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环境的改善

2024-09-19

创业环境的改善(精选10篇)

创业环境的改善 篇1

摘要:创业活动是创造和新增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面对当前金融危机, 更应该鼓励和帮助创业者创业, 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本文针对我国创业活动活跃、创业环境建设滞后的现状, 从中小企业创业政策入手, 分析我国创业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创业活动,创业环境,问题,建议

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风暴已经引起了全世界不同程度的经济衰退和波动。金融危机引发全球需求大幅减少, 使得我国长期以来的低端出口型经济陷入困境。出口的减少直接导致大量中小企业的减产、停产、甚至倒闭, 接踵而来的就是新增大量失业人口。2008年我国已有67万家小企业被迫关门, 约有670万的“就业岗位蒸发”。同时, 中国社科院发布报告称, 中国城镇失业率已升到9.4%。创业是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在这样的背景下, 鼓励创业, 加快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的步伐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我国创业活动现状

清华大学发布的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显示, 2006年中国的创业指数 (即百名18—64岁的劳动力中参与创业的人数比例) 为16.2%, 高于2002年的12.3%、2003年的11.6%和2005年的13.7%, 排在全球被调查的42个国家中的第6位。中国在全球的创业活动中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 作为亚洲的发展中国家, 目前已超过日本、新加坡、印度、泰国而位居前列。

从创业活动分类看, 中国的生存型创业, 指创业行为是出于别无其它更好的选择, 即不得不参与创业活动来解决其所面临的困难, 我国不少下岗职工的创业行为属于这种类型, 占38.7%, 而创业行为的动机是出于个人抓住现有机会的强烈愿望, 创业有更好发展机会的机会型创业比例占59.2%。

从创业环境看, 2007年中国在31国中排名16名, 排在巴西、意大利、俄罗斯、西班牙等国的前面。2007年我国创业环境评分略高于平均值3.0, 研究表明, 只有综合评分超过3.0时, 创业环境才进入良好的状态, 因此, 目前我国的创业环境处于上升态势, 略高于国际中等水平, 中国整体的创业环境没有得到大的改善。相对于创业意愿强、创业机会多、创业精神强的现状, 改善创业环境变得紧迫和必需。

二、各国加大创业环境建设力度

创业环境是指创业者周围的境况, 是创业者及其企业生产、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创业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大系统, 由创业文化、政策、经济和技术等要素构成, 是多层面的有机整体。

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的调查表明, 许多国家的政府都正在积极采取行动以改革创业环境。2006年4月至2007年6月期间, 98个经济体共进行了200多项改革。这些改革简化了商业法规, 加强了产权保护, 减轻了税负, 增加了信贷获取渠道, 并减少了进出口成本。格鲁吉亚是2005—2006年度改革的佼佼者。其中, 在该国创办企业的最低资本要求已从2, 000拉里降低至200拉里 (约85美元) 。到2006年4月, 格鲁吉亚注册的新公司数量比2005年同期增长了20%。埃及是2006—2007年度全球改革步伐最快的国家。埃及的改革简化了创办企业的程序, 大幅降低了创办新企业的最低资本要求 (从50, 000埃及磅减少到1000埃及磅) , 并且将创办新企业的时间和成本减少了一半。

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的头30年里, 美国政府将精力主要投入到基础交通设施网络建设, 加大高等教育投资, 特别是在大萧条时期, 各州政府开始重视发展经济, 他们的目光集中在从外部吸引产业劳动力, 开始了现代经济政策的新纪元。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之后, 政府开始采用降低生产要素成本的措施扶持弱势产业激发产业创新。之后的30年间, 政府主要围绕土地、资本、税收、设备和劳动力教育方面采取措施。进入70年代, 政府的政策有了改变, 州政府开始采取措施承担新产品开发风险, 向新创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政府开始干预市场, 特别是对那些私人投资者不敢进入的市场进行干预。

我国目前在创业以及中小企业政策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2002年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 该法从资金支持、创业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制定了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 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尤其是在创业扶持部分, 该法明确规定企业登记机关应当依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办理中小企业设立登记手续, 提高工作效率, 方便登记者。不得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之外设置企业登记的前置条件, 使创业环境得到了改善。

三、创业政策与中小企业政策的区别

在实践中, 不少人把中小企业政策简单等同于创业政策甚至创业环境, 这里有必要予以区分, 以便更加准确地把握创业环境建设的重点。区分创业政策与中小企业政策的主要依据是:关注于个人还是企业;关注于企业开创前还是设立后的资助 (创业发展和业务发展的对比) ;对政策制度及相关机构形成“资助环境”的广泛的定义还是狭隘的定义等 (见表1) 。

(资料来源:Lundstr·m and Stevenson.Entrepreneurship Policy for the Future.Swedish Foundation for Small Business Research, 2003 (1) 。)

创业政策与中小企业政策是存在有机联系的统一体, 两者互为补充, 缺一不可。创业政策的重点在于营造创业环境, 谋求创业机会与创业能力水平的匹配。在具体政策措施上, 政府应该加强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为潜在创业者提供更宽松的环境。措施包括:制定关于专利与知识产权的法律规范, 改进政府工作程序、简化注册程序和缩短注册时间、放松管制以降低创业成本等。第二, 大力培育面向新企业的金融和非金融支持体系, 改善资本获取途径, 提供技术支持, 培育产业集群, 改善税收环境, 提高创业者教育水平, 资助创业者等。中小企业政策的重点则在于通过一系列措施帮助有成长潜力和欲望的新企业实现快速扩张和成长。从这一点出发, 创业政策是构成中小企业政策的基础, 缺乏创业政策的支持, 中小企业政策也就成为空中楼阁。创业政策的重点应该在于营造创业机会, 借助创业教育等途径提升创业者的创业能力, 为创业者整合资源创造条件。

四、创业环境的构成要素

创业环境是在创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要素组合, 一方面指影响人们开展创业活动的所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要素;另一方面指获取创业帮助和支持的可能性。围绕创业行为的核心要素, 本研究将创业环境归为四大要素。

1、政府政策与工作程序

政府通过市场机制和行政体制改革对市场机会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经济转型国家, 政府的改革和开放政策经由经济增长和市场变化率影响创业机会的增加。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合理的工作安排引导一种承担适度风险、追求利润的创业文化。比如, 如果创建新企业需要办理的手续和花费的时间、费用很多, 创业机会成本成家, 创业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

2、社会经济条件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和社会规范中, 如果对个人创业持积极态度, 鼓励创造和创新精神, 那么创业意愿就会增强。实证研究表明, 社会态度与创业信贷、技术支持等经济性环境条件对创业的影响同等重要。有经验的创业者和成功创业范例的存在, 通过表明创业是一种很好的职业选择而激发创业意愿。政府和商业组织也可以通过组织相关活动使大众认识创业者的价值, 在创业意愿较低的国家和地区, 这种环境条件尤为重要;而在创业意愿相对较高的地方, 税收和其他的优惠政策作用则更大。

3、创业与管理技能

在不确定的环境条件下, 由于创业者很少进行细致的市场调研和分析, 创业和管理过程中充满困境和挫折, 因此技术与商业技能很重要。技术与商业技能低会阻碍具备创业意愿的人进行创业。在新的市场经济中, 由于创业者缺乏基本的管理技能, 培训和教育服务尤其重要。

4、金融和非金融支持

从管理的角度看, 创业者需要财务支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分散创业风险、积累创业资本、进行成长性和扩张性投资。由于创业的高风险特征以及创业者对融资成本的考虑, 在创业早期阶段, 新创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私人权益资本, 包括自有资金、亲戚朋友借贷和引入私人股权筹集资金。在创业不确定性逐渐降低、新创企业进入成长阶段后, 风险投资才开始进入, 这时新创企业的进一步成长和扩张也更需要风险投资的支持, 包括资金和管理两个方面。对创业者来说, 非金融支持与金融支持同等重要, 因为创业者尤其需要得到如何进行市场研究、获得贷款等方面的帮助, 孵化器在这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政府针对创业研究与开发的机构和项目, 通过向创业者提供培训、咨询服务以及税收减免对创业帮助很大;基础设施是创业的前提和保障, 包括大学与研究项目、技能性劳动力、现代化的交通和通讯设施等。

五、我国现阶段创业环境建设的重点

针对创业者及中小企业的服务体系建设在我国取得了快速发展, 但仍然存在不少缺陷。第一, 重政策轻行动。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中小企业促进法”颁布实施以来, 中央部委、各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规定, 但落实不够, 行动滞后。第二, 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下重管理轻服务。在鼓励发展中小企业的大环境下, 各地纷纷组建了针对中小企业服务的各种组织机构。这些机构的人员往往是政府机构的退休人员, 他们有的习惯于用传统的甚至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工作思路开展中小企业服务, 有的不了解中小企业的特殊性, 甚至认为创业的成败完全是创业者的天赋和个人能力所决定, 结果是即使想提供服务也不知道如何服务。第三, 不能走向创业者。大多数的服务机构在等创业者上门寻求服务, 但迫于生存压力的创业者更愿意拿出更多的时间跑市场、找客户。在以往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 提出以下创业环境建设的重点。

1、营造尊重创业并宽容创业失败的社会文化

与投资环境相比, 创业环境更加注重软环境建设。改革开放以来, 不论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 人们都切身感受到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改革开放以来涌现的一批企业家以及他们经营的快速成长企业。企业家通过创业创造了财富, 改变着人们工作、生活和休闲的方式, 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创造并且满足了顾客新的需求, 是真正能够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 是创新和投资的源泉。社会的发展需要旺盛的企业家精神。威廉·拜格雷夫 (William D.Bygrave) 教授1998年在《企业战略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构建企业家经济———来自美国的经验”的论文。在文章的开头, 他强调说, 美国能做的事情, 其他发达国家也能做, 美国超出这些国家的地方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加上创新是美国繁荣的基础, 企业家精神是美国最为重要的战略优势。因此, 社会上需要形成尊重创业、宣传创业的氛围, 为创业者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加强创业培训, 提升创业技能

