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档案管理

2024-11-02

民营企业档案管理(精选8篇)

民营企业档案管理 篇1

《民营企业档案管理指南》之十四:档案分类编号方案

为了加强本公司档案工作业务建设,提高档案综合管理水平,实现档案分类整理、排列、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促进档案业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以更好地为公司各项工作服务,根据《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试行规则》,参考《广东省机关档案分类办法》,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分类原则

1、档案分类原则是以本公司所形成的全部档案为对象,依据职能,结合档案内容和载体形态特点,便于科学管理和开发利用。

2、分类后的档案,分别用英文字母按顺序编大类代字。

3、本办法适用于对本公司全部档案进行实体分类、组卷和排架管理。

(二)类别设置

本公司档案共分十大类:企业管理类(A)、建设项目类(B)、设备仪器类(C)、财务会计类(D)、员工档案类(E)、声像档案类(F)、产品档案类(G)、科研课题类(H)、实物档案类(J)、客户档案类(K)。

大类用英文字母作代字,大类以下的属类用阿拉伯数字作代号。大类及属类设置如下:

A企业管理类

B建设项目类

C设备仪器类

D财务会计类

D1会计报表

D2会计账簿

D3会计凭证

D4其他会计材料

E员工档案类

E1行政部

E2营销部

E3生产部

…………

F声像档案类

F1录音带

F2录像带

F3照片

F3.1活动类照片

F3.2实物类照片

F3.3其他类照片

F4光盘及其他

G产品档案类

H科研课题类

J实物档案类

J1锦旗类

J2奖杯奖牌类

J3纪念品类

J4其他类

K客户档案类

…………

(三)编号方法

1、企业管理类档案的编号:

(1)1980-1999年企业管理类档案采用立卷归档整理方法,其编号结构模式为:大类代字+保管期限代号++案卷号。其中保管期限代号永久为1,长期为2,短期为3。

(2)2000年开始企业管理类档案采用单件归档整理方法,其编号结构模式为:大类代字+保管期限代号++件号。其中保管期限代号永久为1,长期为2,短期为3,30年为4,10年为5。

四、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本公司档案室负责解释。

民营企业档案管理 篇2

1. 合理选择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管理模式。

首先, 档案管理层次要与企业规模形态相适应。一般而言, 中小型民营企业可以实行单级管理, 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可以实行多级管理。例如:上海新黄浦 (集团) 公司属混合型大型民营企业集团, 总公司档案部门对总部形成的档案实行综合管理, 对各子公司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全资与控股公司由总公司档案部门与之签订《档案管理协议书》, 明确规定档案所有权归总公司, 全资与控股公司行使档案代管权。其次, 档案管理形态要与企业管理形态相适应。企业档案管理按形态不同可划分为档案实体管理、档案信息管理与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三类。从整体上看, 企业档案管理形态具有共存性与渐进性, 企业对档案管理形态的选择应从实际出发, 符合企业的建设发展需求, 与企业管理形态相适应, 不宜盲目追求档案信息化管理。其三, 档案管理手段要与企业技术形态相适应。档案管理中的手工管理、计算机辅助管理、档案信息网络化管理是档案管理运用现代技术的不同阶段, 企业档案管理手段应紧跟企业信息化的步伐, 但不能脱离企业技术管理形态, 盲目追求档案管理手段的更新。在建有办公自动化系统或内部局域网的民营企业可进行企业文档一体化管理;而尚未实现网络管理的民营企业可采取手工管理或计算机辅助管理的方式。

2. 切实加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领导力度。

目前, 民营企业大多重经营、轻管理, 一味追求经济利益, 对于档案工作这种短期内很难见到效益的工作不太重视, 未将档案工作纳入民营企业管理体系;很多企业没有专人负责档案工作, 缺乏必要的规章制度, 档案管理随意性大。因此, 民营企业一要提高认识, 将档案工作纳入计划, 提上日程, 切实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二要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加快档案信息化管理规范的制定, 要将规章制度建设置于企业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 重新审查、整理和完善原有规章制度, 使其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三要配备档案工作人员, 加强档案人员的继续教育, 吸纳选拔既懂档案专业又懂计算机管理, 熟知法律法规的复合型人才, 使他们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以满足新形势下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

3. 全面提升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管理水平。

首先, 强化档案综合管理。民营企业档案机构对企业档案实行综合管理。实行综合管理是民营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的主流,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实行集中统一式的综合管理, 也可以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式的综合管理, 这样有利于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全面建设, 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档案的整体功能。其次, 强化文档一体化管理。一般多见于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档案部门除管理档案外, 作为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一个职能部门应对企业网上文件与纸质文件同时予以管理, 对网上传递的电子文件实行逻辑归档, 相应纸质文件适时另行归档。该管理模式能使企业档案工作与企业信息化进程同步进行, 有利于推动档案现代化管理。例如, 比亚迪公司于1994年在深圳注册成立, 2001年设立档案室, 2005年全面开展企业档案管理工作, 实行“统一管理, 分层实施”和“文档一体化管理”原则。公司在深圳地区设置了文档中心, 负责整个集团的档案管理工作;在西安、上海、北京、宁波地区设置地区档案室, 负责该地区的档案管理工作;在各事业部 (汽车产业群) 设置二级文控中心, 负责该事业部档案管理工作;职能部门设置兼职资料员, 负责该部门文件材料整理工作, 这三层之间分工清晰, 职能明确, 信息反馈流畅, 形成了一套严密的档案管理网络结构。同时, 整合了比亚迪集团现行文件管理 (产品文件) 、档案管理、数据管理、图书管理等, 实现文件、档案、图书、数据的一体化管理, 使各种载体的文件从形成、保存、销毁各个阶段的流程统一化、规范化。

4. 有效保障民营企业档案资源的信息安全。

第一, 访问控制。入网访问控制, 即控制哪些用户能够登录到服务器并获取网络资源, 并控制访问时间和在哪个网站入网;权限控制, 控制用户访问的目录、子目录、文件和其他资源, 指定用户对上述资源执行只读、无改写、删除等操作;防火墙控制, 用以阻止网络黑客访问民营企业网络的屏障。第二, 信息加密。信息加密技术可以保护网内的数据、文件、口令和控制信息的传输, 确保不宜公开的电子文档的非公开性。要在发收两端用软件进行加密、解密工作, 在指定的用户或网络通过密钥支持解密而获得原始数据。具体来说, 通信双方交换彼此密钥, 并存放在安全处, 需要对方发消息时, 用密钥进行加密, 在收到数据后, 用对方的密钥解密。第三, 网络与硬件载体安全。建立备份与恢复系统, 即使出现信息丢失, 只要启动该系统, 可恢复丢失信息的原貌。预防病毒, 防止网络系统遭受侵害。要在计算机系统上安装防毒软件, 自动杀毒。不允许随便使用外来磁盘、光盘等存储介质, 必须使用时应严格进行病毒检测, 确认无病毒后方可使用。

参考文献

[1].侍文庚.浅析民营企业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兰台世界, 2009.2

[2].王光.从民营企业实际出发做好档案服务工作.黑龙江档案, 2006.4

浅析民营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篇3

一、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内涵

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是指以档案为基础,利用信息技术将企业内各相关部门业务流程打通,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档案信息共享,从而有效提高档案存储及查询利用效率,以此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质就是在企业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过程中,运用的信息技术及解决方案的总和。例如:使用计算机系统完成档案归集、整理以及借阅利用,建立数据库编制数字化索引目录等,通过上述方法打通企业内部档案信息交流途径,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二、民营企业档案管理现状

民营企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拥有完全的经营自主权,相比较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与政府机关不存在管理与被管理关系。民营企业自负盈亏,对自身资产具有完全的处置权。在档案管理方面,民营企业同样拥有完全自主权。民营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选择适合的档案管理方法。

1.民营企业更注重档案的应用价值及开发价值

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法律框架下具有完全自主权,企业所有资产包括企业档案均为企业私有,在档案管理方面企业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具有应用价值及开发价值的档案上面,如企业专利、注册商标等。民营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技术资料,如有需要民营企业甚至于可以出借其使用权乃至出售其所有权。如江西景德镇市“景德镇华御瓷业有限公司”建立的基础就是一份估价为800万元的“珐琅彩瓷器生产工艺”档案。

2.民营企业对于档案管理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这就决定了民营企业对于各部门在岗位设置、人员安排上更多考虑投入产出比。对于直接创造利润的部门尽可能多的配置资源,而对于诸如档案管理之类的不能直接创造效益的部门,往往不受决策者的重视,许多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甚至不设专门档案管理机构,而将企业档案交由其他部门代为保管。以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浙江省为例,2009年浙江省调查统计,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民营企业开展档案工作的仅占总数的50%,而对于1074家规模以上民营企业的调查数据显示,已开展档案工作的占81.2%,建立了档案管理制度的占72.8%。

