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应用

2024-08-05

低碳应用(精选11篇)

低碳应用 篇1

一、课题研究背景

支持发展低碳经济, 必须有金融业作为强大的后盾, 没有低碳金融作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只能是空中楼阁。同时, 支持低碳经济, 实施低碳金融, 金融业也将“有利可图”。因此, 金融业必须成为低碳理念的践行者, 建立起节能长效机制, 成为低碳经济的创新者。

当前, 金融行业正在大力推进金融业信息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目前的金融业已经与信息化建设密不可分, 信息化建设是建立在“碳消耗”基础之上。随着金融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 服务器等设备使用得越来越多, 服务器的增加必然带来机房、空调、电力和维护管理的增加, 这些都需要“碳消耗”。不断上涨的“碳消耗”, 日益短缺的能源供应, 能耗引发的社会和经济压力迫使我们要从“低碳金融”的角度重新思考信息化战略的方式方法。

目前, 农总行已经以节省资源和成本、提高效率、增强高可用性为原则, 在广东、浙江、贵州和四川开始试点以PC服务器虚拟化为基础的PC服务器资源池技术的研究, 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并开始分批投入使用。在这个研究基础之上, 以小型机虚拟化技术为基础的小型机资源池建设的课题也提上了日程。

二、存在的问题

与大多数金融机构一样, 中国农业银行把信息化建设视作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自从中国农业银行恢复以来就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 并根据整体战略发展的需求, 积极实践信息化战略, 以信息化提高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经过20多年的建设, 中国农业银行已基本建立了能满足全行业务发展的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 为中国农业银行业务大跨步发展和集约化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保障。

信息化设备数量蔓延和规模日益庞大, 导致信息化成本难以控制。而现有的信息化设备利用率高低不同, 且不同应用之间闲置资源不能实时调配共享, 信息化基础架构对业务需求反映不够灵敏, 不能有效地调配系统资源适应业务需求。这些都与目前提倡的建设低碳社会、低碳金融的主流意识是有距离的。具体来说, 中国农业银行的信息化基础架构正面临如下一系列问题。

(一) 资源占用多, 成本高

通常为每一个业务购买小型机服务器设备, 且无法共享或者复用, 造成系统间设备资源利用率低, 消耗了更多的设备资源、电力资源及机房空间。

(二) 缺乏统一部署计算资源的规划

传统模式难以适应业务部署速度的要求, 缺乏统一部署计算资源的规划。系统建设由于每次均需要设备采购, 业务部署周期长, 不能适应目前激烈竞争的市场对业务迅速部署的要求。

(三) 业务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低

单独建设的小业务系统, 由于需要的计算资源少, 通常所采购的硬件设备大多为低端设备, 性能差, 可靠性低, 无容灾备份, 缺乏安全防护措施, 造成业务系统稳定性、可用性差, 故障率居高不下。

(四) 系统维护难度大

各小业务系统的建设统筹考虑不足, 设备厂家多, 型号复杂, 不利于专业维护人才队伍的打造, 增加了系统优化的难度。

(五) 兼容性差

系统和应用迁移到新的硬件平台, 无法与旧系统无缝兼容。

(六) 高可用性差

当服务器升级时, 服务器不得不停机, 业务无法保证24小时运行, 无法保证达到所制定的故障或者灾难恢复时间的目标。

因此, 中国农业银行需要建立一种可以降低成本, 具有智能化和安全特性、低碳节能, 并能够与当前的业务环境同样灵活、动态的基础设施。通过这样的基础架构, 可以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 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 从而提高成本效益及运营效率。

三、技术引入研究

在计算的世界中, 虚拟化是对物理资源进行抽象的一种机制。它提供一种逻辑的方式, 以便查看、管理、使用物理资源, 而不必关注它们的组织方式或者物理位置。本文只讨论中国农业银行目前使用最多的IBM Power系列小型机设备的虚拟化技术, 具体包括虚拟I/O服务器、集成虚拟化管理器、微分区、分区负载管理器、实时分区迁移等。

(一) 虚拟I/O服务器 (VIOS)

虚拟I/O服务器用于为客户机分区提供虚拟I/O资源。分配给一个分区的物理适配器可以由其他一个或多个分区共享, 使管理员可将用于各个客户机的物理适配器的数量降到最低。因此, 虚拟I/O服务器通过消除对专用网络适配器、磁盘适配器和磁盘驱动器的需求, 以帮助客户降低成本。与其他虚拟化技术不同的是, 高级小型机虚拟化不需要虚拟化所有设备。这些设备可以是为了实现最高性能而分配给分区的专用设备组合, 也可以是用于虚拟I/O主管分区的设备。它们由多个分区共享, 以提高资源和适配器的使用效率。

(二) 集成虚拟化管理器 (IVM)

从Power4开始, IBM在其小型机服务器上就推出了来自大型主机的虚拟化技术, 允许用户进行 (动态) 逻辑分区等功能操作。但以往的Power系列小型机服务器只有通过“硬件管理控制台” (HMC, 一台装有硬件管理控制台软件的服务器) 才能对服务器进行虚拟化、分区等管理, 而HMC的成本无疑给服务器用户增加了负担。IVM大大降低了在服务器上使用Power虚拟化功能的技术门槛和成本。如果服务器的物理资源有限, 又没有HMC, 但用户仍然希望将服务器划分成多个分区、安装不同操作系统以供多个应用使用, 就可以采用IVM。使用IVM可以帮助用户灵活便利地在一台中低端小型机服务器上通过多个分区整合多种非关键性的应用, 或在一台服务器上同时进行多种系统环境下的开发及测试, 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

集成虚拟化管理器包括以下功能:创建和管理逻辑分区、配置虚拟以太网网络、管理虚拟I/O服务器中的存储、创建和管理用户账户、通过服务集中点创建和管理服务事件、下载和安装设备微码和虚拟I/O服务器软件的更新、备份和恢复逻辑分区配置信息、查看应用程序日志和设备目录。

(三) 分区负载管理器 (PLM)

跟虚拟I/O服务器一样, 分区负载管理器也是高级Power小型机虚拟化硬件特性的组成部分。对于支持动态逻辑分区 (DLPAR) 的服务器, 分区负载管理器可以在运行AIX 5L操作系统的DLPAR和支持微分区的LPAR间提供处理器以及内存自动分配功能, 从而帮助其最大化CPU和内存资源的使用率。分区负载管理器以客户机/服务器模型为基础, 在用户定义的策略约束下将资源分配给分区。对资源有较高需求的分区将从有较低需求的分区获得资源, 从而改善系统的整个资源利用率。

(四) 微分区技术

IBM从Power4开始支持逻辑分区, Power4+开始支持动态逻辑分区。逻辑分区 (LPAR) 是将一个物理的服务器划分成若干个虚拟的或逻辑的服务器, 每个虚拟的或逻辑的服务器运行自己独立的操作系统, 有自己独享的处理器、内存和I/O资源;而动态逻辑分区 (DLPAR) 允许在不中断应用操作的情况下, 增加或减少分区占用的资源。

由于动态逻辑分区的资源调整功能让系统管理员可以自由添加、删除或在分区之间移动系统资源, 例如内存、I/O适配器以及CPU的分配, 不需要像原来修改之后重新启动分区。这样, 微分区技术的引入, 使得动态逻辑分区的资源调整功能不但可以移动物理资源, 还可移动、增减虚拟资源, 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这样, 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分区系统负荷和分区业务运行特点, 随时将资源动态分配到需要的地方, 从而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灵活性。

每个Power5/5+的CPU可以划分为10个微分区, 并且按照1%的颗粒度调整CPU资源, 使管理员可以将资源分派给处理器的一小部分而非整个处理器, 大大提高了系统的使用率, 并且资源分配的更改对于用户是透明的。IBM高级虚拟化技术支持虚拟以太网卡和虚拟SCSI卡, 在微分区中不需要配置物理网卡和SCSI卡, 就可以支持网络连接和存储系统。

(五) 分区动态迁移技术

分区动态迁移技术是指能够将正在运行的分区从一台物理Power6小型机服务器移动到另一台小型机服务器, 且无需停止任何应用程序, 从而避免因计划中的系统维护、供应和工作负载管理而造成应用程序中断。这项技术可以在保证某分区对专用CPU资源的绝对优先权的条件下, 在不使用资源时将空闲资源共享在资源池。

四、预期应用效果

各家金融机构对于小型机虚拟化的研究和试点工作如火如荼, 对信息系统的优化整合、信息系统资源池化管理的实践逐步深入, 业界开始意识到虚拟化为业务带来的提升。

(一) 节省投资

传统的生产业务和经营管理的支撑模式采用烟囱式建设和维护, 业务规划需满足峰值设计 (平均值往往只有峰值的30%) , 各业务系统之间资源不能共享。通过虚拟化技术, 将各种零散的信息化设备整合成统一的资源池, 实现资源共享, 使得整体资源规划不需要按全部业务峰值叠加设计, 减少初期投资和资源闲置浪费, IT设备资源平均利用率可以从5%~10%提高到60%以上。IT设施资源池化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从投资角度看, 单位计算能力能够节省购买设备的数量;另一方面, 设备购买量和运行量的整体减少, 极大地节省了电力和机房运营成本。

(二) 提升业务支撑力度

虚拟化使得系统可根据业务需求直接从IT资源池中随时划分资源, 减少硬件部署时间, 促使业务快速部署, 缩短业务上线周期, 适应多种业务部门以前难以满足的需求, 比如为业务构想和试点迅速提供IT资源, 极大地压缩扩容、采购周期。

(三) 提升运维效率

原有的运维模式是按照小型机类型安排运维人员, 运维人员的日常工作主要集中在一个型号的小型机上, 培养具备全面化IT维护技能的专家非常困难。虚拟化平台的建立, 允许我们调整和部署运维架构, 将原来维护架构通过流程的塑造, 将按照小型机类型划分维护范围, 变革为按照虚拟化平台上统一的技术架构来划分维护职责。这种维护职责的调整, 使得每个人维护的设备规模扩大, 掌握的技术信息更为全面化、专业化, 行业维护专家的培育也水到渠成。

(四) 降低投资风险和决策风险

虚拟化为新业务试点创造了接近零成本培育的机会, 虚拟化资源逻辑划分的方式能为新业务提供孕育的平台, 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 再批量投产;而对于不能达到试验目标的业务, 可直接取消或者调整平台目标, 将投资决策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另外, 业务上线初期, 无需按照峰值规划设备投资, 只需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分配适当资源, 减少投资额度, 因此可以多快好省地上线丰富的业务, 帮助我们在业务变革时代更好地适应新型业务的竞争。

(五) 低碳节能

传统方式向虚拟化、IT资源池化的过渡, 是绿色数据中心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虚拟化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可使单位计算能耗大量降低。集群化和规模化批量IT设备部署到数据中心, 将导致数据中心在规划设计、运营、演进方面的系统变革, 比如通过精确送风、水冷等新技术将数据中心建设至较为寒冷的地区, IT设备集装箱化依靠海水冷却, 以降低大量的冷却成本。这既可提高冷却效率, 又能通过服务器密度的增加降低占地消耗, 节省机房建设成本。

(六) 增加IT系统的灵活性, 提高集群化和自动化管理水平

虚拟化技术的规模使用, 使得我们能够对IT系统统筹规划、集中采购、批量建设和自动化管理运维;伴随虚拟化技术的推广, 兼容性强的通用硬件产品得到更大规模的使用, 促使IT软硬件的耦合度降低, 使某个业务的兴衰不影响原有硬件投资, 提高设备再利用率, 保护投资, 在后续扩容方面也更加灵活, 根据业务量弹性扩容, 适应业务系统的突发需求。集群化的IT系统部署使得我们对虚拟化平台 (云平台) 部署批量管理运维工具、自动监控平台资源及业务系统的运行状态并进行报警和自动恢复, 从被动式运维管理演进到自动化运维管理, 可提高运维效率。

