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的探索与思考

2024-10-18

课程思政的探索与思考(通用6篇)

课程思政的探索与思考 篇1

高职思政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

徐颖

摘要: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找到一种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能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教学方式,是每个思政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高职思政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将本课程知识与能力的要求融入教学项目中,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教学项目的全过程,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中心的转变。本文主要探讨了项目教学法在思政课程教学的应用,对如何确定思政项目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进行了一些思考和研究。实践证明采用项目化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益处。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思政课程;教学改革

思想政治课传统教学(以下简称“思政教学’,)常常跑不出“应试教育”的圈圈。老师课堂教学多采取理论说教方式,常常按教材内容逐条讲授,而学生在考前常常按老师所授重点内容条条记忆,这种幼儿园式“灌输”教学,使思政课堂教师无趣,学生乏味。这种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较为落后的教学手段,越来越不适合"90后”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点,影响思政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如何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积极J哇,培养并发展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我们思政课教学必须思考解决的问题。所以教师要贯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真实而有效地开展素质教育。思政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对思政课项目化教学作了一些有意义的思索和探讨。

一、思政课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内涵

项目教学法,是以“教学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教师指导,学生主体参与去实施这一完整项目,是一种“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结合思政课教学内容,其项目化教学应具有这些特点:①项目现实性:所选项目主题要与社会密切联系,使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更好。②学习自主性:学生可以自己选择项目内容和学习形式,体现自主式独立学习,使学生创造力得以发展。③目标综合性:思政教研室要统筹考虑大学思政课开课的2}3个学年,将长期综合项目与阶段项目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德育教育目标和思政课阶段教学目标双实现。④评价过程性:项目学习评价应注重学生在项目活动中所表现的能力发展过程,测评内容应包含学生参与项目各环节的表现以及项目作业质量。形式多样化,可以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团队成员或团队之间互相评价、教师评价等考核方式进行。

二、思政课项目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1.项目化教学目标的确立。项目化教学目标的确立应该包含两个方而。首先确立课程总目标。思政课教学的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健康的人”。其既要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较高的文化品位,又要具有大学毕业后自我发展的人文知识结构和社会适应素质。其次,确立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这是完成总体目标的架构元素,要紧紧围绕着总体目标展开。我们通过思政课程项目化的分解平台达到培养学生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目的。

2.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为例分步骤实施。①分析课程模块,整合内容,分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包括哪些知识点,以此进行教学内容整合。本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思想修养、道德素养和法治精神,所以课程内容宏观上就分为三大模块:思想修养、道德素养和法制观念与法律规范,每个模块围绕学生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所必需的修养进行学习,学习过程分为理论讲授、活动感受、领悟提高三个过程,最终使学生初步具备成为合格人才所必需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具体地,每一模块都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的合格人才某一个实际需求开始,设定一个项目主题,讲解具体理论的含义及意义;在项目活动中加以感受,在总结中领悟,以达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目的。②重建课程体系,确立项目,以现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体系为基础进行体系分解,打破原有章、节格局,在每个专题设计上将相关内容按照项目化教学要求有机融和,形成新的教学内容体系,实行主题讲座教学,体现知识的模块性和连性,有效解决教材“两张皮”现象,也有利于实现学生学习的创新性。这种课程体系的重新架构使学生在知识的横向联合和纵向推理方而有一个较大的客观促进作用。这样把知识模块和能力模块都载入到项目,使重新构建课程体系与项目结合起来。近几年教学中,我们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大的模块,十五个细化子项目。如在思想修养大模块中又可设置大学规划项目、人生价值观项目、恋爱观项目等等。每个项目就是一个任务,学生在开展项目前需要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项目开展过程中碰到的现实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或小团队想办法解决,客观迫使学生寻求、研究有关知识点,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项目的完成说明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有关的知识点,具备了所需的技能素质。因此整个过程中,教学项目的选择设计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项目能否顺利实施,能否达到能力培养要求。我们的十五个项目都是围绕课程知识点和技能点,并通过社会实践调查后进行设计的。③弄清项目目标,有别实施,针对不同的项目目标,教学的实施过程应有所区别。比如对于学生法治意识培养项目,我们采取如下的实施方法:第一单元首先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本项目涉及到的法律知识点作综合性概述,并利用文本、图形、图表、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源刺激学生感官,引发学生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讨论。然后布置任务,学生团队领取任务,同时成员内进行自我协调安排,确定自己在该项目中的角色,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法律意识并调动其主动参与。本步骤在本项目教学中占用时间巧%左右。第二单元各学生团队将其课前采集的案例,以及搜集资料、讨论结果资料等,汇总一起。做好自己分工并与团内成员充分交流沟通。团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知识、技能方而的困难,可以通过团队内或团队间讨论、资料查阅等合作方式自行解决,也可以与教师交流来寻求某些帮助。本步骤在本项目教学中占用时间60%左右,是主体,在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精神中培养其法律精神—学法、‘懂法、敬法。第三单元点评、考核。对每一个团队成果,老师针对性地简要评价(也可以选择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参与,组成师生评价小组)。对各个成员从学习态度、课堂表现、资料查阅收集、有效信息筛选、团队合作情况、实际操作参与等方而设计可操作的量化评价指标。并填写考核评价表,最后汇总出每个学生的过程性考核分数。并在评价成员的基础上对每一个团队项目完成情况给予成绩考核。此时的教师点评,将前一个步骤当中零碎的知识系统化、具体化。本步骤在单元教学中占用时间10%左右。

