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感悟

2024-10-12

鉴赏感悟(共7篇)

鉴赏感悟 篇1

●设计理念

《化石吟》这首诗歌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本单元的几篇文章都与科学密切相关, 内容丰富多彩, 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而《化石吟》作为第一篇课文, 应是引导学生走进科学宫殿的前奏, 所以要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科学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热情。

根据新课标对初中学生阅读教学的要求, 结合初一年级学生的特点, 立足于现有的远程教育技术条件, 在教学设计上, 一是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富有情趣的教学环境, 拉近学生与远古时代的距离,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让他们在自我鉴赏、自主感悟的同时, 心理得以发展, 感情得到熏陶感染, 思维得以撞击, 语言得以积累和运用。二是引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 使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

1. 理解、积累“骸骨、葱茏、幽雅、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等词语。

2.了解化石展现的亿万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

B.能力目标:

1. 理解诗歌内容, 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

2.学习快速默读、筛选、概括要点的阅读方法。

C.德育目标:培养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和爱科学、爱文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 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

难点: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 激活学生的联想想象思维, 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方法

教法:1.朗读法。2.联想想象法。3.论点拨法。

学法:1.自觉参与。2.自主探究。3.小组合作。

●课前准备

1. 利用网络或书籍查阅有关化石的资料。

2. 结合生物课了解生物的进化、化石的形成。

3.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生物图片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导入:同学们, 每当走进自然博物馆, 面对复原的古生物时, 思绪总会把我们带进曾留下生命痕迹的远古洪荒。冰冷的化石却是昨日生命信息的演绎, 述说着亿万年前那奇幻的神话。诗人张锋以优美的语言, 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化石吟》这首诗。 (板书课题)

下面请先欣赏小话剧《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学生自编自演的小话剧, 老师再配合学生的话剧表演, 用多媒体播放关于古生物化石图片, 开阔学生的视野,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课堂氛围。)

第二环节诗歌朗读初步感知

我们欣赏完了同学们精彩的话剧表演, 观看了一些古生物化石图片, 下面我们美读《化石吟》这首诗, 看看诗人张锋怎样运用拟人手法及优美的语言, 富有感情地赞颂这些会讲话的奇异化石的。

请首先听老师的范读, 注意体会朗读诗歌时的语气、语调、节奏和重音等。 (多媒体播放老师的范读录音。)

请同学们分组合作交流设计最佳美读方案, 请各小组推荐代表到讲台前朗读诗歌, 其他小组同学注意领会并给予点评, 多提优点给予鼓励。

第三环节品味鉴赏深入理解

《化石吟》既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 更是一首优美的科学诗, 下面我们对它进行品味和鉴赏,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诗歌, 筛选信息, 概括要点, 积极探究交流:

(语文阅读教学让学生多形式地阅读, 读悟结合, 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自主、合作地探究诗歌的内容和首尾呼应的结构美。)

先设想下列问题, 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再确定:

1.诗文题中“吟”含有什么意味?诗中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 “吟”本是古曲诗歌的一种名称, 这里是赞颂的意思。本诗表达了诗人的赞颂之情, 通过对化石的赞美来赞美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2.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明确: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 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赞美了自然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情感, 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能力。)

3. 诗歌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大意。

明确:第一层 (1-2节) :通过发问, 引发想象;

第二层 (3-6节) :具体抒写, 无限遐思;

第三层 (7节) :回应发问, 照应开头。

4. 从诗歌中找出你喜欢的一句, 品味赏析一下, 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5. 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诗中提到的古生物, 可以说包括了海、陆、空全方位立体的古代生物世界, 假如我们通过时光机器, 漫游到了那个世界, 你看到的应该会是一幅怎样奇丽的画面?

下面我们小组讨论, 想象一下远古那神奇的世界, 看谁的想象合理奇异, 描绘得优美动人。

(在阅读教学中,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宗旨在于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进一步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情感, 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6. 引导学生理清写作思路, 感受诗歌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美。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板书设计:发问想象—遐思飞跃—回答呼应;神奇景色—人类伟大—赞美科学)

《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 展示了人类对化石的研究成果, 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从而赞美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诗中一系列的疑问将人类带入了奇幻的神话般地生物世界, 又用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全诗结构完整, 首尾呼应, 节奏鲜明, 声调和谐, 音乐性强。

学生集体朗读诗歌, 再次领会感悟。 (学生朗读诗歌时, 多媒体播放音乐, 让学生再次体会远古那神奇的世界。)

第四环节课堂练习拓展延伸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注音:

奇huàn () guǒ () 藏

骸 () 骨潜 () 行

档 () 案猛犸 ()

2.解释下列词语:

海枯石烂:骸骨:

幽雅:日转星移:

葱茏:

3.化石的故事“令人神往、惊讶”, 大家在查阅了有关资料, 学习了本文后, 有何感想呢?畅所欲言地表达出来吧。

(课件展示上面的练习题, 学练结合, 促进积累, 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巩固学习成果。)

结束语:科学家研究保存了古生物生命信息的化石, 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诗人张锋以一首科学诗《化石吟》, 饱含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 引领我们去遨游了那远古洪荒、沧海桑田的世界。在自然面前, 生命是何等的脆弱;在科学面前, 生命又是何等的神奇!同学们, 愿这首诗不仅给你们带来文学的享受, 也给你们带来探索科学世界的动力。让我们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保护地球上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 为了碧水蓝天、花红草绿, 珍爱我们生活着的这个星球吧!最后让我们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结束这次神奇之旅:请欣赏歌曲《木鱼石的传说》。

●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能帮助老师进一步积累教学经验, 不断走专业发展的道路, 不断成长。)

《化石吟》的一点体会: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 与老师们共同探索新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最佳途径, 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结束了“一根粉笔、一支鞭, 一篇课文讲几天”的乏味局面, 我用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上了这节课, 取得了出人意料的良好效果。

这节课总的看来, 我觉得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接近素质教育对新课程与方法的要求, 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感到较成功之处是:

1.本课授课过程中, 学生对于化石的形成过程中, 以及它对研究地球历史以及生物变迁过程缺乏必要的理解, 但却充满了好奇心。课前我布置学生们进行的资料查阅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学生还自己编排了一个小话剧《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产生探究这首诗的欲望。同时, 我找到一些十分珍贵的恐龙化石、猛犸、鱼化石等图片, 利用多媒体播放化石图片, 这些生动、逼真的东西, 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唤醒了他们探索的欲望, 使学生带着激动、兴奋、急切的心情去探究课文, 使课文的学习成为一个颇有意思的探究过程。

2.在教学中注重了诗歌韵律的教学, 在朗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 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朗读。我觉得诗歌教学, 采用这种方法效果较好。这首诗节奏鲜明、声调和谐, 富有韵律美。同时运用拟人手法, 以第二人称“你”称呼化石, 亲切自然, 字里行间流露赞叹之情。我主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以朗读帮助理解, 在熟读的基础上, 调动学生积累的生物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 理解诗歌内容, 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音乐美, 激发学生爱科学、爱文学的热情。

3.在研读赏析和拓展延伸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探究诗歌的内容要点和首尾呼应的结构美。引导学生自觉参与、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突破难点。拓展延伸中, 鲜明地体现了想象的层次性, 如“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 你有何感想?”“你最喜欢哪一句?品味赏析一下, 说说理由”, 这些内容激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让学生畅所欲言, 让学生发挥想象谈谈“逝去万载的世界”是怎样的世界。依据现存的化石推测逝去的世界, 依据科学的分析想象神秘的故事, 在合理的联想想象中引发学生的思考, 激发他们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4.我觉得这节课, 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结合的特点。如, 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和感悟, 让学生认识到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重要;让学生产生科学钻研的精神, 产生求知欲等。对课文知识性问题的探究, 体现工具性。

5.本节课能够进行生物知识、地理知识和语文的合作教学探究, 辅助多媒体实施教学, 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成果。另外, 板书设计方面也有较强的概括性和艺术性。

总之, 这节课虽不是很完美, 但在贫困山区的学校能积极进行课改实验教学, 推行新课程改革,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教学也是很难得的。这节课也将永远地留在我的教学生涯中, 不断启迪我、激励我, 促我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鉴赏感悟 篇2

