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家庭环境

2024-05-20

良好的家庭环境(通用12篇)

良好的家庭环境 篇1

一个学校最重大的事是教育孩子,一个家庭最重要的事同样也是教育孩子。现在的农村,家长外出打工的居多,多数孩子由爷爷奶奶帮忙照看,他们的文化程度低,很多爷爷奶奶甚至是文盲,根本就不会教育孩子,对孩子读书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子女的家庭教育已经越来越成为千家万户共同关心的话题。

《晏子春秋》曰:“桔生淮南即为桔,桔生淮北即为枳。”环境对于植物生长的重要,古人早有认识。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正面而积极和谐的家庭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冲突不和谐的家庭,会阻碍学生个人良好习惯的形成。

如何营造农村小学生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呢?从我多年从事小学低中年级教育的经验看,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下工夫。

一、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要和谐

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父母和爷爷奶奶之间的和谐,是家庭稳定和温馨的基础,也是小学生心理稳定和健康的保障。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既是成功的家庭教育的要诀,也是导致家庭教育失败的大忌。

具体地说,一个不和谐的家庭会产生以下几方面的危害:(一)容易遭受外界的歧视,不能健康发展。(二)生活秩序被打乱,衣食住行得不到应有的关怀和照顾。(三)降低父母在子女心目中的威信。(四)家庭教育提不上议事日程。这些情况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屡见不鲜。

二、家长要形成教育合力

所谓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合力是指:所有的家长,包括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共同的目标,在方法上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镜头一:走亲访友,看到这样一幕,客厅里搓麻将声不绝于耳,孩子在麻将桌旁边做功课,左顾右盼,有的孩子甚至不时跑到家长身旁指手画脚。镜头二:下班回家,爷爷奶奶在一旁看电视,音量调得很大,孩子在一边写作业,眼睛不时瞄向电视机。为了孩子,不说“孟母三迁”,至少要为孩子营造出一方宁静的学习环境。家长在教育子女时要求同存异,互相通气,取得共识,如果有分歧,也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

三、家长要树立良好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要从自己做起,树立良好的榜样,这是一个重要的家庭教育环境因素。

(一)家长要时刻想到:孩子在看着我

鲁迅早就说过,父母“许多精神上体质上的缺点,也可以传之子孙”,这“便是子孙灭亡的伏线,生命的危机”,“而且久而久之,连社会都蒙受着影响”。这是每个家长都不能忽视的。

(二)家长要认真做人做事

我班有一些家长,孩子作业不做,老师把他留在学校补作业,家长来到学校不是了解情况,督促孩子认真完成作业,而是先给老师来个“下马威”。还有的家长,孩子成绩特别差,老师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为他的孩子补课,家长竟然连孩子也不来接。所以,要想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优秀,家长必须从自己做起,尊重老师,和老师一起共同教育孩子,因为你有教育子女的义务。

四、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家长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为孩子专设一处学习的小天地,孩子是这一块领地的小主人。比起那种孩子找不到自己学习的位置,到处“打游击”的情况,前者有明显的优势。(二)为孩子提供宽松的、严肃活泼的精神空间。对于后进生,家长要创造宽松的精神环境,要坚持正面鼓励,耐心疏导,增强孩子再努力的信心和力量。对学习成绩不错的孩子来说,宽松的氛围也将有利于孩子解放思想,独立思考,培养创造性。

五、不要过分娇惯孩子

1996年《比较教育研究》第二期中有一篇《中国与西方家庭教育的若干比较》的文章,文章指出:西方国家父母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中国家长则采取“娇惯”、“保护”或“放任”的教子方法。未来要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最关键的问题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就必须首先从家教抓起。

我觉得过于娇惯孩子,怕孩子吃苦,这是家长的共性。但是这样的孩子也因此而缺少与困难抗争的经验和能力,将来又怎么可能在社会中站稳脚跟?

六、家长要多和老师交流

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往往不如教师了解得多,所以就要更多的和教师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进行的交流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的各个细节由家庭的风气来解决。亲爱的父母们,家庭风气是由你们自己的生活和你们自己的操行创造出来的。如果你们生活上的一般作风不好,即使最正确、最合理,并且是精心研究出来的教育方法,也将是没有用的。”所以说,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劳动,也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更离不开学生自身的努力。只有三股绳拧到一起,才能为孩子创造出一个灿烂的明天。让我们加强联系,共同携手,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而努力吧!

良好的家庭环境 篇2

(1)空气清新。孩子学习的地方不拘大小,但空气必须保持清新。因为孩子学习是一种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和能量。清新的空气能够为孩子提供充足的氧气,使孩子头脑清醒,思维敏捷。

(2)光照充足。保证孩子学习环境的光照充足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光照充足并不等于越亮越好。一般来说,孩子学习时,桌面的亮度应在150勒克斯以上(相当于距桌面1.5米的40瓦日光灯的桌面亮度)。要充分利用自然光线。自然光线不足时再辅以人工照明(日光灯、白炽灯均可)。光源应设置在桌面的左前上方,以免在孩子的视线内产生刺目的眩光,影响孩子的视力和注意力。

(3)桌椅高矮合适。桌椅高矮不合适,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使孩子形成斜肩、脊柱侧弯、驼背等畸形,而且会加速孩子疲劳,缩短学习持续时间,从而影响学习效果。所以,家长要注意为孩子安排合适的桌椅,标准的桌椅尺寸是:椅高=小腿长+足高-(1.5~2)厘米;桌椅高差=1/3坐高;桌宽=小臂长+手长+5厘米;桌长要大于2倍桌宽。

孩子是不断成长的,我们不可能随时更换孩子的桌椅,以保持标准尺度。解决的办法有两种:一是使用活动桌椅(可调节高度的桌椅);二是加垫子,如果桌椅尺寸过高,可以垫踏脚板和垫高椅面,如果桌椅尺寸过低,可以垫高桌子和椅子。

良好的家庭环境 篇3

【关键词】良好习惯;家庭教育环境;优化;孩子成长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贯穿于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一个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其身心健康成长是大有裨益的。家庭教育环境对于学前儿童良好习惯的形成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必须着力优化家庭教育环境,以便帮助孩子形成良好习惯,成就完美人生。

1优化家庭教育的环境

1.1家长要走出教育误区,自觉接受新观念

中国自古以来重视家庭教育,早在战国时期,“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良好家庭教育的生动体现。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迁,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需求也与日俱增。然而,教育欲望的日趋强烈,却使一部分家长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家庭教育的误区,影响了家庭教育的效果。这些误区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期望值太高,给儿童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不少家长期望孩子能早日考入名牌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有一份体面且稳定的工作;一些家长更是将孩子读研、读博、出国深造作为自己最大的心愿,这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学业压力和精神负担。第二,家庭溺爱严重。计划生育政策使不少独生子女得到了父辈乃至祖辈的百般宠爱与无微不至的呵护,他们在家庭生活中“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过早地成为了“温室里的花朵”,导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意志力较为脆弱、心理承受能力较低,经受不住困难、挫折和考验。第三,“攀比风”严重。不少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常会拿其他孩子作比较,诚然,科学、适当、理性的比较有助于激发孩子的斗志,使之清醒地意识到彼此的差距,但家长长期盲目的攀比,反而会使孩子自信心消退、自卑情绪萌生,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不利。第四,对孩子的定位过早。一部分家长在孩子经历几次考试失败后,就当面直言:“学习这么差,将来难以有出息,随便你吧。”孩子正处在心智发育时期,往往特别在意家长对自己的看法,若家长过早预言孩子不会成大器,则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助长自暴自弃的情绪。

面对这些家庭环境的误区,家长要自觉更新家庭环境的观念,规范家庭教育行为,精确捕捉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如今,社会对青年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层次的趋势,孩子的良好习惯、思想品德和人格比智力发展显得更为关键,社会所需的是有文化、有觉悟、有技能的劳动者。因此,家长要彻底更新教育观念,在家庭教育中着力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行为习惯以及健全的心理素养,彻底走出教育误区,使孩子成为有用之才。

1.2尊重孩子,使孩子充满自信心

众所周知,自尊心健全的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多欣赏、鼓励孩子,少批评、嘲讽孩子。特别是当孩子表现出色时,家长要给予肯定;当孩子做错事时,家长也要收敛暴力说教,心平气和地教会他们正确的做法。其次,不少孩子都对未发生的事情感到恐慌或焦虑,认为事情比较复杂,难以做成,此时,家长就要教育孩子:“我以前也碰到过这类事,没什么困难的,相信自己,大胆去做。”家长以善良、鼓励的口吻安慰孩子,就会充分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帮助孩子迎刃而上,既能尊重孩子的劳动,又能培养孩子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

1.3构建双向互动的家庭教育模式

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与行为习惯。幼儿阶段是孩子培养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养成好习惯十分容易,但要改掉坏习惯则难上加难。为此,家长要充分意识到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意义,在家庭环境中要营造好习惯教育氛围,采用与孩子同步互动的新型教育方法,使孩子以养成好习惯为荣。家长可采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与孩子一道做游戏,助力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例如,当孩子玩“摆积木”的游戏时,家长可适时参与进来,与孩子共同建造“城堡”,并不时给予孩子指导。游戏结束后,正当孩子想丢到一旁去别处玩耍时,家长一边整理积木玩具一边叫住孩子:“老师讲过,玩完玩具要干什么呢?”孩子有些害羞地说:“摆放整齐、放回原处”,于是家长就给孩子自行收拾玩具的机会,并提醒孩子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始有终。孩子连连点头表示认可。不难发现,通过家长与孩子共同玩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克服了玩具不收拾、乱堆乱放的坏习惯,使其养成了自己的物品不用时随手摆放整齐的好习惯。

2掌握科学的习惯教育方法,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2.1注重言传身教

春秋时期著名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家庭环境中,家长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要求孩子做好的事情,自己要率先做到。因此,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影响颇深,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就要时刻注重言传身教,发挥自己的榜样塑造和示范功能。例如,在带领孩子乘坐城市公交车时,家长遇到老、弱、病、残、孕乘客时要首先让座;在道路上步行要走斑马线时,自觉遵守交规;在与孩子逛公园时,教育孩子吃过的食品包装袋要找到垃圾桶丢入其中,切不可随意乱丢。这些日常点滴小事看似普通,但却能对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发挥关键作用。家长带头做到了,孩子势必会成功模仿;家长做得规范,孩子们学得也带劲。

2.2家长与孩子平等相待

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教育氛围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家长与孩子要始终保持平等、友善的朋友关系,将孩子视为与自己有同等尊严的人。例如,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家长切忌一味批评嘲讽,而要与孩子展开平等对话,和蔼可亲地询问孩子哪里掌握得不好,哪些知识点存在疑问,善于倾听孩子的疑惑与苦衷,并鼓励孩子说:“没事,这次考不好,及时加油,下次一定行”。这样一来,孩子很快就从失败的阴霾中走出来,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以求今后取得进步。可见,家长对孩子多一些理解、尊重、表扬、鼓励和宽容,有助于培养孩子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生活习惯,使自己的学习大有长进。

2.3鼓励孩子多接触社会,大方交往

一些幼儿天生腼腆,见到陌生人就害羞得躲开,这就需要家长利用休息时间带孩子出去玩耍,去人员密集的公园、游乐场、动物园等场所游玩,鼓励孩子多与其他小朋友玩耍,主动与长辈们礼貌问好。所见所闻多了,孩子们才能见多识广,不怯场,说话表达有自信,逐步消除含羞心理,进而与他人大方交往,培养良好的社交行为习惯。

3结束语

鉴于家庭教育环境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家长要把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摆在家庭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位置,常抓不懈,转变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习惯教育方法,从而为促进孩子茁壮成长、帮助孩子早日成才做出努力和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建英.社会变迁条件下的家庭教育浅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6,13(10):53-55.

