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言

2024-05-14

得言(共4篇)

得言 篇1

摘要:作者以《快乐的小公鸡》为课例, 阐述对“人文合璧, 得意又得言”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 作者努力营造和谐高效的课堂氛围, 通过多媒体技术和师生的读、感悟、体验、升华等环节的整合, 以教学学生母语为本, 力图将人文性和工具性做到有效统一。

关键词:语文,人文性,工具性,统一

最近我看到了这样的一个词语:得意又得言。乍一看, 蒙了!何为“得意”, 又何为“得言”?仔细研究, 才豁然开朗:引用特级教师王崧周的话来理解:“其实语文学习必须同时睁大两只眼睛, 一只眼睛注视思想内容, 一只眼睛聚焦语言形式。”现在我就以《快乐的小公鸡》为课例来谈谈对“人文合璧, 得意又得言”的理解。

《快乐的小公鸡》是北师大版试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十六单元“快乐”的第二篇主体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 讲的是一只小公鸡整天无所事事, 心里很苦恼, 就去问老牛、青蛙、蜜蜂怎样才能快乐。后来, 在爸爸的指点下, 终于明白了“帮助别人, 就会得到快乐”。于是, 他每天早起为人们报时, 成了一只快乐的小公鸡。

根据课标要求, 教材特点和一年级学生实际, 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1.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帮助别人, 就能得到快乐”的情感。

2.注重语文的生活性,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来学习语文。

3.采用“渗透性识字”方法,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独自、合作识字, 加深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理解。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俗话说,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伊始, 为了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 我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境:同学们, 今天和我一起来到这个课堂上的还有一只小公鸡, 他呀, 十分苦恼, 因为整天没有事情做。今天他打算出门寻找快乐, 你们想不想和他一起去呀?接下来板书课题《快乐的小公鸡》, 并让学生与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写一个字读一个字, 写完后要求学生读题, 再说说“快乐”还可以换成什么样的词。

老师又问:看到这个题目, 你最想知道什么?

激趣定标, 创设情境, 让学生围绕着题目发表想法, 这样既理解了课题, 又培养了学生大胆发表意见的好习惯。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课前我布置了让学生预习此课的任务, 一年级学生年纪小, 尚不能掌握预习的方法, 但预习是一种贯穿学生学习始终的好习惯, 有必要在一年级就对学生给予训练。因此对预习情况的检查我让学生来说说, 你是怎样预习的?让学生来分享各自的预习方法, 并出示文中的生字词“姐姐”、“就”、“害虫”、“庄稼”, 让学生认读, 并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三、多层次的读, 理解课文

1. 初读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

听老师的范读, 对老师的范读进行评价, 再让学生说说听懂了什么。

2. 读中感悟。

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紧扣两条线, 一条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及借助课件来感悟“帮助别人, 就能得到快乐”, 一条是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 联系生活经验, 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积累词语。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第一自然段的学习, 老师问:小公鸡现在快乐吗?可是它本来是怎样的?当学生回答“苦恼”时, 大屏幕出示“苦恼”二字, 老师问“恼”字的部首是什么?还有哪些字含有竖心旁”?进一步巩固对字的理解。

接下来老师又问:哪个自然段说小公鸡很苦恼呢?这时老师出示“因为 () 所以小公鸡心里很苦恼”, 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答案进行填空。

老师再问:同学们什么时候觉得很苦恼呢?苦恼的表情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就带着苦恼的表情来朗读第一自然段。

在理解“老牛, 青蛙, 蜜蜂”的快乐时, 我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 如指名读, 全班读, 分角色读, 师生配合读, 使学生入情入境, 让学生在读书中奠定了感情的基础。但是我想只靠朗读还不足以深刻理解“帮助别人, 就能得到快乐”, 因为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 因此, 我问:谁知道一只青蛙一年能捉多少只害虫?再适时出示课件, 你们看, 有了青蛙的帮助, 农民获得了大丰收!以此辅助体验青蛙的快乐。在理解青蛙的快乐时, 我出示了课件, 五颜六色的鲜花, 蜜蜂飞翔其中, 酿造出甜美的蜂蜜, 何等快乐!