三十年来续旧游,山川无语自悠悠。

沧波浩荡浮轻轲,紫石崚嶒出画楼。

日月不知双鬓改,乾坤尚许此身留。

从今复起乡关梦,一片云飞天际头。

戚继光是明代的民族英雄。这首诗当作于诗人晚年回归故里山东蓬莱之时。

此诗开头“三十年来续旧游”,先从时间上着笔。自青少之时投军戎伍,到此次归来,屈指数来已有三十年了。回首往事,可谓感慨万端。着一“续”字,点明是重来。诗人曾自叙从组织戚家军始,即“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马上作》)一生之中多于紧张的军旅生活中度过而无暇游乐,辜负了美好的风光。而现在可以闲游。何以如此?此中实有原委。诗人几十年来征讨倭寇,屡建奇功,如嘉靖“四十年倭大掠桃渚圻头,继光挥军急趋宁海”,“先后九战皆捷,俘馘一千有奇,焚溺死者无数。”“四十二年四月”又杀敌“斩级二千二百还。“虽有友军配合,而继光战功赫赫,使戚家军名闻天下。可是臣佞售奸,若张鼎思之流“言继光不宜于北。”而昏愦的当国者“遽改之广东”,使继光郁悒不得志。后来“张希皋等复劾之,竟罢归居三年。”此诗即写于此时,继光被黜闲居,当然有暇可游了。“山川无语自悠悠”,将山川拟之以人,赋以情致。本来有御史傅光宅,上疏再荐,结果“反夺俸”。重臣尚如此,那么山川也只有缄口不语,暗自忧伤。悠悠,并非悠闲自得的样子,而应如《诗经·终风》:“莫往莫来,悠悠我思。”和《十月之交》“悠悠我里,亦孔之痗口”之“悠悠”,忧伤之意也。此句是景语,也是情语,泻情入景,以景写情,含蓄蕴藉,情深意远。

三四句,笔锋陡转,境界为之大开。“沧波浩荡浮轻轲,紫石崚嶒出画楼。”此句暗合诗题“放舟”,了无痕迹,照应缜密。那浩荡的缘波之上,漂着一叶轻舟,紫石的高山上有装饰一新的画楼。“波”以“沧”濡,言其水之澄碧。浩荡,言其广阔壮大。只有“轻轲”,方可言“浮”其上。紫石,指丹崖山,以“紫”着色,愈显其庄重绚丽。崚嶒,言山之高峻。画楼,指蓬莱阁,着一“出”字,将其阁“危栏缥缈接云宇,飞栋扶摇映斗宫。”(马思才《登蓬莱阁》)的巧设,写得真实而形象。遣词用字。锤炼精警。而且对仗工稳,是难得的佳句。

五六句“日月不知双鬓改,乾坤尚许此身留。”意谓不知不觉过了多少日月,自己已是银丝双鬓,垂垂老矣。但我仍还存活于世。“日月不知”,是不知日月的倒装。“双鬓改”,继光本不惧,曾有诗云:“但使玄戈销杀气,未妨白发老边才。”(《登盘山绝顶》)如果武力能消除外族入侵的战争危险,保卫国家的安全,我一直到老,终身在边塞上防守。可是现在的“双鬓改”,不是御敌守塞,而是被罢黜还乡,怎能不使诗人满怀愤慨,喟叹连声呢?但转而又想到虽老而身在,心情又为之一振,还是应以黎庶为重,再有所为才是。

七八句“从今复起乡关梦,一片云飞天际头。”青壮之时灭倭靖国的壮志复起,托那一片白云传情达意于朝廷,再欲杀敌报国,死而无怨。表现了诗人壮志未衰的英雄本色。

鉴赏古诗词 感悟妙趣乐 篇3

一、巧妙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新课导入是否成功,直接决定着整堂课的教学质量,因为良好的导入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学习兴趣倍增。因此,我们必须注重新课导入技巧,具体可以把握三个环节。

1 音乐导入,妙趣横生

初中生有着微妙的音乐心理,而音乐也对学生起着神奇的作用。在初中语文导入新课时,用音乐导入法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笔者在执教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导入时,就先通过多媒体播放了一首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长久》,许多学生喜笑颜开,竟然拍着小手跟着唱了起来,从而很自然地进入新课学习之中。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2 成语导入,引人入胜

假如运用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成语导入新课,就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例如,笔者在执教《陈涉世家》时,先在黑板上写了“揭竿而起”四个大字,并提问:谁晓得这个成语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话音刚落,大家迅速翻阅汉语成语词典,片刻,就有一位学生举手回答:秦朝的陈胜和吴广在大泽乡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号召戍边的士卒进行反抗暴秦的农民大起义。如此的导入,虽然简单,但言简意赅,效果显著。

3 点评导入,别具一格

当接触到一篇新的古诗词时,首先映入师生眼帘的是作者的姓名。因此,我们在介绍作者生平的基础上,可以借名人对作者的评价进行有效的导入。例如,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课时,可以借助苏东坡对王维的经典评价来导入:苏轼曾经在仔细阅读、分析王维的诗和画作之后,评论该诗说:“味摩诘之诗,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学生针对苏东坡的精彩评价,饶有兴趣地继续讨论,找出体现“诗中有画”特点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毋庸置疑,借助名人的评价导入,能使学生在初学时就抓住了作品最显著的特点。

