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创意源于生活(共12篇)
广告创意源于生活 篇1
摘要:艺术设计的核心是创意, 而创意是思维的创新。思维创新不能是天马行空, 创新思维是一个收集、积累、删选、再创新 (蜕变) 的复杂过程, 这个过程是必须建立在特定的生活空间中, 脱离了生活的背景空间, 创新思维过程
源关键词也变得空虚:, 艺术设计缺乏生活;源化、于生活人性化;。创新思维
管是谈到门类、作品或者是设计师都脱离不了设计的创意来源、构思。不论是何种门类的设计, 设计的创意和构思的来源都是相通的, 来源与生活, 尽管设计作品不尽相同, 只因为成︱︱︱活的艺术设计在不同是时代背景下就设计作品的设计师都生活在不同背, 景都下有的属环于境当中个。时代的艺
术特点, 自然设计师的创意思维来源就符合当个时代的生活背景, 正能体现一定时期人们的审美意识、伦理道德、历史文化和情感等精神因素, 艺术设计来源于生活, 生活又直接影响着艺术设计;人类的一定意识、情感、文化等精神因素, 又需借助于一定形式来表达, 作为人类生活方式载体的艺术设计必然承担了一部分对人类精神的承载和表达功能。艺术设计是
艺设
术计脱离设计的人是生活和人的统一, 同样不存在的两者相辅相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完全脱离了人的设, 艺术设计计和完全
设
来源于生活, 生活直接作用于人们的设计, 而艺术设计的核心是创意, 也可以直接认为创意来源于生活, 生活作用于设计创意思维的形成。如何从生活中发掘提炼设计创意思维, 笔者从
计一以下三个、方面来思考艺术设计中的。创意素材从生活发掘
中首先, 头脑中贮存大量与设计门类、设计主题相符的素材, 是构成创意思维的基础。纷繁复杂的生活信息对于艺术设计来说, 有很大的影响, 它能开拓设计师的思路, 启发设计思创维累。、删这在选样生、再看活创来中新, , 艺任的术何过设事程计物中创想完意为成思设。维离开计所用, 了生活就需要, 就会变得狭窄将素材收集积意设了。计的源泉因为生活。设计师如果在是创新的基础, 生活中不注重观察大量信息的存贮积、积累知识累是进行艺, 就术
来源
无法拓宽创新思路。因此, 在设计中, 设计师应该去体验生活、积累生活经验, 从生活中去寻找素材。其次, 要有将素材再创新的思维能力。有大量的素材, 如果不会取舍和巧妙运用的话, 这些素材就没有价值可言。比如当你在使用筷子的时候, 看到筷子用来夹、拣、挑等解决吃饭问题的时候, 是否可以在设计中把筷子联想成是两条平行线, 是和平共处的象征, 是成
的浙双成对的化身呢?这就是生活素材有了蜕变的适用能力。设计师要学会独立去考虑, 去联想, 把创思思维彻底的打开, 大胆思欢我江陈的想象二, 、们看到大形胆色的各, 很多设异计的。人为了让自己的创意生活素材形成生活化、之泉滔滔不竭人性化的原创, 大都设计考祁书艳案保存, 着大批广告的书籍和商业杂志这在一定意义上能启发设计者挖、掘大画册, 量的创意或是一大, 运用一些堆设计档
具有艺术特色的处理方法来融入自己的设计。这又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不断寻求探索的过程, 有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借鉴的好处虽然可圈可点, 但是对于以时代信息为主的日新月异的艺术设计来讲, 挪用和抄袭的东西已经不具任何价值。艺术设计的本意应是个人的想象创意, 既然已经积累大量的素材, 就要学会使素材变为有意义的设计。技法的沿袭和借鉴故然可取, 但作为艺术设计本身来说, 就是要标新立异。因此, 提倡原创设计是非常重要的。首先, 创新需要在学习和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初学设计的时候, 总有一个继承的过程, 慢慢从中学会各种表现的方法。但是一味继承就变得无味了, 艺术设计之所以有沿袭和继承的过程, 正是为了以后的创造, 在积累的基础上运用创新思维进行设计, 最终的结果就是产生质的飞跃。所以, 我们应该大胆的去想象创意, 在已有作品上吸取精华, 努力开拓思维, 用自己在生活中的体验融入设计, 寻求引起观赏者的共鸣。
其次, 主动的去寻找素材, 以求设计的创新性。在艺术设计中, 创意作为一个“自由创想”的过程, 常常会受到外部信息知识的充实, 所以, 设计师在搜索知识的时候, 就不该停在固定信息或是以固定的方式去寻找, 应该拓宽路子。当你发现生活中新鲜的素材时, 就要学会挖掘和剖析, 然后引发成为设计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东西。比如生活中使用的筷子和铅笔, 在形态上都是长条形的, 两者引喻的就是温饱和教育。在主题为温饱与教育的设计中, 就能以筷子和铅笔来做文章, 将筷子的一头换成铅笔, 铅笔和筷子就成为一个整体, 简单明了的指出, 教育与温饱同样重要, 知识好比精神粮食, 在解决温饱的同时也要扫除文盲的存在。
再次, 学会换个角度去思考, 将原有素材作理解上的转变, 作思维上的巧妙运用。这是体现设计者的领悟性与创新性能力。
三、生活是检验艺术设计创意的筛网
艺术设计受时代观念、审美观念和社会需要影响, 它是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 生活给设计提供素材, 设计又为生活而设计。好的设计会为生活所容纳、所流行;相反没有新意的设计自然会被社会淘汰。艺术设计要以人为本, 对“人———空间——环境”的关系进行科学化、艺术化的设计处理。比如平面设计, 是人类对二维空间中视觉图形传达的高要求设计活动, 它需要在平面的二维空间中展示或传达设计师对所展示和传达内容的艺术升华和内心情感, 使原有的简单的二维空间展现出有艺术性、有人文情感的图形甚至是非同一般的三维图形, 将生活中想达到、难以达到的情感寄托于平面设计中。
再比如室内设计, 作为人类创造和提高自己生存环境质量的活动, 首先, 室内空间环境要具有观赏愉悦性和文化内涵, 使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缺少人性关怀的人, 在生活上、精神上得到暂时平衡, 即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高科技和人性感情挖掘问题, 这是物质方面与精神方面、科学性与艺术性、生理要求与心理要求之间的相互平衡。因此, 艺术设计要贴进时代、贴近生活、贴近人心。
综上所述, 艺术设计与生活是离不开的, 艺术设计促进人类的生活质量, 它的根本意义在于人类美好的生活。最朴实、最有创意的设计往往都来自生活, 创意、灵感都不是天生的, 只有深入生活, 了解生活, 观察生活, 博览群书, 日积月累到一定的程度, 才有可能给人以出其不意的惊喜。因此, 艺术设计源于生活, 设计与生活息息相关, 作设计必须也要把它放置到生活中来实施, 最终达到作好设计的目的。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大红鹰学院)
摘要:艺术设计的核心是创意, 而创意是思维的创新。思维创新不能是天马行空, 创新思维是一个收集、积累、删选、再创新 (蜕变) 的复杂过程, 这个过程是必须建立在特定的生活空间中, 脱离了生活的背景空间, 创新思维过程也变得空虚, 缺乏生活化、人性化。
关键词:艺术设计,源于生活,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林家阳.图形创意[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2.
