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对系统(共9篇)
核对系统 篇1
1 目的
现在电子排班表已广泛使用,提高了排班工作效率,但电子排班表的核对基本还是用人工,核对效率低下,差错多。各部门电子排班表的内容都不相同,难以采用统一自动核对方法进行核对。通过模拟人工核对方法,建立通用的自动核对系统,可大幅提高核对效率,减少差错。
2 材料
Excel软件及配套的VBA编程器,熟悉VBA编程语言,需核对的电子排班表,并列出核对内容,例如,每天必须要有的班名及班数范围,如有复合班(一个班上两个或多个班内容),要例出复合班与其它班的关系。
3 方法
观察人工核对过程可知,核对就是观察每天的班是否与规定必须有的班数是否一致。这样可将规定每天必须有的班名及数量定为核对标准,只要编写出让电脑把每天的班与标准比较的操作程序,运行此程序就可完成核对过程。以下参照图1的例表说明操作过程:
(1)先建立一个Excel文件(也可将例表复制用),将排班表按图1(其中有部分行和列被隐藏)复制到sheet1的正确位置(B32:AK70)。标准班指每天必须有的班,单班指每班只完成规定的一份工作的班,复合班指由两个单班构成,上班要完成这两个单班的工作。将标准单班名按图2复制到sheet2的正确位置(F3起始的F列和A2起始的A列),复合班名复制在A列的下部,并在位1和位2填好相应的编号,每个单班的编号一定要与F列同名单班左侧单元格的数字相同,在位1列,编号为整数,单班之内不重复。复合班有两个编号,分别在位1列和位2列,编号同包含的两个单班的编号。在sheet2 D4和D17中填入排班人数和要核对人数,要核对人员在sheet1排班区的上方。在A1和AL列各行填入两个标准数,分别表示B列同行标准班每天允许的最少和最多班数。注意录入各种资料时不能增或删单元格,对有计算公式的单元格不能修改,sheet1的C30:AG31区日期也不能直接修改,只要在B30填入排班的起始日,日期区显示正确的日期和星期数。Sheet2是设置表,表中资料一定要按规定正确填入。
(2)设计核对流程:
(a)声明a,b,c,d,e,h,i,j,k在编程中要用的几个变量的数据类型。清空核对区(sheet1中的C2:AK29)原有计算结果。选中起始位sheet1表的C30单元格,排班第一天。
(b)把sheet1的第`1天每个班分别与sheet2A列标准班的第1个班(见图2中A2单元格中的A1班)比较,记录同名的个数(第1天A1班数)填
入sheet1的C28中,如有复合班,则转变成相应的两个单班进行记录。再把此数与sheet1中A列和AL列同行的标准数(A28和AL28单元格中的数)比较,如果此数大于或等于A列并且小于或等于AL列的同行数,则为合格,使变量c(使用前c要清零)增加一,以记录合格的个数;如果超出两个标准数的范围则不合格,不记录; 再把sheet1的第`1天每个班分别与sheet2的标准班的第2个班(A2)比较,记录同名的个数(第1天A2班数)填入sheet1的C27中,并与A27和AL27中的标准比较,记录合格的个数。重复此过程至把所有标准班比较完,把C28至C3都填满了数据,这样就记录第1天各班的所有数量。如果这天所有单班数都合格数,既单班数与c变量的值(合格数)相等,则说明第一天的排班正确,则在C29中填入“对”,否则填入“错”。
(c)标向右移动一个单元格至D30,第二天,变量c清零,重复(b)中的过程就可把D28至D3都填满了数据,这样就记录第2天各班的所有数量,记录合格数,如全合格则在D29填“对” ,否则填入“错”。如此重复,至32行的单元格内容为空时停止。在此过程中,用变量i统计已核对天数,用变量h统计“对”的数量,如i=h,则在sheet1中B29中填入“全对”,否则填入“有错”。
(3)在Excel宏编辑器中用VBA编程语言按(2)的流程完成核对程序源代码的编写,经调试排除错误后。在sheet1表中安装触发该宏运行的按钮,就可使用了。
4 效果
本核对系统的核对速度较人工核对快了几十倍,1至2秒钟就可完成三十多人二十多种班一个月排班表的核对,核对结果准确无误,核对结果显示非常清晰。如果无错,则在sheet1表的B29显示:全对,日期上方29行全部显示:对,否则显示:有错,并在出错的那天上方显示:错,还可在“错”的上方可具体查到是那个班错了,多或少排的数量,在排班表中修改后,再运行核对系统就可看见:“错”变成了“对”。
5 讨论
5.1 本核对系统是用电脑模拟人脑核对过程,保持了其通用性,又提高了其核对速度。
5.2 本核对系统是建立在Excel之上的,也可用于国产电子表,使用非常广泛。
5.3 本核对系统还有较大的扩展空间,对于排班有规律性的部门,用同样方法可以设计出全自动的排班核对系统。
摘要:目的:为各种电子排班表建立一种通用的核对系统,提高核对效率,大幅提高电子排班表的可靠性。方法 模仿人脑核对过程,建立方法实现的流程,编写实现核对流程的VBA核对程序,拷贝电子排班表,设置配套的参数。效果操作简单,适合各种电子排班表的核对,大幅提高核对效率及可靠性。
关键词:排班,核对系统,核对流程,核对程序
参考文献
[1]欧书升,护士APN排班的应用改进[J],中外医学研究,2011,21(9):129。
[2]木霄挺,杨杰,王晓幸,排班考勤管理系统在医院的开发与应用[J],医疗装备,2006,19(2):16-18。
[3]魏春英,黄荔红,薛水兰等,护士排班考勤信息的研发与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3):218。
核对系统 篇2
1、输血前必须对患者进行输血前检查包括血型、血常规(血色素)、转氨酶、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检测,阳性结果必须记录并告知患者家属。
2、临床输血的核对:
(1)取血者与发血者应严格执行“双查双签”制度,共同认真查对科别、姓名、住院号、血型、血类、、贮血量、输血日期、交叉配合结果和血液质量,以确保输血安全。
