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语文

2024-08-12

感受语文(精选12篇)

感受语文 篇1

通过随堂听课、教师座谈、学生的调查问卷,我感受到课改以来,许多新的课改理念在教师的教学思想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课改理念的变化影响了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下面,就语文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学生为本的思想逐渐得到落实

不论课改前还是课改后,课堂教学都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主要平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因此,课改后,大多数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和参与者,都努力地改变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和自己的教学方式,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能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激励学生、注重倾听学生的意见,以学生自学为主,如过去学生在教室里是一排排坐着,现在为了让学生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提供了环圆形座位这样的空间。又如,过去课堂上经常出现的“给我背下来,给我……”等“蛮横”的口头禅已被“请某某同学如何……”等所代替。这些课堂教学语言的改变,表现了教师确确实实地把学生当作有尊严、有人格、会思考的独立的主体来看,而不像过去那样把他们看作听讲的“工具”。

知识技能的教学和训练也体现了学生为本的思想。过去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给答案,学生背。现在则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积累、自主思考、自主概括,最后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和归纳。过去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给予评价,现在教师不仅注意自己的评价,还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

二、优秀语文教学传统得到继承和发扬

语文学习实践证明,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是没法把语文学好的。通过课改后,教师在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行为方面能够继承优秀语文教学传统,重视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时强调多读多写。这就克服了过去教师课堂上读是单纯地为“讲”服务这一弊端。因为“读”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有时是为了整体把握文本,有时是为了培养语感,有时是为了积累语言材料,总之,读,作为语文学习的四项基本能力之一,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重视。

当然,基本的语言知识教学、语文常识教学、听说写能力的训练,仍然是语文教师十分关注的内容。

三、注重学生个体的体验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 对文学作品的教学, 教师能够按照课标要求来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与鉴赏, 最大限度地激活语文课堂, 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内函和深度, 充分展现学生的创造才华, 显现语文学习的魅力。对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 学生从依赖教师讲授到敢于发表个人的见解, 这就显示了课改后学生个体体验, 体现了他们在思维、鉴赏能力方面的提高。如在讲解《项链》这一课时, 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 然后通过小组讨论, 把各组答案归纳下来, 最后对答案有疑问的同学可各抒己见。通过对这一教学环节的设置, 同学们对《项链》主题有多元的理解, 对主人公路瓦栽夫人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性格有了深刻的认识, 学生得到了个体体验的乐趣。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探究意识、探究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高中语文三大培养目标之一。不仅教师而且大多数学生对探究问题非常重视。教师不仅注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尤其注意根据文本深浅程度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提出问题,结果超乎想象。书读到这种程度,老师只需轻轻点拨,不需要精讲。

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这次课改后,大家认同的重要理念,就是语文学习是用教材学语文,而不仅是为了学教材。因此,教学中把握教材特点,用好教材,特别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显得十分可贵。有的为学生创造一个语文实践的环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活动的范围有时在课堂上,有时在校内,有时在校外,做到了因时因地地开展语文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不仅用活了教材,而且有利于教材建设。

以上这些方面,是在课改过程中的一些肤浅认识,当然,值得探讨的问题还不至于此。

感受语文 篇2

上传:龚舒英 时间:2011年3月18日 点击:370 在美丽的吉安举行的江西省小学语文教师“文学与教学”主题研讨会上,我有幸听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的《长相思》。这位“诗意语文”里的情感派大师,把我们带进了他营造的诗情画意般的世界中,形象地感受着那荡气回肠的读、直面心灵的想象和充满情感的写,让我进一步感受到了诗意语文的魅力。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他那诗情勃发、诗意盎然的课堂里,感受他的诗意,去体验他和孩子们在这篇课文中诗意栖居。

一、在情境诵读中入情

以情带读,读中悟情是“情感派”阅读教学的立身之本。“以情带读”的“情”,是融合了思想、体验、想象、灵性的情,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情,是求真、向善、爱美的情。以情带读,带出的是饱含深情的读、是多元感悟的读、是个性飞扬的读、是融会贯通的读、是出神入化的读。以情带读,还自然带出读的技巧、读的节奏、读的韵味、读的神。诗意语文在阅读教学中更是高扬“读”这面大旗。

为了让学生能入情入境,王老师课堂一开始,他就用抑扬顿挫而有磁性的语言进行如诗如画的导语描述——

同学们,当“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诗人王安石的内心生起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思乡之情;当“洛阳城里见秋风”的时候,诗人张籍的内心则涌东着“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思乡之情。那么当夜深人静、风雪交加的时候,诗人纳兰性德又将流露一种怎样的思乡之情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在这番导语过后,学生读出的《长相思》都别有一番风味。

接下来王老师把“读”始终贯穿整个过程,其中有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也有老师一层层递进式的引读,还有学生在音乐的渲染下的一次次想象读,不仅读的形式多,量大,连读的要求也在不断加深,从最初的读得“字正腔圆”到“有板有眼”,从读得“正确”、“有节奏”到最后读出“味道”与“感觉”,学生通过这一层层的读,读出了纳兰性德征程孤独、思念、期盼、伤感的画面,也读出了故园安宁祥和的情景,更读出了作者身和心分离的那种感受、那种心情。正可谓是“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感情读;“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读和悟。

在反反复复的读中,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境,读出了情,读出了韵,读出了心灵的诗意。在反反复复的读中,王老师引领着学生一次次地穿越语言文字,还文字以形象,还文本以画面,还文本以情感,化文境为心境。这就是语文追求的诗意。

二、在想象体验中融情

王老师认为,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显像结构本身没有什么可感性,必须借助人的联想和想象,才能让干瘪的符号化为鲜活的画面。他没有坐而论道,而是身体力行。感悟“征途”时,王崧舟用他那磁性、激情而内敛的声音,声情并茂地将学生引进词的境界,走近词人的生活:“孩子们,你的心和纳兰性德越走越近了,想更近些吗?好,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世界。”随着老师极富渲染力的朗读和背景音乐的播放,学生尽情地展开想象,通过形象再现,让自己走进纳兰性德的世界,走进他的“征途”,在王老师营造的诗一般的境界中,学生想象的“涟漪”在不断地扩散,渐渐地,“征途”这个词丰盈了,活动了,成了一幅幅可观可感的画面。当他们再读诗的上阕时,语调中充盈着作者的孤独与煎熬,浸透着思念与期盼。紧接着王老师又锁定“故园”不放松,步步跟进,层层剥笋,一开始他用舒缓的语言叙述着“假如时间可以倒流,你的心随着纳兰性德来到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学生又在《琵琶语》的伴奏声中展开对“故园”的想象。写话时,教师用舒缓的语调提示词人在家乡的生活有多种可能性:也许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纳兰牵着儿子的手在绿绿的草坪上放风筝,也许是……王老师借着这些也许来拓展学生的思路。此时,文字的浸润,场景的感染,让孩子们感同身受,似乎他们就是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的纳兰性德,此时的“故园”就写在他们的眼中,就写在他们的心中,就流淌在他们的文字中。读着纳兰性德的故园,写着纳兰性德的故园,经历着纳兰性德对故园的相思,虽然此时学生理解的故园还处在感性的层面上,但是读出来时,却浸透了浓浓的情愫!