[2]林家阳.设计创新与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
[3]杨雁斌.创新思维法[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广告创意源于生活 篇2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同时也就不可避免的成为语文学科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课程标准》提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可以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这对高中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也是作文教学中必须把握的一个重要目标。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充实,才会表达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不难看出新课标指明了在作文教学中仍然要坚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道路。因此,本人认为在写作中学生应该继续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走进社会采搜集属于自己的写作素材,并加以整理,然后充实到写作内容中,再现真实的生活、真实的自然,写出富有个性的新作文、好作文。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平时搜集一些有益的写作素材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走进生活,再现自我,搜集写作素材的源泉
《课程标准》强调写作中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生活中一次匆匆的见面、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句含蓄深刻的话语、一次难忘的经历就如一朵朵小小的浪花,它能激起我们深深的回味,久久的沉思。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写作素材的主要来源,离不开生活实践,离不开观察体验,只要你抓住这短短的一瞬间,就能让它成为永久的回忆。如:高一新生刚进入职高校园就迎来了军训,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以事先安排以“军训”为话题的作文,并引导学生从军训生活的实际出发,善于发现军训生活的闪光点,花点时间去搜集身边的点点滴滴。相信多数学生都会有话可说,有感而言的。
二、走进自然,亲身体验,丰富写作素材之源泉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自古以来,人与自然就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和开发。农村山区有自己得天独厚的重中之重自然资源,那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是作文教学重要的校外课程资源。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走进自然,去发现自然的美,去享受自然的美。
三、走进社会,参加实践活动,不断充实写作素材之源泉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职高学生本身的特点就是毕业后将走向社会,成为服务社会的技能型人才。由此,笔者在教学中启发他们在和社会接触中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搜集写作素材。也可以从所学专业特点出发,关注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多看看新闻(学校每间教室都已安装电视机及相关网线),积极参加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中有五个单元的作文教学要求与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息息相关:第一单元的口头作文是“一个环境优美的社区(村镇)”;第二单元的自由写作是“社会见闻”;第四单元的口头作文是“我敬佩的一个创业者”;第五单元的自由写作是“事件通讯”;第六单元的口头作文是“超市见闻”。教学时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搜集与社会生活有关的人和事的素材,同学们走出家门、校门,就会留意发生在身边的、周边的以及国家的人和事,也搜集了很多相关的素材。
四、走进图书室,走进网络,畅游知识海洋,探寻写作素材的新源泉
在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的进程中还强调了利用图书室、网络资源的重要性,这是新形势下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搜集写作素材的资料库。笔者每学期都要求学生到学校图书室借阅相关书籍并坚持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随着学生课外阅读量的逐渐增加,学生的阅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搜集的写作素材在题材时更加广泛。但部分学生到图书室只顾求多,抄一些没有质量的资料“滥竽充数”,到永的时候不一定那得出来,这是搜集素材的误区。笔者发现后及时引导学生制定“一周一素材”的计划。这样一来搜集素材的路子有多选到精选,使搜集到素材内涵丰富,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近几年来,国家逐步重视职业教育,学校的硬件设施不断改善。目前学校每个教室都安装多媒体教学设施,教师也人手配备笔记本电脑,自己动手制作一些课件,这给学校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仅要主动学习网络信息技术,而且要组织学生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一些写作需要的素材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获得,如:图片、音频、视频等,这些素材非常直观,学生看了印象深刻。现代网络技术的合理运用不仅为写作找到了新的素材而且对语文整体教学都帮助很大,我愿意和学生一道乘坐这辆时代的快车,积极探寻写作素材的新源泉。
搜集写作素材是写作的重要源泉,而整理写作素材是关键的一个环节。不然学生搜集到的素材是零乱的,到用的时候就不知道从何下手了。从高一开始我指导学生采用一些科学合理的方法整理素材。方法可以因人而异,可以是小册子的方式一册一类;也可以是一学期一册。每册还应注明类别,如生活篇、自然篇、社会篇、时政篇、名著名人篇、心得篇等等。通过分类整理,学生将搜集的素材从新梳理一遍,同类素材可以好中挑好,达到优选、精选的目的,也使得到的知识系统化,合理运用。在这个过程中还能激发学生写作的灵感,使学生在写作中做到胸有成竹,运用自如。
天梭 非凡创意 源于传统 篇3
2008年,是天梭大手笔的一年。设计、时尚的元素在男、女腕表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饱满、细腻的风格表现得恰到好处。不断进行自我挑战,这是天梭对自己的承诺,也是品牌一直传达给世界的精神。
创新的传统
革新,在天梭的发展史里是一个关键词。1930年,世界第一枚防磁手表;1953年,世界第一枚可以看24个时区的航行手表;1985年,世界第一枚取自阿尔卑斯山的岩石表壳手表;1988年,世界首创以木头作为材质……从1853年到2007年,天梭这样的革新一共有21项。2008年,天梭继续用革新述说时间,推出时尚、运动、科技、怀旧四大系列16款男、女腕表。
非凡创意,源于传统。天梭在创新与设计的鲜明主张彻响腕表界的2008年,以创新的大家风范奉献出一份光彩夺目的画卷。在各大系列中孕育的创新元素源于传统,也指向未来。
女款 技与美的平衡
在奢华艳丽中融合简约前卫,在小巧中做大胆的处理,将白色与黑色风情演绎,天梭的秀婷系列、润婷系列、天慕系列女性、以及为代言大使——美国印地赛车(Indycar?)首位女车手丹妮卡·帕特里克推出的娉驰100系列限量版,在设计和女性精神上注入了全新的诠释与解读。激情中不乏优雅、刚毅不乏柔美,2008年天梭为女性腕表世界贡献了技与美平衡而来的完美价值。
男款 竞速无限
数学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 篇4
一、源于生活, 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使学生保持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因此, 我们的教学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 使学生高高兴兴地致力于学习。
