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泥鳅池塘养殖

2024-11-05

东北泥鳅池塘养殖(精选7篇)

东北泥鳅池塘养殖 篇1

东北泥鳅主要为泥鳅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和大鳞副泥 (Paramisgurnus dabryanus) , 习惯上两者统称为泥鳅, 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小型经济鱼类。泥鳅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 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素有“水中小人参”的美誉[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逐渐注重养生保健, 泥鳅国内市场也逐步扩大, 养殖前景广阔[2]。东北地区受气候影响, 泥鳅养殖规模小、数量少, 主要靠天然捕捞, 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1 材料与方法

1.1 鳅苗选择及放养密度

鳅苗来源于当地水产良种场培育的夏花 (3~5 cm) 或收购的天然苗 (5~8 cm) , 选择规格整齐、游动快、反应敏捷、无外伤、经镜检未带有寄生虫等病源的个体。放鳅苗5万~8万尾 (3~5 cm) 或3万~6万尾 (5~8 cm) , 根据鳅苗大小、池塘状况、水质情况和养殖技术等确定放苗数量。鳅苗下塘前可用2%~3%食盐水浸泡消毒5~10 min。

1.2 池塘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土质为壤土或黏土的池塘, 每口池塘面积以666.67~2 000.00 m2为宜, 最大不超过4 000 m2, 池深1 m, 池水深度保持0.5~0.8 m。苗种放养前清整池底, 要平坦, 池埂要夯实坚硬, 以防泥鳅钻洞外逃, 池边要有40 cm高的围栏 (塑料布) , 以防风雨天泥鳅逃逸。池塘在放泥鳅前用生石灰750~1 050 kg/hm2+漂白粉225~300kg/hm2溶水全池泼洒消毒。第3天施基肥并加水至0.5 m深, 10 d后药物消失即可放苗[3]。

1.3 日常管理

1.3.1 清除敌害。

在泥鳅鱼苗饲养期间, 主要敌害有蝌蚪、青蛙、凶猛鱼、蛇、水蜈蚣、水斧虫吞食和夹死鳅苗, 在养殖过程中要严加防范和清除。此外, 泥鳅经常会受到空中水鸟等的侵袭, 需要设置防鸟网。

1.3.2 巡塘管理。

每天要巡塘至少3次, 发现病鱼、死鱼必须捡出并检测病因, 及时分析处理。拔除池埂的杂草。检查池边的塑料布和防逃网, 注意堵塞漏洞, 防止逃跑。池塘水色以黄绿色为佳, 池水透明度保持在15~20 cm。观察池水的水色变化和泥鳅活动情况, 严防缺氧死鱼。

1.3.3 投喂配合饲料。

配合饲料营养全面, 使用方便, 对水质污染小。每天按泥鳅体重3%~4%比例投喂膨化颗粒饲料, 每天2次 (8:30—9:30、16:00—17:00) 。投喂时, 要沿着池塘的边缘均匀泼洒, 投喂量以泥鳅在1 h内吃完为度。检查和清扫饵料台, 掌握泥鳅吃食情况, 及时调整投喂量。

1.4 病害防治

养殖期间要通过换水或开动增氧机调节水质, 严防气泡病的发生。适当栽种一些水生植物, 以起到遮荫、净化水质、提供天然饵料的作用。做好工具、养殖池、饵料台的消毒工作, 每隔15 d用生石灰120~150 kg/hm2化浆全池泼洒消毒。定期向池中泼洒EM菌和底质改良剂, 调节水质。

1.5 收获捕捞

泥鳅一般采用地笼 (地笼间隔3~5 m) 捕捉, 早晨下笼, 下午收笼。彻底清塘后, 可用手抄网捕捞池塘底部的泥鳅。

2 结果与分析

鳅苗5—6月下塘, 经过100~120 d池塘养殖, 10月即可长到10~15 cm, 可以出塘销售或越冬继续养成。

3 讨论

3.1 鳅苗选择及放养密度

选择鳅苗大小差异不宜过大, 避免相互吞食, 也有利于投料生长[4]。放养密度不宜过大, 鳅苗规格大, 放养密度适当降低。高密度养殖会带来很多问题, 如病害多、生长慢等。放苗的规格则直接影响到养殖成活率、养殖成本、养殖产量, 甚至养殖效益[5]。消毒时注意观察鳅苗反应, 如果应激反应大, 需降低盐度或缩减消毒时间, 放至清水中缓解后再下塘。下塘时, 注意水温的平衡, 温差不超过3℃。

3.2 池塘选择

池塘不宜过深、过大, 面积最好为1 333.33~2 000.00 m2, 有利于泥鳅生长。池边的围栏可以换成夏花网片插在池塘中, 离岸边0.5~0.8 m, 底部深埋在水底50 cm, 以泥鳅钻不透为宜, 露出水面50~60 cm即可[6]。

3.3 日常管理

当水中缺氧 (泥鳅经常跳跃水面呼吸) 或水温超过30℃时, 要加注新水以调节水温和增加水中溶解氧, 同时可用水葫芦和浮萍等水生植物进行遮阳。在放养前要彻底清塘消毒, 清捡蛙卵、注水过滤, 防止野杂鱼等敌害进入池内。泥鳅的身体很小, 极易钻洞逃跑, 因此饲养员每天巡池时, 必须检查池边的塑料布或水中网片是否严实, 防逃网是否结实, 注意堵塞漏洞。如天气闷热, 雷阵雨或连阴雨时, 应注意观察泥鳅是否浮头, 若浮头严重, 应及时采用换水及化学增氧等方法以消除浮头现象。

3.4 病害防治

主要注重放养前池塘和苗种的消毒, 以及鱼苗操作上减少伤害、养殖过程中水质调控和饵料营养平衡以及定期水体消毒等。使用药物时, 要准确测量水体, 施药后不能离人, 发现泥鳅出现异常现象要及时采取加注新水等急救措施。泥鳅病害中主要是一些常见病、多发病, 如肠炎病、水霉病、寄生虫病、气泡病、赤皮病等[7]。

3.5 收获捕捞

用地笼捕捉泥鳅不会伤害泥鳅身体表面的黏膜, 能够提高运输过程中的成活率。捕捉到的泥鳅, 在出售前要经过1~3 d的暂养, 以去掉泥味, 并可使其肠内粪便排空, 提高运输时的成活率。

摘要:泥鳅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 市场前景广阔。本研究选择人工培育鳅苗 (3~5 cm) 和天然鳅苗 (5~8 cm) 放养在666.67~2 000.00 m2的池塘中养殖。放养前清塘消毒、苗种消毒、做好防逃措施, 放养后投喂膨化颗粒料、调节水质、定期预防病害、做好日常管理及捕捞等工作。历时100~120 d养殖, 10月鳅苗达到10~15 cm。

关键词:东北泥鳅,池塘养殖,人工繁殖,孵化

参考文献

[1]李燕.印杰.话说亦食亦赏的“水中人参”:泥鳅[J].中国观赏鱼, 2007 (42) :17-18.