(2)输血前要严格刻对,由两名医护人员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报告单和血标签上的内容逐一仔细核对;检查血袋有无
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2.血袋有破损、漏血;
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8.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3)确认受血者:输血实施前,由两名医护人员面对受血者,核查受血者姓名、病案号(住院号)等资料,询问并让受血者或家属回答相关问题,以确认受血者并记录在案。
3、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输血器。
4、严格执行输血的无菌操作程序。
5、从输血科取走的血液,因强烈震荡、破损、污染、放置时间过长而造成的浪费应由用血科室负责。
6、输血后,经治医师应及时填写《输血记录卡》,并与血袋、输血器具于24小时内一并送回输血科,以便进行输血疗效观察和登记。
7、为了保证输血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血液从输血科取走后,一律不能再退回输血科。
核对系统 篇3
目前医患关系紧张,医疗事故不断增加,因医疗差错造成病人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护士作为医嘱的最后执行者,医院采用“三查七对”制度来规范护士的行为,为更好地保证护士操作的准确性,防止病人识别错误的发生,我们对绍兴华卫众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移动Itouch进行二次开发,将移动IT设备及条形码技术应用于病人识别,利用与无线网络联接的移动Itouch设备,通过扫描病人腕带条形码后,再扫描输液瓶(袋)、口服药袋、检验试管条形码,从而通过语音及屏幕提示来核对病人身份的准确性。移动Itouch设备增加了医院安全护理的智能核对功能,具体功能有“用药核对”、“检验采样核对”、“床旁医嘱执行”、“入院处置”、“生命体征录入”、“皮试双人核对”、“输血双人核对”等功能。这些智能核对功能的保障机制可减少护士工作中的差错,从而保障病人的生命健康权益,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2 移动护理智能核对系统开发背景
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每年发生在医院的因医疗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就有10万左右,伤残人数为50万左右。我国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与美国差距较大,每年因医疗事故造成的伤残人员数目也很大。据估算,在国内每年约有医疗事故死亡20万人,业内人士说,这是保守估算,实际可能远高于此。目前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加,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成为了社会矛盾最为突出的热点之一,在不少地方甚至酿成大型冲突。据有关部门统计,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每年发生的医疗纠纷逾百万起,平均每年每家医疗机构医疗纠纷的数量在40起左右。尤其近年来,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上升,增长幅度超过100%。
在医疗事故中因医疗差错造成病人死亡占了一大部分。而由于医生原因导致的医疗差错占总差错的56%,由于护士原因导致的医疗差错占总差错的34%,由于药剂师原因导致的医疗差错占总差错的10%。在医院里,医生差错35%可以被药剂师纠正,药剂师错误12%可以被药护士纠正,而护士是医嘱的最后执行者,护士的差错该如何纠正?通常情况下,医院采用“三查七对”制度来规范护士的行为,即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查对姓名、查对药名、查对剂量、查对时间、查对浓度、查对用法。但由于没有强制的工作机制确保“三查七对”执行到位,用药对象错误等引起的病人识别方面的护理不良事件仍屡见不鲜。因为为防止病人识别错误的发生,防止护士操作出错,我们开发移动护理智能核对系统来预防护士工作出错。
3 移动护理智能核对系统设计原则
移动护理智能核对系统通过访问中间件方式避免直接访问医院数据库,由中间件完成移动护理智能核对系统和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交互,从而使本系统可以与任意类型的HIS进行对接。本系统的设计以医院护士的规范操作流程作为业务流程,通过系统对护士进行规范、监督护士工作行为。为了便于医生护士的操作,本系统的设计尽量做到少输入文字,大部分功能采用单击选择完成操作。
4 移动护理智能核对系统设计开发
本系统由移动APP和中间件两部分组成,移动APP从中间件接收病人的个人信息、健康指标数据,并把这些数据保存到本地SQLite数据库,通过APP进行显示和采集数据,并与输入的数据进行核对。APP具体功能描述如下:
1) 用药核对
在病房进行输液、静推、肌注操作或发放口服药品时,先扫描病人的腕带,再扫描将给病人的药品,如药品核对正确,则在Itouch屏幕上提示病人姓名、药品名称、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时间,并播放提示准确的提示音,系统记录操作者与执行时间;如核对不正确,则在屏幕上提示病人识别错误并播放警告音。