有了这样多层次, 多角度, 多侧面的体验感悟, 学生对爸爸的话“帮助别人, 你就会得到快乐”就不难理解了。这就是所谓的“得意”吧!

语文教学的聚焦点是话语形式, 理解内容是其一目标, 对于其文本语言的理解是其另一目标。

本课的生字较多, 我采用“渗透性识字”的方法, 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 并进行适当的句式练习。如学到第三自然段, 认记“庄稼”一词时, 问学生, 你是怎样记住“庄稼”两个字的?你知道哪些庄稼?再问学生, 为什么青蛙快乐呢?谁能用“因为……所以……”来回答, 进行句式练习。学习第四自然段, 识记“蜜蜂”时, 问学生:为什么这两个字都有“虫”?再出示“蜂蜜”, 说:这两个字很有意思, 调换位置也是一个词语。然后让学生读词。

3. 情感升华。

在最后的环节中, 我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的快乐, 体现了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感受快乐, 体验快乐, 懂得快乐”, 并进行“_____________, 我觉得很快乐”的句式练习。最后, 全课在古诗《画鸡》的齐诵声中结束。

叶圣陶先生指出, 语文教学要体现和完成“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独当之任”, 也就是语文科承担的“任”, 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的“任”。纵观整课的设计, 我努力营造和谐高效的课堂氛围, 以人为本, 通过多媒体技术和师生的读、感悟、体验、升华等环节的整合, 以教学学生母语为本, 力图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做到有效的统一, 做到“人文合璧, 得意又得言”。

得言 篇2

考量一节课是否有效,主要是看学生得到了什么。不同的学科学生得到的东西是有差别的,这是由学科的特点决定的。就语文学科而言,应该让学生得到什么?笔者以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得意

何谓“得意”?从文章整体来说,就是让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情感,领悟文章的主旨。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读懂文中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标点、每一个段落乃至整篇课文的意思。让学生在“得意”中享受文本的情感滋养、人文的熏陶,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目标和任务。

如何让学生“得意”?一是要整体把握课文。要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站在整体的高度,去把握课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和主旨。不能把课文分析得支离破碎,让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二是要找准理解的切入点。要想让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的印象,就要引导学生找到理解课文适切的入口,“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切入点可以是文章的题目,也可以是文中的一个关键的词语或句子,还可以是一个重点段落。围绕这些关键点,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课文,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就能让学生和文本、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水》一文,写的是作者回忆儿时洗澡的不易。下雨时,用雨水洗澡;炎热时,母亲用一勺水为四兄弟消暑纳凉,说明当时水的珍贵。教学这篇课文,就要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感受到水的珍贵,感受到在那样的环境中虽然缺水很苦,但是人们依然乐观的生活态度,从而激发学生珍惜用水的情感。教学时,就可以扣住课文第一段中的“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一句,引导学生从“下雨天人们痛痛快快地洗澡”和“炎热时母亲用一勺水为四兄弟解暑纳凉”两个生活场景入手,去循文明象,移情体验,从而感受水的珍贵。

二、得言

“得言”就是指学生在品词析句,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内化积累语言,懂得课文是如何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即让学生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学习运用语言的技艺。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就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表现形式,就要让学生在“得意”的过程中“得言”,从而实现“言意”兼得。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两点:一是课文中描写比较有特色的语言。作者叙写一篇文章,在遣词造句上总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那些精彩的有韵味的语言往往体现了作者的匠心,是课文表达上的神来之笔,需要细细品味。如《水》一文中这样的句子:“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你们真是饿坏了。”按理说请人喝酒比喝水要强,为什么作者偏偏要这样说?将“渴”说成是“饿”,这里面蕴含些什么?这些有悖常理的句子正是作者运用语言的独到之处,联系课文具体的语境就能探知句子包蕴的弦外之音及作者语言运用之妙。还有描写母亲用一勺水为四兄弟解暑时那种感觉的句子,也很值得仔细地玩味。二是课文在布局谋篇上的表达方法。如何连段成文,作者总会有自己巧妙的构思,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揣摩作者谋篇布局的精妙,锤炼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再如《水》一文,在写作上采用的是反衬法,用人们洗澡时的“痛痛快快”,舒服得“大呼小叫”,反衬出水的珍贵,缺水的苦涩。这种以乐写苦的方法值得学生迁移借鉴。

