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的本质

2024-09-16

环境法的本质(精选11篇)

环境法的本质 篇1

继迪尔凯姆提出“集体表征”及相关理论,哲学及科学中关于知识表征的个体性解释的局面被打破,转向对知识表征更为宏观和复杂的研究与解释。 科学知识社会学强调应把社会性因素纳入到知识表征的过程; 认知科学中的具身理论主张知识的表征与身体有关,身体又处于社会环境中,由此,知识的产生是大脑、身体与环境互相作用的结果。这些将外在环境因素介入到知识表征过程的观点,挑战了传统将知识表征视为个体内在心理活动的认知观, 使知识表征的解释发生了社会性转向,也体现了内在论向外在论的过渡以及两种知识观点的争论,引发了人们对认知过程一系列问题的反思与探索。

一环境对知识表征渗透: 从零相关到延展

使认知主体的心理表征活动脱离其成长的背景和所处的语境当然不现实,知识的表征必然是个体的内在心理状态与外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因素是认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参与性要素。

在心智成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前,尤其在笛卡尔二元论思想的影响下,哲学以及自然科学对人类内在心智以及知识表征的研究仅停留在对外在世界进行客观表征的阶段,在物理主义的基础上使大脑的认知与外在世界相连,获得关于外在事物的信息。直至心理学、认知科学的出现,打开了以往关于大脑研究的“黑箱”,认为大脑在知识表征的过程中起着指挥者的作用,统领知识表征的全部过程,通过大脑便可以客观反映外在事物的本质与特征,获知该事物的信息。这种知识表征的过程受笛卡尔思想的影响,被视为孤立的、机械的表征过程,体现的是一种线性关系。并且,这种内在论的知识表征观,仅突出了内在大脑的地位与表征功能,认知主体的主体性及外在环境因素被研究者忽略,成为知识表征过程中缺席的一部分,或者说,身体、环境因素在知识表征最初的研究中与知识表征之间是零相关的, 外在环境与知识的表征之间不具有构成关系。

环境因素在知识表征中的地位很快被后来提出的具身认知所提升,使其成为知识表征中的一部分。 以往知识表征的过程由于忽视了人作为能动性主体的作用,尤其是人工智能认为通过计算———表征就可以使计算机代替人脑,这种机械的知识表征观实质上体现了一种笛卡尔式的焦虑,遭到许多学者基于神经学、生物学的批判。

因为“人脑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用以解决不同问题的高度特异性的结构,认知和智能活动不是由建基在公理上的数学运算所能统一描述的现象,无论是符号主义还是联结主义,都受害于唯理主义倾向,都是用在物理学中获得成功的方法和简单漂亮的形式系统来解释智力。要在认知科学领域有实质性突破,就应当放弃唯理主义哲学,从生物学而不是物理学中去寻找启示和线索”[1],于是,在人工智能领域,一些研究者转向对生物有机体的研究,并提出一种新的认知观———具身认知。具身认知采取了不同以往的研究立场、方法和工具,强调知识表征过程与身体的结构、体验、感知等相关,实现了身体在知识表征过程中的回归。同时,它重视环境在知识表征过程中的作用,认为知识的表征来自主体的多重经验和体验,而这些离不开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由此我们得出,身体、环境与知识表征具有关联性,知识表征过程是开放的、随机的、动态的认知系统,是非线性的、离散的认知图式的体现。因此, 在具身认知的知识表征观中,环境成为其中的组成部分而存在。

具身理论提出后,知识的表征观发生了很大转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出情境认知、嵌入认知、生成认知等相关理论,它们不同程度地强调环境因素在知识表征过程中的参与和作用,并将其放入认知过程进行解读,使其成为认知过程中的必要因素。同时,随着社会学研究进路的展开,知识表征的研究也从微观个体的视角转向宏观、社会的考察,由科学家个体的行为转向知识的社会生产,甚至将知识表征视为主体建构的产物。在这一阶段,环境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间歇性地发挥着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具身认知抑或是后来的情境认知,或者是科学知识社会学对知识表征的重新解释,都肯定了环境因素与人的内在心理的相关性。我们可借用函数y = f( x) 对这种关系进行表示,即x代表环境因素,y是认知结果,随着环境x的不断变化,认知结果y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这也是外在论的知识表征观。因此,无论是个体的认知还是共同体的认知,在我们看来,大脑仍是信息的处理系统,而外部环境是认知的对象,但同时环境又是会影响知识表征的重要因素,甚至是决定因素,这就扩展了以往关于认知过程的认识。

但是,克拉克( A. Clark) 与查尔默斯( D. Chalmers) 指出了这种外在论的不足: ( 1) 看到了环境在知识表征过程中的作用,发现了二者间的因果关联,却没有足够深入地认识到,环境在知识表征中也具有构成性地位和关系; ( 2) 仅将认知局限在大脑内,视为大脑内部的活动,而没有将其延展到外在环境中, 没有将认知视为主体与环境共同构成的结果。显然,这只是消极的外在论思想。1998年他们发表了 《延展心智》一文,提出“延展认知( extended cognition) ”的观点,通过确定环境在认知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对心智以及认知过程进行重新说明,体现了一种激进的具身认知观,也可称之为积极的外在论。

根据延展认知,环境与心智并非是两个分离的部分,它们之间不存在严格的界限与区分,认知表征中借用的工具、环境等因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和明显的作用,完全可以成为心智的延伸,甚至是心智的合理组成部分。因此,知识的表征过程不应被局限在大脑之内,它是认知主体与环境共同作用的完整认知系统。延展认知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打破了传统认知表征中以大脑为统一指挥者的角色,而使认知主体的大脑、身体和相关环境因素同处于平行且相互耦合的地位,共同发挥着参与性作用,并构成一个非线性的、自组织的具身 - 嵌入式认知动力系统。同时,延展认知将心智扩展至大脑之外,将环境视为心智的载体而具有认知功能,并在认知系统中发挥认知功效。

二环境能否成为心智的载体?

知识的表征过程由仅是个体大脑内部的活动, 逐渐过渡到认知主体的身体及环境在其中的参与及影响,尽管如此,知识表征仍是大脑内部的活动,这一观点不置可否。随着环境在知识表征过程中的不断渗透,延展认知则试图超越这种认知观,认为知识表征过程确实依赖环境因素,但这种依赖不仅仅是因果性的依赖,事实上,身体与环境构成了知识表征过程,认知可以延展到身体与周围的环境中。如科学家依靠实验室、仪器才能获取科学知识。

为了论证延展认知假设,克拉克和查尔莫斯提出了英咖———奥拓的思想实验1,证明人们在认知过程可以借助环境、工具承担认知功能,补充认知机制。在他们看来,人们之所以会在计算大额数据时借助纸、笔,是因为人类短时记忆的局限,奥拓之所以要使用记事本,是因为他不具有像英咖那样正常的长时记忆功能,借助笔记本,则可以弥补缺陷,实现其与英咖大脑在记忆功能上的一致性,对博物馆的地址产生相同影响。可见,外部环境工具与大脑发挥同样的认知功能,承载认知的内容,因此可以纳入到认知系统。不仅如此,他们还认为,“在对心灵进行说明时,一定要有头骨内外的界限,完全是多此一举……如果抛弃心灵只在生物脑中的偏见,打破用头骨和体肤为心灵划界的霸权地位,就能更好地理解人类作为世界造物的真正本性了。”[2]650维勒( M. Wheeler) 也从反面论证传统内在论不能对认知心理活动进行充分说明,主张将环境介入认知系统中。

延展认知将认知过程界定为心智与身体、外部环境的动力耦合系统,颠覆了以往认知仅存在于大脑神经系统中的观点,因此遭到传统认知观的反驳与批判。亚当斯( F. Adams) 和埃扎瓦( K. Aizawa) 在《认知边界》一文中曾指出: “近年来,认知科学的工作认为,认知过程从物理世界延展出大脑和身体的边界了”[3],这种跨越头颅与身体的认知是虚构的,认知仍是主体大脑内的活动,是有界限的,环境仅仅是影响认知过程的其中要素。我们可以将这两种观点之间的论战看作是围绕环境能否成为心智的载体这一中心问题进行的,是根据环境与认知的关系所分化出来的两种立场,也是关于知识如何表征的两种哲学态度( 经验论和唯理论) 的讨论的延续。

我们从两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审视。

一方面,人脑与环境构成的“耦合”能否成为环境具有心智的标志? “耦合”的观点是在对传统认知观的批判中提出的,在传统认知观中,认知主体完全独立于环境,二者之间是去耦的,知识的形成是主体对环境的完全表征。但克拉克和查尔莫斯则认为认知过程存在另外一些情况,“当面对其中一些认知任务时,如果外在世界的其中部分像在大脑中进行的过程一样起着相同的认知功能,我们将毫不怀疑地将其看作认知过程的一部分”[4]。即外在的部分因素与人类内在机制共同构成认知耦合系统。在该系统中,外在部分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影响并控制主体行为,“如果我们移去其中的任何一个部分,就像移去了大脑的一部分一样,相应的认知能力就会丧失”[2]。因此,我们认为,这种耦合机制同样也是一种认知过程,无论其是否完全存在于头脑之中。这就从新的角度对认知过程重新论证,强调智能体与环境之间的联系。

诚然,认知过程或认知系统确实是智能体与环境的耦合,但“耦合”并不足以证明环境具有心智, 不能成为心智可以延展的论据。否则就会混淆智能体与环境之间的因果作用与构成性作用,并导致亚当斯和埃扎瓦所认为的“耦合构成谬误”( The Coupling - Constitution Fallacy) 。我们认为,尽管智能体的心智与外在环境同处于一个耦合系统,但认知的发生也只能是大脑活动的结果,不能因为一个外在的对象或过程X被因果耦合到一个认知系统Y中, 于是X就变成了Y的一部分。若认知过程所借助的工具如奥拓的记事本、大额计算借助的计算器都具有心智,那么,当我们播放音乐的时候,我们的心智就延展到了DVD上了? 显然不是。因此,不能将认知表征过程中的所有相关要素都归于具有认知功能和地位,克拉克和查尔莫斯通过耦合系统进行延展心智的论证并不充分,有过度诠释之嫌。