五、实施方案

根据中国农业银行目前的情况, 可以考虑通过以下4个步骤来实现利用小型机虚拟化技术来建立小型机资源池的目标。

(一) 利用虚拟化评估工具进行容量规划, 实现同平台应用的资源整合

首先采用容量规划工具决定每个系统的配置, 利用虚拟化评估工具决定整合方案, 然后根据总容量需求采用虚拟化进行整合。从整合平台的应用开始, 优先考虑架构相似的、低利用率的、分布式的应用, 还要考虑访问高峰时段错开的、多层架构的应用以减少网络流量。鉴于目前使用的小型机以IBM Power系列为主, 可以考虑采用IBM Power VM技术来实施。

(二) 在服务器虚拟化的基础上, 虚拟化I/O和存储

实现存储虚拟化有助于实现更好的灵活性。存储虚拟化将多套磁盘阵列整合为统一的存储资源池, 并通过单一节点对存储资源池进行管理;实现异构存储系统之间资源共享及通用的复制服务, 在不影响主机应用的情况下调整存储环境。实现I/O虚拟化, 即通过将网卡、交换机和网络节点虚拟化, 实现IP网络及SAN网络容量的优化, 降低网络设备复杂度, 提高服务器整合效率。

(三) 实现虚拟资源池的统一管理, 进一步降低系统管理的复杂性

虚拟化平台搭建完成后, 需要实施有效的管理以确保整个IT架构的正常运转。需要整理一套基于金融业的最佳实践, 从战略规划、设计到实施和维护的信息化流程, 实现异构平台管理的整合与统一, 快速部署和优化资源使用, 减少系统管理的复杂性。

(四) 从虚拟化迈向云计算, 通过云计算实现跨系统的资源动态调整

云计算是一种计算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 应用、数据和IT资源以服务的方式通过网络提供给用户使用。大量的计算资源组成IT资源池, 用于动态创建高度虚拟化的资源供给用户使用。云计算是系统虚拟化的最高境界。

六、小型机虚拟化面临的挑战

(一) 小型机虚拟化还处于初级阶段

小型机虚拟化的普及尚在初级阶段, 对虚拟化的认识还不够充分, 竞争充分程度尚有欠缺, 健全的产业链尚未形成, 产品和解决方案有待成熟, 虚拟化应用在评估、规划、设计、集成、服务各个阶段还需要一个较长的培育期。

(二) 存在技术壁垒

通过多次交流、反复实验, 发现希望通过虚拟化打破软硬件耦合度的理想并未真正实现;利益取向不同导致的技术壁垒, 使得各技术提供厂家之间的解决方案缺乏互联互通的手段, 不能形成统一的平台。因此, 只是打破了各应用业务之间的壁垒, 但各虚拟化厂家之间的局限性依然存在。

(三) 银行和IT厂商合作需平衡

银行和IT厂商的合作共赢需要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变革才能顺利前行。银行存在大量的存量设备, 希望虚拟化系统基于原有系统整合完成, 使原有硬件投资得到保护和再利用。对于虚拟化技术有积累、先行一步的虚拟化厂商, 希望虚拟化平台基于新建系统、新增投资的方式完成, 对于工作量大、利润相对较薄的整合工作持观望态度。

(四) 虚拟化价格抵消硬件投资

虚拟化软件的价格很大程度地抵消了硬件投资的节省。这种状况的形成也在于虚拟化厂商之间竞争尚不充分, 能够提供虚拟化评估、部署、管理、服务一条龙服务的公司还非常少。

(五) 上层应用的限制

上层应用的限制也成为推动虚拟化的阻力之一。首先, 目前虚拟化平台对应用存在一定的要求, 并不是目前所有的应用软件都能直接移植到虚拟化平台上。在虚拟化的初期, 由于原有的应用程序 (如部分巨大容量的数据库类应用) 对单个主机计算能力的要求, 不适宜迁移到虚拟化平台上来, 需要在云计算的下一个阶段、针对应用级别的虚拟化过程中解决。

长远看, 小型机虚拟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推广, 将陆续把生产业务系统及经营管理系统都迁移到小型机虚拟化平台来进行统一管理和建设, 形成规模化之后, 能够带来更大的收益。小型机虚拟化平台可以建立一个统一的IT基础设施平台, 方便统一采购规划, 改变传统IT建设的缺点, 支持业务快速上线, 方便培育高精专全的运维队伍, 提高运维效率, 进一步挖掘IT系统的复用效率和灵活性, 更大程度地满足IT资源的兼容性和灵活性需求, 激发各种应用的快速提供和支撑, 促进低碳金融的发展。

小型机虚拟化的下个阶段是“云计算”, 云计算适用于Web架构的应用、合作类型的应用、开发与测试环境、高性能计算, 尤其适用于低成本地实现海量信息的分析、网络业务合作、行业领域的智能应用。通过一系列的云计算产品, 使计算不仅局限在本地机器或远程服务器之中, 还能通过架构一个分布的、可全球访问的资源结构, 使数据中心在类似互联网的环境下运行计算, 有望进一步提高用户的计算应用能力, 并降低IT复杂性和成本。

我国绿色低碳节能建筑技术应用 篇2

【关键词】低碳住宅建筑技术; 现状;节能减排;绿色

前 言

长期以来人类推进节约能源、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过,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的建筑行业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使命显得尤为重要。建筑业是节能低碳的关键领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建筑行业的能耗还将持续增加,并将成为未来20 年能源消费的主要增长点。推进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不但对实现中国向国际社会允诺的2020 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也有重要的影响。事实证明,中国经济和建筑行业要想取得可持续与健康发展,推动绿色节能技术开发与走低碳经济道路已刻不容缓。

1.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研究

绿色建筑作为我国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它是调整房地产业结构和转变建筑业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也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国家大力倡导绿色建筑推广应用,支持绿色建筑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在“十五”、“十一五”及“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都有对绿色节能建筑技术研究的投入。

2.绿色建筑的内涵

(1) 节约环保。节约环保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呵护生态和减少污染,将因人类对建筑物的构建和使用活动所造成的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和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2) 健康舒适。创造健康和舒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是人们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适用和高效的活动空间。

(3) 自然和谐。自然和谐即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亲近、关爱与呵护人与建筑物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将认识世界、适应世界、关爱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做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只有这样,才能兼顾与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国民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又好又快地可持續发展。

3.我国绿色低碳建筑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低碳住宅建筑技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各类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低碳住宅技术科研成果显著,其中包括节能建筑体系、新型节能墙体和屋面保温材料、封闭节能保温门窗、供热采暖排风系统等许多方面,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0 多项,获国家建设部科技进步奖69项,包括建筑住宅适用技术研究与带饰面聚苯板内保温、供热管网水力平衡技术、块墙体采暖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原则与方法、加气混凝土墙体房屋等。同时部分节能产品在产业规模上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例如,我国外墙外保温历经20多年的发展当前已实现了产量规模占全球第一,拥有包括模塑、聚氨酯、挤塑聚苯、酚醛、岩棉、浆料等多类保温材料和贴、抹、喷、内置模板等多样化做法。随着低碳经济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的主流趋势,我国低碳住宅建筑技术今后发展潜力巨大。我国现有建筑共430亿m2 ,另外每年的新增建筑约16 ~ 20 亿m2。在每年新建建筑中,99%以上则是高能耗建筑; 而在既有的430亿m2建筑中,只有约4%采取了节能效率措施。据悉,到2020年,中国用于住宅建筑节能项目的投资将至少达到约1. 5万亿元,而在世界范围内,在2009 年低碳建筑产业以60%的速度增长。

然而,当前我国住宅低碳建筑技术仍存在着很多不足: ①低碳技术研发及产品转化存在一定困难。当前我国住宅低碳技术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研究起步较晚、

经费投入不足、技术不成熟、推广宣传力度不够、市场前景不确定等,造成转化的成功率较低,产学研无法有机结合。②低碳建筑应用产品良莠不齐。③节能产品成本过高,不利于低碳住宅建筑技术的普及。目前我国居民建筑节能意识仍较为薄弱,间接造成了开发商对低碳住宅的漠视,低碳住宅推广困难。

4.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发展建议

4.1 以先进节能技术为支点,推动建筑向低碳方向转型

开发由新的节能材料做成的结构部件,以更好地满足保温、透光、隔热、通风等各种需求。新开发的建筑材料在维护室内良好物理环境的同时还必须起到降低能源消耗的作用,达到环保、舒适的效果。比如说,利用太阳能光热技术提供稳定的生活热水供应、制冷与采暖以及电力供应,有条件的建筑企业或施工单位还应当开发出根据外界条件变化而随时改变材料物理性能的产品,如采用全自动运行的太阳能通风采暖技术,从而保证在无人居住时的室内基本环境,也能保持很好的质量水平。这是实现建筑节能向低碳道路发展的基础技术,也是未来建筑行业必需的产品。

4.2 优化建筑设备设施配置

合理选用节能建筑设备设施配置是提升低碳时代的住宅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筑设备设施的选择应遵循健康、低碳、经济、稳定的原则。一方面,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把大量的由新型高效材料研制成功的建筑设备应用到建筑设计与建筑施工中去,使这些设备尽早地发挥其优良、高效的作用,更好地起到节能环保的效果。例如,在建筑节能科技中,节能照明技术成熟且易于执行,对于既有建筑而言,更以其能效比高的特点在绿色节能建筑改造中成为业主的首选。高品质的节能照明设备能提升住宅的照明环境品质,将建筑打造成为舒适、健康、低碳的理想的人居空间。

4.3 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

新时期绿色节能建筑的低碳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干预与支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政府部门以及建筑企业的当地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大力培育绿色节能建筑产业,从绿色节能建筑的规划、运行管理等整个生命周期培育和扶持绿色节能建筑产业的发展,形成与之相应的市场环境、投融资机制,充实和完善建筑节能工作机制和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完善推动绿色建筑政策法规体系,探索适合国情的低碳城市建筑建设发展模式。相关的建筑行业管理部门应该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绿色节能建筑标准和节能评价体系,推进建筑用能产品能效分级认证和能效标识管理制度;强化以贯彻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工程全过程监管,加强监管力度,对建筑所使用的材料和设备均标明节能标准要求,使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制度化。

总结

总而言之,在全球气候问题日益突出的时代,基于大力推广低碳经济、实现节能减排的基础上,绿色低碳建筑技术的运用必将会是建筑行业往后不断努力的方向,能够使建筑行业步入更宽广的新领域。

参考文献

[1]李启明,欧晓星.低碳建筑概念及其发展分析[J]. 建筑经济,2010,(2) ,41 ~ 43.

[2]王铁宏,马骏驰.对低碳建筑的研究[J].建设科技,2011(6) ,

13 ~ 15.

