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调研报告

2024-07-07

高新技术企业调研报告(精选9篇)

高新技术企业调研报告 篇1

高新技术企业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

按市统计局要求,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县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情况,为县委、县政府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我局对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集中调研。通过调研,使我们对全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并就下一步如何推动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了初步的认识。

(一)兽用药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下降较多,兽用药品制造增速为-7.41%,主要为xx市华大兽药有限公司已经破产。经详细调研了解到,兽用药品制造行业为高污染行业环保不达标。

(二)印制电路板制造行业增加值增速为-2.71%,xx飞翔印制电路板有限公司停产。经详细调研了解到主要为:

1、政府政策扶持力度较小。

2、企业融资难。

3、印制电路板制造制造行业为污染行业环保不达标。

4、订单减少竞争加大产品价格下滑达到20%。

(三)xxxx化工有限公司(20xx年1-6月份工业总产值为101273千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9315千元)。xxxx化工有限公司是以油品添加试剂为主的生产销售的企业,出现了经营效果不理想,产品卖不出去,相比往年订单较少,主要为市场竞争加大、产品价格下滑50%多、公司财务费用、管理费用较高。

(一)进一步推进工业化进程、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全县上下、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发展国民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增长能力的重要举措。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紧迫感和责任心,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

(二)坚持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子。努力做掌握一批先进技术,开发一批高新技术产品。以项目为载体,结合区域特色,发挥优势,持续不断地引进先进科技成果。有选择地重点扶持一批企业,创出一批名牌产品,加速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优势。

(三)强化政策引导和扶植,采取政府投入和财政贴息等宏观调控措施,引导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急需发展的行业和优势产业。盘活企业改制资金,利用改制资金注入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资本金同时引导企业和社会的科技投入,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格局,进一步推进我县工业化进程。

高新技术企业调研报告 篇2

(一) 了解企业性质、生产产品、行业地位、市场辐射、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等。

(二) 了解企业产品生产流程、技术特征、工艺方法、质量检测等生产管理体系。

(三) 了解企业生产目标计划、协调、监督手段、考核方式。

(四) 了解车间管理模式, 目标计划实现与考核, 各岗位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

(五) 深入了解学生在企业中的情况, 收集企业对人才品质的各种信息和对人才规格的要求。

(六) 严格按照企业管理要求参加企业生产实践。

根据以上要求, 现笔者将实践报告总结如下。

一、企业基本情况简介

徐州天翔铁业有限公司始建于2001年8月, 位于徐州市贾汪区工业园, 占地面积60000多平方米, 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 是一家与徐州天工铸铁有限公司合作加工工程机械零部件的股份制企业, 现有固定资产5000余万元, 其中机械设备2300多万元, 公司于2005年9月28日通过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标准质量认证。

公司现拥有各类数控车床、数控立式车床、普通车床、加工中心、坐标镗床、铣床、钻床等80多台加工设备及三维坐标检测仪等高精度检测设备, 如CK6180数控卧式车床、CK-A6150DI数控卧式车床、CK516数控立式车床、VMC600加工中心、数控车床、B1-400K立式升降台铣床、Z3050*16/1中捷摇臂钻床、Z3050*16/1中捷摇臂钻床、TGX4145B单柱座标镗床, 具备工程机械各类零部件的加工与检测能力。公司产品深受山东临工、上海龙工、美国卡特比勒的欢迎, 并建立了长久密切的供求合作关系。公司工艺技术水平先进, 主要产品有:卡特彼勒 (CAT) 徐州公司挖掘机球墨铸铁件, 美国纽荷兰 (CNH) 公司灰铸铁件, 意大利卡拉罗 (CARRARO) 球墨铸铁件, 美国汉尼斯 (HENNESSY) 铸件, 国内工程机械生产厂驱动桥用高韧性、高精度球墨铸铁件等。

二、调研实践结果及分析

(一) 企业数控人才需求层次

根据调研情况, 我们可把数控技术人才分为三个层次。

1.“蓝领层”

“蓝领层”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数控机床的具体操作及日常简单维护工作的技术工人, 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75%, 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数控技术人才。这类数控技术人才可通过中等职业教育来培养, 企业也可依靠自身力量从普通机床操作工中培养。

2.“灰领层”

“灰领层”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数控编程的工艺人员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 这类人员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20%, 其中数控编程工艺员占9%, 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占11%。此类人员需求量相对少一些, 但也非常缺乏, 是企业 (特别是民营企业) 的抢手人才, 待遇较高。此类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较高, 可能通过本科或高职教育作基础培养后, 经企业大量实际工作经验积累不断提高。

3.“金领层”

“金领层”人员具备并精通数控操作、数控工艺编程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所需要的综合知识, 并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大量实际经验, 知识面很广;精通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设计和数控系统的电气设计, 掌握数控机床的机电联调;能自行完成数控系统的选型, 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维修和精度优化;能独立完成机床的数控化改造;适合于担任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或机床厂数控机床产品开发的机电设计主管。

(二) 数控技术人才的学历状况

调研数据表明, 50%的数控技术人才为中专及以下学历, 38.2%为大专学历, 仅有10.3%为本科学历, 本科以上学历仅占1.5%。可以看出, 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大有可为。

(三) 数控技术人才的来源渠道

调研数据表明, 在企业现有数控技术人才中, 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培养提高的占16%, 而直接从学校招收的学生占68.6%, 从社会招聘占15.4%。

1.职业院校学历教育培养的数控人才还很难完全满足企业的需要。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 具有不同程度的英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机械和电气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动手能力, 但由于在校期间难以积累工艺经验, 实际动手能力差, 难以满足企业对数控人才的要求。

2.数控人才的培养并非高不可攀, 企业可以依靠自身力量从普通机床操作工中培养。这就要求职业院校进一步拓展办学功能, 加强校企合作, 根据企业用人“订单”培养人才, 为企业职工提供在岗、转岗数控技术培训。

(四) 对职业素质的要求

通过调查, 我们发现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重要, 企业往往要求毕业生能够同时拥有多方面的技能, 要求基本功扎实, 应用能力较强, 能够团结协作, 富于开拓和创新精神, 要敬业爱岗, 踏实肯干, 吃苦耐劳, 实际动手能力强, 综合素质高, 具有很强的社会竞争力。

