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通信业务(精选8篇)
即时通信业务 篇1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学习工作中,即时通信有着特有的魅力,也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沟通手段。目前,国内的即时通信业务主要有腾讯QQ、MSN、雅虎通、移动飞信等等,伴随着即时通信的功能日益完善,服务越来越周全,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通信运营商是否能在产业链中居于核心地位主要取决于在业务上有没有控制力。只有对业务有了控制力才能更好的控制客户。以后的产业链中上的收入主要是来自于增值业务。如果运营商在业务上没有控制力,只能成为提供网络通道的供应商。考虑到数据获取的问题,我们对中国移动进行分析一下。虽然中国移动对飞信的宣传投入很大,但是用户对这一业务的满意程度如何以及带来的效益如何,媒体基本上没有做什么报道。由于飞信的使用者得规模还不很大,但是潜力还是很大的。
1 运营商即时通信业务发展现状
随着即时通信的不断发展,现在的即时通信市场已经基本可以界定为一个垄断的市场,市场上的厂商数量和产品种类繁多,相互之间代替性强,市场进入的门槛也比较低,竞争比较激烈。
目前,国内面向个人的即时通信产品主要有腾讯QQ,微软MSN,网易泡泡,ICQ,雅虎通等等,面向企业的即时通信产品就比较多,但是除了腾讯,微软等少数运营商用户比较多以外,其他的推出时间都比较短,用户极少,市场需要进一步开发。中国移动飞信正一步步的走进人们的生活,相比QQ、MSN等基于互联网的即时通信,电信运营商推出的将手机和PC结合的移动即时通信正在以自己特有的优势受到越来越来的客户的青睐。虽然即时通信现在已经日渐成熟,但是目前各类即时通信软件及服务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仍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2 即时通信的业务功能
IM业务就是在一些参与者之间实时实地交换各种媒体内容信息,而且可以及时有效的知道参与者的信息,从而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交流。因为即时通信软件的兴起,能够进行即时互通的内容,迅速的由语音全面扩展到图像、文字、等方面,不过多功能还不仅仅是即时通信的全部作用,能够跨越互联网、手机、固定电话等多个平台进行通信才应该是即时通信未来的价值所在。
1)即时信息是指两方或者多方之间几乎实时的方式进行消息的交互,一般情况下是比较短的消息,也可以是其他的格式的内容,以对话框形式展现。
2)聊天室功能,系统操作员和用户都可以创建和管理群组。用户可以邀请亲友们加入群组,在群组里,信息是群发的方式发送。用户和操作员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创建公共群组。在群组里两个或者多个用户之间可以进行即时语音通话。
3)发送文件,共享文件。用户和操作员可以建立自己专有的存储区域用来放图片、音频和其他的多媒体文件,同时,可以在IM或者群组会话时分享给其他的用户或者群组。也可以将文件发送给另一个用户。
3 运营商介入的目的
我国的移动运营商在前几年就开始涉足即时通信市场。最初是与即时通信软件和业务提供商合作开展业务。运营商意识到即时通信的巨大市场,已经不再满足于提供网络平台所带来的收入,是想直接参与即时通信的运营之中,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同时中国电信也开始做这方面的业务,市场竞争激烈。各个运营商都积极跻身参与到即时通信中去,必是利益所趋。下面我们简要分析一下,运营商介入即时通信的目的。
首先,运营商增值服务的发展始终遇到渠道推广的瓶颈,互联网、媒体、销售渠道的推广一般不是最贴近用户的方式。即时通信工具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交流平台,同时也逐渐发展成为个人的综合信息平台,运营商利用即时通信工具集成自身的增值业务的推广起到非常有效地作用。其次,即时通信成为人们特有的交流平台,也同时形成了各自的群体,加强了对客户的控制力。最后也是服务提升的需要,运营商在即时通信工具也就变为运营商接触客户和进行业务受理、投诉、咨询的窗口,是提升服务质量的有效工具。
4 即时通信业务的发展问题
4.1 互联互通的问题
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各即时通信工具之间互联互通的问题至今还没有解决。伴随着即时通信企业用户数量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将不同的即时通信工具实现互联,以实现跨不同即时通信系统的即时通信也就成为了丞待解决的问题。如果在这方面能有大的突破的话,一定会大大的增加用户的数量,而且方便高效快捷的服务,对以后即时通信的发展也将起着极大地推动作用。
4.2 安全保证问题
目前国内的大多数的即时通信系统的安全系数还是很低的,比较容易受到病毒的攻击。国内的大多数的使用腾讯QQ和MSN的用户常常遭受到病毒的侵袭以及由网络故障带来的稳定性问题。如何加强安全性措施,防止病毒的入侵,稳定网络,是现在即时通信工具要积极解决的一个问题。如果在安全有保证的前提下,便会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即时通信工具。
4.3 特色化问题
目前市场上的几大即时通信工具,他们在服务功能,市场定位和市场选择上都基本雷同,缺乏特色。千篇一律,缺乏创新,在当前创新的大环境下不能够与时俱进,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的服务。即时通信如果还是继续进行如此没有差别的发展下去,不进行改进的话,最后唯一的结果就是在竞争日益激烈中被淘汰,从而引发的就是价格战和利润的变薄,也就不利于即时通信的长期的发展。
4.4 即时通信市场缺乏统一性
就目前中国而言,中国的即时通信服务商大多都是各自为政,相互之间合作的领域也不多,更不用提实现用户对互联互通的渴求了。目前即时通信市场急切需要一个能够整合诸多即时通信工具资源、提供更多功能的领导者出现,解决好这一问题有利于整顿好市场加强合作,以满足即时通信的更好发展。
5 即时通信业务发展建议
1)对于互联互通的问题,目前国内的各种即时通信工具还没有做到,正在积极的研发,移动IM业务能够将短信、彩信、语音和视频等多种应用融入到IM系统中,为使用者带来更加丰富、更加方便的服务,以便吸引更多的用户。目前在国内做的比较好的即时通信业务都各具特色,比如QQ以朋友间的沟通交流、娱乐为主,MSN则是用于商务人士指间的交流。他们都各具特色,但是各种工具之间要是能联合起来开发开展能够互联的互通的业务,那将是划时代的飞跃,对以后即时通信的发展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妥善解决安全保证问题,对于个人用户来说,如果安全没有保障,很容易遭到病毒的入侵,造成个人信息的丢失。企业要是没有安全保障,很容易使得员工泄露商业秘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保证安全是IM软件的最基本的需求。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体系来保证用户个人信息和会话的安全。积极的研发创新,针对不同的IM软件,开发独具特色业务,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从而吸引更多的用户,以实现创造更大更多的利润。
3)整顿市场,加强管理。传统的即时通信提供商已经渐渐的向移动通信领域渗透,其用户群体也逐渐增多,不断的扩大,对目前移动运营商的竞争力不容忽视。针对不同的市场,采取差异化的业务营销工具,是个人综合通讯业务得以发展的关键。运营商应该在IM产品上研发能够吸引用户的增值业务,将这些用户转入即时通信社区内,有效提升用户的忠诚度,在现有的用户群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
4)加大创新力度,强调创制有特色的即时通信软件。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发研制适合不同群体的软件,注重特色。并且加强宣传力度,制作通俗易懂的宣传材料,摒弃那些专业性很强的材料,再配上现场的演示就会增强即时通信信息在人们心中的印象,使即时通信给人们带来的好处真正的深入人心。以此增加即时通信的用户,从而带来更多的利润。
摘要:即时通信(IM)是指能够即时发送消息、语音、视频、文件传输等即时发送和接收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消息的业务。近年来IM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互联网用户的重要通信方式。该文旨在介绍即时通信业务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对以后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即时通信,运营商的介入,发展现状,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1]王箐.通信运营商即时通信业务发展分析[J].理论探讨,2007.
[2]严砥.移动即时通信业务介绍[J].电信网技术,2006(9):1-4.
[3]吕爱民.即时通信与中国电信发展策略探讨[A].广东省通信学会2006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7.
[4]黄明石.面向电信运营商的即时通信业务探讨[J].电信技术,2006(10):16.