人们一直认为创业成功与否主要由创业者的禀赋条件决定, 这种观点在学术界一度也很盛行, 改革开放以来, 不少知识水平低的创业者创业获得成功等客观事实更加强化了这种观点, 政府一度只重视从降低创业成本的角度营造创业环境可能也主要基于这样的认识。事实上, 形成禀赋条件决定论的观点主要是因为创业活动过程复杂, 而且长期以来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大企业, 关注已存在企业的生存发展问题, 对创业者的创业过程以及新企业的创生过程很少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创业研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 围绕机会识别与开发利用、创业活动过程中创业者的决策行为和学习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 对揭示创业活动规律很有帮助。与此相呼应, 创业教育也掀起热潮, 哈佛商学院、沃顿商学院等世界著名院校纷纷开设创业系列课程创业教育和培训工作有助于创业者了解企业创建与成长的一般规律, 了解可能遇到的一些障碍和风险, 提高创业活动的成功率。针对活跃的创业活动, 政府应该创造条件推动创业教育和培训工作, 创业活动成功率的提高意味着社会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创业教育和培训本身就是创业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加大政策执行力度

在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国家总体方针指引下, 2008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各地政府也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订了具体的政策。例如, 2008年12月, 天津市政府印发了《天津市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若干政策规定》。两个规定都指出:“失业人员创业的, 给予不超过3000元创业补助金, 其中正在领取失业保险金的, 可一次性申领剩余期限失业保险金。‘低保’人员创业的, 给予12个月的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和3000元的创业补助金。残疾人创业的, 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给予最高5000元的补助。复转军人创业的, 在享受军队鼓励自谋职业政策的基础上, 可同时享受我市相关优惠政策。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 可保留其一定时期的学籍。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 2年内免收劳动人事代理费, 并给予不超过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其缴纳养老保险的年限, 在评定专业技术职务时可计算为工作年限, 被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录用或聘用后, 其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计算为工龄。”这些政策规定具体、易于操作, 对鼓励创业、促进就业、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力量, 都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4、注重扶持青年人创业

青年人是创业的主体和生力军。有调查数据显示, 我国创业活动最多的年龄段在25—34岁, 比例为30.3%, 18—24岁年龄段的比例为19.1%, 两者合计占比49.4%, 接近50%, 创业活动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下的年轻人。结合我国战略转型的要求, 鼓励和扶持年轻人特别是有知识的年轻人创业, 不仅有助于用创业推动就业, 更是一种战略发展的需要。近年来, 高等教育的扩招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塑造新一代创业者队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创业失败率更高是不争的事实。高的失败率在大学生中产生了严重的创业恐惧感。对此, 应该格外予以关注。

参考文献

[1]高建等: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 (2007) ——创业转型与就业效应[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2]池仁勇:美日创业环境比较研究外国[J].经济与管理, 2002 (9) .

[3]Pennings, J.M., 1982, Organizational Birth Frequencie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7.

[4]World Bank, 2008, Doing Business in 2008;Washington, DC:World Ban

[5]Eisinger, P.K., 1988, The Rise of the Entrepreneurial State:State 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olicy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创业环境的改善 篇2

【关键词】高校;创业;服务

一、完善政府创业服务体系,创建大学生创业的政府支持系统

目前高校的创业教育以及大学生毕业后的创业实践都还处于摸索阶段,有赖于各级政府在创业政策、资金支持和法律援助、市场咨询等方面的协调组织。政府要设立专门的创业教育研究推动机构,在高校普遍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以优惠政策激发和引导社会力量开展创业教育的热情,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创业教育机构或与高校联合开展创业教育。

1.制定并完善创业法规,加强政策指导。为鼓励和促进大学生创业,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但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法律法规还很不健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一是出台工商行政管理、税收、贷款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保障等相关优惠政策,如扩大市场准入范围,简化创业行政手续,对项目可行、技术含量高的项目降低手续准备门槛;二是针对毕业生创业的风险评估机制,出台相关金融政策,如减免税收,风险投资,提供担保贷款;三是保证政策宣传到位。可通过教师课堂上宣讲;建立当地大学生创业网站公开服务信息;或者由政府出面成立一个专门的代理机构,由这个机构负责推动政策的具体落实。

2.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需要政府以市场为主导,强化政府的规划、统筹、协调能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创业走向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首先,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高校、企业,针对大学生创业问题,围绕高校培养目标,课程建设、专业结构、资源配置等方面,结合社会产业机构、知识结构、人才需求、科技需求围绕创业进行教学与实践以及培养人等方面的比较研究,科学评估和调整规划,并围绕规划运用科学指标体系和有效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制定高校培养创业人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其次,发挥政府促进就业等各类专项资金在前期资助、担保、贴息的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的民间金融投资和银行贷款支持青年创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有效的投融资支撑。第三,政府各部门要以市场为依托,预测并积极开发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创业项目,为创业者提供创业信息和创业渠道。

3.加强创业信息支持。政府要大力加强创业信息化建设,推动大学生创业信息工程。建立国家、省两级创业信息网及大学生创业网络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提供权威、准确的创业信息,预测创业环境变化与趋势,及时发布高校毕业生创业状况动态监测和反馈信息。采用国际领先信息技术并通过自主研发新技术,建立创业跟踪调查网络体系,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信息平台。

二、构建完整的校园创业服务,将创业教育植入高校教学体系

推进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必须把创业教育纳入高校教学体系之中,并建立相应评价体系,将创业教育贯穿于专业课教学、管理、服务的全过程。

1.改革课程结构,开设创业课程。我国的创业教育学科基础薄弱,大部分学校的创业教育只停留在参加创业计划大赛的层面上,没有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大学生现有创业企业科技含量不高,只有部分大学生涉及高科技领域,这与高校课程深度不够有必然联系。在课程结构方面,要增加综合课程的比重,注重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课程的开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当前我国创业教育师资缺少、财力支持不足的情况下,要将创业教育作为补充融入到现有的学科体系中。并应着力作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考查学校的内部优势和外部环境,明确创业教育目标;明确创业课程体系,将创业课程纳入到教学大纲中;实施并考查效果,对原计划进行修改。

2.积极培养高素质的专兼职创业教育师资队伍。针对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创业教育专业化程度不高以及教师结构性缺失的问题,应积极采取措施,将增强创业意识、调试创业心理、丰富创业知识、提高创业技能作为创业教育的重点,把充实完善教师的创业知识结构纳入全体教师的培养规划中来。有条件的高校还可开设创业教育专业,专门培训创业教育的师资,支持其他高校的创业教育教学工作。另外,聘请一些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技术创新专家和政府官员,甚至创业失败者做兼职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模拟创业活动,进行创业教育体验活动,能够真实有效地指导学生。

3.以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为载体,增强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强化和检验大学生创业能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创业实践活动是个重要载体。高校应定期组织开展各种专业竞赛、科研活动、创业设计大赛等活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竞赛中选拔出来的部分应用性强的成果,要通过改进、提高、推广并最终走向产业化。另外,成立各种创业模拟实体,建立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建立和发展高校创业评估机构。对不同创业教育服务有效性的评估,不仅能为学校提供教育反馈,更能起到监督和宣传作用来扩大创业教育的影响和提高创业教育的质量。

三、调动社会各界力量,促进社会创业服务体系的和谐有序发展

目前我国社会创业服务机构不多,已有的主要是国外引进的机构和培训项目,本土化服务的针对性有待加强。因此要要适当放宽准入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加速社会创业服务机构的成长与发展,特别是鼓励具有较强针对性、服务于地方的服务机构的发展。

1.完善资金支持系统。针对我国本市场落后,创业投资处于起步阶段,融资困难的状况,可从以下两方面做出改善:其一是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可由省团委牵头,联合多家企业,用社会资助形式,利用民间公益力量,招募赞助企业建立创业基金。通过对大学生创业项目和计划的审核,如通过,可通过入股等方式注入足额资金够扶持其发展。上海市成立的“天使基金”便是以股权形式为大学生创办企业投资,学生最高可获30万元支持,获利部分将成为创业者的利润,如创业失败也无需学生还款。创业基金在我国仍是一个刚刚兴起的民间公益力量,对许多中国企业家而言,资助大学生创业还是个新鲜事物,因此社会各界应大力宣传,使企业家认识到投资大学生创业对企业公益形象建立和提升知名度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以此充实大学生创业基金。其二是发挥政府促进就业等各类专项资金在前期资助、担保、贴息的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的民间金融投资和银行贷款支持青年创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有效的投融资支撑。

2.提供技术指导。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工商界的资源,为创业青年提供导师辅导以及资金、技术、网络支持,帮助大学生成功创业。可由各级团组织牵头联合成功企业家,组成专家团队,作为指导老师,跟踪指导,提供企业管理包括生产、营销、财务、税务、银行业务、行业专业知识、项目可行性研究等方面创业辅导。由各级团组织招募当地知名企业,采取就业加创业的模式,推荐有意创业的大学生先在这些企业就业,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后,再指导他们创业,可以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率。引导毕业生进入国家和地方优先和重点发展的科技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劳动密集型、农副产品加工型、贸易促进型、社区服务型、建筑劳务型和信息服务型等产业或行业,充分发挥在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方面的创业。

3.构建培训网络。加强创业基地建设,形成创业培训网络创业基地是孵化中小企业的温床。通过政府推动、科学规划、市场运作、提升功能等措施,大力加强创业基地建设,建立集信息咨询、指导、培训和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省级公益性、示范性和专业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地,已成为当前“以创业带动就业”、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的迫切需求。

