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

2024-06-15

环境法(精选12篇)

环境法 篇1

加强环境法的实施和环境执法能力建设, 不仅是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 也是世界各国环境法制建设的主要领域, 它对推动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深入发展, 对促进我国经济与环境相协调, 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

目前, 我国城市环境污染有所加剧, 并逐步向农村蔓延。森林减少、沙漠扩大、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生态破坏问题也日趋严重。环境恶化目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公众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 当前我国的环境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不容忽视,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大气污染严重。地级及以上城市 (含地、州、盟首府所在地) 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占2.2%, 二级标准的占69.4%, 三级标准的占26.9%, 劣于三级标准的占1.5%。可吸入颗粒物 (PM10) 年均浓度达到二级标准及以上的城市占81.5%, 劣于三级标准的占0.6%。监测的477个城市 (县) 中, 出现酸雨的城市252个, 占52.8%;酸雨发生频率在25%以上的城市164个, 占34.4%;酸雨发生频率在75%以上的城市55个, 占11.5%。

(2) 水污染突出。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200条河流409个断面中, 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55.0%、24.2%和20.8%。其中, 珠江、长江水质总体良好, 松花江为轻度污染, 黄河、淮河、辽河为中度污染, 海河为重度污染。28个国控重点湖 (库) 中, 满足Ⅱ类水质的4个, 占14.3%;Ⅲ类的2个, 占7.1%;Ⅳ类的6个, 占21.4%;Ⅴ类的5个, 占17.9%;劣Ⅴ类的11个, 占39.3%。在监测营养状态的26个湖 (库) 中, 重度富营养的1个, 占3.8%;中度富营养的5个, 占19.2%;轻度富营养的6个, 占23.0%。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

(3) 噪声和固体废物加剧。监测的392个城市中, 区域声环境质量好的城市占7.2%, 较好的占64.5%, 轻度污染的占27.3%, 中度污染的占1.0%。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围城”现象十分普遍, 受污染耕地达1.5亿亩以上。危险废物大多未得到有效处置, 随意堆放形成重大环境隐患。

(4) 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当前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形势严峻, 突出表现为生活污染加剧, 面源污染加重, 工矿污染凸显, 饮水安全存在隐患, 呈现出污染从城市向农村转移的态势。一些地区盲目发展污染重的企业和不合理地开发资源, 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加剧了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致使一些生态环境脆弱地区, 陷于人畜无饮水、草木难生长的境地。

2 我国环境问题产生的法制因素分析

(1) 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与执法监督体系不健全。近年来, 我国的环境执法工作正在逐步形成以集中式执法检查活动为推动, 以日常监督执法为基础, 以环境监察执法稽查为保证, 以公众和舆论监督为支持的现场监督执法工作体系。普遍存在生态环境督查机构少, 力量薄弱, 执法人员配备不足, 加上执法权限有限, 缺少协调各利益主体关系的生态环境督查职能机构, 不能适应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2) 生态环境管理体制不顺, 环保部门难以发挥统一监管作用。我国的每一部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中几乎都有管理体制的规定。我国目前的环保执法主体分散在水利、海洋、林业、矿产资源等10余个资源开发部门, 环保部门难以统一指挥和协调, 其执法能力大受影响。而环保局人员编制有限, 相对于繁重的执法任务, 往往显得无能为力。再加上执法人员的权限不明确, 处罚力度不够, 所有这些都为环境违法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3)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较为突出, 消极执法、执法不到位、不作为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严重存在。有些地方的环境监察部门对群众反映的环境破坏问题熟视无睹、不闻不问, 导致群众的意见很大, 以至于越级上访者有增无减。还有些地方的有关执法部门放松日常监管, 依赖专项行动, 经常性的工作采取突击抓的方式, 致使工作陷入被动, 当遇到重大的损害环境行为或事件时, 往往采用重点治理、专项整治的方式来应对。另外, 一些地方的环境监察机构负责人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 不敢碰硬、不敢执法、不愿执法。不少基层环境执法队伍对开发区不敢查, 对重点保护企业不敢查, 领导不点头的不敢查, 查过一次但处理不了的不敢查, 危及人身安全的不敢查。

(4) 地方保护主义干扰环保执法的现象依然存在。个别地方环境保护意识淡漠, 重经济、轻环境, 盲目引进重污染项目, 形成了引进容易治理难, 关停更难的困难局面。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 由于我国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 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和局部利益的现象在一些地区依然存在, 生态环境恶化的总体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地遏制。

3 加强我国环境法的实施和执法能力建设的思考

(1) 加大环保法制宣传力度。

必须加大环保法制宣传的力度, 既要增强企业事业单位和普通民众的环保意识、环保责任和环保法制观念, 又要增强广大环保执法人员, 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法制观念, 这是强化环保执法工作的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只有环保法律意识和环保责任能够成为扎根于民众内心的观念, 领导干部能够真正树立起法律至上的理念, 自觉维护环保行政执法, 养成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国家颁布的各项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才能能得到切实的贯彻和执行。

(2) 强化环保执法责任制, 建立领导干部环保实绩考核制度。

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切实转变观念, 彻底去除那种将“发展就是硬道理”片面地理解为经济增长就是发展的全部内涵, 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立起来的错误认识。在评定干部政绩方面, 不能仅以经济增长数据为标准。应当建立领导干部环保实绩考核制度, 将领导干部对环保的环保实绩纳入人事档案, 作为评价干部政绩、评定年度考核等级、实行奖惩和干部晋升提拔的依据之一, 而且应将各项考核的指标予以量化, 使环保实绩考核制度明确、具体、可操作;并且应当在干部晋升提拔中实行环保工作一票否决制, 加强环保实绩考核制度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度。

(3) 强化环保部门的执法权力, 提高环保部门的执法能力。

我国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加大环保部门的强制执法力度。其一, 赋予环保部门查封、冻结、扣押等必要的强制执行权力, 使环保执法真正地硬起来。其二, 赋予环保部门限期治理决定权。其三, 在环境监理队伍的基础上, 建立环境警察制度。其四, 确立部门联动的长效机制。要联合电力、公安、司法、金融、工商、水利、铁路等部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对拒不执行环保处罚的企业要限水、限电、限贷、限运, 形成一股强大的执法力量, 彻底改变环保部门势单力薄、权力有限的现象, 真正做到执法必严。

(4) 建立有效的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与分部门监督管理相结合的机制。

环境保护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涉及众多的领域和方面, 单靠环保部门“包打天下”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必须广泛动员联合各方力量一起来干。但是, 这也会带来多头执法的弊端。环境保护执法主体的多元化和规范化建设之间缺乏协调和配套, 影响了法律效用的发挥。因此, 要根据环保法律、法规和关部门分工负责制度的规定, 明确了相近相关部门所负的环保职责, 重点理顺与计划、经贸、国土资源、农业、建设、林业、工商等部门的关系。环保部门切实履行好环境统一监管职责, 实行“五统一”制度, 即统一环境保护法规、统一环境标准、统一环境规划、统一环境监测规范、统一环境保护信息发布;努力争取有关部门支持, 加强协调配合, 加强了综合执法。

(5) 严格执法, 依法行政。

环保执法工作要始终紧紧围绕“一个宗旨”, 就是认真保护环境, 切实改善环境质量,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环境安全, 改善环境质量, 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也完全符合江泽民总书记讲的“三个代表”的要求。同时, 环保执法人员应切实增强“四个意识”:一是环保基本国策意识。说话办事首先要找准立足点, 从环保基本国策的角度, 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看问题, 真正树立生态平衡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观, 而不能站在污染者的立场上, 替污染者说话。二是严格执法、依法行政意识。环境保护法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最佳结合点;只有严格执法, 才能促进经济与环境相协调, 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执法责任意识。执法部门及其执法人员要对自己的执法行为负责, 发生了执法过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法律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 严格执法就是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 对法律负责就是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因此, 执法人员既要增强责任意识, 又要大胆执法, 严格执法。四是服务意识。执法的过程就是依法保护环境, 实现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过程;只有严格执法, 依法行政, 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的利益。

(6) 加强环保执法队伍的建设。

各级政府要加大环保投入力度, 在资金上向环保工作倾斜, 改变环保执法能力弱, 装备差, 监控手段落后的现状, 增强执法队伍的执法能力。要重视加大对环保执法部门的资金投入, 这些资金重点要用于必要的执法人员培训, 增加、更新必需的各种装备等方面。通过培训, 使环保执法人具有相应的执法知识和能力。通过增加、更新装备来提高环保执法效率和质量。这些都能更有效地加大环保力度, 完成环保执法任务。同时, 要加强环保执法队伍的业务素质建设和廉政建设, 严把“人情关”、“金钱关”和“权力关”, 杜绝环保执法人员与环境违法企业有金钱来往或在执法过程中滥用职权的现象, 将环保执法队伍打造成一支敢作敢为, 敢打硬仗, 善打困难仗的强兵。对环保部门乃至各级政府的环保执法行为以及企业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建立事前监督机制、公众监督机制和媒体监督机制, 形成一种全社会的监督力量, 督促环保执法工作的深入开展。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有让环保执法真正的硬起来, 污染防治工作才能得到有效开展, 环境违法行为才能无处逃遁,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够早日成为现实。

摘要:当前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不容乐观, 其中有法制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在现代社会, 要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必须加大环保宣传, 加强环境法的实施和环境执法能力建设。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法,执法能力,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DB/OL].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网站, 2008-6-11.

环境法 篇2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不包括:()

A、环境法是生态环境科技与法的结合B、环境法是社会法

C、环境法是私法D、环境法是综合部门法

3、国际上一般认为“污染者负担原则”中污染者应当承担的费用是()

A、消除污染费用B、损害赔偿费用

C、污染预防费用D、防止公害费用

4、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的法律不包括()

A污染防治法B自然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C野生动物保护法D民法的环境保护条款

E宪法的环境保护条款

5、我国环境法上“三种效益的统一”包括哪三种效益()

A经济效益B社会效益C环境效益D文化效益E政治效益

6、什么是广义的法、狭义的法?

7、我国法的渊源及其表现形式主要是哪五种?

8、法的五种分类是什么?请具体解释

9、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定义是什么?

10、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是什么?请进一步解释

11、请简述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发展的三个阶段?(新中国以后)

1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由哪几部分组成?