另一方面,环境或工具在知识表征过程中所具有的认知功能能否成为其具有认知属性的依据? 这也是延展认知假设的前提。延展认知的理论可以简单解释为: 在认知过程中,由于人的认知具有局限性,需要借助外在的环境、工具等因素完成认知过程,认知的界限也要根据认知所及的范围而定,作为认知工具的外在环境也因此具有认知的意义。根据这种观点,我们可以推论出: 认知工具等外在环境由于与认知过程具有因果联系,发挥了认知作用,心智便可以在大脑、身体、甚至环境中多重实现,这就与传统功能主义的观点不谋而合。“按照功能主义的经典定义,某种东西是否成为某种心灵状态,不取决于这种东西的内在构成,而取决于它在所组成的系统中的作用”[5]。克拉克和查尔默斯也曾明确指出 “使某个信息称之为一个信念的东西在于它所起到的作用,没有理由认为相关的作用只能在身体内部发生。”[4]24可见,延展认知关注的仅仅是认知过程中所涉及环境因素的功能,而非这些因素自身角色的实现。将功能视为具有心理性质的充分条件,最终会导致“认知膨胀的问题”( the problem of cognitive bloat) 。

由此可知,心智是人脑神经系统所特有的功能, 属于生物性属性,外在的工具则属于非生物的性质。 延展认知假设将二者建立在生物均等性的原则上, 反对以往依靠大脑内在的计算和表征解释知识表征过程的观点,认为那种内在论不充分,不能将心智割裂为内外两部分,激进地将内在大脑与外在工具视为一致的。这种均等性原则将不仅遭到生物沙文主义的批判,同时也遭到鲁伯特和福多差异性论证的责难,认为“有细密纹理的功能细节至关重要,应强调内部神经过程与外部环境过程的差异。”[6]。 在我们看来,延展认知假设所具有的这些缺陷归根到底是对认知的本质或认知界限认识不清,导致主体之外的环境、甚至外在一切事物皆可以具有心智, 成为心智的载体,最终导致泛灵论的错误观点。

三认知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环境在知识表征中的逐渐渗透是知识表征的研究转向社会性的关键因素,环境能否因此成为认知的载体? 归根到底是认知与非认知之间是否具有明确的边界的问题,也即是关于认知本质的问题。只有确定认知的界限,才能明确认知过程的发生,并避免认知膨胀、泛灵论等错误的思想。

到底何为认知? 事实上,认知心理学、认知科学都曾对其有过论述,如认知心理学将认知过程描述为: 主体通过心理活动获得知识以及处理知识的过程。但这些都不曾对构成认知的条件或要素有过明确界定,使我们在认知过程中能清楚地判断出哪些环节或因素属于认知属性而非其他。亚当斯与埃扎瓦则在对颅内主义的辩护中,尝试性地提出以下两个因素以确定认知标准:

( 1) 认知包含着非衍生性的表征( non - derived representation) ,若认知过程中体现了衍生性的表征,则属于非认知的环节。非衍生性表征独立于或先于认知主体而存在,如认知主体的直接感受、思想、知觉、体验等都属于非衍生性内容的表征,体现了认知主体对事物的源初性认知,因此也是认知的源头,与外在环境无关。衍生性的表征则是对事物衍生性内容的体现,这种衍生性是因为表征对象的内容渗透了认知主体或社会的意图,承载着认知主体或社会所赋予的意义,如红绿灯、科学仪器等。换言之,认知主体关于知识表征的获得依靠的是认知主体的心理意向与自省,与外在的习俗、惯例无关。

( 2) 认知是以特定类型的信息加工机制为核心的,即认知的作用机制与非认知的作用机制不同。 亚当斯与埃扎瓦指出,认知机制是大脑所具有的特定的信息加工形式,因此,信息在大脑中的操作、加工形式与那些跨越大脑、身体与环境的过程所使用的方式必然不同。“例如,我们并不会认可通过图灵测试的机器就是一个认知主体。当人类和智能机器人在面临相同的情境时,他和它“脑”中发生的过程完全不同。”[7]如前所述,认知的这两个标准主要是围绕 “心理表征”产生的,强调其神经生理学基础及作用机制,这就将延展认知中仅依靠功能关系就将其纳入认知过程的环境因素排除在认知的界限之外。

但是,我们认为,仅仅通过表征对就认知进行界定是不够的,并不能全面把握认知的本质,因为认知过程的真正刻画绝非仅是主体的理性表征,也包括主体想象力的发挥、刹那间灵感的突现以及不可言说的知觉等复杂的心理活动,它是包含多种因素的动态表达过程。由此,亚当斯与埃扎瓦提出的认知标准遭到质疑,并由于其无法解释外在社会、环境、 他人等因素对个体认知的影响而遭到后来动力主义者的全盘否定。对此,延展认知的主张者罗兰兹 ( M. Rowlands) 则提出了关于何为认知的另外一种标准,即“一个过程P只有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才能称之为是认知的:

( 1) P涉及信息过程———承载信息结构的操作和转换;

( 2) 这一信息处理过程拥有这样一种适当功能,它能够为主体或后续的处理操作提供可利用的信息,而这一信息在先前是不能利用的;

( 3) P在主体中表征状态的产生使得信息成为可利用的;

( 4) P要属于表征状态的主体。”[6]

在这个认知标准中,心智不再是认知主体大脑的产物,而是具有弹性的心智,既可以存在于大脑之中,也可以延展到身体与周围环境中。不仅如此,社会学进路对知识表征的研究就体现了不同于以往机械式的认知,强调了认知主体的大脑、文化、环境、社会等多因素的共同作用所构成的认知。事实上,库恩的范式将认知主体与认知工具、实验设备等看作一个整体的解释就体现了认知结构与社会结构的结合,科学知识社会学通过对科学知识的重新解释,也将社会因素纳入认知的过程,将人类认知界定为包含环境等多因素的集合。社会延展认知理论的提出者威尔逊以其“广义计算主义”思想为基点,提出个体与社会文化环境支架( scaffolding) 关系的理论,调和了认知过程中过于强调个体因素与过于强调社会环境因素的矛盾,指出个体心灵可以整合社会资源, 因此,认知是个体的,但更是社会的。[8]

四结语

通过论述不难看出,由于认知科学的复杂性并且尚未发展为一门成熟学科,关于认知的本质或认知标志的研究尚未形成统一定论。这也是个体性与社会性关于人与环境的关系在认知领域中的体现。 但不可否认,这两种类型的划分标准皆有其合理性, 对认知而言,表征并不是充分的,单纯的表征不能完整体现认知的动态过程。但是,表征却是认知的核心,因为表征功能是人与动物得以区分的标志性特征,因而是人类心智的重要功能。当然,随着认知研究的日渐成熟,新的研究理论的产生会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认知本质的思考与探讨。

参考文献

[1]刘晓力.认知科学研究纲领的困境与走向[J].中国社会科学,2003(1):107.

[2]Clark A,Chalmers D.The Extended Mind[J]∥Classical and Temporary Readin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3]Fred Adams,Ken Aizawa.The Bounds of Cognition[J].Philosophical Psychology,2001,14(1):43.

[4]Clark A,Chalmers D.The Extended Mind[J].Analysis,1998,58(1).

[5]郁锋.环境、载体和认知:作为一种积极外在主义的延展心灵[J].哲学研究,2009(12):91.

[6]Mark Roland.The New Science of The Mind:From Extended Mind to Embodied Phenomenology[M].Cambridge:The MIT Press,2010.

[7]Fred Adams,Ken Aizawa.Defending the Bounds of Cognition[M]∥Richard Menary(ed).The Extended Mind,Cambridge:The MIT Press,2010:67-80.

[8]Edwards S D.Externalism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M].Brookfield:Ash gate Publishing Company,1994:8.

环境法的本质 篇2

摘 要:本文从“低老坏”的基本概念、表现形式、产生原因、以及如何整治等方面阐述,通过整治"低老坏",改善油田人机环境本质安全,保证油田正常生产。

关键词:整治;低老坏;改善;安全

一、“低老坏”的基本概念

“低老坏”是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的简称。它是人的一种行为,并影响着与之相关的人员、装置、设备、环境等,不同的行业对此有不同的诠释,就油田而言,它的基本概念及产生的影响如下:

低标准是指在工作中不能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规定及标准,或执行过程中虽然能够依据一定的标准,但要求较低,使工作成果达不到既定要求。不消除低标准,就会使工作制度、规范和规程的执行不到位,导致管理水平降低、工作质量和效率低下,影响油田生产经营正常运行老毛病是指在工作上屡犯屡改、反复发生而不易纠正的不良行为。不消除老毛病,就会使员工在工作中经常重复地犯一些错误,甚至造成人员伤亡、设备事故。

坏习惯是指在工作中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不良行为和倾向,在工作中往往被忽视,时间一久便成为见怪不怪的日常现象。不消除坏习惯,就会使员工的行为脱离企业管理规范,影响油田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二、“低老坏”的表现形式

(一)操作上的“低老坏”现象。在施工现场、联合站存在生产场所准入制度执行的“低老坏”现象,具体表现为本单位人员不进行准入告知、熟悉人员不进行安全告知、入场人员随意填写入场登记;在交接班中发现的“低老坏”现象,具体表现为交接班记录填写不真实、未填写齐全值班内容、需确认的内容没填写等;在巡回检查中出现的“低老坏”现象,具体表现为未按时进行巡回检查、巡回检查不认真、未及时发现问题、填写记录与现场不符等;在设备设施保养中出现的“低老坏”现象,具体表现为井口附件缺失、压力表未定期校验或没有校验、设备维护保养差、防雷接地不规范、螺栓连接的法兰未安装等电位跨接线等;在设备设施运行中发现的“低老坏”现象,具体表现为法兰螺栓长短不一、盲板法兰不匹配或为非标法兰、机泵安装不规范、设备附件管理不到位、安全保护措施不到位等;个人劳保、安防器材使用中出现的“低老坏”现象,具体表现为巡检人员在高含硫区域不佩戴或监护人员不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个人劳保穿戴不规范等;作业过程中出现的“低老坏”现象,具体表现为上锁挂铅不规范、作业现场无警示标志、无警戒线或无现场安全提示牌等。

