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对交通工作的影响(共9篇)
地震对交通工作的影响 篇1
日本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费国、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第二大债权国, 在目前世界经济“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的全球化格局下, 2011年3月11日, 日本北部发生的里氏9级大地震, 不仅给日本国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而且对全球以及中国在内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和长期的影响。
一、国际部分机构及日本本土机构预测日本大地震的损失情况
随着日本大地震灾情的发展, 国际上部分机构对地震造成的损失进行了预测评估, 显示出地震带来的损失十分严重。
1. 日本政府预测。
3月23日, 日本经济财政大臣与谢野馨在震灾应对特别会议上报告分析, 根据北海道、青森、岩手、宫城、福岛等7个道县2011年至2013年的损失, 并参照阪神地震建筑的受损率进行推算, 此次地震造成的建筑、道路、港湾等直接损失高达16-25万亿日元, 远远超过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10万亿日元, 约为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2倍多。地震造成的减产等因素可能使日本2011财年的GDP最大下滑0.5个百分点, 减少1.25-2.75万亿日元。
2. 日本民间机构预测。
日本共同社3月20日称, 日本民间智库与5家证券公司公布的估算报告显示, 在未将核电站事故造成的损失纳入估算统计范畴情况下, 地震对日本造成的经济损失预计最高达16万亿日元, 即使最乐观的估算值也将有5万亿-10万亿日元的经济损失。该估算报告还认为, 2011财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将比原先估算值下降0.2-0.4个百分点。同时, 由于空调需求较高的夏季也有可能实行计划性停电, 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将会持续。
3. 美国研究机构预测。
高盛3月15日发布报告预计, 地震造成的总损失将达到16万亿日元。若电力中断现象持续至4月, 实际G D P将在二季度收缩, 但在三季度反弹;若电力中断持续至12月底, 那么2011年全年GDP都将收缩。美国灾难建模公司Risk Management Solutions (RMS) 3月20日表示, 预计日本大地震和海啸给日本带来的经济损失将达2000-3000亿美元。RMS表示, 灾难造成的损失主要来自于经济活动的中断以及工业和制造业产出的下降。灾难还造成了一些二次冲击, 包括福岛核电站泄露以及随后的人员疏散、农作物污染和电力供应中断等。RMS称, 预计灾难造成损失的大部分将由日本民众和政府来承担, 因为这些地区的房屋屋主和企业在过去一直不愿意购买保险来对冲可能的损失, 这将使日本的复苏进程较其他发达国家在同等情况下更加艰难。纽约德银证券高级经济学家瑞卡多纳表示, 地震发生后, 美国对日本的农产品出口数量将激增。此外, 随着辐射污染范围扩大, 部分地区产品限制输出,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或将支付巨额赔偿金。
4. 世界银行预测。
3月21日, 世界银行发布报告, 预测日本地震和海啸所造成的损失为1220亿-2350亿美元, 相当于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2.5%-4%, 远远大于阪神大地震时的损失1000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预测指出, 到2011年中期, 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比原先的预期下降0.25%-0.5%, 之后随着灾后重建工作的展开, 国内生产总值将出现增长, 重建工作可能会持续5年。该预测没有包括福岛核电站事故损失扩大后的影响。
二、日本大地震对本国经济未来走势分析
1. 日本经济在短期内将放缓, 但后期重建工作将推动经济需求快速增长。
目前, 受灾最严重的日本东北部地区经济总量约占日本GDP的8%, 官方初步预估损失达20万亿日元, 相当于日本GDP的2%, 高于1995年阪神地震13万亿日元的损失影响。市场初步估计, 综合考虑未来重建影响, 日本今年GDP增长可能与地震前预计水平持平或略降0.1到0.3个百分点。日本政府估计, 由于受灾地区一些工厂减产, 零部件供给不足导致其他地区减产, 在4月1日开始的2011财政年度里, 地震将造成日本国内生产总值损失约2.75万亿日元, 但与此同时, 灾后重建将在2011财年拉动5万亿日元至8万亿日元的需求。
2. 财政负担加重, 财政支持能力存在疑问。
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后, 政策支持快速到位, 日本政府追加财政支出达3.2万亿日元, 财政支持对震后GDP的拉动达1.5个百分点。然而, 当前日本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已达10% (1995年为4.6%) , 日本政府债务已高达GDP的200% (1995年为60.3%) , 财政刺激空间乏力。而且, 穆迪上月对日本政府公共债务的负担能力表示担忧, 已调降对日本主权债的评级, 日本政府融资成本可能进一步加大。
3. 利率政策空间不大, 量化宽松政策将成为日本唯一选择。
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后, 日本央行在地震后9个月内将利率降低了170个基点至0.6%。然而, 当前日本央行已实施零利率政策, 这使得本次地震后货币政策刺激的空间与1995年相比大幅减小。3月14日, 日本央行已进一步加大量化宽松政策, 拟增加购买5万亿日元资产, 其中大部分为企业债券等高风险资产, 并加大长期国债购买力度, 以刺激经济增长, 尽全力维持银行体系支付顺畅。
三、日本大地震对全球经济金融的影响
1. 日本震后经济面临低迷现状。
日本经济自去年秋天以来处于停滞状态, 而大地震迫使很多企业停止生产, 这将导致企业效益下降, 影响职工收入, 降低消费意愿。这会进一步加剧通缩, 对日本当前疲弱的经济复苏极为不利。特别是福岛核电的爆炸、核泄露以及核辐射事件的发生, 严重影响日本经济, 核辐射导致日本本土电力紧张, 海产品、农产品和水资源受到严重的核辐射污染, 给日本的经济、人民的生活, 带来很大的影响。目前, 许多零部件工厂停工, 将给汽车业、半导体业等企业生产带来很大负面影响。道路和港口等设施的损害, 直接影响运输、物流、物资调配等生活和生产活动。企业生产能力受损, 出口能力下降, 必然影响到企业经营利润, 从而进一步影响企业扩大投资、增加员工和提高薪资等意愿。从消费者的角度看, 就业和收入环境的恶化, 将导致消费意愿降低, 反过来也影响企业的销售和利润。以1995年阪神大地震为例, 震后当年经济景气陷入停滞状态。
2. 大宗商品和农产品的价格可能先跌后扬。
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后, 大宗商品价格在震后出现短暂下跌, 但灾后重建需求旺盛, 又大幅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扬, 并明显超过震前水平。如原油价格在灾后两周内下跌2.6%, 两个月后恢复, 到年底同比上涨9%;铜价在灾后两周下跌1%, 6月恢复, 至7月一度上涨10%。2011年3月15日日本能源产品价格在快速下挫。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主力原油合约跌1.54美元, 收于每桶101.16美元, 跌幅是1.5%。盘中最低在99美元附近徘徊, 跌幅近4%。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原油进口国, 每日消耗原油440万桶。日本部分炼油厂和其他石油行业相关的基础设施被地震和海啸破坏, 对于需求预期的下降使得原油价格迅速下滑。由于日本国内已经出现有炼油厂起火, 部分核电站关闭, 日本重建工作开始时, 对于原油的需求将迅速反弹。当前, 虽然大地震后国际市场担心能源需求下降, 国际油价应声大幅下跌, 但随着日本灾后重建工作的开展, 相关需求可能进一步提升。
3. 日元汇率短期再次走高, 但长期贬值压力仍然较大。
2011年3月11日, 受地震影响, 日元一度大幅下跌, 美元兑日元突破83水平, 创下2月22日以来新高, 随后, 由于日本投资者避险情绪激增, 大举购入日元, 导致日元急升, 美元兑日元大幅下挫。同时强震将促使日本保险商抛售海外资产以支付保险金, 此举也是导致日元急速走高的原因。美元兑日元维持在81.77的水平。日本国债期货价格一度飙升, 稍晚有所回落。在全球广泛流通的日元将会回到日本帮助重建, 这意味着历史上长期弱势的日元将有机会走强。外汇市场已经很快意识到了这一可能性, 并反映到了2011年3月15日的交易中。日元兑美元上涨接近1.5%, 兑瑞士法郎的涨幅也接近了1%。只要日本公司继续将日元取回国内, 这一上涨趋势就将持续。但从中长期来看, 日本经济的结构性难题和公共债务问题仍将成为制约日元升值的现实因素。
4. 日本央行注入流动性, 推高国际市场流动性大幅上升。
由于日本基准隔夜利率几乎为零, 日本央行已无法再次降息。同时, 日本央行进一步提供充足流动性, 以维持这一利率。截至3月15日, 初步估计日本央行共注入约21.8万亿日元 (合2650亿美元) 流动性, 相当于其资产负债规模的11%。此外, 日本央行正将其资产购买计划的规模扩大一倍至10万亿日元, 以抑制中长期利率。日元可能将再次成为国际市场的套息货币, 并可能在美国第二轮定量宽松政策结束后, 进一步推高国际市场的流动性水平。
四、日本大地震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影响
1. 进口依赖性行业生产受到冲击。
由于灾害造成日本生产的供应链被打断, 中国的电子、工程机械等一些产业可能会因为上游中间产品的供货停顿而受影响。特别是一些高度依赖日本进口且进口替代来源较少的行业, 其生产能力可能受到致命性影响。如我国东风日产, 受日本大地震的影响逐渐显现, 主要靠日本进口的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生产汽车, 因日本地震不能按期收货, 导致其汽车大面积停产, 生产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从短期来看, 中国对日的进出口均会受到影响, 而且进口的影响要大于出口。虽然这有助于缩小中日之间的贸易逆差, 但对产业链处于下游的中国来说, 诸多依靠日本进口的企业会受到技术和产品短缺的困扰。事实上, 由于半导体芯片、液晶面板等日本优势IT产业在这次地震中受损较为严重, 已经导致全球供应链的中断。此外, 日本大地震会使中国的核电建设放慢步伐。中国从日本进口的商品中, 最大的单宗商品是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 2010年的进口额为335亿美元, 占比达到22.4%。而大力发展核电已列入“十二五”规划, 总投资额数以万亿元。目前我国共有28台核电机组在建, 38台左右核电机组建设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涉及核电机组总数超过60台。受日本核电站泄漏的影响, 国内已经暂停审批所有正在进行前期工作的核电项目。
