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年活动情况汇报(共8篇)
医院管理年活动情况汇报 篇1
关于医院管理年活动情况汇报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以来,我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按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总体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措施,不断拓展活动内涵,注重实际效果考评,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了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医院管理年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8月医疗服务信息统计结果显示:2007年上半年,全省三级综合医院业务量继续增加,门、急诊人次达1471.8万,出院65.6562万人次,完成手术26.4万例,分别比2006年同期增长42.6%、40.3%和62.1%。床位利用率平均为95.5%,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为12.1天,较2006年上半年减少0.1天。择期手术术前平均住院日为2.7天,与2006年同期持平。入、出院诊断符合率为98.7%,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为98.6%,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为88.5%,基础护理合格率为97.9%,甲级病历率和处方合格率分别为98%和96.7%,反映医疗质量的各项主要指标均优于卫生部和我厅规定标准。就诊病人对医院医疗服务的满意率为97.2%,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
一、深入发动,积极整改,为医院管理年活动创造浓厚氛围
㈠加强组织领导。省政府高度重视医院管理工作,自2005年起将医院管理年活动开展情况列入分管省长履行职责的考评内容。分管省长王军民、黄胜同志都先后多次深入省立医院、山大齐鲁医院、省千佛山医院、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督导检查,对医院管理年活动、医疗卫生服务和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出了指导意见和明确要求。我厅遴选了7项医疗质量管理的重点指标,将其列入每年各市卫生工作年度考评内容。2007年根据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工作重点的调整将其增加到了9项,并提高所占分值比重。其中规定各市医院管理督查评价率达到100%,门诊、住院患者人均医疗费用增长率不得超过该市gdp增长率,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限价收费病种、惠民医疗服务的比率均要达到我厅要求的100%。“120”急救网络对县市区覆盖率为100%。我厅还将管理年活动的主要内容列入厅直医疗卫生单位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今年7月份,我厅召开全省医院管理工作会议,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天瑞同志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增强医院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把握正确的办院方向,保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要加强内涵建设,保障医疗安全和质量;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的医院管理制度;要弘扬高尚医德医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刘玉芹副厅长对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会后,各市各单位积极贯彻落实,掀起新的一轮高潮。各市均对照卫生部督查方案完成了对辖区内所属医疗机构的督导。全省的督导检查将于10月上旬完成。为发挥省部属医疗机构带头作用,2006年我省建立省部属医疗机构医院管理年活动调度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调度工作,督导落实,有效加强了医院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充分发挥了省部属医疗机构的示范作用,带动了全省医院管理年活动开展。
㈡深入发动宣传。卫生部电视电话会议当天,全省17个市全部设立分会场收听收看,具备条件的15个市分会场开到了县(市、区),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有关人员,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民营医院以及个体诊所的代表共24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后,我厅制订下发了实施方案,提出全面改进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的工作措施和步骤要求。各市各单位层层召开动员会议,采取得力措施,将医院管理年活动继续引向深入。省卫生厅网站和《山东卫生》设立专栏,及时介绍医院管理年进展情况,推荐典型,交流经验。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开通“阳光政务热线”,王天瑞厅长、包文辉副厅长、刘玉芹副厅长先后在线接受群众咨询,当场给予答复或限期督查办理,社会反响良好。大众日报、齐鲁晚报、济南日报、山东电视台等有关媒体也适时对医院管理年活动进展情况进行了宣传报导。
㈢积极自查整改。2005和2006年卫生部医院管理年督导组两次来山东督查,给我省极大的指导和促进。厅领导要求被查单位根据督查组意见,立即开展自查自纠,提出具体整改意见,并切实付诸行动。会后我厅将反馈会实况刻制成光盘和书面材料500套,下发到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举一反三,加强自查。各市各单位高度重视自查整改工作,均明确了行政院长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运行机制,制定了具体的整改意见,排出了具体的时间进度表。院长管理责任制得到较好落实,对医疗质量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山大齐鲁医院检查结束后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和院长为组长的整改工作小组,建立了管理年活动目标责任制,医院与各科室科主任签订活动目标责任书;并专门《医疗质量简报》及时发布会议纪要,通报全院进展情况,促进了整改措施的落实。省立医院、省千佛山医院、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迅速召开全院职工大会,学习反馈内容,落实整改任务,真正做到以查促进,以评促改,着力抓巩固,抓深入,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二、建章立制,强化监管,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我省已连续6年开展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2005年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医院管理年活动之后,我们把两个活动结合起来,大力加强医疗服务行为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准入和监管程序,强化专业质控,充分发挥信息公示作用,积极引导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
㈠完善制度规范。2006年和2007年,我厅两次对近年来卫生部和我省出台的关于医院管理的规章、政策文件进行了全面汇总和梳理,编印《医院管理文件汇编》5000册,免费印发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为广大医务人员学习和医疗服务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出台了《山东省医院急诊科、icu、血液透析室、麻醉科、营养科、药事管理基本标准(规范)(试行)》、《山东省医院输血科基本标准》以及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检查互认、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加强医疗广告管理等一系列文件,制订了《山东省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和实施细则》。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不断健全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认真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不断加强自身内涵建设,服务质量逐步提高。㈡狠抓“三基三严”培训。我厅坚持“以质量为本,从基础做起”,围绕医务人员、医疗技术、器械设备、医用材料和药品试剂、制度规范及环境条件等影响医疗质量的六个主要方面,制定规范,加强医务人员全员培训,9年来共培训医师18000余人次。组织开展了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院感染、临床检验、病理、影像、药事等重点岗位人员的专业培训。将医院感染和传染病知识培训纳入医务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常规培训内容,并与执业医师和护士年度注册挂钩,对达不到学分要求者不予注册。2006年,我厅会同省工会组织了全省医疗机构护士技术操作和病理科工作人员病理切片技术大比武竞赛活动,对一等奖获得者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济南、淄博等市先后开展了护理、急救专业技术人员技能大赛。各级医疗机构制订了各类技术人员“三基三严”训练纲目,每年确定培训内容和题目,分期分批培训,医务人员参与率达到98%以上。
