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外业务定义

2024-09-25

表外业务定义(精选8篇)

表外业务定义 篇1

联合贷款是由两家或数家银行一起对某一项目或企业提供贷款。联合贷款的金额一般小于银团贷款,组织形式比银团贷款简单,没有主牵头行和牵头行之分。一般只有一家银行担任代理行,负责同其他银行的联系,并对贷款进行管理。联合贷款也不采用公开发函邀请其他银行参加银团,而只是几家银行事先经过商讨,分别承担贷款金额,即能组成联合贷款。由于参加的银行少,联合贷款的管理费等费用小于银团贷款,使借款人减少了借款成本。

信托贷款是指信托机构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制定信托发行计划,募集资金,通过信托计划募集的信托资金,对自行审定的单位和项目发放的贷款。与委托贷款区别:

委托贷款只是在资金的运用上改变了形式,委托单位的拨款改为金融信托机构的贷款,委托人和用款单位之间的借贷关系变为金融信托机构与受益人之间的信用关系,但这并未改变资金原来的性质。而信托贷款是金融信托机构用吸收的信托存款和部分自有资金,在保证受益人能获得应有收益的前提下,自行选定项目和对象发放贷款,从而具有银行贷款的一般特征,实质上改变了原来资金的性质和用途。

信托债权是指债权人将其在经济活动中所拥有的象征债权的借据、定期存款单、保险证书、票据等作为信托财产委托受托人催收、管理、运用的信托。

债权信托是以金融企业及其他具有大金额债权的企业作为委托人,以委托人难以或无暇收回的大金额债权作为信托标的的一种信托业务。它通过受托人的专业管理和运作,实现信托资产的盘活和变现,力争信托资产最大限度地保值增值。

信托投资(TrustInvestment),是金融信托投资机构用自有资金及组织的资金进行的投资。以投资者身份直接参与对企业的投资是目前中国信托投资公司的一项主要业务,这种信托投资与的委托投资业务不同。

这种信托投与委托投资业务有两点不同。第一,信托投资的资金来源是信托投资公司的自有资金及稳定的长期信托资金,而委托投资的资金来源是与之相对应的委托人提供的投资保证金。第二,信托投资过程中,信托投资公司直接参与投资企业经营成果的分配,并承担相应的风险,而对委托投资,信托公司则不参与投资企业的收益分配,只收取手续费,对投资效益也不承担经济责任。

表外业务定义 篇2

关键词:表外业务,特点,发展现状,对策

一、表外业务的界定和分类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具体是指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构成造成潜在或实质的影响,但不直接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对银行资金构成一定程度的或有损失,但不占用银行资金的银行业务。

随着金融创新不断涌现,金融衍生产品名目繁多,表外业务更加复杂化,不同业务的性质界定更加难以准确把握,直接影响到表外业务界定和分类原则的制定。当前,被经济学界广泛接受该方法通过“信用转换系数”将表外业务额加权转化为相应的表内业务额。具体计算方法为:将表内业务中同等性质的项目加权后的和,与表内业务得出的风险加权资产进行累加,得到银行总的风险加权总产额。根据上述计算方法,表外业务按“信用转换系数”的不同被分为五大类:分别是转换系数为100%,50%,20%和0的表外业务以及与外汇和利率有关的或有项目。

二、表外业务的主要特点

表外业务虽然种类繁多,复杂多变,但是,表外业务仍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点。

(一)自由度较大,风险相对较高

所谓自由度较大指的是表外业务具有多种外在表现形式,受现有法规的限制较少,监管较为困难。实践中,商业银行从事表外业务的场所,既可以从事场内交易,也可以从事场外交易。由于表外业务相对于传统业务,并不需要相应的资本准备金或者较少,所以表外业务的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制约于资本金的规模,且受金融法规的控制相对较宽松,因此风险较大,容易造成恶性循环。

(二)运行透明度较低,监管难度较大

所谓的运行透明度较差,具体指的是绝大多数银行表外业务并不反映或只是间接反映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资金账户、资本账户和负债方的借款等项,这一缺陷使得多数表外业务并不能在资产负债表等银行报表上得到真实的反映。这就导致债权人很难了解银行的全部业务范围,监管当局也很难评估其经营成果并对风险做出正确的认识和分析,加大了对银行业的监管难度。

从上述讨论可以看出,由于表外业务具有上述特点,商业银行在拓展表外业务时必然要承担较高的表外风险,因此,能够采取相关措施,有效降低并控制表外业务风险就成为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是否赢利的关键点。

三、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现状

我国的表外业务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无论是在种类上还是在规模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受到盈利压力的影响,各家商业银行都加大了表外业务的拓展力度,创新表外业务产品,引进国外先进经验。然而,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起步较晚,目前我国银行业开展的表外业务普遍比较单一,且规模较小、效益较差。从监管角度来讲,各级监管部门仍然存在相当程度的“重表内,轻表外”的情况,涉及表外业务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离国际银行业表外业务先进经验还有较大差距,并呈现出以下几个较为明显的问题和症结:

(一)表外业务品种单一,档次有待提高。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开办的表外业务主要是代收代付业务以及与信用证、保函相关的出口贸易服务,高收益品种少,大多数商业银行依靠网点优势,特别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创新动力严重不足。

(二)管理松散,缺乏统一规范。

许多商业银行把表外业务分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各自开发,自成体系,缺乏统一操作规范和科学有效的统计考核体系,还有一部分商业银行随机的把表外业务分派到某一部门。导致表外业务在制度完善、操作实务等方面存在较大不足,违规操作层出不穷。

此外,由于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和监管体系等外部因素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缓慢。

四、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完善监管体系,为银行表外业务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充分运用金融市场的功能。最重要的是监管部门应加快法律体系建设,对商业银行拟开展的表外业务,应从经营原则、财务管理、业务流程等方面加以明确的约束,唯有这样,才能把住表外业务违规的“入场券”。此外,商业银行必须高度重视银行表外业务的合规性,健全完善相关管理办法,有效遏制违规经营和风险行为。

(二)加大创新力度,扩大产品服务类别,建立起适合不同层次客户的表外产品服务体系。

各家商业银行应利用其在不同背景优势或经营地域的便利,实行差异化策略,开发新业务品种。

(三)加强管理,建立专业部门从事表外业务的开发、营销与管理。

商业银行应制定统一的表外业务发展规划,明确表外业务的发展目标、步骤和方法,并具体指导原则和操作流程;同时,加强对表外业务发展的组织领导,有针对性地开设专业经营机构,适应表外业务服务专业化经营要求。

(四)注重人才的培养。

必须大力培养金融人才,加强表外业务人员培养,注重和珍惜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用良好的企业文化去影响员工,防止人才流失。

参考文献

[1]刘园.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及风险管理[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6页.

[2]徐镇南.金融风险与银行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年8月版, 259-261页.

