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作制度

2024-10-04

现代农作制度(精选7篇)

现代农作制度 篇1

现代农业的发展正面临着人口剧增、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的严峻挑战,一些不利因素对农业的生产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目前洪旱灾害过于频繁、森林覆盖率相对低、植被结构不尽合理,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中低产田比例居高,综合开发能力偏弱,农业面源污染扩展[1]等,都单因素或多因素交织地影响着农业生产力的正常发挥,同时,常规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的过量和不合理使用,工业废弃物过度排放,其不仅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而且使得农业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在这种重负的资源环境条件束缚下,仅仅依靠常规的农业发展模式是难以取得突破的,人们别无他途的要优化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技术模式。凡能提高土、水、肥、气等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的技术,都将成为农业技术体系中的新热点[2]。而循环经济运用于农业领域的首要原则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提高效益,降低成本。因地制宜的发展循环农业,对实现农业经济与乡村建设整体协调的目标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言而喻,发展乡村农业循环经济与优化现代农作制度是紧密相连的,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对传统农作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改变以往实施末端治理的模式,建立一套集资源、生产、技术、市场为一体的物质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作制度。以有效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将农业资源环境的利用和保护协调统一起来,走出一条“集约持续”与“环境友好”的优化型农作制度的发展道路[3]。

1 我国南方农作制度的现状与发展

1.1 我国南方农作制度的演进过程

农作制度作为人类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演变作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种植制度的拓展和延伸,优化现代农作制度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与实现途径。合理与优化的农作制度强调资源合理分配利用以及系统的经济高效管理,其必须以具体的耕作制度(作物布局、复种、间作、套种和轮作等)为核心,以土壤管理制度(土壤耕作、施肥、排灌和防除杂草等)为保证,以保持农业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合理配置为原则,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为基础,以求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

在人类活动中,农业活动主要通过改变其地表植被、生物种类、土壤成分和性状、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来影响环境演变。其中农作制度是农业改变生态环境的主要方式。就南方山区开发而言,根据历史演变进程农作制度大概可以划分为撂荒制、休闲制、轮作制和集约制4个阶段[4],在农作制度演进的各个不同阶段,由于耕作方式、技术手段的不同,而导致农业对环境演变作用的方式和程度也不尽相同。(1)撂荒制,由于采用完全依靠土壤自然肥力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进行生产,一段时间后会因为地力的耗竭而无法继续使用。虽对水文、大气基本无影响,但降低了植被覆盖度。由于驯化野生物种,丰富了生物多样性。(2)休闲制,它是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转化的重要标志。在这一阶段,土地经过2-3年的休闲期后土壤肥力可以自然恢复。由于使用了铁制工具、人工培肥、借助畜力,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明显增强。(3)轮作制,由于土地频繁的耕种,作物不断的轮换种植,对耕种技术、粪肥使用技术和作物种类的选择有了相对更高的要求,从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对土壤、水文和物种等环境因素的作用程度也更高。(4)集约制,它分为传统和现代两个阶段。传统集约制主要体现在精耕细作和多熟种植两方面,在生产实践中通常依赖品种选育、间作套种、促早熟栽培技术以及工具的革新等技术手段提高效率。工业革命的全面兴起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供了物质基础,其采用作物间混套种、复种的空间集约型耕作方式,机械化、自动化技术大量使用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拓宽了人类改变自然的范围。其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一是改变土壤深层构造和土壤成分,土壤三化严重;二是水资源严重短缺、大型水利工程改变了水文生态系统、化肥农药引起水环境恶化;三是CO2、SO2、粉尘等改变了大气组成;四是草地退化、森林减少,植被覆盖度大幅度下降;五是现代育种技术和基因工程培育出新品种,丰富特种资源,大量物种由于环境的改变而灭绝,物种多样性降低。

1.2 循环经济理念下的现代农作制

循环农业理念来源于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又称农业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先进且实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让人们站在一个全新的整体视角看待现代农业的发展问题。将循环经济思想引入现代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在既定的农业资源存量、环境容量以及生态阀值综合约束下,从节约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与提高综合效益的起点出发,以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更少的资源消耗、更低的环境污染和更多的劳动力就业为目标,把现代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末端物质能量的有序回流来有效地形成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闭环农业生产体系[5]。这对于转变我国农业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资源高消耗的增长方式以及缓解资源相对紧缺与人们需求增长的矛盾将起到积极作用,从而可以避免过度利用、生态退化、环境恶化、灾害多发等一系列问题的扩展与漫延,以求有效地统筹协调农业与资源、生产与环境的关系。很显然,大力推广农业循环经济对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现代农业建设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循环农业作为一种新的增长方式,其核心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应用循环经济理论与产业链条延伸的理念,重点要在“节约、保护、利用、拓展”4个环节上下功夫,实现农业由单向式资源利用向循环式梯级利用、集约高耗型向节约高效型转变,拓展和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推进农业生产清洁化、农村废弃物的资源化。在发展理念上,要从大产业、大生态、大农业的角度,确立乡村农业循环经济的新理念。用循环经济的思路指导农业生产,摒弃依靠消耗资源来发展经济的做法,优化配置乡村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有利于节约资源和环境友好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2 我国南方的集约型农作模式

2.1 稻田立体种养模式

农作制度是农业生产干扰环境及其影响动态演变的主要因素,近年来,为了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因地制宜的推动区域性循环农业的发展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关键内容。推广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作为建设和谐型社会的重要技术途径,不仅具有学术研究价值,并且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就南方稻区以及山区流域农田而言,新型农作制度正在深入探索,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三个模式。

(1)“稻—鸭”共作模式。“稻—鸭”共作生态系统是一种综合利用的多生物共生模式,即以水田为基础、种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干预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该技术极大地发挥了稻田的生产功能、养殖功能、生态功能,它充分发挥了水禽许多未被认识和利用的潜在功能,其实际成效不仅起到增收的作用,而且生产过程符合环保农业的要求。研究已表明:“稻—鸭”共作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生态效应[6,7,8]。近几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又进一步发展出“稻—鸭—薯”的耕作方式,即鸭子上市、水稻收获后进行稻草全程覆盖免耕栽种马铃薯。在更大程度上提高稻田的复种指数及稻田的利用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农田综合生产能力,使种地与养地在优化农作制中得以统一。

(2)“稻—萍—鱼”共生模式。自1982年以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并建立了“稻—萍—鱼”高效低耗低污染的共生体系,其采用垄栽水稻的方式把传统的稻田养萍和稻田养鱼技术巧妙地结合起来,构建成“垄面种稻-水面养萍-水中养鱼”的立体结构以达到“鱼吃萍除草、鱼排泄物肥稻、稻护鱼肥鱼、萍肥田助稻”的循环种养模式,实现了农民增收与环境保护间的良性循环,该模式已先后在浙江、湖南、四川等省广泛应用[9]。随着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对复合生态体系的耕作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稻一萍一鱼”立体种养技术的新思路也使得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比从前传统稻鱼共生模式更胜一筹。

(3)“粮—经”轮作模式。南方双季稻区的“烟一稻一菜”耕作制度也是一种粮、经兼顾,水旱轮作的循环种植模式,同时又避开了不利的气候因子,解决了过去连年种双季稻致使土壤潜育化严重的问题,从而确保粮食增收。采用此种生产模式进行杂交水稻制种,早秋季制种比大面积晚稻生产提早25-30d收割,从制种农户全年的整体效益来看,每公顷产值比双季水稻生产增加4.1万元以上,纯收入增加3.6万元以上[10]。不仅提高了水热资源的利用效率与土地生产率,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劳动生产率和稻田的经济效益[11]。

2.2 秸秆菌业循环模式

稻、麦秸秆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我国每年农业生产都将伴随产生大量的秸秆废料,其绝大部分被焚烧,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严重污染了环境,近年来,在传统食用菌生产的基础上,又开发出了秸秆立体栽培食用菌的新技术,将秸秆作为食用菌的栽培料,形成一条“秸秆一食用菌一菌渣一有机肥一还田”的生态产业循环链。不仅解决了目前食用菌栽培原料紧缺问题,而且具有极大的生态和社会效益[12,13]。秸秆菌业循环模式充分挖掘作物秸秆的价值,经济合理地开发利用作物秸秆,既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又提高了土壤生产力,既可培肥地力,又能促进农、畜、菌、牧业的全面发展,从而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4]。实践表明:优化农作制度,就是要着力解决提高单位面积农业生产力的问题,使农田或耕地生产更多的优质绿色产品。优化农作制度,就是要着力解决减少单位面积外来投入品的问题,使农田或耕地产生更少的生产废弃物质。实际上,优化农作制度与农业循环经济的目标是一致的,而且是互为基础、相互促进的。