2) 检验采样核对
在病房进行检验采样操作(如抽血)时,先扫描病人的腕带,再扫描将病人试管,如病人身份核对正确,则在Itouch屏幕上提示病人姓名、检验项目名称,并播放提示准确的提示音,系统记录操作者与执行时间;如核对不正确,则在屏幕上提示病人识别错误并播放警告音。
3) 床旁医嘱执行
对于灌肠、清洁灌肠、备血、血交叉、送手术室、静脉留置插管、更换引流袋、更换减压装置、备皮、导尿、插胃管、明日出院、取消出院、取消手术、转科、搬床等护理床边可执行的医嘱,扫描病人腕带条码后,选择对应的医嘱即完成执行,系统记录操作者与执行时间。
4) 入院处置
输入病人的体重、血压、尿量、腹围、入院时间、基础代谢率等数据。
5) 生命体征录入
输入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大便次数、心率、血压1、血压2等数据。
6) 皮试双人核对
二个护士录入同一个病人的皮试的结果,如果录入的结果一致,则表示皮试检查的结果准确。
7) 输血双人核对
二个护士录入同一个人的血型,如果录入的结果一致,则表示血型检查的结果准确。
5 结论
输血核对程序 篇4
1.受血者血样采集、送检的核对
(1)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单、真空采血管,当面核对(唱读)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2)由医护人员或医院专职接送标本的工作人员将受血者血样、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单送到输血科,与输血科工作人员核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单、受血者标本管上信息是否准确一致。
(3)受血者标本管标签字迹清楚;标本无溶血、无凝块、量足。2.交叉配血核对
(1)核对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是否是输血前三天之内的。
(2)交叉配血前要做好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单、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标本管信息核对,准确一致后才进行交叉配血。核对内容如下: a.输血申请单信息填写是否完整;
b.受血者标本管标签信息与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单上的信息是否一致;
c.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是否按要求接受、登记,未按要求进行接受、登记的标本不能用于交叉配血;
(3).交叉配血前必需复查受血者、供血者ABO、Rh(D)血型(正反定型),正确无误后,方可进行交叉配血。
(4).两人值班时,交叉配血试验由两人互相核对;一人值班时,操作完 毕后,自己复核,并填写配血试验结果。3.发血核对
(1)配血合格后,由医院专职接送血液的工作人员到输血科取血。
(2)输血科工作人员与医院专职接送血液的工作人员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和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的外观等准确无误后,医院专职接送血液的工作人员持血液出库登记本、输血记录单、输血器将血液送到临床科室。(3).医院专职接送血液的工作人员持血液出库登记本、输血记录单、输血器将血液送到临床科室后,与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再次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和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的外观等准确无误后,临床科室接受血液后在血液出库登记本上签字,接受时间准确到分钟。
(4).全血、血液制品、血液成份出库时,输血科工作人员须在血液出库登记本上登记,并
做好发血签字;临床科室收到血液后,也应在血液出库登记本上签字接收,时间准确到分钟。4.血液入库核对
(1)全血、血液成份入库前要认真查对验收;(2)查对验收内容包括:
a.输条件、物理外观、血袋密闭及包装是否合格;
核对系统 篇5
1 常见体部肿瘤放射治疗的固定方式及流程
1.1 常见体部肿瘤放射治疗的固定方式
目前放射治疗的定位以CT模拟定位为主, 在体位固定时是否采用定位架或定位杠, 决定了是否能快速准确利用治疗床床值和记录核对系统的功能, 而在固定患者体位时较常用真空袋固定。
1.2 放射治疗流程
体位固定—CT扫描—治疗计划设计—治疗前复位 (验证) —医用直线加速器治疗。
2 产生误差的原因及分析
2.1 患者外形改变
由于从入院到出院的时间一般需2 个月, 其间患者要接受放射治疗和一些药物治疗, 心理及生理均承受很大的压力, 饮食及休息都难以达到正常习惯, 体重一般都会不同程度的减轻 (即外形发生改变) 。
2.2 固定装置的变形
在体部治疗中, 最常用的固定装置为负压真空袋, 致其变形的原因有漏气、过度的挤压, 人为损伤等。
2.3 设备误差
如治疗床的监测电位器系统出现故障, 激光灯出现偏差等。
2.4 人工误差
在患者方面会出现一些患者自身不重视, 对标记点、线不及时更新或自行勾画所致造成的误差;在工作人员方面会出现技术员在执行治疗计划过程中因粗心大意出现执行移床错误所导致的人为误差 (如床值没走到位) 。一些单位采用每次摆位只对CT定位点 (参考点) , 移床至治疗点 (靶点) 治疗的方法, 这种误差出现的可能性非常大, 且当班工作人员因没有参考数据, 根本不能发现误差。
