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鉴赏

2024-08-11

文化鉴赏(精选12篇)

文化鉴赏 篇1

音乐是一门伟大的艺术, 更是一种精神的体现,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 贝多芬如是说, 音乐的伟大力量在于它丰富的是人们高深莫测的精神领域以及心灵世界。音乐之目的有二, 一是以纯净之和声愉悦人的感官, 二是令人感动或激发人的热情, 从那些拥有纪念意义和催人奋进的曲子来讲, 它们往往都是某个时代的象征, 它们容易被人想起、记起, 但也容易被人遗忘。因此, 人们久而久之有了有了不同的音乐鉴赏眼光和情操, 再而将个人对音乐的认知和鉴赏乃至思考融合到生活中和社会中, 音乐也就潜移默化的融入到了社会的相关文化中, 形成一种不可忽视的艺术。

一、音乐与文化的紧密联系

音乐是特殊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载体, 文化是博大精深和高深莫测的, 但是音乐可以作为载体将之转换成通俗易懂的东西, 通过音乐的传递和渲染, 我们可以感知一种文化, 了解一种文化, 进而体会一种文化。反之亦然, 了解和熟知一种文化, 方可真正领悟音乐所表达的意义和其独特的的魅力, 人类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喜怒哀乐, 表达生活中的林林种种, 久而久之, 音乐与文化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并息息相通,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时期形成的音乐各具特色并形成时代的标志, 独有的音乐标志与独有的时代特征是紧密相关的, 它一同记录这悠久的文化, 表达着深刻的思想情感。

《十送红军》是二次革命战争时期的歌曲它那种凄凉中略带柔情, 悠扬婉转的歌声, 给让每个人的脑海里都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每当红军上前线, 各个村子的百姓经常到村头、河边、大道旁送别红军, 有时一边送一边唱, 表达了村民对红军的深厚情谊。《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抗日战争年代, 表达中国人民在无论在什么地点什么时候, 都会努力的捍卫我们伟大祖国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威信力, 而且中华民族所特有的顽强的意志力和永远不向困难屈服的精神。这些让人无法忘怀的音乐都是时代的不可抹去的印记也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是由中国十分悠久的传统文化中衍生而来, 独一无二的中国传统文化不单单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 同样的相互关系使得民族音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就这样相互交织在一起, 相互结合。具体的讲从音乐鉴赏中我们看到了音乐与相关文学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音乐和文学就如同一根树上的枝桠, 本是同根生, 具有着许多相通和相似的地方。

一直以来, 中国的文学与音乐就是相互融合, 相互统一, 从最起始的《诗经》到后来的唐宋诗词、元代名曲都是可以用曲子来表现, 并让人们将其唱出, 音乐课堂教学中往往也需要通过文学的辅助作用来对课堂所需要的情境和气氛进行烘托, 这样不单单能开发学生的智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情感。

曾经有一位很有名的作家说过“音乐与诗的契合是一种最天然的艺术”。不难发现, 许多歌曲的在作词时就仿佛作诗一样, 因而歌词都像是一首首婉转动听的诗, 因而通过让学生解读、理解和感悟歌词中独有的美, 也会使他们产生文学的灵感。在实际的音乐教学过程中, 我曾经让学生试着将一首歌词有感情的朗读出来, 并且进一步加深对于作品内涵的理解, 利于老师在歌唱教学的过程中发挥出最佳的情感。例如, 一节欣赏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的音乐欣赏课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慢慢回想、细细回味首子中独有的旋律和优美的乐章, 然后对乐曲的情绪进行感知后的基础上再通过自己的理解为这乐曲搭配上一首自己认为与其意境相符合的古诗词, 这样把听觉上的感受转化成一种用文字表达情感的艺术, 切实提高了学生自身的音乐素养和文学素养。

二、音乐与文化的相互依附

音乐艺术一直以来都不曾单一的存在, 它的产生时期都一般为某一个特定的年代、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各地区的特色, 任何一种音乐都是文化的产物, 二者相互依附, 如果音乐离开了文化, 那么音乐就变成了没有源头的泉水, 没有根的木头。

音乐作用于诗词歌赋、文学、绘画等文化方面。根据文学作品而演变出来的音乐不胜枚举。《梁山伯与祝英台》《新白娘子传奇》《罗密欧与朱丽叶》等音乐如今依然朗朗上口。虽然音乐这种文化形式不是对文学作品的再现, 但却能让作品中所蕴藏的情感感情和意义得到升华并能很好的让人们领悟。音乐在影响绘画方面也同样如此。从画面内所使用的线条、画面的整体构图和画面所使用的色彩中可以感受和领悟到跳动的音符以及音乐的旋律、节拍及曲式, 是人们在脑海中构建出一幅幅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画面。正如那句话“声音是一种可以被人们听得见的色彩, 色彩又是一种可以看得见的声音”。

三、音乐与文化的相互促进

音乐源于文化但又高于文化, 音乐不单单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也是文化的一种浓缩。音乐记载着社会文化, 也引导着人类历史文明不断发展, 音乐与文化二者是相互促进的。

我党“三个代表”中明确提到代表先进的文化, 而推进文化的发展, 音乐是其最重要因素之一。通过音乐可以鞭挞、揭露社会的阴暗, 颂扬社会文明, 进而达到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革命时期很多艺术学院的建立也培养除了一大批革命文艺骨干, 文艺精英们创作出了一批批鼓舞人心的令人精神振奋的革命歌曲。《黄河大合唱》等就是典型的代表作。

当然, 音乐不仅在革命时代对文化和社会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对于当今的社会和当代的人来说, 每个人都怀有微妙的音乐心理, 音乐的神奇作用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心态。试想:“音乐能带给你什么?”大多数人的答案是:快乐、幸福、悠闲的感觉。其实, 音乐带给我们的不仅仅只有这些, 如果我们用心听那些美妙的音乐, 不难感受出那份宁静、满足、安详、舒适等。

四、结论

音乐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 人们跳动的心脏、跳动的脉搏、均匀的呼吸、有节奏的走路步伐、健美和跑步都带有音乐的节奏;大自然的鸟鸣声、河流风雨声、都带有音乐的旋律;就连人们日常生活中也无处不蕴藏着音乐的节拍。人们需要音乐这一艺术形式来刻画自己的美好生活, 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如果某一天我们将音乐这一要素撤离人们的生活, 也许生活这张色彩斑斓的图画瞬间会变成灰白色, 而作为生活主角, 我们也会瞬间觉得乏味与不安。总而言之, 音乐是文化的音乐, 文化是蕴含着音乐的文化, 二者相互融通并继续传承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好好地传承我们的文化, 尽情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无限乐趣。

参考文献

[1]董学文.艺术教育是灵魂的教育[J].中国音乐教育, 2000 (4) :119-120.

[2]陈小奇.新世纪出版社[J].世纪教育, 2008 (11) :66-68.

[3]威廉.安德森.音乐教育的多元文化视野[J].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6) :70-71.

[4]颜建国.音乐文化产业与执政效能[J].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1 (6) :77-78.

[5]余开基.音乐文化修养与赏析[J].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9 (10) :123.

文化鉴赏 篇2

公元前1200年,在那个人神共存的时代,那个崇尚武力的冷兵器时代,浩浩荡荡的战争气势扑面而来。有人为正义而战,有人为和平而战,有人为一己之怨而战,有人为爱情而战,有人为权利而战,有人为私欲而战,特洛伊充斥着战争的喧嚣,特洛伊弥漫着战争的苍茫,也沐浴着英雄的荡气回肠。战争終会结束,英雄注定要湮灭,青春会逝去,梦想会幻灭,爱情会消散,但是,英雄们的精神必将横贯历史,泽被古今。

英雄的人永远有着自己的执着而高贵的追求,在平凡中显现出伟大。阿基里斯追求英雄的荣誉,他生存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战争中的荣誉。他要留名,他要成为最伟大的英雄,让千年后的人们依然传诵他的传说。正如他自己说的:我不是为某一个人而站,我是为了全希腊,我是为了希腊的战士和他们的妻儿而战。尽管他明白,无论英雄还是凡人都将湮没于历史,他还是敢于抛开外界的束缚追求自己的信仰。出征前,母亲文预言,他将因战争而名垂千古,也会因战争失去生命,但他无畏的选择了战斗。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他在战火中寻觅到属于自己的爱情,当英雄的梦想与凡人的爱情不可兼得时,他放弃了一生的最高追求,选择了飘渺但高贵的爱情。这种追求的抉择让平凡的爱情焕发出耀眼的光芒,也显示出他的英雄气概。

赫克托尔一生追求完美。他让他的士兵明白一个男人的尊严:维护自己的荣誉,爱护自己的妻儿,保卫自己的国家。做个简单的男人,是那个时候多么难以实现的梦想!尽管他鄙视弟弟的怯懦,可是作为兄长他承担了罪责;而在误杀阿咯琉斯的堂弟后,他坦然地接受挑战,走向死亡。当特洛伊城被希腊联军包围的时候,他毅然代替年迈的父王指挥军队,担起了保卫家园的重任。即便妻子请求他留在家里不要参加战斗,也被他委婉地拒绝了。一个已经习惯了在最前线作战的英雄,当他安排好唯一挂念的妻儿的退路以后,毅然决然地接受了阿喀琉斯的决斗。这是一场悲壮的战斗,这是两个名副其实的英雄之间的决斗,赫克托耳虽然在这场决斗中死去,可是他英气的面庞永远留在了特洛伊民众的心里。一个人的取舍自己的追求远比追求本身伟大的多。