3.思政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是项目完成的基石。传统教学法的优势不能忽略,其在基础知识点系统化方而可以更清晰。所以我们把思政课程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每个小目标体现在项目中的小模块上时,要保证学生建构的知识框架系统全而。其次,重视学生团队环节。任课教师在分团前要对班级学生有一个较全而的了解。在分组原则、组员搭配、工作分工、成员数量等方而考虑周全,这样才能使团队协作效能好。实践证明,每组人数以7-8人为宜,人太多意见往往难以统一,同时,组员分工要明确,防比出现依赖思想,出现“多个和尚没水吃”的局而;采取性格、平时表现互补方式进行搭配,有利于互相学习。再次,要重视项目的选择。项目的设计要将大纲要求的专业知识覆盖,因此选择项目要充分调研、分析和讨论。如项目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或社会问题,同时,项目设计要体现渐进性;项目实施要先易后难,使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随着项目的完成顺序而逐步提高。最后,充分发挥教师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项目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师在项目选择、设计、实施、评价中的主导作用。思政课项目化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除了理论知识传授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过程性的渗透教育,这就要求思政教师掌握丰富的人文社会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良好的人格魅力,并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率先垂范,以达到最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思政课程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最终目标是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为社会主义市场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是高校德育工作追求的目标。思政课程项目化教学,改变了原来传统教学模式,更新了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理念,使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得以提升,对于促进贯彻中宣部思政课“三进”的精神有着积极的意义,这是培养学生成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人才的有效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课程思政的探索与思考 篇2

1 问题的提出

从笔者的教学体会出发, 这里提出三个方面的问题:

1.1 传统思政教学面临的困境

尽管党中央十分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政治教育, 并将“政治理论”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内容。但在教学实践中, 思政课堂教学更像是传递专业知识, 而缺少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影响的关注。这就使得无论在课堂教学还是在最终的测试, 都与其它专业课程别无二致。正因如此, 高校思政课堂教学不仅无法达到预期思想性和先进性的目的, 反而使得学生在功利心态下 (考研的需要) 有选择的进行板块学习, 而对于那些所谓“无用”的板块则时常以缺课来应对。

1.2 目前思政教改面临的困惑

不可否认, 从事思政课堂教学的同行和高校党委已经意识到了上述问题, 也在着手解决上述问题。但需要指出的是, 目前思政教改仍面临着困惑, 即思政课堂教学应往何处去?这个问题似乎不难回答, 思政课堂教学应跟着党走。当然, 这样的回答是正确的, 但也需要明白这样一点, 作为实际教学层面的高校思政课堂教学环节, 需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只有这种实效性与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相匹配时, 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了“跟党走”。

