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数学

2024-08-11

感受数学(通用12篇)

感受数学 篇1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 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不要以为只有语文课堂中才有阅读, 数学同样要学生读书, 而且比语文的要求还要高。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因此, 从低年级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 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数学语言, 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激活数学阅读元素

数学课本是数学基础知识的载体, 通过读书, 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教师讲授的知识, 把握住基础知识的稳定信息;另一方面经过自己思索质疑, 可以从书中字里行间挖掘出更加丰富的内容, 使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完善。课本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 恰当地引导学习阅读数学课本, 是一种自学能力的培养。

1. 读活概念及总结语, 提高自学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终身学习的基础、保障, 而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就是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必须在有效的阅读活动中培养。因此,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必须让学生在课内进行经常性的数学阅读。苏教国标本数学三年级 (上) 《认识分数》一课, 教科书中出现了总结语。在教学中, 学生发现需要用“新数”表示分蛋糕的结果时, 与其让学生毫无目的地编写“新数”, 还不如让他们打开书自学。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知道了这样的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 知道了分数的读法、写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这样就会很快达成教学目标。

数学课本是学生了解数学世界的窗口和工具, 是教师教的依据, 也是学生学的依据。不能把数学课本当作数学习题集, 只注重书中的数学题, 而忽视对教科书中有关概念及例题总结内容的阅读理解。

2. 读活练习题, 引领例题学习

练习题是数学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于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教科书中的练习题是编写者在课程标准指导下, 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编排的。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实际情况, 组织学生用心研读练习题, 将练习题读活, 溯本求源, 将有助于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激发学习例题的积极性。

3. 读活“你知道吗”, 获得初步经验

从三年级起, 教科书上安排了很多“你知道吗”的内容。例如:苏教国标本数学三年级 (下)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一课。学生要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必须有相关的经验积累。教科书考虑到学生这方面的经验不足, 安排了“你知道吗”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认真品读“你知道吗”, 从中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增加学生对对称现象的感性认识。为学习“轴对称”打下基础。也为区别“轴对称现象”与“轴对称图形”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 激发阅读兴趣

有没有兴趣, 阅读的效果很不一样, 带着一定的问题去读, 可以使学生从机械阅读向意义阅读转化。“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疑者觉悟之机也, 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要使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 成为自觉的要求, 不感到负担, 教师就要以教材为载体, 在学生阅读之前, 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 创设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情境, 通过富有针对性、新颖有趣、有适当难度、有启发性的问题, 诱发和保持学生阅读的动机和兴趣。如, 《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 教师可利用数学教材, 引导学生自觉与数学文本进行对话。边读边填写表格:怎样的图形是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性?三角形按角的不同可以分成哪三类?三种三角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再通过“做一做”:我会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三角形?会把不同的三角形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活动, 体验阅读的成效, 并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 以评比的形式, 鼓励学生认真自觉地与文本对话, 从而有效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另外, 要让学生在数学阅读中感悟数学的美与乐, 带着学生读数学课本、数学故事、数学历史、数学谜语、数学笑话……让学生在多姿多采的数学阅读中走进数学世界, 体会数学的魅力, 从而喜欢上阅读。学生们明白了数学阅读的重要, 体会到了数学阅读的乐趣, 为培养习惯创设了良好的心理前提。

三、加强指导, 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数学语言和数学符号比较严谨、抽象, 对小学生来说, 需要进行方法的指导。小学生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阅读经验的积累, 阅读理解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到了中、高年级, 一般能自发地掌握一些阅读方法, 但学生往往不能自觉地运用这些阅读方法来提高学习的效率, 更不能自觉地针对数学教材的特点, 选择合适的、符合其认知发展规律的阅读方法, 这就需要教师给予科学的、及时的、经常地指导。尤其低年级段, 是学生接触数学的开始阶段, 课本上有很多的图文并茂的习题, 我要让学生先独立搜集、观察、阅读信息,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然后再多提问几个学生, 让他们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或发现了什么?尽可能的引导学生自己搜集数学信息, 叙述出完整的题意, 然后寻求解决的方法。遇到难度较大或开放性较强的题目时就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完成。

数学阅读由于数学语言的逻辑严谨性及数学“言必有据、错对分明”的特点, 要求对每个句子、每个名词术语、每个图表都应细致的阅读分析, 领会其内容含义。

总之, 数学学习需要阅读, 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将它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数学阅读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深度, 增加学习兴趣, 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又可以使学生在陌生领域施展才华。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数学的可阅读元素,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使学生从中受益, 真正达到“授人以渔”的教育目标。

感受数学 篇2

枯燥数学课堂反思之感受数学美

摘要: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具有高度抽象性、应用的普遍性和逻辑上的严密性。这三个特性使学生对数学的印象是单调、枯燥、冷漠的,难以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审美教育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本文从让学生学会“识图”、“鉴赏”、“游戏”、“发言”、“创新”、“质疑”六个方面简单地探索了如何培养学生数学的审美能力。关键词: 学生 数学 审美 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具有高度抽象性、应用的普遍性和逻辑上的严密性。这三个特性使学生对数学的印象是单调、枯燥、冷漠的,难以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进行数学审美教育。注意挖掘数学中美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数学美感,当学生发现数学确是一个美的世界时,便会改变对它的成见,极大地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加强对中学生数学审美能力的培养,便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让学生学会识图,在识图中感受数学的“形状美”。

英国数理学家罗素曾说过:“数学如果正确对待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无上的美。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神奇之美。学生一旦感受到教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

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看一看我们周围的世界,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让学生去发现数学的影子,找到许许多多的图形。如:在学习了“三角形的相似”后,我布置给学生一份特别的家庭作业,让学生放学后观察乡镇一角的街景,从中去发现一些熟悉的数学图形,并让学生归纳,有哪些图形是相似的?如:在教《轴对称变换》的教学中,可让我们的学生自由发言,讲讲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哪些叶子是轴对称图形,哪些是中心对称图形,教师里有哪些也是对称的图形呢?让我们的学生真真实实地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之美。在学习《圆的基本知识》时,我把圆同描写太阳和月亮的优美诗句、声音与色彩以及数学史上对圆的美学认知的发展历程,有机的结合起来;还利用网络搜集将生活中的圆展示出来,如当小雨滴落在湖面上荡起的涟漪,那种震撼的美,学生屏息凝神,看呆了,深深地感受到了数学的美,此时的内心体验要比老师的说教好上千百倍,这样的课堂学生怎能不感兴趣?新课程提出的情感目标也就落实在此时无声胜有声中。细节无处不可美,一句动听的表扬,一个感人的眼神,一份漂亮的板书,一次有趣的数学活动„„就在这不经意中,数学之美便走进了学生的心灵,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我还可适当地延伸知识,介绍奥运五环,带给人们美感享受的同时,又昭示出人类体育运动之美。学习“集合”时,可把它与罗素的“理发师悖论”,特别是集合论的创立者康托尔的故事,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

