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对策(精选9篇)
释放对策 篇1
1 三大需求:刚性需求、改善需求和投资需求
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有效需求是指能产生购买行为的需求,大部分居民都对商品房市场有需求,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能转化为购买行为,有效需求不仅与房价的高低有关,还与居民的购买力有关。如果房价超过了居民购买力,居民只能“望房兴叹”,这种需求只能是一种潜在需求;如果居民具有较高的购买力,但房价已进入下降通道,房地产投资风险较大,这种购买力也只能是一种潜在购买力;只有当居民购买力较强、房产投资风险较小和回报率较高时,潜在购买力才能转化为实际购买力。因此,有效需求不仅取决于居民购买力的强弱和房价的高低,还取决于投资风险和投资回报的大小。房地产市场的有效需求一般由刚性需求、改善需求和投资需求三部分组成,其中刚性需求主要取决于居民购买力、房价高低,改善需求主要取决于居民购买力、房价高低和投资回报率,投资需求主要取决于居民购买力和投资回报率(见图1)。
2 需求释放与房价走势
2.1 刚性需求释放是房价见底的信号
刚性需求是指商品供求关系中受价格影响较小的需求,在房地产市场主要指不得不买房那部分人的需求,突出表现为“婚房需求”,即为了结婚而不得不入市购买中低价房和偏小面积住房的需求。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人口生育高峰,出生率基本在20‰以上(其中1984年为19.9‰)。根据调查,我国大城市居民平均结婚登记初婚年龄男性27.8岁、女性26.2岁,平均年龄27岁,1987年的生育峰值决定了刚性需求至少在2012年以后才开始减弱。假设婚房需求在结婚之前1年内购置,初次结婚年龄为27岁,性别比1:1,50%为城镇家庭,则20世纪80年代的生育高峰所产生的刚性需求在2006-2015年间释放。按照刚性需求50平方米、70平方米、90平方米各1/3测算,2006-2015年年均刚性需求在3.5亿~4.5亿平方米之间,其中2012年为刚性需求最大值,达到4.46亿平方米(见表1)。
刚性需求能否转化为有效需求还要看刚需者是否拥有较强的购买力和房价是否在其承受范围之内。如果房价过高,超出了刚性需求的购买能力,再刚性的需求也不能转化为有效需求。2009-2011年前三季度,我国房价大幅上涨挤出了部分刚性需求。我们用房价收入比来衡量高房价对部分刚性需求的挤出效应。国际经验数据表明,3~6倍的房价收入比是合理的,若超出6倍,居民购房压力将越来越大。而2010年全国房价收入比8.32倍,上海房价收入比是15.45倍(见图2)。这说明我国居民购房压力,尤其是一线城市的购房压力较大。从成交量来看,2011年全国商品住宅成交面积9.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28%;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面积131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45%。因此,房价收入比高的城市楼市调整力度更大,这种调整表现在高房价挤出刚性需求,成交量急剧下滑,随后房价开始松动甚至下跌,房价进入下降通道。
刚性需求释放不仅需要居民购买力增强,也需要房价合理回归,即房价下降到刚性需求可承受范围之内。同时,刚性需求的释放也是房价见底的信号,是房地产市场调整结束的标志。刚性需求释放一般需要三个条件:(1)房价合理回归,在居民可承受范围之内;(2)政策支持力度大,税费减免直接降低购房成本;(3)房地产调控政策见顶,政策不可能再继续加码。2007年我国房价飙升变相削弱了居民的购买力,房价已经超出了普通居民的购房能力和承受能力,再加上房地产调控政策日益趋严,市场观望情绪严重,普遍预期房价将回调,刚性需求放缓入市,直接导致2008年房地产市场“有价无市”。经过近一年的调整,房价有所回落,房贷利率和购房税费大幅下降或减免,住房实际购置成本下降显著,在房价下降和政策刺激双重因素推动下,刚性需求得以释放,房地产市场成交量随之大幅攀升,房价也随之不断上涨。2009-2010年我国房价再次飙升,刚性需求购买力受到挤压,政策逐步加码,尤其是2011年推出的“限购”、“限贷”等调控政策组合拳使得房地产市场观望情绪骤然上升,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出现萎缩,坚挺的房价也在2011年4季度出现一定程度调整。2012年2月以来,芜湖、上海等城市出现一波“救市”浪潮,虽然地方“救市”行为被中央政府紧急叫停,但是居民政策预期已经发生一定程度变化,即政策见顶特征显著,再继续加码的可能性不大,而微调、松动甚至放松的可能性较大。这种背景下,累积了近2年的刚性需求开始释放,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开始攀升,房价止跌,甚至出现温和上涨,房地产市场阶段性底部特征较为明显。从表2可以看出,政策预期发生变化背景下,一、二、三线城市成交量均出现反弹,尤其是一线城市和三线城市2012年5月成交量同比增长30%以上,一线城市成交量占2011年成交均值的135%。同时,限购城市的增长要优于非限购城市的增长,2012年5月限购城市成交量同比增长16.8%,占2011年成交均值的115%。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2 改善需求释放是房价上涨的信号
改善需求是指因自身购买力增强,希望改善居住条件或家庭成员增加,原有住房无法满足居住需求的那部分购房需求。改善需求一般分为三类:(1)置换需求,即将原有一套小居室、低总价住房置换成一套大居室、中高价住房;(2)二套需求,即将原来一套住房保留用于出租,新购一套较原来面积更大的住房用于自住;(3)被动需求,是指因外力作用与影响所产生的一种被动消费的需求,在房地产市场主要指因城市建设和改造而启动的居民动拆迁项目引起的被动购房需求。一般情况下,置换需求在首套住房满5年开始释放,尤其是首套住房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的,置换需求释放可能性最大。2006-2012年我国刚性需求逐年上升,这决定了2011-2017年我国置换需求逐年上升,2017年达到峰值。假设刚性需求在首次购房后5年开始置换,其中户型面积50平方米、70平方米在5年后全部置换,90平方米在5年后一半置换,则2000-2011年我国置换需求在2.3亿~3.9亿平方米之间,2012年我国置换需求为3.11亿平方米,2017年置换需求将达到3.42亿平方米的峰值(见表3)。
被动需求主要是因为城市规划和建设需要原有住宅被拆迁所产生的一种需求,这种需求有两个特征:(1)被动需求主要由保障性住房来满足(动迁安置房);(2)被动需求有较强的购买力做支撑(动迁安置补偿一般很高),很容易释放。2008年国办发“131号文”揭开了保障房建设序幕,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提速,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完成3600万套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工作,其中2011年计划新开工建设1000万套,2012年计划新开工700万套。从结构来看,棚户区改造一直是保障房建设的重要内容,棚户区改造2010年新开工280万套,2011年新开工提高至400万套(见图3)。棚户区改造所产生的被动需求非常强劲,假设1户需求为100平方米,则2011年因棚户区改造所产生的被动需求高达4亿平方米,如果再考虑到因城市建设需要(如大型赛事、地铁建设等),则被动需求更大,预计至少在4.5亿平方米以上。从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4000元/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基本是动迁安置房,而这部分住房2012年7月成交面积为28.82万平方米,占当月成交面积的20.1%,如果再考虑到“货币拆迁”和“回迁”等因素的影响,估计2012年7月被动需求所产生的成交量将达到30万~40万平方米,全年的被动需求将达到360万平方米以上。因此,棚户区改造和城市建设所产生的被动需求是我国房地产市场重要需求之一,对成交量和房价具有很强的支撑作用。