1.3 今后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目前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普遍面临着招生和就业的压力, 其中最为现实的便是提高本校的就业率。因此, 诸多高校也在转变人才培养思路, 以职业素质教育来替代原有的学术型人才教育。那么作为思政课堂教学而言, 若是不与职业素质教育的要求发生联系, 那么该课堂教学将被无情地边缘化。

2 对茶文化进高校思政课堂的思考

具体而言, 这里从三个方面来对茶文化进高校思政课堂进行思考:

2.1 茶文化的元素解构

众所周知, 我国茶文化博大精深, 而且也具有极强的区域差异性。因此, 这里就首先需要去思考一个问题, 即如何对茶文化的元素进行解构。笔者认为, 针对课堂教学的环境, 应突出茶文化的隐性元素方面。所谓茶文化的隐性元素, 可以理解为茶文化精神层面的组成要件, 这些要件一般只能通过共同的民族性来体会, 而难以通过外在的努力来详细表述。另外, 尽管我国茶文化具有极强的区域差异性, 但为了考虑最大多数大学生的需求情况, 应提炼中原地区的茶文化元素。

2.2 茶文化的进入途径

茶文化进高校思政课堂就不得不面对如何进入这一问题, 即茶文化的进入途径是怎样的。笔者认为, 茶文化的进入需要满足几个要求:第一, 茶文化的进入应考虑到它的逻辑性, 而不能显得唐突。第二, 茶文化的进入应符合现有的教学模式, 而不应给教师带来其它负担。第三, 茶文化的进入需要根据教学板块而定, 这样才能起到启发学生和类比的功效。在满足以上三个方面的要求后, 各个学校便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般的进行课堂教学创新了。

2.3 茶文化的进入评价

将茶文化引入思政课堂教学, 必须要对进入后的效果进行评价。那么这时就需要注意评价的目的和方式方法问题了。由于茶文化的进入在于助推职业素质教育, 那么学生在职业素质方面的表现状况, 便成为了茶文化进入后效果的评价对象。另外, 还需要设计评价方式来外在的反映出职业素质的内隐性信息。

3 茶文化功能分析

结合本文主题, 茶文化的功能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3.1 修养心性的功能

从笔者对95后大学生的行为特征所做的分析中可以得出, 这一时期的大学生群体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那就是个体意识强烈、竞争意识明显, 所有这些都成为了他们职业素质中的可贵之处。但他们这代大学生也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短板, 那就是对自我心性的修养还不够, 而且在互联网中受到“快餐文化”的侵蚀, 内心的浮躁感极大的影响到他们理性思考职业问题的能力。因此, 茶文化的功能之一便在于修养他们的心性, 即使他们有自我平复心绪的能力。

3.2 增加涵养的功能

一个人的涵养能够通过他的行为举止呈现出来, 而这无论是在就业面试还是在职场中, 都能构成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然而, 长期以来高校管理者并未能充分重视对大学生内在涵养的培育。那么茶文化如何来实现这一功能呢。毫无疑问, 个体的涵养需要通过吸收文化素材来逐渐养成, 而作为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茶文化, 则能在自己的文化知识中来培育大学生的内在涵养。这里需要强调, 饮茶在大学生群体中也十分普遍, 从而借助这一共同的文化体验便能起到增强涵养的功能。

3.3 培育耐心的功能

高校思政课堂教学也涉及到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 那么如何给予大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则显得十分重要。由于大学生缺乏足够的人生阅历, 在他们的脑海里充斥着“线性思维”模式, 即“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如何如何”, 似乎并不接受努力与回报并不成正比的这一事实。为此, 茶文化中的隐性元素还起到培育大学生职业耐心的功能。

4 功能的实现途径探索

根据以上所述, 茶文化功能的实现途径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索:

4.1 对思政课教师进行茶文化知识培训

要使茶文化能顺利的进入思政课堂教学之中, 首先就需要对一线教师进行关于茶文化知识的培训, 从而使他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茶文化对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功能等方面来展开, 并主要以专题讲座的方式来进行。在开展专题讲座时, 应突出专题讨论环节。之所以提出这一要求在于, 将茶文化引入到思政课堂教学之中本身就属于新鲜事物, 所以需要在讨论中来进行把握。

4.2 采取集体备课制订茶文化进入模式

面对新事物则需要发挥集体的力量, 即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来制订茶文化的进入模式。根据笔者所在高校的经验, 在集体备课之前教研室主任应设计出一个课堂现实问题, 并围绕着这一问题在探析茶文化助推该问题解决的思路。如, 增进大学生的心性修养问题。那么集体围绕着茶文化助推大学生心性修养这一主题开展讨论, 从茶文化元素归纳、课堂导课、启发式教学等诸多方面来探索实施路径。为了更好的给予推广, 还需要开展观摩教学。

4.3 应增强大学生职业素质中的软实力

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关注学生的思想意识不同, 将茶文化引入课堂教学则应突出茶文化在塑造大学生软实力上的功能。只有这样, 才能为大学生的利益关切下, 实现茶文化与课堂教学的融合, 也才能增强大学生的课堂关注度。笔者建议, 为了突出茶文化的感染力, 可以采取专题教学的形式来实施, 这样就与其它思政课教学形态相区分, 进而也有助于教学管理的开展。

4.4 建立大学生为主导的教学评价机制

建立大学生为主导的教学评价机制, 在于破除当前课堂教学评价中的“我向思维”, 这种思维方式严重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感受, 而最终使得思政课堂教学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具体的实施措施为, 学生在教务在线上对茶文化的进入问卷评价, 并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主观评分。

最后需要指出,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考试考核评价体系, 已由教务部门与教学部门合作完成。作为对大学生必修课成绩量化的原则, 不能随意进行修改。同时, 学校普遍采取的总评成绩制度 (期末考试试卷成绩占70%, 平时成绩占30%) 仍具有可行性与合理性。因此, 这里主要就平时成绩的分值进行细化。如, 针对法律基础课程。课堂表现占平时成绩的40%;课堂对问题的回答情况占平时成绩的30%;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占平时成绩的30%。通过将平时成绩进行细化并告知大学生, 便能监督与激励他们更好的进行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

5 小结

传统思政课堂教学由于脱离大学生的利益关切, 所以将难以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共鸣。因此, 近年来在针对思政课堂教学进行教改中, 有同行已经重视将思政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联系起来进行把握。本文认为,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茶文化”, 可以走进高校思政课堂之中。具体的进入模式可围绕着:对思政课教师进行茶文化知识培训、采取集体备课制订茶文化进入模式、应增强大学生职业素质中的软实力、建立大学生为主导的教学评价机制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摘要:近年来, 有同行已经重视将思政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联系起来进行把握。这里进一步认为需要将我国传统文化引入到思政课堂中来, 最终塑造起大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观。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茶文化”, 则可以走进高校思政课堂之中。具体的进入模式包括:对思政课教师进行茶文化知识培训、采取集体备课制订茶文化进入模式、应增强大学生职业素质中的软实力、建立大学生为主导的教学评价机制。

关键词:茶文化,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思考,探索

参考文献

[1]巫明川, 王中正.手机上网与校园网络舆情突发事件——以温州地区大学生为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6) :34-35.

[2]武丽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3]谢文平, 陆书建.关于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5 (3) :11-12.

[4]周卉.双向互动的高校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J].理论导报, 2010 (12) :43-44.