低碳材料在景观设计中应用 篇3

1 低碳材料的特性

低碳材料指的是在性能不被破坏的前提下, 降低自然能源的使用量, 生产出低能耗、低排放、无污染的低碳环保材料, 相比于之前传统的材料使用寿命更长, 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不会对人体有所损害, 并且这种材料在使用过后可以回收, 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可持续的环保材料[1]。下面我们来详细说一下低碳材料的特性。

1.1 环保

说到低碳材料, 最主要的特性当然就是环保,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上。第一, 就是健康无害, 低碳材料是无毒无害的, 对于人体健康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比传统材料更适合应用于景观设计中。传统的材料大部分都是用传统材料和化工材料, 化工材料本身就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 某些来自于大自然的原材料, 比如天然的花岗岩、混凝土等, 都有着一定的放射性, 对人体也有一些不良影响, 有害健康。而使用低碳环保材料就可以避免这一点, 不但降低了能耗, 并且还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好处。第二, 可再生。可再生资源就是指可以循环使用或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再生的资源或者自然资源, 具有自我修复和更新能力, 是可持续发展中加强建设、广泛应用的新能源。低碳材料的主要组成就是各种可再生能源, 低碳环保材料不仅节约资源降低能耗, 并且还具有天然原材料具有的质感, 同样美观, 具有耐腐蚀、耐水、无污染、低排放等诸多优点, 相对的, 成本也较传统低, 总之, 现在低碳环保的新型材料十分的广阔, 未来一片光明。

1.2 低能耗

低碳, 体现在一个低字上, 无论生产还是使用, 消耗能量低是低碳环保材料非常显著的另一个特性, 通过对其的运用, 实现景观设计的低碳化。户外景观为的就是美观, 需要一些色彩灯管和温度的配合, 但是这样会大大增加景观的能源消耗, 建造的成本也会随之上升。在这个基础上, 如果在建造的过程中使用新型环保的低碳材料, 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极大程度的节约资源。根据相关数据统计, 使用节能环保的低碳材料建造景观, 总体能耗大约可以节约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八十, 各种资源都得到了很大的节省, 实现了景观低碳化的同时也降低了日后使用过程中的成本。

1.3 实用性

低碳环保材料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相比传统材料中要进行加工的化工材料而言, 低碳环保材料采用的是可以直接使用的可再生能源, 这样节省了加工时间, 从而节省了材料生产过程中的部分开支。低碳材料生产所利用的工艺大多是挤出工艺, 这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时间和后期加工的费用开支, 另外, 这些可再生能源一般都具有耐高温或者耐低温的能力。因此, 有一些天然材料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龟裂也得以缓解甚至克服。第二, 低碳环保的新型材料同样比较适用于户外景观。大多低碳材料分子间隙比较小, 换句话说就是强度较高。因为这个特性, 低碳环保材料比较适用于室外装饰上。另外, 低碳材料的可塑性比较高, 高低尺寸都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来制定, 非常实用[2]。第三, 低碳材料的应用前景非常的广阔, 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增多, 人们对低碳材料越来越重视, 利用价值越来越高, 低碳环保材料真正得到了普及, 被人们认可, 以此降低能源的消耗, 节省生产成本。

1.4 低成本

相比于传统的材料, 低碳环保材料可以如此推广最大的商业因素就是成本比较低, 因为低碳材料生产方式是工业化工方式, 这种生产方式可以让材料的质量趋于稳定, 成本也更加低廉, 这使得新型材料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非常大。另外, 低碳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低排放, 无污染, 产生的能耗相对较低, 节省去了后期处理废弃材料的成本。

2 低碳理念在景观设计中具体体现

2.1 以自然为本的设计理念

人类可以发展至今都是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人类应该尊重自然, 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尽量减少对自然的破坏, 大自然会慢慢的进行自我修复。现在而言, 虽然很多城市都纷纷打上了低碳作为口号, 但是实际上并不低碳。例如, 上世纪兴起的草坪, 导致各个城市盲目效仿, 砍掉茂密繁华的大树, 用一片又一片的草坪代替。另外, 在一些比较干旱的城市, 一些景观设计师为了让景观看起来奢华有品位采用大面积水景观, 这样不仅会花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 更加多了碳的排放, 破坏了环境, 引起了自然修复功能的退化。

2.2 人性化设计

我认为城市的景观设计应该从人的角度出发, 极大程度的满足人们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需求, 营造以人为本的和谐城市。自然景观设计中, 水景极其的重要, 它的设计除了在效果上的营造, 还应该因地制宜, 在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建立, 既符合市民对于景观的要求, 又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2.3 生态型设计

城市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互相联系的产物, 人们要以城市自然景观为核心建立一个全新的人工生态系统, 利用可再生的设计方法, 让城市中的自然景观变得可持续循环, 有利于人体的身体健康, 使城市慢慢的低碳化。

3 低碳景观设计的原则

3.1 降低设计的能耗

大家知道, 景观设计中最主要的能耗就是电能, 现在, 我国的电能来源大多是靠燃烧煤炭。煤炭使用的越多,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越多, 对环境的破坏就越严重。在景观营造的过程中, 一定会使用大量的电力能源, 这样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始终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浓度。我们可以将景观建造过程中的白炽灯换为比较节约电能的LED灯, 降低能耗的同时也提升了电灯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

3.2 选择景观设计中的碳汇能力

碳汇的意识就是从空气中清理二氧化碳的过程和机制, 主要是森林吸收并且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应该充分利用植物碳汇的能力, 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城市的树木种植, 增加绿地面积来达到提升城市碳汇能力的目的。另外, 尽可能的保留原始地貌, 增加人工湖泊, 人工喷泉的建设来保持生态平衡

4 低碳景观的规划设计手段营造

4.1 从战略方面考虑

现在全世界都在尝试建立全新的低碳城市, 所谓低碳就是极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达到一种动态平衡。同时, 我们要大力发展清洁型能源, 比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等等这些新型能源。还有就是要对湿地进行保护, 湿地是天然或者人工形成的沼泽地带, 和海洋森林一起并成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 被称为“地球之肾”, 可以改善水体质量, 对社会和环境都有着很大的作用[3]。

4.2 从景观设计方面考虑

首先, 要循序渐进, 一点点的用低碳材料取代高碳材料, 尽量减少化学原料和具有放射性的自然原材料的使用, 要多选用可循环使用的材料或者可在短时间内再生的物质组成新型材料。另外, 景观的设计要科学化, 人性化。要对景观进行总体空间布局, 以达到更高的低碳标准, 并且以低碳环保的绿色配置为中心和主要目标, 增加城市的绿化量和绿化品种和层次。

5 结语

随着全球气候的逐渐变暖,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越来越高, 天灾人祸不断的发生, 资源日益枯竭, 人们对地球的索取实在太多了。所以打造以低碳为主题的低排放、无污染、低能耗的新型城市迫在眉睫, 而建造这样城市的核心就是城市的景观, 将低碳材料应用于城市的景观设计之中, 就目前的大背景而言, 有着重要的意义。低碳不只是一种环保标准, 还关乎着民生、居住环境和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给我国城市的低碳化提供一些合理化的个人建议, 为尽快形成高效节能的新型低碳环保性城市景观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秀晨.园林绿化对低碳城市的贡献[J].建设科技, 2010 (4)

[2]王贞, 万敏.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功能特点及要则探讨[J].中国园林, 2010 (6)

低碳应用 篇4

关键词:低碳设计理念; 高层建筑; 设计;

高层建筑低碳设计理念是当代建筑市场中一种新兴的理念, 以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依据, 利用最少的能源消耗来满足人们的住宅需求, 从而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要将低碳设计理念真正的应用到城市高层建筑中, 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 必须不断研发新的低碳设计技术,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从而达到自然和建筑之间的和谐统一发展。

1 低碳设计理念概述

低碳理念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篇5

关键词:低碳理念;产品设计;应用;环保

0 前言

现代生活中,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低碳意识的逐渐增强,人类社会越来越重视对自身所处环境的保护。因此,在进行消费的时候也会对产品的低碳环保程度有所估量,所以,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将低碳理念融入其中,要在生产和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尽量的少造成或者不造成环境的损害和污染,进行低消耗、低污染、低能量的绿色设计,低碳设计的重点在于对产品设计进行全面的考量和思考,使其从设计到生产的整个过程中都秉承低碳环保的理念去实施,进而达到最终的低碳环保效果。

1 设计师要注重低碳理念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产品设计师作为引导低碳环保设计的引领者,一定要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才能。尽量地使用环保材料,尽量少造成环境的污染以及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要在自身的设计上为环保贡献一分力量。

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成为低碳环保的实施者,必须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注意全方位因素的考虑,只有这样,最终设计出来的产品才能符合大众低碳理念的品位。因此,在设计师进行产品设计的同时需要考虑的主要方面有:首先,要对设计的意义进行定位。要想设计出独占鳌头的产品,设计理念也就是设计的意义一定要从设计之初就进行定位,设计的意义会一直对整个设计起到引领的作用。或许在一开始,设计的意义不会瞬间实现效益,但是,最终一定会成为产品受到关注的重要因素。其次,设计师一定要对设计所使用的原材料进行仔细的斟酌。因为要想做到低碳环保,利用低碳环保理念来作为整个设计的中心,就必须要挑选符合低碳理念的原材料来进行设计。第三,充分考虑产品的使用周期。如果一个产品是低碳型的产品,那么它的报废周期一定不能太短,能够循环使用是最好的,即便不能长时间使用,也必须在其报废后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负担。这是低碳环保产品设计中必须坚守的原则。另外,只依靠产品设计师的低碳理念,产品也无法完成它的绿色环保使命,还要依靠产品的使用者与设计师一起共同贯彻产品的低碳环保理念,借以促进产品的低碳环保使命的顺利完成。只有这样,产品设计中的低碳理念才真正地贯彻到生活中。为我们的环境保护事业贡献出应有的一分力量。

2 低碳环保理念与产品设计的融合

低碳这个词汇首先应用在英国,最早应用在工业领域,后被引用到社区生活中,现阶段低碳一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社会、经济、建筑、家装以及产品设计等多个方面。

(1)低碳理念与产品的融合。首先,融合了低碳理念的产品一定是可以进行回收循环,可以再利用的产品。回收循环作为低碳产品设计中的一个突出的表现,其中的循环不只是指单纯的资源再利用,还蕴含着产品设计过程中设计师的责任和灵魂,表现了对资源的理解和尊重。循环不能流于形式,还要使产品促进人们的低碳环保意识的提升,使人们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此习惯低碳生活。其次,低碳理念的魅力在于对事物原有的属性以及用途进行改变,使其变成崭新的物品。从宏观上来讲,低碳理念与产品的融合更加有效的增添了产品自身的价值,让产品变得更加实用。

(2)低碳理念对于产品设计产生的影响。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除了要对产品的使用周期、产品的原材料、产品的性能等一些因素进行思考之外,也要注重低碳因素。因此,产品设计也会开辟出一条与以往不同的道路,低碳带来了全新的产品设计方向,将低碳理念完全融合到产品自身。低碳理念对于产品的设计来讲可谓是双刃剑,既能引领和开发产品设计的新方向,同时也对产品设计起到了约束和限制作用。另外,设计对于低碳理念来讲有着催化作用,一款好的低碳理念产品可以激励和带动环保低碳理念的延续。总之,低碳对产品设计来讲具有限制作用,对设计师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这种限制不能看作是狭义的限制,也可以当作是一种给设计增添的一份异样的光彩,使设计本身更能绽放异彩。让产品设计成为低碳理念的引导和延续。

3 低碳理念将成为未来产品设计的发展大趋势

低碳环保这种理念在现阶段能源日益短缺,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今天,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已经逐渐地成为人们向往的一种理想的生活态度和生活理念。因此,只有具备了低碳理念的产品设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未来的产品设计,低碳环保必将成为主要方向,低碳设计必将成为引领设计时代潮流的一个新的风向标。低碳经济将成为一种良性消费方式,在低碳大环境的促进下,新的能源、新的技术也将成为未来低碳设计的技术支持,为低碳生活的延续和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设计师作为低碳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引导者,一定要善于利用低碳环保理念,从这个层面出发,让人们满足生活需求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低碳生活这种健康、稳固、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构建起低碳环保的绿色家园。让这种健康、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成为喧嚣尘世中的一块净土,让其成为人们追求的主流生活方式。低碳生活与产品设计之间的融合可以表现为多种方式,在现阶段整个社会倡导低碳环保理念的大趋势下,设计师一定要懂得将产品设计和低碳理念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二者共同发展,相辅相成,在今后的生活中,让好的低碳设计产品去引导和支持低碳环保理念的延续和发展,让低碳设计为生活增添更多的光彩。

4 總结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社会有限的资源与激烈的市场竞争都使得产品的竞争变得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更加激烈。因此,产品设计师也必须意识到产品设计方面引入现阶段受到人们广泛重视的低碳理念的重要性。传统的设计理念没有对使用者的深层次需求进行分析。因此,缺乏对于产品设计的创新机制,产品到了市场上也会缺乏竞争力。因此,低碳环保理念与产品设计之间的结合必将引领新的设计时尚风潮,使产品设计不但能够迎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还有可能引领低碳环保这种生活方式的发展和延续。在未来的产品设计领域,低碳理念必将对产品设计起到极大的影响,除了对产品设计的限制作用之外,也会开拓出产品设计的崭新领域,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低碳理念是对产品设计方式改革的促进,同时,融合了低碳理念的产品设计也必将对低碳理念起到延续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丽.低碳艺术设计让生活更美好——解析艺术设计中的低碳理念设计[D].河北师范大学,2011.