企业即时通信有imo 篇2
12月8日,“互联网办公室•imo运营中心”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imo平台正式运营媒体发布会”,宣布imo“超大规模企业即时通讯互联网运营平台”正式运营,为中国企业办公人群提供“全免费、注册即用”的企业即时通信服务。
“当前个人聊天软件在中国企业办公环境中已经广泛存在,成为企业满足其员工沟通需求的无奈选择。个人聊天软件在给企业带来便利的同时,其搭载的大量休闲娱乐内容也极大地影响了员工的工作效率,让全国400万家上网企业不胜其扰。这些企业中,中国经济最具带动效应和产出能力的1.8亿办公人群,在享受着个人聊天软件的便利的同时,其工作和经营效率也因此下降了高达20%-30%。”互联网办公室•imo运营中心联席董事长吴珑指出。
为了破解这一困局,互联网办公室•imo运营中心历经4年研发和17个月试运营,推出了超大规模的企业即时通信互联网平台,以全免费、注册即用的全新服务模式,为全国上网企业的办公人群提供全免费、稳健、纯净、注册即用的企业即时通信服务。imo专门针对企业员工的办公沟通需求,开发了丰富的办公功能,如:一目了然的可视化组织结构、模拟真实面对面讨论的“电子白板”、电脑编辑可多方发送的企业短信、电子公告、电子考勤等。目前,imo的用户群已遍布全国各级政府部门、行业企业、民间组织、园区、学校、医院等领域,其中不乏大量知名企业和组织,并一直处于快速增长之中。
即时通信业务 篇3
随着宽带信息网技术的进展以及网络融合在技术与业务层面的推进,在融合信息网络基础上开展互动新媒体业务,成为信息服务领域内一项越来越重要的趋势。近年来出现并获得广泛应用的互动业务模式大致包括金融证券、游戏、视频通信与VoIP、电子商务、视频点播、远程教育、播客等。在国际上,众多在计算机、网络、媒体与信息服务领域内领先的大型企业纷纷推出了以不同网络、不同终端和不同商业模式为基础的互动业务,并将其作为带动企业新技术增值的战略方向。其中,Apple公司于2007年3月推出了Apple TV产品与业务,实现Wi-Fi网络与DVD级别的音视频点播服务的融合;微软公司的Xbox平台已经具备IPTV和游戏等融合业务功能,并获得了7 000万的用户注册量;BBC推出的i MP平台可使用户任意点播与浏览过去7天内错过的电视节目;美国的Current.tv平台将社区观众自创节目(VC2)的点播内容资源;Vodafone公司在荷兰推出了KijkMij TV业务平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基于移动终端和下载付费、被观看返费的业务模式;最近,Google推出了AdWords互动广告业务平台,支持按点击(CPC)及按关注(CPI)的付费模型,并将该项业务向移动终端拓展。国内,近年来运营于宽带信息网环境下的互动业务平台也获得了迅速发展,其中有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视频与播客平台土豆网、100TV等,以及从广播电视内容资源出发、向互联网融合的CCTV.com、凤凰网、央视手机电视等平台;在有线数字电视方面,也已出现了北京之窗、深圳视窗、华数图文等以基本信息提供为内容的互动业务,开始了数字电视互动业务开发与实施的进程[1,2]。
即时通信作为一种互动新媒体业务,它是在用户可感知的实时尺度上,通过信息服务网络发送和接收用户消息的业务。就其性质而言,即时通信是一种使人们能在信息服务网络环境下识别在线用户并与其实时交换消息的技术,被公认为电子邮件之后最便捷的在线通信方式。自1996年即时通信技术面世以来,特别是经过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即时通信的功能日益丰富,逐渐集成了电子邮件、博客、音乐、电视、游戏和搜索等多种功能,已发展成为集交流、资讯、娱乐、搜索、电子商务、办公协作和企业客户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化信息服务平台。目前,即时通信技术主要应用于计算机互联网平台之上,国内外具有大规模用户群和重要影响的即时通信产品包括Yahoo Messenger,Skype,AOL Messenger,MSN Live Messenger,QQ等;Google在Gmail服务中推出了基于Web的即时通信工具;而众多专用即时通信工具也获得广泛应用,如国内的淘宝网等即时交流工具平台。
在现有媒体服务网络环境下,数字媒体内容以打包的方式提供给用户选择,用户则利用相应的控制终端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并支付相应的费用。然而,国内目前已有的即时通信服务提供商,其技术支持架构都是建立在传统计算机网络基础之上的;而基于融合信息网络、与视音频媒体内容相互支撑的、形成内容资源与用户互动有效结合的即时通信互动业务,在国内外尚不多见,属于全新的技术范畴。已有的互动业务均是以用户和服务平台之间的互动为基础的,用户间对等或多方的互动关系、以及基于这些互动关系而产生的增值业务模式,尚未被提出和实现。新型的即时通信业务将更加强调互动性,这种互动性不仅仅是用户与网络服务的互动,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用户与内容之间的互动,而且这种互动是跨网络的、是泛在的。比如电视节目观感互动、电视短信(视信)、邮件提醒与接入浏览、电视评论标签、台词配置、论坛(含博彩、游戏等)、C2C的业务平台、电子礼品、VoIP等功能。传统的基于简单B/S架构或C/S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和需求,也已经超出了P2P的应用范畴,而分布式计算、网格、普适计算,乃至现在被广泛关注的云计算、云服务将成为实现全面互动的重要基础。
此外,作为即时通信的一种衍生产品,互动社区越来越受到关注,它是一种新型的网络虚拟社区。互动业务是服务提供商借由计算机网络与用户进行互动式的交流,针对用户提出的需求,提供特定的服务。随着宽带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互动社区,已经作为服务提供商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一种直接的交流沟通的手段,得到市场的认同和接纳。因此,现有的服务网络已具备承载用户间互动业务的能力服务基础,为此类新业务模式的研究与实施提供了技术可行性基础。
由于新业务模式与平台更多体现的是系统性、集成性和应用性,具有鲜明的区域和文化特色,因此,尽管世界发达国家在信息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方面处于优势地位,但从互动新媒体网络整体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具有规模巨大的市场空间、相对完善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用户量上亿、总规模全球第一的互联网、广电网与通信网,因此具有了在互动新媒体网络中的用户互动业务领域形成特色新业务的优势。继基于服务的业务之后,即时通信业务及其互动社区必将成为未来引领互动新媒体网络业务增值的新焦点。
2 互动新媒体中即时通信业务的实际效益
互动新媒体中的即时通信业务实际宏观效益,可以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部分分析。
2.1 主要经济效益
随着数字媒体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动新媒体网络基础支撑环境的建立,各类数字媒体信息网络与环境产生了技术、资源、业务等各个层面的整体融合。一方面正在逐渐形成规模庞大的数字媒体内容市场,这些数字媒体内容业务,将为社会各层面消费者提供娱乐、资讯、个性化、数字生活等不同需求领域的服务,构成了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最大的增值业务潜在市场。另一方面,在互动新媒体网络环境下又缺乏有效的、对用户具有吸引力的、具有可操作和可运营的业务模式,形成市场发展的又一瓶颈。在这样的网络与业务环境下,需要有一系列构建在互动基础上的新业务,满足市场、服务、行业的需求和用户的体验要求,提供高效、安全、个性化的业务服务,形成对互动新媒体网络应用以及整个现代服务业的有力支持和推动。
以即时通信和互动社区为核心的新业务模式,是互动新媒体网络与新业务科技工程的重要内容,在数字网络与内容产业各环节的服务模式和运营模式方面进行的探索,将形成具有增值能力的新业务及其运营环境,并以此为基础,带动一批以即时通信和互动社区为核心的业务发展,推进媒体综合信息服务产业,催生新市场,将产生数十亿的经济效益。
同时,即时通信业务的实施也将有效的提升用户的互动体验,促进跨区域、跨系统、跨平台的业务整合,发挥全国内容资源最大价值,形成有效共享,为内容提供商提供更多应用空间,为服务提供商和网络运营商提供更新的高端应用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个性化选择和良好的互动体验。
2.2 主要社会效益
互动新业务构成了信息融合背景下的媒体综合信息服务的重要支持要素,针对互动新媒体网络环境,对以即时通信与互动社区为核心的互动新业务进行需求分析,完成互动新业务系统的开发,实现跨区域、跨系统、跨平台的系统运营支撑,建立可管理、可控制、可运营、可扩展的虚拟互动环境,将为国家数字媒体内容资源有效整合和互动新媒体网络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重要支持,同时对于社会信息化的深入进展,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互动新媒体中的即时通信业务的研究与实施,将充分体现民族与国家特色,大量的新技术将立足国内,自主创新,将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系统,为提高国家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具有重要作用。