3 功能的应用及治疗实践
3.1 功能的应用
我们在给病人进行放射治疗时, 需从定位的参考点根据治疗计划系统 (TPS) 给予的数据移动到治疗点 (靶点) , 在这一过程中, 上述的各种因素均可能发生, 以目前的条件每一个病人均采用图像引导放疗 (IGRT) 是不现实的。而现代化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治疗床有数字化的功能, 可通过选择其数值记录到治疗记录与核对系统中, 由于在每一个新计划的首次治疗均要求拍治疗验证片, 经主管医师与物理师确认后才给予治疗, 正是利用这一特点, 在确认后将治疗床值保存下来, 作为经图像验证后的摆位标准参数, 以后的每一次治疗摆位均需与些标准参数进行比较, 若超过规定的范围系统将不给予执行, 并相应数值出现警示闪烁, 达到应用治疗床床值和记录核对系统功能来发现和预防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3.2 治疗实践
在临床应用中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固定装置与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治疗床建立联系, 由于在固定患者体位时较常用真空袋固定, 因此在定位时先将定位架固定在治疗床的定位条上, 然后再制作真空袋, 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治疗时也同样采用定位条和体部支架, 通过利用定位条和体部支架固定在治疗床上, 让治疗状态的真空袋与患者有一固定的床值 (即建立联系) , 在首次治疗前的验证确认后, 作为摆位参考标准与每一次治疗的摆位床值进行比较, 从而达到快速准确判断当前操作是否有不可接受的误差, 起发现误差和预防误差被执行的作用。对于一些单位没有治疗床定位条和体部支架, 可以通过在固定患者的负压真空袋上和治疗床做一些标记线 (XYZ方向) , 摆位时用激光系统将负压真空袋按相应的标记线准确的放置在治疗床面上, 然后再摆位, 同样可以达到获取固定床值的效果。
4 小结
在体部肿瘤的放射治疗中, 由于病人及固定装置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 如何发现这些误差, 并预防这些误差被错误的执行, 引入和利用好现代化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治疗床床值和记录核对系统进行质控, 不失为一个简单、快捷、准确的方法, 也可杜绝技术员的人为误差被错误的执行, 因此在放射治疗过程中, 若需要从新获取治疗床床值, 必须通过重新验证确认后才能修改, 并做好相关记录备查。通过引入治疗床床值及与记录核对系统, 能快速准确地执行治疗计划, 并能发现体部放射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预防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执行计划治疗, 达到预防的效果。
摘要:在体部肿瘤的放射治疗过程中, 各种因素都会产生误差, 一般的治疗摆位主要是依靠在患者体表勾画一些的标记点、线 (如CT定位点、治疗点等) , 而这些标记点、线并非刚性不变的, 在体部的放射治疗过程中, 各种因素都会产生误差, 本文介绍利用治疗床床值和记录核对系统来发现和预防体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确保治疗能准确执行。
关键词:床值,体部,放射治疗,误差
参考文献
[1]胡逸民主编.肿瘤放射物理学[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1999, 425-426.
[2]邓小武.体部肿瘤放疗的体位固定.见:邓小武, 主编.实用临床放射肿瘤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5, 192-193.
核对系统 篇6
关键词:指读核对,三查七对,差错
查对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查对制度是防止护理差错发生的重要护理规章制度, 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格是发生护理差错的主要因素[1], 护理课本介绍了三查七对, 主要强调查对内容, 这十分重要, 但如何进行核对, 课本所涉内容不多, 期刊杂志已经有所研究。由于核对方法不够完善, 大家在核对病人的信息时还是不能发现错误, 纠错效果不佳。研究显示, 由于床号、姓名没有认真核对而发生的差错占差错总数的50%[2], 是由于查对不严, 查对效果不好。如何有效查对, 有人提出病人参与的多重与双向核对法[3], 此法很好, 而对于意识不清的病人就勉为其难。有人研究得出二人核对法能有效纠错[4], 护士核对医嘱时就大多利用此法, 而操作中, 实施到病人身上时, 往往只有1名护士完成, 尤其晚夜间。也就需要全天候适用的全方位核对方法。这里提出指读核对法, 此法主要强调:核对任何一处信息时, 同时用眼睛看着、用手指指着、用嘴读出声。对临床护士进行指读核对法培训2min, 能有效纠错,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2013年我院护士160名随机分二组, 二组护士本科、专科学历层次比例相等。
1.2 方法