三、得法

学贵有法,课堂中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比获取知识更重要。就语文学科而言,要通过课堂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识字、写字、理解词句、把握课文内容、领悟文章中心的方法,要让学生学会怎样倾听,怎样阅读,怎样说话,怎样习作的方法。而这些方法的习得,主要是靠语文课堂来完成。可是,当下的课堂中重视教法的设计,忽视学法运用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生的学习多是在教师的牵引下亦步亦趋地进行。小学六年下来仍有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去学习,学习能力及其低下。这是必须扭转的一种局面。

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就要依据年段的目标、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等方面设计学习方法,力争在每一堂课中都能体现学法的渗透,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学习实践中习得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如“词句”教学是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一项重点内容,但不同的学段要求不一样。低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中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高段“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三个年段的要求是逐步提高、螺旋上升的。教学中,就要针对年段的目标,教给学生不同的理解方法,让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掌握理解词语的丰富的方法,并能独立地理解词语,为自能阅读奠定基础。

四、得能

能力是指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指人能胜任、能完成某项任务的自身条件(包括生理和心理条件)。语文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组织语言与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等,概括说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教学就要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就是说,要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学会“听说读写”。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确立能力培养的目标,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哪些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这一点必须明确。其次,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解放学生的学习时空,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阅读实践。再次,要精心设计“听说读写”训练点,依据文本的特点,选择有训练价值的内容,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从而提高语文的能力。

语文课堂就要在“得意”、“得言”、“得法”、“得能”上下功夫,让学生“一课一得”或“一课多得”。

理论结合实践感言

——徐亚英

读了《得意 得言 得法 得能》这篇文章之后,我不禁想起我们四年级组中金老师上《麦哨》一课时,在得意、得言、得法这几方面的实践。

《麦哨》这篇文章,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的最后一篇略读课文,本组教材属于“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作者满怀喜悦之情描写了盛夏时节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在其间无拘无束地玩耍嬉戏的情形,展现了乡村孩子天真、纯朴、可爱的形象,全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短短的一篇文章,在金老师的引领下,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一、得意

上课伊始,金老师在检查了重点字词的读音后,让学生质疑:麦哨是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让学生用一个词形容乡村孩子的生活。此时,引导学生关注阅读提示,交流自己的初读体验。“无忧无虑、多姿多彩、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令人向往、快乐„„”显然,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表达的情感,领悟文章的主旨。此谓得意。

二、得言

其一:在学生找出文中描写麦哨的拟声词“呜卟,呜卟,呜„„”后,金老师让学生试吹,只吹出了“呜”声,不明白省略号的意思。金老师强调了省略号是省略了相同的声音,即“呜卟”。

她又出示了三种不同的吹麦哨的形式,让学生感受破折号、省略号在表达上的作用。麦哨一:“呜——卟,呜——卟,„„”

麦哨二:“呜卟——,呜卟——,„„”

麦哨三:“呜——卟——,呜——卟——,„„”

先是老师读,学生猜是哪一句,接着让学生来试读,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兴致勃勃地圈画、想象,尤其是吹响快乐的麦哨。一时间,教室里充满了此起彼伏的麦哨声,快乐洋溢在孩子们的脸上。同时,恰当运用拟声词和标点符号表情达意已经深深植根在孩子们心中。