2. 日本重建我国相关产业出口受益。
在重建过程中, 日本物资需求增加, 中国企业应当把握时机, 开拓和挖掘日本市场, 地震地区的温度较低, 对于保暖、应急、抗灾备品等物资有较强的需求, 而中国是这类物资的重要生产地。另外, 日本农业在海啸中受损严重, 农产品进口量将一进步放大。我国相关行业可借此加快拓展日本市场。目前, 我国的中游行业已出现产能过剩, 而日本灾后重建将涉及大量基础设施的修复和重建, 对于重型机械、钢铁、水泥等产品的需求将大幅提升。中国企业如能借机进军日本市场, 使中游行业的部分产能得以在日本消化, 将有助于推动 (下转第32页) (上接第28页) 全球布局。从贸易结构看, 中国对日出口主要集中在塑料和橡胶制品、皮革及其制品、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鞋帽伞、机电设备等。随着灾后重建的展开, 对这些产品的需求应该会有一个较大的增长。据估计, 今年中日贸易有望实现40%以上的增长。
此外, 日本大地震也给中国企业赴日投资提供了更多的机会。2010年, 中国企业对日投资金额为2.07亿美元, 涉及制造、信息、文化、旅游、教育、出版印刷等。由于灾后重建的需要, 中国的建筑企业及建材产品也有机会进入历来壁垒森严的日本建筑市场。包括钢铁的需求将得到提升。日本钢铁产量占全球第二, 钢材出口占其产量的四成, 日本钢铁产能受限以及灾后重建拉动的钢铁需求都将拉动国际钢价上升。
3. 输入型通胀压力继续增大。
日本时间2011年24日下午1时, 日本银行再次向短期金融市场紧急注资4万亿日元, 将用于28日以后向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
如果量化宽松政策演变成日本及其他发达国家的一种常态性货币政策, 那么对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将会非常巨大。
一方面, 日元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加大我国近期的通胀压力。另一方面日本重建可能推高石油、天然气、农产品和金属产品的价格, 进而影响我国基础产品市场的价格。从中长期看, 由于日本核电事故对电力供应的负面影响要远大于地震对日本国内能源需求的负面影响, 全球能源价格可能上扬, 农产品价格也将因日本加大农产品进口而出现上升。同时, 从国际资本流动冲击角度看, 虽然受制于我国资本管制措施, 国际日元资金流动的影响相对有限, 但仍应充分重视日元套利资金对我国市场的冲击。为此建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应纳入全球治理架构内来决策, 任何资本账户开放和汇率自由浮动的国家无权单独决定。即使短期不能形成全球范围内的约束性协议, 至少应该在道义上形成共识。无论如何, 量化宽松不能成为一种常态化的货币政策工具, 需要有个标准。对此问题, 我国应该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态度。
(作者单位:人民银行阳泉市中心支行)
地震对交通工作的影响 篇2
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活动对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的影响分析
本文对1900年以来全球逐年发生的7.0级以上地震的活动图像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历史上地震活动与本年度地震活动分布相类似的年份,对这些年份之后的1~2年内发生在中国大陆、大华北、华东及安徽地区的中强震进行对比分析,力求得到较为合理的结论,为下年度的中国大陆、大华北、华东及安徽地区的地震趋势预测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分析得知:震后次年对中国大陆(主要是西部地区)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对大华北地区的.影响;然后是对华东地区(主要是海域)的影响;对安徽地区的影响较小.
作 者:李发 沈小七 Li Fa Shen Xiaoqi 作者单位:安徽省地震局,安徽,合肥,230031刊 名:防灾科技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STITUTE OF DISASTER-PREVEN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200911(3)分类号:P315.5关键词:环太平洋 地震带 频度 最大震级
浅析日本地震对各行业的影响 篇3
作为全世界的工业大国和出口大国,日本遭遇的这场大地震,必然对世界经济和产业产生可见的冲击。具体到中国,对产业和外经贸的最大负面冲击,将表现在进口领域。
股市方面,日本地震对中国股市短期心理影响较大,中长期看对中国股市的趋势影响并不大。目前市场处于震荡的概率较大,,如因地震影响跌幅较大,可低吸。投资策略上,建议投资者继续关注景气度提升和政策支持,以及地震受益的版块。
盘点各行业受日本地震的影响
大宗商品,原油下跌
由于日本是世界第三大原油消费国,市场预计地震海啸带来的经济打击,会导致日本原油需求减少。
化工行业,乙烯价格被推高
地震和海啸让日本东北沿海的城市遭受重创。日本的化学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城镇,地震重灾区中的干叶是日本化学工业的中心之一,拥有众多炼油厂及乙烯厂。据预计,因日本大地震导致工厂关闭、供应减少,全球乙烯及下游合成树脂价格将被推高。
汽车行业,日本三巨头目前全面停产
不少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位于地震灾区,未来零部件供应将受影响,因此日本整车生产和供应将大为减少。以丰田汽车为例,宫城县是丰田汽车在日本重要生产基地之一,位于宫城县仙台附近的中央汽车公司,主要生产卡罗拉、雅力士等小型车。
电力设备、新兴行业
我们认为,此次事件更多是在心理层面的,核电相关上市公司股价短期或将出现波动,但鉴于核电建设的总体规模和方向不会受到大的影响,因此,股价的下跌将创造更佳买入时机。
通信行业
本次地震导致日本东北三县受损严重,通信网络严重损毁。此外地震导致中国经由日本的互联网出口宽带海缆受损,互联网接通率受到影响。预计震后重建将有助于中兴、华为等中国厂商扩大在日市场份额,但暂无短期业绩影响。
机械行业
不排除对中国核电站建造进程产生影响的可能,心理影响或许更显著。挖掘机或将受益于日本工程机械销售的重心转至国内,但对全球造船业影响较小。
建筑工程行业
由于我国的建筑工程企业在海外的施工项目几乎集中于基建项目,并且主要是亚非拉国家,而发达国家的基建已相当完备,因此此次地震对相关上市公司不造成直接影响。
钢铁行业
日本强烈地震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篇4
国际部分机构及日本本土机构预测日本大地震的损失情况
随着日本大地震灾情的发展, 国际上部分机构对地震造成的损失进行了预测评估, 显示出地震带来的损失十分严重。
(一) 日本政府预测。
3月23日, 日本经济财政大臣与谢野馨在震灾应对特别会议上报告分析, 根据北海道、青森、岩手、宫城、福岛等7个道县2011年至2013年的损失, 并参照阪神地震建筑的受损率进行推算, 此次地震造成的建筑、道路、港湾等直接损失高达16-25万亿日元, 远远超过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10万亿日元, 约为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2倍多。地震造成的减产等因素可能使日本2011财年的GDP最大下滑0.5个百分点, 减少1.25-2.75万亿日元。这是日本政府首次对地震进行损失评估, 此次原则上只对能够定量的损失进行评估, 限电措施以及核泄漏危机等造成的影响并不在统计之列, 因此地震对日本经济的实际影响应该更大。
(二) 日本民间机构预测。
日本共同社3月20日称, 日本民间智库与5家证券公司公布的估算报告显示, 在未将核电站事故造成的损失纳入估算统计范畴情况下, 地震对日本造成的经济损失预计最高达16万亿日元, 即使最乐观的估算值也将有5万亿-10万亿日元的经济损失。该估算报告还认为, 2011财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将比原先估算值下降0.2-0.4个百分点。同时, 由于空调需求较高的夏季也有可能实行计划性停电, 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将会持续。日本《朝日新闻》3月22日报道称:民间研究机构认为, 由于此次地震范围大, 其经济损失至少约15万亿日元;野村证券金融经济研究所在假设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和住宅、民间企事业生产设备等与阪神大地震受灾程度相同的前提下, 经测算认为, 仅岩手、宫城和福岛3个县的经济损失就高达12.7万亿日元;大和综研认为, 假设灾区10%的住宅损失, 15%的道路和桥梁受损, 经济损失就将达14.3万亿日元, 相当于日本GDP的3%。另有证券机构认为, 由于人员伤亡巨大, 个人消费今后一年将减少2万亿日元。
(三) 美国研究机构预测。
高盛3月15日发布报告预计, 地震造成的总损失将达到16万亿日元。若电力中断现象持续至4月, 实际G D P将在二季度收缩, 但在三季度反弹;若电力中断持续至12月底, 那么2011年全年GDP都将收缩。美国灾难建模公司Risk Management Solutions (RMS) 3月20日表示, 预计日本大地震和海啸给日本带来的经济损失将达2000-3000亿美元。RMS表示, 灾难造成的损失主要来自于经济活动的中断以及工业和制造业产出的下降。灾难还造成了一些二次冲击, 包括福岛核电站泄露以及随后的人员疏散、农作物污染和电力供应中断等。RMS称, 预计灾难造成损失的大部分将由日本民众和政府来承担, 因为这些地区的房屋屋主和企业在过去一直不愿意购买保险来对冲可能的损失, 这将使日本的复苏进程较其他发达国家在同等情况下更加艰难。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22日宣布, 受核辐射影响的日本福岛等地区的牛奶和乳制品, 以及新鲜果蔬将禁止进入美国销售。海鲜等其他食品仍可进入美国市场, 但要先通过辐射检测。有分析人士表示, 核泄漏事故将重创当地农业生产, 并将在一定程度上推高国际农产品的整体价格。从中长期来看, 日本或将增加农产品的进口数量。纽约德银证券高级经济学家瑞卡多纳表示, 地震发生后, 美国对日本的农产品出口数量将激增。此外, 随着辐射污染范围扩大, 部分地区产品限制输出,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或将支付巨额赔偿金。据国外媒体报道, 东京电力公司正在与三菱日联金融集团、三井住友金融集团以及瑞穗金融集团进行谈判, 商议申请总额达2万亿日元 (约合250亿美元) 的紧急贷款。
(四) 世界银行预测。
3月21日, 世界银行发布报告, 预测日本地震和海啸所造成的损失为1220亿-2350亿美元, 相当于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2.5%-4%, 远远大于阪神大地震时的损失1000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预测指出, 到2011年中期, 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比原先的预期下降0.25%-0.5%, 之后随着灾后重建工作的展开, 国内生产总值将出现增长, 重建工作可能会持续5年。该预测没有包括福岛核电站事故损失扩大后的影响。