[2]李楠, 江淼, 姜智飞, 等.泥鳅的养殖技术研究进展[J].河北渔业, 2016 (3) :58-60.

[3]赵林斌.泥鳅苗种规模化繁育与高效生态养殖技术[J].中国水产, 2007 (5) :40-42.

[4]刘晓东.泥鳅高产高效养殖试验总结[J].水产养殖, 2009, 30 (11) :9-10.

[5]徐希明, 孙斌, 高锡伦.泥鳅池塘集约化养殖技术的研究[J].江西水产科技, 2006 (3) :21-22.

[6]孙斌.池塘高效养殖泥鳅技术要点[J].中国水产, 2008 (1) :36-37.

[7]王玉梅.泥鳅疾病防治技术[J].中国水产, 2007, 377 (4) :60-61.

泥鳅池塘养殖水质管理技术 篇2

1养鳅池塘水质演变规律

经观察测试发现,泥鳅养殖池塘水质问题的出现主要发生在养殖的中后期,即泥鳅苗种放养1个月之后,其中:从水面观察,主要表现为水质肥浓、藻类单一并常形成“水华”,严重时甚至覆盖整个池塘水面;而从底部测试,可以发现有机物沉积明显、氨氮及亚硝酸盐趋高、溶氧很低(长期低于2 mg/L)、“氧债”很大。而一旦出现上述问题,往往伴随泥鳅食欲不振、生长缓慢,并因残饵增多而进一步恶化底质和水质。究其原因,除了饲养管理的因素外,与泥鳅本身的特性密不可分。由于泥鳅鳞片细小,身体缺乏常规鱼类那样的鳞片保护,粘液分泌是其主要的防御机能,除了受到刺激(应激)时会大量分泌外,在其生长过程中,也常会随着体态的增大而类似“蜕皮”般的分泌粘液。而大量粘液的出现不仅增大了池水的肥度,其无机化过程还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与此同时,随着水中有机物积累的增多及溶氧量的下降,正常的物质循环受阻,池内有机物无机化过程不畅,导致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中间产物积累滞留,从而导致养殖系统失衡,生态环境恶化,对泥鳅的生存及生长构成威胁。综合观察分析,养鳅池塘水质演变基本呈如下规律。

养鳅池塘的水质:从水源的水质开始,随着养殖进程中外源饲料的投入及泥鳅粘液的分泌,水中有机物增多,耗氧量骤升,溶氧状况变差,底质恶化,物质循环受阻,有害中间产物积累,生产性能锐减;并随着残饵及泥鳅排泄物的增多,生态系统进一步失衡,环境质量进一步下降;藻类构成趋于单一化,个别蓝绿藻(尤其微囊藻)常极度爆发形成“水华”(水面厚厚的一片蓝绿)。至此,如不加以人为干预,养殖生产将难以持续。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泥鳅虽因具有多重呼吸器几乎不会因水中缺氧而致死,但出现缺氧,尤其是持续缺氧,不仅不利于环境质量的维护,而且势必会影响泥鳅的生理健康,从而影响泥鳅的摄食、消化及吸收、生长。因此,应重视缺氧的预防,并将其视为泥鳅养殖水质管理的重点环节之一。

2养鳅池塘水质管理关键

根据上述分析及池水变化规律,在泥鳅池塘养殖过程中,水质管理的关键在于清除导致缺氧的因素和维护藻类的多样性。具体可实施下列管理措施。

2.1重视养殖池塘的前置处理

2.1.1认真做好池塘清整在冬闲季节,应尽早清除过多的淤泥,而后干池彻底曝晒池底,利用冰冻日晒,以杀灭其中的有害生物和致病因子,增加底泥的通透性,促使有机产物分解矿化,为养殖过程底质的维护创造先机。

在苗种放养前,应彻底清理池底,最好能刨除结斑的表泥,并根据底质状况采用生石灰(750~1 500 kg/hm2)、漂白粉(225~300 kg/hm2)等清塘药物全池泼洒常规消毒,尤其要注意清除池边浅水处的杂草杂物,以不给飞虫留下产卵基质,为养殖早期虫害的预防和水质养护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要严格做好堵缺防漏、设置防逃围栏,并注意做好进、排水口的维修,为养殖过程的水质维护及防逃提供保障。

2.1.2彻底做好池水消毒放养前5 d左右,向池内引入优质水(符合渔业用水质量标准)至水深50~60 cm左右,进水需用120目的筛绢网袋严格过滤,以免野杂鱼及敌害生物伴入。而后,及时用50~80 mg/L剂量的漂白粉全池泼洒消毒池水,期间应连续开增氧机搅水曝气,以利于水体毒性尽快消失、生物环境早日重建。

2.1.3提前做好水质培育于池水消毒的次日着手养殖池的水质培育。通常,可按750~1 500 kg/hm2的用量施放经腐熟发酵的鹌鹑粪、鸡粪等有机粪肥,以培育天然饵料生物,为鳅种下塘准备适口的活体饵料。施肥后,应每天向池内添加少量来自水源并经过过滤的清水,并在午后开增氧机2 h左右。补水及开机可起到藻类接种的作用,有利于水体藻类的快速繁生及其种类构成的多样性。

2.2重视养殖过程的溶氧管理

根据静水养殖系统水体溶氧的主要来源(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与消耗(有机物质的氧化分解),养殖过程溶氧管理的基本思路应围绕开源节流,即尽力增加溶氧量,设法减少耗氧量,而重点应抓好下列环节:

2.2.1合理使用增氧机械在泥鳅养殖池塘通常配有一台功率为0.75 kW的水车式增氧机。从理论上讲,各类增氧机皆包括增氧、搅水和曝气等基本功能,且在机械运转时同时完成各项功能的发挥;但在不同条件下使用,其主要作用明显不同(或以增氧为主,或以搅水、曝气为主)。而在实践中,大多养殖管理人员往往对此认识不足,启用时机常常选择不当,尤其易忽视增氧机的搅水、曝气功能。大量实践及相关研究证实,在养殖水体使用增氧机,除了应对水体缺氧外,大多是利用它的搅水、曝气功能,以此打破白天水的热阻力,使生物造氧(光合作用)与机械输氧人为结合,及时将上层丰富的氧气输往下层,以及时改变底部溶氧状况,并曝除池底产生的有害气体。因此,为充分发挥增氧机的既有功能,应根据池水溶氧变化特性及其即时现状,重点抓好晴天午后的定时开机(2 h左右)和尽力避免或缩减夜间尤其是上半夜的机械运行。

2.2.2设法消减耗氧因子在泥鳅养殖过程中,如能减少水中耗氧因子,即可相对增加水体溶氧。为此,作为水质管理的重点环节,在溶氧管理中,应根据静水养殖系统中氧气消耗的途径及其耗氧因子的来源,设法全程加强对水中有机物质的管控,尽量减少其进入系统或尽快将其清除出系统,关键应加强两方面的管理:选用优质专用饲料并合理投喂(以减少残饵及排泄物)和优化底部溶氧状况(以加速无机化过程,减少有机物沉积)。

2.2.3综合实施增氧措施除了上述措施外,在养殖水体溶氧管理中,还应配合添注新水、排除老水、控制饲料投喂量、维持藻类的适宜密度及其种类的多样性、使用微生物制剂等相关管理措施,以实现综合调控的目的。

2.3重视养殖池水的综合调控

根据泥鳅养殖系统水质演变的基本规律,为了能使养殖水环境始终良好如初,除了应重点做好溶氧管理外,还需配套相关的调控措施:

2.3.1适时进行池水更新随着养殖进程,池塘水体逐渐变肥将是必然趋势。为此,应重视及时“减肥”,通过适时适量注换新水,以防池水过肥;并应注意注换水的时机、方法及水量,通常养殖初期水质宜偏肥,以每天补充新水为主;此后,重点应转向预防水质过肥,适时进行适量换水,并应特别注意时机,力求在水质出现中等肥度前实施注换,做到先排后注、排底层水添清新水、排富有机水注富溶氧水,注换水量宜循序渐进、由少及多。

2.3.2适时泼施生物制剂当水质进入过肥状态时,静水池塘常规的水处理方法将会力不从心。而适时适量选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EM菌露等微生物制剂,通过它们分解、吸收、消耗水中有机物质及有害中间产物的神奇作用,不仅可以预防池水过肥,避免步入难以可逆的恶化境地,而且可以及时改善底质、净化水质,有助于其它措施的作用发挥[7-8]。根据泥鳅养殖池多粘液水易肥的特点,一般,应7~10 d左右视需要泼施一次“改水型”或“改底型”微生物制剂,尤其是在养殖的中后期,更应适当增加使用频次及其使用剂量。

2.3.3适时调控藻类密度藻类是养殖水体光合作用的主角,是为水体生产氧气并调控肥瘦的功臣。如果养殖水体藻类密度太稀,会影响造氧能力;密度太大,会使生态环境失衡,并潜存养殖系统崩盘(“倒藻”)的隐患。因此,对藻类的有效管理就成为养殖水环境调控的重点管理环节。其中,适时换水、补水(接种)、追肥(以生物肥料为宜)是维持水体藻相平衡及藻类多样性的关键举措,不仅可以更好地通过光合作用提高水中溶氧,而且有利于水质自我调控及其稳定性。

2.4重视养殖饲料的合理投喂

饲料是泥鳅生长的营养源泉,是实现养殖高产的主要物质基础和成本支出。做好投饲管理不仅对提高养殖成效意义重大,而且同水质管理关系密切。为此,在泥鳅养殖中应将投饲管理作为系统管理的重点环节来抓实、抓好。

2.4.1合理选用优质饲料饲料质量的优劣除了影响泥鳅生长外,还会因残留物及排泄物的多寡而影响养殖系统的水质肥瘦程度。为此,应根据泥鳅的生长阶段选用蛋白含量适宜且营养平衡、正规厂家生产的专用饲料,以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减少废物产生及其对水质的潜在危害;而不能只以价格因素作为选料的唯一标准。通常,在泥鳅由苗种养成商品鳅的过程中,饲料蛋白含量宜由40%左右逐渐下调至35%左右,并应特别注意饲料颗粒的溶失性必须适度(2 h左右为宜)。

2.4.2合理把控投喂数量饲料投喂量的确定是泥鳅养殖综合管理的核心环节;投喂量适宜与否,既关乎泥鳅的生长速度,也关乎水体的肥瘦程度。由此可见,合理投饲不仅事关养殖产效,而且会影响水质管理,必须予以特别重视,关键要处理好水质与投饲之间的矛盾,构建生态平衡、良性循环(“饲料适量、生长快速+水质良好、摄食旺盛”)的综合管理格局。基于泥鳅肠道结构的特殊性(“直肠子”),在投饲实践中,应以掌控合理的投喂量为重点,以“八分饱”为原则,做到少量多次,并随泥鳅存塘量的增加,逐渐递增饲料投喂量。此外,要注意在夏秋高温季节尽量不用浮性饲料(膨化颗粒料),以免因表层水温过高泥鳅摄食不旺而导致饲料溶失及由此可能引发的水质恶化。

2.4.3合理补充天然饵料养殖水体的小型生物(小动物、小植物、微生物)是泥鳅喜好的天然饵料(只要适口)。充分利用水中天然饵料种类的多样性及其中所含的稀有微量元素,对优化泥鳅养殖的水质管理具有“一举多得”的特殊作用:既能平衡饲料营养,又能提供人工饲料缺失的特殊养分,在促进生长的同时,还能减少外源饲料进入系统,以利于养殖水环境的维护。在养殖实践中,补充天然饵料的可行途径主要包括适量水培空心菜等水生植物(不超过总水面的1/3)、定期泼洒活体微生物、夜间灯光诱虫(适合中后期)等,其中前两种方法还兼有水质调控及预防疾病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董聿茂,诸葛阳,黄美华,等.淡水鱼类.浙江动物志[M].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46-147

[2] 李燕,印杰.话说亦食亦赏的“水中人参”:泥鳅[J].中国观赏鱼,2007(42):17-18

[3] 宋学宏,凌去非,王永玲,等.泥鳅规模人工繁殖试验[J].水利渔业,2001,21(4):18-19

[4] 刘孝华.泥鳅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08,47(1):93-95

[5] 李好琴.泥鳅病害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水产,2009(1):56-57