在课余的时间,我们还可带领学生漫游在数学“王国”,如:在数学的园地里,完全正方形作为一朵沁人心脾的奇花,曾陶醉过多少观赏者!五种正多面体以其形式美带来的神秘感,使古代人曾把它们分别作为火、风、水、土、空气的象征,而这五种图形总名之为宇宙的图形。由宇宙美神得到的黄金矩形是最令人心醉的优美图形之一。它在形式比例上具有相当高的美学价值。因而,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品,诸如像柜、图书、杂志、火柴盒及至国旗都采用了这一优美的图形,以带给人们更多的美感的享受。

通过以上的体验与学习,学生能感觉到数学是美丽而神奇的,数学美不胜收。在识图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审美的能力。

二、让学生学会鉴赏,在鉴赏中感叹数学的“和谐美”。

美是艺术的一种追求,美也是数学中一种公认的评价标准。教师在教给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在鉴赏中发现数学是美的。

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鉴赏能力,我们要经常引导学生用美学的眼光审视所学生的数学知道,研究数学发现的过程,向学生渗透科学美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的观念,增强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芬奇说:“黄金分割是美的原则,一切符合黄金分割值的图形都是最美的图形”。所以我在讲授“黄金分割”的知识点时,先跟同学们讲:“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自己的体形是否标准?那么,你们回家用尺量一下自己上下身的值,并计算出它们的比值,到明天我们学习黄金分割了之后,你们便可以得到答案的。”同学们立刻被这一“黄金分割”所吸引,兴趣十足主动积极地去预习这一节课,真正达到了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目的。

在学习应用题时,用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题意,使学生从感受到数学中这富有秩序的设置和乘法的美等。因此,我们应该挖掘教材深层次的多元教育因素,有意识地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使美的情感得到升华,促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和发展。数学之美很难定义,但只要我们细心鉴赏,就能在学习数学时感受到美的愉悦。

三、让学生学会游戏,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趣味美”。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们越来越关注的是: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更能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实践证明,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学生将会学得最好。数学游戏就是其中最受教师和学生喜欢的形式之一。游戏与教学相互包含,使学生们在愉快游戏的同时自主探索知识,发展能力,张扬个性,实现教学方式的大开放。数学游戏能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趣味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

如教学《对称、平移与旋转》时,若能把“跳棋”搬进课堂,学习小组在游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了对称的基本特征,不仅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又初步认识到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四、让学生学会表达,在表达中体会数学的“抽象美”。

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

教学如果不经过学生兴味盎然的尝试,不经过理智的挑战与思维的碰撞,不经过多次质疑、自主选择,不经过比较反思、独立判断,没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发自内心的真切体验,很难说学生真正掌握了知识,获得了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可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让学生学会实践,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抽象美”。我经常告诉学生:“课堂是你们的,数学课本是你们的,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这些学具也是你们的,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们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你们的助手,想学到更好的知识就要靠你们自己。”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节课下来不但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使自己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

五、让学生学会创新,在创新中感悟数学的“变幻美”。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

例如学习了点关于直线对称点求法后,就要引导学生从联系实际的角度去分析,对原题进行加工、改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题目可以是这样的:一条小河l的同旁有两个村庄A、B,在河边修一个抽水站,问该站应修在什么地方,才能使它到两个村庄A、B的距离之和最短?

学生继续讨论,将得到另外不同的几个题目:

延伸:(1)小河两岸(设两岸是平行的)有两个村庄A、B,要在河上修一座与河岸垂直的小桥,使两村庄间的距离为最短,小桥应修在什么地方?

延伸(2),在圆柱形铁皮桶的外侧A 处有一只小虫,请为它设计一条最短的路线,使它沿桶外侧爬到桶内壁B处。

在数学教学中,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并重的模式,实现由“教”向“学”过渡,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能在不断的自主创新中,享受数学之乐趣,感悟数学的“变幻美”。

六、让学生学会质疑,在质疑中优化数学的“无穷美”。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应教给质疑的方法,使学生乐于质疑,从中能享受到质疑的乐趣,而不是把它看作是苦差事。也就是说“乐在其中,才会有吸引力和产生内趋力。”让学生在知识的来龙去脉上质疑,在知识的作用上质疑,在知识结构上质疑,在知识的模糊处质疑,在概念内涵,外延的拓展上质疑等等。在质疑中优化数学的“无穷美”。

如:教学“轴对称”时,我先是进行操作演示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了一个初步印象,再让他们阅读课本材料,然后问学生:“当你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后,你有什么问题想问你的同学?”这个问题一下子激发了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有不少学生提出了比较好的问题。如:“圆的对称轴是什么?”“为什么要说所在的直线?”等。但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在质疑问难时,往往不能提在点子上、关键处。这时,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质疑问题的热情。同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与恰当的评价,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调动积极性。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判断,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质疑热情,对学生新奇怪异的想法我们要加以保护,决不能随便予以否定,遏制及嘲笑。对于提出好问题的同学,应鼓励起进一步的探索,大胆创新,让学生品尝质疑的乐趣。久而久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出一个宽松、活跃的质疑氛围。那么,对学生能主动获取知识,一定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以自己对数学最真诚的热爱、最睿智的领悟、最诗意的诠释引领学生走进美丽的数学,培养学生数学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对数学产生美好的情感,让每一位学生都具有一双认识、欣赏并发现“数学美”的慧眼!参考文献:

1、童庆炳《现代心理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朱永新、杨树兵 《创新教育论纲》《教育研究》1999.8.3、华建宝《知识经济与创新教育》《中国教育学刊》1999.1.4、牟洪宇《问题解决中的审美教育》《中小学数学》2002.9

