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带头人

2024-11-06

专业带头人(共12篇)

专业带头人 篇1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作为专业建设团队中的关键人物, 专业带头人是凝练专业特色、营造专业优势、保证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 明确专业带头人在专业建设中应承担的角色对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人才市场需求的跟踪者

对人才市场需求的调研是专业建设的前提。从一定程度上说, 职业教育的专业来源于社会职业。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等外部因素的变化, 社会职业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不断发生改变, 进而对专业方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影响专业建设的诸多因素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才市场需求将决定专业发展的方向。

作为专业发展的引路人, 专业带头人要密切关注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变化, 把握人才市场的脉搏和趋向。组织专业建设团队, 通过走访企业、召开专业建设座谈会、参加人才招聘会、收集网络人才市场信息等形式, 对社会所需人才状况进行调研和预测, 了解企业用人情况和意向, 准确掌握行业发展方向和人才市场变化。

在调研过程中, 一是要注意对行业内不同企业相同岗位的研究, 分析差异性, 汇聚共同点, 遴选适合高职毕业生工作的重点岗位;二是要明确重点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 分析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三是要注意重点岗位间的相互关系, 以及各岗位的职业发展通道, 将单一岗位扩展至岗位群;四是要将同一岗位的要求与一年或几年前进行比较, 分析岗位要求的变化, 并努力在变化中找出岗位可能发展的方向及可能影响专业建设的因素。最后, 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提出初步的改进意见, 为学院专业方向调整提供有力依据。

二、合作企业的发掘者

校企合作是专业建设的途径。与企业深层次、多方位合作, 能够使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更符合企业要求。同时依托企业优势, 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真正做到专业有特色、学生有特长, 使企业更愿意接收学生实习或就业, 进而促使专业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作为专业建设的负责人, 专业带头人始终承担着不断拓展新的合作企业、与企业建立密切联系的重任。从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到学生实习就业, 人才培养的全程都需要与行业、企业合作。校企合作不能仅依靠学院相关部门或主管领导开展, 而需要全员参与, 更需要专业带头人的充分发掘。

在发掘合作企业的过程中, 难点在于如何与从未接触过的企业产生合作“共鸣”。首先, 需要遴选区域内有代表性的、能够批量接收学生实习的规模企业。初步了解其业务范围和人员缺口, 分析其最有可能的合作领域, 做到知己知彼;其次, 依托社会调研、毕业生回访等活动与企业接触, 以购买设备、产品代工等最易让企业接受的项目为突破口, 建立学院与企业合作的纽带;再次, 以教师赴企业参与实践生产或开展技术服务为契机, 积极与企业沟通, 在不断“共事”中巩固关系;最后, 逐步开展认知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合作, 直至“订单”培养或更深层次的合作。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者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专业建设的重心。以知识逻辑为引导的传统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以素质为本位、以技能为特长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成为专业建设的重心。科学的培养模式将决定着毕业生的就业和发展, 决定着专业发展的道路和前景。

作为最熟悉专业的教育者, 专业带头人是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重要建议者。设计培养方案时, 要组织由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坚持社会需求与质量保证、适度超前与量力而行、整体稳定与局部微调有机统一的原则, 结合专业定位、专业特点、师资力量、实训条件等因素, 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首先, 要深入分析专业培养目标与就业岗位, 结合专业现状与合作企业功能, 分析需要校企联合开展的教学环节和教学组织形式, 探索培养目标与岗位要求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法, 做好顶层设计的初步方案, 为学院整体建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其次, 遵循人才成长规律, 协助学院制定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组织教师开发与之配套的课程、教材, 设计相应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 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而不是这些要素的简单组合;最后, 新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制定后, 要与原有的培养模式进行比较, 找出改革的重点、难点, 并有效组织实施。

四、课程体系构建的组织者

课程体系构建是专业建设的支撑, 是人才培养总体设计的具体体现, 在专业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关系到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系到专业特色的形成, 影响着专业的生存与发展。

作为培养模式设计的主要参与人, 专业带头人自然成为课程体系构建的组织者与协调者。在构建课程体系时, 要遵循“适应社会需求、适应学生特点”的规律, 结合人才培养定位, 深入剖析岗位职业能力要求, 凝练出2~3项企业急需的、能作为学生进入社会依仗的专业技能作为核心。围绕着核心技能的培养与练就, 对本专业相关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合理取舍, 构建重点鲜明的课程体系。

首先, 专业带头人要依据调研结果, 组织教师对岗位工作任务进行分解, 归纳出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 编制工作任务分解表;其次, 召开专业建设会议, 对工作任务分解表进行评价。按照必须掌握、应该掌握、最好掌握的顺序对岗位技能进行分层, 提炼核心技能;再次, 组织专业教师遵循认知规律设置课程。使课程间既相互独立, 又互相支撑, 形成以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分层次、渐渗透、递进式的课程链。明确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课程标准;最后, 再次组织企业、行业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进行论证, 并使之不断完善。

五、课程建设的策划者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落脚点, 行业发展对专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课程的变化上。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的建设与改革,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以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融“教、学、做”一体化为特征的行动体系课程, 正是课程开发的重点和难点, 也是高职教育与社会职业培训、中职教育的区别所在。

课程建设是一项面广量大的工作, 必须全员参与, 群策群力。在课程建设中, 专业带头人不仅应做好方向确定、路线选择等宏观方面的工作, 而且必须参与具体建设工作。与任课教师共同研究确定课程教学的主要关节点, 尤其是重点课程、核心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材选定等。首先, 合理设定课程建设目标, 明确方向, 为逐步形成有特色的精品课程奠定基础, 通过特色课程的累积形成特色专业, 培养特色人才;其次, 科学、慎重制定教学大纲, 明确教学目标、要求, 设定教学重点、难点, 规范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 使教学大纲体现培养目标要求;再次, 组织教师建设配套的教材、课件、案例库等教学资源;最后, 从常用性 (工作中用到的知识、技能、素质) 和关键性 (产生高绩效工作的知识、技能、素质) 两个方面设计课程各阶段效果检验方法, 保证课程目标的顺利实现。

六、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督导者

教学团队是专业建设的基础, 是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团队建设, 能够增强教师教学能力、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进而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提高专业核心竞争力。

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系统工程。学院为队伍建设创造条件后, 专业带头人应在学院宏观政策的指导下, 围绕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影响队伍建设的关键因素具体落实。第一, 以教研活动为载体, 引导教师探究教改。使每次活动解决1~2个问题, 保证活动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使活动成为解决教学过程中实际问题的主阵地;第二, 有计划地进行听课, 了解教师的授课特点及不足, 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第三, 充分发挥教研室内骨干教师的作用, 安排每人帮带1~2名青年教师, 在课建、教改、科研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 以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第四, 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学位、企业实践或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改善教学团队的双师素质结构。

七、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建议者

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保障。建设高质量生产型实习实训基地是推进专业建设、彰显办学特色的重要举措。只有以高质量实习基地为依托, 才能使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贴近生产经营工作的实际, 使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内容随岗位要求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实现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学习与工作的结合, 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专业带头人熟知专业教学要求和企业生产流程, 是专业实习实训场所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与建议者。在基地建设过程中, 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专业核心课程特点和能力要求, 邀请行业专家充分论证。通过装配生产设备、营造生产环境、引入企业文化等措施, 使实训基地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工作环境相一致, 为专业理论与岗位实践的结合搭建平台, 为专业建设提供保障。

在设备配置方面, 应在资金允许的条件下, 按照“贴近生产、适度前瞻”的原则, 购置企业生产设备或能够模拟实际操作的设备, 使实践教学与实际生产相融合;在场地规划方面, 参照企业真实生产环境设计实训基地, 在真实环境中完成生产与实训任务, 使学生的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环境布置方面, 引入企业文化, 宣传企业标识标语,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 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总之, 从专业建设的角度来看, 专业带头人不仅仅是优秀的专业教师, 更是专业的设计师。专业带头人在专业领域内不一定要有很高的声望, 但对职业教育的内涵要有透彻的理解, 对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要有准确的把握, 对专业领域的前沿要有切身的体验, 是专业建设专家, 要站在学校的角度对整个专业的发展进行定位与规划。

摘要:高职院校的专业带头人在专业建设中起到关键作用。明确了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在专业建设中应承担的角色, 并深入分析了在相应工作的工作重点与基本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专业建设

参考文献

[1]耿秀荣.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带头人的角色定位与培养[J].高教论坛, 2011, (4) :20-21.