环境法保护对象研究 篇3

关键词:环境法 ; 保护对象;环境利益 ; 利益衡平

中图分类号:DF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4)01013605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环境法作为保护环境的专门法律,在对环境保护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纵观中国30多年来环境法的研究和发展,发现一个较为奇怪的现象:随着环境法理论的推陈出新和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环境问题却有增无减。不得不承认,目前环境法的研究实际上处于一片虚假繁荣之中,一些环境法理论的创新和制度的构建只是脱离现实的理想主义,不能真正起到扼制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的作用。其中“生态中心主义”可以说是倍受环境法学界关注的理论创新,该理论反对仅以人为尺度判断自然的价值,主张对所有的生命都予以尊重和保护,承认自然界中一切生物都有自己内在的价值。在“生态中心主义”环境伦理观指引下,环境法的保护对象也不再以人类的利益为基础,而是脱离人类的利益,强调对环境自身的保护。于是在环境损害中有了一种新的提法即“对环境自身的损害”①。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具有正当性,只要有人类对环境的利用行为就会引发环境状态的变化,何种变化就达到“损害”的程度,我们人类仿佛需要站在环境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然而人类是否具有感知自然受损的能力,这是个很值得怀疑的问题。脱离人类的利益去保护环境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产生环境保护的泛化,环境保护极端主义就是在“生态中心主义”伦理观的指引下产生的。“生态中心主义”将环境法的保护对象进行了延伸和扩展,从当代人延伸到后代人,从人类扩展到非人类。然而该种延伸和扩展并不能真正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其带来的只是环境保护的泛化。如果环境

法不能走出这种保护泛化的理论怪圈,势必造成环境法研究力量的浪费。鉴于目前环境法面临保护泛化的危机,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环境法的保护对象这一基本问题进行回归性的理性思考。

二、环境法的保护对象是环境利益

环境利益是人类从环境中获得的非物质性公共利益。环境不同于环境要素,某些环境要素例如矿产资源、水资源可以与特定主体建立起物权关系,从而给主体带来利益,此时环境要素在性质上就成为了财产,它带给物权主体的是一种经济利益。而环境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不可能以财产的性质与特定的人发生物权关系。所谓的环境或自然的经济价值,实际上是指环境要素或自然要素的经济价值。因此环境利益不包括经济利益,其是与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相并列的一类独立的利益。同时,环境的整体性也决定了环境利益是一种公共利益,一方享有环境利益并不排除他方对环境利益的享有。按照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方式,环境可以分为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因此环境利益也可以分为生活环境利益和生态环境利益(生态利益)两类。从表面看,环境保护法保护的对象是环境。关于何为“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2条称:“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总体。”该条对“环境”一词的定义揭示:环境保护法所保护的环境并不是所有的自然因素,其只包括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那部分自然因素,也就是影响到人的利益的那部分自然因素。如果某项自然因素不会对人的利益产生影响或者人类并没有意识到该项自然因素对人的影响,那么该项自然因素就不属于环境法上“环境”的范畴。因此在环境法上“环境”的概念背后隐藏的是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环境保护法真正要保护的不是“环境”本身,而是人类从环境中获得的有用性或好处即环境利益。

“利益是法律的产生之源,利益决定着法律规则的创建,利益以及对利益的衡量是制定法律规则的基本要素”[1]。任何法律都以保护人类的正当利益为己任。民事法律、刑事法律对财产的保护,实质上是保护权利人从财产中所获得的利益,而非保护财产本身。环境利益作为独立于经济利益的一项新型利益是环境法生成的源泉。与经济利益相比,环境利益处于弱势地位。人类一度为了获取环境资源带来的经济利益而使环境利益受损。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危机,人类开始意识到呼吸新鲜的空气、饮用安全的水源、享受生物的多样性这些天经地义的事情变得如此困难,于是我们开始呼吁保护环境,法律开始通过规范人类的行为来扼制对环境的损害。实际上环境法对环境的保护从来没有忽视过人类的利益,没有任何一项法律制度排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环境法的任务是通过协调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之间的关系、协调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来实现人类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从法律的角度上说保护环境实际上保护的是环境利益,就如保护财产并不是以财产为真正的保护对象,准确来讲应该是保护公民的财产安全,此时保护的仍然是公民的某种利益而已”[2]。

三、环境利益是区分环境法与其他部门法的重要标志

根据传统法学理论,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是划分部门法的主要根据。环境法无论在调整对象上还是在调整方法上都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与民法、经济法、刑法很难进行泾渭分明的划分。因此环境法的独立性一直受到部分学者的质疑。实际上,环境法的保护对象——环境利益是环境法与其他部门法区分的重要标志。

(一)环境利益:环境法独有的保护对象

任何一部法律都有自身侧重保护的利益,而环境利益是环境法独有的保护对象。民事法律制度中的环境侵权责任制度虽然也涉及到环境问题,但该制度所要保护的利益不是公众的环境利益,而是私人的人身利益和财产利益。一直以来,侵权行为都是作为民法学中的范畴来加以研究的。在其他部门法领域也存在侵犯权利的情形,但都有自己独特的称谓。例如行政法中的侵权行为叫做行政侵权,刑法中的侵权行为称作犯罪行为。“侵权行为”一词已约定俗成地成为了民法学的研究术语。民法作为私法以保护正当的私益为己任,而环境侵权作为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也当属民事法律的范畴,如果将带有公益性质的权利纳入环境侵权的范畴,就超出了民事法律调整的能力。正是由于环境法独特的保护对象才使其具有独立部门法的地位。endprint

(二)环境利益:环境法义务本位范式的决定因素

如前所述,环境利益为典型的公共利益。庞德在讲到保护利益的方法时说对于个人利益的保护“首先应确定谁的利益应被认可和保护”,“对公众利益的保护首先是通过将法定权利、法定权力和优先权赋予作为法人的政府或公共团体”[3]。因此对于私益的保护,需要法律以法律权利的形式将利益的主体、内容和界限予以规定,他人只要不对该利益进行侵犯,该利益就能得以有效保护。而对于公共利益的实现更重要的是靠政府或公共团体积极的供给行为,而不是消极的不侵犯行为。环境利益作为公共利益,法律上很难也没有必要为其确定特定的权利主体,对环境利益保护的关键在于“施义”而不在于“赋权”。其中最重要的义务主体是政府,政府有责任给公众提供满足生存和发展需求的环境条件。政府不仅要通过一定的行政管理防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发生,同时也要通过积极的生态建设行为提供环境福利等公共产品,为公众提供安全、健康、富有生产力并在美学和文化上优美多姿的环境。总之以保护私益为目的的民法应以权利为本位,而以保护公众的环境利益为目的的环境法应以义务为本位,这也是两个部门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三)环境利益:环境法具有更高层次立法目的的决定因素

“需要产生利益,目的是被意识到的利益”[4]。法的目的就是统治阶级将意识到的利益制度化,通过协调社会关系,使其认为正当的利益得以保护。法与利益始终不可分离,法所协调、保护的利益决定着法的性质、对象、调整方法及其立法目的。利益的享有者有不同的类型,如果按照利益主体的集合特征来划分,利益主体就可以划分为个人、群体和社会整体三个最为基本的层次[5]。因此利益也相对应地可以分为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也即公共利益三个层次。相对于个人利益而言,群体利益是指具有某些共同价值,共同态度,共同职业的个人的共同利益。相对于群体利益而言,公共利益则是不同群体利益之间的共同利益。公共利益是涉及面最广且层次最高的利益。相对于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而言,公共利益更具有普遍性,是任何个人和群体都需要的共同福利。公共利益具有整体性,当个人利益、群体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一般而言,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应当让位于公共利益。

环境利益是公共利益,是整个人类社会共同享有的利益,虽然在不同时期以及在同一时期不同的个人、群体对环境的需求有所不同,但从整体与长远来看,人类的环境利益是一致的。特别是在后工业时代,科技的进步仿佛使人类无所不能,然而人类的行为也使其所处的环境发生了一系列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变化,如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海洋污染等。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又返回到了如何确保人类生存这一共同问题上来,然而此时的生存不再是通过征服自然而生存,而是通过保护自然而生存,是人类对自身行为的重新审视的结果。因此,对于环境利益而言不是个别个人、个别群体的利益,而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公共利益。

环境保护法的目的就是要保护人类社会共同的环境利益。虽然个人利益、群体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也存在矛盾,但共同利益也是通过具体的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得以表现的。对于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的环境问题的解决虽然需要国家间的联合、国际组织作用的发挥,但群体范围越大,问题的解决就越困难。因此目前来讲更重要的是通过国家这样一个群体来协调其内部组成的个人之间、群体之间的利益,从而维护他们的共同环境利益。作为国内法的环境保护法就是在发挥着保护人类社会共同的环境利益的作用。在这一点上,可以说环境保护法相比其他部门法具有更高层次的立法目的。民法以保护个人利益为己任,经济法通过保护某个弱势的群体利益而维护社会平衡 笔者认为经济法是通过国家对某种经济失衡关系进行干预、协调而维护社会整体平衡,这种平衡的方法主要表现在对某一弱势群体利益的保护上,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要是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反垄断法》主要是要保护中小经营者的利益。,行政法以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利益为主要目的,而环境保护法保护的是每个个人、每个群体(无论其是强势还是弱势)的共同利益。相比而言,从保护的范围上讲,环境法具有更为广泛的保护主体,其保护的是整个人类的利益,因此环境法具有更高层次的立法目的。

三、环境法对环境利益的保护是推动环境法发展的动力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把人类社会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人类对环境的需求不同,因此在不同的阶段纳入法律视野中予以保护的环境利益也不同,只有对那些稀缺的环境需求才有必要以法律的形式加以保护。环境保护法所保护的环境权利随着人类环境利益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环境保护法实质上保护的环境就是人类的环境利益。在这三个阶段人类对自身的环境利益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表述为在前工业社会的经济利益,工业社会的健康生存利益,再到后工业社会的享受美好生活的综合性利益。

前工业社会,被称为“与大自然争斗”的社会,在这一阶段,主导技术发生在原料领域,产业结构以农业、采掘行业为主,人类主要依靠原始的劳动力从自然界获取垦殖所需的空间和提取生活所需的初级资源,因此环境利益主要表现为对生存空间和原材料的需求。欧洲殖民扩张就是为了满足殖民地国家对土地和资源的需求,在殖民扩张的过程中,无度的农业、伐木、采矿对被殖民地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例如毛里求斯本为充满各种生物的岛屿,1598年沦为荷兰的殖民地,在1721年法国对该岛宣布主权时,在荷兰人的疯狂砍伐下此处已经成了一片荒凉的孤岛,为了满足法国继续进行殖民掠夺的需要,1769 年法国颁布了法律对毛里求斯的环境进行保护,要求岛上总面积的25%,尤其是陡峭的山坡地带,必须为森林所覆盖[6]。另外1866年美国制定了《矿业法》,1870年制定了《木材种植法》。这一阶段环境保护法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有持续供利用的自然资源,从而满足人们的经济利益。

工业社会开始于机械化大生产,这一阶段以商品制造加工为主要产业,以能源使用为主要动力。由于机器化大生产,使用能源的数量急剧上升,制造业、化学工业产生的有害气体大量排放到空气中。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事故。如194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污染事件及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都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在这一阶段环境中充满着毒气,人类健康生存的环境利益受到了巨大的威胁,人类环境利益主要体现为在清洁环境中生存的需求。为了确保人类健康生存的环境利益,各个国家开始制定各类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的内容不仅仅只限于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还转变为自然资源保护与污染防治并重。如美国在1955年制定了《空气污染控制法》,英国在1968年制定了《清洁大气法》。发生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环境的需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于是各个国家开始制定保护国民健康生存利益的环境法律。endprint

后工业社会被设计为一场“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在这场争斗中出现了以信息为基础的“智力技术”[7]。由于各个国家发展水平的不同,进入后工业社会的时间也不相同。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进入了后工业社会。在中国,根据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2010年7月30日发布的《中国信息化报告》,中国整体上正处于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加速转型期[8]。在这个阶段商品生产业向服务业转变,人们产生了一种新的意识即享受美好社会生活的愿景,对环境的需求也不仅仅只停留在经济利益、健康生存利益上而是表现为享受美好生活的综合性利益。人们不仅仅希望环境为其提供生存空间、物质基础,而且希望从环境中获得一定精神上的享受。美国 1969 年的《国家环境政策法》第2条的第2款中将该法的目的规定为:“保证为全体美国人创造安全、健康、富有生产力并在美学和文化上优美多姿的环境。”同时第5款规定:“谋求人口与资源的利用达到平衡,促使国民享受高度的生活水平和广泛舒适的生活。”此时环境法的目的不再仅仅是防治污染,而是在防治污染的同时满足公众享受环境的多方需求,不仅将公众的健康作为其保护的范围,也保护公众享受优美环境的权利。