2.3 山地生态果园模式

福建省近年来的红壤山地生态果园建设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作方式正在广泛推广,山地生态果园建设的重点就是依据循环经济核心理念,突出“节约、保护、利用、拓展”的耕作原则。以发展山地果业为龙头,以套种优质牧草为纽带,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设计要点,建立以“果一草一牧一菌一沼”依序有效链接的山地生态经济系统,其模式框架与循环途径展现了多因素参与以及多层次利用的特点(图1),其有效的运作对于合理开发山地资源,加快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针对红壤山地果园开发中存在生态系统受损,经济效益低下等现状,通过合理套种多品种牧草,改善果园生态环境。研究表明,将直立型禾本科牧草南非马唐种于梯埂边,并将匍匐型禾本科牧草百喜草撒播于梯埂上,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防治效果达57%-76%[15]。另外,牧草覆盖形成的小生态环境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天敌对害虫种群的自然控制作用[16]。事实上,生态果园建设是一种新型的农作模式,合理利用资源,优化系统管理,克服传统农业以牺牲生态效益来换取经济效益的短期行为,增加丘陵山地的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重目标。

3 优化现代农作制度的几点启示

3.1 建立并完善以提高利用效率与持续发展为主导的资源节约型农作体系

农业的集约化与持续化是当前世界农业发展的两大动向[17],优化农作制度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倡导整体协调、循环再生、节约资源、环境友好、高产优质与满足供求是现代农业的主导方向。建立与完善资源节约型农作体系是使农业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超常规、跨越式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和载体。切情创立循环利用型农作模式,能够有效地保护耕地面积、改善耕地质量,遏制环境恶化,实现和谐共存。这就要求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不懈地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环保型生态农业,开发并有效推广既节约资源又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现代高度集约化的农作制度对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强度较大,必须重视对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协调用养矛盾,处理好降低消耗、培肥地力、减少污染、提高效益之间的关系,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能源化、饲料化和肥料化。

3.2 建立并完善以山地水土保持和防灾减灾为核心的种养结合型农作制度

南方山地由于地形、气候以及土质等特有的不利因素,水土流失严重,作物生长不良,不但使产量减少,品质受到影响,还会间接造成环境污染,水质劣化,洪水及泥沙灾害。植被恢复是在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保持的重要手段[18],实践证明:山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实质上是山地植被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损失,扭曲了生态系统结构,引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与生态链的短缩与断链,增加了系统的脆弱性。山地受损果园的本质是生态元之间的链接断裂或弱化,使系统网络结构破碎化,使生态链断裂,引起生态系统功能衰退[19]。因此,山地的综合开发,必须贯彻落实整体协调等循环再生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综合治理”的防灾减灾方针,加强山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在灾害重发区和多发季节,健全减灾避灾型保育框系,通过选择抗性品种,合理搭配品种和种植茬口安排,搞好山区林农牧业的区划布局,综合运用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提高农业避灾抗灾与种养结合管理能力。

3.3 建立并完善以物质良性循环和多级利用为核心的循环利用型农作制度

建构新的现代循环农业模式,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关键在于优化建构新的农业物质循环通道或链条体系[20]。为此,需要充分把握住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取向、重点与对策。在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循环经济所倡导的是一种物质不断循环与再生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即“资源一产品一消费一再生资源一再生产品”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21],从根本上消除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世界各国对于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广泛关注,以及各种生物质能转化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作为一种有效缓解全球能源危机问题的主要途径,生物质能产业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3.4 建立并完善以开发优质产品与绿色农业为核心的综合拓展型农作制度

随着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日益增强,要求现代农业必须将农业安全与人类健康列为首位[22]。农产品质量的高低和优劣成为决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现代农业应坚持“以质取胜”的战略方针,在保证数量安全的前提下,适应消费多元化、优质化、层次化的需求,以全面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积极调整品种结构。同时,通过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农业生产全过程控制,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生产和使用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农用化学品(化肥、农药、地膜等),并利用GIS等新技术提高其有效利用率[23],降低农业生产及其它产品的服务过程对环境和人类的风险,以更有效且更持续地保障生态安全和食物安全。

4 展望

随着市场经济与现代农业不断深入发展,在全国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必然要求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发展理念和当前我国农作制度建设的成功实践相互结合起来,对传统农作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建立资源、生产、技术、市场为一体的新型农作制度,是当前我国农作制度建设在农业环境保护、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产品安全保障方面面临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实际问题。在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很有必要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对国内农作制度的资源利用、经营效益进行一些定量化评估和改进,优化现代农作制度,实现农村经济与农业综合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依据循环经济的科学原理,贯彻“节约、保护、利用、拓展”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结合我国南方红壤山地综合开发与主要农作模式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优化现代农作制度的重要作用。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思路与若干对策。即要在南方丘陵山地创立并完善以提高利用效率与可持续发展为主导的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度,包括三个方面:现代农作制度的优化与统筹;因地制宜地构建以水土保持和防灾减灾为核心的种养结合型农作制度、以物质良性循环和多级利用为特色的循环利用型农作制度、以开发优质产品与绿色农业为目标的综合拓展型农作制度;实现山区农村循环经济与农业综合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现代农作制度,南方山区

我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思路探讨 篇2

1 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基本思路、特点与要求

现代农作物种业, 是我国提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之后, 针对农业发展特点和国内外种业发展实际情况提出的。2011年4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的意见》, 2012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 (2012—2020年) 》。这一新思路、新要求、新规划的提出, 对农作物种业的发展是一个质的飞跃, 是种子向种业、传统的民族种业向现代种业的大跨越。要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的发展, 首先要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农情和种情, 认识种业, 研究种业, 才能更好地把握我国特色现代种业发展方向。

1.1 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以农业用种保障和粮食生产安全为目标, 以提高农作物单产水平和农产品质量为重点, 促进种子产业升级, 满足市场需求, 用现代种业服务于现代农业。现代种业就是用现代工业化的基本理念, 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 现代要素的投入, 市场机制的完善和服务体系的健全;用现代设备装备种业, 用现代科技改造种业, 用现代管理手段提升种业, 用健全的种业体系服务农业。

1.2 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依托科研、育种、生产、销售、管理、服务为基础, 突出科技引领、企业主体、产学研结合、布局合理、公益性服务, 实现基础研究专业化、育种体制商业化、组织生产规模化、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标准化、经营方式市场化、管理手段科学化和信息服务社会化。

1.3 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种子是一个从田间到田间的特殊产品, 或者说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资料, 种业又是一个从农业到农业的特殊的弱势产业。在研究、生产、使用过程中, 受自然环境、产业条件、科技手段、管理水平、使用者的素质等多种因素影响较大, 不仅决定着当前生产安全和稳定, 还决定着农业生产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必须具备完备的种业体系、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的运行方法、良好的市场机制、过硬的团队精神等五个方面的要求, 才能保证现代种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2 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的基本模式

根据现代农作物种业要求和规划, 要建立健全及完善以产业为主导、科研为基础、企业为主体、管理为重点、服务农业为目标的现代种业新体系。

2.1 建立现代新型农作物种业科研体系

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原有的遗传育种、基础理论、育种材料创制及生物技术研究的基础上, 建立分子生物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育种研究院所、农作物常规品种改良中心及研究实验站 (场) , 重点开展公益性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 分子生物技术研究, 资源、育种材料的引进、收集、保护、创制和综合利用研究, 机械、加工、实验、鉴定等相关应用技术研究等。形成科研分工合理、产学研紧密结合、资源集中、信息共建、成果共享、运行高效的种业科研新体系。