数学离不开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 以教材为版本, 注重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如教学“认位置”, 以学生眼前的教室为情境,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观察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位置关系的场景, 让学生在从指定观察到自由观察、换位观察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使他们不光会表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还能感受到物体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从而使学习变成一种互动、主动的探索过程。例如教学“比一比”通过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蓝猫邀请大家参观客厅来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发现猫大哥客厅里的数学秘密, 学生兴趣高涨。
又例如教学“统计”, 借助媒体播奥运会颁奖的情境, 并以此为线索展开学习活动,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让数学回到生活中去
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 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 学生只有在生活中运用数学, 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学习水平。
如在教学“比一比”时, 通过教室周围的物体长短高矮的比较, 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
如在学习“认位置”后, 回家观察一下自己的卧室, 并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一下卧室内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然后说给爸爸妈妈听。观察一下自家房屋周围、村庄周围都有些什么, 到学校后和小伙伴交流。
又如在学习了“统计”后, 问学生你们准备统计什么?这一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解决了身边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之一。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 篇5
教学内容与目标:
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欣赏艺术作品。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使学生理解艺术创作的内容与技法都源于生活,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作品及其艺术形象是高于生活的。(2)难点:以美术作品作为切入点,使学生理解。教学方法:启示法、演示法、观察法
教具:图片、教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欣赏动画片片段:喜洋洋与灰太狼
2、思考比较:动画片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形象与生活中羊与狼的异同
3、点出本课重点:艺术 生活
这说明艺术创造和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今天来学习《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二、欣赏国画作品《虾》(齐白石)
1、齐白石简介: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家,他在诗、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成就。他作画反对拘泥于形似,主张形神兼备。他认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都不可取。
2、齐白石画的虾与真虾有什么不同?
真虾的眼睛看上去是一个小点,他却以浓墨横笔将虾眼画的非常突出,显得极为精神;真虾的腿有很多,他删繁就简,仅画五条,就显得多而生动。所以他画的虾,既让人感到虾是充满生命力的,又让人体会到苍劲有力的笔法和浓淡干湿变化的墨色的艺术美感。
齐白石的作品之所以打动人,更在于寓于形象之中的情--充溢的诗意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也诱导、激发着人们对生活的爱。
3、他画的虾表现了什么样的美感? 写神的美,墨色的美
三、油画作品《开国大典》(1)播放《开国大典》影片片段。
(2)展示关于《开国大典》的油画作品和摄影作品各一张。(教材P4)
油画作品:这是一幅深为群众欢迎的革命历史画。画宽4.05米,高2.3米,油画。1952年至1953年作,现藏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3)画家运用了哪些美术手法更集中更典型表现了开国大典这一历史事件?
油画《开国大典》艺术处理方法: 用油画表现手法,强调了空间感;
拉开了毛主席与各位首长的距离,人群、扶栏的透视线与灯穗方向引向毛主席,突出了毛主席的中心位置;
减少了近处的柱廊,抬高了灯笼,看到广场上的群众、红旗,烘
托出隆重热烈的庆典氛围;
蓝天、白云、红灯、红柱,色彩鲜艳明快;
主席台上的菊花表现出“十一”正值金秋丰收季节。
四、凡高的油画【向日葵】
他内心充满激情地去画那些面朝太阳而生的花朵.花蕊画得火红火红, 就像一团炽热的火球;黄色的花瓣就像太阳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一般.画家用奔放不羁、大胆泼辣的笔触,仿佛使其中的每一朵向日葵都获得了强烈的生命力。由此可见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五、美术作品创作的表现形式
再现性:以真实地表现客观世界为目的,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是逼真写实的。
图例:油画《父亲》(罗中立)、油画《泉》(俄)(普拉斯托夫)
表现性:以客观对象为媒介,重在表达作者的精神和内心情感,画面的艺术表现形式或以夸张、变形处理,或以荒诞的组合,创造一个新的艺术世界。
图例:油画《开花的苹果树》《灰色的树》《红树》(荷兰)(蒙得里安)、中国画《松魂》(吴冠中)
4、以长城题材绘画作品为例,让学生以前面所学知识分析新作品,并尝试迁延到更广泛的艺术领域。用课件展示表现长城题材的其他艺术形式。
六、课堂总结: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
1、结合课件讲述名家对“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论述
“艺术来源于生活,可是,它并不是生活的翻版和备份,而是生活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是典型生活的艺术化处理。艺术作品比普通的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具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毛泽东
2、师生共同总结“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同时课件映示“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图”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生活给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和灵感,使艺术家发现了美。生活还给予艺术家以激情,使艺术家凭着感悟创造美。然后他们以各种艺术手段为媒介,再现或表现美。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由此而来。
七、结束语:
“生活中处处都有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就让我们擦亮眼睛,到生活中去发现美,用我们的心去体验美,为我们的生活创造美,然后---起享受美吧!