(二)管理上的“低老坏”现象。隐患管理中的“低老坏”具体表现为隐患监控措施不具体、隐患台账无负责人和审批人签字、隐患监控措施落实差,隐患台账记录不真实等;工程管理中的“低老坏”具体表现为施工日志记录不完善、发现违章未及时纠正或指出等;交通管理中的“低老坏”具体表现为雨雪天气悄悄出行等;文件资料管理中的“低老坏”具体表现为资料文件与现场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未及时更新文件资料、文件不具有效性等;日常管理中的“低老坏”具体表现为办公区域管理不到位,办公桌面凌乱、资料无序对方、电源线路排布不规范等。

(三)思想上的“低老坏”现象。管理人员对安全环保的认识不到位;少数管理人员在现场以身作则不好,在工作中拖沓敷衍、不负责任;对HSE体系工具运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操作上的“低老坏”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管理上的“低老坏”可能会导致管理水平低下,不适应油田发展要求;思想上的“低老坏”可能会造成我们工作停滞不前,错过良好的发展机遇。

三、“低老坏”产生的原因

第一,与员工的工作态度、责任心有关系。如果员工自身思想上存在隐患,那么当我们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标准的执行将大打折扣。“低老坏”的背后就是责任的缺失,而这种缺失如不及时遏止,势必会影响油田发展甚至造成隐患事故。当我们统一思想、端正态度,在思想深处树立“偏差就是隐患、隐患就是事故”的意识,怀着负责任的心态,严格落实各项制度和岗位职责,就将避免“低老坏”问题的出现。第二,与领导的有感领导、以身作则有关系。油田的每一位领导干部或管理人员应把握一种科学的标准尺度,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如果执行到位,那就是起到了标准的示范作用,如果意识不强、管理不力,要求松懈,或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却没有做到,那就是必将出现“低老坏”问题。第三,与管理的规范要求、监督力度有关系。总结油田以往生产中的经验和教训,往往与管理不严有关系。松散的管理要求,必然导致低标准的产生,同时也滋生了坏习惯的养成,只有坚持“严”字当头的管理原则,严格标准,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做到“有章必依”。第四,与标准的更新升级、宣贯落实有关系。我们目前的状态已经很好了,殊不知与国家行业标准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随着油田相关行业的发展,各项企业标准也纷纷出台,但是由于惰性思维和惯性思维的影响,员工对自己的标准不高,养成坏习惯,老毛病的现象就频繁出现。

四、“低老坏”的整治措施

首先,塔北勘探开发项目经理部开发作业部成立了主任为组长,副主任及总包方经理、党支部书记为副组长,甲乙方班子成员及核心骨干为成员的“低老坏”专项整治工作组,开展了一系列“风险管控”专项活动。编制了活动的要求,按照动员、自检自查及问题整改、总结评比三个阶段进行实施。其次,在活动过程中,全员参与,制定风险识别清单、低老坏问题检查表、公示牌;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记录,建立健全“低老坏”及隐患台账,每日更新,针对主要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措施(详见表1),按制定的措施快速解决“低老坏”问题,共查找隐患4298项,整改完成4225项,有序推动了“有感领导自主化、全员参与日常化、工艺管理标准化、现场管理精细化”,切实转变观念、培养习惯、提升技能、实现人和物的本质安全。第三,进行总结评比。在活动期间存在违反“禁令、保命条款、高压线、环保规定”的人员按油田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分包商按承揽合同相关条款进行处罚,工队对承包商扣款128项。第四,推进属地管理和合同管理,严考核、硬兑现,建立风险管控机制;建立了“低老坏”整治的“三单两机制”;深入推进“以标准设计为龙头,标准化施工为载体,标准化安全管理体系为前提,标准化质量控制及考核为保障,标准化工期与费用为考核手段”的“五标管理”;逐步建立了场站装置检修标准化、单井管理标准化、高危作业现场标准化、井筒测试作业现场标准化、油藏采油技术标准化;将现场好经验、好做法和最佳实践进行试点、固化、僵化并全面推广实施,全面推进油气开发现场标准化、制度化管理,基本建立了“低老坏”整治长效机制。

表1:低老坏问题统计表

“低老坏”作为与精细、规范、严谨等与安全工作要求相悖的行为,其危害并不亚于“三违”。很多情况下,稍微的松懈,片刻的疏忽,一时的麻痹,都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哈拉哈塘油田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继续对低老坏及隐患、违章、高危作业持“零容忍”,结合属地管理、有感领导、全员参与、考核兑现,向低老坏“亮剑”,将五标管理进行到底,让标准化生根发芽,让“低老坏”现象渐渐远去,做真、做细、做实、做强,确保哈拉哈塘油田快速安全的开发生产。

参考文献:

[1] 刘力.如何有效提高油田安全环保管理质量[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4:160

环境法的本质 篇3

近年来,国内外的许多企业,甚至一些有百年历史的赫赫有名的跨国公司,都遭遇种种危机,有的甚至因此而停止不前或者破产[1]。传统的危机管理工作并没有能够扭转这些企业的情况继续恶化,它们很快由事业的顶峰跌入谷底。

2 动态环境下企业危机的本质

动态环境下,企业可以被视为一个有机的、动态演进的资源和关联的集合。企业必须在部门与部门之间、企业内部与外部之间进行各种资源的交换。在企业内部,各部门并不是完全孤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关联[2,3]。

(1)企业危机的本质 企业危机的爆发并非偶然,它是企业内部和外部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关键的转折点。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变革的过程,企业如果未能对内外部资源做出有效的自组织,那么企业状态将不断地与理想值发生偏离。当这种偏离超过可控制的范围,将导致企业危机的爆发[2,4]。

(2)企业危机的分类及其应对 根据对企业经营状况造成波动的不同原因,可以把危机分为“突发性危机”、“分岔型危机”、“放大型危机”和“能力型危机”[2]。

突发性危机主要是指一些突发的灾害和事故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影响,如安全生产事故、火灾的发生等个别事件会造成企业资源的急剧减少,使生产无法顺利进行。有效地总结可能出现的危机可以避免此类危机的发生。

分岔型危机是由于信息的不完备、决策的有限理性和个体的情感因素等原因使得企业所采取的行动不能达到企业预期目标,造成企业经营发生动荡。加强决策的科学性可以有效地减少分岔型危机。

放大型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环境的变化和内部结构中的复杂度不断增加所导致企业内外部关联不断增多和交错,使得企业具有初值敏感性,即系统小的扰动经过放大最终演化为企业的全面危机,有时甚至于是灾难。增强企业的独立性是一种良好的处理方法。

一般而言,以上3种类型的危机的处理步骤和思维模式都比较固定,企业经过充分的准备能够充分应对。但还有一种企业危机是更值得关注的,那就是“能力型危机”。

能力型危机是指企业的自组织能力不能满足企业内外部各种关联的需求所造成的危机。这种危机来自于两个方面,一种是企业自身所导致的;另一种是企业外部环境所造成的。企业除了拥有组合和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的独特方式外,还需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创造出自身独特优势。

3 企业应对能力型危机的理论模型

3.1 动态核心能力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取

随着能力理论发展的深入,组织学习与能力动态发展的结合更加强调企业能力在本质上的动态性、开放性、智能主体的参与性和企业能力的整体性,复杂理论在探讨这些特性方面恰好具有优势,将复杂理论应用与企业能力理论形成动态核心能力[5]。在动态核心能力的观点中,企业是一个复杂系统,它的发展可能是跳跃的、非连续性的。存在的三条发展路径为渐进式发展,没有太多的突破,是普通的发展模式。其中,却存在着两个不同的转变点,转变点1是跃迁式发展,为系统的重大突破。转变点2是飞跃式发展,为系统的根本性突破[6,7],如图1所示。

具有动态核心能力成为企业解决“能力型危机”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动态核心能力可以防止由于技术和市场的快速变化所带来的核心刚性的出现;另一方面,动态核心能力能适应环境变化不断突破发展,同时又与组织路径和现有资源相契合,从而能够实现持久的动态的竞争优势。

3.2 企业能力型危机应对模型

只有当企业复杂性高于环境的复杂性,企业才有可能驾驭环境从而得到不断发展。复杂性增长是企业成长的趋势,比环境更复杂是企业发展和变革的方向。对于复杂适应系统而言,不存在绝对成功的可测量指标,成功与否就是要看企业是否与不断变化的环境相匹配[8]。

动态环境下企业应对能力型危机的重要途径主要在3个过程中:一是企业制定中长期发展计划重新整合企业能力;二是企业能够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断创新企业能力发展的方向;三是通过组织学习并兼顾到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外界环境的变化趋势,制定出新的企业能力库[9],如图2所示。

(1)企业内部的变革:经验库的形成 在各部门中组织实施这些战略的第一步是判断企业内部是否存在着资源缺口,如果企业资源不能满足企业战略实施的需要,企业必须从外界环境中获取新的资源后再组织实施。如果企业已有资源能够满足企业战略的需要,就转到下一个流程,进行企业能力的识别。在这个流程中,企业战略被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不能够为企业创造经济租,另一种则可以。能够产生经济租则说明企业已经具备运用这些资源创造价值的核心能力,如果不能产生经济租则说明企业不具备这种能力[10]。企业需要针对不能够为企业创造经济租的战略培养相关的能力,直至其能够形成经济租[11]。而那些可行并且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租的战略将直接被归入企业经验库中。