资料来源:Wind行业数据库。
2.3 投资需求将加快房价上涨
投资需求是指为了获取未来的投资收益和资产溢价所产生的一种需求,在房地产市场主要是指为了获取租金和房产溢价而产生的一种需求,它主要取决于租金的高低和房价的走势,如果租金过低,又没有房价上涨的支撑,投资需求将很难释放。1998年“房改”以来,我国房价创造了“只涨不跌的全球神话”,投资房产主要不是为了获取租金收入,而是为了房产溢价,房价的上升大大释放了投资需求,从而放大了商品房的成交量。虽然房价在2008年经历了短暂调整,但是2009年的“4万亿”投资及其带动效应使得我国货币投放急剧膨胀。2012年6月末,我国M2(货币和准货币)高达92万亿元,是同期中国GDP的4.07倍,经济货币化程度很高,通货膨胀随之而来。为了资产保值增值,大量的流动性资金进入楼市,加快了房价上涨。从实际情况来看,居民投资房产更多是为了获取买卖差价,主要是因为房价上涨幅度远大于租金上涨幅度,房价租金比超过了国际警界水平,部分城市租金收入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从图4可以看出,货币增速与国房景气指数呈现正相关关系,货币的过多投放为房价上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流动性过剩所产生的投资需求是房价上涨的主要推动因素。同时,通货膨胀与国房景气指数也呈现正相关关系,在通胀时代房产保值增值功能凸现,比如产生更多的投资需求,投资需求释放又加快房价上涨。
3 对策建议
3.1 房地产调控政策从严执行,坚决抑制地方政策短视行为
2010年以来的调控政策(尤其是限购、限贷等调控政策)抑制了投资需求,影响到改善需求释放,房价涨幅放缓,部分城市房价甚至出现回落,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显著。但是,当前的房价仍然较高,房价调整幅度尚未达到中央设定的“合理区间”之内(按照温家宝总理的定义,合理的房价应该是使房价与居民的收入相适应,房价与成本和合理的利润相匹配),调控政策不能放松,如果放松,很可能将前期积累的投资需求和改善需求集中释放,房价出现报复性上涨,楼市调控政策再次失败,不利于房地产市场长期、健康和稳定发展。当前,地方政府放松楼市调控政策的冲动较大(土地出让金锐减、经济下滑、财政收入下降),年初以来已经有芜湖、上海等城市冲击中央楼市调控“红线”,虽然部分城市的“新政”被紧急叫停,但政策预期正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已经在事实上对房价走势产生重大影响,刚性需求在春节之后陆续释放,楼市成交量激增,房价止跌,进而带动改善性需求的释放和投资需求的入场,房价开始上涨。因此,房地产调控政策要从严执行,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救市”行为要坚决制止,避免地方政策短视行为。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资料来源:国务院相关政策文件。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3.2 房地产调控政策差别化执行,降低交易税费和贷款利率支持刚需
刚性需求是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支撑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基石。2007年和2009年房价的暴涨实际上将部分刚性需求“挤出”,2010年以来的楼市调控政策又将很多刚性需求延后释放,2012年政策预期逐步改变,刚性需求逐步释放。国家楼市调控政策不能“一刀切”,应差别化对待,国家应在交易税费(降低或取消契税、评估费、二手房交易佣金比例等)和贷款利率(重回七折时代)等方面给予刚性需求较大支持,降低刚性需求购房成本,不能使刚性需求成为房价的最后“接棒者”。
3.3 增加有效供给,避免刚性需求释放造成的供需失衡
随着房地产市场成交量逐步上升,房地产行业库存压力逐步减轻,行业供需关系正在发生变化。截至2012年7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31667万平方米,比6月末增加259万平方米,但去化月数(去化月数=待售面积/月均销售面积)已经下降到4.56个月,较6月下降约0.16个月,去库存压力减轻。当前,政府应严格执行相关政策,促使开发商增加有效供给。一是进行闲置土地大普查,对于闲置两年以内的,督促开发商尽快开工;对于闲置两年以上的,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将其收回,严厉打击“炒地”、“囤地”行为。二是加大土地供给,尤其是中小户型用地的供给。地方政府不能因为土地市场冷清而减少土地供给,而应根据计划及时推地。三是放宽保障房准入门槛,加快保障房建设进程,让保障房惠及更多的中低收入家庭。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房地产市场刚性需求、改善需求和投资需求等三大需求及影响因素后,指出刚性需求是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石,刚性需求释放是房价见底的信号,改善性需求释放是房价上涨的信号,投资需求的释放将加快房价上涨。同时,针对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一是严格执行房地产调控政策,坚决抑制地方政府短视行为;二是房地产调控政策差别化执行,降低交易税费和贷款利率支持刚需;三是增加有效供给,避免刚性需求释放造成的供需失衡。
关键词:刚性需求,改善需求,投资需求,调控政策
参考文献
[1].叶剑平.房地产调控要有量化认识.中国房地产市场.2012.1
[2].陈淮.房地产调控之“四个坚定不移”.城市开发.2011.11
[3].赵奉军.限购背景下房地产调控的坚守与创新.中国房地产(综合版).2011.12
[4].魏雅华.2012年的中国楼市房价走势.中国房地产金融.2011.12
释放对策 篇2
1.打开 注册表
到[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下,删除不必要的开机启动项,例如:kugoo、3721、qq、dudu加速、realone、msn 等(最重要的一条)
2.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服务禁用 掉没有必要的windows服务 例如:windows自带刻录功能、messenger、net logon、auto update、Wireless Zero Configuration、Computer Browser……(很重要)
3.到c:windows下找Prefetch文件夹,将其下的所有文件全部删除!