[2]赵福水.基于可持续职业发展的高职专业建设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 2011, (1) :78-79.

[3]詹先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内涵及其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2) :37-42.

专业带头人 篇2

为积极推进专业建设,提升专业办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区域的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适合市场需要的人才,加大我校教师培养工作力度迫在眉睫。学校经研究决定,通过着力培养专业名师及专业带头人队伍,切实加强我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特制订本方案:

一、培养背景

1、市、校级名师或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是促进我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我校专业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近几年来,我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创国家级示范校的需要,承担的教育科研任务越来越重,迫切需要加快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从而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市、校级名师或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是加快我校重点专业建设,提升我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的需要。目前,对我校重点专业教师队伍总体来说,年轻教师多,虽然学历较高,但教学经验不够丰富,教学水平亟待提高。在重点专业培养一批能起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的名师或专业带头人,是我校目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指导思想

在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创新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建立和完善学校师资培养机制,建立人才梯队,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学校战略后备人才队伍,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资本支持。以建设“高技能、高学历、高品质”的“三高型”教师队伍为目标,以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支适应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数量充足、梯队合理、素质优良、“双师”素质高、开拓创新的教师队伍。

三、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按照个人申报,学部推荐,学校考核审批的原则,从2017年9月开始,在各专业确定1-2名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力争通过2—3年培训,他们的综合素质达到市、校级名师,校级专业带头人培养标准。

(二)培养任务

1、通过培养培训,使培养对象具备较高思想政治觉悟,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立足职业教育,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奉献精神强。

2、提高培养对象的学历层次,并使其获得相应的职称和专业技术证书。要求所有培养对象通过学历培训,获得同类专业本科文凭,鼓励已获得本科学历的培养对象攻读研究生学位;所有培养对象在培训期内必须获得中级职称,必须获得所教专业中级以上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3、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技能操作能力。要求培养对象较系统掌握任教专业理论知识体系,熟悉任教专业技能操作,对任教专业主干课程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技能体系有较强的把握能力;准确把握任教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主干课程的课程目标以及在职业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校本教材开发等方面起到规划和把关作用;由学校统一组织,有计划分安排培养对象下到专业对口企业进行顶岗实践。

4、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和教研教改水平。要求培养对象从事本专业教学三年以上,能胜任本专业2门以上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和实习实训指导,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指导效果好;在专业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及学习态度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提高;并根据专业特点,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在课外能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所教学生在校内外专业技能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开展教学研究,要求校级专业带头人主持或参与1-2项校级以上教研教改课题,鼓励公开发表教研教改论文。

5、具有一定的应用技术研究推广能力和市场把握能力。培养对象要能不断吸取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掌握本专业最新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由学校组织外出参加专业培训,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技能水平;要求培养对象有较强的市场就业、职业岗位用人标准的调研、分析能力,每年要开展市场调研1次,并根据就业市场和职业岗位要求的变化,适时调整专业教学内容。

6、能够发挥指导和示范作用。要求培养对象能对本专业教师进行示范和指导,每学年为校内外本专业教师开展专业教学、教研教改、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本专业最新

成果专题辅导报告、讲座2次以上;每学年为校内外本专业教师上示范课、观摩课2-3次,实现资源共享。

四、培养措施

(一)加强领导

1、成立培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2、成立培养工作班子。工作班子名单如下: 组长: 成员:

(二)具体措施

1、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培养过程的监督与评估。对照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的具体目标要求,由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对工作班子的工作实绩分、分阶段逐项检查与评估,切实加强对各专业校级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工作的督促、考核。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加大行政管理力度。

2、加强密切协作,推动培养工程顺利实施。校级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处室通力合作,围绕培养目标,共同协助教研教改课题研究,应用技术研究推广,市场调研情况的分析,确保集体项目如期完成。

3、强化队伍管理。学校将对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进行严格的管理,培养对象要制定个人受训计划,签定目标责任书。

4、开展帮教活动。加强校外校内帮教活动,利用各专业相关行业的资源,以课堂为载体,切实提高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的专业水平。培养对象还应主动从教学、技能、科研等方面帮助和培养青年教师。

5、建立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基金。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的同时,多方筹措经费,将建立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基金,用于学科建设、教师培训、改善各专业组所工作条件等方面的需要,为名师或专业带头人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

6、改进对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绩效的考核。工作班子要认真总结以往教师业务考评当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人为本,研究和完善考核的指标体系,定期公布考核结果,彰显爱岗敬业精神,改进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绩效发放办法,兼顾公平和效率,明确导向,鼓励先进。

7、校内创设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营造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工作班子要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善于发现人才,有计划地加以培养。创造条件让想学、肯学、会学的教师多一些学习机会,让想干、肯干、能干的人多一些实践的机会,为他们搭建成长的平台,让优秀的教师脱颖而出。

8、强化学习,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培养对象的理论水平。对名师或专业带头人的培养着重从学习,尤其是教育、教学理念,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入手,及时把握教育发展的时代脉搏,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的宣传,从而增强教师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建立奖励机制。对按期达到名师、专业带头人标准的实行奖励:一是适当提高经济待遇;二是在评优评先、晋级等方面优先考虑。

专业带头人 篇3

我认为学科带头人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丰厚的教育经验与专业基础

1.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的组织者与合作者,成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所以我们首先要放下高高在上的位置,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2.教学方式的革新

教育教学是师生共同在课堂上完成的双边互动活动,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要跟在时代的前列,现在的教育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所以我们的教学方式就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为主,追求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

3.敏锐的洞察力

好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所以,我们不能以同一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发展。

4.热爱每位学生面向合体

好的教师要有一颗责任心,以身示范做学生的榜样,这就要求我们尊重每一个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内心去感化学生,使其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人。

二、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与能力

“学科带头人”是数学工作中的“排头兵”,是引领教师发展的榜样,所以我认为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与能力。

1.对自己学科的业务知识要熟记于心

这点我认为从教育教学方面来说要有深度挖掘教材的能力,能够灵活地驾驭自己的课堂,把握住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对课堂教学过程把握有度,充分利用课堂让学生在一节课中,真正得到发展,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有的放矢。

2.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的教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只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乐于学习,这样的教学才能顺利开展,学生才会在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真谛。

3.注重对学法的指导

好的教师不是传授知识的结果,一是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是知道结果;二是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有学习的能力,这样才是教育的目的,所以这也是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之一。

总之,一位优秀的教师,在教育教学的探索中,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这样才能为祖国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才会在教育教学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三山寄宿

制学校)

数控加工专业带头人的培养 篇4

1.1 课题立项的重要性和必要

1.1.1 培养专业带头人是示范校建设对师资队伍的要求

2012年, 我校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二批立项建设单位, 数控加工专业作为本次立项的五个重点建设专业之一, 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 该专业青年教师居多, 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专业建设水平与新的要求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 为了尽快地改变师资队伍的现状、完成示范校建设的任务要求, 培养一批专业带头人并且发挥他们的带头与示范作用, 成为数控加工专业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