参 考 文 献

[1]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M].北京:中国大学出版社,2004(5)

[2]莫荣主.2003~2004年中国就业报告[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4)

[3]王树生.创业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论文.2003(11)

创业环境的改善 篇3

而武汉市作为湖北省省会, 集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于一身, 在中部乃至全国的大都市中享有盛名。数据显示, 武汉目前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超过了100万, 居全球城市之首, 而2008年武汉市的大学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仅为67.53%, 创9年来新低。伴随着国家及地方政府加大对创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武汉市的创业形势可谓大有改观, 而创业环境是影响创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2010年城市创新创业环境武汉排名第六位, 可见, 综合分析武汉市的创业环境对创业者而言是十分必要的。

1武汉市创业环境分析

国内外学者对创业环境的研究较多, 侧重点也各不相同。一般认为, 创业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进一步可细分为科技环境、人才环境、融资环境、市场环境、政策法规环境和文化环境等 (蔡莉等, 2006) 。而就创业环境的分析方法则有所不同, Gnyawali和Fogel (1994) 提出了五维度模型, 包括政府的政策规程、社会经济条件、资金支持、非资金支持和创业和商业技能。[1]池任勇提出了社会大系统的概念, 认为创业环境由创业网络、风险管理系统、企业孵化系统、创业者培育系统、企业培育系统和成功报酬系统六大系统构成。[2]另外, 还有PEST分析法、典型创业环境分析、全球创业观察 (GEM) 等分析方法。

聚焦于武汉这一特定区域, 学者更侧重于研究大学生的创业环境 (杨莉, 2009;胡亚波等, 2010;原高峰等, 2009) 或者仅探讨创业环境的某一个方面 (熊凯, 2010) , 而鲜有考虑整个区域的创业环境 (祁翠翠, 李军, 2008;孔慧芳, 2012) 。鉴于此, 本文将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综合分析武汉市的创业环境。

(一) 宏观分析

(1) 地理环境优越, 交通便利, 基础设施齐全。武汉市地处中部地区, 承东接西, 接南连北, 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其不仅有便利的公路网 (京珠高速、沪蓉高速、汉十高速、汉洪高速等) 和铁路网 (京广铁路、武九铁路、武广高铁、武汉到上海的高铁等) , 而且有长江和汉江流经, 上下游的货物均在武汉中转, 水运也特别发达, 加之拥有武汉天河机场的航空网络, 集陆运、航运、空运于一身, 为来自全国各地创业者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

(2) 经济高速发展, 人流量大, 企业竞争激烈。近年来, 武汉市经济呈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金融危机以来, 仍保持着高于10%的增长速度。2012年武汉的GDP达到8000亿元, 超越了无锡和杭州两座城市, 在全国城市排名第九位, 而武汉城市圈的经济总量更是占到湖北省GDP总量的六成。作为中部关键的交通枢纽, 武汉的人流量也是相当可观, 据统计, 地铁2号线的日均客流量已达到33万人。有报告显示, 2013年武汉全市的中小企业总数为17.9万户, 占比高达99%, 实现增加值3375亿元, 同比增长11.6%, 且多集中在第三产业, 占比81.6%。这些均表征武汉能够为创业者提供充足的市场机会。

(3) 人才供给充足, 创业机会较多但竞争激烈, 且融资难、技能缺乏等问题仍然存在。2011年, 武汉共有高等院校85所, 高校数目居全国第二位, 在校大学生数达118万, 居全国首位, 如此多的高素质人才在增加就业压力的同时也为创业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 理论知识与实践运营脱节, 没有资金的原始积累, 创业成功率较低。而农民虽有一定的资金和经验, 但是缺乏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技巧等能力, 有数据显示, 2012年武汉全市小型企业贷款占全市全部企业贷款比例仅为20%, 微型企业贷款仅为2%, 可见, 技能不足、经验缺乏、融资难等仍旧是制约着创业者顺利创业。

(二) 中观分析

(1) 产业集聚程度较高, 外延辐射效应明显, 为创业者提供了便利的学习场所和实践基地。"十一五"期间, 武汉市已逐步实现钢铁化工环保产业、汽车及机电产业、电子信息及生物制药产业、食品产业和都市工业等五大产业集聚。而在"中部崛起"战略的推动下, 2007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的建立, 进一步扩大了产业集聚的范围, 形成了新的集聚现象, 其中包括旅游产业的空间集聚[3]、高新技术产业集聚 (陈咪, 2011) 、金融产业集聚 (鲁文彬等, 2011) 、国际化创意产业集聚和光电机产业集聚等。而各产业的空间集聚将不仅会减低交易成本、实现信息共享、产生规模效应, 而且也与武汉城市圈产生互动作用, 促进着整个区域竞争力的提高和升级, 同时也为创业者掌握市场信息、寻找市场机会、获取创业资源、积累实践经验提供了便利。

(2) 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分布密集, 呈聚集态势, 科研实力雄厚, 成果显著。武汉拥有包括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在内的7所国家重点大学 (均在武昌且相互毗邻) 和包括中科院武汉分院、中船重工、长江航运等在内的100多个科研机构, 还拥有"两院"院士59名、专业技术人才40多万, 还坐落着我国第二大智力密集区"中国光谷", 生物、光迅、激光、微电子等领域的科研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据《2012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武汉市本年度共获得市级登记成果344项, 获奖科技成果380项, 专利申请24105件, 专利授权13698件, 高新技术增加值1353.4亿元, 同比增长26%。这些优势在为创业者提供创新创业项目的同时, 也为创业者学习专业技能、培训管理技巧、招聘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场所和渠道, 且对整个区域的创业环境的培养和创业绩效的提升具有较大影响。[4]另外, 武汉还是我国第一个孵化器 (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 的诞生地, 截至目前, 武汉已建成65家企业孵化器, 共有226万平方米的孵化场地, 居国内城市前列, 这将大大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和创业成功率, 促进大学衍生创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 微观分析

(1) 市民及学生创业意愿强烈, 但是真正付诸行动的较少。市民和学生是创业的主体和最终实施者, 据2009年武汉国民经济研究所的调查结果显示, 3000名调查者中有11%已经做好了创业准备, 80%的市民没有创业打算, 但是其中有21%考虑过创业, 拥有庞大的潜在创业人群, 创业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于经验不足、资金紧张、风险规避、政策了解不够等。而大学生则有90%认为"先就业, 再创业", 只有10%认为可以直接创业, 且"三本"院校的学生创业意识较为强烈, "一本""二本"院校的学生则更倾向于就业, 问题集中在缺乏资金、经验和社会关系等方面。[5]可见, 武汉市具有浓厚的创业氛围, 创业机会的争夺较为激烈, 但是制约创业开展的因素明显存在, 创业压力较大。

(2) 各高校的创业教育相继开展, 创业竞赛和创业培训机会较多。各高校作为创业关键的辅助机构, 对整个区域的创业环境影响深远。2001年, 武汉大学和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9所高校被确定为"创业教育"的试点高校, 而后还多次举办了"自强杯"、"挑战杯"及"大学生创业知识大赛"等等, 为了全力推进青年创业就业, 建立了"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 2009年还构建了大学生创意创业孵化器。2004年, 华中科技大学启动了创业教育, 2007年, 湖北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获批"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 2009年湖北大学也加入该行列。而且, 除了各高校创业培训班的开设外, 武汉还具有多个专业创业培训组织, 比如武汉青年创业培训中心、武汉中小企业职业教训指导中心等。

2对改善武汉市创业环境的措施思考

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分析的基础上, 本文基于政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创业者对改善武汉市创业环境提出如下几点措施:

(1) 政府政策和金融机构资金支持需切实到位, 重点针对创业过程各环节的症结, 且需加大宣传力度, 使得支持政策效用发挥最大化和受益群体最广化。近年来, 中央政府、省政府和市政府制定了多项支持创业的政策, 但却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政府创业扶持政策的关注度不够, 真正了解创业政策的内容和流程的人数较少。而且, 创业者想要享受创业优惠的审批程序繁琐, 相关职能部门与创业者联系较少, 政府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严重脱节。因此, 政府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创业理念和扶持政策, 简化审批程序, 真正帮助创业者跨越"创业难"、"融资难"等难题。

(2) 高等院校需结合创业者的实际需求开发合理的创业课程, 配备专业的授课专家, 积极创造与大中型企业合作办学的机会, 创业教育与创业培训并举。分析显示, 武汉市人文环境及科研实力都较为突出, 但是毕业生创业缺乏实践经验、农民工创业缺乏专业技能等问题仍然存在。

(3) 科研院所则要结合调查研发符合市场客观需求的科研项目, 积极与高等院校和企业合作交流, 包括技术、人员和需求, 促使项目投资收益最大化。科研机构的研发项目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日益突出, 好多项目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几乎无用, 设备、资金、人才、时间耗费巨大, 投资成本和收益不成正比, 项目商业化的效率较低且商业化进程也存在资金、竞争等压力。这就需要与教育机构合作了解理论需求和与企业合作了解实际需求相结合, 加之市场调查的客户需求, 从源头增加研发项目的实践价值。而且, 科研院所也要关注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技术、流程等难题并予以化解, 从过程中增加研发项目成功商业化的可能。

摘要:武汉市作为湖北省省会, 中部地区人流和货物的关键中转地和农民工和大学生的聚集地, 创业机会和实践必定较多, 而创业环境作为创业者决定是否创业的主要方面, 对其开展分析将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 本文将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析武汉市的创业环境,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措施。

关键词:武汉市,创业环境,微观,中观,宏观,措施

参考文献

[1]王艳红, 冯伟远, 王艳霞.创业环境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相关研究--基于Gnyawali&Fogel的五维度模型视角[J].教育探索, 2013, (1) :150-151.

