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的运行

2024-08-12

公共财政的运行(共12篇)

公共财政的运行 篇1

虽然马斯格雷夫和布坎南都承袭维克赛尔的经济学思想,而且在经济学某些领域都堪称是创立者,但是二者由于出身环境的不同以及思想哲学起点的不同,在财政学思想上走出了两条不同的道路。马斯格雷夫奠定了战后公共经济学的基础,布坎南则是公共选择学派的主要创立者。马斯格雷夫认为市场存在失灵,主张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将政府职能分为配置、分配和稳定,在税收上主张横向公平,提倡累进税率,在论证有效需求不足后提出政府应该供给公共物品从而提出公共产品理论。而布坎南则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坚定拥护者,认为政治人与经济人一样都有着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他把经济学分析方法引入政治决策过程得出政府是不被信任的,并从公平观入手注重规则和结果公平,认为个人的偏好和效用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从而反对政府的干预,面对市场失灵和外部性问题要求建立新规则对政府进行宪法限制。二者从政府是“好”还是“坏”的逻辑起点出发在财政学的诸多方面进行了讨论。

一、二者的思想源泉

布坎南和马斯格雷夫的财政思想都来源于维克赛尔初期对财政学的一些思考,只不过二者承袭了维克赛尔思想的不同方面。

1、出身的不同

布坎南1919年出身于美国,从遗传角度讲他是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的混血,在美国东南部的大部分地区最早定居的就是这些吃苦耐劳的苏格兰—爱尔兰人,具有强烈的独立精神,为其自由主义立场奠定了基础。布坎南经历过美国内战,作为内战中战败方的一员长大成人,性格方面很大因素受到这场战争的影响。同时布坎南出身在平民主义盛行的家族,早期阅读过很多宣传平民主义的小册子。

布坎南的治学之路更是跌宕起伏,1946年作为一名“自由社会主义者”进入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坚信对于个人自由的政治性约束应该降到最低。在师从奈特的学习期间,他认识到了市场的作用,这为其成为坚实的自由市场经济的拥护者做了铺垫。也正是在读研究生的早期,他发现了意大利财政学家马可的财政学原理,这些早期的思想和态度正好反映了布坎南不愿意接受常规的假设即政府是与人为善的。布坎南在思考怎样使集体行动获得集体利益的同时又使自己免受他人的剥削时,遇到了对其思想影响深远的维克赛尔,维克赛尔发现考察集体决策形成的制度结构即一致同意原则是必要的,这与布坎南的努力是一致的。布坎南后来的思想深受维克赛尔思想的启发。

马斯格雷夫1910年出身于德国,他的学术生涯从慕尼黑和海登堡开始。马斯格雷夫深受魏玛共和国政治思想的影响具有社会民主思想,其在德国传统财政学的耳濡目染中长大,瓦格纳等前人的思想对其影响深远。马斯格雷夫运用私人市场行为的实证模型为政府干预在采用相机决策的政策,特别是在设计税收和指出法则等方面提供了能导致帕累托改进的规则。

2、思想的逻辑起点不同

布坎南是坚实的自由市场经济的拥护者,其立场即政府是恶的。他将交易经济学分析方法引入政治决策过程,指出政治决策过程是一项群体成员之间的复杂交易和协定过程。布坎南以政治人与经济人同样具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为基础论证政府存在失灵,公共选择理论首次将经济人假设延伸至投票人或国家机构代理人身份参与政治或公共选择的人们的行为上,得出人们在政治生活中行为与在市场上的行为并没有什么差别,从而进一步论证了需要对政府和公共决策过程进行限制,以引导个人利益去促进整个社会利益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马斯格雷夫具有社会民主思想,其出发点即政府是好的,与人为善的。面对市场失灵,政府可以进行干预以获得整体福利水平的提高,由政府具备配置、分配和稳定的职能延伸至政府应该供给公共物品。

二、关于财政任务的讨论

基于不同的出发点和思想体系,马斯格雷夫和布坎南首先在财政任务上进行了各自观点的交流。

1、政府的扩张

马斯格雷夫认为公共部门的扩张是合理的、必要的,他同意阿道夫·瓦格纳对政府规模的预言即瓦格纳法则。瓦格纳关于政府支出增长的三大因素是经济中的结构性变革、社会的民主化和对社会正义的日益增长的关注。而马斯格雷夫则认为政府扩张有以下三大原因:多数裁定原则的谬论,权力被自我服务的政治家和官僚篡夺以及财政幻觉;经济变量;政治权力分配和制度的变化。马斯格雷夫为20世纪后半叶公共部门的扩张进行了辩护。

布坎南则认为公民作为个人是否想采取联合行动集体花费他们的资源应该由人们自己决定,他不否认政府的某些作用,但是他主张必须建立合法的框架,为财产和契约提供保护,同时保证货币价值的可预测性以及维持市场秩序,也即布坎南赞成保护性国家或保护性政府的存在,但是他反对保护性国家向福利性国家和生产性国家的扩张。他认为集体行动也会过度地侵犯个人按照自己意愿行事的自由。

2、公共物品供应

马斯格雷夫认为政府不仅是支出者同时也是投资者,政府在一个项目无法准确衡量成本收益的时候,在供给与否的决策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即政府能够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当然也不排除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政府在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上则发挥着监管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马斯格雷夫论证了为什么政府要提供私人产品,他以“教育”这样一种具有明显外溢性的私人产品为例,提出在政治的决策选择过程中,政府应该给予考量和提供,也即马斯格雷夫主张的是政府应该具备“父爱主义”,即政府应该为人们提供政府觉得对人们有好处,但是人们自己不知道的有益物品。

而布坎南认为真正意义上的非竞争性的公共物品很少,当从公共物品转到在技术的意义上可分割的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公共供应时会出现问题。

3、转移支付

马斯格雷夫思想中政府具有三大职能,其中之一是分配。财政的分配即转移支付,马斯格雷夫从救济穷人和社会保险两种形式来考察财政的转移支付。

马斯格雷夫用计算公式简单论证了救济穷人的政策必须是选择性的,而不是普遍性的,他指出向全社会的人提供等额的补助不仅会导致税率的增长,而且会出现不需要帮扶的对象也得到了补助的结果。

在社会保险上,马斯格雷夫强调实施强制性的公共保险的必要性,指出了社会保险规避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功能。他认为公共保险可以避免在强制性私人保险体制下的低效率的管制,当然他也指出了社会保险的风险性主要在于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营上,并指出医保中人口老龄化的加深正在进一步加大医保的成本,所以政府在医疗方面的支出是有待解决的财政问题之一。

4、税收

马斯格雷夫在税收上持税收公平理论,主张横向公平,即境况相同的人受到相同的待遇,他认为按照消费征税比按照收入征税更加公平。他在税收分配调节上更加关注低收入者,主张通过累进税率将收入从高收入阶层转移到低收入阶层。

而布坎南则认为累进税率会引起阶级间的冲突或混乱,不会得到将财富从富人转向穷人的分配结果。他认为公平应该是在政府机构行动的合法性中得到保证,同时提倡支持统一税率。他认为国会榨干租金,政府会通过税收漏洞去获得自己的收入,而且政府会清除漏洞削减税率然后在更宽的税基上立即开始再次提高税率,这样国会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增加自己的收入。

总之,在财政任务上,马斯格雷夫认为公平适当的财政体制是市场和社会的有益补充,相信政府是好的政府,考虑的问题是需要什么,政府能够做些什么。而布坎南则认为税收会为政府获得自己的收益提供寻租机会。

三、关于对政治行动约束的讨论

马斯格雷夫和布坎南在评价集体行动的效率方面存在着差异,前者认为集体行动能够做“好事”,而布坎南则更多地看到集体行动可能做的“坏事”。二者对政府实行立宪约束即在选举的约束上是不存在差异的,但是在具体的集体行动或者是政府决策上表现出了不同的约束要求。

1、布坎南的程序限制和范围限制

布坎南主张对政府决策进行约束,他提出限制集体行动的两大原因:从个人选择受约束出发引出集体选择中的限制,是为了限制别人来保护自己不受他人侵害;多数裁定原则下会出现歧视行为,会形成为了获取自身利益和反对他人获取这部分利益的两大利益集团,这两大利益集团的纷争容易引发寻租活动,消耗掉社会资源。鉴于此,布坎南提出了对政治权力程序和范围的约束。

(1)程序约束。在集体决策的程序规则上,维克赛尔主张多数裁定应该向超多数原则转变,布坎南同样呼吁决定性的集体行动应该遵循超多数规则。更多数原则肯定会减少可能受到歧视性集体行为伤害的少数人集团的规模。

(2)范围约束。普遍性的约束消除了针对特定对象的转移支付和针对特定对象的税收。具体体现为确保每人等额的支付或者转移支付,更具体来说是按能支付,普遍性原则不允许任何个人或者集团享有免税和免征额待遇。对所有人实行单一税率,可以大大减少为了获得有利财政待遇或避免不利财政待遇而进行投资的动机,从而能大大降低对社会资源的消耗。

2、马斯格雷夫的约束规则

在何种程度上对国家和政府进行约束,马斯格雷夫的思考是对政府和个人进行双重约束。在布坎南指出多数裁定原则有可能导致歧视引发寻租行为的缺陷后,马斯格雷夫为多数裁定原则作出了辩护,他认为多数票原则有利也有弊,但是没有布坎南说的那么糟糕。马斯格雷夫还指出互投赞成票,不仅会出现布坎南指出的预算过度的结果,还有可能出现预算不足,公共物品无法供给的现象。