二、注重诵读,培养学生感悟能力

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考利斯指出:鉴赏文学作品恰似开着许多窗户的一幢楼房,课堂三维教学目标不是让学生被动地顺着教师的那一扇窗户观望文学作品,而是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打开自己心中的窗户。“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是帮助学生打开知识之窗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阅读感受力的重要环节。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诵读时必须把握如下环节。

1 读通诗句

学生读通诗词是完成诵读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扫清诗词中的文字障碍,正确辨析多音字,才能准确流畅地进行诵读,为进一步理解作品夯实基础。例如,笔者在执教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时,先让学生自己轻声朗读,找出自己感到不确定的字音,许多学生找到两个多音字:骑(jì)、发(fā)。接着,师生进行互动,分析词性,明确读音,使学生加深印象。最后,让学生准确流畅地齐读,从而初步感知文本的意象美。

2 读懂内容

读懂内容,就是在疏通理解词意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探究诗词内涵铺好路。学生在朗读时一定要结合文本中注释初步理解课文,把带有疑虑的字、词、句画上记号,并拿出来供大家讨论解决。例如,在学习《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课时,不少学生提出“聊”是“勉强、姑且”的意思,说明“狂”虽是聊发,但缘自真实感受,突显了作者的豪迈之气。也有学生提出苏轼正值盛年(40岁)之际不算老,但作者自称“老夫”,其实与“少年”两字形成鲜明的对比,形象地流露出他内心郁积的情绪。学生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才能带着相应的语气进行诵读,教学效果更显著。

3 读透诗意

“文眼”是指最能概括大意、揭示主旨的关键性字词,它往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古诗词与现代文一样都有“文眼”,因此,学生只有抓住“文眼”进行仔细斟酌,才能品味古诗词的深刻内涵。例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最能体现豪情的是一个“狂”字,怎样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作者的狂放状态和意气风发的豪情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必须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找出突显豪情壮志的语句,不断感受到气势恢宏的场面、声势浩大的阵容和作者气宇轩昂的雄姿,逐步感悟到作者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三、用多媒体,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古诗词意蕴深邃,初中生全面掌握其深刻含义是有一定难度的。在古诗词教学中,合理渗透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全方位感知古人的思想情感,有利于获得更深启迪。例如,针对南唐后主李煜,我们通过网络渠道初步了解其人。李煜不仅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而且是整个词史上的杰出代表。作为南唐的国君,他在前半生的统治生涯中生活极其奢侈豪华,因而创作的题材比较狭窄,大部分反映宫廷生活、男女恋情和离愁别恨等内容。亡国后,悲凉孤寂的逆境使他的词作向思乡之情和亡国之恨转化,具有很高的造诣。李煜的绝命词《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无限思绪。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笔者就用多媒体播放邓丽君演唱的《几多愁》(由《虞美人》改编),学生在悦耳的音乐声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对作者描述的形象有一种真实的体验,并驾驭想象来领略自然流畅、和谐完美的意境,凸显了人世间喜怒哀乐的人文情怀。

四、品味修辞,领悟作者写作技巧

诗词与一般的散文体文章相比,尤其讲究修辞手法,如果学生对古诗词的修辞手法只是一知半解,那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鉴赏效果。古诗词的作者往往采用比喻、夸张和拟人等修辞手法把自己的情感形象外化出来。学生在鉴赏作品时,如果能仔细分析修辞的具体运用,就更能领悟作者丰富的意蕴。例如,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就是运用对比手法描绘山何依旧、世事全非的凄凉景象。春天本应鸟语花香,杨柳依依,花红柳绿,令人赏心悦目,但诗中描写的是草木丛生、凄风苦雨的境地。如此的对比运用,更强烈地流露出诗人忧国爱国的情怀。学生只有把握住诗词中的修辞手法,才能真正领悟作者的写作技巧,才能体会作品表露的真情实感。

鉴赏感悟 篇4

近十年来,我国的课程改革十分关注古诗词教学的发展,对古诗词鉴赏教学的研究越来越多。一线教师对古诗词鉴赏的教学内容有明确的了解和掌握,能够搜集到很多有关古诗词教学的辅助资料,但对古诗词鉴赏具体的教学目标的把握程度总体来说不高。作为高中这个特殊学段,古诗词鉴赏的具体目标应该是什么,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二、高中古诗词鉴赏研究现状

对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研究范畴,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关于古诗词鉴赏目标的定位;关于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的研究;关于古诗词鉴赏方法的研究;关于古诗词鉴赏内容的研究。