这又是王老师高超教学技艺的又一表现,他引领学生借助想象成功地实现了由文字到形象,由形象又到语言的互现。这一互现,让孩子“见”到了文字背后的那个形象,体会到了那种意境,从而触摸到文本的内核。文字与形象的互现,这是诗意语文教学的理想追求。

三、在拓展延伸中升情

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它有精练而有韵律的语言形式,它含蓄深沉、形象丰富、感情丰妙。教学这课时,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地走进文本,王老师充分展示构建“诗意语文”的重要手法,进行文本的拓展,对感悟的形象进行巩固和升华。

在学生移情想象完“故园”的丰富意象后,王老师沉思片刻,幽幽地向学生问到:词读到这,你有什么问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这一问,看似不经意却勾起了学生对词人心灵的叩问。于是“为什么不回家而要去打仗,为什么去打仗了而又牵肠挂肚思念故园”等等一连串的问题由学生追问出来。在学生的追问中,王崧舟独具匠心地把文本延伸到纳兰性德的另一首词《菩萨蛮》,呈现出词人的自问——“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学生的追问和词人自问再次把学生引入“故园”情景的追思中,并由此生发词人的“妻子”“儿子”“父亲”“哥哥”一次次叩问——“问君何事轻离别”?在叩击心灵的追问中“故园”的感悟步步加深,“乡愁”越来越浓。

王老师并没停留在这一层面的理解上,他用一句“轻离别?你们居然说我轻离别?我,纳兰性德真的轻离别吗?真的对离别无所谓吗?”来引导学生反问自己,反问“父亲”,反问“妻子”,在一次次地反问中引领着学生理解着纳兰的理想与壮志,在一次次的反问中引领学生从词人“不得不离,不得不别”的矛盾中体悟到词人“身向榆关那畔行”并非“轻离别”,而是为了保家卫国,最后在这富有创意的拓展延伸中升情,让学生既立足文本,又超越文本,让学生在诗意的课堂中学会诗意地生活。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武凤霞

宋代词人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写道:“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他用“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十个字来总括洞庭的秋色之美,由实而虚,发挥词境的张力,试图让读者超越自己文字描写的拘囿,更自由地去想象、去领悟洞庭的秋光秋色,真是神妙之章。

特级教师王崧舟的《荷花》一课,恰如这“表里俱澄澈”的洞庭秋色,让人悠然心会,却难言妙处。然妙处虽难言,却总有一种萦怀的感动驱使着我要去表达、去倾诉、去描摹。王老师的《荷花》一课,上得美仑美奂、情趣盎然。整堂课以“美”为主线,让学生在潜心会文的过程中,去发现、感悟荷花的美,将荷花拟人化、生命化、情态化,进而用自己的情感和语言去创造荷花的美,可谓怎一个“美”字了得。

一、在呈象感形中悠然心会

清代理论家叶燮就“意会”的机制总结过这样三句话,“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意会“荷花”之神韵,首先须将抽象的文字通过外在的媒体和内心的视象转化成鲜明可感的画面。面对画面,学生凝神注目、忘我玩索,久之,必能感悟荷花之美妙神韵。而王老师的教学,正是遵循着这样的机制:

师:今天咱们上《荷花》这篇课文。哪些同学看到过荷花?看过的请举手。还真不少,还想不想再看看荷花?

生:(齐答)想。

师:好!咱们一起来欣赏。看完以后,大家再来交流交流,你看到了怎样的荷花。

师:(播放荷花的课件。)生:(欣赏课件。)

师:都陶醉了,是吧?来,跟大家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荷花。生1:我看到了美丽的荷花。

生2:我看到正在开放的荷花,还没有开放的荷花,和全部开放的荷花。师:你看到的是各种形状的荷花。生3:我看到了白色的荷花。

师:你注意到了荷花的颜色。但老师有个建议,能不能为荷花的颜色换上一个美美的词语?

生3:雪白的荷花。

师:雪白,哦!比普普通通的“白色”这个词可美多了。要是再加一个雪白,那就更美啦!

生3:我看到了雪白雪白的荷花。

师:听!多美的一个词语。也只有这样的词语,才配得上荷花呀!生4: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美丽的荷花。生5:我看到了千姿百态的荷花。

师:好一个“千姿百态”!比刚才老师说的那个“各种形状”要强一百倍!

生6:我看到了绿油油的荷叶像大圆盘一样,托着美满的荷花。师:好花要有绿叶衬啊!你不但关注了荷花,还注意到了碧绿的荷叶,看得真够全面的。

生7:我看到刚开的荷花露出嫩黄色的小芽。

师:噢,那不叫小芽,叫小莲蓬。(板书“小莲蓬”,组织学生正音。)谁还有话想说吗?

生8:我看到了亭亭玉立的荷花。

师:“亭亭玉立”,太好了!请教一下,这个词语你是从哪儿学来的? 生8:从课外书上。

师:好!只有做个有心人,哪儿都能学到语文。

面对荷花的生动形象,学生陶醉了、沉醉了。是王老师的轻轻唤醒,将学生从恍惚迷离的沉醉中拉回到现实的沉静,让学生在沉静中回味着荷花的情状和韵致。于是,凝视荷花色泽的有了“雪白雪白”的意会,注目荷花丰姿的有了“亭亭玉立”的神悟。学生的悟性和灵性徜徉在言、象、意的水乳交融中悠然心会。

二、在品词悟情中悠然心会

谁也不会否认,“冒”的教学,是本课的一大亮点。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其神其韵,都在一“冒”字。这是一个看似平常、实则蕴藉极深的文眼,是一口富含精神和意味的文字的泉眼。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像泥鳅一样从你的感觉之手滑落。但王老师毕竟是大家,一句“我也来读个句子大家听一听”,将大家闺秀“冒”的红盖头掀了起来;又一句“冒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眼”,呼唤出一排以“长”为代表的小家碧玉齐刷刷地站到了学生的眼前;令人击节称奇的却是这一句:怎样地长出来才是冒出来?于是,风情万种的“冒”字在学生悟性和灵性的滋养下诞生了:

师:谁嚼出“冒”的味道来了?你觉得怎么样地长出来才叫冒出来。生1:我觉得比较快地长出来是冒出来,不是很慢地长。师:迅速地长出来。好,这是你的感觉。生2:悄悄地钻出来。

师:悄悄地长出来。有点害羞的味道,嗯,这是你嚼出来的味道。生3:争先恐后地长出来。

师:争先恐后地长出来。这一朵急着要长出来,那一朵也急着要长出来,谁也不让谁。我们从中体会到了荷花的一种心情,什么心情?

生4:急切的心情。

师:冒是怎样地长?冒是急切地长。生5:迫不及待的心情。生6:非常高兴的心情。生7:非常激动的心情。生8:欢天喜地的心情。

师:太好了!迫不及待地长,兴高采烈地长,非常激动地长,欢天喜地地长,这就是冒出来呀!你们还有别样的体会吗?

生9:心花怒放地长出来。生10:快快乐乐地长出来。生11:亭亭玉立地长出来。

师:是啊,同学们,作者不用“长”、不用“伸”、不用“钻”,就用了“冒”这个字眼。为什么?因为,“冒”让我们嚼出了荷花的急切、荷花的激动、荷花的争先恐后、荷花的迫不及待、荷花的心花怒放。

在这里,王老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并怀着各不相同的心情品读着这个“冒”,这个风情万种的“冒”,这个蓄积着荷花的全部生命力的“冒”。学生的悟性和灵性,同样随着对“冒”的解读一起冒了出来。这不仅仅是“冒”之内涵的领悟,更是师生生命智慧的闪亮展现。

三、在移情入境中悠然心会

《荷花》一课,特别讲究对语境的“意会”。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道:“书画之妙,当以神会”,事实上,语言文字之妙,亦当以神会。此处所言之“神”之“意”,其实就是学生的悟性和灵性。课只有将学生的悟性和灵性都充分开掘出来时,才能进入真正的妙境。而这样的妙境,我们惊喜的在《荷花》一课中发现了。

荷花的神韵,全在一“冒”字。对于“冒”的内涵,王老师并没有满足于字面意思的理解和扩展,而是创设情境,放飞学生悟性和灵性的翅膀,让学生直面荷花的精神,抒写内心的意会:

师:(播放课件,随着音乐和画面,教师旁白)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那么急切,那么激动,那么争先恐后,那么心花怒放。看看这一多,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白荷花们仿佛想说些什么?仿佛又想做些什么?

生:(欣赏摇曳多姿的荷花。)

师:同学们,尽情地展开你想象的翅膀。你就是一朵白荷花,白荷花就是你自己。现在,你最想说些什么?最想做些什么?请写在练习纸上。

生:(音乐响起,学生独立写话。)

师:白荷花们,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你想做些什么? 生1:(读话)我是一朵美丽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想让前来观看的游人们更早地看到我美丽的面孔。

生2:(读话)我是一朵洁白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骄傲地说:“瞧!我长得多美呀!”

生3:(读话)我是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小姑娘,穿着洁白美丽的衣裳,穿着碧绿的裙子,在随风飘舞。

师:荷花仙子来了!真是三生有幸啊!(笑声)

生4:(读话)我是一朵招人喜欢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想要跟别的荷花比美,你们谁也没有我这样美丽动人。

师:我欣赏你的自信!自信的荷花才是美丽的荷花。

生5:(读话)我是一朵姿态万千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想说:“我终于长成一朵美丽而漂亮的荷花了,可以让许多游客来观赏我。”

师:将自己的美献给游客,你不但有一个美丽的外表,更有一颗美丽的心灵。生6:(读话)我是一朵快乐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想说:“夏天可真美,我也要为夏天添一些色彩。”

生7:(读话)我是一朵孤独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多想找几个小伙伴跟我一起捉迷藏啊!