互动新媒体中的即时通信业务一方面基于互动新媒体网络的基础环境,为互动新媒体网络提供满足用户互动和信息交流要求的新业务,实现网络环境最大化应用,另一方面通过互动新业务及其相关平台的建设与运营,也将有效的融合现有的因特网、数字广播电视网络、多媒体通信业务网络、移动多媒体网络等不同媒体网络的综合信息环境,为用户提供最大范围的网络互动能力,为三网融合提供新的现实需求和技术支撑。最终用户将能够通过诸如即时通信与互动社区等互动新业务,透明地体验具有个性化、跨平台、跨区域、跨系统的业务应用。
3 互动新媒体中即时通信业务存在的问题
互动新媒体中的即时通信业务在实施过程中,将面临众多的问题,主要包括对即时通信业务本身在互动新媒体网络中的用户需求特点问题、交互与互操作问题、服务提供方式与业务模式优化问题、业务制作与业务服务的中间件问题、业务内部与业务之间的接口和服务规范问题等。
3.1 用户需求建模和分析问题
互动新媒体中的即时通信业务的用户需求建模和分析,是一项涉及用户行为、业务内容、商业模型等多方面不确定性的系统分析过程,已有理论与方法表明,需在需求建模分析过程中引入相应的需求工程与知识工程方法,才能够建立有效的需求模型。而互动新媒体业务需求工程方法在具体实施策略尚属于需求分析领域较为前沿的课题,需要根据实际业务环境建立特定的需求分析策略,以保证需求分析的有效性。
3.2 交互与互操作问题
互动新媒体中的即时通信业务中关键的技术难点与问题是如何实现多层级的互动,包括用户与网络的交互、用户与用户的交互,以及节目与内容之间的互操作。需要提供包括交互协议、认证机制等在内的统一的互动新业务模式交互技术,并建立节目与内容之间的互操作接口。在区域和整个互动新媒体网络范围内形成有效互动,提升用户的体验,改善系统的运营环境。
3.3 服务提供与模式优化问题
在互动新媒体中的即时通信业务体系结构中,其难点在于有效地提供即时通信业务服务,实现并优化互动业务的商业模式。需要设计实施配置层的具体功能结构,规范面向业务开放性的动态配置策略,以实现通信层与业务层的有效衔接。在基本的互动新媒体中的即时通信业务模式和支付支撑平台的基础上,实现用户互动社区的业务可增值性,并能够根据市场运营实际环境而引入机器学习策略,实现互动新媒体中的即时通信业务模式的优化。
3.4 中间件问题
为构建有效的、可重用的互动新媒体中的即时通信业务制作工具和业务服务平台,需要建立可管理、可控制、可扩展的开放式的互动业务中间件平台。该平台的建设面临如何整合不同互动业务的技术共性特点,如何在应用实体与业务内容之间建立相互关系,并为包括即时通信业务在内的互动业务模式提供统一的互动新业务服务提供、协议交互与认证、业务信息综合管理、业务保护与安全控制、商业模式金融支付与智能优化的能力。
3.5 接口和服务规范问题
互动新媒体中的即时通信业务接口和服务规范是实现数字业务跨区域、跨平台、跨系统传播、交换和重现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如何有效制定互动新业务模式接口和服务规范,确定详细接口功能描述,实现不同系统间服务互相识别、确认,以及不同环节的互相通信,是实现即时通信等互动业务跨区域、跨平台、跨系统无缝连接所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实现业务可运营、可管理、可控制、可扩展的重要支撑基础。
4 互动新媒体中即时通信业务的解决思路
4.1 用户需求分析
对互动新媒体中的即时通信业务的用户需求分析,一方面可以从用户交互体验和行为特点入手,并分析虚拟互动社区的组织结构、演化过程,建立即时通信与互动社区业务的用户行为心理学分析模型、业务内容体验主观评价模型、区域性网络生态环境的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从市场、服务、行业、用户等方面,给出即时通信与互动社区业务需求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的策略,为进一步的分析数据采集和新业务模式的业务特点、承载要求、体验需求的分析研究提供基础。进一步可以结合新业务模式的需求数据中心,研究分析即时通信与互动社区业务在互动新媒体网络中的市场功能需求、性能需求特点,结合互动新媒体网络中用户接入和数据访问的特点,研究即时通信与互动社区可以采用的服务方式,为新业务的具体设计和实施提供指导。
另一方面,考虑数字媒体内容领域和广播电视行业的特点,结合三网融合的趋势和互动新媒体网络的优势,研究即时通信与互动社区对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和对网络社会虚拟生态环境的影响。进一步针对互动新媒体网络的运营支撑环境特点,研究即时通信和互动社区业务对服务端和网络的承载要求,为新业务的具体设计与实施建立约束条件。以新业务模式的需求数据中心为基础,进行知识挖掘和评价,分析网络运营商和业务提供商对即时通信和互动社区业务的体验要求,借助于用户行为心理学分析模型和业务内容体验主观评价模型,分析终端用户个性化的体验需求和行为,进而结合区域性网络生态环境的分析模型,研究虚拟生态环境中互动社区的演变特点。验证在互动新媒体网络中即时通信与互动社区业务模式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并为新业务模式的设计实施和运营提供决策指导能力。
4.2 交互与互操作
针对即时通信与互动社区用户交互要求,设计新业务模式下用户终端与网络服务之间、不同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即时通信交互协议,结合互动新媒体网络支撑环境,设计互动社区管理协议,包括互动社区的建立、撤销,用户的申请、退出等协议,并进一步实现单点登陆,改善用户体验,降低前端负载压力。同时开展数字电视平台上的用户互动社区业务,是与数字电视节目内容密切联系的,而社区用户的各类参与行为,往往与其所观看的电视节目有关,且有利于实现互动业务与电视节目相互支持的业务增值。因此,需在用户互动业务社区的技术架构中规划、研究并实施互操作策略,在用户互动内容与数字电视EPG相关资源的描述框架中建立互操作接口,并在用户终端交互系统中实现即时通信内容到数字电视节目的链接,以及电视节目播放进程中对互动内容的引用。
4.3 服务提供与模式优化
基于互动新媒体网络的业务运营支撑环境,设计新业务模式的服务提供方式,设计并实现用户互动即时通信动态配置技术。实现跨服务平台网络域的用户互动社区业务,需在即时通信与上层业务系统的体系结构中分离出即时通信层和业务层,并以策略可扩展的配置层作为上下两个通信层次的衔接。通过动态配置技术,可将不同网络域中的业务层用户角色与即时通信层的统一用户身份认证进行动态匹配,实现跨服务平台间的用户互动业务。此外,为实现用户互动社区业务的可运营性,需在用户互动社区基本功能系统的基础上,在业务管理系统层面研究并实施有效的商业模式,提供业务运营管理和电子支付能力,实现用户互动社区的业务可增值性。用户互动业务社区的业务增值模式,是基于BI(商业智能)和知识工程决策支持技术的、可自适应的策略与算法系统,能够根据市场运营实际环境而进行学习优化。
4.4 即时通信业务中间件
整合即时通信与互动社区业务、其他互动媒体业务的技术特点,提取共性特征,进行技术分类。首先建立互动新业务服务中间件的层次结构,包括数据层(完成业务和用户数据的存储、访问等)、业务层(完成互动新业务的业务逻辑,实现技术框架的关键技术及其相互之间的调度控制)、接口层(提供互动新业务服务中间件平台的服务访问接口、以及对其他业务系统和支撑环境部分的接口),提供面向服务的平台架构,设计支持统一的互动新业务服务提供、协议交互与认证、业务信息综合管理、业务保护与安全控制、电子支付与商业模式智能优化的能力。然后定义互动新业务服务中间件平台各层级之间的服务访问点,以及数据流结构及其控制策略。在互动新业务服务中间件平台基础上,结合即时通信与互动社区的业务需求和技术特点,设计并构建互动新业务服务平台,支持电视节目观感互动、电视短信(视信)、邮件提醒与接入浏览、电视评论标签、台词配置、论坛(含博彩、游戏等)、C2C商务业务、电子礼品、VoIP等功能,并提供互动新业务的集成分发、交互认证、信息管理、电子支付、商业模式运营等功能,构建完整的即时通信与互动社区业务服务平台。
4.5 接口和服务规范
研究覆盖即时通信与互动社区中的体系结构、服务提供、交互协议与互操作、数据保护与安全信任、商业模式优化、终端模块等方面的协议规范,包括电视用户与网络用户即时交互通信网络协议标准、电视QQ数据格式规范、人机交互接口规范、用户互动内容与数字电视EPG相关资源的描述框架中互操作接口规范等。定义各类事务的标准服务功能描述和接口描述,定义资源描述和标识的元数据标准,解决不同系统间的互相识别、确认,以及不同环节应用互相通信问题,构建互动新媒体业务接口,研究与数字内容集成交换、互动新媒体网络支撑环境之间各层级的集成接口规范和协议,包括与3TNet网络平台的接口定义与实现、与内容集成分发平台的接口定义与实现、即时通信与互动社区服务提供接口规范等,为互动新业务的跨区域、跨系统、跨平台服务提供基础支撑。
5 小结