英雄的人永远敢于用生命去担当责任。

阿基里斯眷恋生命,却又死之泰然。作为男人,他爱得英雄。在弥留之际一面忍受利箭穿心的痛苦,一面还要微笑着安慰痛哭流涕的布里塞伊斯:“不要紧,我没事,走吧,特洛伊在沦陷。”阿基里斯真正实现了杜拉斯所谓的“爱情之于我,不是一饭一蔬,不是肌肤之亲,而是一种英雄的壮举。”他把对生命的热爱之情上升为对人生价值的追寻。作为战士,桀骜不驯的阿基里斯是为了自己的名誉而战。他挥舞着手中的利刃勇往直前,一个转身,一个穿刺,一个旋跳,让举剑对着他的特洛伊士兵胆战心惊,无人能与这位战神媲美。战无不胜,无人能敌,当他杀死特洛伊最善战的将领赫克托尔时,甚至连天上的众神也因他的勇猛议论纷纷。阿基里斯蔑视所有敌人,甚至不把希腊国王阿伽门侬放在眼里,他奔跑在希腊军队的最前锋,以震慑天神的勇气与特洛伊人作战,他的呐喊威慑着特洛伊的每一个士兵,激励着希腊的每一个战士,他的利刃轻而易举地撕裂特洛伊军队守城的阵列,用敌人的鲜血为希腊大军开出进攻的道路。没有人能够阻挡他威猛的攻击,他像是怒发冲冠的雄狮,狂吼着冲入特洛伊军队,如入无人之境,一个人就击溃了特洛伊的密集防线。但是,夜晚降临他呆在白天被他杀死和蹂躏的敌人面前静默,泪水落下:“兄弟,我们马上就能见面了。”因为,英雄们知道,真正的英雄要敢于用一切去担当责任。赫克托尔向往幸福,也不惧为了责任舍弃自己的幸福。作为自然人赫克托尔有着正常人的恐惧,毕竟他面对的对手是所向披靡的半神,但恐惧眼神的背后有着他作为一个社会人更大的责任。出战前赫克托耳怀抱自己的小儿子,眼中满是父爱,他对妻子说:“我真想能看着他长大,看着姑娘们围绕在他身旁...” 其实这就赫克托耳自己最大的心愿。可是,他不只是一位父亲,也不只是安德罗马克的丈夫。他是特洛伊的王子,是特洛伊的统帅,是特洛伊人民的守护神。是那个危难来临时必须站在最前面的人。“我这一生都遵守一个原则,这原则很简单:敬奉神明,爱护妻小和捍卫祖国!特洛伊是我们的母亲,fight for her!”喊出了它独有的气势。在误杀阿基里斯的弟弟后他毅然接受了阿基里斯的挑战,即使自己没有胜算但出于道义不惜一死。为国为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就是英雄。英雄的人永远有分明的爱与恨。

赫克托尔对其弟弟帕里斯的爱,将其弟弟的风流视而不理,在那样“女子是男人奴隶”的社会,无非流露出对弟弟的溺爱;还有当弟弟与敌国斯巴达国王米奈劳斯搏斗失败后,帕里斯抱住哥哥的腿,赫克托及时将弟弟送回国后,与敌奋战,并大获全胜,这表明弟弟对哥哥的依赖和哥哥对弟弟呵护,这种相互关系就是兄弟之爱。阿基里斯对堂弟手把手的传授作战技巧,并将道理与其,体现了兄弟之爱;当其堂弟被赫克托误杀后,阿基斯里恼羞成怒,戴盔披甲,杀死了赫克托,为其弟报了仇,这也是爱的体现。

特洛伊国王对次子帕里斯犯的严重错误给予理解,无非体现了对儿子的伟大父爱;他在长子赫克托被杀后半夜亲自前往敌国要回长子赫克托的尸体,年老体衰的他,不为生命危险,这种举动更是父爱使然。赫克托对自己尚嗷嗷待哺的儿子更是无限的关爱,当确信自己必死无疑时,他提前指给妻子一条暗道,让其将儿子抚养大,便体现了他对儿子的爱。这种父子爱不但体现在上层阶级之间,而且在普通士兵中也有所体现,一个很小的镜头——在特洛伊沦陷后,阿基里斯释放的那个普通士兵说“我还有个儿子,放了我吧”,试想假如他没有子女,一个有骨气的士兵绝对不会乞求敌人给自己生路,也许因为父爱,他放弃了尊严。

阿基斯里里为堂弟复仇,就是对杀兄弟者的仇恨,更是对亵渎亲情的仇恨。还有帕里斯在特洛伊沦陷后不顾堂妹布利塞伊斯的阻拦仍然将箭射向了阿基斯里,这也是对杀兄弟者的仇恨,对次子帕里斯来说更是对杀死自己一直依赖者的人的极大仇恨。

当帕里斯逃回来抱着赫克托的时候,赫克托一剑刺死了门内劳斯,保护了他“懦弱”的弟弟;当他错杀了阿基里斯的表弟时,他也毅然接受了于此而来的后果;当阿基里斯大叫着他的名字时,他抛下了心爱的女人儿子,走上了战场,不畏死亡。所以在决斗时,即使作为影片正面描述的英雄形象阿基里斯也丝毫不能掩盖赫克托的光芒。影片中,有人是英雄,有人是小人。其实他们都是个人主义的产物,为家为国的个人主义成就的就是英雄,仅仅为自己的个人主义就是小人,英雄与小人的距离并没那么遥远,一个人可以由小人变成英雄,也可以由英雄变成小人。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鉴赏研究 篇3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鉴赏;方法;意义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062-02

一、关于多元文化的背景知识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外来移民逐渐增多,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间的融合交汇形成了一个新的词汇,多元文化。在此基础上的国家,其内部文化内趋丰富,种族间的文化差异反映在了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社会化的视野下,多元文化来源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在不同的地域形成的不同价值观与信仰。而在信息化时代,各种文化与信息传播越来越快,对于各种类型的文化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也越来越强。所以,不同于过去的霸权文化概念,多元文化是在平等互享的前提下,各种文化类型同等地位地传播,受众对于文化的认同与选择都是自愿的。换句话说,不同于过去的霸权文化概念,多元文化是在互联网平等分享的理念下形成的文化观念。

基于此,多元文化能够让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有能力从其它的文化视角来观察自身所处的文化,进而更为深刻地认识文化间的差异与共性,达到国际化视角的目的。多元文化发展越快,说明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沟通越充分,人们互相之间的理解度越高,说明了国际化趋势越强。不同文化背景熏陶出來的人们,也能在多元文化的心态下,达到良好的认同与肯定。在这个过程里,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壮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更新。

二、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鉴赏研究

音乐鉴赏从理论上来说,是通过对音乐产生的历史背景,音乐所具有的自身特色与所属流派,作曲者的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的音乐作品分析与研究。对音乐作品的鉴赏不仅要具有良好的音乐知识,同时还要对作曲者的生平进行了解,才能从音乐美学等方面进行有效的鉴赏。在下文中,笔者重点对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鉴赏进行阐述与研究。

(一)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鉴赏概论

音乐鉴赏的初级层次是音乐欣赏,从某个角度来说,音乐欣赏只是一种对于音乐的聆听,这种聆听里需要做的工作,不仅包括对于音乐作品曲谱的阅读,还包含了对音乐作品背景材料的搜集与了解方法。当然,音乐鉴赏相比于音乐欣赏则更高一层,这是一种具有指定性的研究活动。能达到音乐鉴赏水平的人群一般都要有着扎实的音乐鉴赏理论基础,才能在鉴赏的高度,对指定的音乐作曲作品,站在公众性的角度,以一种音乐启蒙的态度,进行人文方面的素养教学传播活动。作为对音乐素养与知识的引导,音乐鉴赏本身就需要鉴赏人具有一定高度的审美能力与理论水平,目前来说,音乐鉴赏主要是在高等院校的音乐专业课中出现,配备有相关的教材用书。由于音乐鉴赏理论性强,所以教材中多是对特定的音乐作品进行案例式的讲解,深入浅出的进行音乐艺术的阐释。为了扩大音乐素养的普及性,提高人们对于音乐的审美能力,扩大音乐的影响力,音乐鉴赏是利用文字上的表达,以浅显易懂的讲解方法,把音乐的魅力进行通俗的传播,完成音乐中美学鉴赏的教育任务。当然,音乐本身是一种体验性的艺术,每个人对于音乐的理解都不同,所以音乐鉴赏具有个性化的特征,而这也是音乐鉴赏百家争鸣,生命力强大的根本所在。

(二)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鉴赏方法

在多元文化视角下,人们自身的知识水平与素养水平不断提高,知识结构越来越完善,接受能力越来越强,对于不同文化的理解与感悟也越来越深。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于文化对音乐鉴赏的影响认识越加深刻,开始关注音乐与文化间的关系。也会促使人们在音乐鉴赏的过程中,主动去了解音乐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化类型,当时的社会审美情况进行综合性鉴赏。这正体现出了音乐鉴赏在多元文化的视角下质量越来越高,品味逐渐精进的特点。在全社会的多元文化氛围下,不同文化类型产生的音乐作品都会方便快捷地被人们所了解。大量的音乐作品涌入,人们接触到的音乐类型越多,对于音乐的视野就越广。对音乐作品进行实例性分析,从文化的角度进行音乐的功能性品鉴,在多学科多元文化的概念下,学习其长处,领会其精髓,进而达到提升音乐鉴赏水平的目的。

音乐鉴赏需要鉴赏者具有相当水平的音乐审美能力,具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基础,才能进音乐作品进行全方位的品评与鉴赏。每一个音乐作品的成形都离不开其产生的社会背景与文化影响,不同的历史条件,不同的音乐风格,都会造就出不同的音乐作品。作曲家对于情感的表达方法,作曲家的生平经历,作曲家的情感状态,作曲家对于灵感的处理,都反映着当时的文化背景。站在鉴赏者的角度,音乐作曲家当时所处的文化背景,与现下自己的人文环境自然是有区别的。这个区别有历史的因素,更有地域的因素。所以投入而完整地聆听音乐是音乐鉴赏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完善地学习与掌握音乐历史知识与相应的音乐背景文化。

(三)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鉴赏重点

音乐鉴赏在感观地音乐欣赏中拔高了层次,上升到了一种理性的品评层次。鉴赏者在接触到音乐时,会迅速地对音乐进行作品的分析,如作品的风格,类型,流派,产生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的生平情况等等。特别是在鉴赏西方音乐时,没有对音乐史的了解,根本无法理解不同音乐流派的区别,更遑论品味与鉴赏。酝酿出每部音乐作品的文化土壤都是独特的,正如贝多芬所说“人们用理性的耳朵来欣赏我的音乐”正是这个道理。音乐通过曲调的融合,来表达作曲者心中的世界。如果不了解一个音乐作品中节奏与节拍,曲式与和声,调式与创作体裁,就无法鉴赏其中所蕴涵的情感,反而会困在音乐作品的结构中无法窥得庐山真面目。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理性而专业的音乐鉴赏高度,才能超越文化的隔阂,地理的距离,让鉴赏者真正理解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与作曲者产生精神上的共鸣,从而获得更为纯粹的审美享受。从这一点来说,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鉴赏重点在于,多元文化的视角能让鉴赏者超脱出自身的文化桎梏,用更开放与平等的心态来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创作出的音乐作品。音乐的美感是当局者迷,要明白美感来自何处,作为鉴赏者就必须从音乐中超脱出来。当然,要想超脱出来,相当的概念与逻辑思维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是必须的。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动作,探寻一切与音乐作品相关的文化脉络,了解不同文化下对于情感的表达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把文化的“有界”变为“无界”,强化了自身与音乐作品间的联系,获得更为深入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多元文化视角下音乐鉴赏的意义

