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感受

2024-08-04

鉴赏感受(精选5篇)

鉴赏感受 篇1

鉴赏古诗词是一种较高层次创造性的活动, 是读者运用形象思维方式, 凭借自己的感性经验和理性认识对作品进行分析、品味、评判, 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实现与诗人的心灵沟通和情感共鸣。那么, 如何通过初中教材所选的诗词教学, 让学生在鉴赏古诗词中获得典雅美的感受呢?

一.推敲词句, 感受语言美

初中生容易被富有激情的语言感染, 针对这一特点, 语文教师应当基于对课文的理解调动起的激情, 用饱含情感的讲解深深地吸引学生。例如《赤壁怀古》“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感情激越, 引发学生思绪万千。教师宜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 情动于中而发于外, 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感染学生。

语文教学对于语言的要求不仅仅在于表达意思, 还在于如何把意思表达得更清楚、更准确、更贴切, 挥发出语言的美感意味, 使师生共同沉浸其中, 受到美的陶冶。

诗歌语言凝练、含蓄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对字、词、句的锤炼上。除了一些通俗易懂、明白如话的诗歌外, 不少诗改变了通常的语言习惯, 有句式上的倒装、省略;有旧体诗词中的词类活用以及互文等修辞方法的综合利用。比如, 为了突出强调作者所要表达的重点景和情, 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 便有了倒装的句式。王维《山居秋暝》中“竹暄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作者先写竹林深处传来一阵喧笑声、水面上荷叶的悠然摇动, 然后才引出洗衣姑娘踏月归来以及一叶渔舟徐徐穿过的情景, 这就造成了一种“先声夺人”的气氛, 与上文的“空山”相衬, 一动一静, 浑然一体。又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句, 则为状语后置了。习惯上说:“天外只剩下七八个星, 山前飘两三点雨”, 然而, 作者却将这“疏星”、“飘雨”推到“天外”、“山前”状语的前面, 这就给幽美的农村夏夜平添了清新活泼的情趣, 也是作者轻松喜悦心情的体现。

与现代诗歌的语言比较自由不同, 古体诗如律诗、绝句、词等的语言还有严格的字数限制, 因而有的诗句省略、浓缩了句子成分, 阅读鉴赏时只有做适当的补充, 才能准确理解诗意。如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二句诗就不能只从字面上理解为“山河破碎”与“风飘絮”, “身世浮沉”与“雨打萍”两个主谓短语构成的并列结构。这时就要补上个比喻词“像”, 即“山河破碎得像被风吹散的飞絮一样, 自己的一生动荡不安, 像被雨打的水上浮萍”。

二.分析意象, 体味情感美

意象, “是客观的生活场景和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相交融, 通过审美的创造而以文字表现出来的艺术景象或境界”, 是诗人构思中最活跃、最基本的因素。如陶渊明《饮酒》诗中的“菊”、“南山”、“飞鸟”, 王维《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清泉”等等都是诗人借以表达情感的意象。

杨万里的七绝《小池》, 诗中的物象就是“小池”, 小池里有“细流”、“小荷”, 还有“蜻蜓”。“无声的小泉, 缓缓的细流, ”“流”所以“细”, 是因为泉眼感情浓厚, 惜怜涓涓细流;树荫所以映照水中, 是因为它爱慕那晴天池水的温柔。诗人笔下的“泉与流”、“树与水”这些意象都变得有生命、有感情了, 这些象征人们对美好新事物的赞赏和喜悦, 这就是诗人的心曲, 是诗的灵性所在。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的意象是情感的物化形态。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诗中的“寒江”、“飞雪”、“蓑笠翁”等意象构成了一幅画面———群山披上银装, 不见飞鸟, 行人绝迹, 四野空旷寂寥, 只有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人, 独自在寒冷的江上垂钓。这正表现了诗人在政治革新受挫败后的内心世界:清高、孤傲、坚强不屈。

三.展开想象, 感受意境美

“想象是理解的翅膀”。鉴赏诗词时, 读者必须凭着诗人描述的物象, 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积累、审美情感, 充分进行想象和联想, 使那些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形象鲜活起来, 这是进入意境的一条重要途径。

王维《使至塞上》诗中“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两句诗, 如果仅就字面解释, 有什么韵味?但展开想象, 十个字则构成了四个景点“大漠”、“长河”、“孤烟”、“落日”, 给人以北方旷远荒凉的感觉, 形容词“直”加在“孤烟”上, 可见是风平浪静, 给人一种静寂感, 而落日只有挂在地平线上时才逐渐变圆。旷远荒凉静寂的大漠与“孤烟”、“落日”相配, 浑然一体。