对互动新媒体中的即时通信业务的研究与实施是一个涉及多环节、多技术有效整合的问题,需要各方协调配合,需要对系统进行统筹安排和分布实施。一是对即时通信与互动社区业务在市场、行业、服务、用户体验等方面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二是对即时通信与互动社区业务在实施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突破,建立包括体系结构、服务提供、交互协议、数据定义、安全信任、终端设计、商业模式等在内的即时通信与互动社区业务技术框架;三是建立可运营、可管理、可控制、可扩展的开放式互动新媒体业务中间件平台,提供互动新媒体业务的个性化的制作工具和业务服务平台;四是提出适应跨区域、跨系统、跨平台服务要求的用户即时通信与互动社区接口规范和标准建议;五是通过业务支撑整合实现与内容集成交换、示范服务及与互动新媒体网络支撑环境之间各层级的融合贯通和示范应用。总之,以新型即时通信业务为代表的互动业务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互动社区将是互动新媒体网络中未来的业务增长点,是构建融合网络的重要推动力。
参考文献
[1]马华兴.解惑3G业务:概念、实现和规划[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即时通信概述 篇4
21世纪的今天, 人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互联网这个曾经的新兴事物也以它的方便快捷走进了千家万户。随着网络持续快速增长, 网络规模迅速扩大, 网络技术不断推陈出新, 各种网络功能也日趋丰富。电子政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商务、移动信息、在线数字内容等网上各类功能日新月异, 信息交流更加便捷高效。可以说, 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都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了。而互联网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互联网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第一个世界性的图书馆和第一个全球性论坛。任何人, 无论来自世界的任何地方, 在任何时候, 他 (她) 都可以参加, 互联网永远不会关闭。而且, 无论你是谁, 你永远是受欢迎的。你不会由于不同的肤色、不同的穿戴、不同的宗教信仰而被排挤在外。在当今的世界里, 唯一没有国界、没有歧视、没有政治的生活属于互联网。通过网络信息的传播, 全世界任何人, 不分国籍、种族、性别、年龄、贫富, 互相传送经验与知识, 发表意见和见解。
即时通信 (IM) 是指能够即时发送和接收互联网消息等的业务。即时通信作为中国互联网市场已经成为最普及的应用之一, 即时通信的未来技术发展和应用创新将受到众多新技术趋势的影响, 呈现越来越动态的变化, 即时通信和社会化网络、统一通信、在线协同三大技术热点的关系将越来越密切, 已经构成重要的融合发展的趋势。
(1) 社会化网络———社会化网络快速发展和即时通信的普及相互影响, 即时通信在中国成为社会化网络的重要入口。例如, 腾讯, 在基于即时通信的基础上, 构建了活跃用户规模过亿的大型社区。
(2) 统一通信———即时通信越来越具备成为统一通信关键元素的特质。统一通信建立统一的客户界面和基础平台的理念在企业广受欢迎, 成为电信市场发展的大势所趋。如果希望部署用户体验良好的统一通信平台, 就必须重视提供灵活的即时通信功能。
(3) 在线协同———在线协同也将吸收更多的即时通信发展的理念, 呈现动态的变化。今天的在线协同更加重视来自于每一个用户的参与程度, 如何让员工和客户通过合适的在线协同工具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越来越重要。
目前比较流行的即时通信软件多数先天“不足”, 比如QQ、飞鸽等都是基于UDP协议的即时通信软件, 而UDP属于“面向无连接, 不可靠传输”, 由于UDP在传送数据过程中没有建立连接, 因此它只负责接收和传送由上层协议传递的信息, 本身不做任何的检查、修改与应答, 也因为它的不可靠性, 使得它不能保证数据报能安全无误地到达目的地。这样用户在使用这些即时通信软件时就容易出现不知情的突然中断以及信息丢失等现象, 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本课题的设计实现就是基于这种情况, 针对目前基于UDP的即时通信软件的先天不可靠性, 设计了一种基于TCP协议的即时通信软件, 由于TCP协议在网络通信传输机制中属于“面向连接, 可靠传输”的类型, 面向连接的传输意味着在进行通信以前, 需要在两个系统之间建立逻辑连接, 在每个数据传输的过程中都需要进行应答以保证数据包的完整。
基于局域网的即时通信工具, 如今一般采用UDP或者TCP协议体系来实现, 开发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通过这些开发的产品工具统统都实现了广域网上的即时通信这些软件, 在使用方面各有特色, 在实现方面也各有所长。即时通信的功能日益丰富, 逐渐集成了电子邮件、博客、音乐、电视、游戏和搜索等多种功能。即时通信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聊天工具, 它已经发展成集交流、资讯、娱乐、搜索、电子商务、办公协作和企业客户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化信息平台。
摘要:即时通信能够即时发送和接收互联网消息, 而TCP提供的是面向连接, 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基于TCP的即时通信利用SOCKET套接字进行数据通讯, 程序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部分。本文介绍了课题的设计背景、TCP协议和SOCKET的工作原理等, 着重分析设计说明了基于TCP的即时通信程序的总体设计架构、各模块设计与实现过程, 对程序中用到的主要的类及数据结构进行了详细深入的描述。并对设计中涉及到的主要函数的代码实现及程序的调试与测试过程做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通过本文的阐述, 能够让我们对基于TCP协议的即时通信程序的工作原理和设计与实现过程有更充分的认知。
关键词:即时通信,TCP协议
参考文献
[1]Douglas E.Comer, 《用TCP/IP进行网际互联 (第四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1]Douglas E.Comer, 《用TCP/IP进行网际互联 (第四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2]Ray Horak著, 徐勇等译, 通信系统与网络,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1年3月[2]Ray Horak著, 徐勇等译, 通信系统与网络,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1年3月
[3]马博.即时通信市场:“运营商系”挑战“互联网系”.中国电子报, 2008[3]马博.即时通信市场:“运营商系”挑战“互联网系”.中国电子报, 2008
[4]宋国龙, 浅谈即时通讯软件的开发技术[J], 山西电子技术, 2003年02期[4]宋国龙, 浅谈即时通讯软件的开发技术[J], 山西电子技术, 2003年02期
[5]王晋海, 即时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暨南大学, 2004年[5]王晋海, 即时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暨南大学, 2004年
即时通信业务 篇5
该论文讨论即时通信系统即时传输的技术选择, 分析了TCP、UDP协议的不同点。对于一些最常用的即时通信系统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提供博弈游戏功能的即时通信系统的解决方案。
该论文主要完成如下内容:
1) 通过对即时通信系统的研究, 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 提出了对即时通信系统传输数据性能的要求。
2) 通过对不同网络协议的分析, 确定不同协议的主要优缺点及使用范围
3) 结合以上两点, 提出一个在Internet下提供实时文字通信、简单博弈游戏、视频与语音通信、文件传输的即时通信系统实现方案。
1 网络分析
目前常用的网络主要是局域网和广域网。局域网一般限定在较小的区域内, 小于10km的范围, 通常采用有线的方式连接起来。广域网是将分步在不同地区的局域网或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的。Internet就是我们日常最经常接触到的广域网。
局域网通常比广域网具有高得多的传输速率, 例如, LAN的传输速率为10Mb/s, FDDI的传输速率为100Mb/s。广域网的典型速率是从56kbps到155Mbps。
从传播延迟上来看局域网内往往是在相对独立的局部范围内联, 使用专门的传输介质进行联网, 延迟很低, 往往在几毫秒内。而广域网由于覆盖的空间广大, 连接的局域网众多, 传输介质不一, 传输延迟可以从几毫秒到几百毫秒。
2 业务分析
即时通信是指能够即时发送和接收互联网消息等的业务。即时通信系统就是一个能够完整的完成发送和接收互联网消息的软件系统。自1998年面世以来, 特别是近几年的迅速发展, 即时通信的功能日益丰富, 逐渐集成了电子邮件、博客、音乐、电视、游戏和搜索等多种功能。