八、课后拓展
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篇6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价值
常规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往往只关注数学知识与解题技能的传授,很少注意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哪些联系,导致学生成为做题的机器,走出课堂就感受不到数学的存在,遇到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也不会解决。针对这一不良现状,身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在讲课过程中必须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以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并感受到它的真正魅力
所在。
如何有效地在生活中挖掘资源,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需要探讨的问题。我们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用数学的方法去思考,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下面,我就从挖掘生活资源、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这三方面对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进行详细阐述。
一、充分挖掘生活资源,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构建数学知识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数学信息,它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来自生活、回归生活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因此,身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时刻观察我们身边与数学知识相关的事物及现象,将其积累成丰富的素材,然后在课堂上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性使用,这样,我们的数学教学就不会是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且枯燥乏味的说教,而是变得具有趣味性和生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我们应充分利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资源,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和实例中构建数学知识。
比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负数”这部分内容时,上课伊始,我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你们平日在家里看电视时,都跟着爸爸妈妈看过天气预报吧,现在呢,老师就为大家播放一段天气预报录音(据福建气象台的预报,今天白天天气晴朗,气温在-3℃到
-6℃之间,今晚起将受强冷空气影响,气温将大幅下降,请广大市民做好御寒准备)。”然后,我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出示了气象台的课件,并将显示温度进行了扩大,让学生意识到,我们平日所讲的气温中藏有负数,从而让他们对负数的概念有初步感知,并对温度计有进一步认识。这样,我利用学生每天都会感受和面对的生活话题——气温变化入手,吸引了学生的广泛参与,学生也能在熟悉的场景和经验中构建数学知识,同时为我们接下来教学活动的进行做好了铺垫。
二、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数学实践活动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活动过程。再小的活动都不可能一下子完成。的确,我们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此才能彰显出数学的真正价值和魅力。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在教给学生一定数学知识和技能后,应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与生活知识背景相关的数学实践活动,以让学生深刻体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乐趣,并逐渐培养他们用数学观点观察和认识生活现象的习惯。
比如,在学习了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内容后,我把学生带到了学校新建的体育馆内,告知了他们体育馆长、宽、高的相关数据,然后说道:“这个体育馆要把四个面刷成蓝色,现在就请你们利用刚才我告诉你们的数据,帮粉刷工计算一下,需要刷油漆的面积一共多少平方米。”听罢,班里学生都积极行动了起来,显得十分投入,不一会儿,他们就利用所学知识计算出了需要粉刷墙壁的面积。这样,我通过开展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
效果。
三、创设生活教学情境,促进数学问题的生活化
教学情境,即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氛围或场所,它能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使数学教学回归生活,所设计的教学情节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和经验中引出数学问题,从而促进数学问题的生活化,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
比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这一单元教学内容时,我为学生创设了如下生活式教学情境:上课开始后,我对班里学生说:“同学们,你们平时在玩下象棋、跳皮筋、踢足球这些游戏时,使用什么方法决定谁先来?”同学们纷纷答道:“划拳、抛硬币、掷筛子……”“看来你们的方法真实多种多样啊,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你们这些决定谁先玩的方式到底公不公平?”这时学生们你看我、我看你,都陷入了思考状。于是,我抓住这个时机,继续说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会告诉你们这个问题的答案,大家想不想学啊?”“想!”学生声音响亮且异口同声地答道。这样,我依据具体教学内容,创设了与学生生活实际背景相关的教学情境,拉近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知产生了亲切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会以最饱满的情绪和热情投入,有利于我们获得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始终遵循“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这一基本教学理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使学生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以让他们真正喜欢上数学、爱上数学!
参考文献:
[1]朱国锋.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实践[J].数学教学通讯,2013(8).
[2]陈延华.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的构建策略探析[J].新课程:小学,2013(8).
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篇7
湖北省教研室的胡明教授在谈到品德培养回归生活时曾说过:“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形成和发展人的德性,品德培养遵循的是生活逻辑,品德课与生活课的结合为学生开通了生活渠道,有助于加强品德的培养。”品德与生活课程就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按照“三条轴线”(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和“四个方面”(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这个基本框架,确定了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教材又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选取了一些与儿童生活特别贴近的内容,作为主题活动或游戏,目的就是通过源于生活的学习活动来指导学生今后的生活。作为品德与生活课教师,应该充分把握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取向,弄清教材的编排意图,充分利用“源于生活”的教材及其他课程资源,达到“服务于生活”的教育目标。