课程思政的探索与思考 篇3

实施近两年的高中新课程,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带来了全新的变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当然,作为一次改革,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存在一些困惑和矛盾,有一些迫切问题急需解决。这些需要大家一起来共同研究,形成共识。今天有机会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对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现阶段课改与高考成功对接等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感到非常荣幸。

一、课程改革的回顾

2007年9月,我省高中阶段全面进入第一轮课程改革。在西安市教育局、市高中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部署和具体指导下,从2006年12月开始,我市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准备与实施阶段,方向明确,措施到位,工作扎实,推动有力,成效显著。尤其是准备阶段的现场会和学科及管理培训会,对学校成功实施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实施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伊始,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强化课堂教学中新课程理念实施与运用的教学督导与检查,使各校实施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活动方向明了,路子正确。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西安市教育局和市课改办的指导下,我市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发展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初步形成,新课程的理念深入人心。

在看到整体成绩的同时,通过交流,我们也发现,就西安市乃至全省整体而言,课改工作发展也不平衡。“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在一些学校仍然存在。具体而言,既有认识上的偏差,也有行为上的滞后,更有侥幸心理的存在。这种不平衡的发展局面,对2010年的高考工作势必产生较大影响。

二、对现阶段课改与高考成功对接的思考

我们认为,新课程改革与高考命题随着时间的变化,它们的关系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高考命题大纲讨论和出台前夕,应充分考虑高考适应新课改。二是高考考纲基本确定后,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就必须适应高考。目前拟出台的我省高考改革方案,充分顾及目前实际,做了重要改革。现在的问题是,面对我市首批进入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高二年级学生,高考备考近在咫尺。如何应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就成了大家高度关注的问题。面对现状,市教育局,市新改办及早动手,提前安排对这一问题进行研讨,是尊重教育规律,切合实际,加强教学管理与研究,解决大家关心、关注问题的行之有效的重要举措。

我们对现阶段课改与高考成功对接的思考是: 1、2010年的高考,是我省实施高中课程改革后的第一年高考,作为国家意志体现的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思想,热必在高考试题中予以体现,这毋庸置疑;

2、纵观全省课程改革实际,各地发展不均衡是不争事实。高考关注全省教学实际,兼顾全省绝大部分考生利益无可厚非。鉴于此,我们认为2010年高考试题架构发生本质变化的可能性不大;

3、任何新生事物的推进都需要一个过程,是一个渐变的历程。课程改革必须遵循这一规律,高考命题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否则导致失败。故此,2010年高考试题本身发生质变的可能性也不大;

4、通过我校研究已进入课程改革高考省份的高考试题,不难发现,课改理念得以体现,试题形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试题的内涵变化不大;

5、我省课改工作实际近两年来,部分地区、学校由于认识上的偏差等原因,过多地注重了形式,对知识内在结构、相互联系、体系梳理等方面关注不多,研究不够。部分学生在部分学科中“夹生饭”的情况依然存在;

6、由于“一标多本”的教材模式,一些学校的教师对教材研究不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基本教学重点有所忽视。

7、根据吕厅长讲话精神,陕西省高考方案已基本确定,最迟在六月底出台。因此,现在课改下的教学就必须适应、靠近高考方案。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就成为当务之急。

三、新课程实施中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新课程实施不久,我们在校内和校外进行了一次学情和教情抽样问卷调查,并且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广泛听课。我们发现,课堂教学中普通存在的突出共性问题是:

(1)注重形式多,强调落实少。(2)平铺直叙多,情境创设少。(3)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4)随意提问多,激发思维少。(5)低效互动多,当堂落实少。(6)重复作业多,分层布置少。

(7)学生掌握知识的系统性差,解题能力欠佳。(8)继承传统多,自主创新少。

(9)多媒体使用的多,利用板书引导学生思维少。

上述种种现象表明,新课程理念并没有完全落实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还未完全培养。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和探索,努力改变现行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着力构建自主合作、优质高效的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真正革命”。