[6] 王秋丽,陈耀亮,马福涛,等.泥鳅的人工繁育及工厂化养殖技术研究[J].齐鲁渔业,2008,25(6):45-46

[7] 王向阳.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后期水质管理技术[J].中国水产,2006(6):48

[8] 徐如卫,周锡瑞,余建来.河蟹育苗池塘水质管理技术的初步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8,21(3):323-326

泥鳅池塘养殖 篇3

1. 池塘选址

选在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电力设施配备齐全的地方。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 进排水方便, 塘底土质以壤土为佳, 有工业用电电源, 满足增氧设备运行。

2. 池塘建设

3~5亩为宜, 过小水质易恶化, 过大采收不便。长方形东西走向, 阳光充足;池壁用砖石加固或铺设塑料布, 防止泥鳅钻洞逃逸, 搭建吊网食台;池深2.5米, 调节水位利于防寒避暑, 池底向排水口倾斜, 利于换水排污和捕捞, 池底要夯实, 排除漏点保水;排水口附近, 根据实际情况挖深50厘米集鱼坑, 进、排水口用网布包裹;每5亩配备3千瓦增氧机1台。

3. 清塘施肥

苗种下塘前必须清塘消毒, 进水10厘米, 亩用80公斤生石灰拌水后均匀泼洒, 杀灭各种野杂鱼和细菌;隔天进水50厘米, 鳅苗培育的池塘施加发酵粪肥300~400公斤基肥培水, 成鳅养殖池亩施肥200~300公斤, 具体还应根据当时水质状况灵活掌握, 透明度达20~30厘米为宜。

4. 苗种来源和放养密度

由于野生数量下降, 苗种大多来自人工繁殖原种场, 鳅苗规格整齐, 质量统一。泥鳅人工育苗在每年4~8月份, 5~6月份是自然繁殖高峰。北方养殖泥鳅可挑选大规格的苗种, 当年就能养成商品鱼。当水温升到13℃即可放苗驯食, 鳅种需经3%~5%食盐水浸泡消毒5~10分钟, 放养前最好先用少量鱼种试水, 发现无异常再大批量放苗。规格5~6厘米/尾的, 亩放30000~35000尾;规格6~8厘米/尾的, 亩放20000~25000尾。苗种应健壮、体表无伤, 黏液层完整光滑, 镜检无寄生虫。

5. 饲养投喂

泥鳅是杂食性鱼类, 偏肉食性。成鱼养殖投喂全价配合饲料, 配合饲料组成为鱼粉25%、豆饼粉15%、菜饼粉20%、小麦粉20%、米糠19%、添加剂1%, 同时注意施肥培育生物饵料, 以节约饲料, 降低成本。投喂坚持定时、定质、定位、定量原则, 另外在“四定”原则基础上还应采取“三看”, 就是看鱼吃食情况, 吃食旺时多投, 否则少投;看天, 晴天多投, 阴雨天少投或不投;看水, 水质清爽多投, 水肥少投。每天早7~8时、晚4~5时投喂, 投饵量以1~2小时吃完为度, 水温低于10℃或高于30℃可不投喂。

6. 日常管理

东北泥鳅池塘养殖 篇4

关键词:泥鳅;池塘;高温季节;水质因子

中图分类号: X8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3-0221-03

泥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国内外市场上优质的水产品,也是我国出口韩国和日本的主要淡水鱼类之一。2011年江苏省泥鳅的养殖面积超过5万hm2,产值超过15亿元[1]。目前,我国的泥鳅养殖以池塘高密度规模化养殖为主[2]。在高密度养殖模式下,水环境突变、水质恶化成为了制约泥鳅正常生长的关键因子。尤其在夏季,水温高,投饵施肥多,最容易使水质变坏,而此时正是泥鳅生长的黄金时期,因此监测水质状况,了解水体的动态变化规律,维持良好的池塘水质环境,是泥鳅池塘养殖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但是,对泥鳅养殖池塘主要水质因子的研究迄今未见有系统的报道。本试验通过对高温季节泥鳅养殖池塘主要水质因子变化规律和泥鳅池水溶解氧与氨氮昼夜变化规律的研究,旨在为泥鳅池塘养殖水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池

在江苏省淮安市某泥鳅养殖场随机选择4口泥鳅主养池,分别编为1、2、3、4号。1、2、3号池塘面积均为0.67 hm2,水深分别为75、78、83 cm,用于高温季节泥鳅主养池主要水质因子变化规律研究;4号池塘面积为087 hm2,水深为 88 cm,用于泥鳅主养池的溶解氧(DO)和氨氮(NH+4-N)昼夜变化规律研究。

1.2 仪器与试剂

塞奇氏盘,傲可安W-Ⅰ型便携水产水质分析仪及其配套的pH值、DO、NH+4-N及NO-2-N检测试剂。

1.3 试验内容及方法

1.3.1 高温季节泥鳅主养池主要水质因子变化规律研究 自2013年7月13日起,每隔7 d(即:7月13日、7月20日、7月27日和8月3日)在投喂饲料前的上午09:00左右于每口池塘的进水口、出水口及其余两边的中点附近,采集各点中层水样500 mL,混匀后将其立即带回室内用水质分析仪按说明书所述方法测定pH值、DO、NH+4-N及NO-2-N。透明度用塞奇氏盤测定。所有指标均测定3次,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1.3.2 泥鳅主养池DO和NH+4-N昼夜变化规律研究 2013年8月5日09:00至8月6日09:00,按“1.3.1”节所述方法采集水样,每隔3 h取样1次,共取9次,每次采样后及时测定DO及NH+4-N。每个指标测定2次,结果取平均值。

1.4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使用统计软件SPSS 17.0处理,单因素方差(ANOVA)分析,Tukey检验法进行均值间多重比较。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温季节泥鳅主养池主要水质因子变化规律研究

2.1.1 透明度 3口泥鳅主养池池水透明度的测定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7月13日至8月3日,3口鳅池的池水透明度变幅为9.87~33.00 cm,但在大多数检测时间点,3口鳅池的池水透明度在12.00~15.00 cm。考察同一鳅池透明度随时间的变化,1、2、3号池的透明度分别在7月20日、7月13日、7月13日最高,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采样日期(P<005),但其透明度随时间的变化并无规律可循。比较不同鳅池的池水透明度可以看出,7月13日,3号池的透明度显著高于1号池、2号池(P<0.05);7月20日和7月27日,1号池的透明度显著高于2号池、3号池(P<0.05);8月3日,1号池、3号池的透明度显著高于2号池(P<0.05)。总体来看,2号池的透明度较低。