首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内容,组织好主题活动,指导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如,在教学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5课《早早起,上学去》的“上学路上”这一主题活动时,为了教给学生安全生活的常识,就要根据教材的安排,通过认识交通安全标志,明确交通规则等活动,教会需要从马路或街道行走的同学,安全经过马路或街道,就算是山区孩子,上学放学不经过马路或街道,平时和今后进了城,也要经过马路或街道,现在用“源于生活”的主题活动,为当前或以后的实际生活———安全经过马路、街道服务。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关于教学活动的建议中指出:“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要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 这样就为教师甚至是学生充分利用真正贴近儿童现实生活的课程资源开展教学活动,以指导学生急需的生活方法,在一次品德与生活优质课赛讲中,我看到一位老师讲的也是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5课《早早起,上学去》这一课的“上学路上”这一主题活动,这位老师根据本校学生上学路上的实际,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上学路上要经过一条小河,并且这天涨水了,河里的石墩被水淹没了,咋办?要同学们想出最好的办法,有同学说:“回去,今天只好不上学了!”有同学说:“我们把鞋子脱了过河。”也有的同学说:“我请住在小河附近的叔叔背我过河。”……同学们的办法可真不少。这位老师还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一个小同学上学,走到一户人家跟前,突然窜出一条厉害的大狗,情急之下,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大人教过的主意为这个小同学解起了难,同样是办法多多。正是这样的教育内容,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后的实际生活又常常会遇到,所以,同学们都能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积极地想出最好的办法,活动非常成功,教育实效倍增。这样真正体现了品德培养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课“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精心组织操作性、游戏性强的主题活动,或者带领学生参加实践体验活动,也十分有利于把品德培养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指导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达到“服务于生活”的目标。
摘要:对了解决教学脱节的现状,提倡生活化教育,以使品德与生活课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习作源于生活 篇8
1.观察生活,积累习作素材
生活是作文素材的摇篮,观察生活就是把我们生活中的素材变成文章的桥梁。要使学生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就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做生活的有心人。倘若无心,也会犹如过眼云烟,任其聚散而无所获,写起作文来只会泛泛而谈。如让学生以“秋天”为题作文,虽然题目所需的素材学生非常熟悉,但大多数同学的习作只是一般化:秋天到了,树叶黄了,草地黄了,小燕子飞向南方去了,等等。没有个性,没有特点。如果教师通过主动引导学生观察初秋、中秋、深秋同一季节不同时期的各种动植物的变化特点,感受体验气候的变化规律,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述,学生再写“秋天”也就言之有物,生动具体了。
小学生好奇心强,对事物敏感,对他们不了解的事物都感兴趣,常常要打破砂锅问到底,这就是儿童思维上的特点。直观、具体的事物,生动活泼的目标,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对象,最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教师应善于针对这些特点,给他们提示一些具体的观察范围。为取得好的观察效果,观察前,教师应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指导观察方向。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自觉地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中他们所能理解的事物。如:日出与日落、下雨与下雪的景象的区别,鸡、鸭、猫等小动物生活习性的不同,花草树木各自的特征,同学受表扬或挨批评后表情的差异等,从事物的不同点着手,培养训练。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而且可使学生更加热爱丰富多彩的生活,还可以发现习作的素材。
此外,我们还应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比如有按顺序进行观察;抓住重点和特点进行观察;边观察边想象,把观察和想象结合起来:边观察边思考,并把两者结合起来。
2.感受生活,丰富习作内容
要使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丰富的写作素材,老师就应引导他们认识生活、熟悉生活、参与生活、感受生活。为此,教学中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他们接触大自然,接触大社会。
(1)引导型的活动。这种活动是由教师精心设计,有明确的目标,有详细的计划,有特定的内容。这类活动的组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是孩子们内心所企盼的或使他们兴奋不已的活动。这就需要老师精心设计。
对于小学生来讲,听故事、讲故事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老师如果以故事会的形式,让同学们从自己和老师、同学、亲人、邻居之间发生的事例中选出一件来讲,可以是有趣的、高兴的、伤心的、后悔的、感人的,等等,要求把过程讲清楚,情节讲具体,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学生兴趣盎然,讲得津津有味,故事会一定会开得很热闹。这时,老师再要求学生把这些小故事写成文章,并出示训练要求,学生写起来就轻松多了。
(2)参与性的活动。这种活动主要是指积极参与公益性劳动和社会实践性的活动。可由教师指导、帮助,甚至和学生一起策划,但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生活,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同情心和主人翁意识。
如一位同学写的《植树》一文里有这样一段:“今天参加植树的有老师、同学、干部,还有些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只见一位头发花白的爷爷挖好一个树坑,一位老奶奶笑盈盈地拿着一颗树苗,像呵护自己的儿孙一样轻轻地把它放在坑里,然后填上土。看着在风中摇晃的小树苗,两位老人欣慰地笑着,似乎看到了未来,看到了希望……”参与了社会活动,就会使学生得到许多灵感和启示,从而为写出好文章打下基础。
(3)自主型的活动。这种活动是指学生自发的、独立的活动,有较大的随意性,但却是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发挥的最好办法,是使他们的好奇心得以满足的十分重要的一种活动。教师和学校以及家长都应给孩子们从事这种活动的机会,满足他们想独立做事,显示他们个性能力的愿望。对学生这种自主型的活动,既要放手,又要引导,鼓励其探索、发现、创造。
3.积累生活,鼓励自主习作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选材,自由拟题,自由构想,自由表达。我曾经在指导学生写《手》一文时,刚开始,学生满脸的惊奇与困惑。我就顺势启发:“手,在大家眼里太熟悉,太普通了,我们天天用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你们可以想象,这是一双特殊的手。它可以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或一段不平常的经历,还可能象征和预示着什么。面对一双手,你会想到些什么呢?”老师的导语把同学们带到了一个无限遐想的空间,学生尽其所想,畅所欲言,作文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就此我出示作文要求:1以“手”为素材,把想说的心里话,想要抒发的情感用作文的形式写出来;2自由命题、选材、构思,展开合理的想象,用喜欢的方式表达。这样的要求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没有约束、没有框架,使学生真正做到了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总之,习作教学也要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强化能力培养”这个主题,不断努力,不断创新,从生活需要入手,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倡自主学习,综合提高写作能力。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我们在写作教学中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德育源于生活 篇9
一、德育源于家庭生活
家庭是学生德育起源地。学生从出生那天起, 就在父母的抚育下、陪伴下成长。他们每天在小屋内、庭院里玩耍的同时, 也在观察着父母的言行, 逐渐学会接人待物, 学会生存。一名深谙教育的家长, 应当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深思熟虑。一是自己的言行要在法律的框架内, 要在道德的规范里, 否则就是不称职的家长。很难想象, 一个几次因各种罪名锒铛入狱的父亲对自己孩子的心灵没有造成一丝污染;也很难想象, 一个完全没有道德意识的母亲对自己的孩子没有一点儿影响。正所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这话一点儿也不假。这就要求做父母的, 每说一句话, 每做一件事都要替孩子着想, 不能什么都不顾, 我行我素, 独往独来。有孩子在场时, 所说的话一定要经过大脑过滤, 觉得说出来不会对孩子有任何副作用的情况下, 才可吐出, 不然坚决不说出口。有孩子在场时, 父母所做的每一件事, 都要考虑会不会让孩子模仿, 如果有模仿的可能要坚决回避, 不能让孩子的心灵受到污染。二是家长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孩子的卧室在装修时一定要考虑它的教育意义, 要让卧室的每个墙壁都会说话。如在墙壁上悬挂中华优秀人物画像, 也可以是文化名人的言论, 让学生这些画像、这些言论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在室内某个显著的位置插个国旗, 从小培养其爱国意识;在室内设置长辈专用工具区, 如给爷爷、奶奶捶背用的工具、给父母洗脚用的盆子等, 这些东西放在孩子卧室内, 时刻提醒孩子不能忘记孝敬长辈;社会上一些有意义的公益活动一定要带着孩子去参加, 培养孩子的爱心等。三是家庭要有奖惩机制。发现孩子某一方面做得好, 一定要给予奖励。家长的奖励可以是口头上的, 也是可以是物质上的。如发现孩子捡到东西主动跟家长说, 并建议家长归还主人时, 家长要及时表扬, 肯定其做法, 同时把家长进一步的期盼说给孩子听, 这样孩子就会不断巩固自己的好品质;孩子用自己积攒的零用钱为爷爷、奶奶买好吃的, 父母看到了, 不要无动于衷, 在老人家过生日时, 搞个仪式, 当着大家的面给孩子物质奖励。这样孩子就会铭记于心, 并下决心把自己的善举发扬光大。四是家长要引导孩子多接近那些品质优良的孩子。正所谓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常跟品质优良的孩子在一起, 一定会受到其感染, 于无声中具备了同样的品质, 这种教育和感化的作用是很明显的。