三、民营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

民营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推进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如何提高档案管理部门运行效率,还要兼顾与企业内其他信息系统的兼容合作,更要顾及到档案利用部门的实际需要,共同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作为档案管理部门,应当主动参与企业运作流程的塑造,通过及时改变档案管理模式、管理制度来适应企业需要。针对民营企业档案管理现状及信息化条件下档案管理实际需要,民营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应达到如下目标:①档案信息化建设应与本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同步,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必须与其他信息化办公系统兼容;②制定统一的档案信息化标准,实现各门类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统一规范;③实现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存储,实现诸如纸质档案、音像资料等实物档案的数字化转换,进而将新生成的具有统一格式的数字化档案统一存储于专用服务器内;④实现档案信息系统网络化,在企业内部形成共享的知识库,挖掘潜在的集体知识,提高检索利用效率;⑤实现档案资源开发智能化、利用普及化,打破门类限制,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形成统一的档案信息数据库,强化知识的积累;⑥提高管理自动化程度,节约资源并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四、民营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现途径

1.在信息化背景下理顺档案业务流程

在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背景下,传统的档案管理流程已不能适应当前民营企业提高管理效率的需求,企业应对原流程进行全面分析,融合信息网络技术,对流程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改造,设置新的流程并配置适当的组织架构、人力资源并制定管理规范。档案工作业务流程主要指移交部门与档案管理部门之间的交接、档案管理部门内部对于档案的处理以及档案管理部门与档案利用部门之间的衔接。为了理顺档案业务流程,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明确各相关业务部门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及业务分工;②根据信息化管理的需要,约定档案交接工作的技术规格,如档案格式、归档标准及归档时间等;③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确定档案的数字化保存形式及利用机制;④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档案开发利用的范围、形式,并建立安全规范。

2.实现各门类档案信息资源整合

传统以纸质档案为主的档案管理模式,由于缺乏信息化手段,造成了档案库房内大量档案信息“沉睡”,利用效率较低,同时由于缺乏交流也造成了档案工作重复建设。在档案信息化改造过程中,为了实现档案信息资源有效整合,应将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体系内,使档案信息系统建设与企业其他业务信息化建设同步推进、实现无缝对接,从而实现信息资源有效整合。

3.拓展档案服务能力

民营企业自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想要发展壮大不被市场抛弃,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也有相同的要求,想要在民营企业内存在进而发展壮大,就必须服务于企业的中心工作,能够促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就档案部门来说,想要在民营企业内得到重视,就必须要为企业积累更多的有形或无形的知识储备,并提高知识储备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效率,这就要档案管理部门主动拓展档案服务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拓展服务内容,数字化信息时代要求信息提供者能够根据客户的需要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就档案服务来说必须改变传统的被动服务模式,改变等档案利用部门上门来查阅档案的服务模式,主动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整合数据,针对具体用户的具体需要提供经过加工整理的信息资源,实现精准服务。②拓展服务方式,传统的档案服务方式一般包括提供档案阅览、档案借出、档案复印及开具档案证明等,往往需要投入较多的固定资产,且比较耗时而效率较低。民营企业对于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一般不够,上述工作往往不能有效展开。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部门应当依托信息化优势,主动拓展服务模式,向相关部门主动宣传新的高效档案利用方式,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相关操作培训,使各部门充分掌握信息化档案利用方式,从而提高档案信息利用效率。

4.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建立适合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

民营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紧密结合本企业实际工作需要,在档案管理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参与下,向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充分阐述自身需要,相互结合开发适用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在管理系统开发完成后,通过档案管理部门积极使用,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调试并改进管理系统,实现简化管理环节、节约人工成本,同时提升档案利用效率、拓展档案服务功能。以苏宁集团为例,作为一家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家电零售业为主营业务的商业连锁龙头企业,苏宁集团不仅拥有1600余家线下门店,线上还拥有“苏宁云商”平台。为了提高企业的运转效率,苏宁集团建立了企业信息网络系统,使各部门通过信息化手段相互沟通协作。苏宁集团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全公司档案资料收集、处理以及档案利用等档案管理全流程,将档案信息系统融入到企业信息网络中,极大地提高了企业档案管理效率,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一方面该公司依据需要设置档案信息系统访问权限,有效保证档案安全;同时在充分听取了相关人员意见的基础上,在对重要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的过程中使用了电子水印技术,保障重要档案的安全;而且该公司还效仿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办法,对借阅档案者实行催缴制度,保证档案及时归还,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民营企业管理 篇4

摘要

人力资源是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资源。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组织战略管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渐渐受到企业的重视,有一些民营企业结合自身的条件和当前的国情,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技术,并在实践中结合企业的现状加以改进,取得了良好效果。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普通问题:传统的人事观点、低水平的用人思想,不合理的用人机制、落后的人员招聘计划以及不合理的绩效考核、忽略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激励政策,对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等问题;最后论述了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转变观点,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进一步建立“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完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同时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相互辅助相互促进,建立一个和谐的、“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系统,且随着市场竞争和环境的变化,寻求管理创新,使人力资源管理与时俱进,永远保持人力资源管理高效性。

关键词: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培训;考核

I

成人教育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目 录

第1章 绪

论................................................................................................................1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1 1.2 民营企业的含义及发展历程................................................................................2 1.2.1 民营企业的界定.............................................................................................2 1.2.2 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3 1.2.3 中国民营企业的特点.....................................................................................4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5 第2章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6 2.1 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及其内容............................................................................6 2.2 民营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6 2.2.1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基础.....................................................7 2.2.2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相辅相成.....................................7 2.2.3 人力资源管理是民营企业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8 第3章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9 3.1 人员招聘计划不完善........................................................................................9 3.2 忽略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9 3.3 绩效考核随意性强缺乏客观标准..................................................................10 3.4 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单一..............................................................................11 第4章 加强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12 4.1 建立科学的人才招聘机制..................................................................................12 4.2 加大培训力度......................................................................................................13 4.3 完善绩效考核办法..............................................................................................14 4.4 建立公平合理的约束机制..................................................................................15 结

论............................................................................................................................16 参考文献........................................................................................................................17 致 谢..............................................................................................................................18

II

成人教育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1章 绪 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人类进入了一个以知识为载体的全新时代。企业、国家间的竞争,已由产品的竞争、资本的竞争发展成为智力资本的竞争。激烈竞争的焦点当然就是智力与知识载体的人。因此竞争则主要是针对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将来谁能拥有具高度竞争力的各类人才,谁就掌握了国际竞争的先机和主动!

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人又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第一资源因素”。因此,怎样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是任何企事业单位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首要目标和任务。

进入21世纪后,企业经营环境千变万化,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必须树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保持自己的独特优势,才能在市场求得生存,并使自己日益壮大。而人是知识、信息、技术等资源的载体,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以人力资源开发为基础,人力资源才是企业最宝贵、最核心的资源,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当代企业管理也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力资源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舒尔茨认为完整的资本概念应当包括物力资本和与其相对应的人力资本两个方面,而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得多,1929到1957年,美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是33%。戴尔.卡耐基也曾说:“假如我的企业被烧掉了,但把人留住,我20年后还是钢铁大王之一。”由此证明人力资源对于企业是多么重要。

民营企业独具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使其为我国的国民经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据统计,GDP的50%以上,社会就业岗位的70%以上都来自民营企业。1但是民营企业自产生时就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导致企业本身先天不足,而在其发展中又由于低水平的管理模式、不科学的企业体制、落后的人才观念以及企业主的性格缺陷等使得民营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有的甚至破产解散。有统计表明,国中小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只有三年多一点。2006年6月7日胡润在上海揭晓了《全球最古老的家族企业榜》,在上榜的100多家企业中,最长寿的已有1400多岁(日本大阪寺庙建筑企业金刚组,成立于公元578年,传到第40代),而最年轻的也超过了225岁,而其中没有一家华人企业。

成人教育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更令人深思的是,据对民营企业调查,被问到制约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时,63%的企业主认为是融资,47%回答是产品销售,38%认为是市场开拓,只有33%的企业主将人才和提高内部人力资源放在迫切需要的解决议程上。这种淡薄的人才意识、落后的人力资源管理观点已经成为制约民营企业成长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优秀企业的人才流动率应在15%左右,然而据统计,我国民营企业的人才流动率接近50%。过高的人才流动率表明,相当一部分的民企对员工缺少凝聚力、感召力,员工对企业缺乏归属感、认同感。基于以上情况,本篇论文首先阐明了人力资源管理对民营企业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分析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剖析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普通问题:落后的人力资源管理观点,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合理激励约束机制以及涣散的企业文化等使民营企业员工严重流失,徒增人力资源使用成本,并制约企业的长远发展;最后提出在当前情形下解决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若干建议。

1.2民营企业的含义及发展历程

1.2.1 民营企业的界定

民营企业的概念产生于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企业类型只有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两种。1984 年10 月20 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并第一次提出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适当分开”和“实行政企分开职责分开”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理论界为了探讨搞活国有企业的途径,提出了对国有企业实行多种经营方式。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可以分开,且对同一种所有制企业可以采用不同的经营方式,由此,国营企业 的概念所取代。同时,国有企业既可以采取国营的经营方式,也可以采取国有民营或国有承包经营方式,“民营”这一概念也就应运而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非国有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为了避免戴上私有经济的帽子,所有的非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企业就被统称为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