数学阅读,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 篇3

一、激活数学阅读元素

数学课本是数学基础知识的载体,通过读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教师讲授的知识,把握住基础知识的稳定信息;另一方面经过自己思索质疑,可以从书中字里行间挖掘出更加丰富的内容,使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完善。课本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恰当地引导学习阅读数学课本,是一种自学能力的培养。

1.读活概念及总结语,提高自学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终身学习的基础、保障,而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就是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必须在有效的阅读活动中培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必须让学生在课内进行经常性的数学阅读。苏教国标本数学三年级(上)《认识分数》一课,教科书中出现了总结语。在教学中,学生发现需要用“新数”表示分蛋糕的结果时,与其让学生毫无目的地编写“新数”,还不如让他们打开书自学。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知道了这样的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知道了分数的读法、写法及各部分的名称,这样就会很快达成教学目标。

数学课本是学生了解数学世界的窗口和工具, 是教师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的依据。不能把数学课本当作数学习题集,只注重书中的数学题,而忽视对教科书中有关概念及例题总结内容的阅读理解。

2.读活练习题,引领例题学习

练习题是数学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教科书中的练习题是编写者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编排的。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用心研读练习题,将练习题读活,溯本求源,将有助于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习例题的积极性。

3.读活“你知道吗”,获得初步经验

从三年级起,教科书上安排了很多“你知道吗”的内容。例如:苏教国标本数学三年级(下)《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一课。学生要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必须有相关的经验积累。教科书考虑到学生这方面的经验不足,安排了“你知道吗”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认真品读“你知道吗”,从中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增加学生对对称现象的感性认识。为学习“轴对称”打下基础。也为区别“轴对称现象”与“轴对称图形”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有没有兴趣,阅读的效果很不一样,带着一定的问题去读,可以使学生从机械阅读向意义阅读转化。“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要使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成为自觉的要求,不感到负担,教师就要以教材为载体,在学生阅读之前,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创设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情境,通过富有针对性、新颖有趣、有适当难度、有启发性的问题,诱发和保持学生阅读的动机和兴趣。如,《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教师可利用数学教材,引导学生自觉与数学文本进行对话。边读边填写表格:怎样的图形是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性?三角形按角的不同可以分成哪三类?三种三角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再通过“做一做”:我会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三角形?会把不同的三角形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活动,体验阅读的成效,并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以评比的形式,鼓励学生认真自觉地与文本对话,从而有效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另外,要让学生在数学阅读中感悟数学的美与乐,带着学生读数学课本、数学故事、数学历史、数学谜语、数学笑话……让学生在多姿多采的数学阅读中走进数学世界,体会数学的魅力,从而喜欢上阅读。学生们明白了数学阅读的重要,体会到了数学阅读的乐趣,为培养习惯创设了良好的心理前提。

三、加强指导,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数学语言和数学符号比较严谨、抽象,对小学生来说,需要进行方法的指导。小学生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阅读经验的积累,阅读理解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到了中、高年级,一般能自发地掌握一些阅读方法,但学生往往不能自觉地运用这些阅读方法来提高学习的效率,更不能自觉地针对数学教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符合其认知发展规律的阅读方法,这就需要教师给予科学的、及时的、经常地指导。尤其低年级段,是学生接触数学的开始阶段,课本上有很多的图文并茂的习题,我要让学生先独立搜集、观察、阅读信息,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然后再多提问几个学生,让他们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或发现了什么?尽可能的引导学生自己搜集数学信息,叙述出完整的题意,然后寻求解决的方法。遇到难度较大或开放性较强的题目时就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完成。

数学阅读由于数学语言的逻辑严谨性及数学“言必有据、错对分明”的特点,要求对每个句子、每个名词术语、每个图表都应细致的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

总之,数学学习需要阅读,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将它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数学阅读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深度,增加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又可以使学生在陌生领域施展才华。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数学的可阅读元素,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使学生从中受益,真正达到“授人以渔”的教育目标。

欣赏数学之美,感受数学之乐 篇4

一、简洁美

爱因斯坦说过:“美, 本质上终究是简单性.”他还认为, 只有借助数学, 才能达到简单性的美学准则.朴素、简单, 是其外在形式.只有既朴实清秀, 又底蕴深厚, 才称得上至美.例如, 牛顿用F=ma概括了力、质量、加速度之间的定量关系;爱因斯坦用E=mc2揭示了自然界的质量和能量的转换关系.这里F=ma, E=mc2就外在形式而论, 都是非常简洁的, 不失为数学形态美的范例.

有许多数学题, 其表面形式很复杂, 但其本质总是存在简单性的一面, 在解题过程中, 只要我们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 找到问题的本质, 寻求简洁解法, 就能体验出数学的简洁美.

例已知方程 (a2-2b2) x2+ (2b2-2c2) x+2c2-a2=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证:a2=b2+c2.

分析这类题的常规思路是运用判别式定理证明, 但那样运算繁冗, 所以寻求别的更为简洁的方法, 经过观察可发现各项系数和为零, 从而知方程必有一根为1, 又因为已知方程两根相等, 故两根均为1, 由韦达定理可得:

这种证法抓住了问题的要害, 达到了“一变道破”、“一针见血”的境地, 证题过程流畅、明快、简洁, 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二、对称美

对称通常是指图形或物体对某个点、直线或平面而言, 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在数学中, 对称的概念略有拓广 (常把某些具有关联或对立的概念视为对称) , 这样对称美便成了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称美是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而在数学教学中, 有很大一部分题目亦是从对称性的角度提出来的, 如等式两边成分相同、式中已知元素的地位等同等等.

“对称”在数学上的表现则是普遍的, 几何上平面的情形有直线对称 (轴对称) 和点对称 (中心对称) , 空间的情形除了直线和点对称外, 还有平面对称.

比如正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 (以过对边中点的直线为轴) , 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对角线的交点为对称中心) , 圆也是.

正六面体 (正方体) 、球等都是点、线、面的对称图形.

善善于于发发现现已已知知条条件件的的对对称称性性, , 由由此此获获得得解解题题思思路路, , 并并迅迅速作出工整、正确的解答, 是数学教学中经常使用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 加法的交换律a+b=b+a, 乘法的交换律ab=ba, a与b的位置具有对称关系, 但也是可以变化的, 变化的结果与原来的位置反而形成一种整齐的美感、均衡感, 简洁明快, 一目了然.代数式是的对称式, 结构严谨、特殊, 决定了解这类问题一定需要特殊的方法, 从而显示了它的神秘感、奇妙感.