(五) 企业对我校毕业生的综合评价

为了更准确地了解我校往届数控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情况, 我们利用此次实地考察的机会对往届毕业生进行了一次回访, 并进行了企业对我校数控专业毕业生综合评价的问卷调查。统计数据显示, 企业对我校数控专业毕业生的称职情况的评价较好, 满意度较高。综合评价为27%优良, 63%称职, 10%不称职。数据说明数控专业毕业生在社会中的反映良好, 基本能经得起社会的检验, 基本能够胜任本职工作, 适应相关岗位的要求。另外, 调查还包括了企业对毕业生其他素质项目的评价情况。企业对毕业生的职业道德的评价为15%好, 65%较好, 20%一般, 0%差;企业对毕业生专业业务知识的评价为10%好, 70较好, 10%一般, 10%差;对毕业生的基本素质的评价为24%好, 56%较好, 18%一般, 2%差。数据说明用人单位对数控专业毕业生的职业道德、专业业务知识和基本素质较为认可, 毕业生在企业中能够表现出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数控专业开展的职业素质教育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六) 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1.存在的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 从总体来讲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是正确的, 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 学生专业理论知识转化能力较差, 很难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2) 学生对技能的熟练程度和企业的要求有距离。

(3) 学生在学校进行的专业实训和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有距离。

(4) 学生专业面不宽, 造成就业口径过窄。

2.改进措施

为了达到教改方案的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要求, 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1) 紧扣“实用”“实训”两个环节。

为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 专业实践技能强, 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应用性实用型人才, 学校课程设置的架构必须紧扣“实用”、“实训”两个环节, 把岗位技能培养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去, 充分开展项目化教学, 使课程教学与技能培养充分“对接”。

(2) 完善和加强数控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

我校数控专业虽拥有国家级数控实训基地, 但是在设备数量上和设备先进性上还有差距, 还应该加大投入, 紧跟我国数控尤其是企业数控发展水平, 实现和企业的无缝对接。

(3) 坚持开放式的办学体系, 实行校企联合, 产、学、研一体化。

虽然我校在数控专业的实训上投入了较多的资金, 实训设备条件也相对较好, 但是和企业的真实环境总是有距离的, 学校不可能投入太多的资金。我们可以利用校企联合、工学结合的方式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在办学中坚持学校走出去, 老师走出去, 学生走出去, 课程走出去。同时, 我们也可以把专家学者请进来作高层次的学术报告, 也可以请有一线工作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来给学生讲学, 一些课程也可请外面工程师来上, 甚至可以让企业办到学校来。

(4) 推行“一专多能、一生多证”。

我校要安排学生多工种的专业实训, 培训学生多方面的技能, 同时要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双休日的时间, 让所有实训室向学生开放。这样不仅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实训场地, 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而且能为学生考取多个技能证书提供条件。

通过本次调研活动, 我们获得了大量第一手信息, 也得到了许多启发。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除了继续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之外, 更应进一步强调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 注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 同时增加学校与企业的交流, 为学生的就业和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走校企联合、工学结合的办学之路将是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林辉, 漆军.珠三角地区数控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与分析[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4) .

[2]陈志红.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J].交通职业教育, 2007, (02) .

高新技术企业调研报告 篇3

截至2015年10月31日,通过企业主动寄送、企业官方网站下载及网络查询等方式,我们共收集到ICT企业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78份,较去年新增17份报告,相比其他行业报告数量遥遥领先。我们依据“金蜜蜂社会责任报告评估体系2015”,对这些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我们的发现

发现一:聚焦技术创新,孵化创新产品与服务

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与社交为代表的新技术变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商业与个人生活。尤其在中国,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创新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ICT企业正在面对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未来。我们的研究发现,ICT企业在客户方面指标各项得分均高于平均水平,产品服务高于平均水平近7%,客户信息与隐私保护方面更是超越电力、银行、地产等其他行业遥遥领先。可以说紧抓技术变革机遇实现创新,正在成为ICT企业的竞争策略。

发现二:催化产业创新,打造共赢产业生态系统

随着信息网络、互联网络的普及与应用,ICT技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产生了强大的关联和带动效应,使传统工业、农业、流通服务业的生产和运营方式发生深刻变革。作为新兴产业的主要推动者,ICT企业正在将自身科技优势与各个行业深度融合,携手伙伴对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重构,驱动共赢的产业生态系统的形成。

发现三:引领社会创新,助推消弭社会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造成的差别正在成为中国继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体差别之后的“第四大差别”。其本身已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正在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牵扯到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和教育、就业、生活质量,甚至国家或地区科技参与能力的强弱等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的研究发现,ICT企业在践行社会责任的时候更加懂得利用企业自身优势助力缩小数字鸿沟,并与其他行业开展信息化合作,为中国发展中所面临的各方面挑战因地制宜地提供化解难题的现实路径,引领社会创新。

发现四:创新公益模式,利用企业专长奉献社会

ICT企业有其自身行业特色及创新的商业模式。据统计,ICT企业在为社会发展捐款捐物、提供志愿服务方面的指标覆盖率远高于平均水平,在开展公益活动时已经能够利用企业的人力物力资源帮助弱势群体。从具体报告内容来看,ICT企业还能够依托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和资源优势,将企业的商业模式运用到公益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通过商业模式打造可持续的公益项目,运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发现五:负责任供应链,保障产业链可持续发展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和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不再局限于单个企业,而是拓展到整个供应链。我们的研究发现,ICT企业在供应商方面指标各项得分均高于平均水平,越来越多的ICT企业开始在其供应链中推行社会责任管理,联合供应商制定社会责任措施,从而确保供应链整体社会责任水平的提升。

发现六:关注环保议题,缔造绿色科技美好未来

ICT行业的蓬勃发展,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同时也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资源使用效率,减少了废弃物排放。在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的巨大挑战中,ICT企业正发挥自身的力量,通过技术资源帮助更多的社会领域实现绿色发展。但从统计分析也发现,ICT企业报告环境指标覆盖率仍低于中国企业报告的整体水平,尤其是降污减排、资源节约与利用、生态系统保护方面的信息和数据披露有待加强。