4.减少桌面图标,尽量从 开始-程序中启动软件,
或在桌面建立 文件夹 将图标分类移入,启动时先打开文件夹。
5.开始 -附件-系统工具-碎片整理
进行碎片整理
6.桌面 就是背景图体积大小不要超过300kb
7.我的电脑-属性-高级 第一个 设置
选择 调整为最佳性能
释放对策 篇3
变压器的非电量保护是变电站的主要保护之一, 它一般是指通过气体继电器、油流继电器、压力释放阀、温度计、油位计等装置实现的故障保护或预警。近年来, 浙江电网内多次发生由主变非电量保护装置引发的直流接地缺陷或主变误跳闸失电事故。为了防范此类事故, 本文通过对有关故障案例进行调查分析, 找出了变压器压力释放阀和油枕油位计误动的原因, 由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取得较好效果。
1 原因调查
通过现场调查, 发现造成变压器压力释放阀和油枕油位计误动的原因相同, 均是因装置密封欠佳, 在受到暴雨侵袭时, 雨水进入装置引起电气回路绝缘不良, 造成跳闸回路导通而使主变跳闸、装置误发信及直流接地缺陷。设备中雨水易侵入的部位为: (1) 油枕油位计上的二次电缆接线盒, 如图1所示; (2) 压力释放阀上的微动开关接线盒或二次回路中间过渡接线盒密封不良, 如图2所示。
2 对策选择
确定变压器压力释放阀和油枕油位计误动的原因为雨水侵入后, 做好变压器压力释放阀和油枕油位计装置的防雨防潮工作, 就能有效降低误动的发生率。鉴于此, 首先采用封堵泥对易进水部位进行封堵, 以阻止雨水及潮气进入接线盒。结果显示, 该方法虽然有效, 但封堵泥随运行时间的延长会部分脱落。于是, 经过多次试验, 最终选用封堵泥封堵配合在接线盒接口处涂刷RTV憎水材料, 再加装防雨罩的综合方法。
3 防雨罩的研制
3.1 油位计防雨罩
根据图1中油位计易进水部位的特点, 借鉴房子屋檐的原理, 设计一个可以安装于油位计的“屋檐”, 使雨水沿“屋檐”流下, 就可有效阻止雨水进入油位计接线盒。经试验, 最终选择不锈钢板作为防雨罩的材料, 并选用专用的固定部件进行固定。油位计防雨罩实物如图3所示。
3.2 压力释放阀防雨罩
根据图2中压力释放阀结构及易进水部位的特点, 决定借鉴电抗器防雨罩原理设计了压力释放阀防雨罩, 选用聚碳合金 (PC) 材料制作, 达到了预期效果。该方法具有透明、防雨、防静电、防高温、抗老化等优点, 也未给压力释放阀的检修带来不便。研制后期又根据压力释放阀及防雨罩结构设计了专用固定部件, 使防雨罩的安装高度增至160mm, 以避免影响压力释放阀指示器动作和变压器故障压力的瞬间释放。压力释放阀防雨罩安装实物如图4所示。
4 结束语
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 对30台主变加装了油位计防雨罩和压力释放阀防雨罩, 同时还用封堵泥对二次电缆孔进行了封堵, 并在接线盒接口处涂刷了RTV憎水材料, 至今再未发生一起因主变压力释放阀或油枕油位计装置进水受潮而引发的误动缺陷。这表明, 对主变压力释放阀和油枕油位计加装防雨罩等措施能有效降低此类装置的误动率和相关缺陷的发生率, 在确保电网安全运行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要:分析多起主变压力释放阀及油枕油位计的误动案例, 认为误动原因是装置的接线盒等部位密封不良导致雨水侵入, 通过采取加装防雨罩等防范措施, 有效降低了此类装置的误动率和相关缺陷的发生率。
关键词:主变,压力释放阀,油枕油位计,误动,防雨罩
参考文献
[1]曹志辉, 彭春燕.变压器非电量问题分析[J].变压器, 2010, 47 (8) :51~54
[2]姜益民.应用压力释放阀的几个问题[J].变压器, 2000, 37 (7) :40~42
释放 篇4
现在我们已是到了初三快毕业的时候了,这个学期,也许会确定我们今后的道路。我想:一部分人通过努力会升入高一级的学府,去领悟更多的知识,陶冶自己,丰富自己;另外一部分人没有晋级,他们决定永不放弃,继续在奋进,直到目标;又一部分人则选择放弃学业,因为他们有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思想。或许他们是对是错,不需要旁人评价。时间,只要经过时间的磨练,自会知到。但是我觉得自己选择的道路,即使跪着也要走完。我现在只想想想自己,经过百般思考,我还是决定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更多的知识。
最近,我一直在想:读书是为了什么?现在,我好像想通了。我子所以读书,远远不是为了什么文凭,荣耀,还是什么等等。我承认我没有伟人周恩来那样的远大理想:为中华自崛起而读书。我只为学习更过的知识而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为自己是社会的一份子而做出应有的贡献而学习更多。可能,大家会说这只是空想罢了。我只是想要把我想的表达出来罢了。也许我会想起唐伯虎的一句名言: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这些,只需要时间来决定是否。
面对现在的我们学习的种种困难什么的,我仿佛恍然大悟,觉得那不叫鸭梨。比起父母的现在,那是多麽的渺小啊。看见现在的他们,我油然而想起了未来的我们。不知道是不是一样。这些,不算什么,只是以后让我们更加坚强。以前,我感到父母唠唠叨叨。现在不以为然。我的耳边随时都有一个警钟在响起。这也许就是他们的……他们总是说说过去别的他们,作为70后的他们来说,比起现在的我们,那太遥远了。他们太苦了,不由得我又想起了一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位人上人。不然,他们中人上人多多。他们的那时那些。和现在的这时这些。不能怪他们,因为我们会比他们做得更好。青出于蓝更胜于蓝就在今朝。社会的因素导致他们……谁说他们不想学习,难道社会允许吗?即使允许,哪来物质条件。也有些源于他们的父母的思想,但这不能责怪。算了,不拿历史来说事,说多了就是故事。也有些无稽之谈了。过了就让它们了了。总之,虽说我们90后怎么怎么,可是那不能拿来想比的,毫无意义,只增怨尔。正因为我们90后是最美好了,但是我们的责任却是最重大的,我们也是最烦的。父母的是因为我们不要像他们一样,也就是所谓的没有出息和有出息。我认为他们用心良苦,可是……我们的责任呢?啊,我的腰快断了。再总之,话题又回到鸭梨上来了。鸭梨越大,成功也越大。我们需要释放。但是不是释放鸭梨,而是吃掉鸭梨,释放出至今未有的能量……
“盘活”教师释放活力 篇5
一、激情与活力的区别、联系
“激情”, 简言之, 十分强烈、难于抑制的感情。我们理解, “激情”是“常态”基础上的一种升华。也就是说, 激情是一种超越自然常态、超越平凡的超常感情, 是一种处在激发状态下的高昂精神。
“活力”, 通常被理解为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状态。现代汉语辞典将“活力”解释为旺盛的生命力。正常人水平下, 只有在心态最稳定、最平和的时候, 他 (她) 的创造力、思维能力才能达到最优, 潜力才能最好地发挥。
“激情”与“活力”是两个既紧密联系, 又有区别的概念。这种联系与区别主要表现在:一是前者是后者的条件, 后者是前者的结果。如果教师没有激情, 死气沉沉, 这所学校、这个课堂必然没有生命力;二是前者是内在原因, 后者是外在表现, 或存在方式。从一定意义上讲, 激情制约活力, 活力依赖激情;三是前者主要为“意识”层面, 后者更多地反映为“物质”层面, 体现的是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