日本大地震对本国经济未来走势分析
(一) 日本经济在短期内将放缓, 但后期重建工作将推动经济需求快速增长。1
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后, 日本经济在半年内得以恢复。日本工业产值在1995年1月 (阪神地震发生后的第一个月) 下降2.6%之后, 到2至3月, 随着重建而反弹3%以上。目前, 受灾最严重的日本东北部地区经济总量约占日本GDP的8%, 官方初步预估损失达20万亿日元, 相当于日本GDP的2%, 高于1995年阪神地震13万亿日元的损失影响。市场初步估计, 综合考虑未来重建影响, 日本今年GDP增长可能与地震前预计水平持平或略降0.1到0.3个百分点。日本政府估计, 由于受灾地区一些工厂减产, 零部件供给不足导致其他地区减产, 在4月1日开始的2011财政年度里, 地震将造成日本国内生产总值损失约2.75万亿日元, 但与此同时, 灾后重建将在2011财年拉动5万亿日元至8万亿日元的需求。
(二) 财政负担加重, 财政支持能力存在疑问。
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后, 政策支持快速到位, 日本政府追加财政支出达3.2万亿日元, 财政支持对震后GDP的拉动达1.5个百分点。然而, 当前日本财政赤字占G D P的比重已达10% (1995年为4.6%) , 日本政府债务已高达GDP的200% (1995年为60.3%) , 财政刺激空间乏力。而且, 穆迪上月对日本政府公共债务的负担能力表示担忧, 已调降对日本主权债的评级, 日本政府融资成本可能进一步加大。
(三) 利率政策空间不大, 量化宽松政策将成为日本唯一选择。
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后, 日本央行在地震后9个月内将利率降低了170个基点至0.6%。然而, 当前日本央行已实施零利率政策, 这使得本次地震后货币政策刺激的空间与1995年相比大幅减小。3月14日, 日本央行已进一步加大量化宽松政策, 拟增加购买5万亿日元资产, 其中大部分为企业债券等高风险资产, 并加大长期国债购买力度, 以刺激经济增长, 尽全力维持银行体系支付顺畅。
日本大地震对全球经济金融的影响
(一) 日本震后经济面临低迷现状。
日本经济自去年秋天以来处于停滞状态, 而大地震迫使很多企业停止生产, 这将导致企业效益下降, 影响职工收入, 降低消费意愿。这会进一步加剧通缩, 对日本当前疲弱的经济复苏极为不利。特别是福岛核电的爆炸、核泄露以及核辐射事件的发生, 严重影响日本经济, 核辐射导致日本本土电力紧张, 海产品、农产品和水资源受到严重的核辐射污染, 给日本的经济、人民的生活, 带来很大的影响。目前, 许多零部件工厂停工, 将给汽车业、半导体业等企业生产带来很大负面影响。道路和港口等设施的损害, 直接影响运输、物流、物资调配等生活和生产活动。企业生产能力受损, 出口能力下降, 必然影响到企业经营利润, 从而进一步影响企业扩大投资、增加员工和提高薪资等意愿。从消费者的角度看, 就业和收入环境的恶化, 将导致消费意愿降低, 反过来也影响企业的销售和利润。以1995年阪神大地震为例, 震后当年经济景气陷入停滞状态。
(二) 大宗商品和农产品的价格可能先跌后扬。
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后, 大宗商品价格在震后出现短暂下跌, 但灾后重建需求旺盛, 又大幅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扬, 并明显超过震前水平。如原油价格在灾后两周内下跌2.6%, 两个月后恢复, 到年底同比上涨9%;铜价在灾后两周下跌1%, 6月恢复, 至7月一度上涨10%。2011年3月15日日本能源产品价格在快速下挫。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主力原油合约跌1.54美元, 收于每桶101.16美元, 跌幅是1.5%。盘中最低在99美元附近徘徊, 跌幅近4%。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原油进口国, 每日消耗原油440万桶。日本部分炼油厂和其他石油行业相关的基础设施被地震和海啸破坏, 对于需求预期的下降使得原油价格迅速下滑。由于日本国内已经出现有炼油厂起火, 部分核电站关闭, 日本重建工作开始时, 对于原油的需求将迅速反弹。当前, 虽然大地震后国际市场担心能源需求下降, 国际油价应声大幅下跌, 但随着日本灾后重建工作的开展, 相关需求可能进一步提升。
(三) 日元汇率短期再次走高, 但长期贬值压力仍然较大。
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后, 企业资金大幅回流日本, 促使日元兑美元保持了5个月的升值态势, 日本企业汇入款增加1790亿日元, 日元兑美元升值18%。2011年3月11日, 受地震影响, 日元一度大幅下跌, 美元兑日元突破83水平, 创下2月22日以来新高, 随后, 由于日本投资者避险情绪激增, 大举购入日元, 导致日元急升, 美元兑日元大幅下挫。同时强震将促使日本保险商抛售海外资产以支付保险金, 此举也是导致日元急速走高的原因。美元兑日元维持在81.77的水平。日本国债期货价格一度飙升, 稍晚有所回落。在全球广泛流通的日元将会回到日本帮助重建, 这意味着历史上长期弱势的日元将有机会走强。外汇市场已经很快意识到了这一可能性, 并反映到了2011年3月15日的交易中。日元兑美元上涨接近1.5%, 兑瑞士法郎的涨幅也接近了1%。只要日本公司继续将日元取回国内, 这一上涨趋势就将持续。但从中长期来看, 日本经济的结构性难题和公共债务问题仍将成为制约日元升值的现实因素。同时, 面对救灾、通缩以及可能出现经济衰退的复杂局面, 日本政府很可能选择弱势日元政策。考虑到美元可能转强, 日本成功实施弱势日元政策的概率较大。
(四) 日本央行注入流动性, 推高国际市场流动性大幅上升。
由于日本基准隔夜利率几乎为零, 日本央行已无法再次降息。同时, 日本央行进一步提供充足流动性, 以维持这一利率。截至3月15日, 初步估计日本央行共注入约21.8万亿日元 (合2650亿美元) 流动性, 相当于其资产负债规模的11%。此外, 日本央行正将其资产购买计划的规模扩大一倍至10万亿日元, 以抑制中长期利率。日元可能将再次成为国际市场的套息货币, 并可能在美国第二轮定量宽松政策结束后, 进一步推高国际市场的流动性水平。
日本大地震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影响
(一) 进口依赖性行业生产受到冲击
中国和日本的贸易联系还是很密切的。2010年对日本的出口占到中国出口总量的8%, 从日本的进口占到中国进口总额的13%。中国的制造业需要从日本进口大量的零部件和机器设备, 我国主要大量进口日本高技术产品、上游中间产品和设备, 由于灾害造成日本生产的供应链被打断, 中国的电子、工程机械等一些产业可能会因为上游中间产品的供货停顿而受影响。特别是一些高度依赖日本进口且进口替代来源较少的行业, 其生产能力可能受到致命性影响。如我国东风日产, 受日本大地震的影响逐渐显现, 主要靠日本进口的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生产汽车, 因日本地震不能按期收货, 导致其汽车大面积停产, 生产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日本大地震对中国经济带来了较大的冲击。统计数据显示, 目前日本是中国第五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从短期来看, 中国对日的进出口均会受到影响, 而且进口的影响要大于出口。虽然这有助于缩小中日之间的贸易逆差, 但对产业链处于下游的中国来说, 诸多依靠日本进口的企业会受到技术和产品短缺的困扰。事实上, 由于半导体芯片、液晶面板等日本优势IT产业在这次地震中受损较为严重, 已经导致全球供应链的中断。以芯片业为例, 2010年日本芯片企业的销售收入约为638亿美元, 约占全球芯片市场销售收入的五分之一。中国每年进口的芯片中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日本, 在地震发生后, 芯片价格已经出现了20%以上的涨幅, 而且多家厂商因为缺货不得不临时停产。
中国4 4%高端钢铁产品进口和27%的铝产品进口来自日本, 这些产品的供应中断同样会导致相关产品价格的上涨。据中央电视台3月27日晚间新闻报道, 我国黑龙江省受到日本微量核辐射的污染, 要谨防日本受污染的海产品、农产品流入我国境内。此外, 日本大地震会使中国的核电建设放慢步伐。中国从日本进口的商品中, 最大的单宗商品是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 2010年的进口额为335亿美元, 占比达到22.4%。而大力发展核电已列入“十二五”规划, 总投资额数以万亿元。目前我国共有28台核电机组在建, 38台左右核电机组建设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涉及核电机组总数超过60台。受日本核电站泄漏的影响, 国内已经暂停审批所有正在进行前期工作的核电项目。
(二) 日本重建我国相关产业出口受益
在重建过程中, 日本物资需求增加, 中国企业应当把握时机, 开拓和挖掘日本市场, 地震地区的温度较低, 对于保暖、应急、抗灾备品等物资有较强的需求, 而中国是这类物资的重要生产地。另外, 日本农业在海啸中受损严重, 农产品进口量将一进步放大。我国相关行业可借此加快拓展日本市场。目前, 我国的中游行业已出现产能过剩, 而日本灾后重建将涉及大量基础设施的修复和重建, 对于重型机械、钢铁、水泥等产品的需求将大幅提升。中国企业如能借机进军日本市场, 使中游行业的部分产能得以在日本消化, 将有助于推动全球布局。从贸易结构看, 中国对日出口主要集中在塑料和橡胶制品、皮革及其制品、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鞋帽伞、机电设备等。随着灾后重建的展开, 对这些产品的需求应该会有一个较大的增长。据估计, 今年中日贸易有望实现40%以上的增长。
此外, 日本大地震也给中国企业赴日投资提供了更多的机会。2010年, 中国企业对日投资金额为2.07亿美元, 涉及制造、信息、文化、旅游、教育、出版印刷等。由于灾后重建的需要, 中国的建筑企业及建材产品也有机会进入历来壁垒森严的日本建筑市场。包括钢铁的需求将得到提升。日本钢铁产量占全球第二, 钢材出口占其产量的四成, 日本钢铁产能受限以及灾后重建拉动的钢铁需求都将拉动国际钢价上升。目前, 我国钢价低于国际水平, 出口竞争力较大。此外, 日本重建将抽紧建材等物品的供应, 我国相关产业的出口也将受益。经过大地震, 日本还有可能加快汽车、电子等产业向周边国家转移的步伐, 而中国无疑会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
(三) 输入型通胀压力继续增大
日本时间2011年24日下午1时, 日本银行再次向短期金融市场紧急注资4万亿日元, 将用于28日以后向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日本大地震发生后, 日银合计已向市场投放了106万亿6千亿日元。从实体经济的角度来看, 日本此次发生大地震的北部六县的GDP占整个日本GDP的7%, 即3500亿美元左右, 而灾后重建投资 (对资本的替换) 占到相应GDP的40%左右, 也就是1000亿~1500亿美元。如果将这部分投资分成2~3年投入建设, 折合成对GDP的年贡献率也就是0.7%~0.8%。这样的一个重建经济总量显然不能成为日本经济走出长期低迷的转折点。大地震发生前, 日本的公共债务占G D P比例已经超过200%, 即使排除地震后日本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累积效应, 单从这一数据来看, 也已经远远超过了欧洲出现债务危机时的情况。由此可见, 日本因突发事件诱发债务危机的可能性非常大, 而一旦发生债务危机, 必然导致货币危机, 导致日元大幅贬值。在这一进程当中, 值得重点关注的是同样实施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的美元走势。从中长期来看, 日元的走势还是会沿着美元汇率需要的方向演进, 日元自身很难主导自己的命运。