[2]池仁勇.美日创业环境比较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2, (9) :13-49.

[3]刘名俭, 黄茜.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空间集聚的动力机制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5) :70-74.

[4]胡蓓, 双华军.武汉光谷产业集群创业环境与创业绩效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15) :50-56.

改善投资环境的措施分析 篇4

关键词:投资环境改善措施分析

1 我国风险投资金融环境现状

1.1 相关的金融政策法规不健全 我国现有法律诸如《公司法》、《合资企业法》、《专利法》在很多方面都不如人意,甚至对风险投资有所抵触。我国有关风险投资方面的法律和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相关,一时还难以改变,但是,为了风险投资在我国的良好发展,我国应尽快修改与风险投资相关的金融法规、政策。

1.2 缺乏风险投资的生成机制 美国是风险投资业发展最好的国家,其风险资本的融资环境很好,融资渠道广泛,主要包括公共和私人养老基金、抚恤金、富人、捐款、金融保险公司、个人和家庭积蓄、国外投资基金,它是一种以民间资金为基础,风险投资企业为中介,金融机构为后援,政府间接参与为保障的多层次融资体系。而与美国相比,我国的风险投资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官方资本和有限的机构投资资本。以政府的财政资金为引导,带动部分机构投资者参与,机构投资者主要是高校、科研院所、大型的企业集团以及少数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财政拨款的数量有限,而银行贷款要求短期、安全、成熟的项目,与风险投资的资金需求相悖,因而困难重重。

1.3 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不完善 我国的证券市场自1991年建立,刚刚才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许多方面都不完善,由于过度投机和受政府行为的影响过大,且大部分企业是国有企业,由于国有股是不能流通的,这样就造成圈钱、庄家操纵、上市公司做假账现象时有发生。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有很多,包括公开上市、买壳或借壳上市、并购退出、风险企业回购、寻找第二期收购、清算退出,但是公开上市应该是风险投资资本退出的最好方式。但是,对于风险投资企业来说,其规模一般较小,达不到国内主板市场上市的要求,因而在国内主板市场上市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虽然香港和海外上市的条件相对宽松些,但是对于正处于发展中的风险投资企业来说,在香港和海外上市的少之又少。因此,我国应加强证券市场的监管,尽快完善为中小型企业特别是风险投资企业服务的二板市场,以完善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改善风险投资的退出环境。

1.4 缺乏风险投资家人才 风险投资的发展不仅与内在的金融环境有关,而且与外在的金融环境也有关。金融人才特别是风险投资家的缺乏就属于我国的外在金融环境,也是人为环境。风险投资是跨越高科技和金融领域的特殊金融活动,涉及评估、管理、审计以及高科技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实践性强,所以风险投资家是复合型人才,而目前我国的风险投资家主要是单一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对金融知识一无所知,金融人才对技术方面的知识又知晓太少。我国真正具有现代风险投资理念与素质的风险投资家较少。

目前,我国的风险投资家要么缺乏投资理念,要么缺乏科技知识,不能够很好地运作风险投资企业,使风险投资资本得到较好的利用。因此,我国应大力培养真正具有现代投资理念、高素质、复合型的风险投资家。

1.5 因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严重 风险投资家和受资企业以及最终投资者之间存在着双重委托代理关系。第一层关系中,风险投资家作为委托人,受资公司作为代理人。风险投资家对潜在的投资对象进行评价,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具体到我国目前的风险投资情况而言,因为相应的监管环境较差,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监管机制和激励机制,前景好、收益大的投资对象被前景差、收益小的投资项目所驱逐,风险投资家最终选择那些前景差、收益小的投资对象,从而产生逆向选择问题。

风险投资家是代理人,与最终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可能并不一致,风险投资者不按照最终投资者的要求去做,产生了道德风险。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严重后果是风险投资最终失败,而这与我国的监管环境不完善有很大的联系。因此,我国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降低这种代理风险。

2 如何完善风险投资环境

2.1 尽快建立和修改与风险投资相关的金融法规和政策 我国目前许多有关风险投资的法律法规限制了风险投资的发展,因而我国应该在公司法、证券法、投资基金法、风险管理条件、创业板上市规则、专利法、税法、基金、保险基金、机构投资参与等方面修改和制定有利于风险投资和中小企业成长的政策法规。

2.2 扩大风险投资主体以增加风险投资资金总量 我国的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比较少,居民和机构投资者的资金很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居民储蓄由于其流动性大,要求变现力强,且多为短期资金,而且居民储蓄与社会的稳定发展也息息相关,虽然其容量大,但是目前还不宜作为风险投资资金的来源。我国可以挖掘的最佳资金来源是包括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养老基金和捐赠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这些机构投资者资金实力雄厚,资金来源多为长期资金,正好符合风险投资资金的要求。另外,我国可以吸引境外资本,设立由国内大型非银行金融机构、大型高科技企业与国外有实力的优秀风险投资机构合资或合作成立的中外合资或合作风险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在境外募集资金对国内进行风险投资。

2.3 尽快完善二板市场以改善风险投资的退出环境 二板市场的建立,对于完善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虽然我国的证券市场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因为证券市场是在不断发展中得到完善,二板市场的建立并未加大监管的难度,一些中小规模企业在二板市场上市能够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反而有促进作用。二板市场的建立,降低了上市条件,为风险投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退出方式,将会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因此,我国应尽快完善二板市场。

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 篇5

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得益于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二十多年来, 民营经济从“资本主义的尾巴”到“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 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在逐步改善, 制度体系已经初步确立, 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快发展的政策性基础已经得到夯实。制度环境、政策体系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也正是民营经济迅猛发展的过程。

一、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看到民营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 更应该看到在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体制性问题和环境制约因素,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非公有制经济受歧视现象依然存在。市场准入门槛高、融资贷款难、缺乏配套的社会服务体系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几个主要瓶颈。对于外资的超国民待遇、国有企业的国民待遇而言, 时下的许多民营企业基本享受不到什么“待遇”, 夹缝中生存的现象仍然存在, 受政策和体制制约而无法进入某些领域经营的事件还时有发生。

2.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现行调整企业法律关系的法律法规没有摆脱传统思想, 仍然按照所有制投资主体、组织形式、投资区域等原则制定。尽管诸如《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确立了民营企业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 但在一些具体的立法中, 民营企业仍然不被重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然存在, 许多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维护和保障, 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企业家的积极性。

3.融资渠道不规范。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狭窄, 许多金融机构不敢向民营企业提供信贷服务, 这里有银行的问题, 也有民营企业自身的信用问题。许多民营企业纷纷走向“黑市”进行融资, 不但风险极大, 而且容易走向恶性循环的怪圈。企业因得不到及时的资金注入而错失了扩大规模的机会的现象经常发生。

4.民营企业管理不科学。民营企业普遍采用家族式管理体制。这种经营模式虽然在韩国等国家取得了成功经验, 但过分依赖家族式管理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 因而许多企业最终都失败在家族管理上。其实, 在许多企业成长阶段, 家族管理确实起到过坚实的基础作用, 但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发展, 家族管理的竞争力逐渐下降。

5.产权关系不明晰。企业在设立当初, 因为多方面考虑通常要寻求一些“背景”, 寻求挂靠单位。发展起来后, 有的与主管部门出现了资产、债权、无形资产不明晰等纠纷, 导致了许多民营企业无法壮大发展。尤其是一些主管部门看到企业壮大后, 往往要在知识产权、商标、无形资产等方面打算盘, 许多初具规模的企业都落败在最初的合作伙伴手里。

6.企业的诚信问题影响了其竞争力。据了解, 近年来有些民营企业的诚信问题已经从制假售假升级到随意编造企业业绩, 制造良好的企业数据, 上市圈钱、欺骗股民等。所以, 有些民营企业带有很强的投机色彩, 企业经常拿一些优惠政策打擦边球。因一些执法部门监管不利, 造成违法成本太低, 因而形成了民营企业口碑差的社会现象。

二、改善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的具体措施

(一) 放开经营领域, 实行项目带动

1. 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向着有利于国民经济全局的方向发展。

把发展民营经济与搞活国有经济以及调入外来资本结合起来, 鼓励民营经济吸纳国有企业分流人员, 支持民营经济以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和结构优化, 把发展民营经济与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 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投资大农业开发,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高科技产业、出口创汇产业、环保产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产业结构层次。同时, 引导民营企业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 鼓励民营企业扩大再生产, 加速技术改造, 合理开发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2. 积极出台“36条”的具体实施办法和《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具体实施意见。

给予民营企业和其他企业平等地创业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取消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限制性、歧视性规定, 降低民间投资的产业门槛, 简化工商登记手续, 破除地区分割、行业壁垒, 在税收、土地使用、企业开办、进出口等方面, 取消一切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限制。

凡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 都允许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允许外商经营的, 都向民营开放;凡有审批权的部门, 都要为民营经济创造条件。谁投资谁受益, 谁决策谁负责、谁承担风险。各部门要打破行业垄断、打破所有制界限, 引入市场机制, 鼓励和保障本部门、本系统、本地区之外的各类投资主体, 平等参与投资经营, 不得人为设置障碍。

放开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领域, 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投资经营, 如道路、桥梁、隧道、电力、环保、城市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 以及旧城改造;放开市政公用事业领域, 鼓励民营企业在公证部门的监督下通过竞标取得经营权, 包括公共客运、出租车、车站、垃圾处理厂以及市政设施、路政维护保养、道路环卫、路灯等方面的经营权;鼓励民营企业投资制造业, 尤其是有利于壮大电子、化工、机械三大工业支柱产业链的项目;鼓励投资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旅游业、物流业、商贸业等现代服务业以及家政、托老等社区服务业等。