“需要往往直接来自生产或以生产为基础”[9]。在这三个阶段人类对环境的不同需求也是随着生产方式的转变而客观形成的,同时经历了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发展的过程。在工业社会以前,以农业、采矿业为主的生产方式使作为原材料的自然资源遭到了极大的破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到了工业社会,生产方式转变为以能源为基础的工业化生产方式,该生产方式在造成自然资源进一步破坏的基础上也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此时人类对一味追求环境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的行为进行了反思,人类迫切希望能有健康的生存空间。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进入了后工业时代,人类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不仅要在环境中健康地生存,而且要享受地生存。环境法的内容正是随着环境利益的客观发展而不断变化,以实现保护人类环境利益的重任。环境法保护环境利益的手段也由以生产经营者承担环境义务为主向政府承担环境义务为主发生转变。从环境法发展的历程看,环境保护法始终以保护人类的环境利益为已任,环境法的保护对象及手段都在随着环境利益的发展而产生变化。

四、明确环境法保护对象的意义

明确环境法的保护对象,有利于环境法走出保护泛化的误区,无论是在理论的创新还是制度的构建上都本着真正保护人类环境利益的初衷,实现环境法应有的功能。

(一)解决以谁为中心的理论争议

“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都主张保护环境,但两者的出发点不同。“人类中心主义”保护环境的目的终究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而“生态中心主义”认为,之所以对环境进行保护,是因为自然有其内在价值,要真正保护自然必须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重视自然存在物的内在价值,主张将道德关怀的范围从人类扩展到人类自身以外的其他动物、生物以及整个生态系统。如前所述环境保护法保护的对象只能是人类的环境利益,而非环境或生态系统本身。不得不承认“生态中心主义”伦理观是高尚的、是应该得到推崇的,但它只限于道德的领域。然而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如果将较高的道德要求法律化,势必超出法律的功能范围。“‘生态中心主义所倡导的伦理观是对人类道德的较高要求,其具有价值的正当性,却不具有法律化的可行性”[10]。环境法学的理论研究不能脱离环境法的保护对象为人类的环境利益这一基本事实。

在制度构建上,“生态中心主义”论者企图通过赋予自然像人类一样的法律权利,从而激发人类保护自然的激情,遏制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无限索取。该论断对传统的法学理论造成了冲击,造成了法学理论的混乱: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法的价值是什么?何为法律上的主体客体?何为自然的权利?同时,生态中心主义论者还以其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保护自然权利的“公益诉讼制度”和“代理人制度”, 实践中也有人以自然的名义向法院提起了诉讼 2005年12月7日,北京大学法学院3位教授及3位研究生就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向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了以鲟鳇鱼、松花江、太阳岛为共同原告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以“本案不属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为由退回诉状。 。这种将法律关系的主体扩大到自然物的尝试也只会导致环境保护的泛化从而产生环境保护的虚化,并不能真正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二)对环境权理论的理性反思

如前文所述,对环境利益的保护决定了环境法应以义务为本位。然而目前环境法学界在权利本位观的指引下掀起了对环境权理论研究的高潮。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环境权显得越来越扑朔迷离。关于环境权的属性、主体、客体、内容等问题在学术界尚存在着很大的争议。蔡守秋教授关于环境权的理论大而广之,将一切和环境有关的权利都纳入到了环境权的范围,其中包括作为环境要素的自然体的权利,这使得环境权这一概念更加模糊和难以得到法律上的确认,同时也泛化了环境法保护的对象。环境法学的研究应以义务本位观为指导进一步明确各主体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特别是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政府的责任。如果没有具体的制度去保护公众的环境利益、去协调环境利益与其他利益的矛盾,环境权的规定也仅仅只限于法律文字。“把环境权理所当然地作为环境法的核心和基础,寄中国环境法治的成功于环境权,在环境权问题上集中过多的精力,对于日渐深入的中国环境法治建设而言,恐怕难免刻舟求剑、缘木求鱼”[11]。

(三)对环境法利益衡平功能的回归

在环境法学研究过程中,任何理论的创新和制度的设计都应围绕环境利益这一环境法的核心要素,否则再现代化和国际化的理论与制度都将是一种摆设。“法律的任务在于承认、确定、实现和保障利益,或者以最小限度的阻碍和浪费来尽可能满足各种相互冲突的利益”[12]。 明确环境法的保护对象为环境利益,有利于回归环境法对利益的衡平功能。环境问题在本质上是利益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如何解决这些冲突,如何在各类正当利益之间获得衡平是环境法学者应研究的关键问题。参考文献:

[1]杜江,邹国勇.“德国”利益法学思潮评述[J].法学论坛,2003(6):91-92.

[2]韩卫平,黄锡生. 论环境的法律内涵为环境利益[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12):43-46.

[3]罗斯科·庞德. 法理学(第三卷) [M]. 廖德宇,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252-255.

[4]孙国华.法理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61.

[5]张玉堂.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120.

[6]RICHARD H G. 西方环境保护主义起源[J].科学,1992(11):3.

[7]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 [M]. 简明本.彭强,译.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5:29.

[8]《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在京发布[J].中国信息界,2010(8):5-6.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87.

[10]邓禾,韩卫平. 法学利益谱系中生态利益的识别与定位[J].法学评论,2013(5):109-115.

[11]巩固.环境伦理学的法学批判——对中国环境法学研究路径的思考[D].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2008:284.

《环境法》原则的思考 篇4

( 一) 协调发展原则

这是《环境法》中的首要原则, 根据常识我们可以得出, 放在首要位置的原则必然有其重要意义。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 我们非常重视经济发展的速度, 因此在某些方面付出了环境的代价。随着时间的发展, 我们认识到这种做法是不可谋取的, 所以《环境法》中的协调发展原则也称之为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相协调原则。

( 二)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

众所周知, 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或者是由于认识不正确的原因, 导致了一些环境污染, 在治理环境污染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但是取得成效差强人意。这也就提示我们不可以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套路, 这种做法是违背科学发展规律的。但是我们可以在发展的过程中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以预防为主, 采取防治结合以及综合治理的原则, 这样就可以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三) 环境责任原则

在《环境法》中, 环境责任原则就具有这样的法律效率。环境责任原则规定了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养护、破坏者恢复, 即我们常说的“谁污染、谁治理”。这一原则的规定, 直接明确了环境破坏和环境利用的责任, 迫使每一位环境利用者衡量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平衡。

( 四) 环境民主原则

《环境法》中的环境民主原则也称之为公众参与原则或者是环境保护的民主原则。从这一原则中我们可以看出, 环境保护并不是政府独立完成的事件, 它和每一位公民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环境民主原则是民众权利救济的一个有利支持点, 这可以促使人民在法律的保护之下更加规范的行使自身权利。环境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只有我们自身时刻注意环境问题, 才能保护自身的环境利益不遭到侵害。

二、《环境法》原则运用的思考

( 一) 协调发展原则的运用思考

既然《环境法》中协调发展原则的核心内涵是协调发展, 那么我们就必须在任何工程项目中考虑到环境因素。首先, 在进行综合决策之时, 我们需要思考环境与发展是否具备关联性。只有处理好这种关联性, 我们才能切实做到环境保护与经济技术政策实施的科学性。因为科学技术是环境保护的有利支撑点, 只有做好这个支撑点, 才能为接下来的环境监督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 二)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的运用思考

在运用这一原则之前, 首先要明白“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会很难消除环境恶劣带来的社会影响。并且, 这种环境问题是很难在短时间之内消除的, 所以有必要加强这一原则运用的实际思考。在实践中, 需要利用科学技术规划好、布局好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在这一过程当中, 严格控制环境无限制的开发, 积极治理已经遭受破坏的环境, 综合整治重点环境问题, 完成好环境监测工作, 切实达到综合治理原则规定中的标准。

( 三) 环境责任原则的运用思考

《环境法》原则的思考中, 要重点考虑环境责任原则的运用, 因为只有运用好这一原则, 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好环境。通过立法将环境侵权责任的具体化, 可以有法可依, 健全我国的环境民主制度可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 舆论监督是非常具有震撼性的。广大群众的环境诉讼权利一旦得到扩大就可以得到全民族环境保护的支持, 这种力量会对环境破坏者造成很大的压力, 并且诉讼带来的法律成本也让环境责任原则的运用不断成熟起来。

( 四) 环境民主原则的运用思考

环境民主原则运用的主要特点就是环境公众听证制度的实施。听证, 已经成为了我们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但是环境公正听证制度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随着《环境法》中环境民主原则运用的不断深入, 这种听证制度不仅仅在于民众的“听”, 更多的是进行讨论和提出意见。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相关部门也需要对这些意见进行论证和答复, 那么这样就可以切实的保护好民众应有的环境资源利益。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原则是处理事情的基础, 在法律规范当中, 原则的设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其原则进行一定的阐述, 更是对《环境法》原则运用进行了重要的思考, 希望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具备《环境法》原则的意识, 更要将这些原则付诸于实践, 以此来确保可以更加有效的发挥法律原则应有的公平和效率。

参考文献

学习总结 环境法 篇5

本学期,我和大家一样第一次接触法学,这类我们很少接触的非常文科的课程。经过这整整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将从一下几个方面来做一下总结:

内容: 这学期我们学习的不仅仅是环境法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如何应用环境法的内容类分析各类有关环境事件的案例。所以基本的法学的内容是很重要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环境法的体系,特征和价值以及他的应用。法律关系一般主体为权利和义务,客体为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行为。而环境法是调整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社会关系的法律规法的总合。其核心是调整对象。其调整对象主要有:(1)社会关系(2)时代背景、现实需求、社会问题。其意义是区分不同法律的重要标准。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是:

1.国家2.国家机关3.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4.公民/自然人。弄清环境法和经济法等的联系与区别。就课堂所学得得,环境法的价值追求:1.环境保护2.可持续发展3.循环经济和循环社会4.低碳经济和生态文明。通过环境法的学习,这些原本离我很遥远,很难懂的知识好像离我们更近了一些。这些知识其实都满枯燥的,如果能结合更多的案例来分析,或者让我们自己来分析会更好些。

方式: 这学期我们通过做PPT的方式对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但是我们对其他人的内容并没有特别深刻的了解,所以我想以后我们可以在课堂上交流交流不同组的意见,这样能对彼此的部分都有一个了解。再者,如果课堂上能够有更多的视频教学,结合实际的例子,我们对知识点的记忆就能更深刻些。也可以以情景剧的方式,让我们较色扮演,这样站在不同的立场来感受不同位置的立场,更正确的分析案件。这次的案件分析大赛是一个很好的让我们深入了解环境法的具体应用。我觉得我们对于案件的接触还比较少,在我们做案件分析的时候有点力不从心。

论环境法的公众参与原则 篇6

关键词:公众参与;环境法;分析完善

1 引言

早在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了“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若让“以人为本”在环境法的实践中表现出来,就必须想办法让我国公民对自己所处的生态环境展开积极的保护和参与解决所处环境出现的问题。我国《环境保护法》中规定了每个公民都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当发现有个人或者企业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都可以对其进行检举和控告。这些相关规定就是环境法中公众参与原则的充分体现,所以说国家对公众参与原则的研究并完善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是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当今我国的国民经济(GDP)快速发展,在GDP快速发展的背后却牺牲了很多东西,在很多的地区,为了提高地区的社会经济水平,政府对于当地的工厂的乱排乱放的想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会对其进行严格的管制,表面上看经济确实是提升很快,代价却是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得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加重,近期因为环境污染事故频发并且造成的损失都极为严重。在我国,通过近年来的环境保护立法,可以明显地看出国家特别注重公众参与原则在环境保护立法、执法的适用。但由于我国国情,政府不愿意限权,公众也缺乏意识和能力进行参与,公众参与原则在我国困境重重。因此,如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环境法中公众参与原则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2 關于环境法中公众参与原则形成的简述