3 讨论与结论

3.1 讨论

3.1.1 高温季节泥鳅主养池透明度的变化 水体的透明度反映水的浑浊程度[3],关系着池水的营养程度和水中浮游生物的多少,根据池水透明度及其变化情况可以判断池塘水质的优劣[4]。实践证明, 透明度在20~25 cm的水体适宜泥鳅的生长[1]。本试验结果显示,3口泥鳅池的透明度多在 12~15 cm,表明在高温季节鳅池的透明度偏低。究其原因可能是池水中浮游植物过多,光照能力较低。水体透明度低,泥鳅对饲料的消化能力就低,抗病力就会减弱[4]。因此,在高温季节应通过排出老水、加注新水,适时施用控制蓝藻等有害藻类过多生长的水质处理剂等措施来调节泥鳅池水的透明度。

3.1.2 高温季节泥鳅主养池pH值的变化 pH值是反映水环境生态平衡,衡量水质好坏的一个综合指标,它对水体物理化学反应有重要影响[5]。实践证明,养殖泥鳅池的pH值以7.5~8.5为宜[1]。本研究结果显示,3口泥鳅池的pH值变幅为788~8.51,属于较佳的pH值范围,因此在高温季节无需对泥鳅池的pH值进行专门的调节。

nlc202309032224

3.1.3 高温季节泥鳅主养池DO的变化 水中DO的高低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动植物呼吸作用、有机质分解、细菌消耗、水温、气压及人为因素等相关[6-7]。研究表明,泥鳅能进行鳃、肠和皮肤呼吸,因此比较能耐低溶解氧。一般认为鳅池DO保持在4 mg/L以上即可保证泥鳅正常生长[1]。本试验结果表明,在大多数检测时间点,3口泥鳅池的DO都在 4 mg/L 以上。表明在高温季节,泥鳅池的DO较为充沛,基本不构成养殖的不利因素,但在雨前闷热时段,DO也会大幅度下降,对此,应对鳅池池水进行DO的监测,必要时可采取开启增氧机、加大换水量以及使用增氧剂等措施。

3.1.4 高温季节泥鳅主养池NH+4-N的变化 NH+4-N主要是由池中残饵、排泄物、浮游生物的尸体等分解产生[7]。研究表明,NH+4-N一般应控制在0.2 mg/L以下,过高容易造成水生动物中毒[1]。本试验结果显示,在大多数检测时间点,3口泥鳅池的NH+4-N均在0.2 mg/L以上,表明在高温季节泥鳅池的NH+4-N含量偏高。对此,可采用适时开启增氧机、加大换水量、施用微生态制剂等措施来降低鳅池水体中的 NH+4-N 含量。

3.1.5 高温季节泥鳅主养池NO-2-N的变化 NO-2-N是有机物分解的中间产物,对鱼有较大的毒性,会破坏鱼的鳃组织并影响各种代谢功能,造成鱼抗病力下降,从而患上各种疾病[7-8]。本试验结果表明,在大多数检测时间点,3口泥鳅池的NO-2-N均在0.1 mg/L以下。一般认为,池水 NO-2-N 含量在0.1 mg/L以下时不会对泥鳅造成影响,因此在高温季节无需对泥鳅池的NO-2-N进行专门的调节。

3.1.6 泥鳅主养池DO与NH+4-N的昼夜变化规律 迄今,有关鳅池水体DO与NH+4-N昼夜变化规律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表明,泥鳅池DO和NH+4-N的昼夜变化明显,DO的最高值(10.23 mg/L)、NH+4-N的最低值(0.18 mg/L)分别出现在18:00和15:00,DO的最低值(5.74 mg/L)、NH+4-N的最高值(0.28 mg/L)则出现在次日09:00,DO与NH+4-N总体呈负相关性。朱浩等发现,一天中池塘养殖水体的NH+4-N含量在06:00左右最高,在 17:00 左右最低;DO最高值出现在15:00—17:00,最低值在05:00左右,一天中NH+4-N与DO总体呈负相关性[9]。本试验结果与之类似。泥鳅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尤其是在晴热的高温季节,因而使得鳅池与一般鱼池相比,其DO的较低值和NH+4-N的较高值可维持更长的时间。研究表明,池塘水体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在提高水体DO的同时,还去除水体中的氮、磷[10]。因此可以认为,DO与NH+4-N的负相关是由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引起的[9]。

3.2 结论

在夏季高温季节进行泥鳅养殖和监测水质变化时,应重点检测、调节池水的透明度和NH+4-N这2个水质指标;泥鳅池DO与NH+4-N的昼夜变化明显,总体上呈负相关性。

参考文献:

[1]凌去非,李 义,李彩娟. 泥鳅高效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2]柏如发,邓燕飞,朱清顺,等. 江苏省泥鳅养殖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的思考[J]. 水产养殖,2013(11):36-37.

[3]周立红,郭玉清,关瑞章,等. 日本鳗鲡养殖池塘主要水质因子季节变化的研究[J]. 水生态学杂志,2010,3(3):47-51.

[4]何炎炘,李进华,陶红飞,等. 龟鱼混养水质变化对鱼病影响研究[J]. 生物學杂志,2009,26(1):71-73.

[5]刘海春,刘志国,董学洪. 罗氏沼虾养殖池塘水质变化规律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1,39(6):397-399.

[6]王雅琼,黄翔鹄,李长玲. 亚热带集约化对虾养殖池塘水质因子变化规律研究[J]. 渔业现代化,2010,37(6):15-19.

[7]杨俊江,王文娟,吕鹏杰. 凡纳滨对虾高密度养殖过程中水质因子变化规律研究[J]. 科学养鱼,2012(10):31-33.

[8]马建波,蓝宗坚,李永锋,等. 大宗淡水鱼夏季混养池塘水质理化因子的昼夜变化[J]. 河北渔业,2011(3):15-19.

[9]朱 浩,刘兴国,王 健,等. 池塘养殖水体不同水层水质变化研究[J]. 渔业现代化,2012,29(4):12-15.

[10]Domingues R B,Barbosa A B,Sommer U,et al. Ammonium,nitrate and phytoplankton interactions in a freshwater tidal estuarine zone:potential effects of cultural eutrophication[J]. Aquatic Sci,2011,73:331-343.