四、财政联邦制的讨论

在财政是否应该竞争上二者所持观点相反,马斯格雷夫认为中央政府应该履行稳定职能、分配职能和执行宏观经济政策。同时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要求这种供应与这些产品的受益范围一致。财政上的集权有利于削减税收带来的扭曲效应。而布坎南则认为财政之间应该充分竞争以提高效率,政府间的有效竞争必然会对政府施加限制。布坎南认为只有一个联邦化的政治结构才能有效地以类似于市场过程的方式利用竞争的力量。马斯格雷夫则反对这一点,他认为竞争会带来税基的侵蚀、效率的损失。

五、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对于政府和社会存在的问题,布坎南认为是政府规模过度膨胀,政府面临着无穷无尽的被人们认为是应该得到的福利要求,而政府无法获得足够的税收收入去满足这些福利,政府甚至不能满足最低水平的建设基础设施的需要。政治机构和政治官员不能获得公众的尊敬和信任,尊敬和信任的缺乏,在政治权力的代理机构和代理人中产生了道德堕落现象,这种现象既是内在动机也是自我选择的过程。布坎南认为我们观察到的大量道德败坏现象,究其根源就是相对于整个经济公共部门规模过度膨胀,如果公共部门的比重能比压缩至大约与中世纪描绘的国家规模相等的适当份额,就是削减政府规模,他认为这是解决目前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

马斯格雷夫则对此进行了反驳,他认为将所有的问题全部归咎于政府规模的过大有些牵强,他指出公共部门的扩张正是由于广大民众的民主意识提高导致了人们需要的改变。

以上即二位大师在财政学领域的一些真知灼见,结合我国公共财政制度的发展现状,有一些问题值得深思。

六、对二位学者财政学思想的评价

马斯格雷夫和布坎南都堪称是经济学某领域的开创者,二者从不同的逻辑起点出发论证了财政核心问题,各自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可以说二者的思想给现在的政治生活提供了充分的借鉴。

1、对政府的认识

布坎南的思想在指导我们客观认识政府上起到了很大的指引作用,他的政府失灵理论打破了常规的政府是市场失灵的有效补充的认识,从经济学角度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客观认识政府的方法。政府的低效率、腐败现象正是布坎南所指的政府失灵的重要表现。而现实生活中也确实存在这些现象,布坎南的政府失灵理论为我们看待和理解这些现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切入点。

2、公共财政理论正是现今广泛适用的理论

目前我国的财政理论思想和实践很大一部分都是和马斯格雷夫所倡导的公共财政思想贴近的。马斯格雷夫理论下的政府具有分配、配置和稳定的职能,政府是公共产品供应的主体。现实中我国政府正在做大量的工作充分利用财政政策和财政职能实行分配公平。在税收上累进税也被大多数国家所采用,我国对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目的也是实现社会公平。

3、兼收并蓄、指引发展

马斯格雷夫和布坎南看到的是政府的不同点,所以在我国现实的政治生活中更应该结合中国实际去借鉴二者理论的合理部分,我们既要坚持公共财政理论方面的适用思想,也要看到政府的失灵,在承认政府的作用的同时主张借鉴布坎南设计的有利的手段去避免政府失灵所带来的危害。

七、结语

马斯格雷夫和布坎南从不同的出发点构建起了自己的财政思想体系,他们看到的是政府的不同方面,为我们客观全面地认识政府和实践提供了有利借鉴。

参考文献

[1]布坎南、马斯格雷夫:公共财政与公共选择:两种截然不同的国家观[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2]匡小平、类承曜.充满睿智的财政思想的交锋——读公共财政与公共选择:两种截然不同的国家观[J].当代财经,2003(5).

[3]陶红:马斯格雷夫与布坎南财政思想交锋——读《公共财政与公共选择:两种截然不同的国家观》[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2).

[4]刘晔:我国公共财政理论创新与进一步发展[J].当代财经,2006(5).

公共财政的运行 篇2

在公共支出管理制度中引入和突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环节,是我国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和公共财政框架构建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作为财政支出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核心是强调公共支出管理中的目标与结果及其结果有效性的关系,即通过政府资金投入与办事效果的比较,估量效果与支出的匹配性,其根本目标是评价公共资源配置和使用的效率。因此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推崇。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的实施意义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作为改善公共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具有判断、预测、激励、约束等多项功能。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制度和方法,是深化财政改革的必然,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分配的科学性,缓解财政收支矛盾。能够通过对财政收支对比关系的深入分析,对财政资金运用结果的绩效评价,促进财政资金供给理念从供给保障向“有效供给”的实质性转变,进而更好地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财力需求。

1.有利于确立以财政支出效果为最终目标的财政支出取向。

财政支出和管理的全过程应该是:从预算的编制到执行再到决算,到最后的追踪问效。而我们常说的财政三步曲只是预算、执行、决算,缺少了问效这一环节。长期以来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财政资金管理中普遍存在着“重收入轻支出、重分配轻管理、重项目轻效益”的问题,存在着财政支出规模与支出效果脱节的缺陷。财政预算支出以规模而不是以效益为基本目标取向,财政的主要任务被误解为要最大程度地满足各部门的资金需要,各部门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争项目、争资金上,而投资责任和支出效果却往往无人负责,造成财政支出效率较低,导致行政成本加大和公共资源的浪费。实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将支出控制的重点从投入转到了产出或结果,突出强调财政支出的责任和效益,要求支出机构承担起对于产出或结果的管理决策的责任,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2.突出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对财政支出的约束。

顾名思义,公共财政是公众的财政,公众有权知道财政的钱都用到哪里去了。同时,公众不仅希望有一个廉洁的政府,更希望有一个高效的政府。高效使用纳税人的钱,是纳税人对政府的要求,也是政府自身提高执政能力和行政管理水平的需要。通过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判断钱花出去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有没有取得较好的政治效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现并分析资金使用上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将目标主要锁定在提高部门的服务质量和挖掘潜力上,有利于控制预算规模,防止预算支出膨胀。寻求以最低成本最大限度地满足公共需要,最合理、最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而有效地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完善财政政策。

3.有利于增加财政支出的科学性和透明度,进而逐渐推动“绩效预算”模式的建立。

通过对财政资金投入情况进行绩效评价,把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从资金分配源头上予以规范,进一步管理好财政资金支出的闸门,体现了以结果为中心的理财思想。在政府与财政的关系上,财政不再是过去那种被动的出纳机构,而真正成为“政府的理财者”。这对那些“只想要钱,不想办事”的机关肯定是有压力的,至少他们先得想想要办成哪些事,然后才去要钱。部门单位向财政申请款,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报一个文件说要多少钱就行,而是从一开始就要把资金的绩效目标以及评价结果与预算结合起来,实现绩效与预算的匹配,彻底改变预算单位申请预算随意要价的做法,硬化预算的约束。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面临的难点分析

目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虽然已有初步的基础,但由于起步较晚,仍然处于理论准备和试点摸索阶段,全面建立和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并使评价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合理的鉴证性还需要经历较为漫长的过程。

1.发展和建立一套成熟而且运行成本比较低的绩效测评体系,需要较长过程。

绩效评价的核心是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能够反映政府公共活动效能的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计量方法,使项目的绩效目标能够量化、具体化,为评价各项目的绩效提供技术支持。由于财政支出范围广泛,具有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支出性质评价的复杂性。如何采取一种比较准确的办法,来对财政支出绩效进行衡量,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的核心问题和主要难点。制定一套科学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采集编制一套系统和公正合理的评价标准值,熟练掌握和应用评价方法,优化评价手段等都还需要一个过程。

2.全社会对绩效评价的认识还有一个过程,缺乏支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氛围。

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刚刚起步,目前还没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工作缺乏硬约束。也没有法律法规明确财政部门就是绩效评价工作的执行主体,工作起来难免出现个别部门、单位不积极主动配合的现象。同时传统的、固有的观念给绩效评价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阻力。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财政资金是“唐僧肉”,不吃白不吃。绩效评价工作对人们固有的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要打破长期形成的管理方式,其难度可想而知。在目前考核机制下,单位领导最看重的是其在任职期间的发展业绩,最重视的是“争项目、争投资、争规模”等“外延扩大再生产”方式以求得发展效应,即期望的是眼前或很快能看得到的成绩。绩效评价在推动发展效应方面更是一种“内含扩大再生产”方式,而且绩效评价是对过去已支出的、现在正在支出的和将来要支出的财政资金或项目的有效性进行更深层次的监督,这些矛盾将或多或少限制财政部门绩效评价的开展。此外财政支出涉及到各个层面,牵涉到部门、单位甚至是个人的利益,财政支出本身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也增加了绩效评价工作的难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财政资金使用部门、单位和项目追求较好支出的动力。

三、对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对策建议

要着力培育支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制度环境,不断建立和完善实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所需要的各种基础条件,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多角度看待财政支出的绩效问题,从而逐步有效地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施的广度和深度。

1.强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宣传力度,树立绩效评价理念。

只有破除传统观念束缚,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对公共资金绩效评价的重视程度。一是财政部门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开展对绩效评价工作重要性的宣传。通过重要工作会议加以强调、通过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让公共资金绩效评价理念深入人心。要运用绩效评价试点成果,积极争取各部门领导对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视。二是制定并完善相关奖励制度,建立领导任用及提拔与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挂钩的考核机制,扭转以往注重短期内“短、平、快”政绩的做法。

2.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营造支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氛围。对财政支出进行追踪问效,不仅仅是财政部门的事情,也是资金使用单位和财政部门的共同责任。财政部门应注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善于利用各方面的力量,加强沟通联系,注意听取意见,做好解释、说明工作,达到相互理解、配合和支持,形成共识,推动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

3.设立专门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组织机构,作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执行主体。

通过成立有权威性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综合管理机构,负责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制度建设和具体评价工作的组织落实,为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本着“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原则,选择部分财政支出项目,开展试点工作。现阶段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实施范围主要是重大项目建设资金、大宗申请款及教育、水利、社会保障、基础建设等财政支出。逐步有序扩展绩效评价的实施范围和完善组织管理程序,收集评价衡量体系中所需的基础信息,建立和完善满足不同层面、不同行业、不同支出性质等方面的指标体系,保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客观公正性。

