产业实况脱节等不良现象。为此,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于2005年5月对北京市各大书城所出售的旅游教材进行了详细调查,调查地点选取了国内图书种类最为齐全的海淀图书城、海淀购书中心、西单图书大i2厦、王府井新华书店这4个书城。通过对这四大书城进行调查,能够反映目前国内旅游教材市场发行的总体情况。1)数量与类别本次调查共搜集到旅游教材类图书543种,其中面向本科及专科教育的有212种,面向研究生教育27种,面向高职、中专教育的有258种,面向自考、成人教育的有46种。图5所示,反映了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旅游教材很大一部分(近一半)是面向高职、中专教育的,此类教材占到了教材总数的48%,这类教材主要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知识;居于第二位的是面向本科和专科教育教材,这类教材较多涉及理论性知识的传授,此类教材占教材总数的39%;排在第三位的是自考和成人教育类旅游教材,所占比例为8%,这类教材与面向本科、专科的教材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数量最少的是面向研究生教育的旅游教材,这类教材仅占教材总数的5%。

以上数据表明,我国旅游教材的供应基本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层次结构,即面向高校本科和专科、普通职业技术学校这两大教育体系的教材供应量很大,共占所有类型教材的83%。面向研究生教育和面向自考及成人教育的教材相对较少。

i

i

国外教育管理借鉴 篇6

笔者结合当前我国会展教育的现状,在分析探讨了德国和美国会展教育的优劣特点的同时,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探讨我国会展教育的发展策略。

由于我国会展教育起步较晚,虽然近些年来发展迅速,但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才制约了会展经的发展。国外很多的高校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探索之后形成了一套独特先进的会展教育体系。因此,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有助于我们会展人才的迅速发展。

一、国外会展人才培养模式

(一)德国会展人才培养的方式

德国的会展教育已形成了产、学、教互动的良好机制,德国的会展教育,可归纳为以下个特点:

1.办学力量集中,办学规模不大。据了解,目前在德国主要有两所院校开办会展专业,一是瑞文斯堡合作教育大学有自己的会展管理系;另一个是科隆大学,从2000年起开设会展专业的硕士生课程。两所学校前者偏重实践操作,后者偏重理论研究。由于办学力量集中,德国国内与会展教育相关的教学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都很高。

2.产学教结合,采用定制化模式。德国会展教育基本上属于定向培养,采取与会展企业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如瑞文斯堡合作教育大学招收的是由企业定向培养的学生,学生毕业后,再回到原公司工作。

3.培养专长人才,按模块设置课程。德国会展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分为五大模块,即工商管理、展览管理、会议管理、大型活动管理以及展示设计与搭建,其中工商管理侧重于会展综合组织管理和会展营销,展览管理侧重于展览项目策划与实施,会议管理侧重于会议项目策划与实施,大型活动管理侧重于大型活动策划与实施,展台设计与搭建侧重于展台的设计与施工管理。学生每学完一个模块再经过相应实习,具备了该模块所要求的专门的工作能力。

(二)美国会展人才培养的方式

1.大学商科类专业设置会展课程。美国的高等教育,没有专门的会展专业,但在许多大学的商科类专业都设有会展方面的必修和选修课,这些课程包括:旅游和接待管理、运动和大型活动管理、运动和大型活动营销、会议业概论、会议规划、贸易展览运营、会展服务管理、会展设施管理、展览服务、展示管理、出展管理等。目前美国的高等院校还没有会展专业的硕士学位,一些旅游管理类的硕士学位课程中设置有会展方面的课程。

2.依据培养目标设置相应会展课程。在不同的大学中,针对各自学校制定的学生培养目标,在课程的选择和设计上,有所不同。比如私立的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旅游接待管理系设有运动和大型活动管理专业方向,该方向的学生要完成旅游和接待、运动和大型活动企业管理等4门必修课程的学习;州立的拉斯维加斯内华达大学的旅游和会议管理系开始有会展课程,包括三门会议和展览方面的专业课程和五门会议和展览方面的选修课程。

二、我国如何开展会展人才培养

1.人才培养规模应少而精。对于我国会展核心人才的培养,应求精而不求多。会展核心人才的培养层次应达到本科。教育主管部门应对培养会展核心人才的专业设置进行严格审批,即使批准了少数大学开办了这类专业,也要严格控制办学规模,不能盲目扩招,以确保教学资源集中,教学质量优良。

2.辅助型和支持型会展人才的培养应分布于各院校。我国各高校都有各自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比如有些院校在培养东盟国家语言人才方面,在全国有很高的知名度;有些艺术类院校在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人才方面,也有很好的口碑;某些旅游类院校在培养旅游接待人才方面,有很强的比较优势。

3.会展人才培养逐步实现定制化。我国高校会展人才培养应尝试定向培养制度,即招入的学生,在报考时就知道自己将来的就业方向和单位;用人单位可以在招生工作中提出自己的要求并和院校及学生本人签订合同。这样既可保证所招学生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同时由于就业有保证,往往生源的质量也较高,在培养过程中用人单位也愿意提供较多的岗位实训机会。另外,可以探索国内外企业和学校共同出资办学的路子。

4.课程设置体现“广”和“专”。会展核心型人才的总体规格应该是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因而,在课程设置上应体现出“广”和“专”的要求。“广”是相对于基础课的设置而言的,根据会展人才应具备的基础素质和能力,基础课应涉及到哲学思想与行为规范、经济与科学技术、语言与政策法规、素质教育等方面的课程;“专”是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学生的特点兴趣,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块,让学生选择不同的侧重内容,从而保证人尽其才,有的放矢。

5.高校与社会合作开展会展培训。我国的高校可设立会展研究所或研究中心,与社会合作,编排学历课程和证书培训课程。学历课程往往时间较长,证书培训课程往往时间较短。为那些有志于在会展行业发展的社会人员或在校学生提供培训。课程的设置可按照市场需要来设置。培训以有偿的方式展开,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培训的质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高校接触实际,获得社会的认可。

[1]易小力.会展教育与实践的问题与对策[J].社会科学家,2010(02).