对于民营企业的概念我国目前有两种划分方法:第一是把非国有企业统称为民营企业。按照这种划分方法,一般把企业划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第二是把非公有制企业统称为民营企业,包括个体企业、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等。在我国现阶段,民营企业包含范围十分广泛,有个体企业、私营企业、集体企业、三资企业、民办科技企业和国有民营企业。在本论文中将以民营企业中的个体和私营企业作为研究对象。

成人教育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1.2.2 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经过了由阵痛到萌芽,再到曲折生存,直到今天的繁荣发展;也经历了政府和民众由排斥到困惑再到接受的心理历程。

第一阶段:从阵痛到萌芽

新中国成立到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确立了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制度。即便在这之后,民间仍然有些人出于生存本能,自发地进行简单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出现了一些“地下工厂”和“地下商店”。20 世纪70 年代初中期,福建泉州、浙江温州等地出现了敢于“吃螃蟹”的第一批人。而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民营经济被当作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加以改造,用阶级斗争的残酷手段,予以无情打击、压制。

第二阶段:曲折生存

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了民营企业发展的转折点,理论上的拨乱反正以及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长期被禁锢的思想,为启动民营经济发挥了极大的舆论效应。政策上相应作了重大调整,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另外,党和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冤假错案,对过去的小商小贩和民族资本家也落实了政策,一些地下经营者被无罪释放和平反昭雪,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个松绑。由于以上原因,在20世纪80年代,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发展起来。随着改革向纵深发展,社会上贫富分化现象加剧,人们思想上出现了动摇,对民营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一些偏见性看法。1992 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成为民营企业发展史上的另一个重要转折点,他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明确界定,这一切理论成果都为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划清了思想迷障,为其发展开拓出一条阳光大道。

第三阶段:快速发展

20世纪90 年代,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确立,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国民营企业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广阔空间和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指出,私营企业主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其中先进分子也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思想不但肯定了私营企业主的身份地位及其做出的贡献,而且从更宽泛的层面调动了私营企业主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国家和政府不仅从思想上引导广大人民加深对民营企业的认识,从政策上做相应的调整,更从法律上对民营企业的地位加以确认。1982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成人教育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使个体经济获得了合法的地位;1987年,法律上承认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1997年,以《宪法》的形式表明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切都为民营企业的发展确立了法律依据。

正是由于上述思想的、政策的和法律的前提条件,中国民营企业得到健康的发展,发展规模不断扩大。2001年,个体私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为20.46%;到2001 年底,全国私营企业为202.85万户,从业人数2253万人,注册资本1.82万亿,产值为1.83亿。个体工商户为2433万户,从业人员4760.27万人,注册资金435.79亿元,产值为7320.01亿。2中国民营企业在经过20多年的发展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其在发展生产力、培植地方财源、扩大劳动就业、促进公有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创造地区经济繁荣、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2.3 中国民营企业的特点

特殊的中国历史背景:既受鼓励又有约束的政府行为往往令民营企业无所适从。

从规模角度而言:中国的民营企业起步较晚,在社会偏见与政策准入等条件的约束下,多数还处于初创期,规模为中小型是我国民营企业独有的特点:

从所属行业来看:中国的民营企业多集中在第三产业以及新兴的、高科技产业中。这一方面是由于一些传统行业早已为广大国有大中型企业所挤占,甚至垄断,少有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是进入这些非传统行业的政策、资金、规模经济等壁垒较低,且竞争环境相对较为宽松,比较适宜小型企业生存。

从企业体制来看:民营企业由于一般规模较小,运转灵活,且拥有产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同时作为新生的产物,较能接受新的思路,少有僵化陈腐的治理方式。

从观念角度而言:由于中国的民营企业多集中于竞争性行业,最早接受竞争的熏陶,因此思想观念上较国营企业更接近于市场经济;同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缺少政府各方面支持的民营企业就更必须在观念上具有超前意识,这样才有可能在严酷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从业主角度而言:民营企业家们多数白手起家,通过自我摸索,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急剧扩张,沉重的管理压力使业主们面临着进一步自我发展的严峻挑战。

成人教育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尽管中国的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偏见与冷遇,但其发展势头强劲,且成功者辈出。目前,已涌现出一批相当优秀的民营企业,如:联想、四通立方、阿尔派等,他们的发展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且往往在同行业中已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1章 绪论:主要讲述民营企业的背景、兴起、定义、发展历程以及中国民营企业的自身特点。

第2章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主要讲述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及其内容,民营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性。

第3章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讲述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落后的人员招聘计划,缺乏对人力资源的科学的战略规划;忽略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对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绩效考核随意性强缺乏客观标准;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手段单一。

第4章 民营企业完善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对策:主要讲述针对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解决的相应对策,建立科学的人才招聘机制,把好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第一关;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素质;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

第5章 结论:主要总结人力资源管理对民营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企业应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成人教育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2章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

2.1 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及其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HRM)就是根据企业战略目标,通过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选拔、绩效考评、薪酬管理、员工激励、人才培训和开发等一系列手段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达到企业发展目标的一种管理行为。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整体系统,由各个人力资源管理环节子系统构成。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首先要制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和人力资源计划。在人力资源管理计划的指导下,接下来的工作是从事工作分析,制定工作描述和工作说明书。根据工作分析,企业要招聘员工并且配置员工。在配置员工,利用人力资源的过程中,企业必须注意规划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并且把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与组织的发展相匹配,形成互为动力的综合发展途径。在企业与员工互相匹配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地相互沟通,解决冲突,消除两者共同发展的障碍,保证过程的顺利进行。当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到一定的阶段,就必须对多层次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考核,纠正他们工作中的失误,肯定他们工作中的成绩,并就员工下一阶段的工作达成上下级的共识,以便员工形成下一轮的工作计划。在绩效评估以后,要对员工进行激励。包括薪酬方面的激励、福利方面的激励和精神等其他方面的精髓。对绩效评估中表现出来的优秀员工,尤其要加大激励的力度。对表现出来的具有这种那种缺陷的员工,对于企业今后发展需要的员工,企业要进行培训,帮助员工提高知识水平,增进技能水平,使他们在今后的企业经营活动中能适应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的需要。最后,根据人力资源系统的整个动作情况,企业要修正或者重新制订自身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计划,为企业下一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再次奠定基础。

2.2 民营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民营企业作为国企的重要补充,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力军,许多民营企业做的非常优秀,在管理体制、营业收入等方面都已经超过了国企。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更是给我国民营企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随着我国竞争市场的日趋完善,人才的竞争将是我国在市场中的决定力量。同样,我国民营企业也面临着人才的问题,如何获得企业可持续发展,如何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人才竞争的明显优势,这就需要我国民营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成人教育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2.2.1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基础

企业要生产和发展首先必须要获取足够的、良好的人力资源,然后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状态,激发员工的积极和能力,才能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效益,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动力。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通过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搞好企业员工的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采取各种措施,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管理者们可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如人力资源规划、挑选、培训、评估、薪酬系统等,来吸引、确认和保留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其次,在企业获得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之后,人力资源管理的下一个目标是鼓励人们表现出支持企业利益的行为:根据企业目标和员工个人状况,企业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创造理想的组织气氛,为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通过不断培训,进行横向纵向岗位或职位调整,量才使用,人尽其才,发挥个人特长,体现个人价值,促使员工将企业的成功当成自己的义务,鼓励其创造性,营造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培养员工积极向上的作风,转变员工的思想,改进员工队伍的素质,使员工变被动为主动,自觉维护并完善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员工个人和企业整体的业绩。在具体运作中实行员工岗位轮换制,通过轮换发现员工最适应的工作种类,确保企业组织结构和工作分工的合理性及灵活性,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全面提高企业工作绩效。

2.2.2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相辅相成

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新产品研究、售后服务等一系列营销过程和各种决策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独特优势的技术、文化或制度所决定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具有价值性、稀缺性和不可模仿性。

企业核心能力来源于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文化创新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均取决于人力资源的状况。优秀的人力资源具有价值性、稀缺性和不可模仿性,是构架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因此,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必须以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为基础。企业研究资料表明,越来越多的西方企业也将组织与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作为获得竞争优势的来源。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和一个企业的经营战略、组织结构体系和文化价值紧密联系的,具有独特的个性。卓越的人力资源管理往往是其他企业最难学习、模仿和复制的。因此,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形成竞争优势就成为企业竞争战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全球性的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并把对人才的吸引、开发、激励、保留作为企业最重要任务的原因。

成人教育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开发与核心能力的培育相辅相成。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过程是人力资源有效管理的过程,反过来讲,核心能力的培育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因为企业中人、财、物等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中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从现实的应用形态来看,包括体制、智力、知识、技能四个方面。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先进的科学,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组织、调配,使人力、物力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的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战略目标。一个企业离开了人力资源以及对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一切都成为空谈,因此,人力资源是一个企业财富的最终基础。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曾经说过“你可以拿走我的厂房、设备、资金,但你只要给我留住人,五年后我仍是一个钢铁大王”。由此可见人力资源使企业发展的根本。

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和科学管理的制度、法令、程序和方法的总和。它贯穿于人力资源的整个运动过程,包括人力资源的预测与规划,工作分析与设计,人力资源的维护与成本核算,人员的甄选录用、合理配置和使用,还包括对人员的智力开发、教育培训、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等等。这就是人力资源管理。