㈢加强专业质控。目前,我厅共成立了临检、病理、院感、影像、重症监护科、急诊医学科、抗菌药物应用监测等18个临床或医技专业质量控制中心,深入基层开展专业质量考核和评估累计达60多次。病理、临检、院感、抗菌药物应用监测质控中心已完成了对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科主任和学科带头人的全员培训。我厅还委托病理质控中心组织对285家医疗机构病理质量现场检查和复审,注销了97家不合格单位。临检中心和影像质控中心积极开展室间质控,其质控结果成为我省实施辅助检查结果“一单通”的依据和基础。建立了山东省抗菌药物应用监测网,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进行有效干预。各市各单位也不断建立完善医疗质量管理控制体系、考核评价以及激励约束机制,认真履行医疗质量教育、管理和监督职责,狠抓薄弱环节和弱势专业建设,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内涵建设进步明显。
㈣严格服务要素监管。一是狠抓医师和护士准入。调整成立山东省“两个考试”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加强考试环节管理,落实考务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肃考风考纪。取消了1022名企图伪造学历蒙混过关的考生报考资格,对421名作弊考生进行全省通报批评。印发了《山东省实施细则》,启动医师定期考核。委托山东大学医学院对344名医师进行了注册前培训工作。委托省医院协会开展了美容主诊医师资格认定工作,已培训、考核2330余人次,其中有560人通过考核,取得美容主诊医师资格。二是做好技术准入管理。根据《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和《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有关要求,本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全面扶持,保证质量,方便就医”的原则,制定印发了《山东省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规划(2006-2008)》,组织专家进行了全省人体器官移植开展情况的实地评价。对经卫生部审核批准的人体器官移植医院进行了诊疗科目登记注册,全省的器官移植管理开始步入合法、有序的正确轨道。我厅还按要求开展了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造血干细胞采集和移植骨关节置换等特殊、高难度技术的准入工作。三是做好医疗机构准入和日常监管。对新设置的医疗机构和新增加的诊疗科目,组织专家现场核查,确保达到规定标准方审批注册。进一步加强医疗广告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医疗广告发布行为监测力度,对涉嫌违法案件及时移交工商行政部门处理。2007年上半年共审核出具239份医疗广告证明,监测医疗广告1910条次,处罚134家医疗机构。我厅已对第二季度医疗广告监测及处理情况进行汇总,其中撤销12家医疗机构的《医疗广告审查证明》,且一年内不再受理其申请,并将公告全省。出台《山东省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试行)》,对医疗机构的不良执业行为实施记分管理。结合医疗机构年度校验,组织对医疗机构进行回顾性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坚决依法严肃处置,形成了医疗机构依法行医、守法经营,医务人员依法执业、文明服务的良好氛围,群众就医场所和环境日趋改进。
㈤提高急诊急救服务水平。会同财政、公安、交通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急救医疗工作的意见》(鲁卫医发【2007】6号),加强部门协作,实现“120”指挥调度以市为单位全面覆盖;完善院前急救网络,加强院内急救工作,全面提高急救诊疗水平。截至2007年7月底,我省15个市已建立“120”急救指挥调度中心,实现了“120”急救工作号码、指挥、调度、标识、着装“五统一”,全省“120”急救网络覆盖县(市、区)共有123个,覆盖率达到87.9%。各市各单位加强急救中心(站)、急诊科建设,制定急诊急救规章规范,组织急救人员培训和实战演练,医疗急救水平明显提高,在XX市“7.18”水灾和“8.19”邹平魏桥创业集团铝母线铸造分厂意外伤害事故等突发事件医疗救援中做到了指挥有力、反应快捷,有效降低了伤亡率,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急救需要。2007年上半年,全省急诊345.6万人次,其中由“120”送诊34.2万人次,分别较2006年同期增加47.2%和43.6%;“120”指挥送诊患者抢救成功率达到95.8%,较2006年同期提高0.68个百分点。
三、改进服务,优化环境,积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㈠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环境。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普遍在门诊设立导医服务台、便民门诊,增配轮椅、担架、便民服务车等设施,对老弱病残或其他需要帮助的患者实行全程导医服务,住院患者由导医人员帮助办理住院手续,引导至病房。多数医院门诊实行划价、收费、取药一站式服务,对急症患者提供检查、治疗、收费、取药、抢救“绿色通道”,有预约挂号、检查的科室人员做到提前上班。各科室、区域标识、标牌、分布示意图醒目清晰。设置公用电话、候诊椅、供水等服务设施,增加诊室,改善服务环境和就诊条件,尊重和保护病人隐私。通过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告知患者病情、诊疗程序、检查、用药项目和收费标准。多数医院还设立医疗服务随访热线,主动关心患者出院后康复情况,让病人感到暖心、舒心。
㈡提高服务水平,改善医患关系。为倡导良好医德医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我厅于2006年7月份连续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医疗服务的通知》(鲁卫医发2006]19号),《关于印发的通知》(鲁卫医字2006]65号)和《关于印发、的通知》(鲁卫医字2006]66号),进一步强化医护人员职业责任、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真正做到对病人满腔热情,真诚服务,认真负责,精益求精。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改善全员服务态度,实行首问负责制。患者来院就医、咨询、投诉,首位接待人员要负责到底,属于本科室职责范围内、能够马上解决的,要立即给予答复;不能立即解决的,要讲明原委,并限时答复。非本科室职责范围的事宜,要将病人引导至责任科室。路遇患者咨询,医务人员要耐心解答,并将其正确引领到某科室或找到某人,直到对方满意。各医院均要制定符合实际的电话礼仪、接待患者、路遇患者、诊疗患者等服务用语和行为细则,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为患者就医提供温馨的全程服务。在完善患者投诉和处理机制方面,医院要设立患者投诉和处理的专门机构,公布投诉电话、信箱,及时受理、处置患方投诉,定期收集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意见,及时改进。一般纠纷处理时限不得超过10天。切实做到患者投诉有地点、处理有程序、结果有反馈、责任有落实。
㈢创建平安医院,优化服务环境。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的通知》,成立了省创建“平安医院”活动协调小组。各市各单位积极争取公安等有关部门的支持,成立创建领导组织,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一是完善医疗纠纷预警处理机制,制订工作预案,完善管理程序,妥善处理患者投诉,将医疗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二是健全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和防范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组织机构,实行事前管理,做到早发现、早介入。三是加强外科、儿科、妇产科、急诊科等高危科室的风险管理,组织典型案例分析,增强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四是推行院务公开,维护患者和职工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五是设立警务室或警务点,严厉打击破坏医疗秩序、危害医患关系的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有效维护医院内部安全及周边地区稳定,切实维护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正当权益。XX市卫生局联合司法局成立全省首家医患维权协会,及时调处医疗纠纷,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XX市制定医院诚信建设评价标准,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并与医疗机构校验相挂钩。各医疗机构对照平安医院创建目标和要求,以改善服务态度、优化就医流程、落实医疗安全措施为重点,不断加强宣传教育,查找薄弱环节,制订整改措施,平安医院创建工作正在积极有序推进。