公众参与原则是环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指在自然环境资源保护领域,公民有权参与并平等地进行环境立法、决策、执法、司法等与环境权益相关的一切活动。公众参与原则是环境民主、环境法治以及环境正义等环境基本价值的具体体现,对于监督政府守法、保障环境法的良好实施以及推进环境保护活动的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人类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变化之间的关系中,人们总结出来了环境法中公众参与原则,它的形成是必然的。在1970年,美国展开了一次大型的地球日纪念活动,这是一次保护生态环境的群众运动,引发了群众极大的响应。随后,很多国家也大力倡导了本国的公民积极参与保护环境事业,并展开了许多响应的形式如环保日等宣传活动,以此来调动民众对保护环境的积极性,让保护生态环境成为民众的日常行为习惯,从而使本国内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随着时间的变迁,环境法中公众参与原则慢慢的成为了许多国家极力推崇的准则。

环境法中公众参与原则是必然会形成的,它是人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与当前生态环境质量不断的变差的产物。同时,由环境公共财产论,我们知道生态环境中的太阳光、水源、氧气等人们所必需的生存资源不能认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并且这是人类共有的自然财产,每个人都有使用权,且任何人都不能独自占用和破坏。有了这个理论的存在,那么环境法中公众参与原则的发展就有了科学的依据,环境作为公共财产,人们就应该参与管理、保护生态环境。在科学理论的指导和政府积极的引导下,民众对于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责任心都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这样就会让生态环境逐渐恢复生机。

3 我国环境法中公众参与原则表现出的不足

我国的环境法大多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立完成,那时的经济才刚刚起步,其发展速度并不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并没有发生突出的环境问题。所以,我国的法律制度的中心并不是环境的保护和持续性发展经济需要环境的支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个人或企业为了达到较高经济利益而不惜破环生态环境,造成了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因此,对照我国的相关环境立法,结合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就会发现我国环境法中公众参与原则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尚须加以健全和完善。具体如下:

3.1 在我国环境法中对公众参与并没有详细的规定细则,单讲原则性而不具有可操控性

我国在《宪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中均明确了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原则, 但这些法律法规并没有对公众参与原则的程序、范围、责任义务等做出具体的规定,也没有具体的执行措施,从而导致公众参与只能是一个摆设,而不具备可操控性。另外,这些法律法规关于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立法缺乏全面、具体的权利规定,公众依法享有的权利只有检举权、控告权、部分参与权和赔偿权,至于其他必需的权利如环境知情权、环境受教育权、环境结合权、环境诉讼权等,相应的立法中并未明确规定。并且,我国的环境法对于公众参与的规定是在生态环境发生破坏后,民众应该积极参与,这与真正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即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不应该只是在环境破坏后参与,而是全程参与。

3.2 从我国环境法实施的情况看,公众参与是基于保护环境信息的公开化,但是现在我国环境公开化太过于形式

我国在2007年开始实施《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环境信息公开正逐渐地成为了社会公众的共同意识,生态环境的信息已经成为了人人都可以看到的透明化的信息。但是,公众想要获得相关部门的环境信息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表面上政府都在积极的公布环境信息,但是发布的信息缺少实质性内容,就是缺少的这一小部分的实质性内容中,就包含了民众希望能够得知的信息。例如,民众自己周围的生态环境的质量情况,政府对于环境的执法情况、企业对环境是否保护到位等都是民众需要得知的,但是这些信息却不能得到。民众对于环境信息并不能完全得知,那么想让民众积极参与到环境的保护、监管等方面就不能够有效实现。

3.3 在我国相关部门关于环境方面的诉讼制度尚不完备,造成了有关环境方面的侵权行为得不到有效救济

环境法中公众参与原则的重点之一就是生态环境受到侵权行为时,有关部门应该提供相应的司法救济。这样的司法救济对于民众的个人利益关系密切,但是这样的救济在我国的实施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例如,在近几年发生的紫金矿业废水渗漏污染江河和锦业公司长期排放含砷废水事故中,在周圍生活的民众都是受害者,但是当他们想通过相应的司法救济来获得损害赔偿时,却并不能找到有效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在我国,环境法中也受到了民事诉讼法的影响,当非直接利害关系人对环境进行诉讼的时候,它们的主体身份并不能得到法院认可,这样就造成了他们并不能去维护环境问题;即使法院接受了一些关于环境侵权的案件,民众的胜诉几率极小,这些都导致了民众关于环境侵权的诉讼途径阻碍重重,民众自身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证,都大大地降低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监管环境破坏情况的责任心。

3.4 我国环境法中公众参与原则对于环境事故发生之前适用性不足

让环境受到破坏的风险还没有发生之前就能受到相关部门和民众的关注是公众参与原则的重要作用之一,这样就可以降低生态环境发生破坏的几率。但是,在我国环境法中的环境信息透明化机制在实施中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展示,而且我国民众对于环境保护参与积极性不强,这就导致了我国对于公众参与原则的设定,重心都偏向于环境破坏后公众再参与其中,而并没有做到公众在环境破坏之前就参与其中。

4 健立健全我国环境法中公众参与制度的建议

4.1 加强政府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执行力度

现今法律都在努力规定公众参与条款,但信息闭塞依然存在,政府是最大阻碍。如实施《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以来,可以看出我们中央政府非常重视信息公开这个问题,但是地方政府常常极力阻碍。公民申请信息公开案件很多,但有几人能如愿看到自己所要的政府信息,政府回复的理由是否能让人信服?法院受理此类棘手行政案件,能否司法独立,做出公正裁判?因此,应减少政府在环境信息公开的自由裁量权,并就拒绝环境信息公开的行为,公民可向上一级政府申请复核。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具有经营自主权,也拥有商业秘密的权利,政府这个有形之手与市场的无形之手如何做到不冲突,这需要价值衡量。在我国,企业经营权应该让位于公民的生存权,故企业涉及环境信息应该强制公开,以公开为原则,企业自愿选择公开内容为例外。

4.2 使公众参与原则在环境保护立法、执法上更具体化

我们应该在以“以人为本”为重点的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将环境保护当成切身利益的一部分。虽然,我国的环境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环境保护,民众参与原则有一些规定,但是这些规定并没有明确表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的事务范围和应有的权利义务,还有对于保护环境的途径和受到权益损害时应该采取的救济手段等。除此之外,因为我国环境法制定时并没有确立公众对于环境保护事务哪些有参与权利哪些又没用参与权利,这样使得公众环境保护参与权得不到稳定的保障。因此,我国的宪法中应当将民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作为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表现出来,这样公民在为环境诉讼时就能获得宪法给予的保护,可以使得环境法中民众参与原则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使得民众对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得到提升。

4.3 建立和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目前我国的法律诉讼主要包括三大类: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对原告的要求主要是指与案件事实存在利害关系的当事人。如果为环境问题提起公益诉讼的当事人是一个没有利害关系的人,那么通常会被法院因为主体不符合而驳回。这就需要赋予公众具有维护环境的胆识,唤起公众的环保意识。因此,在我国公益诉讼制度还不够完善的基础上,亟须推行一套三大诉讼法之外的隶属于保护环境的诉讼制度,以确保公众的参与度。也就是说,我国应弥补立法的空白,设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环境公益诉讼的目的在于维护社会和公众的正当环境权益。因此,其一,不应过分强调诉讼中的原告资格及当事人的利益关系,可以适当放宽对原告起诉资格的要求;其二,扩大受案范围将政府的决策性行为纳入诉讼范畴;其三,应当考虑在资金、技术和法律援助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4.4 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意识

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管积极性不高也源于我国人民对于生态环境认识水平不高,并且缺少参与环境保护意识。是否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各项事业建设、人民生活质量都有重大的意义。对于如何提高我国人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国家积极的开展环保宣传教育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所以,我国应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法的宣传力度,通过开展大规模的环境保护知识讲座、举办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文艺晚会、加强对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培养等,从多个方面,进行多种形式的环保宣传,以此来提高民众的环境法制观念和民众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增强民众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参考文献:

[1]张小军.论环境参与权[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7).

[2]胡双.浅谈我国环境法公众参与制度[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3]高金龙,徐丽媛.中外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立法比较[J].江西社会科学,2004(3).

[4]那力.论环境事务中的公众权利[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2).

[5]钟吉.法律法规公众参与度与透明度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作者简介:

环境法 篇7

(一) 全球化是全球环境治理产生的时代背景

在全球化浪潮下, 呈现了环境全球化的趋势。环境全球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全球化使得发生在一个国家的活动可能影响另一个国家的环境。出现了跨国界环境问题 (如跨界污染、污染转移) 、超国境环境问题 (如南极的污染及利用) 以及全球环境问题 (如温室效应) 。二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全球合作。环境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单独国家无法解决环境问题, 需要国际社会的合作。全球化带来信息技术和文化的国际交流, 加强了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的国际合作。

(二) 全球环境治理的内涵

全球治理理论是在一些跨国家、超国家的全球性事物出现后, 单独的民族国家独木难支, 需要国际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解决问题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瑞士学者皮埃尔塞纳克伦斯认为, 全球治理就是在已有国际机制失灵的情况下, 试图在全球层次上通过改革重建一套全新的更有效的管理和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国际机制和国际制度。全球治理理论基于“治理”的概念, “治理”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政府自上而下的“统治”概念, 其不再认为主权国家是国际政治的唯一参与者和世界秩序的中心, 强调政府、公共机构、私人机构的合作, 追求“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全球治理概念引入环境领域, 便产生了全球环境治理。全球环境治理是指国际社会通过扩大参与主体、改变调整手段等方式, 凭借具有约束力的国际规则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 从而维持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

(三) 全球环境治理的理论基础

德国学者贝克在其著作《风险社会》提出了“风险社会”理论。贝克指出, 工业社会胜利以后, 文明的构建和人类的决策导致了生态危机, 而在政治上应对这种生态危机则会产生一种共同命运的经验。“危机促成社会, 而全球危机促成全球社会”。全球化以及其引发的全球环境问题使得当今世界进入了风险社会, 这些生态危机是全球的, 同时又是局部的和个人的。贝克指出了控制风险需要发挥自下而上的全球亚政治和自上而下的世界生态民主政治之间的互动作用。

“覆巢之下, 焉有完卵”。自然环境是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良好环境中自由、平等、健康生活”、“可持续发展”等是全人类的共同需求, 是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国际社会共同利益把整个人类紧密连接在一起, 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 克服民族利益的限制, 以全球视野来处理相关的国际事务和国际关系。环境全球治理理论就是基于环境利益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这一点提出的, 全球环境治理以全球社会共同利益为价值本位, 突破了传统国际关系中的国家中心主义, 强调国家、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个人等不同层次主体的互动。全球环境治理理论正是在“风险社会”和“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全球环境治理对国际环境法的影响

全球环境治理的有效方式是通过法治, 通过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得以实现。全球环境治理的理论内涵对传统国际环境法了提出了新的要求, 使国际环境法有了新的发展。

(一) 全球环境治理的多元主体给传统国际环境法提出了新要求

国际环境法的主体即国际法的主体。国家是国际法的主要主体, 政府间国际组织在一定意义上享有主体地位。主权国家由于自身利己主义的局限性而难以单独应对环境危机, 甚至导致国家间环境合作出现僵局;政府间国际组织也因受其成员国利益的制约、缺乏解决环境问题的权威和必要的灵活性。

全球环境治理打破了传统意义上以主权国家为主导力量的国际合作关系, 形成了一个由国家中心的环境治理和非国家中心的环境治理共同组成的多元中心体系。全球环境治理的主体有三类:各国政府、正式的国际组织和全球市民社会组织 ( 包括非政府组织、市民运动、次国家行为体、跨国行为体及大众舆论等 ) 。全球环境治理的时代下, 各种次国家层次、跨国家层次的力量在世界舞台上迅速崛起, 成为民族国家分享世界治理权的行为主体。每个行为主体都拥有程度不等的能量, 都力图分配全球价值系统。