4.增加评价结果的约束力,确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权威性。

逐步探索绩效评价结果公示制度,根据财政支出评价结果分析诊断单位和部门的主要政绩水平,建立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机制。绩效评价结果既作为部门单位后续拨款的重要依据,倘若一个部门经过考核,存在绩效或与经费不配比,将成为预算主管部门削减预算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作为该单位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甚至可以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参考。

5.逐步推动“绩效预算”模式的建立。

公共财政的环保重任 篇3

据世界银行专家的估算,2003年中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到GDP的15%,而我国当年GDP的增幅才为10%。随着 2020 年翻两番的经济快速增长和工业化的重型化的加深,污染物排放还在进一步加大,这对我国本身就脆弱的环境承载力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环保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日益凸显。、

近年来,我国环保投资虽然表现出较强的增长态势,但投资总量不足仍然是中国环境保护投融资面临的突出问题。从我国环境保护投资总量看,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于2006年9月首次发布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显示,如果在现有的治理技术水平下全部处理2004年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需要一次性直接投资约10800亿元,应占当年GDP的6.8%左右,而我国2004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仅为1909.8亿元,只占当年GDP的1.19%。显然,与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的现实相比,我国的环保投资数量还有很大差距。

环境保护是一项需要大量投入的事业,在我国目前环保历史欠账多、投入明显不足的情况下,我国环保投资的结构不够合理,则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环保的现实压力。中国近年来环境保护的投资总量不断攀升,占GDP的比例达到了1.3%~1.4%,但如果从环保投资结构的合理性角度进行分析,则会发现,实际统计发生的环保投资并没有充分有效地用到环境保护需要支持的领域,造成我国环保投资效果大打折扣。

在环保投资中,来自政府的投入是至关重要的,公共财政在环保中担负着重要职责。私人部门的环境保护投资,无论是规模还是效率,往往取决于政府环保投入的水平和力度。政府的环保投入也有明确的政策导向和意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长期以来,我国环保投资渠道单一,主要是政府的财政拨款,而在“放权让利”的体制变迁中,政府财政汲取能力下降,使得我国财政用于环境保护投资的总量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一直偏低。尽管环保投资每年都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但相对于严峻的环境局面和巨大的资金缺口仍显力不从心。目前已有的其他资金渠道由于受各种管理、体制等原因的困扰,有的已经萎缩,有的已名存实亡,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尤其对于那些跨区域、流域性的大规模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在资金的筹措和调度上都面临极其严峻的挑战。资金问题已经普遍成为环境治理的主要瓶颈。

在体制转轨过程中,地方政府缺乏足够的积极性和激励机制来投入环保。在目前的以流转税为主体的财税制度下,地方政府税收主要靠产业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工业,特别是短期内利高税大的重工业项目,而恰恰是这些项目对地区环境带来的压力最大。同时由于地方政府官员的任期考核制,决定他们力争任期内效益最大化,客观上又刺激了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有两种选择,要么自主创新“开源节流”,要么依赖资源“杀鸡取卵”。而后者显然费时少、见效快。因此,其结局必然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这种片面的发展观和政绩考核体系下,各种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对环保投资不热衷,因为过于严格环境经济政策以及执法、监测势必影响地方企业的短期经济效益,从而影响地方政府的财税利益。

根据国际经验,当治理环境污染的投资占GDP的比例达到1%~l.5%时,可以控制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当该比例达到2%~3%时,环境质量可有所改善(世界银行,1997)。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环境保护投资已经占GDP的1%~2%,其中美国为2%,日本为2%~3%,德国为2.1%。尽管我们的财政环保投资比重在逐年增加,“十五”期间的环保投资仍然不及发达国家或地区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再从增长率指标看,“十五”期间我国环保投资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8.8%,已经高于同期GDP9.5%的增长速度,但是却大大低于同期固定资产22%的年均增长速度,而且环保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在2001~2005年间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同时,环保投资并没有同步跟上,在一轮又一轮固定资产投资热潮中,对环境保护的投资却是偏冷的。而环保投资欠账越多,就意味着环境问题的隐患越积越多。

另外,由于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环境保护事权划分不明确,致使环境保护投入重复和缺位并存,各级政府不能很好履行其环保责任。一些应当由中央政府负责、具有国家公共物品性质的环境保护事务,例如跨省流域水环境治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历史遗留污染物处理、国际环境公约履约、核废料处置设施建设、国家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等,严重缺乏环境财政的支持。如果不及时填补这些市场和地方政府不可能发挥作用的空缺,国家的发展和环境安全就会遭遇严重威胁。同时,一些应当由地方政府负责、具有地方公共物品性质的环境保护事务,例如地方管辖的水环境治理、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地方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等,都需要地方财政安排。但是,由于环境保护事权划分不清,导致地方环境保护财权不到位,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寻租”的现象普遍发生。

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制度作为一种行为规则,是用来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通过对人的行动空间及其权利、素质、义务进行事先界定,告诉人们在一定情况下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其功能发挥的实质就是确定对违反规则者给予处罚来增加“违规成本”,从而保护产权及共同的交易规则。如果没有制度的约束,那么人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结果,必然是社会经济生活的混乱或者低效率。而“制度安排”是管束特定行为模型和关系的一套行为规则,它是用来“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安排”。由于缺乏实现环保社会责任的制度安排,导致我国企业在履行环保责任上,一直存在负激励的问题,即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缴排污费、买排污权”的现象,难以发挥对企业环境保护的激励作用,无法真正实现促进排污单位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

公共财政的运行 篇4

一、香港财政管理的特点

1. 以量入为出为原则, 力求收支平衡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财政预算以量入为出为原则, 力求收支平衡, 避免赤字, 并与本地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相适应, 以及维持简单明确的低税制。香港奉行上述理财理念, 在财政管理上力求达到几个目的:维持充裕的财政储备;确保公共部门不会多占社会资源;确保政府有能力随着经济的增长, 不断投资于基建和改善公共服务;确保海内外投资者的信心并进行长期投资。最近十年, 香港政府的财政收入在1700亿港元至2900亿港元之间波动, 2006年~2007年度的收入为2294亿港元, 当年盈余达到586亿港元。

2. 独特的财政储备制度

香港政府的财政储备是政府的财政盈余减去赤字之后的累积结余。香港财政储备制度在其财政管理中发挥着“蓄水池”作用。当某一财政年度财政预算有盈余时, 盈余将会拨作财政储备;当财政预算出现赤字时, 政府便会动用财政储备填补该年度的收支差额。香港财政储备在2008年3月达到3947亿港元, 相当于19个月的政府开支或本地生产总值的25.7%, 这些巨额的财政储备存入外汇基金 (由独立机构-香港金管局运作) , 由此得到的投资回报, 则是政府的一个收入来源。充足的财政储备有助于舒缓外围因素引起的经济下滑或不景气所造成的影响, 并可改善外汇基金在有需要时维持金融体制稳定的能力, 对香港的经济稳定、繁荣极为重要。

3. 量化的部门预算和严格的用款制度

香港的财政年度是四月到次年的三月, 五月到十月进行资源分配, 十月到次年三月进行周年预算的编制, 三月到四月审核和通过预算, 预算编制的时间跨度较长。香港在编制部门预算时, 要求各预算部门必须提供过去两年的拨款数及本预算年度要求的拨款数、公共服务目标及来年需要特别留意的事项等资料。虽然这类似于我们的“基数加增量”的预算编制方法, 但由于各部门将所有政府开支分类为不同总项、分项, 并将每总项、分项的开支目的清楚界定, 因此, 在此基础上编制的部门预算自然也就有了较为科学的基础。预算一经立法会通过, 各部门就要按核准的开支预算所示条目严格执行, 政府所有开支需跟从预算案内的总项、分项, 不得改动, 所有对开支预算的修改, 其中包括追加拨款, 必须经立法会财务委员会核准。经了解, 香港基本不存在预算追加现象, 也不会出现大规模的部门预算结余, 如当年分目拨款有较大结余, 且没有合理原因, 则要在下年度本项目拨款时削减结余的一半, 香港人对“预算追加”等概念感到莫名其妙, 侧面验证了香港预算的严肃性。香港对拨款使用的监督也特别严格, 香港财政管理机构组成是财政司长负责整体政府财政管理, 下设的库务局负责编预算, 库务署负责执行预算, 库务署向所有政府部门派驻首长级库务主任进行近距离监管, 各部门每一个用款项目从提出用款申请到实际支付都要经过库务主任对照预算并同意后方可实施, 此外, 各部门的财政开支还要经过政府账目委员会、审计署、市民的审核审计和质询以及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

二、香港与内地财政管理差异

1. 财政管理的基础不同

一是财政体制不同。香港只有一级财政, 政府的所有税、费收入以及各项支出, 都由特区政府统一支配。香港政府的公共开支确保在本地生产总值的20%之内, 一般在18%左右, 确保不多占私营经济的资源。而内地一般要分几级财政, 不同的财政级次有不同的财政体制, 各级政府收支占GDP的比重也各不相同。就拿南京市来说, 2010年、2011年本市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7.9%、18.5%, 而财政支出仅占GDP的8.1和9.1%, 相差部份则全部上缴给了上级政府, 县乡政府要维持足够的公共开支和地方建设, 就必须另辟理财思路。另外, 内地与香港的财政收入概念也有较大区别, 也影响了财政收支占GDP的比重。

二是香港的立法会与行政长官、法庭分享着政治权力, 选民和立法会对财政预算的影响力是很强的。而内地的政治权力主要集中在行政部门手中, 选民和各级人代会对财政预算的影响力有限。