国外教育管理借鉴 篇7

一、我国预算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预算编制和审查时间过短

科学的经济测算较少, 不重视“成本—效益”分析;财政资金预算外运行问题仍旧存在。

(二) 财政支出未完全纳入预算统一管理

部门预算支出缺乏统一标准和缺乏一套较为完备的公共账户管理体系;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不合理, 预算编制专业性、技术性极强, 涉及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而预算由政府财政部门独家编制, 难免因考虑欠周全而使其缺乏科学性。

(三) 预算审批流于形式

由于《预算法》第54条与第53条规定不协调, 使得财政超收收入往往由政府自行支配, 使得预算审查、预算约束形同虚设。预算审查的专业性、技术性、政策性很强, 人大作为审查机构, 其内部缺少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对预算进行审查。并且预算审查的时间过短, 使预算审批流于形式。

(四) 预算执行随意性过大

预算执行随意性过大在预算法的相关规定上可见到一斑:我国预算年度采用历年制, 即从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政府新年度的财政活动从公历年初就已经开始, 但我国新年度的各级政府预算草案却要等到3月份前后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通过以后才能上升为法律性文件。这就意味着在我国每一个预算年度中, 有3个月时间政府进行财政活动没有法律依据, 即出现了“法律空档”。这一问题大大降低了我国政府预算的法定性程度, 从而助长了各级政府“先斩后奏”的支出冲动, 并为随意支出提供了机会。这使得政府预算支出过于随意且难以受到应有控制。

二、国外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做法和经验

自50年代以来, 世界各国政府预算编制的技术、方法和范围发生了快速地变化。美国的预算编制经历了三个明显阶段, 传统预算、绩效预算和规划—计划—预算体制。各个阶段新预算技术的发明并不意味着先前概念的废弃或不再需要。新的发展应被视为改善预算质量的补充方法。

近年来, 美国采用“规划为导向的预算”及“零基预算”, 其包含着规划、计划和预算的整体含义, 是规划—计划—预算体制概念的延伸。

美国联邦政府预算编制的特点:1.预算周期跨年度。美国预算周期是“跨年制”, 即每年的10月1日至次年的9月30日为一个财政年, 以终了日的年份为预算年度。在一个财政年度内, 执行本财政年度的预算, 审核上一年度的决算, 同编制下一财政年度的预算。2.预算编制时间长, 程序严密。预算正式生效前18个月着手编制。编制预算程序规范, 国会在9个月内才完成预算审批和立法程序, 总统签署后生效。对于总统否决了的预算草案, 还要有更严谨的法律规定和程序。3.预算管理机构健全, 分工明确, 相互制衡。4.预算编制方法采用绩效预算。5.采取“主动编制”。美国的政府预算, 不以各部门编制的预算为基础, 由预算编制部门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直接编制政府各部门的预算, 即不是政府各部门支出要求的简单加减, 是一种“主动编制”。6.预算的法定性程度较高。有关预算管理的法律体系完备;预算管理严格依法执行, 严格遵守先审批后执行的法定原则。

加拿大从2001年4月1日起, 所有政府部门和政府整体开始采用完全的权责发生制。加拿大政府103个机构中的每一个部门和组织都应用了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制度。围绕政府这些改革的方向, 政府提出了审计现代化的措施。通过审计现代化措施建立的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制度, 使得政府管理由对投入的关注转向对结果和效果关注、各部门将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结合起来, 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和有效使用的资金、各部门可以确认和比较服务与项目的全部成本、使政府的资产资本化。

多年来, 澳大利亚预算程序和预算工具都经历了相当大的改革, 这些变化使得预算决策系统更加透明化, 信息更加真实可靠。当前的预算体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中央政府定期滚动式地发布对未来预算的预测, 同时, 还公布资源配置计划和政策决策。预算估测成为衡量财政部工作绩效的标准, 一般要求预算估计同实际结构相差不应超过0.5%。严格的未来预算预测以四年为固定周期, 逐渐成为部长和各部门预测的基础, 随着精确的会计系统和高级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出现, 预算估测的数据越来越可靠和连续。2.新的支出计划的制定更理性化。政府总是以各种办法来限制各支出执行部门扩大其支出数额, 并且通过与支出部门谈判的方式来决定新的资源配置政策。这种严格的预算方式, 使得各部门能够更现实地, 从长远角度考虑新政策的成本和收益, 重新审视现有的支出保证。3.更加注重资源管理和倡导财务管理程序的灵活性。将项目的管理和项目机构有机的融合在以目标管理为中心的公共行政部门和服务机构中。支出部门在接受预算限额的同时, 拥有了更大的资源管理的灵活性, 包括不断提高部门可借贷水平限额, 从销售商品得到税收保留, 鼓励提供服务。并且通过跨年度的预算市各个部门能够从较长远的利用行政资源。4.下放权力的同时, 对资源的使用情况实施严格的中央监管。依靠计算机信息管理体系以及全面的帐务和注册管理系统, 财政部能够方便地检查资源使用的状况。如果支出执行部门没有按照谨慎原则使用资源, 其有权冻结或是减小资源使用的灵动性。或者是, 如果某个部门不严格遵守每年的支出计划, 财政部就会直接介入, 亲自实施支出控制计划。所以, 各个部门都十分的关注其工作的绩效、现金流量、账目的平衡。此外, 各个部门都要求每个月公开其财务报告。

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后, 泰国进行了全面改革, 在改革以前其财政预算管理制度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在预算编制方面, 不注重产出和绩效管理;2.在预算审批方面, 议会一般只能对政府提交的预算报告作很小的调整, 预算总量的控制、预算执行的信息, 特别是中期的预算情况都不是议会关心的范围。3.预算执行由无数财务制度和规章控制, 导致一种“以服从为基础”的管理机制, 过多的控制使预算单位无法进行更好的绩效管理。4.预算监督与评价不完整、不及时, 发现的问题往往忽视, 并且不能反馈到以后的预算编制中去。

针对这些问题, 泰国政府从1 9 9 9起推行公共部门管理全面改革。政府财政改革是一种推倒重来的全新改革。根本点是从控制“投入”转变为管理“产出”。1.制定新的预算程序法案;2.建立新的预算工具;3.设立政府预算政策委员会;4.赋予部门和单位更大的预算管理权限和责任;5.财政分权;6.实行综合预算, 所有财政活动和财政风险都要包括在财政预算政策编制范围之内, 不能有任何例外;7.建立良好的预算治理结构, 预算和绩效报告必须完整、准确、及时地对内阁、议会和公众公开, 实现预算完全透明和高度责任制;8.建立强化监督和评价系统、设定详细预算标准的重要财政管理标准系统, 加强预算编制。泰国通过一系列的改革经济增长;财政稳定;国民对经济的信心普遍增强等。

三、借鉴国外经验, 完善我国预算制度的对策

(一) 适当延长预算编制时间, 调整预算编制起止时间, 提高预算准确性

美国的预算编制时间为18个月, 国会有充分的时间审查监督预算支去的去向。澳大利亚预算正式编制时间长达8个月, 全年都在抓预算编制。借鉴欧美国家经验和结合我国实际, 可以考虑将时间延长到10个月左右。预算编制的起止时间定为本年4月1日到次年的1月31日为一个预算年度。从而使预算年度和人代会审批预算草案的期限相衔接。贯彻“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没有预算不支出”之预算法原则。