2.2.3 人力资源管理是民营企业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

企业的持续发展有赖于竞争优势,而其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及自身缺陷,使得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管理滞后、产权不清、资金缺乏、文化落后及人力资源素质不高等问题,阻碍其进一步发展,要求民营企业通过构建核心能力来赢得竞争优势;而另一方面,外部环境的变化(主要是我国加入WTO 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给民营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更多的是带来了挑战。

成人教育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3章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3.1人员招聘计划不完善

人力资源规划是根据组织目标,科学预测、分析,确定组织在未来环境变化中,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状况,制定必要的人力资源获取、利用、保持、开发的政策和措施,确保其在需要的时间和岗位上,获得各类所需人才,并使组织和个体得到长期利益。

但是多数民营企业在人才开发方面普遍缺乏前瞻性和计划性,出现诸多短视行为,往往等到企业用人时才去找人,缺乏人才储备观念和人才利用统一规划,致使因为人才缺乏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严重不足。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未针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与之互相联系和配套的人力资源规划,企业缺乏完整的人才结构,人才的发展跟不上企业的发展。因此对民营企业来说,如何招聘和挑选到合适人才是其必须面对的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据一些资料统计,愿意到中小型民营企业工作的大学生不足10%,硕士生不到3%,博士生几乎为零[4]。即使一些大学生和研究生满怀希望地进入民营企业,但也很快流出。这些人才流失,不仅带走了商业、技术秘密,带走客户,使企业蒙受直接经济损失,而且增加了企业人力重置成本,影响工作的连续性和工作质量,也极大地影响在职员工的稳定性和效忠心。

3.2忽略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

民营企业普遍只注重人力资源的“可用性”和“配置性”,忽视人力资源的“发展性”和“资本性”。他们只是将人力资源视为组织运作过程中的投入要素,注重该投入要素对组织的产出和贡献价值,因而常常在“少投入、多产出”的经济学公式中打转,甚至有些民营企业还存在着单方面的“权利”和“恩赐”观念。他们只知固定资产的折旧以及设备的更新改造,殊不知人力资产亦具有追加投资、更新改造的需要。因而忽视人才的发展性,忽视对职工的早期教育、在职培训和中后期的再教育投资。人才资源不但是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而且还是最稀缺的要素,企业不仅应注重人才要素投入的效率,同时还应注重这一特殊资产的保值增值效应。虽然一些企业也认识到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投入了一定数目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培训。但往往由于缺乏培训需求分析、缺乏培训体系

成人教育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划、培训形式单

一、培训方法不当、培训政策不到位等诸多原因,导致员工参训积极性不高、素质和技能提高作用不明显、整体效果不理想的状况。究其原因在于:(1)负责培训的人员缺乏专业能力和经验,因而培训计划不合理;(2)培训经费不足,过分节约费用而降低档次和要求;(3)缺乏社会化、专业化的企业培训师资力量和有针对性的教材;(3)培训没有与员工的考核及个人发展相联系;(4)培训制度不健全,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培训质量和效果不到位。不但企业的培训资金没有取得预期效益,更会影响企业进一步开展培训的愿望,降低培训积极性。

3.3绩效考核随意性强缺乏客观标准

绩效考核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和其它各项工作关系联系密切,实际中民营企业在进行绩效考核时缺乏相应的标准,随意性强。

(1)绩效考核目的单一。民营企业实施员工绩效考核的主要目的均基于加薪、发放年终奖金等人事决策的需要。绩效考核的主要目标是追求企业短期业绩的提升,而忽略了员工的发展这一主要目的,因此评估的结果未能与员工培训、职业生涯规划等发展目标关联,致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优势大大下降。

(2)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重考核结果,轻考核过程,重绩效,轻对产生绩效的行为的激励与控制。另外,绩效考核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也缺乏有效的双向沟通,出于“避免争议”或“人情”的考虑,主管经常是不愿意让员工知道其绩效考核结果,更不愿意进行绩效反馈以指出员工的行为缺失及提供绩效改进计划;没有真正利用绩效管理过程和评估结果来帮助员工在绩效、行为、能力、责任等多方面得到切实的提高。

(3)绩效考核的公正公开性不高。由于家族式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绩效考核中受到“人情”、“关系”、“亲戚”等种种因素的干扰,导致绩效考核过程受到人际互动方面的非绩效因素的影响非常大,使得员工有机会通过政治技巧以及逢迎等手段去换取薪酬,而不是靠工作绩效去赢得薪酬。

(4)绩效管理随意性强。受到家长式领导风格影响,在具体的评估内容、项目设定以及权重设置等方面随意性突出,评价标准相当模糊,带有很大的主观色彩,常常凭企业主的意志和个人喜好设计。且整个体系缺乏科学性,难以保证政策上的连续一致性。企业员工对评估系统的建立缺乏参与,很少人会去认真了解公司的绩效考核系统,更不敢质疑公司的员工绩效考核系统,无论是对评估结果不满或是对评估系统有意见,也都不大会提出来。

(5)绩效管理仅仅是人力资源部的工作。大多数部门认为绩效管理是人力资

成人教育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源管理部门的工作,与其它部门无关,采取回避应付的态度。作为绩效管理实施的主体的各部门管理者,或不参与绩效管理的过程;或对考评制度不信赖、执行不力;或因评估者缺乏执行技巧的训练,使绩效考评结果缺乏信度和效度。

3.4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单一

民营企业由于自身的先天条件不足,既不像国有企业,能享受国家的政策保护,也不如外资企业的制度完善,所以激励难以到位,方法陈旧,手段比较单一。大多数民营企业在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方式上过分依赖货币激励,如晋升工资、发奖金、分红、给红包等办法。而忽视非货币的激励方法,如工作激励、目标激励、晋升激励和自我实现激励等,忽视了良好的企业组织环境的培育,使得企业缺乏凝聚力,员工缺乏归属感。这种单一的货币激励,也许在开始时民营企业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到高素质的人才,但是随着员工需求层次发生变化之后,经济需求不再是第一需求时,仍采用这种方法也就再不能留住人才了。激励,广义而言就是激发鼓励,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何科学有效地激励员工,可以说是当前困扰着我国所有企业的共同问题。我国民营企业在激励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管理者对激励机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实行的是家长制式的管理,管理者没有先进的管理理念,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激励机制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这就阻碍了企业中激励机制的建立、发展和完善,制约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进程。二是激励手段过于单一,只使用物质激励,而忽视使用精神激励等其他手段。尤其在中小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管理者把员工当作单纯的“经济人”,缺乏与员工的情感交流,对于激励的理解仅仅局限于金钱的刺激,表现好则发奖金,表现不好就扣工资,这种做法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确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消极面也日益显现。三是激励有失公允。我国民营企业多采用家族化的管理模式,工资和奖金的发放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且往往向“自己人”倾斜,缺乏科学的考核制度。这导致员工的贡献和实际收入不相符,分配上的不公平现象时有发生,使员工产生不公平感,从而极大地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成人教育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4章 加强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4.1 建立科学的人才招聘机制

人才不但是最重要也是最稀缺的宝贵资源,而且又是唯一能带来经营利润的非物质性资源。只要能把好人才第一关——招聘,就能起到提纲挈领的经营主动权,进而创出无穷的价值。世界顶级企业家比尔.盖茨最重要的经营秘诀,就在于他善于选才,重视招聘工作。他说:“在我的事业中,我不得不说最好的经营决策是必须挑选人才——拥有一个你完全信任的人,一个可以委托重任的人,一个具备一系列略微不同的技能,而且其行为对你有所裨益的人,是十分重要的。”综观全球财富500 强企业,无一例外的都具有强大的人才优势,其经营决策者都是“理才”高手,在积累人才、盘活人才、提升人才上各有千秋。如微软公司给优秀中学生发工资的预订人才,摩托罗拉自办大学的生产人才,松下公司的海外培训等,都是颇具特色的“理才”方略。国内企业中如海尔、联想、华为、中兴等也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特别是通讯行业的华为、中兴公司从2000年开始,在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招聘中,都以各种方式大量吸收人才,招聘规模动辄上千人。并且两家公司都派出专门的招聘队伍奔赴北京、上海、成都、重庆等地的高校,力图抢先挖走优秀人才。可见,科学的人才招聘机制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

科学的人才招聘机制在招聘方法上除了采用传统的面试法外,还应配合采用笔试法、情景模拟法、心理测验法等现代测评方法来考察应聘者的分析创造能力、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隐性能力。为了引进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应采取多种方法,拓宽招聘渠道,可以通过以下渠道招聘:(1)内部竞聘。内部竞聘对于民营企业的永续发展来说,不但是稳定器,更是一部加速器。它有利于充分挖掘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潜能,调动员工积极性,稳定企业人才队伍。(2)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这不但可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积蓄,而且有利于企业吸取各种层次、各种背景的人才,在企业中形成多种文化交融的局面,增强企业活力。(3)通过猎头寻聘高级人才。通过寻聘来的人才,能较快适应企业环境,进入岗位角色,给企业创造较好的利益。(4)借用外力,实行虚拟配置。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企业需要不断的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新工艺,这就需要各种不同专业的人员。然而,一个企业的条件是有限的,仅靠自身很难取得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可以打破传统的行政界限,即用外部的人力资源,即人