[2] 靳敏平,刘宇珺.基于低碳理念的产品造型设计探索[J].农业与技术,2014.

[3] 刘丽丽.浅析现代产品设计的“新境界”[J].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1.

[4] 李玲.低碳成本理念的运用及思考——以华强化工厂为例[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2.

[5] 张玉.低碳理念下包装与产品的共生性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3.

[6] 李成,张广文,张舵.论低碳设计理念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包装工业,2015.

[7] 徐锋.低碳概念设计关键技术与应用[D].浙江大学,2014.

低碳烯烃技术及其工业化应用 篇6

关键词:煤制烯烃,乙烯,丙烯,石油,甲醇

所谓低碳烯烃, 也叫低级烯烃, 指乙烯、丙烯和丁烯。有时候也将丁二烯叫做低碳烯烃, 都属于主要的化工原料, 也是石油化工的主要产品。目前, 从乙烯的需求量来看, 缺口非常大, 在市场的推动下, 全国各地多个乙烯工程处于开建、投产或立项审批中, 由此可见, 乙烯生产在我国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同样丙烯的缺口也非常大。传统的石油制取烯烃主要采用的裂解法, 采用柴油、石脑油及乙烷等原料, 制取一吨乙烯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料, 并且得到的其它产品也比较杂。在国际油价攀升的形势下, 煤制烯烃显示出了其巨大的经济优势, 而且煤化工的发展对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新的烯烃生产路线的开辟成为必然。

1 煤制低碳烯烃工艺

采用煤制烯烃技术, 主要包含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烃及分离净化过程。

首先, 将粉煤进行气化, 然后除去杂质, 制取合成气, 煤气中的H2:CO=1:2, 然后经过配入H2或CO单元后, 使H2:CO=2:1, 合成甲醇后, 通过催化裂化装置中的流化床反应, 生产出低碳烯烃, 主要是乙烯和丙烯, 在此过程中, 还可以将低碳烯烃生产成聚烯烃或化工原料, 在这个过程中, 煤制甲醇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所以也可以将煤制烯烃的过程理解为对甲醇制烯烃的研究。在研究甲醇制烯烃工艺中, 主要包含甲醇制乙烯和丙烯, 甲醇制丙烯两个方面, 本文重点介绍甲醇制乙烯和丙烯技术。

1.1 煤制甲醇

工艺流程:造气→净化→合成精制。

(1) 煤气化单元。根据气化炉的形式, 煤气化技术可分为固定床、气流床和流化床, 如果是大型装置, 一般选择气流床。在气化过程中, 煤粉通过气化剂进入气化炉, 二者混合后通过喷嘴进入反应室, 反应室温度达到1600℃以上, 发生火焰反应, 煤中的碳经过高温以后全部转化, 干馏的产物经过转变和分解后, 成为水煤气的组成部分。目前, 技术比较成熟, 较为常用的气流床为干粉与水煤浆两种。

(2) 净化单元。该道工序的主要目的是对合成气中的酸性气体进行脱除, 包含CO2、COS及H2S等。如果合成气中这些气体含量过多, 会导致甲醇合成催化剂中毒。在净化工艺中, 主要包含聚乙二醇二甲醚法和底纹甲醇洗技术。低温甲醇洗技术是通过物理吸收酸性气体达到净化的目的, 甲醇在60℃时, 能够对酸性气体进行溶解, 因此甲醇作为吸收液使用, 分段对合成气中的气体杂质进行吸收。而聚乙二醇二甲醚法也属于一种物理吸收净化新技术, 具有强大的吸收酸性气体的能力。

(3) 合成精制单元。合成单元流程比较短, 在合成时, 温度控制在210-280℃之间, 压力控制在7-10MPa, 在该条件下, 通过固定床床层, 合成气与催化剂接触后发生反应, 并释放出热量。因此, 在床层中设置取热管, 用于对床层温度的控制。现阶段, 国际上应用较多的甲醇合成技术包含两段等温甲醇合成工艺、管壳-冷管复合型甲醇合成技术、径向流蒸汽上升式甲醇合成技术、多段径向流动甲醇合成技术等, 不管是那种技术工艺, 其原理都是相同的。

1.2 甲醇转化为烯烃混合气

甲醇转化为烯烃的过程中, 其反应机理主要是使甲醇先脱水, 生成DME (二甲醚) , 然后DME与甲醇混合物脱水, 继续进行转化为低碳烯烃, 低碳烯烃的主要成分为乙烯和丙烯, 并伴有少量的C2-C5, 对低碳烯烃继续进行环化、脱氢、缩合、烷基化等反应, 生成饱和烃、芳烃及焦炭。这个过程中, 会释放大量的热, 根据低碳烯烃的组成, 在烯烃生成以后, 反应速率会发生改变, 因此可以认为甲醇与烯烃之间的反应是整个反应过程中的重要步骤, 也就是说一旦有烯烃生成, 二者的反应速度就会加快, 促进了烯烃的进一步转化。

环球石油公司及海德鲁公司共同开发的甲醇生产低碳烯烃工艺具有典型性。该工艺主要采用催化裂化连续反应完成, 反应温度控制在350-500℃, 压力控制在0.1-0.5MPa, 在此条件下与催化剂接触发生反应。反应后的气相产物经过热回收、脱水机脱CO2处理后进入产品回收单元, 包含加氢、碱洗、脱乙烷、脱甲烷、脱丙烷、脱C4、丙烯分馏等。如果在反应中甲烷的含量很少, 就可以省去脱甲烷塔。经过净化分离的低碳烯烃, 按照不同的用途, 可以用来生产聚烯烃及用于化工原料。

2 煤制烯烃在工业化应用中的成果

在我国,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等单位合建的工业化试验装置产出合格产品结果显示, 煤制低碳烯烃的转化率达到78%-82%。经过对该装置及工艺的改良, 转化率进一步提升, 达到99%以上。经过试验, 该工艺所选用的催化剂性能较好, 磨损低, 成为甲醇制取烯烃中的新技术。

在目前油价高居不下的情况下, 煤制烯烃成本低廉, 结合我国煤多油少的国情, 采用煤制低碳烯烃不但具有经济优势, 还具有资源优势。从实际应用来看, 煤制烯烃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不足之处在于资源占有、污染物、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相对较大, 以及MTO工艺的耗水量也非常大, 还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的进行优化和研究。

3 结束语

作为新型低碳烯烃工艺, 煤制烯烃技术的发展潜力非常大, 并且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对煤制烯烃产业的大力发展, 可以缓解我国石油资源的匮乏问题。但是, 我国幅员辽阔, 国情复杂, 煤制烯烃行业所面临的问题也比较多。例如, 如何利用科学技术的进步, 不断的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如何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如何降低三废排放;如何降低煤炭资源的消耗等, 都是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只有将这些问题很好的进行了解决, 煤制烯烃产业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程惠明.甲醇制低碳烯烃工艺的新技术及其进展[J].广东化工, 2010 (4)

低碳包装设计的循环发展应用 篇7

“低碳”这个时下流行的词汇已经渐渐成为生活品质的体现, “低碳经济”也正逐渐成为经济运行的基础模式。包装产业随着商品需求的增加迅猛发展, 但包装垃圾的快速涌现也在以每年不可估量的数字递增。各种包装的废弃物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不可计数, 每年因包装废弃物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极高。如今从抢占经济发展先机的角度看, 低碳包装设计的科学理念可以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低碳包装设计与循环发展之间的关系

1. 低碳包装设计的概念及研究范围

所谓“低碳包装设计”指的是包装设计的低碳化概念。具体包括包装设计所涉及到的材料、工艺、结构、分类、回收等方面的低碳化设计。低碳化的包装设计应具备材料本身具有可降解性、可再生的性质, 在制作工艺中使用的手法具有国际化环保标准的要求, 在结构的设计中应具有使用方便的性能, 在分类垃圾时具备指导性的作用, 在回收中能够获得尽可能的完全再生。

针对诸多的包装低碳化设计要求, 研究范围可以涵盖到设计心理学、人机工程学、艺术设计学、材料学等学科, 而研究的最终目标还是归结于包装在生产、使用及回收过程中的低碳行为与循环再生, 从而达到循环经济发展的可行性效果。

2. 循环发展概念在包装设计中的体现

循环经济、循环发展即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 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 把传统的资源消耗型经济转变为资源循环型经济。在商品包装的产生到回收的过程中则表现为:包装设计→印刷制作→产品包装→包装垃圾→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包装再生等几个环节。

因此, 从循环发展的概念来看, 垃圾只不过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若能正确分类, 合理利用, 将会是很好的再生资源, 特别是包装垃圾, 可以从设计源头抓起, 通过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整合包装设计的各个环节, 设计出低碳型包装设计。

二、低碳包装设计在循环发展应用中研究的具体内容

1. 循环经济发展对包装设计的要求

基于低碳包装设计与循环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循环经济的发展对包装设计提出了一些实现的基本要求, 同时这些基本要求也将成为低碳包装设计在应用中研究的具体内容。

要求涉及宏观的设计理念, 需要按照循环发展的要求去规划, 并要在设计前考虑避免一些可能会导致回收再生无法实现的棘手问题。例如:材料的选择是否环保?是否节能?结构形式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过度包装?印刷油墨和胶水是否有毒?外观设计中视觉元素的运用是否能够引导人们执行垃圾分类的工作?……都需要仔细揣摩。再着眼微观设计点, 也可以找到很多突破口, 比如包装视觉元素中的色彩、图形、文字、编排的采用, 之间关系的处理, 循环概念的展现等, 直至具体到实施制作的可行性操作。

2. 包装设计的低碳化应用研究方向

明确的设计要求给低碳化的包装设计在应用中指明了方向, 从上述要求中我们要对宏观和微观的设计角度进行分类分块着实探索。总结归纳为:材料要环保、结构要合理、制作要无毒、视觉元素要具有低碳意识的指导性等要求。因此, 应用时的研究方向便可从这几点入手。

(1) 环保性材料的选择

循环发展的起始点最终还是回归于材料的源头, 在包装设计的初衷就应对材料的选择进行审慎的考虑。应以具有可降解能力, 可二次利用的无毒材料作为首要选择对象。如:牛皮纸、瓦楞纸、黄板纸等较为粗糙, 不用或少用加胶合成的纸张;或用玻璃、金属、竹、木等对人体无害的硬质材料;棉布 (绳) 、麻布 (绳) 等有机物作为软质材料。尽可能不用含有人工合成化学物质的塑料等材料。

(2) 整体式结构的运用

包装的结构处理通常会以产品本身的特点来决定, 但目前为了促销的需要, 有许多过度的包装设计使得包装垃圾成倍增长。为了低碳的实现, 我们应回归到产品本身基本要求的原点, 设计出适度可行的结构。另外, 在结构处理中也应考虑到整体裁剪的思路, 尽可能减少包装在制作和使用过程中产生多余的废料, 例如一些开封口的设计具有不撕落的结构处理就较为先进。