其二:在学习“采集茅茅针”部分时,金老师围绕“快乐”让学生圈出动词,并表演动作,特别是“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肺腑”一句,学生表演的很传神。在这个环节里,金老师创设情境,让语文生活化、情趣化。让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茅茅针”的样子,在朗读声中表演 “吃茅茅针”的动作神态,孩子们兴趣盎然,既体会文章抓住动作写具体的奥妙,又感受到了农村孩子生活的快乐。

三、得法

检查预习时,金老师就一直引导学生总结学法,如:标出自然段,关注导读提示,把课文读正确。

默读课文时,又引导学生运用圈关键词的方式找出乡村孩子的活动,并教给学生圈画的方法。结束时,引导学生领会首尾呼应的写法。课后我在想: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出写作时“应把独特的事情写具体”这一点讲出来。金老师如果再出示《可爱的草塘》“拔野鸡”“瓢舀鱼”两个事例。这样可以让学生运用找关键词的方法,找出人们的活动,感受到选材的作用和独特的事情要详写的写法,得法这一点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上将更到位一些。

“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叶圣陶先生如是语。但是,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忽略了“略读教学学以致用”这一关键因素。因此,略读课文的教学一直不受重视。平时老师上公开课选上略读课不少。教师要么上成讲读课,也用两课时完成;要么只是让学生读一读,感悟主旨即可。迁移学法,引导自学都无从谈起。而在金老师《麦哨》的课堂教学中,有方法的引导,有情感的体验,更有学习品质的提升„„得意、得言、得法,金老师的略读课文教学正在践行简约、高效!今后,我也努力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践行得意、得言、得法、得能。

四得之内勤摸索

——读《得意 得言 得法 得能》后感

姜舒敏

读了《得意 得言 得法 得能》这篇文章,联系近一年的课堂实践,让我对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得意”就要整体把握课文,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个学期我执教了课文《四个太阳》,在执教之前,我观摩了东北师大附小一位老师同一篇课文的公开课。他在课堂上,对孩子的整体感知做了填空式的引导“()送给();()送给();()送给();()送给()”。原本我对孩子整体感知的引导是“小画家

画了()、()、()和()”,在听完课后,我发觉原来我这样的引导是片面的,不仅要关注四个太阳,还要让孩子将太阳与季节联系在一起,这样的感知才更具体全面。“得意”还要找准切入口。《小壁虎借尾巴》一课,题目就直接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扩充题目,就能把握课文内容。

“得言”就是指学生在品词析句,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内化积累语言,懂得课文是如何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即让学生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学习运用语言的技艺。这在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渗透了。一年级下册教材中有大量的句子仿写练习,让孩子在模仿的过程中更深入的理解词义,内化和积累语言,学习运用语言,用语感将字词借助逻辑关系连接成句。前段时间,孩子们学习了课文《棉花姑娘》,理解了棉花姑娘如何有礼貌地请各位捕虫高手帮她捉牙虫。在做到看图写话习题时,不少孩子能够仿照课文,让小树有礼貌地请啄木鸟为自己捉虫了。在仿照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增强了。

举一反三,正确方法的运用能让我们事半功倍,因而“得法”就显得十分重要。曾经,我认为一年级的孩子刚刚起步,逻辑思维能力还未形成,需要老师不断引导才能理解。但从实践来看并非如此。在《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中我采用了辅导孩子分析小壁虎向小鱼姐姐借尾巴一段,让孩子自主学习小壁虎向老牛伯伯和燕子阿姨借尾巴的段落。因为三段文字形式相同,所以教师辅导学生学习一段后,孩子们是有能力理解其余两段的,有不少孩子能够准确找出关键词句。这也使我反思,让我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要引导孩子习得的不一定是文本,更应该是方法。

