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分期(精选6篇)
历史分期 篇1
摘要:中世纪是历史时代划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不同的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它具有不同的含义,在历史划分中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在西方史学中它曾带有西欧中心论的色彩。近代西欧一些学者和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对其进行了批判。我国历史分期最初受苏联影响较多,但到后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科学的历史分期,“中世纪”被赋予了新的内容。
关键词:中世纪,历史分期,分期标准
“中世纪”一词在拉丁语中是Medium aevum,意即“中间时代”,英文译作Middle Ages,“中世纪”的概念最早由15世纪人文主义历史学家比昂多在《罗马帝国衰落以后的历史,472-1440》一书中首先提出的,用来表示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绵延近千年的一个时期。[1]“中世纪”一词由人文主义者首创,并赋予其特定的含义,但是到后来它却被不同时期的、持有不同历史观点的历史学家借用,成为自19世纪以来历史分期中一个关键性的词语,下面笔者就有关的几种历史分期做简要的评述:
一、西方史学中的“中世纪”
在一段时期中,中世纪是西方历史分期中占据重要位置,标识着西方历史中的独特的历史时期。不列颠百科全书把中世纪的起始年代界定在公元395年到1500年,即从罗马文明在公元5世纪的衰落到文艺复兴时期,它认为中世纪的重要成就是欧洲的统一文明出现,并且逐步上升而其他文明则停滞不前。另外,文中还介绍到中世纪的另一个特征,即天主教继消灭罗马帝国后,作为世界国家的企图差一点就成功。新版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关于中世纪的描述是这样的: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期,从西罗马帝国的衰亡(395AD)到文艺复兴时期(13世纪、14世纪或15世纪),中世纪是一个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并且它为文艺复兴时期社会的转型提供了社会基础。[2]
《剑桥中世纪史》也是关于中世纪历史的巨作,书中提到了关于中世纪的概念和它的年代的界定,谈到中世纪史首先应该界定上古与中古的界限。有的观点认为中世纪开始于道米仙,有的认为开始于查理曼,有的则认为应开始于格雷格里一世。如果从历史的文化价值上即位应该把界限定在塔西佗之后,如果从罗马与蛮族的冲突上看,应把界限定在查理曼即位。不过剑桥中世纪倾向于把上古、中古的分期界定在康撕坦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这一点上历史突然发生变化,(若借用前苏联历史学家提出的历史分期中的“历史年代”,在这里用查理曼即位代表的历史时代为界限应该比较恰当),虽然我们在这时看到了许多重要的变化:基督教之被接受,持续几个世纪的政府形式之确定。之所以选择这一时期为分界线,主要是因为中世纪的因素在4世纪前还不明显,使我们追溯他们时不至于牵扯上古史的太多内容。[3]
从19世纪到20世纪前期欧洲中心论史家历史分期,19世纪随着西方国家在物质上日益占据统治地位,在历史学界产生了以西方为主的世界历史观,即西欧中心主义史观。19世纪中叶朗克及其弟子编写的《世界历史》共7卷,是一部以拉丁、日尔曼六大民族为主体的世界史。强调西方文明,忽视其他的文明,形成了西方史学中的“西欧中心论”。“中世纪”开始发生质的变化,欧洲中心主义史学家借用中世纪这一具有欧洲特色的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作为古代与近代之间历史发展的中间环节,古代、中世纪与近代历史三分法划分世界历史时期。给整个世界历史加上欧洲历史的框架。剑桥三史就是在欧洲中心论的支配下编写的。
进入20世纪,随着人类认识范围的不断扩大,历史学家的视野由西欧转向世界。“西欧中心论”受到批判,历史学家们开始摆脱其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历史学家斯宾格勒在他的《西方的没落》一书中提出了形态史观,即文明史观,把人类历史按照文明标准划分,他从八个文明兴衰表述人类历史的发展,以多元的文明形态来批判“西欧中心论”。20世纪伟大的历史学家汤因比花了二十多年时间完成了鸿篇巨著《历史研究》,他也是以文明形态来划分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他把人类历史划分成二十多个文明,人类历史就是在诸多文明的更替中演进。汤因比与斯宾格勒虽然都持文明形态史观,但是他们之间也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文明是孤立还是延续的。[4]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用了以1500年为界限划分的世界历史的方法,内容也相对较多的涉及到中国和东方国家。但他仍没有放弃“西欧中心论”,他的全球通史的主体还是西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末德国史学家弗兰克在《白银资本》[5]中同样将世界历史以1500年为界分为两部分。[6]
二、马克思史观与中世纪
19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诞生,承认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是整个世界历史分期的基础。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提出了科学的历史分期雏形,历史分期取决于物质生产发展的程度。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明确提出社会经济形态问题,论述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马克思唯物史观按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五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含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说:“大体来说,亚细亚生产方式、古典生产方式、封建生产方式、以及近代资产阶级生产方式,可以看成为社会的经济形式的几个递近时代。”后来的列宁就按照马克思的这种说法来说明过去的社会。前苏联十卷本的《世界通史》就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编写的,虽然前苏联的史学家对“西欧中心论”进行了批判,但还是沿用了古代、中世纪和近代这一代表“西欧中心论”的历史分期格局,没有完全放弃“西欧中心论”。
我国史学在建国前和建国初期受前苏联史学的影响较大,因此也使用了上古、中世纪、近代的历史分期格局,但是我国史学家力争有自己的客观的历史分期法,以抹掉欧洲中心主义的烙印。从1962年我国开始编写自己的《世界通史》,该书由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编写,加重了对亚非拉的描写,并添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部分,但整体上仍未摆脱前苏联的影响。