(3) 印刷无毒化的处理

包装垃圾的回收处理难点, 很大程度上在于印刷时产生的油墨和制作时产生的胶水很难被分离开, 成为材料不可回收的障碍之一。因此, 在设计时应尽可能少用或不用油墨和胶水的方法去呈现设计。可以采用凹凸压印、镂空成型、骑马钉、热烫粘合或缝制组接等多种方法去处理。当必须通过油墨或胶水制作时, 也可运用有机墨水或土豆胶、糯米胶等有机胶水来处理。建议荧光色料和塑料覆膜处理的设计尽量不用。

(4) 视觉元素的指导性设计

视觉元素在包装设计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对产品销售和文化传达起到很大的作用。可以利用这一特点, 在产品包装的外观上进行调整, 并指导人们进行垃圾分类。比如根据垃圾分类的标识色彩关系, 对包装色彩进行归类;也可以在外观设计中加入分类标识;或在文字的设计中加入适当的说明性文字进行解释等等。视觉的指导显而易见, 并能把循环低碳文化通过图形、文字、色彩准确的传达出去, 起到公益宣传的作用, 提高人们的公德意识, 成为城市文明的象征之一。

三、低碳包装设计实现循环应用的标准

1. 实现循环应用的统一性标准

在实际的生产操作过程中必须要有一个统一规范的标准, 只有在这一标准下才能够实现大批量的机器化生产。因此, 对于垃圾分类标识的印制、大小比例、色彩关系、编排位置都要有统一的参考标准。使得包装垃圾在分类时的准确度提高, 这是实现循环利用的第一步。

2. 实现循环应用的指导性标准

要在包装设计中起到直观的或隐性的指导, 在结构的处理时应对包装的剪裁或用料的大小尺寸有一定的规范。比如纸张都有一定的开度:全开、对开、四分之一开、八分之一开……, 为了不浪费制作时的材料, 对包装盒的尺寸也要做一些规范。另外, 也可在印刷排版时做合版、拼版处理, 最大限度的充分利用材料。并使包装盒在纸张上进行整体剪裁, 一次性成型, 使用时指导消费者完整的启封开口, 为实现循环应用提供指导性的参考标准。

3. 实现循环应用的分类性标准

传统书法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的融合

姜诗媛 (长春工业大学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汉字因为生活的需要而创造, 其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丰富的结构形态, 且逐渐具备了一定的艺术特征。在现代的平面设计中, 书法得到广泛应用, 其以自身的特点融入到现代设计中, 完美地彰显了其设计内涵, 这不仅体现了中国特色, 还促进了传统书法的发展。

关键词:传统书法艺术;现代平面设计;完美融合

我国的文字以及书法艺术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后期, 而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沉淀中, 书法逐渐演变, 产生了多种风格不同的书法形式, 如篆、隶、楷、行、草等, 将实用和美感完美地融合为一体。而传统书法应用于平面设计更是体现了其艺术性于节奏性, 形成了新的艺术气象和审美方式。

一、汉字的艺术特质

汉字最初的作用是古人为了记录身边所发生的一些事情, 如农耕以及气象等。而随着人类的发展, 汉字逐渐演变成文化活动, 继而出现各种不同的文字, 字体在演变的过程中不断变化、进步, 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种风格即被称之为书法。

从美学角度来审视传统书法我们会发现, 其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艺术美感。如甲骨文, 虽然处于汉字的早期, 但是其却培养了人们对文字的美感及内涵的认知能力, 如对称、均匀等, 都可以从甲骨文中得到完美的诠释, 且甲骨文因其自然性质还具有了最深刻的现实意义。而篆体, 抛弃了甲骨文的形象, 呈现出一种更为美好的意象, 其追求纯然、匀净、和谐、有序的美, 其字形修长, 呈现出一种典雅之美。篆的美来源于其用笔的强劲, 其笔触均匀、健美, 圆润而有劲度, 彰显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隶书较之篆, 更具有实用性, 其字形特点为起笔“蚕头”、收笔“雁尾”, 体现了波势的生动变化。隶书的结构均属于外展性质, 其笔画与结构之间形成一种强劲的空间气势。汉代时楷书已初现, 至魏晋南北朝时期, 其秉承两汉特点, 逐渐演变为成熟的楷体, 之后吸收了隋唐文化精华, 经过各位大家的努力终于达到顶峰, 形成了清秀的正体楷书。而于此同时草书作为另一种形式也开始盛行, 其简洁而利于书写, 字形狂放不羁, 可以充分发挥书法家的艺术个性, 可以说, 草书是规范性和灵活性都非常显著的一种字体。而在众多字体中, 行书最为实用, 其比楷书活泼、比草书柔和, 行书的特点不仅仅是其游移在草体、正体之间, 更主要的是其实用性与艺术性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

二、书法融入平面设计的艺术魅力

1.书法与平面设计的不同

传统书法是在技巧的基础上体现的一种情感表达, 如王羲之的《兰亭序》, 在第一手稿之后, 其又重写了数十次, 但都没有写出首稿的感觉, 这就体现了书法中的“情”与“散”。而平面设

实际情况下商品的种类繁多, 有固体、液体、气体等, 不同的物体对不同的包装材料会起到不同的化学反应或物理反应。对于不同的产品适用于不同的包装材料, 能够起到低碳环保、健康生活的作用是需要作出分类标准的, 也能对不同行业起到参考作用。同时, 对印刷油墨和胶水的可应用标准也应设定参考的数值。这就为循环经济的后期发展做好了基础性的准备。

结语

循环发展的工作是全人类都必须重视和开展的工作, 人类的生存和地球的将来都需要人类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从包装设计的角度来审视这个话题, 低碳概念的引入、运用将是减少包装垃圾, 使其被准确回收、合理利用的关键。但要实现这一愿望, 切实将其落实, 需要深入研究操作过程中的许多细节, 包括低碳包装设计实现的可行性操作参考标准等问题。因此, 低碳包计较之书法则更为理性, 任何一部作品, 设计者都必须经过多重考虑和设计, 最终才能定稿。总的来说, 中国书法的理性体现为长期的文化积淀, 而平面设计的理性主要体现在对单件作品的思考。

2.书法艺术的线条美以及与平面设计的结合

中国书法艺术是将线的艺术达到最高纯度的艺术形式, 而线条的应用也广泛体现在平面设计中, 这就促进了书法与平面设计的结合。两者融合最为成功的设计作品即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中国印”, 作者通过对中国书法中“势”的深刻研究与理解, 对书法以及平面设计的特征进行研究, 然后将两者通过艺术手段融合起来, 以曲线构成白型创造了古韵绵长却动感十足的标志。

3.书法艺术的内涵与平面设计的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流为:儒、释、道。儒家主中庸, 崇尚伦理道德;释, 以超越生死的观念顿悟人生;道, 主张人与万物共生, 顺其自然, 天人合一。从其各自的主张来看, 三者各具不同, 但是若仔细研究就会发现, 三者都有一条共有的主线:和。书法若与平面设计完美融合就需要将“和”做的完善, 如“中国银行”的标志, 设计者通过对传统书法的研究与把握, 将其融入到现代平面设计中, 作品整体设计简洁大方, 以外圆内方的古币来象征天圆地方, 再将方孔与外弧连接起来, 形成了“中”字, 完美地体现了“中国银行”的含义, 且其在表现现代感的同时还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庸、和谐。

三、结语

一件作品, 不管是书法亦或是平面设计, 其艺术价值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其审美价值的高低。传统书法的构成是一个“以小见大”的过程, 也就是通过局部的线条、墨色以及黑白空间来合理划分形成整体视觉感觉的形象组合, 但是平面设计则更为规范。但是不论书法还是平面设计, 其所呈现的视觉影像都是由点、线、面组合而成的, 而如何在平面设计中融入传统书法使其彰显审美价值是我们这一代设计师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薛冰, 景海河.平面设计中的字体与书法艺术表现风格之融合[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6 (2) :332~334.

[2]靳埭强.视觉传达设计实践[M].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5 (3) :30.

[3]杭间, 何洁, 靳棣强.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4]靳埭强.视觉传达设计实践[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5.[5]陈叶飞.从中国书法的三个阶段和靳埭强的三件作品说起——略论中国书法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贺州学院学报.2007,

装设计的发展应用是循环经济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对人类的生存环境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 是我们必须重视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江源, 刘运通, 邵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推进循环经济的前沿领域[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CJJ/T102-2004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王绍强.包装设计定位法[M].广西美术出版社.2004.

[4]杨蕾, 王子源.新设计包装艺术[M].江西美术出版社.2002.

油气田企业低碳会计应用探讨 篇8

(一) 低碳经济是低碳会计产生的基础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其实质为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任何经济模式都离不开资本运作与资金周转, 为了核算、监督和分析企业在低碳经济模式下所进行的资本投入、成本发生和收益的取得, 需要引入低碳会计的概念。低碳会计在低碳经济模式下应运而生, 它作为一种计量的手段和方法, 对企业用于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资金投入进行核算与分析, 以达到综合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和低碳效果的目的。低碳会计突出核算企业自然环境成本, 在提高企业自身直接效益的同时, 更注重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从而全面监督反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二) 低碳会计的特点

低碳会计区别于传统会计的显著特点是增加了自然环境内容, 特别重视自然环境与会计实务的结合。低碳会计事项可以分为宏观事项和微观事项。宏观低碳事项是国家从宏观国民经济角度出发而进行核算事项, 如每单位自然资源相对于国民经济的成本、环境污染所造成得社会成本等;微观低碳事项主要是企业层面的, 企业为履行低碳责任而形成的经济事项, 如企业的低碳资产是企业为开展低碳工作而准备的物资基础。本文所讨论是微观即企业低碳会计事项的确认。低碳会计事项的确认可以基本沿用传统会计的定义, 即对会计的六大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利润) 分别转换成低碳资产、低碳负债、低碳所有者权益、低碳收入、低碳支出等。

(三) 低碳会计对油气田企业各费用要素的确认

低碳会计事项确认的核心问题是在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中确认哪些是与企业低碳业务相关的经济事项, 其最终目的是确定在低碳会计报告中所报告和披露的内容。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需要对各相关资金费用要素进行归集和分类, 并分别确认和计量。

一是低碳资产的确认。低碳资产是指企业用于低碳治理与低碳保护的资产, 是符合资产确认条件而被资本化的低碳成本。企业为履行低碳责任必须投入资金形成一定的物资与设备, 这是源头治理的关键。低碳资产主要包括低碳固定资产、低碳无形资产及低碳长期待摊费用等形式。 (1) 低碳固定资产。油气田企业用于治理污染的机器设备, 专门的治污场所如废气净化装置、污水处理厂等, 监测低碳变化情况的仪器设备, 低碳工作部门的办公楼、办公设备等, 以及企业低碳方面的在建工程等都属于低碳固定资产的范畴。 (2) 低碳无形资产。油气田企业为履行低碳责任而购入或自行研发的专利技术、专有技术等属于低碳无形资产的范畴, 如某采油厂自行研发的天然气回收装置已申请国家专利, 可以将其列为低碳无形资产。 (3) 低碳长期待摊费用。油气田企业因进行低碳清理或污染治理等工作所发生的费用如果受益期涉及当前和以后多个会计期间, 需要在多个会计期间进行摊销, 则列为低碳长期待摊费用。