(二) 采用主动编制, 提高预算的科学性。要“主动编制”预算

我国现行预算实际上是“被动编制”预算, 即财政部门是在对部门预算的基础上编制财政总预算, 造成了以部门意见为主动的低效局面。逐步转变预算编报方法, 变“被动编制”预算为“主动编制”预算。预算编制相对独立, 不以部门的预算为基础。我国预算编制实际上是依靠部门的预算来编制的, 预算司以及各主管司在对部门的预算进行砍砍压压的基础上编制财政总预算。

(三) 在预算编制、执行过程中, 要充分体现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的有机结合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 要完善预算决策和管理制度, 加强对财政收支的监督。我们需要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 借鉴国外经验, 了解国外在界定政府职能、改进公共支出管理方面所积累的经验, 并根据我国的国情, 制定适合于我们的改革对策。

检验预算管理制度是否有效的最终标准, 就在于公共支出的绩效水平。我国的预算管理制度与我国整体上的行政管理制度的特征一样, 存在着重审批、轻事后管理监督的问题, 这里问题的实质是重权力、轻责任。因此, 我国今后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 就是如何建立起对公共支出绩效负责的制度。

(四) 进一步完善预算编制方法

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均有效地采用了零基预算、权责制预算等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 我们要逐步实行零基预算和绩效预算等创新预算编制方法, 提高预算的调控力。

(五) 健全预算法律体系, 加强法制约束力

预算法律体系有宪法和《预算法》之外, 在条件逐步成熟的基础上制定每年的年度《预算法案》, 完善预算法律体系。以法律的形式对各项收支作出明确细致的规定, 使各部门每项预算收支都受到法律约束。每年政府的预算报告以法律的形式出现。权力部门不能随意干预预算执行。

(六) 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的技术保障体系加快预算管理信息化进程

大力加强预算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 加大各类预算管理软件开发、推广力度。搞好财政系统信息化培训, 奠定强有力的技术和人才支撑。

摘要:随着全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变化, 我国财政必须适应其变化并重新定位, 推进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尽管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推进, 公共财政框架的初步建立, 我国的预算管理制度正在逐渐完善, 但预算管理制度也还存在一些缺陷。为此, 应当借鉴国外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 完善我国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增长。

关键词:预算管理,制度缺陷,国外经验,对策

参考文献

[1]、徐利.我国政府预算透明度评析.经济研究参考, 2003年, 30期。

[2]、华国庆.完善中国预算法.法学论坛, 2009年, 第4期。

[3]、杨宝剑、孙运进.现行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 8期。

[4]、王泽彩、王国兵.论我国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经济纵横, 2008年, 12期。

[5]、王后奇、谢海龙.浅议我国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宏观形势, 2009年, 03。

国外公路养护管理对我国的借鉴 篇8

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相应大规模公路的建设, 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进一步增加。2013年年初, 我国公路网总里程已达到424万km, 其中:高速公路为9.6万km, 二级及以上公路为50.2万km。随着公路总里程的加长, 公路养护需求与日俱增, 养护管理的压力日益增大。

20世纪90年代左右, 国外发达国家公路的大规模建设已经结束, 重心逐渐转移到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系统和维护改造已有公路设施阶段。现今, 国外发达国家已建立起系统的公路养护管理体系。本文以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家为例, 对养护管理情况作简要介绍, 可为我国公路的养护管理提供借鉴。

2 国外公路养护管理情况简介

2.1 美国

美国的公路养护分为交通维护和专项养护两类, 其中交通维护与我国日常养护、小修保养和应急处置相似, 专项养护主要包含大中修养护和特殊的专项养护工程等。

专项养护工程, 一般委托给社会化的专业养护公司承担, 公路管理机构以业主的身份负责与养护公司进行工程的合同谈判, 并监督合同的执行及组织工程验收。交通维护有如下两种组织形式:1) 州公路管理机构直接负责, 目前美国大部分州都是这种模式。2) 由州公路管理机构将工程承包给专业的养护公司, 目前大部分州已经开始了此种模式。该模式的优点:州交通厅的养护管理机构人员减少, 管养费用降低, 并且承包期内路况可以得到较好的保障。

2.2 加拿大

20世纪80年代末, 加拿大各省市交通部门进行改革, 将养护工作全部推向市场, 大量裁减人员编制, 只留下很少的行政管理人员, 至90年代初成功完成了机构改革。

加拿大的养护承包合同一般为总价合同, 政府对公路进行宏观管理, 承包商在基础设施的相关维护上需要承担更全面的责任, 所以承包商需要做出长远并且比较全面的考虑。这种养护管理的方式存在缺点:养护承包的总价比较难确定, 需要完善科学的公路和桥梁评价体系辅助决策, 以及长期的经验积累, 否则易产生很大的风险, 造成招投标失败。

2.3 瑞典

瑞典国家公路局于1992年进行改革, 把养护从管理中分离, 公路局一分为二为业主和承包人。业主的责任是公路的宏观管理, 承包人为商业化公司。改革分四步进行:第一, 无竞争阶段;第二, 设备租赁阶段;第三, 部分招投标阶段;第四, 全面招投标阶段。目前瑞典的公路养护已经实现全面的市场运作, 养护费用较改革前降低了10%~15%。

瑞典公路的养护包含常规养护、阶段性养护和紧急性养护三种。常规养护和阶段性养护进行招投标, 由地区公路局组织, 根据投标人的文件和报价来决定项目的中标单位。常规养护的合同期一般是5年, 采用 (3+2) 年或 (4+1) 年, 即先与承包人签3年或4年的养护合同, 继而根据承包人的业绩及情况变化, 最终决定是否进行合同的续签还是对承包人进行更换。

2.4 英国

英国公路养护管理模式灵活多样, 有以下几种典型合同模式:

1) 养护代理合同和养护承包合同。在区域内选择一个养护代理和一个承包商。养护代理代表业主进行养护管理, 养护承包商对养护工程进行实施, 合同期限一般为3年。

2) 养护代理承包合同。该合同是目前英国公路养护管理中最常用的合同形式。合同范围包括路网管理、日常性和周期性养护、设计与施工活动。承包商在承包期间内对其作业活动从开始到结束负责到底, 合同期限一般为5年, 最长可至7年。

3) 设计+施工+投资+运营 (养护管理) 合同。目前英国有部分路段采用此种合同方式。该合同的特点是承包商负责公路的设计、承建、投资和运营, 包括公路的日常养护、后期的改善工程, 合同期为30年。