2.2 构建现代种业商业化育种、生产、营销体系

在原有农作物繁育、生产、经营企业的基础上, 按照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发放管理范围, 提升主体地位, 提高发展水平。构建新的商业化育种、生产、经营三级体系。一是兼并重组。通过资源整合, 广泛合作, 促进技术先进、网络健全、服务到位、育种能力强、管理水平高、注册资本在3 000万元以上的“育繁推一体化”大型现代种业集团组建。二是提高主要农作物常规用种及非主要农作物用种的繁育推广水平。整合现有的力量和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充分利用公益性研究成果进行繁育推广。建立市场供应能力强、质量标准高、网络服务好、区域特点明显、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上的主要农作物常规用种或注册资本在200万元以上的非主要农作物种子企业。三是建立统一规划、布点合理、信誉度高、服务态度好、懂技术、会推广的代销点、专营店、直销点或种子超市等。

在以上现代种业商业化育种体系中, 种子“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必须建有自己的科技创新、质量控制、生产繁育、加工储运、市场营销、信息服务和综合管理体系。

2.3 健全完善现代种业监管调控服务体系

在原有的国家、省、市、县四级管理体系的基础上, 进一步优化结构, 强化县级管理体系建设, 明确职能, 改进工作方法, 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协作、规范化运行、标准化操作、信息化服务、科学化管理、应急能力强的新格局。由单一的市场管理向多元化的服务转变;由行业管理向跨部门、跨区域协作转变, 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各级管理部门进一步建立完善区域性试验、新品种引进试验展示、市场监管、质量控制、案件处理、市场调控、信息服务等保障体系。

3 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措施

3.1 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强化服务

没有思想的大解放, 就没有种业的大发展;没有先进理念的引领, 就没有种业的创新;没有更强的服务意识, 就没有更好的信誉和更大的市场空间。因此, 我们要围绕现代种业发展目标, 借鉴国外种业发展的先进经验, 从思想上再解放、再认识、再提高, 加快转变思想观念和服务方式, 用全球的视野、开放的视野、长远的视野和先进的理念引领中国特色现代农作物种业的发展。

3.2 搞好规划, 分类指导, 重点推进

加快现代种业发展, 首要问题是搞好规划, 坚持统筹兼顾、合理布局的原则, 避免盲目性和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浪费。在国家统一规划、统一调控的基础上, 各地一定要结合本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 从科研、育种、生产、销售、服务、储备到市场监管、市场调控等环节进行全方位调研、论证, 并作出科学判断和合理的规划。根据规划分年度、分类型、分档次、分区域进行指导建设;对全局性、带动性、紧迫性的优先发展重点项目、重点工作, 重点推进, 努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政策扶持, 项目支撑, 加大投入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种业, 没有高科技的种子, 就没有高效益的农业。因此, 在“三农”工作中, 要树立支持现代种业发展就是支持现代农业的发展、支持现代种业就是支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理念。各级都应加大对种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出台切实可行的补贴、税收、信贷、土地使用、人才引进培养等相关的扶持政策。在基础研究、商业化育种、基地建设、技术设备引进、体系建设、市场监管、人才培养、储备调控、信息化服务等方面列专项重点扶持, 通过多种途径增强种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供种保障能力, 实现供种安全和粮食生产安全。

3.4 健全体系, 培养队伍, 提高素质

体系、队伍、人才是种业的根基和力量源泉, 是现代种业发展的推动者、执行者和财富的创造者。没有体系谈不上发展, 没有人才、队伍谈不上创新, 没有高素质的团队, 就没有高标准、高效率、高水平的种业。所以要把体系、队伍、人才纳入到发展现代种业的重要内容中, 逐步健全和培养提高, 在行业中真正形成机构健全、团队意识强、个人素质高、结构合理的种业体系, 在工作中做到用制度管理人, 用机制激励人, 用手段培养人, 用业绩鼓舞人, 用诚信感动人, 用环境留住人, 为加快推进现代种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3.5 建立诚信, 树立品牌, 提高效益

科技创新是种业跨越发展的关键, 而过硬的产品、良好的信誉、科学的管理、优质的服务是种业的实质和内涵。产品有价, 诚信无价;品牌有价, 而产业对社会的贡献是无价的。因此作为种业企业和参与种业的服务者、管理者、经营者及科研者, 都应共同建立强企、强业、强省、强国和种业强即民族强的理念;用诚信、品牌、管理、服务和奋斗精神铸就种业新文化。充分发挥种子协会的行业协调、服务和维权作用, 推动企业诚信建设, 打造品牌, 走出国门, 谋求种业更大的市场、更大的效益和更大的发展。

摘要:2011年4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 2012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 (2012—2020年) 》, 我国农作物种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为了抓住这一发展机遇, 我们必须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改进方法, 加快研究探讨种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机制, 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种业新体系, 推进中国特色现代种业新发展。

现代农作制度 篇3

目前,国内学者就我国各地农作制度的地理分区[6,7]、发展演变特征[5]、农作制结构与类型[8]、影响因素[9,10,11,12]、存在的问题、改革方向与发展对策[13]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尤其是对我国不同区域农作制种植模式[14,15,16]、结构优化[17]、不同农作模式下土壤理化特性[18,19,20]、灾害和节水特征[21,22]、农业资源发展潜力分析等[23,24]进行了系统研究,对于稻田农作制度方面也开展了部分研究[25]。

湖南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湖南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定粮食供给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湖南省人口基数大,耕地资源有限的背景下,探讨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耕地资源,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集约利用耕地,调整和优化稻田种植结构,改进耕作栽培技术,发展稻田多熟种植,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农作制度技术体系,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将为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1 湖南省农业资源概况

湖南省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气候资源,具有“光热资源丰富、热量充足、雨量充沛、雨水集中和无霜期长”的气候特点,农作物种类丰富,有利于发展农作物生产,适宜开展多熟种植。

1.1 自然地理资源概况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江南地带,省境绝大部分在洞庭湖以南。地处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8′-30°08′,东以幕阜、武功诸山系与江西交界,西以云贵高原东缘连贵州,西北以武陵山脉毗邻重庆,南枕南岭与广东、广西相邻,北以滨湖平原与湖北接壤,全省土地面积21.18万km2。户籍人口为7 119.34万人,常住人口6 568.37万人。湖南地处亚热带,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18℃,积温5 000-5 800℃;光照时数1 300-1 800 h;太阳总辐射能为3 330-4 040 MJ/m2,年降雨量为1 300-1 600 mm,无霜期270-310 d。

1.2 水土资源概况

湖南地处湿润多雨地区,全省年平均降水量3 184亿m3,全省人均综合用水量493 m3;平均降雨量为全国平均降雨量的2.2倍,居全国第7位;但水资源在时间上分布极不均匀,全年50%-70%的降水集中在4-7月,其余月份较少;年际间变化较大,地区间分布也极不均匀。

湖南山地多、平原少,是一个以山地、丘陵为主的省份。在全省的国土面积中,山地面积1 084.92万hm2,占全省总面积的51.22%;丘陵面积326.27万hm2,占15.4%;岗地面积293.81万hm2,占13.87%;平原面积277.9万hm2,占13.12%;水面为135.37万hm2,占6.39%。湖南省耕地面积为413.50万hm2,园地面积为68.71万hm2,林地面积为1 229.65万hm2,草地面积为49.03万hm2,表现出林地多、耕地少的显著特点。其中水田和水浇地面积为330.6万hm2,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79.95%。全省人均耕地为0.06 hm2,仅为全国人均耕地的59.2%,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5。

1.3 农作物资源

湖南省是我国中部地区典型的农业大省,其农作物生产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作物种类以水稻为主,旱粮作物主要有大麦、小麦、玉米、红薯、高粱和豆类;油料作物主要有油菜、花生、大豆、芝麻等;其他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麻类、茶叶、果树、烟草、甘蔗、蚕桑、蔬菜、药材等[26]。2014年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早稻145.33万hm2,中稻117.37万hm2,晚稻149.38万hm2,油菜77.01万hm2,棉花15.57万hm2,玉米34.57万hm2,大豆19.34万hm2,薯类28.46万hm2,苎麻5.43万hm2,烤烟8.58万hm2。

2 湖南省稻田现代农作制特征分析

湖南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水稻种植面积和水稻总产均居全国首位,属于中部地区重要的农业大省。建国60多年来,湖南省农作制度经历了恢复→徘徊→快速→调整→稳定→缩减发展六个阶段。其主要特征如下:

2.1 农业结构变化

1949年湖南省农业总产值为15.84亿元,种植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76.07%,林业、牧业、渔业和副业总产值分别占1.52%、8.96%、0.19%和13.26%。从建国到1979年,主要开展农作制度的改革与优化,主攻目标扩大种植面积,推广双季稻多熟制;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总产值在农业总产值所占的比重较大,林、牧、渔、副业所占比例小。