如果量化宽松政策演变成日本及其他发达国家的一种常态性货币政策, 那么对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将会非常巨大。尽管日本从上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尝试实施量化宽松政策, 但规模都比较小, 而本次地震后, 为稳定震后金融市场及满足金融机构不断上升的资金需求, 日本央行已累计注资逾50万亿日元的额外流动性, 创历史最高记录。这种大规模注资行为不仅会恶化日本当前的财政状况, 长远看还会影响到日元汇率, 进而影响它的全球替代品之一的人民币汇率和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同时, 日本政府还计划发行逾10万亿日元的震后重建债券, 日本央行将直接全额买入这些债券。在资本账户完全开放和汇率完全自由浮动的背景下, 一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短期看是救助国内经济, 而长期来看, 多余的流动性必然会向着收益更高的发展中国家方向流动。这样一来, 量化宽松政策的短期受益者是发行货币国家, 长期受害者则是货币接受国家。中国此前曾大量买入的日本国债存在一定的风险。与此同时, 由于未来日本可能调整投资策略, 如通过大量抛售手中持有的美国国债的方式来实现海外资本回流, 用于支撑本国国债和本土灾后重建。日本海外资本流向的改变将使美国和欧洲债市出现新的动荡, 全球可能步入一个高风险的债务动荡期。在外汇市场方面, 由于市场预期日本将持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 以及预计在全球广泛流通的日元将会回到日本帮助重建, 再加上日本投资者避险情绪激增, 大举购入日元, 导致日元急升, 美元兑日元大幅下挫。
一方面, 日元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加大我国近期的通胀压力。另一方面日本重建可能推高石油、天然气、农产品和金属产品的价格, 进而影响我国基础产品市场的价格。从中长期看, 由于日本核电事故对电力供应的负面影响要远大于地震对日本国内能源需求的负面影响, 全球能源价格可能上扬, 农产品价格也将因日本加大农产品进口而出现上升。同时, 从国际资本流动冲击角度看, 虽然受制于我国资本管制措施, 国际日元资金流动的影响相对有限, 但仍应充分重视日元套利资金对我国市场的冲击。为此建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应纳入全球治理架构内来决策, 任何资本账户开放和汇率自由浮动的国家无权单独决定。即使短期不能形成全球范围内的约束性协议, 至少应该在道义上形成共识。无论如何, 量化宽松不能成为一种常态化的货币政策工具, 需要有个标准。对此问题, 我国应该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态度。
日本部分炼油厂和其他石油行业相关的基础设施被地震和海啸破坏, 对于需求预期的下降使得原油价格迅速下滑。由于日本国内已经出现有炼油厂起火, 部分核电站关闭, 日本重建工作开始时, 对于原油的需求将迅速反弹。当前, 虽然大地震后国际市场担心能源需求下降, 国际油价应声大幅下跌, 但随着日本灾后重建工作的开展, 相关需求可能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闫晓虹, 日本大地震对中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N], 中国经济时报2011.03.18
[2]李长安, 日本地震对中国汽车业影响最直接[Z], 中国新闻网2011.03.21
[3]董菁, 专家:日本地震对世界经济、能源市场影响在不断变化[Z], 人民网-国际频道2011.03.18
[4]苗慧, 张艳, 古晓宇, 日本大地震震荡全球经济[N], 京华时报2011.03.14
汶川地震对四川旅游业的影响论文 篇5
张旭
写作日期 2008-6-13
(西安文理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系,陕西西安.710065)
摘 要:汶川大地震对四川旅游业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四川旅游收入大幅的下降,部分景区严重受损。本文深度地阐述了地震对于四川旅游业的不利影响,并且针对四川省的实际情况,对四川旅游业的灾后重建和复兴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汶川地震四川旅游业 影响 灾后恢复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这是中国自我国建国以来最为强烈的一次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地震造成近七万人丧失,受灾群众多达一千多万。四川旅游业在这场地震劫难中,同样遭到了重创。5月12日,地震发生当天,国家旅游局就发出紧急通知,对四川旅游暂时下了禁令。四川省旅游局5月24日估算,此次四川旅游业直接损失超过500亿元。但随后几天,国家旅游局对四川旅游损失的评估又追加了200亿元,达到700亿元。700亿元对四川旅游业意味着,这数字接近去年全年旅游总收入的60%。四川省是内地为数不多的旅游总收入突破千亿元的省市,去年该省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217亿元,相当于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11.6%,其比重在全国居于首位,是全国唯一旅游收入占GDP比重超过8%的省份。在这次地震中,四川省主要旅游景区均不同程度受到了损坏。地震对四川旅游业的消极影响
在四川,地震被视为继SARS、雪灾之后近两年来遭遇的最严重的灾难。旅游业是四川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四川是全国第八个旅游总收入突破千亿元的省份,更是全国唯一旅游收入占GDP比重超过8%的省份。汶川地震至少已造成四川旅游业损失达700亿元,相当于去年四川省全年旅游总收入的一半之多。2007年,四川旅游总收入达1217亿元,占全省GDP的10%,其旅游业占GDP的比重全国居首。四川省旅游局统计,仅2008年4月,四川全省就接待入境旅客9.45万人,国内游旅客1436.58万人,旅游总收入74.96亿元。金融市场是地震对经济带来影响最好的晴雨表。13日股市一开市,一些旅游类股票下跌,主要股指收盘时下跌严重。汶川地震对四川旅游业产生了诸多的消极影响。
1.1地震导致四川旅游活动中断
此次大地震不仅对震中川西造成毁灭性破坏,而且影响波及全省乃至附近省区。5月12日,地震发生当天,国家旅游局就发出紧急通知,对四川旅游暂时下了禁令。震后灾区生活问题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第一难题,灾后重建工作复杂而繁忙。旅游所需的交通工具例如飞机、客车等大多已调为转运物资和人员所用。灾后四川旅游景区会逐步开放,但具体开放时间还不能确定。国家旅游局刚刚在北京召开四川灾后重规划会议,会议的思路是,将在3年内恢复灾区的旅游建设,而后的5年内四川的旅游将获得整体提升,这意味着我们要8年的规划。
1.2四川主要旅游景区均不同程度受到损坏
严重的地震让我省的风景旅游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根据目前初步了解到的情况,川北一带的旅游景区和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受灾严重。其中青城山-都江堰景区预计经济损失12亿元。
位于地震带区域的绵阳猿王洞、千佛山、窦圌山三个景区受灾情况最为严重,景区道路全部损坏。猿王洞景区主体酒店受损严重,后山别墅群全部破坏无法使用;千佛山景区进山道路完全破坏;窦圌山双峰其中一座已经崩塌,整个景区基础接待设施已经无法使用。
据文物部门统计,截至5月16日,我省共有5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7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遭受严重损失。馆藏文物损失758件,其中,珍贵文物85件,一级文物9件。
1.3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遭到破坏
据了解,四川旅游的主要线路,都江堰、映秀、卧龙、四姑娘山、丹巴、雅安、成都这条川西环线已被地震基本损毁。此次汶川地震,不仅对交通、电力、通讯等旅游支撑条件造成重大破坏,而且直接损毁了旅游住宿和旅游景观,灾区旅游从业人员也有较大伤亡,对旅游企业正常运营和基层旅游管理机构运转造成较大影响。很多震区景区的交通、通讯基础设施遭到破坏,修复难度很大。不仅仅是成都市区景点受影响,一些经典旅游线路几乎全线崩溃,由于受地震影响,九寨沟停止对外开放,尽管九寨沟景区和旅游接待设施基本没有受到地震太大的影响,但目前关键的问题是汶川通往九寨沟的公路中断以及地震对游客的心理影响,这些对九寨沟的打击是致命的。
1.4许多旅游从业人员失业
因受灾情的影响,四川西部几大旅游区域酒店等建筑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毁坏,目前大多酒店、旅游从业人员都在休假或处于失业状态。在旅游活动未能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包括成都在内的上万名旅游从业人员都将面临休业状态 1.5这次灾难事件对游客造成的心理影响 专家们同时指出,今后一段时期,受灾地区的旅游业将面临一个游客的心理障碍问题。九寨沟游客平均每天约有8000多人次,但是地震后18天内九寨沟旅游人数只有2404人,平均每天大约130多人,不足平时的2%,更不谈已经进入旺季的旅游时段。
虽然这样大的地震百年难遇,但它可怕的破坏力通过各种媒体在全世界广泛传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另外,与重建工作相比,自然灾害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完善更为重要,只有这样各国旅游者才能重拾信心。这是一项更为长期的工作。地震对四川旅游业的影响是有限的、暂时的
虽然地震对四川旅游业破坏很大,但作为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四川旅游的影响是有限的。因此预料,游客终会返回。此次受冲击最大的地区为川西,但这场灾难对旅游业及航空业的负面冲击程度有限,因为游客可选择其他地区观光,促使游客减少的现象应该不会长久。不少分析师认为,总体上说,这场灾难不会
对该地区的经济造成致命性的打击,短期内会打击受灾地区的旅游业,但长远考虑这种影响会逐渐被消除。在社会的援助下,四川完全有能力应对灾难带来的损失,其经济也应能较快地得恢复。
与西北部景点旅游遭重创相比,在四川东南部的旅游景区,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由于上述景点位于地震中心远端,这些地方的交通、酒店、机场、餐饮业等都运转正常,随时可以恢复旅游活动。