成人教育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力资源虚拟配置,以此来促进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另外,为了防止招聘人员徇私舞弊,提高招聘的有效性,可将招聘到的员工的素质作为对招聘人员和招聘部门绩效考核的指标。通过考核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并将这一考核直接与招聘人员及相关责任人利益挂钩。在招聘过程中,直接告诉应聘者投诉办法,如果应聘者认为自己足够优秀,然而却未能选上,应聘者可与招聘者的上级或管理人员联系,一经投诉,立即对应聘者进行复核,如有不公正对待,立即进行纠正。并将这种投诉的数量作为对招聘人员的一项业绩考核指标。这样就避免了招聘者徇私舞弊和主观主义的现象,提高招聘效率。

4.2 加大培训力度

企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企业拥有的人力资本存量的多少,更关键的是企业人力资本增量的提高。因此,民营企业应加强人力资源投资,搞好员工培训工作。民营企业在员工培训问题上,首先应转变观念,应把培训当作一项投资,而不是消费。应在全年的工作预算中划出一定比例的培训经费,专用于对内部员工的培训,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如摩托罗拉公司认为“受教育培训既是一个员工的义务,也是每一个员工的权利”,为此公司每年将相当于工资总额的4%用于培训,为其每一位员工提供至少40 小时的培训,公司雇员可以从600 门课程中进行选择,这些课程在全球14 个地点开设。越来越多的财务报表表明:在摩托罗拉,教育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之一。

其次,培训的内容,一是有关知识(如信息技术、新管理观念、方法等)的培训,对象是各级管理层;二是有关技能(如造作使用各种设备、先进制造技术的等)的培训,对象是基层员工;三是有关态度(如员工对顾客、同事、上下级的态度等)的培训,对象是全体员工;四是有关文化(如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的培训,对象是新进入企业的员工。常用的方式主要有在岗培训、模拟项目培训组织开发项目、半脱产或脱产进修、定期召开小组研讨会等。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自主培训,没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培训资源,采取委托和合作的方式。

最后,要加强培训管理,使培训制度化。让员工感觉到企业不仅是其工作挣钱、掌握工作技能的地方,更是提高素质、培养能力的学校。在此,应当树立“日常管理就是培训”的观念,注重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培养、训练和教育员工。

成人教育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4.3 完善绩效考核办法

考核是奖罚的依据,考核是否公正、准确将直接影响奖罚的公正性,因此,考核应以关键业绩为主,对不同类型岗位制定不同的关键指标体系,尽可能量化。一些民营企业用“模糊概念法”评价和考核员工,用“保密法”奖励员工,是违反现代科学管理理念的。我们应学习将企业“硬考核”和“软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科学完善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所谓“硬考核”是指将考核因素量化的考核方式;“软考核”则是指将考核因素定性的考核方式。软、硬考核相结合就是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从质与量两方面考核是奖罚的依据,考核是否公正、准确将直接影响奖罚的公正性,因此,考核应以关键业绩为主,对不同类型岗位制定不同的关键指标体系,尽可能量化。一些民营企业用“模糊概念法”评价和考核员工,用“保密法”奖励员工,是违反现代科学管理理念的。我们应学习将企业“硬考核”和“软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科学完善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所谓“硬考核”是指将考核因素量化的考核方式;“软考核”则是指将考核因素定性的考核方式。软、硬考核相结合就是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从质与量两方面全方位的进行考核的方式。首先,设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工作目标对企业内部个人具有激励作用,企业设定切实可行的组织目标,既可以在行动过程中产生动机,引导和调节员工的行为方式,也可以为行为结果的评价提供依据。其次,建立一个多层次、多角度、多方法的整合系统进行人力资源的评价。可以从直接主管、同事、下属、客户及被评价者个人的角度进行,评价内容包括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多方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要界定工作本身的要求,建立起切实可行的绩效评价规则并进行动态反馈,不断修正目标。为了使各种工作岗位之间的绩效考评具有可比性,可以运用岗位绩效指数法来反映组织外部环境中各种技术条件的变化、宏观政策的调整、以及组织体制、人事制度的变更等不确定和不可控因素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使考评的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并与相应的激励措施结合,推动组织或个人努力创造更高的业绩,从而成功地实施企业战略目标。绩效考核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关系密切,民营企业只有建立起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才能更好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协调。

(1)建立客观的绩效考核标准。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标准要全面地体现员工的努力水平,尽量只对其个人的任务结果和行为标准进行评估,而不是针对人,评估中不能加入任何个人的感情色彩。

(2)选择切实可行的评估方法。让尽可能多的人参与评估,从而获得全面的、准确的评估结果。

成人教育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3)企业要强化绩效考评和奖惩、报酬、职务晋升、培训等的关系。报酬要依绩效而定;奖惩也要依据绩效考核的结果来确定,而不能老板一人说了算。在职务晋升方面,也要根据考评结果进行,对难以胜任工作的,需要进行调整,经调整还是不能胜任的就要解聘;对工作努力、工作效果好的员工,除给予必要的物资奖励外,还可以考虑为其晋升职务,要在企业内部真正形成一种“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的工作氛围,而不是“任人唯亲”的混乱局面。

4.4 建立公平合理的约束机制

美国哈佛大学威廉詹姆斯博士的一项研究表明,员工在受到充分激励时,其能力发挥为80%-90%,在保住饭碗不被解雇的低水平激励状态下,仅发挥其能力的20%-30%。过度的激励会助长员工的自满情绪,削弱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会加大企业的工资成本;激励不足则会降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使员工的流失率升高,不可见成本加大,也不利于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所以,确立有效激励的手段应是多样化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薪酬激励。薪酬待遇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员工价值,是人们充分发挥工作能力的物质动力,较高的薪酬能满足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企业提供的薪酬水平,同其他企业类似职位提供的薪酬相比,应具有一定的竞争力。(2)目标激励。主要是在工作中启发和引导员工更高目标的追求,使其在实现自身奋斗目标的过程中,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3)工作激励。通过丰富工作内容,增加工作的挑战性和创造性。按照员工专长与爱好调整岗位等措施,使员工更加热爱本职工作。此外,还可以设计多样化的福利或者个性化的奖励来激励员工。多样化的福利指通过制定多种多样的福利项目供员工选择,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福利项目的激励效果。常见的福利项目有:带薪假期、住房补助、进修资助、医疗及退休保障计划等。个性化的奖励指企业根据员工的喜好在适当的时间给与员工个性化的奖励,如一束鲜花、一盒蛋糕、一张邮票、一张演唱会票或是足球赛的票等等,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激励效果。

成人教育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结 论

在新经济时代,民营企业要认识到人力是能够创造更多价值的资源而不是成本,要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开发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有效管理人才的工作上,要挖掘人的潜能,使人力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更大的收益。

所以,民营企业更应重视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客观上只要民营企业能够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求适合民营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真正做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的良好结合,就能更有效地吸引人才、凝聚人才、留住人才,民营企业就会越来越具有活力,越来越显示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强大的生命力。

成人教育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参考文献

[1] 唐赤华,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社会环境分析[J].经济管理,2003.1 [2] 黄卫华,许晓洁,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初探[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3.6 [3] 聂幼华,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及开发问题探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10 [4] 李才建,论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J].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学报,2003.1 [5] 刘智勇,WTO 与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政策与管理,2002.2 [6] 方慧华,民营企业的发展道路探讨[J].嘉兴学院学报,2002.11 [7] 徐充,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现状与开发[J].北方经贸,2003.11 [8] 马力,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0.12 [9] 赵曙明,吴慈生,中国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12 [10] 李红玲,张京成,中国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研管理,2003.6 [11] 刘芳,吴欢伟,刘卓.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综述[J].科学管理研究,2006,24(4):86-89.[12] 李前兵.国外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综述[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6,15(4):48-50.[13] 董洪福.论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6,19(3):58-60.[14] Baron R A.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Some Reciprocal Benefits of Closer Links [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2003.(13): 253-256.

[15]Le chine tang Truong quean.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a transitional economya comparative study often terries ownership forms in Vietnam.Asia pacific business review,11:l,25—47,March 2005.

[16]Mark Kasson.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Their Private and Social Benefits and Cost[J].The World Economy.2007.