二、德育源于学校生活
学校是学生德育的主阵地。在这里, 可以通过课堂上的学科渗透, 还可以通过各项活动等对学生进行德育。德育也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把德育排在首位。一是学校可以通过课堂对学生进行德育。新课标, 在教育目标上确立了“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的三维目标, 其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说到底是课堂上的德育目标。教师每备一节课都要融入这三维目标, 每上一节课都要把三维目标落到实处。这就克服了从前那种把德育与课堂教学游离开来的做法。从前要求教师进行学科渗透, 可大家往往流于形式, 有的老师在有的课堂上恰巧能有渗透, 带上几句不疼不痒的话。但大多数教师在更多的课堂上都没有涉及德育。如今从课程的角度硬性做了要求, 使课堂上的德育变得实实在在了。二是抓住活动这一载体, 对学生进行德育。学校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的组织有团委、大队部、中队委、班委会等。团委和大队部在设计活动时, 常常是为了贯彻上级文件精神, 针对的往往是一些学生们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 体现社会的价值取向。如“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还有团委在全校团员青年中开展助残活动, 号召广大团员青年献爱心等。而班委会、中队委组织的活动, 往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如针对学生纪律涣散, 使自己班级连续几周没有被评上红旗班的问题, 组织学生召开以“班荣我荣”为主题的中队会, 让学生广泛参与, 特别是安排那些纪律标兵和平时纪律涣散的学生在中队会上发言, 发挥榜样的作用, 让纪律稍差的学生自我醒悟, 主动改过。针对学生说谎话的问题, 召开以“要做诚实的孩子”为主题的中队会, 对学生在会上发言的角度进行规范, 有的从诚实的好处谈起, 例举正面事实, 给学生正能量;有的从不诚实的坏处入手, 例举反面事实, 让学生在对反面教材的批驳中受到教育。针对学生缺少爱心, 班委会可组织班级全体同学为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庆贺生日”, 哪个留守儿童过生日就在班里为其庆贺生日, 这样就会把爱传播开来, 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班级大家庭的温暖, 同时也让其他人受到教育, 增添爱心。
三、德育源于社会生活
文贵真实源于生活 篇10
一、享受信手拈来的惬意
1.在生活中寻找资源。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要让学生洞察社会,有感而发,让他们亲自观察、体验。比如,感受节日的气氛,观察父母的一天,揣摩他们的内心世界,去集市感受诚实与欺诈,观察人物的语言与体味其内心,帮父母洗一次脚,喂一次小动物等等,有了亲身体会,学生才有话可说。
2.在大自然中寻找资源。
大自然中有取之不尽的宝贵资源,学生要亲近大自然,积极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组织学生看日出、日落、雨后彩虹,看蚂蚁搬家,观察雨雪,这样学生的作文才能真情流露。
3.课外活动中寻找资源。
体育课是孩子们的最爱,极具趣味性、启发性、实用性。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同学、老师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这样写出的作文才有真实感。
二、拓宽视野
要求学生每天静心思考今天观察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新鲜事是什么,汲取营养,要求每天看新闻,认识大千世界,明辨是非,引导全面看问题,练习写笔记。
三、重视积累,丰富语言
口语交际训练,每周一节,可以单人单讲,也可以小组对话,可以侃新闻,论生活,实话实说,自由表达,让学生独具慧眼,学会关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写作打下基础。
四、从优秀中捕捉灵感
高明的老师会为学生提供作文素材,拿孩子的文章感动孩子,拿孩子灵性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觉去感悟孩子。
读了一篇《寻人启事》,是以启示的格式寻找“秋天”。我的学生便开始了寻夏春冬的旅程。这么巧妙的思路当然要借来一用,例如:
寻人启事
姓名:夏天
绰号:夏姑娘夏姐姐
寻找原因:想念
特征一:热情似火
特征二:绿树阴阴
特征三:荷香淡淡
丢失地点:可能在公园,可能在田野,可能在河边
暑假里,我们天天见面,现在怎么没影了,真奇怪,如果你见到她,请她和我联系。
孩子们的想象力会不断地给我们惊喜,高明的老师会带着学生从优秀中学习,写优秀的文章,做生活的主人。
五、因势利导,优化评价机制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篇11
1设计思想
“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勇于实验、勤于思考”是《新课标》的要求。设计更多的探究性实验不仅符合课标中提出的“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生活实际出发,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以此为基础,以探究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来认识物理现象,认知物理过程,让学生用生活化的语言表述观察到的超、失重现象,探究物理规律,再引导学生将生活语言转化成科学规范的物理语言阐述物理规律。通过实验让学生暴露错误的前概念,理解并掌握物理概念与规律。经过构建从而获得物理知识,形成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避免学生对概念的混淆,教学中不提出“实重”“ 视重”。
2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对“牛顿第二定律”的学习,学生对解决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已有所了解,但对定律的运用还不是很熟练,很难从理论上自主地得到超重、失重现象的运动学特征。学生在学习超重和失重现象时会受到一些前概念的影响,容易把生活中说的有些“超重”与物理学上的超重混为一谈,把物理学上的失重误认为是物体“失去重力”; 容易把超重、失重现象的运动学特征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联系。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理解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和实质。
(2)能运用牛顿笫二、三定律定量分析超重与失重现象。
过程与方法
(1)经过探究实验发现超重、失重现象,通过引导、小组讨论、再实验寻找超重、失重现象的运动学特征。
(2)用科学方法探究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及实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列举一些身边的超重、失重例子和日常的小实验,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知道物理就在身边。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激发成就感;养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习惯;从探究中体验科学之美,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4教学策略与手段
以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现象为切入点,让物理学习更贴近生活,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始让学生利用弹簧秤和钩码自主探究如何测量物体的重力,并让学生明白弹簧秤的读数直接反映的是物体对弹簧秤的拉力;然后让学生“玩一玩”来发现弹簧秤的读数有时不等于物体的重力,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探究物体超重、失重现象的运动学特征。在演示自由下落的可乐瓶没有水柱喷出时,充分挖掘实验的内涵,让学生理解水的喷出是由水的压力引起。
通过放在台秤上的砝码在水平加速运动时读数不变实验,演示和例举一些并非超重、失重实例,如磁铁吸引铁质的砝码弹簧秤读数变大实验,进一步从不同角度让学生理解,物体超重、失重现象的运动学特征是物体有竖直方向的加速度。
课外通过对“超摩擦”“失摩擦” 的研究,帮助学生理解巩固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5课前准备
(1)学生所需器材(四人一组):弹簧秤、砝码
(2)教师所需器材:弹簧秤、砝码、物理支架、小台秤、小车、磁铁、可乐瓶、超重失重演示仪、多媒体投影仪
6教学过程
6.1复习引入
复习牛顿笫二定律的应用,同时为新课教学中对超重与失重的解释做理论储备。
练习:电梯以1.0m/s的速度竖直匀速上升,电梯地板对站在电梯里质量为60kg的人的支持力为________N;如果电梯以0.5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地板对人的支持力又为_______N;(g取 10m/s2)
说明:解题时两个受力分析图(图1)要留在黑板的右上角,为新课教学服务。
6.2新课教学
(实验)探究之一:
(以生活情景的导入,引出物理问题)
请用给定器材(弹簧秤、砝码),设计一个实验,得到砝码的重力大小。
教师将各组学生得到的结论写在黑板上。
问题:1.你看到的弹簧秤读数(直接)表示的是下列哪个力?