二、激情与活力的价值
从学校教育来看, 追求价值最大化是学校办学的根本目的。但如何实现价值最大化, 不同的学校却大相径庭。现实生活中常常看到这种现象:在快节奏、强竞争的环境下, 一些学校的管理层不断向教师提出要求, 却往往忽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承受的巨大工作压力, 很少关注他们生理、心理、智力、情绪等多方面的问题;而教师的激情直接影响到教学工作态度, 影响到教师团队的活力, 从而决定着学校的命运。因此, 教师团队的激情对学校来说是一种潜在的财富, 这种能量一旦爆发, 对学校带来的绝对是质的飞跃。打造具有持久激情的教师团队, 不断赋予生机与活力是现代学校管理中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三、激情与活力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单纯的布道限制
激情、活力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 是一种综合反映。现实生活中, 对教师管理的认识而言, 许多管理者都喜欢把“人”当为一种特殊的“物”, 依照“物”的规律来加以利用。以我们日常奉行的制度管理为例, 在制定各类制度时, 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教职员工假想成了懒惰的或者不愿意遵守规则的人。以此为前提, 不少制度过于强调刚性、禁止性, 而缺乏“人情味”, 结果不少制度流于形式, 更起不到点燃激情、增强活力的效果。
误区二:利益大于心情
大凡谈到教师活力, 多数人会想到用利益回报来做保障。的确, 利益 (尤其是薪酬) 是影响教师活力的重要因素, 但利益并不是对教师表示认可和奖励的唯一形式。当教师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得足够生活保障后, 薪酬还有多少激励作用呢?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人对五个层次需求有自下而上的过程, 在底层的基本生活需求满足后, 人追求的是认同、尊重、被重视。好的心情让你感到快乐, 因而才能拥有活力。利益不是唯一能带来快乐的因素, 心情远大于“薪”情。
误区三:激励方式单一
人的个性差异决定了思维方式和需求的差异, 提升教师活力要明确对象的差异性。使用统一的激励手段, 很明显不能最大化激励教师、帮助提升教师活力。文化背景、性格因素、工作性质差异都可能成为激发教师活力的影响因素。例如, 对于从事体力活动的人可能更看重工资待遇, 而知识型的教师则可能更注重个人兴趣、职位晋升、不同城区的调动、外出进修等等。对于不同类型的人要根据需求, 帮助其实现职业梦想, 给他们真正想要的, 不仅仅是你觉得重要的。提升教师活力的方法是多样的, 激励的艺术可能被管理者创造性地升华。
误区四:学校文化建设滞后
良好的学校文化有助于提高教师活力。目前, 学校文化建设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实际的管理与文化理念不相应相称, 即管理中体现的实质与文化理念不匹配、不到位, 甚至自相矛盾, 不能发挥对文化建设中提倡的核心理念、价值观的深化、传承、巩固作用, 反而成为学校文化的绊脚石。二是缺乏执行力。要想学校文化有活力, 就要使物化学校文化观念的制度体系有活力, 而要使制度体系有活力, 就必须使制度建立在人文、准确、完整地体现其核心理念的基础上, 并切实有力地持久执行。
四、激发教师激情与活力的途径
焕发激情、增强活力是我们的追求和目标。如何实现这一追求和目标?本人认为:
1. 切实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
教师的需求主要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其中物质需求是一个人生存和安身立命的最基本需要, 同时也是为学校工作所应获得的回报。物质需求有很多方面, 最主要的就是工资。我认为, 在工资方面, 要切实履行教师法“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这对于激励教师的激情、提高教师对学校的忠诚度和贡献精神是非常必要的。对此, 在认识上不能仅把工资简单地看成是教育的成本, 如果一个政府主要通过降低教师工资来达到节省教育成本的目的, 那这个政府领导下的教师肯定没有激情与活力。事实上, 合理地提高教师的工资, 对于鼓舞教师士气、提高教学效率、稳定教师队伍以及吸引更加优秀的人才进入学校等方面, 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我们应该制定出更加合理、有效、有利于促进学校发展的制度。与此同时, 要十分重视教师精神方面的需求, 最主要的是让每一位教师感到在学校内人人平等、都能受到公平对待和充分尊重。以正面的引导、表扬、激励为主,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2. 目标导向和及时激励
任何学校都永远是以办学目标为导向的。采用目标导向激励就是把学校的需求转化为教师的需求。学校目标层层分解, 个人目标明确。目标设置应尽可能满足教师需要, 使教师与工作匹配, 这种适配度帮助教师感觉到自我价值所在。设置的目标也需要教师高度认同, 否则即便顺利完成, 也不会有成就感;目标设置明确且可行, 适当增加挑战性, 使教师看到努力方向和成功的希望。同时阶段性地将成果反馈给教师, 让教师明白自己受到关注, 了解对学校的贡献, 形成归属感, 培养奉献精神。工作的趣味性、挑战性、责任感、成就感能为教师带来心理效用。
3. 领导魅力与双向信任
学校管理者在学校中较一般教师更负有推动教师团队和谐的责任。合格的管理者应该随时关注教师的身心状态, 并及时分析和帮助他们处理问题, 做好预防工作, 将问题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信任使彼此尊重, 教师对领导的尊敬首先来自教师对他的信任, 对领导所作决策和目标的信任。上下级要进行直接沟通, 上级对比自己有能力的人才要适时推荐, 决不能让自己求官的欲望阻碍了教师上进的激情。只有做到坦诚面对、彼此信任、互相尊重, 教师的活力才能涌动。
4. 有效沟通和团队协作
沟通在学校管理运作的各个环节尤为重要。良好的沟通平台能够使教师的想法和建议及时传达到相应决策部门, 这是学校发展的润滑剂。同时, 学校的任何政策出台都第一时间完整地传递到教师, 真正实现学校信息资源共享。成熟的沟通体系可以包括多个方面:个人绩效的双向及时沟通;不定期的各个层次讨论对话形式;内部的意见箱或论坛;教师内部分享的刊物等等。激发教师活力的一个要素在于工作团队的氛围, 团队凝聚力意味着教师和团队双方的认同和接纳。在高度认同的环境里, 教师才能感到情绪饱满、获得尊重, 他们的积极性才能得到发挥, 活力才能被真正激发, 互相的配合也才能协调一致。
更名释放企业变革信号 篇6
全国“两会”结束后, 不止一位国家领导人在不同的场合坚定了改革的立场, 这种信号也逐步传递到了各行各业。在与公众关系最紧密的零售业, 已经有多家大型零售商通过更名向外界释放了改革的信号。上周, 大型百货连锁银泰百货集团将“百货”二字悄然变成了商业。与之相对应的是, 银泰开始“去主业化”, 未来将让百货、购物中心、电商三大业态平起平坐。这是在传统零售发展趋缓时的应对举措。