(2)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过程:创新库的形成 企业在动态环境下生存,就必须根据组织环境的变化做出能动的反应。将企业现有的能力和环境的需要进行比较,如果企业存在资源缺口,企业则需要从外界环境中获得相关资源后重新判断其所获得的能力是否满足环境的需要。如果不存在资源缺口,企业应该分析企业能力是否能给企业创造经济租。如果这种能力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租,则说明它不仅符合动态环境的需要,而且还能够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如果这种能力不能带来经济租,也不能放弃它,因为它是动态环境对企业提出的要求,必须对这种能力进行培养,使它能够逐步给企业带来经济租。最后,将这些能帮助企业适应动态环境并且能给企业带来经济租的企业能力归于创新库中,形成了企业发展的外部驱动因素。

(3)组织学习:企业能力库的形成 动态环境是本文研究的重要背景,企业则被看成一个知识系统,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能力的发展来源于组织学习[12]。在这个模型中,企业实际上进行的是有准备的学习,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经验库和创新库的有关内容。这个组织学习过程主要包括经验积累、知识表达和知识编码3个步骤。经验积累主要包括以短期利益为导向的经营规则和以长期利益为导向的探索规则,前者主要是在企业长期的试错学习中积累的实践经验,其中包含大量的默会知识和组织记忆等重要内容,而后者是企业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制定的有益于企业组织长期发展的新方向和方式。在经验积累中获得的知识往往是个人内隐的,这些知识只有外显化和清晰化才能被整个企业组织所共享,知识表达则通过集体学习的形式完成了这个过程。知识编码则是通过成文的方式将个体、群体和组织零散的知识呈现出来,大大降低了企业组织认知加工的负荷,使企业组织信息的处理过程更加经济,组织的决策则更加有效,特别是在外界环境复杂变化的情况下,这样的机制则更加重要。

通过组织学习,企业将经验库和创新库汇总形成一个知识库,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于企业能够持续的、实质的、革命性的创新,未来的企业组织必须实现“创造性的破坏”。新知识的不断形成和引入可以提升或替代企业中不合乎环境要求的相对落后的知识,最终形成不断创新的能力库[13]。

4 结语

在剧烈变化的经营环境中,由于企业“能力型危机”与外界环境结合得比较紧密具有复杂性,在动态环境下这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日益增强。动态核心能力将复杂科学与企业能力理论结合在一起,有效地遏制企业“能力型危机”的出现,帮助企业不断突破企业能力的限制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并且建立了动态环境下企业应对“能力型危机”的模型。

环境法的本质 篇4

关于数学的本质及数学本质中的根本矛盾

数学以纯粹形态的量的关系和空间形式为对象,它的概念、结论、方法都是反映现实世界的`.指出了数学本质中的根本矛盾.客观实践的需求与数学内在的矛盾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动力.

作 者:李天 LI Tian 作者单位:天津商学院理学院,天津,300134刊 名:天津商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年,卷(期):27(3)分类号:G01-0关键词:本质 抽象性 现实性 数量关系 空间形式 矛盾 唯心论 辩证唯物主义

竞争的本质 篇5

强敌环伺的竞争中,太阳雨和阿里巴巴经历了同样从白手起家到行业王者地位的跌宕历程,竞争的魅力在于它从不否认一切可能,也不拒绝一切奇迹。互联网时代下,竞争态势日益激烈,籍籍无名的小辈或许就是几年后的王者,而曾经的王者也会悄然无声地谢幕。曾经“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迭代,在今天以加倍的速度上演着。竞争的形态千差万别,形式不胜枚举,而在这些表象之下,我们不得不思考何为竞争的本质,这个命题对于深处其中的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只有把握了本质,才能够在纷杂的竞争中,以快刀斩乱麻之势突出重围。

竞争一词,“竞”字在前,意指不断进取、超越;“争”字在后,意思是从竞争对手那里争夺,潜意识认为蛋糕是有限的,不是你取便是我得。在竞争信息爆炸式充斥的今天,“争”的成分往往大于“竞”字,这是很多企业都难以避免的误区。个人成长的竞争也是如此,很多父母在教导孩子时,总是把“别人家孩子”挂在嘴边,而不从孩子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入手,这样只会误导孩子的竞争意识,不能培养和发挥其个人的特质,最后往往在和别人家孩子的比较中淹没了自己的竞争力。任何人都想在竞争中成为翘楚,但任何人的成功都是无法复制的,如果把目光放在追寻和模仿他人的成功上,只会徒增挫败感,迷失自我的方向,而只有通过自我开发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以此在竞争中立足。因此,竞争的本质是以“竞”为立足点的自我驱动。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是首要的关键因素,竞争的终极意义是找到自己。马云有过这样一段话:“任何团队的核心骨干,都必须学会在没有鼓励,没有认可,没有帮助,没有理解,没有宽容,没有退路,只有压力的情况下,一起和团队获得胜利。成功,只有一个定义,就是对结果负责。如果你靠别人的鼓励才能发光,你最多算个灯泡。我们必须成为发动机,去影响其他人发光,你自然就是核心。”发动机特性便是竞争意识的本质,如果团队中的大多数人都成为一台发动机,那么这就是一只能够处变不惊、胸有成竹的团队,既不在风光时妄自尊大,也不在困顿时妄自菲薄。

发动自身竞争力,首先要充分了解自身的优势与目标,制定清晰的战略路径。很多企业往往盯着竞争对手不放,对方一点举动便风声鹤唳,在战略规划和策略执行上把与竞争对手比较作为准则。久而久之,便迷失了自己,乱了阵仗。看清竞争的本质就是要明晰竞争对手的存在意义:时刻提示自己竞争的存在,并为自己的行动策略带来启发。盯着对手跑,最多只能望其项背,而盯着前方跑,才能赢得超出想象。太阳雨在行业处于吸热红海的竞争格局时,通过冷静分析自身的核心优势和市场机会,以保热墙战略开辟保热蓝海时代,并以此在市场竞争中迅速打开太阳雨品牌的天地。而如果陷入对竞争对手的优势领域的关注中,就不会有今天的格局。同样,在今天太阳雨品牌多元化的进程中,我们拨开市场竞争的干扰因素,确立了以阳光、空气、水为三大核心的品牌内涵,以太阳能、空气能、净水机为三大核心业务,对太阳能主业进行核心再造,同时打造净水业务的新核心。

向内开挖自身是明确航行的方向,而顾客则是承载企业持续前行的水流。互联网时代下,对客户的关注从上帝论进化到粉丝论,事实证明不断聚焦顾客群体的需求和期望才能实现蜕变和飞跃。中国家庭数量是美国的四到五倍,但美国锅具的销量比中国大很多。研究发现美国的锅具行业,针对顾客不同的烹饪方式研发和推出不同功能的锅具,通过市场的细分创造了更大的市场空间。而大多中国的锅具品牌在进入增长瓶颈后,盲目启动新业务,其他竞争对手也相应跟进,最终都成为了全面的厨房解决方案专家。这样的竞争行为忽视了顾客的需求,而过分偏重竞争对比,最终结果便是在竞争中举步维艰。

环境法的本质 篇6

一、设计的概念及内涵

所谓设计, 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形成的构思和意图, 运用形象的视觉语言表现为可视的内容, 最后完整地完成整个造型或形象的计划”。王受之先生指出:“设计, 是指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 通过视觉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活动。”这里面就涵盖了两个核心本质内容, 第一, 设计是计划, 是对事物的预先构想, 是一种创新的思维活动。第二, 设计的成果最终还要以视觉的形式表达出来, 是一种图面表现活动, 也是一项艺术性的工作。做为一个设计师, 设计思维以及设计的艺术性才是最本质的东西。随着专业分工越来越细, 设计师甚至可以从表现表现绘图工作中解脱出来, 将表现图交由专门的绘图人员来做, 使得设计师能更专注于设计, 也就是把主要精力用在设计创意上。因此从培养设计人才的角度来看, 应该着重加强学生对设计方法及设计思维的训练, 而在这方面, 手绘发挥着到关重要的作用。

二、从设计本质看手绘的重要性

(一) 构思方案, 需要流畅的手绘来捕捉灵感

计划都是一种思维活动, 也是设计的起点, 手绘是记录设计

曲, 哪怕是简化版的, 只要好听, 学生弹的有兴趣就行。幼儿正处于生理与心理上的发育期, 各年龄段间及同年龄段每个幼儿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的个性差异。一律用同一模式进行教学, 很难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 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由于每个幼儿在家庭环境、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及性格特征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幼儿钢琴教师有必要了解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 这样才能作到“对症下药”、因势利导。

四、爱心责任心帮助孩子成长

做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责任心是至关重要的。对每一位孩子都要有长远的规划, 制定短期的、长期的目标。甚至孩子的练琴时间安排也应给予指导, 对孩子的练习方法提出合理化建议。要反复叮嘱慢练、重点练习的必要性。每次布置作业过程中都对该曲目的重点难点加以分析、演示, 做到“防患于未然”。而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拥有一颗爱心就是最为宝贵的。热爱自己的专业, 热爱每一位学生, 用心体会教学相长的过程。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 需要爱心的注入, 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师灵感的首要工具, 那些瞬间迸发出来的灵感会稍纵即逝, 必须要用图面的形式记录下来, 再进行分析、优化。绝大多数训练有素的设计师, 不论拥有什么样的美学倾向或艺术追求, 在构思方案和解决设计问题时, 采用手绘图的方式仍然是设计研究的主要手段。

(二) 手绘不仅是记录手段, 还是一种设计思考途径

设计过程中, 很多时候思维是一种突发式, 瞬间性的, 设计师将大量的设计素材和日常经验积累在自己的大脑中, 在构思方案的过程中, 这些积累经由大脑的精挑细选形成灵感迸发出来, 再通过手上的笔反映在纸面上, 这种草图, 廖廖几笔却蕴含着无尽的思想, 如果没有流畅的手绘来辅助, 这种灵感就不可能物化为设计作品。

