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标准

2024-11-08

鉴赏标准(通用7篇)

鉴赏标准 篇1

2011年新课标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考核目标中仍然有对古代诗文“阅读与鉴赏”内容, 要求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往高考, 这类题大都有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种形式, 但考试答案却往往强调以标准答案给考生评判。不同考生对同一首 (篇) 诗 (文) 的鉴赏答案肯定是丰富多彩的, 在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考试评判模式下, 自然会出现对不少考生评判不公的情况。笔者认为, 对于文学作品鉴赏题型应该提倡百花齐放, 评判时, 不可能有也不应该持“标准答案”, 尤其是唯一的“标准答案”。

一.用唯一的标准答案评判文学作品鉴赏, 是不合理的

清朝学者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一书的卷六《曲江对雨》一诗的注解中, 讲了一则很有名的文坛轶事《四人补壁》。说苏轼、黄庭坚、秦观、佛印某次同游山间佛寺, 见粉壁上有前人书写的杜甫诗《曲江对雨》:“城上春云覆苑墙, 江亭晚色静年芳。林花着雨胭脂口, 水荇牵风翠带长。龙武新军深驻辇, 芙蓉别殿漫焚香。何时重此金钱会, 暂醉佳人锦瑟旁。”其中第三句最后一字已剥落, 仅剩“林花着雨胭脂”六字。四人便决定各自把残缺的这个字补上, 他们各自考虑一番之后, 苏轼补了“润”, 黄庭坚补了“老”, 秦观补了“嫩”, 佛印补了“落”。但回去查对的结果, 原文却是“湿”, 四人全错了。这个故事, 颇有点像我们今天高考语文试卷中标准化试题的字词填空题、诗歌鉴赏题及阅读理解题。按照高考语文试卷的“标准化”思路, 苏轼、黄庭坚、秦观、佛印的答案, 是全都不合“标准”的, 或曰错误的。但是, 倘若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他们也不能“及格”, 又怎能苛求一个普通的升学考生呢?而且, 谁又有胆量、有资格敢说上述四人的语文基础知识、文学鉴赏水平是不及格的呢?这只能说明:文学艺术、文学鉴赏是一种最能反映作者和读者个性的精神活动。在这个领域中, 最该强调的是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而不允许搞机械化、生产“标准件”。“润”、“老”、“嫩”、“落”, 不过是苏、黄、秦、佛世界观、艺术观、潜意识在诗歌鉴赏中打下的个性化烙印而已, 与“湿”字相比, 各有千秋, 不宜硬性定个是非高下。

又如对《红楼梦》中各种人物的理解、评价, 自有《红楼梦》以来, 红学家们的看法, 难道都是众口一词、千人一腔的吗?谁的看法, 又是“标准答案”呢?戏剧界有句流行话:一千个导演导《哈姆雷特》, 有一千种导法, 一千个演员演《哈姆雷特》, 有一千种演法。使人担忧的是:这一千个导演和演员, 在现行各类考试中, 碰上采取语文标准化评判考生的大师们, 不知将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可见, 诗歌鉴赏和阅读理解类题型中采用唯一的标准答案评判考生是不合理的。

二.文学作品鉴赏采用唯一的标准答案是扼杀创造性的

马克思说过, 人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发出同样的芳香”, 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苏轼也说过:“短长肥瘦各有态, 玉环飞燕谁敢憎?”他讲的虽然只是一般的美学原理, 但也同样适用于文学鉴赏。《古今联话》[1]中提到, 清代一位姓朱的督学, 有一年到家乡浙江监考, 曾在衙前大书对联广而告知:“铁面无私, 凡涉科场, 亲戚年家皆谅我;镜心普照, 但凭文字, 平奇浓淡不冤渠。”一位封建时代的老学究, 尚且宣称能做到“镜心普照, 但凭文字, 平奇浓淡不冤渠”, 允许不同的考生有不同的思路和不同的文字风格, 不强求他们“标准化”。今天的大师们为什么却要比一个封建官僚还要“八股”呢?我很有点杞人忧天:用这样的“标准化”评判思路做文学鉴赏指挥棒, 只会制造出无数思维模式千篇一律的“标准化”的“机器人”。

在阅读时, 我们固然必须明白“作者未必然”, 而在鉴赏时, 却不必反对“读者何必不然”, 可以允许、也应该承认鉴赏者的主观能动, 没有必要硬性定义一尊, 强行搞个什么唯一的“标准答案”。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如看庐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言人人殊, 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例如:苏轼对中唐诗人徐凝《庐山瀑布》一诗的评论。徐凝的诗是:“虚空落泉千仞直, 雷奔入江不暂息。今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苏轼对徐诗很不以为然, 写诗痛斥说:“帝遣银河一派垂, 古来惟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 不与徐凝洗恶诗!”按苏轼的看法, 古往今来, 描写庐山瀑布的诗, 就只有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佳作, 而徐凝的诗, 简直就是“恶诗”, 恶劣之极的诗作。周振甫先生在《诗词例话》[2]中委婉的对苏说表示了异议。他说:“因为有人推崇了这首诗 (指徐凝的诗) , 所以苏轼要特意加以贬低, 称他的为‘恶诗’, 用来抬高李白这一首诗, 大概是矫枉必须过正吧。后人震于苏轼的大名, 不敢替徐凝说话, 但又不同意‘恶诗’的说法……”而湖南诗论家李元洛却直截了当地说:“浙江建德人氏的徐凝是终身布衣的一位。他无权无势, 但《全唐诗》却收录他的作品一卷, 可见他的创作全凭实力, 而非诗外的功夫。在李白的名作《望庐山瀑布》之后, 他居然还敢‘太岁头上动土’, 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对苏公我素所仰慕, 但他称徐凝之作为‘恶诗’, 未免贬损太过, 我不敢也不愿随声附和。李白的大作, 确实是咏庐山瀑布诗的冠军, 但冠军之后还应有亚军、殿军和其它的优胜者……清代的诗人兼诗论家的袁枚……认为徐诗的三四两句‘是佳语’。照我看来, 徐凝此诗绝非‘恶诗’, 而且还应属于‘好诗’之列”[3]。谁能说, 周振甫先生、李元洛先生和袁枚讲的没有道理呢?但又有谁能说, 苏轼的看法因与这些人相左, 就一定要打个叉, 并判他“不及格”呢?看来, 连以苏轼为代表众多重量级人物的看法, 也难成“标准答案”, 现行的各类语文试题中的文学鉴赏, 又为何一定要用“标准答案”评判考生来扼杀人的创造性呢?