三是公共保障范围不同。就拿香港的党派社团经费来说, 他们主要靠捐款等形式解决, 而内地则由财政全额拨款且占行政管理费用的较大比例。又如, 香港有17万公务员即政府雇员, 薪酬待遇按职位、工作年限等对照总薪级表计算就可以了, 而内地的人员性质、薪酬待遇五花八门。四是香港经历了100多年西方理财文化, 公共财政理念早已深入人心, 而内地近几年才有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因此, 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理论, 还需要走一段较长的探索之路。

2. 财政管理的严肃程度不同

香港的财政管理要严于内地。

一是财政收入征管方面。税率的高低不同, 税制的复杂与简单程度不同, 征收与减免过程中的宽严程度也不同。香港的税制简单, 税率很低, 透明度高, 且没有内外资不同税率的概念, 因此, 投资者可以很清楚地计算纳税成本, 不会一门心思去钻税制的空子。同时, 香港市民都知道政府收费都必须接受立法机关审批并公开宣布, 社会舆论也会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不可能存在乱收费行为。而内地的税制较复杂, 税率不同, 又有很多优惠条件, 因此征收过程难免会发生一些问题。内地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又与各部门利益密切挂钩, 乱收费乱罚款行为难以从根本上杜绝。

二是财政支出管理方面。香港政府的每项开支都有严格的规定, 并接受独立审计署的监督, 政府官员个人所能支配的财权十分有限, 从制度上保证了政府的廉洁。相比之下, 内地的随意开支现象十分普遍, 财政预算的弹性很大, 透明度不高, 政府监督体系尚待完善。

三是财政结余方面。香港的财政预算以量入为出为原则, 力求收支平衡, 避免赤字, 应该说, 预算的弹性较大, 他们可以在某一年度有较大的盈余, 但也可以在某一年度有赤字, 但从一定时期来看, 基本能保持稳定并有一定的盈余。而内地就不同了, 《预算法》规定, 各级地方政府不得列赤字预算, 但实际上, 由于透明度不高等因素, 各级地方财政特别是县乡财政表面上不会有赤字预算, 但隐性赤字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

三、香港财政运行对内地的启示

香港的公共财政在编制部门预算、财政资金使用、监督等方面, 已形成一整套严格规范的财政管理体系。其成功经验, 具有以下启示:

1. 合理确定财政收入规模及增长

收入规模、结构和增长要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相适应, 不能超越经济发展自身规律, 盲目追求财政收入高增长, 更不能人为调节财政收入。同时要将政府的所有收入包括所谓的预算外收入、基金收入、土地收入等全部纳入政府预算管理, 如实完整反映政府收入的实际规模, 不得有任何资金游离于预算管理之外。

2. 严格财政支出管理

由于体制问题, 地方政府在税收征管上难有大的回旋余地, 只能从调整经济结构着手促进税收结构的优化, 提高地方财政收入比重。而对于财政支出的管理, 内地各级地方政府就大有文章可做了。

一是严格界定财政支出的范围和标准。财政支出要保障公共开支范围, 内地财政要着重解决“缺位与越位”问题, 政府应承担的各项支出应该全部由财政负担, 政府不应负责的领域财政要坚决退出。

二是编制详细而有具体的部门预算。香港实行的是“基数加增长”预算方法, 我们认为, “零基预算”更切合内地实际, 预算编制要有足够时间和参与人员, 要改变以往“预算一年、一年预算”的做法。同时, 部门预算要细化预算内容, 优化支出结构, 可以逐步建立公众听证和询问制度, 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并将其结果交人代会, 确保预算审批的科学性和严肃性。预算通过后, 各部门必须严格遵循经批准的各项支出预算, 不得自行变动预算项目、突破预算额度, 切实增强预算约束的刚性。

三是政府行政负责人更要牢固树立严肃、刚性的预算观念, 逐步压缩并最终杜绝追加预算等随意现象, 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这可能是目前最难做到的一点。

3. 切实加强财政监督

一是透明公开。由于公共财政反映了政府的活动范围、方向和政策, 关系到全民的切身利益, 我们在财政管理中, 应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 定期将国家的各项财政政策法规、各部门在财政管理方面的职责权限、财政收支的运行情况、财政预算的执行效果等向社会公布。

二是从制度上加强监督, 建设一整套具有较强权威性和实效性的财政管理监督机制, 形成法律监督、审计监督、会计监督与社会舆论监督等相结合, 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全过程的监督体系, 相互补充, 相互促进, 通过对公共财政的民主监督与法制管理, 促进政府的廉洁、文明、高效。

4. 积极推进各项财政改革

一是进一步理顺财政体制。完善和稳定上下级财政结算体制, 保证县乡财政稳定运行, 满足县乡财政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财政保障需要。各级财政部门更要积极研究财政运行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研究财政收支政策和措施, 组织编制和执行好政府预算, 以及财政中长期规划。

二是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收付改革。积极推进和完善适应我国国情的财政集中收付制度, 从制度和程序上对财政资金运行作出明确系统的规定, 形成一整套有效的财政收入和支出管理制度, 提高资金运作的透明度和使用效益。加强非税收入管理, 要象香港《公共财政条例》所明确的一样, 所有为政府收受的款项均为政府一般收入的一部份,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支配, 要改变各部门收入与支出挂钩的不妥做法。在财政资金缴拨程序上, 要通过集中收付机制, 对各项公共收入从取得到缴入国库、从预算分配到资金使用全过程进行监控, 集中反映各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 确保各预算单位根据预算批准的项目和额度进行支出。

三是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依托现代电子信息和财政集中收付平台等先进的计算机网络, 提高财政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推进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

摘要:本文通过对香港财政管理特点的归纳, 以及比较了香港与内地财政管理的差异, 得出几点改善内地财政的启示。

关键词:香港财政,财政管理,启示

参考文献

[1]云南省财政厅.香港的公共财政管理[J].中国财政, 2010 (12) :71-72[1]云南省财政厅.香港的公共财政管理[J].中国财政, 2010 (12) :71-72

[2]张泽宇, 孟晨.浅析香港财政政策及其对内地财政的借鉴意义[J].消费导刊, 2010 (6) :80-81[2]张泽宇, 孟晨.浅析香港财政政策及其对内地财政的借鉴意义[J].消费导刊, 2010 (6) :80-81

公共财政的运行 篇5

1. 坚持正确的工作指导思想

端正科学发展观,所面临形势越复杂,县区财政企业便越要讲究发展的科学性,树立与时俱进的科学工作理念,采取“科级公务员轮训”、“网上在线学习”、“‘菜单式’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逐步提升财政干部务实创新的能力、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应对挑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以及促进企业发展、社会和谐的能力;重视和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将财务管理始终定位为财政企业工作的主要任务,加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外向型经济发展,重视担保体系建设,实现中小企业融资产品多元化;加强勤政廉政教育,要求各级管理者和工作人员都能够真正服务于领导决策和基层企业;创新财政资金管理,特别是要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创新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比如资金整合、项目跟踪、项目考核、项目招投标、项目公示、专家评审、项目库等,重点跟踪财务管理,及时反馈跟踪信息,提升财政资金管理效益。

2. 提高县区财政企业财务信息质量

目前,县区财政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工作已成为财政部门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如何提高企业财务信息质量,其主要通过采取如下方式:

构建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其中要完善政府部门间协调工作以及财政部门与其他部门间的协调工作,要确保财务报表数据的规范性和真实性,同时要提高企业财务报表质量和进度;构建财政企业专管员参与机制,以建立健全财政企业监督机制为入口,在县区财政企业配备专管员,区分财政企业专管员工作职责,细化各项任务和工作责任,组织相应的业务知识培训,使财政企业专管员能够经常深入企业宣讲积极的财政政策,协助企业建章健制;构建财政企业报表考核机制,针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填写工作,财政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财务报表的性质、内容和重要性,对那些迟报、漏报和错报财务报表的现象,应给予严肃的处理,并督促其有效改进。

3. 推行现代化财务管理理念

加强专项资金监管,实现制度创新,一要严把项目申报关,二要严把项目质量关,三要严把资金安全关,对企业专项资金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并且重点加强专项项目资金监督及后期管理,以及实施期中监理、期末验收制度和推荐单位负责制;完善国资预算体系,实现体制创新,为财政企业的发展争取更多的政策优惠和特殊待遇。同时还要尝试项目绩效考核,对于财政企业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给予正确评价,最大程度上体现出政府资金投向的正确度,恰当引导企业财政资金转向高附加值、高新技术等新型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衡超,伍建平.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研究进展述评[J]. 财政监督, ,(01)

[2] 肖勇. 《新一轮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思路》[J]. 经济研究参考, ,(69)

[3] 伏润民,李妍,缪小林. 我国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研讨会综述[J]. 经济研究, 2009,(09)

公共财政与政府会计的关系 篇6

【关键词】公共财政;政府会计;公共受托责任

会计的本质就是依靠受托责任的管理,对具体的结果进行确认和计量以及报告,属于一种经济信息系统。会计信息最根本就是查看受托人是否完成了受托责任,对受托人的是否提供了信息。通过这样的方式,受托方主要采取的信息披露的方式,对于委托方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可以给予解除,进行信息披露的根本原因就是受托责任的存在,受托人和委托人的桥梁的联系及时信息披露。

一、公共受托责任和政府会计

1.受托责任和公共受托责任

国内外的学者对于受托责任的相关责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受托责任可以具体的划分为以下几点:以委托人的意图为基础,使任务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完成。其具体的保管方法要采取最经济、最有效、最严密的方式,是任务可以更快的得到完成,而获取资源。对于会计以及内部的控制制度,要不断得到建立和完善,对于已经完成的资源,还有对于资源的收支以及具体的收支结果,要想委托人进行详细的报告。为了使报告可以很方便的就提出来,并且可以顺利的接受检查,对于已经完成的任务的具体的情况,以及资金和资源的收支的具体使用情况,要进行详细的记录,这些具体的记录要具有真实性,那些证明受托责任的各种先关的证据要保存好。