3. 要进一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放宽市场准入, 为民营经济发展拓宽空间。

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先行办理经营许可证、资格审查和专项审批的行业和商品外, 其他一律不得作为工商登记办照的前置条件, 实行“先办照、后办证”, 但所需许可证应在规定时间内办结。依法降低公司制企业的注册资本要求, 不能一次到位的允许先行注册, 分期注入, 限期补足。允许人力资本、智力成果等无形资产作为注册资本, 比例由全体股东约定。

4.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各部门要根据项目带动战略的要求, 创新项目生成机制、推介机制、管理机制、投融资机制和协调机制。特别是要按照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 建立和完善投资项目储备库, 通过报刊、网络、推介会的形式, 发布项目招商信息和相关投资促进政策, 吸引、集聚和引导民资民力。要以项目为载体, 灵活确定与民营经济的投资经营方式相配套的支持政策, 促进投资增长, 带动资本聚集, 推动产业壮大。

(二) 实行科学管理, 追求持续发展

1. 学习新的游戏规则, 重视培养人才, 提高素质。

中国加入WTO后, 民营企业的经营者不仅要有了解世界贸易组织开放市场、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产权保护等义务, 而且还要有掌握不公平贸易投诉等应有的权利, 从而在市场竞争中与“狼”共舞。同时, 民营企业必须招纳一批高层次的科技精英, 努力提高企业科技含量, 培养精通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的人才, 努力提高素质, 努力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

2. 实现科学管理。

民营企业的科学管理就是民营企业经营者通过对民营企业各项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不断优化自己可控制的人、财、物等有效资源, 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允许的手段, 最大限度地创造效益。民营企业要逐步由家族式的管理转向科学管理, 用先进手段实现管理科学。民营企业要树立一种全新的观念, 即一种企业制度是否优越, 要看它能不能降低交易成本, 是不是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要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经营战略, 发展核心竞争力;要运用现代资讯技术, 实现企业管理革命。

3. 建立信用管理体系。

建立以民营企业、中介机构为主体, 以信用登记、信用征用、信用评估、信用发布为主要内容的信用管理制度。我国应该像美国等西方国家一样建立机构专门评估个人或组织的信用, 将自然人和机构的信用记录在案, 作为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个人发放贷款的依据。只有这样, 银行金融机构才敢给民营企业贷款, 民营企业的资金才能得到解决。

首先, 要加强对民营企业的资信调查评估, 进行事前风险防范。通过建立信用管理体系, 系统地收集、分析民营企业的信用资料, 包括民营企业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合同履行情况、诉讼记录、竞争能力、未来发展趋势等, 为民营企业控制风险提供决策依据。其次, 要对民营企业信息进行科学分析, 进行事中风险控制。要对民营企业信用信息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建立民营企业资信管理制度。第三, 要严格欠款追收制度, 进行事后风险控制。加强民营企业应收账款的专业化、系统化管理, 减小呆账、坏账损失, 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利用率。

4. 要培育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民营企业正从填补市场空白、迅速扩张为主要内容的“量的积累阶段”进入以企业全面转型和提升为核心任务的“质的提高阶段”。但是民营企业要经久不衰、持续发展, 就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要向高新技术进军, 实现民营经济产业的升级换代, 并以此作为民营经济新一轮增长的突破口。要抓住主业大力开展民营企业并购, 实现低成本扩张, 壮大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力, 培养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可以表现为产品价格、产品质量、产品品牌、产品服务等, 民营企业只有在一个或某几个方面做好, 才会在一段时间里形成很强的竞争力。

(三) 完善私有产权保护制度

1. 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必须包含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成果。

民营经济在新创时期, 很多创业者利用各种名目加以掩饰, 待发展到一定规模后, 这种不安全感就越发强烈。必须完善“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这一法律保护, 修订各类相关法律、法规, 消除私人投资者的后顾之忧。要“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 “要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都应该得到保护”。

2. 理顺民营企业的产权关系, 还民营企业的本来面目。

要积极慎重地清理有名无实的假企业, 严格把好注册登记关;对挂靠双方在产权问题上有异议的企业, 要在认真评估资产的基础上明晰产权, 既要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又要防止对民营企业财产的侵占;对经营亏损的民营企业, 要明确产权关系, 采取租赁、拍卖等措施, 盘活存量资产, 有条件的要大力推行和规范股份合作制经济。

3. 规定对于私有财产, 如确属公共需要, 可以征收。

创业环境的改善 篇6

在国家重视三农的背景下, 农村环境问题亟待改善。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推进农村建设, 国家环境保护部于2010年在全国启动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 整治的主要内容包括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以及历史遗留的农村工矿污染治理等5个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我国当前农村存在的环境问题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 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显现。多年来, 我国对农村环境保护相对薄弱, 基础设施投入不完善。农村人口多, 居住地密集。随着人口增加, 生活垃圾日益增大, 目前大多数农村没有完善生活垃圾、污水收集系统, 农村居民没有好的生活秩序和生活习惯, 产生的生活垃圾和污水随意倾倒。生活垃圾、粪便等无序堆放, 加剧了农村环境污染, 直接影响村民的生存环境。突出表现为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量巨大, 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严峻, 农村生活污染增加, 农村工矿污染凸显, 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有加速趋势, 农村生态退化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农村环境质量不仅关系到农村居民的生活和健康, 也极大地影响着总体环境质量。

自2008年全国农村环境保护会议召开以来, 我国不断对农村环境建设加大资金投入, 着力实施“以奖促治”政策, 解决了一些地区的农村突出环境问题。

2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途径

农村环境与城市环境差距较大,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就是在充分考虑农村环境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体创新。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指的是以解决区域性突出环境问题为主, 对地域空间相对聚集的多个村庄实施同步、集中整治, 使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治理方式。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坚持“突出重点、示范先行、确保实效、多方投入、逐步推广”的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 在重点解决“问题村”污染问题基础上, 通过“抓点、带线、促面”, 集中资金分批分片滚动推进, 确保和扩大“以奖促治”惠民政策效果, 着力解决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农村环境问题, 切实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但是, 目前农村环保工作仍存在较多问题,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投入规模与资金需求差距较大, 基层环保力量与农村环保形势发展不相适应, 农村环境保护技术支持不能满足环境整治任务的要求。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农村环保工作的严峻现状, 正确把握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的实质, 通过连片整治工作, 带动一个地方整体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有效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真正起到探索道路、积累经验和示范推广的作用;要确保实现两个目标, 即出成效, 出经验;要切实抓好3个环节, 即选好示范区域、编好实施方案、做好督察考核;要积极建立4项机制, 即建立目标责任制、资金投入机制、运行管理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同时, 要进一步深化“以奖促治”政策, 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完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 扩大考核范围;加大土壤环境保护力度, 全面落实保护规划;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污染减排, 重点控制规模化养殖和秸秆焚烧污染;开展农村环保专项执法行动, 推进监管能力和监察制度建设。

农村环境保护事关国计民生, 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将农村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 与重点流域区域污染治理相结合, 与污染减排工作相结合, 切实提高连片整治成效, 开创农村新面貌。生活垃圾、污水及畜禽粪便均未得到有效收集和处理, 导致的环境问题将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环境质量也会迅速下降。

农村生活垃圾未经有效处理, 一些有毒有害物质会通过地表水体渗透土壤或水源, 再侵入人体, 损伤人体健康。生活垃圾中的剩菜剩饭与一次性快餐盒、木筷等一起被扔掉, 剩餐混杂其他垃圾, 滋生蚊蝇、产生大量细菌。同时产生对人畜有毒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 农村环境质量下降。

3 改善和提高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区村民生活质量的需求

农村现阶段存在的环境问题是普遍缺乏完善的垃圾清运系统, 个村垃圾任意堆放, 沿河村庄则向河床倾倒, 垃圾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渗滤液, 进入土壤直接污染地下水或通过地表流入河流, 造成对地表水域的污染, 整治区脏乱差问题严重。随着整治区经济的发展, 农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与日俱增, 其中环境质量的提高也是保障村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

由此,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与重点流域污染防治、水源保护、区域城乡一体化结合在一起。为使“以奖促治”政策发挥更大成效, 环境保护部、财政部确定2010年~2012年共安排中央财政资金62亿元支持第一批8个省 (区、市) 开展示范工作 (其中2010年为20亿元) 。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中, 要求要严格落实资金配套, 用好、用足中央和省农村环保资金, 有效整合涉农资金, 充分发挥资金的规模效应和杠杆效应, 建立多元化资金配套渠道。

普及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宣传教育, 不断提高村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组织村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建设, 培养社区居民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识, 为顺利完成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贡献力量。

摘要:自2008年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以来, 我国对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加大资金投入, 解决了很多地区的农村突出环境问题。

关键词: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参考文献

论人工湿地对改善环境的作用 篇7

近年来,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污水排放量迅猛增加, 导致我国水源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及环境水质恶化日趋严重。目前我国污水处理主要依赖于传统的集中时水处理工艺, 虽然技术和工艺日渐完善, 但却面临着处理水平低和投资运行费用高等问题。近年来,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以其投资少、建设运营成本低、净化效果好、去除氮、磷能力强、工艺简单、组合多样化等优点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可作为传统污水处理技术的一种有效替代方案, 对于节能降耗、清沽生产、保护水环境以及进行有效的生态恢复,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人工湿地的类型

根据湿地中的主要植物形式, 人工湿地可分为:浮游植物系统、挺水植物系统及沉水植物系统。其中沉水植物系统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其主要应用领域在于初级处理和二级处理后的精处理;浮游植物系统主要用于氮、磷去除和提高传统稳定塘效率;挺水植物在人工湿地系统应用广泛, 目前所指人工湿地系统一般都是指挺水植物系统。