1.1.2 培养专业带头人是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培养数控加工专业带头人, 可以让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教师尽快地成长起来, 承担起数控加工专业中重要的、关键的、核心的教育教学与科研工作, 尽可能地发挥出他们在专业建设中的个体作用;另一方面, 可以突出专业带头人在教育教学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带动本专业的所有专业教师共同进步与提高, 努力打造一个专业强、技术硬的师资队伍, 有效地推进数控加工专业全面建设与发展的步伐。

1.2 主要理论依据、研究思路及目标

1.2.1 理论依据

《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 (教职成[2010]9号) 文件中提出, 示范校建设共有七项重点任务, 其中第5条就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求“创新人事分配制度, 形成吸引人才、稳定队伍的激励机制。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落实教师在职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 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校长培养, 提高队伍整体水平”。

《徐州市高级技工学校专业带头人选拔与聘用制度》中明确要求, 逐步培养一批专业素质过硬、业务水平较高、教科研成果突出的校级拔尖人才, 带动学校各专业建设, 努力打造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和优秀的教学团队, 建设一批在省内外具有较高声誉和较大影响的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 为打造一流的国家中职示范校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徐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数控加工专业建设方案》中指出, 学校数控专业是本世纪初才发展起来的新专业, 专业课和技能课教师都比较年轻, 缺乏企业工作实践经验。因此, 数控加工专业师资队伍急需优化提高, 要把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当做头等大事来抓。

《徐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数控加工专业建设任务书》中明确了专业带头人的培养预期目标:两年内培养2~4名专业带头人, 提升数控加工专业的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建设水平。

1.2.2 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本课题依据数控加工专业建设任务书的要求, 以数控加工专业现有教师为研究对象, 对照徐州市高级技工学校专业带头人选拔与聘用制度, 仔细研究分析现有教师情况, 选拔数控加工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 结合培养对象实际情况制定培养计划, 通过出国培训、下企业实践、担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指导青年骨干教师、参与专业建设、主持科研课题等多种途径的培养, 使其达到省级数控加工专业带头人标准。

1.2.3 课题研究的目标

以国家示范校建设为契机, 按照数控加工专业建设方案及建设任务书要求, 两年内, 培养省级专业带头人3人。通过学习促进、培训提升、任务驱动、教研带动、示范引领, 全面提升培养对象的思想素质、专业素养、教育能力、科研能力和指导能力, 促使其达到专业带头人标准, 能够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教师培训等方面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1.3 对现有研究的基本评价及分析

1.3.1 有利条件

(1) 示范校建设为课题的开展提供了契机

数控加工专业作为示范校建设重点建设专业, 在示范校建设之初, 数控加工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工作就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专业带头人的培养”课题批准立项。

(2) 数控加工专业教师团队素质较高

数控加工专业拥有一支年富力强、爱岗敬业的专业教师团队, 共有专业教师27人、其中, 本科及以上学历22名, 高级职称9名, 高级技师7名, 教师团队的人员构成及基本素质为培养对象的选拔与培养提供了基础。

(3) 各级技能大赛的有效平台

学校每年举办一次的技能节, 是师生同台竞技的演练场, 更为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提供了大舞台;一年一度的省市级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以及全国数控专业技能大赛, 为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提供了一个更为宽阔的平台, 让他们有机会与全市、全省甚至全国的同行们在一起寻找差距、不断提高。

(4) 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学校自2009年实施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以来, 贯彻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思路, 不断地为专业教师与企业的交流提供机会, 给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

1.3.2 利因素

(1) 专业带头人承担着繁重的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 在时间分配上留给企业实践就不是很多, 参与企业的技术合作能力距企业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2) 专业带头人的实践创新能力较薄弱, 对专业的带头人的培养机制探索还停留在浅层次。应继续探索并逐步建立“选拔、培养、激励、考核”的长效机制, 真正发挥专业带头人的引领、示范作用

2 研究过程

2.1 研究经过

按照数控加工专业建设方案及建设任务书要求, 课题组结合培养对象实际情况制定了明确而合理的培养计划, 按照计划逐步落实培养措施, 具体做法如下:

2.1.1 学习促进

抓好学习制度的落实, 一是利用每周例会的时间, 重点学习政策法规、职业道德, 增强专业带头人遵纪守法意识、道德水平和敬业精神;二是在学期末开展学习评比, 根据评比结果查找问题并整改提高。

2.1.2 培训提升

选送2名专业带头人到美国培训考察学习, 进一步了解国际相关专业建设和教学科研发展情况, 学习借鉴国外同类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 并及时进行了培训总结与汇报;安排1人参加国内培训, 获得培训合格证书, 提交1份培训总结材料;安排1人参加省内培训并作了培训专题汇报;利用假期, 安排6名专业带头人赴企业顶岗实践1个月, 完成顶岗实践总结6篇, 提升了专业带头人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

2.1.3 任务驱动

培养过程中, 督促专业带头人积极参与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编写实施性教学计划6份, 制定数控加工专业课程标准4门, 主持完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 大大提升了专业带头人的专业建设水平。

2.1.4 示范引领

采取签订师徒协议的方式, 每个专业带头人指导1~2名骨干教师。通过跟踪培养, 被指导的教师业务水平显著提高, 其中9名教师成为数控加工专业骨干教师。同时, 专业带头人每学期为校内本专业教师上示范观摩课, 为校内本专业教师开展专题讲座, 在专业团队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1.5 教研带动

培养过程中, 每位专业带头人都担任了2门数控加工专业核心课程或实训课程的教学工作。他们还积极进行一体化教学研究并撰写论文, 主持或参与校级以上的教研教改课题, 教研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2.2 方法

(1) 文献研究法:收集与专业带头人培养相关的文献资料, 通过对专业带头人培养相关文献的研究, 为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支撑;

(2) 调查研究法:广泛开展与数控加工专业带头人培养相关的调查, 充分了解数控加工专业带头人的现状, 掌握培养对象的相关信息, 为课题的实施奠定基础;

(3) 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成员分工负责, 将数控加工专业带头人培养措施付诸行动, 确保课题如期完成;

(4) 案例研究法:对特定培养对象的培养实践进行分析与总结。

2.3 步骤

2.3.1 准备阶段

确定课题组成员、明确成员职责分工, 认真学习教职成[2010]9号文件内容, 进一步提高对本课题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同时, 积极参加本系组织的示范校建设专题讲座, 充分认识课题研究的紧迫性、重要性。分析数控加工专业师资队伍整体情况进行摸底, 选拔培养对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搜索查询专业带头人建设成功案例, 学习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 根据示范校建设数控控加工专业建设目标的具体要求, 初步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开题论证研究方案。

2.3.2 实施阶段

本阶段是课题研究全面开展的阶段, 本阶段共分两步走:

第一步, 课题组制定培养方案和引进计划并报主管部门批准, 组织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积极准备申报材料。

第二步, 通过多种方式对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进行培养。

组织部分培养对象出国考察学习并提交学习总结;督促培养对象对本专业青年骨干教师进行跟踪指导并提交指导相关材料;利用暑假组织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赴企业顶岗实习;督促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教学改革以及专业建设等相关工作。

2.3.3 总结阶段

该阶段为总结阶段, 《数控加工专业带头人的定位与建设》课题组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 收集分析资料、整理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及做好结题工作。

3 结果分析

3.1 课题的研究成果

(1) 完成数控加工专业带头人培养任务。共培养数控加工专业校级专业带头人7人、市级专业带头人6人、省级专业带头人5人。其中, 2名专业带头人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 1人被评为校园双十佳教师, 2人获得市级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形成了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 骨干教师为支撑, “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优秀教学团队。