20世纪80年代以后,种植业总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开始下降,林、牧、渔业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1999年全省农业总产值为679.20亿元,种植业所占比重下降到54.00%,林业上升到5.11%,牧业上升到33.09%,渔业上升到7.05%,副业下降到1.96%;2008年全省农业总产值为3324.51亿元,种植业所占比重下降到43.52%,林业下降到4.68%,牧业上升到44.02%,渔业占5.10%,副业下降到1.78%;2013年全省农业总产值为5043.58亿元,种植业所占比重占54.06%,林业占5.70%,牧业占29.09%,渔业占6.14%,副业占4.99%(表1)。

2.2 种植结构变化

建国初期到70年代,湖南省以粮食作物为主,非粮作物面积较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83.8%,其中水稻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71.4%;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4%(表2)。20世纪80年代以后,种植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油菜、棉花、苎麻、柑桔、蔬菜、烟草、甘蔗、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得到了发展,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下降到68.8%;非粮作物和经济作物面积比例得到快速上升,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例上升到11.8%。20世纪90年代未以后,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所占的比例快速下降,而非粮作物和经济作物面积比重和产量快速上升。2013年全省农作物播种总面积为865.00万hm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比例下降到57.07%,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例上升到20.24%。

2.3 粮食产量变化

通过农业科技的改进与创新,湖南省粮食单产不断提高,特别是水稻单产呈逐年上升趋势。建国初期,湖南省粮食作物单产为1 957.5 kg/hm2,其中水稻单产2 437.5 kg/hm2;1979年粮食作物单产3 502.5 kg/hm2,其中水稻单产4 440.0 kg/hm2,比1949年提高82.15%;2008年全省水稻单产达6 351.0kg/hm2,比1979年提高43.04%(表3)。建国初期到70年代,其他粮食作物如小麦、薯类、杂粮的单产变幅不大;20世纪80年代以后,上述作物的单产呈逐年上升的变化趋势。

2.4 作物种植模式变化

水稻是湖南的优势作物和优势产业。在作物种植模式中,20世纪80年代以前,旱粮作物所占比例较大,但随着杂交水稻品种的推广、耕作栽培技术的改进,种植制度的改革与优化,其他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急剧下降。目前,湖南省平原和丘陵区主要有绿肥—双季稻、油菜—双季稻、马铃薯—双季稻、蔬菜—双季稻、冬闲—双季稻以及烤烟—杂交晚稻、春玉米—杂交晚稻、西瓜—杂交晚稻等一年三熟或两熟的复种制[25];山区主要有油菜—中稻、马铃薯—中稻、春玉米—晚稻、蔬菜—中稻及冬闲—中稻一年两熟或一熟制复种制。

3 湖南省现代农作制主体模式及布局

湖南省农业生产具有多熟复种、集约高产的特点。目前,湖南省稻田的主体种植模式是以粮、油、肥生产为主,以双季稻为主体的格局,但一季稻的比例在增加,绿肥面积下降,冬闲田面积比例上升。

3.1 稻田三熟农作制种植模式

稻田多熟种植模式主要有马铃薯—双季稻、黑麦草—双季稻、紫云英—双季稻、小黑麦—双季稻、油菜—双季稻和蔬菜—双季稻等。据统计,2007年稻田三熟制面积达75.33万hm2,占稻田面积的比例为25.83%,其中以油菜—双季稻种植模式为主,占双季稻三熟制稻田的81.58%。

3.2 稻田两熟农作制种植模式

湖南省稻田两熟制种植模式主要有春玉米—一季晚稻、油菜—一季晚稻、蔬菜—一季晚稻、烤烟—一季晚稻、瓜类—一季晚稻、绿肥—一季晚稻和马铃薯—一季晚稻等。据统计,2007年稻田两熟制面积达189.23万hm2,占稻田面积的比例64.89%。

3.3 湖南稻田现代农作制布局

根据农作制的自然资源、生产条件、社会经济、产业发展区域分异原则,结合全省各区域的自然资源、生产条件、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和地理区位的实际情况,将全省划分为四个现代农作制发展区,即湘北商品型现代农作制发展区、湘中湘东城郊型现代农作制发展区、湘南外向型现代农作制发展区和湘西特色型现代农作制发展区。

湘北商品型现代农作制发展区包括洞庭湖平原区及环洞庭湖丘陵岗地,辖岳阳、益阳和常德3市27个县市(区),现代农作制的发展方向,应针对该区域冬闲稻田面积大,立足土地、温光资源丰富的优势,把稳定发展稻田双季稻多熟制作为战略重点,大力推广绿肥—双季稻、油菜—双季稻和蔬菜—双季稻等。

湘中湘东城郊型现代农作制发展区包括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娄底和邵阳6市31个县市(区)。针对该区域农业经济基础较好、技术水平较高的特点,稻田应优先发展油菜—双季稻、蔬菜—双季稻和饲草(绿肥)—双季稻。

湘南外向型现代农作制发展区包括郴州和永州2市22个县市(区)。针对该区域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应在充分发挥地理与区位优势、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基础上,发展油菜—双季稻、蔬菜—双季稻、饲草—双季稻和烤烟—优质晚稻。

湘西特色型现代农作制发展区包括张家界、湘西自治州、怀化及邵阳部分县市27个县市(区)。针对该区域农业基础设施较差、生产水平不高和作物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应以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为战略重点,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因地制宜地发展油菜—中稻、马铃薯—中稻等。

4 湖南省稻田现代农作制发展面临的问题

4.1 人多地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随着湖南省农业的快速发展,粮食总产虽不断提高,但人口的增加、耕地不断减少,粮食产量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需求的矛盾仍长期存在。建国时,湖南省人口近3 000万人,人均耕地约0.12hm2,到2014年人口增长至6 690.6万人,人均耕地只有0.06 hm2。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和农业转型期,如何通过创新农业种植制度,提高复种,以增加农作物播种面积,促进单产和总产的提高,这是目前湖南省现代农业和农作制发展所面临的难题之一。

4.2 冬闲田面积增加,稻田耕地质量下降

湖南省约有冬闲田133万hm2以上,除去约26.67万hm2地下水位高的潜育性稻田不能种植冬季作物外,还有106.33万hm2冬闲田可以开发利用;但目前全省稻田冬种覆盖率仅为40%左右。因此,如何合理开展冬闲田的开发利用,利用其丰富的温、光、水等自然资源发展冬季农业,这是当前全省稻田现代农作制发展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虽然全省稻田土壤肥力水平较高,但红、黄壤丘陵区稻田土壤肥力水平低、耕地质量差。且近年来由于采取缺乏科学合理的施肥措施,重用地轻养地、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肥轻磷钾肥等,造成部分农田生态环境变劣、肥力下降,不仅影响到稻田耕地质量和农作物产量,同时还影响农产品质量。因此,如何通过发展稻田现代农作制进行土壤培肥,提高复种,挖掘稻田增产潜力,是一个新的难题。

4.3 稻田耕作栽培技术体系不够完善

在湖南省不同的区域,因各地气候因素、土壤类型和栽培技术水平不同,种植制度千差万别,农作物产量各异。在新形势下,如何依靠科技进步,进行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和栽培技术的改进与创新,以解决发展现代农作制关键技术中的瓶颈;提出与构建适用不同区域的现代农作制耕作栽培技术,进一步推进高产、高效和标准化栽培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实现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增强农田的综合生产能力,从而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耕作栽培技术体系是目前现代农作制发展的重要任务。

4.4 农机与农艺融合、土地流转规模化还需加强

发展现代农作制过程中,在适度发展规模经营的基础上,加强农机与农艺融合技术,有利于提高农业现代化和规模化水平、农业种植效率,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战略转移,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相应的问题,如何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协调农机与农艺之间矛盾、认识水平、相关部门间联系、综合型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

4.5 种粮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粮食生产能力受农业资源、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其经济效益的高低,取决于农业各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近年来,虽然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但由于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成本高,造成种粮比较效益偏低,严重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在水稻产区,由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降低,造成水稻种植面积和复种指数的降低,从而制约了稻田多熟制和现代农作制的发展。