二是低碳负债的确认。低碳负债是企业因过去的低碳事项形成的, 需在未来以资产的流出或者劳务的提供来履行的义务。油气田企业在确认低碳负债时与其他企业类似, 主要包括低碳应付账款、低碳应付票据、低碳其他应付款、低碳应付职工薪酬、低碳应交税费、低碳长期借款和长期应付款、低碳预计负债等。需要说明的是, 对于油气田企业来说, 低碳长期借款和低碳长期应付款的借方对应的会计要素往往是银行专门借款或资产;低碳预计负债主要是指油气开发企业与低碳事项有关的、到期承担恢复环境义务的油、气井的弃置费, 在确认油气资产时应该对弃置费进行合理估计, 并按其现值计入油气资产的成本;其他低碳负债的借方对应的会计要素一般为成本费用, 如人工成本、排污费等。

三是低碳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低碳事项有关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主要在资本公积科目下反映, 油气田企业接收到的环保组织、其他企业或个人的无偿捐赠, 确认为低碳资本公积。

四是低碳成本和低碳收益的确认。低碳成本是与低碳事项有关的费用化支出。油气田企业为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目标而发生的支出均可以列为低碳成本。油气田企业利用三废生产并销售非主营业务产品所得的收入, 低碳资产使用寿命到期终止确认时处置资产产生的收益。前者作为低碳其他业务收入, 后者作为低碳营业外收入。具体如表1所示:

二、油田企业低碳会计例案

(一) 胜利油田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业绩

一是节能工作坚持科技进步、精细管理、目标监督考核一体化, 围绕“精、准、细、严”做文章, 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 形成节油能力8081吨/年、节气能力500万m3/年, 节电能力6164万kwh/年。通过扎实工作, 全年每吨油气综合能耗控制在91.8千克标煤之内, 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0.36吨标煤, 全面完成了节能任务指标。二是严格落实环保责任制, 全力推进重点污染治理攻坚。共间断关停高含水井289口;对454口高含水油井实施堵水、补孔等措施, 控水稳油;同时, 优化注水, 消化多余污水, 在2008年的基础上又减排采油污水438万吨, 建设完成1座处理能力5万吨的油泥砂焚烧装置、4座洗砂装置和2座污泥调剖回注站, 形成年处理油泥砂约12万吨的能力开展自备电厂二氧化硫治理, 脱硫效率达到95%以上, 年减排二氧化硫6万多吨。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新建项目环保评价及管理, 积极开展煤代油、地热能源的推广应用, 加大网电钻机的改造力度, 积极推进燃料结构调整。利用油田自备电厂, 实现了区域化、规模化热电联供, 替代了100多台锅炉, 节约了燃油, 改善了大气质量;油田还积极推广油水井带压作业新技术。油田利用化学吸收法, 将自备发电厂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捕集、提纯、液化。装置投入运行后, 全年能够捕集、液化二氧化碳3万至4万吨, 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燃煤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纯化装置。捕集处理后的二氧化碳纯度达99.5%以上, 既减轻了环境污染, 又增产了原油。

(二) 胜利油田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 胜利油田是一个开发生产了46年的老国企, 肩负产能和节能双重压力, 作为全国原油生产第二大油田, 其首要任务还是要保证油田原油稳产,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油”, 但从目前看, 这一基础还不够牢固。由于胜利油田勘探、开发难度大, 同时, 其开发建设46年来, 受资源采掘业自然递减规律影响, 在勘探开发上面临着许多实际困难, 突出表现为资源接替阵地不足、稳产基础不牢。勘探上, 尽管每年都能探明1亿吨石油地质储量, 但大都是埋藏深、地表条件差、品位比较低的资源, 开采难度很大。开发上, 主力油田的综合含水已经达到91.5%, 含水90%以上的油井已超过一半, 目前油田平均单井产量只有3.6吨, 虽然在高油价下还有效益, 但经不起任何风险。能源企业是落实政府要求、降低碳排放量的主体, 对资源采掘业而言, 开发与环保永远是矛盾的共同体。胜利油田更是如此, 如采油污水处理, 在综合含水达到90%的情况下, 每采1吨油, 就会采出9吨污水, 油田要稳产, 就要多提液, 液量越大、污水越多, 如何将其消化掉难度较大。另一方面, 受主、客观因素影响, 近年油田吨油完全成本也在不断增长, 盈利能力和空间下降, 油田经济有效生命缩短是胜利油田必须面对的现实。由于地方不断提高粮田补偿标准, 由648元/亩增至1280元/亩。油气管线腐蚀严重, 穿孔、破裂以及盗油、盗气等造成青苗补偿费用大幅增加。同时安全环保标准提高, 导致环保费用支出大量增加。因此油田企业对于自然环境成本的影响在逐年加大, 采用低碳成本核算方式已成必然趋势。

低碳成本投资的独特性对油气田企业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传统会计体系下, 一般是先有财产所有权后有价格, 有了价格才能进行会计核算, 但空气、河流等对人类生活至关重要, 却没有所有权, 不能成为传统会计核算的内容, 企业并未将这些对象的使用和损害记入经营成本。为了解决该问题, 低碳会计赋予环境资源以价值和价格, 对其损耗予以补偿, 用会计核算出来的数据充分反映环境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 从而使油气田企业的经营活动与社会的宏观利益对接, 迫使企业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起来考虑, 用以实现经济的低碳化可持续发展, 即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低碳会计核算和计量的是与低碳事项有关的经济业务, 是油气田企业总成本投资的组成部分。由图1可看出, 油气田企业要妥善处理低碳成本投资的比例构成, 在保证完成生产经营任务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低碳成本与投资。

三、油气田企业低碳会计策略

(一) 宏观层面

一要在转方式、调结构的过程中夯实资源基础。对油田这种资源采掘业来说, 油气资源是油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证。勘探上要坚持新区与老区并重, 石油与天然气并举, 打好老区保卫仗和新区进攻仗, 着力打造资源丰厚的油气根基, 着力打造中国石化上游长板。二要在转方式促发展的过程中提升运行质量。国资委对中央企业全面实施了企业增加值考核, 油田企业将以此为方向, 调整完善油田绩效考核办法, 促进油田发展精细化。三要在转方式促发展的过程中推动科技进步。作为资源采掘业, 油田每一次大的发展都与重大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突破息息相关。按照“完善推广一批、攻关突破一批、研究准备一批”的工作思路, 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推广应用、战略储备四个方面入手, 创新形成先进适用、经济高效、具有油田特色的勘探开发配套技术系列, 增强油田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实现由传统技术输入型企业向自主研发型企业的重大转变。四要在转方式促发展的过程中打造生态油田。要深入开展“我要安全”和“安全环保责任提升年”活动, 健全安全生产、清洁生产的责任制和问责制, 不断促进本质安全和长效安全;强化海上、滩海陆岸安全监管, 坚决防范不安全事故和水体污染事故发生, 努力打造平安油田、绿色油田、生态油田。

(二) 微观层面

一是加大对低碳会计的宣传和教育力度。低碳会计与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密切相关, 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有机地联系起来, 力求做到两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即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低碳经济、运用低碳会计, 油气田企业必须切实抓好生产中几个重要治理的环节。首先是源头治理, 即减少高碳能源的使用, 开发可再生能源。该环节主要涉及低碳资产的初始投入, 并伴有一定的研发费用支出, 由于是投资阶段, 因此需要大量资金;其次是过程治理, 即生产中实施节能措施。该环节主要涉及低碳成本的发生, 资金投入相对创建资产较小;最后是终端治理, 即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捕集、储存和加以利用。具体到经营管理工作就是要认真做好节能降耗工作, 将节能目标任务逐级分解, 落实到每个部门、用能单位, 落实到电力、热力、原油、原煤等实物量上, 纳入经营业绩考核;要强化节能过程管理, 开发了能源消耗及节约统计分析模板, 做到月度有统计、季度有排名、半年有考核、年度有兑现;要加快减排工程实施进度, 推进采油污水减排;要积极推进环保隐患治理项目实施。二是培训企业财会人员。使财会人员充分了解和掌握低碳会计基本方法, 从而保证低碳会计实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做到国家有关环境政策能够被油气田企业正确执行。三是关注企业会计准则修订与变化, 适时制定油气田企业低碳会计准则。

低碳经济给石油石化行业既带来了挑战, 又带来了发展机遇。石油石化行业的低碳化发展, 必将促进我国能源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越早越快发展低碳经济, 越有利于在将来的全球化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低碳会计以其多元化的计量手段及属性, 依据相关社会环境法律、法规, 分析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资源之间的有机联系, 为有关决策者提供大量的环境信息, 并以其独有的前瞻性和实效性, 对油气田企业低碳经济的实现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城市轨道交通低碳技术应用研究 篇9

1.1 碳排放

自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向大气排入的二氧化碳 (CO2) 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 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 引发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近100年, 全球平均气温升高0.6℃, 联合国气候专家预测, 到21世纪中叶, 全球平均气温将进一步升高1.5~4.5℃。

碳排放是针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是CO2, 用碳 (Carbon) 一词作为代表, 将“二氧化碳排放”简称为“碳排放”, 让社会民众更快地了解和记住这个概念, 从而使“控制碳排放”这样的术语更容易被大多数人理解、接受, 最终促使更多的人思考和改变生活方式。

1.2 联合国低碳宣言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联合国成员国政府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发大会 (地球首脑会议) 上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公约, 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CO2等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 也是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

《京都议定书》。全称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 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条款, 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第三次会议制定的。《京都议定书》规定工业化国家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哥本哈根协议》。2009年12月, 超过85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出席了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世界气候大会, 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 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中国政府总理温家宝代表中国参加了此次会议并签署了《哥本哈根协议》。

1.3 我国政府的低碳宣言

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

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承诺:“我国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

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在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方面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表明上至国家领导人、政府, 下至广大民众已深刻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控制碳排放既是对世界负责, 也是对国家和民众负责。

1.4 低碳技术

低碳 (low carbon) 是指低的或较低的温室气体 (CO2为主) 排放。低碳技术是指所有能够直接和间接降低CO2排放的技术, 主要是以下5类:低能耗和能源的高效利用;有害物的低污染、低排放;二次回收与重复利用技术;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CO2捕获与埋存技术。

对于大众而言, 倡导低碳生活最重要的是节约电能。节约电能是一种最直接降低CO2排放的行动方式, 因为我国主要采用火力发电, 每生产1 k W·h电能平均消耗约0.3 kg标准煤, 相当于排放约0.78 kg的CO2;对于企业而言, 倡导低碳经济最重要到是在产品研发中应用低碳技术, 如采用高效节能空调、LED照明、清洁能源等。

2 城市轨道交通碳排放和能耗现状

为解决日益紧张的城市交通问题, 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倡导绿色、低碳交通, 以实现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的目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主要包含车站、运营车辆、车辆段设备和维护车辆等几大部分。

2.1 车站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一般每隔1~1.5 km设置一个车站, 车站可以设置在地下、地面和高架上。受我国城市土地资源匮乏及既有道路和房屋难以拆迁的限制, 绝大多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修筑在地下。

地下车站的直接排放主要是进出乘客呼吸的CO2, 间接排放是空调通风、自动扶梯和照明所消耗的电能, 尤其是后者所等效排放的CO2数量十分巨大, 远远超过前者。根据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地铁最新的能耗统计, 车站能耗约占地铁总能耗的50%以上, 已超过运营车辆的能耗。因此, 如何降低地铁车站的能耗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以一个日均10万人客流的地下车站为例, 每人在其中按停留15 min计仅排放约3 t CO2, 但车站设备每日消耗电能可高达1万k W·h, 换算为年排放约4 000 t CO2。

目前, 国内最大地铁车站是上海地铁的人民广场站, 因其可换乘1、2、8号线, 日均客流达近100万人次, 各线换乘客流约50万人次, 每日电能消耗可超过3万k W·h, 换算为年排放约1.4万t CO2。