韩愈有一首题为《游城南十六首·晚春》的诗:“草木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前两句好懂, 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却有两种对立的意见争执不下。

一派是赞赏, 把各种争芳斗艳的花草比成诗坛上的主流派作家, 而把杨花、榆荚比成被人冷落的“郊寒岛瘦”一流的险怪派, “诗囚”派韩愈自己就是这一派的“掌门人”。诗称“杨花榆荚无才思”, 只是一种自谦, 真正的意思是, 还是有才思的。退一步讲, 就算没才思, 也有权力在春天里展示一番。杨花榆荚虽无才思, 却敢于漫天飞舞, 就该赞美。

另一派却认为, 这两句诗是嘲讽, 嘲讽那些像杨花榆荚一样毫无才情与特色的平庸的、浅薄的、不入流的作家与作品。他们并无大才, 却偏要在诗坛上搔首弄姿, 自我炫耀。他们本像杨花榆荚, 全无才思, 却偏要自我张扬, 来个“漫天作雪飞”。但雪花尽管迷人眼目, 把天地搅得白茫茫一片, 毕竟不是鲜花、春花。主张此说的人甚至把韩愈与元稹、白居易的文学主张进行了全面比较, 列举出了他们众多的分歧和种种不同, 在此基础上, 进而断言杨花榆荚就是暗指元、白的。正因为如此, 宋代的苏轼才有“元轻白俗”的评语。赞扬耶?讽刺耶?谁是谁非?两说都持之有据, 言之有理。不起韩愈于地下, 恐怕就不宜以哪一方为“标准答案”。

李商隐《梦泽》一诗的主旨是什么?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诗的原文是:“梦泽悲风动白茅, 楚王葬尽满城娇。未知歌舞能多少, 虚减宫厨为细腰”。“楚王 (楚灵王) 好细腰, 宫中多饿死”, 在古代, 是一个文人几乎尽人皆知的典故。那么, 这首诗的意思, 是否就只是对那些因节食减肥想达到“细腰”邀宠的目的最后却活活饿死了的宫女表示哀悼吗?的确有人是这样认识的, 清代的纪昀就是代表。他评论此诗说“繁华易尽, 从争宠者一边落笔, 便不落吊古窠臼”。[4]按纪昀的看法, 此诗在类别上属于“吊古”, 即怀古诗, 只不过, 在艺术技巧上颇有创造, 是“从争宠者一边落笔”, 而主题, 则是感叹“繁华易尽”。但他同时代的人, 就至少有两人对他这一看法提出了异议。一个是姚培谦, 他在《李义山诗笺注》里指出:“普天下揣摩逢世才人, 读此同声一哭矣”。按姚培谦的看法, 那些不明究竟却一味盲目追风的“才人”, 实际上也是在上演“减肥——瘦腰——饿死”的悲剧。换句话说, “楚王葬尽满城娇”的残酷事实, 对盲目的追风族, 也应该是一记当头棒。其意义, 绝不仅仅是“吊古”, 更多的, 是讽喻人们不要盲目追风。而屈复在《玉溪生诗意》里则联系封建时代读书人的实际具体指出“制艺取士, 何以异此。可叹!”按屈复的看法, 用八股文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 与楚灵王制定的细腰选美的标准一样, 都是扼杀人才的枷锁。可叹的是古往今来, 前仆后继, 一批又一批的“范进”们却乐此不疲, 至死不悟, 真使人感慨系之了。比较起纪昀来, 应该说, 他们的看法要深刻多了。但是否就是“标准答案”了呢?也不一定。因为, 还有人认为, 诗的主旨是李商隐的自嘲。他也不止一次参加过科举考试, 却一生仕途失意。他始终对令狐绹没有二心, 却被对方猜疑冷落。他在多个幕府供过职, 每到一处都竭尽全力, 却从未得到过重用。想想瘦腰女的命运, 他难免不百感交集, 顾影自怜。这种说法, 也有一定道理。

由此可见, 文学作品采取标准化答案评判, 与用八股文选拔人才, 与楚灵王制定的细腰选美的标准一样, 都是扼杀人才的枷锁, 与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目标, 正好背道而驰, 适得其反。

三.文学作品鉴赏应该提倡百花齐放

文学作品鉴赏只要鉴赏者言之成理, 持之有据, 就有资格成为百花齐放中的一花, 百家争鸣中的一家, 获得鉴赏高分。

白居易有一首以朦胧著称的诗《花非花》 (3) , 是写他与官妓交往的隐私的:他之所以要把诗写得那么朦胧是碍于礼教, 碍于身份, 有难言之隐。但也有人认为, 这首诗表达的是白居易对已逝的某个漂亮女子的悼亡情怀。其理由是在《白居易集》中, 该诗被列在“感伤”之部 (4) 。“感伤”, 顾名思义, 当与抒发感伤情怀有关。而且这首诗的编排位置与“感伤”部的另外两首悼亡诗相隔不远。一首是《真娘墓》, 这是悼唁一个夭折的歌妓的。白居易在诗中写道:“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 易销歇, 塞北花, 江南雪。”白居易另一首叫《简简吟》的诗里同样慨叹“大都好物不坚牢, 彩云易散琉璃碎。”“好物”者, 美人也, 古文中, “好”有美之义, 而“物”亦可指“人”, 说某某“物议不佳”, 也就是说人们对他议论不好。两首诗所流露出来的“尤物难留连”, “彩云易消散”的情调, 与《花非花》中的“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亦“颇为相似”。因而, 很可能与上述二诗一样, 也是悼亡之作。平心而论, 这一看法亦很有道理, 尽管笔者个人倾向诗是故意隐晦其辞, 是写难言的隐私, 但也不敢就将自己的看法定为“标准答案”。

一九九三年, 香港一文化机构举办了一项最受欢迎唐诗的选举活动, 选出了十首“最佳唐诗”。按得票的多少, 其顺序是:一、《游子吟》 (孟郊) ;二、《清明》 (杜牧) ;三、《静夜思》 (李白) ;四、《登鹳雀楼》 (王之涣) ;五、《登乐游原》 (李商隐) ;六、《春晓》 (孟浩然) 七、《赋得古原草离别》 (白居易) ;八、《悯农二首》 (李绅) ;九、《早发白帝城》 (李白) ;十、《回乡偶书》 (贺知章) 。同样的活动, 如果改在大陆, 十佳篇目和顺序, 肯定不会与此相同。而且, 同样的活动, 若二十年后在香港再办一次, 结果也肯定不会与一九九三年雷同。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历史时代的人, 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就像不同品味的食客, 有不同的点菜标准, 要定出一份人人首肯的“好菜”的菜单, 事实上是几乎不可能的。春兰秋菊, 各一时之秀。艺术作品的优劣, 当然是客观存在的。但处于同一个档次的不同的流派, 不同的风格, 却不宜一律用一个标准来进行比较。