(2) 制定数控加工专业带头人培养方案。

(3) 初步探索了专业带头人培养的长效机制。

3.2 课题的评价意见

3.2.1 通过本课题研究, 提升了数控加工专业的建设水平

(1) 形成了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 骨干教师为支撑, “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优秀教学团队, 为示范校建设和数控专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2) 优化了数控加工专业的师资队伍结构, 提升了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3) 在专业带头人的带动下, 数控加工专业教师的课程开发、教学改革、专业建设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4) 通过专业带头人的示范指导, 数控加专业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教研能力得到加强。

(5) 通过国际培训学习, 专业带头人不仅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到教学工作中, 而且促进了其他专业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

3.2.2 通过本课题研究, 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1) 专业带头人参与企业的顶岗实习、生产实践, 发挥了专业特长,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2) 专业带头人积极参与企业技术人员及职工培训、技能鉴定工作, 为企业输送了大量的高技能人才。

(3) 专业带头人积极参与或主持专业建设工作, 与同行合作, 开展纵横向课题的研究工作,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服务。

3.2.3 通过本课题研究, 对其他地区和学校进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1) 通过课题研究, 我们初步探索了一种“选拔、培养, 激励、考核”的专业带头人培养长效机制, 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成效显著提高, 为其他地区和学校的专业带头人培养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模式与方法。

(2) 通过课题研究, 专业带头人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与交流的机会, 在吸收别人长处的同时, 把我们的特色和优势展现在兄弟院校面前, 提高了学校与数控加工专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对本区域的专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4 问题思考

4.1 存在问题

通过两年来的课题研究, 专业带头人的总体素质提高得很快, 在专业发展中的领先与示范作用已经初步彰显, 他们在专业发展中逐渐成为中坚力量。但是, 他们需要承担着繁重的教育教学, 在时间分配上留给科研工作、企业实践就不是很多, 他们的科研能力、参与企业的技术合作能力距企业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可见, 专业带头人在实践教学中就不一定能够始终站在专业及行业的领先地位, 他们的教科研成果也就不一定能转化成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这是专业带头人培养的一个突出问题, 也是我们应该时刻思考并努力解决的问题。

4.2 对策建议及应用推广

根据两年来的研究体会与感受, 课题组认为应继续加强专业带头人培训、充分发挥他们带头作用的同时, 更应该拓宽专业带头人的培养途径, 加强与其他单位专业应用技术研究和合作, 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项目研发、生产性实训, 加强专业带头人与企业、行业的对接, 不断更新知识体系与技术革新。同时, 多安排专业带头人多与外界接触, 与同行合作, 开展纵横向课题的立项和研究工作, 吸收别人的长处, 提高应用技术研究、推广及服务能力。

总之, 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要有计划、有跟踪、有推进、有总结, 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思路, 优化工作方法, 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完成专业带头人的培养任务, 形成高素质的专业带头人队伍。

摘要: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是中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意义重大。本文从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数控加工专业带头人的培养》课题结题报告的角度出发, 阐述了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与目标、研究过程与方法、主要研究成果等。

关键词:数控加工,师资队伍,专业带头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Z].教职成[2010]9号.

[2]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 (2010-2012年) [Z].教职成[2010]13号.

[3]林小兰.重视师资队伍培养,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J].工业与信息化教育, 2013 (5) .

[4]杨良辰.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带头人培养浅议[J].职业教育研究, 2004 (3) .

[5]刘红委.职业院校校企双带头人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 (1) .

[6]曽颖委.中职示范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探讨[J].中国建设教育, 2012 (4) .

[7]周霞中.关于专业带头人的选择与队伍建设规划及措施保障[J].职业教育研究, 2004 (3) .

专业带头人考核办法 篇5

为落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有计划、有组织地重点培养相关教学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充分发挥他们在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办学效益方面的作用,特制定《锦州师专专业带头人工作条例》。学校将根据本条例的具体内容,对任期内的专业学科带头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确定对其继续培养或撤销任职资格的必备条件。

1政治思想条件

热爱祖国,热爱党,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勇于改革创新,关注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关心集体,联系群众,甘于奉献,教书育人。

2业务学术水平(1、2项必须满足,3、4、5项满足两项即可)

2.1每学年教学工作量在100学时以上,两年内讲授专业理论课或专业实践课两门以上。

2.2教学与科研,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三项:

A.在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篇。

B.在非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两篇。

C.在省级(含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个人学术专著或主持编写高校通用教材一部。

D.作为项目主持人,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或科研成果奖三等以上。

E.获得校级以上优质课、教改创新课或优秀示范课及其类似荣誉称号一次。F.在省级统考中,所教课程人均总分在全省专科院校中名列前六名或师范专科学校中名列前三名。

2.3定期举行示范性课堂教学,每学期搞一次具有新鲜创意的教学公开课或观摩课,发挥样板作用。

2.4每学年至少做一次质量高、信息量大的全校性学术讲座。

2.5每学期必须听相同或相近专业教师课堂教学15学时以上,写好评语,做好反馈,及时沟通。

小康村里带头人 篇6

春暖花开的四月,记者慕名到叶县常村乡采访柳树王村党支部书记陈新志。因为在这之前,县里的领导曾多次提到过他,说他做的工作值得宣传一下;村里的村民也说他是一名能真心为群众办事的“好官”。

初见陈新志书记,很难让人一下子把山区“村官”的称呼套到他的身上,在记者的印象中,山区的村官大都是那种穿着随意、风尘仆仆、一脸风霜的人。而陈书记,一脸的儒雅之气,一身整洁得体的服装,举手投足之间透着绅士风度。看上去更像一位学者。

采访是在一个小餐馆里进行的,陈书记自始至终一直面带微笑,话语不紧不慢,逻辑性很强,说到每一件事,都是条理清晰,像是提前背讲演稿一样。也许,他的工作就是因这种细致、缜密的思路,而做得出色,做得稳固。

随着交谈的深入,陈书记的“特别”进一步在记者眼前明朗化,他是一位善于做思想工作的“文官”,是一位以身作则的“实干官”,难怪村里人说,柳树王村只有陈书记能领导,因为大家都服他。

陈书记本是一位出色的商人,十几年前,凭着自己的超前眼光,在乡里开设了第一家品牌服装专卖店,红火的生意让他有了不少积蓄。接着他又在村里建起了第一个养猪场,事业进一步做大,成了村民眼中的能人。2001年,村党支部换届选举,陈新志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也就是从这一年起,柳树王村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修路。“要想富,先修路”,这句口号妇孺皆知,可真正实施起来并不容易,当时村里唯一一条通往乡里的土路已承载了几代人出行的脚步。村民们对这条“干天路过一身土,雨天走过两腿泥”凹凸不平的土路早已怨声载道。可村里苦于没钱修路,村民也只能是抱怨一番而已。陈书记说,既然自己做了村里的“领路人”。就要让村民走上一条通向富裕的光明大道。于是他召开村民大会,讲修路的重要性、迫切性,讲修路的具体计划安排。在经费短缺情况下,陈书记亲自带领村民挖沙石、抬土方,甚至把自己一手经营起来的店面也交给别人去打理,通过全村群众共同努力,几个月下来,一条3公里长的沙石路修成了。自此,柳树王村的村民们称这条路为“公路”了。

建校。“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前提,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长期以来,国家对农村教育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可许多地方由于种种原因。孩子上学难仍是农村的主要问题。柳树王村原有的一所小学,是上个世纪70年代建造的土木结构的瓦房,早已成了危房,学生上课的课桌仍是泥土砌垒的案子。对此,陈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03年,他用半年时间,跑县里、去乡里,积极争取资金,寻找帮扶单位。功夫不负有心人,县水利局终被陈书记的精神打动,主动出资,帮助村里建起了一所全乡一流的小学。新建的学校占地四亩多,二层楼房,22间教室,围墙、花坛、操场、教学器材等一应俱全。村里人都说,陈书记的助学办学功劳,子子孙孙都会记住的。