[2]谷进.浅谈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J].家教世界,2015,8(24):63-64.

良好的家庭环境 篇4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视频中这几名青少年价值观的扣子显然没有扣好。青少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稳定的关键时期, 形成怎样的价值观直接决定着国家未来的价值观。而在网络时代, 青少年价值观的培育更是如履薄冰。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2013年12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 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 占比25.5%。生活在网络环境, 已然成为青少年的生活常态。

然而, 网络就是一把双刃剑, 一边为孩子拓宽视野、增长才干披荆斩棘, 一边又把部分孩子拖向堕落的深渊, 使青少年价值观备受挑战。网络色情、暴力对青少年造成精神污染, 使青少年一代道德滑坡、心理畸形, 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 “拜金族”、“啃老族”、“伪娘族”、“炫父族”等现象层出不穷, 充斥网络, 不少年轻人就此沉沦于“月光”、“月欠”、“御宅”的生活状态, 丧失梦想和斗志, 空有大好年华却逐渐被社会淘汰。家庭、学校、社会要依环境变化而变化, 优势互补、合力出击, 共同打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的青少年网络德育环境。

学校为青少年德育构建积极的校园网络空间

在中国社会极速发展和互联网事业取得飞速进展的今天, 青少年的成长, 尤其是青少年价值观的培育, 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学校作为唯一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机构, 在青少年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学校不仅要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为己任, 更要依据当前青少年热衷网络的新形势, 通过构建积极的校园网络环境, 引领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风尚。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学校的责任不仅仅在授业, 更在传做人之道, 解人生之惑。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三者皆可以在不同层面、从不同角度培育青少年的价值观。然而, 当今的学校教育, 授业有余, 传道、解惑不足, 方式方法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一方面, 学校教育以考试成绩论英雄的时代并未过去, 以“知识灌输”为重, 以“考试成绩”为王。这种片面的教育观念势必影响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关注和培育。另一方面, 学校局限于单纯的校园环境, 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这就注定它无法依据学生当前对教育的实际要求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学校教育与学生需求之间的脱节往往导致对青少年的外推力, 无法将学生牢牢吸引在校园内学习知识、增长才干, 继而形成健康、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学校需深刻研究当前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以此为契机, 创新教育方式, 倡导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同时, 学校重视并挖掘自身在培育学生价值观上的独特优势,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实际教学中, 贯穿到校园文化建设上, 深入到学生头脑中。首先, 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德育目标之中, 在“授业”和“习业”中传播和学习核心价值观。其次, 挖掘校园网络在构建青少年核心价值观上的潜力。一方面做好网络文明教育和网络法制教育, 增强对网上有害信息的甄别、抵制、批判能力;另一方面打造学校综合性门户网站、主题性教育网站, 推进校园、班级微博及校园微信公共账号建设, 扩大校园网络文化的育人覆盖面, 传播正能量。最后,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贴近学生的具体要求, 凭借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将培育青少年的价值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在“传道”中体悟核心价值观。

家庭为青少年德育营造健康的网络氛围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对青少年的作用不言而喻。家庭离孩子最近, 产生影响最大, 家庭氛围以及家长的教育方式, 都会毫无折扣地反映到孩子身上。换言之, 家长对待网络的态度,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孩子对待网络的态度。

然而, 细观当前的家庭教育, 却存在诸多问题。其一, 拿孩子仅当“孩子”, 忽视尊重一词。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大摆权威架子, 或者打着“都是为了孩子”的旗帜, 代替孩子发表意见, 剥夺他们独立思考的机会。其二, 只重言传, 不重身教。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仅限于苦口婆心灌输大道理, 而忽视以身作则的重要性。譬如诸多家长自身深陷网络泥潭, 却教育孩子不许碰电脑, 其效果可想而知。其三, 忙于兴建家庭, 注重经济, 忽视对孩子的亲身教育。长期对子女撒手不管, 将他们留在隔代长辈身边, 只在金钱上满足子女, 在学习教育上则将责任推给长辈和学校。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涉事青少年, 正是由于他们的父母均忙于兴建家庭而忽视了对他们的关爱和教育, 使他们成了在路边“野蛮生长”的“野草莓”。

陶行知先生强调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教育”体现在家庭主导价值观的选择上, 体现在家长教育素养的提高上, 体现在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上, 体现在家长教育子女能力的培养上。具体来说, 首先, 家庭要以正确的价值观打造家风。近日, 招远麦当劳杀人事件, 涉事人员包括一名父亲和其三名子女, 而其全家都是邪教“全能神”的教徒。因为整个家庭价值观的不正, 自然而然导致其孩子价值观的扭曲。其次, 家长要以身作则, 正面引导。据观察, 家长沉迷网络的, 孩子一定会迷恋网络。只有家长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 青少年才能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才能将网络为我所用, 而不是被其控制。再次, 加强监督, 科学利用网络。对于自制力较差的青少年, 在针对网游等不利于控制的网络环境时, 家长要担负起监督的职责。对于诸如网络媒体发起的弘扬正能量的活动, 家长要善于运用, 发挥网络构筑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最后, 拓展兴趣, 丰富家庭生活。家长积极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多组织丰富的家庭活动, 将孩子的兴趣和精力从虚拟网络转移到现实生活, 自然也就增强了抵御网络不良信息的能力。

社会为青少年德育打造清朗的网络环境

社会是培育青少年价值观最为广阔的土壤。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三名青少年围殴一少年事件的发生与传播, 社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事件中的青少年生活在外来人口聚居的城乡接合部, 生活的重压导致家庭对他们的忽视, 校园的不挽留导致他们游走在网吧, 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浸染。他们将打人视频上传社交网络, 由于互联网的监管不力, 使得这种充斥暴力的内容无限制地对外扩散, 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

为使网络这把“双刃剑”更好地发挥正能量, 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自2014年4月中旬至11月,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打击网上淫秽色情信息“扫黄打非?净网2014”专项行动, 力图为青少年打造一个健康、清朗的网络环境。网络媒体作为网络环境最直接的营造者, 对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事业的发展, 作为中国最大的青少年成长网站, 中国青年网在引领青少年成长、培育青少年核心价值观进程中展现的优势越来越显著。中国青年网重视挖掘自身的潜能, 以高度的责任感真正担负起培育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职责;充分研究和把握青少年的特点, 以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深入青少年的心中。根据青少年喜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特点, 中国青年网开展了“青年好声音”系列活动, 其中搭载微博, 开展了“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话题讨论, 话题被讨论30多万次, 吸引了网络名人陈里、郭明义、蹦床冠军董栋等积极参与, 微博的曝光量达3500多万次, 营造了广大青少年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

为切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充分运用网络新兴媒体开展青少年德育, 自2012年以来, 中国青年网开展了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共青团中央等共同指导的“青春励志故事”网络文化活动。截至目前, 已连续推出530位青春励志人物。他们中既有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隐形衣”发明人刘若鹏等青年科技精英, 也有“当代雷锋”庄仕华、“民工局长”陈家顺等温暖人心的仁义典范;既有大学生村官桂千金、冼润霞等广受人民认可的全国两会年轻代表委员, 又有“最美海警”张旭、“最美校长”张伟等自主挖掘的青春榜样, 在青少年中产生了积极反响, 引发了全社会强烈关注。2013年, 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成为中国新闻名专栏。

此外, 为深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领广大青少年焕发青春热情与能量、践行中国梦, 中国青年网联合人民日报社精神文明办共同开展了“雷锋焦裕禄——我们与你同在”学雷锋漫画作品展, 用漫画的形式让青少年真切地感受到“雷锋焦裕禄”式人物身上的高尚品质和时代精神, 吸引了众多少年儿童前来参观。他们纷纷表示, 将结合感悟写出自己心中的雷锋精神, 传递给更多的小朋友。

最后, 善于发现规律, 以创新的精神不断加强培育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新路径探索。譬如, 青少年喜欢网游, 深受其中价值观、思维方式的影响, 许多专家学者为此头疼。近日, 中国青年网另辟蹊径, 采取“山不动, 我动”策略, 成立国内首个非营利网络游戏公会联盟, 聚合了51家注册公会会员。18家预备公会会员和2.4万多游戏公会会员, 在虚拟网络社区建立全国首个团组织,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网络虚拟社区, 真正做到“哪里有青年, 哪里就有团组织”, 产生了积极影响。

网络安全同样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 国家高度重视, 特别成立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组长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 体现了国家在保障网络安全、维护国家利益、推动信息化发展的决心, 给网络媒体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青年网将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 担负起营造清朗网络环境的重任, 充分发挥在青少年德育中的作用, 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实践活动, 深入推进青春励志故事网络文化活动, 不断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 为引导广大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 篇5

2010-01-20 21:18:15 来源:原创 作者:义勇小学 张爱琦 【大 中 小】 【繁体】浏览:355次 评论:0条

编者按:2010年的寒假马上就要开始了,瓦房店市的各中小学在寒假前都召开了全校家长会,各学校的家庭教育专干分别针对本校的具体情况对家长举办了一次家庭教育讲座。本站将陆续登载部分学校家庭教育讲座内容,供全市的家长借鉴。

下文系瓦房店市义勇小学家庭教育专干、副校长张爱琦在本校所做的家庭教育讲座。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谢各位家长能再一次在百忙中抽出宝贵时间光临这次家长会。刚才在各位家长陆续进入校园的时候,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支庞大而雄壮的家长队伍,这令我非常激动,因为长久以来,我们义勇小学就是因为拥有这样一支出色的家长队伍,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从而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令孩子们有了良好的发展。所以,今天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再一次向各位家长朋友表示深深地谢意!