全球环境治理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层次性, 在不否认国家作用的前提下, 强调非政府组织及企业、公民的重要作用。尽管国家的主权受到一定的限制和调整, 仍然是是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主角, 是主要倡导者和实施者。但是国家只是众多行为体中的一部分, 各种非国家行为体与国家、政府通过协商、合作, 在地区及全球层次上解决环境问题。全球环境治理的多元中心主体要求给传统的以主权国家为调整中心的国际环境法提出了新要求。

(二) 全球环境治理手段的改变给国际环境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全球环境治理要求改变传统的命令、控制型手段, 要求发挥市场在环境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采用经济手段为主要调节方式。目前环境保护领域广泛采用的是以命令、控制手段为基础的政府控制型管理。政府通过行政手段 (诸如禁令、许可证、配额等) 调节环境资源的分配, 处理环境问题。政府直接型控制管理环境问题, 虽然快速高效, 但是成本高昂, 缺乏弹性和灵活性, 这不利于提高企业的减排积极性。基于市场的环境政策或者环境市场机制, 是以市场为基础, 通过改变市场信号, 影响环境管理对象的经济利益, 促使其改变生产或消费行为。市场经济手段具有如下优点:节约成本、灵活有效性、促进环境技术的发展、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经济手段比行政手段能产生更大的利益激励效果和效率弹性, 解决“外部不经济”问题。环境治理的经济手段主要有:税收手段、财政手段、金融手段 (例如排污许可交易、绿色信贷) 等。

随着全球环境治理的深入发展, 需要削弱政府的行政干预, 加强经济手段的调节作用。国际环境法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制度设计, 在法律上进行规范并提供保障。

摘要:全球环境治理的理论是在环境全球化的背景下诞生, 是全球治理理论在环境保护领域的运用和发展。全球环境治理需要国际环境法提供支持和保障, 同时在主体、调整手段方面对传统国际环境法提出了新要求。

关键词:全球化,全球环境治理,国际环境法

参考文献

[1]王铁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 1995年版

[2][德]贝克.风险社会.译林出版社, 2004年版

[3]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年版

国际环境法的发展研究 篇8

对于国际环境法的定义,亚历山大·基斯先生认为:“国际环境法,如同海洋法或外层空间法一样,是国际法的特殊领域,其目的是防止生物圈严重恶化和失去平衡以致不能发挥正常作用。”[1]这个定义说明了国际环境法与国际法的种属关系,也阐述了国际环境法存在的基本目的。

王曦教授对国际环境法的定义是:“国际环境法是国际法的主体,其中主要是国家在因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而发生的国际交往中形成的,体现它们之间由其社会经济结构决定的在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方面的协调意志的,调整国际环境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体。它包括有关的跳跃和国际习惯。从广义上看,有关的一般法律原则、司法判例、国际法学说和国际组织的决议也是国际环境法的一部分。”[2]王曦教授的定义较全面地解释了国际环境法的本质、特征和外延。

自古以来没有一个评判定义好坏的标准。笔者在对上述定义进行充分的理解之后,为国际环境法下一个定义:国际环境法是国际法的一个新分支,是旨在协调国家之间在国际环境保护过程中的共同意志,以达到约束各国环境行为的宗旨,预防和解决国际环境问题,保护国际环境和全人类利益的法律制度的总称。

二、国际环境法的形成和历史发展

自1970年以来,国际法将环境保护纳入其调整对象的意义越来越明显。环境问题具有跨国性质,解决环境问题,要先确定它的影响范围,通过条约来调整保护环境的相关权利义务,同时,习惯法与一般法律原则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国际环境法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一个由慢到快、由小到大、由零散到系统的过程[3]。

想要了解国际环境法的发展阶段,不得不提及促使国际环境法产生与发展的三次重要会议,这三次会议被认为是其形成与发展的三个重要里程碑。

1.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于1972年6月5日到16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市举行。出席会议的有114个国家的代表、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观察员,共约1 200人;以个人名义与会的代表和大约1 500名记者。会议的宗旨是“取得共同的看法和制定共同的原则以鼓舞和指导世界各国人民保持和改善人类环境。”[4]本次会议尽管没有通过具有广泛约束力的文件,但形成了三项不具法律约束力的重要文件(non-binding-documents,or soft law),其中《人类环境宣言》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在第27届联合国大会上获得通过。

《人类环境宣言》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宣布7项对人类环境问题的共同认识:人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塑造者的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保护和改善环境对于人的幸福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责任和能力认识;区域性不同环境问题的认识;对改善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国际合作的认识,等等。第二部分宣布了26项指导人类环境保护事业的基本原则,明显地反映了出席会议的各方的政治考虑,对国际法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在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尽管各国取得了比较广泛的一致认识,但由于各国为其主权政治因素和经济发展的考量,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存在很多的矛盾与分歧。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本次会议上,人类第一次在国际环境问题上取得了很多一致性意见,也第一次集中暴露出各国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重大分歧。这预示着,国际环境法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必定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斗争的过程。但我们依然有理由相信,为了国际环境保护,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各国必能协调多方利益,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促进国际环境法的发展。

2.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于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市举行。出席会议的有116位国家政府首脑、172个国家的8 000名代表、9 000名新闻记者和3 000个非政府组织[5],也被称为“地球首脑会议”(Earth Summit)。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盛会,是国际环境法发展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会议的宗旨是“在加强各国和国际努力以促进所有各国的持久的无害环境发展的前提下,拟定各种战略和措施,终止和扭转环境恶化的影响”。[6]此次大会通过了5个文件,其中3个是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2项条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

《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以下简称《里约宣言》)虽然是一个“软法”文件,但对国际环境法的发展予以前所未有的推动,确立了人类在很长的历史阶段的新的发展道路。同20年前的《人类环境宣言》相比较,体现了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的一种更高层次的认识:承认了环境与发展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确定了各国在环境恶化问题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即鉴于导致全球环境退化的各种不同因素,各国负有共同的但是有差别的责任。发达国家承认,鉴于它们的社会给全球环境带来的压力,以及它们所掌握的技术和财力资源,它们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努力中负有责任。这为发达国家承担更多的环境义务提供了依据。旗帜鲜明地倡导国际环境合作问题,主张各国以伙伴的关系进行合作,共同努力解决人类环境问题。在宣言里不难看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歧依然存在。宣言的诞生是一个既斗争又妥协的结果,其中体现了环境与发展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但《里约宣言》在《人类环境宣言的》的基础上,着实在国际环境问题上迈进了一大步。

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到2002年约翰内斯堡世界首脑可持续发展会议之间的这段时间里,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高度,确立了环境与发展相结合考虑的新思想,认识到环境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很多全球性多边型条约,将人类共同利益的重大环境问题均纳入到国际环境法的调整范围;国际组织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软法”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并涉足新的领域;国际环境法使得各国对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广为接受,对国内的发展战略的改变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3.2002年约翰内斯堡世界首脑可持续发展会议

联合国于2002年召开世界首脑可持续发展会议(World Summi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会议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市举行,是迄今为止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内召开的规模最大的会议,是国际环境法发展史上的第三座里程碑,有192个政府代表团、104位国家或政府首脑出席。此次会议的重要成果是通过了《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宣言》(以下简称《约翰内斯堡宣言》)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执行计划》。

《约翰内斯堡宣言》仍然是一个“软法”文件,没有任何法律约束力,但它回顾并总结了1992年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国际社会在环境与发展的问题上所面临的挑战,并坚定地重申了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我们承诺建设一个崇尚人性的、公平和相互关怀的全球社会,这个社会认识到人人都必须享有尊严。”“在非洲大陆这个人类的摇篮,我们通过《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实施计划》和本《宣言》,宣告我们彼此之间承担的责任,并对更大的人类大家庭以及子孙后代负有责任。”在这个时期内,国际环境法继续向前发展,保持着前一个时期的势头,会议通过的一系列重要文件,强有力的推动国际环境法向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

但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国际环境法仍然很薄弱,并没有达到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要求。它的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第一,国际环境法的规范发展严重不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虽然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接受,但依然是一个“软法”的概念,没有形成国际习惯法规范。现有的国际环境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国际环境法律关系的范围和深度都不足以满足国际社会的客观要求。第二,国际环境条约相对零散、分散,尚未形成一个系统。条约之间相互不协调,在一些情况下,与国际法其他领域的规范有矛盾体现。第三,缺少一个监督国际社会处理环境与发展事务的机构,这个机构应该是一个强有力的,可以确保各国能够平等参与的部门。第四,各国的政治经济因素的差异妨碍各国在环境与发展问题上的共同意愿的发展,也妨碍国际环境法的实施。总之,一个能够有效解决人类环境问题的国际法律机制没有最终形成,国际环境法仍需得到更大更快的发展。

三、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环境问题的演变正如梅多斯在《增长的极限中》所描述的那样,是呈现级数增长的[7]。环境问题从单一的国内问题演变到国际社会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各国家之间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关系之外,又多了一层———国际环境关系,即因保护环境、开发利用环境资源而产生的国际关系。笔者曾在上文中提到过,国际环境法则是一个专门调整国家之间在国际环境保护过程中的共同意志和环境关系的国际法新的分支学科。

国际环境关系与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关系等其他领域有着内部紧密的联系,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同时,基于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焦点的特点,国际环境关系不仅成为国际关系的一个新领域,而且从根本上控制和改变了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向。环境问题在各国的对外关系中已经成为国家着重考虑的问题,环境与资源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国际上不安定的重大因素之一。环境问题使得本来就复杂的国际关系变得更加微妙,甚至成为一个国家长期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砝码。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环境问题与贸易问题相牵制。根据里约会议中确定的“预防原则”,即使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也应该优先考虑环保。这客观上会限制潜在危害环境的物质流通,但与世界贸易组织中促进贸易的条例相互抵触。

第二,环境问题与国家安全挂钩。传统观念里,只有外部的军事力量对国家主权及领土的侵犯才是对一国国家安全的威胁,而环境问题引起对一国国家安全的威胁则是令人费解的理论。然而,当环境问题演变为全球性的危机时,大部分国家都面临了同一个问题: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污染转移……这些问题可以给国家稳定带来不安定因素,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产生巨大威胁,处理不好,会引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巨大矛盾,国际社会也会面临着动荡不安的阴影,使爆发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形势步步紧逼,迫使每个国家将环境问题与国家安全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美国在1991年公布的国家安全战略中,将环境安全视为国家安全利益;欧盟、俄罗斯等国也将环境问题列入本国的安全战略主要目标[8]。

第三,环境问题交织人权问题。保护环境涉及到对地球上每一个生命尤其是对每一个人的权利的保护。“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过尊严和福利的生活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且负有保护和改善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环境的庄严责任”———即对公民环境权的最深刻的理解。至此,“环境权”与生存权、发展权构成人权的重要内容,“环境权”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与承认。此时,人权保护又多了一层屏障———对环境权的保护。但当人权总被西方国家的强权利用时,人权外交也就增加了“环境外交”的内容,环境问题再也不是简简单单的涉及海洋污染、生态破坏等的问题,而是演变成为涉及国家利益的重大根本性问题。环境问题在国际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可见一斑。

毋庸置疑,环境问题使国际关系变得微妙复杂,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对传统的国际秩序也提出了挑战,传统的国际法律理念也会不断的发生变化,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对国际关系的重整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国际环境法经过多年的发展,从萌芽时期过渡到初现雏形到现在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逐渐完善的过程,离不开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跨国集团和个人对国际环境问题做出的努力。为了战胜环境问题给人类带来的挑战,为了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国际社会仍然需要做出不懈努力,国际环境法仍需得到更大更快的发展。只有国际环境法的车轮滚滚向前,才能推动国际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人类的环境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摘要:国际环境法经过多年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期、初现雏形期,直到现在仍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国际环境法的发展中,各国出现了很多矛盾与分歧。尽管国际环境法的发展道路是充满矛盾与斗争的道路,但势必会在全人类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完善,促进国际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国际环境法,国际关系,环境保护,国际法

参考文献

[1][法]亚历山大.基斯.国际环境法[M].张若思,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9.