四、对先期进入课改省区高考方案的研究与解析

对于先期进入课改的省区的高考政策以及实际运作情况,我们做了认真的分析,下面谈谈我们对这些问题研究整理的情况。2007年6月,山东、广东、海南、宁夏4省区的高三学生作为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首批考生走进了高考考场。继4省区之后,2008年江苏进入新课程高考,2010年我省也将进入新高考。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4省区在考试科目设置方面作了大幅度调整。山东实行“3+X(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1”模式,广东实行“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模式,海南实行“3+3+基础会考”模式,宁夏实行“3+小综合”模式。与之相对应的考试内容、命题方式和评价标准,也是各有侧重、各具亮点。

“基本能力测试”是山东省新课程高考的创新之举。考试内容涵盖了人文、科学、艺术、技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六大领域、12个学科的必修内容。

广东省将“综合能力测试”改为“文科基础或理科基础”,在考晒学生学科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了考生自主选择的“X”选考科目;

海南省实行基础会考且将会考成绩的10%计入高考总成绩,并将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纳入考生档案,为高考录取提供重要参考;

宁夏新课程高考与前两年高考具有衔接性,总体上试题难度适中,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纵观4省区的新课程高考,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它们所采取的措施、科目的设置都不同,但在指导思想、评价标准、追求目标等方面表现出一些共性,体现了高考改革目标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融合。

就目前各地公布出来的新课程高考方案来看,2009年高考改革方案呈现四大亮点:

亮点一:体现新课程教学要求注重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考查

宁夏新高考方案“命题原则”第一条规定:“依据课程标准制定考试纲要,按照考试纲要命题。命题尽力体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浙江省新高考方案规定的命题范围,除了受到课程标准、教育部颁布的《考试大纲》制约之外,还特别强调该省《考试说明》规定的考试内容,不得超出《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确定的范围。

广东省新课程高考方案中的“导向性原则”是:“正确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反映高中新课程方案的特点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新课改的主导地位既明确又具体。

其他省市的新高考方案,也分别有“考试内容将实现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的紧密衔接”、“有利于中学推进课程改革”、“有利于高中新课改与高考的有机结合”、“各科目考试均以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模块和部分选修模块为主要考核内容》”等规定。这样一来,新课程改革开始时,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普通担心的“新高考与新课程实验是否配套”等问题,答案也就浮出了水面。

亮点二:致力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试行多次考试

目前已经正式公布的9个新高考方案中,有5个明确将“减轻中学生过得的课业负担”写入了“指导思想”之中。

江苏省的新高考方案只考语文、数学和英语3科,其中语文、数学各160分,英语降至120分,总分440分。

辽宁省的新高考方案取消了原有的“反向小综合”,学生可以避开自己的弱项,专心于自己擅长的方面。

浙江省高校招生考试分多次进行。除全县统考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笔试)、小综合和自选模块外,还有其他时间安排了“三项考试”。

亮点三: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占有重要位置,综合素质评价成参考 除了高考科目外,各省市还强化了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地位。学业水平测试保证了非高考科目应有的地位,可以有效防止学生只注重高考科目而造成偏科,从而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人生打好基础。而综合素质评价,则保证了学生具备一个现代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基本素养、健康体魄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进一步深造和终身学习必备的学习能力、审美能力、探究意识和劳动技能。

亮点四:注重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不同考生可选考不同科目 普通高中毕竟属于基础教育,语文、数学、英语是基础学科中的基础。除江苏省语文、数学为160分,英语为120分,总分为440分外,其他各省市以上3个基础学科均为150分,总分为450分。这就从制度上保证了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学生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业基础和特长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选择不同的考试类别。

五、目前急需认识和处理好教学管理与高考成功对接的六大关系 新课程进行到今天,各学科必修内容已经学习完毕,必选内容的教学也大多结束,许多科目即将进入复习。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我们认为是十分重要的。