2.政府财政和政府的公共责任

对于公共财政,简单来说就是政府需要承担的公共责任。而公共财政和政府的公共责任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无论是公共财政的具体职能,还是财政功能的具体指出范围,都是以社会的公共需要为基础的,政府需要将自身的职能不断进行满足,使其可以不断满足我国社会提出的需求,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物品。

公共财政的收入主要是来自于公众,而支出也是作用于公共。现如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快,使公共物品成为联系公共纳税和政府征税的主要纽带。公共纳税的主要目的就是将公共物品进行消费,而政府征税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供公共物品。人们在内内心深处要树立政府的责任意识,政府自身具有保护公共财政的责任,民众也具有依法进行纳税的行为,可以要求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权力。这样一来,政府和民众的权力和义务就相互对称了,公民的纳税义务和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力也可以互相对应起来,而政府征收税务的权力和提供公共物品的义务也可以相互对应起来。

3.公共部门治理和政府会计

公共财政也可以直接说成是政府经济,也就是公共经济的主要内容,这种财政类型可以和市场经济进行很好的适应。而财政的具体职能主要是由资源分配职能和收入分配职能以及经济稳定职能三种组成。资源配置的主要职能就是将公共产品实现公平的分配,通过公共决策这一步骤,以社会公共需要为基础,使社会资源可以进行优化。而对收入分配职能进行调节,主要是以个人的收入分配为基础,不断遵守财政收支的相關政策,针对居民个人收入,不断使财政进行倾斜,直到完成社会公平分配的主要目的。而稳定经济增长职能主要是针对社会的总需求,利用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可以使就业情况良好,物价变得相对稳定,经济不断增长。

二、公共财政管理和政府会计

1.公共财政管理和公共预算

公共财政管理和公共预算的方式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将公共预算看成是进行控制和管理以及计划的工具,可以促进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使收益和成本进行集体的分配,是我国的经济可以稳定的发展,也可以将资源的提供量的进行控制,对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的行为可以进行约束。在公共财政管理的实际工作当中,会多少涉及到公共预算,公共财政管理的技术方面,和公共预算是相互对应的。

2.公共财政管理和政府财务会计

公共财政管理和政府财务会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公共财政管理的基础技术就是政府会计;另一方面,公共财政管理需要依靠省政府财务会计提供出来的会计进行服务。工农财政管理的基础及时政府财务会计,政府财务会计普遍利用的是会计核算程序,是信息进行准确的提供,除此以外,其内部控制和成本会计等可以直接作为公共财政管理的手段。以政府财务会计系统和公共预算的具体关系的角度来看,想要设计出预算编制目标,就需要依靠相应的会计系统进行协助。政府财务会计系统主要包括公共财政管理的控制和管理以及计划等,每一个不同的内容都具有不同的相关信息,需要多加注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在公共受托责任和公共治理以及公共财政管理3个具体的方面,将公共财政和政府会计的关系进行具体的论述,将公共治理结构可以很好地建立起来,对其主要要求不断进行满足,重点是完善公共财政管理的具体要求。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 第四届“公共管理、公共财政与政府会计跨学科研究国际论坛”暨第六届“政府会计改革理论与实务研讨会”在北京召开[J]. 商业会计,2015,11:2.

[2]崔学刚,叶康涛,荆新,刘子琰.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与国家治理——第四届“公共管理、公共财政与政府会计跨学科研究国际论坛”暨第六届“政府会计改革理论与实务研讨会”综述[J]. 财务与会计,2015,13:73-76.

[3]戚艳霞,种金睿,姜国杰. 公共财政管理框架下的政府会计改革:理论诠释与制度完善[J]. 财政研究,2013,11:67-70.

作者简介:

公共财政的运行 篇7

一、我国财政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法律体系不够完善

经过几十年的财政监督法制建设, 我国涉及到的有关财政监督法规有很多, 如《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及《会计法》等, 但没有专门编制《财政监督法》。财政监督的有关法规零散的分散于其他法规的条款中, 系统性有待加强, 导致在实际的财政监督中缺乏一个明确而有效的法律依据, 其强制力度和效果均大打折扣。

(二) 财政监督的职能定位不清

财政监督从属于财政管理中, 发挥其最大效能的方式是将其融入到公共财政管理的体系, 而目前的财政监督职能游离于公共财政体系的建设过程中, 与公共财政管理明显的不够契合, 管理缺位情况严重。

(三) 缺乏科学的监督决策机制

目前财政监督主要有两种方式, 即主观和经验法。前者是针对已经发生, 且引起较大范围的社会影响, 相关人员按照领导的指示与安排进行财政监督, 基本是事后监督, 缺乏有效的预判作用, 使财政违法行为主观性很强, 震慑效果有限;后者根据从业人员的工作经验, 对一些存在较大的资金流的行业进行不定期突击检查, 缺乏有效的指标评价的理论指导。另外, 许多公共财政收入与支出公布的数据真实性不够或出于某种原因未能公开, 不能为监督决策提供科学的判断, 人为或主观能性较大, 不易较全面的加强财政监督。

(四) 财政监督专项资金缺乏

财政监督涉及的内容众多, 如财政收入与支出、预算与核算、国有资产和会计等, 但目前财政投入的人力与财力严重不够, 因此不可能全方位、多行业的财政监督, 往往采取突击检查的方式进行, 不能满足事前审核、事中监控和事后检查的要求。资金的缺乏影响了队伍的建设, 如充足的人数、有效的业务培训及监督的办公设备购置等, 使得监督专员不堪负重, 不能对被监督单位实时监控。

(五) 财政监督成果利用不充分

财政监督的根本作用是使财政管理更加有效, 但由于调研力度不强, 对发现的问题也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更不能提出有用的合理化建议, 从而导致只能发现及表层解决问题, 没有融合监督与管理中, 不能为防止类似情况再出现的措施。财政监督成果利用不充分还体现在宣传力度, 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 很多从业人员没有意识到其违规操作的法律后果, 威慑力大大降低, 应该将违法乱纪者广而告之, 起到监督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财政监督的措施

财政监督是一种财政改革和管理的手段

(一) 提高财政监督的法律地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一批相关财政法律的逐步完善与实施, 财政监督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仍存在较大的不足, 得不到法律全方位的保障, 如审计、税务和会计均有对应的相关监督法律。我国的财政监督法律法规较为分散及系统性不够, 因此, 首先要完善我国监督法律法规, 要有一部权威综合的《财政监督法》, 给财政监督创造良好的法律条件及赋予其职能更多的内涵。

(二) 规范财政监督方式

我国财政监督主要是直接检查为主, 突出微观而忽视宏观, 偏向收入而轻视支出监督, 重专项检查而少常规监督, 多事后而少事前监督等, 这样就导致财政违法层出不穷。针对这些监督方式的缺点, 笔者认为有必要规范财政监督方式, 防止游离于法外的事屡禁不止, 使财政监督科学有序。因此, 财政监督必须进行财政全程监督, 要加强对预算内外资金的有效监管, 对公共收入及支出均需监督, 及时发现资金的违规使用情况, 要建立资金征收入库及支出的全过程监督机制。财政监督要立足于具体财政活动的全程, 加强常规监督, 及时发现及完善不足之处, 要以日常监督为主, 专项检查为辅。

(三) 倡导科学的内部监督体系

预算决定着资金的使用方向, 会计保护资产的正确使用, 这二者在财政监督的过程中要同时抓, 不可偏废。我国实行部门预算, 财政监督要着重紧盯预算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及其真实完整性, 降低随意性, 使预算更为细化与规范。作为财务监督人员要充分利用发达的信息系统, 监督相关单位的资金分配及拨付动态, 要敏感及时的发现资金的滥用现象, 并迅速将存在问题及相关的解决方法反馈至被监督单位。对预算的执行结果即决算的监督要及时完整, 要避免减征、免征和缓征预算收入现象的情况发生, 避免私自截留、占用、挪用及“小金库”行为, 更要杜绝巧立名目、虚报、谎报及瞒报行为。

财政部门要对会计有效监督, 要对会计信息定期抽查, 确保各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完整, 减少人为因素的弄虚作假。要加强对会计中介、会计信息及相关单位的行为监督, 要按照相关行为标准及执业行为规范认真监督管理, 建立合理规范的内部预算与会计监督体系。

(四) 明确部门内部职能定位

财政监督部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 实施监督管理各单位在财政过程中合规, 从而确保财政收入支出正确。在此过程中, 往往要涉及多部门监督, 如审计、税务等监督, 有时难免会出现工作重叠, 出现推诿的现象发生, 因此在财政部门内部要明确各相关业务部门的工作职能定位, 实行部门内部的监督机制。多部门在监督过程中出现上述情况要互相配合, 通力合作, 做好被监督单位的监督工作, 同时也能有效的建立起事前调查、事中跟踪及事后检查的全方位财政监督体制, 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的监督职能作用。

(五) 建立严格财政监督执法机制

严于律己, 方能服人, 财政监督必须首先要做到对待工作公平、公正、公允, 不可凭自身的主观直觉, 按自身的意图监督执法。财政监督执法人员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按章执法, 明确自己的职能定位, 不越位执法, 更不能监管缺位, 要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在财政监督管理部门内部要建立起绩效考核体系, 从严要求, 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 要加强公检法的联合办公, 对内部人员知法犯法, 懂法违法的行为要坚决严肃打击, 使财政监督管理人员自身能先过法律关, 才能为财政监督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六) 加强财政监督队伍建设

财政监督队伍作为法律法规的践行者, 首先自身要有过硬的本领, 扎实的专业技能和正派的工作作风, 才能使监督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组建并完善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就要求知识结构均衡、年龄搭配更为适宜、政治觉悟更为高尚及处事交流更为稳健, 方能使财政监督更能服人。要经常组织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交流及比武练兵, 从政治思想、职业技能及道德责任心上下功夫, 使其能经得起现实工作的考验。

三、结语

财政监督能够防止预决算及决策过程中由于信息失真而带来的各种失误, 通过科学、规范的监督体系建设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公共财政风险, 为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保障, 为市场经济秩序的平稳运行及财政的合理分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拴友.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2]聂丽君.财政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审计与理财, 2011 (04) .