师:谁想跟这朵荷花交朋友? 生:(纷纷举手。)

师:不孤独,孩子,不孤独。你有朋友,瞧!他们都是你的朋友。在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一种借助文本而又超越文本的教学理念和有效策略,王老师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想象,既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又加深理解和丰富了课文内涵,培养了创造能力。

在这里,我们惊喜的发现,荷花已被学生的生活阅历和人生体验拟人化甚至人格化了,荷花已不在是自然之花,荷花成了学生的心灵之花。我们强烈的感觉到,不是荷花在言说,而是学生自己在言说;不是在言说荷花本身,分明是在言说学生自己的思想、情感、体验、悟性和灵性。于是,一朵朵人格的荷花、文化的荷花盛开在学生的纯净心灵中。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一份暖暖的人文关怀。当一个孩子借着荷花诉说着内心的孤独和烦闷时,王老师的感觉是如此敏锐、如此细腻又如此敞亮,一句“谁想跟这朵荷花交朋友”,仿佛暖日冬阳化开了孩子心灵的冰冻;一句“不孤独,孩子,不孤独。你有朋友,瞧!他们都是你的朋友。”更是给这个孩子以莫大的抚慰和真诚的关切。心灵,从此不再孤独!至少在那一刻!

从词语开始,进入一片新天地

作者:沈海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18 更新时间:2012/6/5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不把词语教学当作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来处理,更多的时候是可有可无的“语文教学点缀”。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也仅借助工具书来了解一下词语本身的意义,似乎也就限制于此。其实纵观语文教学本身,你就不难发现,这一认识是不科学的,至少是片面的。

好的词语教学绝不是简单的认识词语的过程,它应该具备多重功效。在考虑音形义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到词语的意象、意味、意蕴,考虑到词语的拓展、运用,考虑到词语的文化内涵。这样的词语教学才不会显得单

一、单调,它的有效性才能得到最好的体现。

一、潜心涵泳,体悟词境

叶澜教授曾说:“学语文要把语言文字变得鲜活起来,变成孩子能够看得见能够理解的东西。”但在课堂中我们发现,大部分老师在品词析句过程中只是停留在“这句话反映了什么,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然后朗读体会”这一层面,仅仅只是从文字到文字进行理解,没有把语言文字转变为很形象的生活画面,这样的理解即使再深刻,也无法触摸作者的心灵。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应让学生体验词语背后的生活,感受词语背后的精彩,彰显其表现力。

请看王崧舟老师对《荷花》一文中“冒”字的处理:

1、谈体会: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好?

2、换词理解:“冒”还可以换成什么字?

3、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体会,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

4、表演体会:荷花是怎样冒出水面的?谁能来表演一下。

5、激发想象: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它们想干些什么呢?

6、师小结: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大家看,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正像同学们所讲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生机勃勃的美!让我们一起,像白荷花一样地冒出来!快冒!快冒!(学生起立诵读第3段)

看,王老师紧紧抓住这一个“冒”字,一连问了五个很有层次性的问题,且每次提问与读有机穿插起来。我们可以明显感到,学生脑海中的“冒”是有着很形象的生活画面的,是很丰满的,有内容的,而且理解了一个词,荷花那不同一般的、丰满的美的形态就形象地展现在了学生面前。“冒”字牵一发而动全身,抓住了它,就把握了全文的精神所在,就能使景语背后的情味跃然纸上。

二、引导想象,凸显画面

我们的汉语非常神奇,有时候一个字、一个词,就是一幅画。像“雪”、“天高云淡”,仅仅凝练的几个字,就有无穷的画面铺展开来。在一些写景的文章当中,这样的词语更是比比皆是。那么执教这一类课文的阅读教学时,我们就可以紧紧抓住一个个生动的词语,引导孩子在反复品词读句的过程中、想象画面。

张祖庆老师在《在大熊猫的故乡》的教学中,出示了这样一组词语:苍绿幽静、鸟鸣声声、郁郁葱葱、泉水清清、箭竹茂密、流水涓涓。然后指导学生品读:“咱们中国的语言很美很美,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请你再去读读其中的某个词语,想象一下,你的脑子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读着“苍绿幽静”,我好像来到了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树枝相互遮掩,看不见天空,里边很静,很静,偶尔传来几声悦耳的鸟鸣声。

生:我读“流水涓涓”,仿佛看到了清澈见底的流水。

生:我读着“鸟鸣声声”这个词语,仿佛看到了许多美丽的小鸟在树林里边飞边叫,周围满是清脆的鸟鸣。

生:“泉水清清”(学生充满深情,“清清”两个字读得很舒缓)我仿佛来到了清澈澄净的泉水边,里面有很多鱼儿在嬉戏玩耍,还可以望见溪底的沙石,树木的倒影在水中格外清晰。

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眼前活现出了一幅又一幅画面,词语的丰富内涵生动地投射在了学生的心湖上。学生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词,而是一幅优美的画,一首婉转的诗,在如诗似画的品读中,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语言的魅力泼泼洒洒地散发着。

三、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许多教师苦苦寻觅词语教学的真谛,殊不知,从叶老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到课标的“用教材教”,其本质还是:扎根语言。根深才能叶茂。

我校一位老师在教学《火烧云》时,注意引领学生理解表示颜色的词语,尝试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师:你找到具体描写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句子了吗?,生朗读: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师:读得抑扬顿挫的,了不起,大家看得也认真,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1:我发现这句话中有好多表示颜色的词语:有红彤彤的,半紫半黄,葡萄灰……

生2:我发现火烧云的颜色变化非常快。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2:课文中有四个一会儿。

师:变化确实很快,一眨眼的功夫。大家看看这些写颜色的词语有没有重复的呀?你又有新发现了吗?

生3:我发现红彤彤和金灿灿是ABB结构的。

生4: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是半…半…结构的。

生5:葡萄灰,梨黄,茄子紫前面是东西,后面是它的颜色。

师:同学们真厉害。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大家看看火烧云,怎么样?

播放课件,学生不时发出赞叹声。

师:火烧云多美啊!你还看到了课文中没有描写的颜色吗?

生1:紫盈盈、黄澄澄。

师:你说了abb的词,好。说说其他形式的词。

生2:半红半紫。

生3:玫瑰红,柠檬黄。

师:一口气说了两个,了不起,好,四人小组再说说火烧云的颜色,越多越好。

小组练习口头表达。

小练笔。课件出示:北仑元宵烟火表演开始了,只见漆黑的夜幕顿时变得五彩缤纷:。

生练笔,3分钟后个别展示。

《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词语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学语言、用语言的意识和能力。精选词语训练点,在朗读、理解、感悟、想象、口语、练笔等立体训练中,积累语言,发展语感。

走出语文课堂 感受精彩生活 篇3

关键词:语文课堂;体验;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217-01

生活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核心与精华的体现,而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命题“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理论与实际相背离的旧的教学方式,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创新精神。它主张以学生动手实践为最基本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再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使学习的过程与科学认识的过程相一致,即“实践、认识、再实践”。

而语文学科又是一个内涵及外延极其广泛的学科,语文课堂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在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语文,生活中语文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而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学正在变得枯燥、单调、无趣,孩子们被困在狭隘的课堂教学的牢笼里,他们对语文的兴趣正逐步丧失。如何让我们的孩子恢复对语文的兴趣,如何使学生真正领悟到语文的博大精深和它无处不在的魅力呢?需要我们每个语文老师从生活出发,从实际出发,变语文小课堂为生活大课堂,变头顶的小天空为生活的蓝天。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一做。

一、放飞语文课堂,让静态的课堂联系动态的生活

语文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告诉我们:生活就是教育的内容,为生活而教育,在生活中找教育。教育的对象是生活的,教育的环境是生活的,教育是为了生活服务,因此就要用生活的教育方式。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要从精彩的生活中捕捉现实,感受精彩,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孩子去留心观察。我们的课文可能是孩子非常了解的生活现象,也有可能是他们全然陌生的人或事,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感悟能力,寻找生活与语文的结合点,让学生不仅是在学教材,更是在感受生活、领悟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的大教材。如在教学《秦兵马俑》时,我搜集了很多兵马俑的图片,有兵马俑的特写,有一号坑的整体,配上相关的文字资料,通过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述和朗读,孩子们仿佛站在了兵马俑面前,感受到中国古代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也为自己是个中国人而骄傲和自豪。

