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专业教学带头人

2024-09-15

双专业教学带头人(共4篇)

双专业教学带头人 篇1

1 问题提出

1.1 课题立项的重要性和必要

1.1.1 培养专业带头人是示范校建设对师资队伍的要求

2012年, 我校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二批立项建设单位, 数控加工专业作为本次立项的五个重点建设专业之一, 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 该专业青年教师居多, 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专业建设水平与新的要求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 为了尽快地改变师资队伍的现状、完成示范校建设的任务要求, 培养一批专业带头人并且发挥他们的带头与示范作用, 成为数控加工专业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

1.1.2 培养专业带头人是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培养数控加工专业带头人, 可以让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教师尽快地成长起来, 承担起数控加工专业中重要的、关键的、核心的教育教学与科研工作, 尽可能地发挥出他们在专业建设中的个体作用;另一方面, 可以突出专业带头人在教育教学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带动本专业的所有专业教师共同进步与提高, 努力打造一个专业强、技术硬的师资队伍, 有效地推进数控加工专业全面建设与发展的步伐。

1.2 主要理论依据、研究思路及目标

1.2.1 理论依据

《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 (教职成[2010]9号) 文件中提出, 示范校建设共有七项重点任务, 其中第5条就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求“创新人事分配制度, 形成吸引人才、稳定队伍的激励机制。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落实教师在职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 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校长培养, 提高队伍整体水平”。

《徐州市高级技工学校专业带头人选拔与聘用制度》中明确要求, 逐步培养一批专业素质过硬、业务水平较高、教科研成果突出的校级拔尖人才, 带动学校各专业建设, 努力打造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和优秀的教学团队, 建设一批在省内外具有较高声誉和较大影响的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 为打造一流的国家中职示范校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徐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数控加工专业建设方案》中指出, 学校数控专业是本世纪初才发展起来的新专业, 专业课和技能课教师都比较年轻, 缺乏企业工作实践经验。因此, 数控加工专业师资队伍急需优化提高, 要把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当做头等大事来抓。

《徐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数控加工专业建设任务书》中明确了专业带头人的培养预期目标:两年内培养2~4名专业带头人, 提升数控加工专业的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建设水平。

1.2.2 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本课题依据数控加工专业建设任务书的要求, 以数控加工专业现有教师为研究对象, 对照徐州市高级技工学校专业带头人选拔与聘用制度, 仔细研究分析现有教师情况, 选拔数控加工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 结合培养对象实际情况制定培养计划, 通过出国培训、下企业实践、担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指导青年骨干教师、参与专业建设、主持科研课题等多种途径的培养, 使其达到省级数控加工专业带头人标准。

1.2.3 课题研究的目标

以国家示范校建设为契机, 按照数控加工专业建设方案及建设任务书要求, 两年内, 培养省级专业带头人3人。通过学习促进、培训提升、任务驱动、教研带动、示范引领, 全面提升培养对象的思想素质、专业素养、教育能力、科研能力和指导能力, 促使其达到专业带头人标准, 能够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教师培训等方面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1.3 对现有研究的基本评价及分析

1.3.1 有利条件

(1) 示范校建设为课题的开展提供了契机

数控加工专业作为示范校建设重点建设专业, 在示范校建设之初, 数控加工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工作就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专业带头人的培养”课题批准立项。

(2) 数控加工专业教师团队素质较高

数控加工专业拥有一支年富力强、爱岗敬业的专业教师团队, 共有专业教师27人、其中, 本科及以上学历22名, 高级职称9名, 高级技师7名, 教师团队的人员构成及基本素质为培养对象的选拔与培养提供了基础。

(3) 各级技能大赛的有效平台

学校每年举办一次的技能节, 是师生同台竞技的演练场, 更为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提供了大舞台;一年一度的省市级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以及全国数控专业技能大赛, 为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提供了一个更为宽阔的平台, 让他们有机会与全市、全省甚至全国的同行们在一起寻找差距、不断提高。

(4) 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学校自2009年实施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以来, 贯彻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思路, 不断地为专业教师与企业的交流提供机会, 给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