鉴赏感受 篇2

其实,听雨最好的时候还是在黑夜中。远离了白日的尘世喧嚣,把自己涌入黑暗中,点燃一支青烟,只有那忽明忽暗的烟火伴随在你身边。这时,你就会感到一切都会逃避得无影无踪,四周一片静寂,静寂得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此时如有细雨飘落,便能清晰地听到它击打在树叶上、窗台上的`声音,这是沉沉的。然后雨滴便从窗台和树叶上如玉珠般划落,和大地亲吻后砰然而碎,发出清脆的碎裂声。如果用心去听,似乎还能感受到它在和小草附耳细语,在和树叶儿倾情歌唱。一切都被那颗寂静的心灵所感受到,然后那颗心也开始和雨声轻声诉说,世界变得很静,心境也变得异常的辽阔。 听雨的时间一长,也似乎真的能感爱到雨的心语。最解人的还是三月小雨。就如诗中所写的“天街小雨润如酥”,在轻轻地叩问着人的心扉,滋润着世上的一切;而最令人悲伤的当是那秋雨声,“冷雨幽窗不可听”,令人感到一种“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雨愁”的悲伤。而那雨打芭蕉的声音总是显得那么低沉,有时又那么的激昂,难怪鉴湖女侠秋瑾也发出了“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无奈感慨。 不经意间,我恍然发觉那雨原是无声的。它或如细丝、或如玉珠从天上静静地掉落,我所听到的不过是那雨击打树叶、窗台的声音。但我想我还是听到了雨声,它正滴嗒滴嗒地从天上落下,它正呼呼地在空中飘荡。我真的听到了雨声,那雨声正在我的心中流淌,击打着我的心扉。 正如一首小诗:

乍别行云,悄依曲巷,凭风送入朦胧。 楼头江畔,何处不相逢。 为问归期堪许?恐负了、暖烛春盅。 更无奈,空床梦忆,旧裳付谁缝。

潇潇还沥沥。乱嘶龙骑,暂驻行宫。 漫剩得、夜铃响彻悲风。 离乱共谁堪说。一声声、细雨梧桐。 凄凉甚,重门须闭,今古断肠同。

感悟:

还音乐课感受与鉴赏的本质 篇3

一、 【教学过程】

师:“这是一首由森林小动物的鸣叫声组成的歌曲,乐曲优美动听,是运用各种乐器来演绎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在聆听前对作品向学生作了大量的介绍。)在聆听期间,课件播放森林里各种动物的图片,想以“音画同步”的方式提高学生聆听的专注性。

在两遍结束后,向学生提出了疑问:“现在老师来考考你的小耳朵,你们听出了有多少种动物在歌唱,有几种主奏乐器?”

学生一脸茫然,竟然没有一个人举手。师:“你听出了哪几种小动物在歌唱啊?”教师问一学生。生1:“老师,我……没听清楚。”他摸摸头,一副苦思冥想的样子。

师:(非常无奈)我们再听一遍,这次还特地在关键处停了一下音乐,又动用肢体语言和“必要”的补充介绍,唯恐语言不到位,学生不能全面感受,以此强化学生的“听后感”。这一次特地找了一个平时发言还算积极的学生。

生:“嗯……好像有小提琴的声音,又好像不是……我也不清楚?”

师:(随即迭生出了无奈与近似歇斯底里的索问)你们怎么还没听清楚啊?老师都播放了好多遍了,已经很明确了啊!……

生:一脸无辜的样子……

尾声:最后只好接着让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听,结果还是事与愿违,最终没有完成预期目标,整堂课在无奈反复的听赏中以失败结束……

二、 【案例分析】

课后回忆课堂中失败尴尬的情景,我不禁沉思起来,《森林的歌声》欣赏课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 教师的指导多了,学生的聆听少了

在这堂音乐欣赏课中,作为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我觉得有过之而无不及!正因为我生怕学生难以听懂、理解老师的要求和引导,所以总是想方设法讲解、引导、激励孩子们的积极参与,可是更多的是随潮流般“一边倒”的宣泄而没有真正的聆听、欣赏和理解。或者说是孩子们跟随着老师的指导“踏步走”,而缺少了可贵的课堂细细聆听欣赏的时间,到真正需要学生理解反馈表达的时候,显得一无所知了。

