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制教学设计

2024-07-16

学制教学设计(精选8篇)

学制教学设计 篇1

学制与课程设置——教学 学制:六年制

课程设置: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科学、思品、微机、综合实践。1教学方法:

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具本实施以“三主一线”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学生训练为主线,同时在各学科教学中总结形成符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教学改革

紧紧围绕新一轮课程改革科学教学。构建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围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工作中心,面对学校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将“以人为本、自主发展”教育理念与教学实际有机结合,针对课堂效率不很高的现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活动。通过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寻找存在的问题的症结,积极构建有效的学科教学模式。通过一系列活动,逐步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局面,大多开始运用“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和构建学生精神生命的过程。同时,通过组织集体备课、组织好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抓好资源共享,智慧共享、强调了行动的全员化、多元化、提高了教师研讨的时效性,提高了教师适应新课程的水平。每位教师按自身优势来选择合适的教学行为、设计自己个性化的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为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寻找到了新的支撑点。

3教育科研

打造科研型教师队伍,以师资促进持续发展。一是积极选派学科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获取先进的课改信息,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习优秀的教学实践经验。二是,狠抓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带头作用,为同科教师上好指导课、示范课和组织好集体备课;积极推举优秀教师参加各种教学比武活动,打造名师;充分发挥有经验的老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4教学管理各种制度

为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进行课程改革,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制定本制度。

由教学副校长领导学校教务处负责学校教学管理,管理范围包括所有学校的所有教学活动、教学工作和所有的教学人员。

一、教学工作常规

(一)备课:就是进行教学设计,准备切实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深挖教材,把握学生,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各种能力、学会学习方法。

1、备课必须按照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认真备课。

2、教师备课必须在熟悉教材内容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整体备课,深钻教材,挖掘教材潜力,充分了解学生,据学情统筹安排单元以及课时的知识重点。

3、教师备课必须写出授课教案,教案应包含问题设计、活动设计、板书设计三个部分。

4、备课要坚持:了解——阅读——深钻——定点——理路。

5、正确对待教学参考资料和他人经验。

6、教师要求超前备课,不能临教临备,更不能教后再补。

7、校级领导或是学校成立的环节检查组查阅教师的教学档案以及其它教学环节,通过查看教案和学生调查来落实备课检查。

(二)上课:

1、严格按教学计划、课表上课,不随意调课,因事需调课者,必须向学校主任请示、批准方可调课。

2、保证每节课40分钟的有效上课时间,准时上课,按时下课。

3、在课堂上,师生一律讲普通话。做到仪表端庄、精神饱满、教态自然、语言准确生动、书写规范工整,正确熟练地使用教学仪器和设备,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善于运用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严禁在学生中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信息。

4、不在上课中随便出入教室、会客、接听电话;不与室外人员交谈。严禁携带手机等影响教学的物品上课;听课教师的手机也不能发出声响,课堂中不接打电话。禁止在课堂中上网玩电子游戏,不做与上本课无关的事情。

5、严格要求学生按小学生课堂常规去做,对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要沉着宽容,随机应变,因势利导,恰如其分地处理。对违纪学生不得叫出室外或停课处理;对违纪严重,已不能上课的学生要交主任或值班教师处理。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杜绝侮辱诋毁学生人格的言行。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6、创造性地实施课程计划。要坚持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的原则,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场地、有指导教师,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7、上课采取听课、抽查、督查、学生问卷的形式进行落实。

(三)作业与辅导

1、布置作业要明确,内容精选,设计精心,分量适当,难易适度,时间控制适当,提高作业的实效性,杜绝机械重复或惩罚性作业。

2、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富有针对性的作业,布置作业要有弹性,形式要讲求多样化,除传统的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外,还有自觉预习作业、收集处理信息作业、实践活动作业、动手操作实验作业、探究性作业等。以适应不同发展程度的学生。

3、学生的课堂作业必须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在课内完成。教师要培养中高年级学生自主设计(选择、确定)作业的能力,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4、家庭作业: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的家庭作业,三四年级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实行面批。

5、教师批改作业要及时、正确,批改作业所使用的符号规范、统一。批注提倡运用短语加等级,尽可能让学生能及时地获得作业的反馈信息。要重视作业批改后的情况记载(正确率、带普遍知识错误、好差典型等)、及时分析原因讲评、查缺补漏。

6、课外学习辅导要采取个别小组辅导的方式进行。不得扰乱正常教学秩序,不得将全班同学留下来加班加点补课。时间不宜太长,同时要做好学生的安全工作。

7、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交流,开发教育资源。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信息交流,认真听取家长意见,反思教学行为,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形成学校、家庭共同辅导孩子进步的合力。

(四)评价考核

1、课堂评价。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同学及时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学具准备,课堂纪律,活动表现,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等多方面)给以指导评定,以口头评价为主,坚持正面评价,多用肯定指导式。

2、形成性评价。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经常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作业、单元练习、竞赛、检测等。

3、终结性评价。每学期末组织好期末考核和成绩评定工作,做好学期成绩总评。

(六)教学研究

1、教研组必须制定教研工作计划,填好活动记录,并加强对组员个人教研、教改的指导。

2、教研组活动要科学、规范,严格按照研究方案操作,带动全校的教研活动,真正达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目的。

3、学校建立教学研究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要整合学校教导处、教研组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研人员的作用;要形成对话机制,营造求真、务实、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围,为教师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发展专业、展示成果提供平台。

教学工作常规由学校教导处定期检查和平时抽查、督查,结果落实到每月月考核。

二、教学质量管理

要把教学质量检测与教学工作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以卷面测试的结果作为评定学校、教师和学生业绩的唯一依据。

1、学校各科教学质量管理由分管校长直接负责,由教导处具体组织并具体落实到任课教师实施。教导处在学期初制订工作计划(包含教学质量督查内容)、安排课务,保证教学正常进行。