2.5 日本

日本的公路养护主要为日常养护和定期养护两类, 其中日常养护有政府成立专业的机构进行负责, 也有外包专业公司负责的情况;定期养护则全采用市场化的外包形式。

高速公路养护由日本的道路公团负责, 其养护维修工作包括日常养护和定期养护, 如道路清扫、小修保养、大中修、改扩建、预防性养护、应急抢险等, 都委托给专业的养护公司实施。普通国道的养护主要由国土交通省公路局设的分局以及地方政府分工进行承担。都道府县道路建设公司承担本辖区内除高速公路外的所有公路建设与管理工作。

3 国外公路养护管理的经验借鉴

1) 公路管理机构的定位和职能。各国公路养护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和定位都是侧重于路网管理、养护投资、质量监督、制定行业规则并监督落实等管理工作。具体的生产工作一般都委托专业公司实施。总体来看, 我国公路养护管理机构的职能逐步向此转变是未来趋势。

2) 关于日常公路养护管理的借鉴。各国公路日常养护管理的方式不尽相同, 总结起来有三种形式:政府负责、委托养护公司实施、政府负责及委托养护公司实施两种方式并存。结合我国情况, 对于日常性质的养护作业及公路应急处置等, 现阶段还是视各地情况采取政府负责及委托养护公司实施两种方式并存更为可行。

3) 关于综合路网养护承包的借鉴。综合路网养护承包对于我国这样路网跨度长, 地区发展差异大, 难以使用一种模式进行统一管理的国家有较强适用性。灵活的合同约定模式有利于管理者和承包商根据地区差异、路网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约定和管理。清晰的政府管理职责、简洁的管理关系, 使政府投入到监测路况水平、考核养护结果、优化养护投资、管理承包商等公路养护核心和源头环节, 有效提高我国公路养护管理水平。

4) 关于合同管理的借鉴。国外养护合同管理形式较为多样, 有结合日常养护等日常性、长期性工作特点的长期合同管理形式, 有结合公路养护各个关联环节综合打包的综合合同形式。下一步在我国公路养护合同管理中可以作一些借鉴及尝试。

4 结语

1) 建议充分考虑普通公路与高速公路的差异, 结合东中西部区域发展情况, 根据各类养护作业的不同特点, 采取“分类推、渐进推”的方式推进公路养护管理。2) 建议采取综合路网多年合同管理形式, 将相关联的各类养护作业整合到一个多年合同中, 可提高我国公路的养护管理效率, 促进作业环节的连续, 以实现公路的寿命周期内养护的最大化效益。

摘要:对美国、加拿大、瑞典、英国、日本等国家的公路养护管理情况进行了介绍, 并对国外公路养护管理的经验作了总结, 最后针对我国公路养护管理提出了合理建议, 以提高公路养护管理效率, 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关键词:公路,养护管理,国外,经验

参考文献

[1]李萍.国外公路养护与管理现状简介[J].吉林交通科技, 2011 (2) :68-70.

[2]黎凯.关于我国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的思考[J].交通发展研究, 2011 (5) :138-140.

[3]刘剑锋.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0, 33 (5) :138.

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启示及借鉴 篇9

一、国内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概况

(一)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概况

一直以来,大学生创业教育在美国深受重视,并具有相当的规模与影响,尤其近20年表现的非常活跃,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已成为美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美国逐步创设了一种比较符合实际运作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指导的框架模式:即由高校组织MBA学生——企业安排项目——基金会提供资金支持——相关的研究中心负责指导帮扶。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合作研究与咨询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迅速在美国高校推广,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一模式集中表现为高校大学生商业计划竞赛,并已逐步成为美国高校中久负盛名的重要赛事,作为当前美国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大学生创业大赛之一,商业计划竞赛通过对创业团队的经历优势、创业团队互补性、团队合作优势、项目创意、商业及盈利模式可行性、项目内容完整性等多方面进行考核,大赛评委会最终评出优胜团队,与会企业专家及风险投资者“以学生为本”,从创业人和创业团队管理出发,给予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以实质性支持,包括企业参观、实习、就业、创业培训等,对成功创业的参赛项目提供专业的人力资源支持方案、小额创业贷款资助、风险注资等。该项大赛自启动以来,点燃了一批又一批大学生创业的激情与梦想,在创业的氛围中得到历练和提升,著名的Yahoo(雅虎公司)、Netscape(网景通信公司)等即是在美国著名的斯坦福大学浓郁的创业计划大赛氛围中产生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美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接近20%,远远高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这些以科技、新能源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对美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说,商业计划大赛已成为美国在知识经济时代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器。

(二)韩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概况

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高达83.8%的高等教育入学率使韩国大学毕业生面临空前的就业压力。韩国政府采取了多项保护和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激发创业热情,力图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转化为创业动力。今天的韩国已成为全球大学生创业意愿和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政府强调,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不仅仅是解决就业难的一时之举,也是国家经济创新发展的持续动力。韩国的创业教育主要由中小企业厅、相关社会机构、高校创业支援中心参与。韩国中小企业厅设立专项的创业基金,用于奖励扶持大学生创业;一些相关社会机构积极为大学生开展创业培训,提供与创业相关的信息服务,举办与创业有关的专业培训班,帮助大学生提高创业意识和能力,并做好网络服务、会员服务和跟踪服务;高校设立以大学为依托的“创业支援中心”,大学生可以得到“一条龙”式服务,“中心不仅帮助校内的风险企业获得政策或校外投资机构的资金和经营技术,而且还协助大学生们进行创业可行性调查,并提供必要的设备和场地。”韩国中小企业厅一项调查结果表明,韩国大学生创办的风险企业76%集中在信息、英特网、电子等专业领域。大学生结合学习实践和专业特长开展创业活动,能够更加有效地获得创办风险企业的经营方式和技巧,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同时,优秀而专业的指导教师,专业性较高的创业团队,提升了风险企业的竞争力和成功率。总之,韩国创业教育倾向于从企业活力及国民素养的视角设置大学生创业问题,注重对创业项目的严格筛选,侧重对技术性创业的支持力度,设计系统的大学生创业的组织体系、团队体系、制度体系,安排一定的机构服务于这一体系建设和工作推进。

(三)德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概况

德国高等教育具有典型的西欧发达国家的传统基础,大学生就业采取“自我负责,自由择业”的制度,呈现出社会化和市场化的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德国不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相反德国各级政府、学校和社会都主动参与、重视对毕业生进行创业教育指导,把创业教育视为就业工作的“发动机”,引导大学生有序合理地流动。在促进大学生成功创业和减少人为的失业方面,创业教育功不可没。据德国经济与劳工部统计,全国相当一部分劳动力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因此,德国社会注重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并为之提供包括资金、政策等方面的保障,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德国的创业促进政策和各大学创业服务中心的工作对大学生创业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德国政府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不仅提供创业前宽松的信贷援助、担保支持和创业后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同时,注重加强高校创业服务中心的引导作用,增强与目标团体的联系,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供全过程创业咨询支持与指导。