国家旅游局指出旅游业将被作为灾后恢复重建优势产业,因为旅游业对许多产业或行业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带动和促进作用。优先发展旅游业可以比较快地推动灾后经济社会恢复发展。此外,资源条件和市场基础具有明显的优势。四川旅游资源丰富、知名度高、客源市场基础好。地震虽然造成了旅游业巨大损失,但旅游基础市场没有受到大的打击,因而旅游接待能力能够较快恢复。
受灾地区大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发展传统工业制约因素相对较多,发展传统农业的带动性和附加值相对较小,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是科学客观的选择。国际国内都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
3灾后四川旅游业将恢复重建
国家旅游局刚刚在北京召开四川灾后重规划会议,会议的思路是,将在3年内恢复灾区的旅游建设,而后的5年内四川的旅游将获得整体提升,这意味着我们要8年的规划。据成都假日办统计,成都市内除都江堰、彭州等景区外,已开放的65个景区已实现正常接待游客。目前,针对该地区的灾后旅游业重建规划指导也已正式启动。
3.1进行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和全面安排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集中精兵强将,做好规划编制工作。这是抗震救灾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做到组织到位、思想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必须不折不扣地按要求、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规划编制工作的各项任务,为灾区人民绘制出旅游业恢复发展的美好蓝图,为灾区旅游业再现勃勃生机奠定良好的基础。尽快恢复旅游业,不仅可以带动四川整个经济的有力反弹,而且也有利于人们心里的恢复,逐渐走出灾难阴影,投身到家乡的建设当中。
3.2展开旅游危机公关
灾后成都市规划局和都江堰市政府组织召开了都江堰灾后重建规划概念方案专家座谈会,来自国内外10家知名规划设计机构80多名专家和市国土局、市防震减灾局、市旅游局等成都市级部门相关人员参会。座谈会上提出了都江堰灾后重建规划要避免简单“克隆”,着眼长远规划,充分依托都江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促进城市发展。
近期与远期、新与旧、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城市功能与风景旅游、自然资源与城市发展、历史文化与城市发展、灾毁资源利用与重建规划、城市安全与经济发展,这8方面问题将是参与都江堰灾后重建规划设计专家所需要考虑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应邀请更多的国内外专家使者到四川来,比如 “邀请国外旅行商到川考察”、“开通更多的国外到成都的直航航线”、“组织志愿者到非灾区旅游”等等。
3.3政府大力扶持,积极开展重建工作
政府应尽快的制定出可行的旅游发展规划,提供技术、人员尤其是资金援助。鼓励民众以前往旅游的方式促进当地重建。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力量,尽快恢复灾区的电力、通讯、交通、住宿等重要设施。尤其保证川西交通线路的安全,避免灾后次生灾害的侵袭。
可以借鉴丽江、泰国等地区的灾后旅游业恢复经验,结合灾区城乡的特点,开展重建工作。如“汶川地震博物馆”“阿坝神座”“神秘的映秀三奥雪山”等。
3.4推出优惠政策,开辟新旅游线路 目前针对四川旅游市场的萧条,应当适当下调门票价格,降低报价。酒店、交通等也应适时调价,吸引消费者。旅游局还可开展有奖销售或部分免费进川项目,以超低价位在短期内积极拉动市场客源。
在短期安全为首的时期内,可以借助其他省区的产品,结合自身优势项目,重新开辟安全线路。如可以将甘肃、陕西、重庆等地的产品同四川的九寨沟、峨眉山等地的产品结合,刺激消费。4 结语
四川是一个旅游大省,这里有像成都这样的以休闲著称的繁华大都市,有像乐山大佛这样让人叹为观止的人文景观,更有像九寨沟、黄龙等令游客心醉神迷的人间胜地„„有人曾说,在四川,除了没有大海,其他都有:有现代大都市,也有风情浓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有平原,也有终年积雪的巍巍大山„„处处可见名胜,四季皆有美景。
但是,汶川大地震,给四川造成了极其惨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对四川旅游也是一次重创。四川旅游要想恢复到地震前水平,要走一条漫长的路。大地震发生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掀起地震灾区生命救援大行动,现在,全国又再一次掀起帮助地震灾区重建家园的高潮。
虽然余震还很频繁,但余震毕竟正在逐渐减少减弱,等余震过后,安全了,大家来四川旅游吧,这,也是对地震灾区的巨大支持。
地震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及灾后重建 篇6
关键词:日本;地震;经济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近海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现在,地震已经过去两周年。这次地震究竟对日本经济和社会造成了多大损害,日本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救灾措施是否已经取得成效,本文试图就上述问题展开讨论。
一、地震对日本产业的影响:地震初期学术界的几种预测
日本地震发生后,国内外媒体及科研机构纷纷就此次地震对日本经济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有研究机构认为,总体而言,此次地震将对刚刚从衰退中恢复的日本经济形成打击。有研究报告分析,地震可能会使日本全国GDP降低1%。地震总损失将达到16万亿日元,是阪神大地震的1.6倍。地震对日本主要产业的影响预测如下:
关于地震对日本钢铁产业的影响,有分析认为,此次地震影响的钢铁产能在3000万吨左右。若考虑半年左右的复产周期,影响产量在1500万吨左右。鉴于日本钢铁每年均有3000-3500万吨,即30%左右的出口量,预计此次日本钢铁产量下降,影响最大的是出口。
关于地震对日本汽车行业的影响,业内普遍预计,不少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位于地震灾区,未来零部件供应将受影响,因此日本整车生产和供应将大为减少,并且这种严峻的形势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难以消除。此外,日本车企还将在劳动力、电力供应、燃油供应、运输方面面临困难。有学者就此认为,震后日本有可能发生汽车产业转移。
关于地震对日本农业的影响,有研究者认为,地震灾区也是日本主要的农业和渔业主产地。北海道、宫城县、岩手县等地为大米的主要产区。宫崎县、福岛县以及枥木县是日本首都圈最主要的蔬菜产地。地震区域的水产品出产比例则占全国总产量的30%,因此,此次日本强震及由此引发的海啸、核泄漏将重创日本农业,日本农产品、水产品以及畜禽产品的自给率将进一步下降。
二、地震给日本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
2011年3月的日本大地震是战后60余年以来日本最大的自然灾害。根据世界银行的报道,日本东部大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220亿-2350亿美金,相当于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2.5%-4%。此次灾害波及范围广,东日本长达1000公里的海岸线、约400多平方公里的沿海地区遭到海啸的袭击,死亡与失踪人数近2.8万人,对日本经济的长期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在具体产业方面,截止到2011年8月的统计,日本全国水产业受灾总额超过1万2千亿日元。共有2.5万只渔船受损,其中岩手县和宫城县的情况最严重,两县受损渔船总数超过2.1万只。7个道县共有319个渔港遭到破坏,损失额超过8200亿日元。旅游业方面。据日本官方统计,大地震发生当月赴日旅游的观光客比2010年减少70%;4月入境日本的外国人人数较2010年同期减少了62.5%;5月则减少50%,日本旅游业基本处于中断状态。中小企业经营方面,日本国际信息服务公司针对制造业、销售业、咨询服务业等中小企业是否受到大地震影响所做的“中小企业的经营实态”调查结果显示,日本62%的中小企业受到地震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震后日本经济的恢复情况及反思
震灾发生后,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恢复经济,各个企业也根据自身特点展开生产恢复活动。以渔业和水产养殖业为例,日本水产厅依据2011年6月制定并公布的《水产复兴总体规划》及7月制定出台的《东日本大地震复兴基本方针》,全面推进受灾地区水产业的复兴。为确保灾后重建和复兴的财政资金,日本自2011年5月先后4次制定了总额达8000亿日元的财政补贴预算,并实施了四个由国家财政提供支持的重大项目。经过灾后重建与复兴,日本受灾地区陆续恢复渔业生产。截止到2012年3月,岩手县55%、宫城县42%的渔业经营体恢复正常生产,其中岩手县39%的养殖设施、宫城县23%的养殖设施恢复生产,两个县59%和45%养殖业经营体恢复了正常生产。其他5个县的渔业经营体则完全恢复了正常生产。此外,日本政府还进一步实施了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日元的升值压力,一些企业借助日元高企的有力时机,加快了海外扩张的脚步。
不过,震后日本不同行业的复苏速度相差很大,而且,经济形势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性好转。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这次地震的破坏程度确实太大,完全恢复需要假以时日。二是就世界经济环境来看,国际金融危机仍未完全过去,特别是美国经济未根本好转,欧洲经济复苏乏力,这给日本经济恢复造成了很大的外部压力。三是两年来日本国内政局不稳,特别是安倍晋三政府的现行外交政策,令日中、日、韩之间产生深刻矛盾,从而不利于日本经济复苏。由此看来,震后日本经济复苏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回顾两年来日本震后经济的缓慢回升历程,有很多值得中国学术界思考的问题:例如,震后,许多中国学者热衷于讨论承接日本产业向中国的转移,特别是高科技产业转移,但由于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迄今为止,这种转移并不明显甚至还未发生。同时,学术界当初也没有预料到政府更迭会给震后日本的经济恢复工作造成如此之大的影响。这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影响一个产业发展的因素是多元的,切不可纸上谈兵,一厢情愿。