在银泰更名前, 比其规模更大的家电连锁巨头也变更了名称, 而且其酝酿更久、转型更为彻底。苏宁电器更名苏宁云商后, 其不仅不再局限于零售业, 还将触角伸向了更远的移动运营等领域。
事实上, 更名不仅代表了企业自身经营模式的调整和转型, 也彰显了企业自身的改革勇气。这种勇气是建立在对未来市场走向提前预判的基础之上。比如苏宁, 当其看到了家电连锁卖场的发展前景已经过了巅峰之后, 便开始为自己寻找新的出路。
不过, 体现了企业与时俱进态度的更名, 却不单是发个公告广而告之这般简单。更名后的企业需要进行一次彻头彻尾的品牌体系重建。这需要企业花费巨大的财力、巧妙的营销植入等, 让受众群体形成再次认知。其实, 比耗费财力、精力更考验企业的是公众对于企业新品牌的接受, 需要一段长时间的培育。企业在更名之前肯定也做好了受众对新品牌不太认可的预案, 以及承受各种损失的心理准备。
“两会”释放的物流信号 篇7
3月13日、14日上午, 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先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根据本次人大会议批准的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今年将出台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支持现代物流重点项目建设。抓好重要通道和关键枢纽建设, 提高交通运输综合效能:有序推进铁路客运专线、煤运通道、西部干线、城际客运系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 提升国省干线公路技术等级和服务水平;以专业化码头、现代化港区和进出港深水航道为重点, 有序推进沿海港口建设, 发展长江等内河水运。推进枢纽机场和干线机场改扩建, 安排好支线机场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 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重大战略任务中, 无论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倡导低碳经济, 还是区域经济平衡、加快“三农”建设等各项重点工作, 物流均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转变经济结构
在温家宝总理今年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今年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加快发展服务业, 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研发、工业设计、商务、节能环保服务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 促进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有机融合。
加快转变经济结构无疑是今年“两会”期间的一大焦点。3月11日上午, 全国政协委员、传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冠巨在“两会”新闻中心出席一次集体采访时指出, 国家要像支持消费型服务和社会公共性服务业那样, 去扶持和培育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发展上加大投资, 在创业发展上加快研究步伐, 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同时获得更大的就业空间和潜力, 更有效地促进就业。在他看来, 工业文明应该是合作的文明, 中国制造业水平低、效率低、附加值低, 竞争力不强, 其实是软实力低, 重要原因就在于服务业发展滞后使广大企业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 而生产性服务业的意义就在于为广大生产企业提供专业化的社会服务。“政府要大力支持和扶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既是发展了产业, 也有效地支持了企业的转型升级, 同时又促进了就业, 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两会期间, 全国人大代表、中远集团党组书记、副总裁张富生向媒体介绍, 从中远集团自身创效、创造利润的角度来说, 物流业在整体规划发展中也应该进一步做强做大;从国家角度来说, 物流业在经济社会以及企业发展中所占的成本, 比世界发达国家落后一些, 因此这方面的建设和发展任务还很重。他认为, 自去年国家出台《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一年以来, 其在推动物流业发展上起到的效果应该说是很明显的。但是, 政策的支持力度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深化。
“两会”结束之后, 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部长李盛霖于3月15日下午主持召开了部务扩大会议, 指出今年交通运输部的重要工作就是组织编制好“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以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为主线, 加快推进综合运输体系构建、加快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加快促进现代物流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行业、加快完善安全监管和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健全完善畅通高效、安全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倡导节能减排
在过去的一年里, 中央多次提出了2010年要加快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工作目标。事实上,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 单纯依靠投资拉动、依赖消耗大量资源能源的经济发展方式将难以为继, 去年12月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召开之后, 低碳话题更是成为各个经济领域里的主旋律。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谋篇布局的首选, 各国都在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来调整结构, 转变发展方式。谁先发展了低碳经济, 谁就有可能有更大的发展优势和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 今年全国政协一号提案锁定为“低碳经济”。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此次人大会议上提交的一份报告里有关2010年的八项重点工作中, 就有两项直接涉及低碳经济, 另有两项与低碳经济间接相关。