[3]胡传印.我国的财政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考试周刊, 2007 (38) .

[4]苏明.我国公共财政监督问题研究[J].大家论坛, 2008 (08) .

公共财政的运行 篇8

一、成熟的公共财政与转型期财政的比较分析

市场经济改革目标决定了转型期中国政府财政活动逐渐地转向服务于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发挥。中国财政与西方财政因此在效率、公平和经济稳定上有着共同的任务。但是, 经济转型和发展中经济的双重背景也决定了中国财政与西方财政有着很大的差异, 决定了中西财政之间的区别是成熟的公共财政与转型期财政的差异。

(一) 公平任务的异同

西方学者关于财富公平分配的理论, 在亚当·斯密的理论中, 自由参与的市场竞争处在优先地位, 也就是把效率放在优先地位。这种效率优先、机会均等的经济公平观得到了西方大多数古典经济学家的认同, 并长期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公平观的主流意识形态。而在我国的财富公平分配的理论中, 一直把追求共同富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

(二) 国有经济与资源配置

在发达国家, 其根据国有资产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对国家投入到社会基础设施、社会服务领域的资产和投入到经营领域的资产, 分别设置不同的机构, 按国会制定的不同法规, 进行不同的管理。而在我国, 由于起步较晚, 又深受苏联模式的影响, 国家对国有经济与资源配置都是“一把抓”, 缺少市场的、法制的环境, 资源配置的方式不是很完善。

(三) 经济稳定职能

西方对经济稳定的概念一般有下面三个标准: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国际收支平衡。我国也同样如此。但是双方对达到稳定的方法各有不同, 我国通过指令性的方式较多, 而西方重在市场调节下的国家调控。

二、双元财政、公共财政以及相关争论的比较分析

双元财政论认为, 我国计划经济下存在的是单元财政模式。单元财政是政府直接全面地配置社会资源, 和直接干预安排控制社会经济生活的产物, 反过来它又支持和强化了计划经济。改革否定了单元财政赖以存在的根本条件, 使双元财政的形成具有了必要性和可能性。我国的经济改革是双元财政论的实践来源。双元财政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借鉴西方的公共产品论和公共财政论的产物。

公共产品论指出, 在市场经济中, 必然同时存在着市场有效和市场失效两大部分, 西方市场经济两大部分的相互关系表明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西方政府只是社会管理者, 只能活动于市场失效领域内, 只能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 其收支形成公共财政。公共财政的基本性质是“公共性”。

总之, 双元财政论是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两个基本点出发, 分析我国财政模式问题之后得出的结论。与西方一样处于市场经济中, 是我国也必须形成公共财政的根本原因。

三、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公共财政存在的原因

(一) 公共产品提供存在差异的客观环境

公众要对公共产品的提供作出选择, 首先必须了解公共产品的相关信息。公共产品通过非市场方式提供, 使得公共产品的提供缺乏像私人产品那样有着价格可作为资源配置的信号, 这就决定了公共产品提供的选择与私人产品有着极大的差异。由于混合产品兼具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部分特征, 所以它应由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联合提供。

(二) 公共产品提供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

公共选择的结果有两种, 即不能反映人民意愿和能够全面反映人民意愿。前者可用“阿罗不可能定理”或其他“投票悖论”观点说明。后者意味着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一致, 没有“投票悖论”发生。德姆塞茨发展了一个政府增长模型。该模型的核心在于用经济日益专业化因素来解释政府增长的原因。经济日益专业化导致专业化利益集团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经济利益, 从而对政府保护这种公共产品的需求存在差异。

四、西方财政的公共选择制度形成的比较

现代西方财政的公共选择与政治制度是密切联系的。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 直接民主制和间接民主制共同构筑了西方式的现代财政公共选择制度的基础。各国财政的公共选择制度的形成过程并不完全相同, 所采用的手段也不完全相同, 但最终都形成了强调议会在财政的公共选择问题上的中心作用的制度。

(一) 英国财政的公共选择制度的形成

英国现代财政制度形成的起点是封建制度。英国现代财政的公共选择制度是从会议获得征税权开始的。英国社会一直存在着抵制未经纳税人同意而征税的传统, 通过《大宪章》, 第一次将“非赞同毋征税”原则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对国王征税权的限制, 保证王权对本身高贵的征税行为负责, 表明现代税收制度的公共选择机制已经开始形成。直到1787年《英国统一基金法案》的制定, 英国才逐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体系。1822年, 第一次向议会提交了一份完整的收入和支出报告, 这标志着现代政府预算制度基本形成, 英国财政制度的现代公共选择制度也基本建立起来了。

(二) 美国财政的公共选择制度的形成

美国独立后, 在许多方面保留了英国政府的做法, 发生改变的主要是征税权从英国转移到独立后的美国各级政府手中。1781年的《联邦条例》, 没有涉及行政机构证明了对强大行政权力的担心。20世纪初, 经济形势的变化刺激了人们对更加集权和控制性的预算的要求。到了1900年, 从现有的税收来源所获得的收入不足以承担政府的支出。在1907年, 纽约的市政研究局发布了研究报告———《市政预算的编制》, 该报告成为纽约建立预算制度的基础。1921年, 建立起联邦预算系统的《预算和会计法案》被通过。

(三) 西方财政的现代公共选择制度

西方财政的现代公共选择制度基本上是以议会为核心的, 政府的征税、举债和预算都要经过议会的批准。虽然各国议会的权限不同, 但在财政制度的选择上, 议会所发挥的作用是核心的。在西方, 这种公共选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制度的移植传播的。

这种以议会为中心的财政选择制度, 非常强调财政活动的法制性。政府征税必须有法律依据, 政府举债必须经过议会的同意, 政府预算也必须得到议会的批准。因而, 现代财政的公共选择制度实质上是一种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制度。

五、中国财政的公共选择问题的分析

从西方财政的公共选择来看, 个人在选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中国, 所面临的经济体制等环境与西方有着很大的不同。

(一) 政府预算的公共选择制度

中国于1995年开始实行的预算法, 对预算管理职权、预算收支范围、预算编制、预算的审查和批准、预算执行、调整、决算、监督以及法律责任都作了规定, 明确了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政府各部门等的职责, 确立了新时期中国的预算公共选择制度。这种制度强调人大的监督作用。

(二) 收费和征收的公共选择制度

1、政府性收费与政府性基金。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财政基本上是统收统支的。为了调动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积极性, 中国的部分财政资金通过政府性收费等形式实行预算外管理。

政府性基金的形成和发展, 对加快各地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政府性收费与政府性基金打的项目过多、规模过大、使用的不规范、费挤税等弊端, 是缺少相应的财政公共选择制度分不开的。因此, 1998年政府开始了税费改革。税费改革要建立以税收为主、少量收费为辅的政府收入分配体系。从公共选择的角度来看, 税费改革的目标是保证政府的税费征收要有法律依据。

2、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公共选择。

西方虽然也有国有企业, 但国有企业主要是非盈利性的, 是处于市场失效范围内的, 这就决定了中国国有企业的公共选择问题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西方国家。由于盈利性国有资产内在于市场之中, 因此选择国有资产的经营者, 以及给他们以充分的激励, 都拥有大量盈利性国有资产的中国所不同于西方财政的公共选择问题。

与西方相比, 中国法制化财政的公共选择制度是一个逆向生长过程。西方市场经济一开始就非常强调个人的重要性, 而中国计划经济改革的起点是从强调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忽略个人利益开始的。

参考文献

[1]、杨志勇.比较财政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2]、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3]、管永吴, 刘晓光.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发展逻辑及其对我国的启示[Z].

公共财政的运行 篇9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 是我国财政实力不断壮大的30年, 是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的30年, 是财政宏观调控不断改善的30年, 是公共财政体系不断健全的30年, 是财政管理水平和干部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的30年。

财政收入规模发展壮大。1978—2007年, 全国财政收入增长了44倍, 年均增长14%。国家财政整体实力的不断壮大,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 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财政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 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先后实行了适度从紧、积极和稳健的财政政策, 促进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财政宏观调控也实现了由被动调控向主动调控、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由单一手段调控向运用组合工具调控的转变。

财政支出结构持续优化。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增强, 逐步退出对一般性、竞争性经营领域的投入, 持续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支出。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倾斜, 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 向困难地区、基层和群众倾斜。重点保障“三农”、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薄弱环节, 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

财税体制改革纵深推进。稳步建立了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 其他税种相配合, 多税种、多环节、多层次调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税制体系, 强化了税收调节经济和收入分配的职能作用。实施了分税分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增强了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 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财政各项改革不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改革全面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开始试点。农业税、牧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全面取消, 农村税费改革进入农村综合改革的新阶段。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步实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 已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

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预算法》、《企业所得税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多部财政法律,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多部行政法规颁布实施。《企业财务通则》、《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一大批财政部门规章公布执行。财政行政执法、执法监督水平明显提高。预算管理不断规范, 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加强, 会计、支出标准等各项基础工作持续强化。财政监督机制逐步完善, 初步建立了实时监控、综合核查、整改反馈、跟踪问效的财政监督机制。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

财政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属目成就, 从一个方面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 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蓬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

建立和谐公共财政的途径 篇10

一、和谐社会对公共财政改革的原则要求

1.依法治财与民主理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民主社会, 而法治则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民主与法治的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关系, 要求在公共财政建设中应当把民主与法治的制度因素有机结合在一起, 互相促进、协调配合。