三、中国的历史分期标准与“中世纪”
如上文所述,初期,我国的历史分期受苏联影响较大。但是中国的历史学家也认识到划分历史时期的重点在于标准,先确立一个合理的标准是正确合理的划分历史时期的重要前提。
雷海宗先生以重要生产工具的变革为划分历史时代的标准。他认为历史应该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和机器时代,时期时代指的是原始社会,机器时代指的是后资本主义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依社会性质分为三个阶段:部民社会、古典社会和封建社会。[7]古典社会就是铁器时代的第一阶段,就是近年来所说的奴隶社会;而封建社会就是铁器时代的第二阶段,即中古时代。[8]他还认为上古、中古之间并没有重大的变化真正的变化发生公元前1100年以下几个世纪间铜器转入铁器的一段。也就是说人类历史的分期应该以公元前1100为分界线。雷先生还就西方学者所谓的“古代东方”一词,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古代东方”一词的由于是19世纪欧洲学者对亚洲各国的历史知道的太少,所以才创造了这个把问题简化了的名称,其中并且或多或少的带有轻蔑的意味,所谓“古代东方”的“古代”不仅指上古时代,还包括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势力侵入“东方”以前的全部历史,认为东方在这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停滞不前。这是对东方的一种成见。同样,东方主义也是西方对东方社会和历史的想象和建构。东方主义(Orientalism)所涉及的是“西方”表述“东方”的理论和实践。[9]萨义德的《东方主义》让中国学者开始了解东方主义。之后较为著名的是魏特夫的《东方专制主义》。[10]
近期由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历史》六卷本,代表了我国史学界新的历史分期法,吴先生大半生致力于史学、史观的研究,为我国创立了新的分期体系。他认为近代以前的时代为古代,从时间概念上就是把历史分为1500年以前的历史和1500年以后的历史。中古时期是古代的一个特定时期,是各个文化圈形成的时期,而中世纪则是以西欧为中心的文化圈形成的时期,中世纪是欧洲特有的,同唐文化圈以及其它文化圈是并行的,而不占据中心地位。
历史分期是历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中世纪”这一具有欧洲中心主义色彩分期法的关键性环节成为片面的历史分期法的代表。但是由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局限性,自它被西欧中心主义史学家从人文主义者那里借用以后,一直沿用到现在。“中世纪”是欧洲特色的历史发展阶段,把它作为世界历史古代与近代的中间环节的历史分期方法当然是片面的。历史发展具有统一性,但同时又具有不平衡性,历史发展的统一性给我们划分历史各阶段成为可能,但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又使历史分期面临种种困难。我们的历史分期必须本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尽可能的使分期符合历史发展的实际。以上所述的分期法几乎都是围绕中世纪,按照欧洲历史发展的特征为标准的。但是,在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文明之间几乎实现了零距离,人们更清楚地了解整个世界,同时经济中心的多元化打破了西欧或美国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在史学界,时代呼吁新的、符合历史实际的分期法,史学家应该以统一的标准如,文明、生产方式、生产工具等,按照公允、平衡的全球观点去认识世界,划分世界历史的各个时期,让中世纪回到它的原创时的位置上去,即代表西罗马帝国衰亡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历史的文化中断期或黑暗时代。
历史分期 篇2
表建筑考试题
本卷共分为2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利用压实填土作地基时,下列各种土中哪种是不能使用的__ A.黏土 B.淤泥 C.粉土 D.碎石
2、施工中所需的生产、生活临时设施费用应计入下列哪项费用(2004,5)A.生产人员劳动保护费 B.施工机械使用费 C.建设单位管理费 D.现场经费
3、设计单位在编制各阶段设计文件时,应当做好相应的经济分析工作,以下哪项为错误答案(2000,77)A.施工图设计阶段编制施工图预算 B.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投资估算 C.技术设计阶段编制修正投资估算 D.初步设计阶段编制总概算
4、幕墙应使用的安全玻璃是__。A.钢化玻璃 B.半钢化玻璃 C.镀膜玻璃
D.浮法平板玻璃
5、建筑地面工程施工中,下列各材料铺设时环境温度的控制规定不正确的是:(2012,58)A.采用掺有水泥、石灰的拌和料铺设时不应低于5℃ B.采用石油沥青胶结料铺贴时不应低于5℃ C.采用有机胶粘剂粘贴时不应低于1O℃ D.采用砂、石材料铺设时,不应低于10℃
6、图示表示的实际地形为()(见题7图)。A.山脊 B.山谷 C.山凹
D.无法确定
7、高层住宅应设置封闭楼梯间的是()。A.十一层的单元式住宅 B.十二层的通廊式住宅 C.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 D.十九层的单元式住宅
8、房地产转让、抵押时。房屋的所有权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抵扦的方式是__。
A.房屋的所有权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转让、抵押 B.房屋的所有权转让、抵押
C.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转让、抵押 D.两者中任一项都可以
9、以幕墙作为维护结构的建筑物,应按幕墙外边线计算建筑面积(2009,12)A.按幕墙外边线计算 B.按幕墙中心线计算
C.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
D.不计算
10、编制城市规划,一般分为__阶段。
I.总体规划;II.详细规划;III.近期规划;IV.远期规划 A.I、II B.I、III、IV C.III、IV D.II、IV
11、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应分为:(2007,25)(2009,25)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
12、屋面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板的涂膜防水屋面作板缝处理时,板缝下应浇筑不低于______细石混凝土。A.C15 B.C20 C.C30 D.C40
13、下列产品的单价(元/m3)哪一种最便宜(2003,14)(2004,12)A.中空玻璃(双白)6mm隔片(聚硫胶)B.中空玻璃(双白)9mm隔片(聚硫胶)C.中空玻璃(双白)6mm隔片(不干胶条)D.中空玻璃(双白)9mm隔片(不干胶条)