人们用耳朵来听音乐,但不能光用耳朵来理解音乐。那等同于过耳即忘。音乐鉴赏更需要大脑与心灵的投入,当大脑具备音乐知识的基础,音乐素养具备识别音乐作品的体裁与创作格式,心灵上能从多元文化的角度理解与欣赏不同文化,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才能真正鉴赏出每部音乐作品独特的美感。而不是固定在自身的狭窄文化认识中,坐井观天,看不到也感悟不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各具风情的音乐风景。从另一角度来说,音乐鉴赏不能仅有理性客观的分析,那会把音乐鉴赏变为干巴巴的专业术语堆砌。音乐鉴赏饱含了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之性,有着对音乐天生的热情。同时,音乐鉴赏是一种理性客观的论述,但音乐作品本身的情感却是充沛的。音乐作品产生的文化氛围不同,但无论处于何种文化,人类的情感与思想却是有共鸣的。多元文化视角下,音乐鉴赏更要在理性与感性间找到一个巧妙的平衡点,在文化背景悬殊差异下,寻找到人类共通的情感渠道。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音乐艺术本身不是独立的,它受到当时的文化背景影响,更由作曲者的自身决定其表现方法与形式。作为一种与文化背景紧密相依的文化现象,在国际化的大趋势下,多元文化视角才能更深入地进行音乐鉴赏。在进行音乐鉴赏时,了解其产生的文化背景是必须的。要从理论的高度,美学的角度,文化的视角进行音乐作品的鉴赏。

参考文献:

[1]王乙桐.多元文化视角下音乐鉴赏教学实践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2)

[2]赵书一.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教育及人才的培养[J].音乐时空.2014(21)

[3]谢琳.论多元文化视角下的中学音乐教育[J]音乐时空.2015(03)

文化鉴赏 篇4

一、视觉文化与高中美术鉴赏教育

视觉文化是以图像符号为构成元素, 以视知觉可以感知的样式为外在表现形态的文化。视觉文化的最显著特点之一是把本身非视觉性的东西视像化。正如尼古拉·米尔佐夫在《什么是视觉文化》中所说“这就是视觉文化, 它不仅是你生活的一部分, 而且就是你的日常生活”。现在人类的日常生活被各种广告、服装设计、城市绿化、影视作品等各种图像占据着, 而生活方式也在悄然受到图像的影响和制约。美术鉴赏也是一样。视觉文化冲击下, 美术鉴赏教学带来了新变。

二、课堂设问的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 校方、家长包括学生自己都很少重视美术鉴赏课。这就导致了教师们的具体教学技巧不够, 教学经验不能像语数外教学一样得到广泛交流, 特别是在教学策略的研究上明显不足。

为调查高中美术鉴赏课提问的现状, 笔者选取南京市金陵中学美术教研组的两位老师A、B作为研究对象。 (两位老师都拥有10年以上的教龄, 均为师范类大学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出身, 相关的教学成果颇丰。南京金陵中国美术教研组共8人。得出结论后, 与各位老师交流讨论, 认同率很高。本次研究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统计学意义。)

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 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设问有较大随意性, 严谨程度远不如语数外三门主课。以A老师讲《美术作品的特征》为例, A问学生“在你们以往的经验中, 是怎么认识美术和美术鉴赏的?大家初中上过美术课吗?都喜欢吗?”, 即使是教龄很高的美术老师, 在教学中都易出现类似的提问。这样的提问分别指向不同的目标, 问题界定模糊, 很容易让学生感到迷茫、吃力和别扭;2.措辞欠妥, 问题指向不明确;3.停顿时间过短;4.口头反馈含义笼统, 缺少有针对性的评价或后续问题, 且评价主体单一;5.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以B为例, B在讲授中西传统陶器工艺时, 问学生:“西方的陶器是不是更具象?中国的更意象?”看似在询问学生的看法, 但实际上在语言表达时已经暗含了自己的观点, 学生回答多数为“是”;6.没有鼓励学生发问;7.目标学生的确定过于随意。

三、视觉文化语境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课堂设问的优化设计

本文认为, 优化问题设计的前提首先是要存在有效提问, 做到提问有效。这不仅仅包括问题设计的要求, 也包括问题提出后的信息反馈等, 在兼顾学习内容的同时, 有效提问把学习的重点放在思考过程上, 因而是一项关键性的教学手段。”

在问题设计方面, 要做到:1、问题与目标相关联。问题能够启发思维, 对思维的发展有着指向性意义。当教师们明确了问题的目的以后, 就能更高效地通过问题引导学生;2、问题具有普适性和针对性;3、突出创新性和可行性。

在具体的提问中, 还要注意一点:合理组织, 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参与进来。普通高中多采用大班教学, 每班人数在五六十到七八十人不等。但在有限的45分钟里能够被老师提问的学生最多不过十几人。这就意味着大多数学生是静态的, 缺乏自我展示和自我表达的。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小组讨论。斯滕伯格在《思维教学》中提出了四步策略:“让学生熟悉问题, 找出方向;组内解决问题, 学生在小组内协作, 确定并解决问题;组间解决问题, 学生跨组讨论如何解决手边的问题;个人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工作。”这样一来, 学生参与度会极大提高, 同时学生的个人问题可以通过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得到解决, 节省宝贵时间。只有这样, 才能更高效地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力, 让学生在视觉文化泛滥的情况下, 拥有一双“火眼金睛”。

参考文献

[1]严永金主编.名师最激发潜能的课堂提问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7.

[2]尼古拉·米尔佐夫著, 王有亮译.什么是视觉文化[J]文化研究 (第三辑) .2002 (1) :1—12.

[3]Marylou Dantonio&Paul C.Beisenherz著, 宋玲译.课堂提问的艺术——发展教师的有效提问技能[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71.

中国酒文化鉴赏 篇5

姓名:李涛

学号:0814130114 旅游管理1301

河 北 科 技 师 范 学 院

中国酒文化鉴赏

摘要: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在中国,酒已经成为中国人道德、思想、文化的综合载体。我们要继承发扬中国传统酒文化中重德明礼、尊祖交友、人际和谐、身心和谐、浅饮养身的精华。

关键词:酒;酒文化;社会功能

一、中国酒文化的起源

“酒文化” 一词,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于 l985 年提出来的。酒文化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历史现象。纵观历史,酒已经在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器皿、饮食、民俗、养生等各方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审美需要、欣赏、创造的具体体现。由此可见,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酒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物质而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

二、中国酒的种类

中国的酒文化历史悠久。酿酒业也已逾几千年。对酒的制作十分讲究,酿出了不少的中外享誉的好酒。我国有八大名酒:茅台、汾酒、五粮液、剑南春、古井贡酒、洋河大曲、董酒、沪州老窖。这些酒都久负盛名,深入人心。

我国自有史以来,酿酒业就已十分发达,经久不衰。各种佳酿分布于祖国的黄河内外、长江南北。各地的民间佳酿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流传至 今的中国酒种类繁多,如白酒、葡萄酒、黄酒、药酒、啤酒等,应有尽有。按其性质可分为三大类,即发酵酒、蒸馏酒与配制饮料酒(简称配制酒),发酵酒常见的有:啤酒、葡萄酒、米酒、果酒等,蒸馏酒常见的有:白酒等;按照制造工艺,目前的酒大都可纳入这三类:酿造酒、蒸馏酒和配置酒,其中中国著名的配制酒有:虎骨酒、参茸就、竹叶青等。三.中国酒文化与文学艺术

1.酒与诗歌。我国历史上就有“酒文一家”、“酒文天地缘”之说。从我国三千年前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到当代诗人郭沫若的《女神》、郭小川的《祝酒歌》等,他们诗作的字里行间,随时都能闻到扑鼻的酒香,诗酒兼优的大家名流更是灿若星辰。

2.酒与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关羽温酒斩华雄、单刀赴会,曹操大宴铜雀台、煮酒论英雄;《水浒传》中的吴用智取生辰冈,武松醉打蒋门神、醉杀白额虎,鲁智深醉打镇关西、醉闹五台山,宋江醉酒题反诗;《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痛饮蟠桃宴等。

3.酒与散文。我国历代关于酒方面的散文很多,如东晋庚阐的《断酒戒》、戴逵的《酒赞》及刘伶的《酒德颂》;南朝梁刘潜的《谢晋安王赐宜城酒启》等。

4.酒与戏剧、曲艺。中国的戏曲中有许多剧目涉及到酒的内容。如关汉卿的《单刀会》;高文秀的《好酒赵元遇上皇》,《杜牧之诗酒扬州梦》等。曲艺内容说到酒的也很多,最著名要数是我国相声大师侯宝林的相声小段《醉酒》,将醉汉的醉态刻画的惟妙惟肖。

5.酒与书法。书法是我国的传统艺术瑰宝之一。嗜酒者不一定是书法家,但书法家大都嗜酒。中国古代许多书法家都有嗜酒的记录,据说书法大师王羲之等每见金文刻石刻字,即坐卧其旁,探索笔势,体会其五光十色的神采,领 略其音乐般轻重缓文急的节奏。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对“醉墨”颇为欣赏,将其作为新建屋堂之名:“近者作堂名‘醉墨’,如饮美酒消百忧。”

6.酒与绘画。在我国,历代文人墨客都离不开酒,不但诗坛书苑如此,绘画界的名家们更是“雅好山泽嗜杯就酒”。中国历代名画有很多都与酒文化的题材有关。可以说,绘画和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不解之缘。四.酒文化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渗透

酒,可谓是中国人饭桌上不可或缺的东西。朋友聚会觥筹交错间,距离拉近。家人聚会中举杯盏影间,流露着默默温情。同时,各种社会风俗习惯中也离不开酒。如新人结婚,亲朋好友左邻右舍要前去喝“喜酒”。孩子满月,其父母会大办操持一场“满月酒”,以祝福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端午佳节,人们要喝雄黄酒,寓意驱邪避祸。清明重阳更是要以酒祭祖,表达对先人逝者的怀念。可见,酒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更有一句俗语“无酒不成席”,可见酒的重要地位。五.中国传统习俗中酒的文化功能

1、婚俗中约定盟誓功能

在中国人的婚嫁庆典上,无论是在中国当今社会还是传统社会中,酒是婚俗中不可或缺的点缀品,甚至在许多民族的婚嫁中,自始至终都有酒的参与。酒固然有喜庆的含义,但同时酒还有约定盟誓的功能。结婚的序幕是“订婚”,许多民族订婚的俗仪,都是酒字当头,所以婚俗的帷幕就是由酒来拉开的了。例如在东北,男女双方经媒人的中介议婚后,第一步就是“喝相亲酒”。