挺水植物系统根据废水流经的方式, 又可分为表面流湿地 (SFW) 、潜流湿地 (SSFW) 。表面流湿地系统与自然湿地十分相似, 水深通常在4m以下, 在污水缓慢流经湿地表面时, 绝大部分污染物靠生长在水下植物茎杆上的微生物膜去除。其优点在于造价低、运行管理简单, 但并没有充分发挥机制和植物根系的作用;缺点是在运行过程中易产生异味, 滋生蚊蝇, 造成局部环境恶劣。潜流湿地系统根据水流流动方向可分为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流人工湿地, 当污水流经湿地床的填料时, 系统充分利用填料截留、根系吸收和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对其进行降解消化, 氧主要是靠植物根系进行传输。其优点在于污染物去除率高、受温度影响较小和卫生条件好, 但其控制管理相对复杂, 由于其较高的污染物去除效率, 人工湿地大部分采用潜流式湿地系统。

2 人工湿地的生态功能

2.1 水源保护

人工湿地应用于污水处理, 有着能耗低、简单易行、良好的净化效果和独特的生态功能。采用水生植物床构成的人工湿地生态净化系统处理富营养化水源水, 处理过程中不会产生新的“三致”物和“优先污染物”, 避免了二次污染, 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农田径流和农业废水, 能大大降低水体中营养物的含量, 对湖泊等水体的面源污染治理有着重要意义。

2.2 提供景观用水

如何处理景区的生活污水和养殖废水一直以来是个难题, 在风景区建造污水处理厂是不可行的, 用地下水或自来水则成本太高, 使景区难以维持。而利用景区人工湿地处理污水, 还美化周围环境, 是解决景观用水的有效途径。

2.3 处理工业和生活废水

人工湿地是进行工业污水处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能有效去除酚、甲醇、乙醇、单甲基苯胺等污染物, 去除率达95%以上。对某些水需求量比较大的企业还能实现污水净化回用, 大量节约成本, 并实现污水零排放。

城市生活污水由于分散排放, 导致处理难度加大, 利用人工湿地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建设城市湿地公园, 既能进行城市生活污水的净化处理, 又能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能创造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应。

2.4 净化暴雨径流

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等雨水系统在雨季排放的雨水径流中含有许多污染物, 如有机物、油、洗涤剂和重金属等, 直接排入水体会污染水环境和破坏水资源。采用人工湿地的方法能有效地处理雨水。

2.5 处理垃圾渗漏液

垃圾渗滤液中含有大量有毒的有机化合物和重金属, 对地表水和深层地下水产生巨大威胁, 处理不好极容易对地表水和地下含水层造成污染。利用人工湿地的方法处理垃圾渗滤液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2.6 致使污泥脱水

如何减少城市污水处理中产生的污泥处理、脱水和处置费用, 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人工湿地可以低成本地利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解决这一问题, 湿地植物在消化污泥中能茁壮生长, 并且有利于污泥的脱水和稳定化, 其根系可以贯穿实地上部的污泥储存层, 把氧气带到根部, 使周围许多微生物以污泥中的有机物为养料得以生长, 从而达到净化的作用。

3 影响人工湿地的因子

3.1 环境中的物理因子

温度、水停留时间、水力负荷、湿地的运行管理等均会对人工湿地的去污效果产生影响。水温在20~25℃时, 生物去污的效果最好, 低于10℃时, 处理效果会明显下降。当湿地运作一段时间 (如3年) 后, 去污效果基本不再受环境因子 (如温度、污水流量等) 影响, 人工湿地中若是水停留的时间过短, 就会使植物不能充分吸收净化水;过长, 则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效率会降低。水分的适量供给, 即水力负荷的及时调整, 是保证湿地植物正常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 以满足湿地植物对水分的需求, 干湿交替的运行方式更有利于湿地植物的生长, 地上生物量的增加, 须根和根毛数量的增加, 提高植物的输氧量, 改善介质中氧化还原状态以促进有机物的降解和硝化细菌的生长。对湿地的运行管理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要求科学管理, 控制水停留时间、水力负荷, 同时要定期添加植物, 还要注意杂草和有害生物的控制。

3.2 环境中的生物因子

人工湿地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有生产者 (如各种水生植物) , 又有消费者 (如各种微生物、鸟类等动物) , 同时还有大量的分解者 (各种各样的微生物) , 系统内部的各种生物能相互共存, 从而达到系统内部的平衡。它形成了内部的良好循环, 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 研究应用最多的人工湿地植物主要有芦苇、灯芯草、香蒲、茭草、菖蒲、美人蕉、慈菇等。

4 人工湿地的可利用价值

4.1 人工湿地新增绿地, 提高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

城市人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极为缺乏, 我国水生湿生植物近2 000种, 通过引种驯化繁殖, 将极大地丰富城市绿化植物的多样性, 同时构建的挺水植物群落、浮叶植物群落和湿生植物群落等, 又将丰富绿地系统的生态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从而整体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湿地园林则要求对这些地方根据其自然生态系统特点, 因地制宜地进行园林建设, 这样既可节省建设资金, 又可形成特色景观。

4.2 人工湿地是湿地生态系统保护、重建和恢复的新途径

湿地生态系统的重建和恢复是通过生态技术或生态工程对退化或消失的湿地进行修复或重建, 再现干扰前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 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对破坏严重的湿地, 通过园林绿化工程和植物群落重建, 可加快湿地植被的恢复。

4.3 人工湿地塑造城市园林绿化特色

由于造园手法和园林植物品种相对单调等原因,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的外貌有趋同势态。但湿地类型多, 在全国分布极不均匀, 各城市根据其拥有的湿地资源进行湿地园林建设, 将会表现出明显的城市景观异质性。

4.4 人工湿地可作为环境治理的途径

一是处理污水的成本低。一般为1t污水0.1~0.2元, 是传统二级处理的1/10~1/5。此外, 基建投资也少得多, 通常为1t污水150~800元, 是传统二级污水处理厂的1/5~1/2。二是处理后的水不会使水体富营养化。人工湿地处理污水不会产生污垢, 同时能有效地除去污水中的磷和氮, 使排放到自然水系的水不产生富营养化问题。三是处理污水的效率高。对有机物的去除效率高, 人工湿地对有机物有较强的净化能力, 污水中的不溶有机物通过湿地的沉淀、过滤作用, 可以很快被截留下来而被微生物利用。四是创造新的城市生态景观。生态处理工程使污水处理与环境生态建设有机结合, 在处理污水的同时还可以创造新的城市生态景观, 使城市的生态景观更加多样化。

5 结语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是正处于研究、应用和发展中的实用新技术, 当前人工湿地已经从传统的单一水质净化转向多目标应用, 人们关注的焦点也从污染物去除转变为提高生物多样性、提升景观娱乐性和强化相关的科学研究并重。因此, 有必要建设人工湿地以改善环境, 但如何合理建设人工湿地、配置人工湿地植物, 需要人们摸索、创新、发展。

摘要:湿地是地球上水陆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 是重要的生存环境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生态景观之一。介绍了人工湿地的类型, 分析了人工湿地的生态功能、影响人工湿地的因子以及人工湿地的可利用价值, 以期更好地利用人工湿地改善环境。

关键词:人工湿地,类型,生态功能,影响因子,可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宋朝枢.城市绿色肾肺工程与可持续发展[C]//胡运骅.第三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论文集, 2001:10-15.

[2]陈向远.现代化城市需要建设城市大园林[J].中国园林, 2001 (5) :3-6.

[3]陈自新.城市大园林——现代化城市园林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园林, 2001 (5) :7-10.

[4]俞孔坚, 李迪华, 孟压凡.湿地及其在高科技园区中的营造[J].中国园林, 2001 (2) :26-28.

[5]任海, 彭少麟.恢复生态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6]郎惠卿, 林鹏, 陆健健.中国湿地研究和保护[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7]徐光来, 袁新田.人工湿地植物的作用与影响因素[J].河北农业科学, 2008 (12) :63-65.

[8]马军龙, 王增长.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应用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29) :97-98.

[9]范爱军, 罗恒.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污染物的去除及影响因素[J].广东化工, 2008 (9) :104-107.

如何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思考 篇8

一、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现状

1. 土地破坏严重

我国人口基数大, 对于粮食的需求量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而施肥则是提高粮食产量必不可少的措施。但是, 化肥的过量使用可使土壤中自行繁衍的微生物数量减少, 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同时化肥中的重金属物质沉积, 造成土地污染。农药也是应用频繁的生产资料, 喷洒在作物上的农药最终会到达土壤, 有害物质滞留在土壤中, 残留农药有的直接又被作物吸收, 使作物生长的成分或比例发生变化, 破坏作物品质。农村中焚烧秸秆情况严重, 焚烧秸秆会烧焦土壤表层, 直接破坏土壤中有机物的生成, 导致土地地力下降, 土地沙漠化易发生。

2. 水污染严重

农村种植水稻等作物时经常采取落后的大水漫灌的耕种方法, 化肥中的有害物质便会直接下渗污染到地下水, 同时, 残留的农药未经处理就被直接丢弃到水沟或田间地头, 直接造成水源的严重污染, 农药在水中不断扩散, 使得污染范围不断增大, 影响其他动植物的生存健康, 通过食物链原理, 最终会危害人们的人体健康。

3. 大气污染严重及污染对人们的健康危害

在化肥、农药的使用过程中, 漂浮的颗粒挥发, 会造成大气污染。化肥中的氮肥挥发到大气中, 可破坏臭氧层, 使人们患皮肤癌的几率增加, 同时, 农村地区焚烧秸秆会产生的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 可造成大气严重污染, 破坏环境质量, 极易引发人们的呼吸系统疾病。人们食用含有残留农药的蔬菜瓜果, 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原因分析