“得能”要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包括“听说读写”的实践。曾听一位老师说“教师的课堂需要留白”,我想,那所谓的留白就是老师给孩子更多的自主实践机会,让孩子动手做、动口说、动脑想。但教师的留白不是随便留的,而是需要精心设计的。例如我曾在《比一比》中让孩子比较多少和大小,用“()比()多,()比()少;()比()大,()比()小”的形式,来进行语言运用能力训练。在课后反思中,我发现这样的形式在这篇课文中并不是最适合。我忽略了课文原本的形式,没有把握住文本的语言特点。如果设计成用课文“一个大,一个小;一头黄牛,一只猫”的形式,从蔬菜角度说大小,从动物角度说多少,就更好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的摸索,明确每一课“得意 得言 得法 得能”的目标,尽我的努力让孩子们在每一课中有更多的收获和提升。

读《得意 得言 得法 得能》有感

——俞成刚

“数学是模式的科学”小学数学中,数学概念、法则、性质、规律、公式、数量关系等都可以视作“数学模型”,数学教学就是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生长过程,即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数学与生活天然地联系在一起,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公园里有数学、体育中有数学、购物中有数学、图案中有数学、科技中有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要让每一位学生拥有一双发现数学、欣赏数学的眼睛,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思考世界。

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基础是学生理解数学的基础。教师要善于创设多样的情境,为学生提供实物、图、表等丰富的材料,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情境去解释

同一个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去描述同一个问题,丰富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数学问题产生于数学情境,一个好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数学情境不等于生活情境,它可以是源于生活的有丰富现实背景的生活情境,也可以是源于数学自身的纯数学的问题情境,还可以是源于其他学科的生活常识或科学探索类的情境。在数学情境的问题上,课堂教学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有的教师设置的情境不合理,有的情境偏离教学目标,有的情境不能很好地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二是有的教师不会用好数学情境,没有发挥好情境的功能,使情境在使用中偏离了目标。

我们要努力把数学课上得简单、快乐,使数学课充满生机与乐趣,使数学课成为学生学习创造的乐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数学好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享受数学,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一个美丽的数学童年。

数学课成功与否的一个简单标志就是课堂上学生是否在“动脑筋”,也就是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课题研究 教育论文 日常工作 学生是否积极地思考数学,而不是被动地听讲、简单地模仿和机械地记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学习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学会“问”数学,要使更多的学生愿问、敢问、会问。教师要用一个个问题串起课堂,使学生的学习从问题开始,经历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到产生或研究新的问题结束。教师的课堂智慧在一个个具体的教学行为中体现出来。当学生发表意见的时候,他能够正确把握问题的实质;当课堂有精彩生成的时候,他能够敏锐地捕捉最有价值的信息;当课堂气氛沉闷的时候,他能够妙趣横生地调整教学;当学生的思路受阻的时候,他能够引出一条新的通道;当学生无法表达清自己的意见的时候,他能够引导学生说出来„„“节外生枝”是课堂的一份美丽,学生的一个动作和一句话,课堂里的一个偶发事件,甚至突如其来的“干扰”,都可以成为难得的教育资源。对于这些突然出现、稍纵即逝的课程资源,只要教师及时地抢抓并有效利用,运用教学智慧巧妙发挥,就能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充满情趣、充满活力、充满智慧。“试教”是一种有“争议”的教学,有很多人认为多遍的“试教”使“公开课”失去了本真的意义。其实,我认为本没有“试教”,每一次教学都是真实的教学(当然,我们反对同一内容对同一批学生的重复教学),在不同班级中的教学怎么能说“试教”呢,应该更名为“多次教学”。“多次教学”的目的是使教师更好地感悟学生,感悟课堂,积累教学实践智慧,提升教学水平。有位诗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我们很多教师也有这样的感觉,每天上课、下课,好像也没什么好研究的。其实,课堂是研究的最佳场所,教师处于研究的最佳位置,教师可以从一节课的对比,一个案例的解析、一次学生访谈、一个问题小调查开始进行研究,研究要做得细、做得实,把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的感悟记录下来就是一份好的研究。于是,当你真正走进研究的时候,你会惊呼:这边风景独好!“课例研究”是一种适合教师的研究方式。“课例研究”使教师经常处于一种反思状态,有助于教学理论的内化与实践水平的提升,有利于提高教师形成敏锐的课堂观察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领悟能力。教师经常开展“课例研究”,教学才会常教常新,教学才会变得鲜活有趣、充满生机、充满智慧。孩子的世界像神秘的海洋。走进孩子的世界,你能看到孩子的世界色彩斑斓,你能听到孩子的“一百种语言”,你能感受到孩子心灵的美丽„„;