㈣加大典型宣传,弘扬高尚医德医风。全省将医院管理年活动和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结合起来,大力弘扬正气,严肃查处违法违纪问题,医德医风和行业作风进一步好转。广大医务人员发扬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认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抵制商业贿赂,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医务工作者。济医附院积极实施单病种质控和限价,多次受到国家和省有关部门表彰,2006年荣获cctv“3·15”杰出贡献奖。省立医院、山大二院、XX市口腔医院等23所医疗机构被评为“全省医德医风示范医院”。8个护理集体、5名护士荣获卫生部、全国妇联授予的“巾帼文明岗”和“巾帼建功标兵”称号。13位同志被评为“全国优秀院长”,41位同志荣获“山东省医院管理突出贡献奖”和“山东省优秀院长”。张运等11位同志被评为“中国医师奖”,侯子山等10名同志被评选为全省“十佳医师”。122个单位被评为全省医院管理先进集体,213名同志被评为先进个人。78名同志被评为全省十佳护士、护士长、护理部主任。10名同志、30个单位被分别授予全省卫生系统“廉洁行医标兵”、“廉洁行医树新风先进单位”称号。
㈤全面推进院务公开、政务公开制度。自2002年以来,我厅建立了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制度,每年2、8月定期在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布医疗服务信息,大众日报、齐鲁晚报、济南日报等省内主要媒体都予以转载。从2006年开始,我厅进一步拓展了医疗服务信息公示范围与内容,公示范围由原省部属医疗机构扩大到全省所有三级综合医院,公示内容已覆盖了医疗服务、医疗质量、医疗效率、惠民医疗服务、单病种质量控制和辅助检查结果“一单通”开展情况、门诊住院费用增长情况、急救医疗服务情况、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卫生工作情况以及社会群众关心的疾病趋势状况与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医政管理和医疗服务的政策文件和信息(保密除外)已全部实现了网上即时发布。省内各主要媒体都对社会普遍关注的信息予以了积极的正面报道。增加了医疗服务的社会透明度,促进了医疗机构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有序竞争,提高了医院管理的社会公信度,对广大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更加合理地选择就医方式产生了良好导向作用。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医院院务公开的实施意见》,要求到2007年年底前,全省县级以上医院要普遍实施医院院务公开,2008年底前,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基本实施医院院务公开。全省各级各类医院及时公布医疗服务,严格执行费用查询制度,得到广大群众认可。2007年,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被省政府列为“山东省办事公开示范点”之一。此外,我厅还建立了违法医疗广告、典型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信访情况三项通报制度,对医疗广告违规单位、医疗事故发生单位、医疗纠纷频发和处理不力的市地和医院定期通报批评,责令整改或依法处罚,加强责任追究,发挥了信息通报的警示作用,增强了医疗机构的防范意识和依法行医自觉性。
四、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
㈠制定并落实加强护理工作的政策措施。我省高度重视护理工作,制订了《山东省护理事业2006-2010年发展规划》、《山东省专业护士岗位培训管理规定(试行)》《山东省医院护理质量控制评价标准》,着力增加一线护士配备数量,要求三级以上医院病房一线床护比达到1:0.6,全院床护比达到1:0.8,重症监护单元(icu、ccu、nicu等)达到1:2.5-3;有条件的医院要设置护理副院长,2010年全省二级以上医院设置专职副院长的要达到50%以上;规定聘任制护士应当接受继续医学教育,依法享有社会保障权益,同样具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积极发展专科护理,已完成第一期icu专业护士岗位培训,首批107名专业护士持证上岗,在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临床问题、指导同业人员提高护理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届护理部主任岗位培训工作已完成。各市纷纷出台贯彻意见,落实各项护理管理政策措施,对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
㈡认真开展全省护士岗位技能培训和考核工作。开展护士岗位技能培训和考核是加强医院能力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树立良好行业形象的有力举措。我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全省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的通知》,将50项岗位技能考核要点编印成册下发至各医疗机构,召开了各市卫生局护理专干和三级医院护理部主任参加的会议进行专题部署。各市各单位本着强化基础、立足岗位、全员培训的原则,利用业余时间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护士岗位培训和竞赛活动。省立医院、齐鲁医院、XX市中心医院等医院制定了护士能级及规范化培训制度和实施方案,重点加强对聘任制护士和低年资护士的培训。山大二院、省千佛山医院将护士考核成绩纳入科室综合目标管理和个人档案,与晋升、评优挂钩。广大护理人员积极响应,加班加点,刻苦训练,做到个个熟练掌握,人人考试过关。各市各单位普遍强化以服务理念和人文关怀教育,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和交流,促进护理工作贴近病人、贴近临床、贴近社会。据不完全统计,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对50项护理技能操作进行了全员培训,三级医院分层分批培训护理480批次,理论测试、知识竞赛、现场操作考试1000余次。通过岗位培训和竞赛活动,进一步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得到了广大患者的高度赞誉和评价。我省将在各市工作的基础上,年底组织全省卫生系统护士岗位竞赛,对优胜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㈢深入开展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创建活动。为推动护理工作,我省深入开展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创建活动,提出了护理工作“四个零”的目标要求,即护患关系零距离、护理质量零差错、护理技术零缺陷、护理服务零距离。制定了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考核标准和实施细则,突出一线护士配置数量和基础护理质量到位率,将人文关怀融入对病人的护理工作中,服务于细微之处,营造关心病人、爱护病人、尊重病人、帮助病人的氛围。命名了全省首批42个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引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加强护士队伍建设、落实护理支持政策,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扎实做好以人为本的各项服务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以此为抓手,我省加大护理工作督查、考核和宣传力度。以护理基础质量、专科质量、护理服务质量、护理文书书写为重点,连续五年开展全省检查,与医疗服务质量检查结果一并公示。今年我省又将一线护士配置数量、聘任制护士规范化管理、配备专职护理副院长纳入各市卫生工作考核的关键指标,加大考核力度。每年5·12期间,我省都通过白衣天使技能大赛、十佳护士表彰、大型文艺演出、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营造社会各界尊重护士、关心护士、爱护护士的良好氛围,激励广大护理人员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努力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做贡献。统计结果显示,群众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在95%以上。