2、每学期初,教师应迅速熟悉所任班级学生的学科质量状况,并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学科教学计划,交教导处审核。

3、教导处在期中和期末组织学科质量检测,并有任课教师写出试卷分析。分析应包括得分率分析,并作出定性判断,分析表交教导处。教导处对全校检测情况作及时分析报告。

4、教导处视情况对部分课程进行不定期的抽检,及时报告检测分析结果,并根据情况,采取多种形式,组织诊断性研讨。

5、教师应充分认识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改变观念,认真研究课堂教学,认真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导处在期末对教师备课情况进行集中督查,并进行“推门课”“督查课”“指导课”的听课活动。

6、重视作业练习对学生巩固知识的意义,在严格遵守有关作业量限制和“减负”精神的前提下,抓好作业练习的质量和效果。教师应努力发挥创造力,在学生作业兴趣、认真程度和收阅率方面作文章,保证学生——特别是后进学生作业练习质量,作业要精当、有效果。教导处不再采用静态监督方法,而是结合检测,随时跟踪成绩落后学生的作业练习情况,并将此作为衡量教师教学工作质量的一项指标。

7、教师应重视所任课程的辅差工作,要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和作业反馈,同时要注意情感的调控,提倡分层作业。教导处适时组织学习习惯调查、优秀作业展览和学科竞赛活动,并在期中和期末考核中突出辅差工作。

三、教学工作检查

1、教学检查定期进行,每学期中心学校全面检查两次,学校教学环节检查每月末进行一次。

2、教学工作检查采取查阅资料、学生问卷的形式进行。

3、教学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并将结果纳入每月月常规考核。月常规考核重点考核教师的教学工作常规。

四、教学工作督查:

1、教学工作督查采取不定期、不定时的方式进行,在校办室的领导下,由教导室负责督查。

2、督查内容包括:

(1)督查各教研组常规教研活动、常规检查是否按要求开展,常规检查是否全面、准确、具体。

(2)督查教风,随机听推门课、督查课,查课前准备、查学生负担、查作业批改、查培优辅差、查教师有无旷课、坐教、随意调课现象。(3)督查课改,课题组开展活动是否按计划开展、查实验教师课改日记、查集体备课是否开展、查过程、查记载、查实效、查兴趣小组活动,查各室规范管理和活动记载。

(4)督查学风,查各年级的学习风气,各班自习纪律,学习氛围、学习习惯、学习自觉性、学习效果、兴趣特长的发挥及成果。

3、督查中发现的有违学校制度的问题都作为教学事故记录,结果纳入考核中,并代入总结性考核。

5教学工作各项荣誉、奖励:

2010年被四平市教育局评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学制教学设计 篇2

一、弹性学制下课程体系的制定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点。现有的学年制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弹性学制的要求,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必须制定新的课程体系以满足要求, 其制定原则如下。

(一) 课程体系的核心

精心设计的专业教学计划是保证弹性学制实行的先决条件, 构建与弹性学制相匹配的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课程体系是实行弹性学制的条件, 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根据职业岗位群对知识、能力的要求, 在行业分析和职业分析的基础上进行。

(二) 课程比例的合理设计

弹性学制下课程体系包括两个部分:必修课、选修课。必修课主要是为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提供知识、技能及综合素质等方面的素养, 包括文化基础课、主干专业课和实践课。选修课分为限选课和任选课:限选课是活动的模块化课程, 是针对某些专业而设置的, 可以是专门化课程的组合也可以是主干专业课的深化与拓宽。任选课是以满足学生个人兴趣和自主学习的需要而设置, 其目的是扩大学生知识面, 发展学生爱好、特长和潜能的课程。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必修课和选修课应有一定的比例, 一般情况下, 必修和选修的比例应为7:3。

(三) 构建弹性学制下的模块式课程体系

在弹性学制下, 应使课程种类多样化, 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模块化教学的特点是将学科整合, 然后按知识点分块进行教学, 每一个模块有明确的教育目标, 特定的整合知识内容, 构成了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另外, 各模块之间有机结合, 可以形成完整的知识链, 保证了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及教学质量。

二、弹性学制下的教师管理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直接参与者, 实行弹性学制, 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教学能力及教学的适应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满足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在弹性学制下教师的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 改革高职教师编制管理模式

对高职教师的管理要从过程管理、宏观控制向目标管理、微观开放过渡, 突破普通高校教师编制管理模式, 建立“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的教师队伍管理模式。通过调查发现, 现有职校教师教学任务重, 学习进修机会少, 对生产实际了解还不充分, 为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应增加高职院校教师编制, 使教师有时间和机会得以继续学习、进修, 参加实际生产。

(二) 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学校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和核心, 他们对职业学校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职业学校应大力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 并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管理。在现有环境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立应以现岗教师为主, 其他方式为辅, 在现岗教师中逐步培养和发现双师型教师, 这样有利于保持教学过渡的平稳性。

(三) 建立教师的培训体系

高职院校需要一批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有较高实践技能的教师, 为了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教师应该定期参加一些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内容需要调研, 一方面要和学生的需求相联系, 另一方面还须考虑学校的发展方向。学校要从整体上制订培训规划, 定期、定量进行培训。培训可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进行。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去实习基地或企业学习先进技能, 了解行业需求及发展动向, 也可以聘请行业专家到校进行专业培训。

(四) 发展兼职教师队伍

兼职教师队伍可以弥补高职教育中师资的不足, 也可以把新鲜血液注入到教师队伍中, 建立一支良好的兼职教师队伍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兼职教师可以是社会上学术水平较高和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技术人员, 也可以是其他职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的骨干。他们的加入一方面可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促进校企之间的结合;另一方面也可促进课程的改革, 活跃学术思想, 有利于体现高职教育的办学活力和办学特色。但是兼职教师的编制不在学校, 管理有一定的难度, 为保证教学质量, 对兼职教师的管理和来源就应该有制度保障。