2、酒的交际礼俗功能

在现代人们的交际生活中,喝酒应酬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时在少数民族传统习俗中,以“酒”示仪的传统礼俗更是比比皆是,表达了对客人的欢迎和真 挚热忱的情感。如广西瑶族的喝“三关酒”的礼俗,当有贺客来临之时,主人就在屋外组成三关,每一关都敬客人两杯酒,以示款待之诚。人们推杯换盏的举动,就是互敬互让的表示,所以感情越喝越厚。

3、酒的祭祀功能

传统的汉族祭祀活动大都有三祭:春节祭、荐新祭(收获季节的农耕习俗)、清明祭,这些祭祀活动中都离不开酒的存在。以春节祭祖的习俗为例,祭祖寄托了后世子孙对祖先“水源木本”的情思和“慎终追远”的悼念。

六、中国酒文化承载的社会功能

酒是一种饮料,但它是一种特殊的饮料。酒是属于物质的,但它又融于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之中。酒不是生活必需品,但它却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1.酒与政治

《左传》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一些重要的节日,都要祭祀祖先,以表达对死者的思念和敬仰。酒是祭祀时的必备用品之一,祭祀活动中,酒作为美好的东西,首先要奉献给神灵和祖先享用。战争决定一个部落或国家的生死存亡,勇士出征,要用酒来激励斗志;战士凯旋,要用酒来洗尘庆功。酒与国家大事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由于酒特有的诱惑力,使人上瘾,饮多致醉,不能自制,惹事生非,伤身败体,被认为是引起祸乱的根源。所以,饮酒不仅仅是饮酒者个人的事情,而且是一种社会行为。2.酒与经济

长期以来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 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决定了酒业的兴衰,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反过来,酒业的兴衰也反映了农业生产的状况,也是了解历史上天灾人祸的线索之一。3.酒与文化教育

中国酒文化的核心要素是“礼”和“德”。

酒礼突出体现在古代酒宴上,其中一些礼仪、礼节延续至今。如中国大部分地区还保留“三巡”的习惯,无论待客还是朋友相聚,首先要通喝三杯;酒宴上晚辈或下级要主动敬长辈或上级酒,敬酒时,晚辈或下级在碰杯的时候,酒杯要低于对方,以示尊敬;又如酒桌新上的每一道菜都要首先转到主位等。酒桌上的长幼有序、尊老爱幼、以敬为礼、谦和礼让既是中国文化的体现,反过来也是对中国文化的强化。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礼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不但是等级秩序的标志,为人处世、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中国的礼其实已经成为一种不成文的道德规范,是一个具有国家管理功能的体系,并表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酒文化折射、演绎和传播着现实社会的道德风尚和文化规则,酒文化所传播的不是单纯的礼,而是通过礼来传播“德”——这是中国酒文化核心中的核心。中国酒文化既是“德”的完整体现,也同时起到对“德”的强大传播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酒其实已经成为中国人道德、思想、文化独一无二的综合载体。“德”和“礼”是儒家哲学的核心要素,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则为“道”,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则为“德”,而孔子把“德”的推行又具体化为“礼”,这是一脉相承的儒家哲学,也是中国酒文化的“基因”。4.酒与社会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酿酒业的普遍兴起,酒逐渐深入人们日常活动的各个领域,酒事活动也随之广泛,并逐渐程式化,形成较为系统的酒风俗习惯。

在中国各族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社交活动中,酒与民风民俗保持着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诸如农事节庆、婚丧嫁娶、生日寿庆、庆功祭奠、迎送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成为必备物品。农事节庆时的祭拜庆典借酒缅怀先祖、寄托追求丰收富裕的情感和意愿;村中乡饮时,乡里邻居间的欢乐融洽、亲密友好气氛,因为酒的兴奋作用和亲和作用而达到极致。男婚女嫁是人生终身大事,在隆重的婚礼中,喜庆的婚宴充满着民间特有的欢乐情趣。丧葬之酒,表后人忠孝之心;生日寿庆之酒,显人生之乐趣;亲友相聚之酒,叙手足之情谊。总之,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以举行,悲喜情感便无所依托。

七、结束语

文化情境中的美术作品鉴赏 篇6

关键词:历史文化;文化情境;人文精神;美术作品;鉴赏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4-0265-02

画家,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的内容,所蕴含的思想,以及其创作的方式都各有不同,但在他们创作时,其都不可能脱离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时代的。所以,对于美术作品的鉴赏,我们要从其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入手,通过对画家生活的历史时期、社会文化甚至是宗教信仰等的了解,体会其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内涵。

所以,我们在进行美术作品鉴赏课程时,就要将这种鉴赏方式传授给学生,使他们能够在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中,拥有自己独特的体会与理解。而如何在美术作品鉴赏课程中,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一方式,所必需的首要条件就是,对文化情境教学氛围的创设。美术作品欣赏需要有与之匹配的文化氛围。

一、在文化情境中进行美术作品鉴赏的必要性

1.美术教育在学生文化素质培养方面的作用

现今,我国高等院校对于学生的培养宗旨,是通过提升学生的素质,培养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而美术教育恰恰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另一方面来说,美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着其他艺术、文化所不能替代的社会功能,即其中所蕴含的思想、人文关怀、民族精神,具有洗涤人们的灵魂,培养健康积极心态功能。并且,美术还能开发人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用很大。

2.美术中蕴含着众多学科的哲学基础思维方法

人们创作美术作品,并不单单是对于美的再现,而是把人的情感与思想融入其中,通过对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对来源于实际的美的再现与升华。画家在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时,其自身不仅要具有美术作品创作的基本素质,其还需具备空间素质、逻辑素质等学习其他学科应具备的素质。所以,美术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基本美术素养,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形成优秀品质、素养也有很大帮助。

3.美术教育能够促进人们综合品质的提升

美术作品,是对实际生活与环境的再现。但是,美术作品又不是对生活简单的描摹,在再现生活的过程中又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审美取向、认识体味,它是高于生活的。所以,在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时,我们能够从其中发现许多统一的特性,像是形象性、情感性、社会性以及想象性等。

人们在鉴赏美术作品时,会通过自身的视觉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与思想,使得自身的情感与思想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使自己的审美效益得到提升,思维也会得到优化。人们在接受美术教育时,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使得自身的思想、意识得到某种启迪,提高了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从而提升我们自身的综合品质。

但是,美术欣赏是需要适宜氛围的,适宜的氛围会大大提升审美效果。我们在美术作品鉴赏课程中创设文化情境的教学氛围,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真正受到艺术熏陶,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升华他们的思想境界。

二、美术作品鉴赏的教学现状

高校学生的美术作品鉴赏能力普遍较低,这与高校普遍不重视美术鉴赏课不无关系。许多学校都存在忽视了美术作品鉴赏课的倾向,无论在课时安排还是在师资配备上都不到位,使美育流于形式。

另一方面,我国的高等美术院校,其学生虽然具有较高的美术作品鉴赏的能力,但是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美术学院的学生四、六级英语测试合格率还不到五分之一,而思想政治课的合格率也不到一半。所以,综合来说,现今高校的学生,其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与自身的文化素质水平是不无关系的,这势必制约个人素质的全面的全面发展,并反过来影响美术素养的提高。

所以,对于现今高校学生的美术作品鉴赏课程,我们要在课堂的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文化情境,使得学生从心里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产生一种强烈的渴望,自觉地去对其进行学习。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与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两者协调发展,才能使学生素质迈上一个新台阶。

四、美术作品鉴赏中文化情境的创设方法

在美术作品鉴赏课程中创设文化情境,提高教学效果,这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自觉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使文化与美术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美术作品鉴赏能力。

1.转变美术作品鉴赏课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成功与否,与教学理念有莫大的关系,高校的美术作品鉴赏课也不例外。所以,要教好美术作品鉴赏课,教师必须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心理和实际需要出发,创设有助于美术鉴赏的文化环境。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美术作品鉴赏,更多的是以一种美术技巧、方式、风格分析的方式来进行,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在鉴赏中形成审美品质。我们要将这一课程看做为对一种文化、一种思想的传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有所收获。

2.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创设文化情境

现今的高校学生,成熟得都比较早,大部分学生对于自身的发展都已有了明确的目标,所以,其对于学习的课程也会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所以,在美术作品鉴赏课程中创设文化情境,让学生的审美情趣、想象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社会竞争力。这样,学生对于美术作品鉴赏课程的学习热情也会相应地增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创设文化情境。比如针对美术作品中独特的历史背景、社会文化等,选取不同的专题与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授,如播放有关记录片、专题讲座等,让学生在美术作品鉴赏中了解历史,了解诗歌,了解不同流派的画作,提高他们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endprint

3.让学生们走进真实的环境,感受独特的美术作品魅力

我们都知道,艺术源于生活。生活环境中的美景、独特的景观、建筑、工艺品等,都是美术作品鉴赏课程中创设文化情境的良好资源。而且,学生的年龄、性格都已发展成熟,所以,对于学生的教学要更具灵活性。

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或闲暇时间,对自己感兴趣的民间艺术进行研究与再创造,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教师可以先引领着学生对这些民间艺术进行近距离观赏、感受,使得学生在自我创作时,能够多一些灵感。另一方面,学生在对这些民间的艺术进行观赏、感受时,不仅对其有了更进一步地了解,还增强了他们对于民间艺术的保护意识。

4.让学生们体验美术气氛,感受美术作品的独特魅力

高校的学生,动手能力都较强,我们可以从学生们感兴趣的方面入手,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或描摹、或写生,使学生通过美术实践感受美术作品的魅力,体会美术家作品创作时的思想与情感。

像著名的《最后的晚餐》,我国的学生大都是无神论者,对于这种具有宗教色彩的绘画的理解能力还是稍有欠缺。所以,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最后的晚餐》的演绎,在情境中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对于美术作品的鉴赏,就是从其光线、色彩的空间组合入手,感受其对人的视觉冲击,寻找明确的突破口,从而理解其中的内容与感情,并最终了解美术作品的真实意义。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欣赏美术作品,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课堂情境进行渲染,让学生通过音乐的听觉效果与美术的视觉效果融合,从而理解美术作品的真实意义。而且,音乐与美术的结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活跃术作品鉴赏课程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鉴赏效果。

参考文献:

〔1〕梁汉.试析在文化情境中开展美术鉴赏[J].美术教育研究,2013,(12).

〔2〕张媛媛.“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理念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6).

〔3〕伍慷.在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关于加强高等美术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1,(9).

〔4〕章媛.文化情境中的美术作品鉴赏[C].华中师范大学,2012.