二、创设语文课堂,让孩子走出课堂,去体验生活

陶行知先生特别重视让学生亲自去参加社会实践,他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并毅然决然地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可见他坚决的态度和立场。他认为“生活教育”最根本的原则和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即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而教、而学,通过生活实践来学,从而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知识,进而收获到口眼手脑并用的功效。同样,在《新课程标准》中我们也常能看到“体验”这个词语,这也表明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进而学会学习,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

例如,与人初次见面时,学生往往会遇到如何主动打招呼,并进行自我介绍的问题。我先让学生展开讨论,谈谈自己在生活中的体会,然后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试着进行自我介绍,最后全体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了提高。又如,我组织学生开展了“花乡沭阳,欢迎你”活动,要求学生调查、搜集沭阳的古今名人、特色经济等各方面的资料,并写出调查报告。活动中,我设计了“导游”带领“北京客人”游沭阳的情景。这样,既生动展示了学生的汇报成果,又促进了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

通过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学做合一”方式,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表述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和创设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高。

三、开拓语文课堂,再现生活,让学生与生活对话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生活中的你处处都在使用语文,如你希望用新颖、独到的广告语给你的企业宣传,你希望用别具一格的自我介绍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你需要用得体、恰当的表达方式沟通你和周围人的关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与生活的“对话”,要注重对生活经验的提炼和再造,要将学生的视野引入到更广阔的生活空间,进而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

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别》时,在课文的字里行间中蕴含着两位旷世诗人的深情厚谊,那依依惜别之情更是让人动容。离别、送别的场面,学生已有一定的体验,因此我让学生演绎场景,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准备后,上演了一幕幕动人的情景。

生(李白):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把您当成我的兄长和老师。今日,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生(孟浩然):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生共同举杯满饮,两位诗人的豪情与别情尽在其中)

将教学活动放到生活的大背景之中,就将教学的目的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不但学会了学习,更体验了生活,陶冶了情操,感受了知己之间那种依依不舍的心情,懂得“人生得一知己”难矣也足矣的人生道理。学生在这情景之中,尽情表演,激情满怀。语文与生活就在学生的表演中融为一体。这样与生活的“对话”,更让语文教学有了一片更为广阔的天空。这更验证了这样一句话: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来源于语文。

结合语文课堂, 感受情境之美 篇4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 审美教育也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 提高青少年对自然美、艺术美、形体美的感受和欣赏水平, 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更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然而, 如何让这种审美不流于表面, 不摆花架子, 真正将其精髓深化到语文课堂之中, 把课堂作为一个理想展翅的舞台, 使学生在情境教学模式下充分享受审美教育, 成为当下语文教师思考的“热点”和“难点”。下面就笔者的教学经历谈谈所思所想。

一、结合音乐渲染, 感受听觉之美

“音乐是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 音乐作品是作曲家心灵的倾诉, 情感的流淌。”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融入音乐, 选取与教材内容、基调或意境一致或相似的乐曲, 会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听觉感官, 将其带入到特有的情境之中, 渲染气氛, 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我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王二小英勇牺牲的悲壮, 我选用了同名歌曲。在教学前让学生反复咏唱, 对二小的英勇无畏印象更深, 情感得到升华, 不少孩子都潸然泪下, 他们一边打着节拍, 一边跟着音乐唱歌, 一双双闪着泪光的眼睛把二小的英雄形象铭记心间。

二、结合表演体验, 感受角色之美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从本质上, 儿童个个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可见表演对孩子具有特殊的教学意义。儿童天生就有潜在的表演天赋, 更有乐于表演的热情。在课堂上有效地利用表演, 那绝对是最好的调味剂。如在上《狐狸和乌鸦》一课时, 我让孩子们把课本看做剧本, 扮演课文中的角色。此言一出, 孩子们顿时热情高涨, 纷纷与同桌共同朗读或背诵人物对话, 从提示语中探讨他们的动作和表情, 在“动”与“乐”的环境中把握课文内涵, 理解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和内心世界。值得一提的是, 此后每每读到这篇文章, 孩子们总会声情并茂, 甚至加上动作, 表现出不同寻常的热情, 可见当时的表演带给他们的积极情绪体验是具有恒温性的。一些戏剧因素浓厚的课文, 如《狼和小羊》、《狐假虎威》等, 都可以巧妙运用此方法来教学。

三、结合直观实践, 感受自然之美

图画是展开形象思维的重要手段, 借助实物或者直观图像能使儿童印象深刻, 从而激发美的感受。如在上《世界多美呀》一课时, 对于一些特殊词语, 如“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的理解, 孩子们往往会觉得教师语言的表达生硬甚至枯燥, 造成了课堂上“讲者有心, 听者无意”的尴尬局面。怎样让他们更直观形象地记忆呢?我选用了图文结合的方法, 将蓝湛湛的大海、绿茵茵的小草、碧澄澄的小河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现在他们眼前, 让他们想象自己身处其中的畅快、舒适, 感受自然的画面美。

而在上《秋游》一课时, 我干脆直接把孩子们带到了郊外, 让他们观察秋季的天空是什么样的, 有哪些植物和昆虫, 甚至问他们:来到了郊外你们最想玩什么?这样的实地考察让他们兴奋不已, 每个孩子都迫不及待地投身到大自然中去, 仔细地观察、感受自然之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解放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审美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力求做到在学生的整个童年时期, 使周围世界和大自然始终以鲜明的形象、画面、概念和印象来为学生的思想意识提供养料。”

四、结合朗读描述, 感受语言之美

教师的语言描绘对学生的认知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有效的情境教学离不开语言的描绘, 而深情并茂的朗读、绘声绘色的描述本身就是语言美的集中体现。

1. 范读———感知美的旋律。

教师范读时的表情与声音能够把学生带到作品之中, 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仿佛置身于教师用语言所描绘的情境中。如在上《一株紫丁香》一课时, 恰当的范读比繁琐地讲解每个词背后深藏的情意更为重要。《一株紫丁香》是诗歌, 用词比较浅显, 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学生与老师的深情厚谊。在教学的开始和结尾, 我都范读了一遍。第一遍读完后, 我问学生:你们感受到了什么?他们不难从我的神态和语气中体会出字里行间的浓浓情意。于是我再让他们从文中找一找:你觉得老师刚刚读的哪些词特别能表现这份感情, 自己试着读一读。孩子们马上变得非常主动, 迫切想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最后一遍时, 有的孩子甚至能跟着我的范读把自己体会到语言美表达出来了。

2. 描述———拉近美的距离。

教师绘声绘色的描述能把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 从而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如上《大禹治水》一课时, 由于大多数二年级的孩子对几千年前的历史一无所知, 因此如果教师一味地阐述禹治水的艰辛, 恐怕无异于隔靴搔痒, 学生并不能真正感受到当时社会环境下大禹治水所面临的艰险和挑战, 更难体会到他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于是我在课上绘声绘色地向他们描述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制社会时期的生产力情况和社会关系, 从尧舜讲到大禹, 从茹毛饮血谈到钻木取火。只见孩子们一个个睁大双眼, 炯炯有神地盯着我, 仿佛从我的描述中看到了几千年前祖先们的生活。孩子好奇的天性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原来以前的人们生活得是这么艰苦, 还要天天受着自然灾害的威胁, 但他们又是这样顽强地面对着一切。我的描述拉近了现代小读者与古代伟人的距离, 这一刻他们超越时间, 跨越空间, 真切体会着自己所未曾到达过的地界, 真正站到了文本之中, 近距离地感受到大禹高尚无私的品格美。

3. 朗读———表达美的感受。

“朗读是进行情感熏陶、用声音来传达作品内蕴的丰富细腻的情感活动, 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声情并茂的朗读是语文课堂的独特旋律, 具有绝佳的教学气场, 更是学生表达美感的重要途径。如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时, 我指导学生读出夏姑娘的热情、雨滴的透明、小鱼的灵活、蝴蝶的自由、蝈蝈的快乐、荷叶的静美……在他们心中唤起美的形象, 并内化产生共鸣。只见学生时而恬静, 时而欢快, 个个面带微笑, 美的感受油然而生。此外, 朗读对于体会课文人物的形象美也有独特的效果。如教学《沉香救母》时, 我让学生赛读“沉香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 也不知跨过了多少道深涧”, 比比谁读出来的高山多、深涧多, 以此来引导他们理解沉香救母的坚定决心, 在朗读中表达自己感受到的人物形象之美。