三、弹性学制下的选课制

选课制, 是指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师、授课时间、修读方式和自主安排学习进程的一种教学制度。选课制是学分制的基础和核心, 在选课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 推进课程管理改革, 提高开课数量和质量

课程是教与学的中介和桥梁, 保证选修课程的应有数量和质量, 是学分制的精髓和本质。应该设立专门的开课管理机构, 负责接受开课申请并组织专家评审。鼓励教师开新课, 把最先进的知识引入课堂。对新开设的每门课程尤其是选修课都必须在调研的基础上, 进行缜密的专家论证, 确定其学时数和学分数。同时对现有课程进行合理改革, 保证学生选修时不至于出现知识不连贯和顺序混乱。鼓励教师开设边缘学科、前沿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课程或讲座性选修课, 丰富学生的视野, 扩大知识面, 在数量上和质量上为选课作好准备。

(二) 建立切实可行、富有弹性的培养计划

专业指导性培养计划是选课的指导性文件。选课前, 学生需要参照指导性教学计划, 结合自身的基础和学习特点制订出个性化而又合理的修读计划。在制订培养计划时应该遵行如下原则:压缩必修课总学时, 提高选修课的比例;按照大类培养的模式来安排课程体系, 必修课的设置要体现基础化和综合化, 选修课的设置要体现合理化和科学化;保证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三) 控制选课过程, 规范选课流程

在选课前, 需要制定严密的选课流程, 对选课系统的开放时间、选课阶段的划分、选课人数安排、选课对象的优先等都要进行详细的说明。一般选课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不限容量选课, 学生根据情况可自由选课, 然后教务部门根据选课情况, 调整课程开设。若选修人数过多超过课程容量, 可按专业、年级及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筛选, 以保证急需学生的需要。第二阶段为补选和退选阶段, 允许学生查漏补遗和调整修读计划。第三阶段为重修阶段, 这样既保障了学生的利益, 又避免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四) 实行导师指导选课制

实行弹性学制后原来统一的教学班被打乱, 一个学生一张课表, 不可能再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的学业进行管理, 为保证学业的顺利完成, 学生在制订学习计划、选专业、选课时都需要有人给予指导。实行导师制, 导师的职责主要是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和其他情况, 帮助其确定专业发展方向, 向学生及时提供课程信息和相关服务, 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

四、弹性学制下的考试管理

弹性学制的考核与学年制不同, 学生的学习过程比较灵活。一般来讲, 学生每学期修读的所有课程都必须按时参加考核, 考核成绩合格后才能获得学分。考试课可以百分制计, 成绩达60分及以上为合格, 取得相应的学分。考查课以五级分类, 成绩及格及以上取得相应的学分, 否则不计学分。在弹性学制下, 学生的管理难度大, 考试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律性有很大的影响, 这就要求改革现有的考试方式, 保证学习质量。

(一) 实行考教分离

弹性学制下学生自由选课的比例增加, 为保证考试公平, 准确评判学生学习效果, 保证考试的质量, 要实行教考分离, 即授课的教师不参加命题和阅卷, 由考试机构根据学习内容另行组织人员进行命题和阅卷。在现有师资情况下, 如果难于达到完全教考分离, 也可采用任课教师出几套试题, 随机选取试题或考试内容组合的方法作为过渡。

(二) 实行重修重考

由于弹性学制是在学分制的基础上实施的, 主要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是否获得学分, 因而在学生某门课未获得学分时, 学生必须重新修读这些课程, 然后再参加考试, 以取得相应的学分。弹性学制对学生成绩的考核也是比较灵活的, 它不以一次考核成绩定终生, 而允许学生通过重考、重学等方式参加多次考试来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

(三) 加强考试资源库建设

教考分离的实施, 重考制度的建立, 必须以丰富的考试资源库建设为前提。考试资源库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命题教师和阅卷教师库, 库内应包含教师的基本信息, 特别是其从事专业、课程方面的信息。二是试题库, 建立试题库, 可以按难度要求随机生成不同的试卷, 便于某门课程的重复考试。

(四) 加强考试研究

题库建设、组卷系统开发、试卷检查、试卷评价等工作, 必须投入专门力量进行研究, 同时考试方式改革、考试管理等也要不断进行研究。强化考试的有关理论、研究考试的评价及反馈等工作, 不断完善弹性学制下的考试管理。

(五) 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

考试形式注意闭卷和开卷相结合, 增加开卷考试的比重。考试内容应避免过多的机械识记的内容, 多注重知识的理解与创新方面的考察, 使考试更贴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另外还可使课程考试与专业资格证书联系起来。

摘要:弹性学制是实现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条件, 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 实行弹性学制后如何保证学生的学习和管理, 本文从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师管理等方面作了分析, 提出了弹性学制管理思路。

学制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有效教学 综合素质 英语素养

如何进行高中英语的有效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下面结合本人的任教高三的工作实际,谈一谈高三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教学。

一、在高三英语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我省新课程的开展,对于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是为了不教。”怎么样达到这种境界,我认为教师必须积极研究科学的、适用的学好英语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教授、指导学习策略和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为此,我校提出了学为主体,导为主线,能为主旨的教学思想,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这种思想下进行英语的有效教学。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在英语学习方面,虽然有了一定的基础,掌握了一定的词汇与基础语法,但由于缺乏外语的实践能力与自学能力,最主要的是没有语言学习的环境,这造成了很多学生还停留在跟在老师后面跑,学习效率得不到提高,只能应付式的学习。甚至有的学生早早就放弃了英语的学习。特别是到了高三,面临高考的压力,很多学生不知道怎么学英语,学了几年的英语,成绩始终提不上去。因此,我认为在高三英语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必不可少。