[2]王曦.国际环境法(第二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58.

[3]王曦.国际环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22.

[4]《人类环境宣言》序言[G]//中国环境报社,编译.迈向21世纪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156.

[5][美]尼古拉.A,罗宾逊.21世纪议程:地球行动计划:英文版[M].纽约:美国海洋出版社,1993:13.

[6]联合国大会第44/228号关于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决议[G]//迈向21世纪——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文献汇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162.

[7][美]梅多斯.增长的极限[M].于树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64.

环境法 篇9

跨界水道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资源, 在对其开发和利用当中,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一种程序正义, 与实体责任一同相互联系, 是前期开发过程中衡量项目可行性的重要指标。有别于实体责任,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程序责任, 并没有涉及项目开工等的具体义务, 而是代表了一种比照之前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思维而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来制定的一套程序严密的作为或不作为要求。其内涵涉及到了国际环境法的众多概念, 如非歧视、代际和代内公平、信息交换、合作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损害及风险预防、通报与协商等等。如此不难看出, 以《埃斯波公约》为核心的整个环评制度在国际水法领域的不断发展, 揭开了国际水道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风险预防的新篇章。

一、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 (EIA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是指分析、预测和评估规划活动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 列明预防、控制或减轻不良影响的措施。

二、国际上环评制度的发展

由跨界水资源利用长期实践可知, 各国间已将实施跨界环评的要求表示在相关的协议之中。成为跨界水资源利用当中的习惯国际法规则。

早在1987年,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的《我们共同的未来》, 以及19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之中都明确提出了将环境影响评价与可持续发展密切关联在一起的观点。而后者更强调了环评的国家主体责任和它的跨国性和公众参与性。

1991年联合国欧经委的《跨境环境影响评价公约》 (埃斯波公约) 作为一项专门规范跨界环评的公约, 针对具有跨境影响的跨界水资源的开发和规划活动, 给出了环境影响评价的两套相互关联的启动标准。

1992年联合国欧经委《关于跨境水道和湖泊保护与使用的公约》认为环评是缔约方采取的用于避免、控制和减小对跨界水道、湖泊及其他流域国造成的损害的一项措施。

《联合国国际水道法公约》当中也有有关信息交换和通报协商的程序责任的规定。其中第12条阐明:水道国在计划采取可能对其他水道国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措施之前, 必须向相关国家发出通知并附有关的技术数据及资料 (包括一切环评结果) 。来便于相关国家对其影响有充分了解和评估。

2006年国际法委员会的基于《跨界含水层法》 (草案) 与之《联合国水道法公约》第12条, 又进一步完善了跨界含水层环评程序。尤其是在水道国通知方与被通知方就计划活动可能造成的影响存在分歧的情况下, 草案专项规定了解决争议的方式, 同时指出可通过中立的第三方评估可能造成的影响。在这一点上, 草案比水道法公约以及海洋法公约显得更为先进。

《柏林水规则》当中就规划国在可能给跨界水资源的环境和可持续利用造成重大影响的项目、计划和活动上作了规定:应对其影响实施事先及持续性的评估。其内容包括环境、水可持续利用、人类健康、经济、社会、安全等。在地区性公约当中, 环评制度比较突出的反映在《多瑙河公约》、莱茵河公约》中。《多瑙河公约》规定:多瑙河委员会负责收集在多瑙河及其流域的项目及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资料和信息, 并将其传达给相关各方。且项目实施方必须实现咨询服务。任何在多瑙河及其流域的项目及活动都必须实现得到咨询。多瑙河委员会负责从影响来源国收集以用来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资料和信息, 并且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其他各方。莱茵河公约 (1999年签署) 规定了“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的一项任务, 即向各国公众通报莱茵河的环境状况和治理成果。

1983年美国与墨西哥签订了新的关于国际河流利用和保护的框架协定, 双方就改善边界环境问题达成一致, 同意进行合作。且双方首次认同相互有义务防止边界污染, 要进行信息交换、监控污染活动、协商测量分析污染源、评价可能对边界环境有影响的项目。采取措施防止、减少和消除对边界地区环境产生影响的污染源。

三、案件分析

(一) 乌拉圭河纸浆厂案所反映出的主要是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及公平合理利用原则上面所引发的程序责任问题, 乌拉圭单方面没有得到阿根廷方面的支持的背景下, 擅自规划在两国界河———乌拉圭河上兴建两家纸浆厂, 其中一家已经投产施工, 并建成投入使用, 另一家还未动工。两方的争议焦点之一集中在阿根廷控诉乌拉圭一方在不顾及两国对乌拉圭河先前和当前使用的情况下对该河采取单方面的开发行动, 这种行为违反了程序责任的规定。围绕着1975年签署的《乌拉圭河协定》对于事先通知的缜密规定, 实际上反映出了双方在签署协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作用, 那么在纸浆厂前期规划过程中, 虽然乌拉圭通报了将要进行施工建厂的规划, 但是依照环评制度的规制, 乌拉圭并未向阿根廷提供必要的资料, 向其说明项目的基本情况, 根据《协定》第八条规定, 若计划国提供的资料不完整, 该国有权通过乌拉圭河委员会在30天内告知计划国。第十一条规定, 若双方无法在规定的通告作出后180天内达成一致, 任何一方均可将争议提交国际法院, 同时项目原计划日程应当暂停。

因为违反了环评过程中的重要程序责任, 即通告必要信息的谨慎义务。我们在此案中发现流域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不对等的状况, 当一方没有将所掌握的河流环境信息、工程建设资料与流域各方分享的时候, 就不能很好的建立信息沟通渠道, 为应急状态的综合决策提供基础保障。

国际法院在2010年4月判定乌拉圭未违反协定项下的实体责任, 而乌拉圭也未完全履行通告、磋商等程序责任。特别要求双方必须对可能造成跨界损害的活动实施环境影响评价以保护和养护水环境。

(二) 在Gabcikovo-Nagymaros案中, 是否对主体工程及斯洛伐克的变通方案实施了适当的环境影响评价成为双方争论的焦点之一。体现环评越来越多成为水道国的重要关切。

我们知道, 信息互换、事实调查、通告和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必要的程序责任对于保障国际水道的可持续发展均是不可或缺的。在国际法院判决的推理过程当中, 法院逐一驳回了匈牙利做出的声明终止了条约的法律效力, 法院清晰的认识并肯定了双方经过长达25年之久的谈判于1977年达成的“关于建设和运营Gabcikovo–Nagymaros船闸系统的条约”有充分的进步意义, 并且最终判定匈牙利发出的通知不具有终止此条约及有关文书的法律效力的裁决。但是适应可持续发展原则的道理, 水道国并不能通过达成一项条约就一劳永逸地解决跨界水资源问题, 相互间还需要依据条约及国际水法等国际上的相关原则不断通过协商应对各种新情况和问题, 如此, 法院在判决书中所言, 1977年条约并非一成不变的, 可以随时被修改以适应新出现的国际法规范。可见环评中的程序责任在国际社会的实践当中日趋灵活, 目的是实现真正的程序正义和环评结果的客观性, 切实保障跨境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总的来说, 自条约签订以来, 人们对环境脆弱性的认识及对环境风险进行持续评估的认识大大增强。” (孔令杰)

四、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框架、管理体制和实施

我国最初对环境影响评价提出完整和系统的要求的法规可以追溯到1998年国务院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之后2003年颁布实施的《环境评价法》对评价管理做了进一步的法律规定, 提出了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要求, 该部法律已成为我国开展环评工作的核心依据。除此之外配套的法规还有《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规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等。总体看我国的环评工作可以说是在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

我国的环评工作机制:国家设有环保部, 下设环境影响评价司, 主要职能:拟定和组织实施环境影响评价, 拟定环境管理政策、法规和规章, 承担重大经济开发计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负责审定重大开发建设活动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下设有综合处、规划环评处、项目环评处和验收处, 同时还特设有专门的技术支撑部门, 即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承担为以上部门培养专业环评人员任务。而在省级也相应成立了评估机构, 可为当地环保部门提供技术服务。

我国环评工作的实施过程一般具化为三个阶段:一是前期调研和工作方案的确立, 比照国际上的通行规范、研究国家和地方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划, 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类型, 其中包括相关技术文件等, 然后进行工程分析, 调查环境状况。确认环境影响因素, 比照评价因子来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 确定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 制定最终的工作方案。二是分析论证与预测评价, 包括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调查、监测与评价和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等, 然后做出各个环境要素环境影响评价和预测。在评价过程中如果存在重大分歧的, 应当追溯环境影响因素的识别和评价因子的再次筛选。三是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制, 包括提出环保措施, 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评价结论, 最终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五、中外环评制度对比分析

在防止跨界影响的努力中, 美加之间的、早在1909年成立的国际协作委员会是发展比较成熟的早期例子。在1909年双边签署的边界水条约中第八条阐明:缔约双方或受影响国的国民应当向委员会提出申请, 由委员会决定是否允许使用、拦截或改道跨界水资源, 以减少这些活动因影响跨界水的自然生态或流量给对方造成的损害, 避免跨界水污染给他国造成的影响。设立了政府把关与委员会审批的双重管控标准, 在评估跨境影响的过程中, 实施信息公开, 由两国国民随时监督和发表意见。这样的跨界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机整体的监督制度, 最大程度的发挥了联合委员会的效能, 维护了程序正义, 收效甚广。

美国的环评工作一向用制度来约束, 以公示来把关。首先需要确认是否编制报告书, 报告书编制者如果认定该项目不需要做环评, 还要刊发“无重大影响认定书”以便公众及有关各方审查, 这种审查的目的是认可或推翻该认定。如果被认定是需要环评的行为, 在环评报告书初稿编制阶段, 就要开展公开讨论, 且需将初稿刊于《联邦公报》, 并须邀请各方代表参加公开听证会共同讨论, 提出建议和意见, 集多方见解之后的报告书须及时公告, 同时送达至环保局、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机关、团体和公民。可以看出:美国用制度约束力, 以公示方式实现公众把关、社会监督、部门审查的程序正义, 使环境影响评价程序规范在监督与约束之中。

我国的环评工作主要由专门的机构来完成, 在程序上首先是由有资质的部门 (公司) 及有职业资格的专人负责环评报告书的编制工作。之后审批工作可分为:一是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一般是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来审批;二是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主要由人民政府指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或由其组织相关部门代表和有关专家, 成立审查小组, 对报告书进行审查, 最后经市级以上人民政府作出审批决定。

在我国成立的有资质的环评部门是在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之下, 环境影响评价部门与审批部门也可视为同一系统, 等同于主管单位审批下属的报告, 相对于美国的环评制度, 我们的优点是体现在集中了更多的专家审查意见, 缺少的是程序当中要求公众参与的部分。专家的审查意见作为参考依据, 并不具有法律效力, 专家评审体制也存在着他的局限性, 尤其当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相互矛盾时,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往往处在被忽视的地位。

缺少群众参与和监督的环评工作, 具体操作过程中依法依规的约束力就会减弱。在本地区的或是当前现实的利益面前, 环评就会出现或轻或重的流于形式的可能性, 这一点从我国极高的环评通过率及环评执行率, 但是不理想的各种污染物达标率的对比中也有所显现。可见, 我们离环评制度真正的程序正义存在很大的距离。

六、对完善环评程序责任的建议

环评制度得以实行的关键在于有一套严格并且灵活的关于环评的启动标准、范围、内容和具体程序等事项的行动标准, 能够围绕有关项目做出环评的前因后果和先后顺序做出现实可操作性的规定。