(四)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不足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自上世纪末开始。联合国科教文组织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引入“创业教育”的概念,并提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即创业能力的问题,要求把创业能力提高到“与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护照同等的地位”。[2]我国出台一系列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举措,很多高校设立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全力指导、支持和服务大学生创业,2010年全国自主创业的高校本科毕业生达4.35万人,我国创业教育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比较来看,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任重而道远,创业教育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当前我国创业教育的不足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没有贯穿教育培养的全过程及职业生涯。在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只是一种阶段性教育,而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决定了创业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而才能帮助大学生适应创业环境变化,因此创业教育的实施是持续不断的。对于大学生来说,创业所需的基础知识、基础能力、基本素养,应由学校来铸就。而社会群体的创业教育、指导应主要由政府和社会承担,这是一个更大的数量群体,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岗位适应性和职业发展能力将更重要。

第二,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视不够。据调查,我国107所211高校中仅有41所高校开设了创业相关的课程。但国外高校早在20世纪初就开展了创业教育,1919年,美国在大学开始设立创业教育类课程,1947年,哈佛商学院就开设一门正式创业课程《新创业管理》。在德国,政府明确地提出,高等学校要成为“创业者的熔炉”。

第三,课程体系单一。很多高校以选修课为主开设创业课程,多数院校开设了创业导论性的课程,但多数创业教育以入门知识为主。这和国外丰富多样的课程有所差别,美国有1600所以上的大学提供了2200门以上的创业课程,277个与创业有关的职位,44种相关的学术刊物,有100个以上的创业中心。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创业研究中心有21门创业学科领域的课程,仁斯里尔理工大学开设了20门课程,UC伯克利开设了23门课程。[3]

第四,缺乏制度化的创业体系和成熟模式。我国在创业教育上存在观念和行动的巨大反差,缺乏完备的教材体系、师资力量缺乏、实践机会少。而国外创业教育强调实践,如麻省理工学院的大学生商业计划大赛操作体系成熟,从1990年开始,每年都有几家新企业从大赛中诞生,有的甚至短短几年就成为营业额为数十亿元的大公司。

第五,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度不足。我国的创业教育并没有真正融入专业教育之中,无法发挥专业课教师对创业项目和团队的有效指导,合理规避大学生创业的风险。国外高校承担创业课程除了有专任教师教授课程,企业家、公司管理人员等兼职教师传授实践。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热门课程《创业管理》,由专职教授和有丰富创业和企业管理经验的客座教授共同授课,有的课程甚至会有3位甚至更多的客座教授授课。

二、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

纵观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历史,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值得总结和学习借鉴。

(一)课程覆盖面广

在美国高校中,有37.6%的大学在本科教育中开设创业学课程,有23.7%的大学在研究生教育中开设创业学课程,有些大学将创业学作为辅修专业(第二专业),有些大学则已将其作为一个主修专业,甚至成立了创业学系。

(二)教育体系和教材体系相对完整

美国的创业教育自基础教育(小学)即开始,涵盖了从小学至研究生阶段的正规教育,有完备的教学计划。创业学已在许多商学院成为工商管理硕士的主修或辅修专业课程,或是商界人士的培训重点课程,如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开始培养创业学方面的工商管理博士。

(三)教学方法科学

案例教学和创业计划模拟实践已成为韩国创业教学的中心,在教学中,最好的学习是将学到的知识用到实践中去,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创业小组活动,达到创业教育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四)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环境良好

在大学生创业方面,德国政府不仅提供一定的银行贷款,而且为高等学校毕业生待遇规定了最低标准,以及根据其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保险金。另外,创业者还可根据创业后的经营情况分阶段地从政府部门获得创业补助金,如果创业者自办的企业还能雇佣其他失业者,则会得到更多补贴,这些措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和保障。

(五)高校创业计划竞赛成为有效载体

自1983年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举办首届创业计划竞赛以来,美国已有麻省理工学院(MIT)、斯坦福大学等十多所大学每年举办这一竞赛。据统计,麻省理工学院自1990年该校首届创业计划竞赛活动开展以来,其毕业生和教师平均每年创建150多个公司。该校的毕业生已经创办了4000多个公司,创造了2320亿美元的销售额,为推动美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4]

(六)高校创业服务(支援)中心功能齐全

从以上各国创业发展概况来看,韩国高校创业支援中心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指导、帮扶等提供全方位服务。而德国大学将创业服务中心放在科研处下,有利于应用研发人才,并帮助其实行创业,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创业服务中心重视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利用专门培训、课堂灌输、创业活动等形式,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服务中心注重成功经验的推广,积极联系成功创业校友和知名企业家,以其自身的事迹感染、教育学生。学校从联邦政府、基金会等方面争取资金,设立创业奖学金,鼓励学生开展创业,并且对优秀的项目提供启动资金的保障。

综合来看,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为大学生实现创业提供了可行性,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正在从“保增长”向“调结构”转变,把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批有竞争力的产业即以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将获得更好地发展。并带来职业岗位的结构性调整,与之相关的新岗位会应运面生,这些新岗位的从业主体很大一部分是大学生,而且大学生无疑是最具潜在优势的创业者。此外,从当前民间资本存量和投入意向来看,更多的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愿意对大学生创业予以支持。一项调查发现我国高校想要创业的大学生比例达75.22%。在此,我们必须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创业教育理念和成熟实践经验,抢抓大学生创业机遇期,有效对接大学生创业需求,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一方面要积极营造大学生创业的良好环境,做好各项政策支持、配套措施及各项服务工作,降低大学生创业的障碍;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通过开展创业指导,帮助大学生了解创业知识、掌握创业技能,逐步增强青年一代的创业素质和竞争能力。这是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更是启动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

三、加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几点对策

为适应21世纪新的挑战,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解决社会持续发展和大学生就业的重大问题。因此,必须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载体和手段,形成独具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是提升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必由之路和现实要求。[5]以安徽工业大学为例,该校自2003年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以来,在多年的实践与总结的基础上,基本形成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机制保障与运行管理相结合、创业教育和能力提升相结合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得到了全方位、深层次地整体推进。2010年全国高校创新教育研讨会在安徽工业大学举行,并在当年安徽工业大学荣获首批“安徽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荣誉称号。当前,高校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加强创业教育的开展要重视以下五个方面。