常用的即时通信软件如QQ, 微信, skype, MSN (即将整合到skype) 等都支持文字聊天, 语音对话, 视频会议, 文件发送等即时交流, 还可以查看联系人的联机状态。Skype提供了拨打手机, 固话的功能。而qq也提供了即时的在线游戏功能。
为了实现一个Internet下提供实时文字通信、简单博弈游戏、文件传输的即时通信系统。必须考虑到文字聊天, 语音对话, 视频对话, 文件传输, 在线游戏, 连接电话网络等功能。
1) 文字聊天功能业务分析
对于网络传输速率和延迟的要求并不高。一般的文字聊天几乎都是在两个用户单独聊天或者多个用户群聊天中发生的。至今中文打字最快的专业打字员, 每分钟能输入340个中文字符左右, 而英文的最高速度可达每分钟400个字母左右。以一个中文字符占4个字节 (UTF-8) , 一个英文字符占1个字节来计算。两个用户单独聊天, 如果使用中文每分钟最多需要传输2720字节, 而使用英文聊天则只需要传输800字节。如果是在一个百人群中进行文字聊天, 每分钟最多需要传输的字符也只有136k字节, 平均为2.27kb/s。由此可见文字聊天对网络传输中的带宽、时延要求并不高。
2) 博弈游戏功能业务分析
博弈游戏是对即时通信系统的一个特殊应用。在线的博弈游戏就是通信双方发送, 接收一些包含游戏信息的数据包。而博弈游戏的特性使得游戏节奏比较慢, 对于网络的时延要求不是很高, 因此从网络传输上, 与文字聊天信息的传输相差不大 (事实上, 早期的在线游戏都是通过文字聊天的方式实现的。) 。
3) 语音对话业务分析
语音对话是近年来对文字聊天功能的扩展, 语音对话是采用语音编码的方式将用户即时的语音信号进行编码转化成数字信号, 从而降低传输码率并进行数字传输, 传输后解析成语音信号播放, 从而达到用户即时聊天功能的过程。/*语音编码的基本方法可分为波形编码、参量编码 (音源编码) 和混合编码。波形编码的编码速率为64-16kb/s, 语音质量好。参量编码的编码速率低, 大约为2.4-1.2kb/s, 自然度低, 对环境噪声敏感。混合编码是将波形编码与参数编码相结合, 在2.4-1.2kb/s速率上能够得到高质量的合成语音。*/目前使用最多的语音文件格式还是WMA格式 (通常码率64 Kbps) , 的语音文件, 以两个用户单独使用语音聊天计算, 需要保证至少128kb/s的速率, 而如果是在一个20人的群内进行聊天, 如果在服务器端不进行混音, 而到客户端混音的话则需要保证1280kb/s的速率, 如果在服务器端混音的话, 则仍只需要128kb/s的速率。一般来说语音对话功能对网络传输中的带宽、时延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4) 视频对话功能业务分析
视频对话功能则是对语音对话的进一步扩充, 提供了用户直接面对面对话的功能。目前最主要的视频技术就是H.264/MPEG-4 AVC (H.264) 。H264与其它现有的视频编码标准相比, 在相同的带宽下能够提供更加优秀的图象质量, 和MPEG2和MPEG4 ASP等压缩技术相比, 在同等图像质量下, 采用H.264技术压缩后的数据量只有MPEG2的1/8, MPEG4的1/3, 提供了解决在不稳定网络环境下容易发生的丢包等错误的必要工具。在实际生活中, 人们一般用于网络视频聊天时的分辨率为320×240甚至更低, 传输的帧数为每秒24帧, 此时视频传输速率将不到300kbps。使用H264技术, 可以将传输速率降低到100kbps不到。因此在视频对话中, 至少需要200kbps的带宽。在实现视频会议时, 可以适当的降低图形质量, 但是往往随着参与用户的增多, 对带宽的要求往往呈线性增长。
一般情况下, 即时通信系统都会提供给用户一定的文件发送功能, 文件发送需要尽快的完成, 应该是尽可能的利用现有的带宽, 传输速率越快越好。
3 网络协议分析
即时通信系统为了在网络上传输, 必须选择合适的传输方式。根据网络七层模型, 在网络上传输数据主要是选择传输层协议TCP和UDP。
TCP是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的简称。TCP是一种面向连接 (连接导向) 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运输层 (Transport layer) 通信协议。由于TCP采用三次握手, 四次挥手, 超时重传等机制, 保证了传输的可靠性, 但同时也导致了TCP传输数据的效率相对而言并不高。而且在网络拥堵的情况下, TCP由于有滑动窗口机制, 就会降低自己的传输速率, 导致传输效率更低。
UDP是User Datagram Protocol的简称, 中文名是用户数据包协议, 是OSI参考模型中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 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它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 在网络质量令人不十分满意的环境下, 数据包丢失会比较严重。但是由于UDP的特性:它不属于连接型协议, 因而具有资源消耗小, 处理速度快的优点, 传输效率比TCP高。一般来说, 在使用UDP的情况下, 都需要在应用层实现验证, 超时重传等功能, 但是对比于TCP来说, 还是要快很多的。而且UDP在网络拥挤的情况下, 不会降低自己的传输速率, 虽然对网络造成了一定负担, 但是更容易抢占到带宽, 保证自身用户的通信。由于NAT技术的使用, 在网络中外网的计算机比较难以访问内网的计算机, 因此需要使用技术手段对NAT进行穿透。
作为一个即时通信系统, 需要实现文字聊天, 语音对话, 视频会议, 文件传输等功能, 根据我们之前的分析, 不同的功能对于网络传输的要求是不同的。
文字聊天功能对于网络的带宽和延迟要求并不高, 但是必须保证绝对不丢失聊天信息。因此在协议的选择上应该尽量倾向于可靠地连接。
在线博弈游戏功能对于网络的要求与文字聊天功能近似, 在协议的选择上也应该尽量倾向于可靠地连接。
语音聊天功能, 出于通话质量的要求, 需要至少128kbps的带宽, 同时还必须保证不丢包。在协议上应该兼顾可靠性与传输速率。
视频聊天功能除了要发送语音信息外, 还要发送视频信息。视频信息即使是使用了最新的压缩技术, 对于网络带宽的要求任然很高。同时视频信息也有它的特点, 就是对网络传输时发生的丢包现象不是很敏感, 即使发生了少量的丢包, 很快就会有新的视频信息发送到客户端, 刷新丢包的信息。因此视频聊天功能在协议的选择上应该以传输速率优先, 兼顾可靠性。
文件传输功能则是要求在尽可能快的时间内, 将文件完整的发送到另一方。一般来说文件总是会被拆分成几个数据包进行发送, 在接收端组成一个完整的文件。文件传输如果是选择可靠性较高的TCP协议的话, 传输速度必然比较慢。如果选择传输速度快的UDP协议, 则必须解决可靠性的问题。
4 即时通信系统中对于协议的选择
当前我国的网络基础建设情况还不尽如人意。相关报告指出, 国内超半数用户实际宽带下载速率低于运营商提供的名义宽带速率。因此在即时通信系统中, 如何有效的利用带宽就成了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
文字聊天功能与即时游戏功能对于网络速率的要求不高, 但是对于可靠性比较高, 因此应当使用TCP协议进行传输。使用TCP协议既能满足文字聊天的功能需求, 同时传输的可靠性由TCP协议负责, 便于设计。
语音聊天功能对于网络的传输速率和时延要求都比较高, 在带宽允许的情况下, 应该采用TCP协议进行传输, 但是当网络比较拥堵的情况下, 应该转而使用UDP协议进行传输, 同时在应用层采取校验和超时重传的功能进行可靠性保证。一个比较好的设计应该是根据网络情况, 语音聊天系统自动的选择TCP协议或者是UDP协议。当TCP协议能够满足传输要求时, 使用TCP协议进行传输。当网络拥堵, TCP协议传输速率下降到不能保证语音质量的情况下, 则应该自动从使用TCP协议切换到UDP协议。
视频聊天功能由于对网络的传输速率要求比较高, 同时能够忍受一定的丢包, 因此UDP协议是比较好的选择。同时从减少服务器载荷的角度来说, 也可以利用P2P技术来让聊天的对象之间直接进行视频信息的传输, 使用UDP协议更加容易实现对NAT的穿透。
文件传输功能对网络的传输速率要求很高, 应当尽可能的将所有带宽利用上, 在应用层添加数据包校验与重传功能后, UDP就是最好的选择。
5 结束语
以上协议的选择是符合当前国内的Internet网络现状和通信技术并能够提供比较好的即时通信功能的。笔者相信在不太远的将来, 随着国内网络基础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云技术的普及, 新的音频、视频协议的出现, 实时通信系统必将为网络用户提供更好的通信功能。
参考文献
[1]Gary R.Wright W.Richard Stevens.TCP/IP详解卷1:协议[M].范建华, 胥光辉, 张涛, 等,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2]Gary R.Wright W.Richard Stevens.[M].陆雪莹, 蒋慧, 等, 译.TCP/IP详解卷2:实现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3]W.Richard Stevens.unix网络编程[M].施振川, 周利民, 孙宏晖, 等,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4]云亮.基于对等网的NAT穿透技术的研究和实现[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7.