1.3.2 利因素

(1) 专业带头人承担着繁重的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 在时间分配上留给企业实践就不是很多, 参与企业的技术合作能力距企业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2) 专业带头人的实践创新能力较薄弱, 对专业的带头人的培养机制探索还停留在浅层次。应继续探索并逐步建立“选拔、培养、激励、考核”的长效机制, 真正发挥专业带头人的引领、示范作用

2 研究过程

2.1 研究经过

按照数控加工专业建设方案及建设任务书要求, 课题组结合培养对象实际情况制定了明确而合理的培养计划, 按照计划逐步落实培养措施, 具体做法如下:

2.1.1 学习促进

抓好学习制度的落实, 一是利用每周例会的时间, 重点学习政策法规、职业道德, 增强专业带头人遵纪守法意识、道德水平和敬业精神;二是在学期末开展学习评比, 根据评比结果查找问题并整改提高。

2.1.2 培训提升

选送2名专业带头人到美国培训考察学习, 进一步了解国际相关专业建设和教学科研发展情况, 学习借鉴国外同类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 并及时进行了培训总结与汇报;安排1人参加国内培训, 获得培训合格证书, 提交1份培训总结材料;安排1人参加省内培训并作了培训专题汇报;利用假期, 安排6名专业带头人赴企业顶岗实践1个月, 完成顶岗实践总结6篇, 提升了专业带头人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

2.1.3 任务驱动

培养过程中, 督促专业带头人积极参与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编写实施性教学计划6份, 制定数控加工专业课程标准4门, 主持完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 大大提升了专业带头人的专业建设水平。

2.1.4 示范引领

采取签订师徒协议的方式, 每个专业带头人指导1~2名骨干教师。通过跟踪培养, 被指导的教师业务水平显著提高, 其中9名教师成为数控加工专业骨干教师。同时, 专业带头人每学期为校内本专业教师上示范观摩课, 为校内本专业教师开展专题讲座, 在专业团队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1.5 教研带动

培养过程中, 每位专业带头人都担任了2门数控加工专业核心课程或实训课程的教学工作。他们还积极进行一体化教学研究并撰写论文, 主持或参与校级以上的教研教改课题, 教研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2.2 方法

(1) 文献研究法:收集与专业带头人培养相关的文献资料, 通过对专业带头人培养相关文献的研究, 为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支撑;

(2) 调查研究法:广泛开展与数控加工专业带头人培养相关的调查, 充分了解数控加工专业带头人的现状, 掌握培养对象的相关信息, 为课题的实施奠定基础;

(3) 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成员分工负责, 将数控加工专业带头人培养措施付诸行动, 确保课题如期完成;

(4) 案例研究法:对特定培养对象的培养实践进行分析与总结。

2.3 步骤

2.3.1 准备阶段

确定课题组成员、明确成员职责分工, 认真学习教职成[2010]9号文件内容, 进一步提高对本课题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同时, 积极参加本系组织的示范校建设专题讲座, 充分认识课题研究的紧迫性、重要性。分析数控加工专业师资队伍整体情况进行摸底, 选拔培养对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搜索查询专业带头人建设成功案例, 学习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 根据示范校建设数控控加工专业建设目标的具体要求, 初步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开题论证研究方案。

2.3.2 实施阶段

本阶段是课题研究全面开展的阶段, 本阶段共分两步走:

第一步, 课题组制定培养方案和引进计划并报主管部门批准, 组织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积极准备申报材料。

第二步, 通过多种方式对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进行培养。

组织部分培养对象出国考察学习并提交学习总结;督促培养对象对本专业青年骨干教师进行跟踪指导并提交指导相关材料;利用暑假组织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赴企业顶岗实习;督促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教学改革以及专业建设等相关工作。

2.3.3 总结阶段

该阶段为总结阶段, 《数控加工专业带头人的定位与建设》课题组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 收集分析资料、整理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及做好结题工作。

3 结果分析

3.1 课题的研究成果

(1) 完成数控加工专业带头人培养任务。共培养数控加工专业校级专业带头人7人、市级专业带头人6人、省级专业带头人5人。其中, 2名专业带头人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 1人被评为校园双十佳教师, 2人获得市级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形成了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 骨干教师为支撑, “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优秀教学团队。