二、如何在高三英语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

1.认真做好教学工作,重抓“五结合”。对于英语教学,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许多学生没有语言学习的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许多同学学习上的困难。那么,更需要教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效教学,就要做好认真备课与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认真上课与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相结合;认真训练与促进学生分层提高相结合;认真辅导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相结合;认真评价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相结合。做到了这“五结合”,教学才会有效,教学效益才会明显。那么如何做到“五结合”呢?(1)认真备课,备好课是一节有效课的前提。(2)认真上课,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主阵地。(3)认真训练,进入高三阶段,基本上都是以复习为主,随着江苏省“五严”规定的出台,以往靠时间换成绩的这种做法行不通了。那么,就要求我们教师能够设计科学合理的练习对学生进行有效训练,有效的英语教学,不仅在于成功的讲解,而且更取决于科学高效的练习。因为好的练习能主动地把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困惑之处诱发出来,及时予以纠正。(4)认真辅导,到了高三,随着高考的临近,学生的心理会发生一些变化,特别是英语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情绪上会有波动,感到学业负担较重,这需要我们教师对其进行辅导,通过个别化的辅导,使学生弥补知识上的不足,增强他们的信心,以此来提高他们的成绩。(5)认真评价,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指出:实现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只有评价反馈,教师才能了解学生在某方面的不足,才能针对性地解决一下学生急需解决的问题,以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导学制课堂教学模式。新课程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前那种教师为主的观念需更新,师道尊严我认为不必存在了。相反,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角色,相信学生并要加强教学的及时反馈和评价。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起主导作用。“导入、导疑、导研、导练、导评”的“五导“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进行有效教学解除了困惑。在教学过程中,要向45分钟课堂要效益。要能够关注所有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我校在全年“有效教学”活动中,曾提出“有效教学”基本要求,在这个要求当中,对于课堂指标有明确说法:对学生的关注面在1/1(即100%),新授课学生活动时间不少于1/2,复习课学生活动时间不少于1/3,课堂互动交流面不少于1/4,抽样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反馈面不少于1/5,教师连续讲授时间不超过10分钟。虽然说未必每节课都要这样,但如果要使你的课堂有效,这个指标还是需要落实的。

端木幼师教育学制类别 篇4

1、一年制幼师快速成长就业特色班(学习地点:南昌)

招生人数为30人、学制一年、全封闭式管理;专业学习方向为幼儿教师+幼师资格证+大专毕业证书+实操技能+就业安排;招生对象为应往届高中、中专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有爱心、有责任心、并热爱幼师行业的女生。

2、2+1年制幼师特色班(学习地点:南昌)

招生人数为25人、学制三年、人性化学习管理模式;专业学习方向为幼儿教师+幼师资格证+中专毕业证书+大专毕业证书+实操技能+带薪实习+就业安排;招生对象为应届初中毕业生、品性端正、性格温和、有耐心和爱心、年龄在17周岁以下。

3、一年制幼师领航男生班(学习地点:安徽合肥)

招生人数为8人、学制一年、全封闭式学习管理;专业学习方向为幼儿教师+幼师资格证+实操技能+大专毕业证书+就业安排;招生对象为应往届初高中、中专及以上学历、有爱心、责任心、年龄在17周岁到22周岁、致力于幼教行业的男生。

4、3+1年制精英幼师管理人才培养班(学习地点:湖北武汉)

我国近代学制研究综述论文 篇5

摘要:21世纪80年代以来对中国近代学制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扩大了研究领域、范围和视角,出版了相关的著作,发表了很多的论文,尤其是对《癸卯学制》、近代学制和职业教育的关系做了很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很多颇有见识的观点,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深化。

关键词:近代学制;《癸卯学制》;《壬子一癸丑学制》;《壬戌学制》;职业教育

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它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办学宗旨、入学条件、修业年限、课程设置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进行宏观管理的依据,也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有条不紊地进行与有机衔接的保证。对整个国家学校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20世纪初的近时间内,我国先后颁布了三部学制即《癸卯学制》(包括《壬寅学制》)、《壬子一癸丑学制》、《壬戌学制》,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因此,这三部学制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

1 研究现状

1.1 资料的整理与著作的发表

1983年~1993年出版的《中国近代学制史料》、1991年出版的《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和出版的《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都辑录了大量学制史料,为全面了解近代学制提供了便利。此外关于近代学制方面的专著有钱曼倩、金林祥的《中国近代学制比较研究》为研究近代学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1.2 论文发表情况

据笔者初步统计,自1980年以来,有关近代学制的论文有50多篇,改革开放以来,陆续有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发表,但是数量不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增多,尤其是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经济的发展,在教育领域叉展开了新一轮的改革,随着改革的深人,对中国教育史上有重大意义的一些教育事件的研究也逐渐增多,目的是想从中找到能为今天服务的有参考价值的史料,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值得认真回顾和反思。本文检索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几个主要的专题和突出成果,最后讨论现有研究的特点与不足,所引用论著截止到。

2 研究成果

归纳起来,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主要围绕对《癸卯学制》的研究以及学制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近代学制与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张之洞与癸卯学制、学制的建立和学科发展的关系等主题展开,下面分专题进行介绍。

2.1 关于学制本身的研究以及学制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

对学制本身的研究是比较集中的问题。李慧洁将癸卯学制分为三段七级,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曲铁华、梁青、杨建树分别对癸卯学制产生的背景、影响等进行研究。认为《壬寅一癸卯学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学制体系,不仅对中国学制的建设影响巨大,而且对近代中国的教育发展也意义深远。汪巧红对癸卯学制作了评价,她说,癸卯学制的颁布是中国教育走上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新学制的颁布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旧有的教育制度。马立良论述了癸卯学制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作用。他说癸卯学制是近代教育的发轫。刘虹对癸卯学制的特点进行了论述,他说该学制最突出的特点是以“中体西用”为纲,这一思想贯穿于学制的始终,具有很浓厚的封建性,整个课程体系,特别突出伦理道德教育的地位。周葵葵和朱洪波认为从学制制定的精神内容方面,当时中国刻意追求日本教育主要体现在:社会本位的教育观、重视普及义务教育和突出师范教育。