即时通信语音还原设计与实现 篇6
对网络语音数据进行还原,首先要能够准确识别不同即时通信软件的语音数据包。Toshiya Okabe等人提出利用数据包交互到达时间、流持续时间、包大小等统计信息来识别VoIP网络流量的方法[1,2],指出该方法具有稳定、统计持续时间长的优点。但监测时间较短的情况下得出的统计信息不稳定,从而影响识别准确率,监测时间过长又会浪费大量时间建立识别特征信息库,影响实时流控制作用。文章[3]提出的通用即时通信多媒体数据检测技术局限在只能识别基于SIP协议的网络流量。VoIP流量识别工具Oreka[4]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能够从网卡或声卡中直接捕获语音数据包,并且对支持的编解码格式进行语音数据还原。但扩展性较差。
1即时通信语音传输机制及识别特征分析
1.1即时通信语音传输机制分析
由于各种即时通信软件都采用私有协议,不能互通,也没有统一的体系结构,对不同即时通信语音流量的监测分析非常困难。对其中主流软件(MSN、QQ等)分析后发现,虽然即时通信软件语音通话采用的协议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在通信方式和协议结构上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用户在互相通信时一般会包含以下数据包的传递:用户之间会话建立前连接控制包的传递;包含语音信息的语音数据包的传递。比如,使用SIP[5]信令或者自己约定的私有协议协商RTP端口号和音频数据的压缩编码格式,音频数据都是用RTP[6]协议或者UDP协议来传输。表1是不同即时通信软件的语音聊天通信机制。
例如,利用腾讯QQ进行语音聊天时,连接建立过程采用SIP协议在通信双方进行端口号、语音编码格式等内容的协商,语音数据用UDP数据包传输,如图1所示。QQ呼叫方用INVITE sip命令发起连接建立请求,被呼叫方返回200 OK命令确认连接建立成功。而使用MSN进行语音聊天,连接过程则采用MSN私有协议进行协商,语音数据包采用RTP协议传输,如图2所示。分析RTP的payload type字段可以得到语音编码类型信息,payload部分为语音数据。
1.2即时通信语音识别特征分析
1.2.1 QQ
QQ的语音聊天通过服务器建立连接,并获得对方的IP地址和通信端口。QQ利用SIP协议的明文消息在语音会话开始前协商双方通信使用的端口号、传输数据的编码方式,在会话结束时关闭通话连接,如图3。
通过对大量QQ语音聊天流量Trace的分析,得到QQ语音聊天的会话连接控制数据包和语音数据包特征为:
(1)数据包载荷的第20个字节处出现“INVITE sip”字段,随后有“o=QQuser”字段,说明此数据流过程是由腾迅QQ建立的,“m=audio”字段,表明后续的聊天会话流中传输了语音数据。
(2)首字节为0X 03的UDP 数据包。在SIP命令完成连接、编码方式等信息交换之后,具有此载荷特征的数据包连续出现、长度相近,判断其为实际的语音内容数据包。
1.2.2 MSN
MSN采用TCP协议对控制命令进行传输,所有的控制命令都是在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传输的。即使是两个客户端之间的通信内容,也由服务器进行转发。MSN采用RTP协议传输语音数据包,因此MSN的语音聊天会话具有RTP流的所有特征,如表2:
所以,对MSN语音的识别实际上就是针对RTP流量进行的识别,将MSN语音与其他使用RTP传输的语音进行区别。具体的识别特征为:
(1) 数据包载荷的第3位出现“UUN”字段,表示MSN语音会话开始建立;
(2)判断数据包的载荷首字节是否是0x 80,且Payload type位置(载荷第二字节的低7位)数值为114的,认为是MSN语音聊天数据包。
1.2.3 Yahoo Messenger
Yahoo Messenger的语音会话连接建立过程采用SIP协议约定通信双方的RTP端口号、编码方式,用RTP协议传输语音数据包 。具体识别特征为:
(1) 数据包载荷的第20个字节出现“INVITE sip”字段,随后出现“User Agent: Yahoo Voice”字段,说明此SIP数据流是由Yahoo Messenger建立的,“m=audio”字段,表明后续的聊天会话流中传输了语音数据。
(2)RTP数据包长104,payload type=98,数据包开头以0x80 0x62或者0x80 0x 64开始;RTP数据包长84,payload type=97,数据包开头以0x80 0x61开始。
2即时通信语音还原系统设计
在上述分析即时通信软件语音处理机制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一套可动态更新的通用即时通信语音还原系统,如图4。它的上层即时通信软件协议解析模块可动态增减,整体框架无需任何改动即可处理未来新的即时通信软件应用,因此有很高的可扩展性;能够处理不同的协议结构,独立于具体的即时通信协议,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它又可作为一个功能相对完善和独立的处理模块,和上层即时通信软件解析模块之间的耦合度很低,很容易集成到其它的应用系统中。
该系统分为两个部分:使用净荷深度检测(DPI-Deep Packet Inspection),特征关键字匹配和会话关联技术来精确识别语音数据包;根据协议特点提取数据包中的语音有效载荷,然后使用相应的编解码库还原语音。
(1)净荷深度检侧:通过特征关键字匹配(例如:invite、ACK等命令)建立对请求报文和应答报文的识别规则,识别语音会话中的连接控制数据包;
(2)会话关联技术:对已确定的与连接控制会话相关的数据包中的特征关键字进行分析,提取出后续语音会话流的判断信息,对语音会话过程中的数据包进行识别,实现对基于协议的语音流量的完整识别;
(3)语音有效载荷提取:根据承载语音数据所采用的UDP协议或者RTP协议,逐层去掉协议头部信息,准确提取出语音的payload type和payload值. payload type为即时通信软件采用的语音编解码格式。payload为语音数据,按照语音数据包顺序将提取出来的payload存储为待解码的连续二进制文件。
(4)语音还原:可动态更新式的语音编解码库,可以动态添加新的编解码类型,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2.1语音会话识别算法
基于DPI的即时通信语音会话识别算法如图5,其具体处理流程如下:
(1) 初始化Hash表。该Hash用于存储会话标识。该标识用即时通信软件用户 ID和登陆IP地址两元素来表示。Hash表中所有的元素初始化为0。Hash表为键值对,在进行二元数据查找是效率较高。
(2) 接收分组。
(3) 根据即时通信软件会话净荷特征进行DPI检测,以判断该分组是否为相应的即时通信软件会话中的连接控制数据包,再判断该数据包是否为即时通信软件的请求会话包,如是,则获取即时通信软件用户ID号,转4;如匹配失败,丢弃分组,转2。
(4) 判断该会话是否已经存在于哈希表中,如果是,则丢弃分组,转2;如果不是,转5。
(5) 保存该会话标识。Key为即时通信软件用户登录IP地址,element为该即时通信软件的用户ID
(6) 转2。
2.2会话关联识别、还原算法
即时通信语音识别和会话关联算法流程如图6。
(1) 接收分组。该接收过程同会话识别过程是同一过程,只是同一分组复制后用于不同地方。
(2) 根据即时通信软件语音数据包的特征进行特征匹配。如匹配成功,则转3;否则,丢弃分组,转1。
(3) 将语音数据包同语音会话识别结果进行关联识别。将识别出来的即时通信软件语音数据包同已有的即时通信软件会话进行关联检测,如果会话存在,则该即时通信软件语音数据包可以被确定为存在的可能性将大大提高。用该语音数据包中获取的即时通信软件登录IP作为Key,到即时通信软件会话哈希表中查询,如果能够查询到一个对应的用户ID,那么证明该语音数据包存在,转4;如果查询不到结果,则该会话不存在,转1。
(4) 保存和更新语音会话信息。将数据包地源IP、目的IP、源端口、目的端口、语音编码类型等信息保存起来,并且将语音数据包的语音有效载荷提取出来,按照会话归类,按顺序排列,存储为二进制文件,为后面的还原做好准备。
2.3即时通信语音还原
主流即时通信软件的语音会话内容在网络中传输时,基本上采用单连接完成,其还原过程将到达的语音数据包按照不同的连接分别进行缓存,去掉协议头,提取出语音编码信息并对Payload按照顺序进行组包、拼接。然后分析编解码协议,调用相应的编解码库最终完成语音还原。由于很多即时通信软件采用私有协议,语音编码方式不公开,导致目前语音还原的范围仍然具有局限性,但是本文在分析了主流即时通信软件语音会话的流程、特点后,针对语音内容还原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通用流程。
即时通信软件的语音会话在建立连接过程中,使用私有协议或者公开协议在通信双方约定编解码方式,发送方对语音数据包进行编码、压缩,然后递交给传输层、网络层完成从发方的发送。在接收方逐层过滤协议栈头部信息,直到提
取出有效语音载荷,然后对前面分析出的语音编码方式使用对应的解码库,进行语音数据还原。以Yahoo Messenger为例。在会话关联识别、还原算法中分析出Yahoo Messenger的语音RTP包payload type值为114,在语音会话建立过程中,用SIP协议Invite命令中a= rtpmap:98 ILBC/ 8000约定通话双方采用iLBC[7]编解码格式对语音数据包进行压缩、编码、解压、解码,如图7。
iLBC 是为专为提供稳健的 IP 语音通信而开发的语音 codec,采用 iLBC 算法可以获得一个具有丢包响应控制的语音编码系统。iLBC 编解码的出现,解决了在包交换的IP 网络中,传输语音所遇到的网络丢包严重影响通话质量等实际问题,实现了语音质量的飞跃。iLBC 对每一个数据包的处理都能够独立于其它数据包来进行,是数据包通信的理想选择。即使 IP 丢包和/或延迟现象的恶化,这种 codec 的语音质量下降情况也不会太差。
在即时通信语音会话关联识别、还原算法的最后,我们得到了Yahoo Messenger语音数据包的二进制有效载荷,按照iLBC 的标准,调用iLBC解码器,将Yahoo Messenger 的语音流还原成了可播放的.wav文件。
3实验及结果分析
在局域网内的一个冲突域环境下,对实现的即时通信语音聊天流量识别原型系统进行详细实验,实验环境拓扑图如图8所示。测试环境中包括:服务器一台作为即时通信语音数据分析机、台式PC机3台作为语音通信测试机、10M HUB一台以及网线若干。PC机10.21.2.78 、10.21.2.75和10.21.2.48之间利用即时通信软件进行语音通话(如:QQ、MSN、Yahoo Messenger、AIM等)。服务器10.21.2.76的网卡设置为混杂模式,可以捕获到冲突域内PC间语音通信的所有数据包。识别还原系统对数据包进行语音数据的识别和有效载荷的提取。然后针对Yahoo Messenger,将提取出来的有效语音载荷进行语音还原得到可以播放的声音文件。
试验过程中,每次捕获的网络数据包长度在100K-5M之间,每种即时通信软件测试5次,共计20次。总体而言,识别和提取的准确率都较高。
根据Yahoo Messenger采用的语音codec为iLBC编解码格式,我们把经过识别还原系统提取出来的语音二进制文件还原成为可以播放的.wav声音文件。比较原始声音文件波形图和还原声音文件波形图,如图9,可以看出二者相差不大,还原结果较好。
4结束语
即时通信软件所提供的语音会话功能近年来已经成为发展的大势所趋,种类繁多,更新频繁。传统的网络流量识别方法虽然能够对不同的数据流进行区分,但是仍然是二进制数据无法直观的显示数据所表达的内容。在这种背景下,找到具备通用性、准确性、直观性和可扩展性的识别方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提出的可扩展性即时通信语音还原系统,在准确识别现有主流即时通信语音的基础上,对已知编码类型的语音包进行还原,直观的显示出语音数据包所携带的信息,为网络信息监测提供了直观、便利的方法。由于即时通信软件协议的不公开以及版本升级较快,经过分析数据包特征,准确得到即时通信软件语音编码格式,是以后将要进一步进行的工作。
参考文献
[1]Gaogang XIE,Guangxing ZHANG,Jianhua YANG,et al.The Survey on Traffic of Metro Area Network with Measurement On-line.Proceedings of the20th International Teletraffic Congress,Ottawa,Canada,June,2007,17~21
[2]Toshiya Okabe,Tsutomu Kitamura,Takayuki Shizuno.Statistical Traffic Ident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Flow-Level Behavior for Fair VoIP service.VoIP Management and Security,2006.1stIEEE Workshop on,3April2006.