架桥。原来在村里土路的尽头有一条环村的小河,河上没有桥,村民出村都要趟水过河,如果遇到下雨天就更加危险。曾发生过小孩子在雨天趟水过河溺水而亡的悲剧。陈书记在村民大会上又一次作出了让村民振奋的决定:架桥!有了上次修路的成功经验,群众积极性更高了,陈书记更是以身作则,早出晚归和村民们再次奋战在改变生活的一线工地上。三个月后,一座水泥结构的小桥联通了村里村外的“公路”。由此,村里人买来了摩托车,因为他们可以脚不沾土、腿不湿水地直驰村外了。

引水。安全饮水是人们身体健康的保障。柳树王村由于地质原因很难打井,且打浅井引出的水咸涩难咽。村民们长期都是靠饮用这种咸水生活的。2004年,陈书记再次为全村人带来了惊喜。他疏通各种关系,筹措资金、寻找专家、勘测地形、查验水质,筹资一万多元,为村民打了一口30多米深的水井,并建了水塔,架了管道。自此,全村10D0多口人终于饮上了甘甜的“自来水”。

有了好的带头人,村民们看到了发展的希望,他们在“好书记”的带领下各显其能,迅速致富,柳树王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专业带头人 篇7

关键词:航海,专业带头人,素质,培养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高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类型, 它的任务是培养企业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它直接面向职业岗位和岗位群设置专业, 以专业为单元构建教学管理体系, 从科学的角度看, 应该建立以专业为单元的事业部管理模式, 这一基本单元的管理者就是专业带头人。作为具有办学特色的高职院校, 其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带头人, 必须是一个高素质, 能够团结一群, 带动一片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需要负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包括对市场的调研、人才市场需求预测) 、专业教育教学组织 (包括对教学内容的取舍和选择、师资队伍结构设计、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落实、校内外实践 (实训) 基地的建设等) 、专业学生管理 (包括专业思想巩固、专业学风建设、专业就业目标确定、专业就业市场开拓等) 。

航海类专业, 又称海上专业或水上专业, 一般指以海船高级船员为主要培养目标的专业。其专业带头人不能是单纯的学科型或学术型的专家, 而应该是专业对口的行家里手型的航海专家, 在行业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行业的各类组织和学术团体中占有重要地位, 与企业保持广泛的密切联系, 能够把握行业国际和国内发展趋势、水平和动向, 具备引领推进专业教学团队与时俱进地支撑专业建设改革创新的执行力, 具有特定的综合素质和航海职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一、专业带头人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

航海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和专业建设要求决定了其专业带头人应具有独特的综合素质。

1. 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

航海高职教育所培养的是航运业急需的应用型、技能型实用人才, 而不是理论研究型人才, 这就要求专业带头人必须具有较强的航海专业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业务能力。在航运领域, 具有较强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 具有过硬的专业背景, 是知名专家, 具有广泛的学术和社会影响, 能引导专业建设和发展, 能进行专业市场开拓, 能使航海类专业毕业生毕业前持有海船船员适任证, 达到较高的就业率。

2. 教学设计和组织管理能力。

航海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职业教育, 它要求毕业生必须具备能履行船上岗位职责和执行船上任务的实际操作能力。STCW78/95公约A部分“关于STCW公约附则的强制性标准”第A-I/6节“评估与培训”也明确提出, 所有的培训计划应包含必要的授课方法和手段、程序和教材;并对实施、监督、评价及支持培训教师作出其适任能力方面的要求。

因此, 航海类专业带头人不仅要在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指导下, 具体负责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 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及专业教学的组织实施工作, 还要严格执行国际安全管理规则 (ISM Code) 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这要求专业带头人不仅懂得专业知识和理论, 而且要懂得教育教学规律, 熟悉我国履行STWC公约而制定的船员考试、评估和发证规则, 进行教学管理。

3. 组织与管理学生的能力。

航海院校的学生管理一般实行军事化管理模式或半军事化管理模式, 在着装、作息、训练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 学生与社会外界接触较少, 生活环境较为单一, 学习压力和训练强度较大。作为航海类专业带头人不但要负责学生专业思想巩固, 负责学生海洋国防意识教育, 负责学生上船就业观的指导和毕业教育, 负责安排学生上船实习、实践、实训等, 而且还要负责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师与实习单位的协调沟通工作。因此, 航海类专业带头人必须具有更强的组织管理学生的能力, 才能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引导毕业生投身于航海事业。

4. 市场预测和开拓能力。

一个优秀的专业带头人不仅局限于做一个造诣精湛的学术领域专家, 一个踏实工作的内部管家, 还应该是外部市场积极而有效的开拓者。高职教学必须以就业为导向, 以就业为导向就必须正确面对市场, 必须了解市场, 必须适应市场形势变化, 必须不断开拓新的市场;建设一支以航运企事业单位第一线专家和业务骨干为主体的兼职教师队伍;建立一定数量的就业、实践基地, 满足毕业生技能实训和就业市场发展需要的产学合作网络。即使是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 也需要在大量市场信息调研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因此, 市场开拓能力也是航海类专业带头人重要的素质和能力要求。

5. 专业教学团队内部的凝聚力和横向协调能力。

专业带头人要真正将专业建设好, 必须在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同时, 采用有效的工作方式, 以率先垂范的方法凝聚和调动本团队全体老师的力量, 形成合力, 推动团队素质的提高。既要加强校内横向协调, 主动争取人事、教学、学生、财务、设备、招生就业等部门以及系部的支持和协作, 也要加强航运企业、港口等社会各界的横向联系, 这就对专业带头人的领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和选拔

1. 培养与引进相结合。

专业带头人在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和对其能力素质的高要求, 决定了专业带头人的选择首先必须立足于培养, 要挑选航海类专业骨干教师通过专业深造、船上实践、行业协会挂职、工作上岗锻炼等途径, 使其提高水平, 达到作为专业带头人的要求。其次, 要放开视野, 解放思想, 着力从航运企事业单位引进船长、轮机长和海事机关部门业务精英, 通过培养训练使其尽快达到航海高职教育专业带头人的要求。

2.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专业带头人, 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激励机制。在用人方面要以专业教学团队为基础, 做好岗位分析, 制订任职条件和岗位职责, 按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专业骨干教师的梯队模式建立以岗位聘用为核心的用人机制。根据专业团队建设标准和岗位职责制订科学合理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级考核指标, 改革工作量分配制, 淡化工作量, 制定强化岗位职责考核的评分标准。在分配制度上可探索校—系—专业教学团队三级分配制度, 真正体现优质优酬、多劳多得, 责权利相统一。建立专业带头人淘汰机制, 形成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的工作机制, 加大和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充实到专业教学团队中来, 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带头人, 保证专业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3. 营造适宜的工作氛围和环境。

在高职院校, 专业带头人的工作十分繁重, 既不能只布置工作、压担子、提要求, 也不能设置许多目标和指标, 没完没了地考核和评价。学校要注意使用和管理好专业带头人, 也要保护和落实好专业带头人的积极性。要通过多种途径、创设多种条件, 营造多方氛围, 吸引教师主动要求、自觉竞争、提高达到成为专业带头人, 形成有序竞争、竞争提高、提高充实的氛围, 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我要干”为“我要干得更好”、“我要干得更好”为“我要带领大家一起干好”的工作氛围。