成人教育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致 谢

民营企业管理论文 篇5

摘要:在新时期背景下,民营企业取得了理想的成绩,而要想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还必须要不断创新其自身的管理理念。其中,要实时关注市场行情,对信息予以及时收集,深入地研究产品实际行情,保证及时掌握全新动向,并对战略决策适当地调整。除此之外,还应当始终坚持节约与潜力挖掘的基本理念,为实现稳定可持续地生产提供保障,尽可能地节省成本并提高产品的质量。为此,文章将民营企业为研究重点,阐述了管理新理念,以供参考。

关键词:民营企业;管理;新理念;探讨

现阶段,市场竞争愈加激烈,而民营企业的经营必须要确保决策的科学合理性,实现全面改革才能够在竞争中站稳脚跟,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其中,不仅要保证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同样也必须要节省成本,进而增加实际的经济利润。基于此,民营企业在管理工作方面,一定要做到与时俱进,把握时代发展趋势,贯彻并落实综合性的管理。

一、以市场为主导,与时俱进

要想实现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民营企业一定要具备洞察力。目光长远,对市场变化予以时刻观察,并且全面收集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对产品的实际行情予以深入研究。这样一来,就可以对市场的动向更加了解,进而针对具体情况来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进行适当地调整。除此之外,也必须要注重节约与革新挖潜,尽量在节省成本的基础上提高生产的质量[1]。以某民营新闻纸厂为例,其在受新闻纸市场低迷的影响,导致行业整体生产状况不理想,甚至已经有很多纸厂已经因资金不充足而倒闭。在这种情况下,该新闻纸厂面临严峻挑战,新一届领导层根据新闻纸行业的实际情况,考虑到生产成本较高且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不强,所以,严重影响了实际利润,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极为不利。基于此,领导层审时度势,决定要改革与创新。随后,对国内外新闻纸市场以及化纤浆市场展开了深入的调研,并全面分析与论证,最终决策就是放弃生产新闻纸,对自身优势充分利用,致力于化纤浆项目的开发。经不断努力,化纤浆工程项目取得了理想的成绩,而化纤浆的价格也随之提高,因此,该民营企业获取了更高的利润,资金量更加充足,实现了自身规模的全面拓展,并推动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该民营企业正是因为把握住了化纤浆市场的发展趋势,抓住了发展机遇,对自身产品生产的种类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化纤浆项目的生产当中,最终在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并逐渐走出发展困境[2]。因而,如果始终默守陈规只会失败,而必须要改革与创新才能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决策的正确性与管理的科学性,加之产品创新精益求精,所以,备受客户认可,因而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在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也随之从新闻纸领域转向了纺织行业。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产品的更新速度也随之加快,所以,一旦市场上存在盈利产品,必然会有更多的企业参与其中。但是,这不仅无法获得理想的发展效果,同样会导致市场供大于求,质量难以达到标准要求。因而,绝大多数规模较小的企业抑或是民营企业就会在激烈的竞争当中被淘汰出去,最终是以停产或者是倒闭而告终[3]。受市场变化迅速的影响,在新产品开发与研制的过程中,不仅要谨慎,同样也需要加快速度,正确掌握市场发展趋势,以保证企业发展更加顺应市场需求。

二、注重企业内部重点并协调难点问题

民营企业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要对市场进行深入的研究,但除此之外,还必须要重视内部的发展。通过采取更为高效的经营模式,使企业生产管理以及考核向着更加严格化以及具体化的方向发展。针对大生产过程而言,其生产过程应首先要严格地控制,一旦有某一环节存在问题,必然会对后期环节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基于此,现场的操作工作人员实际的工作质量主要是以产量与质量以及成本为重要考核管理指标[4]。其中,应将产品的产量、生产质量以及成本的实际状况为主展开严格的考核。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生产现场管理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然而,通常情况下,也有很多问题难以及时解决,导致出现重点问题。另外,也有很多问题所涉及的部门较多,因此,最终只会发展成难点问题。为此,民营企业的管理部门必须要重视重点问题,合理地协调难点问题。其中,应积极组织相关部门与工作人员,共同对问题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解决方法,合理地制定出解决方案,以保证更好地落实责任。目前,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生产成本,如果成本始终较高,就必须要立即召开成本分析会议;如果出现了倾向性质量问题,则需要立即召开质量分析的相关会议。针对产品外包装的损坏问题,很可能是包装材料,抑或是生产现场与仓库的原因,所以,应集中多个相关部门,根据各环节的要求来细化责任,合理地制定出具体的要求以及考核的相关条例,以保证产品破损机率的降低。对于民营企业内部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一定要通过专业部门进行组织与协调,将各个方面能力进行合理的协调,以保证所有环节都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价值。而企业内部所有人员则应当集思广益,细化责任,实时跟踪并考核,进而及时解决重点与难点问题[5]。

三、全面贯彻并落实管理工作

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决策的科学合理性不容小觑。但是,即便决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效果却差强人意,最终导致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达不到标准要求,影响质量,无法满足市场发展需求。由此可见,要想实现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要重视落实工作,企业的有关部门要具备一定的执行力。在确定了企业目标以后,需要由多个部门与工作人员共同努力,通过横向与纵向的.合作途径,以及上下合作的方式,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新时期背景下,民营企业管理工作一定要积极转变传统的管理思想,特别是工作人员的管理、薪酬的分配以及绩效考核等内容,逐渐提升至参与决策与协调管理层次,贯彻并落实检查工作[6]。而企业管理工作人员不仅要积极参与到内部重要会议以及决策当中,表达个人见解与想法。与此同时,还应当积极深入到基层,对企业实际的生产情况予以深入的了解。基于此,重视民营企业内部各个部门间横向的联系以及上级与下级的联系。而正是在这一管理模式下,也同样应组建管理团队,并不断增强其素质与专业水平。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积极地调动人们工作的积极性,为企业获取最大经济利益提供保障,并且将所有人的作用都充分发挥出来,贯彻并落实各项工作。在民营企业检查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管理的落实情况,有效地带动企业各部门甚至是企业所有工作人员参与到管理工作当中,促进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四、全面推进信息化管理

民营企业在信息化管理工作方面,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信息集成,而关键的要素则是全面建设数据平台,并且对数据信息进行深入的挖掘。企业在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下,能够有机集中企业采购、生产、营销以及管理和采购等多种环节,实现信息与资源的全面共享[7]。在这一背景下,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得以全面提升,为企业的经营与决策提供了保障,同样在研发生产与管理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以某老民营企业为例,其建厂时间相对较长,期间经历过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等多个阶段,却历久弥新。而企业可以连续化大生产的主要原因就是其管理理念的创新。其中,对市场实时观察,并深入研究相关产品,在企业内部进行全面革新,促进自身产业升级,加快产品更新的速度。为此,即便是老企业,却始终具有青春气息,创建了符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营企业的管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特征,而且十分复杂,管理工作的质量也同样决定企业未来的发展。因而,在实际生产与经营活动当中,必须要加大监督与检查的力度,积极贯彻并落实,重视企业内部各部门与各级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企业改革以及稳定发展提供保障。通过上述对民营企业新理念的研究与分析,希望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陈婧宇.紧握民营企业的“命运之绳”——创新理念[J].微计算机信息,,(4):81-82.

[2]何灵.学习型组织在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2014,(23):104-105.

[3]石晓璐.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不足与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19):53-54.

[4]张海红.民营企业绩效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14(6):202-203.

[5]董芳,于婧.知识经济驱动下民营企业管理变革路径探析[J].商业时代,2014,(20):87-88.

[6]罗平.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5,(26):125,127.

民营企业的人才管理 篇6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人才资源问题,说到底是人才资源的管理问题。近几年,民营企业四处张榜,筑巢引凤,招贤纳士,使其在人才行情排行榜由默默无闻的殿后兵一跃成为人才需求的大户,民营企业也成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已呈现出了强大的发展劲头。但是于在人事人才管理方面的不到位,致使部分民营企业出现了人才资源存量不足、专业结构不尽合理、人才作用发挥不够的不良现象,使我国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现象问题严重。民营企业中中高层管理人员和科技人才的工作年限相对缩短。人才流失不仅严重制约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同时也极大地挫伤了各类人才到民营企业施展才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认为公司的第一资本是人,而不是其它。人才是民企的发展之本。为人所诟病的民企家族制管理模式到底对民企的发展起到了多大作用,许多专家都提出了不同看法,但专家们的看法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如果民营企业在起步阶段以家族制管理的凝聚力和高效率得到了第一桶金的话,那么在进行再生产的过程中,现代企业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必然要取代家族制,否则企业无法进一步做大做强。

现阶段,民营经济是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最活跃、最有优势的经济成分。随着民营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传统的民营企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和观念制约着民营企业的发展。特别是现在中小型民营企业中关键人才流失的情况比较严重,据调查,民营企业近几年的人才流失率达30%以上,一些生产企业人才流失率竟达70%,民营企业中的中高层人才以及科技人员,在公司的工作年龄普遍较短,一般为2-3年,最长的也不过5年。许多民营企业叫喊着人才难求、人才难留。

对于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

(1)民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内部管理混乱,缺乏基本的制度,组织结构不合理,从而导致员工无所适从,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才符合企业的要求。如:机制不健全,有“法”似无“法”,规矩只是用来做摆设或者吓唬员工的;人治大于“法”治,任何规矩制度都由人来评判,更本不依据规矩制度来办事,即人大于“法”、情大于“法”;工作时间无休止,不给员工足够的自我时间;工作范围无界限,一个人承担多份工作,工作没有明显的分工;没有言论自由,行为处处受限。

(2)企业家精神不能随企业的发展而建立,民营企业家不能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依然保持在创业时的那种工作习惯和作风。

(3)没有先进的企业文化,但越来越多的人把“企业文化看成是一个复合系统,它既是

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又是一种价值观和信念,它是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制度和行为方式的辩证统一”。