A.物体的重力
B.弹簧秤对物体的拉力
C.物体对弹簧秤的拉力
D.手对弹簧秤的拉力
2.请学生讨论后回答:弹簧秤测量物体重力的原理(二力平衡)。
小结: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实验)探究之二:
请同学们用刚才的实验器材“玩一玩”(教师在讲“玩一玩”时,要用体态语言提示学生,手要上下运动),看一看有什么新现象。
学生:读数不稳定,有时候比刚才的读数大,有时候小。
问题:1.你看到的弹簧秤读数表示的是什么力?2.如果用“老经验”看(教师演示,用书挡住上下振动的砝码),你认为物体的“重力”有变化吗?如何变化?3.物体的重力实际上会变化吗?应该是多少?
小结:我们把弹簧秤的读数大于物体的重力的现象,叫做物体的超重现象,这时物体所处的状态称为超重状态;而把弹簧秤的读数小于物体的重力的现象,叫做物体的失重现象,这时物体所处的状态称为失重状态。注意,物体超重与失重时其本身的重力不变。
(实验)探究之三:
请同学们继续刚才的实验,想办法使弹簧秤的读数小于物体的重力。(明确的要求能使学生实验更有目的性,暂时不提失重,可以降低难度,使实验更生活化。)
学生1:让物体下降。
学生2:物体匀速下降时,读数却不变化。
学生3:物体下降时,读数并不都是变小,有时读数也有变大。
学生4:物体上升时,也能看到读数变小。
大家的观察很仔细,请一、二组同学让物体下降,三、四组同学让物体上升,仔细实验,观察弹簧秤的读数小于物体的重力发生在运动的哪个阶段。
小结:(板书)弹簧秤的读数小于物体的重力---物体下降的开始阶段或物体上升结束阶段。
(理论)探究之四:
上述板书是生活化语言,如何转化为简洁的物理语言。
(学生比较容易将“弹簧秤的读数小于物体的重力”,转化为“物体失重”。但后半句语言的转化就有些困难,教师可用下列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启发性问题:1.物体下降、上升是描述哪方面物理问题(运动)2.描述运动可用哪些物理量(时间、位移、速度、加速度)3.用哪个物理量比较容易描述,如何描述。
小结:(板书改为)失重---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图2)
(理论)探究之五:
请你们尝试用牛顿笫二定律解释物体的失重现象。
一、二组同学尝试解释物体减速上升,三、四组同学尝试解释物体加速下降。对有困难的小组,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回顾图1,及如何判断加速度的方向。(投影点评学生的练习:如图3,mg-F=ma,F=mg-ma,拉力小于重力。)
探究之六:
请你们猜想,物体做怎样的运动会处于超重状态,并用实验验证、理论证实。
(实验时,有部分学生发现,摆动物体(圆周运动)时,物体也会处于超重状态,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肯定,并告诉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会得到解释;正是由于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在教学设计时先研究物体的失重。)
小结:(板书)超重---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 F-mg=ma,F=mg+ma,拉力大于重力)(图4)
演示实验1:(选自《中学物理》2006.12.33-34)
将滚摆沿竖直方向向上旋绕,当到达一定高度时,然后让它做自由转动下落运动。滚摆在加速下降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杠杆左端向下倾斜,说明物体发生了失重现象。当滚摆到达最低点时,向下猛减速和向上猛地加速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杠杆左端向上倾斜,说明物体发生了超重现象。当滚摆向上减速运动时,杠杆左端又向下倾斜说明物体发生了失重现象。
(1.观察杠杆的平衡状况,贴近学生对超、失重的真实感受,令学生信服。2.利用不等臂杠杆进行放大,使超、失重现象的展示十分明显和直观。3.借助滚摆,使现象的观察时间较长且超失重过程的转换具有连续性,学生可以连续进行观察。4.利用滚摆,充分展示向下加速、向下减速、向上加速、向上减速四种不同过程所对应的超、失重现象,学生看到了直接的事实,印象深刻,突破教学难点。)
问题:让学生观察板书后问,物体的超、失重是否只决定于物体的速度方向,与速度的变化(加、减速)有无关系。(要让学生充分讨论,小组讨论的结果要向全体同学阐述。)
小结:物体的超、失重,由物体的速度方向及速度的变化共同决定。
探究之七:
看来物体的超、失重现象,与物体速度的关系还相当复杂,能否有更合适的物理量(时间、位移、速度、加速度)表征呢。(小组讨论后学生能解决,教师对有困难小组要引导他们观察黑板上的受力分析图。)
小结:(板书改为)
超重---加速度向上(F-mg=ma,F=mg+ma,拉力大于重力)
失重---加速度向下(mg- F =ma,F=mg-ma,拉力小于重力)
演示实验2:
物体有加速度,但却不发生超、失重现象。(为了强调加速度的方向)
在水平的讲台上放一辆小车,小车上放一小台秤,台秤上放有砝码,让一位学生加速推动小车,同时观察台秤读数的变化,将结果告诉同学。(读数不变)
问题:为什么物体有加速度了,物体怎么还不会超、失重,请认真思考。
小结:物体超、失重时,竖直方向上要有加速度。
演示实验3:完全失重现象
将底部及瓶盖戳有小孔的可乐瓶装满水,让它从高处自由下落,演示水的完全失重现象。
演示这个实验时,教师往往只演示了装满水的可乐瓶静止在手中时,水从小孔中喷出,让它从高处自由下落时水不会流出,从而说明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这时a=g。
这样做的后遗症是,学生不能真正理解失重的本质,往往还认为水不能流出是因为水失去了重力,这样不仅起不到巩固知识反而起反作用。
演示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将底部四周戳上小孔,可以让各个方向的学生看清楚现象。
2.装满水的可乐瓶静止在手中时,反复几次用手指封住、放开瓶盖上的小孔,让学生看清楚水的流动情形,理解水不能流出不是由于没有重力,而是压力不够(大气压)。
3.装满水的可乐瓶静止在手中时,将手指封住瓶盖上的小孔,用另外一只手挤压瓶身,看到水流出,说明了水的流出是由于水的压力作用,并不是水的重力作用。
4. 通过该实验让学生领会:物体的超重(失重)是由于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大于(小于)物体的重力。
小结:(板书改为)
超重---加速度向上(F-mg=ma,F=mg+ma,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
失重---加速度向下(mg- F =ma,F=mg-ma,拉力或支持力小于重力)
完全失重---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mg- F =mg,F=0,拉力或支持力等于零)
练习:
1.某人站在台秤的底板上,当他下蹲的过程中(课后试一试):
A.由于台秤的读数等于人的重力,此人下蹲的过程中他的重力不变,所以台秤的读数也不变
B.此人下蹲的过程中,台秤的底板既受到人的重力,又受到人的下蹲力,所以台秤的读数将增大
C.台秤的读数先增大后减小
D.台秤的读数先减小后增大
2.(回到引入新课时练习)问:电梯以0.5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电梯中的人处于________状态;人在电梯中有时感到电梯地板对人的脚底压力加大这是________现象,这时电梯是在向上做________运动或者是向下做________运动;乘电梯时,有时因为进入的人太多使电梯发出超载的警报声,这是超重现象吗?但有时正常关上门后,(老式)电梯起步时也会发出超载的警报声,这是什么现象,为什么?这种现象还可能发生在什么时候?