1. 人口众多, 农村地区人口素质普遍不高

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农村人员文化素质较低, 环保意识淡薄, 导致有资源的地方大肆开垦、一味掠夺, 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生态环境失衡, 自然灾害频发。农民的农业科技知识水平较低, 对先进的农业技术缺乏了解, 严重影响了农村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采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 则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的破坏。

2. 政府部门不够重视, 对于环保方面宣传的力度薄弱

政府部门没有专门针对环境问题的法律法规, 没有建立完整的环境保障体系, 对外宣传的力度也相对薄弱, 人们的环保意识较差, 加之没有农村地区居住分散, 没有随处可见的垃圾箱, 使得空地、河沟等地成为天然垃圾场, 造成严重的水源、大气污染, 生态环境恶劣。

3. 农业生产活动的不合理性导致恶化加剧

单一落后的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活动, 使得人们的观念较为闭塞, 只会使用传统的农业耕种方法, 长期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使得生态环境愈加脆弱。

三、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

1. 提高人口素质, 增强环保意识

科教兴农,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在农村人流量集中地设立科普展牌、环保广告牌、建立文化大院,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电台、报纸杂志, 从孩子抓起, 进行环保宣传教育。政府部门多进行关于环保问题的宣传工作, 把保护环境升级为道德规范, 使人们的环保意识得到增强。同时, 加强对农民的文化素质教育, 组织农业生产科技知识培训, 使人们对农业生产的一些专业知识得到了解, 如了解作物所患疾病症状及预防措施, 组织人员到寿光等农业种植基地参观学习, 从各个方面提高文化素质。

2. 完善地方政府法律法规的建设

根据当地情况, 建立区域性的法律法规, 完善环境保障体系。出台有效鲜明的激励机制, 像工业上有排污收费制度、城市中对于用水情况进行奖惩等, 农村地区可对作物上残留的农药指数进行检测对应赏罚, 像国家的惠民补贴政策一样, 建立能够刺激人们环保的机制。同时可以通过给予经济激励, 鼓励农业专业的高学历人才回归农村, 给农村人们带来先进的农业技术指导。

3. 自主创新, 发展复合型农业、生态农业

改善单一的种植业农业生产模式, 全方位多层次发展, 形成一条龙、一体化的复合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利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 鼓励农民大胆创新, 进行农业生产技术、生物品种改良等方面研究, 种植富有地方特色的绿色产品, 形成产品优势, 集中培育, 打造特色生态农业区。另外, 利用农业知识, 以预防为主, 减少或用其他方式代替化肥、农药的使用, 最大限度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四、结束语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 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 尤其是近几年来, 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泥石流、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 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是如今人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不可能一蹴而就, 只有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 与时俱进, 依托于先进的生产技术, 健全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人人有责, 从点滴做起, 持之以恒, 此后必然成效显著。

参考文献

[1]孙离凤.科技对皖北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和改善对策[J].现代阅读, 2013

[2]谭建辉.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思考—以衡阳市为例[J].经济研究, 2012

[3]郑晔.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现实困境及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 2012

改善富春江通航环境的建议 篇9

【关键词】 富春江;通航环境;航道;码头

通航环境是指船舶运动所处的空间和条件,涉及到航行水域、航行水域的自然条件和交通条件等方面的因素,即所谓的通航资源。航行水域是船舶运动的场所或空间,通常由港口和航道组成;航行水域的自然条件包括气象、水文和自然地形等;航行水域的交通条件是指港口和航道的布置和配置的设施设备、水域中助航标志和设施、交通管理规章和水段等。这三者中,自然条件是由自然界长期发展变化形成的,后天难以改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航运业的发展,其他两方面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不协调性,而通过采取相关措施可以使得通航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本文就如何改善富春江的通航环境作进一步的分析。

1 富春江通航环境概况

1.1 钱塘江航道富阳段

富春江位于浙江省中部,为钱塘江桐庐至萧山闻家堰段的别称,长110 km,流贯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富阳区,其中富春江富阳段全长52 km。富春江是富阳区内的主要河流,支流包括渌渚江、壶源溪、大源溪、剡溪等。

富阳区内现有定级航道6条,共计67.92 km,其中:Ⅳ级航道1条,长49.16 km;Ⅵ级航道3条,长12.56 km;Ⅶ级航道2条,长6.20 km。

1.2 富阳水运形势简介

富阳区内货源丰富,杭州港富阳港区货物吞吐量自2011年突破万t以来,近几年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幅,2014年共完成货物吞吐量万t左右。自2010年以来,富阳地区矿建材料每年出口量均逾万t,其中2014年矿建材料出口量高达万t。此外,富阳区内石灰石的储量在15亿t左右,石灰石的年开采量在350万t左右,90%以上的石灰石通过水路外运。由此可以看出,富阳航区船舶货运量非常大。

据海事机构统计,目前富阳航区船舶流量为200艘次/天,船舶密度大。如何在目前的条件下,尽量给予船舶一个良好的通航环境,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及船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一直都是水上交通管理部门重中之重的一项管理工作。虽然近几年富阳地区船舶出险率及事故率较低,但是不可否认,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因素依然存在,富春江通航环境仍需改善。

2 影响富春江通航环境的因素

2.1 航行水域因素

2.1.1 部分航道等级低,货运量大

富阳区内现有6条航道,其中富春江属Ⅳ级航道,航道通航条件十分优越,是富阳绝大多数的货物运输通道。除此之外,其他航道等级都比较低。渌渚江属Ⅵ级航道,近几年一直承担着富阳境内30%左右的水路运输货运量,日均航行船舶密集。渌渚江航道面宽较窄,上游河床有一定的淤塞,只能保证100吨级的船舶常年通航,时常发生船舶搁浅情况。随着近几年船舶大型化的发展,通航船舶对提升航道等级的需求尤为突出。

2.1.2 码头基础薄弱

富阳地区码头历史悠久,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出现了简易的货运码头。近几年,富阳新建了几座专业化、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码头,这些码头所处区域水陆域条件良好,基础设施现代化程度高。但是,较早建成的码头因投资主体大多为个体,基本建设程序相对不完善,普遍存在共性问题:规模小,基础设施简陋;装卸工艺相对落后、现代化程度低;受水陆域条件影响大,集疏运体系不完善。截至2014年底,富阳地区有各类码头52座,泊位78个(其中500吨级泊位24个),年综合通过能力万t左右。码头从业人员多为当地村民,专业水平不高,对装卸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不够重视。

2.2 自然条件因素

2.2.1 潮 汐

钱塘江河口段是江海之间的过渡地带,河口区是受潮汐影响最强的潮流河段。大潮汛(尤其是秋季大潮)期间,富阳航区窄溪以下河段的浅滩和两岸边坡上时有涌潮(潮头)出现,也曾有船舶在渔山滩上发生过被涌潮击沉的事故。

2.2.2 洪 水

富阳航区的洪水主要来源于上游新安江、兰江、分水江和区内10条山区性溪流的降水。较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季节,一般在春雨、梅雨期和秋雨、台风期,尤以梅雨和台风季节最为突出。洪水发生时,停泊、锚泊船舶会因堤岸或码头缆桩低、水流湍急而发生系缆脱出,缆绳、锚链绷断致船舶受损事故。

2.2.3 台 风

浙江省是受台风侵袭较多的主要省份,直接登陆或受其外围影响的台风每年就有1~2个,甚至更多。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强风、暴雨和风暴潮等3个因素引起。因台风引起的强暴雨带来的洪涝灾害,破坏性极大,严重时会导致江水迅速上升漫溢,冲毁堤坝和各类建筑物,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2.4 大雾天气

雾天由于能见度低,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船舶操纵。由于大雾天气操作不当,发生的船舶碰撞、船舶与通航桥孔桥墩碰撞等事故时有发生。

2.3 交通条件

影响通航环境的交通条件主要包括了锚泊区、航道管理部门公布的航道维护尺度、设置的助航标志、特定水域的航行通告等。近几年,管理部门加强了对航标的管理,驾驶员安全驾驶意识也在不断加强,碰撞航标这类事件尚未发生。通航水域一般都会设置锚泊区,在特殊情况下,如台风、泄洪时,船舶可到锚泊区安全停靠。但是,也有极少数船长或驾驶员因锚泊区较远,贪图省事,依靠经验就近靠岸边停船,从而发生停泊的船舶因外力在水上漂浮的事件。有些特定水域因特殊情况,规定船舶在码头停泊作业时,只准许傍靠一档或准许傍靠两档,或者船舶不得进行超越等规定。如果船舶驾驶员不按规定执行,可能会给其他过往船舶带来安全隐患,在通航面宽不足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碰撞事故。

2.4 主观因素

根据近几年事故和险情的统计,由于船舶驾驶人员安全意识不强或技术水平不高而造成的碰撞事故或险情不在少数。一些个体船舶为节省燃油,采取单车、双绑、下行短时漂流的方式航行,隐患极大,极易发生事故。

3 改善富春江通航环境的建议

3.1 着力提升航道等级

富春江航区货运量大、船舶密集、航道通过能力不足等矛盾日益明显,船舶拥堵和堵航现象经常出现,航道管理部门正积极采取相关措施解决这一问题。根据杭州港航“十二五”规划,航道等级提升建设将作为工作重点,其中渌渚江航道的升级改造也将提上日程。2014年,省级航道主管部门已批文同意对渌渚江航道按内河Ⅳ级航道标准进行养护。此外,2015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以下简称《航道法》)规定了禁止危害航道通航安全的行为,如在航道内设置渔具或者水产养殖设施,在航道和航道保护范围内倾倒砂石、泥土、垃圾以及其他废弃物。航道管理部门在日常巡查中也应注意沿岸企业及船舶倾倒垃圾行为,对该类行为可按《航道法》相关条款予以处罚,同时做到及时清除淤泥,保证良好通航条件。