客观实际告诉我们:欣赏美的事物, 美不胜收, 欣赏效果绝不是唯一的。文学鉴赏是审美的过程, 应该允许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不可能有也不应该有什么“标准答案”。考生们鉴赏同一篇文学作品, 在深入了解作者境遇, 主观意志, 终生志向, 时局背景, 知人论世的同时, 会结合自己的学识和社会阅历综合起来作答。因此, 答案不可能是唯一的。鉴赏者只要言之成理, 持之有据, 就有资格获得及格以上的好成绩。

摘要:各类升学考试中的文学作品鉴赏类题型采取“标准化”答案评判考生是不合理的, 这种思路严重影响学生的创造性。文学鉴赏不可能有也不应该有什么“标准答案”, 只要鉴赏者言之成理, 持之有据, 就有资格成为百花齐放中的一花, 百家争鸣中的一家, 获得鉴赏及格以上的成绩。

关键词:文学作品,鉴赏,百花齐放

参考文献

[1]梦泽:指云梦泽, 古代湘鄂之间的一个大湖泊, 楚国的都城郢就在它的旁边。

[2]揣摩逢世:琢磨追逐时尚、迎合潮流的意思。

[3]白居易《花非花》:“花非花, 雾非雾, 夜半来, 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4]白居易在《白居易集》把自己的诗分为“感伤”、“讽喻”、“闲适”、“杂律”几个大类。

[1]苏文洋.古今联话[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83:34.

[2]周振甫.诗词例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0:86.

[3]李元洛.绝唱千秋[M].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7:57.

[4]刘逸生.唐诗小札[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2:345.

鉴赏标准 篇2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美术作品的三种类型我们已经学完了,接下来同学们看这一组图片,找出哪个是自然美、哪个是社会美,哪个是艺术美。自然美是指客观世界中自然物、自然现象的美。所谓社会美,主要是指社会人的美。很好同学们也能感受到艺术能给我们带来一种审美感受,那么接下来同学们想一下:漂亮是鉴赏美术的标准吗?同学:不是。那么我们该怎么鉴赏美术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具体的了解一节美术作品中的艺术美和形式美。

二、展开新课:

1、什么是艺术美,它有哪些表现?

罗丹的《欧米艾尔》,我们能不能用“漂亮”、“好看”来形容这种作品的艺术美呢?罗丹所雕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它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社会、自然、艺术的角度来比较《欧米艾尔》是“美”是“丑”,罗丹是如何使我们感到“艺术美”的? 社会的角度——出卖肉体的妓女是“美”还是“丑”?

自然的角度——风烛残年、浑身皱纹等是“美”还是“丑”?

艺术的角度——构思上通过揭示社会的丑,暗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是美是丑?技艺上的娴熟是“美”还是“丑”?

她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模特,美貌动人,可这时是风烛残年,命不久矣。他的皮肤已松弛、背已弯曲,浑身充满皱纹。罗丹以极写实的手法,记录了老年人身上一切不忍目睹的肉体形态。但是罗丹绝不是仅仅为了再现老年人丑陋的肉体,而是用无以伦比的丑陋形态,象征人贪欲的结局,即对人因追求享乐而犯下的“罪恶”及其堕落的报应和惩罚。这在资本主义金钱竞争、享乐造成的灾难的年代,无疑是一种反思,是用丑陋的肉体形象对当代人类行为的反思,也是对人的悲惨命运的反思。由内容形象的“丑”、独特的构思和精湛的技巧所创造的形象,使我们产生无限的联想和审美上的震撼。这就是艺术作品所集中传递给我们的一种残缺的美,或者说是“凄美”。

我们在看这幅徐悲鸿的马它与现实生活中的马也是不一样的,画家用笔墨呢却表现出了马的形与神。马的形态和结构都很严谨。

可以看出美术作品中的艺术美不是等同于现实中的“漂亮”和“好看”,而是通过特定的美术形象表现出来的艺术自身的“美”。所谓美术形象既是指一件作品中个别的、具体的、完整的艺术形象,也是指一件美术作品中由这个个别的、具体的、完整的艺术形象按照一定形式所形成的综合的、整体的艺术形象。

但是这种美术形象不是与生活完全等同的,而是艺术家利用美术的语言,并按照美的规律与法则对现实生活进行抽离、集中、概括、综合以致改造的结果,它反映了艺术家个人和时代的精神和审美理想。

接下来同学们开这是什么向日葵是不是我们生活中的事物,然后画家根据这一事物提取对象,然后将对象进行综合的艺术出来,他是不是融入了画家的观点,最后成为一件艺术品。接下来同学们对比一下这两幅图片,看看马奔跑的动态,看看有什么发现?19世纪法国画家热里柯的《艾普色姆的赛马》描绘的是生活中一个赛马的场景。画中的天空乌云密布,赛马选手们快马加鞭。尤其是马四谛张来、疾驰奔腾的样子,更是我们如身临其境,产生真实的感觉。可是当我们看到记录马奔跑过程的连续摄影的时候,我们发现,其实画家所表现的马的奔跑动作并不真实,他只不过是表现出了马奔跑的感觉。同时画家还特以低矮、翻腾的云层和阴暗的光线营造出一种赛马时的紧张气氛。这就是艺术美和形式美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魅力。

《开国大典》的摄影相片与油画作品比较 摄影作品是真实的场面和形象——分散、零乱、主题不突出。

油画作品是经过改造后的艺术形象——庄严感、气势宏伟、形象典型、主题突出、鲜明。这些都是艺术美和形式美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魅力。

那么究竟什么是艺术美呢?人们称这种综合了主观与客观、个人审美与时代精神的艺术形象为“典型形象”或“艺术典型”,又根据它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而称之为“第二自然”,即“艺术美”。这就是艺术美。

2、什么是形式美,如何理解和把握形式美?

在原始社会的时候,人们经常把动物的牙齿串起来挂在脖子上,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在开始他是作为一种勇敢的象征,或乞求神赐于力量。久而久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形式逐步脱离了原来的使用价值。人们看到他们时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亲切感,这时候,他已经成为一种装饰品,成为一种时尚,一种形式上的美感。这就是形式美。

我们先来看一下中国画家潘天寿的《雄视》这件作品,他首先给我们的第一视觉是什么是一种中国画所常用的竖副构图,其中的主角鹰被安排到画面的顶部,与倒三角的山石形成险峻的感觉,左下角以松针呼应,从而产生视觉上的呼应,产生视觉上的平衡,在艺术语言运用上,山石的长线条与鹰的磨快形成对比,中间以点来造成过度。这一切就构成了画面的韵律、节奏、对比与平衡,也就是对立与统一的形式变化。这种情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很难看到这样的情景的,这就是画家所造成的一种美术的形式美。这说明美术作品除了艺术美之外还有形式所传达出的美,即形式美,它不仅包含在艺术美中,其本身也是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形式”一词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形体、形态,即个别事物呈现出来的样子;一是指形体或形态借助语言手段和语言规则呈现出来的整体的艺术形象。构成形式的主要三个方面:

1、美术的语言要素:(点、线、面、色)及其所形成的形态变化。

2、语言手段:(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及其所构成的审美意象。

3、语言规则(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及其所构成的审美关系。

美术作品的形式美主要就来于此。

美术作品的形式美首先是由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点、线、面、色)构成的,他们是产生美术作品形式美的基础,特别是在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中,这一点的表现得更加突出。比如抽象艺术就是用纯粹的电线面来表现。首先来看语言要素形式美:中国画家黄宾虹的山水他就是完全用书法中的点和线来构成他作品的形式美的。

《正方形的礼赞:去年》亚伯斯则是用全部的几何形色块的组成来形成其形式美。亚伯斯一贯追求有系统、有秩序、实验性、简洁的构成,呈现色彩与直线间的精确呼应关系,他所表现的重心在追求形与形间、色和色间的关系与平衡。在理性的几何硬框中隐然带有感性的意图,表现暖色与寒色、寒色与寒色相比邻所产生的聚散与前后推移的空间感。

北京音乐厅前的音符钢雕他也是用简单的艺术语言点线面来构成他这种特有的形式美感。那么美术语言能给人带来一种形式美,在进一步,美术的语言元素又必须通过其特定的语言手段才能实现更为丰富的形式美。通过特定的语言手段形式美更为丰富。比如说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等等。

接下来我们看这幅伦勃朗的《夜巡》这幅作品中运用了哪些语言手段?伦勃朗是17世纪荷兰大画家,不仅是杰出的油画家,他在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从而是他在美术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夜巡》是伦勃朗创作盛期的重要代表作,他是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民兵总部定制的一幅群像肖像画。从这幅作品本身来讲,这一群像肖像画是富有创造性的。画家采用了接近戏剧舞台效果的表现手法,安排了一群民兵正接到命令准备集合出发去执行任务的情节,画家并有节奏的处理这些民兵们。民兵的负责人正在集合队伍,所以在画面上处于突出的地位,并好像正与他的部下边谈这话边向观众走来。其他的民兵,有的在击鼓,有的挑着旗,有的擦枪筒,有的举长枪,呈现出各种各样的举止神态,但都统一到准备集合出发这一情节上来。整个画面明暗对比强烈,但又极富有层次感。在这件作品中,画家把强烈的光线打在前景的主要人物身上,以使之成为画面的中心,然后又利用光线形成后面的几个次中心,产生节奏上的变化光线在这里既塑造了形体又制造出空间感,更重要的是使画面形成了特殊的形式上的美感,给人以流动和紧张的感觉。这就是这幅作品以光影变化给我们的一种形式美感。

接下来同学们看这幅波丘尼的《空间中连续性的形式》雕塑,他运用了哪些语言手段?是不是运用了语言空间手段带给我们的形式美。波丘尼是一位博览群书、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是未来主义的一个代表画家。他倡导艺术家应该积极投身于现代科技文明,在艺术中努力表现这些成就,鼓动艺术家去捕捉现代生活中的运动、生命和速度。所以说看他的个雕塑作品也是带有很强的运动感,在波丘尼的心目中,运动感的表现是艺术中的首要问题,因此他的作品总是充满着动感,波丘尼是未来派最有才华的艺术家,可惜在一战爆发时他自愿入伍,正当年富力强之时他战死前线,年仅34岁。天妒英才啊。

用厚厚的颜料作出肌理用来表现麦穗的那种感觉,他所运用的语言手段是肌理,同样能给我们带来肌理形式美。

我们现在知道了艺术语言带来的形式美比较单一,所以通过语言手段呢,形式美更为丰富。,除此之外呢,美术的语言元素和手段还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来运用才能创造出具有美感的形式。不是说你有了美术语言点线面,有了语言手段明暗空间透视等等就具有形式美感了,他还有一定的语言规则。这些语言规则包括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比例和尺度、节奏和韵律等。在这些规则中变化与统一是最重要的,他不仅涵盖了其他规则,而且反应了没的基本规律。

下面,我们就列举并结合一些实例做简单的解释。

1、变化和统一:你比如说伦勃朗的《夜巡》和意大利艺术家波丘尼的《空间中连续性的形式》表明,虽然他们以不同的形式语言处理各自作品中的造型和空间,单都在变化中达到视觉上的统一与和谐。在美术作品中,由于各种因素使美术形象变的不同,有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必须要达到高度的统一,使其统一于一个中心或主体部分,这样才能构成一种有机整体的形式,变化中带有对比,统一中含有协调。例如在达·芬奇的名作《最后的晚餐》中,十二个门徒的姿态和表情均不相同,极富变化,然而画家把他们三人一组地分置于耶稣两边,使处于明亮背景前的耶稣对统一画面发挥统摄作用,室内建筑的透视线又进一步加强了他的中心地位和形式上整体统一的视觉效果。

2、对比与和谐:看作品,指出作品中的对比,画家是怎样相互协调来达到和谐的?在林风眠的《静物》中,直立的玻璃水壶和水平的鱼、黑与白、背景上的橙与绿,都存在鲜明的对比,使画面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然而由于黑白在画中起主导作用,画面仍是和谐的。而潘天寿的《水仙》由于花丛方向与造型而使整体形式非常和谐,然而在花丛大小、位置、叶的交插及题字上又稍有变化。因此在美术作品中,对比与和谐,常常是某一方面居于主导的地位。

3、比例与尺度:古希腊前期人体比例规范被确定为7个头长,到后期又确定为8个头长,而在时装设计中甚至是九个头长或九个以上。中国古代画 论中所说“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讲了山 水画中山、树、马、人的大致比例。

4、对称与均衡:对称有完全的对称比如自然界中的螃蟹、蝴蝶、人体、建筑等等,还有一种并不完全的对称蓝衣妇女》,是一种带有变化成分的对称,使人感到人物形象既稳重端庄,又自然生动。所谓的均衡就是视觉上的均衡左边的坛子和右边的衬布就构成视觉均衡,均衡的法则使作品形式于稳定中更富于变化,因而显得活泼生动。

5、节奏与韵律:如音乐和舞蹈的节拍和节奏,节 奏存在于客观现实生活之中,象火车的车轮 声,人的呼吸,昼夜的交替都具有一定的节奏。

比如中国的古代塔,就像音乐一样具有节奏感。欣赏《中国古代塔》这些一层层有规律的变化,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如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中的波状线与曲线所构成的冲浪形象,就充满强烈的韵律感。

以上呢就是这五种语言规则带给我们的形式美。总之,美术作品作品中的形式美不论采用什么规则,最终必须做到变化与统一,机械的实用美术语言和美术手段不可能实现美,而只有变化没有统一,也不可能传达明确的美。