4. 依托企业资源提升专业带头人的创新能力。

航海职业院校必须以地方或区域航运企业单位为依托, 突出行业优势, 加强校企合作、产学合作提升专业带头人的职业技能水平、科研与管理的创新能力。

定期安排专业教师深入航运企业一线进行任职顶岗锻炼。开展行业或企业社会调查, 了解目前航海技术的工艺和设备水平现状和发展趋势, 以便在教学中即时补充反映航运生产实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方法。让专业教师带着课题, 到行业或企业去向经验丰富的高级船员和管理专家请教, 在他们的帮助下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并进行科研开发, 解决教学中的难点。有计划地组织教师承担航海新技术推广、航海设备研发等专业技术工作, 提高专业教学团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与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合作, 鼓励专业教学团队面向航运企业、面向航运生产, 在船舶节能减排、航行安全管理、设备更新与改造, 航海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直接参与技术开发、技术转化和技术改造, 使专业教师得到进一步锻炼和提高, 为教学团队整体素质的发挥和提高创造机会, 提升专业带头人的科研与管理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经1995年缔约国大会通过修正的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国际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2].吴兆麟.论航海教育的内涵、功能、地位和分类——兼论航海院校的内涵和职能.航海教育研究, 2009 (1)

[3].蒋祖星.论航海类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航海教育研究, 2009 (2)

专业带头人 篇8

关键词:专业带头人,业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一、引言

专业带头人评价对学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关系到学术的发展方向。科技人才评价是发现、选拔和合理使用科技人才的前提,科学的评价体系是科技人才评价的基础。专业带头人是一个学科的核心和领导者,肩负着学科发展的重任,客观、公正地评价专业带头人的绩效,对调动专业带头人的积极性以发挥其主导作用,从而引领和实现学科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专业带头人专业工作的特点,创建一套科学的专业带头人评价体系是保证评价客观、公正的重要前提。

二、文献回顾

专业带头人指在高校中特定专业教学与研究活动中承担组织协调任务的专业人员,专业带头人与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存在共同点,也存在差异。专业带头人相比学科带头人承担的职责更多些,除担负学科带头人承担的学科建设任务外,还负责组织教学工作。既往研究对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讨论较多,对专业带头人的研究就较少。宣勇、黄扬杰(2007)对学科带头人的能力构成进行了分析,认为学科带头人应具备学术研究能力、战略规划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创新变革能力。杨潮(1998)等认为学科带头人在国内外要有较高的知名度,要求具有战略眼光,把握学科方向,能带领整个学科群体,在教学上能培育出有竞争力的人才,科研上能攀登科技高峰;应具有献身精神、敬业精神,勇于接受挑战性课题,有较强的研究创新能力和潜力。汲培文认为学科带头人应是知识渊博,富于创造性思维和开拓意识,能把握学科发展方向,组织、团结和带动学科梯队为学科发展共同奋斗,在国际学术界享有一定声誉的杰出学者。沈传缘(2005)则从大学的角度提出了学科带头人应是帅才,能力构成包括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管理能力等。吴绍琪等认为学科带头人能力主要有专业水平、协调沟通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创能力、学习能力等。郭捷,翟翠霞(2001)探讨了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和选拔问题,他们认为学术带头人是学术界的自然领袖,不能依靠行政指令来委任。应在学术界同仁公平竞争中形成。

上述学者的研究分析了专业带头人应具备的能力和基本素质,对专业带头人的遴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专业带头人的能力和素质仅仅是实现其职责和任务的基础条件,因此有必要对专业带头人的业绩评价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三、专业带头人业绩实现路径

(一)专业带头人的职责。

林军等(2012)曾对学科带头人的职责和功能进行分析,认为学科带头人主要承担三个方面的角色,即学术研究的统领者、学科建设的组织者和协调者。专业带头人的职责和功能与学科带头人有相似之处,也可以将其概括为学术研究的统领者、专业建设的组织者与专业建设的协调者。

1. 学术研究的实施者与统领者。

专业带头人需要将本专业引领到空白领域、前沿领域以及热点领域,占领学术的制高点。所以专业带头人自身要有坚实的专业知识,较宽的专业知识面,创新性的学术研究能力,精深的学术造诣,有预见和判断能力,这样才有可能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总体趋势,正确认识专业竞争格局,从而制定合理的专业发展战略,引领专业发展。

2. 专业建设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大学专业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开放性、长期性和根本性的系统工作。工作任务涉及到学科方向的凝练与优化、学术队伍的整合、科研人才培养、学位点建设、研究生教育等诸多方面。专业带头人对专业建设活动承担“领导”职责,需要对涉及面众多的各项工作研究谋划、科学规划、精心组织。专业带头人要激发团队成员创新精神,对其工作进行宏观指导,使团队成员自觉地沿着预想的规划方向前进。

3. 专业建设的协调者。

专业建设具有系统性,需要整合学校内人财物等多种资源,获得多方面的配合和支持。这要求专业带头人一方面筹划内部人员配备、财力与物资的配用等,另一方面也需要外部相关单位沟通协调,如组织申报项目、争取外部资源支持等等。

(二)专业带头人的业绩。

专业带头人的业绩实现路径共有三个关键环节。其一为初始条件即各位学者提出的专业带头人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素质或者基本能力,这是专业带头人工作胜任力的基本特征。这些基本能力大体可以概括为若干方面,即学识、研究、协调和管理能力,学识即渊博的学科知识,表现为对学科动态前沿的把握,研究能力体现为对从事学科具有较强的科研水平以及相关学科研究的理解力;协调和管理能力表现为对组织内外具有较强的合作和沟通能力,对学科发展统筹规划能力。这些是专业带头人完成其业绩目标的基础性条件。其二为工作投入,主要体现为专业带头人在内部专业建设以及外部资源整合方面的努力。内部专业建设包括专业规划、人员调配、资金安排,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外部资源整合则为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了解专业发展动态,扩大团队影响力等。其三为产出环节。产出包括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教学方面主要体现为人才的培养,科研方面为专业带头人个人的学术贡献与团队集体的学术贡献,其中团队贡献更为重要。

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构建原则。

其一,指标体系要符合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评价指标体系要体现专业带头人业绩的内在特征,反映专业带头人业绩实现的客观规律,评价结果能对专业带头人的工作发挥指导作用。其二,指标体系设计要符合客观原则。客观原则指评价指标体系要客观准确反映专业带头人的工作业绩,对所有评价对象能按照统一尺度进行衡量测度,专业带头人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成果。

(二)评价纬度与指标选取。

基于前述分析,我们认为指标体系设计要反映专业带头人工作的若干环节,应该既要重视结果也要重视过程。专业带头人工作的过程体现为内部管理和外部资源的合作两个方面,而业绩则包括个人业绩和团队业绩两方面。基于这一思路本文设计了专业带头人的评价指标体系。

1. 内部成长。

反映专业带头人在内部管理方面的贡献,包括两个方面:一为团队的团队合作状况,二为成员技能的成长状况。具体指标包括合作成果、合作氛围、梯队成长等。

2. 成果产出。

专业带头人成果产出贡献包括两个方面,即本人的教学科研贡献与团队的教学科研贡献。当然团队的产出显然要比个人的贡献更重要,主要指标包括专利申请、论文发表、技术转移、学生满意度、学生声誉等方面。

3. 外部合作。

外部合作是专业建设的重要途径,研究团队的发展需要不断进行对外合作,与其他研究组织进行交流,从而不断激发团队创造力,才能保证团队始终处于前沿领域。专业团队需要不断与外部进行交流合作。外部合作也可以分为两部分,对外交流和合作成果。对外交流包括承办学术会议、举办学术讲座以及参加学术会议、被邀请进行学术讲座的情况。

五、研究结论

既往对专业带头人考核过多关注带头人个人的研究贡献,忽视对专业带头人对团队建设方面业绩的检查督促,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整体管理绩效的提升。本文基于上述认识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角度,强调对其管理过程的考核,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既往评价的缺陷,进一步明确了专业带头人的努力方向。但是本研究并没有经过实际案例的检验,其实际效果有待今后的考核实践验证。