参考文献:
1.崔成、牛建国:《日本地震一周年 内需拉动明显 经济缓慢复苏》,《中国经贸导刊》,2012年第18期
2.秦兵,《东日本大地震对日本及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特区经济》,2012年第8期金仁淑,《大地震后外资对日本直接投资新特点与积极效应》,《现代日本经济》,2013年第1期
3.张冲,《日本地震对中日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理论学习》,2012年第5期
4.高广阔、王博,《我国对接日本震后产业转移SWOT分析》,《时代金融》,2012年第33期
地震对交通工作的影响 篇7
地震是地球内部构造运动的产物, 是一种自然现象[1]。我国地震区域广阔而分散, 地震频繁而强烈, 发生于人烟稠密之处者, 损失惨重[2]。对地震的深入了解是土木工程技术人员研究如何防止或减少建筑物由于地震而造成破坏的重要前提。因此研究不同单向水平地震对框架结构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扬州市某框架结构进行分析。通过对结构施加单向地震力的方法来得到框架结构位移、内力[3]。深入认识地震对框架结构的影响。
1 有限元模拟单向地震作用下的框架结构
1.1 工程概况
本文采用的模型为扬州市某多跨6层框架结构, 柱下独立基础, 纵向7跨, 每跨8.4 m, 横向3跨, 每跨6 m。1层层高为4.2 m, 2层~5层层高3.8 m, 顶层层高3.2 m。 (2) 轴~ (7) 轴线框架梁采用统一截面250 mm×550 mm, 其余框架梁采用统一截面250 mm×750 mm, 次梁采用统一截面250 mm×500 mm, 柱采用统一截面550 mm×550 mm, 板厚为120 mm。梁、板、柱采用C30混凝土, 弹性模量为3.0×104N/mm2, 混凝土容重25 k N/m3。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本工程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场地类别为Ⅱ类。
模型平面布置图如图1所示, 三维模型结构图见图2。
1.2 荷载选取
竖向荷载包括结构自重、使用时产生的活荷载。其中结构自重采用程序自动计算, 混凝土容重25 k N/m3, 活载按规范商业楼面取3.5 k N/m2, 上人屋面屋面活荷载取2.0 k N/m2。风荷载, 本文取基本风压为0.4 k N/m2, 地面粗糙度为C类。输入地震波采用El-Centro波, 采用自动地震荷载模式[4]。地震方向分别指定为全局X轴方向和全局Y轴方向。
2 地震对框架结构的影响
X方向与Y方向地震作用下框架三维变形图见图3, 图4。
2.1 对结构框架变形的影响
mm
由图5, 图6可以看出, 在X方向地震作用下?轴线框架在x和z方向都产生了变形, x方向变形更大, 而Y方向地震作用下?轴线框架在x方向产生的变形并不明显, 但可以看出在z方向产生了一些变形。
mm
由表1可以看出, 随着层数的增加, X方向地震作用下?轴线框架柱x向节点位移在变大, 但增加的幅度在减小。同一楼层中, x向节点位移相差很小。Y方向地震作用下?轴线框架柱y向节点位移具有同样的规律。由表1和表2相比较, 可以得出:Y方向地震作用下?轴线框架柱层间节点位移差要大于X方向地震作用。
2.2 对柱轴力的影响分析
X方向与Y方向地震作用下?轴线框架轴力图见图7, 图8。
由表3, 表4数据表明, 地震作用下框架柱在 (1) 轴线和 (8) 轴线产生的轴力较小, (2) 轴线~ (7) 轴线轴力相差不大, 变化率不超过3%。随着楼层的增加, 框架柱轴力值在减小, 并且减小的幅度越来越大[5]。通过表3和表4, 可以得出:X方向地震作用下?轴线框架柱轴力要大于Y方向地震作用。
k N
k N
2.3 对梁、柱弯矩的影响分析
X方向与Y方向地震作用下?轴线框架弯矩图见图9, 图10。
k N·m
k N·m
由表5, 表6数据可以看出, 随着楼层的增高, X方向地震作用下框架柱柱底弯矩和框架梁弯矩大致呈减小趋势, 而在同一楼层中, (1) 轴线框架柱弯矩较小, (2) 轴线~ (7) 轴线框架柱弯矩相接近, 所有框架梁弯矩相近。Y方向地震作用下?轴线所有框架梁弯矩基本相同[6]。Y方向地震作用下 (1) 轴线和 (8) 轴线框架柱弯矩较大, (2) 轴线~ (7) 轴线框架柱弯矩很小。X方向地震对?轴线柱截面产生的弯矩要大于Y方向地震。
3 结语
通过软件模拟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沿着建筑物纵向的地震对框架结构影响较大。
2) Y方向地震作用下框架柱层间节点位移差要大于X方向地震作用。
3) 随着结构层数增加, 高度越来越高, 框架结构房屋受到的地震作用和力矩就越大, 位移变形就越明显, 破坏的可能性也就愈大。
4) 框架柱大多在柱顶发生破坏, 与梁交界处的节点下部更易发生破坏, 柱端形成塑性铰, 出现裂缝。
摘要: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扬州市某框架结构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结构施加单向地震力的方法, 探讨了地震对结构框架变形、柱轴力、梁、柱弯矩的影响, 得出了一些科学的结论。
关键词:单向水平地震力,有限元分析,框架结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社良.抗震结构设计[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2.
[2]周旭.水平地震作用下楼梯与框架结构相互作用分析[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10.
[3]胡聿贤.地震工程学[M].北京:地震出版社, 2009.
[4]闫冬, 戚春香, 冯清海.SAP2000结构工程分析及实例详解[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5]石诚.考虑双向水平地震作用的结构抗震分析与设计若干问题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 2004.
谈空间采样对地震勘探资料的影响 篇8
关键词:空间采样,地震勘探,分辨率,地震资料
道间距(空间采样)是埋置在测线上相邻检波器的距离,在设计时除了遵循以下原则,即:时间剖面上反射波不出现空间假频;防止偏移时产生偏移噪声;叠前二维滤波应在野外记录上不出现空间假频;满足横向分辨率的要求,还应该考虑道间距对分辨率、静校正、动校正与速度分析、叠加和偏移等的影响,下面就道间距对其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1 空间采样对分辨率的影响
1)横向分辨率。横向分辨率也叫水平分辨率或空间分辨率,是指沿水平方向所能分辨的最小地质体的宽度。在水平叠加时间剖面上,一般用第一菲涅尔带直径作为横向分辨率,可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R为第一菲涅尔带半径,m;v为平均速度,m/s;fdom为目的层反射波主频,Hz;t0为双程反射时间,ms。
提高横向分辨能力的办法是提高频率和进行偏移归位使绕射波收敛。小尺度地质体客观要求在其尺度内有至少3道的采样点,所以道间距直接影响横向分辨率。
2)纵向分辨率。根据弹性波的运动学特征,纵向分辨率定义为地震主波长的1/4,即:
其中,Δh为分辨地层厚度,m;λ为地震主波长;vint为地层的层速度,m/s;fdom为地震波主频,Hz。
由上式可知,当道间距选取满足空间采样定理时,纵向分辨率仅与勘探目标的层速度和激发地震波的主频有关,与道间距没有直接关系;当道间距过大时,不满足最高无混叠频率要求的部分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假频和处理噪声,直接造成信噪比降低,从而掩盖有效分辨能力,表现为视觉分辨率降低;小道间距利于提高偏移剖面的能量和信噪比,其中高频端信噪比的提高,正是小道间距提高实际资料视觉分辨率的原因。可见,小道间距本身并没有提高纵向分辨率,提高纵向分辨率的实质是水平叠加多次覆盖优势的隐含体现,是通过面元叠加提高高频端信噪比,进而提高纵向分辨率。
2 空间采样对静校正的影响
1)对初至折射波静校正的影响。由于折射波速度求取采用对测线上各炮集的初至时间分段(层)线性拟合的方法,客观上就要求在每一层段有足够多、足够密的控制点,也就是要求道间距要小、覆盖次数要高。这一要求对横向变化剧烈的地表结构(如地表起伏剧烈、隐冰冻层或高速层出露地区)尤为重要,在这些地段道间距过大时,很容易导致相邻两道的时差超过一个地震子波波长时间,给初至波的拾取带来困难;另一方面是控制点数减少,会严重影响与地震道相关性有关的初至波拾取方法的准确性,从而降低静校正量计算精度。因此,在地表起伏剧烈或表层速度横向变化较大的地区,小道间距是保证静校正效果的重要因素。
2)对层析静校正的影响。层析静校正是利用初至波(或者是初至波的一部分)反演表层低速带速度结构并据此计算静校正量的方法。现在比较常用的层析静校正为非线性层析静校正。非线性层析静校正利用的是初至折射波的所有信息,能够更加精确的反演表层结构静校正模型,计算中涉及到相关统计和迭代,所以对地形起伏较大或横向速度变化大的表层结构,道间距越小,反演的表层结构越精确,静校正效果越好。
由图1~图4的对比可见,用小道间距炮集记录计算静校正量应用于单炮处理的静校正效果明显较好,相应的叠加剖面效果也明显较好。因此,高密度空间采样有利于提高层析静校正的精度。
3 空间采样对动校正与速度分析的影响
速度分析与动校正在地震数据处理过程中是交互进行的,动校正量的大小与速度的高低相对应。纵波的反射双曲方程为:
其动校正量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t(x)为炮检距处的反射波旅行时间,s;t(0)为共中心点的自激自收时间,s;x为炮检距,m;v为叠加速度,m/s。
对于水平层状介质,上式可转化为:
一般取二阶近似,即:
对于单一倾斜层:
对任意介质:
其中,vrms为均方根速度,m/s;φ为地层倾角;vNMO为动校正速度,m/s。
由此可见,动校正量的大小与炮检距和介质速度有关。对于固定的x,无论道间距(Δx)如何变化,对于同一CDP点的动校正量是相同的,不会产生相应的精度变化。因此,动校正与道间距无关。
速度分析与动校正是一体的。例如设第i道的动校正时差为:
即动校正速度vNMO与Δti和空间坐标点有关。速度分析的影响因素(精度,分辨率)包括:炮检距、叠加次数、信噪比、切除、速度采样、时窗宽度、相干属性、近地表异常、频谱宽度。因此,与动校正一样,速度分析与道间距Δx无关,但可以通过提高速度谱的横向分析密度来提高速度的横向精度,这对勘探目标尺度较小或倾角较陡时极为重要。
对于三维情况,因涉及到面元定义的划分,当道间距变化时,覆盖次数会发生相应变化,从而引起速度谱的差异,而若要保持面元不变,则道间距增大时,面元覆盖次数降低,势必影响速度分析精度。
5 m×5 m覆盖次数变化,道间距变大时(10 m→20 m→40 m),覆盖次数递减(32次→16次→8次),速度谱能量团聚焦性变差;覆盖次数不变(32次),面元变化,道间距变大时(10 m→20 m→40 m),面元变大(5 m×5 m→5 m×10 m→5 m×20 m),速度谱能量团聚焦性变差。由此可见,道间距变化对三维速度分析有直接影响。在相同面元情况下,小道间距利于提高覆盖次数,从而利于提高三维速度分析精度。
4 空间采样对叠加的影响
叠加是将来自不同炮点、检波点的同一反射点数据进行叠加。由于空间采样间隔的缩小,这些来自不同炮集的地震道形成同相叠加的可能性会更大,有利于地震原始频带宽度的保持,减弱非同相叠加造成地震频带的降低,高频的损失。道间距增大,通放带变窄,边界频率降低,因此小道间距有利于提高分辨率。但这一改善与叠加过程无关,因为叠加在数学上与空间采样间隔无关,只是简单的物理加强,提高地震信号的信噪比,压制随机噪声。