扣“词”得言意,欣闻语言拔节 篇3

下面笔者就自己教学《推敲》第一课时的真实经历、深切感受,和各位共探讨之。

在初读课文后,有学生对文中的“即兴”一词提出质疑。于是,课堂发生了以下的故事。

一、词义在比较中理解

“请联系上下文,大胆猜猜这个词可能是什么意思?”我鼓励着,期待着。

少顷,有了两只手。

“突然的意思?”女孩思量后犹豫,声音有点虚,飘。

“立刻的意思。”到底是男孩子,声大,干脆。

“有点道理,但不够精确。”我评价,顿了顿,“现在,请同学们看课文后面的练习题4的要求。”

学生阅读:“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语能换成括号里的词语吗?为什么?”然后再关注第二句:“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即时)写成的那首小诗……”孩子开始讨论“即兴”和“即时”的区别。显然,学生不知如何比较,于是我引导运用词素拆分比较法,学生一下子把目光停留在了“兴”字上。聪明的学生一下领悟到“即兴”是诗人乘兴而作,当即完成。此时的理解其实是肤浅、呆板、生硬、理性的,他们还只是停留在就解词而理解的状态,这个词并没有真正被学生感知、理解、欣赏。

二、词味在想象中浓郁

“读着、看着这个词,我就好奇,当时贾岛到底看到了怎样的美景,让他产生兴致,并能够‘即兴’作诗?这又是一首怎样的诗?你们有这样的好奇吗?”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首席,理应有一语道出学生意愿、心声的职责,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老师是学习知音,从而乐学,好学。

孩子们带着问题专心致志地再次朗读课文。有学生找出了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文字:“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其实这段文字乍一看并没有什么,环境描写的语句很是简短,但当让学生用想象放电影的方式阅读,学生倾听到了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看到了世外桃源式的风景,进入了静谧、幽深、美妙的意境时,他们移情体验,真切感受着贾岛此时触景生情的心境。老师水到渠成地引申:“‘即兴’这个词其实道出了写作的一大秘诀——触景生情,情动辞发。”

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其实是有强烈的好奇和探猎心理的。此时,他们迫切地想阅读这首诗,老师应需施教,提供贾岛这首《题李凝幽居》,引导他们借助注释,吟诵,领悟,初步了解这首诗是诗人身处这种幽雅的处所,获得悠闲自得的情趣后而作,引起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学生至此对“即兴”一词的理解达到了丰富的感性,原来一个词语竟是一份情趣,一段心路,一首名诗。文本空白的补充阅读就这样在“我想知道”的渴求心理中进行,让学生的学习充满了自求而得的快乐和满足。

三、词“魅”在鉴行中迸发

教学在继续,学生继续随故事探究:第二天,贾岛又想起昨夜即兴创作的这首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他是怎么做的呢?孩子们这时对“读贾岛”有一种迫不及待的心理,“按需导学”是课堂的一种境界。

学生和文本进行潜心对话,在含英咀华中,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他们依据人物的言行神情等,畅谈自己对贾岛这种“推敲”行为的看法,深刻体会贾岛“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是名副其实的“苦吟诗人”。贾岛作诗反复吟咏、苦心推敲、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在学生自读自悟的过程中渗入到内心,从而自觉构建优秀的学习品质,对“即兴”一词的认识更清晰,更全面,更深刻,达到了内化后的理性。