语文课堂教学感受 篇5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经过一年多时间里的学习,我慢慢的体会到,学习语文不仅是一门有活力的基础性学科,而且是教与学双向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语文教师在45分钟内的课堂中要讲究有效性。要做到这一点,我觉得有一定的难度,课堂上学生作为主体,教师只是辅导,那么除了教师的教,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样才能把课堂真正做到有效。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身的感受。

在教学中,要想有效地把课堂45分钟利用起来。首先教师要备好课,教师只有深入地钻研教材,精心去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每节课的教案设计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掌握好课文的重点,这样才可以避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如果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主次不分明,那么将会导致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出现,学生理解课文时,都不知道该掌握哪些知识好,因为涉及的内容太多了,慢慢的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其次是备学生,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理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分析,制订适合他们学习的内容。我觉得初一的学生在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上各有差异,提问时,涉及到内容较深奥时,一些差生理解不来,自然会对课堂失去学习的兴趣;若提问时涉及内容较浅时,优生会认为简单,觉得不怎么思考都会,这也会对他们的学习造成影响。所以说,教师备好课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关于教师提问题和作归纳时要讲究方法和艺术性。我觉得学生的思维是很活跃的,他们对事物和知识的理解都有一定的能力,特别是阅读理解,当学生回答时,不论正确与否,教师都应该适当的给予肯定并加以引导、鼓励,尽量避免打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因为语文阅读理解的答案都是人定的参考答案,答案也没有百分百的肯定,学生回答的问题不可能跟教师的参考答案一模一样。因此在这一点上,作为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去主导学习,发展他们的思维,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水平。

经过一年多来的教学磨练,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尤其在课 堂教学中懂得如何去把握知识点,将信息授予学生,不过还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 1.教学水平、管理能力和教学反思这几块还做得不足。如何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教 1 学水平,提升自身的素质,实现自我价值。

2.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和分析还不够透彻。体现在没有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接受能力的不同,而去设计一份课堂教学方案。

3.在教学生的课堂管理能力还欠缺。学生过于调皮,缺乏系统的管理方法。比如:怎样才能让他们认认真真的上好每一节课,怎样才能让他们学到知识等。4.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引导、点拨学生思考与回答问题这一方面上,语言表达能力还不足,不能很好地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思路上,导致在解决问题时要花费相对比较多的时间。

走近一点,感受语文之美 篇6

关键词:语文感受生活

语文在生活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更应该学好语文。下面我着重从鉴赏诗歌和细读名著这两个方面来谈在教与学语文过程中的一些感受:

一、走进诗文,去感受它的美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给后人留下了无数文化瑰宝,其中,古诗文更是绚烂无比。 《尚书》中说:“诗言志,歌咏言。” 钟嵘更有:“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乎诗”的慨叹,可见诗歌在中国的源远流长和在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1.通过朗读诗歌,体验诗歌的情感

学生自小朗诵唐诗宋词,耳濡目染中也能感受到古典诗歌的美。教师应让学生多读诗文,从与古诗文的频繁接触中提高赏析的兴趣。最早的诗歌正是人们在劳动中喊出来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在朗朗的读书声中体味“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凄冷之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的豪迈之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患难之情。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只有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才能帮助学生疏通文字,体会感情,理解内涵。不诵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不诵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情感之切,意韵之深;不诵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风格之新,手法之巧。因为对于学生来讲那些体会、理解只是客观感受,很难转化为主观体验。教师要指导学生边读边思,逐步深入。看来,诵读在思考的指导下,能帮助学生很好地把握其意象,体会其意境。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诵读在诗歌教学中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习古代诗歌应该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学生可通过多诵读、美读、品味,去体验诗人体验过的情感,体验诗人体验过的世界,体验诗人的喜怒哀乐。通过美读,还能忘我沉醉于情感世界;通过美读,还能增加对诗歌的多元理解,从而收获更多的知识。

我国的古代诗歌经典作品,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只单一地对学生进行讲评,机械地指导学生理解,让学生成为站在文化宝藏边上的远观的看客,而应该让学生走进去,真正地参与到诗歌鉴赏中来,通过音读、意读和美读,逐步去理解诗歌丰富的内涵,体会诗歌传达的情感。

2.学会比较鉴赏,领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不同感情

同样是写秋,不同的文人在诗中表达的感情不同,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鬂,潦倒新停浊酒杯。”以叹时运不济,人生的艰难万苦。但也不少文人为我们发出了秋的赞歌。如唐朝刘禹锡《秋词二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此诗催人奋发有为,大展宏图,给人顽强奋斗的精神。还有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营造了一种阔达的意境。古诗文,让学生走进了语文中一座美丽的小城堡。在这座城堡里,学生可以自由地穿越时光隧道去感受古今风情的异同,去体会古代文人的思想感情,去了解诗文创作的时代背景。

3.美需要用心去感悟

诗歌鉴赏是需要用心灵认真体味的审美活动。它需要学生带着真情实感去阅读,只有这样才能体味出诗的情感和趣味,才能沐浴在诗歌王国的阳光之下,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讲解这幅画面时,我设置的问题是:“你看到的是什么,听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河岸边的金柳。”有的说:“我看到了徐志摩和他的恋人一起散步的情景。”还有的说“我听到了划船时激起的水声音。”甚至还有的学生说:“老师,我听到了徐志摩心跳的声音!”我通过让学生想象,让他们感受到这首诗有声(划船声、水声、说话声、歌声、心跳声)有色(夕阳红、青荇绿、水碧绿)的特点,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诗人对康桥的眷恋。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赏析经典诗词的诀窍,也是教学经典诗词的妙法。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让学生在脑海中呈现诗中画面,才能真正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二、细读名著,感悟生活

因为喜欢语文,我爱屋及乌,也喜欢上了读书。尤其是名著,我总爱细细品味。就说《家》吧,写得如此真实,又如此生动,我前前后后看了至少三遍。它使我深深地受到了震撼:我为封建制度而震撼,为觉新和梅的不幸而震撼,也为觉民和琴的坚毅而震撼,更为鸣凤的勇敢而震撼。看完《家》,我的心灵被彻底地洗涤了。我顿悟了许多人生哲理,有关于人生处事的,有关于追求理想的,也有关于生存立世的。

总而言之,细品名著对我来说是人生一大享受,一大乐事。因为它能带给我精神上的享受,开阔我的视野,增长我的知识,充实我的生活,让我满足。

对学生来说,名著是他们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阅读一本名著,就如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可以让自己的思想变得更高尚。大量阅读名著,学生的思维得到磨炼,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对于名著,学生不再感到畏惧,能以熟悉的心境主动地去学习,将探求知识的能量以最大限度释放出来。大量阅读名著,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厚积而薄发”,学生只有广泛阅读名著,大量积累沉淀,才能丰富写作知识,提高了写作能力。这样,习作时,学生才能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助,再也不是提笔忘字,无话可说,或有话不会说。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让我们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语文,让我们感受到亲情的重要性;语文,让我们拥有面对困难的勇气。语文是一首诗,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语文是一盏明灯,为我们指明方向,使我们走向成功的彼岸。所以我们应该走近语文,去体会它的美。

参考文献:

[1] 张梦新主编,《大学语文》,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 王红、谢谦主编,《中国诗歌艺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走近一点, 感受语文之美 篇7

一、走进诗文, 去感受它的美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给后人留下了无数文化瑰宝, 其中, 古诗文更是绚烂无比。《尚书》中说:“诗言志, 歌咏言。”钟嵘更有:“动天地, 感鬼神, 莫近乎诗”的慨叹, 可见诗歌在中国的源远流长和在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1. 通过朗读诗歌, 体验诗歌的情感

学生自小朗诵唐诗宋词, 耳濡目染中也能感受到古典诗歌的美。教师应让学生多读诗文, 从与古诗文的频繁接触中提高赏析的兴趣。最早的诗歌正是人们在劳动中喊出来的,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在朗朗的读书声中体味“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的凄冷之情,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之情,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患难之情。古人云:“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教师只有指导学生反复诵读, 才能帮助学生疏通文字, 体会感情, 理解内涵。不诵读, 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 文字之精;不诵读, 不足以体会文章的情感之切, 意韵之深;不诵读, 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风格之新, 手法之巧。因为对于学生来讲那些体会、理解只是客观感受, 很难转化为主观体验。教师要指导学生边读边思, 逐步深入。看来, 诵读在思考的指导下, 能帮助学生很好地把握其意象, 体会其意境。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 可见诵读在诗歌教学中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习古代诗歌应该是一个体验的过程, 学生可通过多诵读、美读、品味, 去体验诗人体验过的情感, 体验诗人体验过的世界, 体验诗人的喜怒哀乐。通过美读, 还能忘我沉醉于情感世界;通过美读, 还能增加对诗歌的多元理解, 从而收获更多的知识。