(2) 制定数控加工专业带头人培养方案。

(3) 初步探索了专业带头人培养的长效机制。

3.2 课题的评价意见

3.2.1 通过本课题研究, 提升了数控加工专业的建设水平

(1) 形成了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 骨干教师为支撑, “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优秀教学团队, 为示范校建设和数控专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2) 优化了数控加工专业的师资队伍结构, 提升了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3) 在专业带头人的带动下, 数控加工专业教师的课程开发、教学改革、专业建设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4) 通过专业带头人的示范指导, 数控加专业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教研能力得到加强。

(5) 通过国际培训学习, 专业带头人不仅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到教学工作中, 而且促进了其他专业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

3.2.2 通过本课题研究, 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1) 专业带头人参与企业的顶岗实习、生产实践, 发挥了专业特长,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2) 专业带头人积极参与企业技术人员及职工培训、技能鉴定工作, 为企业输送了大量的高技能人才。

(3) 专业带头人积极参与或主持专业建设工作, 与同行合作, 开展纵横向课题的研究工作,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服务。

3.2.3 通过本课题研究, 对其他地区和学校进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1) 通过课题研究, 我们初步探索了一种“选拔、培养, 激励、考核”的专业带头人培养长效机制, 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成效显著提高, 为其他地区和学校的专业带头人培养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模式与方法。

(2) 通过课题研究, 专业带头人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与交流的机会, 在吸收别人长处的同时, 把我们的特色和优势展现在兄弟院校面前, 提高了学校与数控加工专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对本区域的专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4 问题思考

4.1 存在问题

通过两年来的课题研究, 专业带头人的总体素质提高得很快, 在专业发展中的领先与示范作用已经初步彰显, 他们在专业发展中逐渐成为中坚力量。但是, 他们需要承担着繁重的教育教学, 在时间分配上留给科研工作、企业实践就不是很多, 他们的科研能力、参与企业的技术合作能力距企业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可见, 专业带头人在实践教学中就不一定能够始终站在专业及行业的领先地位, 他们的教科研成果也就不一定能转化成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这是专业带头人培养的一个突出问题, 也是我们应该时刻思考并努力解决的问题。

4.2 对策建议及应用推广

根据两年来的研究体会与感受, 课题组认为应继续加强专业带头人培训、充分发挥他们带头作用的同时, 更应该拓宽专业带头人的培养途径, 加强与其他单位专业应用技术研究和合作, 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项目研发、生产性实训, 加强专业带头人与企业、行业的对接, 不断更新知识体系与技术革新。同时, 多安排专业带头人多与外界接触, 与同行合作, 开展纵横向课题的立项和研究工作, 吸收别人的长处, 提高应用技术研究、推广及服务能力。

总之, 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要有计划、有跟踪、有推进、有总结, 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思路, 优化工作方法, 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完成专业带头人的培养任务, 形成高素质的专业带头人队伍。

摘要: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是中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意义重大。本文从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数控加工专业带头人的培养》课题结题报告的角度出发, 阐述了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与目标、研究过程与方法、主要研究成果等。

关键词:数控加工,师资队伍,专业带头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Z].教职成[2010]9号.

[2]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 (2010-2012年) [Z].教职成[2010]13号.

[3]林小兰.重视师资队伍培养,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J].工业与信息化教育, 2013 (5) .

[4]杨良辰.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带头人培养浅议[J].职业教育研究, 2004 (3) .

[5]刘红委.职业院校校企双带头人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 (1) .

[6]曽颖委.中职示范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探讨[J].中国建设教育, 2012 (4) .

[7]周霞中.关于专业带头人的选择与队伍建设规划及措施保障[J].职业教育研究, 2004 (3) .

[8]娄海滨.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内涵建设探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13 (2) .