发现七:整体质量提升,可读性可比性有待加强

2015年,ICT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平均得分率为52.48%,整体质量高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平均水平。披露的重点除了重视报告指标覆盖外,还关注公司实质性议题披露。但我们在评估中也发现,只有少数ICT企业公开披露了诸如废水或废气排放不达标的负面信息,样本企业披露具体的绩效数据存在不足。同时,ICT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读性也低于整体水平,更缺乏同行业及国内外标准的比较,可比性平均得分率远低于电力、地产、采掘等其他行业。

我们的建议

建议一:发挥行业强大关联和带动效应,积极支持国家战略

ICT企业应以一种共赢开放的心态,结合“一带一路”“两化融合”“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主动发挥ICT技术的杠杆效应,将创新技术广泛应用到社会各行各业,以产生强大的关联和带动效应。为了将这种联动效应延续到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工作中,我国ICT企业应了解和掌握社会责任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最新动态,发挥专业优势,披露与行业特点紧密结合的社会责任议题,并重视报告与公司发展战略、重大活动以及社会热点问题的结合,引领产业发展新趋势。

建议二:企业发展需求与社会要求结合,推动社会开放创新

作为推动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社会创新受益者的ICT企业,应转变思维方式与角色定位,强化对企业信息披露对象需求的分析,拓宽利益相关方的反馈渠道,将企业发展的需求与社会对企业要求有机结合,不断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传播,从而激发公众参与、人人创新的社会创新氛围。

建议三:加大企业履责信息披露力度,增强报告可读可比性

增加可读性。从利益相关方角度出发,改进报告框架、结构,让读者能够快速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理念和行业特色;改进报告形式,以更能为利益相关方接受的形式去组织报告语言,如用图表、逻辑图等表现内容。

强化可比性。重视对报告关键定量数据的披露,建立健全社会责任绩效体系。同时,重视生态系统保护,披露项目建设全过程、全产业链的生态系统保护信息,从体现责任竞争力的角度出发,编制并宣传企业优秀生态系统保护案例。

加强可信性。ICT企业要化被动为主动,以真诚、开放、透明的态度客观披露公司的负面信息、改进的措施和成效等,让利益相关方了解公司对此的重视以及改进的勇气。

建议四:重视新媒体的“杠杆”作用,树立负责任的企业形象

企业技术创新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4

江西省企业技术创新情况的调研报告 日期:2012年09月19日

为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深入了解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和问题,寻求进一步落实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推进工作的对策,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省工信委会同省国资委、省国防科工办、省中小企业局,分头组成调研组,于7月下旬至8月初,分赴全省,采取实地考察、召集座谈等方式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现状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省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不断加强,极大促进了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主要呈现五个特点。

一、创新氛围日益浓厚。省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实施以来,科技引领转型、创新驱动赶超逐渐成为全省共识,“政府主导、市场导向、企业主体、产学研用和谐互动、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加快形成。先后出台《推进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常规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贯彻落实国办发【2011】51号文件进一步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实施意见》、《江西省鼓励技术创新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试行办法》等一批政策文件,省“十二五”各类发展规划均把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作为重要指向。相关省直部门密切配合,在资源配置、政策扶持、项目服务等方面,不断加大倾斜和支持。各地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从资金、人才、财税等方面给企业创新提供有利条件。新余市制定《关于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全方面构筑鼓励创新的推进工作机制;九江市出台《关于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的实施意见》,集中资源对企业研发机构进行支持,对获得国家级和省级企业研发机构一次性奖励分别达到200万元、50万元。社会创新资源加快向企业集聚,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专业化科技担保公司快速发展。

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健全。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所有设区市、多数省级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均已建立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机构,江西省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江西企业技术创新服务有限公司、国家专利技术(江西)展示交易中心、江西省技术交易市场等平台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在技术中介、技术孵化、技术培训、市场信息、技术与管理咨询等方面为企业开展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入,探索建立了江西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南昌高新区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高校创新平台“311”工程等新模式与新机制。2011年,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中对科研院所及高等学校的支出比重达5%,创历史新高。

三、企业创新能力普遍提升。2011年,全省企业R&D经费支出达78.35亿元,同比增长15%,占全省总量比例上升到80.98%,企业成为全省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56家、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203家,建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6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7个,建立国家级研发机构15个,覆盖全省主要产业。2011年全省专利申请量达到9674件,同比增长53.4%,专利授予量5550件,增长27.6%;全省登记技术合同2241项,成交额达34.39亿元,同比增长49.23%,居全国19位;取得了一批高水平成果,获得国家和省级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项目102项,实现了国家科技奖获奖数、科技成果登记数、技术合同成交额三个历史性突破。

四、企业技术创新取得明显成效。核心技术研究攻关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形成了一批在国内或国际居于领先地位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其中相当一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光伏产业单位能耗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电池转换率保持国内先进水平,国家光伏知识产权信息中心落户新余;赛维LDK获批组建国家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瑞晶公司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16.87%,国内领先;赛维BEST公司薄膜电池单片面积最大达5.7平方米,光电转换效率8.5%以上,均为世界领先水平。半导体照明产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原创技术,在芯片亮度、可靠性、产品合格率及大批量生产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晶能光电获批组建国家硅基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航空制造产业突破多项技术难关,洪都集团顺利完成了国产大飞机等直段试验件研制任务。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在永磁电机、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和整车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储备。

高新技术企业调研报告 篇5

调研方式:走访各大电子公司以及通讯企业,咨询企业对在校大学生的电子技术

综合能力存在的需求以及企业认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是否

合理等意见

调研者:《电子技术综合实训》课程建设课题组教师,包括负责人卓树峰,组员

朱丽华、程智宾、张洋、何凤平

参与调研的电子或通讯企业:福建三元达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联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众德益电子有限公司、福州铭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高利达电子公司

在开展《电子技术综合实训》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为了咨询企业对校大学生的电子技术综合能力存在的需求,确保学校对准企业和岗位设置课程,提升课程办学质量和特色,对准实践抓教学,真正做到让学生学有所用,《电子技术综合实训》课程课题组成员对相应的电子或者通讯企业进行了详细的调研,以便更好地改进该课程的教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电子技术综合实训》课程主要是在前期所学的职业技术课的基础上,以真实电子产品为载体,按照电子产品企业生产和维修等一般过程要求组织教学,使学生将已经掌握的相对独立的知识内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进行综合应用,最终实现提高其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前期课程有《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电子产品生产工艺》、《印制板设计与制作》、《单片机技术应用》和《电子产品检验》等,后续课程有《电子产品维修实训》、《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1、企业对电子信息技术专业高职毕业生的工作岗位目标需求