四、词“力”在生活中发挥

“生活中‘即兴’创作、表演的情况经常发生。比如,一位歌唱家,来到了南山竹海,被这里一碧万顷、层层叠叠的竹浪所陶醉,于是张口就唱,这可以说是——即兴而歌;一位舞蹈爱好者,看到动物园的仙鹤在池中嬉戏,那优雅的姿态分外妖娆,于是情不自禁地与鹤共舞,这可以说是——即兴而舞。由此你联想到一些‘即兴’的快事吗?”让文中被唤醒的词语进一步鲜活、生动起来,让学生对词语产生亲近感,继而学会运用。

有学生说,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汪伦踏歌声,于是李白作诗——《赠汪伦》,这是“即兴”。

有学生给大家绘声绘色讲述几近文盲的刘邦回乡即兴吟出《大风歌》的故事,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也有学生把王羲之书写《兰亭序》的故事讲给同学听,特别强调王羲之是微醉乘兴,即席挥毫,一气呵成,写下了名噪天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学生的瞳仁在发亮,满是憧憬和羡慕。我看火候已到,因势利导:“同学们,刚才你听到的都是名人‘即兴’创作,其实我们也是能够做到的,因为人在某些特定的情景、场景、时刻,会情不自禁,会灵感突发,这就是‘即兴’。如果我们把这些瞬间产生的灵感及时捕捉、记录下来,在闲暇时翻阅,就会感到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绚丽缤纷,多么富有诗情画意,而且还为我们作文积累好素材,这就是老师鼓励大家写日记的原因之一。我国清朝的袁守定对于灵感或者‘即兴’有这样的论述‘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所以,同学们,让贾岛的锲而不舍和严谨治学的精神注入我们的心田。”

回顾过程,感悟其一:尊重学生语言生长的疑点。

紧扣一词——“即兴”,牵一发而动全身,以此为教学的一条思路、线索组织教学,这其实也正应了“文章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而这个词语的出现既是学生的语言探知疑点,教学尊重了学生语言生长的渴念,又是编者编写教材落实语言的训练点,教师依据课文通过特定语境加以契合,既着力于生长的原点,更着眼于发展的远点,教学思路严谨清晰,教学节奏简洁明快,教学效果四两拨千斤。

感悟其二:遵循学生语言生长的规律。

阅读教学的本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仿佛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是彼此相融的过程。在教学中,老师首先立足词义的准确理解,并授之以解词的方法。然后依据“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经历充满着童趣、想象与智慧的语言实践过程,让学生的语言生长在意境场中萌芽,在对话中抽枝,在师生与文本的交融场中伸展摇曳。接着,师生随着文本,共同探究,各抒己见,共浴学海,在安全的对话场、积极的语用场、文学的期遇场中,不是简单地“滑”过,而是深深地“犁”过,走向文本的深处,走向思维的深处,走向实践的深处,学生的语言、思维、精神在课堂里活泼地生长起来。最后,在发散性的生活追寻中,不断施加积极影响,使儿童不断地自我生成与建构,得到符合其个性的、合适的、连续的发展,以达到“语用”的目的。

感悟其三:紧扣学生语言生长的本质。

得言 篇4

《海底世界》是北师大版第五册第10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以介绍海底知识为主的科学小品文, 被选入多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以“总分”的构段方式, 抓住海底的动物、植物和矿物, 生动有趣地向读者展现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海底世界图, 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示范性教学。

学习这种特殊的文体, 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知“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的同时, 还应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说明方法在表情达意时的作用。但三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 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水平不高, 特别是对抽象的概念还很难理解, 因此,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海底动物的活动写得有趣、写得具体”应该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片段一】

师:哪一种动物的活动方式你最感兴趣呢?读一读。

生:我对梭子鱼的活动方式最感兴趣, 我想抓住“几十公里”“比……还快”来读出梭子鱼前进的速度非常快。 (生读)

生:我想读一读海参的爬行 (生读) , 我一边读, 一边想象出海参它那胖乎乎、软绵绵的身体在一点一点挪动的样子, 很可爱。

生:我觉得贝类的活动方式也很有趣, 它们扒在轮船的底下旅行, 自己不费一点劲。

师:你能读一读吗?

(生读有关贝类活动的语句)

师:他读得怎样呢?