(二) 教学的激情多了,学习的静思少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所具有的是高涨热烈的教学激情,一味地加大力度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而对学生的聆听、欣赏和理解的关注却不够,给学生冷静思考的时间少了,缜密思维的空间窄了,学生听不出效果、欣赏不到音乐所表达的蕴意。

(三) 欣赏的手段多了,感受的时间少了

在教学组织中,为了能使学生加深欣赏的力度,理解音乐表达的丰富蕴意,我采用了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手段,但是课堂效果的变味让我大跌眼镜,不知所措。仔细想来,我越是用上了丰富的教学手段,挤占学生的时间越长,学生感受内化的时间也就越少,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感知感悟,又何来良好的课堂效果!

(四) 知识的分解多了,意境的完整少了

欣赏教学中,我把知识进行了分解剖析,其本意是让学生更简单明了地欣赏曲目,听懂乐曲,加深感悟理解。殊不知,割裂了音乐的整体之美,破坏了音乐整体意境,因而出现尴尬失败的课堂结果也是不难理解的!

三、 【教后反思】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主体,要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而教师只能起到一个引导、带领的作用。《森林的歌声》一课原本想通过教师的讲解对学生的赏听时有所帮助,获得准确的音乐审美体验,结果却出现了“事与愿违”的局面。从这堂课的反思中,我也认识到为了能有效达成课堂目标,可以从下述途径入手,让学生真正领会到欣赏之美,培养起有效欣赏的综合能力。

(一) 应重视音乐作品的完整意境之美

任何艺术品都具有完整性,任何艺术品的表现形式也应该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在音乐的赏析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注重理性的分析,把音乐肢体从乐句、旋律、节奏、调式、和声等各方面进行“大卸八块”,而忽略了完整的作品才具完整的艺术形象这一音乐审美原则。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音乐作品实际、根据音乐作品表达的整体意境之美,来进行正确的课堂教学设计。

(二) 保证音乐欣赏的完整和谐之美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人类思想情感的最自然本性的表达。音乐的魅力来自于情感交流的和谐与融洽。音乐课堂中具有多种形式的情感交流,最重要的是追求师生与作品之间的和谐完美——让学生通过仔细聆听理解音乐的情感性。在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基本感受和体验。“艺术不能容忍说教,审美不能依靠灌输”。这种感受和体验的获得不是依靠外在的知识灌输、技术训练,而是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自然地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诚然,必要的讲解也不能少,但更要注意把更多的时间交给音乐本身,因为好的音乐作品是“听出来”“唱出来”“奏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也不是用课件“演”出来的。

(三) 应关注学生欣赏的完整感受之美

对于欣赏音乐作品,我们要指导学生像欣赏别的艺术作品那样,追求艺术欣赏的完整完美的感受,即对整个艺术作品的具体、圆融、完整、充实的情感认知和审美享受,不能聆听到音乐作品的哪句旋律、哪段乐曲或者是哪些节奏韵律等就要求学生强为感悟、生硬地说出自己的欣赏感受。因为这样的欣赏和表达是欠缺不完整的,是片面孤单的,是狭隘单调的。

因此,在欣赏音乐作品的时候,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表达出整体的感觉和领悟,甚至有时可以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体悟,表达时既可允许学生通过语言传输意蕴,也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肢体语言、节奏态势等来传输,不必拘泥于某一表达方式。

(四) 应调动师生探究的完整协调之美

音乐作品的艺术内涵,需要师生共同的艺术审美眼光去寻找,需要师生共同的艺术审美探究去发现、去挖掘。在教学中,首先应树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明确老师和学生共同的音乐欣赏审美享受;其次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学习探究完美的协调配合,既有教师正确的引导,也有孩子们积极认真的理解,不能顾此失彼,左右失调;再次,要充分调动师生之间探究的完整协调,展现师生合作学习欣赏之美,还需要教师课前对教材的熟悉和精心的预设编排,全面考虑课堂行为的发展;最后,尽力完善教师的课堂语言组织,坚决摒弃多余话语和无用的废话,合理使用激励语言等。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明德学校 311200)

鉴赏感受 篇4

一、在阅读范文中充分感受美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 由于审美对象的显现是以课文为主的, 所以课文内容是学生耳听、眼看、口读的最直接感知的材料, 而阅读范文则成了激发学生美的情趣, 树立美的意识, 增强美的感受的重要途径。