难以驯服的表外业务风险 篇3

最近三四十年间,表外业务浪潮席卷全球,出现与表内业务并驾齐驱的态势,深刻改变了国际银行业的面貌。由于表外业务创新活跃、结构复杂,蕴含着多样化的风险形态,怎样理解和管理好表外业务风险具有很大的挑战性。金融海啸中众多银行的惨痛经历也提醒我们必须重视并着力加强表外业务风险管理。

潜在风险敞口不容小视

1.表外业务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大

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表外业务(Off-Balance Sheet Activities)是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改变损益的业务,传统意义的表外业务主要包括贷款承诺、资本性租赁、备用信用证、信贷担保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全球金融及商品市场波动性增加、金融工程发展及清算结算的技术性革命,金融衍生产品作为表外业务的新品种开始出现,引领表外业务爆炸式增长,大有与银行传统的资产负债表平分秋色之势,并成为国际金融市场最显著、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安然、世通事件之后,出于风险隔离的需要,美国大型金融机构发起设立众多管道公司(Conduits),通过发行短期票据(表外融资)筹集资金,并投资于CDO等高风险资产,逐渐形成了“影子银行体系(Shadow Banking System)”(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发起的依托于信托公司的理财产品,其实质与国外管道公司并无二致,也属于影子银行体系范畴),成为国际大型金融机构表外业务的重要内容。

2.名义余额巨大,与实体经济比例悬殊

从国际大型银行年报看,表外业务规模巨大,且增长迅速。除传统的贷款承诺外,表外衍生产品业务与影子银行占主导地位。国际清算银行(BIS)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7年底,金融衍生品场外交易工具(OTC)与场内交易工具名义本金之和已超过676万亿美元,而1987年这个数字还不到1.6万亿美元。1987年到2007年,金融衍生品规模增长了400多倍,与此同时,全球GDP还不到原来的3倍。1987年金融衍生品规模仅占全球GDP的9%;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二者基本持平;到2007年,全球金融衍生品规模已经达到全球GDP规模的十多倍。金融体系是实体经济的衍生工具,GDP代表实体经济,意味着在这20年中全球的金融杠杆率大幅增加,如图1(利率类衍生产品名义余额与全球GDP变化)所示。全球衍生产品市场中充斥着大量无真实经济内涵的虚拟交易。

3.考虑未来潜在敞口才能反映表外业务风险全貌

从实际风险承担看,表外融资除承担表内融资同等的违约风险外,由于融资结构复杂、参与主体多元等特点,还额外承担了市场风险、产品链条延展增加的操作风险、产品设计风险以及声誉风险等。其中,表外衍生产品的风险不确定性高,只有综合考虑当前敞口和未来敞口后才能客观反映表外业务的风险全貌。从国际衍生产品协会对全球主要金融机构的一份调查问卷结果来看,各类衍生产品的重估市值(当前敞口)与名义余额之比随时间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情况,其中股票衍生产品的当前风险敞口一般在名义余额的15%左右,且波动明显,如图2所示。

进一步分析,衍生产品重估市值仅仅反映了金融工具当期交易双方应收应付现金流的情况,却没有对未来市场变化可能导致的协议项下交易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变化进行描述。只有把当前敞口和未来敞口合并计算,才能真实反映衍生产品风险全貌。根据美国货币监理署对美国前25家表外业务衍生品活跃银行信用风险敞口的统计(见表1),1999-2007年间,潜在敞口总体上远大于当前敞口,且两者之比呈不断放大的趋势,到2007年衍生工具的潜在敞口是当前敞口的7.8倍。由于当前敞口是银行当期真正需要支付的现金需求,在市场保持正常状态时,未来潜在敞口尚不能形成对银行当期支付的压力;然而,一旦市场出现压力状态,潜在敞口将通过交易对手寻求增收保证金(Call Margin)或平仓的形式迅速转化为当期流动性压力。

4.压力环境下高敞口、低资本的银行将率先破产并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从国际上看,金融衍生市场上交易的各类衍生产品已达1200种之多,每天衍生产品交易的金额高达10万亿美元,即使按巴塞尔委员会规定的0.5%的信用风险系数保守估算,其损失的预期值也有几百亿美元,考虑潜在敞口后损失将更为巨大。表1数据显示,美国大型银行总敞口与总资产的比例快速上升,基本上超过了被调查银行的资本规模,近两年来这一趋势尤为明显。在交易总敞口已经超出资本的情况下,一旦压力环境出现,外部流动性缺失,势必导致银行破产,贝尔斯登和雷曼的破产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在混业经营而又缺乏防火墙的情况下,一家银行的危机以信贷违约互换等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为媒介,迅速将“交易对手风险”向与其交易的所有机构转移和传染。根据国际互换和衍生品协会提供的数据,2001年,信贷违约互换的市场价值将近1万亿美元,到2008年已超过了54万亿美元,接近全球GDP的总和。正是通过信贷违约互换等金融衍生工具,原本单一的房屋贷款就成为横跨银行、证券和保险等各个领域的金融衍生产品。银行危机将有可能扩大为金融行业的系统性危机。

信托计划、理财产品等表外业务大多利用了银行的回购和担保作为销售支撑,实际上并未实现风险转移,风险迷惑性和隐蔽性强;表外衍生金融产品具有技术复杂、高杠杆性等特征,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对于部分结构性衍生工具,潜在敞口可能高达名义金额的70%以上。上述特征使得表外业务的巨大风险往往难以识别,容易导致风险敞口过度,却只在损失造成时才能被证实和发现。

开展衍生产品交易和表外融资应以真实的对冲风险需求和“真实交易背景(Transaction Based on True Needs)”为前提,以对其全部风险内涵“可知、可量、可控”为保障。否则,盲目发展表外业务,小则颠覆一家银行,大则有可能引发一国乃至全球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收益丰厚诱惑难以抵挡

1.全球大型银行表外业务收益快速增长

近30来,全球大型银行的担保、期权与掉期等表外业务都有了很大增长,无论业务总量还是利润贡献都逐步接近或超过传统的存贷款业务,成为新的竞争核心。从1981年到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大型商业银行从表外业务中获取的利润占其全部利润的比例就由24%上升到42%,部分银行的表外业务收入甚至达到70%以上,如表2所示。以美国银行为例,2006年非利息收入(卡业务收入、佣金及手续费、托管及经纪服务费用、投行业务收入、股权投资收入、交易性业务收入、保费收入及其他表外业务收入)高达381.82亿美元,占总收入的52.47%;即使在危机后的2008年,美国银行非利息收入也高达274.22亿美元,占总收入的37.68%。

从增长速度看,非利息收入增长速度总体上也快于利息收入的增长速度。图3、图4分别为汇丰银行和摩根大通从2001年到2007年以来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变动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与利息收入的增长相比,两大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增长更快,且2005年以来非利息收入总量上已超过利息收入。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 篇4