5 湖南省发展稻田现代农作制面临的挑战

5.1 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退化之间的矛盾

为了实现农业的持续快速增长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农业生产中导致了土壤、水资源等生态环境消耗速度的加快。湖南耕地数量变化总体上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趋势;而人均耕地则表现为逐年减少的变化趋势[27]。同时,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全省农业用水量为222.4亿m3,若在干旱年份缺水,水资源供需矛盾更为突出;水资源浪费现象比较普遍和严重,农业用水量占全省总用水量的70%以上,传统的农业灌溉方式,加上农田基础设施落后,造成灌溉水利用系数低。

5.2 各区域发展不平衡

由于省内各个区域的地理条件、经济技术基础及区域政策等因素的不同,湖南省洞庭湖平原区、湘中湘东丘陵区、湘南盆地丘陵区和湘西丘陵山区4个区域在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农作制度和城镇化水平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人民传统观念各异;且各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土壤类型、气候等存在明显的差异,影响当地的农业种植结构。因此,湖南省发展稻田现代农作制的关键在于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改变农民的种植习惯,创新种植结构,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全省各个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5.3 劳动力战略转移与农业现代化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和阶段,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相应减少,加上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规模增大、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水平低等现状,大大制约了稻田现代农作制的发展。

5.4 农村组织结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

近年来,湖南省在农业结构优化调整上做出了较大的努力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目前在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问题上还有待更进一步的改进。主要体现在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大宗农产品供过于求,受市场调控因素的影响较大,缺少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其根本原因是目前农村缺少长远规划、规划程度高、功能齐全的农村商业中介性服务组织为农民的种植结构调整提供可靠的市场信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降低了农民的种植农作物积极性,影响了全省现代农作制的发展。

5.5 农业基础设施差,应对气象灾害能力差

近年来,全球气候发生变化,湖南省农业突发性气象灾害(洪涝、低温、干旱)发生频繁[28],造成生态环境变劣,加之全省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抗灾能力较差,农业抵御外界自然风险的能力较弱,农田气象灾害对全省主要农作物的成灾率高,造成全省主要农作物单位面积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不稳定、波动较大,制约了全省现代农作制的发展。

6 湖南省稻田现代农作制的发展对策

6.1 强化科技投入和政策支持

现代农作制的建设与发展,必须有相关的政策作为支撑和保障。因为农业生产的投入不仅包括资金投入,还包括政策、信息、技术和劳动力等方面的投入;同时,还需整合其他各方面的投入,从而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针对目前湖南农业对现代农作制科技投入较少和体制中所存在的不足,如何发展现代农作制,需明确各级政府加强对现代农作制的政策支持,加强对该领域的科技投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从而为发展现代农作制和现代农业提供政策和技术保障。

6.2 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发展适度规模化

首先,针对当前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可通过优化农业结构和布局,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经营效益最大化,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农作制。其次,通过适度发展规模化经营,开展集约化规模经营、机械化种植,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充分发展现代农作制;同时,培育现代农村经济组织,增强农业抵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增加农民收入和农业经济效益。这符合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发展现代农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客观要求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重要途径的观点。

6.3 协调经济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关系

针对全省农业突发性气象灾害(洪涝、低温、干旱)发生频繁,生态环境变劣,农业基础落后、抗灾能力较差的现状,在做好全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从现代农作制的角度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各个区域主要灾害预警预测、灾害防治及减灾避灾耕作栽培技术体系,为湖南省的稻田现代农作制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撑;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投入,提高农田排灌基础设施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有效地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保证经济增长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6.4 合理开发冬闲田,发展稻田多熟制

面对湖南省冬闲田面积大、冬春温光资源丰富的特点,可通过充分利用稻田冬闲期土地、温、光、肥、水等自然资源,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各个区域的气候持性、栽培技术水平和种植习惯等,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农作物品种结构,进行绿肥、油菜、春马铃薯和蔬菜等冬季农业的开发,采取不同的水旱轮作、用地与养地结合等措施,发展稻田多熟制,可培肥土壤、提高稻田复种指数,促进冬季农业产业开发、增加农民收入,构建稻田多熟农作制,这是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作制的重要战略措施。

6.5 全面提升稻田现代农作制科学技术体系

现代农作制度 篇4

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 很多学者已就农作物的害虫治理问题开始进行系统理论的分析[1], 学者Odum首次创立了系统生态学, 紧接着, 学者Watt、moms首次将系统分析方法用于昆虫种群问题的研究。1972~1973年, 综合治理农作物害虫的计划开始部署, 系统科学与模型建立方法得到成功引进, 在农作物害虫预测、控制等方面取得了进展, 并由此获取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在20世纪80年代, 我国学者就农作物保护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在小麦, 高粱, 玉米等农作物害虫治理与综合防范方面引进了计算机信息技术,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信息技术在农作物保护中的现代应用

2.1 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在20世纪90年代, 一部完整的关于农业的数据库在美国的农业图书馆完成[2,3], 农业文献约300万篇, 拥有130多个国家的农业资料, 具体有农业各领域的杂志、书籍、专利、著作、技术报告等。在1996年, 国际植物检疫数据库关于农作物病毒分类数据库等数据管理软件完成, 对农作物病毒查询提供了有力的资源基础。

1998年, 国内学术期刊杂志共收录农业方面的文献16 603篇, 农作物保护方面的文献3 393篇, 分类300余种。这些有力的数据库工具为农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可供农业人员提供害虫辅助鉴定和制定消灭虫害决策的功能。

2.2 计算机技术在农作物保护中的应用

学者Scott在农作物病理学领域首次采用计算机技术, 其有效地利用作物害虫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等有利工具, 揭示有关农作物病理学和农作物保护的策略。并应用农作物病流行学模拟以及预测模型、加上农作物病理诊断系统、农作物病理管理专家系统和农作物风险分析等技术, 有效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4,5]。

我国计算机技术在农作物保护领域的研究同样也得到了巨大进步。20世纪80年代初, 农业部农作物检疫实验所就检疫农作物有害生物的重要性进行了声明, 同时, 农业部也建立了与农作物有害生物检疫有关的农作物有害生物数据库, 研制了一条对我国农业现状合适的定量分析方法和PRA分析模型, 同时也参与了制定国际PRA技术标准。同一时期,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有效地将高原蝗虫进行了分类。

现在, 对于水稻、玉米, 高粱、苹果、西瓜等主要虫害的研究专家系统已在农业生产作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并由此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解决了很多社会问题。

2.3 远程监控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目前, 大多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都离不开与之相关的环境, 所以, 通过对环境的实时监测, 有效地分析, 可以有效地预防农作物病虫害, 同时可有效地抑制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病条件, 从而可以不打药甚至少打药, 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降低农作物的生产成本, 为农民创收。而通过现代互联网技术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带来直接的效益, 安装农作物远程病虫害监测以及远程分析服务报警平台便成为必然。远程分析服务报警平台整合了大量的信息资源, 可实现咨询互动, 远程分析服务报警平台可根据历史数据进行分析, 同时, 给出指导意见。监控系统还为农业合作社设施、农业规模化生产提供了管理手段, 合作社管理者可通过互联网登录平台, 实现对每个大棚的有效管理。该平台还可为消费者提供产品绿色认证手段, 产品的生产、生长过程可以通过电子标签溯源, 并通过网络视频随时监控。

系统平台在农作物病虫害需求分析的基础上, 可以采用现代远程诊断与呼叫技术, 集成智能代理技术, 同时, 可将其详细设计用于水稻, 高粱, 棉花, 小麦, 果树, 蔬菜等农作物疾病检测诊断的监控系统中, 并引进目前一些先进的软件, 将其应用到果树、蔬菜、牧业等病虫害远程监控, 预测报警程序中, 有效地建立一种全天型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控, 诊断, 分析, 报警的服务平台, 有效地提高诊断准确率和预测精度, 可以有效地防治农作物的受害程度, 具有重要意义。

3我国农作物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

我国农作物保护技术, 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系统、信息管理技术系统、农作物病虫害远程监控技术已十分先进。同时, 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技术, 以及农作物病虫害数据库的质量与应用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4结论

本文介绍了现代信息技术, 数据库系统, 计算机技术等在农作物保护中的应用, 同时也分析了远程监控技术在农作物病虫害监控分析中的应用, 分析其现在的发展状态, 较发达国家的差距, 指出了未来我国农作物保护技术的发展方向, 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格安, 郑维秀, 宋秀焕.农业产量波动与气候调合指数[J].黑龙江气象, 2011 (02) :56-59.