1.激 发美的情趣

学生美的情趣是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出来的。教师的作用就在于为学生对课文的感知和体验创设一种情境, 指出一种导向, 即通过对课文的认真阅读和反复品味, 为其接受机制营造美的氛围, 引导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实践证明:朗读课文是激发情趣的关键。通过朗读, 课文中的美学意蕴得到了初步揭示, 美学价值得到了相应开掘。

2.树立美的意识

学生美的意识是在美的情趣激发以后, 潜移默化中逐步确立的。教师要分外珍惜, 精心呵护, 在阅读范文上下工夫, 花气力。阅读范文既要有老师富有魅力的范读, 更要有学生富有表情的朗读。如前者是导径的灯, 后者则是寻路的杖。学生在寻路之时则能把教材中优美的诗歌、散文, 动人的小说、戏剧通过声情并茂的反复吟诵, 体味出作品的美感, 从而进入作品特定的意境, 达到“目视其文, 口发其声, 耳醉其音, 心同其情的艺术效果, 积极主动地发现美, 感受美。

3.增 强美的感受

范读不仅要再现课文的情境, 更要深刻体会课文的情感只有真正体会到课文的情感, 才能获得最真切的感受。中学生正值青春萌动期, 内心世界一刻也不会平静, 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 强烈的感情共鸣, 适时的情感宣泄, 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因势利导, 使其从作品中吸取营养, 产生爱心, 生发美感。比如课文《春》, 教师通过舒缓、欣喜的语调, 再现了坚韧的青草、温柔的春风、湿润的春雨、璀璨的春花等形象, 使学生感受到了春天的美景。

二、在课文分析中正确鉴赏美

中学语文课文中包容了各种美的形象和各种美学风格如苏州园林的优美, 松树风格的崇高, 小桔灯的朴实, 等等。教师通过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的挖掘和分析, 一方面唤起学生情感, 引发学生想象, 另一方面加以理性的指点、引导, 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1.抓 住美的语言

分析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 在领略其语言美中获得美的享受。如《荷塘月色》以细腻委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淡雅而富于诗意的图画, 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淡淡的喜悦, 交织着淡淡的哀愁, 而这种朦胧隽永的情绪都是通过对荷塘及月色的描写传达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 高处丛生的灌木, 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象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韵律,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当教师讲析这段文字时, 一幅光彩相间、淡雅朦胧、明暗相宜的月色荷塘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语言的中介使他们感觉到景物中所寄寓的至情至深的意境, 引发了想象, 生发出了喜悦和满足。这正是美的语言产生的奇妙效果。

2.抓 住美的形象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尤其是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的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塑造学生的心灵, 具有启发人、感动人、鼓舞人的艺术魅力。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中的蔡老师, 她外貌温柔美丽, 心地慈爱, 爱孩子, 关心孩子的甘苦, 及时为孱弱的孩子排除痛苦悲伤, 是一位老师的美好形象, 使人受到美的感召而净化心灵。再如《背影》中的父子情, 《藤野先生》中的师生情, 均是通过生动而丰满的人物形象表现出来的, 这些都是课文审美鉴赏的关键。抓住人物形象, 并深刻体会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情感, 细心揣摩, 反复品味, 必能使学生作出富有情感的审美评价, 从而使审美鉴赏跃上一个新台阶。

3.抓 住美的意境

优美的意境能引起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课文《荷塘月色》的重点就是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 让学生想象出在清幽、寂静的夜里那流水一般的月光, 月光下那绰约多姿、清香四溢的荷花, 一切都显得那么恬静、淡雅。之后在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意境的基础上, 启发学生联想, 你可曾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意境。于是作品的艺术美唤起了学生心中对生活美的回忆, 从而加深了对《荷塘月色》作者创设的意境的理解。再如“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给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提供了广阔空间, 通过教师的分析点拨, 学生读着这雄伟的诗句, 仿佛看到了历史上的无数英雄豪杰, 为中华民族的兴盛和发展英勇奋斗的雄姿。通过联想和想象, 学生不仅感受到诗人描写的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雄奇景色, 还看到一条历史人物的丰满画廊, 进一步鉴赏词句的意境美。