一、西方银行表外业务概述

(一)表外业务的含义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Off-Balance Sheet Items,简称OFSI),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无法在资产负债表内充分反映的业务,它本身往往并不形成新的资产或负债,不改变资产与负债的现状,但这种影响在业务过程中一般具有不确定性,即形成“或有项目”。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不需要运用自有资金,而仅仅依靠银行的信誉,依靠付出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来收取手续费和佣金,以改变当期损益和营运成本,提高银行盈利水平。

表外业务是一种与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相互联系又有差别的业务,它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共同构成现代商业的银行的三大支柱产业。

(二)表外业务的分类

通行的做法是根据其对银行资产负债的影响将众多的表外业务划分为四类:(1)传统中间业务: 最典型的就是银行结算业务,另外还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如证券承销、投资咨询、信托、租赁、委托存贷款、代理等业务,这类业务是商业银行利用其物质技术和丰富的信息资源提供金融辅助性业务,从而带来手续费收入;

(2)承诺类(Commitments):就是银行向客户承诺在未来某个时候,当客户需要资金时保证向其贷款,从而建立了一种潜在的借贷关系。即使客户没有向银行实际借款,银行也收取承诺费。承诺类业务主要有备用透支、贷款额度、票据发行便利、回购协议、循环包销便利、普通跟单信用证、贷款抵押等,这类业务形成商业银行的或有资产;

(3)担保类(Guarantees):就是银行担负起为被担保方偿付债务的责任。一旦被担保方违约,银行必须代为履约,可能因此遭受损失,而更多的情况是转化为银行对被担保方的一种追索权。担保类业务主要有:带追索权的资产出售、银行担保、履约担保、还款担保以及备用信用证等;

(4)交易类(Transactions):此类表外业务是指与汇率、利率有关的协议,几乎覆盖了全部的金融衍生工具,主要有:金融期货、期权、货币与利率互换、股票指数交易等,这类业务本身只改变资产结构而不改变资产总量,但其损益最终要反映到资产负债表上来。

二、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迅猛发展的动因及特点

(一)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迅猛发展

在50—60年代, 西方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处于从属于资产负债业务的地位,表外业务量占全部业务总量的比重仅为5%左右。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着金融创新的浪潮,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发展迅速。

首先是表外业务规模迅速发展。以美国银行业为例,该国花旗、美洲等五大银行集团1985年表外业务活动量近6000亿美元,而同期表内业务总资产为5300亿美元,总资本为250亿美元,表外业务量已经超过表内业务总资产,表外业务与其总资本之比为24∶1;1988年五大银行集团表外业务总量已达2.2万亿美元,而同期它们资产负债表项下资产总和为7800亿美元,资本总和为450亿美元,表外业务分别是表内资产和资本总和的3倍和49倍;年中表外业务增长速度年平均高达542%,而同期表内资产年均增长仅为9%,资本总额年均增长216%。另外日本商业银行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展表外业务以来,表外业务每年以40%左右的速度增长。

其次,表外业务收入占银行净收入迅速增长。80年代末9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从表外业务获得的收入已成为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基本与表内业务收入持平,有的甚至超过了表内业务收入。据有关资料介绍,1992—1993年,瑞士银行表外业务盈利占其利润的60—70%;1992年,德国银行表外业务收入为302亿马克,占总利润的62%;法国银行表外业务收入是总利润的77%。

由此可见, 表外业务不仅已成为国际性大商业银行与表内业务同等重要的业务,是银行收入的重要来源,而且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发展的趋势之一。

(二)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迅速发展的原因

1.内因:商业银行内在本质所产生的追求利润的动力

现代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生产力高度发达,交换关系和金融关系日益复杂并已渗透于全部经济生活,一方面导致银行从传统的资产业务中获取的收入日益减少,迫使银行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却使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有了肥沃的土壤和广阔的空间。特别是经济货币化向金融化发展之后,许多新的表外业务需求随着金融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产生,这对商业银行是一种难得的发展机遇,因为每一种新的需求都意味着有潜在的市场或客户,都存在着盈利来源。

商业银行通过新的表外业务发展可获得较高的规模经济报酬。银行开办表外业务的“生产”成本低,利润丰厚。因为表外业务具有“或有的”的性质,很多情况下,银行无需动用营运资金而获得承诺费、担保费、期权费等收益。如在承诺类表外业务中,如果客户最终没有向银行提出借款的要求,那么银行无需动用营运资金而获得承诺费。在担保类业务中,如果买主不爽约,或者在金融衍生工具类表外业务中,如果汇率、利率的变动在有利银行的范围内,结果也是如此。因此,银行能否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提供表外业务,对于承诺、担保类,关键在于银行能否最低限度地保留应付或有负债所需的备付金,从而把机会成本降至最低。这取决于银行预测客户将来需求状况或违约的概率的能力。对于金融衍生工具类表外业务,则取决于银行预测未来利率、汇率水平的能力。更进一步地说,关键在于银行管理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的水平,包括风险的预测、风险资产的定价、风险的规避与控制。

2.外因:是指来自外部经营环境及其竞争的压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银行客户对表外业务的需求剧增

本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利率、汇率变动加剧,波幅增大,人们渴求能规避转移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的金融工具。于是,金融期货与互换等金融衍生工具应运而生,金融衍生工具类的表外业务有了广阔的市场。首先,从承诺类表外业务的需求看,随着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之间生存发展的竞争加剧,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资金需求的额度、时间也难以预知,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流动性风险;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企业如果不为不确定的生产经营活动预先筹资而事后筹资,必将面临着利率风险,导致筹资成本增加。为避免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客户迫切要求银行向其提供贷款承诺。其次,从对担保类业务的需求看,随着企业经营的综合化、多角化和国际化的加深,交易双方关系的复杂多变性、信息不充分性和非对称性成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常态,商品卖主远远比不上银行更能洞悉其客户(买主)的资信状况,尤其是在国际贸易中。因此,客户迫切需要通过银行提供的担保业务来消除日益增长的信用风险。存在开展表外业务金融的内在驱动力

(2)非银行机构间的竞争加剧

二战以后,西方各国对商业银行经营的限制较严,而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限制却放松,这就使得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在50年代大量出现。非银行金融机构利用对其利率限制相对于商业银行较松的优势,以变相提高利率的手段从商业银行夺走了大量存款。而通货膨胀和旺盛的资金需求又使得美国联邦基金市场和欧洲货币市场的利率不断上升,加上货币市场相互基金等金融工具的出现使得小额存款者也有了间接投资货币市场的机会,从而商业银行的存款又大量地流向了货币市场。而金融市场趋向完善发达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筹资者便乐于绕过银行,直接从金融市场以较低成本融资。其结果是银行的存贷业务日渐缩小(所谓“脱媒”现象)。这种不公平的竞争使商业银行的存款大量流失,严重地影响了贷款业务的开展,商业银行传统的利润来源———借贷利差也大为降低。