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虽然所处环境不同、担当角色不同,但我们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永远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将我们的孩子都培养成德才兼备的社会栋梁。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家庭与学校、老师与家长任何一方面的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家庭教育,更是重中重。有人说,父母掌握着孩子80%的幸福,这绝不是夸张。家庭教育是对孩子最基础的教育,是人才的起点和根基。可能有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只是单纯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把为孩子找补习班,喝营养液,犯错误就拳脚相加,恶言相向或寸步不离地看着孩子学习等等,看成是对孩子教育的尽职尽责。其实这是极其错误的。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教育的内容包罗万象,为人父母者,研究孩子、研究教育,责无旁贷。我们义勇小学有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付出了有益的探索,品尝到了成功的幸福。在2009年11月开展的瓦房店市优秀家长评选活动中,全校家长高度重视,人人参与,总结出丰富的家教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其中有五名家长的家庭教育经验在瓦房店数以万计的家长中脱颖而出,进入了瓦房店市百名优秀家长的行列。他们是:一年二班苗树家长苗壮;二年一班邵昱山家长邵景德;四年五班扬中正家长刘君;五年五班姜欣宏家长傅方萍;六年六班阎一凌家长肖彩霞。今天借此机会,就由我和各位家长共同品味他们的部分家庭教育观,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和大家交流的第一个观念是:成功的教育,是时刻给孩子“加油”!

每一位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都充满了无限期望,无限幻想,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优秀,出类拔萃。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许多不尽人意的行为,而改变这些不良行为又是那样的艰难。每当这时侯,家长最容易冲动,对孩子拳脚相加,并口出恶言。事后又非常后悔,百般笼络孩子。这种教育方式总是给孩子造成伤害,往往以失败而告终。面对孩子的实际,六年六班阎一凌家长肖彩霞认为,成功的教育,是时刻给孩子“加油”!

和每一位家长一样,在孩子还没有出生时,肖彩霞就对孩子进行了胎教,希望孩子能够天生聪明。可孩子过了周岁还不会叫爸爸,妈妈;同期出生的孩子会的东西她也不会;到了二十八个月,才开口说话,长大一点时,陪她做拼图游戏,她竟学着邻居打扑克的样子大喊 “掉主”,让她看书,她刚坐下不到一分钟,站起来就走;教她个词语,她在屋里走一圈,回来就忘了„„面对孩子这种状态,对孩子怀有很高期望值的肖彩霞失望极了,也真想放弃.可是又得,就算孩子再不聪明,也是自己的女儿,作家长的绝不能﹑也不应该放弃!为了使孩子得到好的启蒙教育,肖彩霞看了很多启蒙教育方面的书籍,了解了正确的教育理念是挖掘孩子的潜能,就象一辆车,要经常给它“加油”,而不是“加载”,这样它才会更有后劲。为了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肖彩霞按照《婴幼教室》里的方法,把豆子或大米故意撒到地板上,让孩子一粒粒捡起来,放到小碗里,捡完了就表扬“宝宝真能干”,从而培养孩子的耐心;她经常握着孩子的小手指着书上的字,一字字念着故事给她听,同时,将这个过程用录音机录下来再放给孩子听,听着有自己参与的故事,孩子兴趣大增。最后孩子竟能随着录音自己用小手指着书上的字讲故事。这种方式使孩子日后识字过程很快、很轻松。肖彩霞经常带孩子出去玩。带孩子去北京时,不但参观名胜古迹,还去北大校园,去科技馆,让孩子体会钉子床,看磁悬浮列车等,并让她写下感受;肖彩霞也经常让孩子上网,查资料,玩游戏„„所以,孩子的成长过程还是很快乐﹑很健康的!现在,肖彩霞谦虚的说自己的孩子并不是很优秀,成绩也不是出类拔萃,但家长从不疾言厉色,总是想方设法培养孩子的耐心、兴趣和良好习惯,所以孩子健康、快乐,并在不断进步,肖彩霞认为:无论孩子以后是否能上大学,只要她知识丰富,能力强,将来踏入工作岗位能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孩子就是成功的。给孩子“加油”,让孩子轻松、快乐成长的教育就是成功的教育!

和大家交流的第二个观念是:尊重孩子的天性,要把“玩”作为孩子重要的“功课”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家长的共性。为了不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许多家长给孩子报了很多业余学习班,孩子的周六周日甚至比上学还忙还累。一年二班苗树家长苗壮却与众不同,他的观点是: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天性,要把“玩”作为孩子重要的“功课”。

孩子上学很长时间了,但苗壮至今也没给孩子报课外班。他觉得孩子比较小,天性好玩,要保证孩子有充裕的时间去玩和放松,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对于孩子,没有比“玩”这门课更重要的了。当然如果只是为了教孩子自己学会休息和调整,比如弹弹琴、画几笔画、轻松活动一会儿等等,这类的业余班也未尝不可,但要采取这种“普遍培养、重点选拔”的方式想让孩子成名成家可有些难度,除非自己生了个天才。“不要在孩子身上圆自己的梦”是大人们经常交流的观点。苗壮没给孩子报任何特长班,所以孩子的时间很充裕,双休日他们全家经常在家一起读书,或带孩子坐火车到周边转转,带孩子到海边去赶海,到小河边去戏水,还可以让孩子到农村的亲属家,和那里的小朋友一起痛快地玩一天。孩子学会了爬树,认识了蔬菜、作物和花草,学会了团结协作才能捉住小鱼小虾,苗壮感到由衷的欣慰,这样的方式强健了孩子的体魄,培养了孩子坚强的意之和合作精神,消除了孩子的依赖思想,形成靠自己能力解决问题的自信。苗壮的这种把“玩”作为重要 “功课”的教育理念,在网上得到了众多的赞同,相信也会给我们在座的各位家长一些有益的启发。

和大家交流的第三个观念是:送给孩子一份厚礼——正确的人生态度

我校绝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在家多受娇惯,常常是茶来伸手饭来张口,无论什么要求,父母都尽力满足,这样厚遇的结果,容易使孩子懒惰而缺乏勤奋,舒适而缺乏磨练,自私而缺乏宽容。严重影响了孩子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四年五班扬中正家长刘君非常注重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态度,从孩子懂事时起,刘君就开始注重培养孩子认知事物的态度。进入商场,形形色色包装精美的物品映入眼帘,别说对小孩子充满了诱惑力,就连大人都会感到眼花缭乱。“妈妈,我要!”每到这时,刘君都会态度温和地告诉孩子哪些食品是健康的,哪些是无益的,哪些玩具是益智有趣的,哪些是刺激危险的,哪些物品是我们的家庭力所能及的,哪些是超过家长能力范围的„„时值今日,她的儿子从没有过想要的东西没得到满足而就地打滚、无理取闹,也从没有过无休止地纠缠。

在生活中,刘君时刻注意引导孩子做一个懂得换位思考的人。孩子往往只会看到别人的缺点,而从不懂得反思自省。有一次,朋友的孩子到家里玩,不知什么原因,俩个孩子争得面洪耳赤,各不相让。这让刘君和朋友都感到十分尴尬。送走客人后,刘君批评了儿子,儿子当时不服,争辩说:“是他先说我的,你为什么不说他?就知道向着别人!”刘君耐心地对儿子说:“儿子,妈妈批评你,不是因为在这件事上他全对,你不对。而是因为即使他不对,你作为一个小主人,对来作客的小朋友没有做到应有的宽容和谦让。你换位想一想,如果去别人家作客的那个人是你,你会喜欢那个与你据理力争,没有主人风范的小朋友吗?”听了刘君的话,儿子若有所思,似乎口服心服了。在以后的与人交往上,孩子变得有绅士风度了,朋友也多了起来。

和大家交流的第四个观念是:家长迈出正确步,孩子走上健康路

五年五班姜欣宏家长傅方萍,非常注重言传身教的作用。他的家教口号是:“家长迈出正确步,孩子走上健康路”。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问,家长可以具体地帮其答疑解惑,可是对于孩子品行、道德情操方面的培养,傅方萍认为不是光靠家长用嘴说说便可以完成的事。家长的以身作则很重要,家长在生活中的言谈举止,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所以,生活中傅方萍会刻意要求自己,无论什么事尽量做好、做到位,尤其是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比如:无论在家里还是外面,不管是在行走还是坐在车里,傅方萍绝不会随便乱扔纸屑、果皮,不会在路上随意吐痰,这是每个人从学龄前开始接受的教育,但却很少有人坚持做到的行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成年人宣传一套而实际去做另一套的原因。傅方萍很自豪孩子与自己一样做得很好。再比如:见到熟人,无论大人、孩子,傅方萍都会主动与打声招呼,首先这是一种礼貌行为,再则轻轻的一声问候,人与人间的距离马上缩小了;傅方萍也会经常在周末带着孩子买些礼物回家看望老人,让其幼小的心灵里埋下尊老、养老的意识„„

四年五班扬中正家长刘君,小时候刘君为儿子洗脚,现在刘君幸福地享受儿子为她打水洗脚,并且会认真地像儿子谢她那样向儿子说声谢谢;儿子现在还会学着父母的样子照料瘫痪在床的姥爷;一年二班苗树家长因为不常看电视,所以孩子对看电视也没有上瘾,闲暇时间父母每人捧一本书坐在那儿看,孩子玩够了自然也跟着学,孩子“与书为友”的习惯就潜移默化地培养起来了。一年二班家长邵景德冒着严寒帮助一位素不相识的人推三轮车,儿子也郑重地跑来帮忙。虽说孩子的力量还不足以改变什么,甚至可能影响大人干活,但孩子是快乐的,在他的心里能帮别人干点什么是一件多么骄傲的事„„

这些生活中的细节,有时真不起眼,但家长的以身作则,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对孩子的教育,这样的效果远高于教导和命令式的教育。这种有益的言传身教,无疑是给成长中的孩子送上了一份厚礼。

以上是我校被选入百名优秀家长行列的五位家长的部分教子经验,因为时间有限,我们的交流不能做到全面和透彻,但纵观百名家长的教育心得,成功的家庭教育一般都具备以下特点:

1、不要做只会打骂的家长

在孩子不会说话的时候,他能听懂我们的话。而在他会说话的时候,却往往不再听家长的话。有时我们会对孩子大喊大叫,可结果总是无济于事,就好像人在铁路附近住,时间长了,火车再怎么响也影响不了他们的。”道理都懂,可是在盛怒下,对孩子的责备已经不再是普通语言的表达,而是变得口无遮拦、恶言相向了,有很多次我们动手打过骂过孩子,原以为小小的孩子不会在意,其实不然。我想到了我小时候我妈就曾说我:“你看你,傻得天底下都难找。”然后我就一直认为我真的是个傻子。就这一句话,让我在以后的生活中和谁接触都有一种自卑心理,就怕哪一句话说错了,哪一件事办错了,人家会说我傻,因而变得唯唯诺诺,缩手缩脚。直到后来,很多非常要好的朋友一次又一次地告诉我,我并不傻,我才从这个阴影当中慢慢走出来。有时在想,如果我的妈妈懂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她肯定不会说出这样的话。对孩子做不到耐心地教导、用心地呵护,而只会打骂的家长,何谈做一个优秀的家长,2、要为孩子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研究表明,长期处于和谐气氛中的孩子,心情愉快,性格开朗,活泼自信,智力提高快;而长期处于压抑气氛中的孩子,往往缺乏热情,孤僻内向,脆弱忧郁,智力发展慢。因此,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是父母的基本责任。当孩子遇到困难、挫折而灰心沮丧时,可以从家庭中吸取力量,得到指引。父母在外面有什么不顺心、不愉快,不应该将它带回家里来,更不应该将它朝孩子发泄。父母对孩子学习方面的压力也不要太大。孩子放学回来,作父母的也要和孩子一起聊聊天,活动活动,看看电视,这样看起来好像耽误了时间,实际上调剂了生活,活跃了气氛,终究是得大于失的。