三、在说写训练中创造美

一个人的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与其审美能力的深化和拓展是相辅相成的, 因此,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决不能光用教师的范读和讲析代替学生的朗读和理解, 用教师的鉴赏代替学生的鉴赏。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才能使课堂成为感受美、理解美的场所, 使学生成为评价美、鉴赏美的主体。要加强对学生的表情朗读, 创造性复述, 演讲辩论等方面的指导, 做到音质悦耳, 诵咏清晰, 韵律和谐, 言之有序, 言之有物, 言之有情。要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 以说促写, 以读促写。在讲读课后, 安排同类体裁、题材的训练, 引导学生在语言表述、结构安排、主题表达方面对范文从模仿入手, 进而达到独创的层次。如学完《我的老师》这篇课文后, 随即布置同题作文, 要求学生按照范文仿写。同学们以饱蘸情感的笔触, 描述了全国劳模、特级教师李庚南严父慈母般的形象, 赞美了她对工作认真负责, 对学生关怀备至的高尚情怀, 表达了对李老师的一片挚爱之情。

中学语文中的审美教育既是一种潜移默化、实实在在的教育, 又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深化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才能把美育工作做得更实更好。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 并通过阅读范文、分析内容、说写训练等各种形式, 帮助和指导学生充分感受美, 正确鉴赏美, 准确创造美, 这对于促进语文教学改革, 推动学校素质教育, 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围绕引导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展开论述。

关键词:语文教学,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

参考文献

[1]范巍美.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课堂的创设[J].中学教学参考, 2010 (34) .

[2]刘福柯.创建语文课堂的精彩[J].云南教育 (中学教师) , 2010 (12) .

感受与鉴赏 篇5

对于把“感受与鉴赏”改为“感受与欣赏”这个问题,我认为,从学段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础,高中阶段是以学生的全面而个性的发展为基础,它还强调了个性化的发展,所以说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采用统一的要求比较合适,因为特别是在小学阶段,不可能用鉴赏,因为刚才李存老师说的非常的好,也是很容易理解的,鉴赏具有评价、对照、判断的这种理性的学习;欣赏那就是对这个特别美好事物的一种感受,刚才特别强调,这个感受、享受,一种直观的直接经验的接触,特别是刚才李老师强调感受在先,我想这一点强调的非常好,其实感受是我们学习音乐的共同基础,这个欣赏其实是让学生,通过欣赏,并不是说这个鉴赏和欣赏一字之差,程度有了要求,但是教学质量没有要求,因为提出欣赏之后,我们可以在学习方式上有所改变,在学习内容选择上有所增加,因为鉴赏来说,应该说还是对欣赏一首作品的时候,需要有一定的深度,有一定的分析和理解,欣赏是更多的是对音乐作品的一些直接的感受、接触、品位,虽然这个程度上有差异,但是在质量的要求上没有差异,它要求学生浏览更多的音乐作品,去记住更多的音乐主题,音乐资源,音乐经验的积累,虽然程度上有了降低,但是质量上反而和数量上,音乐欣赏内容的数量上会有提高,这样给老师们,有了空间,给学生也有了自由的空间,所以我觉得,这个降低是为了符合这个年龄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的,但是对于量的要求,对于质的要求并没有降低。而且,这样的改动更加符合了每一个学段,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能力和要求。

为什么将原来的“感受与鉴赏”改为“感受与欣赏”?

发布者:吴丽萍

发布日期:2012-06-17

我觉得可以这样理解:感受与欣赏也好,感受与鉴赏也好,感受是放在前面的,非常重要,那么它是一个我们的学生,或者是任何人接触音乐的时候,都要通过听觉去感受他,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如果没有这个,那就行不成一个,从头到尾接受音乐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我们学生学习音乐的一个途径,只有通过感受与鉴赏,或者是感受与欣赏,它才能达到这个目的。那么这个欣赏和鉴赏的区别,我觉得欣赏就是,好像一个带着一种乐于接受的心情,去赏析一个什么东西。这个鉴赏,我觉得比它高一点,鉴就是,古代说有一个镜子,咱们把那个镜子,铜镜叫做鉴,鉴就是有对照,所以这个就要求,要高一些,比如说咱们现在的高中,好像用的就是鉴赏,因为高中的学生,他具有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经历,他又有一个生理年龄到16岁这样一个生活经历,所以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要强一些,他能更多的去对照去对比,所以高中用鉴,鉴赏,那么初中和小学,就是九年义务教育,要用欣赏这个词儿,就要和高中区别开来,它这个程度是不同的。这个首先要从欣赏和鉴赏两个词义来理解,欣赏是怀着愉快的心情去感受认为非常美好的事物,那就是说,它是一个感官体验更多于理性的认识,所以说它对音乐欣赏,特别在小学阶段,它主要需要积累的是音乐一种经验,并不一定刻意在小学阶段要求它音乐很多方面进行一些判断,所以改成欣赏之后,会对学生积累丰富的音乐经验,在老师教学中,让学生去体会优美的音乐,那种审美的直接经验的感受,会可能起到积极的意义,这是从欣赏的词面上来说。