2.2近代学制与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

研究者们普遍认为伴随近代学制的制订中国的职业教育也确立起来了。刘虹就持这样的观点,中国近代学制建设经历了一个由《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中的“实业教育”,被《壬戌学制》中的“职业教育”所取代的过程。从“实业教育”到“职业教育”,它是教育民主化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铸就的结果。张新民认为随着《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相继颁布与实施,清末实业教育初步形成了现代职业体系的框架并具有了若干与当代职业教育相似的特点,对后世职业教育产生了较大影响。廖承琳、吴洪波从《壬寅一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与实业教育的发展和《壬戌学制》与职业教育的发展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他们也谈到了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时代,这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有的学者从还学制与职业教育的法制规范方面进行了论述。王为东认为《癸卯学制》是以《壬寅学制》为基础,既借鉴日本学制又综合我国办学经验而制定的第一部在全国施行的教育法制文件,使职业教育法制成为《癸卯学制》中最适合中国的部分。高奇论述了《壬戌学制》和职业教育的关系,他说清末的实业教育以“富国强兵”为宗旨,不关心国民的生计和解决失业、就业的职业问题。在他们的教育思想中没有职业平等的民主思想和解决人民最基本的生存权的人权思想,更无谋个性发展的人本思想,《壬戌学制》对此作了根本性的改革,将“实业教育”改为“职业教育”。开始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新篇章,为我国职业教育进一步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2.3 张之洞与《癸卯学制》

张之洞参与制定了《癸卯学制》,他被誉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奠基人。研究者们从多个角度剖析张之洞与《癸卯学制》的内在联系。甄建均论述到教育的变革和发展、新学制的拟定等宗旨是根本,张之洞在这个问题上毫不含糊,他认为要总揽新学制的大纲要旨,无可迁就。《癸卯学制》是我国第一个仿洋的系统学制,它的指导思想是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论。朱海龙在他的硕士论文中论述了张之洞是《癸卯学制》的主要制定者。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以《癸卯学制》为载体影响着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进程,他不仪从宏观角度赋予《癸卯学制》中体西用的精神主旨,而且还从微观角度,诸如课程、教法等方面契人中体西用的实施原则,努力把中国传统教育融人教育现代化的洪流中。有的学者从另外的角度谈了这个话题,车磊的论述是学制中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思想,张之洞痛惜国民素质不高,从多年的办学实践中认识到教育普及、提高国民素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2.4 学制的建立与学科发展的关系

研究者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的论述:王华倬谈到直到19体育作为学校分科课程的地位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确立t从而为《癸卯学制》体育课程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1922年学制颁布了新课程的标准,这样就使体育课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王华倬、郑沪娥对此进行了论述,他们从对我国近代《壬戌学制》与体育课程的改革背景、新学制下体育课程的特点,以及学制与体育课程改革的历史意义等问题人手,做了分析与论述。认为1922年新学制和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是体现了“提倡民主与科学、尊重学生个性、强调儿童本位”的现代教育观念。有的研究者从近代学制与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关系的角度论述了近代学制的作用。李听揆在他的论文中说在清末民初的三次学制变革过程中,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借助学校教育制度。从《癸卯学制》中学科品格的具备到《壬子――癸丑学制》中学科意识的自觉,再到《壬戌学制》中形成了一套规范而可供操作的话语模式、课堂构架和教学方式,最终确立了其作为一种学科知识形式得以在近代中国形成。

2.5 从其它方面进行的研究

范立君、谭玉秀以学制为切人点对中国近代女子的确立、发展进行了梳理,文中讲到《癸卯学制》中女子教育包括在家庭教育中,《壬子癸丑学制》中男女平等教育权初步确立,《壬戌学制》中男女平等教育权完全确立,可以看出中国女性受教育的权益在学制当中从遭受漠视到有所体现再到完全确立。谷忠玉以学制为切入点和透视窗口,从中可以探寻到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教育发展的曲折轨迹。文中说中国女子学校教育的出现及发展是这一时期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而近代学制的出台与修订则充分反映了女子学校教育在这一时期变革发展的艰难历程,中国女性受教育的权益在学制当中从遭受漠视到有所体现和改善的历程,能够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女子学校教育发展的艰辛,知晓今天女子受教育权的得之不易。

3 研究特征及今后研究方向

3.1 纵观以来的中国近代学制研究,笔者总结出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近代学制研究的热点不断出现。它主要集中在对《癸卯学制》、近代学制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方面。从对《癸卯学制》的研究看,这一时期不仅有对它产生的背景、内容、特点的研究,还有对它的影响和作用的研究。从对近代学制与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的研究看,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近代学制与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第二,对近代学制的研究领域不断深化。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的发展要求教育领域有所创新来顺应这一经济大潮,尤其是最近几年对职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加大,为了更好的发展职业教育,一些研究者就从近代我国职业教育的确立着手研究,这就必然要谈到近代学制,必须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深人的研究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当今的教育改革。

第三,对近代学制的研究细化了。有的学者从学制与女子教育的关系入手进行了研究,有的学者从学科的起源与学制的关系人手进行研究,有针对性的研究了体育课的渊源等等。

3.2 20以来对近代学制的研究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无需讳言。还存在很多不妥之处。笔者在此提出,以供商榷