(一)积极构建与政府及社会力量的联系

借鉴韩国的创业教育经验,高校管理者与有志于为创业教育做贡献的政府、企业及相关的社会力量形成制度性的联系,甚至形成创业教育联盟,以推动创业教育的开展。创业教育有着较强的实践性,不可能依靠封闭的校园教育结出硕果,需要借助社会力量,让学生亲自体验创业。2003年以来,安徽工业大学与马鞍山市政府联合成立了“马鞍山市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工作站”,(“大学生创业工作站”对入孵的大学生创业项目给予场地、资金、技术、智力和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开展创业意向调查,提供经常创业政策咨询、创业流程指导和跟踪服务,为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安徽工业大学与马鞍山市人社局密切配合,在学校建立马鞍山市“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基地利用全球模拟公司中国中心提供的先进的网络平台,让学生在网络上模拟和体验真实的商业环境和商业行为,降低大学生创业风险,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和职场竞争力。学校与马鞍山市高新技术创业孵化园合作,设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向学生初创企业提供经营场地、项目对接、政策咨询等服务,让大学生在园区模拟创业,大力促进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目前,已有近300名大学生在大学生创业园进行模拟创业。

(二)注重加强组织基础建设

推进创业教育需要一定的组织基础,因此有必要成立创业教育研究中心,以承担教学、科研、培训创业教育师资等任务。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独立开设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6]安徽工业大学结合实际,成立了由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中心、教务处、科研处和团委等多部门组成的“大学生创新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领导担任组长。全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构“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中心”为处级建制,配有专门教学和管理人员,拥有一个以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创新性为特点的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基地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配备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实验仪器与设备及优良的环境,也是省级开放式实训中心,为全校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场地、设备及指导。

(三)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创业教育

国外特别重视中小企业的创业教育,这对我们也同样适用。一方面企业的发展必须经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对于刚刚步入社会,各方面阅历尚浅的大学生来说,立即将创业的目标定位在大中型企业显然不切实际;另一方面小企业在经济发展和解决就业问题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重视小企业创业教育,既符合大学生的就业实际,又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安徽工业大学积极发挥就业工作站和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的作用,每年安排大批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开展大学生创业实习活动,通过课外科研活动(SRTP项目)、智能车、电子设计、机器人仿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节能减排、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等各项学科竞赛和创业竞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接触了解企业的过程中,增强创业能力,激发创业意识。在2010年“昆山杯”全国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大赛中,安徽工业大学金鹰社大学生创业团队作为安徽省唯一一支代表队,位列全国总决赛第九名,荣获全国三等奖。

(四)引进风险投资的参与

借鉴美国创业教育的经验,整合社会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团体资源,形成合力,调动社会力量共同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教育。我国高校在创业成功人士的报告、创业计划的竞赛安排和孵化下,注重与高新技术企业及风险投资人士的联络,让大学生从创业成功者的事迹中得到启发和鼓舞,并通过自己的社会实践的尝试与摸索,增强创新的动力,体验运作企业的风险意识,逐渐提高创造能力。安徽工业大学将《大学生创业实训》课程列入全校的选修课(2个学分),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商业运营环境,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一个理论学习和模拟实践相统一的崭新教学平台。同时,学校建立了就业指导、职业辅导和创业引导一体化的就业创业指导体系,把校内就业导师和校外创业导师相结合,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活动,形成了以创业课程、创业赛事和创业实践为平台的创业指导模式。截至2012年3月底,我校大学生共申请专利715项,授权专利405项,已有近10项专利转让到企业。2009年以来,全校共有6000余人次参与“挑战杯”等创新创业比赛,学校连续四年成为“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发起高校。2010年我校的2个创业队伍在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分获金奖和银奖。

(五)加强创业载体建设,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

在德国,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无论是政府还是高校对大学生创业都提供了多种服务和保障。反观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起步较晚,还仅仅停留在创业理论教育的基础上。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结合不紧密。虽然近几年各地建立了越来越多的创业孵化基地,国家为毕业生创业提供了小额贷款,在工商登记等方面出台了优惠政策,但这些还不能满足大学生对创业知识、技能、获取资金、规避风险等问题的需要,特别要在高校与社会相结合方面推动创业探索新做法,新思路,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到城市创业园、创业街、企业创业实习基地进行项目孵化,实现扶持创业的资源共享。[7]在构建并完善公共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功能的基础上,政府应当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创业基地和园区管理、小额贷款推荐、开业指导、后续跟踪服务等“一条龙”、“一站式”创业服务,形成政府主导、高校支持、社会参与的大学生创业服务机制。

由于安徽工业大学十分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与实践工作,创新创业工作抓得早,抓得实,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创新创业典型不断涌现。每年,一大批创业校友的企业都回母校吸纳大量毕业生就业,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益。

四、结语

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个对社会和青年大学毕业生都有重大意义的实践性课题。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和指导,是构建和谐社会、提升毕业生创业能力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应注重整合校内外的各种资源,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贯穿整个大学阶段的全程指导,培养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学生个体。这既是高校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学生面临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时寻求自主发展、积极参与创业的内在要求。

摘要: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增强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积极做好创业前的各种准备,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宝贵的创业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国大学创业教育开展的现状,提出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实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启示,对策

参考文献

[1]吴役兵.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72.

[2]袁永平.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文教资料,2009,(7).

[3]袁永平.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文教资料,2009,(7).

[4]张文学,康志勇.武汉市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研究报告[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4).

[5]刘伟.辽宁省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分析[J].大连干部学刊,2010,(4).

[6]吴春江,曹根记.当前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及研究[J].法制与经济,2010,(4).

国外教育管理借鉴 篇10

一、国外电子文件控制力保障机制借鉴:纳入政府公共管理法规体系

国外电子文件控制力保障机制值得借鉴的经验有:一是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荷兰、瑞典、芬兰、挪威、韩国等国将电子文件管理纳入电子政府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并委托国家档案馆确保电子文件管理法律法规的切实施行;二是加拿大政府有责任代表加拿大公民来管理信息, 以电子形式收集或者形成的信息必须准确、完整、相关而且明晰, 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技术的变更, 仍然能够被获取和提供利用;三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将文件管理 (包括电子文件管理) 审计纳入政府责任和绩效评估中, 强调基于证据的政府治理和过程管理;四是为了得到公众的信任, 加拿大把电子文件管理纳入信息资产管理之中, 认为信息是一种有价值的资产;五是韩国专门制定包含电子文件管理的《公共文件管理法》, 电子文件管理被纳入电子政府管理和机构事务管理。国外电子文件管理控制力保障机制值得借鉴的共同经验是:将电子文件管理纳入政府公共管理法规体系。文件管理包括电子文件管理被纳入与文件管理相关的政府公共管理法律体系, 文件管理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强制性, 文件管理法制化的观念深入人心, 从法律高度上确定了文件管理的地位, 电子文件具有很强的法律效力, 由此保证了电子文件管理的执行力, 避免了电子文件失存、失控等现象的产生。