通过走访的几家企业,结合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高职毕业生主要分布在生产与工艺管理、产品测试与检验、电子产品维修、电子产品开发、产品销售与售后服务、工程施工与组织管理、元器件采购等技术岗位,具体表现为硬件工程师,EC软件工程师,测试工程师,部品工程师,产品工程师、射频调试工程师、驱动工程师、PCB工程师、仓管、生产技术人员、焊接工等等。

2、企业对电子信息技术专业高职毕业生的应具备的综合能力需求

被调研的企业一致同意调查报告中所列出的电子信息技术专业高职毕业生应具备的综合能力要求。

能熟练综合使用常规电子仪器、仪表。

能熟练选购和综合检测各种常用元件,并查阅和使用技术资料。

能熟练焊接不同封装元件。

能熟悉综合设计电子电路和仿真分析。

能综合应用可编程技术和编写技术文件。

能熟练根据电路特点综合绘制原理图和设计印刷电路板。

能熟练进行整机综合测试、参数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

能综合管理电子产品制作工艺并编写工艺文件、说明书。

除了以上8点基本要求外,众德益电子还提出毕业生应该具有整机产品的结构工艺设计以及对电子产品生产的各个流程能够进行跟踪并做出问题的处理的能力。

3、企业对本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意见

课程选取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有利于突显课程培养目标的企业产品,再将其进行课堂教学化处理,使其成为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教学内容,最终选取了“无线广播系统”作为本课程的教学载体,围绕其项目调查、方案决策、计划制定、组织分工、项目实施、结果测试、文档提交和项目评价等过程进行教学设计。通过调查报告的课程简介和调查人员的讲解,被调研的大部分企业认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合理,能够完全体现上述综合能力的培养。

4、企业对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设置的意见

前期课程有《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电子产品生产工艺》、《印制板设计与制作》、《单片机技术应用》和《电子产品检验》等,被调研的企业对本课程的前期课程安排基本满意。除此之外,企业也强调了在这些前期课程的学习中应该特别注重如何将前期课程中的电路知识点与本课程做一个平滑的过渡,并且课程设置应该覆盖对一些常用电路的设计,如电源电路、控制类电路、CPU外围电路, CPU发展知识。

5、企业对本课程的以实际电子产品为载体,以其生产流程方式组织教学过的意见

课程是以“无线广播系统”作为教学载体。课程负责人卓树峰老师向企业介绍了本课程选取该载体的几个主要依据:第一,该载体源于中小企业的真实产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第二,该载体是各种现代电子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第三,该载体的实现包含了电子产品开发的全过程,具有完整性和实践性,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第四,该载体涵盖了电子、通信、计算机等多领域的知识,有利于学生进行能力的迁移与拓展;第五,该载体将专业理论和企业化实践进行充分融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训练;第六,该载体难易适中,既能顺畅衔接前导课程,又能使学生积累工作经验,便于为后续课程提供平稳的过渡和铺垫。作为教学载体,“无线广播系统”的设计与制作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根据教学的需要,将该系统进行功

能分解,划分为电源系统、功放系统、接收系统、发射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等5个部分,这5个系统既是相对独立的系统,又是完整的工作过程。熟练掌握每个系统的设计制作过程和方法,形成电子产品从设计到完成的整体经验。

各大企业均十分赞同本课程选取的“无线广播系统”载体,并一致认为在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十分必要开设本课程。

6、企业对本课程的其他宝贵意见

各大企业根据自身企业的发展特点及要求对本课程的设置还提出了以下一些意见。

1)众德益电子有限公司:学生已经不同以往,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制度也要适时跟进,重视对学生本身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会做事之前学会做人。在此基础上学校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了在本课程中提高学生的技能之外,也要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一方面培养学生熟知规范细化的工艺设计流程,进行产品的调试、检测,对规模化的产品生产工艺管理外,补充培养设计整机结构、布局工艺的能力。另外一方面,企业也需要一些组织生产的人员,能够跟踪把握生产加工的过程,促进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对产品的整改、加工。因此,企业认为电子专业的学生基础课一定要打扎实,在实际应用中让学生深刻体会电路原理,体会电路的调试。而从企业角度来讲,例如让学生去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即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应该尽量提供机会给学生学习相应的技能,企业技术人员多向学生讲解技术原理,进行实质上的技术培训。

2)福建三元达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学生要有协作意识,具有良好平和的心态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调理清晰,快速了解电子产品的制作的整个流程。在实习过程中需多做笔记,做总结,能够做到经常虚心求教。作为电子专业的学生,需要能够将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能够提出工作中的改善建议。学习理论时,掌握了器件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但这是理想化的,实际中却要考虑各种分布因素的影响,因此,只有做真实的电子产品,真正运用到板设计中时才会发现很多问题,才会深刻了解每一个电子元器件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另外在课程学习中除了设计流程外,应培养学生对器件的基本认识和产品性能指标的认识,生产流程中应涵盖贴片过程,产品的装配过程。鉴于本课程选取“真实电子产品”为载体,三元达公司考建议载体用的器件以贴片器件来做为佳,制作电路板图以Candence软件来设计为佳。设计电路原理图时注意PCB布局。

7、通过企业调研,对建设《电子技术综合实训》课程的改进

1)、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2)、调整教学计划中本课程各个子系统课时的数量。

3)、加强学生在本课程的前置专业课程中的动手实践练习,以理论和实践相

结合,不断巩固加强,达到螺旋式上升的目的。

4)、建立校企合作,多给学生到企业生产岗位上实习的机会。

高新技术企业调研报告 篇6

我公司符合《新区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实施细则》第十三条规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审计补贴规定要求,于201年月日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12纳税总额为万元。

我公司已由(事务所)于 201年月日完成了审计报告用于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复审□认定)。根据《新区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实施细则》第十三条要求,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科技局(或北京市大兴区科学技术委员会)提出审计费用补贴,合计人民币元,请予以批准。