五、完善措施,控制费用,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㈠大力开展惠民医疗系列服务活动。全省认真贯彻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等四部门《关于做好特困患者医疗救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和我厅《关于在全省开展惠民医疗服务的意见》,对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城市下岗职工、低保人员、残疾人、烈军属、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及有特殊困难的老人、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人群普遍实行六免(免收专家挂号费、急诊挂号费、普通门诊诊疗费、急诊观察床位费,惠民病房的空调费、暖气费)两减(部分检查和治疗项目费用减免比例不低于20%,药品费用减免比例不低于10%)。截至2007年6月31日,全省共设立惠民门诊11067个,惠民病床33580个,其中惠民病床占二级以上病床总数13.42%,通过惠民门诊和惠民病床共减免总人次393万人次,总金额达到2.06亿元。除实施“六免两减”外,许多医院还推出了爱心手术等其他各具特色的惠民、利民、便民服务措施,优惠人次53.4万,总金额达到2.07亿元。其中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实施爱心医疗救助工程,各为100余例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免费实施手术。青医附院对300名先心病、唇腭裂、白血病患儿减免125万医疗费用。卫生部高强部长、马晓伟副部长分别对我省开展惠民医疗服务工作作出批示,给予充分肯定,组织媒体来我省进行了专题采访和集中报道。经过多方面共同努力,我省医药费用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有效控制,2007年上半年全省三级综合医院在门诊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7%的前提下,业务总收入仅增加17.4%;每门诊人次平均收费166元,较去年同期减少0.07%;每住院床日平均费用591元,较去年同期减少0.06%。㈡狠抓单病种质控和限价工作。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从2003年起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单病种限价的探索,限价病种已达128种,收费水平下降10%-30%。我厅及时推广他们的经验,在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单病种限价收费工作。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均将单病种限价作为规范服务行为,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药费用的抓手,注重对限价病种的规范化治疗方案(临床路径)、费用、效益进行综合评估,及时改进和提高。截止2007年6月底,全省共有297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了单病种限价收费,占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416所)的71.39%;三级医院49家,占全省三级医院总数的69.01%。全省享受单病种限价患者共计132183人次,让利患者3468.71万元。限价病种原平均收费水平为3338.52元,限价后收费为2886.61元,平均降幅达13.54%。㈢积极推行辅助检查结果“一单通”。早在2005年,我省就开展了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互认工作,对临床检验管理严格,室内质控工作较好,参加部、省级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且成绩合格的医院的部分临床检验项目报告实行省内“一单通”。要求对列入名单的临床实验室的临床检验项目报告,凡尚未超出该检验项目周期性变化规律所允许的时间,在不影响正常诊断治疗,检验单据或复印件又能随同病例保存的情况下,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对其予以认可,检验报告复印件可存入病历做为诊疗依据,病历评价或质控不得将其列为缺陷病历。我省对参加“一单通”的医疗机构实行动态管理。2007年,在室间质量评价的基础上,我省又确定了364家检验结果“一单通”单位,较2006年新增53家。对影像学检查结果,规定凡拍摄部位正确、影片质量可靠、达到诊断要求的x光片以及cr、ct、mri、核医学成像(pet、spect),病人病情稳定未出现异常变化的,可根据该影像学资料作出诊断结论,也可存入病例,做为诊疗活动依据。2007年上半年,我省省部属医疗机构和市属三级综合医院实行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结果认可项目42项,认可次数348.8万次,为群众节约费用1.13亿元,有效地节省了医疗资源,降低了医药费用。
㈣规范药品和高值耗材管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处方管理办法》,健全药事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建立药品通用名制度和处方点评制度,规范处方管理。省立医院、山大齐鲁医院等综合医院建立了处方点评制度,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各医院均初步建立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临床应用规范、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完善临床合理用药的三项监控公示通报制度,建立药品品种淘汰制度。医疗机构检验科和药剂科定期公布本机构主要致病菌及其药物试验结果,积极向临床医师提供抗菌药物信息,为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以县为单位大力推广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上半年通过集中招标采购药品在原零售价的基础上平均降幅为18.61%,招标产生的利润让利于患者的总金额约为7.83亿元。积极推进驻济省(部)属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注意配置多档次耗材,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并做到使用高值耗材前向患者解释清楚,签署知情同意书。
㈤加强医疗机构收费监管。各级医院坚持执行住院病人费用一日清制度,将药品、医用耗材、医疗服务名称、数量、单价、金额等通过发放明白纸等多种方式告知患者。对临床试验、药品试验、手术(包括术中变更手术方案)、麻醉、特殊检查、特殊治疗、贵重药品使用或大额收费进行告知,及时向社会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接受患者价格咨询和费用查询,及时处理患者对违规收费的投诉。医疗机构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规范收支活动,严格实行医院成本核算制度,加强管理,堵塞漏洞,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和药品、材料消耗。
几年来,通过持续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把工作的注意力和着重点逐步转移到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上来,为全面提高医院科学管理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医疗服务涉及面广,服务量大,任务繁重,许多社会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地方和单位对加强医院管理、改进医疗服务重视不够,医院管理年活动开展不平衡。部分医院内涵建设不足,扩张趋势明显;部分医疗机构管理制度不完善,落实不到位;护理人员配置不足;医患沟通有待加强,医患矛盾在一定范围内还比较突出等。针对上述问题,我厅已初步进行了研究,厅党组要求全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的新跨越”的总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大力实施人性化服务措施,全面加强医院内涵建设;继续加强“120”急救网络建设;坚持依法行医,严格机构、人员、技术等医疗服务要素的准入监管;不断改进医院评价机制,逐步建立起适合医院发展规律的科学评价机制,引导医院实现科学发展;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药费用增长;积极创建平安医院,不断改进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年活动情况汇报 篇2
近日, 浙江省义乌市农机站制定并印发《义乌市农业机械管理站开展“从严管理落实年”活动实施方案》, 在该站党员干部中开展“从严管理落实年”活动。为加强组织领导, 义乌市农机站成立了“从严管理落实年”活动领导小组, 领导亲自抓,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负责日常工作, 确保活动取得成效。
活动期间重点开展3项专题活动:一是开展“学制度、明纪律、守规矩”专题活动, 列出“从严管理制度清单”, 查找执行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干部人事纪律和财经纪律等方面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治;二是开展专项整治整改活动, 紧扣市委集中整改十大行动, 抓好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三是开展“四个知晓”专题活动, 从早从小从细落实党员干部队伍思想建设和日常管理。
2010年医院财务情况分析 篇3
2010年在医院新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院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彻底转变医疗作风,秉承着“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理念,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挖掘内部潜力,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财务收支情况分析
1.1 收入情况分析
1.1.1 2010年科室收入增长超过30%的科室
说明:一是科室细化。口腔颌面外科从口腔科中独立出来,收入分别增加88.71%和68.70%。这些科室积极开展新项目,多层次全方位扩展了医疗服务范围,提高了服务质量。
二是,肾内科、内分泌内科从呼吸内科独立出来,呼吸内科收入增加44.27%。
1.1.2 购置新设备、调整医疗收费
说明:一是检验科购置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球计数仪、微量元素分析仪、血铅镉分析仪。
二是放射线购置64排螺旋CT
三是超声电诊科两台大彩超度过了市场培育期,同时恢复了收费使收入增加。