最近几年来,不仅各种非银行机构介入商业银行贷款资产业务领域,而且由于电脑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传统式分行网络在金融服务传递渠道中的作用减弱,通讯公司和软件公司也可参与银行业务,一些国家的制造商和零售商通过内部银行直接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贷和信用卡产品,争夺银行部分零售服务客户。激烈竞争使商业银行传统的负债业务与资产业务分流,营业收入渠道收窄,存贷款业务量相对比重、利差收入和盈利水平下降。例如美国银行体系持有的资产占美国金融资产的比重从五十年代的75%降至近年的25%;德国银行业的平均资本收益率从1984年的21%降至近年的11.8%,三大银行的资产收益率从1991年的0.95%降至1994年的0.79%;西班牙的商业银行平均资产收益率从1990年的1.53%降至1995年的0.69%,同期平均资本收益率从10%降至5%。为了弥补利差收入的损失,商业银行便积极寻求其他的收入来源,开展既不直接运用银行自身资金,又能为银行带来手续费收入的表外业务,就成了商业银行在上述不利的竞争环境下增加利润的有效选择。

(3)银行同业间的竞争

随着传统的存贷款、资产负债业务发展的空间越来越有限,为求得生存和发展,西方各国商业银行开始调整其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开始在更高的层次上展开竞争。由以往注重外延式发展的战略转变为注重内涵式发展的战略;由以往以贷款等资产规模扩大作为增加盈利的主要手段,转变为资产、负债业务与表外中间业务并举、不断提高表外业务收入占比、获取规模经营效益的目标。不仅重视运用货币资金资源,开展传统的存贷业务,而且充分挖掘和利用机构网络、专业人才、科技知识、先进设备、市场信息、商誉信用等经营要素之潜能,拓展新兴的表外业务,以达到边际利润最大化。另外,由于融资方式多元化,金融市场上直接融资比重上升,公司、企业和私人客户客观上也需要银行扩展、延伸中介职能,为其提供多功能的服务。商业银行进行表外业务创新不仅符合这一趋势,满足客户需求,而且拓展了业务经营空间和盈利渠道,符合集约化经营战略目标。

(4)金融监管的强化

金融监管从两个方面促进了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一方面,各国金融当局对银行都有一系列的严格的监督制度,特别是近年来,国际上普遍适用的管制措施也不断出现, 如巴塞尔协议中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资产风险系数管理的规定,这就限制了银行扩大业务的能力,因此银行势必要千方百计在遵守管制的前提下,不增加资本以扩大业务,提高资本收益率;另一方面,因表外业务发展太快,金融当局尚来不及准确评价其风险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因而尚无明确的管理方针和措施,宽松的环境孕育了表外业务。当然,随着表外业务的发展和表外业务风险的加大,对表外业务的国际金融监管也迅速发展。例如在1987年12月,西方10国中央银行巴塞尔委员会就开始探索对表外业务进行有效监管。实践上证明表外业务监管能保证银行机构的稳定,从而使银行表外业务健康快速发展。

(三)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特点

下面我们将从业务内容、科技含量、专业人才、风险监管等几个方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进行考察和分析,可以概括出如下走势与特点:

第一,表外业务内容异彩纷呈。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金融衍生产品的广泛应用。传统的金融产品主要有三类:债务或利率,外汇或汇率,股票或股价指数;金融衍生产品也可概括为三大类:期货(Futures)、期权(Options)和掉期(Swap),但是金融工程师却可以在这些基础上,通过各种派生技术进行组合设计,构造出品种繁多,特性各异的金融衍生产品:

首先,衍生产品与传统基础工具组合,如期权衍生产品与基础工具可以衍生出货币期权(Currency Options)、利率期权(Interest Rate Options)、指数期权(Index Options)等亚品种衍生物,而像指数期权这一门类,在美国就又有石油指数期权、金银指数期权、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期权等形形色色、数不胜数的品种;

其次,衍生产品之间再组合,构造出“再衍生工具”,例如期货和期权组合构造出“期货期权”(Future Options),掉期与期权组合构造出“掉期期权”(Swaption)。

另外,金融衍生产品自身也可以通过设定一些附加行使条件,改变个别参量和性质,衍生出许多再衍生产品,比如“两面取消期权”(Binary double barrier knock out option)、“走廊式期权”(Corridor Option)、“彩虹期权”(Rainbow Option)等,这些不但使业外人士如堕云里雾中,就是专业人士也经常看不懂。

第二,表外业务科技含量高。

以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成果的开发和广泛运用为标志的当代新科技革命,不仅改变了金融观念和金融运作,而且直接推动了表外业务创新,掀起了一场商业银行功能革命,使金融发展进入一个更高层次和阶段。西方商业银行电子化经过了几个阶段: 最初是以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操作,大批量、高速度地处理统计、记帐、转账、支票等业务,使资金转移和业务处理实现了电子化;

紧接着是对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外业务实行联机作业,各银行通过通讯线路将主机、分级和终端机联为一体,对存款、贷款、票据、汇兑、结算、代理、信托等业务进行综合营运,使银行经营管理实现了电子化;

而后是实现银行各管理部门的电脑自动化服务;近年建立电脑自动转账网络和金融信息高速公路,通过全国性和世界性的银行电脑网络,把银行、企业、家庭、市场联为一体,完成各种金融业务和金融交易,实现了金融活动的电子网络化。西方新技术革命为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使银行业务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它改变了传统的业务处理手段和程序,存、贷、汇、取、证券买卖、市场分析、行情预测均通过计算机处理,电子化资金转移系统、电子化清算系统、自动付款系统等金融电子系统的创建,形成了国内外纵横交错的电子化网络,资金的调拨、转账、清算、支付和金融、经济信息的传递、储存、记录、分析等都可通过电脑完成。

新科技成果的运用,大大降低了表外业务创新的平均成本,有利于发挥创新的规模效益优势;新科技成果的运用,不仅可以使银行迅速提高经营效率和业务处理能力,还能开辟新的资金来源或业务机会,创造出新的市场,给银行家提供寻求新的潜在收益的机会和途径。因此,西方商业银行十分重视并大力推广运用高新科技。

第三,表外业务专业人才出类拔萃。

由于大部分表外业务,尤其是融投资中介和金融衍生工具等业务,均具有高科技、高智力、高风险的性质,必须涉及专深的业务知识和丰富的操作经验,因此,西方商业银行都很重视培养和拥有一大批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如蜚声国际的摩根·斯坦利(Morgan Stanley)和西蒙兄弟(Salmon Brother)等西方国家投资顾问公司,主要任务是寻求公司并购机会、定价和融资;公司改组和资本结构的改变等,其所提供的咨询服务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成果,因而,必须具备强烈的现代人才观,把高素质人才视为商人银行业的立足之本,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近乎苛求和完满。其专业人才结构包括:

⑴开拓型人才。主要从事收购机会确认、目标企业评估、收购战术策划、交易成本拟定等全面的收购战略研究,促使企业资产重组,社会可支配资源向高效企业集中,企业经营向新方向开拓进取。

⑵分析型人才。主要从事业务组合和市场一般战略分析;作为战略选择的收购分析;不同收购类型的价值创造分析和收购的价值链分析;跨国收购的障碍分析等,从而对收购的目标公司作出审慎分析和评价。

⑶创造性人才。主要从事融资方式创新和并购产品创新,通过科学的创造性思维,对研究对象提出具有突破性、超前性和预见性的认识。

⑷工程型人才。主要工作是正确运用金融组织、金融工具和金融工艺方法,创造性地解决公司理财、金融交易、风险管理等金融工程应用中融投资服务问题。⑸复合型人才。主要从事各种经济金融现象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研究。必须具备全面深厚的经济理论素养、哲学素养和文化素养。西方国家商业银行所拥有的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专门人才在金融领域的创造性思维劳动,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推进到一个崭新的时代。

第四,表外业务风险监管毫不松懈。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在积极开拓表外业务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并注重该项业务的风险性及其强化管理的重要性。表外业务曾被视为不形成资产负债的安全性业务,但是现在其风险性逐步显露出来。在表外业务创新中涌现出许多新型表外业务,如借款承诺、借款担保、备用信用证、备用信贷安排、期货、期权、掉期等衍生金融交易,这类业务因收益可观、灵活性强、管制相对宽松等优势,在商业银行业务中的比重日渐提高。

表外业务虽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中,但其随时都可转化为真实负债或资产,故同样存在清偿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结算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担保、承诺和金融衍生工具等涉及或有负债、或有资产,以及与利率、汇率相关的或有项目,在表外业务中占据很大比例。这类创新型表外业务出现的本意主要是减少或回避金融风险,但大量的过度投机使之成为新的风险滋生地。其风险的最大特点是潜伏性、杠杆性强,一般不反映在表内,但这些潜在风险因交易量倍增而累积,随时可能转化为现实风险,一旦爆发出来就会给金融业造成巨大损失甚至致命打击。

银行会计核算办法_表外信贷业务 篇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提高我行抵御风险能力,真实核算经营成果,保持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规范我行表外信贷业务核算方法和管理流程,满足财务报告信息披露需要,明确各级机构的工作职责,保证表外信贷业务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要求进行披露,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表外信贷业务系指我行发出的存在一定信贷风险、可能会引起资产总额的变化进而改变资产负债表的各类承诺业务。包括保函、贷款承诺和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等。

第三条 本办法依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等有关规定制定,具体包括《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应用指南等。

第二章 主要定义

第四条 表外信贷业务的减值损失,是指预计银行的表外信贷业务,未来将引起银行损失,即经济利益流出,大于经济利益的流入的差额。

第五条 或有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计量。于本行是指我行因为发出的承诺,在发生特定的事件下,包括客户的兑现要求或法院的裁决等,我行因而承担支付资金或经济利益流出银行的义务。因为相关事件仍未发生,负债的义务仍未确认,只能在表外以或有负债确认。

第六条 预计负债,是指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且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于本行是指银行的或有负债,有很大的机率会发生,在谨慎原则下,将或有负债在表内确认。

第三章 核算办法及账务处理

第七条 表外业务的初始确认

(一)表外信贷业务的确认原则

我行应客户要求,发出承诺,该承诺在受益人要求兑现时,预期将会导致我行承担义务(或有负债)。

(二)表外信贷业务的范畴

1、保函:我行因应客户要求,向第三方发出提供担保的函件,当该客户违约时,并在保函有效期内,第三方可以凭我行发出的保函,要求我行代替该客户清偿不高于保函的金额。

2、贷款承诺:我行依据客户的申请,向该客户做出的在一定条件下或到期发放贷款的承诺。当客户有资金需求,并满足贷款条件时,我行须向客户发放贷款。

3、银行承兑汇票:我行应客户要求,在其开立的商业汇票上背书,承诺兑付,如果客户到期时违约,我行将代客户兑付该汇票。

(三)初始确认

在发生表外信贷业务时,即我行发出书面承诺时,我行需要根据表外业务选择适当的表外科目,并以承诺的金额,确认表外资产和表外负债。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付:开出保函(银行承兑汇票、贷款承诺等)

第八条 表外信贷业务的后续计量

(一)手续费的确认

我行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对表外信贷业务的手续费进行后续计量,在具体表外业务发生期间内逐期递延确认手续费收入。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业务办理收取手续费时: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贷:手续费收入递延收益(银行承兑汇票/保函/贷款承诺递延收益)每期确认手续费收入时: 借:手续费收入递延收益 贷: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承兑/保函/贷款承诺手续费收入

(二)减值准备

表外信贷业务的减值准备计量,参照信贷资产按组合基准计提减值准备时对预计损失比率的估算,通过统计相关表外信贷资产的历史损失数据测算表外信贷资产预计损失比率,将其乘以相关表外信贷资产期末余额得出预计损失金额,在表内计提表外信贷资产减值损失,并以预计负债方式确认为负债。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表外信贷资产减值损失

贷:其他负债——预计负债

第九条 表外信贷业务的终止确认

1、当表外信贷业务到期后,受益人没有要求我行兑现承诺付款,我行可以终止表外信贷业务的确认。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收:开出保函等表外科目

2、我行在表外信贷业务有效期内,应受益人要求代客垫款,可终止表外信贷业务的确认,同时在表内确认垫款。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借:贷款――企业垫款

贷:资金清算应付款――待划转款项 收:开出保函等表外科目

3、表外信贷业务中对受益人提出兑现通知的约定不尽相同,表外信贷业务的终止确认时间应为业务约定中受益人提出兑现通知的最大期限。

第四章 附则

第十条 本办法由XX银行会计部制定并负责解释。

9表外业务风险的典型案例分析 篇6

一、背景资料

1995年2月26日,拥有235年历史曾经排名世界第六的英国著名商人银行——巴林银行宣告破产。事发前巴林集团总资本94亿美元,所管理的资产高达460亿美元,经营规模在英国商人银行中一直位居前列。90年代以来在全球银行业收入都又不同程度减少的情况下,巴林银行1994年的税前盈利仍达到2亿多美元,在英国金融界有口皆碑。然而实力雄厚的巴林银行又何以会在短短儿个月之后在新加坡遭遇“滑铁卢”呢?这其中的缘由就是巴林银行金融衍生品投机失败所致。1.事件始末