一个最原始的方案要经过不断的优化形成最后的作品, 整个过程会绘制大量的草图, 往往优化的方案都是在前一方案的基础上扩展而来, 这种用速写或草图等图形方式帮助思考的模式即称“图解思考”, 它是一个将人的认知和创造性逐渐深入的过程。设计师不知疲倦地将想法变成草图, 通过眼睛观察和大脑思考, 辨别和判断, 从图中得到新的启示, 给原来的图形一个反馈一—肯定某些部分, 否定某些部分, 对原有图形进行新的改进, 一遍遍地重复, 进而产生最终的作品。

(三) 手绘有助于培养观察能力, 增强设计师的表达能力

作家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 音乐家用乐符表达乐章, 而做为设计师, 图形则是表达设计意图的基本手段, 而手绘则是最基本的表达语言。平时设计师通过速写记录设计素材, 同时这种记录过程也是一个分析观察的过程, 一方面为自己的设计筑造资源库, 一方面又提高了观察能力, 还使自己的手头表达能力不断加强, 这为利用手绘草图来帮助自己完成构想创造了前提条件。

境, 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 童心就像一张白纸, 有待于我们去描绘, 童心又像羽翼未丰的小鸟, 有待我们去哺育。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 以感情赢得感情。

日本的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说过:“学过音乐的孩子, 是最聪慧、最敏感、最善解人意的孩子, 比起哪些没有接受过音乐教育的孩子来, 这样的孩子, 更有可能获得幸福美满的人生。”让我们每一位教师不要把教琴当成是压力和任务, 而是开启孩子心智大门的金钥匙。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学习, 快乐练琴, 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郝文斌、谢嘉辛《音乐教育与教学法》高等音乐教育出版社[2]夏野《中国音乐史》上海音乐学院

[3]钱仁康《外国音乐史》上海音乐学院

草图是方案的重要表达手段, 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就这样描述过:“草图是建筑师就一座还未完成的建筑, 与自我和他人交流的一种方式。”原始的手绘图, 是一种真实的情感表达, 能更好地体现设计师的原始意图, 展现设计师的个人风格。另外, 扎实的手绘功底是设计师进行现场设计必须掌握的技能, 快速、漂亮的手绘能力也能让设计师迅速获得业主的信赖, 能够为设计师的设计工作铺平道路。

三、对环境艺术设计手绘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 删繁为简, 突出应用性强的表现技法教学

在环境艺术设计手绘表现中, 表现技法多种多样, 常见的有水粉、水彩、透明水色、喷绘、彩色铅笔、钢笔淡彩、马克笔表现等等, 而通常手绘效果图的课程只有三到四周时间, 因此, 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这些内容面面俱到地深入讲解是不可能的, 到头来学生只会觉得是像看了一场电影一样, 很难掌握实质性的技能。手绘作为一门实际操作的技能教学, 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使学生能力得到迅速提高。因些必须要有取有舍, 联系市场需求, 选择那些应用性强的进行重点教学。像水粉、水彩、喷绘等表现技法因其操作的时间长, 而且相对复杂, 现代的设计表现中应用的比较少, 在有些地方几乎难觅其踪影。马克笔与彩铅结合使用的方法, 快速便捷, 易出效果, 是现在行业里表达的主流。钢笔淡彩因其快速清新的效果受到不少设计师的亲赖。因此, 笔都认为, 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马克笔表现与钢笔淡彩表现的教学上。

(二) 基础教学中, 要强化学生对线的把握

一般情况下, 手绘设计表现图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两类:一类是一张完整的钢笔画加色, 而另一类则是实质的色彩画, 用色彩来表现空间。不管哪一类, 线条都不可或缺。现在主流的手绘表现技法——马克笔技法和钢笔淡彩表现, 都是以线稿为基础, 没有透视准确, 线条优美的线稿, 就不可能画出好的效果图, 也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线条具有概括而简炼的特点, 可粗可细, 可密可疏, 能够将空间和物体的结构、转折变化表达得细致而充分;此外, 线描具有清新、朴素而理性的表现风格, 这是大多数师计师选用手绘草图来表现方案的主要原因, 灵动流畅的线条饱含了设计师的创意思想。

在基础教学过程中, 比如说素描, 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 应该把重点放在对形体结构的把握上, 着重让学生用比较清晰明确的线条来概括物体, 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也为学生的以后的线稿表现打好基础。在教学过程中, 不难发现, 很多学生由于习惯了明暗的画法, 并且习惯用比较虚的、不肯定的铅笔线条编织来表现物体, 以至于在手绘快速的过程中, 很难得到肯定有力、流畅自然的线条, 画出来的线条往往比较碎、乱, 使整个图面看起来发“毛”。另外, 设计速写是学生提高手绘表现的一个有效途径, 大量的速写练习不但能使学生对透视有更深的理解, 增强对线条的把握能力, 而且能促使学生手脑并用, 积累素材, 为日后的专业设计提供源泉。

(三) 、加强对各设计实体素材的解构教学

在设计过程中, 会碰到许多的实体元素, 人物、家具、植物、各种装饰品等, 表现这些实体元素是一个难点, 因为这些单体元素形态各异, 学生对这些元素的结构、特征往往一知半解, 甚至是不了解, 要想表现出来就非常困难。以至于脑海中的构思就没法通过视觉的形式呈现出来。因此加强对这些实体元素解构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应大量收集这些元素, 然后加以归纳总结, 分门别类地进行提炼。仔细讲解分析它们的结构及典型特征。让学生首先掌握几个比较典型的, 然后推而广之。另外有些实体元素是非常复杂的, 可以先将其还原为基本的几何要素, 把室内外空间中的复杂形体外观抽象为几何形体, 以充分理解这些形体的结构, 再借助透视、比例关系, 对几何轮廓进行分解, 把它迅速地把物体的总体、局部甚至细节勾画出来。

这种对设计元素的充分分解也有助于学生设计思维的拓展, 对设计元素的认知会加深他们对设计文化底蕴的认识。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 对一件欧式家具的分解, 会使学生对欧式风格有更深的认识, 这种对细节的关注, 同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设计习惯。

(四) 简化透视原理, 让学生循序渐进掌握透视画法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对透视的掌握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不是不懂透视的基本原理,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往往会把使画面走形, 在快速表现中很难把握好各物体之间的比例关系及空间位置。在以表现创意为宗旨的手绘教学里, 标准的直尺几何画法是不足取的, 不仅费时, 还会阻碍思维的连贯性, 因此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几个基本的简单模式, 让学生首先能快速地表现出特定角度的场景, 建立起他们的信心, 然后再深入,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加总结, 针对不同的学生给出适当的指导。

(五) 着力训练学生快速表现能力

在设计的过程中, 人的思维是跳跃性的, 很活跃的, 作为记录思维的手绘表现不能过于滞后, 否则设计就成了纯粹的表现绘画。因此手绘的快速性就表现得尤为重要, 在平时的练习中要刻意压缩自己的绘制时间, 每次完成一幅作品便在上面记上自己所用的时间, 刻意提醒自己压缩时间, 这样久而久之, 技法越来越成熟, 也会发现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另外快题考试也是督促学生提高快速表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让同学们树立时间观念, 短时间集中精力将潜能发挥出来, 有效提高手绘的速度和质量。

总之, 从本质上来说, 设计是一种创新的思维活动, 手绘对设计而言之所以重要, 是因为其是设计的基本表达手段, 是帮助分析问题, 构思设计方案一个有效的途径。因此手绘教学就以表达创意思维为主要目标, 而不是精雕细刻去描绘一张效果图, 应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为最高宗旨。

参考文献

[1]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大师草图[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5

[2]符正德.设计师图解思维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3]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5

论法律的本质及其本质作用 篇7

1 风俗习惯、禁忌:道德?法律?

从法律的起源说起:原始社会的各种风俗习惯、禁忌, 马克思认为那是道德的起源, 其实不然, 那应该是简陋的法律, 原因很简单:它缺少道德的自觉自律性, 同时它身上有着法律所特有的最明显的特点——由强制力保证实施。

1.1 从风俗习惯的形成看

通常, 我们最初被告知的原始社会是这个样子的:人人平等, 共享生活资料, 尤其喜欢强调所有人平均分配, 经常还拿老人举例子, 以此来说明原始社会的道德, 但是事实上并不是如此。中国很多地方就有这样一种规矩:弃老。比如在湖北郧县等地就有大量弃老洞的存在和弃老传说, 在武当山周边也发现了大量掩藏于灌木草丛之中可容一人大小的窑洞, 这些窑洞是古时用来寄放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的, 称为“寄死窑”。弃老的习俗不仅仅是中国特色, 在世界上很多地区也都有弃老的习俗。而有些原始部落表现的则比较极端, 达尔文在南美洲火地岛的考察中发现, 当地的原始社会土著居民在冬天缺乏食物的时候时, 总是先吃掉老年妇女然后吃掉狗, 理由是“狗可以捕水獭, 而老太婆却不能”。

根据有关资料推断, 造成弃老习俗的原因大概有三:首先由于原始社会时生产力水平低下、食物缺乏是对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 没有剩余产品养活精疲力竭的老人;其次当时社会处于蒙昧状态, 人类积累的知识经验很少, 老人丧失向大自然索取现成食物的健康体魄后便成了集体的累赘;同时当时人类以氏族为单位, 群居野外的生活方式, 造成了供养老人的困难。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原始社会末期基本上就有了供养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的足够食物, 同时, 由于人类文明的发展, 知识和经验逐渐汇集在老人身上, 体力衰竭、丧失了劳动能力的老人能以其丰富智慧和经验积累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于是出现了由“老人无用”的旧观念到“家有老, 是个宝”的社会意识的转变。大量“寄死窑”后来被废弃而成为遗迹。