另一种是图形的对称性, 整体美、简洁美.图形的对称是指组成图形的部分与部分之间、整体与整体之间的一种统一和谐关系.例如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等, 这些图形匀称美观,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用途非常广泛, 许多建筑师和美术工作者常常采用一些对称图形, 设计出美丽的装饰图案.对称的建筑物, 对称的图案, 是随处可见的.绘画中利用对称, 文学作品中也有对称手法.在数学中则表现在几何图形中有点对称、线对称、面对称.在几何图形中对称的图形给人以美的享受, 而不对称的现象中同样存在着美, 这就是黄金分割的美或者更深层次的对称美.

如:一条线段关于它的中点对称, 这条线段若左端点的坐标为0, 右端点的坐标为1, 那么中点在0.5处.

在数学的发展中, 由于对对称美的要求与实际需要相结合, 从而可引出新的概念和新的理论.如, 从正数到负数、从整数到分数、从有理数到无理数、从实数到虚数等一系列数域的扩充, 都与对称美的追求密切相关.加法的逆运算是减法, 乘法的逆运算是除法, 微分的逆运算是积分, 这种种逆运算的建立, 也都与对称美相联系.

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 应该具备发现美的能力, 应善于从生活中、周围环境中、各种媒体中捕捉数学知识, 从小处、平常处着眼,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 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让快乐走进数学课堂, 有利于建构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 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在快乐中发展, 在快乐中创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教育质量, 提高学生素质.

摘要:针对中职生的学习实际, 探讨了通过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简洁美、对称美, 让学生享受数学所带来的快乐, 从而将这种快乐带到课堂, 进而乐于学习.

关键词:中职,数学,快乐

参考文献

[1]喻平.数学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4..

走近大师 感受数学 篇5

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个机会去杭州参加 “千课万人”全国小学数学“新常态课堂”研讨观摩会,这次活动汇聚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名师、教授学者。名师专家通过自己的课堂实践或报告讲座,给予了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最前沿的引领,最智慧的启迪。如罗明亮老师的《小数的意义》;俞正强老师的《植树问题》;张齐华老师的《确定位置》;黄爱华老师的《数的加减法》;吴正宪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和华应龙老师的《阅兵中的数学故事》等。几天的学习让我近距离感受着大师们独特的教学魅力,耳闻目睹他们在课堂上的精彩演绎,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当我再次翻开听课笔记,浙江省特级教师俞正强老师为我们执教的《植树问题》一课又一次浮现在眼前。课堂上俞老师没有用任何多媒体设备,却用一支粉笔成就了一堂“智慧”与“生动”相遇的数学课!俞老师摒弃了原教材中关于“间隔数和棵树”的抽象模型建构,从“20米绳,每5米分一段,能分几段?”和“20米路,每5米栽一棵树,共栽几棵树?”这两题的对比入手,在充分复习“平均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段”与“点”的区别,抓住“段”与“点”的关系,使学生逐渐认识到植树问题只是除法意义在生活中的延伸,帮助学生充分建立起“点数与段数关系”的植树问题模型。与此同时,在深刻建构“两端都种”的“正宗”植树问题模型基础上,顺势带出另外两种植树问题模型,即“一端不种-1”和“两端都不种-2”,轻重缓急,学以致用。当课堂上一些孩子被以往结论所牵绊,丢失了探索知识本真的能力时,俞老师却并不急,一次又一次的从孩子出问题的地方开始,让孩子们在情景演示中明白了植树问题要看实际情况,而不是简单的记住口诀。这就是大师的教学,总能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难的问题。植树问题看起来复杂变化多端,俞老师将它们归结为一类问题,即种在点上的问题,再由这类问题产生出一些特殊情况,点和段的问题实质就是在学生头脑中建立相应模型,学生只要循着头脑中知识的结构去寻找相应的模型,对问题进行转化,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整节课在俞老师幽默而独特的语言魅力鼓舞下,在俞老师似是信手拈来而又步步深入的思维辨析下,在俞老师形散神不散的数学思想指引下,学生的思维每时每刻都经历着强烈碰撞,与会师生堪称享受了一回思维大餐。俞正强老师幽默风趣的话语,看似平云流水,缓缓流淌,实则暗藏急流险滩,平缓中述说着深刻。正如俞老师的那句话:不要催促,让河流以自己的速度前进。俞老师低头找孩子们的幸福,而我们最需要学会低头思考。在这次学习中,我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吴正宪老师和华应龙老师。吴正宪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一课饱含着她那浓浓的师生情感味,她柔和的声音,亲切的笑容,贴近生活的事例,精湛的设计,不厌其烦地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如一汪清泉涓涓细流,润人心田;华应龙老师的《阅兵中的数学故事》一课以新颖的阅兵为研究背景,融知识性、趣味性、思考性为一体,在阅兵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我们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源于生活。五天的专家引领、课堂教学展示,无不深刻贯穿了“新常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正如一句教育格言说的那样: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永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用心做事,用爱育人。谢谢大家!

感受数学的魅力 篇6

这是钱守旺对做好一名教师的看法,实际上也是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他的数学课堂不事雕琢,不求花哨,从容不迫,遵循数学学习的规律和学生思维的规律,具有质朴缜密的审美倾向。对于他的教学,专家评价:“稳中求活,活中求实,实中求新,和谐自然。”一线教师评价:“理念先进,设计新颖,稳重大气,可学能用。”

教师要读懂学生

钱守旺认为,教师备课时如果仅关注教材而忽视学生,那么即使对教材钻研得再深再透,也很难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要重视学生,就必须读懂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和生活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求落到实处。

“要想真正了解学生,不能仅仅靠经验,更不能想当然,而需要进行一定的调研。”钱守旺说。他经常对学生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调研,例如小测验、访谈、课堂观察、作业分析等。他这样解释:已有知识基础的调研,可以通过设计几个指向明确的小问题实现,对这方面的数据统计及分析是十分重要的,这种分析是教师设计和修正“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而对于学生经验、兴趣、困难等方面的调研,则可以通过访谈的形式实现,可以是抽样,也可以是有针对性的个别谈话。