3、不要对孩子有过多的批评

孩子需要的鼓励远远多于批评。因此,当孩子做出任何值得肯定的事情的时候,家长都要真诚明确地表现出你对他的肯定。孩子会深刻地记住这些鼓励,他会遵守这些规则,直到他习惯这些良好的作风和行为。你不必担心孩子会为此而骄傲自满,你要知道,只有在得到过分夸奖的时候,他才会滋生傲慢。而过多的批评只会让孩子失去自信,自暴自弃。有一句话说得有理,那就是:“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的孩子”,我们做家长的绝不能用自己一时痛快的恶言恶语去批评指责孩子,让孩子失去宝贵的自尊,否则你会得到“头脑简单行为粗暴式”的家长称号。

4、要提高做父母的自身素质。

父母是孩子健康体魄的抚育者,优秀品格的熏陶者,聪颖智慧的开发者,美好心灵的塑造者。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 “没有研究过教育学基础知识的青年公民不应当有成立家庭的权利。”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你想改变你的世界,首先就应该改变自己;你要塑造你的孩子,首先要塑造好自己。希望我们做父母的,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孩子心目中最崇拜的人。

5、不要忘记用心去了解孩子

只有了解孩子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做父母要了解孩子,这是教育和培养孩子的前提。父母要清楚自己孩子的特点,发现孩子的潜能。我认识一个孩子,特别爱出风头,就像一只骄傲的孔雀总爱向别人炫耀自己的羽毛。中国人习惯了谦虚和谨言慎行,大家都认为孩子太爱显摆了,有些令人尴尬。可家长却逐渐把孩子的这种幼稚行为转变为一种向上的推动力。告诉孩子只有真才实学才能吸引别人的目光,赢得真正的赞美。于是孩子主动学了书法、乒乓球、二胡,每一项都力争上游,总是最认真最努力的去学习。往往学一课顶其他同学学好几课。孩子的表现欲望越来越旺盛,也越来越自信。所以,只有用心了解孩子,才能实施正确的教育,引导孩子走上健康成才的道路。

6、要注意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根据专家研究,凡是大有成就的伟人,在童年时期,大多都受到良好的家教,是母亲塑造了他们。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的孔母、孟母、岳母的故事,也都是反映着母亲的教育作用。多数情况下,母亲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较多,孩子遇到问题往往向母亲提出,受到委屈也往往向母亲倾诉,孩子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等,也主要是受母亲的影响。因此要求母亲除了具备科学的喂养知识外,还应该具备优秀的品格、理性的教育方法和营造理想的发展环境,做一个温情睿智的母亲。

7、不能忽视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优势

父亲具有天然的教育优势。父亲和孩子在一起时总会带来一些有意思的事情,由于父亲在身体、气质和思维上的特点,他总是能积极地解决问题,总是勇敢地面对家庭的困难,总是以建设者、改变者的形象出现,因此很容易被孩子当作心中的偶像。对于孩子的崇拜,是父亲教育孩子的最好帮助。父亲经常和孩子亲密接触,孩子会变得更有安全感和更自信。在孩子教育中,父亲起着巨大的影响,好的和不好的影响都同样巨大。

总,家庭教育包含着诸多的先进理念和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说是涵盖四面八方,纵横百年千年。以上只是阅读百名优秀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经验而产生的心得体会,希望能给家长朋友们提供一些思考或一些帮助。更成功的家庭教育还等待着家有儿女的我们去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尝试,相信我们义勇小学的家长,个个都会成为最优秀的父母。

寒假马上就要开始了。假期,是每个学生最快乐的时光,也为家长提供了与孩子和谐相处,科学实施家庭教育的机会。很多孩子在期末考试前就有了诸多的假期梦想:有的想尽情的睡个懒觉;有的想痛快的看看电视上上网;有的想读几本早已想读的书;有的想随父母云游四海„„这些都是孩子们最真实最自然的想法。可以说,一到假期,一部分孩子从繁重的学习任务中突然“解放”,他们就像被长久关在笼中的鸟一样,真正被放飞了,如果家长疏于管理和教育,就会导致有的孩子整天呆在家里疯狂地看电视,或者无节制地上网玩游戏;还有的孩子不知道该干什么,百无聊赖,生活没有规律,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也有很多家长也早已把孩子放假当成补习功课的大好机会,把孩子的假期安排得满满的,不辞辛苦带着孩子奔波于各种课外班中,于是我们的孩子比平日更忙了起来,常常是出这个补习班进那个特长班„„做老师的会经常发现这样的奇怪现象:每当开学时,学生都很疲惫,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去。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要么是孩子玩得心累了,要么是对学习厌烦了。这对孩子们在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健康成长都是极其不利的。

成长是一辈子的事,孩子放假只意味着孩子的学习任务暂时告一段落,孩子的成长并不能因为放假而停止。所以,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而言,假期可能比上学更重要。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最重要的是给孩子们以快乐,在课堂外的广阔天地中,通过参加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在玩乐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健全人格,增强生活本领,真正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那么,孩子怎样才能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呢?

假期需要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建议家长不但帮助孩子制定计划,还要督促孩子认真落实计划。一个合理的假期计划应包括以下五部分:

1、健康计划

体质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大问题,但是不少家长却对提高孩子体质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他们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体质。现在的儿童普遍热量摄入太多而活动太少,业余时间大多是看电视和操作电脑,这对他们的身体危害很大,因此,为了将来的健康,就要从现在做起,进行合理的运动。

适合儿童的是一些有氧运动,比如跳绳、快走、爬楼梯等,这些运动都很容易做到。学校在假期作业中,也布置了学生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开学后还将通过举行各类体育比赛来督促学生们坚持体育锻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健康的身体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能持以恒地把体育锻炼作为一个习惯的人却很少。没有健康的身体就没有健康心理。所以,当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让孩子到户外去运动,他会忘记烦恼,重新投入生活的怀抱。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锻炼,这样不仅可以和孩子互相督促,而且还可以增进与孩子的交流和沟通。

2、好习惯培养计划

好习惯是一个人最终成功的必然因素,是任何人都拿不走的本事。有的人坚持数年如一日每天朗读四十分钟英语,从而获得英语学博士学位;很多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他们都有“每天按时完成作业,并及时检查对错”的习惯;很多成功创业者都有节俭的、珍惜时间和诚信待人的习惯;独立自主的习惯是好孩子的标之。养成一个好习惯不容易。但是,一旦养成一个好习惯,你就会吃惊地发现:过去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得如此简单。培养一个好习惯要21天,而巩固一个好习惯要2到3个月。培养好习惯最好的方法是坚持——一天一天地坚持,一周一周地坚持、一月一月地坚持。习以为常了,孩子就是好习惯的主人了。假期里是学生好习惯养成的机会,更是坏习惯形成的沃土。比如最容易养成的坏习惯一就是晚睡晚起,既对孩子的身体不好,也会因为在开学的前几天调整不过来致使开学第一天就迟到,也没时间吃早饭,严重影响了健康与学业。所以建议家长朋友在假期里帮助孩子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如每天完成计划的好习惯、及时学习的习惯、按时作息的好习惯、坚持锻炼的好习惯等等。有了这些好习惯,生活将更加充满效率和活力,身体将更加健康,心情将更加愉快。但是,习惯养成前必要的督促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建议家长扮演好督促孩子养成好习惯的角色。

3、学习计划

心理学家建议:对刚参加期末考试的学生来说,保持学习状态是保持身心健康最好的方法。假期学习计划要结合学校布置的作业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学校采用的是分段布置检查作业的方法,第一次返校,老师要辅导和检查一部分作业,并指导和布置第二阶段的作业内容;依此类推,以保证作业的科学有效。所以,建议家长朋友帮助孩子制定一个有效的假期学习计划,并粘贴在最明显的地方,通过白纸黑字,可以帮助孩子克服惰性和倦怠,尤其是配合一个奖励制度时会更加有效。如果孩子能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完成学习任务,那么学习便不会给孩子带来太大的压力,还可以确保孩子不会浪费时间,使孩子有时间做其他想做的事。

4、读书计划

大多数孩子在上学期间很难有时间看自己喜欢的书,假期是读书的最好机会。对学生来说爱读书是最重要的学习习惯。只有爱读书的孩子才能真正得到读书带来的快乐。大凡爱读书的孩子其视野必然开阔、其之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著、其精神必然充实、其未来也必然光明。

5、社会实践计划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社会是最好的课堂。学校已经对学生进行了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安排和指导,希望家长能鼓励孩子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

6、作息计划

有规律的生活才是健康的生活。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一切计划都没有任何意义。家长最好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一个有弹性的作息时间,以便能顺利执行。比如早晨起床时间,早饭后学习时间、自由活动时间、午休时间,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体育锻炼时间、睡觉时间等等。

计划容易制定,但坚持实施计划是最难的。由于缺乏毅力与恒心,很容易虎头蛇尾,并对自信心有很大的动摇。所以在实施计划时,家长要鼓励孩子不要轻言放弃,告诉孩子要坚持!坚持一定能产生奇迹。

要想让孩子的寒假过得有意义,当然不止上面所讲的这些,最重要的是要鼓励孩子勇敢地走向社会,去广泛涉猎。我们作为父母,不能强逼孩子去学习,而是要在培养他们兴趣方面多下功夫,让他们主动参与,自觉学习,自由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是,放手并不是放松,更不是放任,让孩子先想清楚自己的假期目标是什么,或者是想要实现些什么,然后根据这些目标制定一个初步的计划,把行动分解到每一天。当每天完成了计划中的任务时,孩子会觉得什么是成就感,会觉得离目标又进了一步。家长最好督促孩子把制定的计划放大张贴在家里最显眼的位置,每天晚上和孩子一起检查落实情况,并有严格的奖惩制度。努力帮助孩子把假期变成健康成长的加油站!让孩子过一个没有遗憾的寒假!