这一切都说明原始社会时一切的规矩都是出于实用, 都是为了更好的生存, 为了部落能存活下去, 弃老也好, 杀老也好, 养老也好, 都是出于这个目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从这点上来说, 原始社会根本不存在道德的作用。而原始社会的法律是为了维护整个氏族部落的利益, 为了保证一切人的生存, 在这种情况下, 遵守法律就是维护所有人的利益, 就是好的, 善的;违背法律就是损害所有人的利益, 就是不好的, 就是恶的。就这样, 原始社会的道德由原始社会的法律产生。

1.2 从禁忌的形成和表现看

对于原始社会, 一般人都认为原始人会自觉的遵守氏族内部的各种禁忌。其实这是一种不全面的看法, 是一种假象。人们只看到原始人在自觉地遵守氏族内部的各种禁忌, 但却没有想过, 在形成这种效果之前的几万年, 甚至十几万年里, 多少代人不断地“试错”, 用生命的代价去总结经验最后才形成禁忌, 多少人因不断触犯禁忌而被处死, 最终才形成了原始人会自觉遵守氏族内部的各种禁忌的状况, 它的形成和实行是要靠强制力保证的。

一般来说, 对触犯禁忌者本身最常用的处置办法是献祭和忏悔, 严重者则实行鞭打、罚款甚或驱除村寨、处于死刑。如在埃及王朝形成之前, 埃及人将鳄鱼、山羊等被敬为图腾动物, 凡有杀害者, 概处死刑;在南非有个野兔部落, 倘若有人误食了野兔肉, 无论他是一般部民, 还是酋长、显贵, 都要按照禁规敲掉他的若干颗牙齿。在我国纳西族, 虎被认为是自己的祖先, 如猎人打死了虎, 轻者要受到鞭笞, 重者要罚款, 有的还要坐水牢。

这些禁忌大多明确而有具体的处罚措施, 凡是违背这些禁忌的, 轻者是献祭和忏悔 (类似罚款和警告处分) , 罚做苦役 (类似拘役) , 重则被处以酷刑, 甚至处死。也只有在这种明确的具体的由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禁忌的不断影响作用下, 原始人才学会遵守禁忌, 才会生存发展。如此强制力, 如此效果, 是道德所永远不具有的。所以说禁忌应该是法律而不是道德, 这也就说明原始社会同样存在法律, 同样需要法律, 并不是只有阶级社会才需要法律。

2 法律的本质作用

在原始社会时, 法律基本上都是维护全体成员或者说是整个氏族部落的利益, 维持人类社会秩序, 保证氏族部落的延续。进入阶级社会后, 法律的内容有了变化, 一部分内容是维护全体成员的利益, 体现维持人类社会存在所需要的原则;另一部分内容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 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如古巴比伦《汉莫拉比法典》规定:杀死他人的奴隶如同损坏他人物品一样, 不负刑事责任;奴隶主可以任意处于自己的奴隶;在日本, 武士也有权利随意杀死不向自己行礼的平民。马克思看到了这一点, 并认为这一方面就是法律的本质作用。问题就在于这二者到底哪个才是法律的本质作用呢?维护社会基本秩序还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马克思哲学认为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属性。也就是说本质必须始终存在于事物发展的过程之中, 在某些特殊环境下, 其他的非本质属性可以暂时的发生改变或者抛弃但是本质却不能变。从这儿我想到了刘邦的约法三章:“杀人者死, 伤人及盗抵罪。”这三条可以言尽法律的本质作用。说刘邦是为了缓和矛盾也好, 收买人心也好, 不可否认的是这三条最简单的法律只是为了维护了人类社会, 一个正常、稳定的人类社会的而存在的最基本的秩序。这说明了维护社会基本秩序才是法律的最本质的作用, 至于维护阶级统治利益那是属于在满足维护社会基本秩序的前提下的更高一级的作用。而且无数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 如果有统治者违背这两种作用的主次顺序, 那么无论是什么民族、什么朝代、什么社会, 都必将产生推翻这种统治阶级的暴力革命。

3 马克思主义法学突出阶级性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法学在纵向上没看到原始社会中这种由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所起的作用, 而将其与阶级社会中的表现形式割裂开来, 没有看到其一脉相承的联系;横向上只看到在阶级社会中法律有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一面, 没看到其维持人类社会基本秩序的本质作用, 可以说犯了自已一直所批判的形而上学的错误, 没有坚持联系的观点, 没有彻底贯彻唯物辩证法, 只把法律看成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阶级斗争的工具”。这种观点会否定法律的合理性, 忽视法律应是社会文明的体现。而这种错误并不是偶然的, 因为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 还是后来的列宁, 毛泽东, 他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都是阶级矛盾阶级冲突最激烈的时代和社会环境, 阶级矛盾是他们所处社会的主要矛盾, 因此他们的思想和理论很明显受到了那种特定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特别重视阶级性, 强调阶级矛盾。历史证明这种理论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广大人民的革命积极性, 增强了人民的反抗意识, 同时在镇压反革命,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积极作用, 这正是这一理论的价值体现。

但是由于过分夸大阶级性, 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法律的科学性, 它破坏了“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的原则, 不利于“公民”意识的培养, 同时为一部分人搞特权、凌架于法律之上提供了借口。由于阶级性造成的司法实践的缺陷, 法律为阶级性左右, 不具有稳定性, 也使人们怀疑法, 这些都不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和普法工作的进行。“自由和民主、博爱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利, 而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这个模式放在这里也很合适:“法律不是阶级社会的专利, 而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参考文献

[1]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 1981.

[2]张中秋.比较视野中的法律文化[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3]阿图尔.考夫曼.法律哲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认清“贫穷的本质” 篇8

2011年,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合作出版了《贫穷的本质》一书,该书一经出版,就获得当年《金融时报》评选的“年度最佳图书奖”。两位作者共同组建了一个专门研究贫困问题的实验室——贾米尔贫困行动实验室(J-PAL),旨在确保扶贫政策的制定基于科学依据,从而减少贫困人口和地区的数量。在实验室研究中,两位作者深入五大洲多个国家的穷人世界,调查贫困人群最集中的18个国家和地区,从穷人的日常生活探寻贫穷真正的根源,这也是本书写作的基础。

作者在书中记录大量的亲身体验,对很多赤贫家庭的生活细致入微地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蕴藏在穷人生活中的经济学:为了生存下去的精打细算。在书中,作者从饥饿、疾病、教育、人口等一系列问题出发,分析了穷人面对这些问题时的行为和选择,也分析了小额贷款、存款、创业、选举等方面对穷人进行政策倾斜所产生的效果和局限。

对贫穷家庭日常生活的研究看似琐碎而没有代表性,但往往却是发现问题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的有效方式。例如, 书中描述的关于“贫困陷阱”的案例,在为“千年乡村计划”制作的推广影片中,安吉丽娜·茱莉曾参观肯尼亚的索里村,一个名叫肯尼迪的年轻农民因为领到了免费的化肥,获得了20倍于上一年收成的收入,并因此攒下了足够养活自己一生的积蓄。这里,免费的化肥成为肯尼迪摆脱“贫困陷阱”的关键因素。但更深入的问题是,既然一点化肥就能让他摆脱贫穷,为什么他自己没有存钱来购买化肥呢?作者在书中剖析了为什么穷人更难于存钱的原因:存钱是为了实现长期目标,而因为可存的钱太少,目标看似永远难于达到,因此,为了一个无法达到的目标而必须长期忍受现实生活的节衣缩食,对穷人来说更没有吸引力。这就是为什么“贫穷陷阱”会出现的原因。

从这些鲜活故事背后,作者给出了贫穷的原因和本质,最终的目的,正如本书的副标题——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书中所阐述的现实以及作者在试验中所得出的数据,颠覆了很多传统穷人经济学的结论,也促使人们看到,有些失败的援助措施并非源于腐败或者不良动机,而是因为专家、援助者及贫困地区政策制定者的固有思想、对贫困家庭真实状况的无知及惯性思维,导致一些援助政策的失败或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学习的本质 篇9

要发挥教学的促进作用,必须要了解学习的本质。只有把握学习的性质,我们才能在教学的天地中自由驰骋。学习是在某个学习场所中学习者个体自身所发生的事情。许多人在一个场所“学习”,但是并不等于说他真正在“学习”。梅耶认为,一百多年来的学习理论研究对学习的刻画可以分为三种主流认识:一是把学习看做增强反应;二是把学习视同知识获得;三是把学习喻为知识建构。我认为,如果加上人本主义教学观的看法,学习还应该是自我实现或表现。我们可以这样来看待“学习”,这是发生在学习者身上的一种相对持久的经验变化。这样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变化;二是学习者外部行为表现。只有内外协调一致,才能真正做到实现迁移。如何理解这样的定义呢?首先,学习是发生在学习者自己身上的。其次,学习是一种经验的变化,而不是身体的变化。再次,学习是内外协调发生的。内部心理结构的变化包括了认知变化和情意变化。外部行为表现是指学习者通过躯体和肌肉的协调运动来展示所学到的东西,来操作或者执行某些动作,完成任务或者解决问题。学习的本质是变化,是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这就是发展。所以,学习的本质,其实就是发展的本质。内部变化是基础,是根本,外部表现是形式,是承载体。我们既要强调内部的体验,内部的建构,同时也一定要重视外部的表现。教师是通过学生的“表现力”来推断他的“摄取力”。※

摘自:《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第4期作者:盛群力

品牌经营的本质 篇10

品牌与(产品)销量的关系,可以用婚姻与爱情做个类比:爱情与婚姻谁先谁后和销量与品牌的先后关系类似,现实生活里都有多种组合形态,但美满的只有一种:青梅竹马、白头到老,一生去过很多地方,却只睡过一个人的床。

品牌是一种心理的感受,可比于爱情;销量是现实的结果,可比于婚姻。爱情对于男女双方来说都一样,是一种既要有生物心理感应,又要有社会承诺的“魔幻现实”:魔幻的是爱情的感受,现实的是婚姻的相守。

一个女人,让两个男人一个为赶去听她演讲死在路上,一个因为她终身不娶,多个知名男人赞美其容貌、才华与气质,如果你是他的丈夫,会怎样想?她是林徽因,赶着听她演讲飞机失事而死的是诗人徐志摩,因爱不得而终身未娶的是哲学家金岳霖,撰文赞美她的人里有胡适,她的丈夫梁思成在结婚时问:我有一个问题,只问一次,以后再也不会问:为什么是我?