(4)基本的人才管理制度不健全,对人才的招聘、录用、培训、考核、晋升和辞职、辞退等工作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人才管理上往往凭领导者的经验和主观判断。企业领导人注重血缘、亲源关系,因人设岗,不论能力高低都被安排在重要岗位;对引进的人才,岗位设计不合理,职责过大,要求苛刻,很难进入决策层,这也是难以留住高素质的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5)薪酬与绩效管理缺乏科学方法,激励机制不完善 薪酬体系不合理,不能真实反映

岗位和业绩的价值。民营企业在薪酬与绩效管理方面常出现下面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企业为提高工作效率,开始尝试奖金与绩效挂钩,但前期的岗位分析评价、绩效考评体系等基础性工作不到位,导致考核无法拉开差距,加之浮动奖金的比例较小,对整体薪酬的影响有限,这样的直接结果就是“干好干坏一个样”。第二种情况是企业将人才工资与奖金的激励功能错位,把绩效薪酬视为薪酬的主体,基本薪酬等处于次要地位。造成有的企业发的奖金很多,年收入加起来不比外资企业少,但是难以吸引到一流的人才。

事实上,企业的人才资源管理制度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制度体系。大到企业的人才资源的战略选型,小到人才的筛选管理制度。笔者仅就人才资源管理中起关键作用加以提出,主要包括人才资源规划管理制度、招聘管理制度、培训管理制度、绩效管理制度、薪酬管理制度以及职业生涯管理制度,以上各项制度互相配合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保证企业和人才共同发展。民营企业要想生存并发展壮大,就必须采取积极的管理对策,克服自身不利的因素,同时需要外界力量的支持;加强制度建设,改革治理结构,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栽了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企业用人第一步是人才的引进。多年的企业管理经验告诉人们,民营企业必须走出天价求人,之后又无法做到人尽其用,导致对企业和人才双方都造成浪费的怪圈。“必须改变企业与人才互相捉迷藏的现象”; 企业要不拘一格求人才,对于人才要没有地域的限制,招收人才时并不局限于本市或县;对于进入公司工作的员工,要非常重视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培训,公司希望将合适的人才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效用;我认为,作为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如果在某个职位表现非常出色,再使他增加管理方面的能力,这将会带动更

多的员工成长;要尽可能将员工分配到适合他的岗位上去工作,而不要把他放在他不擅长的岗位上,要用人之长; 对于管理阶层内部应该通过谈判协商和参与来解决,要宽容,不要把矛盾由舆论来暴露和推波助澜,这对企业发展不利。如果是真正的人才,公司应该给他非常优厚的待遇,包括房子、车子,公司会以一定的代价把人才留下来,因为企业要发展必须靠人才但是这种简单的高待遇,缺乏长远发展规划的事业,对这些中高层人才没有足够的吸引力,离职率高也就在所难免,同时也直接影响下属员工的工作心态,工作成果也不能达到高水准,因此人才也要对公司有感情和责任心。同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科学的人才发展战略规划,强人才储备,完善公司治理治理结构,实行人本管理,不能见物不见人,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培育创新文化、提高企业家自身素质和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建立健全激励体制,做到奖惩分明,建立学习型企业。这样,民营企业才能录用到好的人才,才能留住人才,从而使企业有好的发展前景。

民营企业人才资源管理瓶颈:

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和贡献越来越显着,民营企业的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大量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企业创业者对市场机会、国家政策的成功把握,但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后,企业规模扩大与管理能力不足的矛盾使得不少民营企业或多或少出现了发展的停滞,甚至衰退、倒闭的现象,表现出明显的发展瓶颈。有的民营企业虽然察觉到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人才的支撑,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力的措施也在加强,但是由于企业缺乏系统的人才管理制度,出现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情况。

民营企业领导人的素质影响企业发展 我国民营企业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大多民营企业创始人很大程度上凭借的是对国家政策和市场机会的敏感,抓住了企业发展的机会,获得了成功。随着企业的发展,他们没有从战略的角度充分认识到企业的发展与企业高层管理者素质关系重大,没有意识到企业高层管理者对下属的成长与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企业领导者的个人素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什么样团队能胜任企业的管理工作是民营企业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多数民营企业是白手起家发展起来的,创业者文化层次不高、知识结构单一,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加之市场对企业发展在技术与管理上的牵引,企业领导者逐渐认识到知识与技术的重要性,纷纷招聘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到自己的企业。但在现实工作中,企业制度不规范且缺少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的支持,制度的系统性、规范性与可操作性不强,领导者决策随意性大。这些人的专业意见与民营企业磨合困难,甚至冲突严重,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热情和专业发挥程度,很多人在短暂几个月磨合后就离职,长一些的能达到一两年,但超过三

年的实属凤毛麟角。这些人才的流失不仅带走了技术秘密,也带走了客户,增加了企业人才重置成本,严重地影响了企业工作的连续性和工作质量,也影响了在职员工的稳定性和效忠心,对民营企业造成严重损失。

为吸引人才的高薪政策没有产生合理的回报, 民营企业为从外部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保留内部人才,企业大多参照外部市场薪酬水平制定了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标准,但往往缺乏科学的保证内部公平的分配机制,没有建立起绩效导向的考核机制,使得人才的潜力并没有充分发挥,出现成本控制、质量管理等专业方面的管理不完善,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这些企业的利润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

解决民营企业人才资源管理瓶颈的对策:

为了实现民营企业从经验管理为主向科学管理过渡,人才资源管理应从“人治”转向“法治”,依靠组织体系实现企业目标,充分发挥各岗位的作用,调动企业骨干的积极性,必须基于系统思想解决人才资源管理瓶颈。

构建清晰的企业战略,指导人才资源管理实践 组织力量,将企业老板的发展思路清晰

地表达出来,并结合企业系统的外部环境分析(外部环境变量、产业分析)、内部环境分析(企业内部资源分析),找到将企业外部机会与内部优势匹配的战略,作为企业一切行动的指南和目标。在企业战略明确的情况下,制定企业人才资源管理战略,做好人才资源规划,指导人才资源管理实践。一个组织的人才深信其所从事的事业有广阔的前景和崇高的社会价值时,他们就会充满热情、才思敏捷、积极进取,就会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能,并与企业风雨同舟,为实现自己和企业的共同目标而奋斗。

薪酬制度不仅直接能够对企业的人才产生激励,更重要的是它会反过来对企业人才资源的来源以及价值创造过程本身产生影响。薪酬制度设计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首先是外部公平性,其次是内部公平。再次是人才自我公平。企业可以考虑对核心管理和技术人才,鼓励他们以资金或自身的人力资本入股,通过适当分配股份使人才与企业利益共享,把人才自身的利益与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

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必须考虑建立领导团队的问题,注意吸收企业外部专业人才,特别是有实践经验的高层次的企业管理人才承担企业主要主要管理岗位,改变目前经营管理队伍的结构,使企业管理科学化、专业化。同时企业老板们调整工作重点,从具体业务指导和事务决策中解脱出来,借助职能部门建立人事、财务、投资、战略等职能管理,通过选拔

职业经理人,建立良好的计划预算机制和例外管理机制,在保证企业良性发展的范围内给人

才充分授权,发挥下属积极性,老板们集中时间思考企业发展战略,促进企业跨越式发展。

总之,民营企业的人才管理瓶颈的解决,必须在企业战略的指导下,构建实现战略的载

体,制定人才资源管理管理政策与制度,使民营企业从产品成功型企业转变为企业成功型企业。

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档案管理探析 篇7

企业档案管理体制主要表述的是企业档案管理的组织制度和形式。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档案管理体制, 是通过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现代企业主管部门的管理, 将分级和属地管理有效融合的一种管理体制。但是, 随着不断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 当下企业档案管理体制依旧还存在很多问题, 介于此, 只有将相应问题的解决对策及时的探索出来, 才能让现代企业制度变得更加完善, 促进现代企业的全面发展。

1 企业档案管理的原则

(1) 真实性原则

企业档案管理能够将有效的信息提供给企业, 促使企业所作出的决策具有一定的正确性和权威性, 这样就必须保证企业档案管理信息的真实性。 在现代企业实施档案管理的过程中, 如果能够让信息管理的真实性获得保障, 不仅能给让企业错误决策出现的概率得到有效减少甚至避免, 同时还能够让因为虚假性信息致使的企业社会形象受损现象得到有效避免。

(2) 系统性原则

企业档案管理的系统性原则主要作用是能够分门别类的管理好各个文件、信息、资料以及档案等。 实施系统化的企业档案管理, 形成分门别类的管理模式, 不但能够让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清晰性、系统性以及规范性得到有效体现, 同时还能够让企业在提取档案的时候, 对所需的信息和文件获取速度得到有效加快, 让查找和利用信息的效率得到提高, 进而让整体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3) 全面性原则

现代企业在实施档案管理的过程中, 大多数企业都会遇到一个问题, 即档案管理范围确定问题想要让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得以有效进行, 不但要对企业内部档案资料进行严格管理, 同时还应该严格管理好和企业相关的一系列资料信息。只有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全面性的存储妥善资料信息, 才能将有效的需求信息及时的提供给相关的各个部门单位, 从而让企业的相关部门工作状况得到有效推动。