1.1.3 年收入超千万元大科室增加
1.1.4 住院人数增加
住院人数由去年的10,567人增加到今年的11,780人,增加1,213人,增长率11%。住院收入由去年6052万元增加到今年的7467万元,增加1415万元,增长率23%。
1.1.5 门诊收入与住院收入之比
由去年的54:46到今年的52:48。住院收入的2%增幅恰恰说明我院“重视门诊收入、扩大住院收入”的长远规划已初见成效。我院住院收入主要受到床位的限制。
1.2 支出情况分析
1.2.1 人员支出
(1)人员支出占医院总支出的32%。去年人员支出占医院总支出32%,基本保持一致。
(2)人员支出今年比去年增加17%与医院总支出增加19%基本相符。
(3)聘用职工总数577人比去年478人多99人。职工人数增加过快。影响每职工平均业务收入和职工平均门诊人次两个指标。今年这两项指标都较去年有所降低。
1.2.2 日常公用支出
1.2.3 2010年大型维修费用明细(十万元以上)
1.2.4 卫生材料领用情况表
(1)卫生材料今年比去年增加38.89%,大大超出医疗收入增加29%的增长率。只有中医理疗科(-35.46%)、超声电诊科(-19.93%)、急诊科(-13.47%)、骨科(-5.62%)是负增长,其余科室均为正增长,而且增长幅度相对较大。
(2)经调查,大多数科室卫生材料增长的原因主要是精密输液器的增长。(现在已经限制使用)
(3)患者的增加,使医疗收入增加,导致一些基本的消耗材料增加。如:输液器、注射器、纱布棉球等。
1.2.5 新购置设备清单(五万元以上设备41台、总值1,564万元)
总之,开发区医院2010年财务收支与去年相比,业务收入增加了支出也随之增加。但最终收支结余698万元,弥补了以前年度亏损。
2 分析建议
2.1 经营状况良好,收入大幅度增加
我院2010年总收入为1.82元,比去年增加9%,为历史收入最高年份。这与医院增收措施落实到位有必然的联系。近两年新建科室也如期达到很好的效益。
2.2 加强内部管理,挖掘内部潜力初见成效
今年医院领导班子加强了内部控制的管理。节约了办公费、邮电费、差旅费、培训费、招待费、劳务费等共计174万元。内部控制制度是医院内部管理的重要环节,但我院在现有条件下的财产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下内控管理、重大事项决策和执行没有很好的分离等仍存在薄弱环节。针对医院内控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应逐步完善内控制度并加强执行力。
2.3 加强增收节支工作,使医院收入最大化
一是在保障合理用药的前提下,拓展医疗收入。凡是符合临床路径和医疗指南的超支,应由医院承担;否则,主要由科室负责。
二是增加治療性设备投入,增加医疗收入。
三是采用技术手段,控制大型检查设备出现的跑冒滴漏现象。
2.4 加强成本核算,为核算做好准备
医院今年成立了经营管理委员会。加强了成本核算指标的测算,经营指标逐步细化、再细化。在深化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同时为科室预算准备好第一手数据,可以更好的服务于今后科室的各项核算工作。
2.5 医院信誉度良好,自觉履行政府职能、财务无风险
医院为了缓解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采取了多项惠民措施,共计减免408万元医药费用。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总体状况。
2.6 人力资源成本增长过快、应严格控制职工数量
我院人力资源成本占总支出的比例过高,这是影响医院利润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医院应充分发挥现有职工的潜力,提高工作效率。尽量增加能够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员工。
2.7 每床位占用固定资产过高,每百元固定资产收入指标过低
基建和固定资产的投资还需要加强进一步的控制。每床位占用固定资产达 34.90万元。1.43亿元固定资产每年提取修购基金1,700万元。购置设备前应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平衡点测算,对10万元以上设备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充分利用检查设备,发挥其最大的使用效能。提倡节俭、反对浪费。
2.8 加强对材料物资的管理,控制材料成本
2010年医疗收入增加29%,而卫生材料增加38.89%。建议领导实行采购预算制度,加强库存物资的管理,制定收入与耗材的比例,与科室奖金挂钩,杜绝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2.9 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率
应收医疗款和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1111万元,比去年820万元提高35%。主要是医保病人门诊和住院费用占我院资金过高。建议医院同医保中心协商,增加医保周转金500万元。开发区医保病人收取很少的门槛费,大连医保规定不能收取病人门槛费,因此我院为医保垫付了大量资金。
规范管理年活动开展情况汇报 篇4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组织机构
为了扎实开展好管理年活动,成立了由局长(经理)xx任组长、副局长xx、副经理x任副组长xx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活动办公室设在专卖办,由xx同志负责日常事务。我局于五月十九日召开了xx县烟草专卖局“管理年”动员大会。二十一日制定了《xx县草专卖局(公司)开展“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对“创新管理年”活动的主要任务、具体内容、工作重点、实施步骤作出了具体安排。
二、积极开展,力求实效,开展活动
1、传达了市局(公司)领导讲话和省局创建主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印的《创建“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江西烟草主题活动学习资料库汇编》及市局相关文件精神。
2、全面部署了2008年我局“管理年”活动的工作计划,组织各部门学习了《xx南县草专卖局(公司)开展“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
3、要求各部门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按照“管理年”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和具体要求,层层开展宣传动员,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使每位员工明确“管理年”工作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努力营造做好“管理年”各项工作的良好氛围。
医院管理年工作情况汇报 篇5
为进一步推进卫生院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提高卫生院管理水平,促进卫生院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构建和谐医院,根据临澧县卫生局关于开展“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的决定和各项工作要求,从2009年3月份开始,我院“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 的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全面启动,现就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深刻理解“管理年”活动的主题内涵,多次在院办公会、院务会、院周会上明确指出,开展“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加强卫生院管理,改善服务态度,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坚持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全面推动卫生院各项工作的进步。
二、健全机构,明确职责
为加强领导,保证“管理年”活动各项要求和任务的实现,我院成立了“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院长担任,副组长由业务院长担任,科主任任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二个工作小组(医德医风组,医疗质量管理组,),分管院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各职能科室负责人任工作小组成员。
三、明确要求,重点突出
根据湖南省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考评细则,结合卫生院实际情况,我院提出了“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的工作目标:
1、通过采取科学、严谨、务实的管理措施,进一步健全卫生院的“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等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2、通过增强服务意识,更新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流程,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3、积极探索建立卫生院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推进卫生院管理的科学化、规
范化、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卫生院的管理水平;
同时围绕“管理年”各项要求,结合卫生院实际情况和医院发展目标,提出了“卫生院管理年”活动的“三个一”重点要求:
提出一个活动理念:患者至上,文明行医,质量第一,服务第一;