同学们看这幅作品是不是变化中还有统一。那么同学们你们看看能找出多少张脸。马克思说过,人类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包括审美实践),才能培养“一种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这说明,虽然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直观性的一面可以立即为我们所把握,但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更敏锐的感受、更深刻的理解。

3、小结:

鉴赏标准 篇3

在教学实践中,要落实新课标的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音乐教师,应当从教师的情感导向、人格魅力、创新精神以及教师的专业水平、综合能力等方面进一步提高自己。以下是我这些年教学工作中对于这一标准的实践经验。

一、有情感的教师才能带动有情感的学生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给人的情感比其他艺术更直接、更强烈、更深入人的情感世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首先应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的情感,使之产生共鸣,激发情感动力。只有当教师把自己的情感融入音乐之中,才能感染学生把自己的情感融入音乐之中,从而进入到聆听音乐的最佳状态。现在高中生学业压力很大,音乐课往往成为他们思想放松的一门所谓“副科”,而音乐本来就是一门比较感性的艺术,如果教师不能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的情绪,将音乐课上成死板的知识灌输课,学生又怎么能去听懂音樂当中所包含的深刻内涵呢?举个例子,我在一个下午有连续的三堂课,内容是一样的,第一节课明显学生还没从午休的睡意中缓解过来,而我经过半天的准备已经胸有成竹,所以一上课就激情四射地开始讲课,而学生也很明显被我的情绪感染,那些想打瞌睡的学生也不自觉地被我吸引过去,从而整堂课气氛就很好。但是到了第三节,同样的内容我有点疲劳了,讲课时情绪明显比较平稳,本该是最活跃的班级却死气沉沉,对所欣赏的作品毫无感觉,更别说理解了。再者,高中音乐鉴赏课程,充分的聆听感受与音乐分析是重点,尤其在分析音乐环节,要学生感受与熟悉旋律的特点,要求学生模唱,而这个时候往往遇到的情况是,学生不愿意开口唱,或者唱得很随意,无论是世界各国民歌、我国的戏曲、西洋交响乐作品,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如不能声情并茂地示范与带动,就很难调动起学生的演唱欲望,而无法调动起学生的演唱欲望,就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旋律的特点。所以,音乐教师自身的情绪是相当重要的,所以,笔者认为,高中音乐鉴赏课切勿上成大学传统音乐院校的欣赏课,教师不可带着教授的“范”讲述教学内容,所以,教师在上课时候,自身情绪的转换与控制,是相当重要的。

二、确立教师在课堂中的合作者、主导者、参与者身份

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将准备好的结论和答案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日渐丧失对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不能容忍说教,审美不能依靠灌输,音乐欣赏学习,是满足和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需要,师生之间必须建立在平等、谦恭和爱的基础上,才能唤起学生对音乐的激情,走进音乐的世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尽管音乐教师的音乐知识、欣赏能力要比学生丰富和强,但教师不能担任“独奏者”的角色,而要以“平等的合作者”的身份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乐于接受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不同见解,乐于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看法。如,在讲述法国印象派大师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时,一般的套路是先介绍作品的作者、背景,其次是聆听音乐、分析音乐、课堂活动。该模式虽然中规中矩,但是面对《波莱罗舞曲》这样旋律节奏重复性强的作品,学生往往听到一半就审美疲劳了。所以,在该课教学中,可以采用倒叙的方式,先做节奏练习,由弱到强的节奏练习,进而模唱旋律,询问学生对节奏与旋律的感受,感受他们对作品理解的角度,引导并告诉学生这就是整部作品的全部内容,进而激发起学生进一步了解作品的欲望,在完整鉴赏之后,再揭开谜底,究竟是谁创作了这首富有特点的作品呢,如此操作,使得整堂课学生充满了思考与想象,课堂气氛活跃。

三、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音乐欣赏①教学中,音乐作品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犹如繁花与绿叶的关系。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注意把音乐与有关的学科综合起来,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也强调了音乐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及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渗透。作为音乐教师,除了具备音乐专业的知识以外,还要不断地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才会使我们的课更加生动,如高中音乐鉴赏课,第三单元多元的时代第二节《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在备课前必须将中国近代史做一个深入的了解,了解中国近代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中国的社会、国情等方面,从而去了解那个时间那种状态下的特定群体的心态,然后细致地了解音乐家当时的创作心态,以及他的作品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与那个时代发生的某些事件、某些人物是否有关。在这个例子里,音乐科与历史学科有着很紧密的关联,如果不让学生了解这些历史,那么他们在欣赏音乐作品的时候,必定不能感受到作品中所蕴涵的丰富的思想情感,不能体会到那个时期的人的心态,他们为什么喜欢听这样的歌、喜欢这样的音乐等等。所以,在教授该课时,要将音乐与历史紧密地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进入课堂里,才能让我将音乐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所以,音乐绝对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

综上所述,面对《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我觉得唯有不断学习,常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对自己提出要求,提出问题,才能不断取得进步,才能成为不被时代淘汰的音乐教师。

参考文献:

金亚文.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鉴赏标准 篇4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建议措施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试验)》,突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确立以人的发展为培养目标,加快构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以适应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优秀素质人才的需要,音乐鉴赏作为高中音乐教育的重要途径,其教育功能和价值在整个高中音乐教育的体系中,是首先得到突出和强调的,对于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我们的音乐教师,也要在这一总体要求下,努力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素质,创造性的运用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使音乐鉴赏课成为学生们最喜欢的音乐科目之一。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措施,与大家共勉。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新的音乐课程目标强调对于学生音乐兴趣爱好与音乐审美的能力的培养,强调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个体,即“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观念上,首先要做到因人而异,每个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表现都是各具特色的,比如在个性上,有的学生喜欢被表扬,稍微一点鼓励,就能让他们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对音乐鉴赏课充满了期待;有的学生则需要老师严厉一些,才能认真的对待。在欣赏内容方面,有的学生喜欢欣赏古典音乐,关注音乐家的生平和趣事;有的学生喜欢欣赏流行音乐,特别是港台流行音乐。这些差异性因素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到,在遵循教学原则和保障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利用各种方式和方法,尽可能的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这样学生们不但学习和欣赏到了他们自己喜欢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够由此获得一种被肯定感、被重视感,教师课利用这种情感,继而展开更深层次的欣赏教学。其次,“以人为本”还要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和互动关系,要改变以往那种老师站在讲台上高谈阔论,台下的同学只能被动接受的上课方式,而是要真正的学会去倾听同学们的意见和感悟,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音乐鉴赏本身就是一个表现个性,开发思维,注重个人情感体验的过程。根据同学们的观点进行引导和完善,并给与一定的鼓励,让学生真正成为音乐鉴赏教学的主体。