构建良好的家庭文化 篇6

我们常常在羡慕别人家庭和谐美满的同时,很少去构思给自己的家庭建造什么样的家庭文化。事实上,每个家庭都可以打造出自己独具特色的家庭文化。构建良好的家庭文化,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引起注意:

家庭生活的气氛营造,适当组织一些内容丰富的家庭娱乐活动,是每一个家庭成员应尽的责任,也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

中国人的家庭饮食正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科学、讲究营养方面发展,这就需要掌握一些有关营养、烹任、食物选购、贮藏等方面的知识,不能仅凭经验、习惯来处理家庭中这些问题。

家庭成员的服饰、家庭的设施装潢也是家庭文化的充分表现,衣服、鞋帽的穿戴及首饰、皮包、手表等小饰物的佩戴,是一个人的品质符号,家庭的设施装潢也能体现家庭成员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生活习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居住环境发生了变化,伴随独生子女的增多,邻里间的交往接触减少,友善地建立良好的朋友及社会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在现实生活中,根据自己家庭的经济能力,形成家庭独有的经济关系,处理好夫妻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赡养老人等经济关系,都是对家庭成员的考验,处理时应该遵循量入为出的原则,切忌攀比心态。

建立健康、和谐的“家规”,是让每一个家庭成员懂得在这个家庭里生活,你需要什么样的处事原则:哪些时候你应该谦让,什么条件下你可以任性,甚至把握好发脾气的时机,对每一个家庭成员来说都是重要的,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将对孩子的一生都产生巨大影响。

用开朗、乐观的态度,处理好除配偶外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的关系是尤为重要,特别是你对父母老人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们今后对待老人的态度,尤其是婆媳关系是家庭中很难处理好的家庭成员关系。

夫妻是构建健康向上的家庭文化的扮演者和推动者,一个家庭中的家庭文化形成是父母身行和言教的过程,无论你传导什么样的家庭榜样,无形中夫妻二人塑造的家庭文化都在影响家庭成员,我们暂且把家庭文化划分为几类供《家人》读者选择:

外向型家庭文化——夫妻性格比较外向,家庭生活的对外交往多,家庭成员喜欢社会交往,对生活的态度偏重乐观,家庭成员善于进行思想沟通,交流较多,比较重视和关注社会的新潮,敢于面对家庭中的各种困难。优点—健康向上,容易争取到比较优厚的家庭物质条件。缺点~容易忽视家庭生活中的细节。

生活型家庭文化~与夫妻性格没有直接的关系,比较看重家庭生活,与外界社会交往少,家庭成员的关系一般,但彼此依赖较多,家庭生活严谨有序,家庭成员多为和谐相处,家庭中一般没有原则性矛盾和问题。优点一家庭比较稳定,家庭生活较为丰富。缺点一家庭生活容易拘谨,物质生活不会很优裕。

协作型家庭文化——吐,称群体型家庭文化,这种家庭,家庭成员交流多,家庭成员依赖性强,亲情浓厚,家庭成员的关系比较和谐,遇到生活中的困难容易得到家庭其他成员的帮助,家庭成员多为性格开朗,具有协作精神,家庭矛盾相对较小,矛盾容易得到解决。优点一家庭活动较多,家庭成员关系和谐。缺点一多为人数较多的家庭,缺乏自己家庭生活的个性。

功能型家庭文化~家庭成员比较独立,各自都知道自己的角色,家庭角色意识强,平常交流或交往较少,按部就班地处理很多家庭事务,家庭中缺乏一定的生机,也不容易产生更多的矛盾。优点一家庭矛盾较少,很容易和谐相处。缺点—缺乏一点亲情,一旦出现家庭矛盾就是原则性的。

习惯型家庭文化——这种家庭一般比较传统,对家庭的生活处于习惯之中,对家庭成员没有更多的要求,家庭成员的关系一般比较好,亲情比较浓厚,家庭中没有激烈的矛盾,但是,家庭的小矛盾较多,生活也比较平和。优点—生活比较轻松。缺点—没有较高的物质要求,家庭生活平淡。

凌晨三点,白付银把女儿从被窝里敲醒-“到时间了,流星快来了。”

报上说凌晨三点半是仙女座流星群的高峰期。他已经在院子里架好天文望远镜,等着睡眼惺忪的女儿白玲一起观看美妙的天文景象。

在妻子眼里,白付银实在不算杰出优秀男人。他安于现状,挣钱不多,工作40年了也还是个助理工程师。与对正业的稀松平常相比,白干可银的业余爱好始终秉承与时俱进的步伐,呈现遍地开花的势态。

白玲记得最清楚的,是小学时每天清晨6点被父亲叫起床去公园跑步的情景。她身体不好,白付银坚持每天陪练,365天无一日间断。“爸爸小时候特别喜欢跑步,是学校的长跑冠军。”这是晨练途中他说得最多的话题。7年下来,女儿身体看似瘦弱,但高中三年,拿了三届校运动会的3000米长跑冠军。

“我爸对什么都有兴趣,也肯去钻研。”父亲曾热衷过跳交谊舞、天文学、种花养鱼、乐器、书法绘画,甚至和女儿一起兴致勃勃研究如何养蚕养鸡。兴致高昂时,会牵着女儿的手教她跳舞。家里先后出现过小提琴、琵琶、古筝、萧、笛和二胡等乐器,“虽然我没有跟着学,他演奏得也不咋样,但现在回起来,一家人跟着哼哼那些乐曲,潜移默化中给了我艺术熏陶。”

白玲的脑子里装了几百首童谣民歌,那都是读书时和父亲散步时学的,父亲唱一句她学一句,教与学的过程中父女俩自得其乐。

白付银打算把这些歌又教给刚会说话的外孙女昕。他脾气温和,从来不喜欢刻意强求家人。“我总觉得只要我做到了,我坚持下来了,她们也会跟着被影响。”

他最得意的影响有两件。1990年代,中国电影市场陷入低谷,免费电影没有了,票价从5毛钱飞涨到30元,普通工薪家庭只能敬而远之。但每个周末,白付银必定拉着女儿和妻子去看一场电影。

妻子是反对的,大多数电影她看不懂,而且外面不是有盗版碟卖嘛,家里有VCD可以看,犯得着花钱卖瞌睡吗?“我也不生气,她不懂,我生气也没用。我就说反正票已经买了,不去也是浪费。”白付银笑着说。瞌睡也好,看懂也罢,20年的观影经历让一家人见证了中国电影的盛衰演变,白玲是天涯论坛上的资深影评人,她承认这和父亲的影响有直接关系。

妻子的改变是另一件。结婚时,妻子不过小学文化,不爱读书,最爱逛街和八卦家长里短。白付银也没想改变对方,只是在家里到处摆放着书报杂志,走到哪里都看。妻子爱聊天,他就专从报刊上拔话题,有个示范在眼前,妻子跟着看报读书。“也不要她看什么深奥的,她爱看点人间真情心灵鸡汤类的,也比刚结婚那会什么都不看有进步。”

如今白付银也鼓捣上了电脑和网络。白玲常收到父亲发来的邮件,附件是他用数码相机拍的照片。他养了三只猫,认真记录这些猫的生活,每张照片都有忍俊不住的文字说明,例如“这只猫三个月了,还在吃奶”。而白玲也会认真回复邮件,附上评论或自己的街拍照。

在这个拼爹、拼家庭背景的年代,白玲对自己的平民成长经历感到满足。“我爸是最好的,他传递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一个家要的是温馨感和正面引导,与其让家人被钱和地位束缚,不如让他们去经历很多人与事,到老的时候才有足够多的回忆资本。”

浅谈良好家庭教育方式的构建 篇7

一、初中生家庭教育的重点

1. 思想教育

思想是一个人的根本, 是实现理想、实现人生价值的保证。家庭教育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日常的影响, 而且是潜移默化。而父母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只有拥有正确的思想教育, 才能够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人才。

2. 学习观念

学习是一种态度, 怎样才是真正的学习, 是学会课本, 还是应用知识, 这些都关乎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多数的家长认为学习就是考出一门好的成绩, 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目前“应试教育”的局面。家长根据考试成绩来片面得衡量学生, 给学生造成了学习的压力, 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只有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观念, 才能够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学习的正确含义。

3. 学习习惯

学习也是一种习惯, 如何才能够更好地获取知识, 如何才能够更好地应用知识, 如何才能够更好地进取, 都和学习习惯息息相关。而家庭是孩子课外学习的主要地方, 也是学生脱离老师、同学的监督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时候。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还能够帮助他们爱上学习。

4. 人际交往关系

人际交往是处在社会中的人不得不去接触的方面, 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一种能力。初中生还是以孩子的心态来看待这个世界, 这也正是他们形成世界观的时候, 正确的家庭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更好的性格, 利于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二、正确积极的家庭教育方式

1. 言传身教, 以身作则

最好的教育不是口头的教育, 而是以身作则的教育, 是以自己为榜样的熏陶教育。初中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受到家长的影响比较大, 性格的养成也和其有很大的关系。家长的一些行为、语言和思想都被孩子们“看在眼里, 记在心里”。因此, 家长平日要多说一些积极向上的语言, 办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要给孩子做一个榜样。要想教育学生多读书, 就要在家中多摆放一些书籍, 和学生一起阅读。最好可以将每周的周六晚上七点到八点的时间设为“家庭读书点”, 或者每个月选择一天为“家庭读书日”。通过这样的切身的影响, 能够让学生自觉形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2. 鼓励教育, 增强自信

鼓励永远是人取自外界的动力, 正在成长的孩子更需要这种动力。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 无论家长能不能给出一个好的建议, 都应该告诉孩子, 相信他们能够解决问题。在学习进步时, 要鼓励; 学习退步时, 更要帮助学生分析问题, 给出建议, 打气加油。要教会孩子正确、积极的应对困难, 勇敢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 失败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丢掉信心, 可怕的是害怕失败。当然, 学生需要鼓励, 但不是盲目的安慰。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 要站在公平的位置对其进行批评, 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溺爱才是最大的伤害。

3. 正确学习, 培养好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就像是生活习惯一样, 需要从小养成。学习习惯关乎学习的效率、学习的质量, 更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深度。初中不仅仅是教授基础知识, 更是基本学习习惯养成的良好时期。家庭是学生没有老师监督的自主学习, 所以需要自觉和自律。家长在这个方面要做好监督, 保证孩子能够独立认真、全神贯注去完成学习任务; 要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习惯, 让他们心无杂念投入学习; 除了日常作业, 还有阅读书籍、整理笔记、总结提高等自我学习的习惯。这些习惯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提高现在的学习, 也有助于他们在高等学府接受教育, 甚至能够影响他们以后的工作质量。家长一定要做好监督, 关注学生粗心、精力不集中这两大难题, 帮助他们形成好的学习习惯。

4. 正确看待学习成绩,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习成绩是衡量学生学习的直接标准, 但不能作为唯一的标准。更何况一个家长对孩子的评价, 不应该仅局限在学习成绩上面, 要综合考察。初中时期, 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比较快, 一些特长和爱好也是在这个时期养成的。但是许多家长更喜欢孩子去发展一些“高大上”的爱好, 如小提琴、钢琴、舞蹈等, 对于快板、漫画、写作等的关注却比较少。这样孩子们形成的兴趣并不是自己的爱好, 而是在强权之下的妥协。孩子应该对自己的兴趣有选择权, 只有让他们依靠自己的天分发展, 才能够越来越好。切忌不要因为学习成绩而“困住”学生的身心。只有快乐地成长, 才能够有好的学习成绩。

三、结束语

总之, 家庭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辅助, 而且是一个独特的教育个体。学生在学校更多的是发展文化知识方面的能力, 而家庭教育则更全面。家长要支持老师和辅助老师的教学, 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摘要:家庭教育作为孩子的初始教育, 是第一任的教育。而初中生的家庭教育则是学校教育的延伸, 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的质量决定着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对孩子的将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 提出几点合理的家庭教育意见。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习方式,思想品德,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家庭条件良好为何走入歧途 篇8

孩子的心理变化发展怎样, 家长也迷茫不知用怎样的方法, 多数通过孩子行为表现来判断, 而当孩子发生质变时, 家长无法预料, 为什么会发生如此严重的问题?也只有当发生重大问题时, 才会引发我们思考。

看到李天一的报道, 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反思自己的育儿理念和教育方法, 培养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孩子关键注意哪些方面呢?