我国的古代诗歌经典作品, 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不能只单一地对学生进行讲评, 机械地指导学生理解, 让学生成为站在文化宝藏边上的远观的看客, 而应该让学生走进去, 真正地参与到诗歌鉴赏中来, 通过音读、意读和美读, 逐步去理解诗歌丰富的内涵, 体会诗歌传达的情感。

2. 学会比较鉴赏, 领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不同感情

同样是写秋, 不同的文人在诗中表达的感情不同, 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鬂, 潦倒新停浊酒杯。”以叹时运不济, 人生的艰难万苦。但也不少文人为我们发出了秋的赞歌。如唐朝刘禹锡《秋词二首》:“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此诗催人奋发有为, 大展宏图, 给人顽强奋斗的精神。还有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营造了一种阔达的意境。古诗文, 让学生走进了语文中一座美丽的小城堡。在这座城堡里, 学生可以自由地穿越时光隧道去感受古今风情的异同, 去体会古代文人的思想感情, 去了解诗文创作的时代背景。

3. 美需要用心去感悟

诗歌鉴赏是需要用心灵认真体味的审美活动。它需要学生带着真情实感去阅读, 只有这样才能体味出诗的情感和趣味, 才能沐浴在诗歌王国的阳光之下, 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讲解这幅画面时, 我设置的问题是:“你看到的是什么, 听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河岸边的金柳。”有的说:“我看到了徐志摩和他的恋人一起散步的情景。”还有的说“我听到了划船时激起的水声音。”甚至还有的学生说:“老师, 我听到了徐志摩心跳的声音!”我通过让学生想象, 让他们感受到这首诗有声 (划船声、水声、说话声、歌声、心跳声) 有色 (夕阳红、青荇绿、水碧绿) 的特点, 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诗人对康桥的眷恋。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这是赏析经典诗词的诀窍, 也是教学经典诗词的妙法。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充分展开想象, 让学生在脑海中呈现诗中画面, 才能真正理解诗意, 感悟诗情。

二、细读名著, 感悟生活

因为喜欢语文, 我爱屋及乌, 也喜欢上了读书。尤其是名著, 我总爱细细品味。就说《家》吧, 写得如此真实, 又如此生动, 我前前后后看了至少三遍。它使我深深地受到了震撼:我为封建制度而震撼, 为觉新和梅的不幸而震撼, 也为觉民和琴的坚毅而震撼, 更为鸣凤的勇敢而震撼。看完《家》, 我的心灵被彻底地洗涤了。我顿悟了许多人生哲理, 有关于人生处事的, 有关于追求理想的, 也有关于生存立世的。

总而言之, 细品名著对我来说是人生一大享受, 一大乐事。因为它能带给我精神上的享受, 开阔我的视野, 增长我的知识, 充实我的生活, 让我满足。

对学生来说, 名著是他们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阅读一本名著, 就如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 可以让自己的思想变得更高尚。大量阅读名著, 学生的思维得到磨炼, 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对于名著, 学生不再感到畏惧, 能以熟悉的心境主动地去学习, 将探求知识的能量以最大限度释放出来。大量阅读名著, 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厚积而薄发”, 学生只有广泛阅读名著, 大量积累沉淀, 才能丰富写作知识, 提高了写作能力。这样, 习作时, 学生才能文思泉涌, 下笔如有神助, 再也不是提笔忘字, 无话可说, 或有话不会说。

总之,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语文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 让我们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语文, 让我们感受到亲情的重要性;语文, 让我们拥有面对困难的勇气。语文是一首诗, 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 语文是一盏明灯, 为我们指明方向, 使我们走向成功的彼岸。所以我们应该走近语文, 去体会它的美。

摘要:语文无所不在, 美丽的大自然, 丰富多彩的生活之中处处都有语文的影子, 处处与我们为伴, 时时照亮着我们。是语文, 让我们学会了做人;是语文, 让我们懂得了失败是成功之母。语文是我们心中的一盏明灯, 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 让我们昂首走向成功的彼岸。

关键词:语文,感受,生活

参考文献

[1]张梦新主编, 《大学语文》,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2]王红、谢谦主编, 《中国诗歌艺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

[3]《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语文之美 篇8

我静下心来反思并做了问卷调查, 学生感到有滋有味、效果又最好的课, 都离不开大量的读。尤其是把一些难以“讲的课”改用“读的形式”处理后, 学生很满意。这种“读的课”, 我事先安排“放开”学习任务, “模糊”学习目标。只限定大的框架、范围, 要求学生对近期所学内容巩固延伸:读美文延伸也行, 绕范围读名家名篇也行;有遗留问题的通过阅读、思考, 做题也行;学习过程中, 把自己的感受简要地写在活页纸上交流, 只要是真情实感, 多也行少也行。

让学生自定任务, 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各有各解决的任务, 各有各的兴趣爱好。所以, 他们能全身心投入。每当辅导课上, 同学们个个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饱饮, 恰似嗡嗡的蜂群在知识的百花园中尽情地吮吸知识花蜜。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恨不得一下子把所学知识在有限的时间里消化、吸收。

看着这喜人的情景, 我陶醉了, 仿佛回到了童年。那时, 学习语文多么轻松, 多么有滋有味, 每天早上都有“天天读” (相当于现在的早自习辅导课) , 我们坐在教室里, 拿着语文书, 一遍又一遍地读, 读熟了就背, 背完了就写, 一学期下来, 整个课本倒背如流, 每篇课文还要写两三篇读后感, 课后的问题滚瓜烂熟, 不论老师怎么考, 都是红色成绩。

清晰地记得当时的语文老师坐在我们对面, 手拿厚厚的书, 好似鲁迅笔下的敬寿吾先生, 摇头晃脑地也在读, 时儿双眉紧锁, 表情严肃;时儿精神抖擞, 气宇轩昂;时儿悲痛欲绝, 泪流满面……试问今天的语文老师课堂上被作品惹得哭过笑过的有几人许?我想:李白、杜甫、曹学芹的老师, 他们当初不可能讲究什么语法、修辞、逻辑, 不可能有什么先进的手段来辅助, 谁又能怀疑他们的效果呢?他们肯定像鲁迅的老师一样, 因为他们培养出了文坛巨星。而今, 我们的教辅读物多如牛毛, 标准化试卷似满天繁星, 压得学生喘不过气, 累得教师直不起腰。这样的教学越搞可离学生越远, 难怪于漪老师不无感叹地说, 曾经在学校课程里排行“老大”的语文日渐“失宠”了, 其地位与价值一路下滑, 降到了小四子、小五子的地步了。笔者听过许多老师的公开课、观摩课和研究课, 除了华而不实的务虚课外, 剩下的绝大部分就是所谓的务实课———每节课都绕着高考的指挥棒转:注重知识学习, 重视方法训练, 强调讲深讲透, 篇解析为段, 段解析为句, 句解析为……唯恐有半点的疏漏。给学生阅读的时间为零, 自己讲得唇焦口燥, 可学生听得呼呼大睡。这种做法愿望虽然是好的, 但扼杀了学生的灵性。有位老专家听了这样的“务实”课后, 形象地纠正道:你若给学生讲“大枣”的知识, 不必滔滔不绝地从其形状、色泽、味道、用途等方方面面说来道去, 不如让学生亲眼看看大枣且亲口尝尝, 这比什么效果都好。要让学生接触语文就得读, 读中思考、理解, 理解中背诵。专家接着说, 他小时候在老师的传统教法下, 背熟了“三”“百”“千”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 后来上了中学遇到的老师善讲, 要求学生多听。如今自己写起文章来, “三”“百”“千”里的好多东西记忆犹新, 而上中学学的东西连半句也想不起来。他要求大家接受新的理念, 让学生沐浴在新课改的阳光, 该涉猎的名著尽量涉猎, 该精读的美文尽力精读, 该背诵的要“死死地记, 硬硬地背”, “苦读书胸中有本”啊!