贯彻一个管理主题:加强基础质量管理,提高医院财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推行一种服务模式:在全院推行“以病人为中心”的“无障碍、一站式”服务,切实增强“医护人员围着病人转,医技围着临床转,行政后勤围着一线转”的服务意识。
四、建立规范,分步实施
为切实落实省卫生厅、临澧县卫生局关于“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的各项要求,真正做到加强管理,改善服务,规范行为,提高质量,确保安全,进一步探索卫生院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同时进一步推进医院各项工作的持续改进,圆满完成“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的各顶工作任务,逐步实现卫生院发展目标,我院根据省、市、县的要求,制订了《太浮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方案》,制定了详细、具体的措施,确定了实施的方法和步骤,使“管理年”活动有章可循。同时依据活动方案和考核细则把各项工作任务分解到个人,并定期对活动中的各项工作进行考核,把全院性的工作与个人利益紧密结合,推进“乡镇卫生院管理年”工作的全面达标。
(一)全面动员,强化意识。
2009年3月9日医院召开动员大会,传达了县卫生局《关于在乡镇卫生院开展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的会议精神,全院职工了解了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的必要性及其意义,大家一致认为开展卫生院管理年活动是卫生院工作的头等大事,是卫生院提高服务水平、夯实医疗基础、增强医疗技能的重大契机。为进一步大力宣传卫生院管理年活动的重要意义,使医院管理年活动真正成为全院职工上下一心的奋斗目标和自觉行动,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及时将活动方案各考核细则分解后印发至各科室到个,要求全院职工认真学习,明确意义,熟悉标准和要求。二是通过宣传栏、和编印小册子等形式推出了“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简报和黑板报,通过这种形式全院职工能更好地了解
卫生院管理年活动的基本要求并及时掌握“管理年”活动开展的情况。大力宣传“医院管理年”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所取得的成效,争取社会、病人和医务人员的理解与支持。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使“卫生院管理年”活动深入到每一个科室、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每一位职工,深入到医院工作的各个方面,形成人人关心、个个参与的良好氛围,为卓有成效地开展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创造了条件。
(二)建章立制,严格规范。
一是健全并落实各项医护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充分发挥其权威性和稳定性。卫生院对现有规章制度,特别是对医疗、护理、财务、物价的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清理、补充和修善,确保各项工作,特别是医疗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有法可依,规范有序。
二是针对我们在卫生院管理年活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院在核心制度的执行方面进行了适当调整。严格要求对疑难病例和死亡病例开展讨论及交接班进行记录。
三是定期或不定期深入临床科室检查,针对体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最敏感的环节,如: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等核心制度加大了贯彻检查力度,尤其是对运行病历的实时监控采取了有力的管理办法,并将检查结果在院职工会上及时进行讲评、反馈。
四是2010年5月对新编《处方管理办法》和《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规定及病例(案)医疗质量评定标准》下发后,业务院长迅速行动,组织各相关科室和人员进行了培训学习,重新修订和完善了原有院内相关制度。
五是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强调临床安全用药,全理用药,禁止滥用抗生素,坚决做到“只用一联、慎用二联、禁用三联”。并抽调专门人员对门诊处方及住院用抗生素每天进行分析,并将结果在院职工会上通报,要求医生限期整改。
(三)自查整改,注重实效。
一是狠抓医疗质量管理措施的落实。医院的生命在于医疗质量,医疗质量是医疗水平的体现,是医疗安全的保证,因此医院始终把医疗质量放突出的地位,狠抓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包括落实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和各类技术规范,尤其是体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最敏感的核心制度,如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
度等。
1、领导小组成员深入到各科室,督查包括监控措施在内的医疗质量各项管理措施是否到位,广泛听取职工意见,调研指导“管理年”工作。
2、加强对活动的检查和督促,从2009年4月份起每季度对科室进行1-2次全面督促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以 “质控通报”、“医院管理年活动简报”形式反馈到各科室,要求各科及时整改,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推进各项工作。
3、卫生院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书面通报全院,并按考评标准对责任人进行处罚,力争使每一件工作都真正落到实处。
4、邀请县人民医院、中医院专家,开展医院管理知识系列讲座,努力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5、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做到全院全员培训,医院统一为全院专业技术人员订购“三基”培训教材,制定“三基三严”培训计划,每月组织一次“三基”理论培训及考试,每季度组织一次“三基”操作技能培训及考核,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县人民医院进行技能培训及学习。考试考核结果与年终奖金挂钩。
二是狠抓改善医疗服务措施的落实。围绕提高服务质量,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完善医疗费用查询制度,向住院病人发放每日费用清单,进一步做好医疗投诉接待工作。
2、认真落实价格公示制度,公示医疗检查收费、药品价格和预防结种二类苗价格等综合信息,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3、建立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住院病人及家属医患沟通和出院病人定期回访制度,定期收集对卫生院服务的意见并及时改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4、提供人性化服务,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就诊环境。2010年9月初,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硬是挤出1万多元对住院部治疗室、处置室、门诊输液室地面、墙壁、房顶进行了亮化,粉刷,对病房进行了局部改造,购置了3台空调,对门诊诊室、医生值班室、换药室进行了维修改造。添置了不锈钢钢床6张,电解质分析仪、心电监护仪、全电脑三维自动牵引床等大型设备。并对卫生院食堂进行了改造,聘请了厨师,为住院病人一日三餐提供可口的饭菜,并24小时提供开热水,满足病人的生活需求;划分了卫生责任区,聘请了清洁工,一日两次门诊及住院部病房清洁,为病人提供舒适、干净、温馨的住院环境。
5、结合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在着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下功夫,落实《首诊负责制》,严禁推诿和截留病人。
三是狠抓医德医风建设“八大”活动的落实。为配合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的有序实施,县卫生局决定在全县开展以“规范执业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创建满意卫生”为主题的“医德医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了“业务大比武”、“问心无愧”大讨论、“法律法规大学习”、“医患大沟通”、“满意度大测评”、“不正之风大整治”等八大主题活动,狠抓医德医风建设,发扬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优良传统,提高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增进医患沟通,转变服务作风,注重诚信服务,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为病人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的服务。
通过“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的开展,建立、完善院、科、个人三级考核体系,按照科室日常考核个人、卫生院每月考核科室,有效地促进了卫生院管理工作的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逐步实现卫生院管理的“三个转变”,即促使医院各岗位人员从被动开展工作向主动、自觉做好各项工作的转变,医院管理工作由“突击管理”向日常化、规范化管理的转变,从停留在面上的抓管理向深度抓管理的转变。