首先, 教会孩子学会承担, 培养责任心。

往往孩子出现问题, 大家常会说“养不教, 父母过”。而当事人的父母为了表示自己的歉意也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但在父母承担的同时, 孩子是否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呢?如果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习惯性的思维会说, 没有关系, 我有爸妈呢!就像李天一的思维想法一样。2011年9月李天一打人后, 高喊“我爸爸是李双江”……李天一第一想到是李双江, 难道是因为他是爸爸吗?而没有注意到自己的打人行为对他人造成的严重后果, 不懂得承担责任。事发后, 李双江亲自探望受伤夫妇, 并代子道歉:“子不教, 父之过……我当兵50多年。”一个简单的“代”字, 一方面说明家长对子女的“爱”, 另一方面却无意中剥夺了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孩子做了损害他人的事情, 让他自己向人家道歉, 赔偿损失, 这不仅是为了取得别人的原谅, 更重要的是使孩子从小就懂得为自己的言行切实负起责任来, 这对增强孩子的自律精神、谨慎言行, 以便将来独立地承担人生的责任, 顺利地进入社会生活, 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 教会孩子懂得尊重他人。

尊重是一种习惯, 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 所以父母要善于利用点点滴滴的小事, 教导孩子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的劳动。关于李天一的内容报道更多的是成绩与成效, 而对于待人接物的行为举止, 仅仅依赖这些文字, 很难判断。但有一点我们会清楚知道, 如果懂得尊重他人, 就不会做伤害他人的事情, 无论是言语伤害还是行为伤害, 因为他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感知, 去体会。在孩子发展的过程中, 某个阶段因孩子处于自我中心, 无法考虑他人的感受, 会出现打人的行为, 这个时候家长要告诉孩子被打人的感受, 让孩子有初步的感知体验。有时孩子喜欢给别人起外号, 仅仅是因为好玩, 并没有理解这样的做法也是不尊重他人, 更没有意识到这样的行为已经伤害到别人的心灵。所以家长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者, 要及时帮助孩子纠正和改正不良行为, 因为只有尊重他人, 才能得到更多人尊重。

最后, 爱与秩序才是教育的根本。

爱是每个做父母的本性, 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那如何让孩子在爱的教育下学的更好?这就需要懂得秩序, “秩序”这个词很少有人讨论, 但很少关注不代表可以被忽视, 不被重视。“爱”大家一直关注, 很容易明白。爱可以成就一个孩子, 爱也可以毁掉一个孩子, 爱可以撕裂一份情感, 爱也可以拥抱一个温暖, 爱是世界上最基本的情感, 最初的情感, 因为有了爱才有了人类的繁衍, 所以爱是不可以不教育的, 是不可以不认识, 也不可能不被认识。

但有些家长就会讲, 我爱我们的孩子, 但是我们的孩子并不爱我。怎样做到爱自己的孩子, 然后让孩子来孝顺我, 理解我, 进而理解他人, 尊重他人?这就需要秩序。“秩序”基本含义指有条理地、有组织地安排各构成部分以求达到正常的运转或良好的外观的状态。延伸而言, 秩序存在生活的每个角落, 例如做事的秩序, 交往的秩序, 社会的秩序, 做人的秩序等等。无形中有一股力量制约着我们, 时刻提醒着我们什么事情该做, 什么事情不该做, 让我们不会迷失方向, 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前进。所以“爱与秩序”才是教育的根本, 也是蓝迪一直提倡的教育观点。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关键点还有很多很多, 我们共同的目标只有一个:激活孩子生命中蕴藏的永恒的希望———健康, 聪明, 积极, 向上!

良好的家庭环境 篇9

1 不良亲子关系的表现和影响

亲子关系是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 不良亲子关系对孩子自身发展和社会的影响巨大, 直接影响到儿童身心发展及以后形成的各层次的人际关系。

张秋风从亲子间交流沟通的内容、程度、方式、时间和亲子关系存在的格局等几个方面说明了不良亲子关系存在的五点表现:

一是亲子间互动内容单一、贫乏, 相当多的父母和子女的对话内容非常单调、贫乏, 主要集中在学习和歇息成绩;很多孩子和父母之间感到无话可说, 无法交流, 导致青少年与父母之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情感障碍和理解不足;

二是亲子之间沟通程度不高, 沟通困难, 代沟明显, 家长和孩子成长的背景和成长经历不同, 使他们之间无话可说, 交流沟通出现障碍;

三是亲子间“互动”的方式、方法上重“惩罚”、轻“奖励”, 体罚及训诫性言语仍为广大父母教育子女主要手段, 忽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也有人格尊严和性格特征;

四是亲子间接触不足, 难以满足青少年成长需求;

五是亲子关系“边缘一中心”格局极端化, 甚至出现对立紧张格局, 是由于父母与子女在年龄、经济、生活经验等方面的不对等, 或父母对子女溺爱导致亲子间关系失调。

图书馆员应充分理解亲子关系内涵及家庭亲子关系相关理论, 如亲子关系类型、各阶段亲子关系特点等, 有助于开展辅助家庭教育工作, 同时有益于协助家长改善亲子关系, 改变不合理教育方式, 贯彻终身学习理念。

2 公共图书馆促进家庭良好亲子关系的意义

现在很多父母忙于事业而鲜有时间陪孩子, 图书馆无疑是周末既可陪孩子又能缓解一周疲乏、提升自己的最佳地方, 还可以从小培养孩子阅读习惯, 开阔孩子视野, 让孩子学会从书本中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可见, 公共图书馆作为基层图书馆辅助家庭教育, 在促进家庭良好亲子关系上有重要意义。

3 家庭阅读疗法———公共图书馆辅助家庭教育阅读的举措和思考

公共图书馆资源和环境优势是学校和其它社会机构没办法比的, 肩负着辅助家庭教育的重担。公共图书馆可尝试运用家庭阅读疗法开展对家长和孩子阅读指导, 做好家庭亲子关系教育工作。“阅读疗法”又名“书籍疗法”, 是以书籍作为治疗手段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专业图书馆员可以对家庭中亲子出现的问题进行对“症”施书, 指导家庭成员阅读来改变家庭成员情绪和认知, 帮助解决家庭各成员心理困惑, 改善沟通, 调节情绪, 纠正认知偏差, 调整各自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 达到辅助治疗目的。

3.1 建立高素质的专业队伍, 提高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

参与家庭阅读治疗的图书馆员不仅要具备相关读者服务学知识, 还应该学习心理学、教育学和家庭治疗方面等知识, 要具备较高情商和高尚职业道德, 善于读懂家庭各成员情绪和心理, 为他们排忧解难, 在为家庭服务工作中坚持以读者为本, 提供个性化服务和体现人文关怀。

3.2 逐步完善家庭阅读疗法的服务体系

图书馆应成立一个由家庭、图书馆员和家庭治疗师共同参与的阅读疗法小组, 有组织、有步骤地对阅读疗法持续多方面、多渠道宣传和介绍, 如利用图书馆网站、讲座、宣传栏及广播等大范围宣传亲子教育知识, 系统介绍家庭阅读疗法和相关读物。通过多方宣传让用户, 尤其是存在亲子问题的家庭充分认识读书重要性, 认识和了解家庭阅读疗法。

图书馆要积极营造一个舒适温馨、轻松优雅的阅读环境, 通过阅读缓解家庭问题带来的心理压力。馆藏图书要集中展示一些解决家庭问题的图书, 适当开列家庭阅读疗法必读书目, 分门别类, 引导家庭成员阅读、分析家庭现存问题, 如何科学教育孩子及了解自家孩子性格特点等为父母必读书籍;按孩子年龄提供相应有助于解决家庭问题的书籍。通过阅读, 使家庭及时充分存在的问题, 从中找到问题解决答案,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4 结语

公共图书馆辅助家庭教育, 促进良好亲子关系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深入了解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的相关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 培养专业的图书馆员, 从而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阅读活动, 让父母学会科学的育儿方法, 并在遇到困惑时可以求助于图书馆, 尽可能让大多数家庭都能维持良好的亲子关系, 让父母和孩子在社会上更好地扮演各自的角色, 共同营造和谐家庭, 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摘要:本文阐述了公共图书馆促进家庭良好亲子关系的意义, 介绍了不良亲子关系表现及不良亲子关系对孩子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影响以促进公共图书馆辅助家庭教育的思考, 提出公共图书馆可以尝试运用家庭阅读疗法来开展对家长和孩子的阅读指导, 做好家庭亲子关系教育工作的辅助工作。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家庭教育,亲子关系,阅读疗法

参考文献

[1]罗丽芬.中学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服务的可行性思考.科技文献信息管理, 2012 (2) .

[2]吴念阳, 张东昀.青少年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心理科学, 2004, 27 (4) .