[2]李宁, 邱丹.计算机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青海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99 (03) :158-162.

[3]陈建铭.旱涝灾害对农业产量的影响及对策[J].河南气象, 2006 (04) :26-29.

[4]李建龙, 蒋平.利用3S技术动态监测天山草地农业产量及其成因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3 (02) :160-164.

对农作物种子备案制度的思考 篇5

关键词:农作物种子,备案制度,法律法规,原则,监管

种子虽小, 但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种子市场放开后, 种子市场经营固然比较活跃, 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要认真解决问题, 就必须要加强种子管理, 特别是要加强种子备案制度管理, 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1 种子经营备案的法律法规

农作物种子属于一般禁止和限制商品。《种子法》及《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均对种子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作出了明确规定。必须取得种子经营许可证才能经营, 种子经营者办理或者变更营业执照还需要凭种子经营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但是例外情况有3种:在种子经营许可证规定的有效区域内设立分支机构;受具有种子经营许可证的种子经营者书面委托, 在其种子经营有效区域内为其代销种子;专门经营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1]。这3种情况可以不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 但应当备案, 在办理或者变更营业执照后15 d内向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 农作物种子经营备案的内容及程序

农作物种子经营备案属于种子行政许可范畴, 该行政许可是由依法获得行政许可权的机关, 准许单位或合法受权的事业单位、组织从事种子经营活动, 根据公民、法人或其他合法的社会组织达到一定的要求和标准, 按照一定的条件, 提出申请, 履行一定程序后方可[2]。农作物种子的经营备案, 包括《种子法》等国家法规确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为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7种作物, 浙江省再增加西瓜, 共有8种作物。对于农作物种子经营备案程序, 简言之:首先种子经营者向本级种子管理机构提出申请, 种子管理机构即时受理和审查, 给予办理农作物种子经营备案书, 对申请材料不齐全的, 当场告知申请人需要补齐的相关资料;最后种子经营者持种子经营备案书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

3 农作物种子经营备案坚持的原则

备案工作, 主要是审查种子经营者是否具有营业执照、委托书, 以及委托销售方的营业执照及经营许可证、委托销售方与被委托方协议、固定经营场所证明、门市销售人员培训合格证、农作物种子备案登记表等。在备案工作中, 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科学、规范。备案流程要科学, 所需的表格、提交的材料要统一, 有利于种子市场规范化、法治化。二是公正、公开、透明。对备案要求、流程以及需要的手续、备案工作人员名单要公开。在执行备案要求过程中要一视同仁, 不能搞特殊化, 态度要和蔼可亲。三是先证后照。种子经营者在种子销售前必须先到种子管理站取得备案凭证, 再到工商管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 做到“先证后照”。备案要按规定的时间、地点、条件及时进行, 同时对申请材料不齐全的, 应当当场告知。

4 农作物种子备案要达到的目标

种子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备案审核进入辖区的种子经营单位资质, 并审查所经营的品种和质量情况, 掌握辖区种子市场的大体情况, 将原先的种子市场事中、事后监管, 发展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通过种子品种、适宜种植区域等技术信息发布、咨询, 引导种子经营企业合法经营。如此, 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假劣种子流入市场, 减少种子质量事故的发生, 把种子质量纠纷事故扼杀在萌芽之中, 促进种子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3,4]。

5 实施种子备案的监管抽查

当前种子市场代销网点多而无序, 品种多而乱, 给种子管理部门的甄别判定带来困难。加上销售人员综业务素质低, 法治观念淡薄, 市场上先售后备案或不备案等不法行为屡禁不止。因此, 要规范种子市场行为, 加大案件查处力度, 严厉打击套购。

5.1 健全和推行种子经营备案工作制度

要健全和推行种子备案的工作制度, 包括备案申请制度、新品种审定公告备案制度、新品种引进登记备案制度和种子留样备案制度。种子经销商在售种前向县种子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依法登记备案时, 必须出具由委托方提供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公告, 才能受托种子经销商代销新品种, 同时还必须具备审定通过的品种介绍复印件。种子经销商在销售前进行新品种实物备案, 调种前申报登记主要农作物新品种, 由种子管理部门负责审批。种子管理部门应该及时掌握经销商的种子市内调运和市外调运等情况, 扦样、封缄主要农作物不同种子的批次, 做好服务备案, 即留存样品备案[5]。

5.2 依法行政, 强力推进备案工作开展

针对品种引进、法律法规、种子优劣鉴别、种子的储藏及营销等内容, 对全市所有种子经销商进行宣传培训, 大力宣传种子科普知识和法律法规。确保从业人员持证上岗, 要求培训考核合格后才可颁发种子经营上岗证。种子经销商要将核发的备案证张挂于营业场所醒目处, 向种子执法部门和种子使用者公开经营品种、经销范围、销售区域等。种子管理部门要搞好种子经营备案证的核发与管理, 定期抽查及不定期的暗访, 对发现的未按生产经营许可证规定生产经营种子、销售未审定品种或审定品种越区销售、套用冒牌、虚假标签的不法行为依法查处[6]。种子管理站要与工商行政、公安和农业执法大队等部门配合, 对无证经营、销售应当审定而未审定品种、销售假劣种子、虚假标注标签等行为要按照《种子法》的有关规定严厉查处, 并予以曝光, 给违法者以震慑, 以强有力的行政手段来推进备案工作的顺利开展, 切实保障农民安全用种。

参考文献

[1]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EB/OL]. (2007-07-25) [2007-08-17].http://www.zj.gov.cn/gb/zjnew/node3/node22/node167/node359/node365/userobject9ai68191.html.

[2]赵克.浅谈农作物种子经营备案[J].北京农业, 2011 (9) :231.

[3]曹雪仙, 陈人慧.浅谈种子备案制度在县级种子管理中的重要性[J].种子世界, 2010 (8) :7.

[4]李少弟, 李绍亮, 张周科, 等.办理经营种子备案的探讨[J].中国种业, 2005 (5) :22-23.

[5]吕素友.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种子管理工作[J].种子科技, 2001, 19 (3) :151-152.

现代农作制度 篇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 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 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为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 增强农作物种业竞争力, 满足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 现就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形势

(一) 农作物种业取得长足发展。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农作物品种选育水平显著提升, 推广了超级杂交水稻、紧凑型玉米、优质小麦、转基因抗虫棉、双低油菜等突破性优良品种;良种供应能力显著提高, 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全部实现商品化供种, 主要农作物种子实行精选包装和标牌销售;种子企业实力明显增强, 培育了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 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种子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全面实行政企分开, 市场监管得到加强。良种的培育和应用, 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 农作物种业发展面临挑战。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生物技术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建设现代农业, 对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商业化的农作物种业科研体制机制尚未建立, 科研与生产脱节, 育种方法、技术和模式落后, 创新能力不强;种子市场准入门槛低, 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研发能力弱, 育种资源和人才不足, 竞争力不强;供种保障政策不健全, 良种繁育基础设施薄弱, 抗灾能力较低;种子市场监管技术和手段落后, 监管不到位, 法律法规不能完全适应农作物种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违法生产经营及不公平竞争现象较为普遍。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作物种业的健康发展, 制约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必须切实加以解决。

二、总体要求

(三)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完善法律法规, 整合农作物种业资源, 加大政策扶持, 增加农作物种业投入, 强化市场监管, 快速提升我国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 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 全面提升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

(四) 基本原则。

———坚持自主创新。加强农作物种业科技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国际合作, 鼓励引进国际优良种质资源、先进育种制种技术和农作物种业物质装备制造技术, 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种业科研成果, 提高农作物种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企业主体地位。以“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为主体整合农作物种业资源, 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通过政策引导带动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 充分发挥企业在商业化育种、成果转化与应用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种质资源、科研人才等要素向种子企业流动, 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模式。

———坚持扶优扶强。加强政策引导, 对优势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加大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投入。对具有育种能力、市场占有率较高、经营规模较大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予以重点支持, 增强其创新能力。

(五) 发展目标。

到2020年, 形成科研分工合理、产学研相结合、资源集中、运行高效的育种新机制, 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 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优势种子生产基地, 打造一批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 健全职责明确、手段先进、监管有力的种子管理体系, 显著提高优良品种自主研发能力和覆盖率, 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三、重点任务