法定代表人签字:

河北省园区企业技术创新调查报告 篇7

1 园区企业基本介绍

1) 概况。近年来, 全国各地开发区发展迅速, 我省开发区的数量也呈逐年上涨的趋势。数据显示, 我省2010年有各类开发区100个左右, 其中国家级开发区5个, 分别是: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到2012年, 开发区数量已经由100个增至140多个;截止2014年5月, 开发区数量已经达到接近200家, 其中国家级开发区也增至13家, 分别是: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燕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河北秦皇岛出口加工区、河北廊坊出口加工区、曹妃甸综合保税区、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2) 科技项目概况。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充分发挥科技对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绿色崛起的支撑引领作用, 省科技厅在深入调研、专家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于2013年5月, 下发了关于印发《2014年度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本着紧贴全省发展大局、聚焦全省科技工作重大任务、围绕产业链优化创新链、突出园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等原则, 对科技计划项目申报进行了规范。园区企业2014年计划开工项目100个左右河北省重点项目, 其中战略新兴产业58项, 服务业18项左右, 传统产业升级7项左右, 装备制造11项, 基础设施建设6项。完成鉴定验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80余项。园区企业申报和完成大部分市县级科技计划项目。根据抽样调查, 企业根据需要自行立项的进行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 小型企业平均每个企业3项左右, 中型企业平均8项左右, 大型企业平均15项左右。

2 园区企业科技创新的问题与需求

根据我们的调查以及部分走访, 园区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主要集中在国家政策、产品质量、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技术创新的目的, 绝大多数园区企业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少数创新型园区企业是为了开发新产品和产品技术升级, 特别是迫切需要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 避免或减少关停和空气污染严重时的限产问题。

园区企业创新面临着首要问题是人才。科技人才对于园区企业的创新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所需的前沿科技人才不足, 这些科技人才受工作条件、待遇和企业环境等因素请不来、留不住。其次, 企业科技创新也少不了资金的投入, 对于大多数园区企业来说, 资金是影响园区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第三, 企业技术和管理模式问题。企业技术人员工作多年, 技术发展快, 感觉知识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 需要进行培训;企业的管理模式越来越狠适应需要, 需要进行管理人员的培训。大中型园区企业和部分小型高新技术企业, 技术和管理人员除了一般培训外, 需要进行工程硕士和MBA学习, 提高企业的技术和管理层次。第四, 企业信息化操作的问题。产品开发系统中CAD、CAPP基本普及, CAE、CAM多数企业在使用, 但产品计算机仿真和生产过程计算机仿真使用较少;ERP多数企业都在使用, 但生产模块除大量流水生产外, 多数企业使用效果较差, 如华北荣盛公司、石家庄强大泵业有限公司存在生产计划完成率较低的问题;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 企业生产工人的工资高流动比大成为影响企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所以使用生产过程自动化代替操作工和生产过程智能化是企业的迫切需要。

3 园区企业创新服务渠道

多数园区由于没有科协组织, 园区企业多数通过熟人、老乡等多种途径获得过社会各界的帮助, 与高校和研究所进行合作, 获得创新技术以及对人才的培养, 以及项目咨询、鉴定验收;部分通过培训公司和管理咨询公司获得服务, 多数操作培训过程很兴奋, 过后企业能够使用的知识不足;企业管理咨询报告多数是国际知名公司模式的套用, 对企业实施的针对性差, 致使企业不能实施或不能完全实施。多数企业缺少有关渠道, 遇到企业操作的技术和管理问题, 不知道找什么单位和个人解决。

成立了科协的园区, 多数企业创新项目通过各级科协以及学会中介到有关高校和研究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省科协组织有关科技院士专家和管理专家对邢台市园区企业进行走访, 对企业提出的问题现场解答或建立联系专家行结束后解决, 或推荐能够解决问题的单位和人员及联系方式, 同时对企业的产品和企业发展进行指导, 为企业解决了找那个单位和那些人的问题, 受到企业的好评, 希望科协组织能组织更多的“专家行”、“院士行”, 为园区企业解决更多迫在眉睫的问题。

4 园区科协工作建议

高新技术企业调研报告 篇8

时光快速迈入2012年,国家对宏观经济继续调控的声音仍在耳边。从近两年的经济发展来看,大规模的国家投资已经过去、出口困境依然存在、鼓励消费带来的作用依然不明显;同时,原材料、产品、人工成本上涨的趋势已不可逆转,这一切都给2012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众多不确定性。但从世界范围看,我国仍是高速发展的经济体,8%的GDP增速仍让绝大多数国家羡慕。只是,GDP从10%降至8%,CPI从2%升至4%,“10-2”时代转变到“8-4”时代,国内企业是应该看清楚并顺应这一变化趋势的。

2012年,仍处于这一经济发展趋势下的我国企业该怎样调整?或许是新技术研发、或许是推出更有吸引力的产品、或许是对销售进行强有力的推进。方式多种多样,但都离不开去执行、去实施的人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多少人才?FESCO在2012年伊始,发起“企业新员工需求状况调研”,反映出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在产业升级换代过程中对劳动力的需求。

本次调研对象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或招聘经理,调研周期为2011年1月-2月,共收集546份企业数据。企业分布在不同行业和地区。从企业分布来看,制造业企业最多,占比247%,其下依次为高科技、服务业、消费品行业等;从企业的区域分布来看,北方地区企业占比375%,华东地区25.5%,华南地区23.3%,华中和西南地区较少(注:全国型的公司按总部听在地区归类)。我们认为,这样的样本分布能够反映出我国企业的实际状况。

企业急需哪些岗位的员工?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仅何3.1%的企业今年不打算招聘新员工,说明绝大部分企业都有招聘的打算。那么,在计划招聘的企业中,什么岗位最紧俏呢?无疑是销售岗位,84.2%的企业希望今年增加销售人员。其次是支挣性岗位,有招聘需求的企业比例为64.5%。所谓支持性岗位,指财务、人力资源、行政等支持企业经营活动的岗位。再往下是服务和生产/制造岗位,比例差距很小,分别为48.2%和46%。采购物流、市场和研发三个岗位员工需求数量相对较少。