生:我觉得他“免费”这个词读得好, 让人听了似乎能看到这些贝类悠闲自得地跟着轮船旅行的样子。

生:我建议他读的时候还应该突出“扒”这个字。“扒”就是紧紧地贴在轮船下, 这就写出了贝类很聪明, 借助轮船的力量前进。

师:你真是他的“一字之师”, 就请你来读读这句话。

生:乌贼和章鱼的活动方式与众不同, 别的动物都是朝前游, 而它们却是向前喷水, 利用水的反推力后退, 而且是迅速后退, 很特别, 我很想读一读。

师:同学们, 这些动物的活动特点是多么有趣, 那么作者是怎么把它们写得如此生动的呢? (生沉默)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说明方法?

生: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

师:那我们看看作者在介绍这几种动物的活动特点时分别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生逐一回答出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

师:对, 作者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些动物的活动特点。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使用这些说明方法, 这样我们的文章会更加生动。好, 为了奖励你们, 老师带你们一起去奇妙的海底畅游一番。

(播放视频课件, 在学生的一片惊呼中, 过渡到对海底植物的认识)

【片段二】

师:海底的这些小动物不仅会窃窃私语, 还有着各不相同的运动呢。你们想知道它们是怎样活动的吗? (出示阅读要求: (1) 自读本段, 想想这段话主要是围绕着哪句话写的? (2) 画出动物名称及活动方式)

(生自读后汇报、交流)

师:读读下面每组中不同的句子, 想想哪句话写得更好?为什么?

课件出示:

(1)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 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 非常缓慢。

(2) 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公里, 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 比普通火车还快。

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公里, 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 非常快。

(3) 还有些深水鱼, 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 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还有些深水鱼, 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 游动起来会发光。

生:第 (1) 组里前面一个句子写得更好, 更准确, 让我们知道了海参慢到了什么程度, 也就是说15分钟它才能前进一米。

师: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生:第 (2) 组也是前面一个更好, 用梭子鱼和火车对比, 让我知道了比火车还快的鱼, 游起来该有多快啊!它可真是个捕猎高手。

师:这其实是“作比较”。

生:第 (3) 组同样是前面一个更好, 给我的感觉很美, 很有趣, 也很神奇。

生:另外, 星星是一闪一闪的, 也就是说有时候这些深水鱼还不发光呢。

师:这里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同学们, 听了你们的发言, 老师也觉得这些小动物更可爱了!是啊, 作者就是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生动、形象、具体地写出了这些动物的活动特点。能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生逐一朗读自己喜欢的动物, 教师相机指导、评价)

师:大海深处还有许许多多这样让人喜欢、充满趣味的小动物, 想认识它们吗? (播放视频课件)

师:哪个小动物给你的印象最深刻?能模仿作者的方法, 也来向别人介绍一下吗?

(要求学生自由选择一种或几种说明方法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然后交流评价)

师:现在我们把自己写的这个小动物也加入到这段话里一起读一读吧!可以一边读一边做动作;也可以同桌合作, 一个人读, 一个人表演;感兴趣的话, 还可以把这段话背下来!

(生读书)

......

【对比反思】

上述两个片段中, 教师都关注到了说明方法在表达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也都能考虑到实际学情——海底世界毕竟距离学生的生活十分遥远, 及时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课堂教学, 达成教学目标, 解决课堂教学的难点。但仔细比较一下, 还是不难发现二者的区别。

首先, 片段一的教学给了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 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体悟, 在读中展开想象, 透过语言文字看到形形色色的海底动物各有特色的活动方式。但语文教学不应该只让学生感悟文本的情理意趣。“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品味语言的精妙, 学习、运用文本语言, 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 才是语文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片段二的教学也重视朗读体验, 但在感悟之余, 教师进行了适当的延伸, 把读与写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这样的设计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也更能体现语文学习的特点, 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被凸显出来, 学生的课堂训练很扎实, 课堂所得也更实在。

上一篇:网络知识挖掘下一篇:降解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