14、下列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的最低质量控制要求中,哪项不属于其中的规定()
A.砂浆、混凝土强度试块按规定制作 B.强度满足验收规定
C.砂浆拌和方式为机械拌和 D.砂浆配合比计量控制较差
15、因为给水系统的任务是将水自室外给水管引入室内配水点,以下哪一个因素可不考虑____ A:水质 B:水温 C:水量 D:水压
16、窗井或窗井的一部分在最高地下水位以下时采取的防水措施,下列何者是错误的____ A:窗井的底板和墙应做防水处理并宜与主体结构断开。B:在窗井内设集水井。
C:窗井内的底板,应比窗下椽低300mm D:窗井墙高出地面不得小于500mm,窗井外地面应作散水,混凝土防水的细部构造
17、结构初步设计说明书中应包括__。
A.设计依据、设计要求、结构设计、需提请在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
B.自然条件、设计要求、对施工条件的要求 C.设计依据、设计要求、结构选型
D.自然条件、结构设计、需提请在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
18、现浇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出现严重缺陷,提出技术处理方案的单位是:(2011,36)A.设计单位 B.施工单位 C.监理单位 D.建设单位
19、对于组合砖砌体构件,在单轴受压情况下破坏时,__ A.砖砌体的强度不能充分发挥 B.混凝土的强度不能充分发挥 C.钢筋的强度不能充分发挥 D.无法判断 20、21、下列关于高层建筑筒中筒结构的斜述,哪些是不正确的Ⅰ.筒中筒结构宜优先采用圆形或多边形平面Ⅱ.外筒密柱必须直落至基础,底层部分不得采用转换结构扩大柱距Ⅲ.外筒柱距应大于4m Ⅳ.内筒与外筒距离对非抗震结构不宜大于12m A.Ⅰ、Ⅱ B.Ⅱ、Ⅲ C.Ⅲ、Ⅳ D.Ⅰ、Ⅳ
22、按照《勘察设计职工职业道德准则》,以下错误条款为______。A.树立正派学风 B.不搞技术封锁
C.不准采用他人成果
D.可以采用他人成果,但应当注明出处
23、一般抹灰工程中出现的质量缺陷,不属于主控项目的是:(2006,51)A.脱层 B.空鼓 C.面层裂缝
D.滴水槽宽度和深度
24、依据FIDIC《施工合同条件》,动员预付款的扣还应当()。A.在首次支付工程进度款时起扣
B.自承包商获得工程进度款累计总额达到合同总价10%那个月起扣 C.自承包商获得工程进度款累计总额达到减去暂列金额的合同总价10%那个月起扣
D.自承包商获得工程进度款累计总额达到动员预付款的金额那个月起扣
25、采光计算中,如果双侧窗窗口的尺寸一样,采光的计算点在__。A.距窗1m处 B.房间中点
C.窗口对面内墙处 D.距内墙1m处
二、多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后张法施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孔道漠浆的作用是为了防止预应力钢筋锈蚀和保证:(2011,33)A.结构刚度 B.结构抗裂度 C.结构承载力 D.结构耐久性
2、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费用组成是______。A.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税金 B.直接费、间接费、其他费用
C.直接费、间接费、税金、其他费用 D.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税金
3、下列几条采暖节能措施中,哪一条不正确____ A:用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做外墙 B:提高建筑物门窗的密闭性 C:减小窗面积
D:在朝南的外窗外边做固定遮阳
4、关于玻璃幕墙设计,下列错误的是()
A.玻璃幕墙宜采用半钢化玻璃、钢化玻璃或夹层玻璃,有保温要求的玻璃幕墙宜采用中空玻璃
B.竖直玻璃幕的立柱应悬挂在主体结构上,并使立柱处于受拉状态 C.当楼面外缘无实体窗下墙时,应设置防撞栏杆 D.玻璃幕墙下可直接设置出入口,通路
5、玻璃幕墙施工,主接应采用螺栓与角码连接,螺栓直径应经过计算,并不应小于__。A.10mm B.15mm C.12mm D.8mm
6、当气压水罐内为平均压力时,水泵出水量不应小于管网最大小时流量的__。A.1倍 B.1.2倍 C.1.5倍 D.2倍7、8、跨度4 m的现浇梁设计无规定时,其底模的起拱高度应为跨度的______。A.1‰ B.2‰ C.3‰
D.1‰~3‰
9、注册建筑师的设计范围如下,其中错误说法为______。A.一级注册建筑师不受限制
B.二级注册建筑师限于民用建筑分级标准二级(含二级)以下项目 C.二级注册建筑师限于民用建筑分级标准三级(含三级)以下项目 D.五级以下项目允许非注册建筑师设计
10、施工温度超过30℃的夏季,要求混合砂浆在拌合后__小时内用完。A.2 B.3 C.4 D.8
11、提高水泥的抗渗性,最直接的方法是__。A.提高水泥砂浆密实度 B.增强水泥强度 C.增强水泥刚度 D.采用防水砂浆
12、沥青防水卷材采用满粘法,其长边与短边的搭接宽度,下列正确的是______。A.长边50 cm;短边50 cm B.长边50 cm;短边80 cm C.长边70 cm;短边70 cm D.长边70 cm;短边100 cm
13、”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的思想见于()。A.《周礼》 B.《商君书》 C.《管子》 D.《墨子》
14、新建筑物的混凝土或抹灰基层在涂饰涂料前,应涂刷__封闭底漆。A.抗碱 B.抗酸 C.防盐 D.防油
15、在《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要求新建的居住建筑与参照建筑相比,单位建筑面积全年的采暖和空调总能耗应减少__ A.30% B.40% C.50% D.60%
16、对建设项目进行偿债能力评价的指标是:(2007,23)A.财务净现值 B.内部收益率 C.投资利润率 D.资产负债率
17、设计公司给房地产开发公司寄送的公司业绩介绍及价目表属于:(2012,71)A.合同 B.要约邀请 C.要约 D.承诺
18、设备工程最常见的非保险转移有以下几种情况:__。A.抵押担保 B.第三方担保
C.承包商进行合同转让或工程分包
D.承包商将合同责任和风险转移给业主 E.业主将合同责任和风险转移给承包商
19、建筑工程概念性方案设计投标文件编制时间为__。A.10d B.15d C.20d D.25d 20、监理人员对工程施工的关系,下列中哪一条是不合适的______。A.工程施工不符合设计要求的,监理人员有权要求施工企业改正 B.工程施工不符合技术标准要求的,监理人员有权要求施工企业改正 C.工程施工不符合合同约定要求的,监理人员有权要求施工企业改正 D.监理人员认为设计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有权要求设计人员改正
21、金属幕墙表面乎整度的检查,通常使用的工具为__。A.钢直尺 B.1m水平尺 C.垂直检测尺 D.2m靠尺和塞尺
22、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有__。A.比较分析法 B.比率分析法 C.事前分析法 D.事中分析法 E.趋势分析法
23、门窗工程中,安装门窗前应对门窗洞口检查的项目是:〔2007,46)A.位置 B.尺寸 C.数量 D.类型