双专业教学带头人 篇2

“四带头”抓严班子建设。带头学习系列讲话与党章党规;支部书记和委员起好头、做表率,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结合实际开展好“自选动作”,坚持支部书记讲党课,做到逢会必学、逢会必讲。今年以来,开展集中学习10场次,讲党课4场次。带头走访基层服务群众;利用节假日和业余时间,参加集镇 “洁净家园”义务大扫除,开展精准扶贫 “回头看”活动,制定委员结对帮扶办法、面对面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17件。带头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坚持问题导向,守住纪律底线,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限时结办制,严肃处理“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顽疾,为村民处理遗留问题7件,解决矛盾纠纷20余起。带头践行模范党员标准。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开展《准则》和《条例》学习沙龙,查摆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头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带头攻坚克难敢于担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从严治党、脱贫攻坚、生态环保”三大战役中当先锋、做贡献。

“三强化”抓细组织生活。严格程序,强化组织保障,开展五事联动主题党日活动;把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五事联动主题党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第一时间召开五事联动主题党日活动推进会议,要求每名党员思想上务必高度重视,行动上务必快速落实,推进上务必形成合力,确保活动流程有序、落实规范。将五事联动的具体流程、重点环节、目的意义梳理成文,通过微信公众号、政府网站广泛宣传,同时设立工作小组,保持联系畅通,全时段解决各党小组遇到的政策和技术问题。创新形式,强化菜单设计,举办党员微型党课;按照上级要求,每月制定活动方案,将活动内容、方式和地点及时公布,针对不同党员群体采取拟菜单、备菜单、点菜单的“菜单”式模式,有效破解学教活动形式化、活动内容单一化难题。同时将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惠民暖企大走访、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中心工作有机结合,利用学教平台开展人大代表统一走访日、一对一精准扶贫等活动,动员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听民声、传党情、办实事,实现力量全面整合、上下有效联动。严肃纪律,强化督导结合,落实党员积分管理考核制度。将学教活动参与情况纳入党员积分管理,保存好每次活动的现场图片、发言资料、视频档案,及时记录每名党员的参加情况,对表现优秀的党员颁发荣誉证书,对迟到早退、无故不参与的党员进行诫勉谈话,达到“做与不做不一样,做好做坏不一样”的目的。

双专业教学带头人 篇3

一严格选拔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的选拔是其作用得到发挥的基础。选拔出的专业带头人如果公信力高可以实现凝聚团队、整合力量、事半功倍, 选拔出的专业带头人不能胜任则会形同虚设、形成内耗、一盘散沙。总体来说, 专业带头人选拔时需要注意其专业能力要求、管理素质要求、工作程序要求。

专业能力要求:这是专业带头人选拔的首要条件。顾名思义, 专业带头人必须是在高职院校教师团队中的佼佼者。从外延上, 他应当具备较高的职称, 最好是正高或者副高;应当具备较高的学历, 最好是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应当具备较好的视野, 最好是有着一流院校或世界知名高校的学习经历。从内涵上讲, 他必须具备过硬的实践技能, 对本专业最新的工艺、技术有着比较全面的把握;必须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 能够将技能和技术转化为教材和教案, 成功地传授给学生;必须具备校企合作的开拓能力, 将地方区域乃至更广范围内的行业企业资源带入本专业的教学。同时他还需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带领团队成员承接纵向和横向课题, 推出科研成果。

管理素质要求:这是专业带头人选拔当中的重要条件, 但也是经常被忽视的条件。带头人不能单兵作战, 他必须要带领一个团队。他必须具备良好的筹划能力, 将一个专业五年规划、年度计划、月度任务有序地排列出来, 让每一个团队成员一目了然、分工清晰。他必须具备强大的激发能力, 在团队成员出现懈怠时能有效地调动起大家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执行力。他必须具备考核和指挥的能力, 善于判断一个团队当中每个成员的特点、强弱、业绩水平, 进而将合适的事情交给合适的人, 确保每一项任务顺利推进。

工作程序要求:这是专业带头人选拔当中的必要构成。专业带头人的选拔需要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自下而上就是要基于团队成员之间的协商, 同时兼顾当事人自身的意愿, 由他们自己首先商定最为合适的人选。自上而下, 就是作为高职院校或者相关系部, 根据对教师既有水平的了解, 先物色合适的人选。如果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产生的人选完全一致, 自然最佳。如果出现分歧或者矛盾, 系部的领导要充分发挥协调作用, 确保最终人选宁缺毋滥, 必要时甚至可以以系部领导兼任或者柔性人才引进的方式产生团队的带头人, 确保带头人真正可以肩负起应有的职责。