巴林事件的直接责任人是巴林期货(新加坡)公司的总经理兼首席交易员尼克.里森(Nicholas Leeson)。作为一名交易员,其工作是代客户买卖衍生品,并替银行从事套利。代客操作的风险由客户白己承担,交易员只是赚取佣金,而套利行为亦只赚取市场间的差价,因此这项工作基本上是没有太大的风险。一般银行都给予其交易员持有一定额度的风险额度许可。但为防止交易员将其所属银行暴露在过多的风险中,这种许可额度通常定得相当有限,且通过清算部门每天的结算工作对交易员及其风险部位的情况予以有效了解。但不幸的是,里森却一人身兼交易与清算二职。1992年里森以一名交易结算员的身份被派往巴林期货(新加坡)公司后,就因其在期货交易方面的突出业绩(1992年一年就赚了160万美元,1994年的头7个月里就赚取了3000万美元),很快被提升为公司总经理,一跃成为巴林银行集团全球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委员会18个委员中的一员,并逐渐集交易、结算和监管大权于一身。

里森投机的主要对象是日经225指数期货和期权。他选择了等价对敲卖出期权的策略,在同一个市场上以相同或相近的价格同时卖出具有相同履约价格及有效期的日经225指数认购期权和认沽期权,以期收取可观的期权金。该策略成功的基本前提是期权价格在期权有效期间内能维持平稳或小幅波动的态势。如果市场价格发生剧烈波动,那么投资者所承受的风险从理论上说将是无限的。1991年4月开始日本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但里森对其复苏充满了信心,井预测日经指数会大幅度上扬,因此他大量建仓。但日本经济并没有象里森预测的那样走出低谷。1995年1月16日日本阪神大地震使日经225指数和日经225指数期货持续下跌,日本股市下跌了15%。

图1 1994年10月18日一1995年3月9日日经指数期货价格走势图

Fig1 Price Trend of Japan Index Future, 1994.10.18-1995.3.9 里森的投机策略失败,亏空日渐增大。但他不仅没有及时出损,反而再次把赌注压在日经225期指的反弹上,并继续购买更庞大数量的日经指数期货合约。图2清楚地显示里森大量买进日经指数期货是立足于3月份日经指数期货合同在3月10日到期前会重新抬头(张光平,1996)。震前巴林与第二大买家拥有的日经指数期货合同量不相上下,震后巴林期货持仓量一度达到2万笔合同,每笔合同价值20万美元,是第二大持仓量的8倍。

图2巴林期货拥有量与第二大买家拥有量的对比

Fig2 Comparison of Amounts Held by Bahrain Futures with the Second Buyer 1995年2月23日,里森对影响市场走向的努力彻底失败。巴林银行最终的损失高达86 000万英镑,从而造成世界上最老牌的巴林银行终结的命运。2月24日,巴林银行总部对里森的交易帐户进行了清查,清查结果令人膛目:里森越权进行了200亿美元的日本利率期债以及70亿美元的日经225指数期权和期货交易,正是这些巨额亏损把巴林银行推向了毁灭。2月26日,巴林宣告破产,10天后荷兰国际集团〔InternationalNetherlands Group)出资7.65亿英镑(约合12.6亿美元)全面接管T巴林银行。2.事件分析

首先,巴林银行特别是巴林期货(新加坡)公司,内部控制是极其松散的,组织结构上存在严重的缺陷。巴林期货(新加坡)公司作为巴林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直属主管国际业务的巴林兄弟公司“。里森直接向巴林兄弟公司负责,向其报告并由其评定业绩,但该部门财务管理和业务监控却是由巴林证券公司负责,报告线和控制线交叉(即矩阵式管理结构,Matrix Structure)给风险监控造成了困难。巴林总部在日常管理上也存在失误,没有将错误帐号“88888"及时收回并销毁,为日后里森的越权交易提供了可乘之机。巴林期货(新加坡)公司内部的管理缺陷更为严重,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交易与清算角色的混淆。这与让一个小学生给自己改作业、打分没有什么区别。作为总经理,他除了负责交易以外,还监督行政、财务管理人员,签发支票,负责把关对帐调节。里森以总经理的身份统管全局,同时兼做交易和结算。既控制了前台交易,又控制了监督交易和确保交易行为符合规章制度的后台(Back Office)。里森所作所为根本无人监督控制,这必然助长了其处于监管真空下的投机行为。而当其投机失败时,则进一步隐瞒亏空,伪造虚假客户,销毁交易记录,以致于出现巨额亏损。因此巴林倒闭的责任不能完全归咎到里森一个人头上,而是一个组织结构漏洞百出的机构所致,是内部控制制度的严重失误。

其次,巴林银行人员变动频繁,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联系,导致监控系统严重失灵。巴林甚至把一些原来对金融衍生品并不熟悉的人安排在了监管者的位置。里森的顶头上司贝克斯是一个金融分析师,其在金融分析方面很擅长,但对于股票指数期货套利的运作却知之甚少。缺乏有效的沟通,信息不畅、监管系统失灵,使里森的越权行为未能被及时发现并有效制止。据事后的调查报告披露,负责巴林银行新加坡业务的琼斯曾于1995年1月收到两封来自新加坡交易所的信,信中都提到了88888帐户和保证金问题,但琼斯没有把两封信抄送给伦敦,而是转给了里森。这等于把发现问题、制止危机、避免巴林银行破产倒闭的时机都给错过了。

最后,巴林银行高层管理人员中也存在经营原则方面的问题。事发前,就已有很多警告信号传到巴林总部。有报告指出,里森的权利过度集中容易导致违规交易和欺诈的风险,并建议将权力分散,形成互相的制约。但直到事件发生前,这些建议也未得到有效落实。当里森在88888帐户建立数十亿美元未平仓合约需要巨额保证金时,巴林兄弟公司为其提供了高达8亿英镑的贷款安排,却未提出任何询问,更未采取任何防范措施。从1993年到1994年,巴林银行在SIMEX及日本市场投入的资金己超过11000万英镑,超出了英格兰银行规定英国银行的海外总资金不应超过25%的限制。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巴林在1994年底发现资产负债表上显示5000万英镑的差额后,仍然没有发觉其内部管理的松散及疏忽。对这一系列问题和警告信号的忽视,说明巴林高层对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同时也说明巴林高层在经营方面实际上已经偏离了其一贯奉行的稳健原则,偏向了投机。里森在亚洲市场上的盈利,使高层管理者冲昏了头脑,而有意无意地纵容了里森的投机行为。

此外,新加坡和大阪的交易所未曾注意到巴林期货的持仓超量现象,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对巴林期货2万笔合约的持仓量,交易所有责任给予巴林总部必要的提示。

二、思考题

1、巴林银行事件的教训

银行表外业务管控措施与作用探讨 篇7

(一) 表外业务的含义

所谓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 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 但能改变当期损益, 从而影响银行资产收益率的经营活动。主要包括, 担保和类似的或有负债、承诺以及与利率或汇率有关的或有项目 (如期货、期权、互换交易、远期交易等金融衍生产品交易) 。