在执教《展开与折叠》(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一课前,钱守旺对他所教的某班学生进行了全班调研。在问卷调查中,他设计了“下面正方体中哪几个面是相邻的”“想象正方体展开后会是什么样子”“下图中谁是相对的面”等几个题目,以了解学生的知识经验、空间想象能力等情况。通过调研,他得知该班有19.0%的学生可以全部做对,有47.6%的学生能部分作对,由此推断出该班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缺乏方法和技巧。于是,在随后的备课和教学中,他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方法与技巧方面的点拨。

钱守旺说,读懂学生,就是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他积极转变教师角色,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舞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从而满足学生的需要,张扬学生的个性。

钱守旺注重体现“做数学”的过程,他深刻地认识到,在教学活动中,是学生在“学数学”,学生应当成为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决不只是模仿者和倾听着。他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把课本中的例题、讲解、结论等书面东西,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的数学活动。

在执教“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内容时,钱守旺这样开展教学:第一步,让学生观察教师所出示的图形,并分别写出各种颜色的长方形占整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第二步,让学生把每两个分数相加,探究它们的结果。在探究中,绝大多数学生懂得两个同分母的分数该如何相加,但对于两个异分母分数相加,部分学生出错了。此时钱守旺并未马上给出答案,而是提醒“请大家互相交流一下”,依旧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充分体现“做数学”的过程。

钱守旺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过程,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和教师作用的降低,反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并不矛盾,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充分,越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得越充分,也越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有大纲意识、教材意识、教参意识,课程资源的意识十分淡薄。对此,钱守旺认为,教师应该树立新课程资源观,要跳出封闭的教材和教室,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利用和开发身边的课程资源,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社会。

钱守旺善于使用“身边的素材”,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或现象、有意义的社会热点问题、振奋人心的场面、学生的生长发育过程等,都是他经常使用的资源。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时,他提前让学生搜集日常生活中见过的万以内的数,锻炼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教学“大数的认识”时,他巧妙地把一些因为浪费造成的惊人数据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心灵在读数的过程中受到触动;教学“秒的认识”时,他组织学生观看刘翔在奥运会上夺冠的精彩片段,让学生对“秒”有了直观的认识;在教学“几分之一”时,他让学生观察人的胎儿图、少年图、成年图中头与身体的比例,让学生在认识分数的同时,也了解了自己的身体。

钱守旺注重捕捉在课堂上生成的资源,他认为,教师对课堂中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加以过滤、把持与整合,充分合理地利用,有时可以产生锦上添花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数学广角》(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课时,他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2004年亚洲杯A组有4个球队参赛,每两个球队都要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多少场?结果学生出现了三种答案:有的说6场,有的说12场,有的说3场。针对这种情况,他并未立即给出正确答案,而是利用这一契机,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们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知:要比赛6场。

钱守旺十分重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他认为,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较好地处理好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快与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路程、时间、速度”的内容时,他播放从电视节目《动物世界》中截取的“猎豹追捕羚羊”片段,在猎豹即将追上羚羊时,画面静止。

教师:你们猜,猎豹能抓住羚羊吗?

(学生猜测可能发生的情况。)

生1:我认为猎豹会抓住羚羊,因为猎豹跑得快些。

生2:我认为猎豹抓不到羚羊,因为它体力不如羚羊好。

师(进一步追问):那什么情况下猎豹会抓住羚羊呢?

生:当猎豹比羚羊跑得快的时候就能抓住羚羊,它跑得比羚羊慢的时候抓不到羚羊。

nlc202309031600

这时,教师及时说明“这里的快和慢,就是我们数学上所说的速度”,从而很自然地导入新课。

此外,钱守旺还注重对社区、家庭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其他学科资源的有机整合,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自然真实的课堂

现在的一些公开课,做游戏、演小品,花样百出,教师刻意追求课堂的“活跃”,而忽视了课堂的真实,忽视了学生的实质参与和主动参与。对此,钱守旺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样的课,即使算“活”,也“活”得毫无意义。因为这样的课“没有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教学的非本质处,甚至认为这也是“创造”,那对学生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钱守旺认为,一堂精彩的数学课不是教师制造出来的,而是师生在40分钟内动态生成的。表面热闹≠思维活跃。把数学课上活,是要使学生能活学、活用,其前提是理解。只有对数学知识(包括方法)的深刻理解,才能做到灵活运用。因此教师要把教学的重心放在让学生对“双基”的理解上,光有体验、感悟是不够的。

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内容时,钱守旺把教学过程分为三个层次: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三幅图画,估计每幅画的面积,直观地感受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的关系;接着,让学生通过进一步观察,发现三个长方形的面积正好等于它的长与宽的乘积;最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任取几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进一步验证上面的猜想,进而得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该课多处体现“动态生成”的特点,试看这样一个片段:

师: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引导学生观察刚才出示的三幅画的长和宽:第一幅画的长是3分米,宽是2分米;第二幅画的长是4分米,宽是3分米;第三幅画的长是5分米,宽是4分米。)

至此,黑板上形成下面的板书:

师:同学们观察前面的板书,你能发现什么?

生1:我发现用长方形的长乘宽正好等于它的面积。您看3×2=6,4×3=12,5×4=20。

生2:(兴奋地)老师,我也发现这个规律!

师:其他同学发现没有?

生:(异口同声)发现了!

教师把板书补充完整,形成下面的板书:

师:其他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一步验证。

公式是刻板的,而公式的再创造过程却是鲜活、生动和有趣的。在该课中,钱守旺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观察、思考、操作、探究的活动中,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使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充分体验到了学习成功的喜悦。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说过:“我们不应该用我们的方式让孩子们接近数学,而要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接近数学。”钱守旺深知,小学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只有基于儿童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读懂学生的教师才是合格的教师。他坚持以儿童的视角教数学,不断超越现实的局限,从而迈向更高的境界。

【人物小档案】钱守旺,曾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现就职于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课程研究发展室,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分册主编,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全国自主教育联盟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2014年为中国教育电视台录制12集电视专题片《国内外中小学构建高效课堂的24个策略》并已播出。

(责编 蒙秀溪)

感受数学的美 篇7

数学的美包含了美的各种形式,也拥有她特有的精彩:

数学的简洁美

数学的美,美在简洁:定义、规律叙述的高度浓缩性,使它的语言精练到“一字千金”的程度;而公式、法则的高度概括性更是囊括万千事例;数学符号语言的广泛性则用最简洁的文字, 表达了广泛而丰富的内容. 一个干净利落的证明,一个简洁明了的计算,无不让人感受到一种美. 如果提到“π”你会想到什么? “⊥、∥”这些符号形象直观吗,是不是能立即“望文生义”?S=1/2ab这个公式你能联想到什么?难怪伽利略说,“数学是上帝用来书写宇宙的文字”.