2 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 没有重视起企业档案管理工作

就目前而言, 我国很多的现代企业都没有重视起自身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 只是片面的将其当成与合同文件管理相似的管理工作, 使得企业档案管理只是工作人员的附属工作。其中除了管理合同文件和人事档案等之外, 却没有有效的管理和重视起其余相关资料信息。此外, 由于很多企业的档案管理制度还不是很完善, 致使很多客户信息和业务资料大都是交由普通工作人员管理, 而一旦出现人员流动现象的时候, 就会极易流失一些重要资料信息, 从而让企业生产业务遭受到严重损失。

(2) 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不高

当下我国虽然已经有一部分的企业开始重视起档案管理工作, 但是却依旧没能让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发挥出应有价值,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相关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不高。 这在档案不合理的分类结构和档案管理素质存在严重缺失上有着显著体现。一方面, 档案如果发生不合理的分类结构, 就会直接造成无法有效的利用到档案信息, 促使资料信息获取时间被严重浪费, 从而让档案管理的在现代企业中的真正价值很难得以体现。另一方面, 很多企业档案管理人员都缺乏相应的档案管理基础理论知识, 因此也就致使相关管理人员没能正确的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从而也就其工作态度存在严重问题, 对档案管理动作造成了直接影响。

(3) 企业档案管理缺少安全保障

由于当下很到现代企业都没有有效的重视起企业档案管理工作, 这也就造成企业档案管理中各个数据信息的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一方面, 由于相关额档案管理人员没能重视起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致使在存储档案的过程中, 很有可能造成信息丢失和档案损坏现象的发生。而另一方面, 企业没有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对档案的保密性工作就更加存在严重忽视, 此外又因为相关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较低, 这就非常容易造成档案中信息流失现象的发生, 从而也就造成企业经济遭受到严重损失。 此外, 很多企业由于缺乏相应的网络安全意识, 这就造成计算自档案管理中, 存在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

(4) 企业档案管理缺乏相应的信息化办公手段

虽然当下很多企业管理制度都开始对传统的纸张办公方法进行了转变, 信息化办公手段逐渐的得到了广泛运用, 但是企业在档案管理工作上, 却依旧还处在以往陈旧的纸张办公形式上, 这就造成很多企业档案都没有实现信息化, 对企业中各个部门的运用和查询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扰, 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企业的工作效率被降低了很多。

3 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档案管理的相应对策

(1) 加强对企业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

如果想要让企业档案管理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就需要对企业档案管理机制进行及时建立和完善。 不过在对企业档案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之前, 最为重要的还是应该让企业内部人员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得到提升。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企业从上至下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档案管理认识, 从而促使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更加的完善。

(2) 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性进行提升

首先, 企业应该重视起对相关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定期的举行相关的档案管理基础知识的培训工作, 针对不同程度的人员要有针对性的实施培训, 对在职的老员工, 应该以转化其传统档案管理基础知识为主, 来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 如:教导这些管理人员如何使用电脑来进行信息化管理等。 其次, 针对一些较年轻的或刚刚入职的档案管理人员, 则应该以档案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为主, 重点传授他们专业性的知识, 可以实施老带新的政策, 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 实施一对一的培训, 促使他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相应的管理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中所有的档案管理人员都能够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始终迎合当下市场经济化需求, 为企业发展带来有效推动作用。

(3) 增强企业档案管理的安全性

企业档案管理对现代企业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只有保证了企业档案管理的安全性, 才能让其价值得到真正体现。 首先将相应的保密制度建立起来, 以此来对相关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约束, 一经发现泄密者, 要严格查办, 促使企业档案管理能够得到有效管理, 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其次, 企业应该积极额普及计算机知识和网络安全知识, 让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够认识到网络安全隐患带来的后果, 增强IT部门对档案管理的网络安全工作的安全管理力度。

(4) 运用集成化信息管理体系

企业在实施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 应该让实物档案资料管理和计算机档案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得以形成。 在对企业档案进行计算机化管理的过程中, 积极的运用集成化信息管理方法, 通过计算机严格、详细的分类号档案信息, 并结合企业中每个部门的实际情况和信息性质来让档案分类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4 结语

总而言之, 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档案管理对当下的企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效的重视起档案管理工作, 并让其逐渐的科学化、规范化, 加强档案资料信息的安全保障, 不仅能够让企业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同时对企业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玉金.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兰台世界, 2014, S4:144.

发电企业档案工作与企业管理探究 篇8

关键词:发电企业;档案工作;企业管理;措施

目前,在发电企业中档案工作已经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对于发电企业的稳健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发电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的发电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做好发电企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发电企业必须要重视档案工作。正确的看待这些问题,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来加强发电企业的档案管理。

一、发电企业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法制化的档案管理意识

目前,国家对于档案管理出台了专门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由此可见档案管理非常的重要。但是,当前有些发电企业中的档案管理人员却没有意识到档案管理的法制化意识。比如,有些人员把企业的档案资料私有化,如果该人员出现工作异动,就会导致企业档案资料的遗失或不完整。企业的档案不用时看似不重要,但是要用到这些档案时,如果档案出现缺失,或多或少的都会对企业造成影响。还有的发电企业中,档案人员在缺乏保密意识,在生活中将企业的档案资料当作谈话聊天的内容,无形中就将企业的资料泄露出去,一旦遭到不法分子的利用,就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

(二)档案人员素质不高,档案管理不够专业化

在企业中经常会面临着裁员的情况,而在企业众多的部门当中,档案管理部门相对于其他生产部门来说,并没有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因此,在企业进行裁员时往往考虑最多的还是档案管理部门。档案管理部门的人员大多是一些年级比较大,专业水平较低的人员,有些人员甚至根本不懂档案管理。导致了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不足,造成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得不到快速的提升。有些年纪大的档案管理人员面临着退休,而电力企业为了缩减人力成本,没有增添新的工作人员。有些发电企业甚至将一些家属作为编外人员安排到档案管理部门工作,更加导致了发电企业的档案工作缺乏专业性。

(三)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很多发电企业都不太重视档案的管理。对于发电企业来说,重要的只是企业的电力产能和效益。进而,对于档案管理并没有做出完善的制度加以规范,有些发电企业虽然有相关的制度,但是大多还处于形式化的阶段,对于做好企业的档案管理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比如,有些发电企业的档案管理仍然采用的是纸质的档案,应对现代化电力企业的发展还根本不够。有的发电企业的中档案人员还可以随意的改动档案资料,很难保证企业档案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也不能发挥档案在发电企业生产和建设中的重要。

(四)档案收集和存储过于落后

当前是一个网络信息很发达的时代,对于信息的管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网络信息技术。但是,由于当前部分发电企业对档案管理的不重视,导致企业的档案管理方法和设备都还很落后。比如,有些发电企业的档案室仍然采用的纸质化的档案收集和存贮,有些企业的档案室也过于简陋,根本不利于档案的长期保存。有的发电企业单纯的认为,档案的搜集就仅仅限于文字资料的收集,忽视了发电企业生产和建设中的视屏和影像资料。使得电力企业的档案搜集过于单一,且存储性差。部分发电企业将档案室设在库房内,很容易引起档案的丢失或损害。

二、加强发电企业档案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发电企业对档案管理的重视

加强发电企业对档案管理的重视,才能将档案管理的方法和规定有效的贯彻和落实下去。首先,发电企业领导要重视档案的管理工作,通过部门会议和员工大会,将档案管理的思想传给企业的各员工,将发电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作为一个重要部门来建设,提高档案工作的地位。其次,档案管理人员要明确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明确自身的职责,在工作中保持一个严谨、细心地态度。最后,发电企业还需要为档案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档案人员的选取任用、到档案室的建立以及其他档案管理设备的配备上,给与资金支持和政策上的支持。在人员任用上,尽量选择专业水平高,具备综合素养的人才。同时还要建立现代化的档案工作管理室,利用信息化技术以及先进的信息搜集和存储设备,提高发电企业的档案管理水平。

(二)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除了提高发电企业对档案管理的认识以外,为了加强发电企业的档案管理,还需要发电企业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及奇特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发电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对应的企业档案管理制度,使得企业的档案管理有法可依,有规可依。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不仅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应该针对发电企业本身做出适当的扩充和调整,从档案人员的任用、档案室管理、档案收集、档案查阅等都要做出非常明确地规定,并将企业的档案管理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企业文化,加以宣传和教育。以便引导档案人员按规定开展档案工作,提高企业的档案管理水平。

(三)加强档案管理的安全性

企业的档案管理具有长久性和历史性的特征,因此为了加强企业的档案管理,还需要重视企业档案管理的安全性。首先,加强企业档案的信息化建设,采用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技术,搜集和存储档案,并做好保密措施。通过采用信息网络技术,可以对发电企业的档案资料进行分类、归档,既便于存储,又方便查找。要保证档案的安全性,还要采用安全可靠地网络信息保密技术,使得企业的档案不被泄露和丢失。此外,发电企业除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以外,还不能丢弃原始的纸质的档案。对于纸质的档案管理有注意防盗、防火、防潮。

三、结语

综上,发电企业的档案工作对于企业的管理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企业规范化的管理,离不开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因此,发电企业要重视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通过引入现代化管理设备和管理方法,提高专业人员素质和全员档案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雅琴.电力企业档案管理:问题、成因与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11(18)

上一篇:怎么规划学习时间下一篇:年夜饭450字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