如果企业需要招聘相关职位新员工,计划招聘人数是多少?调查显示,生产/制造岗位是招聘员工数量最多的岗位,在有招聘需求的企业中,平均每家企业62人。其次是销售岗位,平均每家企业需求36人。支持性岗位需求26人,服务性岗位需求21人。研发、采购物流和市场岗位人员需求量较少,平均每家企业需求不足10人。

销售、销售、再销售

两类数据的对比中,可以发现销售、服务、生产/制造三个岗位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暂不考虑支持性岗位,销售是每家企业有普遍缺口的岗位,且企业需求人数较多;生产/制造岗有将近一半的企业需要招聘,且是用工数量最大的岗位;服务岗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有招聘需求的企业比例甚至超过生产岗位,且人员需求数量较多。相比较而言,企业对研发岗位的重要程度认识不足,只有14.7%的企业计划招聘,且招聘人数很少。

将计划招聘企业与计划招聘人数两组数据结合分析,将更清晰地看出企业2012年的招聘需求,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目前用工需求的变化。

整体来看,平均每家企业招聘员工数量为90.2人,这些员工将分布到各个岗位上。我们首次观察到,销售岗将分配到303人,这甚至比生产岗位的28.5人还要多,两个岗位所需新员工占到企业需求的2/3。虽然仅仅是计划招聘,但仍可以看出企业对于销售人员的渴望。支持性岗位需求168人,服务岗位平均每家企业需求10.1人,采购物流岗位3人,研发和市场岗位不足1人。

销售:不确定环境下的企业发力点

从企业的新员工招聘计划中,我们可以切实感受到对于销售人员的重视与渴望。销售人员不仅是企业最普遍需要的员工,而且是国内所有企业招聘需求最大的缺口,甚至已超过制造和生产员工。与销售岗相比,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企业在其他岗位投入上相对保守的心态,不仅反映在对研发岗位上,同样表现在生产岗位上。从企业的招聘意向来看,把我国称为“商品流通大国”比“商品制造大国”似乎更为合适,当然,从数据来看,我国离“创造大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在经济发展前景不确定的大环境下,企业对销售人员的渴求也就不难理解了。海外市场订单减少、国内市场内需不足,销售人员是唯一能给企业直接带来收入,与企业渡过难关的岗位人员。保留现有销售人员,招聘新的销售人员,是企业的第一选择。因此,对其他岗位的需求就显得重视程度不足了。

高新技术企业调研报告 篇9

武汉・中国光谷技术产权交易所于2001年5月19日开业,是继上海、北京、深圳、成都和西安之后,全国第六家技术产权交易所。它的设立为技术、产业、资本的对接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在探索技术产权交易与企业孵化的结合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交易所设计开发的孵化企业产权电子交易系统既是对传统孵化器体系的创新,也是对产权交易的突破。日前,我们赴该交易所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设立背景

武汉是我国开展产权交易比较早的地区,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在资本市场上开展了一些探索。

在武汉,设有省、市、区(县)三级产权交易所。湖北产权交易所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级产权交易机构,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国有资产管理局于1997年11月批准设立,挂靠省财政厅,由湖北证券公司牵头组建,实行会员制;属于事业法人,实行企业化管理,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享有鉴证权,经该所鉴证的《产权交易成交确认书》,是产权变更登记的合法。  1988年,武汉市设立了企业兼并市场,1993年改为产权交易市场,1994年成立武汉市产权交易所。武汉产权交易所是武汉市政府批准成立的非盈利性事业单位,挂靠武汉市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调控和监督产权交易行为及过程,具有市场管理和服务的双重职能。同时,武汉市各区、县也设有产权交易所。比如,黄陂产权交易所负责组织、调控和监督产权交易行为及过程,具有市场管理和服务的双重职能,是黄陂区企事业单位产权交易的合法场所。

这些产权交易所主要是为国有企业服务的,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交易平台,为国企改革、结构调整和扼制产权交易中的内部交易发挥了一定作用,但长期缚住产权市场发展手脚的一些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产权市场的功能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突出表现在产权流动性很差,交易效率低、成本高。比如,企业在产权交易所交易后,还要到具体的部门办理变更、评估等手续,往往涉及10多个部门,互相扯皮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状况不仅不能适应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更不能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武汉是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源地。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是我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全国8家国际企业孵化器试点单位之一。目前,武汉有4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的中小型科技企业1000余家。这些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的瓶颈是资金问题,而众多投资机构由于缺乏资本畅通进出的渠道和公开的信息资源平台,往往持币观望,创业企业和风险投资很难走到一起。一方面,很多创业企业缺乏资金,很好的项目不得不搁浅;另一方面,社会上的各种资金又进不来。这种情况使得创业企业和风险投资都很为难。创业企业抱怨风险投资公司怕风险,风险投资公司也有难言之隐:没有退出机制,投的钱何时才能回家?

作为一个科技大市,武汉每年都有大量的科技成果问世,不缺好项目,但缺少技术成果的交易平台。武汉・中国光谷(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众多,但由于本地没有合适的交易平台,很多有前景的项目没有得到资金支持。这表明,武汉的产权交易和技术交易机构已经跟不上光谷建设的步伐,不能满足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发展的需要。

如何促使高新技术企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稀有资源,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化发展,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设立技术产权交易机构势在必行。同时,加快光谷建设步伐,对创业投资和企业孵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舞台。

武汉・中国光谷技术产权交易所的设立适应了形势发展的需要,是为中小型科技企业解决融资渠道的一种制度创新。交易所在成功的架构了中小型科技企业产权交易系统的基础上,又于2002年5月22日开通了孵化企业产权电子交易系统,为孵化企业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为投资者提供进入和退出平台。

二、定位与运作

武汉・中国光谷技术产权交易所是集技术产权交易和国际企业孵化器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产权交易所,以产权交易为纽带,为科技成果所有者和企业提供技术与资本对接的通道,实现技术产权交易的公开化、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和国际化,加快高新技术转化步伐;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为技术所有者和资金所有者提供投融资链接服务,为风险投资和企业兼并重组提供良性的资本运作机制为主要内容,集聚资本、整合资源,为创业者和风险投资营造理想的投融资环境。