24、汽车库建筑规模按其类型和容量分为四类。下列哪种分法正确?()(单位:辆)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 A.>400 251~400 51~250 ≤50 B.>500 301~500 51~300 ≤50 C.>400 301~400 101~300 ≤100 D.>500 251~500 101~250 ≤100
历史分期 篇3
关键词: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历史分期;主要特征
回望中国音乐的历史长河,早在原始氏族社会时期的先民活动中就存在着早期形态的音乐审美意识。突出的例证是两千多年前的《乐记》《吕氏春秋》《声无哀乐论》等音乐美学名篇的出现。相传由孔子的再传弟子公孙尼子所撰的《乐记》中论及音乐的本源、特征、美感、社会功能以及乐与礼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古乐与新声的关系等;由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的《吕氏春秋》留下了有关音乐起源、音乐与自然、音乐与社会政治等的关系等记载。魏晋名士嵇康所著的《声无哀乐论》也是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音乐美学论著,其中涉及音乐的本质、功能、审美感受等,和儒家所提倡的音乐美学思想共同构成了我国封建社会中音乐思想两大潮流的源头。百家争鸣时期出现了儒家、道家、墨家等音乐美学思想多元并存的局面;汉代出现了《淮南子》、董仲舒的音乐美学思想,到魏晋、隋唐、宋代、明代直至清代,都出现了各自朝代立场鲜明的音乐审美意识及相关音乐美学言论。可以说,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与西方古典音乐美学思想一样,派别林立,异常丰富。为了进一步理清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发展的历程,本文从初步萌生期、多元并存期以及交融发展期三个时段对其基本特征加以分析,以求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一、上古至春秋的初步萌生期
上古至春秋时期是中国社会由奴隶社制度向封建制度的过渡期,原本处于至高无上的神明地位已经明显降低,相应的人的主体地位(主要是统治阶级的地位)得到上升,而且以“阴阳”“五行”观念为代表的朴素唯物主义宇宙观也已形成。社会的变革促进了音乐实践的发展,也促使音乐审美经验的逐步提升,出现了虢文公、史伯等人思考音乐的记载,虽然他们并没有留下成篇的完整乐论,但已经提出了“和”“同”“中”“淫”“音”“心”“樂”“礼”“哀”“乐”“平和”“新声”“德音”等的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范畴,阴阳五行音乐思想、礼乐思想与“平和”审美观的萌芽状态就此形成。这些萌芽时期产生的音乐美学思想可以说正是后世各家学派音乐美学思想的源头所在,对整个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秦汉至隋唐的多元并存期
秦汉时期是我国政治经济的一次大发展时期,知识分子的队伍空前壮大,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先后出现了儒家、墨家、法家、道家、阴阳家、杂家等流派。各大思想流派相互进行学术切磋,互相辩难,在辩难过程中又相互有所交融,音乐的审美范畴得以延伸,如“美”“善”“雅乐”“郑声”“今乐”“古乐”“大音”“五音”“欲”“道”等,如孔子提出了“尽善尽美”、老子提出“大音希声”等审美准则。其中,发展最为系统并产生较大影响的是儒家的礼乐思想和道家的自然乐论。
汉初出现了以道家音乐美学思想为基础,融合各家思想的新道家,主要代表为刘安的《淮南子》。汉武帝后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政策,促进了儒家学派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以儒家音乐美学思想为基础,融合了各家学派思想的《乐记》。当然,汉代发展起来,并对后世也产生一定影响的思想论著还有《论衡》《太平经》《韩诗外传》《琴操》等。但总体来说,这一时期可以说是儒家一门学说大发展的一个阶段,此时的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开始出现多元交融的现象。
魏晋至隋唐时期,音乐美学思想极度活跃,许多在社会生活中遭遇挫折的文人志士都转入在精神领域上的宣泄,各门艺术及其审美思想则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同样,由于在社会生活中遭受深重苦痛的人民大众同样选择在精神上摆脱苦难,于是由外国流入的佛教思想在社会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儒、道、释(佛教)三教鼎立的局面。这一时期的儒家、道家思想产生了正面的撞击,产生了非常重要的音乐美学论著《声无哀乐论》。
三、宋元明清的交融发展期
宋元明清,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由盛转衰,宫廷音乐独霸一方的格局被打破,各类民间音乐竞相发展,产生了各种新的音乐表演形式,如戏曲、说唱音乐等。在音乐审美思想上,最重要的代表则是道学先驱周敦颐的“淡和说”,以儒学为主的徐上瀛的《溪山琴况》,以道学为主的李贽提出以“童心说”为基础的主情思潮等。儒道两家音乐美学思想在这个时期依然在相互斗争,但在对峙的同时也在进一步融合。
从整个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分期及其特征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有关音乐美学的思想,经过时间的冲刷和洗礼,各家学术思想都在与儒道并存的过程中被儒道两家所吸收、融合,成就了我国最主要的两大音乐美学思想流派,却失去了自己独立存在的价值。作为集各家之长的儒、道两大主要音乐美学思想的衍进,应该说是双方长期的互相论战、相互交融和相互发展的历史过程。
(指导教师:杨和平)
参考文献:
[1]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东亚文化圈的历史分期初探 篇4
一、东亚文化圈的内涵和地理范围
1. 东亚文化圈的内涵。
我们所讨论的文化圈, 其具体内涵为:“由主要文化特质相同或相近, 在功能上相互关联的多个文化丛相连接所构成的有机文化体系。文化圈的重要因素有二: (1) 多个文化丛具备共同文化要素。 (2) 多个文化丛有机相联。概而言之, 文化圈即一元有机的文化世界。”[1]420组成东亚文化圈的基本要素为汉字、儒学、中国式律令、中国式科技、中国化佛教。[2]也有学者认为除上述五种要素外还应包括中国式教育制度、中国式文学艺术和中国式民俗三种要素, 共八种要素构成东亚文化的共性。对于如何表述这一文化形态, 学界颇多争议, 其中以复旦大学姜义华教授的观点较有代表性。他认为用“东亚汉文化圈”、“汉字文化圈”等名称来指代东亚文化圈是不合理的。中国东亚周边国家各有自身的民族文化, 虽然汉字曾为东亚一些族群创造自己的语言系统时部分采用, 在推进这些族群的文化交往和文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不宜将这些族群和地区统称为“汉文化圈”或者“汉字文化圈”。[3]463事实上的确如此, 东亚各国文化除了上述几种共性外还有其个性, 在某些方面这种个性还十分鲜明。东亚文化圈虽然是以中华文明为主题, 实际上还包含了区内其他各国的文化, 仅以“中华”、“中国”、“汉字”等概念无法全面涵盖。因此学界通常还是以“东亚文化圈”来指代这种文化形态。