过于优秀的女人,会让任何男人对自己产生不自信,而解决这种不自信,不能靠男人的家世、财富、权力、才华等任何背景,只能从所爱女人的心里获得。林徽因回答:这个问题我要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了吗?

林徽因的回答精妙地解释了“品牌不是做出来”这句话,同时,也精妙的解释了“哪天不在做品牌”这句话。语言的精妙,正是体现在这些听起来相反,实际却是相同意思的表述形式之中。

在爱情与婚姻的关系里,林徽因对梁思成的回答最精彩、最圆满,她让爱情与婚姻完全同构:用婚姻证明爱情,又因为爱情一生相守。林徽因的回答里,揭示了爱情的最本质内容:爱情是做出来,而不是一种表态。

读到此处,不禁击节感叹,确实只有林徽因这样的女人,才能说出如此深刻又精妙回答,意在言外,却又尽在不言之中,还没有对爱她不得的男人有一点伤害,可以说是“刀切豆腐三面光”。

只做销量,却从来不去做品牌,就会自然“生”出品牌吗?有了销量、利润,就自动“是”品牌了吗?就像婚姻一辈子,就一定有爱情吗?或者先有婚姻,就一定会产生爱情,如石光荣式的人生?

品牌不仅要销量的支撑,更是要有爱的:首先是企业主、员工要爱,其次是合作者、顾客要爱,最后是不相关的社会公众、舆论媒体的爱。

品牌之爱的核心及起源,不是市场消费者或外部合作者,只能是品牌的创始人及其员工。也就是说,企业家对自己品牌的爱,是品牌的逻辑起点。企业家,你爱自己的品牌吗?你每一天的企业行为,是在做好还做坏自己的品牌?

爱或不爱?真爱还是假爱?全心的爱还是三心二意的爱?听其言、观其行,是做或不做品牌的分水岭。做或不做品牌,首先取决于爱还是不爱(品牌之名,即自己的招牌),而不是知或是不知(品牌之法)。

企业经营品牌无处不在

做企业,随着企业规模的变化,要处理的关键事务也在不断增加,但总体来说无非以下四项功课:营销、管理、经营、关系。

营销是企业生存之本,营销做不好,没有不出问题的;管理是企业内部要素的优化,既可按人财物事,也可以按经营价值链来理解及设计管理模式;经营指企业的非日常性事务,包括战略、商业模式、资本、联合等;关系则是企业的非管理经营层面的外部关系人(及部门)。这四项功课,构成企业运营的完整架构。企业家的兴趣、时间、才情偏重哪个部分,往往决定着企业的方向、格局及境界。

狭义地看,品牌是营销这项功课里的内容,但广义看,四项功课都涵盖了品牌的内容。这里面有一个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的区分:企业品牌是产品品牌、老板品牌、员工品牌的集合。有人从管理功课角度称之为企业文化,但这种企业文化其实代表的依然是企业以及产品的品牌。

可口可乐那个每一个销售人员必须随身带一块抹布,随时保证可口可乐在终端的产品陈列没有灰尘的理货守则;丰田在停车场将别人的丰田汽车擦干净的职员,都是员工品牌为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加分的品牌“故事”。可口可乐是将品牌当做企业文化,丰田是企业文化反哺了公司品牌(该员工的故事带有个案性,并未成为丰田守则)。

一个企业从注册诞生,到最后做成超级规模的企业,从零到亿万规模,企业存在的哪一天不是在做品牌呢?当我们看到品牌与企业运营四项功课都有关联的时候,可以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企业运营的每一天,都是在做品牌,即建立某个特定名称的企业及其产品的市场地位。

之所以会提出“做品牌”不如做销量、品牌不是做出来等命题,是由于现实中很多企业对于品牌的本质发生了重大的认知偏差,如标王理论忽悠的媒体品牌论、代言人品牌论,以及定位、概念、品类品牌论等——品牌(包含上述四种类型的品牌概念,下同)作为一个市场的实体存在,怎么能等同于广告、代言人或某个营销策划呢?

排除媒体利益集团对品牌概念的扭曲及企业的误导,从品牌的实际概念看,品牌当然是企业用每一天的运营实践“做”出来的,广告等不过是这个做品牌过程中的一个标志、手段而已。至于品牌做到什么程度,正代表着企业发展的程度——由行业地位、市场影响、顾客认知等构成的企业江湖地位(行业阶梯中的位置)。

说初创企业可以不做品牌的论点,当然有用无害——初创企业的优先任务是找到销量来源,获得活命的本钱,但这种论点也是扭曲或误导对品牌的正确认识。

我们要说的是,企业从注册成立开始,就是在做品牌,以后开发的产品、招聘的员工、合作的供应商、销售的渠道商、产品或服务的最终用户,每一天、每一种的营销与管理行为,都是在做品牌。而且从企业“永续经营”的角度看,品牌是企业运营的最终成果:让与品牌发生关系的所有人,都信赖并愿意优先选择本公司产品,这就是品牌的终极目标。

品牌的经营本质就是如此。

品牌化妆术与品牌经营本质

有专家说过,很多人将目标当作了方法,比如将品牌当饭吃,而没有看到销量才能支撑起品牌。我沿着这个论题再往前一步:在中国式品牌败局问题上,绝大多数的谬误是将手段当成了目的,如代言人、广告、定位、概念这些做品牌的手段,却被各种精巧的理论解释为品牌的本质或品牌的关键成功要素(KSF)。

某饮料公司董事长,整天琢磨着把自己的杨梅汁打造成一个饮料“新品类”,成为第二个王老吉,却不顾杨梅汁注定了是小众饮料的本质——你跟他讨论,他就说凉茶不是从小众做成了100多亿了吗?直到经过多次市场攻坚的失败后,才接受单一杨梅汁不可能支撑起一个大品牌的现实,选择了以珍贵果汁为品牌旗帜、统合高价值果汁(蓝莓、樱桃等)的多元产品路线。产品线的丰富,带动了销量的稳步扩大,产品的优质口感与珍贵营养被消费者接受,品牌的内涵也逐步被市场认知及接受。

某白酒企业总经理,市场调研中发现经销商对产品的包装质量有投诉,如偏色、包装物开口方式复杂、打开后包装散架等。当调研报告将这些问题反映上去的时候,这位总经理说了句:酒喝不死人就行,包装不是大问题。半年后,包装质量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质量问题并非咨询项目的内容,作为深入一线的督导顾问,我们深知问题的严重性。为此,项目组专门到市场里拍照、收集实物,再次将情况反映上去,总经理这次看后开始警醒,立即召开经营会,布置包装质量整改计划,并指出:产品质量不抓好,其他的所有促销都不要做了。虽是亡羊补牢,能意识到产品质量是营销的前提,也是进步。

上面案例里,哪个企业营销及运营问题不是与“做品牌”有关?对销量负责的企业战略、对消费者负责的生产管理、对渠道负责的产品品质,都是做品牌,而且是比设计、广告片创意、媒体广告更具有现实影响的做品牌。广告片再好,产品质量出了问题,就应了那句俗语:高知名度加低美誉度,等于臭名昭著。

不需要高深的理论或复杂论证,企业存在的每一天都是在做品牌,而且做好产品、做好产品的销售及服务、关注产品的品质,就是做品牌的第一步。这些基本功都没做好、不去做、或没有意识去做的企业,就不要谈什么品牌;即使今天还有点销量的品牌,迟早也会为自己不抓本质、不走正道的经营行为付出代价。

但产品的品质本身却不是品牌的本质。品牌的本质是什么呢?品牌的本质是信誉这种心理层面的认知。

产品的质量、品质,只是品牌信誉的构成要素之一,品牌信誉有比产品质量更广泛的内涵。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哪天不在做品牌”的原因:企业无论大小,信誉是企业存在的氧气,也是品牌含金量的第一要素。

信誉越高,品牌价值越大;信誉越稳定,品牌价值也越稳定。企业之所为,还不都是为了这个吗?反过来说,信誉的建立与累积,也是促进企业销量、从而增加品牌价值的要素。这就是品牌反哺产品、驱动企业发展的最基本原理。做品牌最本质的好处与原因,就是这么简单。

明白了这个关系与道理,品牌的审美设计与创意,即“品牌化妆术”的服务项目,就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功夫。在企业成本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尽可以按照各自的审美偏好去追求并实现。

哪天不在做品牌?每天的经营行为都是做品牌,这种经营的累积会对产品的销量、声誉起到反作用,这是品牌的经营本质。但做到什么境界,怎样做到更好,怎样用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做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美女需要知性的修养,也需要必要的化妆,自然也不能生活困窘。随着年龄的增长,知性蕴藉出的气质比化妆的美丽、穿金戴银、挥金如土更重要,最终,美丽要让位给优雅。时尚易逝,唯有风格永存。

品牌大成,靠的是大智慧、大格局,需要经年累月用心的培育,绝不会从销量中自动生成。

作者是博纳睿成咨询公司创始人。

责编/林学勤 E-mail/chinamanage@126.com

论管理的本质 篇11

管理的概念穿越时空被各种不同的组织广泛运用, 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管理, 站在不同的角度讲管理, 站在不同的角度用管理。由此, 不同视角的管理概念的泛滥也为管理本身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也正由于人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管理作出了不同的解释, 从而形成管理学流派林立, 不同理论或多或少相互矛盾但又同时并存的格局, 这使得管理的研究和教学无所适从, 归纳起来对管理的认识主要有以下观点: (1) 泰罗认为, 管理就是确切知道要别人去干什么, 并使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2) 法约尔认为, 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 (不论是家庭、企业或政府) 都有的一种活动, 这种活动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项职能完成; (3) 孔茨认为, 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 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 (4) (美) 哈罗德.孔茨认为, 管理就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活动, 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5) 德鲁克认为, 归根到底, 管理是一种实践, 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其验证不在于逻辑, 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6) 我国著名管理学家周三多教授在总结这九种概念的基础上指出“管理是社会组织中, 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 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这些解释都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谈管理, 当然人们也站在不同的角度用管理。也正由于此, 人们对管理的本质的理解也就不同: (1) 管理就是一种活动过程, 它自始至终融入人们工作的各个环节; (2) 管理就是协调, 它贯穿于管理的整个过程; (3) 管理的本质就是行动, 在于实践, 其验证不在于逻辑, 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4) 管理就是决策; (5) 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6) 管理的本质就是变通; (7) 管理的本质就是对欲望进行管理; (8) 管理的本质就是追求效率。