(一)定位:非证券化股权(产权)交易市场

技术产权交易是新兴行业,不同于技术市场,也不同于产权市场,无现成的规范可以遵循。况且,武汉没有上海那样的强政府背景,也没有深圳那样发达的资本市场,没有特殊的政策,只有靠市场,靠“武汉・中国光谷”的品牌。

武汉・中国光谷技术产权交易所立足于创新,追求低门槛、低成本、高效率,做市场的空缺。为了规避有关政策和法规的限制,孵化企业产权电子交易系统的`定位是非证券化股权(产权)交易市场,是“不叫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所、不是二板的二板、是创业企业进入主板和二板的‘踏板’”。从交易形式上看,这套交易系统类似于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但实质又与证券交易所有很大的不同,其交易、结算以及产权变更等都与证券交易不同。

根据交易规则,孵化企业拿到系统内交易的股权必须以增资扩股的方式进行,而不能出让企业原有股东所持有的股权。也就是说,在该交易系统中,并不是挂牌企业的所有的股份都可以进行交易,只有通过在系统中进行增资扩股所形成的那部分股权才可以挂牌交易,而企业创始人所持有的股份也是不能在系统中挂牌交易的。

为了与证券交易“划清界限”,交易所还规定,不允许把系统内交易的股权进行证券化拆分。

(二)功能与服务

武汉・中国光谷技术产权交易所具有孵化器和交易所的双重功能。

1、交易所功能

交易所是知识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的配置枢纽,是技术创新、技术扩散、技术进步的动力引擎,为入场项目提供挂牌上市、评估认证、专业推介、交易鉴证、产权重组、企业并购、融资策划、管理咨询、财务顾问、拍卖招标等综合服务。交易所的服务对象包括三类:一类是技术产权出让方,包括科技成果的持有人、需增资扩股的科技企业和其它成长性企业;第二类是技术产权受让方,包括产权投资机构、风险投资机构、上市公司、资产经营机构以及其它企业和个人;第三类是中介服务方,为技术产权交易提供咨询、评估等中介服务的机构。

2、孵化器服务功能

主要包括:协助企业进行工商注册登记、协助企业进行税务登记服务、协助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申报、房屋租赁及物业管理等综合服务(包括水、电、空调、电梯、保安、餐饮、停车、邮政、飞机、火车订票等)、资金筹措服务(包括风险投资服务;技术创新基金、孵化基金的立项申报;火炬计划的立项申报及协助筹措银行贷款等服务)、协助进行新产品及科技成果鉴定、管理咨询服务、人才培训服务(包括出国接受相关机构培训)、协助办理出国交流、访问、进修等手续、人事档案

接纳、党团关系接纳、国际互联网接入服务、律师咨询服务。

(三)运作机制

武汉・中国光谷技术产权交易所立足于创新,在体制改革方面先行一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不要政府一分钱,实行股份制运作。

交易所注册资金1000万人民币,按照政府主导、省市共建、市场运作的方式,由武汉高科控股集团公司、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湖北省科技情报局、武汉宏宇实业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的武汉光谷技术产权交易股份有限公司运作管理,其股权比例分别是20%,30%,20%和30%。

交易所实行会员主导下的委托代理交易方式。目前,已吸纳了22家会员单位,正式挂牌的项目达230余个。

(四)加强与兄弟交易所交流与合作,融入世界产权交易市场

交易所重视同国内、国际交易所的合作与交流。目前,已经与深圳国际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湖北省工商联、湖北省浩瀚律师事务所、湖北省科技情报研究院、湖北诚信拍卖有限公司、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湖北省设备招标办公室、湖北省设备成套招标有限公司、湖北民银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武汉英华信息识别传播有限公司、汉川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北中创天脉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武汉大学风险投资高级培训班基地、长江咨询评估中心、武汉顺海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为加强内地与海外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资产升级。交易所还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科技产业联交所、世界产权市场香港交易所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三、孵化企业产权电子交易系统

武汉・中国光谷技术产权交易所在国内率先设计和实施了孵化企业产权电子交易系统,通过在湖北省内各孵化器的推广和应用,已形成基于互联网平台、实现孵化企业产权远程和本地的实时报价交易和清算,为孵化器内中小企业的产权(股权)转让提供标准化、电子化交易的专业性市场。该系统不仅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拓宽资金融通渠道,而且通过市场机制促使各种孵化资源的全方位整合,实现孵化资源的有效配置,构建风险资本进出机制,拓展创新资金进出通道。

(一)基本目标

武汉・中国光谷技术产权交易所的交易品种是由孵化器保荐的产权明晰的孵化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的产权(股权),其基本目标包括:为孵化器内的企业提供产权(股权)融资和交易的途径;完善孵化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为企业购并提供交易场所和资源平台;为风险资本创造一个项目资源丰富,价值认定相对准确并具有可参考性的投资市场;为风险资本提供进入机会和退出渠道,促进风险资本健康发展,并为风险投资基金提供私募场所;构造创业板支撑体系,促进创业板市场的良性发展;增强孵化器的孵化能力,促进孵化产业的良性循环和蓬勃发展。

交易所以孵化器为核心,以被孵的中小型科技企业产权(股权)为交易对象,以等份化的孵化企业产权(股权)为交易单位,构筑低门槛、低成本、高增值、高效率的交易平台,凡有50万元净资产、孵化器内半年存续期的企业都可以提出挂牌申请,最小的交易单位仅为1%的企业股权。

(二)业务流程

产权发售:经申请通过审核批准挂牌的孵化企业,将拟发售的产权(股权)通过项目推介会、路演和其他信息手段向投资者推介,投资者通过本系统对挂牌产权进行认购。

产权交易:挂牌产权(股权)由投资者认购后,投资者即可将产权(股权)在交易系统内进行交易。

(三)交易原则

交易所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公信”的原则规范交易操作。“公开”就是要求挂牌企业、保荐人、交易所对有关资料和信息必须实行公开披露,做到真实和全面,便于投资者充分了解;“公平”和“公正”的核心是权利平等。任何人不得在交易系统中享有特权,必须遵循“时间优先、价格优先、数量优先”的原则进行交易;“公信”即交易合约标准化与自律管理相结合。产权交易市场的正常运作,有赖于市场参与各方特别是挂牌企业、保荐人和保障会员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公信力。