2. 东亚文化圈的地理范围。
虽然东亚文化圈的地理范围在各个时期有所不同, 但是从总体上看仍然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结构。国内学者普遍认为东亚文化圈发展至今, 它所涵盖的区域即现在的中国 (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 、朝鲜、韩国、越南、日本、新加坡以及东南亚其他华人聚居地区。部分学者认为还应包括老挝、缅甸和泰国。复旦大学吴松弟教授则以历史地理学角度论述了该问题, 他认为东亚文化圈的中心在古代中国文明的核心地区中原, 中原文化是它形成的大本源;东亚文化圈的地理范围, 东边是朝鲜、日本, 东南是越南及其以南、以东的东南亚国家, 太平洋构成它的海洋界限;西南越过内、外蒙古大草原直达西伯利亚大森林, 东北到达外兴安岭内外, 高山大漠构成它的陆地界线。[4]关于这个问题, 国内学者的意见较为一致, 但海外学者对此有不太相同的看法。著名史学家汤因比在他的代表作《历史研究》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即人类文明从古至今共有26种形态, 其中6种已经完全失落。他将中国文明列为其中发展充分的独立的文明, 而将日本文明、朝鲜文明、越南文明列为中国文明的卫星文明。[5]汤因比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东亚文化圈的概念, 但是他想传递的信息是清晰的, 可以认为他将这四种文明形态归为一个东亚文化圈。与此同时, 汤因比将东南亚文明视作印度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两者的卫星文明。前者影响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 而后者影响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显然, 汤因比并不认为东南亚地区属于东亚文化圈。著名文明冲突论学者亨廷顿在其《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将当代世界分为7种文明, 其中对“中华文明”的论述, 其对象很接近我们讨论的东亚文化圈。他将日本单独列为“日本文明”以示与“中华文明”的区别。[6]此外, 哈佛大学资深历史学家费正清教授则指出:“越南所处地域的东南亚大陆的其他地区, 从未被并入东亚文化圈, 而是从印度教和印度佛教中吸收了不少内容……虽然有大批中国移民迁居东南亚各国, 但除了汉人占绝大多数的城邦国———新加坡外, 他们的居住区域实质上仍然是有异于外族文化岛屿。”[7]从这里可以看出, 实际上费正清的观点和汤因比类似, 亨廷顿则独树一帜。综合国内国外学者的观点, 结合内涵和地理范围两个方面, 我们可以给东亚文化圈下这样的定义:东亚文化圈是指中国和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朝鲜、韩国、越南和东南亚华人聚居区所共同组成的文化形态, 它以汉字为载体, 以儒学为纽带, 包含中国式律令、中国式科技、中国化佛教、中国式教育制度、中国式文学艺术和中国式民俗。
二、东亚文化圈的历史分期
综合各方学者意见, 再加上个人的理解, 我认为东亚文化圈可以分为六个时期。
1. 东亚文化圈的肇始期。
这一时期的起止时间是先秦至秦汉。中国同东亚各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通过考古发现可以得知早在远古时期, 中国的农业栽培技术就已向东亚其他地区传播。据传在殷亡以后, 殷商贵族箕子来到朝鲜半岛, 将中原的农业技术和礼仪文化传播到朝鲜。两地居民之后在经济、文化上频繁交往。到战国时期, 邻近朝鲜的燕、齐两地居民为了躲避战火大量迁徙到朝鲜并带去了中国的生产方式。西汉初年, 燕人卫满率上千人赴朝鲜, 后来成为朝鲜王。汉武帝时, 派兵占领朝鲜, 设郡管辖。中日两国民间一直流传着徐福东渡的传说, 相传徐福带领3000童男童女渡海来到日本, 将中国文化传播到日本, 大大促进了当地的发展和进步。到汉武帝时, 日本列岛多国已经遣使与汉朝往来。自古以来, 中越之间的联系就非常密切。同样在汉武帝时, 越南北部被纳入中国版图。这一时期, 朝鲜最早进入东亚文化圈, 成为第一个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区域, 而越南是伴随着被纳入中国的政治体系而进入这一文化圈。这一时期的东亚文化圈并未完全形成, 原因是“中国虽国力强大, 但这时期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 尚未完成国家建构, 对中华文化的社会需要与社会承受均不具备总体性与主体性。换言之, 这一时期只有中华文化向东亚地区的输出, 而缺少东亚其他国家受容中国文化的有机能动性”。[1]420
2. 东亚文化圈的发展期。
这一时期即魏晋南北朝时代。在这一时期, 中国和朝鲜半岛的关系依然是最密切的, 这两个区域在东亚文化圈中的整合程度也最高。此时, 朝鲜半岛分裂为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这三国同当时中国的南北政权都保持良好关系, 高句丽王、百济王曾多次受到南北政权的各种册封, 派到中国的使节多达198次。[8]这时的中朝文化交流已不仅是中国单向对朝鲜文化输出, 朝鲜的乐曲和乐器也传入中国。此外, 朝鲜在吸纳、熟悉中国文化后还转而向日本输出, 这是该时期出现的新特点。中日交流方面在此时总体上是愈发频繁,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从中国魏晋时期开始采用汉字, 佛教也在南朝梁武帝时期传入日本。据考古发掘表明这一时期日本所用铜镜佛像与中国南朝梁、陈时期十分相似, 受中国影响的痕迹非常明显。而此时的越南虽不在中国直接管辖下, 但其交趾地区是中国商贾常驻之地, 越南统治者也多次接受南朝册封。在这一阶段, 东亚文化圈的八大共性要素除中国式教育制度和律令并未深入各国, 其他要素均具备, 这表明东亚文化圈在那时已基本形成。
3. 东亚文化圈的兴盛期。
这一时期即隋唐两朝。隋唐时代, 尤其唐朝, 国力强大、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中华文化在此一阶段日臻成熟和完备, 向心力更强。与此同时, 东亚文化圈的几大要素在这期间完成确立。在朝鲜方面, 新罗统一朝鲜后, 基本复制了唐朝的典章制度, “中央仿唐尚书省设执事省, 综理国政, 下设位和府 (掌人事) 、仓郡 (掌租税) 、礼部 (掌教育礼乐) 、兵部 (掌兵马) 、左右理方府 (掌律令) 、例作府 (掌工事) , 一如唐尚书省的六部。此外, 又仿唐的内侍省置内省, 仿唐的御史台置司正府。”[1]422不仅如此, 新罗在学制上也仿效唐朝, 并同唐朝一样尊崇儒学还派遣大量留学生到唐朝学习。此外, 新罗的佛教、姓氏习惯和民间节日也深受唐朝影响。在日本方面, 其在公元600年就派出第一批遣隋使。7世纪初, 日本圣德太子在中国文化影响下, 以儒学为主导开始了“推古改制”。唐代, 日本对中国文化更加向往, 公元630年, 日本派出第一批遣唐使, 在此后二百多年中, 日本共任命遣唐使18次。在返日留唐学生的策动下, 公元645年日本发生“大化改新”, 以“中华化”为最高理想。[9]唐代东亚文化圈的影响在原有的中、朝、日、越等国基础上有所扩展, 主要是对东南亚各国的影响加深, 使真腊 (柬埔寨) 、骠国 (缅甸) 等成为东亚文化圈边缘部分。
4. 东亚文化圈的渐衰期。