狭义的表外业务特指有风险的表外经营活动, 包括各项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性质的业务。对这些业务, 当约定的或有事件发生时, 银行必须承担提供贷款或支付款项的法律责任。而广义的表外业务则包括狭义的表外业务和无风险的金融服务活动。后者是指银行只提供金融服务和中介作用, 以收取手续费为主要目的的业务。这类业务不会转化为表内业务。本文所述表外业务指广义的表外业务。

(二) 表外业务的特点

1. 利用非资金资源提供服务

表外业务是银行集合和依托其信誉、人才、信息、技术和机构网点等资源方面的优势, 为客户提供的非资金服务, 其并不要求银行运用资金, 或不涉及资金同时转移, 只有在未来当约定的或有事件发生时, 才会有资金的交割或支付。它集中体现银行服务功能的完善和扩张。

2. 成本较低、收入相对稳定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扩展不需要运用存款和市场借款所获得的资金, 因此其业务成本较低。同时, 银行可以利用自身搜集、分析和评价信息的比较优势, 以低廉的交易费用为客户提供担保、承诺、咨询等形式多样的金融服务。另外, 随着电子化设备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银行在业务领域广泛运用这些电子科学技术, 通过建立电子资金转账系统、信息网络和数据分析处理系统, 提高经营效率, 降低了银行表外业务交易的单位成本。

3. 经营状况的透明度较低

在商业银行的会计报表中, 通常只有或有性质的表外业务被要求在附注中披露有关情况。由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性质决定, 对这类交易是否导致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银行, 以及其产生的时间和金额不能可靠地测量, 难以对银行的财务影响作出恰当的评价。而其他银行表外业务根本无法体现在银行的会计报告中。因此, 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具体的业务量上, 银行表外业务都无法通过会计报告来体现, 从而大大降低了其经营的透明度。

二、对银行表外业务的管控措施

(一) 银行表外业务的管控需要

从本质上讲, 银行是盈利性的企业。除了某些特殊目的外, 银行开展各项业务都是出于追逐利益的需要。但应当注意到的是, 银行的经营方式也使得经济中的风险大量地集中在了银行。对于表内业务来说, 由于受到较为严格的监管, 其风险控制也相对较强。但对于表外业务来说, 基于表外业务的含义与特点, 我们可以看出表外业务使得商业银行能够绕开对于表内项目的监管, 为银行创造新的收入渠道, 但同时也给银行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潜在风险。事实上, 正是出于规避监管的需要, 才使得表外业务得以发展, 然而其游离于资产负债表外的这一特性在给银行业务带来更多的灵活性的同时, 也可能造成银行的损失。表外业务并不进入资产负债表, 最多只是作为或有资产或负债出现在会计报表的附注当中。由于经营透明度低, 对其业务的风险管控较少, 这些具有较大风险的或有负债很容易成为银行的实际负债, 由表外转移至表内, 使银行遭受损失。另外, 表外业务的披露信息较少, 管理者难以从会计报表中充分提取有关表外业务的信息, 因此, 有可能导致管理基于较少的信息做出错误的判断, 从而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

因此, 对于银行表外业务的管控是一项既艰巨又必要的工作。一方面, 表外业务形式种类繁多, 涉及部门广, 流程复杂, 又缺乏相对透明的信息披露, 这给其监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 不对表外业务进行监控其风险有可能随时从表外转为至表内, 由或有损失变为实际损失, 甚至影响到表内业务的开展, 不利于银行健康良好可持续的发展, 所以对银行表外业务的管控是十分重要的。

(二) 银行表外业务的管控措施

对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管控措施可以分为外部管控和内部管控。

1. 表外业务的外部管控

外部管控主要是指银行监管部门通过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来对银行表外业务进行监管和控制。银行监管部门对表外业务的管控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规范表外业务的业务范围

各国银行监管机构都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商业银行能够从事的业务做出规定。例如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银行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商业银行在涉及证券, 保险业务领域时不能提供相应的综合理财业务。分业经营极大的限制了表外业务的拓展空间, 割裂了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联系, 使商业银行经营的表外业务品种单一,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表外业务的发展, 但同时也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另外, 商业银行在开展表外业务时, 也需要向监管机构提交必要的材料, 证明其有能力经营表外业务且能够承担其带来的风险, 监管部门审批许可后, 商业银行方可开展相关业务。

(2) 限制表外业务的业务规模

根据《巴塞尔协议》, 银行表外业务纳入银行风险资产的计算范围。通过相应的“信用换算系数”将不同风险级别的表外业务以不同的权重算出表外业务风险资产总额, 再加上表内业务的风险资产总额, 最后算出银行的风险资产总额。《巴塞尔协议》规定, 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商业银行为了遵守这一规定就必须要控制其风险资产总额, 因此其表外业务规模的扩张也就受到了限制。

(3) 提高表外业务的信息披露程度

银行表外业务虽然不在其资产负债表中出现, 但是却需要在会计报告的附注中披露, 要注明表外业务的种类、到期日及期初、期末余额等方面的信息。例如, 中国人民银行在《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的第18条中强调了“商业银行经营表外业务应当有完整、准确的会计记录, 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表外业务的信息披露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表外业务的透明度 (虽然其效果并不非常明显) , 使得银行在开展表外业务时能够受到市场纪律的约束, 从而使银行表外业务更加稳健。

(4) 加强表外业务的操作规范

相关监管机构还会通过现场检查等手段, 对银行表外业务的经营状况、操作流程以及合规性进行调查, 使得银行表外业务更加规范化, 促进银行表外业务的健康发展。

2. 表外业务的内部管控

内部管控则是指商业银行自身通过相关业务规则、操作规范等来对本行人员的表外业务行为进行监管和控制。银行监管部门对表外业务的管控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进行表外业务的风险识别与监控

商业银行通常会建立内部信用评级体系, 根据客户的年龄、收入、职业、信用历史等信息, 对表外业务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分析并评级。对资信状况差的客户收取较高的费率或拒绝为信用过低的客户提供相关的表外业务, 以此来降低风险。此外, 银行还会针对表外业务中的市场、流动性等风险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体系来监测表外业务的风险, 并运用适当的金融工具、衍生产品或分散性策略等进行风险管理, 从而降低表外业务的风险水平。

(2) 对表外业务进行授信管理

银行对表外业务规定内部的直接责任、审核责任、领导责任等, 从而保证了表外业务的各流程分工明确、权责分明。如担保类业务需要在银行内相关业务部开展表外业务后, 由信审部进行审批, 以此来避免审批人员和客户的直接接触, 确保了担保业务的规范性。

(3) 制定内部业务规章

各家商业银行都会在其内部业务规章中规定各类表外业务具体操作流程、规范等。银行相关从业人员应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开展表外业务, 不得违规操作。这使得银行表外业务的规范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证。

(4) 提高内部信息披露程度

银行管理层会要求银行内部会计部门和业务部门提供相关的表外业务信息, 从整体上对银行表外业务进行监管与控制, 以避免出现表外业务风险过高的情况。但应注意到的是, 管理层能否根据行内表外业务信息做出合理的决策还取决于信息的全面性和管理层的综合素质。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 对于银行表外业务的管控措施主要针对其业务规范性、风险度和信息披露而展开的,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 提高其经营透明度。