三、高中古诗词鉴赏目标研究意义

(一)古诗词自身价值

古诗词的认知、教育、审美等价值得到了教育家、学者的一致认可。孔子在《论语》中不止一次提到过学诗的重要性。他认为“不学诗,无以言”①,并且肯定了诗歌抒发情感、认识事物、人际交往、疏泄情绪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事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木兽草之名。②宗白华先生肯定了诗歌的审美陶冶的功能:“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③

(二)古诗词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价值

以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举例来说。人教版必修有五册,共选入课文有79篇,其中古诗词集中在必修二、三、四中,共22篇(诗14篇,词作8篇),占到接近28%的比例。在人教版选修系列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古代诗歌散文共48篇,其中有古诗词30篇。无论是必修教材还是选修教材,古诗词的比重体现出了它的重要地位。

四、高中古诗词鉴赏目标依据

(一)古诗词特点

我国古诗词,与外国诗歌题材相比,它蕴含了抒情性、高度凝练、表达含蓄、节奏鲜明、韵律和谐等特点。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些特点是中华民族沉淀的智慧结晶,需要我们感受体悟。

(二)语文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而古诗词教学的鉴赏目标,是让学生可以“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三)学生自身情况

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高中生处于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矛盾中,这个阶段是学生形成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古诗词鉴赏目标应使学生通过与先人对话,陶冶性情,追求高尚品格,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社会发展要求

国学热现象的出现,说明大众对传统文化、古诗词学习的强烈需要。而“中国梦”也要求高中生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古诗词中彰显的家国情怀、理想追求、高尚道德可以引导高中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五、高中古诗词鉴赏目标内容

(一)感悟优秀民族文化

古诗词鉴赏中,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热爱祖国、勤劳勇敢、团结统一、自强不息……树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弘扬民族文化,继承优秀民族精神。

(二)学做谦谦君子

1. 浩然正气。

通过古诗词鉴赏,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面对挫折,能够直面问题,不断改变。得意时,安详自若,失意时,乐观旷达。

2. 审美素养

高中古诗词鉴赏应该关注学生审美素养的形成,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加强古诗词诵读,在诵读中体验作品意象和意境,感受美、理解美。

3. 语文素养

通过古诗词鉴赏,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积累丰富的诗词知识,培养语感,提高高中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目标应该适应高中段的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要。使学生在感悟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践行君子品格、修养,提高审美素养、语文素养,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摘要:古诗词鉴赏教学目标是古诗词教学得以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从古诗词特点、语文课程标准、学生自身情况、社会发展要求四个维度确立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具体目标:感受优秀民族文化,学做谦谦君子。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君子修养,文学素养,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1]王世颖.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

[2]张爽.高中古诗词鉴赏策略[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3]游思源.高中生古典诗词鉴赏能力培养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5.

[4]蒙芳玉.高中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2.

[5]刘玉娟.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内容研究[D].合肥:安徽师范大学,2014.

文学鉴赏感悟 篇5

日本老舍研究专家伊藤敬一教授曾花了十多年的功夫,才逐字逐句地解读了《微神》中的象徵含意,虽然他说这只是一家之言,但亦可见其蕴含的深度。《微神》还有一层秘密,就是其中一部分是取材於老舍早年的初恋,文中那姑娘是老舍暗恋对象的投射。

1933年,老舍发表短篇小说《微神》,写的是主人公“我”和“她”的初恋,一段让人落泪的初恋。俩人家住不远,一并成长,相互爱慕却未表达。之后,她家中落,我下南洋,虽是内心牵挂,终将姻缘错过。待我回国,已是物非人非,她迫于生计,先是嫁人后沦为暗娼。我平添悔恨,又忘却不下,愿意和她将爱重新拾起。而此时的她,虽珍重心底爱恋,却知无法找回自己,病中无奈选择自杀,将最美的青春留在我的心中……

小说虽以悲剧收场,可开头写得极美,现实的光彩,梦境的美幻,让我充满欣喜和希望,如文所说:“爱情的故事往往是平凡的,正如春雨秋霜那样平凡。可是平凡的人们偏爱在这些平凡的事中找些诗意。”这一实一虚,一喜一忧,一来一回,一生一死,让故事冲满了张力。