这一时期起于两宋止于清中期。自唐以后, 中华文化由开阔、雄浑转向内敛、精致。两宋国力和疆域远不及唐代, 尤其宋室南迁以后, 作为东亚文化圈核心的中原地区沦陷, 代表中华文化正统的宋朝无意愿也无能力向周边强势输出文化。原来东亚文化圈内长期以来周边各国对中华文化的向往转变为各国对过往传统的认同并在此基础上创制本国文化, 之后各国文化的个性愈发鲜明。元朝时, 东亚文化圈近乎中断。元朝统治者蒙古人尚武轻文, 对中华文化发展绝少贡献。不仅如此, “从统治集团的文化素质以及具体政策的制定、运行上看, 元朝明显呈现出汉化迟滞的特点, 统治者对国家‘马上得之, 马上治之’, 长于镇压、聚敛而短于改革、治理, 与被统治地区的文化差异一直没有很好地弥合。”[10]明朝建立后, 其对外交往有过短暂的辉煌, 但终其一代, 总体而言是暮气沉沉, 保守闭塞。这一时期, 日本在东亚文化圈中已若即若离, 中华文化对朝鲜、越南等国虽还有吸引力但都是基于上千年的传统而缺少创新。尽管乏善可陈, 明代的东亚文化圈还是出现了一些亮点, 其一是沿海居民大量移民东南亚, 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东亚文化圈的地理范围;其二是出现了贸易关系逐渐冲击传统宗藩关系的势头。随着清兵入关, 明朝灭亡, 仅有的亮点也完全黯淡了。从清朝巩固到清中期的东亚文化圈相较于过去大大衰落了, 不但与日本的关系基本中断, 朝鲜、越南虽然与清朝还维系着宗藩关系, 但已不再视中国为中华文化的当然中心, 朝鲜在明亡后没有使用清朝的年号, 对清朝的臣服只是畏惧而非向往。
5. 东亚文化圈的分崩期。
这一时期起于19世纪中期止于20世纪中期。清代前期的东亚文化圈已经衰落但还能维持表面的平静, 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和周边国家的侵略和西方文化的渗透, 东亚文化圈在此期间分崩离析。究其原因, 内部因素是作为东亚文化圈核心的中华文明在近代一步步衰落。外部因素是由于东亚文化圈经不起更为强大的外来文明冲击和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的倒置。西方列强东侵以来, 东亚文化圈发生了剧变, 各国文化交流不再倾向中国, 中国也无力继续保持自己的核心地位。东亚文化圈内部的联系和交流在各国对外联系和文化交往中失去了原先压倒性的优势地位。学习西方成为区内各国难以阻挡的潮流, 西方文化主导的趋势逐渐形成。[4]更糟糕的是, 日本“脱亚入欧”, 率先在亚洲实现近代化后, 意欲取代数千年来由中国担当的角色, 建立一个新的东亚秩序, 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所谓“大东亚共荣圈”。内外两重冲击, 东亚文化圈的瓦解就不可避免了。
6. 东亚文化圈的复兴期。
这一时期起于20世纪后半叶, 未来走向还不明朗。东亚文化圈的复兴伴随着东亚经济的崛起。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日本经济飞速发展, 迅速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经济大国。随后, 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相继实现经济腾飞, 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中国大陆在改革开放以后也创造了经济奇迹, 经过三十多年发展, 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东亚地区经济的繁荣和区内各国密切的交往和频繁的联系, 使我们看到了东亚文化圈复兴的曙光。亨廷顿在其书中写到:“‘文化复兴’正席卷亚洲。它包括‘自信心日益增长’, 这意味着亚洲人‘不再把西方或美国的一切看作必然是最好的’。这一复兴表现在亚洲国家日益强调各国独特的文化认同和使亚洲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共性。这种文化复兴的意义现在东亚两个主要国家与西方文化相互作用的变化上。”[6]85但亨廷顿同时认为, 东亚各国存在着尖锐的、无法调和的矛盾, 例如朝韩间的意识形态对立以及东亚各国对日本发动侵略记忆犹新, 不断强大的中国必然与日本争夺地区霸权。因而矛盾重重的东亚很难实现东亚文化圈的复兴。[6]亨廷顿的观点不无道理, 但其文明冲突论过于强调矛盾而忽视了合作的可能。
根据东亚文化圈的历史进程, 我们可以发现, 它的存在必然有一个核心的主体, 一直承担这个角色的就是中国, 东亚文化圈的兴盛期就是处在中国最强盛的时期, 它的衰落和瓦解也同中国的国运走势相吻合。那么理论上可以认为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强大, 当若干年后中国具备重新整合东亚的能力时, 东亚文化圈就会得到复兴。当然, 东亚文化圈的复兴还只见雏形, 未来发展面临诸多困难。
摘要:东亚文化圈在历史上对东亚各国的典章制度、社会经济、思想文化有重要的影响, 其历史分期较为复杂, 根据不同阶段的特征大体可以分为六个时期。探讨东亚文化圈的历史分期有助于我们理解其演变规律, 并在此基础上对它的未来走向有初步的认识。
关键词:东亚文化圈,历史分期,前景
参考文献
[1]冯天瑜, 何晓明, 周积明.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420.
[2]高明士.光被四表——中国文化与东亚世界.载中国文化新论[M].北京:三联书店, 1991:488.
[3]石源华, 胡礼忠.东亚汉文化圈与中国关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463.
[4]吴松弟.地理环境、交流与东亚文化区的形成和变迁[Z].上海: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2004年年会, 2004.
[5]汤因比.历史研究[M].刘北成,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52-53.
[6]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 等, 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2010:24.
[7]费正清, 等.东亚文明传统与变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2:260.
[8]韩昇.魏伐百济与南北朝时期东亚国际关系[J].历史研究, 1995 (3) .
[9]武安隆.遣唐使[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5:31.
小篆的历史分期与书风演变 篇5
小篆的初创对称古雅