5 空间采样对偏移的影响
地震资料偏移成像处理是地震偏移处理中非常重要的步骤。其求解过程是以地面接收的地震资料为初始条件,通过地下速度场,反演出地下形态;应用偏移成像处理使绕射波得到收敛,干涉波得到分解,倾斜层得到归位;最终正确地反映出地下的构造形态,为地震资料的解释提供可靠的依据。空间采样对偏移成像有如下影响:
1)横向分辨率:道间距与偏移剖面的横向分辨精度成线性正比关系。加密道间距,可以显著改善横向分辨率。
2)假频问题:假频与原始采样(道间距)有关,与具体偏移方法没有关系。x轴采样间隔Δx越小,不出现假频的最大频率fmax和地层倾角θ越大。只要道间距满足下式就不会出现假频:
3)频散问题:频散现象主要由有限差分方法形成,因为微分算子和差分算子在高频上并不一致。道间距越大,频散现象越严重。
4)信噪比:对于Kirchhoff积分偏移,道间距越小,剖面信噪比越高。对于其他偏移方法,道间距与信噪比并没有直接关系。
5)偏移过程中的信息量:从统计规律看,参与统计的量愈大,统计结果愈正确。由于偏移结果依赖于若干点的统计效果,因此,在同等条件下,参与偏移的信息越多,偏移结果愈准确。显然,道间距愈小,对偏移效果的影响愈小。
图5为半圆形向斜模型,采用不同道间距接收的叠后偏移时间剖面,可以看出:向斜底部都能正确成像,而侧面不能成像,道间距变大时效果更差,主要是能到达地表的向斜两侧的有效信息能量太弱;道间距增大,空间采样不足所引起的假频增多;道间距增大,偏移剖面能量减弱;拐点画弧现象严重,主要与叠后Kirchhoff偏移算法有关。因此,道间距过大对偏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产生的空间假频可能在地震信号的有效频带内、速度场较难准确建立、计算中的横向误差较大及偏移信息量变少等方面。而小道间距有利于做好叠前深度偏移,主要因为相同孔径内,参与成像的有效信息增多,这一点对小尺度或陡倾角勘探目标尤为重要;有利于准确的表层结构静校正;有利于准确的速度建模,特别是浅层速度求准,才能避免上层速度误差下传;有利于克服空间假频对偏移效果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横向分辨率。
6 结语
通过对空间采样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得出空间采样间隔的减小对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资料处理流程中静校正、动校正与速度分析、叠加和偏移等方面都有好的影响。通过实例对比和数值模拟分析,减小空间采样间隔也都能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在资料采集阶段应采用高密度空间采样,来提高地震资料的品质,提高地震勘探的精度。但随着空间采样密度的增加,同时也带动勘探成本的加大,如何实现两者间的最佳平衡,结合地质任务的要求,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夏洪瑞.道间距对偏移结果影响的讨论[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7,30(1):33-38.
[2]陆基孟.地震勘探原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0.
[3]狄帮让,熊金良,岳英,等.面元大小对地震成像分辨率的影响分析[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6,41(4):363-368.
地震对交通工作的影响 篇9
摘要:5·12汶川大地震使很多青少年失去了亲人,也使他们的G灵受到了巨大的伤害,并在性格、情绪、情感和行为上都出现了一些异常变化。通过进行生命教育等方式帮助他们重塑积极性格,尽快恢复复原的能力,重新建立归属感、控制感,是震后对丧亲青少年进行心理援助的重要内容;而完善震后心理援助体系,建立可以协调运作的社会支持系统,并制定相应的监督保障政策法规,注意本地志愿者的培训工作,则是保证心理援助长期化、专业化、本土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中图分类号:B845.6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09)02-0020-05
5·12汶川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震后,灾区每个人的心理和生活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但在事情过去之后,有些人已经调整好心情准备回到原来的生活,有些人仍沉溺在悲伤中无力自拔,也有些人需要别人的倾听和安慰才能平复伤痛。
在所有的人群中,承受着“丧亲之痛”的青少年受到的影响是最大的,他们有的丧失了父(母)亲,有的丧失了兄弟姐妹,有的甚至还要面对自己身体上的残疾。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永远地改变了他们的内心世界。
如何帮助他们重建心灵家园,摆脱地震带来的心理阴影,不仅是心理学者的努力方向,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一、地震对丧亲青少年的心理影响
(一)丧亲青少年成为发生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
地震给青少年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唐山大地震所造成的4200多名孤儿当时大多数正处于少年时期,90%以上是学龄儿童。民政部的统计显示,汶川地震中的孤儿有624名(注:其中623名为四川孤儿),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丧失了父(母)亲一方或兄弟姐妹、亲属的孩子。他们在经历了大地震和丧失亲人的双重创伤下,不仅因为要承受心理上的伤痛而易于产生沮丧反应,而且在心理创伤复原的过程中会因缺乏双亲的情感支持而处境不利,从而使其在心理发育、个人发展方面面临更多的困难。这些因素将来很可能对其性格的形成造成负面影响。
因病致残的孤儿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抑郁、自卑、孤独等心理问题。地震的强大破坏性使地震孤儿不仅具有一般孤儿的心理问题。而且是发生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高危人群。对唐山地震孤儿的调查发现,有47%的孤儿出现了急性应激反应,23%达到了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标准。
地震那一瞬间留给青少年的恐惧回忆,会导致他们安全感的丧失。而当外界的支持力量严重弱化甚至消失时,习惯了家人的关爱、对亲人的依赖心理较强的青少年,其内心会产生无助、绝望和恐惧等情绪,容易引起严重的心理问题。目前,虽然对地震中丧亲青少年的研究还很少,但他们在震后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二)丧亲青少年震后的心理变化
1自卑感加深
唐山大地震后,灾区孤儿受到了较好的照顾。但生活上的过分照顾,让他们感觉心理上的成人感及独立意识受到挫折,心灵深处的真情实感不被人理解,从而产生了自卑、焦虑甚至敌对情绪。这种自卑感是孤儿心理特征的突出表现,与他们缺乏家庭生活、家庭教育以及客观环境的影响有着密切关系。对他们过度保护、帮助的倾向,在某种程度上会被他们理解为是对自己的一种怜悯,很容易让他们产生自卑感。同时,丧亲的孩子往往会把一些问题归因到自己身上,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过度的自我否定,降低了他们内在的自我价值感。而一个连自己都不喜欢的人,是不可能喜欢和接纳别人的,他们不仅会出现人际沟通上的问题,也有可能会发生性格上的改变。
2情感迟钝
震后有些孩子会出现情感休克,表现为反应迟钝、精神麻木、记忆丧失等等。心理麻木、冷漠是青少年的两极性情绪特征的表现,在应对外界压力时,他们时而惊恐不安,时而镇定自若,其实这两种情绪表现都属于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亲人的突然离去,往往导致他们的内心出现无助感和失控感。但自我意识与社会角色的矛盾又使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成熟,必须显得坚强。这时,他们往往会表现得若无其事,甚至用冷漠来掩饰内心的恐慌。内外强烈的对立使他们的心灵备受煎熬,矛盾重重,也在无形中淡化了他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亲人的感恩之心。
3消极情绪的扩展
青少年正处于家庭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时期,在地震之后,比较容易出现负罪感。他们会因为家人的死亡而自责,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他们,会后悔曾经的不懂事给亲人带来的烦恼。亲人死亡对他们而言是一种严重的损失,在负罪感、无力感、无助感的困惑下,他们对于他人的关爱又会产生逆反和厌烦的情绪。这些负性的情绪如果不能得到适度处理,很有可能转化为潜意识的压抑情绪,加剧他们对自己的责备与不安,引起他们对自我观念与人生观的重新思考。
4行为出现偏差
在对唐山孤儿震后心理变异的研究中发现,过分照顾容易使他们形成贪图享受、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的恶习,进而表现出玩世不恭的心理特征…。
青少年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有时会刻意否定自己过去的部分生活经验。但地震在他们自我不可控的状况下,全然瓦解了他们过去的世界。内心的恐惧、不安全感、失控感紧紧地困扰着他们,让他们深陷其中不可自拔。为了摆脱这种困扰,他们急需在外部找到一种平衡,来证实自己存在的价值。这时,他们要么会有各种以前不敢做也不屑做的特立独行的行为,要么就会躲进一种低沉情绪中不愿出来,幻想通过这些偏差行为,暂时寻回内心的平衡感。
二、对丧亲青少年进行心理援助的途径
贾福军等人在唐山大地震21年后对67名孤儿和67名非孤儿幸存者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比较,发现大地震所致孤儿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与震后非孤儿幸存者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他们对这一结果的解释是,由于所选取的孤儿大多是由其亲属领养的,这无形中淡化了其为孤儿的角色意识;加之当时的社会救助安置比较严密有序,使得孤儿的个体心理应付机制发挥了作用,使他们能正视自己的不幸。这一研究结果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灾后心理干预是能够帮助孤儿克服各类心理问题的。
(一)走出悲伤,自我复原
在地震中丧失了一位或多位亲人的孩子,由于其身心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灾害、死亡的畏惧与不解,对生活的灰心和失望等负性情绪极易击垮他们。这时,仅依靠他们自我调整,走出悲伤心境的可能性非常小。我们实行心理援助的目的,并不是也不可能让他们恢复到从前,而是希望通过这种援助,引导他们靠自身的力量走出心理阴影,坚强、勇敢地面对死亡,面对自己的伤痛,并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支持、关爱与帮助,从而珍爱自己的生命。