读《微神》有感

来不及遐思,我要记下这短暂又刻骨铭心的思绪,致老舍——《微神》 故事叙述的是一对年仅十七岁的恋人,因家庭干预他们不能结合。等他到外地读书、到国外留学十多年后归来时,那个曾令他牵肠挂肚的她却沦落为一个暗娼。他想帮助她,虽然没有勇气说继续爱着她,但那颗放不下的心藏着几多复杂的情感只有自己知道。当他托人说还想娶她时,对方带给他的是大笑,这笑比哭更让人难受。心里那点美好的念想和牵挂都没有了,她选择了死亡。得知初恋情人故去的消息后,他来到她的灵前,两人手牵着手又有一段精彩的对话。这是梦中梦,情中情。她因母亲早亡,父亲抽鸦片烟,才不得不靠出卖肉体活下去。这些应该是从别人嘴里听到的,可作者将其变成阴阳对白,使小说更加生动和感人。

这是一个平凡的爱情故事,它之所以获得了成功,除了它带给我们的思考外,当然还归功于文学大师优美的语言和巧妙的构思,还有一点,我觉得就是老舍自己所说的“想必是世界上多数的事物是更缺乏色彩的”。是不是我们现在的爱情更加索然无味了呢?或许吧,因为我在小说中感触最深的还是两人的那份感情。越是没有便越是渴望,而小说,恰我们提供了一个寻找安慰的地方。

或许有人对她的自杀不解,何必呢?“我命定的只能住在你心中,生存在一首诗里,生死有什么区别?在打胎的时候我自己下了手。有你在我左右,我没法子再笑。不笑,我怎么挣钱?只有一条路,名字叫死。你回来迟了,我别再死迟了:我再晚死一会儿,我便连住在你心中的希望也没有了。我住在这里,这里便是你的心。这里没有阳光,没有声响,只有一些颜色。颜色是更持久的,颜色画成咱们的记忆。看那双小鞋,绿的,是点颜色,你我永远认识它们。”这就是她的回答!还是爱情惹的祸!

《断魂枪》简介

《断魂枪》写于一九三五年,老舍以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个性气质,及其顽强的承担命运的精神,通过沙子龙这样一个艺术形象,来反映清朝末年,辛亥革命前夕中国的社会风貌。

《断魂枪》一书包括了《离婚》、《断魂枪》、《柳家大院》、《月牙儿》、《阳光》五部小说。其中《断魂枪》写于一九三五年,老舍以其生于忧患、死于忧患的个性气质,及其顽强的承担命运的精神,通过沙子龙这样一个艺术形象,来反映清朝末年,辛亥革命前夕中国的社会风貌。传,还是不传?《断魂枪》里的沙子龙毅然选择了后者,那个枪炮隆隆的时代,火车、坚船、利炮、工业化生产......传统的记忆终于被历史碾碎,国人不需要再走镖,不需要再武艺,当沙子龙的镖局改成了客栈,他清晰地知道过往谋生的技艺是时候摒弃了,于是他不传,不传绝学,不传后人,只是在苍月下摸一把滑亮的枪。顺流而行,可至千里,沙子龙适时地改变了自己,虽舍了“神枪沙子龙”的美名,却安安分分地经营客栈,日子过得安稳。倘若逆流而上,死守镖局,必将惨淡经营,无处立命。识时务,成俊杰。这个智慧古人早就阐明,生存智慧,不可不循。

读《断魂枪》有感

《断魂枪》说的是三个拳师的故事,重点写沙子龙在近代社会急剧变化中的复杂心态。老舍善于把个人命运的小故事和时代变迁的历史大背景结合起来,在短小的篇幅里营造出了大格局。“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这本来可以是平淡无奇的叙述,但放在西方列强的枪炮惊破“东方大梦”的大背景下,内涵和寓意就大不同了。沙子龙的职业更换,他震动江湖的武艺和名声,他行走于荒林野店里的豪放事业,之所以如梦幻般一去不返,与西方列强东侵后引发的中国社会变 动密切相关,是历史大变局的反映。小说很典型地表现了半殖民地的文化心态。在小说中,断魂枪和它的拥有者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体。他们所体现的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都萃于他们的身上:儒家的,道家的,民间的,正统的,经历了历史的打磨,它精湛典雅;而正是由于经历了历史的风雨,它同样为历史所裹胁,它又很封闭。在短短五千字的描写中,一切都非常明显。火车代替了马帮,快枪代替了神枪,封建帝国的黄金时代已经如春水一般,东流逝去了。沙子龙握紧凉滑的枪杆,一枪斩断了自己的情思,不愧是“断魂”之枪。他的精明就在于用生命的惊变体会到什么是上一代的残物。月色的凄凉告诉他,放开自己 心中的一份情结,也就是对时代的一种报答了。