良好的家庭环境 篇10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和根基,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和终身教师, 家庭教育有着比学校教育更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家庭教育环境因素对孩子学业水平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学习风格一旦形成, 很少会因为学习内容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然而, 学习风格在形成的过程中是具有可塑性的 (2) 。小学生处在学习风格形成的初期, 很多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处在逐渐养成的过程中。关注家庭教育, 尤其是父母教育风格对孩子学习风格的塑造, 对小学生形成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良好的学习倾向具有重要意义。

一、充分重视家庭教育在小学生良好学习风格塑造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家庭结构的变化, 家庭教育不能局限于理解为长辈主要是父母对子女的培养和管理, 家庭生活中的诸多要素都会影响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父母的职业、受教育程度, 甚至父母的婚姻状况都会对孩子的学习风格产生影响。

小学生处在学习风格形成的初期, 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的养成是小学生家庭教育的重点, 它制约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率。学习风格影响孩子学习行为方式的发展、智力技能的形成、意志品质的培养和价值导向的选择。而这一切都受到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制约。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孩子同样有着情感和归属的需求。人的发展来自于人与环境的互动, 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安全港湾, 他们希望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 希望得到父母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现在的家长在孩子身上投入的精力是他们父母一代所不能比的, 在学习上很多家长对孩子进行认真细致地辅导, 帮助完成作业甚至陪读 (3) 。在展现父母对子女教育的认真负责的同时, 容易剥夺孩子独立解决问题和锻炼学习品质的机会, 影响孩子信息加工、形成假设和解决问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影响孩子为完成学习任务而持续克服困难能力的培养, 最终影响孩子课堂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 如果过于重视子女的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 而忽视子女的情感诉求, 那么对孩子的发展就会有负面作用。当父母给予孩子充足的情感温暖和鼓励支持, 孩子与父母之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父母足够重视孩子的意见和想法时, 孩子的心理会处于安全状态, 他会对外部世界展开积极的探索。遇到问题的时候, 他会与父母共同担当, 尝试解决问题。在这样的良性互动中, 孩子与父母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并从父母那里学会认知策略和学习技能。父母提供的精神和方法的支持又能促使孩子成功解决问题, 敢于探索未知领域, 逐渐变得更聪明、更自信。事实证明, 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促进孩子良好学习风格的形成, 为孩子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父母教育风格对小学生学习风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学习风格有助于小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小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学习成绩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学习的自主性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自我依靠。学习者相信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完成某件事情。孩子自我依靠能力发展成熟, 就能不依赖别人的督促或帮助下完成功课。

自我控制。学习者能够有效控制自己不合理的行为和情绪。在学习时, 学习者能够不受外界因素或负面情绪的干扰, 专心学习。

自我决断。学习者能够自己做出判断或决定。现代教育非常推崇学习者的独立探究性学习。在学习中遇到问题, 能够独立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及采用哪种学习方法, 这种学习方式的效果远好于教师或家长的讲解。

自信。学习者相信自己能够做好某件事情。小学生的自信心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 为了应对父母、同学、学校、社会提出的挑战付出努力的同时, 不可避免地产生自卑心理。学生自信心的强弱会影响他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学习。

小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一方面来自孩子先天性的差异, 另一方面, 父母的教育风格会对孩子的学习风格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以从以下三个维度观察。

1. 父母对孩子的情感付出。

美国心理学家Baumrind通过研究发现, 父母的教育风格分三类, 权威型、专制型和放任型。权威型父母能够给孩子较多的情感温暖, 这种情感上的付出能够给孩子带来更高水平的安全感, 使孩子的心理更独立。这种健康的心理能促使孩子在学习上更积极主动。专制型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更苛刻, 对孩子的要求缺乏必要的回应, 鼓励和表扬也比较少, 在教育中更强调孩子无条件顺从。放任型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比较松, 即便在责备孩子的时候也往往是轻视和漠不关心。这两种类型下受教育的孩子, 心理安全感较低, 容易自卑、逆反、抵触, 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低于权威型教育方式下的孩子 (4) 。

2. 父母对孩子的干涉程度。

在中国的独生子女家庭, 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呵护往往是过度的。这种溺爱看上去是一种伟大的感情, 但会让子女走向父母期望的反面。如果父母过度地参与孩子问题的解决, 本着“防患于未然”的动机, 严格限制孩子的行为, 也就剥夺了孩子学习独立做人、独立面对和独立思考的机会。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告诉我们, 模仿是孩子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尊重是促进孩子品格发展的重要因素。父母把孩子当做有独立人格和尊严的人来对待, 会规正孩子品格形成的成长轨迹 (5) 。

3. 父亲的教育风格。

很多研究表明, 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大于母亲对孩子的影响。父亲的教育风格对孩子来说更重要。父亲要在孩子的教育上付出更多, 给孩子更多情感温暖,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任何教育来说, 首先是陪伴, 只有近距离才能更好沟通、交流, 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对孩子产生耳濡目染的影响。德国幼儿教育专家福禄培尔说过, 父亲一句鼓励的话是孩子人生的一粒种子, 由此生长出一棵开满芳香花朵、结满累累硕果的生命之树。父亲的言传身教、带领孩子走的道路决定了孩子未来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 鲁迅先生当年提出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命题, 今天依然要做出符合这个时代要求的回答。

综上所述, 父母希望孩子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就要关注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风格的形成。而这一切的成型, 父母要学会关注学习之外的因素对学习本身的影响。父母不是雕塑家, 却塑造着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从这个逻辑出发, 父母的教育应更多地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 让孩子学会独立探索。当孩子遇到问题时, 要鼓励、引导孩子独立解决, 给予孩子更多关爱和支持。

每个人小时候都梦想有这样的父母, 他们在事业上尽其所能, 在生活中充满活力。他们充满自信, 能够让孩子无比崇拜, 他们也坚信, 孩子可以把这样的崇拜保持到自己当父母的时候, 从而能够像他们一样, 做能做榜样的父母。父母只有先教育好自己, 才能提供给孩子好的教育。

三、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 培育小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格

孩子对世界的理解是从父母开始的, 我国传统教育倡导“身教胜于言教”, 在今天也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个时代, 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 父母要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 努力学习新知识,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父母所有的转变都会通过无形的途径传递给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说, 学生良好学习风格的塑造有赖于父母自身对孩子的言传身教。

1. 重视亲职教育, 提高自身素质。

亲职教育是一门教育父母怎样承担父母责任和扮演好父母角色的教育。其主要思想是:在教育观念上从“把孩子看成孩子”转变到“把孩子看成平等的、有自主意识的人”, 注重亲情的交融与内心的感动;在教育模式上采取辅导的方式, 强调鼓励与引导;在教育气氛上强调民主, 但不流于放任;在教育方法上突出运用多重角色, 通过亲情交流, 努力促进相互了解和沟通 (6) 。

亲职教育强调身教胜于言教。模仿是孩子的天性, 父母是孩子首要的模仿对象。父母的认知策略和学习技能会通过各种途径传达给子女, 父母处理问题的情绪和态度会影响家庭气氛和孩子心理。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 父母自身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竞争和挫折, 能够处理好家庭和事业的关系, 对于孩子经历逆境、迎接挑战、奋发向上、努力学习具有一定的榜样和示范作用 (7) 。

2. 重视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是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 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睦的家庭环境能够让孩子体会到家庭的温馨。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父母是恩爱的。恩爱的父母可以给孩子一种信念:爸爸妈妈很恩爱, 所以他们会爱我。这可以让孩子感觉自己在父母心中有很高的位置, 有利于孩子心理健康。

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环境。有形的环境是指家庭的布置, 把孩子起居和学习的房间整理得井然有序。无形的环境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感染和熏陶。父母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引导孩子在愉快的情绪下保持稳定的注意力, 进行清晰的想象, 给予孩子真诚的鼓励和赞赏。孩子是希望得到赏识教育的, 这样就会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中,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在教学方法上, 父母可以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 选择和孩子一起去图书馆读书, 把学习场所扩展到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 开阔孩子的视野。

父母要努力营造团结、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 尊重孩子的求异思维, 注意孩子的个性发展, 引导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学会正直、忍耐、自信、关怀。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风格的有效途径。有研究表明, 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日后的学习影响重大。父母要身体力行地教给孩子遇到学习上的难题时如何控制情绪和压力。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样, 发现自己有错误和缺点就要承认, 在适当的时候向孩子表达歉意。告诉孩子, 父母和他们一样, 正在努力做更好的人。当然, 父母要记住自己的角色, 自己是孩子最信赖的人, 父母的职责是引导孩子长大成人。比成为孩子的朋友更重要的, 是父母要成为孩子的领导者和有耐心的老师。

3. 帮助孩子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学会反思。通过反思, 总结自己过去学习的成败得失,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是形成良好学习风格的重要前提。

父母与孩子一起, 对学习进行总结, 探寻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总结可以从影响学习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入手。智力因素中, 如观察、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 非智力因素中, 如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理想、信念等, 父母可以观察这些因素是怎样影响孩子学习的, 孩子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 (8)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学习基础、勤奋程度这些影响学习的重要变量, 引导孩子注意观察班上成绩优秀同学的学习方法。通过观察, 父母和孩子一起比较, 找出孩子的差距, 引导孩子加以模仿和改进。

4.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处在学习风格形成的初期,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不自觉行为阶段, 它需要外部的强制力量。第二阶段是较自觉的行为阶段, 它不需要外部监督, 但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第三阶段是自动性行为阶段, 它不需要外部监督, 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 是一种定型的动作习惯 (9) 。

对于小学生来说, 他的学习习惯往往处在第一阶段。家长需要督促, 需要与教师配合, 鼓励他们认真预习功课, 上课专心听讲, 积极思考问题, 注意作业质量, 坚持课外阅读。家长应给孩子明确提出学习要求, 具体细致地加以示范, 积极肯定孩子每一次正面的变化, 引导孩子逐渐养成好的习惯。

5. 重视孩子的性格培养和品格教育。

良好学习风格的培育要关注学习之外的因素对学习风格的影响。父母要重视孩子的性格培养和品格教育。成才先成人, 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原理。父母应当注意培养孩子爱的能力,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做一个诚信的人。父母要关注孩子的性格养成, 及时发现并与孩子一起克服性格上的弱点。面对节奏越来越快的社会, 父母应保持合理、民主、宽容的态度, 在教育孩子时尽可能减少功利化的东西, 多一些引导, 多一些冷静, 多一些自然, 从长远角度关注孩子良好性格和品格的养成。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因势利导, 让孩子认识自我、利用自我、形成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 逐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自我 (10) 。在平时的言传身教中, 父母要训练孩子逐渐学会用积极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面对客观世界, 使孩子在学习上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孩子在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下, 容易形成坚忍的意志品质, 克服不良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一旦好的学习风格形成了, 成绩随之提高, 孩子就会发挥自身优势, 挖掘自身潜力, 从而为今后的中学学习、大学学习、终身学习, 以及全面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个体在心理、社会、生理特征基础上形成的, 接受和加工信息过程中的持久性偏好。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和根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和终身教师。小学生处在学习风格形成的初期,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的养成是小学生家庭教育的重点, 父母教育风格对小学生学习风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为此, 家长要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 培育孩子良好的学习风格, 促进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为孩子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习风格,教育风格,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杨瑞良.浅析小学生的学习风格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J].中国校外教育 (中旬刊) , 2012, (08) :23.

[2]张鸿.关注学生学习风格差异的课堂教学反思[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 2005.

[3]曾燕波.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6, (5) :36-43.

[4]尤国金.父母教养风格和自主性对小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D].上海:复旦大学, 2010.

[5]刁生富等.小学孩子究竟应该怎样培养——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理念与方法[M].北京:海潮出版社, 2013.