2.树立新的“政府市场观”, 促进和谐发展。在公共财政改革过程中, 政府应以社会管理者身份, 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和逐步均等化, 既防止“缺位”, 也防止“越位”, 通过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致力于市场机制的和谐和经济运行的和谐。

3.和谐处理社会的非对抗性矛盾。应有意识地发挥税收杠杆或转移支付对国民收入 (或GDP) 再分配的导向功能, 和谐处理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非对抗性矛盾, 使得矛盾的各方能够相互促进、良性运行、和谐共存、共同发展, 从而实现社会的安定有序。

二、建立“和谐财政”的具体举措

(一) 体制和谐

1. 建立和谐的中央与地方分税制财政体制。

首先, 应按政府职能范围和谐界定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 将涉及省级资源配置和区域范围受益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划为省级政府的支出职责, 并根据精简政府层级原则, 省、市、县的分级体制必须实行层次化管理。其次, 合理划分税权, 建立适度集权和适度分权的分税制模式, 解决中央与地方、地方间财税竞争造成的不和谐。一是通过完善税收法律体系来规范税权划分。二是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收立法权。最后, 在合理划分事权和财权基础上, 重新架构我国中央税体系和地方税体系的税种组成, 确立地方税主体税种。

2. 税制改革。

发挥税制调节收入一个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建立起所得、消费、财产三位一体的税制调节收入分配体系, 覆盖个人收入运行全过程, 形成从分配、消费到财产积累三个层次的联合调节体系。

3. 优化财政支出体制改革。

一是要合理界定财政支出范围。财政支出范围必须依照政府职能的范围适时调整, 减少“越位”性支出, 加大对社会保障、贫困人口、科技教育、卫生医疗、公检法、行政管理等社会公共领域的资金投入, 确保重点支出项目的资金需要。二是要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一方面要调整财政资金使用结构;另一方面要调整财政支出的区域性结构。

(二) 政策和谐

1. 宏观政策取向。

公共财政 (税收) 政策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构建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为政策目标, 实施稳健 (中性) 财政政策, 向财政收支大体平衡的目标逼近, 以保持社会供需总量基本平衡和经济社会稳定为前提, “有保有压”、“有奖有抑”地调整支出结构。

2. 分配政策取向。

首先, 应结合财政支出体制改革,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对国民收入 (或GDP) 进行再分配的调节功能。其次, 在税收政策的分配导向方面, 一是协调区域发展的税收政策, 二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税收政策, 三是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税收环境。

3. 产业政策取向。

促进特定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促进农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等基础产业发展的政策。二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三是支持第三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四是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三) 运行和谐

1. 依法治税, 建立和谐税收征纳关系。

一是努力推进依法治税, 规范执法。二要依法征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国家税收。在公共财政改革过程中, 应努力在“发展、和谐、依法、诚信”的基础上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

2. 实现依法理财和民主理财相结合的阳光财政。

首先, 应继续实行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制, 推行政府采购制度, 规范政府基金和收费项目。其次, 应完善财政决策机制, 规范财政重大决策的规划和程序, 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财政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实行支出决策论证制和责任制。再次, 应加强财政税务公开, 完善和细化财政预算报告制度, 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扩大和完善财政公告制度。

3. 和谐处理财税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关系。

浅析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决策机制 篇11

摘 要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目的是促进社会和平,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使其收益。政府所发挥的决策职能则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提高政府财政支出效应也是政府公共财政中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主要分析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现存的问题,并且主要通过对公共选择理论研究方法来分析研究如何为优化财政支出提出建议以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 公共选择理论 决策机制 优化效益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政府职能不断完善,公共财政支出规模迅速增长,对公共财政支出的认识也有深入了解和逐步提高。

一、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现存问题分析

(一)财政的供给范围过宽,结构不合理。我国现行财政支出范围不仅包括公共安全、公共机构、公共服务等支出,并且其中包揽过多,含有大量的竞争性领域的开支。由于政府定位不准,“越位”和“缺位”并存。市场可以自行有效管理,政府要越位干涉,如在财源建设、微观管理和供应范围等方面。

(二)政府在财政预算方面存在弊端,财政资金的损失和浪费严重。在实际的政府工作中,我国财政在预算编制和执行中存在很多现实问题,没有发挥财政预算应有的职能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政府财政预算报告编制粗糙。我国目前依然沿用旧的编制办法,只是公布几项大的收支类项目,加以文字叙述,没有详细项目的数字显示,很难准确的显示出预算的具体性和真实性。

2.政府财政预算的时间存在问题。按照年度公历时间应是从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但我国的人大常委会议通常是在每年的3月份召开提出异议并作出决策,那么对于本年度已经过去的1月和2月则是纸上谈兵,在执行上面存在很大的问题。

3.我国公共财政支出预算具有不完整性、不透明性和非规范性。这不仅仅导致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造成支出中的不足和浪费,对于财政支出管理存在普遍的预算约束软化,严重影响公共财政支出的效益。

4.我国在财政支出法制方面不健全,监督制约管理职能缺失。由于缺乏行政机构设立、人员定岗定编方面的法律,机构编制变动无据可依,财政机构供养的人员产生恶性膨胀,最终使得行政管理费用开支不断上升。

(三)我国实行的财税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1994年我国进行财税体制改革后,形成了以税收返还、体制补助、专项补助等为主要内容的初期转移支付模式。这种模式的转移支付是以基数法为依据,不科学,不合理,也不够规范。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政府财政的实际问题,我们必须要建立起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实现资金公平、公正、公开分配的和各地区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方法

公共选择理论是在研究现实经济问题的推动下,通过对传统市场理论的批评产生的,并且成功地运用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坚持“经济人”假设,采用个人主义的方法论,用交换的观点来看待政治过程。用奠基人布坎南的话来说:“公共选择是政治上的观点,它从经济学家的工具和方法大量应用于集体或非市场决策而产生。”

公共选择理论在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假设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应该从个人的角度来分析和理解,个人是分析的基础。任何行为都是由一些个人做的,集体的各种决策也是由一个人或多个人的具体行动而表现出来的,集体的具体意义由个人的具体行动所赋予的。公共选择理论将个人主义用于分析政治领域及政治过程,将个人看作是评价、选择和行动的最基本的单位,把社会存在看作是各种个人而非团体或阶级之间的相互作用,主张用个人的动机和目的来解释政治、经济以及其他社会现象。

公共选择理论的“经济人”假设,是假定每一个活动在经济过程中的个人都以追求个人的经济利益为动机,面临选择总是趋向于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利益的机会,每一个参与者都依据自己的偏好以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活动。然而公共选择理论认为“经济人”假设也适用于政治领域,在政治决策活动的本质就是一种公共选择,个人参与政治活动时也是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主要目的。因此,政治人与经济人一样,是利己的,理性的,依据个人偏好的,以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活动来获得最大化收益。

公共选择理论的交换政治学观点,是用交换的方法观察政治,使人们对政治过程的理解有新的观察角度和思考模式。将政治制度视为政治市场,将过程视为交换过程。人们通过在有组织的市场上交换货物和服务而进行合作,且这样的合作还意味着相互获利,个人进入一种交换关系。在这种交换关系中,个人通过某种直接有益于交易的另一方的产品或服务而促进其自己的利益。基本上,按照个体主义的国家观,政治的或集体的行动与此非常相同。

三、根据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对于公共财政的决策机制的建议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选择公共选择理论对于完善我国政府财政决策与机制监管,逐步建立适合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框架有着重要的建议和启迪意义。

(一)合理界定政府决策的领域和范围,增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明确政府的职责。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公共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分配活动和经济活动,它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和模式。在目前的体制下,如果市场可以自我调节,政府就不应该插手干预;而对于那些市场无法承担的就应由政府去管,政府只能站在市场之外去为所有的市场活动提供公共服务。公共财政的这一特征决定公共财政应当通过某种决策选择机制,将个人偏好和决策表现成一种社会的偏好和公众的选择决策。通过公共选择理论的我们可以得出,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我们应该重新充分的去认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详细的界定公共财政决策的内容范围,这是避免政府失灵的关键点。

(二)完善政府决策的程序与方式,推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进程。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过程,就是一个公共选择的过程。它涉及了如公共项目的提供方式、建设规模、资金来源、价格机制等多个环节,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信贷政策、税收征纳、管理方式等多个方面。公共物品的决策过程是通过一定的政治程序完成的。公共选择理论强调政府的决策必须了解和尊重个人的偏好,在最大限度地满足多数人的意志。所以进行政府决策民主化进程是事在必行的,并且要很好的完善。

(三)政府决策的法制,规范政府决策行为。主要是通过完善社会公众对政府财政决策的社会约束和监督机制,其次是逐步建立和完善财政管理机关内部的约束机制,再次则是引入竞争机制,用市场的力量来改进政府的工作效率,最后是从体制和制度上杜绝寻租现象的发生。

四、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决策机制在优化效益方面的对策

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方法对于我国公共财政的决策机制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就具体到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方面的决策,依据公共选择理论及其意义我们可以在其优化效益方面做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科学界定财政支出的范围,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一方面国家财政应该尽快推出生产经营性投资领域,另一方面加强公共财政的公共性开支。社会公共性开支主要包括科技、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代表社会共同利于和长远利益的支出,这类支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力的增强使得该项支出持续保持增长的趋势,但是在我国公共性开支却所占比重很小,没有达到预期的指标。因此政府在公共财政支出的公共性开支方面应该加大力度投入,保证财政资金充足。

(二)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预算管理体制。一是推进部门预算改革,这是优化支出结构的需要,又是实现依法理财的客观需求。二是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此项措施是加大预算执行的监控力度的重要手段。三是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它是公正、公平和优化政府收支行为,提高公共财政支出的效益。

(三)健全财经法制,建立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监督制度。财政支出绩效监督作为提高财政支出绩效的有效手段,是财政部门以提高财政资金分配与使用效益为目的,在有效展开财政支出合规性监督的基础上,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监督方法,按照绩效的内在原则,对照部门预算要求,对财政支出行为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客观公正地制约和反馈。在实现财政分配基本职能过程中体现的国家主体对其他相关主体的一种效益性制约功能,更好地促进国家财政资金配置以及效益提高。

总之,我国政府在公共财政支出方面的决策机制应该更加科学化、法制化、精准化的来提高公共财政支出效益,促进国家财政资金的配置。只有将公共财政用到实处,人民对生活和政府的满意度则会大幅度提高,有效地实现创建和谐社会的宗旨。

参考文献:

[1]薛惠萍.论政府公共行政中的财政支出效益.北方经济.2002(3).