在语文教学中感受美 篇9

一、引导学生体会情感美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和魅力的学科, 所选课文大都是名家名篇, 一套语文教材就几乎包含了美的各个领域, 表现了美的各种形态。美的因素比比皆是, 既有丰富的内容美, 又有精妙的形式美。情感美教育是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文学作品体现时代精神、民族特征和丰富的生活内涵, 最主要的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二、引导学生体会景物美

语文课文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具体、形象、生动, 我们在讲课过程中应再现课文中描写的自然现象和图画, 给予学生自然美的教育。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合理使用现代化手段来启发、诱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有亲临其境之感。

三、引导学生体会人格美

语文课本为我们提供了众多历久不衰且具有广泛意义的典型人物形象, 如闰土的落后愚昧, 林黛玉的多愁善感, 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贝多芬的执着顽强, 鲁滨逊的积极乐观……这些人物无不以他们的鲜明性格, 给人带来情感的震撼, 让人领悟人格的魅力, 使人得到美的愉悦。教学中, 教师应紧扣作品的语言, 剖析作品中人物的形象, 引导学生在鉴赏中体验和认识这些艺术形象所蕴含的社会意义, 激发学生的爱憎情感。通过对人物人格的鉴赏, 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念, 学会鉴别生活中的美丑, 这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一定积极的作用。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从正面人物性格的分析中得到美感, 也要教会学生从反面人物或中间人物的分析中享受美。

四、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美

语文教学就是体会、领悟语言美。作品中美的语言能让人精神愉悦。比如, 同是写“莲”, 就有南朝乐府民歌中歌唱的“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的乡情爱情;周敦颐咏叹的“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神韵,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的情操;杨万里笔下的“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朱自清描绘的似“亭亭的舞女的裙”、“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优美, 还有如“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的雄壮美、“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柔情美、“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美等等。大量美文所蕴蓄的审美信息, 使学生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认识社会。

五、引导学生体会艺术美

语文课文内容可谓琳琅满目, 包罗万象。艺术是多姿多彩的。从课文中, 我们能领略到“安塞腰鼓”的豪放;“口技”表演的精湛;印度舞的完美、孔雀舞的唯美;中国画的细腻、西洋画的夸张……课文将我们带到“苏州园林”, 带到“故宫”, 带到“石拱桥”, 带到“岳阳楼”。教师应带领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中, 树立学生对艺术的追求。全身心全方位地投入到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中去, 从中获得审美体验。让学生敞开心扉, 用自己的心, 独立地去感受作品带来的震撼, 进而唤起学生无尽的遐想, 使他们用自己的情感编织出一幅幅绚丽的画卷, 得到心灵的陶冶、智慧的启迪、个性的张扬。

感受灵动课堂,快乐学习语文 篇10

学生热爱生活,才会学语文,会学语文了,就会更热爱生活。这是快乐学习语文的情感。如何让学生快乐学习语文呢?

一、寻找学生兴趣的切入点,激起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但又是一门不是那么容易学好的科目,是一门听得懂,但常考得不理想的学科。因此,学生常提不起兴趣来,语文慢慢地在被边缘化,这也是作为语文老师的悲哀。如何改变这个现状呢?我做了个尝试,每教一个新的单元,必先认真地解读单元提示,寻找学生兴趣的切入点,激起他们的学习语文的热情。王荣生老师曾说:“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那么应如何激活语文课堂,让学生在灵动的课堂中放飞自己的心灵,快乐学习语文呢,下面我将就初中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的教学谈谈自己对语文课的认识。

这一单元学习的目的是关注民俗、民间文化,学习这单元应引导学生学会去感受自身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无穷乐趣,让他们学会去感受生活,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习语文为生活服务,从而达到主动学习语文的目的。当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需要时,学生自然就爱学习了,当学生爱学习了,各种良好的效应就会很快地凸显出来,课堂上就能跟着老师的指导主动深入思考和探究。如:上《端午的鸭蛋》之前,我先让学生收集当地的各种名小吃,并把它们拍下来,写上几句能体现小吃的特点,让同学们一听也很想吃的话,然后小组交流、汇总,再班级展示。说到吃的,同学们就特感兴趣。一些平时不怎么积极的同学也积极地去收集。我利用上新课之前的半节课时间让他们交流。同学们热情高涨,照片拍得很不错,而且写的几句话也很有味道:如有同学介绍同安“封肉”:将整块的肉装盆,加盖入笼蒸熟之,上桌才掀盖,所以叫作“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了“封肉”,侨胞回乡探亲时,也一定要吃这道家乡风味菜,色香味俱全哦!同安炸枣:“外酥内韧,香甜可口”。不但“味道好极了”,还有“甲天下”滋味。连乾隆皇帝尝了都叫好的哦!绝对美味!同安碗仔果:怎么形容呢?一个字——好!二个字——真好!三个字——真好吃!同安大肠血:冬天,喝一口,辣辣的,暖暖的,暖透心窝!猪脚面线:吃一口,去一年霉气,一碗猪脚面线,寄托了我们对于来年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等等。看到一些平时不是很认真的学生也照片拍得那么好,讲得那么有趣,我适时地表扬,就势导入新课的学习,学生有了热情与好奇心,就很投入地阅读《端午的鸭蛋》。

二、在与同伴学习中获得快乐

《昌乐二中的秘密》中谈到:教师要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和主动探究,重视学习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理解,鼓励不同观点之间的争鸣和碰撞。让学生多一点个性张扬,少一点自我贬抑,多一份自信与自尊,少一点自轻与自贱;多一点自主选择与自主承担,少一点轻信盲从与不负责任。让学生在与同伴合作学习中感受到乐趣。

《端午的鸭蛋》的作者汪曾祺作为一代语言大师,非常讲究语言艺术,他曾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这些在《端午的鸭蛋》都有具体的体现,而且这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找出几句在小组交流,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色。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组长起到组织、点评的作用,并推举写得最好的同学上台发言,把课堂这个舞台让给学生。接着我设置了拓展训练:汪曾祺先生笔下端午的鸭蛋如此让人神往,揭开记忆的一角,请从色、香、味、感受等方面写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小吃,能在平淡、朴实的语言中抒写真情,字数200字左右的片段。当学生学完课文再来具体些写自己喜欢吃的小吃时,语言还真有点儿汪大师的味道。让他们小组交流推荐写得最好的到班级交流。学生在合作中获得了轻松与快乐。学生有了这种快乐与乐趣,我又推荐了汪大师的几篇文章让学生课后去读读,再更深入感受大师的文风,他们都有了浓浓的兴趣,鼓励他们读完后,组长再组织组员交流。

这样整个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学生在与同伴真诚的交往合作中交流情感,在情感交流中促进学习,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经历成功,体验自我价值感,从而也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热情。《昌乐二中的秘密》中写到:教师要勇于将舞台让给学生,不与学生争风头,要在学生展示、点评过程中学会沉默,学会等待,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甚至争论中获得真知,要让“听”的课堂变成“说”的课堂,让“静”的课堂变成“动”的课堂,让“教”的课堂变成“学”的课堂,让课堂成为学习的超市。

三、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就感

心理学家说过:“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勇气。”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增强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心,让学生体验进步和成就感。

当学生上台交流、我适时给予鼓励、肯定,并让学生选出写得最好、念得最好的三篇,我把自己亲手做的蛋挞奖励给学生,并奖励几个平时学习不够认真,但本堂课能认真写作的学生,当我发奖品时,学生十分兴奋,我发现一个小小的蛋挞被学生分成了六口,一人一口,他们感受到小组合作的快乐,感受到团结的力量,感受到获得肯定的喜悦。我再鼓励学生把自己写的作品投到《厦门日报》的花季专刊,有一个学生写的《同安大肠血》被发表在报纸上。这位学生本来不是很喜欢学习语文的,但自从文章被发表后,我在班级里表扬了她,并把我亲手制作的面包送给她吃时,她激动万分,从此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绩不断地提高。我常常鼓励学生把自己感觉写得不错的作文投到各种报刊杂志中,当学生的文章被发表了,我会在班级里念,并把它张贴在学习园地里。这些学生获得了一种成功的喜悦,更为自信,特别是拿到稿费时,不管是十元或三十、四十元,它的意义与价值已超出了这几十块钱。

因而积极营造轻松的课堂学习环境,让学生消除压抑、焦虑、恐惧、紧张,及时捕捉学生的“小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以充分调动一切情感因素,形成良好的“课堂情感场”,显得尤为重要。