二、体现教材理念,灵活使用教材

笔者所在的浙江省,使用的教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音乐鉴赏》教材,新教材紧紧围绕“鉴赏”这一核心教育理念,更加重视音乐作品内涵的审美作用,所以教师要以美感的发声为核心理念,从感性入手,用体验的方式,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例如《高亢的西北腔》这一章节,可以结合学生们在语文中学到的有关于描写西北风光的诗词,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等著名诗词,并用多媒体展现黄土高坡、青海草原的风光,让学生们先对大西北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再进入具体的教学,学生们带着情感去学习,并将审美体验贯穿始终,来体验和感受音乐的价值。

同时,要在教学中创造性的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做到与时俱进,同时富于地方特色。例如笔者所在的浙江省,婺剧十分著名,是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京剧》一节中,除了让同学们感受“国粹”艺术之外,完全可以让同学们对本地的婺剧加以了解,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传承了地方文化,还让同学们有了新的审美体验。

三、加强音乐与相关文化之间的联系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提倡学科综合”,这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在音乐鉴赏中,同学与各种文化的交叉、各个科目的联系,能够大大扩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

例如《学堂乐歌》这一章节中,李叔同填词的《送别》,体现了他与挚友依依惜别的深厚情谊,词曲结合的和谐统一,教师可以由此引出关于诗歌与音乐的结合,很多优秀的诗歌,经过作曲家谱曲之后,具有了全新的音乐魅力,如《阳关三叠》、《扬州慢》等等,特别是在流行歌曲中,歌手王菲演唱过一首《明月几时有》就是根据苏轼的宋词谱曲而成,还有当前的著名词人方文山,他的歌词中也有很多关于古典诗词的典故,通过这样的引导,加深学生们的印象,便于学生理解歌曲的意义。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文学素养。例如在欣赏古琴曲《流水》时,可结合历史上高山流水觅知音的著名故事,接着再欣赏《流水》,学生就会从音乐中获得更深刻的感悟。又如在欣赏巴赫的作品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他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已成为全世界近现代音乐的经典,更要知道十二平均律的最早发现者,中国明代的音乐理论家朱载堉,于1581年前后在全世界率先算出了十二平均律的音分值。这一研究成果比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早100多年,这一史实值得我们骄傲。作为高中生,了解中国音乐史,有助于提高音乐修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四、努力提高教师的个人综合素质

新课改对教师音乐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音乐教师不能仅仅是弹琴唱歌就能满足教学要求,就能驾驭教学课堂了。音乐教师要引导学生喜爱音乐,要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挖掘作断提高音乐教学技能,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动作,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加强对音乐专业知识技能的认识并展开学习,奠定适应现代音乐教育发展的坚实音乐专业能力基础,保障音乐教学的基本需要。新课程提倡学科融合,学科渗透,这就要求我们的音乐教师不仅要精通自己的专业课程,还要有完善的知识结构,适当了解相邻学科的有关知识,音乐作品是艺术领域中的一类,诗歌、戏剧、美术、影视等都与之紧密相关,了解这些方面基础知识也是音乐教师能力扩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新理念下的音乐教育目标的保证之一。新课程还鼓励音乐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应学习和掌握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的知识技能,特别是有关计算机、多媒体制作、网上下载等知识技能,不断吸收文化科学技术新成就来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面对“新标准”和“新课程”,高中音乐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全能教师”。

通过上面的阐述,是我们更能够看到,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对与丰富高中生的知识层面,成为素质教育下的审美性人才,以及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都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此次音乐改革是一个体系改革,新课程标准对于音乐鉴赏的要求也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由于篇幅限制和个人能力有限,难以细致和具体的进行逐一研究,仅从宏观层面,对高中音乐鉴赏和高中生鉴赏能力的培养上,提出了几个大的原则和方向性措施,这也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等多个方面一起合作,坚持不懈。也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广大教师,在具体的实际教学中,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S].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C].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鉴赏标准 篇5

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 王鲁飞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面向全体高中学生,是对高中进行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的选修模块强调体现学生的创作思维和技能,不同于高考和艺术家单纯以绘画基础为教学内容的训练,注重学生的个性、创造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通过创设情景、提问、交流讨论、举例、做活动等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悟能力和深度。

美术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为: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度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一定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逐渐体会和掌握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学过程和方法陈旧,依然是灌输式、添鸭式的教学;重知识技能而忽视学生个性的发挥,导致学生学而无趣,审美情感和思维能力难以提高,学生的个性得不到体现,已不能满足当下学生的需要。新时代美术课的教学目标设置应体现时代特点。

1、开发利用现代教育资源,为课堂添加“创意土壤”

多媒体的运用使传统教学方法得到了根本改变,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已为新型美术学习方式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条件,也开创了极为广阔的想象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美术课堂知识提供了多层次、多角度、多样化的呈现形式,有助于增强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动态感,为教学过程有效开展提供了技术保障。现代网络教育资源中的图片、文字、声音、色彩、动画等,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丰富学生的感知,使学生视听并举,身心投入,左右脑并用,引发感知、强化记忆,有利于改善课堂学习效果,有利于培养灵活、立体的思维能力,为教学提供了资源保障。教师备课过程中应注意对新教育资源的挖掘,将现代教育资源和教育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为艺术课提档升级。

2、教学过程关注学生个性,合理“施肥”,恰当“浇水”(1)让渡课堂“主权”,引导亲身体验

在美术教学中,如果教师直接指出作品美在何处,教师的感受替代学生的感受,学生只有聆听接受的份儿,忽略了人对物、对作品的感受认知,那么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造力又如何形成呢?

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在同一个班级针对同一教学内容采用不同教学过程和方法。结果发现只从教材出发进行教学设计,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的课堂显得死气沉沉、学生作业千篇一律,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启发,学习能力无法提高。而基于教材内容,结合最新的网络资源,运用开放式的教学手法和流程上课,学生表现出了很大的热情,有着更好的参与度,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自由参与,轻松学习。由此可见,现在的学生喜欢主动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如果教师还是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身份“垄断”课堂,古板地讲述知识,学生被动接受,从短期效果来看,学生学会了,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学生失去了自我探究的习惯,好比笼中之鸟,习惯了啄食现有的食物,一旦回归大自然,便因找不到食物而无法存活。长期在教师“垄断”的课堂中学习,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在教学《蒙娜丽莎》中,带领学生们去观察画面,让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感悟神秘的微笑,比起老师对学生进行的灌输、说教,体验求异的教学更能提高教学效果。(2)把握学生不同特点,因材施教