依据上文有关于国际社会、世界各国及地区的环评制度建设成果, 比照我国环评审批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综合参照以往实施的环评和国际习惯, 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跨界河流环评做出建议:

(一) 由于涉及到不同流域、区域框架下的有关立法、司法和国家实践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要对规划活动造成影响的因素及程度加以区分, 并启动相应的环评程序。《埃斯波公约》提供的重大跨界负面影响活动和断定负面影响的一般原则的双重评价标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二) 确立环评的范围和内容, 在评价环境影响上, 一是要考虑环境因素的多样性;二是应考虑同一因素的多维性作用, 例如:直接与间接、单次与累积、短期与长期等影响;三是要综合考虑生态、社会、经济影响等。对此可以参照《柏林水规则》评定了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对气候影响和对人类健康影响等。

(三) 民主和公众参与性。在环评程序中, 借鉴有关国际社会、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群众发表意见、公众监督把关、社会参与决策之优点, 最大成度的提高我国的环评审查当中公众参与度, 积极参考与采纳公众意见, 尤其是利益相关方的意见, 才能做到全面衡量利弊, 避免争端和非议。

(四) 通告与磋商, 可参照《埃斯波公约》的缔约方会议上制定的传递通告信息的标准模式, 在跨界河流实施项目国家要尽早和受影响国就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通告和磋商, 共同商讨减轻环境影响的措施和相关事项, 意见达成一致后才能决定是否实施该项目。由于各方的利益与愿望的差别, 不可避免出现分歧或争议, 以谈判的方式不能解决的, 应当启动环评审查的预应纷争机制, 可通过第三方独立的调查机构重新对影响做出的环评比对以至科学公正。这无疑是一项必要的程序责任, 我们应当在通告与协商上面积极参考有关国际法规定, 为流域国整体发展和保护环境予以充分考虑。

(五) 建立监督机制, 严格考察项目实施过程。创设和完善跨界监督机构, 规制细化监测督查制度, 充分运用环评结果, 约束和规范项目的实施内容, 全程监督和参与项目建设, 来保障减轻项目的环境负面影响及重要措施的落实, 以达到跨界环境治理的目标。参照国际环评制度以及当今形势发展需求, 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国家责任制度及程序正义的实现意义重大。

七、小结

总之, 在环保领域, 预防重于治理, 环评是从源头抓起的科学之举, 如何才能更好的保障环评的质量, 客观、公正、合理、有效地实现环评目标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我国在跨界环评和国内环评当中都应当进一步加强各环节的系统管理和科学决策, 程序责任也应当注重贯彻预防原则。我们在规划新活动或实施正在进行的活动中, 实现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 对环境因素影响的多维性予以整体性的考量, 以环评管理机制的程序正义, 保障跨界环评和国内环评的质量, 和确保实现客观公正合理有效环评目标。这样才能更好的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曦主编.国际环境法与比较环境法评论 (第2卷) [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

[2]亚历山大·基斯.国际环境法[M].张若思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

[3]孔令杰, 田向荣.国际涉水法条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1.

[4]汪劲.中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5]孙刚.跨界河流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5.

[6]耿海清.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展望[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11.

[7]孔令杰.跨界水资源开发中环境影响评价的国际法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8]那力.“乌拉圭河纸浆厂案”判决在环境法上的意义[J].法学, 2013 (3) .

[9]兰花.Comments and Reflections from?the Case Concerning Pulp Mills on the Uruguay River乌拉圭河纸浆厂案的评论与启示[J].世界环境, 2011 (2) .

[10]中国环境报社编译.迈向21世纪-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文献汇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2.

新加坡环境法特点探讨 篇10

关键词:新加坡,环境法,制定法

1 新加坡环境特点

新加坡环境法的制定, 与其自身的环境特点密切相关。新加坡位于东南亚, 是一个热带城市岛国。面积为682.7平方公里 (新加坡年鉴2002) , 由新加坡岛及附近63个小岛组成, 其中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91.6%, 全国人口约有400万。新加坡的自然资源极为缺乏, 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到1%, 粮食全部依赖进口, 蔬菜自产仅占5%。虽然地处马六甲海峡的出口, 但其水资源极为缺乏, 饮用水供应依靠从其邻国马来西亚进口。

自然资源的缺乏, 促使新加坡走上了靠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的道路。其制造业主要包括电子产品、机械设备、交通设备、化学与化学产品、石油产品、炼油等部门。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新加坡的制造业在2005年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的27%, 且制造业的目标是要在2018年以前将本身产值和增值额提高一倍, 同时又维持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的份额。

新加坡的环境法, 正是基于上述环境特点而制定。因为自然资源很少, 所以新加坡没有采矿、森林和大面积农田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其法律主要用于解决如何阻止现有的自然资源的减少, 防止工业污染, 以及防止其周围海上区域污染, 尤其是海上油污等问题。

2 新加坡环境的相关制定法

(1) 新加坡制定法的立法体系。

虽然是普通法系国家, 但新加坡的宪法地位与大陆法系国家类似, 宪法处于最高的法律地位。其次为国会制定的各项法案。再其次为政府各部门制定的辅助性法律。考察新加坡的环境法, 需要从不同层次的制定法进行。

(2) 新加坡宪法没有任何关于环境保护的直接规定。

同时, 新加坡也没有一部统一的法律来规制环境问题。新加坡环境保护的制定法, 散见于各项国会法案, 和政府部门制定的辅助性法律中。正如上文所说, 新加坡的新加坡所面临的问题是国土资源少人口密度大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纵观新加坡环境保护方面的制定法, 可以将其大致归为两大类, 即污染防治类 (工业、医院、家庭和汽车废气废水排放) 和自然资源保护类 (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保护) 。

3 新加坡环境法的案例介绍

Ventura Navigation Inc v. Port of Singapore Authority & Ors案。该案由新加坡高等法院于1989年作出判决。该案原告是一艘油轮的船主, 他的这艘船在航行到Batu Berhanti的东部时由于船员在航行和管理船的过程中的疏忽大意触礁了。虽然这艘船并没有大量运输原油。但由于船舶的搁浅, 运输的部分原油还是漏入了海中, 并随水流入了新加坡海域。本案中的第一被告被命令采取措施去清洁海域以阻止和减少原油污染造成的损害。第一被告依据1981年修改的原1971年的阻止海洋污染法十四条去寻求因救助行为而造成必要花费的赔偿。原油的污染同样造成了其他被告的损害和损失。

原告和第一被告的争议焦点在于 (1) 对《商业海运 (油污) 法》 (Merchant Shipping (Oil Pollution) Act 1981 (the MSOPA 1981) ) 第18条的理解; (2) 《商业海运 (油污) 法》第18条对于PPSA第14条的影响。

原告认为, (1) MSOPA 1981 和 PPSA 同为制定法, 这两个法中的“责任”所指范围相同, 即油轮和非油轮在造成油污的情形下所负责任相同; (2) 虽然原告所应负的是法定债务, 但该法定债务应受MSOPA 1981第18条规制, 也即受MSOPA (《商业海运法》) 第272条第1款d 项的规制。

第一被告则认为, (1) MSOPA 1981主要用于解决油轮所造成的油污问题, PPSA用于解决油轮以外的其他船舶所造成的油污问题, 而本案中的船舶则为“油轮以外的其他船舶”; (2) MSOPA 1981 第18条第1款b 项指的是普通法上的债务而非法定债务, 因此第18条不适用于本案, 所以原告的责任不受第18条第2款的限制。

法官认为, 第一被告对于MSOPA 1981第18条的解释是正确的。MSOPA 1981 中的责任和PPSA中所指责任不同。《商业海运 (油污) 法》第2条:“船舶”系指把油类作为货物大批运输的任何航海船舶及任何漂泊于海上的航海器。所以MSOPA 1981应当特指油轮产生油污后船主所负责任, 因为本案中的船舶不是油轮, 故不能适用MSOPA。而且, 《商业海运 (油污) 法》第18条第1款b项, 如果任何人对该损害承担了或在未采取措施时有可能承担了并非依第三条所采取的规定, 那么, 尽管第三条第1款b 项未适用, 该人对采用该措施所花之费用承担责任, 不管该人是为了保护其利益, 还是为了履行其职责。商业海运法第272条之目的, “任何依本条款所承担之责任, 均应被视为对该法第272条第1款b项所称之损失、损害或侵权的应承担的责任。”中所指责任应当为普通法的债务而非法定债务, 故第18条不能适用, 也就不受MSOPA 1981第18条第2款责任限额的影响。原告所负责任, 应当完全根据PPSA第14条来认定。

新加坡环境法的判例非常少, 该案为近年来Singapore Law Report 公布的唯一案例。笔者认为, 本案中法官对于法律的解释, 与其他类型案件中所运用的法律解释方法类似, 均从立法背景、两部法律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单从这些角度分析, 本案并未体现“环境法”的特点。但是, 法官在解释法律的过程中, 考虑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法官不赞成原告的“如果油轮产生油污会有赔偿责任限额而非油轮却不享有此种待遇是荒谬和不合理的”说法, 指出仅对油轮船主进行赔偿限额保护是合理的, 因为一般情况下油轮船主所负赔偿责任远高于非油轮船主。如果不对油轮船主的赔偿进行限额, 船主会感觉没有保障, 即会导致石油消费者成本增加。这种解释是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一种平衡。

4 结语

环境法可持续发展原则研究 篇11

关键词:环境法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必要性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是,也對人类社会造成了破坏,对人类生存的环境造成了污染,全球环境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如果人类不对环境采取保护措施,那么终有一天全球环境将无法挽回,人类社会也将随之终结,因为我们是相互依存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人类面临环境问题时,国际环境法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因此,环境法就要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为基础,将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内涵切实用到环境法的各项条例当中。

一、形势严峻的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在发展经济及科技等方面的活动对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质量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健康等造成的影响。自然环境的发展是有其固定规律的,所以,在人类改造自然环境和创建新的社会环境时,社会环境一方面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也以其固有的规律进行着,在这期间,人类与环境之间互相影响和作用,最后就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在人类早期发展时,人类利用自然的优势发展自身,但是当时人口相对比较少,自然资源却是相对丰富,即使人类对自然资源进行使用、创造,对环境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诚然,我们都知道人类社会是不断进步和向前发展的,人类为了发展自身的经济,社会等,对破坏环境却视而不见,进行大肆开发,人类在经历很多次由于破坏环境的而引起的灾难后,不仅仅没有意识到环境破坏对人类的影响,还是继续开发拓展,许多国家偏向于重视开发本国经济,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最后造成了今天难以控制的局面,全球化温室效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等等残酷事实,也使人类陷入了严峻的生存危机[1]。

从人类社会发展以来,环境污染的种类越来越多,呈现多样化趋势,从一个国家扩散到整个世界,无一国家能摆脱掉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危害,我们这代人以及后代都将会面临环境破坏带来的危害,所以,整治环境问题迫在眉睫,保护环境也势在必行。我们需要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并且切实实施以求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他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既要达到快速发展经济的要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能完全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环境保护、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实现环境公平

我们生活在资源丰富的地球上,地球所提供的自然资源,我们都有同样的权利去利用。实现国际环境公平,实现国际公平就是要求无论哪个国家发展的如何,都有平等的权利去享用人类共有的自然资源,实现平均分配,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具有平等的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而不是像发达国家那样仰仗自己的经济和科技的发达对自然资源进行大肆开发掠夺,欺负发展中国家,抢夺有利资源,实现国内环境公平,与国际环境公平一样,生活在本国家的每一位公民都一样享有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此同时,每一位公民都具有保护好环境的责任和义务,无论身份的高低还是学术的不同都要公平,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我们既要保障我们当代人的发展,也要考虑到下一代人的利益,不能够仅仅为了自身发展需求,就不顾后代人,尽情的享受自然资源带来的利益,那么我们的后代就会在被破坏的环境下生存,他们会遭受环境被破坏所带来的灾难,久而久之,我们的地球就会因为人类的破坏而灭亡[2]。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我国的实践