灵动的课堂,就是珍惜课堂的生成资源,教师用好课堂生成资源,教师关键要做好课堂生成信息的“重组者”,把有价值的信息和问题转化为新的教学问题,纳入教学内容,成为教学的闪光点,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方向性。

尽量多地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和课外去想、问、说、试、做,让他们的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得到合理有效的训练。充分激活语文课堂,让学生在灵动的课堂中,放飞梦想,快乐学习语文。

摘要:面对充满灵性的学生,营造课堂的鲜活与灵动。寻找学生兴趣的切入点,激起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在与同伴学习中获得快乐.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就感,充分激活语文课堂,让学生在灵动的课堂中,快乐学习语文。

关键词:灵动,激起,合作,快乐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2]昌乐二中的秘密.[DB].昌乐二中二七一教育科技中心

小学语文教学自主学习感受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四步骤”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174-01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的方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我30多年的教育生涯和教研经验总结中,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围绕“注重基础,培养习惯,适当引导,逐步提高”四部骤来进行。

自主学习就是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打好基础的。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在学习中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运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小学语文教学是从基础积累,逐步提高的过程,因此不能急于达到目的,只能一点点儿的积累,如泉水汇集小溪,小溪汇聚成江河大海那样,乐此不疲。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围绕“注重基础,培养习惯,适当引导,逐步提高”四部骤来谈谈我对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教学感受。

一、改进布置作业形式,激发学习兴趣,注重基础培养

写字是语文学习的关键。如果写字不过关,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读写能力,从而严重挫伤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小学语文教学名家于永正在谈写字作业时强调布置作业要循序渐进,先多后少。而我想改变以往的生字作业形式也能起到减轻负担增强兴趣的目的,因此我将生字作业分为书法作业和拼音作业。书法作业有三种形式,分别是当天学完课后的字帖、照着字帖写的小楷、月末书法展示;拼音作业是精读课中含有生字的词语,要求学生先写好拼音,然后互相对换写。这种作业比较灵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这不仅有助于书法练习,而且帮助学生强化生字的记忆,学生也不会因写字繁多枯燥而产生厌烦情绪。

二、改变课堂教学形式,确立学习任务,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逐步提升听说读写能力

课堂是学生磨炼自己的舞台,是自主学习的平台,因此我在课堂上会因不同的文本而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然后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自己去学习,去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如字词的学习,学生要把文中含有生字的词语找出来,该读的读,该写的写;概况课文的主要内容或故事梗概,让学生先写在本上,然后再相互交流。刚开始学生可能由于表达能力不强或胆小,直接说不好,所以事先先写出来,这不仅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去独立思考,也训练了学生的说写能力。在进行文本分析时采用说写恰当结合,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会从良好的学习习惯中获益,听说读写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三、适当引导,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需能读书,需能作文,固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主读书,不待老师讲;自主作文,不待老师改。”教学中要使学生把学习的方法内化为能力,并要做到能迁移运用,独立学习。学习方法的指导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使学生愿意学习、乐于学习、会学习、善于学习。教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最终视学习为精神需求,体现出较强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指导自学是进行学习指导的基础与前提。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自学的条件,保证自学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和训练,注重合作,并加强反馈与校正。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轻松欢快的课堂气氛。解放学生的大脑、嘴巴和双手,允许学生提出问题和应用各种手段来解决问题。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就能敢想、敢说、敢做,勇于创新,这样还可以锻炼他们勇敢的个性,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四、改变积累方式,提高语文素养

学生知识的增长是点滴积累而成的,因此语文学习要由少到多、由浅到深的积淀,这种过程积累显得尤为重要。积累就是将摘抄内容熟练背诵,牢记不忘,久而久之,无形中你身体里储存的“营养”就丰富了。在教学中,我利用课前5分钟,开展背诵展示活动。每天背诵的内容不同,总结为“一段二句三词一整篇”,一段即周一背一段优美段落、诗词;二句即周二被两个名言警句、歇后语或俗语等;三词即周三、周四背三个积累好词,说意思并造句;一整篇即背一篇精美文章。在课堂中增加学生的背诵量,根据文本内容的不同,或多或少的积累背优美段落,不断巩固背熟练,力争篇篇课文有背诵,记忆内容要熟练。通过最大限度的记忆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另外通过两周一次的“背诵大展示”活动,让学生默写强化,从中尽情享受识记的乐趣。

让学生在愉悦中感受语文之美 篇12

一.唤醒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自信力和自豪感

教学中,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不要求人人“快马加鞭”, 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要求效率高但不要浮躁, 接受能力弱的学生可以慢但不能懒。每一朵花的绽放都有一个过程, 相信学生就是那未绽的花蕾, 而教师则是欣赏这朵花慢慢绽放过程的幸运儿。为了看看花开, 教师要学会等待。急功近利只能加快花蕾的败落。

作文教学时, 我发现同学们的日记里缺少细腻独到的个性化描写, 写亲情诸如下雨天送伞、夜里伴读、递上牛奶的细节随处可见, 写友情就是三段式, 感情很好———损坏珍贵物件, 友情破裂——将要离开, 和好。甚至有些学生连听写生字都错误百出。面对困境, 我曾一筹莫展。在无数次的苦口婆心却仍收效甚微, 甚至劳而无获之后, 我明白了, 要给学生成长的时间, 尊重并信任他们。

对于教师来说, 等待不是被动的姿态, 而是让学生在你的等待中感受你对他的信任与尊重, 让他在期待与宽松中进步成长。

除了等待, 使学生建立学科自信的重要方式还有慷慨的赞美。“要让儿童看到和体验到他在学习上的成就, 不要让儿童由于功课落后而感到一种没有出路的忧伤, 感到自己好像低人一等。”我们都知道, 对学生的培养是一个努力发展学生的人性、个性, 保护、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情感融通过程。因此, 在课堂上即使学生行为有些不规范、不完善, 教师都应当以鼓励为主, 尤其对有创新意识的观点, 要多肯定, 然后对其不完善之处提出委婉、善意的修正建议。

真诚的赞美, 可以启迪学生智慧, 更能唤醒学生的自信与学习的热情。在课堂上, 我常常说的一句话是“在我的眼里, 没有差学生, 只有还不努力的学生。”学生的点滴努力能换来老师和同学的大力肯定。日记讲评课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不管是哪个层次的学生听到老师和同学赞美他们日记中的优点, 哪怕是一个词用得妙, 一句话写得美, 怎能不欣喜呢?赞美让学生体验到努力学习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像辛勤的农者一样, 收获的快乐和幸福让他们乐于付出。

一旦学生有了学习的自信力和自豪感, 那么就会从内心产生对学习的渴望, 这样, 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二.给学生赢得自由时间

毋庸置疑, 自由时间是丰富学生智力生活的首要条件。但我们听到的事实是:学生说“每天马不停蹄的十节课, 只让我不停地在接受知识, 被动学习, 老师不停地灌输, 我们不停地接受, 根本不能停下来去独立思考一些东西, 这样的生活虽然表面上充实, 实质上却缺乏思考, 得不到自己去发现、去学习的兴趣, 很容易就产生厌恶情绪。”在这样的氛围中, 学生怎么能感受到“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行到水穷处”的闲适;体会到“千里共婵娟”的豁达, “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迈……学生们哪有潜心研读、细细品味文章中的隽永和美丽的时间啊!

我们每节语文课, 都有这样的自由时间:课前三分钟“说说我想说的话”;自由朗读;自主品析、交流……但这一切还远远不够。阅读是生命的活动, 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 读者要享受到遨游在智慧海洋的乐趣, 他只有全身心地投入。也就是说, 学生只有沉浸其中, 才会品其味、明其意、悟其精髓。教师对学生阅读过多介入, 学生会一直处在“不自由”的状态, 又怎么会“浸淫其中”呢?时间一久自然销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使学生与阅读渐行渐远。

(一) 教师要给学生赢得自由阅读的时间, 让学生从中得到读书的快乐。每周安排一节自由阅读课, 赏读自己喜欢的书。如果孩子读这些书是带着压力的, 为读书而读书, 那么这种阅读是无效的、举步维艰的。让学生进行完全自由选择, 不附加任何条件地阅读, 学生自然能进入到深刻的阅读愉悦中。

(二) 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 教师要随机“引导”。如:每到周末, 向学生介绍好书, 留个悬念。让他们心痒难熬, 自然周末会去书店, 而不再沉溺于网络、电影、电视。平时, 报刊杂志随手翻翻, 美文常向学生推荐。

上一篇:策略与管理下一篇:苜蓿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