[3]周舜,刘杰,程学旗.通用的即时通讯多媒体数据检测技术.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26(7).
[4]The open source,cross-platform audio stream recording and retrieval system[EB/OL].(2007-01-26)[2007-09-11].http://oreka.sourceforge.net.
[5]ROSENBERG J,SCHULZRINNE H.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RFC3261,2002-06
[6]SCHULZRINNE H,CASNER S,Frederick R.RTP:A Transport Protocol for Real-Time Applications.RFC1889,1996-01
即时通信业务 篇7
一、即时通信行业的现状
自从腾讯在1999年推出qq通信软件, 即时通信已经发展了15年的时间, 截止到目前, 腾讯注册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10亿, 再加上其他企业推出的及时通信业务, 目前能够进行即时通信的人数就多达10多亿, 这样庞大的数字随着宽带业务的普及和发展还在迅速增加当中, 预计在未来若干年中中国的即时通信的人数将进一步增加, 预计能够在全中国普及即时通信。
目前在个人即时通信市场上, 最代表就是腾讯企业的qq和微信、易信、陌陌等, 其中腾讯是即时通信的领军人物, 在确定了自身的领先者地位后, 腾讯又随后推出了语音即时通信服务和视频即时通信以及文件传输功能服务, 而其的几个也在通过自身的特点, 吸引了大量的用户, 他们都在即时通信的基础上充分的整合和开发了互联网增值服务和移动服务, 两者都在拥有了大量的客户基础上, 都会朝着虚拟运营商给予综合门户的方向不断的发展。
二、即时通信提供商的发展阶段分析
2.1传统即时通信提供商阶段
传统的即时通信提供商阶段是通信提供商利用有线互联网提供免费的即时消息, 该阶段利用免费的即时信息捕获了大量的关联性群体, 如家人、亲戚、朋友、同学等用户群, 由于关联性的关系, 使得用户很难完全的选择放弃该即时通信的运营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 一个用户选择A运营商的即时通信服务发展到了100个好友、朋友或者同学关系, 要是该用户要去选择B运营商提供的即时通信服务, 则要求将A运营商中的这100个关系转移到B运营商提供的服务中, 这样繁杂的操作并很可能失去很多朋友关系使得用户很难去选择B运营商提供的即时通信服务。
2.2扩展即时通信提供商阶段
经过了前期阶段的不断发展, 技术上和硬件上都达到了一定的要求, 即时通信朝着互联网增值和其他功能服务进行扩展, 扩展过后的即时通信服务不仅可以进行文字即时通信, 还可以进行语音和视频即时通信, 此外提供商还为用户提供了更人性化的娱乐服务和文件、邮件、图片、表情、彩色字体、标志、常用语句等互联网增值服务, 使得用户即时不使用即时通信业务时仍然可以登录客户端进行其他的活动。
在移动方面, 即时通信提供商还向用户提供了绑定业务, 即用户通过手机同样可以接受来自互联网的信息或消息, 同时运用该服务也可以用手机向互联网发送信息, 实现双向信息交互。
2.3虚拟运营商信息提供商阶段
该阶段即时通信提供商将互联网上提供的各项服务转移到手机上, 其有线业务和无线业务都共同促进发展, 两者的融合成为了该阶段通信运营商之间的核心竞争, 由于存在着大量的用户资源, 即时通信提供商慢慢朝着虚拟运营商发展。
三、即时通信行业对未来移动通信行业的影响
上述提到了即时通信提供商发展的三个阶段, 其中第三阶段是即时通信行业对移动通信行业造成的影响最大, 即虚拟运营商提供信息阶段, 主要影响在于用户的占有、移动通信的产业链格局和移动通信行业业务发展三方面。
3.1影响用户占有率
即时通信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积聚粘性, 使得用户不能轻易放弃即时通信, 所以即时通信由于其方便免费的特点, 将会拥有一大群用户。如果在政策上允许, 即时通信由于其拥有的用户群, 其完全可以带动用户在不同移动运营商之间转换。
例如, 以前的带号转网政策, 用户的手机号码转换为0成本, 用户又有动力和动机进行转换, 所以转网水到渠成, 此时即时通信提供商给用户提供的虚拟号码就成为了一种网络资源。
此外, 一旦用户转网, 由于积聚粘性, 使得可以带动大群用户, 从而影响到移动运营商的用户占有率。
3.2影响移动通信的业务发展
在业务上, 即时通信对移动通信最大的影响在于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
在语音方面, 即时通信是通过智能数据终端软件将语音信息打包成数据包的形式进行传输, 使得语音通信的成本较低, 同时其又可以完全达到移动通信业务语音通信的目的, 这就使得即时语音通信和移动语音通信展开竞争时处于一个优势的地位, 如果政策上能够允许即时通信提供商提供的语言服务和传统的移动通信语音服务进行互联, 那么即时通信提供商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
在数据业务方面, 即时通信提供商可以利用终端的智能软件为用户提供即时通信、文件传送、图片显示和传送、语音聊天、视频聊天、音乐和视频播放、网络硬盘、聊天背景等业务, 这些业务已经涵盖了目前所有移动通信行业增值业务, 如彩信、移动电子邮件、可视电话等, 这样的现状使得即时通信和移动通信在竞争时, 即时通信处于完全优势地位, 即使不能完全打垮移动运营商的业务, 也会使移动运营商的业务价格受到加大的影响, 从而导致未来移动运营商的数据业务存在较大的变动性。
3.3影响移动通信产业链格局
即时通信提供商由于掌握了大量的用户资源, 使得其在业务发展上较为快速, 从而影响到即时通信的议价能力不断提高, 进而即时通信的产业链的竞争力也进一步提高。相对的, 移动通信运营商的议价能力相应的降低, 这种趋势导致整个移动通信行业产业链很有可能出现较大的改变, 即时通信在未来很有可能成为通信行业的领跑者。
四、面对竞争现状移动运营商的应对措施
即时通信对移动通信带来巨大的冲击, 这已是铁定的事实, 移动运营商面对这样大的冲击务必需要重视该竞争压力, 进行及时的改革和制定出战略目标。移动运营商应该及时应对即时通信带来的压力, 主动积极的出击自身的优势区域, 先将自身的优势巩固好, 如目前的4G业务, 加大4G业务的宣传力度, 完善各项服务内容, 将4G新技术迅速传递, 让大众能够充分的认识到4G业务方便, 从而建立起中国移动的4G业务品牌, 然后再大力发展4G技术的优势和特点, 为客户提供更便捷、更丰富、更个性、更高性能的服务, 从而取得用户的好感和信任度, 提高用户的依赖性和粘性, 进而为中国移动通信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这将是移动运营商目前应对压力的一种良好的应对措施, 未来的竞争一定是建立在用户基础上的竞争。
五、结束语
即时通信无论是现在还是在未来都是通信行业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 目前即时通信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以后其影响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日后将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娱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对这种的竞争形势, 需要移动运营商结合自身的优势不断的推出适合大众的通信方式, 再结合大众的实际需求开发出新业务或新功能, 以满足大众的实际需求。目前竞争已经开始, 未来的通信行业竞争的胜利将会属于有准备的人。
参考文献
[1]中研博峰咨询有限公司.即时通信行业发展趋势报告[J].中国新通信, 2011, (4) :67.