池塘泥鳅高效养殖一例 篇5

1 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5×667 m2,池深0.7~1.0 m,水深0.4~0.5 m,东西走向,避风向阳,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无污染。土质为黏土,弱碱性底质。池壁用砖砌成,池底夯实,无漏洞,池底铺入20~30 cm肥泥,池底向排水口倾斜,便于水体交换和清塘。池中设与排水口相连的鱼溜,其面积约为池底面积的4%,比池底深30~35 cm,池塘进水口和出水口均用铁丝网或塑料网拦截,防止泥鳅逃逸及敌害进入。

2 清塘消毒

放养前10~15 d,将池水排干,检查有无漏洞。使用生石灰150 kg/667 m2化水后趁热全池均匀泼洒,彻底杀灭池中所有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

3 微孔增氧设备布置

每667 m2配备功率0.22 W气泵1台,距池底20 cm处铺设内径为10 mm的微孔橡胶管道,管间距8 m,外加内径75 mm的硬质塑料管与气泵出气口及微孔橡胶管相连。

4 注水、施肥

清塘7 d后注入新水40 cm,注水时用50目网绢过滤,防止敌害生物、野杂鱼混入,以及泥鳅苗逃逸。进水后,施经过腐熟的人畜粪作基肥300~400kg/667m2培养水质,池水透明度达20 cm时即可投放泥鳅苗。

5 苗种放养

2月18日购进泥鳅苗,规格为3~4 cm/尾,每667 m2放8万尾。泥鳅苗放养前用5%聚维酮碘浸泡3~5 min进行消毒。苗种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逆水性强。放养时多点分散放养,温差不超过±2℃,避免鳅苗产生应激反应。

6 饲料投喂

泥鳅是杂食性鱼类,肥水后的养殖池水能提供一定量的天然生物饵料,水温15℃以上时,泥鳅食欲逐渐增强,此时必须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水温为15~20℃时,投喂蛋白质含量为28%~30%的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体重的1.5%~3.0%。水温为20~22℃,日投喂量为体重的3%~5%。水温为23~30℃,日投喂量为体重的5%~8%。水温为20~30℃,投喂蛋白质含量为32%~34%的配合饲料。一般每天2次,6:00—7:00投喂全天量的60%,14:00投喂全天量的40%。水温超过30℃或低于15℃以及雷雨天气时,可以少投或不投。泥鳅投饵要做到“四定”,采取多个食台分布投喂的办法,防止泥鳅过度贪食。

7 水质调节

池水透明度控制在25~30 cm,水色以黄绿色为好,溶氧量为3.5 mg/L以上,pH值7.6~8.8。勤巡塘,发现水色过浓或发黑时及时加注新水或换水。养殖前期以加水为主,每5~7 d加水1次,每次加水5~10 cm,养殖中后期每3~4 d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30%~40%。

8 日常管理

每隔20 d用生石灰20 g/m3全池泼洒1次。每5 d用24%溴氯海因粉1 g/m3消毒食场1次。每7~10 d用10%聚维酮碘溶液300 mL全池泼洒1次。

遇到闷热天气或泥鳅经常游到水面浮头“吞气”,要及时开启增氧设施,阴天次日黎明开启,连绵阴雨半夜开启。

9 收获

10月初放25个须笼在鱼溜里捕捉泥鳅,起捕率达到60%,余下部分泥鳅外套张网放水捕捉。共捕获泥鳅11 931 kg,销售收入226 689元,平均规格在13 cm/尾。

投入各项成本合计93 726元,其中购鳅苗55 293元,租塘费5 000元,颗粒饲料23 650元,肥料费1 250元,水电费1 625元,药费2 250元,人工费4 697元。

总销售收入扣除成本共获效益132 963元,平均获利26 592.6元/667 m2,投入产出比1∶1.4。

1 0 小结

泥鳅池塘高产养殖技术 篇6

1 养殖条件

泥鳅池塘养殖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注排水方便,土质应选择中性或微碱性的壤土为好,交通便利,确保用电。

池塘是东西走向的长方形,长宽之比为2∶1,面积为5×667 m2。池深0.8~1.0 m,水深0.4~0.6 m。池壁泥土应夯实,并沿池塘四周用网片围住,下端埋入土中10 cm,上端高出水面20 cm,以防泥鳅逃逸和敌害生物进入。

2 放养模式

2.1 放养前准备

在放养鳅苗前20 d对池塘进行清整、改造、消毒。在进水口和排水口用铁丝网防逃。在排水口处开挖一个面积约占全池面积的1/3~1/5,深30~50cm的鱼溜,在池底铺一层腐质较多黏土。放养前7d用生石灰清塘,每667 m2池塘水深10 cm用生石灰75 kg化成浆全池泼洒。清塘5 d后注水25 cm,每667 m2施有机肥150~250 kg,用于培肥水质。

2.2 苗种放养

泥鳅苗种选用人工培育苗或野生苗,但都要规格整齐、无病无伤、活动敏捷,一次放足。放苗时间一般在每年4月份,平均水温15℃以上,每667 m2放养规格为80尾/kg的苗种1 100 kg,最好选择在晴天下午进行。苗种放养前用8~10 mg/L漂白粉溶液进行浸洗消毒,浸洗消毒时间为20~30 min。

3 饲养管理

3.1 饲料投喂

泥鳅为杂食性鱼类,除施肥培育天然饵料外,还应投喂鱼粉、鱼浆、蚕蛹、动物下脚料以及麸皮、米糠、豆饼、瓜菜叶子等植物性饵料。也可以将上述饲料作为原料,制成配合饲料投喂。

泥鳅的食性与水温有密切关系。水温在16~20℃,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占60%~70%, 水温在21~23℃动物性饵料各占50%, 而水温超过24℃增投动物性饵料为60%~70%。具体投饵量随水温、水质、天气情况灵活掌握。3月投饵量为泥鳅总重1%~2%,份投饵量为泥鳅总重3%~6%,7—8月份投饵量可增至泥鳅总重的6%~7%,9月份投饵量逐渐降至泥鳅总重的3%。当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要减少投饵或不投饵。水温适宜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让泥鳅“少量多餐”,水温较低时每天投饵2次。投饵应做到“四定”、“四看”。