三、银行表外业务管控措施的作用

(一) 能够降低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

由于表外业务受到的监管较少, 对于对高利润的追求, 商业银行很容易在开展表外业务时, 只重视利润而忽视其所面临的风险。通过规定银行表外业务的业务范围并对其业务规模加以限制,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能够防止表外业务的泛滥, 从而保证了表外业务不至于处在过高的风险水平之下。另外, 银行内部还针对具体的表外业务建立相应的信用评估和风险管理体系, 对表外业务所蕴含的风险采取积极的管理, 能够有效降低表外业务的风险。

(二) 能够提高银行表外业务的经营透明度

银行表外业务游离于表外, 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也只是出现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通过银行的会计公报, 仅能知道部分表外业务的种类、日期等信息, 但对表外业务中实际所面临的风险, 我们从报表中无法确知。提高表外业务的信息披露程度, 能够使管理层对表外业务的经营状况、风险水平有了深入的了解, 也能促进市场对银行表外业务形成有效的约束力量, 增加表外业务的经营透明度。

(三) 能够促进银行表外业务的规范化

银行表外业务种类繁多、涉及部门广、流程复杂, 可能导致表外业务操作过程中违规现象的发生。银行表外业务操作规范的加强, 能够促使银行制定符合监管要求的具体业务规章, 严格授信管理, 使得具体从业人员能够更加规范、高效地开展银行表外业务, 提高银行表外业务的规范化程度。

(四) 能够促进银行表外业务良好健康可持续发展

对银行表外业务的管控能够降低风险、提高透明度和规范表外业务, 这使得银行在充分利用表外业务的灵活性来为其创造收入的同时, 其风险能够被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而规范的业务流程也使得银行表外业务的开展既富有纪律又富有效率。另外, 不断提高的业务透明度, 也能够增强市场对表外业务的信赖度。从长远来看, 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离不开对其合理有效的管控措施制定与施行, 有效的管控措施能够促进表外业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从而保证表外业务在长期中能够为银行带来利润, 并作为多样化经营的手段有效分散表内业务的风险。

四、结语

通过对银行表外业务含义与特点的了解以及对银行表外业务管控措施的分析, 我们了解到对于银行表外业务的管控措施主要针对其业务规范、风险水平等。这些监管措施具有降低表外业务风险, 增加其透明度, 促进业务规范化和促进表外业务可持续发展等重要作用。因此, 对银行表外业务的管控是必不可少的。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不断发展, 其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盈利来源。与此同时, 表外业务的发展也带来了相应的监管问题。文章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管控措施进行分析并讨论其作用。

关键词: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管控措施

参考文献

[1]肖佳丽.中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与监管[J].中国外资 (下半月) , 2011, (10) .

[2]孙本年, 刘振, 袁海涛.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2) .

[3]王旭丹.试论银行表外业务监管体系策略安排[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4, (9) .

[4]顾琰.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及其管理研究[J].现代商业, 2012, (17) .

表外业务定义 篇8

摘 要 如今国内外金融创新步伐日益加快,为顺应时代潮流,发展表外业务已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但是我们也应看到随着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与之俱来的风险也愈发突出。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透明度较差、风险分散、自由度较大的特点,使它的风险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较难预测和评估,这就意味着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防范有较大的难度。商业银行有必要加强对表外业务风险防范的力度,使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真正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表外业务 风险防范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自由度大、透明度差、交易集中程度高的特点,使其风险相应地具有隐蔽性强、难以预测、不易控制的特征。尤其是表外业务中衍生的一些金融产品,一旦发生风险,它的高杠杆性将会给商业银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不断扶持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防范的大力发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政策,切实有效地进行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风险防范,是商业银行顺利推进表外业务发展的前提和关键。根据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现状,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防范。

一、构建与完善表外业务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起步较晚,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法律、法规滞后于业务发展的情况。因此有关管理当局在倡导发展表外业务的同时,应尽快借鉴国际上相关管理制度的,并依据我国国情制定出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操作的具体管理规定。商业银行要针对每一种表外业务的重要风险点,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一系列的细则、操作规程和风险防范措施,商业银行的各职能部门根据授权严格按照内部规章制度去有效率地执行。同时,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应会同有关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操作程序、服务标准、收费标准等做出统一规定,将表外业务的发展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二、强化商业银行的自律意识

我国商业银行要强化表外业务经营的自律意识, 因为这是加强表外业务风险防范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主要方面着手:首先是自觉配合监管部门的工作——我国商业银行在现行的分业管理模式下, 要自觉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督, 严格规范业务经营范围和经营领域, 涉及保险、证券等业务的, 应该及时向其他监管部门报告, 申领执照或资格证;其次是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商业银行对目前信用风险度相对较高的担保、票据承兑、备用信用证等表外业务, 要视同贷款严格管理, 比照贷款管理办法执行, 一旦发生违规操作, 要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完善表外业务信息披露方法

中国人民银行应建立、强化各类有风险的表外业务的报告制度。2002年5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规定》。但规范相对宽松,具体披露事项的披露细节性要求也不够明确,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此外我国现行會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对表外业务披露的规定应再予以细化,规范表外业务信息的披露范围、内容、原则及披露标准,尽快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同时应强化信息披露真实性要求。提高信息披露标准,严格信息披露程序,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

四、强化对表外业务的监管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大规模发展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它在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我国银行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没有出台严格的监管法律法规。正是我国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严重滞后,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都不同程度地潜伏着风险。如遇到国内经济金融的波动和国际金融风险的影响,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将会很快由潜伏状态外在化,引发我国的整体金融风险,甚至是诱发金融危机。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有所认识,但总地来说,对表外业务的监管还不能与国际接轨,存在许多漏洞。

所以,中央银行及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表外业务的监管。基于我国现有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和制度条件,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必须根据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要求、银行经营行为的规范化程度和风险控制水平、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金融监管效率与质量的提高以及法律体系的健全程度等的发展变化,使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有步骤地进行。

五、重视相关人才的培养

纵观国内外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表外业务是一种知识密集型金融产品,孕育着许多金融创新的机会。它的很多业务,尤其是那些新兴业务不但交易复杂而且技术要求很高,需要一批熟悉国际金融业务、精通先进电子技术、掌握现代管理和法律法规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一直传统地经营着资产负债业务,加上这几年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员工远离投资证券业,缺乏从事财务顾问的专业经验,衍生金融工具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由这些业务产生的风险可想而知有多么的难以控制,所以要想真正的对表外业务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必须重视表外业务相关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洪纯.试析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现状及风险防范.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2010(4).

[2]吴波.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决策与信息.2009(9).

上一篇: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倡议书下一篇:华联集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