对一组进行指读核对培训2min (指读组, n=80) , 另一组不培训, 采用平时自己习惯用的方法随意核对 (随意组, n=80) 。腕带的姓名正确, 住院号、床号二项之中错写一项。操作前, 两组均被告知需要“认真核对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信息”。统计未发现错误的护士人数。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用百分比或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总体参与人数的纠错率为54.38% (87/160) , 随意核对组的纠错率只有11.25% (9/80) , 用指读核对法培训后的护士纠错率能达到97.50% (78/80) 。两种核对方法纠错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 。
3 讨论
本调查发现, 一旦存在错误, 靠随意核对很难发现, 随意核对的纠错率很低。未经指读核对培训的大部分护士核对时, 一眼望去, 却是“目中无物”, 没有将各个信息逐一核对。
指读核对法要求核对任何一个信息时, 眼看、手指、口读同时进行, 以避免注意力不集中现象;核对时, 先核对姓名、床号, 从治疗卡, 到腕带, 核对正确后, 再核对住院号, 从腕带的住院号又回到治疗卡的住院号, 对起来很简单;为避免一人核对有错, 在病人回答姓名、床号时, 护士必须用食指指着治疗卡的信息比对, 相当于二人核对。在病人回答后, 紧接着护士用食指指着治疗卡的信息重读1遍, 若有错, 护士能辨别, 病人也能监督, 也相当于二人核对;住院号数字多, 为避免记忆有误, 必须另作1次核对。需要强调, 指读核对法只是一种方法, 经过培训者如果注意力不能集中, 不能掌握要领, 指着治疗卡的住院号读着腕带的住院号, 也达不到核对效果, 必须对准某个信息看、读、指, 三个动作同时完成, 将治疗卡的信息与病人所答、腕带信息核准比对。核对床号、姓名、住院号目的就是防止把医嘱错误地执行到其他病人身上, 所以, 一定要将治疗卡与病人核对。有人核对时不看治疗卡, 只问病人的信息, 将问到的信息和腕带核对, 完全走过场。指读核对法法不仅适宜核对病人信息, 对其他内容均能采用指读核对法, 如核对药名、浓度、剂量时, 先指着治疗卡读、再指着药物瓶签读。用药前, 指着用药途径、用药时间读1遍, 都很安全。
能否准确核对将取决于操作者的技能、心智与注意力。发现信息错误时, 要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智慧处理。
附指读核对法流程图 (图1、2) 。
示意图1的解释:床头卡和腕带都是病人身份标志, 而腕带更准确 (有时存在搬床后床号未改) , 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 科学地讲只核对腕带是可行的, 所以图1强调核对治疗卡和腕带。由于病人一般愿意听人喊姓名, 而非床号, 所以先问姓名, 再问床号, 减少病人的反感。大家容易忽视询问病人床号, 而相同姓名者很多, 所以和病人核对床号会增加一份保险, 很有必要。读完腕带的姓名、床号, 稍作停顿后, 继续读腕带的住院号, 再读治疗卡的住院号。最后指着治疗卡的姓名, 问“您看这是您的名字吗?”这点可根据情况而行, 病人不能回答、家属也不在场的情况下, 采取3-4-5-6步骤。
示意图2解释:时间允许的情况下, 可按图2所示将核对床头卡纳入一个核对流程, 但环节繁多, 容易遗漏。有的床头卡虽然在床头, 但看不清字, 有的还在床尾部, 也难纳入一个循环核对。若床头卡在床尾也可将治疗卡与床头卡做单独核对, 也是逐项指读核对。
参考文献
[1]贾萍, 肖萍.查对标志牌在防止给药差错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04, 18 (1A) :38.
[2]赵方宏, 闵繁红, 王宏支, 等.护理差错事故18例的分析与对策[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4, 2 (4A) :62-63.
[3]刘国红, 曾昭春, 等.多重参与双向核对法在临床输液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 2011, 18 (8A) :47-48.
香港医院的手术核对工作透视 篇7
广东省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两地仅有一壤之隔,但由于在医疗体制、专科护理发展、人力资源配置、理论基础和参照标准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手术室核对制度上存在着许多差异。2007年7月,笔者参加了粤港专科护士的学习班,在香港手术室为期10个月的实践中,对香港医院手术室的患者核对工作等有了深入的了解和体会;同时也了解到世界卫生组织正在为规范手术核对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尝试。现介绍如下:
1 核对方法
香港医院管理局于2003年9月制订了《手术室术前确认患者身份、手术名称和部位》的规范,于2004年9月由手术室护理管理组再次修订,内容包括制订核对程序的背景原因、目的和方法,其中核对方法涉及安排手术过程的核对、术前核对和Time-out程序。
1.1 安排手术的核对
(1)手术表中的手术(也就是平诊手术)由手术间里的护士在核对患者和手术详情后,电话通知护士站的同事预先计划和安排该台手术;(2)急诊手术由主管的麻醉医生决定做哪一台急诊手术,然后患者会在核实身份和手术详情后被送至手术室;(3)运送工拿着已经核对过的通知单到病房并和病房护士一起把患者护送到手术室;(4)此外,病房护士将根据病房的制度来核实正确的患者。
1.2 手术前的核对