鉴赏感悟 篇6

在教学实践中,要落实新课标的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音乐教师,应当从教师的情感导向、人格魅力、创新精神以及教师的专业水平、综合能力等方面进一步提高自己。以下是我这些年教学工作中对于这一标准的实践经验。

一、有情感的教师才能带动有情感的学生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给人的情感比其他艺术更直接、更强烈、更深入人的情感世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首先应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的情感,使之产生共鸣,激发情感动力。只有当教师把自己的情感融入音乐之中,才能感染学生把自己的情感融入音乐之中,从而进入到聆听音乐的最佳状态。现在高中生学业压力很大,音乐课往往成为他们思想放松的一门所谓“副科”,而音乐本来就是一门比较感性的艺术,如果教师不能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的情绪,将音乐课上成死板的知识灌输课,学生又怎么能去听懂音樂当中所包含的深刻内涵呢?举个例子,我在一个下午有连续的三堂课,内容是一样的,第一节课明显学生还没从午休的睡意中缓解过来,而我经过半天的准备已经胸有成竹,所以一上课就激情四射地开始讲课,而学生也很明显被我的情绪感染,那些想打瞌睡的学生也不自觉地被我吸引过去,从而整堂课气氛就很好。但是到了第三节,同样的内容我有点疲劳了,讲课时情绪明显比较平稳,本该是最活跃的班级却死气沉沉,对所欣赏的作品毫无感觉,更别说理解了。再者,高中音乐鉴赏课程,充分的聆听感受与音乐分析是重点,尤其在分析音乐环节,要学生感受与熟悉旋律的特点,要求学生模唱,而这个时候往往遇到的情况是,学生不愿意开口唱,或者唱得很随意,无论是世界各国民歌、我国的戏曲、西洋交响乐作品,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如不能声情并茂地示范与带动,就很难调动起学生的演唱欲望,而无法调动起学生的演唱欲望,就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旋律的特点。所以,音乐教师自身的情绪是相当重要的,所以,笔者认为,高中音乐鉴赏课切勿上成大学传统音乐院校的欣赏课,教师不可带着教授的“范”讲述教学内容,所以,教师在上课时候,自身情绪的转换与控制,是相当重要的。

二、确立教师在课堂中的合作者、主导者、参与者身份

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将准备好的结论和答案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日渐丧失对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不能容忍说教,审美不能依靠灌输,音乐欣赏学习,是满足和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需要,师生之间必须建立在平等、谦恭和爱的基础上,才能唤起学生对音乐的激情,走进音乐的世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尽管音乐教师的音乐知识、欣赏能力要比学生丰富和强,但教师不能担任“独奏者”的角色,而要以“平等的合作者”的身份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乐于接受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不同见解,乐于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看法。如,在讲述法国印象派大师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时,一般的套路是先介绍作品的作者、背景,其次是聆听音乐、分析音乐、课堂活动。该模式虽然中规中矩,但是面对《波莱罗舞曲》这样旋律节奏重复性强的作品,学生往往听到一半就审美疲劳了。所以,在该课教学中,可以采用倒叙的方式,先做节奏练习,由弱到强的节奏练习,进而模唱旋律,询问学生对节奏与旋律的感受,感受他们对作品理解的角度,引导并告诉学生这就是整部作品的全部内容,进而激发起学生进一步了解作品的欲望,在完整鉴赏之后,再揭开谜底,究竟是谁创作了这首富有特点的作品呢,如此操作,使得整堂课学生充满了思考与想象,课堂气氛活跃。

三、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音乐欣赏①教学中,音乐作品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犹如繁花与绿叶的关系。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注意把音乐与有关的学科综合起来,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也强调了音乐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及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渗透。作为音乐教师,除了具备音乐专业的知识以外,还要不断地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才会使我们的课更加生动,如高中音乐鉴赏课,第三单元多元的时代第二节《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在备课前必须将中国近代史做一个深入的了解,了解中国近代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中国的社会、国情等方面,从而去了解那个时间那种状态下的特定群体的心态,然后细致地了解音乐家当时的创作心态,以及他的作品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与那个时代发生的某些事件、某些人物是否有关。在这个例子里,音乐科与历史学科有着很紧密的关联,如果不让学生了解这些历史,那么他们在欣赏音乐作品的时候,必定不能感受到作品中所蕴涵的丰富的思想情感,不能体会到那个时期的人的心态,他们为什么喜欢听这样的歌、喜欢这样的音乐等等。所以,在教授该课时,要将音乐与历史紧密地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进入课堂里,才能让我将音乐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所以,音乐绝对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