第一,同类研究中的重复内容太多。笔者在阅读这些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发现有雷同的研究过程甚至结论,这无疑是一种重复性的劳动,从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降低了学术价值。所以说这个研究领域的研究需要学者们进行更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和研究。

第二,理论和方法的创新不够。在以往的研究中大部分是运用一种学科方法进行分析,同时,对于历史事实的把握不是很好,有时与中国的历史事实不符,这种研究就有点牵强。

3.3 在今后的研究中,笔者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第一,针对我国现在正在加强的职业技术教育,在对近代几个的学制研究的同时,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的加以深化,从教育史的视角提出更好的观点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当今的职业教育。

一年半学制军校自学考试报名 篇6

主考专业:通信与信息管理、经济与行政管理、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

选考层次:专升本、高起本;

博士堂教育培训中心是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的自考、成教、网络教育辅导中心,本中心有八年教育培训经验,专业的培训讲师团队,有具体完善的培训计划和进度控制方案,保证了考生培训学习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同步,结合理论与实践的培训标准,让考生,学有所用,学有所值!

本中心所有包辅导过班,部分课程均有名师任教,入学均签订“服务合同”,达不到协议条款规定的承诺,退还全部费用。

经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和全军自学考试委员会批准,由“信息工程大学”主考的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专业、“南京政治学院”为主考院校的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国防信息工程学院”主考的通信与信息管理专业已于2012年下半年起在全军和部队开考。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享有国民教育同等资格。

专科段:经济管理方向或行政管理方向,考完全部课程,成绩及格以上,累计达到74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分别发给国家承认的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经济管理方向或行政管理方向大学专科毕业证书。

2.独立本科段:考完全部课程,成绩及格以上,累计达到70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发给国家承认的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有关规定及本专业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授予学士学位,凡学位为经济或经济管理方向的,则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凡学位为政治或行政管理方向的,则授予法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

1.【证书】

(一)专科段设16门课程,考生完成规定的课程,并通过五门课程的实践考核,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发给由中国人民自学考试委员会和中国人民信息工程大学加盖印章的大学专科毕业证书。

(二)独立本科段设16课程,考生完成规定的课程,并通过三门课程的实践考核,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发给由中国人民自学考试委员会和中国人民信息工程大学加盖印章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由信息工程大学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自考报名 自考招生 自考大专 深圳自考 国家承认

博仕堂教育培训网址http:///

职业培训部咨询号:*** 无绳办公座机***

传真机:0755-36690506QQ:540106542 咨询人:黄老师

地址:深圳宝安区龙华东环一路综合楼213号

公交路线:【弓村 】

地铁路线:龙华线(清湖---福田口岸)在龙华站B出口】下

学制教学设计 篇7

一、适应新教材, 撰写或设计属于自己的校本, 为专业学习服务

新学制将原本的数学授课的学时数增加了, 不能再沿用之前的教材和课程标准, 新的教材虽已出版了但也还在摸索中.因此, 如何根据实际情况与各专业的需求制定相对应的内容框架和知识体系是首要任务.根据不同专业的学习需要, 合理安排基本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新学制同时也将学习的战线拉得更长, 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更缺乏.每个时期的学习重点不一样, 谁有亮点谁教得出彩就是胜利.

新教材分模块的教学内容要以最终的学习目的, 筛选出与专业实际应用结合紧密的、能被学生所接受的知识.增添减补适当的内容, 形成自己的整合性的教学资源, 灵活转化教材, 可以根据专业编写适合的校本.例如:在实施教学“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内容时, 针对于电子、电磁方面的专业学生授课时, 可引入三角函数表示正弦交流电的值的变化规律、三角函数在交流电中的应用等各种与专业相关的例题;在实施教学“图表”内容时, 针对于统计专业或专业学习中需要统计方面知识的学生授课时, 可将数学课堂引入计算机教室, 采取人机结合的形式, 手脑并用进而事半功倍;在实现“向量的坐标表示”知识的传授时, 针对于地质专业、设计专业的学生的学习, 可以将枯燥乏味的内容以现实案例型形式传达给学生, 增补些专业联系的内容.

教材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熟悉内容, 不是让教师束缚自己的手脚, 也不是为了教师完成工作量, 教材不是教学的中心, 人才是主体.有舍去的同时也要有增加, 有自己的教学校本才可以更快地适应新学制.

二、学习新技术新方法, 塑造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重在传授知识

目前的教学模式无非是传统的灌输式、启发探究式、结构导向式和发现式教学等等, 或者整合以上几个而已, 更精细的在PPT制作、网络技术应用、教案学案的设计, 讲解的语言下工夫, 做个经典课、实验课等等, 都是为了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教学是多么的成功.其实就是不断地学习新技术新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课堂成为有效的课堂.

然而, 新的技术和新的方法, 带给高职学生的是花样的变化, 上课时间的分配不一样, 自主学习的分工不一样, 练习方式的不一样, 学生的兴趣关注了表面, 忽视了内在的内容, 特别是像数学这样的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对于边学专业边学习文化基础课程的高职学生来说, 数学就是一门重要的工具课.它不仅在专业课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且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抽象意识、整体意识和规划意识, 形成科学思维模式, 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数学课堂内容和结构的变化, 会使数学的呈现更加丰富多样, 使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与现实相联系的问题.值得广大职校数学教师关注的是外在的形式灵活多样, 都是用来表现学习的内容的.但“方式”不能“功高”盖“内容”, 学习的内容才是主要的, 方式变化的目的是吸引学生学习的好奇心, 是为了学生留有充分的活动、想象与交流的空间.

三、开拓新互动评价模式, 营造学生喜欢的课堂气氛,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历程, 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除了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 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为了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一个人在愉快、平等的环境中, 接受的信息最多, 学习的效率也最高, 所以教师必须尊重每一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 尽量消除与学生之间的“位差效应”.也许可以在最突出的评价模式上做文章:传统的评价是就现场或课堂的学习效果方面的盖棺定论, 对学生而言, 往往好的越好, 差的越差, 对老师而言, 喜欢成绩好的, 不喜欢学习兴趣缺乏的, 往往厚此薄彼.