术前核对包括两次完全相同的核对过程,第一次在手术室的患者接待处执行,第二次在诱导室执行。完整的术前全面核对内容包括:(1)用患者的手腕带和表格上的信息与患者口头(如果可能)核对身份;(2)核对手术同意书,病史,生理检查记录,实验室结果和其他检查结果是否完善;(3)如果术前有外科医生标记手术部位,标记必须同时与同意书检查并核对;(4)患者应该通过口述手术名称或者手指指示手术部位,尽可能地参与核对过程;(5)所有过敏情况必须仔细地通知和记录;(6)检查患者的个人财产,包括衣服、钱、首饰、假体比如假牙、隐形眼镜、眼镜和助听器,确保安全处理和合理的处置;(7)手术室护士复查医嘱和结果,确认术前禁食,检查是否按照医嘱在临近手术前使用了用药,液体,血液或血浆等;(8)手术室护士认真记录所有的检查;(9)如果患者是一个未成年人或者无法自己确认信息(比如无能力的、被镇静的、语言障碍或者不清醒的患者),核对程序需要由家长,合法监护人或健康照顾代理人一起参与;(10)在任何时候如果发现核对有差异,必须及时阻止手术进行直到问题被解决。如果可能,对于这个已确定的差异的解答必须经团队的所有成员和患者同意,这个差异和解答必须被记录下来。
1.3 Time-out程序
(1)Time-out程序将在手术皮肤消毒前由手术室护士执行;(2)通知外科医生、麻醉医生和洗手护士来确定正确的根据手术同意书,对照患者的手腕带和术前标记的部位(如果有标记的话)宣读以下资料:患者的姓名、住院号,进行的手术名称和手术部位;(3)如果有不同的外科医生进行一个以上的手术,而且医生在最初的停顿时不在场,Time-out程序将在每一个手术开始前重复Time-out程序;(4)Time-out程序要记录在手术记录中。
2 执行核对
2.1 有效的沟通,团队的核对
香港医院手术室的团队合作性非常强,同时讲究分层次使用。一般每台手术配备2~3名护士,其中必须有一名注册护士以上的护士作为该台手术护理组的负责人,对点数和手术配合的质量负主要责任。手术的核对过程需要有护士、麻醉医生和手术医生的共同参与。
但是,术中麻醉和手术台上医护人员有可能会忙于其他操作而忽略核对,为了引起其他手术人员对核对的关注,为确保有效地沟通和核对,香港医院手术室提倡有声地核对,也就是大声读出核对的内容。比如术中需要更换输液,护士需要将液体的名称、有效日期大声念给麻醉医生听;术中台上添加无菌物品,巡回护士需要大声念出物品的名称和有效日期,而Time-out模式在香港手术室内部被叫作“唱歌”。
2.2 正确使用手腕带核对
国际联合委员会(JCI)要求在给药、输血或血制品、为临床测试采取血液样本和其他样本或提供任何其他治疗和操作时至少使用两种方式来识别患者的身份;患者的床号不能用于患者身份核对。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JACHO)发布了美国患者安全目标要求,其中一条是要求医院应用条码患者腕带,与患者的自动用药系统、输血系统、样本采集系统、治疗系统等结合使用,以增强安全性,提高医疗质量[3]。2007年10月,香港医院全面开始使用条码手腕带,避免了手写腕带可能引起的写错字、字迹模糊等因素对核对准确性的影响。比如在Time-out和术中输血时,条码手腕带显示了其快速和精确的优越性。
我国的《2009年患者安全目标》中反复强调:要严格执行核对制度;不得单纯以床号作为识别依据;建立“腕带”识别接患者,首先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新生儿等高危科室中使用腕带,作为辨识患者的一种手段;要严格防止手术患者、部位及术式错误的发生[2]。目前,我国的有些医院也已经有比较先进的条形手腕带,患者使用条形码腕带也将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当然,手腕带并不是万能的,过度依赖腕带和条码,尤其是当手腕带资料错误时,将可能给患者造成一系列伤害。考虑到手术体位的摆放可能造成术中无法读取原有手腕带上资料的情况,而更换的过程可能会有差错发生,香港医院的手术室核对制度中附有《手术室重置手腕带的程序》,对手腕带的更换条件和更换程序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手术室重置手腕带程序》由香港医院管理局制订。《程序》规定:除非必要否则不能剪去患者的身份手带。如果原始的身份腕带资料由于某种原因比如手术体位而导致不能获取时应启动相应程序:(1)准备新的身份手带时应该使用条码标签,并经2名护士参考原始的腕带资料来进行核对;(2)使用同款的手腕带,比如过敏患者使用的红色腕带;(3)新的腕带应置于术中方便获取的肢体上;(4)在手术间的白板和术中记录上写上新腕带的正确位置,同时由负责核对新腕带的两名护士签名;(5)术后除去新增加的腕带(只保留原始腕带),并由2名护士根据记录确认是否已经除去;(6)如果必须剪去原始手腕带更换新腕带,除了按照以上第1~4条程序处置之外,术后必须在手术室与病房的交接班中告知病房护士更换了新的手腕带。
2.3 规范和细节的查对
医院管理局2007年10月修订了《点数标准程序》,其内容包括:点数的步骤;纱布、锐利器械如何点数;同时做2个以上的手术的点数要求;点数有疑问时的处理程序;处理和上报术中有问题的纱布或纱块包的指引并附有问题纱布包的定义。规范的点数步骤将很多可能遇到的问题预先给出了指引,方便护士提前做好防范。
香港医院手术室根据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JCI)的要求,普遍采用清楚易懂的标记来准确地标识手术部位,并让患者参与手术部位标记过程,以方便医护人员在交接患者、摆置体位、消毒皮肤时核对[4]。虽然,手术部位标记在国内部分医院或者部分科室已经被采用,但是,并没有权威的机构利用文件或法律法规等来规范这一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限制了其推广使用和效能的发挥。