3.2 合理布局码头,提升码头安全性

3.2.1 政府部门重视,合理布局码头

政府主管部门对富阳港区的规划中提到,至2020年,富阳港区将充分利用紧傍城区的区位优势,发掘和用足富春江的水运资源,建成以造纸工业原料进口和产成品出口的集装箱运输为重点、以水泥建材产品出口运输为支柱、以砂石矿产运输为依托、以旅游客运为亮点的综合性、多功能的现代化港区。规划期内,新建渔山散货作业区、东洲综合作业区、灵桥散货作业区、灵桥集装箱作业区、场口综合作业区、新桐散货作业区等6个货运作业区。同时,整治撤并临时码头,规范货主专用码头。富春江沿岸码头布局的进一步合理,有利于改善通航环境。

3.2.2 通过技术改造升级提升码头安全性能

针对历史遗留码头,管理部门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存在安全隐患的码头坚决予以取缔,经码头技术改造后满足安全运营条件的允许其继续经营。通过技术改造后,富阳港区目前经营性码头与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了码头的安全性能,部分码头主体结构存在局部破损、松动现象,经修复加固后码头整体更加安全稳固;(2)明确了码头功能区域划分,经技术改造后,老码头各个区域如装卸作业区、仓储(堆场)区、办公区、车辆掉头区等更加明晰,装卸车辆随意掉头、无关人员进入装卸作业区等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3)优化了装卸工艺,通过对老码头技术检测评估,优化调整了部分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装卸工艺,对输送机械进行加固、移位等措施,提高了装卸效率和安全性;(4)提高了码头从业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各家码头单位系统地制订了安全生产制度及应急预案,从思想上和实际行动中都提高了安全责任意识,更加重视码头安全生产工作。

3.3 建立并完善恶劣天气下的应急机制

在雾天,实行“雾前预警、雾中驻守、雾散疏导”和遇有大风恶劣天气的“提前宣传,控制出港”的工作机制;在防台防洪工作中,严格执行上级部门防台工作的具体部署,通过强化预警、指导避风避雨、有效疏导等措施确保船舶安全,在各个环节上控制事故的发生。进一步突出信息服务和交通组织的作用,完善恶劣天气下应急工作机制。

3.4 加大现场检查力度,提升巡查水平

3.4.1 着力提高巡航工作质量

根据重点航段、重点时段和季节性特点,建立“重点水域驻守、船流高峰期上岗”的巡航工作新机制。加强夜间、能见度不良、大风恶劣天气时的巡航力度;通过现场巡查、视频监控等手段24小时掌握辖区动态,对高峰时期的船舶流量进行有效调控;最后还需要掌握辖区水域内船舶的夜宿、扎堆等行为的活动规律。

3.4.2 整合执法资源,开展联动执法

与临界单位开展跨区域联动巡航执法,充分整合执法资源,尤其是交界处的“三不管”地带应加大巡航力度,消除管理上的盲区;与渔政部门签订联动执法协议,解决渔船碍航问题,保证辖区的通航安全;加强与码头所在地基层政府部门及安监部门的联系,对码头违规行为如私自安装设施设备、对码头前沿随意疏浚等应及时进行处罚,共同维护码头良好的经营秩序。

3.5 重视事故分析,做好预防工作

为确保水上重大安全隐患能被及时发现和得到有效治理,降低事故发生几率,海事部门应建立辖区重大险情和事故个案分析工作机制,从个案中吸取教训,从多案中发现规律,然后采取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引导、处罚与综合治理相结合的监管措施,以期达到消灭隐患、预防事故的目的。

3.6 提高船员准入门槛,重视船员培训工作

如何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思考 篇10

一、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

(一) 农村经济状况滞后

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经济基础差, 经济总量小, 产业结构亟待优化, 这直接导致了农村金融缺乏足够的发展空间。同城市相比, 农村工业化程度明显较低, 企经营规模较小, 没有形成规模经营, 经济效益低下, 缺乏长久发展动力;另外作为农村经济基础的农业也存在各种问题, 成为薄弱环节, 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总之农村经济滞后状况, 使得农村金融缺乏必要的发展根基, 无法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农村金融机构在向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时候, 往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承担较大风险, 容易形成大量不良资产, 严重影响农村金融的良性发展。

(二) 信用环境较差

信用环境通常包括信用法律环境和信用道德环境, 从这两方面来说, 农村的信用环境都呈现较差的局面。虽然近些年来, 金融部门在农村开展了一系列农村信用村、信用企业、信用户的活动, 对农户、个体工商户进行了信用等级评定, 推动了农村信用环境的改善。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从信用法律环境来说, 农村金融活动开展过程中, 往往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 损害债权人的合法利益。从信用道德环境来说, 农村金融交易主体缺乏信用观念, 时常会发生债权人逃脱债务的情况, 挫伤金融机构开展支农贷款业务的积极性。

(三) 金融服务不完善

农村金融服务功能缺乏, 服务能力较差, 金融服务产品数量少, 品种单一, 传统的存活业务占据主导地位, 缺乏足够的外汇业务和中间服务。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 金融机构网点较少, 没有固定的证券交易网点, 保险机构不健全, 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这些机构在农村属于空白领域。总而言之, 虽然农村可以从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所这些组织机构获取金融服务, 但是大部分农村地区缺乏必要的资金服务金融组织, 更缺乏金融创新和金融电子化产品服务, 无法享受便利的金融服务。

(四) 金融监管力度不足

农村金融监管没有深入开展, 力度不足, 具体表现在:首先农村金融监控理念滞后, 仍然认为设立机构、审批业务和进行合规性检查等, 就等于进行了金融监管, 对现代化的金融监管理念缺乏足够认识, 沿用传统的监管理念。其次金融监管体制不健全, 一直以来, 金融监管在组织方式、运作机制以及对当事人的约束方面存在着很多不合理、不规范的问题, 金融监管缺乏必要的法律保护和制度约束, 往往出现监管零散化、临时性的特点。以上两方面共同导致了对农村金融机构日常经营活动的监管力度不够, 导致民间金融借贷出现良莠不齐、矛盾丛生的问题, 增加农村金融风险, 阻碍农村金融市场的良性运作。

二、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措施

(一) 转变发展观念, 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金融生态要获得良性的平衡和发展, 必须建立在健康的产业基础之上。所以首先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推动农业的发展:第一改变传统农业发展观念, 开展新型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 积极开展绿色农业, 引入市场机制, 实现农业与食品企业的合作发展, 增加农业产品的附加值, 发展具有高产值、高效益的商品化、社会化的现代农业;第二要增加农业的资金投入, 大力兴建农业基础设施, 改造农田水利等;第三要着力开发农业技术, 以先进的手段对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经营模式进行改造, 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其次要积极推进农村的产业结构调账, 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 鼓励、支持、引导乡镇企业的发展, 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二) 改善金融信用环境

要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的信用环境, 需要建立完善的农村信用体系, 保证金融法律信用和金融道德信用的构建。而信用体系的建立需要多方配合, 从信用建设、诚信惩戒等多个方面来进行。首先以政府为主导, 将信用信息库机建立起来, 并搭建起农村金融机构相互协作和信息共享的平台, 从而有效使银行诚信成本降低。比如广泛开展“信用村、信用户、信用乡镇”的评比活动, 使农民的信用意识在无形中得意增强。另外要通过激励政策来改善我国农村的金融生态环境, 根据信用等级来确定贷款利率的高低等, 以便使得信用发挥杠杠调控的作用, 使社会形成诚信为重的社会风气。其次采取各种形式来解决农户担保难的问题, 可采取政府担保、行业协会担保、龙头企业担保、农户联保等方式, 这样同时也能够使银行放贷风险有效降低。具体来说, 可以建立大联保组织, 其中主体是农村个体工商户、种植养殖大户和私营企业主, 实行自愿合作、多户联保、风险共同承担的原则;也可以建立专业化的担保机构, 依托民间担保基金, 采取政府引导、多方出资的方式来建立;或者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进行保障等。

(三) 发展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大力推进农村信用改革, 进一步完善农业金融机构的职能, 积极推进银行金融网点深入延伸到农村地区, 在农村建立各种小额信贷银行、私人银行等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机构, 推进农村各类金融机构的建立, 推进金融体系的完善, 实现合法化和规范化经营。另外还要建立起各种保险制度, 担保机制、保险机构, 为农村信贷提供各项配套服务, 保证金融服务能够顺利良性开展, 防范和化解各类金融风险;并积极推进金融主体的多元化, 引入市场机制, 共同参与市场竞争。

(四) 优化农村金融法律环境

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法律制度是保证的金融生态环境均衡发展的制度性举措,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能够极大的提高金融生态的稳定性和市场适应性。首先要逐步完善金融法律法规, 推进金融机构市场进入和退出制度的建立;规范金融机构服务业务, 建立并完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 提高金融监管效率;推进多元化金融主体的市场化参与, 提高竞争效率。其次要提升法制意识, 促进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进行大力宣传和教育, 开展多种信用评比活动, 增强农民的信用意识;多方配合, 实现银行机构、监管部门和执法部门的协调行动, 提升执法意识, 规范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秩序;建立农村信用档案, 对农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积极推进信用中介组织结构的建立, 组建具有较强实力、信用等级较高的担保机构、抵押机构。全方位的完善和发展农村金融生态的法律环境。

三、总结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关系到农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进而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因此非常有必要针对目前其存在的问题, 采取有效措施, 进行完善。本文从几个角度提出了一些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措施, 以供参考。相信通过学者们的深入研究,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必然得到很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张静, 曹凝蓉, 方爱国.金融生态建设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

[2]左新亚.切实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不断提升湖北经济金融竞争力[J].武汉金融, 2006 (06) .

[3]姚正旺.关于构建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思考[J].武汉金融, 2007 (09) .

上一篇:语文教育要走向真实下一篇:基础性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