〔5〕杨彩霞.解读美术新课标 创设文化情境教学[J].魅力中国,2009,(2).

〔6〕赵婧妍.论如何有效创设美术文化学习的情境[J].科学与财富,2011,(10).

〔7〕黄经庭.浅谈高校美术鉴赏课教学[J].美术大观,2011,(7).

〔8〕苗伟.理解文化环境[J].社科纵横,2010,(3).

文化鉴赏 篇7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鉴赏,音乐教学

全球化信息交流程度的不断加强使得多元文化思想融入到了社会思想的方方面面。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相结合的多元思想国家,各个民族特征和文化性质会体现在音乐鉴赏教学活动实践中,因此,分析多元文化音乐内涵和实践教学形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多元文化内涵与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多元文化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多元文化逐渐渗入到了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范围,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和效应,而有关多元文化的定义与界限至今还没有一个统筹规范化的定论,存在有内涵与外延等多种综合性理论体系的解释。从民族文化角度而言,多元文化指的是具有异质性和多样性的不同文化主体所体现的不同价值观取向和独特价值理念,这些具有异质性的文化思想通过特定的某种互动关系和文化体系共存于一个时代社会结构中,进而形成和传统意义上的一元文化价值观明显不同的价值体系。一元文化价值体系形成于封闭性较强的传统社会,由人们在特定的行为规范和一元化思想价值引导下而形成的价值体系。在新形势发展背景下的现代社会,传统的单一文化价值观已经不能适应新型社会结构的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交往和思想文化融合程度的不断加强以及各种需求理念的不断升级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文化服务的发展与升级,推动了复杂社会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发展。而本文所指的“多元文化”更加侧重于在人类社会经济不断繁荣发展以及信息交流愈加频繁的前提下,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以及各种新兴文化在相互之间的融合、影响形成的一种多元性质的文化氛围。

我国的音乐鉴赏教育体系还存在诸多有待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在专业音乐体系教育中不仅缺乏对于音乐文化认知的训练与培养,并且还缺乏必需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训练,在音乐教学中,没能对母语音乐文化在内的人类各种音乐文化成果进行有效吸收、 发展与创新,对音乐交流与音乐思想融合产生了不利影响。在我国历史上的新文化运动时期,由于我国音乐界和政府相关部门坚持一味引进西方音乐理论体系和阐释模块,并积极将其定为音乐教育的重点内容,对我国传统音乐模式鉴赏造成了较大冲击力,并对音乐观念和思想共识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思维定式,西方音乐模式的强势融入不利于民族本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而我国对于外国音乐元素的融入也仅限于17~19世纪的西欧国家的专业创作音乐系列,从而定就了我国传统音乐上的文化多元格局现象。尤其是在我国这个以汉族为主体兼顾多种少数民族的大背景思想文化环境熏陶下,作为音乐教学活动的最主要活动载体——学校成为了多元化思想文化的集中反映区,尤其是国际性多元化思潮元素的融入为学校进行音乐鉴赏教学教育提出了更高挑战。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音乐鉴赏教学实践性策略

1.多元文化背景下音乐鉴赏教学的核心内容

随着东西方音乐教育形式的不断发展以及跨文化音乐教育交流活动的不断增多, 多元文化受到了音乐界的广泛关注和普遍探讨,并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从而使得国外诸多音乐教育思想融入到了我国现代化音乐鉴赏实践教学活动中。因此,我国音乐鉴赏教学活动要注重在秉承和吸收外来先进思想文化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具有我国优秀民族传统的本土音乐文化,逐渐倡导对它民族文化的认可、理解和尊重心理,体现出本族思想文化的独立性和包容性,从而起到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文化平等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我国音乐鉴赏教学活动中的多元文化因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文化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和思想特征,因而其历史文化特点也通常体现在不同的文化层次和水平上;其二,社会整个音乐文化性质和文化特点出现了一种多元混合并存的现象,对于正确构建合理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思想文化相融合的思想具有较大挑战性。尤其是在目前多元化社会经济思想氛围环境影响下,要求音乐鉴赏教学实践活动必须注重倡导多元化视野和个性化特征的集中表象,对新型知识体系和音乐课程进行优化升级,不断培养学生宽容、公平、尊重和自由思考的优秀品质,从而推动音乐教学活动的多元化特性发展。

2.多元文化背景下音乐鉴赏教学的组织形式

文化鉴赏 篇8

关键词:收藏,文化遗产,坚定鉴赏

收藏是古已有之的事情。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前行, 人们将历代古玩、古籍、艺术品、生活品等历史遗物和文化遗产, 有意识的进行收集和珍藏并代代相传, 或集藏把玩, 或交流交换, 逐渐形成丰厚的文化积累。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力民生的大幅提高, 收藏热从兴起到盛行, 已由一种休闲的精神文化活动而发展成一种高雅时尚新型的产业文化。盛世多收藏, 收藏兴文化。收藏文化已发展成为当今社会精神文化领域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由此给人们精神生活带来的愉悦和投资上的回报, 则更成为时下具有高层面文化底蕴又具有收益性的一项文化产业。

1 收藏的起源与鉴赏的发展

任何一种事物的出现、产生、发展都有它的历史根源发展过程, 都经历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漫长的发展过程。收藏和收藏文化也不例外, 它也是从无到有、从无意识收藏到有意识收藏, 也经历了数千年的漫长的发展过程。追溯收藏的历史, 早在我国秦汉时期就有人热心于收藏, 唐宋时期较为风行。但真正意义上的收藏, 起源于北宋晚期, 其发祥地在北宋都城开封, 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收藏高潮的策源地。北宋历朝皇帝皆好读书, 喜书画, 好藏书、喜收藏。尤其是宋微宗, 更是个多才多艺的“文化皇帝”, 特别崇尚古代文化艺术, 他在位的三十年间, 广集历代古玩, 泛藏历朝书画, 他虽然在中国古代史上是从政失败的“亡国之君”, 但在古代艺术史, 古代文化发展史上, 他却是以著名的大书法家、大收藏家和鉴赏大家而永载史册。上有所好、下有所效, 在他的带动影响下, 上层社会的崇古情趣和意识大大加强, 而他们对古玩的大量需求又影响到整个社会收藏意识的提升。大大刺激和促进了收藏古玩业的空前兴盛繁荣。

我国当代收藏文化的大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千年后, 我国社会经济持续高度发展, 社会环境和谐稳定, 社会文化多元繁荣, 社会财富快速增长。举国上下国富民强, 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事业一派生机, 全国性的收藏热、收藏投资热此起彼伏。有数据表明, 当今中国收藏队伍已达七千多万人, 收藏门类几乎涵盖中国文化所有范畴, 收藏观念也从历史上的孤芳自赏、兴趣爱好的旧观念更新为品评鉴赏、交流投资的新观念、新时尚。

收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带动了文物、古玩、艺术品拍卖行业的崛起和兴盛。目前全国有资质的拍卖行有240多家, 每年成交额都在上百亿无以上。可以说, 改革开放30年来文化事业变化最大、发展最陕的就是收藏文化和拍卖行业。可以肯定的说, 目前我国收藏业的兴盛, 拍卖行业的红火, 已成为中国历史上第四次收藏高潮。这种太平盛世、经济发达带来的古玩收藏业的红火, 必然会给我国文化发展史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是收藏文化与时俱进、呈现市场化、大众化态势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2 收藏活动中的鉴定鉴赏

鉴定和鉴定学是在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等学科的理论研究中经常出现的名词, 而且也是博物馆工作实践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程序。在考古学中的器物学中涉及到鉴定, 在博物馆中的文物收购、藏品研究等过程中都必须以鉴定为关键环节。在各高校开设的考古学、博物馆学等课程中, 鉴定学是其中的一个专门学科, 是一门学问。

在博物馆的业务工作实践中, 鉴定更是在对入藏文物进行把关。对是否够博物馆的收藏标准的文物进行鉴别真伪、断定年代、确定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研究价值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是文博单位、国有收藏机构收藏、收购文物很关键的一项业务工作。因此, 鉴定在文博工作中是一项学术性、技术性很强的一项技能。博物馆对文物从收藏到整理、研究、保管、保护等一系列工作都是围绕着鉴定进行的, 鉴定在博物馆工作中是处于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

民间收藏, 无论是从收藏、鉴定为目的, 还是以投资、获取利润为生财手段, 都是从藏品开始的, 对古玩、文物、艺术品的真伪的鉴别、保值增值与否都要做一番研究决断、判定, 这一过程就是鉴定的过程。没右鉴定在先, 收藏收购、买卖交易、保值增值都无从谈起。

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鉴定在投资收藏中的重要性。

例一:一位珠三角的收藏家投资上千万元收集古代瓷器一百多件, 经文物专家鉴定后, 均为仿制品。

例二:沈阳一位买主花十一万元买到一个铜香炉, 经专家鉴定后才知道是在古玩市场上只值二百元的赝品。

例三:一位新疆收藏者在海口市花四千八百元买下说是古墓出土的钱币和一对瓷瓶, 一经鉴定只值五十元。

例四:一位藏家在拍卖行花112.2万元拍下潘天寿的一幅画, 后经鉴定却是一幅仿真作品。

因此说想搞收藏, 特别是古玩旧物的收藏, 一定要把好鉴定这一关。赝品是搞收藏、收藏投资的最大风险。所以鉴定真伪, 鉴定的能力, 其“眼力”就显得非常重要。这里行话说的“眼力”就是鉴定能力、鉴定水平。鉴定关乎收藏的质量, 投资的取向等一系列重大事项, 所以说它对每个想入收藏之门, 走古玩、艺术品收藏投资之路者来说, 是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和本领。

3 多实践方能提高鉴定鉴赏能力

对于无论是国有收藏机构还是民间收藏者来说, 鉴定是一项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一个专业。它不是靠多看书、多听课、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 是要靠长期的接触实物, 掌握器物的特征、掌握基础实践知识和长期的经验的总结和积累。一个考古学、博物馆学硕士或博士如不亲自参加田野考古实际锻炼和在博物馆的文物库房中长期观察、比较实物, 绝对成不了鉴定专家。我国当代著名瓷器鉴定大师耿宝昌先坐就曾经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瓷器库房保管员;我国研究清花瓷器大鉴定家张浦生先生也是南京博物院瓷器库房保管员出身。

掌握鉴定技能还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 做到三多, 即多看、多比较、多学习。

多看———是要多看实物, 多看标准器。如瓷器鉴定, 一定要多看各时期的器物。多掌握器物的特点, 掌握各时期典型器物的典型特征。

多比较一就是多看真品, 也多看仿品, 从中比较其差别, 总结出真与假的各自特征。长说的一句话就是“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多学习———多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如瓷器的鉴定方法, 通过胎、釉、纹饰、底款、造型等等;书画中, 各时期的画风、各大名家的个人风格, 纸墨、笔法、印章、题跋等方方面面的知识都要了解和掌握。