数学的对称美

对称性和美紧密相连. 毕达哥拉斯说过,“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 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 ”因为这两类图形在各个方面都是对称的. 在古代中国,“对称”的含义是“和谐”、“美观”. 中国古代许多宏伟的建筑都是以此呈现:天安门、天坛等;大自然中也有很多具有对称美的事物,如雪花、枫叶、蝴蝶等;生活中更是不必说,京剧脸谱、奥运会的会徽……还记得伟大数学家高斯小时候求“1+2+3+4+……+98+99+100”的方法吗? 这也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

数学的统一美

庄子讲,“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传统道家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万物得一以生”.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大美就是那个一,殊途同归,万法归一. 为什么学习了几个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例子后,你遇到其他不一样形式的一元一次方程几乎都会解呢? 为什么所有圆的面积都可以用来计算呢? ……数学的统一美主要体现在理论概念的内在联系和协调一致性、数学定理的普遍概括性以及数学方法的通用性.

引导学生感受数学 篇8

一、感受数学的生活化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 在层层的指挥棒下, 我们的学生直接面对的都是“数学题目”和“数学考试”, 这种数学学习远离生活、脱离大众, 更让学生感觉数学这门学科单调枯燥, 兴味索然.其实, 真正的数学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 它应是丰富多彩的, 有着具体的、实在的、生动活泼的生活背景.所以,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 我们要牢固树立“生活处处有数学”的理念, 不仅自己要多到生活中去寻找数学素材, 而且要引领学生多到生活中去发现数学现象, 思考数学问题, 让学生在生活中得到学习数学的真切感受.

例如, 在“统计”一课的教学中, 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围绕“植树统计”设计了一个数学活动故事:“植树节到了, 森林动物园的动物们在大象的带领下一起去植树, 有很多树的品种供动物们选择, 小动物们有的植松树, 有的植桂树, 还有的植樟树, 最后都不知道分别植了多少棵了, 你愿意帮它们统计一下各种树的棵数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愿意.”学生便兴致盎然地数起来, 记录, 汇总, 很快得到了统计的结果.再如, 小组合作让学生统计班上各人最喜欢吃的一种水果, 最后得出喜欢吃苹果的多少人, 喜欢吃香蕉的多少人……学生忙得不亦乐乎, 在这种贴近生活的学习中, 学生不知不觉掌握了统计的方法, 学到了数学知识.

二、感受数学的情趣性

现今“知识唯一论”的观点已渐渐退却, 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个性、价值观等不断得到彰显.在教学中, 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组织形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情趣, 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教师用一些游戏性活动“包装”数学知识或用故事情境“串联”数学知识, 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便会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

例如, 在教“数一数”这一节课时, 教师结合课本中的大量彩色插图, 用轻音乐配上这样的谈话:“小朋友, 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呀?”学生说:“是儿童乐园.”师生一下子就进入了情境:“你们看, 公园里长满了花草树木, 五彩缤纷的蝴蝶在花丛中快乐地飞来飞去, 小鸟在蓝天白云下自由地飞翔;小朋友们有的骑木马, 有的荡秋千, 有的……多美啊!在这幅美丽的画面上还有些什么, 谁能很快地数出来?”学生在老师的语言感染、情感交流和及时评价中, 产生了情感共鸣, 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有关的数学知识.

同时, 我们也要注重让学生感受数学老师的情感.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而且是感情的交流.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教态亲切和蔼, 语言充满亲和力, 多表扬学生, 认真倾听学生的观点, 可以使孩子在课堂上感到轻松愉快, 并能促进学生积极向上, 学生能从老师身上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情趣.

三、感受数学的问题化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没有问题的数学课堂将永远束缚学生思维的翅膀.新教材注重在教学中诱发学生大胆地思维、猜想、发掘, 以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因此,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多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入情入境展开思维, 不断发现问题, 并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 有效地解决问题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个目标, 教师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能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切不可帮助学生总结所谓的“数学思想”和“解题规律”.

四、感受数学的实用性

传统数学教学中, 受“考试教育”和“题型教育”影响, 教师学生死“抠”书本, 导致学生遇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而新教材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我们应更多关注的是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实用价值, 培养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就是说, 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去, 才会显示其价值, 展示其魅力;学生只有在生活中运用数学, 才能真实地显现其学习数学的水平.所以, 教师应多组织学生开展联系生活的数学实践活动, 让其感受数学的实用性.

例如, 学习了正方形、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后, 我布置学生回去量量自己的房间有多大, 书桌的占地面积有多大, 如果让你给你的房间挑选一些家具, 你要做好哪些测量准备, 把自己测量好的数据跟家长作交流.再如, 教学简便计算385-198时, 我跟学生讲:我带了385元钱去商店买198元的东西, 我身边没有198元, 就给了售货员200元, 这时我身边就少了200元, 后来售货员又给了我2元, 我身边又多了2元钱, 就要加上2元, 所以此题可以这样做385-200+2.

感受数学 篇9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首先喜爱上课, 然后才能喜爱学数学。只有贴近儿童生活的学习, 才能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努力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 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教师应积极地欣赏学生的所有感知, 让他们切实感受数学的力量。

一、创设和谐情境, 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强化剂, 它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 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因此, 作为现代的小学数学教师, 我们必须突破传统观念, 以人为本, 让数学走进课堂, 让学生在一个民主、自由的空间内以新颖灵活、充满童趣的方式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知识。

比如:“统计”这一教学内容贯穿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因此, 要教学好这一内容, 就要求学生在课前先做好准备, 两人一组或四人一组合作进行调查。如, 近10天的晴雨天记录, 本班同学所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 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各班男女人数, 等等。做好这些数据的调查, 是学生学好统计的第一步。所以, 必须先让学生了解到你所调查的是一件什么事;其次, 让学生互相合作试着学习绘制表格;最后, 通过分类、整理, 进行数据分析。

这一过程完全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学习的过程, 教师只是这一过程的“顾问”、“同伴”。让学生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 加深对不同统计量意义的理解, 并且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能力。也使师生间真正形成对话的关系、包容的关系和共享的关系。