在香港,每间医院的手术间均配备白板和纱布架,手术室护士将点数和特殊情况写在白板上,巡回护士及时把台上使用后的纱布按照全港统一的标准方法挂起来,方便术中洗手护士随时点数做到心中有数,也方便了麻醉和医生的查看,同时可以减少术中大量使用纱布后造成的点数困难。
3 核对的记录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指出:“可预防的手术损伤和死亡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使用核对表是减少手术失误、提高安全的最佳方式。”世卫组织2008年6月25日推出了一份供手术室外科手术团队使用的安全核对表,希望以此推动世界各国提高手术安全。世卫组组织的核对表确定了手术核对的3个阶段:诱导前(开始)、切皮前(术前暂停Time-out)和出手术室前(结束)。这套外科手术标准已经在伦敦、西雅图、多伦多等8个示范城市率先尝试。在示范点使用核对表,使治疗标准的符合率从36%提高到68%,在有的医院中,此种符合率接近100%。迄今为止,这一组群中的并发症和死亡人数已大大减少[5]。
香港虽然未能成为WHO标准核对表试用地区之一,但是由于核对制度的统一,香港各家医院手术室的核对的表格尽管格式不尽相同,但内容相对统一规范,且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各医院使用的手术患者的核对表基本已经做到了世卫组织所要求的3个阶段核对的要求,同时十分注重每一次核对的签名,包括第1次核对(交接处)的签名,第2次核对(诱导室)的签名和Time-out的签名。自2006年香港玛丽医院开始实施“Time-Out”,统计至2008年4月,无一起错误手术部位、错误手术患者等相关不良事件[6]。
4 体会和借鉴
对照香港医院管理局对于手术室核对工作,我们内地的现状是:手术室预防手术患者错误除了沿用传统的“三查七对”外,尚无一套完善的专门用于手术室预防手术患者错误的程序或工具。另外,除手术室护士外,对涉及患者运送的工作人员、麻醉人员、手术医生均没有客观、明确的查对要求[7]。各家医院的核对工作存在许多差异,使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不能充分引起护士的重视,或者忽视一些核对过程的细节,降低核对的依从性和有效性,从而阻碍了手术室质量安全的提高。手术室核对制度和标准是否可由权威部门或组织拟定,并通过文件或者规范的形式下达到医院,才能使手术核对制度深入人心,得到有效执行,从而提高整个地区的手术核对质量和手术安全性,促进手术室护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每年设定的JCI患者安全目标,是JCI评审员所关注的重点,他们在检查过程中会寻找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蛛丝马迹[8]。我们的核对制度和标准也需要指定专人负责收集资料,定期召开质量改进会议,及时跟进国际动态不断完善我们的制度,不断补充新的内涵。同时,将改进后的措施落实到工作中,使之更接近于患者安全目标的要求。WHO鼓励成员国或地区根据其国家的具体(文化、情形及环境)情况,翻译和修正“手术安全清单”,使其尽可能本土化[1]。
据悉,现在内地很多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已相继开展了手术核对表、Time-out、手术部位标记等提高手术患者安全的核对工作。2009年,广东省卫生厅为了从行政的高度来规范手术患者的核对工作,出版了《临床护理文书规范》一书,当中引进了“Time-out”这一新的概念,并在部分三甲医院开始试用。只有通过不断地借鉴、尝试、改进和规范手术室的核对流程,才能使患者得到最大程度的手术安全保证。
参考文献
[1]张鸣明,艾沧林,段玉红.WHO全球患者安全挑战:提高手术安全,挽救更多生命[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1):65-66.
[2]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院协会发布《2009年度患者安全目标》[EB/OL].http://www.cha.org.cn/,2009-02-18.
[3]李庆印.完善患者识别管理,保证患者住院安全,身份腕带在心血管病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EB/OL].http://www.cmt.com.cn/article/070607/a070607a1002.htm,2007-06-07.
[4]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International Patient Safety Goals[EB/OL].http://www.jointcommissioninternational.org/International-Patient-Safety-Goals/.
[5]Kelley E.New checklist to help make surgery safer[EB/OL].http://www.who.int/mediacentre/news/releases/2008/pr20/en/index.html,2008-06-25.
[6]龚凤球,成守珍,黄燕梅.香港玛丽医院手术患者核对的见闻与借鉴[J].护理学报,2008,15(10):19-20.
[7]李柳英,戴红霞,张石红.手术患者核对表在预防手术错误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6,5(20):1294-1295.