罗恩菲尔德早就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是材料的提供者,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设计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自学和探讨的机会。因此,教师对学生要有更多的研究,在他们的身上多花时间,分析他们的作业,研究他们的发言,了解学生的性格以及他们的认知结构。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是以原有知识为基础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特定的学习方式,在美术表现上也同样如此。教师提倡一种学习方式或一种画法,并非对所有的学生普遍适用。美术课要的是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在学习过程、作业面貌上做到的百花齐放。任何一种学习方法,任何一种美术观念,只能是推荐性的。在美术课上,教师只有把立足点转到学生这边,用多元的观念进行美术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条件,设计活动,学生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达成

情感是人对待周围现实和对待自身态度的一种稳定而持久的体验。列宁就曾经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在很多情况下,情感起着调节人的行为和力量的作用。

鉴赏标准 篇6

关键词:音乐鉴赏 建议方法

在高中教学大纲中,全面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应该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应该快速的构造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音乐鉴赏作为高中音乐教学当中最为重要的一门课程,他是传播音乐教育最为直接、有效的一种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有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非常有利,也是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对于美感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我们的音乐教师,应该在以上种种的要求上,努力的去提高自身的素质,创造出更好的学习方法,让音乐鉴赏成为高中音乐教学中一门不可或缺的课程。为此笔者结合了很多资料文献,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希望能给高中的音乐教师们一些帮助。

一、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我国新的教学大纲当中,充分强调了学生对于音乐兴趣爱好的位置,以及音乐审美能力的位置。强调了以音乐教育开发创造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全面和谐的个体。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然后进行教育和教学,音乐也是分很多类型的,有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摇滚音乐,迪斯科音乐。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喜欢不同,然后再设计欣赏的时候分成不同的区域,我们可以让喜欢流行音乐的学生一组,让喜欢古典音乐的学生一组,让喜欢摇滚音乐的学生一组,让喜欢迪斯科音乐的学生一组然后进行赏析,然后把自己欣赏出来的内容供大家分享。这样学生就可以从中得到一定的心得体会,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就会大大增强。让学生和学生之间交流一下心得体会,这样就能更好的让学生对音乐进行鉴赏。学生只有对音乐鉴赏课有了期待,才能够把音乐鉴赏课学的更好。我们应该建立一个教师和学生互动,平等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得意识,然后主动积极的和教师进行交流,也可以让学生站在讲台上然后把自己的心得体会说出来,这样学生不仅印象深刻,而且还会增加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认知能力。

二、灵活的运用新教材

在现代新课标的人教版的教材《音乐鉴赏》当中,其中有一节是“貝多芬”,我们可以讲述一下贝多芬大家的生平经历。比如说贝多芬一生坎坷。在他年仅26岁的时候,他的听力就渐渐衰退了,然后他在四十五岁的时候耳朵就已经完全失聪了,对于一个音乐人来说,这是什么样的概念可想而知。我们应该学习贝多芬先生的那种对音乐执着热爱的精神,应该充分的领悟贝多芬在《第九交响曲》中的那种为了理想而奋臂呐喊的精神。我们不仅仅应该只是把音乐鉴赏当成一门课程,还应该在音乐鉴赏的过程中,学习音乐制作人骨子里的那种精神,把这种精神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养成一种不屈不挠,遇见困难不退缩,坚强,有骨气,有韧劲的这种高尚的品质。让学生们带着感情来学习,让学生们充分的将审美的体验贯穿于整个课堂当中。体验音乐的价值和音乐的灵魂,让学生感知艺术的力量。

还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的让学生说出自己得感受和感悟。比如说在教材中还有一节是主要“对祖国河山的礼赞”进行音乐鉴赏和分析的,我们除了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外,还应该让学生充分的了解我国的大好河山。在感受我国的大好河山的同时,让学生感知自然的魅力,感知音乐与自然相结合的效果。

三、将音乐与文化结合在一起

在我国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中,强调了以学科之间互相综合。这必然成为以后的教育教学中的一种发展趋势,在进行音乐鉴赏的时候,如果能够把各科之间相互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水平无疑是非常有利的。比如说在醇厚的中原韵当中,有一首“孟姜女哭长城”欣赏当中,我们可以把这个古老的故事讲给学生们听,“孟姜女和范喜良成婚以后,新婚三天便被小人恶语相告,在冬天到来的时候大雪纷飞,孟姜女便做了棉衣送给丈夫,可是当孟姜女到了长城脚下,却得知自己的丈夫早已经因为劳累致死。虽然说这仅仅只是童话,但是这一亘古不变的爱情故事却流传至今,教师可以充分的将音乐文化与高中的语文教材结合在一起,让文化与文化之间交流比如说新教材中高密度的集中了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其中直接描写爱情的就有《我愿意是急流》、《邶风·静女》、《迢迢牵牛星》、《雨霖铃》、《鹊桥仙》、《一剪梅》等共六篇,涉及爱情的还有《卫风·氓》、《孔雀东南飞》等。让音乐鉴赏与古诗词,与古代的爱情故事相结合,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对学生们增加古代文化的认识。再比如说例如在欣赏古琴曲《流水》时,可结合历史上高山流水觅知音的著名故事,接着再欣赏《流水》,学生就会从音乐中获得更深刻的感悟。

四、努力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

音乐教师应该在自己得歌声、语言动作还有琴声等等方面加强自身素质,让学生能够感知音乐的魅力和美感。不应该只是在专业课上达到一定的水准,还应该充分加深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感悟,将学科与学科联系在一起,通过对音乐的领悟和感知,向学生渗透诗歌、美术、影视方面的内容。这样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新要求,还应该利用现代的教学技术,比如说计算机的应用、多媒体的应用、网上下载知识等等,不断的吸收文化知识,改变教学方法,融入新的教学理念才能够更好的教好音乐鉴赏课程。

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是现代教育教学中必然的一种发展趋势,也对学生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以及大学的学生生涯中有一定的意义。我们现代教学当中的音乐改革,是非常适应21世纪当前社会的一种改革模式,我们要应该长期的坚持下去,让教师坚持创新的理念,坚持创新教学的理念,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各个方面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能够更深层次的感知音乐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梁侠宾.音乐教学要重视学生个性兴趣的培养[J].广西教育,2007,(34).