太 浮 卫 生 院
医院管理年活动情况汇报 篇6
一、此次活动的指导思想明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以上精神,我院健全了医院的“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绩效”等管理制度,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了第一位,现在我院的医疗服务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社会,并且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
二、成立领导小组以来,分工明确,不仅加强了管理工作,而且确保了“医院管理年”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此次还将“医院管理年”活动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活动实施以来,领导小组对各科室的执行情况进行了监督的抽查,抽查结果如下:
1、“医院管理年”活动主要是通过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一系列工作,帮助医院和科室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实现对现有工作的持续改进,从而实现“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秩序,向管理要人才,向管理要纪律,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效益”的科学管理目标,并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工作汇报《XXX医院年度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实施情况汇报》。各科室在活动中坚持实事求是,重在改进的原则,立足于客观认识缺陷,持续改进工作,效果明显。
2、各科室把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医院管理年”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扬了以教育促整改的精神;还把“医院管理年”和自身的服务工作结合起来,以活动促服务。工作中未发现不分轻重缓急,以形式主义代替实际效果,不切实际,空谈阔论等现象。
3、未发现医务人员收受、索要病人及其家属的“红包”和其他馈赠以及以各种名义给予的回扣、提成和其他不正当收入;药房严格执行国家药品价格政策;各功能科室严格执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未出现在国家规定之外擅自设立新的收费项目的情况;院内财务科室坚持“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原则,没有设立帐外帐、“小金库”等;防疫科消毒、灭菌、隔离等制度齐全。
四、“医院管理年”活动还在有序地开展着,我院以后还要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既要解决现实问题,又要兼顾长远效果,避免急功近利。我院要继续把“医院管理年”活动落实到关心患者利益的实际工作中去,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还要坚持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完善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控制体系,落实医疗质量与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防医疗事故,减少医患纠纷,保障医疗安全。还要主动接受社会和病人对医疗费用的监督,及时处理患者对违规收费的投诉;还要认真执行药品“集中招标”和“药品价格管理”的有关规定;要切实纠正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收费等问题。
以后我院要善于总结“医院管理年”活动的经验,力求将经验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以建立长效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机制,把管理质量和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工作长久地延续下去,努力实现医院管理质量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
XXX医院
医院管理年活动情况汇报 篇7
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2009年~2014年的《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文中所指的中医医院包括中医综合医院和中医专科医院,不包括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院;本文的研究指标包括中医医院的机构数量、人员数、床位数、万元以上医疗设备及资产情况等。
1.2 研究方法
通过Excel 2007对数据进行整理,主要运用构成比、年均增长率等指标对全国中医医院的相关发展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全国中医医院的数量变化情况
2009年开始的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我国中医医院的机构数量呈持续增加趋势,2014年为3115家,较2009年增加了387家,增长了14.2%,年均增长率为2.2%。机构类别以中医综合医院为主,2014年为2 649家,占85.0%,较2009年增加315家,增长了13.5%,年均增长率为2.1%,略低于中医专科医院年均2.8%的增长率。机构等级方面,以二级中医医院的数量最多,2014年为1 629家,占比超过50%;一级中医医院的年均增长率最高,达23.3%,无等级的中医医院数量逐渐减少,表明我国中医医院提档升级的速度加快,上等级的中医医院越来越多。床位数呈逐年递增趋势,2014年最多,达665 005张,年均增长率为9.5%;其中500张床位以上的中医医院数逐年增加,2014年有323家,比2009年增加211家,增长了1.9倍,年均增长率达19.3%,说明越来越多的中医医院规模得到扩大,服务能力得到提高,见表1。
2.2 全国中医医院人力资源情况
我国中医医院的在职职工总数逐年增加,2014年达到80.5万人,较2009年增加了28.7万,增长了55.3%,年均增长率为7.6%,《全国中医医院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标准(试行)》规定,中医医院病床与职工的比例为1:1.3~1:1.7,而2009年~2014年,我国中医医院病床与职工比呈递减趋势,2014年仅为1:1.21,尚未达到文件规定的标准。其中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药师、中药师的人数均逐年递增,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1%、4.8%、5.9%、10.2%、4.0%、3.9%,可见注册护士的增长速度最快;医护比从2009年的1:0.85增加到2014年的1:1.16,而2014年综合医院的医护比为1:1.44,虽然医护比在增加,但与非中医类综合医院的医护比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床护比2014年为1:0.4,详见表2。
2.3 全国中医医院的万元以上设备情况
2009年~2014年,我国中医医院的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呈快速增长趋势,2014年较2009年净增长了144.5%,年均增长率达16.1%;设备台数从2009年的205 296台增长到2014年的442 501台,增长了115.5%,年均增长率达13.7%。其中,10万元~49万元、50万元~99万元、100万元及以上的设备台数均呈增长趋势,其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7.4%、12.5%、17.4%。表明我国中医医院的现代医疗设备水平不断提高,保障了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的能力[4],见表3。
2.4 全国中医医院的基础建设情况
2009年~2014年,我国中医医院的房屋建筑面积、业务用房面积总量呈增长趋势,2014年较2009年分别增长了45.0%、53.8%,其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4%、7.4%;床均业务用房面积从2009年的63.1m2下降到2014年的56.3m2,这与中医医院建设标准中要求的床均业务用房面积为85 m2的差距越来越大;可喜的是,危房面积所占比例逐年下降,表明国家对中医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已显现出一定效果。见表4。
2.5 全国中医医院的收支情况
2009年~2014年,我国中医医院的总收入、财政与上级补助收入、业务收入均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7.1%、15.4%、16.9%;2014年我国中医医院的院均总收入、院均财政与上级补助收入、院均业务收入分别为7831.6万元、707.9万元、6992万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6%、12.9%、14.4%;其中财政与上级补助收入占总收入的占比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政府对中医医院的财政补贴有所下降。