参考文献

[1]宣勇,黄扬杰.学科带头人的能力与学科组织成长——基于国家重点学科的问卷调查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

[2]杨潮等.试论高校学科梯队建设的科学评估与管理[J].科研管理,1998

[3]汲培文.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定义与含义的界定[J].科学学研究,2000

[4]沈传缘.论高校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

[5]吴绍琪等.高校学科带头人能力因素研究及其反思[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

[6]郭捷,翟翠霞.学术带头人的基本素质及培养[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专业带头人 篇9

初到南通打工,具有中专学历的他,在国庆村一个试验柑橘园落下脚跟。由于种植柑橘和蔬菜收入与当初的期望有差距,不甘落后的傅干华从1989年开始,尝试种植葡萄,并自费购买了几十种葡萄种植专业书刊,终于在葡萄种植上尝到了甜头。当时的村领导对此也给予大力支持,在葡萄栽种已获得初步成功的基础上,调整了3.3公顷地块,用于开发小型葡萄园。其中,傅干华带头种植了1.5公顷,吸引了12家本地农户加盟种植葡萄,并成立了当地第一个“葡萄种植协会”,葡萄种植品种达到20多个,2004年该葡萄园成为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006年,傅干华申请成立了“南通邦傅葡萄园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这块葡萄园也迅速扩张到13.3公顷。平时傅干华积极向村民传授技术,遇到难题及时帮忙解决。他在住地专门挂了一块黑板,把葡萄种植期间的农时、施肥、施药的日程写在上面,使葡萄种植户一目了然。在他的带领下,国庆村的葡萄种植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钢架大棚和保护地栽培以及无公害生产技术的推广,大大提高了葡萄的品质。其中,仅傅干华在钢架大棚方面的投入就达30多万元,每667平方米(1亩)葡萄的纯收入也从5000多元增至1.2万~1.5万元。周边的种植户都称赞傅干华说,是他带领我们实现了种果致富,我们不能忘了他。村民们尝到甜头后纷纷要求扩种葡萄。在区、乡、村三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如今国庆村的葡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6.7公顷,成为港闸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大亮点。傅干华计划把葡萄的销售网延伸到南通市以外,并形成销售的合力。为此他专门申请了“康舒”牌葡萄商标,设计了精美的产品外包装,进一步提高了葡萄的品味,拓展了销售,也相应增加了葡萄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傅干华还带领当地葡萄种植户到浙江省和张家港等葡萄基地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引进葡萄新品种与无公害农药,使本地的葡萄种植更上一层楼。

近年来,傅干华种植的葡萄多次在港闸区葡萄鲜果评比中获奖,他成为农村新技术的实践者和推广者,扶持和引领当地群众共同走上富裕之路,取得了优异成绩。1993年傅干华被共青团南通市委评为“科技兴农带头人”,1999年11月光荣加人中国共产党,2006年荣获港闸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7年被港闸区表彰为“科技示范户”,2008年被南通市人民政府授予“南通市2006——2007年度劳动模范”光荣称号。他的先进事迹多次被江苏省《农家致富》、《南通日报》、《江海晚报》、南通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

专业带头人 篇10

做好合作社掌门人

2008年4月, 在其他农机户的推举下张海涛成立了淄博淄川海涛农机专业合作社, 担任了社长。合作社成立后, 他积极吸纳农机手、农机户入社, 并采取带机入社、带技术入社等方式吸纳成员, 不断发展壮大合作社。为了搞好管理, 他克服时间紧、学历低等困难, 系统地学习了合作社法、各类合作社管理规章制度和财务制度等知识, 多次主动参加省、市、区举办的合作社培训班, 并多次外出参观考察取经。在他的用心经营下, 目前海涛专业合作社成员已经达到24人, 固定资产160余万元, 拥有机械数量89台 (套) , 其中大型拖拉机28台, 免耕播种机14台, 联合收割机15台, 旋耕机36台, 标准化库房400多m2。2008年, 张海涛被评为淄博市10佳农机户, 2009年海涛专业合作社被确定为山东省农机规模化作业推进项目单位, 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机合作社。

张海涛虽然只有初中文化, 但他却是个有市场意识和经济头脑的人。1999年, 他认准农机化发展是方向, 向亲朋好友借款5万元, 买了1台30型拖拉机及相关农具, 为当地百姓开展整地、播种服务, 当年就取得了2万多元的收入, 从此他便一心投入到农机事业中。10年来, 他先后投入了80多万元, 对原有的农机具进行升级更新, 并配置了电焊机、角磨机、柴油机和氧气瓶等修理机械。农机作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使他不仅在周边乡镇、区县的农机作业服务上大显身手, 而且实现了跨区县和省市作业。2002年, 张海涛带领同村及周边村的10余名机手赴胶东参加麦收跨区作业, 在不到1个月时间内, 扣除油料费及管理费后, 纯收入达40多万元。自此以后, 张海涛年年牵头带领机手参加跨区作业, 规模逐年增大, 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由于张海涛带的跨区作业队作业质量好、讲信誉、价格公道, 深受用户好评, 胶东地区的荣城、乳山和平度等地的乡镇、村落主动与作业队结成对子, 达成了常年作业协定, 使张海涛不仅成为了一名致富带头人, 还成为了淄川区跨区作业品牌的代表人。

为了当好带头人, 张海涛除了带领社员开展常规农机作业外, 他更注重拓展作业市场, 搞好合作社管理, 提高社员经济效益。为此, 他深谋远虑, 积极开展与乡镇或村集体签订作业合同、开展一条龙作业的服务模式, 他先后代表合作社与商家镇、罗村镇以及周村、邹平部分临近的农业大镇签订了作业合同。由于合作社机械数量多、作业质量好、准时守信, 得到了用户的信任。合作社因为连片作业, 减少了损耗, 提高了效率, 而主动降低收费标准, 让用户得到了实惠。同时, 合作社签订作业协议或合同方式灵活, 采取了先作业, 后集中收费的方法, 缓解了用户的经济压力。海涛专业合作社的订单作业一炮打响, 每年不光淄川, 甚至其他区县的农业生产大镇都早早找到海涛专业合作社签订作业合同。合作社的成员也找到了“铁饭碗”, 他们只要按照分工, 保质保量干好活, 就能获得可观的收入, 至于联系业务, 收款结算等操心的事全部由张海涛负责。合作社设有专门的财务人员记账, 对于收入除了抽取少量提成用于合作社日常开支外, 全部按照作业量平均分配给社员和机手。所以机手、农机户加入合作社后, 都感到既省心, 又放心, 这进一步增加了合作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为合作社承接各类订单, 打好硬仗奠定了基础。2009年“三秋”, 海涛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业934 hm2, 其中耕播“一条龙”作业面积647 hm2。现在海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业服务范围除了“三夏”、“三秋”的耕、耙、播、收外, 还扩展到园林绿化耕整土地、植树造林挖掘树坑和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作业区域从淄川区延伸到整个淄博市, 甚至远到胶东地区的平度、乳山等地;作业时间向冬、春两季延长一两个月, 机械使用率大幅提高, 合作社单机平均年纯收入2.5万元左右。

走在农机化发展的潮头

张海涛除了带领社员积极开展农机作业服务外, 还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和农机部门开展政策落实、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工作, 特别是在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推广、玉米秸秆禁烧、玉米直播技术推广和农机购置补贴等工作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起到了榜样和带头的作用。