有效降低车站能耗的低碳技术有:采用自动感应电梯和具备再生反馈的电梯逆变器;采用变频调速的通风系统和减少冷气散失的屏蔽门;配备根据CO2浓度自动调节新风和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采用LED高效节能照明等。如何降低车站能耗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十分关注的课题。

2.2 运营车辆

根据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地铁最新的能耗统计, 运营车辆的能耗均低于地铁车站的总能耗, 不到地铁车站总能耗的50%。主要是地铁车辆牵引系统、辅助系统和控制设备及照明系统的能耗。

(1) 牵引系统能耗是指从直流电网 (DC 1 500 V或DC 750 V) 获取的驱动车辆运行的能耗, 一般占车辆总能耗的60%~70%。

(2) 辅助系统能耗是指车辆空调通风、设备风机、空气压缩机等辅助设备的能耗, 一般占车辆总能耗的30%~35%。

(3) 控制设备及照明系统采用DC 110 V, 能耗一般约占车辆总能耗的5%。

2.3 车辆段设备及维护车辆

车辆段设备及维护车辆包含检修维护设备 (洗车机、架车机、天车等) 和库内调车及线路供电检修车辆 (目前国内全部是内燃机调车机) , 虽然能耗不高, 估算约占总能耗的3%, 但其直接碳排放和有害废气排放却十分惊人。

以一台447.4 k W (600马力) 的地铁工程维护车辆为例, 每年消耗燃油约60 t, 等效排放CO2约160 t, 并排出大量有害废气滞留在隧道内。目前国内各地铁公司共有各种大小工程车数百台, 每年的有害废气和碳排放总量也十分巨大。

如何降低运营车辆的能耗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企业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共同关注的课题, 值得深入研究。

3 降低碳排放和车辆能耗的应用技术研究

3.1 车辆轻量化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降低列车质量, 可降低运营能耗和全寿命周期成本 (Life Cycle Cost) 。香港地铁长期运营研究经验表明, 空载质量每轻1 t, 每年可节电8 000 k W·h, 降低CO2排放6.2 t, 30年寿命期内可节电24万k W·h, 降低CO2排放186 t。

车辆轻量化中最为关键的是车体轻量化, 因为车体在车辆质量中所占比重最大 (约占四分之一) 。采用轻量化材料是降低车体质量的关键 (见图1、图2、图3) 。

其他一些车辆轻量化措施有:

(1) 设备合理选型。车辆设计中应选取合适的牵引电机和主逆变器功率, 在满足运营速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较小功率的部件, 避免功率过大导致的资源浪费及增加重量。如在制定上海地铁11号线北段工程车辆招标技术规格书要求时, 在满足合同要求的旅行速度37 km/h前提下, 建议适当放宽0~100 km/h平均加速度的要求, 从0.5 m/s2降低至0.4 m/s2, 这样牵引电机功率即可从230 k W降低至190 k W, 单电机质量减少75 kg, 每列车16个电机可减重1 200 kg。

(2) 牵引系统通风方式优化。采用强迫风冷的牵引系统, 可显著降低设备质量。以同等功率的VVVF地铁牵引变流器和制动电阻进行比较, 强迫风冷比自然走行风冷分别降低800 kg和240 kg, 并能显著提高车辆再生制动能力。另一方面, 强迫风冷方式也有一定能耗。因此, 在车辆设计中要综合评估, 才能得出最佳通风冷却方式。

(3) 部件集成化。车辆设计中, 对于车下高低压箱、辅助逆变器、充电机、制动设备等应尽量采用集成安装, 避免分散安装而增加质量。如辅助逆变器和充电机可集成在一个箱体里面;空气压缩机和空气干燥器可集成安装在一起;制动模块和各种制动风缸可集成安装在一起, 降低设备骨架和悬挂质量。

(4) 车下设备箱。盖板和附件尽可能采用铝合金材料, 设备箱骨架可减重15%~20%。

(5) 立柱扶手和内装材料。立柱扶手尽量采用铝合金, 每节车可减重120 kg;内装材料采用铝蜂窝板比铝板可减重30%。

(6) 设备悬挂。尽量不采用贯通梁而采用C型导槽悬挂, 每节车可减重150 kg。

上述各项轻量化措施实施后, 车辆质量可显著降低。采用某项车辆轻量化技术必须在确保车辆安全、可靠和性能的前提下做详细计算和研究试验。

近年来我国自主研发的A型车车辆减重效果对比见表1, 能耗统计见表2。其中, 深圳地铁1号线一期车辆为2001年庞巴迪设计的MOVIA铝合金铆接车辆, 上海地铁4号线车辆为西门子2002年设计的全焊接铝合金车辆, 深圳地铁1号线二期车辆为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2008年交付的全焊接铝合金车辆, 上海地铁1号线6辆编组改为8辆编组车辆为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2009年交付的全焊接铝合金车辆, 同比国外设计的车辆每节减重1~2 t, 车辆轻量化效果十分显著, 获得一致好评。

3.2 牵引、辅助及控制系统高效节能

年耗能根据地域、地下或地面的不同略有差异, 一般在150万~190万k W·h, 约相当于2 000户家庭年用电量[1], 能耗十分巨大。因此, 在车辆设计、制造和运用时应采取各种措施, 以降低车辆运营能耗。主要措施有:

(1) 提高系统部件效率, 如主逆变器、牵引电机、齿轮传动等。主逆变器选用高效功率元件可降低能量传输损耗。GTO逆变器能量传输效率较低, 一般只有0.98;最新IGBT逆变器能量传输效率可达0.99。直流牵引电机效率较低, 一般只有0.9~0.91;交流牵引电机效率可提升至0.92~0.93;而最新永磁同步电机效率为0.96~0.97。一级齿轮传动效率一般为0.98;二级齿轮传动效率略低, 为0.975;最新同轴传动取消了齿轮传动装置, 机械传动效率为1。牵引传动系统的总效率是上述3个效率的乘积。

(2) 提高再生制动能力, 尽可能实现全速度范围内不补充摩擦制动。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在停站过程中, 牵引电机可从电动机转换为发电机, 通过主逆变器控制将车辆动能转化为再生电能反馈回电网, 一旦同一个供电区间中有其他车辆需要吸收能量, 该再生反馈能量即可被其他车辆吸收, 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见图4) 。

如上海地铁3、4号线有相当长的重叠运行路段, 2种不同类型的车辆同时在上面运行, 而制动闸瓦更换率相差一个数量级, 前者每年更换1~2次, 后者运营五年尚未因磨耗到限而更换过闸瓦, 这充分说明再生制动能力的提升可大大降低摩擦制动的施加, 从而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 (见图5) , 并避免能量的无谓损失和污染隧道环境。

(3) 空调根据载客量或CO2含量自动调节新风 (见图6) 。车辆空调通风系统的能耗一般要占辅助系统能耗的80%以上。为降低空调系统能耗, 必须采用能够根据载客量或CO2含量自动调节新风和制冷 (热) 量的节能型空调。在客流稀少的早晨和夜间, 降低车厢内部新风量可避免不必要的冷 (热) 气流失, 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上海地铁已在4、5号线上进行了二年多的新风调节空调试验, 结果表明可节约高达30%的能耗 (见图7) 。在自主设计的上海地铁11号线396节A型地铁车辆上设计配置了具有四档制冷调节和二档新风调节的792台节能型空调机组, 相比传统二档制冷调节和无新风调节的空调机组, 年节能可达400万k W·h以上。

(4) 选用节能型LED光源。LED光源具有光效高 (110 lm/W) 和寿命长 (3万~5万h) 等显著特点, 而传统光源中最节能的荧光灯也仅有80 lm/W的光效和约5 000 h的寿命, 这种新型光源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上正逐步开始大批量运用 (见图8) 。如在自主研制的深圳地铁5号线180辆A型车项目中, 总共采用约6 000个20 W的LED照明模块替代36 W的荧光灯管, 节能可达40%, 年节电约50万k W·h。

(5) 根据运营客流情况进行优化, 使列车以节能方式运行。香港和新加坡地铁的长期运营研究表明,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旅行速度与能耗相关性十分显著, 微小的旅行速度差异可以带来巨大的能耗差异, 使得低峰时段发车密度不高时可以通过优化运行时分来节约能源, 因为此时的乘客对旅行速度的微小差异不敏感。如设计旅行速度35 km/h的车辆当降速至33 km/h运行时, 其能耗降低高达40%, 而实际旅行时间仅差一分多钟, 影响很小 (见图9) [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通过合理调整运营时分, 可在高峰时按设计旅行速度全速运行, 确保大运量输送, 在低峰时段则按照适当降低的速度运行, 以实现节能。1992—1995年, 香港地铁通过上述优化, 运营车辆能耗下降了25% (见图10) [2]。

以上所有节能措施中, 根据运营客流情况进行速度优化使列车以节能方式运行效果最为显著, 中国香港、新加坡的长期运营经验表明其年节能可高达数千万度。目前, 中国大陆地铁还尚未开展上述研究, 车辆的车公里能耗远高于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先进地铁 (约2.0 k W·h/车公里) 。目前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正与深圳地铁公司一起共同研究通过优化运行图实现车辆节能的课题, 力争尽早填补国内空白。

3.3 供电系统反馈储能及利用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采用再生制动, 停车时需要向电网回馈能量, 如果电网的吸收能力不足, 多余的能量将会消耗在车辆自身携带的制动电阻或摩擦空气制动上, 能量利用率就较低。根据广州地铁长期运营经验和实际测试数据, 从电网吸收的能量中约有40%可回馈给电网, 从而被其他车辆使用[3]。

如果能够在供电电网中增加储存能量的装置 (如超级电容) , 不能被其他车辆吸收的能量可迅速储存在超级电容上, 并在车辆需要加速运行时释放出来, 从而节约能耗 (如北京地铁5号线) 。超级电容回馈、储存和利用见图11。

这种电容储能的方式储存容量有限, 一般只用在客流较小的线路或轻轨车辆上, 对于大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需要更高容量的解决方案。新加坡地铁率先在供电系统中采用了逆变装置, 一旦车辆再生回馈能量无法被电网吸收, 逆变装置能够通过检测网压抬升迅速投入工作, 将多余的能量反馈回供电变压器原边侧或其他中压供电系统中。实际运用情况表明, 可节约8%的车辆能耗, 节能效果较明显。具体实施方案见图12。

目前国内尚未大规模展开相关节能运用的研究和验证工作, 主要原因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对节能的投入和产出没有定量认识, 因此节能工作的推进极为缓慢。而国际上一种崭新的节能项目模式 (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 EMC) 正在被广泛采用。EMC是指以既有能源消耗定额为基础, 通过与用户签订能源管理合同, 加装节能设备和采取节能措施等手段, 共同获得节能收益的一种服务模式。

3.4 工程维护车辆的节能减排

工程维护车辆虽然占整个城市轨道交通总能耗比率很小, 但由于其采用内燃驱动, 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中的排放大户, 特别是在地下隧道内, 柴油机排出的废气 (黑烟) 难以扩散, 直接威胁工作人员及乘客的健康。

目前, 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铁已经逐步淘汰内燃工程车, 采用蓄电池电力工程车替代升级。电力牵引的能源转换效率远远高于内燃牵引, 并能吸收和存储制动能量, 其能源消耗成本不足内燃机车的三分之一, 碳排放和废气排放也远低于内燃牵引。

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已向新加坡提供了14台蓄电池电力工程车 (见图13) , 也向深圳地铁提供了2台, 并同北京、昆明、宁波、广州等多个城市地铁公司签订了供货合同。国内地铁拥有各种内燃工程维护车辆数百台, 即将淘汰或更新, 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蓄电池电力工程车主要技术参数:

电流制:DC 750 V或1 500 V;

轨距:1 435 mm;

传动方式:直-交电力传动;

轴式:Bo-Bo;

轮径:840 mm;