2009年~2014年我国中医医院的总支出、财政专项支出、业务支出均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6.9%、20.3%、13.9%,2014年中医医院的院均总支出、院均财政专项支出、院均业务支出分别为7487.3万元、317.7万元、6148万元,其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4%、17.7%、11.4%;中医医院的收支结余大幅度增加,2014年较2009年增长了219.2%,2014年的收支结余率为4.4%,这表明我国中医医院的经济运营状况越来越好。详见表5。
2.6 全国中医医院的资产与负债情况
2009年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后,我国中医医院的总资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负债、净资产都呈逐年增长趋势,其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1%、19.2%、11.4%、20.2%、9.7%;值得关注的是中医医院的资产负债率逐年增加,2014年达49.48%,而同期综合医院的资产负债率为46.95%,同时,2009年以来综合医院的资产负债率均低于中医医院,表明中医医院处于负债运行状态,且负债情况较综合医院严重,这与中医医院扩大规模、新建房屋和购置大型设备有关,同时也说明财政投入相对不足[5],故政府应加大对中医医院的财政补助,以减轻医院的负债压力。详见表6。
3 讨论
3.1 2009年~2014年全国中医医院得到快速发展
“中西医并重”是我国医药卫生工作的方针,2009年的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也明确提出要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重点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以及中医药人才培养,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从卫生资源配置情况看,2009年~2014年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全国中医医院的机构数量、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万元以上医疗设备、总资产、房屋建筑面积等指标均呈增长趋势,且中医医院的危房所占比例逐年下降,表明政府对中医医院采取的各项措施得到落实,中医医院正处于稳定发展阶段。
3.2 政府应加大中医医院的财政投入以增强其偿债能力
2009年~2014年,中医医院的负债总额依次递增,2014年负债总额较2009年增长了2.01倍(201.8%),年均增长率高达20.2%,2014年的资产负债率为49.48%,比2009年增加了13.35%,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高于非中医类综合医院的资产负债率。有研究[3]表明,资产负债率超过40%就可能会出现财务风险。可见我国中医医院存在较高的偿债风险隐患;此外,虽然财政与上级补助收入逐年增多,但占比总体呈下降趋势,2014年较2009年降低了0.86%,这就使得中医医院会更多地寻求外部资金来求生存和发展,导致医院的资产负债率较高,财务风险较大[6]。故政府应注重加强对中医医院的财政投入力度,对补助资金进行合理安排,以减轻中医医院的资金压力。另外,中医医院应积极采取多种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和不同的投资主体,获取社会援助,缓解医院资金方面的困难[7];中医医院还要加强自身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合理的风险预警机制,使医院管理者尽早采取措施,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从而避免风险的出现,保持医院平衡持续地发展[8]。
3.3 中医医院应加强基础建设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齐全完备的基础设施是中医医院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9]强调,要加大对中医的扶持力度,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从前文的分析可知,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中医医院的床均业务用房面积逐年下降,2014年仅为56.3m2,与中医医院建设标准的规定差距越来越大,表明业务用房的增长速度落后于床位的增长速度,而房屋建筑面积,尤其是业务用房面积不足将不利于满足居民对于中医药卫生服务的需求,故中医医院应加大对业务用房的建设。其次,10万元以上的设备台数虽然占总设备台数的比例一直在增加,但增长缓慢,2014年的占比也仅为23.3%,说明我国中医医院十万元以上的设备台数总体偏少。现代医疗诊断越来越依赖于高精尖的医疗设备,所以中医医院需加强对十万元以上设备的投入,同时积极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大力发展中医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与传统中医药有效地联系起来,整体提高中医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窦蕾,唐淑云,尹爱田.基于秩和比法对山东省县级中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综合评价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13,30(3):377-378.
[2]许允兵.2016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6-03-06)[2016-06-01].http://edu.china.com.cn/2016-03/06/content_37950443_2.htm.
[3]新华社.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EB/OL].(2016-02-26)[2016-06-01].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2/26/c_1118173232.htm.
[4]孙晓东,郑格琳,陈思,等.我国中医医院资源与经济运行情况简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1,30(9):51-53.
[5]敖检根,万贻平.公立医院负债经营的风险规制[J].中国卫生经济,2012,31(1):79-81.
[6]程薇,房耘耘,柴冬丽.中医医院的经济运营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5,24(12):22-25.
[7]虞兰香,李丽勤,张文斌.湖北恩施州某县级中医院的发展现状及策略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181-183.
[8]于洁琼,杨科,孙经杰,等.山东省医改前后县级中医医院资产负债情况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4,33(10):84-86.
医院管理年活动情况汇报 篇8
一、以绩效考核为中心,有的放矢组织项目建设,促使支农资金使用科学化。重点推进中央小农水重点县和现代农业省级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11411万元,其中:支农项目资金2845万元,整合土地整理资金、农业综合开发、低丘岗改造、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资金8243万元,引导社会投入323万元。项目区实现“旱能灌、涝能排、渠相通、连成片”建设目标,在全省中期绩效考评中评为第四名。
二、以基础管理为中心,努力夯实控制监督机制,促使支农资金使用规范化。一是制订了《咸安区重点支农专项资金县级财政报账制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区级支农专项资金会计核算和区级财政报账工作。二是努力夯实支农资金监管手段。主动配合财政监督机构、审计机关等做好支农资金监督检查工作,认真开展自查和剖析,切实做到依法办事、按章操作、简化程序、优化服务,努力夯实监督管理手段。三是加强财政投资评审,扩大支农项目财政投资评审范围,增强支农资金投入的约束性。四是开展惠农资金专项检查,确保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三、以数据共享为中心,建立健全数据和信息报送共享机制,促使支农资金使用信息化。一是建设以国库集中支付为主线,金财信息工程为支撑的财政资金监控机制。通过细化财政系统内部分工和岗位职责,促使财政支农资金实现了“来得明白,用得清楚,管理精细,监督到位”的工作目标。二是建立区乡信息数据库制度和信息通达反馈机制。通过建立财政支农投入统计联席报告制度,完成乡镇、村、企业、项目等相关基础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建档工作,在各乡镇财政所和农财股建立支农资金监管台账,促使财政所和农口主管单位及时掌握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做到及时反馈和报告情况。三是建立区级信息统计和工作报告机制。实现专人专责,统一按照省厅农业处的要求,准时上报相关数据和管理工作情况,做好信息和调研论文的上报。
(湖北省咸安区财政局 李兵)
责任编辑:宗宇翔
【医院管理年活动情况汇报】推荐阅读:
县公疗医院医院管理年工作汇报材料07-01
医院管理年活动小结10-13
桓台县人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推进年工作汇报10-16
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自查报告07-26
阳平中心卫生院医院质量管理年活动方案07-21
工商局2010年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情况汇报08-25
巡查情况汇报(医院)07-11
2022年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汇报08-20
×医院创建“绿色文明示范医院”的情况汇报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