3.2 水质调控

水质要求“肥、活、嫩、爽”,水色以黄绿色为佳,透明度以20~30 cm为宜。当透明度大于30 cm,每次667 m2施有机肥20 kg,增加池塘中的桡足类、枝角类等泥鳅的天然饵料生物,透明度小于20 cm,应停止或减少追肥。高温季节经常注入新水,更换部分老水,定期开启增氧机。

3.3 日常管理

每天坚持早中晚巡塘,随时掌握水位、水质和泥鳅的摄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平时勤除池边杂草,高温季节每隔15 d用二氧化氯一次,每7d天全池泼洒一次生石灰,在养殖的中后期每月施1~2次微生物制剂。经常检查防逃设施,漏洞及时修补,发现鱼病及时治疗,做好养殖日记。

4 效益分析

共养殖150 d,每667 m2收获商品鱼1 820 kg,销售价36元/kg,销售收入32 760元,扣除667 m2成本22 700元(其中每667 m2饲料费11 600元、苗种费10 800元、电费100元、人工费200元),667m2获纯利10 060元。

4 注意事项

在苗种放养方面,尽量投放大规格的苗种,这种规格苗种成活率高,增重倍数大,更重要一点是这种大规格苗种一般很少患车轮虫病,即使感染,治疗容易,死亡率不高。

池塘饲养泥鳅,鳅苗下塘后两天内不投饵,等泥鳅苗适应环境后再投饵。开始先将粉状饲料沿池边四周泼洒,逐渐将投喂地点固定在食台上。

泥鳅池塘健康养殖技术 篇7

泥鳅是一种小型经济鱼类, 经济价值较高, 广泛分布于我国除西藏高原外其他地区, 日本、韩国、前苏联、印度也有分布, 泥鳅肉质细嫩、清淡鲜美, 而且具有滋补药用价值, 历来为人们所喜食。

1.1 营养丰富, 药用价值高

泥鳅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 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被誉为“水中人参”。每100 g肉中含脂肪231 g、蛋白质17.55 g、热量4 912 k J、钙51 mg、磷154mg、铁3 mg、碳水化合物2.5 g、灰分1.1 g、硫黄素0.08 mg、核黄素0.16 rag、尼克酸5.0 mg。

泥鳅药用价值较高。《医学入门》和《本草纲目》中记载:泥鳅性甘、平, 有暖中益气之功效, 对治疗肝炎、痔疮、阳萎、乳痈、小儿盗汗、皮肤瘙痒、手指疔、跌打损伤等症状均有一定疗效。

1.2 市场需求旺盛, 经济价格高

近年来, 工农业污染加剧以及无序滥捕导致泥鳅野生资源数量和品质下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的健康化, 以无污染水域养殖的泥鳅市场需求量将持续增加。因此, 开展泥鳅池塘生态健康养殖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从这些年的情况看, 泥鳅养殖风险小, 收益丰厚, 泥鳅的人工养殖已越来越为广大养殖户所接受[1]。目前, 国外市场主要在韩国和日本, 国内市场在近几年有所提升, 泥鳅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开始受到关注, 价格已提高1倍以上。

2 生物学特性

2.1 形态特征

泥鳅体为长圆柱形, 一般体长12~18 cm, 体重10~25 g, 雌体大于雄体, 尾部侧扁, 口下位呈马蹄形, 口须5对, 最长的须后伸到达或超过眼后缘。无眼下刺, 鳞小, 埋于皮下, 尾柄上皮褶棱低, 与尾鳍相连, 尾柄长大于尾柄高, 尾鳍圆形, 肛门靠近臀鳍。体色因栖息环境不同而有变化, 一般体背及体侧灰黑色, 并有黑色小斑点, 腹部灰白色, 也有体色偏浅黄色。尾柄基部上方有一黑色大斑。

2.2 食性

泥鳅系杂食性鱼类, 幼苗阶段摄食动物性饲料, 后逐渐转为杂食性, 成泥鳅偏植物性。体长和摄食的关系:体长5cm以下的个体, 摄食小型甲壳类动物;体长5~8 cm时, 除摄食小型甲壳类外, 还摄食丝蚯蚓;体长8~9 cm时, 摄食硅藻、植物的根、茎、种子等;体长达10 cm以上时, 以摄食植物性饵料为主。在人工饲养条件下, 各生长阶段均喜食人工配合饲料, 促使泥鳅快速生长, 增产增收。

2.3 呼吸

泥鳅可以用腮呼吸, 也可以用皮肤和肠道呼吸。肠呼吸是泥鳅特有的生理现象, 因其肠壁薄而血管丰富, 具有辅助呼吸功能, 冬天靠肠呼吸来维持生命, 水中氧气不足时还可以到水面吞食空气, 在肠中进行气体交换, 废气从肛门排出。因此, 对低氧的抵抗力远胜于其他鱼类。水中溶解氧浓度为0.46~0.48 mg/L时, 泥鳅开始死亡;若进行肠呼吸, 在溶解氧浓度低于0.16 mg/L时仍能生存, 是一个高产潜力很大的品种。

2.4 水温

泥鳅生长的适宜水温为18~30℃, 最适水温为22~28℃, 水温较高时 (32℃以上) 钻入泥中栖息, 水温低于7℃时潜入泥中冬眠。

2.5 生殖习性

泥鳅一般2龄性成熟, 1年也可以多次产卵, 繁殖季节为4月底至秋季, 繁殖最佳温度为24~27℃, 雌体的怀卵量不一, 最少只有1 000粒左右, 最多达2万粒。

3 人工养殖技术

3.1 池塘条件

选择东西向、朝阳、土质为黏土、底部平坦、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的池塘。池塘面积0.067~0.133 hm2, 池深1.2~1.5m, 池底淤泥15~20 cm, 水深50~60 cm, 出水处的深度低于进水处, 便于水体交换和清塘。池中设与排水口相连的面积约为池底4%的鱼溜, 比池底深30~35 cm, 沿池四周用20目的聚乙烯网深埋30 cm, 上面高出水面30 cm, 进水口和排水口都要求2层网, 内层网密, 外层网稀, 以防野杂鱼进入, 或泥鳅顺水、逆水逃跑。

3.2 苗种的放养

3.2.1 清塘消毒。

先抽干池水, 检查有无漏洞, 然后用生石灰2 250 kg/hm2制成浆后全池均匀泼洒。一般于放养前10~15 d进行。

3.2.2 培肥水质。

清塘后1周注入经滤网过滤后的新水, 以防野杂鱼混入。然后施基肥以培养浮游生物, 供泥鳅下塘后摄食, 用量为鸡粪2 400 kg/hm2。池水保持黄绿色, 透明度约20 cm[2]。