[问题研讨]学生课外要思考的问题
引申探究一:将砝码(铁质)挂在弹簧秤上,保持系统静止,这时弹簧秤的读数等于砝码的重力,将磁铁靠近砝码的底端,会发现弹簧秤的读数大于砝码的重力,那么物体是处于超重状态吗?(不是)
引申探究二:用弹簧秤水平匀速拉动物体时,弹簧秤的读数等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如果水平拉动物体时,弹簧秤的读数大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我们假设称它为超摩擦现象,那么什么情况下会发生超摩擦现象,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失摩擦现象。请同学们先进行猜测,然后设计一个实验验证。
板书设计
超重与失重
物体:超重---加速度向上
(F-mg=ma,F=mg+ma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
失重---加速度向下
(mg- F =ma,F=mg-ma拉力或支持力小于重力)
完全失重---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mg- F =mg,F=0拉力或支持力等于零)
7作业设计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超摩擦、失摩擦实验,报告实验结果,并与超重、失重相比较寻找它们的异同点,写出心得体会,组与组之间相互交流。
参考文献:
[1]发挥实验功效,提高教学效率.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学物理教与学》转载,2006.4
[2]物理小实验的作用与开发.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学物理教与学》转载,2007.3
[3]动能定理的三个特殊应用.物理教师,2007.8
[4]巧用动能定理求加速度.教学月刊,2007.7
[5]探析感应电动势——对一道习题及解法的商榷.物理教师,2007.2
[6]物理小实验的作用与开发.福建教育,2006年第11期
[7]浅谈平均值.数理天地,2006.10
[8]体会科学方法,加强科学探究.物理通报,2006.9
[9]例说参考系的妙用.物理教学,2006.6
[10]浙江省2006年高中物理会考模拟试卷(十).教学月刊,2006.3
[11]发挥实验功效,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月刊,2005.12
[12]让“探究”走进物理课堂.物理教学探讨,2005.8
(栏目编辑赵保钢)
源于生活, 活于作文 篇12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也就是说,作文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它是人的现实生活间接的反映。在课改的今天,我大胆地尝试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完成英语写作。即引导学生积极地深入生活、创造生活,从而实实在在地感受生活、描述生活、评价生活,从五彩的生活中去挖掘取之不尽的素材。这样,学生才能感悟到生活情趣,享受到作文的快乐。
一、立足生活,丰富作文材料
生活是个大课堂,它包罗万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形象化、情感化、个性化的习作素材和广阔的时空背景。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关注现实,指导他们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尽可能地拓展他们的生活空间,丰富学生的生活和语言积累,为学生习作营造氛围。
1. 走进家庭,感受其温暖
家庭是学生接触最早,生活时间最长的摇篮,学生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为此,我们积极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成员与家庭生活,悉心体悟家人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让他们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一些简单的生产劳动,激发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同时,要鼓励学生学做一些家务,让他们从劳动中吸取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如“At the weekends”这个作文题,学生就可写在家中洗衣服、做饭、整理房间等。学生亲自参与生活,获得深刻的劳动体验,丰富了情感,为写作开启了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2. 关注社会,体验其多姿多彩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意思是说,要我们注重习作的实际运用,引导学生确立为生活而作文的思想,明确写作文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生活,享受生活,学以致用,激活学生的写作热情。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通过表演、实验、辩论会、游戏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积极创造鲜活亮丽的写作素材,创设生动逼真的作文情境,让学生直接参与,亲身体验,激发他们的真情实感。即在每次习作之前,教师可以提前一星期布置,只提一些基本的要求;或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宽松的氛围等。其目的主要在于让学生事先有个准备,减缓坡度,从而消除学生害怕写作的心理障碍。如我在指导Mother’s Day习作前,创设了几次写作的氛围,要求学生买礼物给妈妈,然后又组织了一次Mother’s Day课本剧表演,使学生在亲历亲为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调动内在真实的情境体验,激发了他们的表达欲望。这时,让学生作文就容易多了。他们有话欲言,有话可写,而且充满真情实感,写出来的文章当然是生动传神的。
3. 参与实践,饱尝其乐
我们常说“言为心声”。那么心声来自何处?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所以我们有必要指导学生带着情感丰富生活,感受生活,可鼓励学生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让他们从劳动中吸取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例如在指导作文“Housework”时,他们如果没有亲自打扫过房间,洗过衣服,作文时便会随意编造,空话连篇。
二、放飞生活,享受作文快乐
每个学生由于个人的生活经历、心理品质、家庭文化背景、知识水平等的差异,对同样的生活内容的认识、理解、感悟也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就应该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反映个性化生活经历,表达自我观点,同时也要珍视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在作文中充分地张扬个性,自由表达属于自己的生活,快乐地作文。
写作应当是“自鸣天籁”,是个人情感、灵性的外化。习作中,我们可以先将习作要求隐藏起来,积极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放飞思维,自由地、个性化地选择材料,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表情达意,想写啥就写啥,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这样,他们的认知和情感会自然畅快地外泄,思维与语言在无限的时空中积极地展开,形成轻松和谐的氛围。如:习作《My______》,就应努力使教学环境温馨、舒适,富有生活气息。课上,我给了学生许多自由,想怎么介绍就怎么介绍,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喜欢什么就写什么,让学生畅快淋漓地将自己对喜欢的人的性格、爱好以及所作所为自由地表达出来,这样才能“我手写我口,我口言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