从鉴赏来说,应该说鉴字,本身就指镜子,鉴赏本身是指镜子,是指对照评价与判断,所以说这个鉴赏就更带有更多的理性的层面,它需要积累一定的对音乐的理解,对音乐相关知识的认识,同时它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它是对音乐要进行自己的判断与评价,这样可能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个要求就会比较难、比较高,在实际内容各分阶段标准中,对于鉴赏的要求和内容提的并不多,这样使得在学习领域的划分和具体教学指导和教学要求上,会有一些脱节的现象。把感受放在前,还是要让学生能够通过音乐直接经验,体会到音乐中的这种情感的表现,这种乐趣,包括这种审美的体验,所以说这次这个改动,不仅仅是学习内容的改动,不仅仅是学习要求的改动,其实也是对学习方法的一种提示,就是说欣赏的教学过程和鉴赏的教学过程,可能在教学要求上,在教学方法上,还是有所不同的,鉴赏的时候,它需要比较,所以它在教学内容当中,它要通过比较来鉴别,通过理性的思考来鉴别,这样小学阶段如果这样来提,用欣赏来定义了学习领域,对老师教学,可能会降低很多的难度。

感受与欣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一、音乐表现要素

具有聆听和探索各种音响的兴趣与愿望,能够用不同物体探索不同声音。加深对歌声、乐器声的了解和体验。能够说明人声和常见乐器的分类及音色特点。能够在感知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表现要素的过程中,了解并评价其音乐表现作用。感知音乐的结构,能够简单表述所听音乐不同段落的对比与变化。

二、音乐情绪与情感

能够主动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并能运用音乐表情术语进行描述。能够感知音乐情感的发展变化,并能简要地表述或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三、音乐体裁与形式

聆听大合唱、组歌、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歌剧、舞剧音乐及其他体裁的歌曲和乐曲,并运用各种形式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通过听赏音乐分辨不同体裁与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每学年2~4首。能够结合所听音乐,简单评析音乐体裁与形式对于音乐表现的作用。

四、音乐风格与流派 聆听中华民族民间音乐,知道其主要的种类、唱腔、风格、流派和代表人物。聆听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并能对其风格特点进行简单评述。聆听世界各国优秀音乐作品,了解不同音乐流派的代表人物。

1.为什么将原来的“感受与鉴赏”改为“感受与欣赏”?

发表时间:2012-4-24 13:54:35 文章来源:互联网

文章作者:吴涓

浏览次数:511

1.为什么将原来的“感受与鉴赏”改为“感受与欣赏”? 答:首先要从欣赏和鉴赏两个词义来理解,欣赏是怀着愉快的心情去感受认为非常美好的事物,那就是说,它是一个感官体验更多于理性的认识,它对音乐欣赏,特别在小学阶段,主要需要积累的是音乐一种经验。鉴赏本身是指人们对艺术音乐作品的形象,它是在原有过去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音乐的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它就要分析和判断这么一个特点的要求,它需要积累一定的对音乐的理解,对音乐相关知识的认识,同时它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对音乐要进行自己的判断与评价,这样可能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个要求就会比较难、比较高。其次从鉴赏到欣赏的修改更贴切于小学阶段的欣赏与感受这么一个量化标准,降低了难度,因为从原有的鉴赏来看,这个层面是在高中的模块当中,课标中提出的一些要求,跟鉴赏的要求还有一些距离,实际上这么一个大的变动,是降低了原有对于欣赏和鉴赏标准的要求小学阶段怎么把握鉴赏的尺度要求。最后在实际内容各分阶段标准中,对于鉴赏的要求和内容提的并不多,这样使得我们在学习领域的划分和具体教学指导和教学要求上,会有一些脱节的现象,基于这几个方面考虑,在小学阶段,包括初中阶段,使用感受与欣赏赏比使用感受与鉴赏更为合适。

新《课标》“感受与鉴赏”改为“感受与欣赏”的理解

[ 2012-4-19 9:03:00 | By: 荷香 ]

上一篇:学习与考试系统下一篇:《现金管理暂行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