(六) 强化农作物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

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要重点开展种质资源搜集、保护、鉴定、育种材料的改良和创制, 重点开展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分子生物技术、品种检测技术、种子生产加工和检验技术等基础性、前沿性和应用技术性研究以及常规作物育种和无性繁殖材料选育等公益性研究。推进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完善公共研究成果共享机制, 为种子企业提供科技支撑。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农作物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投入, 加大对生物育种产业的扶持力度。

(七) 加强农作物种业人才培养。

加强高等院校农作物种业相关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实习基地建设, 建立教学、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机制, 提升农作物种业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利用高等院校教学资源, 加大农作物种业人才继续教育和培训力度, 为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

(八) 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

鼓励“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整合现有育种力量和资源, 充分利用公益性研究成果, 按照市场化、产业化育种模式开展品种研发, 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积极推进构建一批种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为有实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建立品种审定绿色通道。引导和积极推进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逐步退出商业化育种, 力争到“十二五”末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与其开办的种子企业基本实现“事企脱钩”。

(九) 推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

在企业注册资金、固定资产、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等方面大幅提高市场准入门槛, 通过市场机制优化和调整企业布局。支持大型企业通过并购、参股等方式进入农作物种业;鼓励种子企业间的兼并重组, 尤其是鼓励大型优势种子企业整合农作物种业资源, 优化资源配置, 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

(十) 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建设。

科学规划种子生产优势区域布局, 建立优势种子生产保护区, 实行严格保护。加强西北、西南、海南等优势种子繁育基地的规划建设与用地保护。鼓励种子企业采取与制种合作社联合协作等方式建立相对集中、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 增强种子生产能力。

(十一) 完善种子储备调控制度。在现有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基础上, 建立国家和省两级种子储备体系。国家重点储备杂交玉米、杂交水稻种子及其亲本, 保障杂交种子供应和平抑市场价格;省级重点储备短生育期和大宗作物种子, 保障灾后恢复生产和市场调剂。种子储备任务通过招投标方式落实, 国家重点支持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要主动参与投标。

(十二) 严格品种审定和保护。进一步规范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品种保护测试、转基因农作物安全评价和品种跨区引种行为, 统一鉴定标准, 提高品种审定条件, 统筹国家级和省级品种审定, 加快不适宜种植品种退出。完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 强化品种权执法, 加强新品种保护和信息服务。

(十三) 强化市场监督管理。严格种子生产、经营行政许可管理, 依法纠正和查处骗取审批、违法审批等行为。全面推进县级农业综合执法, 加强种子行政许可事后监管和日常执法, 加大对种子基地和购销环节的管理力度, 严厉打击抢购套购、套牌侵权、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等行为, 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加强对进出境种子的检验检疫。

(十四) 加强农作物种业国际合作交流。支持国内优势种子企业开拓国外市场。鼓励外资企业引进国际先进育种技术和优势种质资源, 规范外资在我国从事种质资源搜集、品种研发、种子生产、经营和贸易等行为, 做好外资并购境内种子企业安全审查工作。

四、政策措施

(十五) 制定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按照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总体要求, 编制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 分作物、分区域、分阶段提出发展目标、方向和重点, 明确今后10年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任务和措施。调整和优化农作物种业资源配置方式, 在原资金渠道不变的前提下, 统筹农作物种业财政和基建项目, 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农作物种业, 加大对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十六) 加大对企业育种投入。按照“资格认证、定期复审、优进劣退”的原则, 择优支持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成长性好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中央财政增加“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投入, 支持引进国内外先进育种技术、装备和高端人才, 并购优势科研单位或种子企业, 促进“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发展壮大。

(十七) 实施新一轮种子工程。加大农作物种业基础设施投入, 加强育种创新、品种测试和试验、种子检验检测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建设商业化育种基地, 购置先进的种子生产、加工、包装、检验和仓储、运输设备, 改善工程化研究、品种试验和应用推广条件。

(十八) 创新成果评价和转化机制。改进现有农作物种业科研成果评价方式, 修改和完善商业化育种成果奖励机制, 形成有利于加强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评价体系。在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方面探索建立品种权转让交易公共平台, 健全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

(十九) 鼓励科技资源向企业流动。支持从事商业化育种的科研单位或人员进入种子企业开展育种研发,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鼓励科技资源合理流动。企业所在地政府要参照有关政策解决进入企业科研人员的户籍问题。

(二十) 实施种子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的种子生产经营所得, 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企业兼并重组涉及的资产评估增值、债务重组收益、土地房屋权属转移等给予税收优惠, 具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二十一) 完善种子生产收储政策。建立政府支持、种子企业参与、商业化运作的种子生产风险分散机制, 对符合条件的农作物种子生产开展保险试点。加大高效、安全制种技术和先进适用制种机械的推广使用, 将制种机械纳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完善种子收储政策, 鼓励和引导相关金融机构特别是政策性银行加大种子收储的信贷支持, 中央和省级财政对种子储备给予补助。

五、保障措施

(二十二) 完善法律法规。适时修订完善种子法律法规和规章, 健全并改进品种测试、品种审定、品种保护和品种退出制度, 完善种子生产、经营行政许可审批和监督管理的相关规定, 提高违法行为处罚标准, 制定育种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科研人员行为准则。

(二十三) 健全管理体系。强化各级农业部门的种子管理职能, 明确负责种子管理的机构, 保障种子管理工作经费, 加强种子管理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廉洁公正、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素质过硬和装备精良的种子管理队伍。地方政府要将属于公共服务范围的种子管理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二十四)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充分发挥种子行业协会在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中的协调、服务、维权、自律作用。加强对企业的服务, 组织开展企业间、企业与科研单位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行业自律, 规范企业行为, 开展种子企业信用等级评价, 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现代农作制度 篇7

1 哈尔滨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哈尔滨市作为农业大市,2012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11.3%,居于15个副省级城市之首,具有率先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资源优势。近年来随着中央和省、市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实施,哈尔滨市农业保障能力得到加强,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到提升,农村经济实现历史性突破。但除农业经营体系的健全和土地管理制度的完善外还存在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3,4]。

1.1 耕地可持续生产能力下降

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哈尔滨市耕地黑土层厚度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严重影响耕地可持续生产能力。全市土壤犁底层从初垦期的30cm左右减少到目前的18cm左右,黑土层厚度也由1m左右减少到20~30cm,土壤有机质含量也从11.8%下降到2.7%左右,耕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严重下降[5]。

1.2 农业投入不足

农业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仍较薄弱。一是涉农资金投入明显不足,目前哈尔滨市尚有半数以上中低产田需要改造,国家对哈尔滨市的扶持资金每年不足2亿元,仅能改造约1.33万hm2。二是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全市21座大中型水库控制面积仅占区域面积13%,蓄水能力不足;灌区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完好率不足40%,大部分旱田缺少配套的水利设施,有效灌溉面积仅占15.5%;农田用水浪费和渠道渗漏严重,地表水利用率约12.6%,渠系有效利用系数平均不到0.5。三是大中型现代农机比例低。2012年,全市农机以小马力拖拉机为主,大中型拖拉机仅11.7万台,占拖拉机总数的36.1%,远低于黑龙江省垦区平均水平;小马力拖拉机耕层浅是导致土壤犁底层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6,7]。

1.3 产业结构层次低、产业链短

目前农产品以出售初级原料为主,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产业链连接不紧密。2012年,哈尔滨市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为1.1∶1,而全国平均水平1.5∶1,发达国家为3∶1。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农民以直接出售粮食为主,农业企业主要从事农产品的初级加工,从事深加工的少,大多停留在卖原料和产品初级加工的层次;农业企业和农民结合松散,停留在随意性的购销关系上,缺少合约机制和订单机制。

1.4 农业生产资源耗用量大、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目前我国对农业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所产生的问题重视程度不足,在过去的20a中农业生产消费能源的平均CO2排放系数呈正向增长,导致农业CO2排放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哈尔滨市在2013、2014年秋整地期间,由于大量秸秆焚烧等原因的叠加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同时在种植过程中的农药化肥在环境中的残留较为严重,耕地出现肥力下降、盐碱化加重,农作物病虫抗药性提高和粮食农药残留增加。