由于环境被严重的破坏,国际环境法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原则,自从这个原则提出来以后,我国政府就已经高度重视和关注,之后的法规和方针当中,都深刻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我国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中就多次提到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要求人民在发展中要注重保护环境,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努力发展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国际对环境问题开始重视之后,国际上很多国家也开始将可持续发展原则作为国际环境法的基本核心,以此为基石,再根据本国家的发展情况以及环境破坏程度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当每一位公民在发展经济社会、文化社会等时,有一个法律保障作为后盾,让公民安心去实现理想。现阶段,我国虽然还没有将可持续发展原则作为环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放在环境法当中,但是已经有很多方面深刻体现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我国也在原有的法律上进行革新,出现了许多新的环境法律、制度。从基本原则来看,可持续发展原则不仅仅是文字上变化,也恰恰反映了可持续发展原则对环境法的渗透与深渊影响;预防原则要从污染损害预防到风险防范的扩展,还有很多物种平等均可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法律制度上来看,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某种程度上推进了我国环境法的革新与创新,环境的评价制度等等的出现,这样可以看出来,可持续发展原则对我国环境立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了我国环境法建立的基础。

四、可持续发展成为环境法基本原则的必要性

(一)改善环境质量状况的需要

从目前我国的污染情况来看,环境污染情况还在恶化,即使有很多法律保护却也没有办法可能控制住环境的继续恶化,我国在发展经济时,环境保护作为外部因素,得不到重视,就要向为经济发展让路,让经济先行发展,其次再考虑环境,环境是要服务经济发展的,就是在这种观念下,人们就会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资源开发自然资源,为了自身的发展而毫无顾忌。然而,可持续发展原则则是提倡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并不是抑制经济的发展,而是要求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去发展经济,要考虑自然的承载力,做到对环境的最低化甚至是无害发展,因此,为了环境不再继续恶化,自然资源不再被耗尽,可持续发展原则就要成为环境法的基本原则[3]。

nlc202309020816

(二)更好的履行国际义务的需要

国际条约是国际法的重要组成,由于它对签约国有效力,所以我国如果签约了,那也同样是我国法律的源泉,国际上许多环境保护条约对我国同样有约束力,因此,我国需要履行承诺,承担相应的义务,这其中就包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固然,我们要把这些国际保护法转化为国内法的规定,才能从根本上起到保护我国环境的作用,而且,为了更好的与国际接轨,更好的履行中国对全球环境可持续的义务,我国更应该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基本原则放在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当中。

(三)便于国家宏观调控

对于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缺陷,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特别注意加大了投入力度,因此,在国民经济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当中,把环境保护纳入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计划中,成为当中的一部分,将可持续发展原则引入我国的环境法当中,确定正确的环境法基本原则,也是确保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互协调,最后做到经济发展、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实现我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高度统一。

五、可持续发展原则对我国环境法体系的改造

(一)明确可持续发展的宪法地位

联合国早在很久之前就呼吁各个国家通过一个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全体宣言和盟约,使我们每一个国家都要承担责任和义务去共同保护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所以,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我国宪法和各项立法的重要思想和原则,也同样是其他国家的立法基石。作为发展中国家,重视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础性,重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等,要向其他先进国家学习先进的立法和环境保护制度,这样再根据我国国情的需要,制定和完善出适合我国国家发展和保护环境的法律和法规。我国宪法作为根本大法更加要重视运用可持续发展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将可持续发展原则深入贯彻,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作为坚实有力的后盾。

(二)确立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地位

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所以,对于保护环境的法律中,除了宪法,环境保护法作为保护环境的法律是基本法律,但是,由于修改宪法是一件耗时长、复杂性高的事情,最后将可持续发展原则写进环境保护法中就非常重要了。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运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环境法制建设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参考。如果在我国环境法中添加可持续发展原则,这样就能够使我国与世界接轨,展现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也能通过可持续发展原则与其他环境保护法规互通有无,更加完善我国环境保护法,就能够使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能好好保护我国的环境,这样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为将我国建立成一个美好的国家而努力。

(三)在环境保护单行法规或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

我们国家将可持续发展原则运用到我国多部法律当中,所以,在建立相关法律是可以根据法律自身特点进行发展和创新。这样不仅仅没有把可持续发展当作口号或者作为形式主义,而是将可持续发展原则落到了事实当中,让我国的具体法律法规切实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因此,我国的环境立法在这一方面任务特别重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求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能够并重,不可偏袒,可是我国的环境立法中还存在着对污染的治理比较重视,忽视了对资源的保护,所以,我国就要及时调整好立法,从而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和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环境单行法,做好保护环境的准备。

我国要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及时对我国现有的法律健全完善,并且制定新的环境单行法。我国现在虽然已经有了环境单行法,但是还是欠缺很多,这就需要我们要及早的制定新的法律来完善我们国家的环境单行法,从而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比如污染防治方面、生态保护方面等等。有需要修改的法律,就要及时授权立法;如有需要制定细则的,就要抓紧配套性立法;还有法律规定设计规划和标准的,应抓紧完成一、相关的标准立法,将可持续发展原则最大限度的应用到法律中,以这种方式来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强对我国环境的保护力度,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四)以可持续原则指导环境标准的制定

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工具性在于通过环境权利与义务的配置实现法的价值,这也就回归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本质,就是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超过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否则就是不合乎法律的,不正确的行为。这样从根源上遏制了不符合规范的行为的发生,如果在环境和自然资源承受范围内就是合法的,如果超过了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承受力,那么就是违法违规的,就必须叫停,不允许进行下去。环境和自然资源承载力就是环境污染是否超标和自然资源总量的控制范围,因此,只有确定了自然资源的总量,有了统一的标准,才能往下进行,以切切实实落实可持续发展原则,达到我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有效统一和结合。

(五)可持续发展原则与其他部门法中环境法律规范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原则对相关环境保护法的改造不仅仅是一个部门法之间相互融合的过程,由于对象和方式不同,这个过程就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其他部门法律当中关于环境法律项目也要对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深入的体现,这样才能确保可持续发展原则对我国发展的积极影响。

【结论】:根据上文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我们当代人发展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后代人的利益,我们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幸福进行发展,否则就违反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于全球各个国家来说,都要认真落实可持续发展原则,这样我们的国家不仅得到了保护,同时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也得到了保障。在全球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积极的加强对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落实,尤其我们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人们更要加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到保护地球母亲的行动中来,让我们为了美好的明天加倍努力!

【参考文献】:

[1]吕忠梅:《超越与保守——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环境法创新》[M].法律出版社,2009:59-62.

[2] 汪劲.《地方立法的可持续发展评估:原则、制度与方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69-78.

[3] [美]彼得·休伯著,戴星翼,徐靖译。《硬绿——从环境主义者手中拯救环境》[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189-190.

环境法课程案例教学的探讨 篇12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环境法,案例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安排和策划下的、以学生作为主体参与的, 依据真实的案例、围绕案情发展而展开的互动式教学方法。上世纪80年代初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被引入我国, 逐渐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 目前在法律教学中广泛的应用。环境法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旨在通过本课程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成为有一定法律修养的专门人才。本文根据笔者的环境法教学实践, 谈一谈案例教学法在环境法教学中的优势和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案例教学法在环境法教学中的优势

1.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传统教学主要采用是以教师为中心, 以课堂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这样的教学模式来完成教学,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完全被动的接受知识, 除了上课听讲和记笔记外, 没有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始终扮演旁观者的角色, 因而缺乏学习兴趣, 学习动力不足, 经常出现学生上课记笔记, 下课背笔记, 考后全忘记的现象, 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而案例教学法则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进行转换, 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 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在教师的有意引导下, 参与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归纳、总结, 并且围绕关键性的问题进行讨论, 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真正摆脱了传统教学中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 以一个积极参与者的角色参加到教学活动中, 从而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 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环境法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环境问题、环境法的概念和特征、环境法基本原则、环境法基本制度、环境法律责任、环境诉讼等几个部分, 这些内容理论性教强, 主要是通过大量的环境法律概念来阐述法律政策,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常感到抽象枯燥而且难以实际操作运用。而案例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要求, 通过案例来传授必要的法律知识,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提高他们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由于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大多数都是真实的案例或者是在法律实践过程中遇到的众多事例加工提炼而成的, 因而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普遍性。学生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思考、分析和研究, 不但加深了对法律基本理论和法律条款的理解和掌握, 而且能够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保护自己的环境权利不受侵害, 维护社会环境法律秩序。

3.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一种应试教育, 学生通过听讲和记笔记这样的方式机械的来获取知识, 学生的素质和各方面的能力不能有效的提高和改善。而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 实际上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次展示和锻炼。一方面围绕案例为研究对象, 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 对案例进行深入剖析, 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分析案例, 解决案例中的实际问题, 不但是对学生基本法律理论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情况的一次检验, 而且也是对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全面提高和锻炼。另一方面, 学生通过自由组合成案例小组, 互相交流看法, 互相启发, 共同讨论问题, 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学会了相互沟通, 相互尊重, 通过说服他人以及聆听和接受他人意见过程, 不但有助于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增强讨论问题的技能, 培养克服困难的信心, 而且还加强了学生人际交往和集体协作能力, 为其将来走向社会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案例教学法在环境法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结合

采用案例教学法尽管优点很多, 颇受学生欢迎, 但案例教学毕竟不能取代传统的课堂讲授。因为案例教学只能提供一个个具体的、孤立的、表面的经验与情景, 它不能代替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讲授。同时这种对话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只适用于部分学生, 而不适用于所有的学生。常常是那些思维敏捷, 口才较好的学生在讨论中占尽优势, 而另外一些学生则常常是一言不发。因此, 在环境法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将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有机结合起来, 使二者优势互补, 才能取得最佳的协同效果。

2. 要不断更新教学案例

不断更新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活力所在。如果选用时间跨度过长的案例, 内容可能会陈旧过时, 缺少时代特色, 这会降低学生参与案例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加强对案例的研究, 课堂教学应不断更换补充新鲜的案例, 确保案例与时代同步。就环境法课程而言, 所选案例必须体现环境法学科的发展方向, 关注现阶段热点环境问题, 才能促使学生更加认真积极的参与到案例教学过程中, 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理论。

3.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在环境法课程中使用案例教学, 教师的主导性尤为重要, 对教师素质要求很高。首先, 教师必须要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 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才能对学生所持观点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解答;其次, 教师要能够敏锐地洞察现实中的问题, 不断地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加工出适宜环境法教学的案例来;最后教师还要有较强的课堂驾御能力, 能够始终把握住案例讨论的主题, 以免主题过于分散。因此, 教师只有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够更好的开展案例教学。

4. 案例教学要循序渐进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 也必须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来进行使用, 必须根据教学进度逐步展开。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主要倾向于工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因此法律基础知识较弱, 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不足, 同时, 在案例教学中的绝大多数案例所涉及的内容都不仅仅是一两个知识点所能涵盖的, 而是很多法律知识的集合。因此, 当学生还没有足够的环境法律概念, 对环境法律的认识比较模糊的情况下, 盲目的使用案例来进行教学, 必然会导致学生思维混乱、无所适从, 最终在讨论阶段会出现冷场的现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先让学生逐步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 了解基本的法律规范后再进行案例教学, 才能起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总之, 根据笔者在环境法课程教学实践的结果来看, 案例教学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而且还能够加强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培养其认识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 为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以及将来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斌.案例分析法在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 :37-38

[2]吕忠梅.环境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

上一篇:参与能力培养下一篇:指导低年级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