3月10日下午,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出, 2010年发改委将采取九项措施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具体措施包括, 加大资金支持的力度, 安排中央预算内的投资333亿元, 中央财政资金500亿元左右, 支持实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切实抓好重点领域, 全面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流通服务业、农村和农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的推广, 继续实施节能产品的惠民工程, 建立激励性的政策;完善经济政策, 稳步推进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和环保的收费改革, 积极落实国家支持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 增强企业节能减排的主动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要使循环经济在我国形成较大的规模等等。
3月8日,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高宏峰在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召开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案办理协商会上表示, 交通运输部将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准确把握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现状, 研究提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总体框架。
高宏峰表示, 交通运输行业是国务院确定的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之一。近年来, 交通运输部在节能减排、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重要措施, 但与建设“两型”社会要求相比仍存在差距。交通运输部将组织专门力量, 开展对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内涵、要求和相关政策措施的研究, 切实把节能减排落实到交通运输各项工作中, 促进技术性减排、结构性减排、制度性减排和消费性减排。
此外, 九三学社中央提出的“把握机遇, 走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提案, 就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低碳发展提出了多项建议, 其中包括迅速普及碳排放测算技术, 着手摸清区域、行业的排放水平;重点实施能源结构调整、绿色能源开发利用、公共交通等重大行动计划;逐步建立行业、重要产品、服务的碳排放限额标准, 配套出台相关约束与激励措施, 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商务部商贸服务司司长邸建凯3月13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布, 商务部2009年绿色低碳经济方面的工作重点, 是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通过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建设, 对我国整个循环经济、循环消费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具体做法是在12个城市推行试点, 已经完成了13000多个再生资源的回收网点, 并且已经建成了42个分检中心, 同时又支持了10个跨区域的再生资源回收市场。这些设施建设对于再生资源体系建设起到很大的作用, 同时也大大推动了再生资源的回收。
区域经济平衡
基础设施建设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为薄弱地区的重视, 有望进一步完善当地的交通及相关物流环境, 从而释放出新的物流需求, 进入良性的发展阶段, 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均衡提供机会。
今年, 中央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继续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 在完成在建项目、加强薄弱环节等方面增加投入, 其中交通运输支出将安排2119.19亿元, 计划新建、改造30万公里农村公路, 并继续对城市公交等部分公益性行业给予油价补贴。
3月9日上午, 民航总局局长李家祥在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之前, 对媒体表示, 民航对于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区域平衡问题, 会起到一个快捷的作用。“这几年我国西部、中部一些中小机场的发展势头很好, 通航以后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长期以来, 我国西部地区交通现状薄弱于其他省份, 物流发展也因此受到影响。于是, 不少地区抓住“两会”召开的有利时机, 为区域交通建设争取更多的利好机会。而西部省份上交的相关提案又一次将西部地区交通建设的迫切性凸显出来。据悉, 甘肃省确定了9大类60件草拟议案、建议、提案上交全国“两会”。其中关于建设兰州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议 (提案) 有4件, 相关提案中提到, 发展兰州首先要尽快将兰州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列入建设规划发展, 为当地交通建设提供先决条件。