通过学习、积累、钻研及长期的实践来进行鉴定的方法, 行话叫做“目鉴”———即眼学鉴定。它历练的是“火眼金睛”, 是一种品味文化、人文历史、探寻古人智慧、艺术成就、美感神韵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过去的碳十四测定和当今的高科技的光谱测试所无法替代的。

文化鉴赏 篇9

笔者在问卷调查中发现, 80%以上的学生希望能通过英文影视赏析提高自己的听说能力, 而不是纯粹的消遣娱乐。而教师更是希望学生能在欣赏英文电影的同时, 尽可能多地捕捉语言信息, 体会不同的文化元素。针对这两种课堂上积极的心理预期, 笔者拟从心理契约的角度来分析和构思英文影视文化鉴赏的课程设置。

一 心理契约的概念

心理契约一词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的管理心理学家Argyris于1960年在《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提出, 强调在员工与组织的相互关系中, 除正式的雇佣契约规定的内容外, 还存在着隐含的、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近年来, 我国有关心理契约的研究呈纵横双向研究趋势, 不仅向理论本身的深层意义推进, 而且研究范围也迅速从企业拓展到高等院校等非营利性组织, 研究发现:师生之间的心理契约研究对课堂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且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从心理契约的发展轨迹来看, 目前存在两个学派的学术争论, 一个是以Guest、Conway、Herriot等为代表, 从双向视角来研究心理契约, 认为心理契约是“雇佣双方对交换关系中彼此义务的一种相互期望”;而后期的Rousseau学派对心理契约概念重新界定, 认为心理契约仅有一个主体, 是“员工单方关于雇员和组织之间交换协定的个体信念”。针对高校的影视赏析课堂, 笔者倾向于前者的双向视角, 即心理契约研究应尊重主体双方彼此的心理预期。

二 影视赏析选修课的现状

考虑到语言学习中文化熏陶的重要性, 作为对大学英语必修课的补充教学, 英文影视文化鉴赏课程以一种喜闻乐见的模式呈现颇受学生欢迎, 几乎每所高校都开设有英文影视文化鉴赏课程。然而, 在实际教学中, 此课程也存在很多不可回避的问题。如教师不够重视与学生的互动环节, 大部分时间连续放映娱乐性电影;学生在观影之后, 没有充分讨论, 以至于输入的文化知识很快淡化甚至遗忘。针对笔者所在学校开设的英文影视文化鉴赏选修课程, 笔者调查发现, 学生对本课程的期望, 除了娱乐放松之外, 不少学生希望本课程有助于提高其英语听说水平、能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通过收集、整理学生期末对选修该课程及其收效的评价, 我欣慰地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该选修课让他们有所收获, 甚至68%的学生认为课程学习“收获很大”, 23%的学生认为“收获较大”, 不过仍有9%的学生认为“收获不大”。

三 影视赏析选修课的特点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会愿意学, 才有积极的学习态度, 才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形成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一旦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 又在多方面压力下被迫和被动地学习, 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 甚至形成厌学、弃学等恶性循环。在针对学习资料的调查中, 几乎所有同学都选择了“愿意通过影视作品或音乐来学习英语”。其实, 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影视作品本身就是一件珍贵的艺术作品, 它通过励志、感人的素材, 加之声、色、形、情相结合等手段极大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 给其注入正能量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感悟。

2.提供直观真实的语言环境

语言学家Chomsky认为, 人具有天生的习得语言的能力, 因而人只要置身于某种语言环境中, 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语言能力。而英国语言学家提出的情境教学法也强调“语言必须在情境中呈现和练习”, 使用语言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情境。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要尽量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外语氛围。英文影视作品虽高于生活, 但终究还是源于生活。原版英文电影中的语言是最接近现实生活的语言, 电影中的对话不像课本中那样刻意和正统, 它展现了不同的文化背景, 从而把学生带到真实的语言环境中, 使学生能较为全面地学习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并活学活用。

3.启发学生的思辨思维

一部两个小时左右的电影所包含的信息量绝非一篇1000余字的精读课文可以比拟。一部优秀的电影除了语言层面的精彩, 还包括拍摄角度、人物特色、情节设置等方面的编排, 这些都足以引发学生主动地、全面地联想、思考和评价。可以鼓励学生像影评人那样分析电影情节安排、点评演员的表现, 还可以像电影编剧那样根据自己的理解改编或续写结尾。教师甚至可以挑选一个辩论性强的话题, 让学生充分辩论, 启发、训练和提高其思辨能力。

4.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

传统英语课堂主要以综合英语为主讲教材, 其中不乏较有深度的议论文, 但内容较为枯燥, 教学方法也相对单一。由于影视鉴赏课程材料的生动性, 其教学方法也可以灵活多变。根据不同体裁和风格的影视教材,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如听写、配音、角色扮演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根据影视情节,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情节描述;针对较有争议的影视作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激烈讨论, 举行辩论会等。

四 英文影视文化鉴赏选修课中师生间的心理契约

1.英文影视赏析选修课中的心理契约

心理契约是当事人未通过某种显在的形式直接而明确地表达, 但却通过各种心理暗示的方式, 使双方相互感知并认可各自的某些期望, 进而形成的一种隐形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从一般心理契约的定义出发, 英文影视文化鉴赏选修课堂上师生间的心理契约应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 师生双方各自的心理预期。师生的心理预期在此语境下指教师和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内容和效果、师生相互之间的预测和期望。经笔者调查和整理, 将英文影视文化鉴赏选修课的师生心理预期汇总如下表:

第二, 师生间存在相互期望并通过心理暗示形成默契。从上述师生心理预期表可以看出, 师生之间并非所有的预期都为相互预期并能被对方所认同或接受, 只有当师生相互之间通过暗示认同并接受了对方对自己的某些期望时, 师生双方才能就某些方面的相互责任达成默契。需要注意的是, 这种默契并非都是正面的, 如果一方通过暗示释放负面信号并为对方所接受认同, 同样可以达成负面默契, 甚至形成恶性循环, 成为影响课堂氛围和课堂效果的最主要原因。如学生通过缺课、睡觉等方式暗示自身的厌学态度, 而如果任课教师也采取漠然、放任的态度, 便向学生发出了对此认可的暗示, 师生双方消极颓废对待课堂的默契便很快形成。由此可得出结论, 一种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来营造, 而阻止一种沉闷课堂氛围的产生, 教师单方面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 在达成默契的基础上形成各自的权利义务关系。尽管作为选修课, 英文影视文化鉴赏课并不像其他必修课那样具有诸多的要求, 但也绝不意味着学生和教师在课程中可以处于随意的无拘束状态中。师生间的相互期望转化成一种彼此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种相互的权利义务关系在师生的博弈中或师生的配合中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 起到了“隐形”纪律的效应。与实际的纪律相比, 它能对正常的课堂秩序和教学进行起到更大的规范作用, 对师生起到更大的约束和激励作用。

2.英文影视赏析选修课中心理契约的作用

心理契约不仅能合理解释个人和组织的行为动因, 也是提高个人和组织行为效率的最佳方式之一。在英文影视文化鉴赏选修课中, 师生间的心理契约是影响课堂上和课下师生行为和态度的重要因素。一个积极正面的心理契约就像是联系师生的心理纽带, 不但能够减少教师对课程内容安排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更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满意度, 实现学生对影视英语学习的高度投入, 增强课堂组织活动的凝聚力。

第一, 心理契约的约束作用。英文影视文化鉴赏选修课上的无形的心理契约较之于有形的纪律能在更深层次上对师生课堂行为起到规范作用。不同于必修课, 英文影视文化鉴赏作为选修课, 由于其听课学生数量的众多, 不论是在学生出勤的统计、课堂秩序的维持还是课后作业的督促方面, 一般性纪律能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如出于对影片播放连贯性的考虑, 课间休息常做灵活性调整, 从而使大批学生在影片放映过程中借故离开或逃课, 既干扰了整个课堂的观影气氛, 又使任课教师对其无可奈何。因此, 授课教师如果能根据学生实际科学地设置授课节奏, 根据学生期望成功把握题材选取, 根据学生反馈合理调整课程安排, 学生的需求被满足, 学习兴趣被激发, 学习热情被带动, 从而与教师达成默契, 那么这种心理契约所形成的“自律”效应显然胜过所有纪律。

第二, 心理契约的修复作用。传统的英语课程授课模式只是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客体, 只考虑语言知识的讲解和灌输, 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输入”, 追求语言知识的系统和全面, 而忽视了教师引导学生“内化—输出”这一环节, 最终导致学生的词汇或句型的知识储备并不少, 但却不能娴熟地运用语言知识的现象。从本次问卷调查来看, 学生并非对英语没有兴趣, 事实上也非常希望自己能用英语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说明学生对英语课存在积极的心理预期;而教师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 也是希望学生予以积极配合、主动运用, 也存在积极的心理预期,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讲, 两种心理预期不谋而合, 之所以没有达到理想的教与学状态是由于缺乏某种修复或沟通手段, 这种修复手段不仅包括能够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或者令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材料或媒介, 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师生之间积极的心理预期明朗化, 在课堂上形成正面力量鼓励双方面对 (而非回避) 教或学的瓶颈问题, 再施以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沟通模式, 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理想状态。而影视文化鉴赏这门课程就是理想的学习媒介, 心理契约理论即是明朗师生之间积极心理预期的理想的理论指导。

第三, 心理契约的激励作用。通过观察和证实, 笔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即学生学习积极性和配合程度跟上节课所播放影片的吸引力和有趣程度呈正相关。也就是说, 如果学生对上节课所播放影片反响强烈, 就会拿出积极热情的态度迎接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影片, 而本节课学生的观影效果又会对下节课的课堂气氛产生直接的影响, 以此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因此, 授课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影片题材实现对学生课堂学习反应的“操控”。如果需要讲授的内容相对枯燥, 可在上一节课放映相对轻松的影片做好前期铺垫, 同时下一节课继续放映轻松影片, 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处于一种充盈的状态。

五 英文影视赏析选修课中的心理契约的构建与违背

Rosseau认为心理契约的构建是期望双方对彼此相互权利义务的理解或有关信念的构建, 她在2004年根据时间结构与任务需求两大相关因素, 将心理契约分为四种类型, 分别是:

相应的, 在英文影视赏析选修课中, 同样需构建上述几种类型的心理契约, 如下图所示:

1.交易型心理契约

交易型心理契约指建立在直接交换基础之上的, 契约双方抱有明确且具体的目的, 期望通过付出获取即时回报, 双方参与具有直接性和有限性的心理契约。由于本门课程的选修特性, 一旦学生在选修课系统上选择本门课程, 交易型心理契约就已建立起来:学生要以保证出勤、遵守课堂纪律和达到课程要求为“代价”换取教师给予的学分。因此, 在第一节课, 任课教师很有必要向学生着重强调纪律要求, 强调对违反纪律的惩罚措施, 明确成绩的考核办法, 对于成绩和学分等学生们直接关心的问题, 消除其疑虑。同时要在随后的课程中强化对出勤的监督和对课堂表现的考评, 实现学生长期有效的“自律”。当然, 交易型心理契约仅仅能在控制缺课、逃课等现象方面起到有限的作用, 是一种较低层次的心理契约。

2.关系型心理契约

关系型心理契约以师生间情感交换为基础, 一旦形成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此种心理契约下的学生对课堂活动的配合度和忠诚度较高。相对于交易型心理契约的“约束”作用, 关系型心理契约更能发挥“激发”作用。在调查中发现,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修影视赏析课是因为想在繁重的课业之余能通过影视文化鉴赏的方式舒缓焦虑的学习心态, 调节紧张的生活节奏。并且, “编外”学生抱着休闲娱乐的目的主动来听课的情况也很常见。授课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需求, 以此为契机营造积极活泼的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实现与学生在情感上的“亲和”。笔者发现, 学生们对英文影视剧的兴趣点多集中在欧美最新上映的大片, 爆笑喜剧、校园浪漫等题材的影片上, 甚至是对其某个片段的放映也能瞬间扭转沉闷的课堂氛围。因此, 将赏析的主要目标锁定于上述题材, 将真正有利于实现寓教于乐。

此外, 师生间的交流也是构建关系型心理契约的重要方式。除了学生对课堂效果的定期反馈, 师生间对于电影内容的互动式探讨, 教师根据课堂反应对授课方式的调整, 还有很多其他方式有待探索。曾有教师鼓励学生推荐影片, 并组织学生通过投票的方式选出最受欢迎的几部作为赏析的内容, 不失为一种值得借鉴的方法。

3.平衡型心理契约

平衡型心理契约是一种动态开放的心理契约关系, 以教师对学生高质量的知识传授和学生对知识的高效习得为条件, 契约双方对彼此有着较高的对等期望值。在英文影视文化鉴赏选修课的学生中, 有相当一部分是抱着纯粹学习的目的选这门课的, 他们或希望在这门课上提高自身的听力口语水平, 或希望进一步强化自身的英文基础, 或希望通过观影学习到新的理念和思维方式, 或希望了解西方国家的语言文化。总之, 他们希望影视文化鉴赏课程能为其未来发展提供长久的益处。对这类高期望的学生, 如果仅仅靠放映一些娱乐片来打发, 显然无法满足其求知若渴的期望。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课堂内容设置上在兼顾趣味性的同时保证知识性。在影片赏析的环节能够选取知识蕴含量大、文化代表性强、语言素材丰富的影视片段进行精深讲解。同时, 根据学生学习基础的不同或学习兴趣的不同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 各学习小组可以承担难易度不同的口语听力学习任务进行练习, 授课教师也可在课下对其进行相应的指导。另外, 授课教师也应加强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 从而能对教授影片种类或片段的选取有精准的把握, 能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 针对新出现的问题, 对课程内容进行及时调整, 并推动师生间的心理契约由交易型、关系型向平衡型转变。

摘要:在常规的英文影视文化鉴赏选修课中, 广大师生通常都将其影视内容视为娱乐消遣, 对其文化元素和学生的心理反应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尝试在英文影视文化鉴赏选修课教学中引入心理契约理论, 对英文影视文化鉴赏选修课教学过程中心理契约的形成进行探讨, 进而对课程的教学提出建议, 以便日后更好地开展类似教学。

关键词:心理契约,英文影视赏析,选修课

参考文献

[1]曹威麟、段晓群、王晓棠.高校师生双向视角心理契约相互责任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 2007 (6) :105~109

[2]王柯.影视英语听说教学法的探索和实践[J].科技信息, 2010 (17) :156

[3]曹威麟、朱仁发、郭江平.心理契约的概念、主体及构建机制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7 (2) :132~137

文化鉴赏 篇10

1 西方电影鉴赏课程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

1.1 提高学生了解文化的热情

从以往的实践经验来看, 在语言学习的过程当中, 将语言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当中, 能够强化学习者对于语言本身的理解, 这与语言学习的规律也是相契合的。更为重要的是, 这也有利于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具有画面性的电影在学生语言听力方面具有较大的帮助, 和同样的听力材料相比较, 前者对于学生更加具有吸引力, 在声音与画面的双重作用之下, 学生也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当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特别是在一些电影当中, 存在着较为夸张的对白和动作, 以及相关图片的辅助性作用, 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强化理解, 激发兴趣。

从英语教学方法这一层面上来看, 教学活动当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直观性。开展西方电影鉴赏课程就能够完全符合这一原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音像结合的英语教学方式能够更为直观地展现出来相应的语言信息, 使得学生的感官被充分调动起来。

1.2 帮助学生了解英美文化

从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上来看, 教师对于西方国家文化的介绍相对较少, 即便是能够意识到西方文化对于教学的重要性, 却依旧存在着讲解较为死板、抽象、笼统的情况, 并不能够帮助学生彻底地领悟其中的道理。但是电影当中所反映出来的往往是一个国家或者是民族当中最为直观的生活, 借助于西方电影鉴赏课程, 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了解西方文化,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当中存在的弊端。因此, 在实际教学活动当中, 需要有效坚持语言和文化并重的原则。通过对于西方电影的鉴赏, 学生在受到感官影响的同时, 在教师的点拨下, 学生就能够更为全面而灵活地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譬如说, 学生对于“你很酷”这句话进行翻译的时候, 往往直接反应成“You are very cool!”, 但是, 可以在英语鉴赏课当中, 学生试看《小鬼当家》中的一个片段, 学生在相应的片段当中, 能够听到“You are extremely cool!”这句话, 这样就能够对于地道的语言产生深刻的印象。

1.3 形成语境化教学

语言教学一旦与语境脱离开来, 那么必然会使得学习者陷入到一个学习的盲区当中, 不能够得到最准确的语言知识。西方电影鉴赏课程当中, 采用的是原汁原味的西方本土电影, 其中所蕴含的知识不仅丰富, 而且在实现语境化教学的过程当中, 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譬如说在美国电影《欢乐满堂》当中, 一个明显的亮点就是一些笨拙可爱的角色, 所以, 在这种语境之下, 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俚语当中“狗”的意思是褒义的, 譬如说“Every dog has it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日) 。

2 西方电影鉴赏课程在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当中的运用策略

2.1 正确看待西方电影鉴赏课程的作用

当前, 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 都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影视方面英语课程, 但是, 从整体上来看, 绝大多数高校对于这一类的课程并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无论是在教学目标的树立方面, 还是教学内容的设定方面, 都有待于加强。而对于一些并非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 即便是有兴趣学习这一课程, 但是由于专业上的限制, 其并没有机会接受系统性的培训。基于此, 学校及教育者应当对于这门课程予以一定的重视, 使得学生能够在这门课程的学习当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2.2 重视西方电影鉴赏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联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西方电影鉴赏课程是为专业课程服务的, 二者共同作用, 促进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因此, 应当重视二者之间的联系, 尤其是在课程的安排上面, 应当根据传统专业教材的内容, 选择相对应的电影来鉴赏, 二者相互补充。在这一过程当中, 还可以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 创造更为优良的教学环境。

2.3 创造真实情景, 挖掘学生理解力

在西方电影鉴赏课程当中安排相应的教学活动, 能够有效地将西方文化呈现出来, 进一步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具体来说, 教师可以结合电影当中所剖析出来的社会现象或者是人物关系, 让学生进行分小组讨论, 这就能够有效帮助改进学生的语音语调, 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还可以让学生进行部分内容的背诵, 对于其中所涵盖的文化差异进行分析, 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事实上, 影视教学本身就蕴含着较为原始的口音和相对真实的文化氛围, 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了有效地激发, 其语音运用能力也必然会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层面上来。

3 结语

总的来说, 英语电影当中所蕴含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 并且具有较为鲜明的文化特色, 在英语教学活动当中, 有效借助西方电影鉴赏课程的优势, 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对于教师来说, 可以适当地借助多媒体技术和课堂活动, 加深学生对于电影内容的理解, 潜移默化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庄章玉, 王庆萍, 戴丽凤, 等.欣赏英文电影培养学生英美跨文化交际能力[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 36 (11) :133-134.

[2]常俊跃, 金琳, 刘诗宇.国别文化课程对高职院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的影响[J].语言教育, 2016 (2) .

文化鉴赏 篇11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多元文化;作用

0 前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部门对多元文化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价值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同时也依此从文化的视角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思考,并开始将文化融入日常的教学情境中,从而促进教育实践及教育事业的发展。而音乐作为文化传播与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开展多元化的音乐教学已成为目前音乐教学中的首要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有效将多元文化运用到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既可以帮助学生开阔其音乐视野,还能够锻炼学生音乐鉴赏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得音乐教学的水平与质量得到提高。

1 高中音乐鉴赏中融入多元文化的必要性

多元文化即各地区及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在持续融合与共同发展中所逐步形成的。而在我国的新课程标准中,对高中音乐教学的目标有很具体的说明,高中音乐教学须涵盖所有学生,重视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全面培养学生各类型的兴趣及爱好,在音乐鉴赏课堂中对学生开展爱国情怀的教学,通过音乐鉴赏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时刻思考多元文化价值的观念,从而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随着全球化的稳步发展,当前国际上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也日益增多,因此,各个国家对本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也更加重视,其中,音乐就成为保护各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更好地加强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在当前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欣赏不同区域、不同种类的音乐文化,在交流中逐渐强化对文化的保护意识。此外,在进行音乐鉴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须充分运用多元化的音乐文化,以此促进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并增强其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因此,多元文化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中的渗透,是极其重要的。

2 高中音乐鉴赏中融入多元文化的有效措施

2.1 突出多元文化在高中音乐鉴赏中的运用

重视多元文化才可以确保文化的多样性,多元文化的特点使得音乐的内容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中,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还要了解各个地区的传统特色、风土人情及风俗习惯等。在掌握了这些知识的情况下,进行音乐鉴赏教学就可以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还可以使其体会、认知到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