(四)风险防范

交易所通过对市场风险和交易主体的监管,结合其他相关配套措施加强电子交易系统的风险防范。即:通过严格的涨跌停板制度、保证金制度、风险准备金制度、稽查制度等对市场风险进行监管;通过会员资格审批制度、交易主体资格、保荐人制度、大户报告制度对交易主体进行监管;通过充分公开交易信息、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体系、引入先进的实时风险投资分析系统、加大投资者教育力度等其他相关配套措施控制风险。

四、特色与创新

武汉・中国光谷技术产权交易所开业时间不长,孵化企业产权电子交易系统更是一个新生事物。尽管在监督管理、非证券化股权交易、引入做市商和保荐人制度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但它毕竟是技术与资金结合方面的新探索,有自己的特色,是中小型科技企业解决融资渠道的一种制度创新。

(一)追求低门槛、低成本、高效率,定位为非证券化股权(产权)交易市场,具有创新意义

非证券化产权交易市场作为一种基础性的、灵活的投融资机制,它能够为科技创新型企业,中小企业以及其他非上市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为企业资产重组提供交易平台,是资本市场最基础的一级发展规范的非证券产权交易市场,可以为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中小企业提供融资途径,为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提供舞台,为大量的民间资本风险资本提供投资通道;可以拓展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层次升降的市场空间,从而提高上市证券的质量,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武汉・中国光谷技术产权交易所的孵化企业产权电子交易系统定位在非证券化股权(产权)交易市场,是“不叫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所、不是二板的二板、是创业企业进入主板和二板的‘踏’”。这种定位使它在政策上规避了诸多障碍,对在系统中挂牌的企业也可以带来诸多好处。在产权交易系统挂牌成本很低,门槛相对也低,投资者对企业回报的期望值也比主板市场低得多。这些宽松的环境都可以为中小企业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也可以使企业逐步走向规范,为今后走向主板、二板或是海外上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孵化器为依托,探索技术产权交易与企业孵化结合,着力于科技成果进入企业后的融资服务和孵化

孵化器是聚合孵化资源,为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服务的支撑体系。它为创业者营造一种创业环境和氛围,让处于种子期的企业进入孵化器,进行孵化服务直到其长大毕业,从而帮助创业企业提高成活率和成功率。

与国内其他技术产权交易所不同的是,武汉・中国光谷技术产权交易所集技术产权交易与企业孵化为一体,为技术所有者和资金所有者提供融资链接服务,着力于科技成果进入企业后的融资,进行技术入股、产权转化、股权融资、企业并购和孵化,为中小型科技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交易所充分考虑本地资源优势,成熟的技术、项目直接挂牌交易,不成熟的,先孵化后交易。

孵化企业产权电子交易系统以在孵的中小型科技企业产权为交易对象,通过细致的交易品种设计和交易合约标准化,降低了资本市场的准入门槛,拓展了资金进出通道,促使投资人、孵化器、中介机构、在孵企业等加快资源的全方位整合。由被孵化企业与风险投资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及民间投资者所共同搭建的高效率、

低成本、低风险的专业化交易平台,是企业孵化器功能的提升,为被孵企业吸纳民间资本提供便利途径,是各类投资者资本进退出的通畅渠道。

孵化企业产权电子交易系统不仅是一套解决资金“供求矛盾”的交易系统,反映在机制层面上,更是一种制度的创新。在这个系统中,建立了信息发布和评估的方法和制度,能帮助投资人评估在孵企业的发展状况,保证信息及时公证地披露;这个系统中引入了保荐人制度,提高了诚信度,降低了投资的风险。以前的投资者没有这些制度的保证,投资活动承担了过多的风险。孵化企业产权电子交易系统为投资人准备了规避风险的制度,对于风险投资来说可以更好地把握投资对象。

(三)引入做市商和保荐人制度

孵化企业产权电子交易系统是以技术产权交易所为依托建立起来的为中小型高科技企业产权交易服务的市场,为控制该市场的风险,引入了保荐人制度。

申请产权挂牌交易的孵化企业由其所在的孵化器作为保荐人,保荐人制度使孵化器服务功能得以延伸。保荐人通过比较完善的遴选机制,可以从储备项目中培育、遴选出优质企业,进行挂牌辅导。孵化器承担对孵化企业挂牌后的持续辅导职责,通过进行实时的全程化辅导,变风险投资的“远程管理”为“近程管理”,大大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把挂牌企业的运作行为纳入规范化和制度化轨道,促进孵化企业产权电子交易市场的规范、稳健、高效和有序运行,保证挂牌企业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做市商制度,增加了市场的交投活跃性、抑制过度投机。

保荐人在任期内对挂牌企业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有重大责任,有助于加大挂牌企业的信息披露力度,促使其充分地披露信息,增加信息披露的强度和透明度,尽可能避免和消除因信息分布的不完全和不对称所引发的挂牌企业的投机行为,有效地防止挂牌公司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占有将风险转嫁给投资者。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保荐人是防范和规避孵化企业产权电子交易市场运行风险的重要承担者。

针对我国国情,孵化企业产权电子交易系统还尝试引入了做市商制度,在交易方式上进行创新,设计出采用报价商报价与集中竞价相结合的交易方式,即由场内的做市商对其持有的某只股权进行买卖双向报价,并在其所报出的价位上接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做市商制度在交易效率、配置效率、风险处置方面具有其它方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而且也更加符合高科技企业产权交易市场的要求。

报价商不断地向投资者报出挂牌企业产权的买卖价格(即双向报价),并在该价位上接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以其自有资金和产权与投资者进行交易。报价商以这种不断买卖提供了流动性,创造了市场,满足公众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其自身则通过设置买卖报价的适当差额来补偿所提供服务的成本费用,并实现一定利润。

目前,孵化系统对场内做市商的资金要求是至少有100万元的保证金,这是很低的门坎。

★ 沿边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调研报告

★ 建立特困党员救助机制的探讨的调研报告

★ 进一步完善地方党委决策机制的调研报告

★ 城市化建设投融资机制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 调研报告模块

★ 调研报告格式模板范文

★ 自我探索报告范文

★ 与探索同行作文

★ 小学生调研报告

上一篇:软件测试技术总结下一篇:家长学校三年级第八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