二明确专业带头人的职责

明确专业带头人的职责是确保其作用得到发挥的关键。任何一个岗位, 如果职责不够明晰就会陷入无效的境地。在一个合理的制度安排之下, 专业带头人是一个专业的顶梁柱和核心, 他肩负着这个专业的生死存亡、前途发展。他负责的不是专业当中的一部分而是整体和全部。因此, 他至少应当具备专业办学中的六大职能。

第一, 专业规划及招生计划。专业带头人必须每年根据形势发展来评估本专业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 以及下一步应对的策略、下一年常规工作之外的重点拓展性工作, 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本专业招生是提高、持平或减少的建议。

第二, 培养方案及教学组织。专业带头人要根据教学效果定时地更新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要把最新的教学内容、技术工艺、教学方法融合到课程当中, 要确保本专业的课程得到顺利实施, 并实现各类资源集成的最优化。

第三, 校企合作与科技研发。专业带头人要负责联络起一批与本专业密切关联的行业企业, 要把企业的文化、工程师、工艺、技术、产品等融入本专业的建设当中, 做到深度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依托这些企业, 专业带头人也需要带领团队承接一批企业研发或技术改造的课题项目。

第四, 队伍组建与师资发展。专业带头人必须定期组织团队成员进行教学和技术研讨, 要根据成员的特点选择高水平的培训项目, 帮助他们不断更新既有知识, 要把团队专职人员和企业的兼职人员混编成合作团队, 实现校企双方人力资源的共同发展。

第五, 素质提升与全面发展。专业带头人也需要关心本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和成长发展。要了解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专业之外学生的思想动态、兴趣焦点、文化素质等, 主导型地调动其他教师力量全方位提升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第六, 学生就业与创新创业。专业带头人最终需要关心本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 只有分析学生的就业方向、就业岗位、就业薪酬、创新能力、创业比例、就业胜任力才能得出专业建设中的成败得失, 才能在后续的工作中将创新能力更多地根植到各门课程, 将创业知识结合到专业教学。

三赋予专业带头人的权利

无论从选拔要求还是工作职责来看, 对专业带头人的要求非常高。这样高的要求之下, 如果没有足够的权利作为配套, 无疑是没有教师愿意承担的。反之, 如果权利设置得到位、具有吸引力和导向性, 再加上高职院校和系部领导的有效工作, 就可以实现权责对等, 运行良性。总体来讲, 需要设置的权利至少应该包括如下四类:

第一类:个人绩效。这种绩效既要体现在专业带头人的经济收入上, 也要体现在个人的发展上。高职院校可以在岗位设置时将专业带头人设置为四级及以上岗位, 无论担任者是否具备正高职称, 给予不低于正高的绩效津贴。同时, 对这些担任者在职称晋升、人才项目推荐、课题申报方面全面予以优先。还可以专门针对专业带头人设置暑期国外高端培训专题研修班, 持续开阔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

第二类:人力资本。除了自身的绩效, 系部还应该在专业团队的人力资本方面授予专业带头人以充分的话语权。当年度的专业团队是否需要补充人员、需要补充的人员应当具备哪些素质和条件、哪些应聘者是较为合适的人选、既有专业团队成员是否需要进行工作内容的调整, 诸如此类的人力资源问题都应该充分听取专业带头人的意见。唯有如此, 专业带头人在团队当中才有领导力、在工作当中才有积极性。

第三类:经费使用。专业带头人不仅需要在人力资本上有话语权, 还应当能够充分支配本专业建设经费的使用。从专业调研经费到专业校企合作经费, 从课程开发经费到专业实训室建设经费, 从学生活动经费到创新创业教育经费, 只要是该专业外延拓展或内涵建设的资金, 都应该赋予专业带头人以足够的权利。经费的使用既是专业带头人作用发挥的重要保障, 也是钱随事转的大趋势下观察专业带头人工作进展的有效工具。

第四类:学生评价。专业建设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本专业学生培养的成效需要专业带头人的评价。专业带头人不同于一般的班主任或任课教师, 他们给出的是全班或整个课程所涉及的每一个学生的评价。专业带头人一方面是评价、判断整个专业的培养全貌, 另一方面对本专业学业优秀的学生、具有技术特长的学生、有资格代表本专业参加高水平竞赛的学生等, 专业带头人要具有甄选和判定的权利。