2 加快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今年国务院批复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配套改革实施方案,为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和强大动力。哈尔滨市作为黑龙江省内农业大市应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破解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除完善农业经营体制和土地管理体系外还应着手发展现代农业建设。

2.1 培育推广高产、高抗新品种

优质农作物良种是提高产量和农产品产业链延伸的基础,要重视选育和推广玉米、水稻、大豆和马铃薯高产高抗新品种,这4种作物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市的90%以上。提高玉米品种的抗旱、抗倒伏能力,在哈尔滨市扩大第一、二积温带丰禾3号以及第二、三积温带哈丰2号玉米新品种的推广示范,丰禾3号和哈丰2号单产比同积温对照分别增加12%和15%以上。着重选育节水抗旱的水稻新品种,争取在节约水资源的前提下提高水稻产量。扩大第一积温带五优稻1号,第二、三积温带东农3489水稻品种的推广,遏制水稻品种长期栽培发生品种退化和抗病性下降的现象。重视高产、高抗、高油大豆新品种的传统技术选育,扩大黑农44、黑农46和东农46、东农47等高油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的推广,逐步恢复和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应用现代分子科学技术培育高油大豆新品种,抵制国外高油品种对大豆产业的冲击,确保粮食安全。根据用途引导选育马铃薯新品种,着重选育淀粉用途型马铃薯新品种,多途径增加粮食总产量,推广脱毒马铃薯种。合理扩大冬小麦种植面积,经过20余年的选育,东农冬麦1号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能在黑龙江省高寒地区安全越冬的冬小麦品种[8],证明黑龙江省可以实现两年三作,相当于增加50%的耕地面积,可在哈尔滨市第三积温带增加东农冬麦1号推广种植面积。

2.2 推广高产节能种植栽培技术

普及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旱育稀植是采用旱育秧的方法培育秧苗,扩行减苗栽植,配套高产栽培的一项耕作技术[9]。该技术比常规栽培省水50%,省种30%,省秧田50%以上。同时旱育秧栽插后基本没有缓苗期,早生快发,增加水稻穗粒数,单产增加600~900kg·hm-2,增产10%~15%。

科学推广玉米、大豆秸秆还田技术。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在杜绝了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的同时还有增肥增产作用。秸秆还田具有促进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含量的增加;提高土壤水分的保蓄能力;改善植株性状,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性状,增加团粒结构等优点。秸秆还田增肥增产作用显著,一般可增产5%~10%。秸秆还田技术要科学使用,研发大型农机具配合粉碎农作物秸秆。

2.3 深化产业链,提高粮食作物经济价值

现代农业产业链是一种新型产业组织方式,它是一个规模巨大、结构复杂的网状要素系统,贯通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三大领域,本文从主要农产品的深加工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2.3.1 玉米深加工

从鲜食玉米食品产业链条上可衍生玉米粉、玉米油、玉米须和玉米罐头等种类,向下延伸产业链条生产淀粉、酒精、多元醇、乳酸,可应用于食品、纺织、汽车、电子和医疗等领域。玉米秸秆加工主要集中在能源、肥料和饲料3个方面。在能源方面,玉米秸秆可用于制取沼气,进行碳化和气化,还可用于发电;在肥料方面,秸秆中的纤维素、蛋白质等物质能够防治土壤侵蚀,提高水分利用率;在饲料方面,节省大量的饲料粮,降低成本,提高养殖业的效益。秸秆经过生物发酵可以提取纤维素、丁醇、丙酮、乙醇、木质素。玉米秸秆产业链条上也可以应用于石油化工、酒类、医药、化妆品等几大行业。玉米芯一般占玉米总量的20%~30%,玉米芯可以衍生到化工、食品、医药等行业,生产糠醛、木糖等产品,产业链向下延伸生产袜口、家具罩、滑雪衣、运动服、医疗织物、军需装备、宇航服的弹性部分、木糖醇口服液、甜味剂、营养剂、药剂等终端产品。2010年,吉林省利用玉米深加工生产赖氨酸50万t,生产规模和产量居世界首位;吉林燃料乙醇公司利用玉米生产乙醇年产量50万t,是国内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第一大企业,经济效益极其可观[10,11]。

2.3.2 水稻深加工

水稻加工:加强稻谷调质技术,降低加工的碎米率。分离蛋白和多功能米淀粉,以规模化经营和先进营销方式创优质品牌。米糠加工:米糠提炼毛米糠油,再经过加工变成营养价值极高且具有保健功能的优质米糠食用油;榨油后形成的米糠粕,可继续深加工提炼出米糠蛋白、膳食纤维、肌醇,油脂精炼后的副产品再提取出卵磷脂、甾醇、谷维素等高附加值产品,还可加工成保健食品,大大提高了米糠的价值。稻壳加工:较先进的方法是将稻壳作为燃料发电,每处理稻壳100t可发电3 000kW;燃烧产物稻壳灰可生产白炭黑和天然助滤剂活性炭,市场前景广阔。稻壳硅的综合利用技术是目前较为活跃的研究领域,可用来制作高温耐火材料、化肥和高纯硅等。目前我国年产稻壳3 000万t、米糠1 000万t、麸皮2 000万t、胚芽500万t,这些大米加工中的副产品利用率极低,美国日本粮食加工产值比为3∶1,而我国只有0.5∶1,哈尔滨作为粳稻主产区稻米精深加工的潜力巨大[12]。

图1 大豆深加工Fig.1 Soybean processing

2.3.3 大豆深加工

大豆主要用于提炼食用油以及加工豆腐、豆浆、腐竹等豆制品。豆粉则是代替肉类的高蛋白食物,可制成多种食品包括婴儿食品。从大豆中提取人类食用油之后,所剩副产品饼粕是优质的蛋白饲料。大豆富含蛋白质和磷脂,精深加工后提取的蛋白质和磷脂可用于药品、饮品、保健品、食品和化工制品等,其副产品的大豆异黄酮是植物雌性激素防治和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的疾病[13]。

2.3.4 马铃薯深加工

目前马铃薯主要用作鲜食,90%以上直接烹饪食用,只有5%的鲜薯用于薯条、薯片、面粉和精淀粉等加工,马铃薯衍生物产品较少。马铃薯钾、镁含量、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高于精米和白面,蛋白质含量高,富含人体必需的赖氨酸,加快马铃薯新型产品开发,与多种马铃薯功能成分、传统饮食习性进行科学调配,可开发全价营养复配专用粉、速食面食产品、军备专用食品、宠物专用产品等多种形式,改变传统马铃薯消费方式,进一步提升马铃薯深加工技术水平[14,15]。2015年,我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和米粉等主食产品,实现目前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列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作为我国三大主粮的补充,逐渐成为第四大主粮作物。预计2020年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粮消费。

2.4 多途径持续发展现代农业

提高有机化肥使用比例,提倡生物防治病虫害,降低无机肥和高毒杀虫剂的使用;提高A级和AA级绿色农产品种植面积,严格按照要求规范种植,提高初级农产品价值;抓住“农博会”“绿博会”和“哈洽会”等大型农产品展销平台推广优质农产品,树立农产品品牌效应,坚决打击和追究农产品侵权和造假等不法行为[16];良种培育、农艺技术与农机研发有机结合,使农作物的种植过程能与农机应用良好结合;发挥哈尔滨市平原面积大的优势,整合耕地资源,建设农田配套设施,统一管理降低单位面积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提高大型农机设备工作效率[17];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良种补贴力度,对受国际市场冲击加大的本地农作物(如大豆等)提高收购价格,稳步提高播种面积,保障粮食安全;建设农业信息平台,提供种植管理、病害防治、市场需求和农业政策等信息,以及农业技术人员与农民交流平台等[16];扶持大型农产品精深企业,鼓励企业研发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完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深入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发展体系[17],鼓励建立“良种选育-订单种植-精深加工-产品品牌化-副产品综合利用-高科技产品研发-宣传销售”新产业模式,推进全市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精深化发展。

摘要:为推动哈尔滨市农业现代化进程,对哈尔滨市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耕地可持续生产能力下降、农业投入不足、产业结构层次低、产业链短、资源耗用量大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玉米、水稻、大豆和马铃薯4种主要农作物为例从品种培育推广、种植栽培技术的更新、产业链的深化和其它途径等方面提出破解制约哈尔滨市现代农业发展难题的建议。

上一篇:铁路行车指挥下一篇:GPS接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