二、国外电子文件证据力保障机制借鉴:纳入事务活动法规体系

国外电子文件证据力保障机制值得借鉴的经验有:一是加拿大的《统一电子证据法》、澳大利亚、新加坡的《证据法》;二是英国的《电子文件信息法律可采性行动规则》;三是荷兰、韩国、丹麦的《电子签名法》、欧盟的《电子签名指令》、日本的《电子签名及认证服务法》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挪威和欧盟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功能要求》;四是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丹麦、瑞典、荷兰、韩国、日本等国采纳并应用和发展ISO15489文件管理规范。国外电子文件管理证据力保障机制值得借鉴的共同经验是:将电子文件管理纳入事务活动法规体系和规范体系。电子文件的证据力保证被纳入事务活动的责任与法律一致性要求, 纳入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事务活动及活动系统的法律事务要求, 保证了电子文件的证据力效用。实施《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功能要求》和ISO15489是电子文件管理证据力保障的必要条件。

三、国外电子文件服务力保障机制借鉴:纳入信息利用法规体系

国外教育管理借鉴 篇11

一、国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政府的作用

1.政府财政和民间资本的积极支持

日本职业教育经费一方面来源于个人和民间团体的捐款或直接投资,另一方面政府采取法规手段硬性规定企业和行业承担教育经费,以保证教育经费有稳定可靠的来源。德国的“双元制”决定了政府和企业是职业教育经费的主要提供者,其中企业的投入占大部分。美国职业教育的实施主体是公办学校,所以其职业教育经费的主要提供者还是政府,企业和行业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主要通过购买培训来实现。韩国的职业教育以民办为主,实行民办公助的形式,政府主要通过对校企合作项目给予资金支持的方式对职业教育起主导作用。统观各国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模式,国情不同,模式各异,但无异都建立了一种符合本国特点的经费投入机制,从而强有力地保证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正常运行。

2.制定了较为完备的职教法律法规

以德国、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监督、管理和组织实施上,均是由立法的形式来保证的,而且他们在职业教育领域都有悠久的立法历史。各个发达国家由于国家体制、民族文化的不同,职业教育立法各有特色,但以法律作为规范、保障和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的手段,则是他们的共同之处。发达国家坚持依法治教,颁布了许多职教法规,形成了一套内容丰富、互相衔接、便于操作的法律体系,有力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统观职业教育立法,其法案体系完备,整个法案涉及到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方方面面,从职业教育的内部发展到外在环境都做出了详尽的规定。其法规极具灵活性,经常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职业教育法的内容适时进行修订,使其紧跟时代的发展。法案内容具体而注重实际,又有经费保障,便于实施。政府主要承担服务协调的角色,一般不干预学校和教育机构的具体办学行为。立法之外,发达国家还通过设立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在内的监督系统,使职业教育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以法律形式完善了职业教育的管理和运行,促进了职业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

3.行业企业在政府督促下积极参与职业教育

作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发达国家的行业企业普遍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为保障职业教育和企业培训的顺利开展,一些国家甚至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国家、行业企业和学校参与职业教育和企业培训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并建立了一整套包括立法、司法、行政在内的职业教育监督系统。德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模式,就是在法律框架下, 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的最好范例。德国的联邦《职业教育法》、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和《手工业条例》《青年劳动保护法》《企业基本法》《实训教师资格条例》以及各州的职业教育法和学校法等,都对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中要承担的责任有明确规定。在韩国,依据《职业训练法》,凡员工在1000人以上的企业必须参与职业教育并对在职员工进行定期岗位培训。美国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来鼓励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既弥补了教育自身的不足,又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一些国家政府还成立了专门机构负责统筹协调校企合作,例如英国成立了“培训与企业委员会”,美国创办了“高校与企业关系委员会”,澳大利亚政府设立了“教育科学和培训部”等。

4.形成了完善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完善的管理体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不断调整和完善,还有一些创新性的体制改革措施。如德国的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会同雇主、工会、学校及劳动部门代表,对德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建言献策,对职业教育的决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审视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来指引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制定并颁布一系列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依法治教;出台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以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制定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以保障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政府作为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者,主要发挥服务和协调的功能。职业教育的各具体实施部门间职责明确、分工合作,职业教育不单是教育管理部门独有的领地,劳动部门、就业部门、经济部门、企业组织等越来越多地参与教育的管理和决策。有的国家甚至把教育、劳动及就业部门合二为一,共同管理职业教育工作。教育部门与就业部门、经济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的密切合作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证。

5.国家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普遍强调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是发达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共同经验。其在重视教学质量方面的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制订周密的教学(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尤其是对企业组织的实践教学和实习培训,都制订有严格的教学计划和目标,要求保证培训质量;强调学用结合,注意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在教师的学历和资历、专职与兼职的结合、培训与进修、品德和技能的示范作用、考核等方面都有规定,还普遍重视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的物质生活待遇,以此吸引优秀人才到职业学校任教;重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学生树立职业责任感和事业心,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适合岗位需要的优秀毕业生。

二、思考与建议

1.政府要加大宏观引导力度

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赋予职业院校更多的自主办学权,尤其是鼓励职业院校自己决定学校的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培养方向等。对学校因校企合作而进行的基础能力建设给予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如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以及购置和更新实训设备设施等;同时对于为学校教师实践锻炼和学生实习提供场地设施、捐助实验实训仪器设备的企业,要在减免税收、土地使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给予实质性的优惠和支持。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鼓励地方高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引入市场化的竞争机制,支持他们在平等竞争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政府要充当校企双方利益关系协调者的角色。一方面,要大力支持并积极鼓励校企合作;另一方面,要从全局和宏观出发,通过制定具体的法律和法规来规范、引导和鼓励校企之间开展多方位的合作。政府要站在经济和产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出台鼓励和引导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专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以调动学校和企业开展合作的积极性。政府也可以通过政策法规、检查评估、评先评优等制度或活动来规范校企双方的合作行为,以提高其合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并尽力维护双方的合法利益,促进校企合作深入、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从而产生长远效益,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校企合作机制,提高整个校企联合的层次。

2.政府要建立评估监督制度

校企合作的评价指标有很多,具体可以分为:可量化的指标,如合作培养人才的数量,企业的效益、成本、产值等方面;不可量化指标,如培养人才的质量、管理的科学化程度等。只有建立起有效的评估标准和评价机制,才能够检验校企合作正确与否、效果好坏、效益高低等。因此,校企合作开展状况的有效评估,是衡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成效的关键。

根据国外的成功经验,成熟的校企合作模式的评估应该是由市场来进行的。但由于我国校企合作还处于发展初期,单由市场来评估存在一系列的弊端,因此,为保证校企合作模式可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由政府指导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对其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估与检验。