二、欣赏学生, 注重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

心理学研究表明, 一个人的创新精神, 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 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要适时地表扬学生的优点, 正确理解学生的“已知”, 并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 来理解数学知识。

如, 认识“面积”这一知识点时, 不需让学生死记硬背书上的概念。教学中, 可让学生在周围找一找, 看哪些物体的哪些部位可用“面积”这一词语来描述?如何描述?充分运用学生多种感知理解什么叫物体的“面积”, 并用自己的语言来定义它。这样, 从整体把握知识, 对教材实现再创造。教师不要把概念教学像背语文一样让学生定义化、符号化, 而应该淡化“数学术语”, 鼓励学生用自然的语言表达对数学的理解。

又如, 在认识各长度单位的概念时, 出示一道估算题:从你家到学校有多远? (A.1000米B.1000分米C.1000厘米D.1000千米) 学生可能会根据自己不同的经验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猜测。此时, 教师可进一步鼓励并引导学生说一说是如何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准确的或比较准确的。这样, 通过自己的直接经验来表述自己的见解, 不仅让学生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同时还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 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鼓励学生积极学习, 主动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运用自身的魅力、数学的魅力,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投入真挚的爱生情感, 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唤起、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真正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这一课时, 为了巩固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 首先让学生从我们的日常生活用品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在学生回答后, 老师紧接着追问:怎样使长方形变成正方形?又怎样使正方形变成长方形?问题一提出, 课堂教学又掀起一个高潮。这时, 可让学生用手中的长方形纸或正方形纸动手实践一下, 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案。待学生通过实践、讨论、争论……最后统一认识后, 本节课的难点也就不攻自破。

教师在教学中, 就应热情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问和辩论, 勇于发表不同意见, 使学生有心理安全感。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敢于质疑、动手实践、乐于交流与合作, 充分开拓学生的思路, 给学生提供自由思考、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

四、尊重学生, 允许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去理解数学。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 只有个性化的学习, 才能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 在教学中, 我们要让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例如, 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以后, 教师设计出这样一道思考题:“一条铁丝恰好可以围成一个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 如果改围成一个长7厘米的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让学生独立思考, 分别得出如下解法:

(1) (6×4-7×2) ÷2=5 (厘米) %% (2) 6×4÷2-7=5 (厘米)

(3) 6×2-7=5 (厘米) %% (4) 6- (7-6) =5 (厘米)

老师首先要对各种解法都给予肯定, 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 然后引导大家讨论哪一种解法最好, 使全体学生都得以提高。像这样一题多解的训练, 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从而使他们的思维日趋灵活。

又如, 教学“年、月、日”这一内容时, 如果在课堂上让学生感知年、月、日时间的长短不太现实。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时间的计算来分别感知这些时间的长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计算方法。从而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个性。

注重生活资源 感受数学乐趣 篇10

一、技能训练“生活化”, 以动促思

基本技能训练“生活化”要求训练着眼于学以致用, 而非学以致考, 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一年级的“圆柱、正长方体、球的认识”, 通过看一看 (看圆柱有什么感受?) 找一找 (学具盒中哪个是圆柱) 、摸一摸、比一比 (它们是圆柱体吗?鸡蛋、灯泡等的形状是球吗?) 想一想 (生活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 、玩一玩 (玩玩圆柱, 你发现了什么?) 等活动, 即让学生动眼观察, 动手操作, 动脑思考, 动口叙述, 多种感官参加活动, 在活动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以动促思, 体现了“动中有学”、“玩中有学”的思想。

二、例题教学“生活化”, 与生活密切联系

例题教学是优美乐章的“主旋律”, 如果在教学和重点、难点处设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生活化语言, 就能降低难度, 擦亮智慧之火,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不应仅仅是学习的地方, 更应是学生“生活”的乐园, 许多著名特级教师展示的成功课例, 无不把课堂创设成一种近似生活的情境, 让学生在这“生活式”的课堂中不知不觉地学知识、学本领。如:《柱体和球的认识》, 对一年级同学来说是很抽象也很难理解的, 生活味不浓, 趣味感不强, 往往容易与平面图形相混淆。为此, 我在教学时采用“生活化”的语言在重点难点处加以描述,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在新课前让学生找一找已认识的老朋友们, 再请同学们夹一夹, 请老朋友们到书中休息休息, 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书还是平整的。) 接着请同学们和新朋友打招呼, 请它们也到书中休息休息, 学生马上叫起来:“不行不行——书长高了。”“书变胖了。”……此时我总结新朋友是立体图形, 它们的名字中有一个体, 把它们夹在书中, 书就会长高, 变胖。形象化的语言, 让学生倍感亲切, 加上与生活密切联系, 所以学生记忆深刻, 学得扎实。

三、思维训练“生活化”, 感受数学力量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直观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正是思维发展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要贴近“生活化”, 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际, 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 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在教学中, 要结全学生的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 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 达到能力的创新。如:教学“加减法 (一) ”, 可举一些生活实际的例子:妈妈有80元钱, 要买一套衣服, 可以怎么买?应付多少钱? (出示几件衣服和裤子, 并标上价钱) , 让他们结合平时和妈妈去买衣服的经验, 而且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衣服, 再估算和计算。这样教学, 抽象的运算获得经验的支持, 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 上升为理论上的运算, 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 掌握了技能, 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让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 感受到数学的力量。

四、知识运用“生活化”, 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新基础教育——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仿佛是动听的“交响曲”。精心设计题目, 提供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理解、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 通过知识的应用、问题的解决, 可使学生亲身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应用意识。如在学习了《元、角、分的认识》之后, 布置学生做“小鬼当家的游戏”。

请家长给20元, 同学们用家长给定的钱设计不同的购物方案, 要求不多不少正好用完。有一个同学别出心裁地交上了这样的一份作业: (1) 食品类:玉米片一包, 4元5角;花生米一包, 1元5角;山楂一斤5元;果冻一袋9元;合计20元。 (2) 文化类:中华铅笔10支, 每支5角, 共5元;《唐诗三百首》一本10元, 乒乓球拍一对5元;合计20元。

通过这样的一次实践活动, 学生直接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生活实际中, 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很有用, 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 生活离不开数学,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给我们带来快乐。

感受数学课堂魅力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方法;评价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对学习计划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有序控制,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方法是学生在进行知识内容探索与处理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方式。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小学数学作为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学科,要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自主学习方法的应用价值