早在秦始皇兼并天下之前的春秋战国之际,诸侯力政,群雄逐鹿,西周金文书法建立的“大一统”格局被打破,代之而来的是以空间形式展开的不同地域的多样发展。李学勤的《战国题铭概述》将战国时期的文字分为秦、楚、齐、晋、燕五系,且每一系都在书写材料和手法上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如铸铭刻款、金银彩错、竹木简牍、缯帛墨书、刻石印陶等,各有自己的特征和风貌,出现所谓“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混乱局面。国家统一,就需要有统一通行的文字和语言,而这种混乱的文字状况既影响政令顺畅通行,也妨碍各区域间文化交流,为巩固国家统一,秦始皇进行了“书同文”改制。由丞相李斯以秦国文字为基础,吸收六国字形,废除大量区域性异体字,改制而成整齐、简洁、规范的“新体”文字——小篆(又称秦篆),编成字书《仓颉篇》,颁行全国,以取代纷乱的六国文字。汉代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也云:“秦始皇初兼并天下,臣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字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这充分说明小篆就是在史籀大篆的基础上加以省改、规范后形成的一种新字体。又由于秦代的法制十分严格,讲求实效,“书同文”在当时的社会上得到贯彻与执行,小篆也自然被确定为秦朝的官方正体字。“书同文”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对古文字进行规范和整理整理,也是我国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里程碑。标志着古文字的终结和今文字的开端,为后世的汉字规范及书法法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秦篆的字形特征和原始风貌到底如何?可从始皇出巡所留下的大量刻石文字中得以窥见。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的刻石有:始皇二十八年的《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刻石》,始皇二十九年的《之罘刻石》、《东观刻石》,始皇三十二年的《碣石刻石》,始皇三十七年的《会稽刻石》等。可惜秦代刻石,悉皆毁损,现在能得以见到的唯有徐铉摹本《峄山刻石》、明安国旧藏本《泰山刻石》及“二十九字本”、明拓本《琅琊刻石》、宋汝帖十三字《之罘刻石》、摹刻本《会稽刻石》等数种。从中可以看出小篆初创期的艺术特点:用笔婉转,粗细均匀,藏头护尾;点画笔笔中锋、圆劲古雅、沉稳端庄;结构均衡对称、上密下疏、错落有致;形体静穆含蓄,给人一种静态端庄美,符合大众的审美习惯。孙过庭《书谱》“篆尚婉而通”是对小篆笔法结构的高度概括。这些刻石均无署名,因李斯工篆并随同秦始皇出巡齐鲁吴越,所以后世把这些刻石都归于李斯名下。秦篆受世人推崇,可以从唐代书论家对于李斯的评说中略见一斑。李嗣真的《书后品》称:“李斯,小篆之精,古今妙绝。秦望诸山及皇帝玉玺,犹夫千钧强弩,万石洪钟。岂徒学者之宗匠,亦是传国之遗宝。”张怀瓘的《书断》之小篆赞云:“李君创法,神虑精微,铁为肢体,虬做骖騑,江海渺漫,山岳巍峨,长风万里,鸾凤于飞”;“今《泰山》、《峄山》、《秦望》等碑并其遗迹,亦谓传国之伟宝,百代之法式。”窦臮的《述书赋》评:“斯之法也,驰妙思而变古,立后学之宗祖。如残雪滴溜,映朱槛而垂冰;蔓木含芳,贯绿林以直绳。”
秦代,小篆的形态已极其丰富,除了官方歌功颂德的正规刻石以外,另有度量衡器、符印、货币、瓦当文字、秦印文字、秦诏版契刻文字等,这些文字形态各异,但总体上奇肆多姿,稚拙烂漫,不作正局,不拘大小,不囿对称,别有趣味。既无战国兵器刻款的潦草,也无装饰风尚的造作,更无官方刻石的规矩,一派天然的稚拙率意。
小篆的中兴均衡飘逸
小篆在秦代定型、完善,并有长足发展。汉代以后,篆书除在一些典重场合仍作首选字体外,基本不占主流地位。至盛唐李阳冰出,洞悉小学,研习篆籀文字30年,补益文字,撰《说文刊正》30卷。他身体力行,修正笔法,将沉寂千年的小篆书法推向中兴。
李阳冰“初师李斯《峄山碑》,后见仲尼《吴季札墓志》,便变化开阖,如虎如龙,劲利豪爽,风行雨集”,遍习前人书法遗迹,得篆书渊源,遂获“仓颉后身”之誉。唐舒元舆《玉箸志》给予其篆书很高的评价:“其格骏,其力猛,其功备,光大于秦相有倍矣。”唐代小篆在承继秦篆风格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用笔规矩合度,笔笔中锋,增大圆弧,强化线条的流畅感、流动感;易秦篆结构的上紧下松为上下均等,使得点画更趋平正圆转,布白更趋均衡对称。
李阳冰的篆书以《三坟记碑》、《栖先茔记》为代表。《三坟记碑》继承了李斯《峄山碑》铁线用笔,点画以瘦劲取胜;结体以纵势为主,变上紧下疏为上下均衡;遒劲雅逸,婉曲翩然。清赵宦光《金石林绪论》云:“李阳冰得大篆之圜而弱于骨,得小篆之柔而缓于筋。”唐舒元舆《玉箸志》评价:“其格峻,其力猛,其功备,光大于秦相(李斯)有倍矣。”
唐代擅长小篆的书家除李阳冰外,还有史惟则、瞿令问、殷仲容等随着出土史料的增多,于碑额、墓志上得见一种有别于李阳冰篆书的“悬针篆”,结字古朴,装饰意味浓烈,如史惟则所书《管元惠碑》碑额等。
小篆的繁盛姿态万千
唐代以后小篆再次归于沉寂。清代碑学兴起,大批文人志士投身于金石、文字之学,访碑、摹碑,涌现大批篆书家。随着金石出土日多,众多篆书家直接从出土文物中汲取营养,借鉴甲骨文、金文、竹木简牍中的文字研究成果作为篆书创作的取法对象,极大地丰富了篆书书法的创作内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篆书在清代进入了百花齐放的繁盛期。
为清代篆书繁盛开山引路之人首推邓石如。他不仅纵临秦汉以来各家之作,还特别注重访碑,临习汉代碑额篆书,参入隶书笔意,最终形成字形纵长、上紧下疏、左右对称、体势稳健、骨力坚韧的篆书风貌,一扫呆板纤弱、单调雷同的积习,开创了清代篆书的新面貌。邓石如的努力,一方面丰富了篆书的用笔、结体及其面貌,另一方面也为篆书家的革新开辟了新的范式,提供启示。在他之后,篆书家吴熙载、杨沂孙、赵之谦、徐三庚、吴昌硕等沿着不同的途径对篆书进行改造和丰富,使篆书迎来百花齐放、风格各异的繁盛局面。正如杨守敬所说:“惟邓完白(石如)以柔豪为之,博大精深,包慎伯推其直接斯、冰,非过誉也。自完白后,篆书大昌,名家辈出……”
吴熙载的老师包世臣曾学书于邓石如门下,吴熙载在学习借鉴邓石如篆书基础上,把小篆字体进一步纵向拉长,收笔形态进一步丰富,把转折处处理得更加巧妙,显得婀娜多姿。吴熙载篆书“从点画形态到字形体势都谨守邓石如的法则,略少邓氏的刚毅沉潜,更多些许婀娜秀媚”。清代王潜刚则说他:“下笔隽拔,智过于师,惜未能转益多师,故成就止此”。
杨沂孙早年对邓石如佩服有加,篆书紧随邓石如,曾专门收购邓氏书作潜心钻研,晚年用工于《石鼓文》与钟鼎文字,将其用笔、结体化入小篆之中,摈除邓石如以长方为主的字形而趋近于正方,在点画上尽量减少曲线的运用,以直代曲,形成了方正质朴的审美趣味。杨沂孙的篆书得到当时许多书论家首肯,徐珂称赞他能将大、小二篆融会贯通,形成独特自家面貌;李慈铭说他虽不以学问著称,但篆法高古,一时无人能比,实际上已经超越了邓石如。杨守敬说:“若邓完白、杨沂孙之篆书,桂馥、陈鸿寿、黄易之分书,皆原本古先,自出机杼,未可以时代降也。”又说:“若杨沂孙之学《石鼓》,莫子偲(友芝)之学《少室》,皆取法甚高。”
赵之谦的小篆初学邓石如,并受到好友胡澍影响。其主要特点是把“魏碑”的用笔引入小篆,起笔写成钉头状,且不作回锋收笔,以示爽利之态。他所写小篆的横画与“魏碑”横画的相似度很高,其敦厚坚实的用笔,开创了以“楷”入篆的新风。同时,他用笔多以欹侧取势,结字让头舒脚,仪态百变。
自秦代确立了小篆的规范,以“铁线篆”和“玉箸篆”为正宗,要求线条匀称细劲。而清末的徐三庚别出心裁,打破常规。他不仅把小篆线条的轻重对比和空间的疏密分割强化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还把“曲线法”借用到篆书的点画之中,甚至把原本平直的笔画有意添上一些曲线来修饰,如“辶”部的起笔多作一浓重折笔,“心”部的末笔抖出轻盈的一折,“月”字的长撇折出潇洒的一捺。粗细、曲直、疏密变化极大地丰富了小篆的线条,增加了字态的飘逸与婉约,增添了“吴带当风”般的轻盈飘逸。马宗霍说他擅长篆、隶书,能与吴让之、赵之谦齐名;又说他工篆刻,取法三国皇象《天发神谶》碑的特别妙,且能在吴熙载、赵之谦诸家而后别树一帜;但晚年风格形成后,“习气渐深,终成流弊”。篆刻如此,篆书又何尝不是?