2002年, 淄川区农机局在全区范围内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由于这项新技术与传统种植模式有很大区别, 广大农民群众很难接受, 给推广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面对这个问题, 淄川区农机局决定抓突破口, 以点带面, 有重点地建立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园。经过慎重考虑, 淄川区农机局选择在商家镇前太村建立第一个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园, 张海涛承担了全部机械操作方面的工作, 并积极参与机械改进方面的工作。在整个过程中, 张海涛认真负责, 积极响应政策, 不计个人得失, 耐心为村民讲解保护性耕作的好处。为了起到示范作用, 张海涛首先在自己的地里播种, 然后在亲戚、朋友地里作业, 有时甚至免费为村民作业。从2002年至今, 张海涛一直积极参与淄川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 不但在本区作业, 而且在全市各个地方积极宣传示范保护性耕作技术。2006年9月, 应博山区农机局的邀请, 张海涛组织由2台机械组成保护性耕作跨区作业队到博山区石马镇桥西村作业39 hm2。2007年, 前往淄博高新区卫崮镇河南村作业44 hm2, 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推广作用。

在张海涛的示范带动下, 博山区、淄博高新区等地的保护性耕作逐步推广起来。7年来, 张海涛带领他的合作社实施保护性耕作作业面积2 000多hm2, 为淄博市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 多次受到市、区领导和农机局领导的会见和表扬。2008年“三秋”, 正值北京奥运会召开, 秸秆禁烧作为一项关系到国家形象的重大任务成为当时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淄川区地形复杂, 秸秆禁烧任务十分艰巨, 时间紧, 任务重。这时张海涛挺身而出, 率领合作社成员, 迅速组织起一支作业队伍, 担负了商家及周边乡镇、胶王路两侧等重点地段667 hm2的秸秆还田任务, 并与政府签下了军令状, 经过近20天昼夜不停地奋战, 圆满完成了任务, 为政府解了燃眉之急, 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

致富不忘众乡亲

张海涛致富不忘乡亲, 当乡亲们向他求教致富经验的时候, 他总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别人, 并且年年无偿帮助困难户耕地数百亩 (仅此一项每年减少收入1万多元) , 难能可贵的是他数年如一日, 始终没有丝毫倦怠。他不但乐于帮助人, 更主动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大家, 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在2008年海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仪式上, 张海涛信心十足地表示, 合作社将成为他今后事业的新起点, 他将带领合作社成员们努力创业, 继续扩大规模, 在农机事业上再创辉煌。

茶乡政富带头人 篇11

刘文新出生于革命老区信阳市平桥区肖王乡肖王村,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刘文新一家9口人挤在3间土坯房里,冬天,他与哥哥睡在一张泥巴床上,铺的是稻草,垫的是棉布床单。

1989年冬天,穷怕了的刘文新只身带着300元钱每天从肖王乡贩鸡蛋到35公里外的信阳市区卖,一枚蛋赚个5厘或1分钱。大冬天里,没有毛裤,没有袜子,早晨是1碗5角钱的热干面,中午是一块烧饼,夜晚回家青菜豆芽“打牙祭”。尽管脚磨出血,背流着汗,刘文新却从未退缩过,到第二年年终他赚了300元。

从卖鸡蛋到转行卖茶叶,是因为刘文新从中悟出了商道,学会了适应市场。当时,卖1枚鸡蛋顶多赚1分钱,卖50克茶叶却能赚2角钱,而且茶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喝茶的人非常的多,刘文新选择了卖茶叶。1992年,第一届中国信阳茶文化节建起了茶叶市场,20多平方米的门面店月租金500元,不少经营多年茶叶生意的商家都望而却步,刘文新却毫不犹豫地租下了一个店面,因为他从举办茶文化节中看出了经营茶叶的无限商机。当年,刘文新创建了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打造品牌做茶人

诚信为本,质量为先。走过的商海经历让他意识到,茶文化节像是钱塘江的“潮汐”,每年那波澜壮阔、汹涌澎湃的潮头能将入托起,也能将人吞没。深知质量是经商基础的刘文新十分重视茶叶的质量。

1995年,文新公司注册了“文新”牌商标。经过不断的发展和积累,1999年,“文新”茶叶作为河南省茶叶名优产品,被省政府命名为“重点保护产品”。“文新”牌茶叶一出名,在外地就出现假冒产品。为维护品牌形象,刘文新自费带着新闻记者北上沿路打假,跑了2000多公里,走访了130多个茶叶店,通过郑州、北京、天津等地质监部门收缴假冒包装袋12万只,维护了市场信誉。为提高茶叶包装品位,当别人用塑料薄膜包装时,刘文新就到广州加工彩印塑料袋包装;随后又用上了彩印金属盒、礼品盒包装。

在注重包装的同时,刘文新更注重信阳毛尖的内质。他组建了“文新毛尖茶厂”,投巨资购置了国内最先进的茶叶生产保鲜设备,建起了保鲜库。他还聘请全国著名的茶叶专家做公司的高级顾问,对茶的加工工艺进行改进,使“文新毛尖茶”的风味、质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2003年,刘文新的专卖店打出了“打造百年名店、争创百年品牌”的口号;同年,他的“文新毛尖茶”被评为河南省免检产品。2004年“文新”牌信阳毛尖被评为河南省著名商标和河南省名牌产品,成为全省十大名牌农产品之一,并通过了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刘文新依靠信阳这个根据地,通过加盟连锁启动河南直至全国文新茶市场。文新茶的加盟连锁计划基本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河南18个地级市加盟连锁建立文新茶叶专卖店,同时建立茶艺馆,严格按“五个统一”复制信阳的营销形象和营销网络;第二阶段,在全国各省会城市建立文新茶叶专卖店及茶叶代理商,最后发展成信阳模式的一店一馆制。同时,公司强有力的物流配送保障、广泛的媒体宣传支持为他的加盟连锁店经营优质的“文新”茶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目前“文新牌”信阳毛尖茶已有23个系列、100多个品种。

与“文新”茶叶比翼双飞的还有文新茶文化。2000年至今,刘文新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建起了3家服务一流的茶艺馆。茶艺馆的茶艺表演不仅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而且拓展了品牌茶的新形象。正因为如此,文新茶艺馆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全国百佳茶艺馆”。

壮大产业富茶农

从提篮小买卖到今天的规范经营,刘文新摒弃了传统的小农经营意识,实现了从茶贩到茶商的人生质的飞跃。刘文新常常动情地说:我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让信阳毛尖这个产业发展起来,让更多的茶农尽快富裕起来。这是刘文新骨子里对农民的真情实感,也是刘文新致富思源、回报社会的不懈追求。

由户到组,由组到村,由村到乡,直到乡外,文新公司的辐射力成为茶农致富奔小康的强大助推力。2003年,文新公司率先与3000多户茶农签订了茶叶生产农业产业化合同,要求茶农在生产加工茶叶过程中不使用化肥农药、合成色素和防腐剂,而公司保证收购价格高出当地平均价格的30%。这一措施为文新公司收购到品质优良的茶叶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闲不住”的致富带头人 篇12

改革开放初期,尚未成年的童小瑞就跟着村里的长辈做木材、竹笋等土特产生意。20世纪90年代初,紫溪乡率先规模化种植红芽芋,他凭着敏锐的市场眼光和以往收购、销售农副产品的经验,断定发展红芽芋产业一定可以走出一条具有紫溪乡特色的农业经济之路。

但是,创业的道路总是艰难的。1992年,他带着红芽芋前往上海寻找新的市场突破口。为了省钱,他晚上住几块钱一宿的小旅社,白天就带着红芽芋样品往一家家菜市场、蔬菜批发市场跑。“我自己都记不清吃了多少次闭门羹,碰过多少次壁。”谈到起家的艰辛,童小瑞摆摆手说了这句话。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当时上海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上海真如市场(现上海江桥市场),经过与对方的反复洽谈,市场最终同意童小瑞把紫溪乡红芽芋运到市场进行试销。

上一篇:听力设计下一篇:中西管理模式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