1塑造积极的性格
同样经历了大地震的孩子,因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的差异,其心身健康状况也有很大的不同,地
震孤儿的焦虑抑郁水平显著高于非孤儿对照组。自卑、恐惧、抑郁等消极的性格特点,使地震孤儿在遇到问题时较多地使用自责、幻想、退避等消极的应对方式。这时,我们要及时帮助他们,使他们明白,面对灾难,逃避也罢、怨天尤人也罢,都不会让亲人复活,也不会改变现状;只有正视它,通过求助等积极应对方式,才能解决困扰,从而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2进行生命教育
在我们的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很少会对孩子进行生命和死亡的教育。当孩子亲眼目睹朝夕相处的同学、家人在自己面前离去,那种心灵的冲击和震撼是让他们难以忘怀的。对震后家人将永远从自己的生活中退出这一现实,他们尤其难以接受,并会由此对死亡产生莫名的恐惧,也会重新思考生命的价值。因此,在震后及时对他们进行生命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引导他们思索死亡及死亡对人们的影响,可以帮助丧亲青少年减轻因亲人死亡而带来的痛苦,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亲人不会因为早逝而使生命变得没有价值,在某种意义上讲,生命已不再是他们的私有品,它是对社会、对关心他们的人、还有自己的一种责任,他们只有好好地活着,健康地活着,才是对亲人最大的安慰。要通过生命教育,使他们更加珍惜生命、欣赏生命,懂得生命的价值在于不屈服命运的安排,进而帮助他们重新找回继续存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3支持情感的表达
青少年比幼儿更拒绝表达恐惧感,因为他们需要在别人眼里显得坚强、有能力。尤其当遭遇重大伤痛时,他们也许对他人有许多的防御心,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事实上,如果能够正视地震带来的恐慌,这些紧张感和焦虑感反而会自动缓解。我们要支持、鼓励这些孩子向他人倾诉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帮助他们把积压的悲伤释放出来,这不仅有助于其消除不良情绪,而且可以让他们从他人的支持中获得安全感。
(二)感受关爱,重建归属感
丧亲青少年的主要问题来自缺乏归属感和渴望关爱。目前从民政部获悉,5·12汶川大地震中的孤儿,有98%已经由其亲属作为监护人,另外2%则生活在福利院中。有研究认为,唐山大地震孤儿遭受的严重精神创伤和长期承受的精神痛苦直接影响到其成人期的心身健康程度,他们具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恐怖等负性情绪,这与他们遭受过严重心理创伤及地震后失去父母抚养有一定关系。
地震的巨大恐慌过后,丧亲青少年往往急需确认自己是否被世界抛弃,他们需要爱的表达,需要确定一种归属感。这时,沟通就变得非常重要。丧亲青少年的监护人、社会福利机构、学校以及援助机构等要相互配合,定期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并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心理援助。同时,丧亲青少年所生活的家庭、社会福利机构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虽然这种爱不能代替父母的爱,但可以安慰他们受伤的心。这种被人挂念的感觉,可以让他们确认自己没有被遗弃,认识到自己不是一个人,自己并不孤独,还有许多人关爱着自己,从而可以建立起曾经熟悉的归属感。这对帮助他们尽快走出丧亲的阴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实现自我价值,重新建立控制感
当孩子们对一件事情感到不熟悉、感到自己不能控制或感到他们身边的成人也不能替他们进行控制时,就会出现失控感。像汶川大地震这样的重大灾难会摧毁孩子们的这种控制感,并以强有力的方式告诉每一个受到严重影响的孩子:你什么也控制不了,你没有能力改变目前的一切,只有听之任之。当控制感被破坏后,强烈的无能为力感就控制了一切,为了逃避这种感觉,孩子们会出现内疚、愤怒等负性情绪,同时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没有意义的。而重新找回控制感,则意味着安全感的回归,可以帮助他们有效地控制负性情绪。
一般而言,我们都会希望在别人面前表现得更好,这时,帮助别人,分担他人的痛苦,不仅可以分散紧张的注意力,让自己的心情变得舒缓,也可以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更有助于帮助自己恢复独立意识。当控制力再次浮现,自信心会随之提升,并可将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控制到最小程度。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活动让震后丧亲的青少年在帮助他人中收获内心的幸福与安宁,重建自己的控制感。
三、建立长期稳定的震后心理援助体系
(一)制定政策法规,保证心理援助的长期性
地震的巨大损失是在瞬间造成的,但它带给人们的创伤却是长期的、不可预测的,尤其对痛失亲人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在57名接受调查的唐山地震孤儿中,有9名大概在地震发生4~12年后出现延迟性创伤后应激障碍,且发病均在青少年期(13~17岁)。这被认为是因为创伤性记忆被某种情景唤醒而发病,可能与其青少年阶段心身发展快但不平衡有关。
地震对丧亲青少年影响的长期性,决定了震后心理援助的重点必须是持续性的有效的帮助,这就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监督、保障。制定政策法规时,既要考虑到对目前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和对他们的未来须提供的必要援助;还要考虑到现在还是幼儿,再过几年后将成为青少年的那部分丧失了亲人的孩子。这一切决定了在震后的很长时间内,丧亲的青少年都应该是心理援助的重点对象,及时、适当的救助可以把地震对他们的伤害降低到最小。
(二)健全完善援助制度,使心理援助走向专业化
在地震发生之后,最初的援助者凭借的不是信念而是激情,给人的感觉是一窝风去一窝风回,有时好像不是在帮忙而是在添乱,这是因为没有一个健全完善的志愿者制度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专长。本来心理援助的力量就有限,加上管理上的混乱,使援助相对集中在少数灾民身上,这不仅会造成心理援助资源的浪费,也容易给部分受灾群众造成二次心理创伤。
因此,灾后对丧亲青少年进行心理援助的另一重点应该放在专业化上。为了使孩子们不再受到伤害,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只有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才能上岗;要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志愿者队伍,并根据志愿者不同的身份背景建立多种心理沟通平台;还要加快当地志愿者队伍的建设,使援助工作本土化。但是由于援助对象的特殊性,对丧亲青少年的心理援助工作又有其独特性。例如:必须要有固定的场所,援助要尽可能覆盖到所有孩子;每一个援助站要有专人负责丧亲孩子的援助工作,对援助区内的丧亲孩子的情况要登记备案;可以通过宣传小册子、宣传栏等形式让孩子们知道,他们出现什么问题时需要寻求外界的帮助,从哪里可以得到帮助;要根据援助区内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细致稳定的工作,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确保援助的及时性、服务的稳定性和规范性,使我国对青少年的灾难心理援助走向专业化。
(三)整合社会力量,建立和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汶川大地震受灾范围广,丧亲孩子的分布也比较分散,孤儿主要散居在亲属家中,只有少部分被安置在福利院,其他丧亲的孩子基本生活在自己家中,管理起来十分困难,也给援助工作带来一定难度。由于心理援助站的作用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我们整合全社会力量,有计划地行动,建立起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1家庭、学校、社会相互支持,协调工作
家庭、学校、社会是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场所,对收养了孤儿的家庭、有亲人逝去的家庭、相关的学校及福利机构的责任人要进行培训,让他们学习怎样和孩子相处,帮助他们学会观察孩子情感及言行上的细小变化;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协调各方力量尽快解决。社会上的各种团体和机构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援助活动,为孩子们提供及时的专业帮助。要充分利用外来的志愿者力量,加快培训当地的志愿者。所有的这些社会力量应该既可独立工作,又能协调合作,要发挥群力,为丧亲青少年构建一个安全的社会支持系统。
2建立自助团体
丧亲的孩子从感情上更容易接受与自己有相同经历的伙伴。我们可通过定期开展团体辅导活动,为他们提供互动的平台,加强他们相互之间的交流,让他们通过彼此的沟通,获得理解和支持。同时,与伙伴的互动,也会使他们原来与成人的互动模式发生改变,由被动地接受帮助,变成平等地、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自己的生活中,并在团体中学会新的应对方式,这有助于他们安全感、信任感、归属感的重建。
地震过去快一年了,对丧亲青少年的心理援助还将持续下去。今后心理援助的着重点将逐渐趋于日常化,即要通过学习、训练等方式帮助丧亲青少年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找回自我恢复的能力,并及时筛查部分出现严重心理问题或障碍的孩子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心理干预。
【地震对交通工作的影响】推荐阅读:
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活动对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的影响分析09-29
气象条件对交通的影响05-13
公路交通对经济的影响09-08
浅议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对交通安全的影响10-16
基于单历元方法研究汶川8.0级地震对中国大陆的同震变形影响06-01
高阶振型对大跨度两塔悬索桥地震反应的影响06-19
对地震救援实用技术08-17
形变数字化资料对山西地区地震前兆反应研究06-12
对交通局的项目报告07-03
交通环境影响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