[2]张春鹏.浅析即时通信行业对未来移动通信行业的影响[J].数字通信世界, 2012, (11) :32-34.
[3]张卫霞, 刘瀛.即时通信前景展望及中国电信应对策略[J].通信企业管理, 2011, (11) :32-34.
[4]刘忠华.中国即时通信市场研究及策略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 2005.
[5]蔡楠.信息安全行业的即时通信机遇[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2, (12) :51-52.
[6]李二亮, 刘一.电信运营商在即时通信领域的竞争策略[J].世界电信, 2013, 18 (6) :3-5, 32.
企业级即时通信系统的应用研究 篇8
即时通信工具自1998年面世以来, 以实时交互、资费低廉等优点, 受到了广大个人用户的喜爱, 成为网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近几年来,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为适应越来越强烈的企业沟通需求, ICQ、MSN、Yahoo Messenger、RTX等即时通信软件不断出现并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即时通信之中。借助于这些即时通信工具的运用, 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业务协同性以及反馈的敏感度和快捷度都得到大幅度提高。这些针对企业用户的企业级即时通信系统, 其易于管理的特性和相对严肃的风格更能适合于企业信息化的要求, 这不仅为企业架起了实时沟通的桥梁, 也有力推动了企业迈入实时信息化的进程, 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对企业来说, 即时消息、语音、视频通信和即时文件传输的利用率非常高。企业级即时通信系统作为未来的主流办公工具, 集成了多种先进的信息沟通方式。它是一种比邮件更快捷、更具亲和力和交互性的沟通方式, 相比手机, 具有可记录性、费用低、数据形式的多样性特点, 支持文本、语音、图画、视频。特别是它能与电子邮件、手机 (电话) 以及其它企业应用办公程序结合使用, 成功打造现代办公的新平台。
2 企业级即时通信系统的特点
即时性。与企业内部其他通信手段相比, EIM的即时性时相当突出的, 它的速度非常快, 不管接收方的计算机在做什么事情, 发送的消息都能即时弹出来, 并可以把接收方的是否已阅读的信息反馈回来, 实现消息的跟踪功能。
高效性。EIM的消息发送不仅可以用于企业内部员工之间, 还能用于客户支持, 瞬间就能把消息传给成百上千的用户, 让交易者、中介商和客户之间的通信更加顺畅, 从而使消息的发送更加灵活和高效。
多样性。随着即时通信技术的不断完善, 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 EIM的功能正在逐渐增强, 如声音、视频的传输等;各项性能也在不断提升, 特别在安全性、健壮性等方面, 这就使即时通信产品具备了为企业提供多种高质量、高可靠性服务的能力。
延伸性。例如, EIM可以通过无线接入设备实现无线即时通信, 它允许使用者通过无线上网的方式直接访问公司的数据库甚至召集网上会议;某些具有翻译功能, 可以实现多种语言的互译等。
3 企业级即时通信系统的技术体系结构
对于企业级即时通信系统的技术体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3.1 企业级即时通信系统的总体结构
企业级即时通信系统的主要功能, 包括企业内部实时信息交互、语音视频交流、企业短信中心、自动存档主题讨论等等。企业级即时通信系统具有很高的实用性、易用性和可管理性。整体上来说, 企业级即时通信系统一个开放的体系结构, 一个平台化、组件化的可扩展平台。
企业级即时通信系统内部存在多组服务器, 最重要的有两组服务器:组群服务器和企业数据库服务器, 其中有多个小的服务器, 包括认证服务器, 多组文件服务器, 多组会话服务器;群组服务器通过TCP连接与用户的客户端相连, 主要用于文件传输等功能, 企业数据库通过UDP连接, 用于保存各项数据, 与EIM的各项功能实现数据上的支持与服务;通过应用服务器, 可以实现EIM的各项功能, 包括企业内部信息的交流与企业外部客户信息的交流。EIM发生所有的数据交换和信息交流, 都要在数据库服务器中做好保存备份, 这也是企业级即时通信系统最基本的安全保障。
3.2 企业级即时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
企业内部有自己的EIM服务器, 数据库服务器, 企业内部用户可以在企业内部局域网来使用企业级即时通信系统。通过交换机, 防火墙, 路由器, 可以和外网相连接, 这样即能满足移动用户的需要, 也能让企业客户在外部使用, 也使企业级即时通信系统使用更广泛。
3.3 企业级即时通信系统数据库及支撑平台
EIM的数据库及支撑平台分系统主要是为其余各分系统提供一个性能良好、使用可靠、开放的和易于扩充的支撑环境;通过提高网络、数据库系统的行能, 满足企业级即时通信分布式处理的要求;实现企业级即时通信系统即时消息交流、文件传输与多媒体网络会议等功能;为企业的决策, 经营提供服务。
为了保证服务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EIM的服务器采用分布式、模块化的技术, 扩展功能采用插件体系进行扩充。由于EIM不仅是和企业内部员工的需要, 还要和外部客户联系, 满足企业员工移动的需要, 所有即使是企业内部用户, 也要保证不同地域的用户处理的是相同的信息, 即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及同步性。
4 企业级即时通信系统应用的关键因素
目前, 现在有很多企业都应用了企业级即时通信系统。即时通信的概念已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认可, 在不久的将来, 即时通信系统就将成为实用性的商务工具。但是要真正能运用好这个工具还需要很多方面的努力。企业级即时通信系统的实施能否为企业带来效益, 最终能否成功, 也存在着一些关键因素。企业级即时通信系统在技术与应用上必须解决以下的5个问题, 才能是一个真正成功的企业级即时通信系统:
4.1 企业级即时通信系统能否提供端到端的加密信息传递
即时消息的传递是企业级即时通信最基本的要求, 由于企业有自己的商业秘密, 有很高的安全需求, 使用公共性质的即时通信系统公开传递消息是不可接受的。所以, 部署企业级即时通信系统时, 要格外关注即时通信系统能否实现端到端的加密信息传递。同时, 企业级即时通信系统要具备良好的可管理性, 才会唤起企业的使用热情。
4.2 企业级即时通信系统能否记录所有的通信信息
企业级即时通信系统除了安全性的要求之外, 决定企业是否应用即时通信系统的一条关键因素就是该系统是否具有强大的记录和审计功能。企业级即时通信系统应能够记录所有的通信信息, 并能按其档案管理政策所要求的那样存档, 具备搜索和审查功能。这些信息对约束员工行为, 提供商务决策的依据都是最有效的。
4.3 企业级即时通信系统是否提供优质的多媒体会议室
多媒体会议室已经成为企业内部网中一个新的组成部分, 也是企业级即时通信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多媒体会议室是分享企业集体智慧的场所, 也是各种问题能够得到即时解答的场所。支持创建功能强大、内容丰富的多媒体会议室, 不仅扩大了即时通信交流的人数, 而且能够把所有的通信内容记录下来, 这样, 即使在员工不在线的情况下, 也可通过翻看记录寻找所需信息。群组通信、记录一切、知识管理, 这就是即时通信系统支持创建多媒体会议室的意义。
4.4 企业级即时通信系统能否与企业现有通讯体系整合
将企业级即时通信系统无间地整合到企业现有的通讯体系和信息系统中, 可以让即时通信系统的功能发挥到最大, 能给使用者带来更多的方便。如集成电子邮件的功能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更加方便快捷;按企业组织结构分层级搜索特定人员的功能, 能够像使用内部网那样通过即时通信系统查找相关人员, 使该系统超越单纯的交流职能, 使其功能更广泛, 更适应企业的内部的商务流程。
4.5 企业级即时通信系统是否能够拦截垃圾信息或免受病毒的侵害
企业级即时通信的深入应用必然带来垃圾消息骚扰和病毒侵害。所以, 在系统的设计上要能有效的拦截垃圾消息;同时添加管理员, 有效的检测病毒, 防御攻击, 为系统的正常运行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杨天路主编.P2P网络技术原理与系统开发案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2]刘寿强, 温子梅.企业即时通信系统 (EIM) 安全性初探[J].实用技术.2004,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