自主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是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及综合能力的提升给予高度重视。第一,自主学习方法有利于实现学生自身学习方式的本质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下,学生以僵硬死板的讲授方式接受数学知识,一般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之中,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采用积极有效的自主学习方式能够进一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创新发展型人才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第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自主学习方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和启发者,要侧重于对学生的鼓励,让学生在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的确定之下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实现自我综合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积极转变数学教学理念 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对学生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采取适当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进而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学习方法的养成提供重要的理念框架。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有效创新,将生本素质教育理念落实于实际的教学工作之中,充分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各项方略。例如:在苏教版《除法》这一数学内容的课堂讲解过程中,教师应从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情況为主要出发点,制定与之相对应的教学计划,构建以引导和启发为主的教学模式,新知识讲解前让学生回答“二十、三十、四十及七十与十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引出除法的概念和类型,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及此前知识的掌握情况,进一步延伸除法的具体运算过程,科学运用竖式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算法。

创设良好的数学教学情境 要创建良好的数学教学情境,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寓于适当的教学环境之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宽松、愉悦、民主的教学氛围。通过教学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充分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形成。例如:在苏教版四年级《旋转》这一课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以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钟表指针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明确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概念,同时,在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旋转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关联性,播放风车和摩天轮的课件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就旋转的内容进行自主创作,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水平和效率。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结构 在生本教育理念之下,教师要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结构,就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角色,实现由教育主导者到教学引导者和启发者的转变,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一种学习的全新途径。在教学内容的课堂传授过程中,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圆》这一内容的讲解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作图,利用白线、尺子、铅笔等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与圆有关的内容讲解。在“圆的周长”这一内容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和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利用这些现有的资源进行周长的探讨,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讨论意见,准确把握引导和启发的最佳时机,侧重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和问题分析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从教学情境和优化教学结构两方面入手,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方法进行科学培养,为学生构建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发展平台,引导学生感受数学魅力,提升数学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培养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价值 篇12

但从江苏省近几年数学学业考试的情况分析, 考试的命题内容已经顺应课改要求, 增加了对应用问题的考查, 可是从应用性问题的考试结果来看却不容乐观:面对实际问题时, 不能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 不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 不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 并探索其应用价值.究其原因还是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上“盲从”和“急功近利”, 存在着“临阵磨枪”的现象, “学只为了考试而学, 用只为了考试而用”, 只关心考试的题型, 只注重一招一式的训练, 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非常模糊.

我认为, 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关键是要重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应用意识是人们运用数学观点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关键, 没有应用意识, 就不可能有应用行动在平时教学中, 我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一、基础分析:透析初中数学应用性问题的本质

随着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关注的问题, 对初中数学能力要求也逐步提高, 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应用性问题, 面对变化多端的应用性问题, 不少老师感到困惑:到底什么是应用性问题?它的范围包括哪些?这就要较完整地了解应用性问题的表述方式、涉及的对象和设问的方式和特点.

1. 表述方法

应用性问题的表述方法很多, 常见的有: (1) 自然语言; (2) 图形; (3) 表格; (4) 图像.

2. 涉及的对象

初中应用性问题涉及的对象可以是极其广泛的, 主要有以下几类:

(1) 数学学科中的常规应用性问题.主要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 如工程、行程、数字、长度、角、面积、体积、利率、购物、投资经营、股票等.

(2) 其他学科中的相关问题.如行程、力学、电学、光学、浓度、方程式的计算、时区、温度曲线、降雨量直方图、等高线、有关DNA, RNA的结构和遗传等.

(3) 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问题.如工作、生产调配测量、物资调配、优惠等问题.

3. 就学生学习的情况来看, 又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 常见的类型.指在教学中多次学习和解答的, 一般是那些比较“数学化”了的应用性问题, 或者是教材中出现过的问题, 它们的解答思路是直接构造已知的数学模型进行解答, 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之后可达到良好的效果.

(2) 不常见的类型.通常是在生活和生产中出现的, 而经过数学化的问题, 它们对于学生来说是接触比较少的, 需要学生自己进行合理的分析, 通过联想题目的实际原型, 或者与已经学习过的某个原型建立一定的联系, 才能正确理解题意.

二、充分利用教材自身的魅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现在我们用的苏科版新教材的每一章的开头都有“章前图”和“引言”, “章前图”的设计都和本章的内容联系, 具有很深的数学内涵, 美观醒目;“引言”精选反映本章主题, 富有趣味的问题情境引入本章内容并与章前图配合.每一节课前还有节前图 (及简短图片说明) , 其内容涉及自然、社会等方方面面, 有利于开阔视野, 促使人文精神和数学素养的养成, 同时也为本节某些数学问题提供实际背景.打开新课程教科书可以看到每一个单元的引入、节前语、节前图等都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引入, 足可以看出编者的良苦用心.利用练习、作业、思考题、合作题等为学生提供了诸多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这无疑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感受到数学的直观和亲切.我们在使用新教材时, 要很好地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 将教材的功能真正发挥出来.

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 而用好教材不能仅仅是“利用”, 还更要立足于“挖掘”.课程资源会因学校的具体环境不同而存在差异, 城市和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对教材的设置的情境可能熟悉, 而对农村和经济条件较差的学校, 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在认知上会有很大的局限.因为一些情境过分的“现实”, 如直接从职业中拿来的存款、税收、联系特殊地方的工业等, 这就有一个“谁现实”的问题.因此, 我们在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时要灵活运用, 应不拘泥于教材, 尽量采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例子来解决问题.

三、启发学生思考其他学科与数学相关的问题

数学不仅在生活中用处非常大, 而且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也很有用, 初中数学在自然学科中有许多应用, 反过来许多物理现象可以用数学模型来解释.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 有意识地加强数学知识在其他学科的应用, 可以丰富数学知识的应用情境, 积累数学知识的迁移途径, 增加数学知识迁移的跨度.

纵观近年来的初中数学习题, 特别是数学竞赛习题, 可以发现, 数学应用能力的考查力度不断加强, 数学作为自然科学中工具性学科的地位已日益凸现出来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 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了, 在一些试卷及竞赛卷中更是出现了一些数学与其他学科互相渗透的题型.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创新能力, 数学在科学、劳技、语文、社会、体育等学科中的渗透均有很好的体现.

上一篇:相关成本下一篇:普通话水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