家庭教育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篇11

【关键词】好习惯  重视  家庭教育  方法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182-02

好习惯都是从小培养出来的。一个孩子身上可以体现家庭教育的结果,如果说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那么家庭教育就是孩子发展的课标。一个好孩子的开始是从培养孩子好习惯开始。好习惯会使人受益终身,对于行为意识成长中的孩子而言,父母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是孩子走向社会的桥梁。另一种话来讲就是,现在家庭教育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就是为了更好地接受或者适应未来成人后的社会化生活。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提升人类教育水平,构建和谐美好社会,推动世界历史进程,均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

一、培养孩子求知求索的好习惯。

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有四个阶段,前两个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所以家长要在前运算阶段中,慢慢培养孩子好奇求知,主动探索的习惯。带着好奇的眼神看事物,用敏锐眼光去捕捉关键,慢慢的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可是光靠他们自己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就需要父母的辅助。父母要有针对性的去指导,相当于给孩子隐形的翅膀,不束缚他们的思想,让他们自由的翱翔。家长也要给他们独立想象的空间,然而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父母总是忽略一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教给孩子思考的方法,而不是抛给答案。重要的是求知求索的过程,不是最终那个父母一句戳破的答案。比如,孩子喜欢问的:打雷时,先看到闪电还是先听到声音,这个时候顺应他们的思路,放开手让他们自己发掘答案,这样会更有意义,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培养一个求知求索的好习惯,而不是找出一个定义性的答案。这样家庭教育显得格外的重要了。

二、培养孩子发现真善美的好习惯。

真诚的态度、善良的心灵、赞美的眼光这三者从某方面而言现在社会独生子女普及的今天,缺少发现真善美的好习惯,可是孩子的可塑的,人之初性本善,所以发现真善美的习惯是可以培养的。他们是一块天然的画板,父母做,孩子学,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就显得尤其关键了。孩子的父母相互关心并且关爱老人和尊重他人,怀着善良的心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给予别人真诚的赞美。在孩子完全懂事之前,具体形象的例子才会让他们真正的去接受去领悟。父母的榜样作用孩子会耳濡目染,对于长辈的嘘寒问暖,对于朋友的坦诚相待,对于美好事物的赞美,慢慢的孩子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父母也可以将自己身边的故事,比如一花一草等都是有生命的,让它们融入进孩子喜欢的童话中,引导孩子从点滴做起,从爱护花草做起,从赞美别人做起,从真诚对待做起,这比起说教更为深刻。孩子眼中的世界是美好的,养成这个良好的习惯去发现真善美,为未来的世界赞添色彩。

三、培养孩子学会自理的好习惯。

传统的家庭教育中父母管得多、管得细、管得频、管得死往往会适得其反,因而要让孩子学会自理。第一步当然是生活自理。如果连生活上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没有,那么如何谈论在其他方面更好地管理和更长远的发展呢?生活中往往是父母为孩子包办一切,这无形间给孩子养成一种不好的心理暗示:“只要我自己不想做或者不愿意做的事情我父母就会替我做的。”长远而言,孩子会长大,父母不可能一直陪伴孩子,所以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的习惯,不要让孩子一直依赖父母。从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始,让他们慢慢的成长,一点一点的积累生活经验,意识到自己长大了慢慢形成独立意识。父母不要过多的干涉孩子,要把握一个尺度,注意量和质的转变,慢慢地父母会惊奇的发现他们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成长,会理解习以成性这句话的意义。所以,家庭教育中让孩子学会自理这个习惯是必不可少的。

家庭教育中,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更是离不开良好习惯的强化。优质的家庭教育造就孩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造就孩子未来的人生,我们要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家长想要孩子成为好孩子,孩子也想成为好孩子,那就给孩子一个提前的良好的家庭教育。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约翰·杜威.杜威全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5

[3]魏书生.家教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2

良好的家庭环境 篇12

1家庭教育对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意义

良好学习习惯是指对个体学习起积极、增效作用的学习习惯。有研究表明:“学生越是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成绩就会越好, 成绩越好就越会为了巩固自己‘好学生’的地位而努力学习, 从而进一步巩固已有的学习习惯, 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那些由于学习习惯不好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最终成为所谓的‘差生’。”[3]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暴风骤雨期”, 虽然已经形成了学习习惯, 但还很不稳定, 容易受到内外部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家长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 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学习习惯。正如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所说:“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 对一个人的人生发展起着最直接、最基础的影响”。实践证明, 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 如给予孩子以宽容、情感温暖、鼓励等, 会使中学生具有不怕失败、敢于创新、能够做到独立自主、勤学好问、热于探究, 更能促进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反之, 经常惩罚、辱骂、过度保护和干涉孩子等不良教养方式, 则会导致中学生形成不良的个性和畸形的心理, 进而影响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可见, 不同的家庭教育, 对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家长必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进行优质的家庭教育, 才能促进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不同家庭教育对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家长在与子女朝夕相处的过程中, 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和利用家庭的环境氛围, 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子女施以影响的活动。家庭教育的质量, 直接影响到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纵观当前的家庭教育, 不同的家庭教育对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影响各有不同。

2.1专制型家庭造成中学生在学习习惯养成上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

当前, 大多数家长“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心情迫切。 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强迫命令孩子除了学好学校教学的内容外, 还要求孩子参加一些课外辅导班, 如学钢琴、学绘画、上奥数等, 强迫孩子为学习而学习, 不顾及孩子的心理感受和兴趣爱好。久而久之, 孩子会认为学习这种事父母会安排的, 不需要自己思考, 在学习方面养成了依赖性。这种家庭教育, 突出表现在过多的干涉中学生的生活, 视中学生为不懂事的孩童, 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方面, 只允许他们按照家长的意愿做, 造成家庭关系紧张、对立, 造成中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

2.2放任型家庭造成中学生在学习习惯养成上缺乏进取心和探索精神

放任型家庭的最大特点就是当孩子进入中学学习后, 就不再关心其生活和学习, 放弃了做家长的权利和义务, 往往以 “我很忙、我不懂”等放弃对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学习上, 很少向孩子提出要求, 给孩子最大的行动自由, 把尊重孩子的意愿放在首位, 很少与孩子沟通。无条件地爱和接受孩子, 对孩子学习习惯没有要求, 不加控制的放任自我养成学习习惯, 或者即便提了要求, 也不坚持让孩子做到, 大有尽量让孩子自我养成学习习惯的味道。然而, 一旦孩子学习上遭遇失败或错误, 他们则不是善意地帮助和鼓励, 而是嘲笑或讽刺:“我早料到会这样。”有研究认为:“当孩子的学业成绩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时, 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仅仅停留在不停地批评, 否定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上, 孩子就会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做出不正确的归因”[2], 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这种家庭教育, 造成中学生在情感上受到忽视, 安全感和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在人格上往往缺少自尊和自信, 对他人缺少信任, 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也不善于寻求支持和帮助, 无法养成积极进取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探索精神。

2.3民主型家庭有利于促进中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良好学习习惯

民主型家庭主要表现在家长关爱孩子, 关心孩子, 但不包办代替, 而是鼓励孩子大胆尝试和探索, 注重独立性及综合素质的发展;家长不把孩子作为自己的附属品, 孩子在家庭中有自己的地位和生活的空间, 孩子受到家长的尊重和信任, 反过来孩子也尊重父母, 尊重父母和别人对他的信任。在这种家庭教育中, 中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拥有发言权和决策权, 如何学习, 学习什么, 自己可以做主, 即使是家庭事务, 也经常与家长一起讨论决定。在整个教育过程中,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以积极的赏识和鼓励为主, 对于孩子出现的错误, 家长既给予批评、引导, 同时又给予宽容和理解。由于受到了家长认同, 中学生为了能更好的表现自己, 在生活和学习方面更加主动, 极大地促进了中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良好学习习惯。

3重视和改进家庭教育促进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

实践证明, 优秀的中学生依靠的不应该仅仅是刚刚面对新知识时的一腔热血, 更多地应该依靠多年来逐渐培养起来的良好学习习惯。当前, 我们一定要重视家庭教育对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通过改进当前家庭教育的不妥之处, 积极帮助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1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 发挥家庭引导中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作用

任何人都不是一生下来就有具有良好的习惯, 而是依赖于后天的养成。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其父母对其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纵观古今成才之士, 无一例外与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的引导有很大关系。可见, 引导中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好的方式就是父母在孩子面前起一个榜样作用, 以身作则, 表现出对学习的热情, 对知识的渴望, 主动追求知识, 让孩子在父母的带领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里仅强调家长的引导, 而不是要家长替孩子准备好一切, 事事包办。这样做的话, 不但不利于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反而会造成中学生对家长的依赖, 而是要求家长应该根据中学生的性格特点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 引导孩子能够学会学习, 懂得学习, 享受学习, 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3.2适时表扬和鼓励, 积极巩固中学生已拥有的良好学习习惯

喜欢被表扬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因此, 每当孩子表现出对学习的强烈兴趣, 已经拥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时, 作为家长要善于发现并有针对性地对孩子提出表扬, 并激励孩子继续保持这一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样会增强孩子巩固已有良好学习习惯的自信心。家长和长辈们的表扬言辞也会在孩子的心中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每当孩子主动向家长提问, 家长在认真耐心解答完孩子的疑惑以后, 也要对孩子这种不懂就问的良好学习习惯进行夸奖和正激励, 这就会给孩子一种良好的心理暗示, 促进孩子对这种好习惯的理解, 固化他对这种学习习惯的养成。

3.3创建和谐家庭教育环境, 营造培养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氛围

家庭是中学生心灵的港湾, 是其成长的避风港, 深受家庭的熏陶。家庭教育环境对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由此可见, 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这就要求家庭关系融洽、家庭成员之间友爱互助, 彼此尊重, 且有良好的家庭秩序, 为孩子的学习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文化层次较高的家庭, 可陪伴孩子一起做功课, 对孩子正确的解题及时表扬, 增强其完成作业的自信心;对孩子无法解答的问题可适当引导与帮助, 克服其恐惧感。其他不能帮助孩子学习的家庭, 每当孩子在学习时, 家长不要在一边说这说那, 破坏孩子的学习状态, 也不要去做一些关心孩子但是会影响孩子思路的事情。只有为中学生营造一个安静、和谐融洽的家庭环境, 才有利于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3.4学校、家庭、社会协同配合, 共同培育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学校、家庭、社会对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 并且它们的作用不是单向的, 而是相互影响的, 即可相互促进也可以相互制约抵消, 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协同配合如何, 直接影响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 对于学校方面安排的工作任务, 家长要全力配合, 全力支持学校的工作, 不定期与班主任、课任教师沟通, 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况, 并及时将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如实反馈给班主任和课任老师, 实现家庭与学校协同培育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新局面。同时, 社会要多渠道传播正能量思想文化, 大力宣扬优秀的社会道德规范、文明风尚等好人好事, 让中学生能在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社会氛围中成长, 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个人品格,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中学生掌握知识、开发智力和提高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家庭教育是中学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 其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到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通过对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家庭教育的研究, 发现专制型、放任型家庭教育不利于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可通过家庭正确引导、适时表扬和鼓励、创建和谐家庭教育环境、学校家庭社会协同配合等举措, 能促进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中学生,家庭教育,学习习惯,培育

参考文献

[1]王勇.让教育智慧绽放光彩:中学班主任工作实用案例[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2]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2.

[3]徐振恒.初中生数学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4.

[4]黄宗武.家庭教育对初中生学习心理影响的调查分析[J].基础教育参考, 2009 (7) :70-73.

上一篇:小学课外阅读教学下一篇:解题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