而3月5日下午和7日上午,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受国务院委托, 分别到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湖南代表团听取意见和建议时表示, 江西省、湖南省地处我国中部, 是中部崛起的“主战场”, 其发展关乎国家中、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江西和湖南的交通运输发展对带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部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江西省和湖南省交通运输发展, 加快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 特别是加快省际“断头路”建设, 全力支持农村公路建设, 支持内河航道建设、促进内河航运发展。
原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金义华委员认为, 在搞好交通运输服务的同时, 一定要按照抓住加快人才资源开发、倡导节能减排, 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三个问题。“发展长江航运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他说, 在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进程中, 要把长江黄金水道开发好利用好, 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 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今年向“两会”提出了《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的议案。他认为, 要把“扶持现代化流通基础平台建设”放到“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层面”, 现代化流通体系的建立能够提高经济运转效率、降低成本, 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流通体系, 一方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流通方式, 另一方面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培育现代物流基地。
张近东在提案中建议, 以企业自主建设为主, 政府大力扶持现代物流, 尤其是平台建设、信息软件和专业人才三方面建设, 实现“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相关部门制订完整的物流发展规划, 解决多头管理问题, 对于具备自主开发、落户发展能力的大型零售企业给予优惠政策, 并在物流用地上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
3月13日上午,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出席了“搞活流通和促进消费”集体采访并回答媒体提问。他指出, 商贸流通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 任重而道远。通过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可以带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 提高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保证市场的繁荣和稳定。下一步, 商务部将按照中央部署和要求, 继续把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作为工作重点,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会同财政部、发改委等有关部委加快生产和营销方式的转变, 努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着力改善民生。具体而言, 商务部建立现代流通体系的基本框架可以概括为“一个体系、两个环节、三个配套、四个重点”。
“一个体系”, 是指建设市场化取向、企业化运作、政府引导支持的流通体系, 能够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两个环节”, 是从批发和零售两个环节推进流通体系的现代化, 降低经营成本, 让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都能从中受益;“三个配套”, 就是要建立规划配套、法律配套以及政策配套的体系。此外, “四个重点”, 一是农副产品的流通体系, 主要是要解决农产品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 同时要降低农副产品的流通成本, 其中要重点考虑冷链体系建设;二是抓好消费工业品的流通体系;三是生产资料流通体系;四是餐饮与服务业流通体系, 满足大众的消费。
刘欢:爱释放了潜能 篇8
从1986年一曲《少年壮志不言愁》, 到后来“中国好声音”的导师, 刘欢在几十年的音乐生涯中, 创作和演唱了许多广受欢迎的歌曲, 是当今中国流行乐坛最受欢迎、最具代表性的“天王级”歌手。刘欢的歌, 集豪气与柔情于一身, 广受歌迷的喜爱, 难怪有香港报纸称刘欢是“中国最好的声音”。
刘欢曾谈起自己的音乐之路:“在唱歌方面, 我没有太多的道理可说, 因为连自学都谈不上……流行音乐的演唱本身也没有前车之鉴可以借, 完全是自己瞎打。只是尽量找到各种各样的方式综合到我认为比较满意的状态, 这个东西不能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
刘欢自己做流行音乐是1983年以后的事, 那时他在国际关系学院读法国文学。1985年, 刘欢毕业在即, 正值法国大使馆在北京二外举办法语歌曲比赛, 获奖者可以赴法旅行一周。刘欢与校友李国威共同赴赛, 最后刘欢获奖。
同年年底, 首届高校英语歌曲比赛在北大举行, 他们再次报名。当时, 刘欢弹钢琴, 李国威弹电子琴。由于两台乐器均比较笨重, 很难搬上台, 他们二人事先找舞台监督商量, 轮到上台时, 一定要等琴安放好, 再揭开帷幕。不料, 报幕员提前宣布他们上场。两人都傻了———钢琴还没有搬上来呢!要说刘欢真是有大将风度, 他很快就调整好了情绪, 两人在数千双眼睛的注视下撅着屁股把钢琴抬到了舞台上, 台下纷纷起哄。
见此情景, 李国威心头发紧。刘欢低声叮嘱他, 别管他们, 你弹你的。他一言不发站在舞台上, 待李国威前奏弹出, 他的第一声唱出, 台下“哗”地掌声响起。唱了3首英文歌曲后, 刘欢流利地用英文介绍, 这是自己作的曲, “全场high了”。
第二年, 中央电视台制作节目《电影世界》, 亟须懂外语的歌手配唱外国电影插曲。这时有人举荐, 有一个在法语、英语歌曲比赛中皆获一等奖的歌手, 名叫刘欢。从这时起, 刘欢走进了央视, 也走进了自己歌唱事业的大舞台。
【导师点拨】
刘欢, 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天王级”歌手, 可就是这么一位乐坛大腕, 却并非科班出身, 也没有受到哪一位名师的秘密传授。这就使人们不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半路出家的刘欢, 究竟是凭什么取得了如此惊人的成就?