鉴赏标准 篇7

一、《音乐课程标准》中“感受与欣赏”

2011年版《音乐课程标准》在表述“感受与欣赏”内容定位时,提及到“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这就是说感受与欣赏领域是所有音乐学习领域的基础。这个提法跟原来的表述就不太一样,应该说是要求更高了。这就要求音乐教师们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又富有美感的音乐课堂环境,从而让学生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逐渐培养学生对音乐持久的兴趣。

在当前小学音乐以聆听为主的教学背景中,“感受与欣赏”已经不仅仅表现为一种单纯的教育方法,它是一种教学研究,因为它体现了聆听与其他教学的关系。在研究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感受与欣赏”领域时,老师们应该关注聆听与讲解、聆听与记忆、聆听与实践、聆听与表达的关系。

二、聆听教学关系论述

基于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可欣赏的音乐作品相对于可演唱或演奏的作品量要多很多,远远高于孩子们能够直接去演奏的作品。为此,笔者把“感受与欣赏”的音乐学习提到“重要”“基础”的层次上,还有“有效途径”的高度,可见它的重要性。下面笔者将分别论述聆听与讲解、聆听与记忆、聆听与实践、聆听与表达之间的关系。

(一)聆听与讲解的关系

1、音乐何须懂

音乐是一种直接经验,具有不确定性、非语义性的特点。所谓“懂”,要有一个参照物。比如是前人留下来的,比如参考书里的解释,但这些解释都是他人对音乐的理解,不能代替所有人的感受。老师过多地讲解反而会影响学生对音乐属于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独特、个性化的音乐学习

音乐教育其中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倡导独特、个性化的音乐学习。因此,老师不要讲太多,要引导学生直接面对音乐本身,让学生直接跟音乐交流,不要用过多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思考。音乐没有唯一标准,没有对错,不要用一个标准答案去套、去框学生。

3、引领孩子真正地聆听、感受

教师需要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让孩子真正地聆听、感受,把握音乐的整体风格,进入到音乐本体。为此,老师在音乐课堂上,并不是什么也不讲,而是围绕音乐本身、外围的一些文化、一些大的背景进行描述,这样非但不干扰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还能够引发学生对这个作品独立的、深刻的思考。说一个例子:

一次在五年级(2)班上聆听《天地在我心》的课堂中。这是一首歌词非常暧昧的歌曲,如果不作介绍,学生很容易把歌词中的思念和爱想象成男人(男孩)对女人(女孩)的思念或爱。

事实也的确如此,第一遍聆听时班级里没有那种诡异的笑声,第二次就越来越多了,到最后,让大家有感情地读歌词时,那笑声已连成了一片。此时的我再也按捺不住了,本想大发雷霆,转念一想,又有什么用呢?学生们已经这样认为了,于是我将计就计,顺水推舟地说道:“你们是不是把歌词中的爱和思念想成了那样的?”我故意停顿了一下不直接把“男人对女人的爱”说出来,让学生们自己去反应。果然,大部分学生连连点头,不过学生们也有带着几分的羞涩。

我看时机已经成熟,就趁热打铁道:“同学们,这个世界上描写男女之间的爱的歌曲实在太多了,我随口就可以唱上几首。但如今社会描写儿子对母亲的思念和爱的作品又有多少呢?是不是少之又少?这就是这首作品的可贵之处!”说到这,学生们刚才的哄笑一扫而光,许多学生还不住地点头,他们内心的冰块被融化了。可见,聆听与讲解的关系是要把握好一个度,恰到好处,不可不讲也不可讲太多。

(二)聆听与记忆的关系

学生听了作品,但多半是记不住。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那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却没有给学生留下印象,很多音乐作品成了过耳之声?这里面涉及到一个音乐记忆的问题,不是音响播出去了就叫欣赏。为此,老师们在加强学生音乐记忆方面可以遵循以下三点:

第一,要引起学生对音乐的注意。所以,老师要想办法,运用各种方法铺垫、创设情境,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审美心境。

第二,要多次聆听。重复也是一种力量。但是,重复不能用同一种办法,要不停地变换各种方式。有人做过研究,对一个乐曲片段、一个旋律的有效记忆,大约在70遍左右。因此,老师们应该想办法让学生尽可能地多听作品,老师自身在备课的时候,也要多听。

第三,背唱音乐主题。这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主题是音乐作品的核心音调,抓住了主题,就等于抓住了整个音乐作品的灵魂和结构框架。音乐的发展变化都跟核心的音调息息相关。所以,有经验的教师会用各种方法,用主题跟学生进行交流。例如,教学《北京喜讯到边寨》时,这是一首多主题的乐曲。一节课内让学生快速正确地听辨出不同的主题旋律应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但老师们通过进行反复地研究教学,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不可能让学生没完没了地听,只能是教师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边听音乐边思考。笔者是这样安排的:第一步,学生看着书上出示的简谱听音乐,当主题旋律发生变化时用举手表示;第二步,学生分别唱一唱每一条旋律;第三步,教师唱其中的一条旋律,学生用举手指的方式表示自己的答案;第四步,教师播放音乐片段,让学生听辨是哪一个主题旋律,先齐答,后指名回答;第五步,完整聆听全曲。

按照这样的顺序,学生们大部分可以在一堂课内对《北京喜讯到边寨》的几个旋律非常熟悉。

(三)聆听与实践的关系

一些国外的教师在上欣赏课的时候,他们更注重让学生参与音乐。他们会用很多方法,比如肢体参与、绘画参与、打击乐器参与、图形符号参与等方式,带领孩子们参与音乐,最终使孩子们完全熟悉作品。另外,通过唱歌、舞蹈、吟诗作画的形式来参与作品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并且效果越来越好。实际上,这就是参与性聆听。这种聆听不是被动的,而是通过实践去欣赏。这样的音乐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聆听效果,使音乐记忆更深刻。例如,笔者曾在《乒乓变奏曲》一课的聆听教学中,让学生用肢体的定型和变化来表现音乐的变奏,使学生对这一首曲子烂熟于心,从而让学生课后对《乒乓变奏曲》的主题旋律达到脱口而出的地步。

(四)聆听与表达的关系

在2011年版的新课标修订过程中,在“感受与欣赏”教学领域,“表达”也被特别加以强调。学生个性化、自主性地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要能够表达出来。在聆听基础上的表达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有很多种。比如语言的表达,这是我们经常见到的、最主要的一种方式。

另外,还有肢体语言的表达,通过演奏的方式表达,这也是一种即兴的、外显的参与性体验,这种表达方式也很常见。另外,就是使用一种文字的表达方式。文字表达方式是建立一种比较内在的思考,能够引起心灵反应的表达方式,可以理解为是听后感,但是听后感一般建议在高年级使用。

三、小结

基于前后两个不同新课程标准中对“感受与鉴赏”“感受与欣赏”的论述,笔者对比分析不难理解到在2011年版新课程标准中对“欣赏”重新思考,在小学教学中,欣赏主要与聆听教学有关。为此,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聆听教学时应正确处理好聆听与讲解、聆听与记忆、聆听与实践、聆听与表达的关系,从而大幅度提高聆听教学的效果。

摘要:对比实验版与2011年版《音乐课程标准》,“鉴赏”与“欣赏”词语的替换,更突显的是音乐学习中体现出欣赏的重要性。文章从“鉴赏”与“欣赏”比较分析,侧重从“感受与欣赏”角度切入,进而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为例,论述音乐教师在教学时注重聆听与讲解、记忆、实践、表达之间的关系。

上一篇:番茄越夏栽培技术下一篇:青岛地理标志水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