四加强专业带头人的考核

加强专业带头人的考核是检验其作用发挥与否的利器。在明确职责、赋予权力的前提下, 每一个专业带头人都应当恪尽职守、各司其职, 有效地组织和推进专业建设中的各项任务。作为高职院校则可以以师资部门为主导、以所在系部为主体, 周期性地考核评价专业带头人的工作情况, 这种考核应当考虑如下几个要点:

首先, 兼顾过程与结果。高职院校需要开发基于智慧校园的专业带头人工作平台, 专业带头人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将履行职责的各类材料, 比如专业调研的调研报告、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详细说明、校企合作开展的项目课题、专业建设的经费使用等分门别类地及时上传到工作平台, 使工作过程记录清晰、一目了然。在此基础上, 学院再观测和评价专业建设成效的量化结果。

其次, 兼顾绝对与相对。所谓绝对标准是学院对该专业的第一志愿填报率、国际化课程的开设数、取得技能证书学生的比例、校企合作开发的项目数、高质量就业的学生数等提出明确的指标要求。所谓相对标准是学院根据该专业既有的基础, 或者基于兄弟院校类似专业的平均状况提出增长性的发展要求。在考核专业带头人时, 必须将绝对和相对标准在年初就予以明确, 引导和激励专业带头人如期实现。

再次, 兼顾技术与管理。如前所述, 在遴选专业带头人时, 切不可仅仅关注申请者的专业能力, 一定要将管理能力提升到重要位置。考核时亦是如此, 要在观察团队硬性指标的同时, 把团队工作计划的科学性、工作内容的条理性、工作举措的创新性作为衡量的必要内容。管理不是直接的生产力, 但是科学的管理可以让技术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最后, 兼顾自评与他评。考核不是目的, 只是抓手, 其最终目标是促进和帮助专业带头人总结工作经验、寻找问题和不足, 进而找到解决和完善的办法。因此, 在考核时需要设置专业带头人的自我陈述、自我总结、自我反思。在此基础上, 学院组织公信力强、指导水平高的考核团队进行深入观察、有效指导。唯有内外结合, 以外力撬动内因, 才能促使专业带头人在压力中成长、释放。

五结语

随着进阶式教师培养体系的推广和普及, 专业带头人的设置已经比较普遍, 但其作用发挥得不佳。古语云:“差以毫厘, 谬以千里。”细究原因, 权责不对等是主要症结。有些只给权利, 对职责赋予得不够清晰、明确, 有些只讲职责, 而给予专业带头人的权利太过欠缺。人力资本是事业发展中的首要要素, 当前高职院校面临严峻挑战, 只有遴选出一批优秀的专业带头人, 并赋予他们足够的权利和职责, 并配套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 队伍才能得到提升、管理得到规范、专业得到强化、成效得到彰显。

参考文献

[1]骆建建.刍议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框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5 (1)

[2]卢荷.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队伍能力提升培训研究[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6 (1)

[3]向阳.师资队伍与专业带头人的职业化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 2016 (34)

[4]周海英.对高职院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 (36)

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 篇4

为积极推进专业建设,提升专业办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区域的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适合市场需要的人才,加大我校教师培养工作力度迫在眉睫。学校经研究决定,通过着力培养专业名师及专业带头人队伍,切实加强我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特制订本方案:

一、培养背景

1、市、校级名师或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是促进我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我校专业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近几年来,我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创国家级示范校的需要,承担的教育科研任务越来越重,迫切需要加快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从而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市、校级名师或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是加快我校重点专业建设,提升我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的需要。目前,对我校重点专业教师队伍总体来说,年轻教师多,虽然学历较高,但教学经验不够丰富,教学水平亟待提高。在重点专业培养一批能起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的名师或专业带头人,是我校目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指导思想

在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创新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建立和完善学校师资培养机制,建立人才梯队,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学校战略后备人才队伍,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资本支持。以建设“高技能、高学历、高品质”的“三高型”教师队伍为目标,以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支适应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数量充足、梯队合理、素质优良、“双师”素质高、开拓创新的教师队伍。