其实, 课堂上应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评价, 教师富有激励性的评价, 不仅让学生体验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无穷魅力和成功的喜悦, 更拉近了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增强了竞争力, 为相互的学习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同时, 教师应当使用褒贬有度的评价用语, 不要狂风暴雨人身攻击, 特别是对于初中起点的高职学生;把握张弛有序的评价时机, 不拘一格, 因气氛而定或因时机而定.

另外, 我们需要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 可采用部分闭卷与部分开卷相结合的方式来考核学生.因为是五年制高职的学生, 我们的考核考试方式也可以是数学实验、报告式或小结式的论文的形式, 依据学生所交成果的质量给出学生的综合成绩, 这也不失为一种轻松的评价模式.

四、转化师生新关系, 找准教师自己应扮演的角色地位, 为学生学习服务

随着五年制的学制改革, 很多问题涌现出来, 教师的角色是需要变化, 还是一如既往?但是值得肯定的是, 传统的教学理念是必须变革的, 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

过去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争论似乎没有结束.“教师中心论”者认为:课堂本来就是由教师来主导的, 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掌舵人, 教师当然是课堂的中心.“学生中心论”者认为:课堂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习, 学习的主人是学生, 因而课堂的中心当然是学生.从以上分析可知, “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都有一定的道理, 但二者不能替代所有课堂的实际情况.事实上, 好的五年制高职的数学课堂教学, 是要具有民主的课堂氛围, 具有有效的组织程序, 具有活跃的思维互动和最大限度的目标达成度.在这样的课堂里, 教师与学生是一个和谐的共同体, 争论课堂以谁为中心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某校长规定一节课中教师讲授的时间不得多于25分, 显然这是一种对新课程的机械理解.事实上, 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取决于教师的能力、学生的能力和学习材料的性质等因素.

1.新学制下的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做个随时随地给予学生助手般帮助的亦师亦友.

2.新学制下的数学课堂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到处存在着数学的思想, 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内容, 去捕捉“生活现象”, 做个生活的百事通, 为课堂教学服务.

3.新学制下的学生发展, 更注重个性和专业发展, 教师应当了解每名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用问诊的眼光看待每一名学生,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做个医生般的局内人.

4.新学制的改革是针对学生学习知识的, 每名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尽相同,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 从而找到激发学生个人学习的积极性, 所以教师做的是策划师的工作.

正因为如此, 教师的角色是多彩而丰富的, 对自身施教的能力的要求更高;新教材中新内容的增设, 也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这些要求教师要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教学, 教学的最重要的目的是将习得的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 也就是要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师自身有多少水才能传授给学生多少水, 就是这个道理.

总之, 随着新的学制改革, 数学课程教育改革也随之深入,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取得成功创新, 是一个长久的职教话题, 需要老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 更需要教师对自己的角色、自己的能力有更好的认识, 查缺补差.

摘要:新学制下的高职数学课程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模式, 课程改革是必然, 主要是重新选择适合教材、恰当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和积极的考核评价模式.前两者都是看得见的量的变化, 只有课堂教学是在不断的摸索中的无形变革, 如何创新教学成为了所有数学教师特别是职校数学教师都想努力解决的焦点问题.

学制教学设计 篇8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近年来,学校创新了一系列的校企合作新模式:“车间进校”“企业课堂”到“岗位学制”。学校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 上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车间进校”“企业课堂”作为广东省校企深度融合的“三大经典案例”被《中国教育报》点赞。

“岗位学制”是针对职业学校高年级学生已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操作技能的特点,以企业岗位为学习场景,以企业岗位生产任务为学习载体,以企业岗位师傅为老师,以企业岗位生产要求为考核标准,在实际生产情景中将现场学习与课堂经验有效结合,通过岗位学徒的方式实现所学到所用之间的有效迁移,获得胜任岗位能力的一种工学结合模式。

从2012年开始,学校与香港钜升公司合作,开展中国式“现代学徒制”——“岗位学制”的实践。教育部职成司葛道凯司长2013年赞誉我校的“岗位学制”“企业课堂”是中国的“现代学徒制”,并多次在会议上推介。2013年笔者所申报课题《基于“岗位学制”下装配钳工技能的培养研究》被东莞市教育局列为“十二五”普教系统科研重点招标课题,2014年3月已经顺利开题,本文将阐述运用项目教学法开展“岗位学制”下装配钳工实训教学的具体运用。

二、项目教学法在“岗位学制”下装配钳工的实训应用实践

美国项目管理专家认为:项目是要在一定实践里、在预算规定范围内需达到预定质量水平的依次性任务。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现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科学地结合起来,利用有限的知识点,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在实施项目教学法时,科学地选择项目是关键。项目过程的实施、具体成果的展示、教师的评论总结、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与实验手段等,这些都是搞好项目教学法的关键。在项目完成后,有学生阐述设计思想和构造原理,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估。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充分地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

“岗位学制”下装配钳工定义是能够独立读懂典型的模具装配图、零件图,能够按照设计、加工要求,独立对模具进行组装、安装到冲压机、注塑机并且成功调试模具加工、旧模具的维修和维护保养的技术人员。装配钳工技能要求如图1所示。

按照课题研究内容、任务,根据装配钳工技能具体要求,结合职业工种特点、学生现有理论和技能水平、学生学习习惯、教学设施以及企业生产任务要求等综合因素,以冲压铝制复合模为学习载体为例,阐明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应用方法。