了解了刘欢的成长之路后不难发现:刘欢对音乐有一种持久的热爱。他从很小的时候就爱上了音乐, 上大学后, 虽然读的是法国文学, 可音乐依然是他的最爱。毕业后当了大学老师, 教的是西方音乐史, 更是离不开音乐。
爱与成功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呢?是的———爱得有多深, 就做得有多好。深挚的热爱会使一个人把全部的精力都投放到自己最擅长的地方, 会使一个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充分发挥, 这样他的头脑就会变得特别机灵, 他的思维就会变得空前活跃, 他就会巧思妙想, 高招迭出, 将自己的长处发挥到理想的极致, 把事情做到今天要比昨天好、明天更比今天好的佳妙境界, 从而使自己时时都有新的创意, 天天都有新的收获。
爱得深固然重要, 但爱得持久而执着, 更是刘欢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个原因。因为成就任何一项事业, 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成功之路, 有泥泞有坎坷, 有挫折有失败, 只有执着的人, 只有不放弃的人, 才能战胜这些、超越这些, 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我们周围其实有很多人, 像刘欢那样, 在某个方面有天赋, 也有兴趣和爱好, 但却没有刘欢那样足够深沉而持久的爱, 因而缺少明确的追求目标。今天一时兴起, 去学两把钢琴, 遇到挫折了, 或者兴致过去了, 就丢开手去;明天又心血来潮练起了书法, 却只下些浮皮潦草的功夫, 学得了几个字的写法, 于是就一直只会写那几个字。无数的事实证明, 要是我们不能执着追求, 缺少应有的定力, 那就必然会或是左顾右盼、朝三暮四, 这山望着那山高, 或是见难而退、浅尝辄止, 行至半途便扯起了白旗。
词串识字释放无穷魅力 篇9
一、读一读, 随文识字, 读得流利
词串识字离不开读。第一, 初读词串时, 引导学生借助课文中的拼音认读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告诉学生, 对于不认识的生字, 要把拼音多拼几遍, 再把词语连起来读一读。要求学生能把词串读正确, 读连贯。在检查初读的效果时, 相继出示生字卡片, 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赛读等多种形式, 区分前后鼻音、轻声、平翘舌音等。第二, 借助课本上的情境图或生活经验, 让学生把词语和实物、图片联系起来认识。如认读“识字5”中的“茉莉”一词, 可以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认读, 再让学生在课本插图中找一找, 或者拿实物到课堂, 让学生与词语相对照, 把文字符号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在这之后, 启发学生再次朗读, 找读得最好的学生做“小老师”, 教教大家, 以促进相互间的学习与交流, 充分调动其识字的积极性。第三, 不厌其烦, 反复练习, 让学生充分享受朗读的快乐。随课文识字,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学生逐步消化生字词的音、形、义;在轻松、热闹的氛围中, 学生不知不觉地将词串读得正确了, 读得流利了。
二、想一想, 循文入境, 读出画面
词串识字离不开想象。因为词串识字围绕一个中心, 用几个并置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情境, 中间有“留白”, 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在教学过程中, 要教会学生边读边想, 读出画面, 使课文所描绘的图像在脑海中明晰起来, 进入课文情境, 并借助学生特有的生活经验, 启发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 使词串的认知和生活的认识合二为一, 进入情景交融、物我同一的美妙境界。如一年级下册“识字6”12个词语中, 除了“亮晶晶”是描述性词语外, 其余都是人或物的名称, “竹椅”谁坐着?“萤火虫”在哪里?周围的环境怎样?课文都没有说。但是, 当我们读了之后, 却分明看到了一幅夏夜祖孙乘凉的生动图景。教学时, 教师要善于引导, 能够让人物、事物、场景在头脑中“活”起来。“明像”才能入境, “入境”才能悟情。教学时可以按照“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画面读出来”的方法, 引导学生入境入情, 有感情朗读。再如“识字5”, 学生通过朗读“沙滩、贝壳、脚丫……”产生一定的感触———大海多美啊!然后, 借助特有的生活经验, 张开想象的翅膀, 补充空白, 获得审美体验。随着进一步学习, 学生慢慢进入境界, 感受到自己的脚丫踩在细软的沙滩上, 细沙从脚丫间滑出的酥痒, 自己仿佛就是一只洁白的海鸥, 在海风中飞, 在浪花中唱……这样, 由我及物, 加上联想、想象的作用, 使得“词串识字”被真情点化, 化假为真, 化静为动, 有限的形象获得了无穷的意蕴, 洋溢着勃勃生机。学生进入了情境, 自然就学得有趣, 学得轻松。
三、诵一诵, 体会韵味, 读出美感
词串识字继承了我国传统蒙学识字教学的宝贵经验, 把词语排列成音步, 而且还注意了押韵。如“识字2”的“鸟”“早”和“操”, “识字3”的“花”“塔”和“马”, “识字6”的“晶”“丁”和“星”等, 节奏鲜明, 琅琅上口, 可以作为小诗来诵读。在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欣赏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出词语间的停顿、间歇, 读出韵脚和整个词串的节奏感。不仅如此, 更为重要的是在儿童读书的关键时期, 培养读书的能力, 进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这是学生终生受益的事情。如教学“识字6”时, 我是这样展开教学的: (1) 范读课文。师: (配音朗诵) 听老师读, 你们边听边想象, 好吗? (2) 教给学生诵读的方法。师: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吗?有一个秘诀, 那就是边读词边想象画面。不信, 你也来试试!师:读着, 读着, 你的脑海里, 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 (3) 指导学生表演读词串。师:同学们读得真好, 大家也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齐读。 (4) 指导背诵。师:课文读出了节奏, 读的比诗还要美!我们来唱一首歌庆祝一下。我们用《闪烁的小星》这首歌曲的旋律, 把今天学的这篇韵文唱出来, 你们说好吗?这个教学环节, 我设计了“给歌曲填词”等活泼好玩的游戏, 学生们在玩的过程当中, 通过自主的、个性化的活动背诵了课文。这样教学, 既丰富了表象, 又积累了词语。
四、写一写, 识用结合, 力求规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识字、写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所以, 词串教学不光要创设情境识字, 还要踏踏实实地进行写字训练。在写字教学中, 教师既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 指导他们认真写好每一个字, 又要关心, 体贴学生, 鼓励他们逐步写好字。首先, 要培养学生读“字”的习惯, 做到“成‘字’在胸, 意在笔先, 笔居心后”。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总结练字的一般规律, 读懂字的结构、读懂每个字的重心, 揣摩笔画的呼应、避让、穿插, 并要脑眼手相应, 准确地控制运笔的轻重缓急, 这样才能写出汉字的神韵。第二, 要遵循习字的规律, 循序渐进。与教材配套的铅笔习字册, 由“描红”“仿影”与“临写”三个部分组成, 体现了编者三步走的习字“秘诀”, 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体会、欣赏汉字的优美, 探究分析、比较汉字的特点。如教学“识字4”的“观察、采集昆虫”时, “集”字的右上部分容易写错, 教师在做课件时, 就将易错的部分用红颜色予以强调, 并演示正确的笔顺,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汉字、识记汉字、书写汉字。第三, 通过练习, 促进写字质量的提升。教师要及时反馈描仿情况, 重视个别指导, 及时纠错, 圈点描仿入体的字, 持之以恒, 促使学生养成习惯, 形成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