三、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按照个人申报,学部推荐,学校考核审批的原则,从2017年9月开始,在各专业确定1-2名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力争通过2—3年培训,他们的综合素质达到市、校级名师,校级专业带头人培养标准。

(二)培养任务

1、通过培养培训,使培养对象具备较高思想政治觉悟,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立足职业教育,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奉献精神强。

2、提高培养对象的学历层次,并使其获得相应的职称和专业技术证书。要求所有培养对象通过学历培训,获得同类专业本科文凭,鼓励已获得本科学历的培养对象攻读研究生学位;所有培养对象在培训期内必须获得中级职称,必须获得所教专业中级以上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3、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技能操作能力。要求培养对象较系统掌握任教专业理论知识体系,熟悉任教专业技能操作,对任教专业主干课程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技能体系有较强的把握能力;准确把握任教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主干课程的课程目标以及在职业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校本教材开发等方面起到规划和把关作用;由学校统一组织,有计划分安排培养对象下到专业对口企业进行顶岗实践。

4、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和教研教改水平。要求培养对象从事本专业教学三年以上,能胜任本专业2门以上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和实习实训指导,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指导效果好;在专业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及学习态度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提高;并根据专业特点,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在课外能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所教学生在校内外专业技能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开展教学研究,要求校级专业带头人主持或参与1-2项校级以上教研教改课题,鼓励公开发表教研教改论文。

5、具有一定的应用技术研究推广能力和市场把握能力。培养对象要能不断吸取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掌握本专业最新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由学校组织外出参加专业培训,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技能水平;要求培养对象有较强的市场就业、职业岗位用人标准的调研、分析能力,每年要开展市场调研1次,并根据就业市场和职业岗位要求的变化,适时调整专业教学内容。

6、能够发挥指导和示范作用。要求培养对象能对本专业教师进行示范和指导,每学年为校内外本专业教师开展专业教学、教研教改、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本专业最新

成果专题辅导报告、讲座2次以上;每学年为校内外本专业教师上示范课、观摩课2-3次,实现资源共享。

四、培养措施

(一)加强领导

1、成立培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2、成立培养工作班子。工作班子名单如下: 组长: 成员:

(二)具体措施

1、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培养过程的监督与评估。对照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的具体目标要求,由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对工作班子的工作实绩分、分阶段逐项检查与评估,切实加强对各专业校级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工作的督促、考核。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加大行政管理力度。

2、加强密切协作,推动培养工程顺利实施。校级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处室通力合作,围绕培养目标,共同协助教研教改课题研究,应用技术研究推广,市场调研情况的分析,确保集体项目如期完成。

3、强化队伍管理。学校将对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进行严格的管理,培养对象要制定个人受训计划,签定目标责任书。

4、开展帮教活动。加强校外校内帮教活动,利用各专业相关行业的资源,以课堂为载体,切实提高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的专业水平。培养对象还应主动从教学、技能、科研等方面帮助和培养青年教师。

5、建立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基金。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的同时,多方筹措经费,将建立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基金,用于学科建设、教师培训、改善各专业组所工作条件等方面的需要,为名师或专业带头人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

6、改进对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绩效的考核。工作班子要认真总结以往教师业务考评当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人为本,研究和完善考核的指标体系,定期公布考核结果,彰显爱岗敬业精神,改进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绩效发放办法,兼顾公平和效率,明确导向,鼓励先进。

7、校内创设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营造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工作班子要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善于发现人才,有计划地加以培养。创造条件让想学、肯学、会学的教师多一些学习机会,让想干、肯干、能干的人多一些实践的机会,为他们搭建成长的平台,让优秀的教师脱颖而出。

8、强化学习,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培养对象的理论水平。对名师或专业带头人的培养着重从学习,尤其是教育、教学理念,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入手,及时把握教育发展的时代脉搏,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的宣传,从而增强教师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建立奖励机制。对按期达到名师、专业带头人标准的实行奖励:一是适当提高经济待遇;二是在评优评先、晋级等方面优先考虑。

上一篇:技术节约下一篇:分层抽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