(一)根据装配钳工要求,确定项目任务

根据装配钳工技能所达到的具体要求,首先从正确识读零件图开始。根据调查,目前珠三角模具企业60%以上为港资台资公司,他们所使用的零件标注、要求和大陆现有教材制图有所不同。然而,我们采用的是第一视角画法,台资企业采用的是第三角画法,具体的标注要求和表达方法存在不同(英制螺纹、符号标注)。因此,学会第三视角画法、识图是装配钳工运用项目教学法重要的项目任务。

第二,在正确识图零件图的基础上,再进行装配图的识图教学。目前,学生对轴类、套类、盘类单一零件的识图绘图训练比较多,因此也相对熟悉,但是对整体涉多个及零件、配件组合在一起的装配图识图不够清晰、要求不够准确。然而模具所需要的零件配件种类、数量很多,结构复杂,因此正确识图装配图是运用项目教学法必须实施的项目任务。

第三,学生能够正确组装模具。学生在正确识读零件图、装配图的基础上,对零件的具体加工要求清楚,同时对模具的基本结构有清楚认识,例如,模具冷冲模四大零件(工作零件、定位零件、退料零件、模架零件)。因此,学习模具组安装有基础,模具组装按照由内往外、由下而上的原则逐步进行组装,模具正确组装是实施项目教学法的重要任务。

第四,模具安装到冲压机和注塑机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这是组装到生产的重要环节。模具正确安装到冲压机或注塑机与否,关系到能否可以试模,同理论联系实际道理一样,必须精密衔接在一起,因此,模具安装到冲压机或者注塑机是项目实施的重要任务。

第五,成功调试模具。模具安装到冲压机后,必须能够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这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对材料厚度、种类、冲压机压力大小、工作行程、滑块行程次数、最大装模高度及装模高度调节量、工作台板、滑块底面尺寸、工作台孔尺寸、模柄孔尺寸要求一目了然,并且综合以上因素,进行试模。一位优秀的装配钳工必须具备以上专业知识,因此成功调试模具是装配钳工实施项目教学的重要任务。

第六,旧模具的维修。模具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特别是在模具寿命中后期,难免会出现凸凹模磨损、胀裂等缺陷,必须对模具进行维修,更换凸凹模。旧模具的维修是装配钳工实施项目教学法的重要环节。

第七,旧模具的维修和维护,正确维护保养模具可以延长模具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不菲的价值,也可以提高操作者职业素养。因此,旧模具的维护和保养是装配钳工实施项目教学的重要任务。

(二)成立项目小组,制定项目计划

项目任务确定后,成立项目小组是开展项目实施的前提。制定项目计划,首先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按照项目任务分为正确识读零件图组、正确识图装配图组、模具组装组、模具安装组、模具调试组、模具维修组、模具维护组。每一个小组确定4~5位成员及选定一位组长。组长的职责是在企业师傅或教师的指导下制定本项目学习计划、学习方案及组员的具体安排、监督实施。项目在企业师傅或教师的严格审核后,方可实施。以上项目组经过一段时间熟悉后,逐个轮岗学习,学习整套流程。

(三)实施项目任务

细节决定成败。项目实施过程中每个环节精密相扣,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是项目开展实施的重要环节,项目教学法的实施阶段是项目教学法核心环节。项目任务能否完成需要学生的主动性和小组团队的精诚合作。而企业师傅和指导老师要对学生的项目实施细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条件下,给予指导建设性意见,特别是学生出现错误的操作及时指出纠正,甚至师傅或老师亲自示范操作。同时督促组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质保量地完成项目实施。

项目任务在实施过程中很难一帆风顺,可能会遇到半途而废的情况。组长需要解决问题,组织以下常规工作:①每天进行晨会布置安排;②中午汇报问题;③下午小结一天的任务实施情况。项目任务在实施过程中有技术问题也有思想问题,这时企业师傅和指导老师须及时介入。学生出现打退堂鼓的思想问题,指导老师及时引导解惑;技术问题可由师傅点拨,让学生开动脑筋,写出解决方案或方法,分享后选出最优方案实施,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而老师和师傅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老师和师傅是项目导师也可以是项目顾问,帮助学生积极探索前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作为项目实施的主体提高了技能和理论水平,有效地解决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脱节,实现教学用人无缝对接。

(四)项目评价

项目教学法注重项目实施的过程,每一个项目任务、每一个环节紧密相连,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培养学生如果注重结果而不注意过程显然不科学。过程性考核在评价过程中,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重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其积极性;指导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出勤情况、专注度、团队协作、礼仪礼貌、学习态度、吃苦耐劳等方面进行评价。企业师傅可以对学生的一个环节进行阶段性考核,例如,学生在模具装配过程中,装配顺序、工量具摆放、卫生意识等进行评分考核;也可以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组合一起综合评价,评分可以依据产品配分表和教师打分构成按照各50%纳入进行计算。对于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进行鼓励评价,可以是“技术能手”“岗位标兵”“学习模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五)项目拓展

项目拓展是项目教学法实施小组成员齐心协力的过程。项目总结既是回顾又是提高的过程,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通过总结可以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及时解决解答;通过总结可以发现有不同的工艺、技巧,通过比较,博取众长,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全面汲取项目的经验精髓。教师可以对学生加以肯定进行拓展延伸,可以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岗位学制”下装配钳工培养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通过项目教学法在“岗位学制”下装配钳工实训,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很快,很好地解决了企业用人和学校所学之间的隔阂问题,得到了家长、企业、学校的认可,学校通过聘请企业师傅教学,一方面提高了企业师傅工作积极性,也提高了教学能力;教师通过下企业,学习了企业生产的经验和技能,可以很好地为专业教学服务。真正起到了产学结合、实现了用人企业和教学脱节的问题,值得借鉴推广。

上一篇:浅谈昆山亚东管业有限公司成本管理与核算下一篇:《小心船》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