综上所述,面对《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我觉得唯有不断学习,常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对自己提出要求,提出问题,才能不断取得进步,才能成为不被时代淘汰的音乐教师。

参考文献:

金亚文.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鉴赏感悟 篇7

一、突出“读”字, 培养语感

读是培养语感的基本方法。新课标明确规定:“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注重情感体验, 有较丰富的积累, 形成良好的语感。”所以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阅读教学中, 指导学生在读中感受作品的语言, 领略作品的气势和文法, 探索语言内在的含义、形态、情味, 理解言外之意, 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例如学生朗读古诗《鹅》时, 显现在眼前的是明丽的白鹅戏水图。他们通过语言文字, 仿佛看到了白鹅在水中游玩、戏歌, 红掌划起清清的水波, 感受到白鹅的自由与快乐。这种感受是意会的, 如果不是让学生去朗读、去感受、去意会, 而是教师泛泛地讲解分析, 搞得支离破碎, 那就不仅无益, 甚至是有害的了。所以一定要在读中感受语感, 理解内容。

朗读时要注重方法指导, 语调、重音、停顿的处理要得当。如果一篇课文一个调子读下来, 学生肯定不愿意读, 更不愿多读。因此, 表示赞美喜爱的文章的内容要读得高昂、响亮、速度快;悲壮、凄凉的内容要读得深沉、舒缓、速度慢。同时朗读形式要多样, 以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 对语感的训练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像齐读、轻声读、跟读、比较读、分角色读、想象情境读、自由读等方法都不错。

如《鸟的天堂》指导读描写树叶的句子:“那么多的树叶, 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 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得照耀

着我们的眼睛, 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一句与“树叶又多又绿, 照耀着我们的眼睛”进行对比朗读。教师读前一句时使用体态语言, 面带惊喜的表情, 仿佛大榕树就在眼前, 让学生感到老师正陶醉在大榕树的美中;在语调上强调“那么、堆、一点、明亮、颤动”, 读时将“那么”稍加拖长, 以说明树叶的多而美是出乎意料的, 令作者十分惊讶。读后一句时教师只用一般的陈述语气读。通过对比, 学生明白了文中这一句写得好, 它把树叶的美具体化了。然后让学生模仿老师有感情地自由朗读, 再指名读, 比较谁读得好, 好在哪里, 在比较中学生对这一句的文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最后让学生想象着树叶的美齐读这句话。通过这样的朗读指导, 学生朗读起来特别有感情, 与文中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 学生的语感也得到更好的训练。

二、重在“品”字, 培养语感

培养语感的另一个方法是品味词语, 让学生把握词语, 在具体的环境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生动性和感情色

彩, 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如《再见了, 亲人》中的“雪中送炭”一词。引导学生分析理解, 大娘在志愿军战士空着肚子跟敌人拼了四天四夜的紧急关头, 带着全村妇女, 冒着炮火, 穿过硝烟送去打糕与下雪时给别人送碳有相似点, 以体会“雪中送炭”一词的准确及饱含对大娘的无限感激之情。另外, 进行换词品味、减掉与还原比较品味……都是不错的。像最有名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字用得好, 把“绿”换成“到、入、过、满”, 让学生朗读品味, 体会作者用“绿”字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春天的色彩。

三、抓住“想”字, 培养语感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语感是人们的一种心智技能, 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它是建立在语表意义的感受基础之上的, 是对语表意义感受的转化、扩散。就以《万里长城》第二段四句话为例。这四句话的语表意义是围绕长城“气魄雄伟”这个特点, 写了长城的地理位置、规模及建筑长城的原材料。然而他的深层意义却是歌颂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它们之间是怎么转化的呢?这就需要联想和想象这心智技能的参与。长城像“巨龙横卧”、“全长6500多公里”, 城墙顶部“五六匹马可以并排行走”。特别是用长城外壳的条石, 每块重达一吨多。在没有吊车、没有起重机的年代里, 是怎样从采石场运到崇山峻岭之巅呢?这使人不由得想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学生能读出这样的内涵就是语感。

语感的培养重在引导学生去“感”。而语感素质的形成, 更需要反复练习。所以作为教师, 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朗读、多品味、多想象, 积极培养学生的语感。

摘要:语感对学生学习语文是非常重要的, 好的语感对学生学习语文以及为以后阅读鉴赏文学作品都打好了厚实的基础。良好的语感是需要长期逐渐培养起来的。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对语感培养的一些看法。

上一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下一篇:环境保护岩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