比如,教师在开展《小白菜》这首歌曲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了解河北地区的传统文化,再结合歌曲背后的故事,就可以让学生根据多元文化更好地学习音乐,同时体会到多元文化的重要性,这样不仅可以轻松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使学生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及洞察力的提升。因此,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需要以审美和文化作为教学原则,将音乐作品中的艺术美和文化美充分体现出来,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运用多元文化学习鉴赏音乐。

2.2 提升学生运用多元文化鉴赏音乐的能力

音乐鉴赏教学与音乐欣赏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在鉴赏音乐作品时对多元文化特点及价值的肯定,可以使其体会到音乐精神,同时促进教师音乐鉴赏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改变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让课堂变得更生动,先欣赏音乐,再鉴赏音乐,通过丰富精彩的多媒体课件,向学生直观地展示出音乐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情感上与音乐产生共鸣。教师在对不同的音乐作品进行教学时,要分析这些音乐作品的结构、风格、曲调及音乐背景,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与多元文化相融合的音乐内涵,并感受到不同音乐作品表达的情感及特点。

比如,在学生欣赏西北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时,教师应带领学生根据西北地区的地域特点及该地区少数民族的风俗及性格,对西北歌曲的特点进行分析,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从歌曲中体会到高亢豪放的气势、高原壮丽的景观及西北地区人民直爽的性格。只有学生真正学会自主思考,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运用多元文化鉴赏音乐的能力,也才能使其真正意识到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同时,学生在进行音乐鉴赏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加强其团队协作的意识,更好的帮助教师提升高中音乐的教学水平与质量。

2.3 充分理解多元文化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中所起的作用

近几年,多元文化在各个领域中的渗透逐渐增多,这也给高中音乐鉴赏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元文化,在教育领域一直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其中有些教育工作者认为,将多元文化融入高中音乐教学中,不仅可以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还能够丰富高中学生的音乐课堂,使学生了解并学习到更多、更全面的音乐知识;而其他教育工作者则认为,过度运用多元文化可能会造成传统音乐的消失,使我国传统音乐的知识及内容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失去地位。要想结束争议,使这些持反对意见的教育工作者更加接受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元文化,这就要求高中音乐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理解多元文化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中所起的作用,认识到多元文化在音乐鉴赏中的渗透,不是为了驱逐我国的传统音乐,而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将其他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进行比较,从而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及保护意识,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音乐鉴赏中合理有效地运用多元文化。

3 结语

在高中音乐鉴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地将多元文化融入音乐鉴赏当中,进而让学生通过对各个地区的音乐进行学习,增强其对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程度,并形成深刻的保护意识,真正认识到保护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必要性。同时通过学习音乐鉴赏,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鉴赏能力的提高,对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进行理解,发自内心地热爱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文化鉴赏 篇12

一、聚焦语文元素,选择适切鉴赏点

1. 朗诵吟咏,体悟音韵的和谐

鉴赏离不开美读,美读就是在读时将文本的情感传达出来,本身就是进行语言审美的一种重要手段。教材中的课文,语言都是很美的,尤其是名家名篇,有的音韵铿锵,令人振奋;有的音韵舒展,使人沉醉。但是到了中高年级,在关注内容的同时,我们还要关注语言的形式。例如,第九册《黄山奇松》一文中的这一片段: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多形式反复读,体会分号的作用,发现“屹立、斜出、弯曲”为一组,“仰、俯、卧”为一组,“状如黑虎、形似孔雀”为一组,时而双音节,时而单音节,时而多音节,读起来起伏变化、匀称和谐。发现语言的特殊形式之后,再次通过朗读,来加深印象,“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

2. 增删调改,推敲词语的准确

词语是构成句子的基础,是文章的建筑材料,也是语文教学的起点。优秀的文章,在词语的锤炼上都是下了大功夫的。教学要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咀嚼内涵,品味用词的传神精妙。例如,第十册《爱如茉莉》一文中,“……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这里的“探”字,通过和“照”“射”比较,体会阳光也被父母执手而眠的温馨场面感动,而不忍打扰的人文情怀,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加一加、减一减、调一调、改一改”等方法,引导学生将那些“特殊的表达形式”与常态的、一般的表达形式去比较,去品悟,引导学生从前后两种不同的语言比较中,体会表达效果的优劣。

3. 沟通形意,品味句式的丰富

文本的言语形式有着巨大的审美价值。我们常说“一句话,百样说”。同一个意思,作者为什么要这么说,不那么说?同样的意思,作者为什么这么写,不那么写?在重要的地方,教师可以故意停顿设疑引发学生思考。例如,第十册《大江保卫战》一文中开篇一段: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教师指名学生阅读,在理解文章的内容之后,引导学生整合形式和内容来有所发现。学生通过观察、朗读、交流,发现句式由短而长,就像奔腾肆虐的江水,一浪高过一浪地涌来,渲染了一种灾情急迫严重的气氛。在这里,根据表达的需要,作者使用了由短而长的句式,形成一种错综美,继而可以生发开去。有些时候,根据表达的需要,我们可以采用非常整齐或相对整齐的结构,形成一种整齐的美,如前两课《月光启蒙》中夏夜的环境描写: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

4. 想象体验,揣摩修辞的生动

为了使语言富有表现力,修辞的使用十分重要。小学常用的修辞有比喻、比拟、夸张、排比等,这些修辞方法的使用在语文教材中随处可见。如第十册《灰椋鸟》一文:“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少女穿上盛装翩翩起舞的情景,将文字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进入到美妙的意境中,体会夕阳下灰椋鸟的美丽,感受作者对灰椋鸟的喜爱,从而领会比喻的恰当生动。

二、敞亮文化元素,提升适度鉴赏力

1. 心临其境,引起情感共鸣

任何文本都是情境的产物,作者在文章中透露出来的心境和态度乃至作者的处境都会成为解读文本的通道。因此情境还原就有两个角度,一是还原作者的心境态度,二是还原写作背景。例如,第八册《番茄太阳》一文,特级教师薛法根是这样有机渗透写作背景的:

师:(指读第一自然段)卫宣利阿姨在第一自然段里告诉你什么了?

生:我觉得她告诉我们她生活很艰难,心情也很差,灰暗无比。

师:对,她告诉你她生活很艰难,心情灰暗无比,但是,她还有一些话,没有跟你讲。卫宣利阿姨,在十七岁那年,遭遇了一场车祸,她的双腿瘫痪了,再也不能够自己走路了,只能拄着双拐。现在你再来读这段话。

(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你看,这次的朗读,就有了变化,因为,她知道了卫宣利阿姨遭遇的不幸。老师还要告诉你,24岁那年,卫宣利阿姨因为婚姻,跟自己的父亲大吵了一架,离家出走,一个人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以写作为生,但是投出去的稿子,常常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体会一下,再来读这段话,相信你会读得更好。

(生更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读得好吗?掌声!

(众生鼓掌)

师:了解了一个人的身世,知道作者她在告诉你什么,在倾诉什么,你的朗读就会读得好,现在自己练习读一读。

教学中,用薛特分层提示写作背景,披情而入文,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进入语言文字所构建的情境中去,情动而辞发。一头紧扣文本,一头激活学生内心情感,水乳交融,令人叫绝。在对时代背景和人物形象的文化改造中,鉴赏性阅读才能底气十足。

2. 追本溯源,体会语言传承

古现代汉语一脉相承,课本中的有些语言文字和表达方式,承传着民族的文化之美。透过一个“男”字,我们可以看到农耕时代的影子;“月亮”一词,又能勾引起中国人多少的联想!著名语言学家夏丏尊说:“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的反义,‘田园’不但只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看到‘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功、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趣……”如《石灰吟》的教学,从石灰不畏“千锤万击”和“烈火焚烧”,即使“粉身碎骨”也要在人世间留下清白的形象,想到“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屈原,想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想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教学中,教师就是要扣住语句表达上可以玩味的地方,共同追寻语言文字的历史渊源,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的源远流长。

3. 通感意会,实现审美熏陶

小学教材中,叙述、描写类的文章特别多,从而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可供审美的直观形象,如形形色色的人物,千姿百态的景物,还有美不胜收的人文景观。要发现、挖掘作品中的美,来获得美的享受,就必须关注学生多感官的联合参与,打通眼、耳、舌、鼻、身的界限,将书本上的文字变成生机盎然的形象,如以音乐的节奏和情绪来渲染氛围,用精美的图画来展示形象,借恰当的视频来再现情境,让角色扮演来丰实感悟,辅生动的语言来升华情感,感受自然美,领略艺术美,体验情操美,全方位实现美的熏陶。

三、融通,教学穿行在语文和文化之间

1. 课内外互助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赋予语文教学宽广的界域,发掘课程资源成为了许多老师的自觉行为。课堂上适当引入课外资料,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打通语文和文化的壁垒提供了有效策略。如第十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的教学,适时出示资料“李陵事件”和“酷刑”资料以及《报任安书》片段,能更充分深入地体会到司马迁那种生不如死的绝望,就能更好地理解他发愤写史背后的艰辛与坚忍,为其忍辱负重终成《史记》的勇气与决心叫好。在这里,课外资料与文本资源交相辉映,为学生的阅读打开了另一扇窗,窗外,有更广阔的天地,有更迷人的文化。

2. 言与意兼得

语文课程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教学的聚焦点应该回归到言语形式,即怎么说、怎么写,而不仅仅是说什么、写什么,从而使学生获得可以迁移的语言运用能力,这已经成为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但是,正如特级教师窦桂梅说的那样,什么样的文章要还它什么样的味道。阅读教学课上,读、悟依然是教学的主旋律,学生的有效表达和有效阅读是密不可分的。“用好课文这个例子”,就是从语言出发,赏析表达的情、理、意、趣,最终回到语言,欣赏语言本身的美。读进去,还要读出来,真正在文本中走一个来回,既重视内容中包含的语文元素,又精心提炼言语形式中的文化元素。

3. 情与理共生

钱正权老师曾提到:“语文课要重在建设两种趣味———情趣与理趣,有了这两种趣味才是完整的语文课。”反观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师,尤其是女教师,往往会掉入感性的漩涡无法自拔。笔者听过一堂《天鹅的故事》,年轻的女老师从课始到课末,都用高八度的语调深情颂扬老天鹅的舍己为人与天鹅群的同心协力,引导着孩子们也用这样的语音语调一遍遍地朗读,把学生感染得热血沸腾,之外,再也无他。“语文,除了感染、熏陶,还应为孩子留下点什么?”我们不禁要追问。语文课堂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生命时空,它不仅需要教师感性的点燃和熏陶,也需要理性的启发和诱导。

上一篇:农村小学班主任看法下一篇:创业公司股权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