[2]张慧岚.浅析公共选择理论及其借鉴意义.现代商业.2009(5).

[3]郭庆旺,赵志耘.财政理论与政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樊勇明,杜莉.公共经济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公共财政的运行 篇12

关键词:公共财政体制,社保资金,资金管理

社会保障与市场经济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市场经济能够有效的提供社会保障, 同时社会保障属于市场经济运行的必要外部条件, 但是必须要通过政府予以组织。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 社会保障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改革均存在着密切关系。社会保障资金属于社会保障制度当中的经济基础, 最主要的应该为低保资金和就业资金两个部分。对该两部分的资金进行雅安个管理, 有利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于, 维系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驱使下, 我国市场经济不断进行宏观调控, 政府的财政社保补助资金已经逐步转变成为了省级引导联合地方配套资金的配比模式。但是, 近年来, 我国的财政社保资金收治情况并不容乐观, 已经达到了入不敷出的程度。为此, 必须要采取有效的社保资金管理策略, 提高社保资金的使用效率。

一、公共财政体制

公共财政体制是政府经济行为符合效率有效的市场经济要求的一种先进制度安排。若要实现市场经济效率优先, 必须要具有相应的制度安排[1]。在此情况下, 公共财政体制必须要具备以下几点特征。第一, 公共财政体制是消费者主权和生产者主权的制度保证, 该特点能够保证消费者和生产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进行自由选择, 自动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第二, 公共财政体制是消费品和经济资源的获得由出价竞争的制度保证, 该特征保证了资源配置优化的实现, 价格均衡在充分竞争的基础上亦得以实现。

二、财政社保资金

财政社保资金及社保资金, 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简称。主要包括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挂办理的, 由国有股减持划入资金即股权资产、中央财政薄入资金、经国务院批准经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 亦包括其他投资收益形成的中央政府集中的社会保障基金[2]。社保基金并非向个人投资者开放, 主要是国家将企事业职工交的养老保险中的一部分资金拨给专业的机构进行管理, 以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进行社保基金的游资运作, 必须要保证基金资产具有较高安全性和流动性, 以此实现基金资产的增殖。我国的社保基金当中主要包括了基本杨拉奥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因而需要制定严格的制度对社保资金的使用予以监督管理。

三、近年来财政社保资金收支现状

(一) 城市低保资金现状

城市低保资金的开启一般均会得到上级财政的权力支持, 以便保证低保资金能够及时且足额的拨付到位, 且当年的收支留有介于。但是, 近年来, 我国大部分城市的低保资金在收支方面却纷纷出现了资金缺口的情况。产生该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 近年来, 城市低保补助的标准逐渐提高, 目前已经从2010年的每月280多元提高到了每月近400元。与此同时, 当前我国城市低保资金的享受人员范围逐渐扩大, 例如某市, 目前享受城市低保资金补助的人数已经从2010年的9600多人增加到了15000多人。更重要的一点原因在于, 当前人们的收入和支出存在严重增幅不同步情况, 此时, 上级的资金补助与人们支出水平相比呈现严重不足的状态。

(二) 农村低保资金现状

2007年下半年, 我国农村的低保资金根据上级所提出的具体要求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 主要表现为:农村低保纳入财政社保管理范畴。随着该制度调整的实施, 当前我国农村低保资金基本上已经能够保证每一位参保人员每个月获得60元左右的保障资金。但是, 随着近年来我国农村低保人数的不断增加, 以及参保人员符合条件情况不明等因素的影响, 使得我国农村低保资金补助资金方面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收支缺口。例如2015年, 某市农村的低保筹措资金约20万元, 年底实际支出约24万元, 此时便出现了4万元左右的收支资金缺口。该种情况并不利于农村低保资金补助资金的管理, 难以起到良好的社会保障效果。

(三) 就业再就业资金现状

就业再就业资金当中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 主要有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岗位补贴、医疗保险补贴、养老保险补贴、下岗或失业等人员岗位培训补贴等。在就业再就业资金方面按, 存在着享受人员范围广、资金需求量大和标准增速快等特点。例如某市, 其2010年的就业再就业资金共筹措不到3900万元左右, 但是当年该方面的资金支出已经达到了3400万元以上, 此时产生了近100万元的收支资金缺口。直至2015年, 某市该方面的筹措资金达到了4800万元左右, 当年支出为4810万元左右, 收支资金缺口虽然已经得到了一定控制, 但是仍旧存在着近10万元的缺口。

四、基于公共财政体制下的财政社保资金管理策略

(一) 整合筹措资金资源

基于公共财政体制下的财政社保资金管理当中, 若要进行筹措资金资源而定整合, 首先必须通过多渠道、多方位的形式, 主动且积极的获取升级补助资金、谁改资金、社会捐助资金以及装箱彩票公益资金等[3]。此外, 作为地方政府, 其更加应该加强该其自身的财政社保资金的科学预算与安排, 能够按照上级制定的标准进行就业、低保等资金的配套发放, 争取保证年初的预算与年末的支出具有较高一致性。同时, 地方政府更加要确保每月的资金安排均落实到位, 实现社保资金的有效运转。

(二) 构建全面运作制度

基于公共财政体制下的财政社保资金管理, 应该具有科学的、完善的运作制度予以保障。在此方面, 首先必须要能够对社保工作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和掌握, 根据社保工作的特点将其专用资金从国库的基本账户当中分离出来, 并且建立专项的社保资金管理制度和部门。该部门必须要根据社保资金专项管理制度对社保资金的审批、拨付等工作进行处理, 重点在于保证每一笔社保资金均具有实际利用效果[4]。第二, 进行财政社保资金管理时, 必须要对低保条例进行详细的分析, 对相关工作规范的要求准确的掌握。开展低保工作时, 为了保证低保资金能够充分发挥其保障作用, 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能够对参保的对象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核查。该种核查方式属于典型的动态管理方式。财政社保资金的动态管理当中, 务必要严格剔除不符合参保标准的人群, 杜绝出现“人情低保”和“面子低保”现象。为了达到上述目标, 低保资金管理时, 每一道程序均要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操作, 并且要对低保资金的发放时间、金额、对象, 以及具体发放落实情况进行切实的掌握与公开。每一环节的管理工作最好均能够通过社会各个领域的监督保证其公平、公正。由此, 社会当中真正的贫困人群方能够切实的享受到低保资金的保障。第三, 在财政社保资金发放方面, 有部分人群或者单位享受着公益性岗位补贴。对于该部分人群以及单位的财政社保资金管理, 亦要重视参保对象的审核, 包括其参保实践、参保内容、参保金额等多方面内容。在审核当中, 单一发现有人或者单位不处于保障范畴内, 必须要坚决予以剔除。第四, 下岗职工的两险补助亦是财政社保资金管理内容, 对该方面的财政社保资金进行管理, 亦需要确定每位参保下岗职工的参保资格与条件, 必要时可以为该部分下岗职工提供一定的再就业资金支持, 例如对其实行普惠制培训等, 促使下岗职工能够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 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5]。

(三) 加强监督检查力度

进行财政社保资金管理更加需要加强监督检查的力度, 在此方面, 应该科学的建立社保资金绩效评价机制, 对评价方法进行完善[6]。评价当中应该根据重点的社会保障转向资金使用绩效, 对该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考评。一般情况下, 需要的根据被监督检查项目的实际支出、财务管理现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内容对资金的使用情况作出评价[7]。上一年的评价基本上均可以作为下一年的社保资金安排参考标准, 以便更加严格的管理社保资金, 提高社保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 形成协调管理格局

财政社保资金的管理, 需要对个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 主要是财政部分与其他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8]。只有各个部门团结写作, 方能够在有效的交流与沟通下, 对相关人员变动、政策变动、财务状况等信息作出及时的反馈, 继而方能够有效的建立各个部门相互配合的流程[9]。一般情况下, 才政府负责每年的社保资金收入与支出情况编制, 并且需要将该编制下达到其他部分当中。其他部门则需要根据财务部门所编制的社保资金情况进一步开展工作, 将社保资金控制在预算范畴内。工作当中必须要对享受社保的人员增减、补助政策等变动信息进行审核, 以促使社保资金充分发挥其社会与经济效益[10]。

五、结论

综上所述, 社会保障工作属于我国重要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 在公共财政体制下, 只有充分的发挥公共财政的非营利性和公共性, 从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和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 面向社会的全体人员, 为其提供切身利益的有效保障措施和制度, 将能够促使公共财政的法制性、经济性和社会性均得到充分落实。此外, 我国的财政社保资金管理制度必须要在公共财政体制下不断完善, 树立良好的监督检查意识, 确保每一笔社保资金均具有一定安全性、定向性和有效性, 以此不断提高我国财政社保资金的管理水平, 充分发挥其社会保障的作用, 进一步提升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慧英.完善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的思考[J].理论探索, 2012, 01 (05) :89-94.

[2]周明, 任宗哲, 王虎平.制度约束下社保资金投资运营的现实路径选择——以陕西省为例[J].人文杂志, 2012, 05 (08) :53-60.

上一篇:内科护理风险管理下一篇:油画技法中的直接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