吴昌硕是一位诗、书、画、印全能的艺术大师。其篆书早年师承杨沂孙,30岁后广泛地从秦汉刻石中汲取营养,同时开始临习《石鼓文》,并逐步深入,终身不辍。其篆书在保留了《石鼓文》笔势圆融、风格朴茂的基础上,破其结体平稳方正为错落狭长,以上下左右参差取其势;用笔盘根曲铁,苍朴浑厚;起笔藏锋回护,行笔苍润老辣,收笔或嘎然而止或轻顿缓提,别有意味;章法上,横无列,纵有行,字距行距紧凑,疏密有致,避让得宜;墨法上,墨色浓郁,意蕴生动,偶尔墨尽笔枯亦顺其自然,愈发显出苍莽拙辣之趣。
除以上诸家外,胡澍、何绍基、莫友芝、吴大澂、黄牧甫等人的篆书各具风神,嘎然独立,华冠一时。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史的历史分期 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史,分期依据,历史分期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研究, 近年来已涌现了一批成果, 但研究较多的是它的原理部分, 而对它的历史分期研究得相对较少, 本文拟就思想政治教育史的历史分期进行探讨。同时需要说明的是, 本文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史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 也就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和党外人士开展思想性政治教育和政治性思想教育的历史过程。
1 思想政治教育史分期的依据
当前,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史的历史分期问题存在着一些争议, 本人认为有两种相对比较合理, 一种是完全以党史为线索, 以党史的历史分期为思想政治教育史的分期;另一种是把党史的历史分期同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属性相结合、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理论发展和理论创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史分期的主要标准。
目前, 学术界大多参照第一种分期标准。思想政治教育史贯穿在中共党史发展过程的始终, 因此参照中共党史的历史分期有一定的合理性, 它有利于我们总结各个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但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有相对独立性的, 从产生到形成、到成熟有它自己发展的规律, 而中共党史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任务的实践成果为依据进行历史分期的, 如果按照党史分期, 就无法清晰地反映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 因此是不可取的。
第二种是把党史的历史分期同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属性相结合、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理论发展和理论创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史分期的主要标准, 相对来讲比较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科学, 其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和重大发展往往带来实践的变革与发展, 因此把党史的历史分期同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属性相结合、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理论发展和理论创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史分期的主要标准, 比较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分期的科学性要求。
2 思想政治教育史的历史分期
把党史的历史分期同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属性相结合、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理论发展和理论创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历史分期的主要标准,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可划分五个时期:初创时期 (1921-1927) 、形成时期 (1927-1935) 、成熟时期 (1935-1957) 、曲折前进和严重挫折时期 (1957-1978) 、发展时期 (1978至今) 。不同的历史时期, 思想政治教育有其不同的特点。
2.1 初创时期
这一时期主要是宣传马列主义、学习和借签苏联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周恩来曾在《国民革命军及军事政治工作》中指出, 军队的政治制度原则要效仿苏联红军, 并对军队政治工作的目的、意义、内容等做了简要的阐述, 但尚未形成自己独特的政治工作路线。
这一时期, 在工人运动、农民运动以及革命军中做了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了初步的经验。首先, 在工人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传播马列主义, 使工人的阶级觉悟有了较大的提高。其次, 毛泽东、彭湃等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在农民中广泛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农民运动骨干。最后,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还普及到黄埔军校中去, 在军校中建立起政治部, 对学生进行要救国卫民、严守纪律等内容的教育, 强化了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2.2 形成时期
这一时期, 党中央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和制定了一系列思想政治工作的条例, 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准则、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党还在红军中逐步建立起一整套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 并在党和红军的思想和组织建设方面, 在指导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进行方面, 取得了显著成效,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
首先, 在部队内部, 严明了部队纪律, 著名的“三大纪律”和“六项注意”就是这时候提出的。其次, 1929年12月, 古田会议召开, 系统总结了党的政治工作取得的经验, 阐明了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它标志着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最后, 1934年2月周恩来在工农红军第一次全国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生命线”论断, 这一论断的提出, 确立了思想政治工作在党和军队建设中的根本指导地位, 在中共思想政治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3 成熟时期
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并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时期。随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和军事上的成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在继承土地革命时期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得到创新和发展, 走向了成熟。
首先, 1937年党在《关于新阶段的部队政治工作的决定》, 论述了抗日新阶段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提出了抗日新阶段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三大基本任务, 为抗战初期人民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其次, 1941年我党开展了一场普遍的马列主义思想教育运动———延安整风运动, 客观上为我党总结思想政治工作正反两方面实践经验, 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理论创造了条件。再次, 1944年在毛泽东、周恩来主持下写成的留守兵团政治部《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 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系统总结了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 完整地概括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问题。最后, 毛泽东于1957年2月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们内部矛盾的问题》, 这是一篇指导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献, 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基础理论的独创性发展, 标志着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成熟。
2.4 曲折前进和严重挫折时期
在这一时期, 由于我党的指导思想曾经犯有“左”的错误, 所以发生了经济建设上的急躁冒进、在政治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 也受到“左”的影响, 片面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以“阶级斗争”为纲, 把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 在形式和方法上强调搞政治运动。这种阶级斗争的绝对化、扩大化削弱了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 也“泛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范畴, 极大程度上消解、迟滞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工作的发展。
2.5 发展时期
这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表现是, 实事求是思想得到恢复, 学科建设得以创立, 理论创新出现大飞跃。 (下转56页) (上接154页)
首先,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提出, 丰富和发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 使思想政治工作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渠道。其次, 在世纪之交, 资产阶级自由化和“西化”思潮在国内掀起一股洪流, 为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和保护改革开放既得成果, 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赋予了思想政治工作崭新的科学内涵。进入新世纪, 国内出现了道德信仰危机, 胡锦涛审时度势提出“八荣八耻”道德教育观, 正本清源, 澄清了人们头脑中的是非观念, 为新世纪新阶段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科学指导思想, 翻开了新世纪党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新篇章。
3 结束语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 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显得更加突出。在新时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史学研究, 有利于我们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 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经验, 发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 切实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耀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
【2】许启贤.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
【3】蔡有法.简论思想政治教育史的历史分期和时代特征【J】.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1, 7.
【4】郭小兵.再谈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的分期问题【J】.理论观察.200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