临床补液前核对小窍门 篇8
目前我国医院中护理人员少, 工作压力大已是不争的事实。临床工作中会遇到许多护理人员可能为求方便、节省时间, 在静脉补液前核对患者身份信息时会习惯性地问:“XXX是吧?、你是XXX吧?”, 特别是一些临床实习护士和到岗不久的新进护理人员, 笔者在临床中发现由此引发的输错液现象不在少数。因为在问患者信息时即使护理人员叫错患者名字时部分患者在没有听清或听到错误名字后仍可能会习惯性地支应一声, 特别是一些中老年患者, 这样会严重误导护理人员致使发生错输液。所以护理人员在执行补液前核对患者身份信息时应让患者本人或家属 (患者有构音困难时) 主动说出自己的名字, 然后护理人员进行核对, 这样便能提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避免输错液体事件的发生。在此也提醒广大护理人员, 特别是临床实习护士和新进护理人员, 临床中一旦出现输错液, 应坦然面对, 切勿回避掩盖, 要立即通知当班医生及护士长, 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积极沟通, 使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有效处理从而减少医疗纠纷。
核对系统 篇9
一、分析财务管理中加强会计稽核的必要性
在油田企业财务管理中,必须切实加强会计稽核工作的开展,主要是因为会计稽核在财务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加强会计稽核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会计稽核,能有效的检查企业会计机构的工作成效
在财务管理中开展会计稽核工作,能为企业会计机构及时发现自身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财务有效的措施和方案切实加强对这些问题的改正,严防由于会计数据的错误对企业的战略发展决策产生影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详实、细致、科学的会计数据。
2、通过会计稽核,能有效的审核企业会计工作的程序与内容
在财务管理中,开展会计稽核主要是审核整个会计业务的程序及其内容,例如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以及账簿和报表等进行审核,在各会计流程审核过程中,由会计人员就会计资料的收集到整理和记录以及计算和记账等进行电算化之前所有的人工操作进行全程审查,从而预防会计人员在进行转抄和录入时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最大化的保证各种会计软件应用时具有准确的数据源和计算结果的正确。
3、通过会计稽核,能有效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在财务管理中加强会计稽核,主要是将会计核算作为财务工作的重点,并从财务重点渗透和转移到财务管理的每个环节之中,并切实做好成本价格、税收筹划、资产资金以及专项财务等方面的管理,从而在规范财务各种的同时提高会计信息的精准度,最终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关于如何开展会计稽核工作的探讨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财务管理中加强会计稽核的必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因而作为油田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切实加强会计稽核工作的开展。具体来说,就是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大电算化的力度,切实加强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
随着油田事业的不断发展,油田企业在财务管理中采取电算化已成为现状,利用财务管理软件对财务账目实行虚拟化的处理,对财务信息进行记录和汇总以及上报,确保能有效降低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同时提高其及时性和精准性。因此作为油田企业的会计人员,必须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加大电算化的力度,为会计核算工作成效的提升奠定基础。
2、严格执行会计监督规范,强化会计监督职能
为了确保会计稽核工作的有效开展,就必须要求油田企业在财务管理中严格按照会计监督规范,开展会计监督工作,并不断促进会计监督职能的强化。因此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油田企业,必须在会计机构设置中科学的配备人员,严禁一人多岗,但可以多人一岗,尤其出纳人员严禁兼职稽核和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债权、费用以及债务等日常登记工作。
3、严格按照会计工作流程开展稽核工作
在稽核工作中,作为会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工程流程进行,并在入账之前严格按照预算标准加强资料的审批,确保付款程序得到严格执行的同时应做好原始凭证的审核和复核以及合理合法性和真实准确性,当原始凭证存在问题时不得受理,且只有经办人补齐所有凭证办齐后方能办理,并将违法和虚假原始凭证扣留和上报,将责任追查到底。
4、加大会计账簿的管理力度
在会计稽核过程中,必须结合会计账簿的性质,采取专人的方式进行登记,并定期核验这些会计账簿,确保会计账簿中账证、账账、账实、帐表等相符,切实加强对会计账簿的管理。
三、会计稽核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研究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财务管理中加强会计稽核的必要性及实施策略有了一定的认识,因而必须认识到会计稽核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会计稽核的工作开展。具体来说,会计稽核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因为会计稽核工作的开展基于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就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稽查和核算,而在这一过程中,就能真实、客观地找出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并结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判断财务风险,为企业财务风险的降低提供坚实的根据。
2、促进财务控制成效提升
在进行会计稽核时,稽核人员能够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问题,进而可以提出一些适合企业经营发展的合理性建议,并可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稽核人员在提出合理性建议时,要遵循以降低企业财务损失为基本目标。因此,从企业经营管理层面讲,会计稽核对完善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四、结语
【核对系统】推荐阅读:
核对流程07-17
财务核对07-03
输血前核对制度07-06
医嘱执行核对检查10-21
参保人员身份核对制度05-31
临床输血核查核对制度10-16
划转人员档案核对通知单05-25
传染病登记核对报告自查制度06-06
工程量清单核对申请回复函06-13
关于核对县级骨干教师换证的通知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