对管理涵义及本质不同认知的同时并存, 反映了管理学科学的不成熟的一面, 也同时反映了人们对管理世界探寻的迫切愿望。究竟应站在一个什么视角理解管理, 是对管理概念准确理解的前提。对于管理的理解, 如果我们不搞清它的视角, 不弄明白这一基本的概念, 不搞搞清它的本质, 我们就会一直忙于管理, 而没有时间停下来好好想想你所做的哪些工作是必要的, 哪些管理工作是不必要的, 甚至是多余的;哪些工作是有效的, 哪些工作甚至是无效的。也许我们有很多工作设想, 而实现起来竟然如此艰难;也许我们艰难地走过很多路, 却由于一步的失误, 导致前功尽弃, 甚至, 我们不知道我们在哪里出了问题......。

2 管理的本质应回归管理的本源

我们探寻管理的涵义, 研究管理的本质应回归管理本源, 从管理的起源谈什么是管理, 管理的本质是什么, 如果离开了这一前提, 管理就没有它产生的必然。

管理是组织的需要, 是分工与协作劳动的必然产物。单个人做事, 无需管理, 当多个人有了分工并进行协作劳动时, 就需要有人出来单独协调组织工作任务的完成, 以便更好、更有效地完成组织的目标任务, 正如一个乐队需要一个指挥一样, 以避免各吹各的号, 各拉各的调。因此, 管理随着分工与协作的出现, 从生产作业人员中独立出来, 专门管理工作。管理也随着分工与协作的发展而发展。因此, 我们应站在组织内完成组织目标与任务的视角看管理、谈管理、用管理。

3 管理的本质是完成组织目标的工作过程

管理的主体是组织, 管理者是受组织聘任来承担管理职能的人员, 管理目标和管理职能的实现需要管理者来实施, 管理的客体是各管理要素。因此, 管理是管理者的活动。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管理者的管理活动。也正因为如此, 能否最终实现计划目标, 关键就在于管理者的管理能力、管理方法、管理技巧以及对时局的把握, 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的位置越高, 对组织的影响就越大, 尤其是组织中最高领导者的能力与方法对组织命运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而管理工作得以进行的前提是组织内工作的分工与组织构架, 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任务, 管理的基本原则应是如何才能使组织目标有效的实现, 管理的客体是管理的各个要素, 包括人、财、物、技术 (信息) 和时空的利用, 管理的工作内容是组织协调各分工部门人员, 充分利用组织的各个要素完成目标任务。由此可见, 管理是管理者有效组织单位内部的各个要素, 完成组织目标的工作过程。其工作过程表现为:

3.1 组织分工与组织构架。

分工是效率的前提, 协作是分工的必然要求。只有将组织要完成的目标任务, 按其完成的职能要求进行相应的分工, 规划设置相应部门、配置相应资源 (聘请人员、配置资产、拥有一定的方法、技术及工作程序) , 才能进行相应管理。这种分工的过程其实质是这个组织部门的构架过程。在组织的构架中其部门负责人的筛选与聘用对组织管理工作是否顺利进行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3.2 目标与决策生存与发展是任何一个组织的第一目标和终极目标, 也是任何一个组织追求的永恒目标。

无论兴衰, 无论贫富。生存与发展是一对辩证的关系, 生存是发展的前提, 发展是生存的归宿。生存是事关全局的基础, 而发展则是在局部进行的突破。

任何一种政治的或经济的组织, 即使管理得再好, 总会有国家的宏观调控存在, 而在每一次宏观调控的背后, 总有重锤打下去, 使一些政治组织或经济组织消亡。同时, 也总有一些新的政治组织或经济组织扶上来, 但在每一轮重锤的打击下, 一个组织 (或政治的, 或经济的) 总能以合法或非法的方式保护自己, 找到存活下来的那条缝隙, 这便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追求的最高境界。

任何一个组织总有其核心目标 (或功能, 或职责) , 这是组织的使命。组织的管理者除应把组织的存亡放在第一位之后, 就应把组织的使命放在今后工作中追求的永恒目标, 它是组织存在的前提。如果这一“前提”放弃了, 这个组织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或者说离它的死亡就很快了。

组织决策问题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即决策主体、决策机制、决策内容。从决策主体来看, 主要有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集体决策是指由利益相关者或其他相关人员一起共同做出的决策, 个人决策是指由决策者一个人做出决策。决策机制是指决策的程序及议事规程, 即做出决策的过程规定及做出最终决策的通过或否决方式。决策内容是指决策工作对哪几个方面的内容作出决定。

3.3 目标分解与计划。

要把组织的目标变成可以实现的目标, 必须对组织目标进行分解, 分解成每个部门, 乃至每个个人到具体的可直接执行的目标。如果目标不进行分解而停留在管理层的高层, 目标是难以实现的。目标管理的精髓是需要这个组织的共同责任感, 依靠组织中的团队合作, 使个人的目标及部门目标的实现与整个组织目标的实现保持一致。

在组织内部, 个人的目标、部门的目标与组织的目标不一定完全吻合, 每一个人、每一个部门都会追求自己利益目标的最大化。企业投资人追求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正因为此, 他会在所投资的企业中追求利润总额的最大化 (收入的最大和成本及支出的最小化) 、及企业存续的价值;经营管理人员追求自身收益的最大化, 他可能最为关心他的薪酬、福利、及职务待遇问题。当组织难以满足个人目标的时候, 管理人员可能会向权力寻租, 企业员工可能更为关心的是自身的薪酬、福利及个人成长或社会价值问题等。不同的组织也反映出这个组织特有的目标。一个企业的目标可能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一个事业单位的目标是事业单位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及单位员工利益最大化;一个政府部门的目标是政府职能的履行及政绩最大化。实现目标的措施应该是如何使个人的目标及部门的目标与整个组织的目标的实现保持一致, 这是组织目标能否有效并更好地实现的关键。即作为管理者应构建一种多赢机制, 使组织的个人目标都尽可能与组织的目标保持一致性, 才能更为有效地完成组织的目标。而目标分解的结果即形成计划。

3.4 组织实施。

组织实施是指有效组织企业各个要素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它主要包括资源配置、工作任务执行指令等。有人说管理就是通过他人来完成任务, 其实是说管理者应从生产作业人员独立出来, 而组织的目标任务, 都要通过组织实施这一环节完成。而这一过程是否有效执行也反映了管理工作结果的好坏。

3.5 监督与控制。

监督是指在组织运营过程中, 管理者应及时掌握组织运营的过程中各种活动的进度及与目标的差距, 并及时调整相应误差, 以便控制组织工作过程中运营的方向。监督包括监察与督导两个方面, 监察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 找出偏差, 而督导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 纠正偏差。监督工作主要包括监督机制的设计及监督工作的进行两个方面。组织中的监督机制主要包括权力监督机制和工作监督机制。

无论计划制定得如何周密,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 人们在执行计划的活动中总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与计划不一致的现象, 如“磨洋工”现象。因此及时掌控这些偏差并及时改进对有效实现组织目标来说至关重要。因此, 在组织构架中, 不仅要确定决策及执行部门, 还应有工作任务的监督部门, 以保障计划有效执行及出现了偏差能得以及时纠正。

3.6 处理。

处理是管理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是有效进行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处理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没有完成工作职责 (或事务) 或违纪的个人和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对完成工作职责较好的人员和部门进行的肯定或奖励。二是在项目 (或工作) 完成后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 或对吸取失败的教训, 以便今后工作中借鉴。

如果对没有完成工作职责和事务的个人和部门不进行处罚, 既是对没有完成工作任务当事人的纵容, 也是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人的一种误导和伤害, 这样, 原本不错的人也由此会出现偷懒, 甚至于堕落;而对完成工作任务较好的人员和部门不进行肯定和奖励, 完成工作任务较好的人就会丧失干好工作的激情与积极性。

管理是一个过程, 是一个链式过程。在这个链中, 我们不能强调哪个链重要, 哪个链不重要。这个链包括了六个环节, 在组织管理过程中, 任何一个环节的无效或断裂, 都将使管理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甚至失败。正如一个链环的断开, 都会导致整个链的功能失败一样。因此, 我们在理论上不能强调管理链中的某一个环节的是否关键或重要。正如我们不能强调一个链子中第几个环是重要的, 第几个环是不重要的一样。例如, 如果我们只去布置任务, 而不去落实任务, 不去检查任务的执行情况, 不对执行情况做出一种评价, 对其好坏不做出一定的褒贬, 其完成任务的有效性便大打折扣。

在这个管理链中, 最薄弱的环节就是组织当前最重要的管理问题, 即所谓绳从细处断的“瓶颈”效应。因此, 无论“战略决定成败”, 还是“细节决定成败”, 都只是从管理链的某一个环节视角观察影响管理成败的工作要点, 而未能站在管理的全局角度审视管理问题。管理的这一链式过程, 环环相扣, 不断循环, 而组织的生命也在这个管理过程的循环中不断得以延伸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苏涛, 关于管理本质的思考——东方管理学派的探索.当代财经.2002第12期.

[2]玛格丽塔.什么是管理,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7.

[3]周三多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3

上一篇:自动灭火装置下一篇:免疫抗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