3.2.3 鳅种消毒。

在放养鳅种前, 用8 mg/kg高锰酸钾溶液, 在水温10~15℃时浸泡10~15 min;或者用浓度为0.35 mg/L的10%聚维酮碘溶液浸泡5 min。

3.2.4 放养模式。

放养时间一般在9—10月或3—4月, 养殖时间8~9个月, 放养规格3~6 cm, 放养密度为30.0万~52.5万尾/hm2, 水源条件及技术力量好的可适当增加。在泥鳅池中可适当搭养中上层鱼类, 如草、鲢、鳙等夏花鱼种。

3.3 饲养管理

3.3.1 利用肥水培育天然饵料。

泥鳅下塘后, 要根据水质肥瘦及时追肥, 每隔30~40 d追肥1次, 每次900~1 125 kg/hm2。3.3.2搭设饲料台人工投饵。集中投饵, 投喂人工动物性和植物性饲料。配合饲料含50%小麦粉、20%豆饼、10%米糠、10%鱼粉、7%血粉、3%酵母。在食台上定点投喂。高温季节应在食台上搭棚遮荫。每天投喂2次, 6:00—7:00喂70%, 17:00—18:00喂30%, 总投饵率3%~8%, 水温高于30℃和低于10℃应减少投喂。肥水后的养殖池水能提供一定量的天然生物饵料, 水温15℃以上时, 泥鳅食欲逐渐增强, 此时必须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水温为15~20、20~22、23~30℃时, 日投喂量分别为体重的1.5%~3.0%、3.0%~5.0%、5.0%~8.0%。投饵前检查吃食情况, 如未吃完, 应减少投饵量, 一般情况以投饵后2~4 h吃完为度, 还要隔3~5 d清洗1次投饵台, 以防疾病发生。

3.4 日常管理

要做到“二防、二勤、三早、四看”, 即防病、防逃;勤巡塘、勤日记;早清塘、早开食、早放养;看泥鳅活动和摄食情况、看天气变化情况、看水质变化情况、看季节变化情况决定饲饵投喂量。具体管理方法: (1) 密切注意泥鳅池水质。发现水色发黑或过浓时要及时加注新水, 一般每周加水1~2次, 每次换水30~40 cm, 要求水质保持“肥、活、爽”, 溶解氧要求3 mg/L以上。 (2) 注意泥鳅的活动情况。及时观察饲料投喂后的摄食情况, 投饵要做到“四定”, 注意定期 (15~30 d) 对食场用1~2 mg/L漂白粉消毒。同时要经常注入新水, 以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 池水保持中性或弱酸性 (p H值为6.5~7.2) 。 (3) 检查拦鳅设施。防止泥鳅逃逸、防止天敌入侵, 必须管好设备, 仔细检查漏洞, 如有损坏, 及时修补。 (4) 抗应激措施。泥鳅好静怕惊, 泼洒VC3 750 g/hm2可提高泥鳅抗应激能力, 每10 d喂1次复合维生素, 可提高免疫力、抗病力[3]。

4 疾病防治

泥鳅在饲养过程中很少发病, 发病多是因为日常管理和操作不当而引起的。一旦发病, 治疗起来也很困难, 因而对泥鳅的疾病应以预防为主。预防措施除了清塘、鳅种消毒等常规工作以外, 应特别注意改善水质环境、不投变质饲料, 并定期进行药物防治[4]。

4.1 防治气泡病

气泡病症状有病鳅浮于水面不能下沉, 肚皮鼓起, 肠内布满小气泡或泥鳅体表特别是鳍上排满气泡。治疗方法:一是日换水量为池水的1/2, 连续3 d, 换水前洒VC3 750 g/hm2, 换水后洒食盐45 kg/hm2+10%聚维酮碘3 750 m L/hm2;二是泥鳅幼苗池塘水质不宜过肥, 保证饵料可口、充足。

4.2 防治水霉病

水温低于19℃时易流行水霉病, 该病属低温真菌性病害。外伤、水温变化过大、季节交替时易发生。防治方法:一是冬春季要加强防治, 特别是捕捞和分塘结束后要及时消毒, 且应尽量避免泥鳅受伤;二是可用复合丙烯基二硫醚乳液3 750 m L/hm2+食盐45 kg/hm2外泼;三是用1 mg/L漂白粉溶液全池泼洒;四是用双黄苦参3 750 m L/hm2+食盐7.5 kg/hm2外泼, 持续2~3 d。

4.3 防治烂鳃、肠炎病

抵抗力下降、细菌感染、寄生虫、藻类过多等均可引起泥鳅烂鳃。水体恶化、过量投食、投食量不定等均可引起泥鳅肠炎病。防治方法:一是保持水质清洁, 投饵量稳定。二是投喂肠炎灵和维生素, 每天2次, 连喂5 d以上。三是用0.3mg/L二氧化氯消毒, 同时内服诺氟沙星, 每1 kg饲料拌药1g, 连喂6 d。

4.4 敌害

如水蛇、水鸟、凶猛鱼类、水老鼠、水蝎子等, 防治方法:一是放养前彻底清塘;二是加强管理, 及时扑杀敌害生物。

5 捕捞

秋末冬初, 水温降至10~15℃, 泥鳅摄食量降低, 即可进行捕捞。捕捞方式: (1) 一般多采用排干池水进行人工下池捕捉的方法。 (2) 笼捕法。可用缮笼, 笼内放入适量炒过的米糖, 引诱泥鳅进入, 一个池子可放几只缮笼, 每隔1 h左右拉上来1次, 捕获率达50%~80%。 (3) 盆捕法。将大塑料盆缚上一块布, 布中央开一与泥鳅身体粗细相当的孔, 盆内放入炒熟的米糖, 天黑时将盆按入池底与淤泥持平, 夜间泥鳅寻味而来, 过孔而入, 诱捕量也相当高。

摘要:介绍泥鳅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 以为其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泥鳅,池塘,养殖技术

参考文献

[1]陈胜, 王飞, 梁毅.泥鳅养殖的研究与探讨[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1 (2) :95-97.

[2]李奇.泥鳅人工养殖的水质控制与管理[J].农村百事通, 2011 (8) :50-51.

[3]王本龙.池塘泥鳅养殖技术[J].农技服务, 2011, 28 (2) :218-219.

上一篇:魔芋健身栽培技术下一篇:作业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