评估机制的建立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体系要明确评估的原则、方法、标准、内容和程序等。这套体系的建立要聘请行业、企业、科研机构、职业院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专业人士和有关专家进行科学的论证和研究后予以确定。二是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评估组织。由于校企合作的复杂性和涉及单位的多元化,对校企合作的评估必须有科学的规划,前期要做好计划设计,评估过程中要确保平稳有序地推进,因此需要建立一个评估组织机构。这个评估机构应以政府部门为主,吸收行业企业、学校等单位的专业人士参与。三是评估结果的确定。评估结果的确定一定要客观、公正,要呈现给学校和企业一个合理公正的评估结果,以引导其合作健康发展。高职院校和企业也要制订具有本产业特色的合作评估具体指标,以建立起一个校企合作长效发展机制。

3.政府要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

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问题是教育与行业的合作和联系还不够紧密、深入,产教融合不够,吸引行业参与、加强行业指导成为推进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关键环节,政府在这方面也应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是要鼓励和支持行业积极发挥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引导、指导等职责,主要包括:整合行业内高职教育资源,引导和鼓励企业举办校企合作教育;组织该行业内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并在校企合作中积极协调各种关系,指导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指导和帮助高职院校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树立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发展理念,规范院校的管理模式;利用资源、信息和技术等优势,积极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项目的验收;指导和支持职业院校利用自身优势,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机结合;搜集并及时发布国内外该行业技术发展的新信息,引导高职院校根据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举办职业教育;积极参与教育行政部门对高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评估和学校建设评估等工作。

二是鼓励行业深入到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根本出发点,政府要给予行业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充分发挥行业在职业院校建设规划、培养方案制订、专业设置与建设、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教材的编订与管理、学生的实习实训、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的优势,促进行业在高职院校发展规划和办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指导作用,从而有效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合性和有效性。

4.政府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教学与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职业教育办学的重要保证,也是各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优秀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但实训基地仅由学校来建设,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必须创建合理有效的机制,推进政府、学校、企业共同建立职教实习实训基地,并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

作为学校,一是可以有效缓解学校办学经费的不足,二是可以满足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工作能力的需要,三是可以在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等方面与企业加强合作和交流,同时为学校教师深入生产一线参与实践锻炼及企业员工接受系统培训提供有利条件。

作为企业,一是可以树立企业形象,提高社会知名度;二是可以缩短职业院校毕业生上岗后的磨合期,降低企业成本;三是可以对员工进行岗位技术培训和社会职业培训。因此校企共同建立实训基地,是保证职业院校和企业实现长期有效合作、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

国外教育管理借鉴 篇12

一、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社区管理的模式分析

各个国家因为具体情况不同, 社区管理模式差别很大。在众多的管理模式中, 较为突出的有以新加坡为代表的行政主导型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混和模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社区自治模式。三种模式反映着政府和社区行为的紧密或松散程度。相对来说, 欧美国家政府和社区行为关系松散, 亚洲国家则较为紧密。

(一) 美国模式

美国是典型的社区自治模式。美国的市是州政府的分治区, 市政体制采用的是“议行合一”或“议行分设”的地方自治制度, 实行高度民主自治, 依靠社区自治组织来行使社区管理职能。政府在社区不派出组织或机构, 社区居民自发组成的社会团体行使社区管理职能。在社区管理中, 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致力于为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生活。美国社区管理基本上是由政府规划、指导和资助, 具体的实施和运作由社区来进行。

(二) 日本模式

日本是混合模式的代表。日本模式以地域为中心, 地域类似于我国的街道办事处。地域中心是政府的行政管理机构, 地域中心由政府拨款。社区管理在政府的指导监督下进行, 体现为民服务的意识, 同时呈现民主化自治的趋势。

(三) 新加坡模式

新加坡是政府主导模式的代表。政府直接对社区进行管理, 社区内存在公民咨询委员会、社区中心管理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三个组织。政府对社区管理进行直接和具体的干预, 社区居民民主参与意识淡薄。

二、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社区管理的主要特点

(一) 政府高度重视

社区是城市的基础, 是城市的组成单元, 没有社区就没有城市, 发达国家政府基于这样的认识, 对社区管理给予高度的重视。无论是在高度自治的美国模式里, 还是在混合的日本模式里, 政府都高度重视社区管理。在美国, 市政府里有社区服务局, 负责引导、协调社区工作。在日本, 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规划、指导并提供经费支持。

(二) 社区居民积极参与

社区管理体现居民意志, 为居民服务。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 政府通过居民自治组织、社会团体等来管理社区, 因此, 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是政府有效管理社区的前提。国外社区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切实保障居民的权利, 居民参与管理和建设的积极性较高。

(三) 社区自治普遍

发达国家社区普遍实施自治, 社区居民自我管理。在美国, 由社区管理委员会负责反映民意, 负责社区和政府之间的沟通, 负责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实施。委员会成员都是从社区志愿者中直接选举产生的, 义务进行社区管理。英国社区居民自治通过建立居民自治管理中心的方式来实现。自治中心对社区进行自我管理, 负责社区与政府之间的沟通。

(四) 非营利组织积极参与

在发达国家, 非营利组织广泛参与社区管理。美国非营利组织的宗旨就是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 非营利组织的成立需要经过政府严格的审批程序。英国政府也把很多社区服务方面的事务转给民间团体和私营机构。

(五) 社区管理依法进行

政府具有管理社区的职能, 社区管理有自身的规律性。政府管理社区也要依照这些规律来进行, 并依照根据这些规律制定的法律来进行。发达国家普遍法律制度健全, 社区管理依法进行, 政府和社区组织的权利和义务都从法律上做了明确的划分。

三、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一) 社区管理逐步向社会自治转化

首先要明确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在于规划、协调、指导并提供经费支持。政社分开, 社区组织不是政府的附属物。逐步形成社区居民自主管理社区事务, 提高居民参与意识, 通过建立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事务协商制度及选举社区领导人活动, 提高社区的自治能力, 进而提高全社会的民主程度。

(二) 健全城市社区管理法规

健全的法制是社区管理规范化的前提。当前,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法制不健全。要尽快完善社区管理法规, 以法律规定社区组织的职能, 推动社区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

(三) 积极培育城市社区社会团体组织

在我国城市社区建设过程中, 应大力培育和发展社区非营利机构, 不仅承担社区的大部分管理与服务工作, 同时还能够创造大量新的就业岗位。逐步实现社区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包括政府、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介入社区发展事务的大量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团体等。

(四) 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居民是社区的主人, 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是社会责任和社会权利的统一, 既体现了居民对社区发展、公共事务的一种责任, 又体现了其在社区管理方面享有的权利。要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就要切实保障社区居民依法管理社区事务的权利, 让社区居民享受到社区居民的权利, 对社区规划发展有自主权, 切实保障社区居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上一篇:市政维修下一篇:生活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