轴重:12.5 t;

整备质量:50 t;

最大速度:65 km/h (电网) /40 km/h (蓄电池) ;

起动牵引力:100 k N;

轮周牵引功率:400 k W (电网) /300 k W (蓄电池) ;

蓄电池类型/容量:胶体式酸性/400 Ah;

车钩型式:半自动式车钩;

外形尺寸:15 460 mm×2 780 mm×3 587 mm。

目前, 单纯从采购成本看, 蓄电池电力工程车高于内燃工程车。根据配置容量大小, 蓄电池电力工程车最高600多万元/台, 内燃工程车约350万元/台, 采购成本约高250万元。但全寿命周期成本蓄电池电力工程车远低于内燃工程车。蓄电池电力工程车寿命高达30年, 内燃工程车约15年, 即使按30年计算, 蓄电池电力工程车全寿命周期成本比内燃工程车低600万元, 碳排放降低4 800 t, 且基本没有有害废气排放。

低碳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效益可观, 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低碳技术应用与先进国家相比仍十分落后。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企业, 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有责任和义务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一道加快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世军.一号线列车牵引系统能耗分析报告[R], 2007

[2]Albert Chui.Energy saving opportunities for existing and new railway systems[C].China Modern Rail, 2010

低碳节能建筑材料在装饰中的应用 篇10

前言

低碳节能材料以其自身绿色、环保、无污染等诸多方面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中,在提高了建筑工程整体审美效果的同时,也较好地满足了人们对住房应用的健康、环保的需求。为此,本文以低碳节能建筑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结合其相关特点的基础上,对其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的探析,以期为确保建筑工程满足用户绿色、环保的需求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1.低碳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的特点

同传统的建筑装饰材料相比,低碳节能建筑材料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节约资源,由于对于低碳环保材料而言,其制成原料中很少涉及到自然资源的采集和利用,通过提高废气、废渣等废弃物的使用效率,在确保建筑装饰客观性的同时,促进全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2)绿色健康,对低碳环保建筑装饰材料的原材料进行分析可知,其使用的材料大都为无毒、无害且具有较低废弃物排放量的原料,这使得低碳节能环保材料在加工过程中,有害物质,如甲醛、苯等物质难以参与,大幅降低了装饰材料对人体的危害性,同时,也达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3)使用周期较长,由于低碳节能建筑装饰材料的性能良好,且具有耐腐蚀和坚固耐用等相关方面的特点,这使得其自身的应用通常具有较长的人周期,有效节省了木材和石材等资源。(4)功能性较强,低碳节能装饰材料除了具备上述特点为,还具有灭菌、抗菌以及除臭和防火与隔音效果良好等特点。在对上述低碳节能材料的特点进行分析后,下文则主要对低碳节能环保材料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进行具体探析。

2.低碳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

(1)天然环保材料的应用

天然环保材料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硅藻泥材料的应用,硅藻泥天然环保材料主要包括硅藻泥艺术品挂件、摆件、硅藻泥墙体型材、硅藻乳生态涂料等,是当前国内新兴的一类热门低碳节能材料,其相关产品不仅具有清除甲醛、苯等有害物质的功效,而且还能够防火阻燃和保温除湿,多见于公寓、酒店和亿元的内墙装饰当中。2)新型天然贝壳材料,新型天然贝壳装饰材料是在天然贝壳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制得的,由于贝壳具有无辐射、无污染和不褪色与防水性能好等优点,故其在经过加工后形成的天然贝壳装饰材料也大都保留了原始天然贝壳的特点。此类产品多用于星级酒店以及居家和别墅等,是体现高贵品味和现代化气息的主要标志。3)维图蓝玻璃纤维墙布,此种材料主要是以高质量的玻璃为原料进行生产的,在保留了传统玻璃天然环保特性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其表面的光滑度与平整度。由于此种材料的施工工艺较为简单,且以其为主的墙布外观具有典雅和别致等特点,使其能够将设计师的各种创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从而为建筑物整体营造出了一种浪漫的氛围。

(2)环保装饰材料光触媒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

就现阶段而言,世界纳米科技领域当中应用做广泛的技术便是光触媒技术,基于此种技术而生产的低碳节能型的光触媒建筑装饰产品的应用不仅能够起到彻底杀菌和防臭防污的功效,而且材料的应用也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光触媒技术在低碳节能与室内环保方面的应用必将成为建筑装饰领域中的一个新亮点。

(3)软膜天花在建筑装饰的应用

软膜天花的应用是近年来在商务酒店、酒吧和高档居室等建筑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的低碳节能建筑材料。对软膜天花进行分析可知,其是由高强度的复合材料制成的,不仅解决了传统的格栅式灯具光源直接照射的问题,而且还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以及光源扩散性能,由此,便可根据具体需要创造出柔和的空间环境,并营造出立体化的效果,在充分体现建筑装饰设计师创新思维和设计理念的同时,也较好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4)建筑装饰中柔性外材料的应用

柔性外装饰材料是当前建筑装饰领域极力推广的新型低碳节能产品,其主骨料大都以天然采砂为主,虽然隶属于非高温烧结装饰材料,但却集经济、低碳和环保等特点与一身,不仅具有超薄、超轻以及环保和无危害等特点,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真石质感,价值施工简单,故被广泛应用到建筑装饰的各个领域。

结论

本文通过对低碳节能材料的绿色环保、使用周期长等特点进行分析,从天然环保材料以及光触媒环保材料和软膜天花等低碳型建筑装饰材料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做出了系统探究。研究结果表明,低碳节能建筑材料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能够在节约建筑资源和提高环保效率的同时,满足人们对房屋的各类使用需求,对于促进建筑装饰领域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低碳理念在物流中的应用研究 篇11

关键词:低碳,物流,低碳应用,低碳经济

随着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 “低碳经济”一词频繁地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之中。在当今社会, 为了避免粗放型经济给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不必要的附加成本, 减小外部经济对社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保证人类生存环境良性循环以及全球经济发展平衡, 低碳经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同时, 在低碳经济理念下, 绿色物流业的兴起也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

1 低碳物流的内涵及特征

1.1 低碳物流

服务, 是物流的本质。物流服务的提供商, 为了能够提供消费者其所期望的“物美价廉”式的服务, 所以就要从成本控制着手, 以运作成本的降低、管理水平的提升作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有力筹码。

目前, 国内业界对“低碳物流”还没有特别系统且全面的定义。但就目前来看, 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低碳物流”:第一, 如何减少物流领域二氧化碳的排放;第二, 如何优化物流系统的运作方式。从以上这两点不难看出“低碳物流”的本质特征, 即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途径来实现物流的低污染、节能源、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1.2 低碳物流的特点

1.2.1 以整个物流系统为目标区域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 物流系统包含很多组成要素——物品、物品的正逆向流通、服务人员等。在这些组成部分中, 若每个部分都能实现低碳化应用, 从而也才能实现整个的大物流系统的低碳化运作。而从系统功能构成来看, 包装、物流信息、储存保管、流通加工、运输、装卸搬运、配送等都属于物流系统, 所以这几个方面也就是低碳物流的实现途径。毕竟, 整体最优化的实现是需要在整个系统里去考量的。

1.2.2 以经济的良性、持续、循环发展为最终目标

可以说, 物流的发展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经济的发展水平与物流的体系层次这二者间需要寻求到一个微妙的动态平衡点, 使两者能够同步、均衡发展。由此可见,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物流所扮演的是具有支撑性作用的角色, 可以说, 低碳物流的实现对促进经济良性、持续、循环发展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

2 物流领域中的低碳运用

在2009年国家提出的10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 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其中, 可见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增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年, 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 与会各国都提出了绿色、低碳、环保之类的概念, 而我国在会上更是承诺, 到2020年单位GDP (国内生产总值) 二氧化碳的排放相比2005年要下降40%~45%, 以适应低碳时代的要求, 实现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

2.1 海运——“绿色战役”的打响

海运, 一直是物流的一大承载主体。因此, 关于海运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越来越受到一些环境研究机构和研究学者的关注和研讨, 亦使之成为了当今国际社会的关注热点。在这种趋势下, 海运业及造船业所需要面对的将是更为严峻的形势。针对这一问题, 各国纷纷通过能源利用新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方法, 来打造现代化的安全环保、节能减排的绿色航运业。

2.2 航空——可替代性燃料的应用

面对着日益苛刻的环保标准, 节油被视作为最有效的手段, 但并不是最根本的方法。事实上, 更为根本性的解决方案应该是应用新型可替代燃料。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 航空业在某种程度上讲, 要想先一步抢占竞争高地, 占据更大的优势, 开发新技术便是其可利用的有效手段之一。

2.3 高铁——绿色物流新方向的引导

纵观整个交通体系, 与航空、海运相比, 铁路拥有着大运量和低排放的运能优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铁路运输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高铁的出现, 便是先进技术应用的成果。高铁是一种以清洁能源——电力为驱动的无碳排放的新型交通方式。高铁以其低能耗、科技减排, 成为了物流业低碳环保的典范。因此, 在高铁的设计、建设、施工的每一个环节中, 更加需要贯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指导思想, 使高铁成为引导绿色物流发展的新指向标。

2.4 仓储——低碳园区的打造

在世界产业转移和布局变化的前提下, 我国的仓储业要面对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发展方式转变这一类的问题。面对这一形势, 仓储业可在业务综合化和管理精细化这两点上, 对仓储的加工、配送、客服等方面引入新的管理模式, 从成本控制着手, 提升企业经营的综合性业务比重, 科学合理地布局仓储物流园区, 减少车辆空载, 发展多式联运服务, 打造低碳物流园区。

3 低碳理念应用中的挑战与机遇

3.1 物流中低碳的相关问题

由于现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限制, 使得在实现物流业节能减排这一低碳经济目标的过程中, 仍有诸多的问题需要面对。

首先是政策规划方面, 企业在推进低碳物流的过程中, 当成本控制的企业效益与节能减排的社会效益相左时, 就需要国家制定相关的政策, 采取一定的措施。同时, 整个物流业的低碳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是需要国家从社会发展的大局角度出发, 进行宏观产业布局和微观解决方案这两个方面的规划和调控。其次就是节能减排的推进, 还要面对相关技术创新开发和实际应用推广方面的难题, 这一点就需要企业不断提升自我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

3.2 低碳物流的实现途径

3.2.1 政策法规的建立完善

社会责任的承担和实现, 是需要一定的政策法规作为维护和监督的。对于低碳减排的社会发展新要求, 这就需要国家依据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需求, 制定出相应的政策, 应对各种情况变化和发展问题。同时, 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制度, 如制定森林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 以法律手段为制约, 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投入到低碳物流的自主建设中。

3.2.2 低碳理念的普及推广

意识决定行动, 要想获得节能减排、低碳物流的社会效益, 就必须获得公众对低碳概念的认可和支持。只有当公众有了低碳生活的环保意识, 明白了低碳生活的重要性, 才能对低碳物流的推进起到更好的促动作用。而要向公众普及低碳这一理念, 除了可以通过国民素质教育的途径, 还可以借助于一些大众传播媒体, 如一些宣传短片、公益广告、互动媒介等。

3.2.3 低碳技术的开发应用

当前我国社会, 正处于经济结构优化下的快速发展时期, 为了推进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已成为了发展的重要课题。为更好地推进低碳物流的实现, 就必须去开发新型的低碳技术。企业可以结合清洁能源知识, 运用节能减排创新思维, 自主研发出新型、使用的核心低碳能源利用技术, 并通过相关产业体系积极应用, 最终实现低碳物流的愿景。

参考文献

[1]陶倩.低碳物流萌动[J].物流技术与应用, 2009.

[2]厉以宁.中国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3]郝渊晓.现代物流技术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2.

上一篇:投资决策下一篇:预警预控系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