1、传统复习模式与新课程下高考复习之间的关系

在多年的高考复习过程中,各校都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诸如紧扣教材,单元过关,强化基础,加强落实等。也形成了一系列的复习模式,诸如第一阶段的紧扣教材的基础复习,第二阶段的专题讲座,第三阶段的综合考练及查漏补缺等。这些基础复习的好方法我们认为在新课程下的高考复习中,特别是对必修内容和必选内容的复习中仍然是有效的。但是新课程又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认为在新课程复习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有些教材的逻辑性不够强,知识结构呈螺旋上升状况,复习中要注意把相关知识适当集中。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性有进一步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加强必修内容复习过程中的单元过关。必修内容教学中,由于课时紧张,对新教材内容研讨不够等原因,不同程度存在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的情况,复习中要加强单元过关,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更加全面。

三是加强对知识的归纳、整理、理解与提升。新教材的许多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引入,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突出了与实际问题的紧密联系,但是忽视了知识本身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只有加强归纳整理,才能使学生对知识有全面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必修内容与选修内容的关系

新课程的最大特点是有许多选修课,即便在传统课程中也有许多选修内容,有些是高考要求掌握的,有的是高考不作要求的。即便是高考要求掌握的,又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

经过多次研讨,我们认为,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一定要结合科目实际和学生实际,对不同科目和不同科类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

3、复习与新课讲授之间的关系

传统的高考复习中,都是在新课完全讲完之后进行全面的复习,由于新课程各科中有许多相对独立的选修模块或专题,合理地安排复习和新课讲授之间的逻辑顺序,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新课程的课程安排和复习安排,由于相对独立的选修内容的出现,为教学的课程安排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也为我们教学研究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只要我们坚持一切从学生实际和课程实际出发,允许各种形式的实验,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4、必做题与选做题之间的关系

根据陕西省高考方案讨论稿的思想,结合新课程的实际,新课程下的高考与原来的高考最大的不同是增加了选做题。考生根据自己的选修内容从同等难度的试题中任选一题解答,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和复习提出新的课题,如何恰当地处理必做题与选做题之间的关系,开设好相关选做题的专题与模块,值得很好的研讨。

5、学业水平测试与高考复习教学之间的关系

学业水平考试是高考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新课程进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合理地利用学业水平测试的时机,对教学过程起到促进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绝大部分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是相应教材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根据对知识理解的循序渐进的原则抓住这个机会,对相应科目的必修内容做一次全面系统地复习,是十分有益的。在学业水平考试的复习过程中,由于时间紧,课时少,应该抓住必修内容中的重要知识,形成知识链。即要关注各知识点,又要注意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真正使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成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和今后高考复习的有机组成部分。

6、传统内容与新增内容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教材增加了许多传统教材中没有的内容,这些内容一部分是该科目知识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前沿理论的成熟部分,另一部分是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一些基础理论和重要方法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处理这些内容,不仅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而且对于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和参加高考都是十分必要的。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它既是对传统教学过程优良传统的继承,又是对传统的发展和补充。认真研究新问题,处理好各种关系,会使我们在新课程教学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

六、以适应2010年高考为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策略

1、紧抓课标策略

任何教学活动以及管理,都要根据《新课程标准》、高考《考试大纲》和课本要求展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紧抓课标,紧扣大纲,紧贴课本。这样才能把握好方向、范围、重点、深度、广度以及方法等。以“标”为纲,“纲”举目张,以“本”为本,标本兼治。抓课标学习,吃透课标精神;抓课标研究,明确目标;抓课标梳理,构建教学内容;抓课标反思,重建教学方式。

2、抓45分钟策略

高中新课程方案规定的八大学习领域中,除综合实践活动外,其他七大领域都要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来实现。144总学分中的121学分都要通过课堂教学获得,仅各学科必修学分就要达到93学分。不难看出教学的核心就是课堂教学。如何利用好四十五分钟,是教育教学和管理以及改革的永恒话题,值得不断深入研究和实践。任何教育改革都将以课堂教学来实现,可以说,课堂效果的效益,决定着课程实施的成败。

从一进入新课程,我校就将教学管理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把必修模块的教学更作为重中之重。我们重点做到“三抓”,即抓新教材研究、抓新教法研究、抓实效性研究。向45分钟要效率,减少课堂教学中的无效信息。

3、抓“点”和“面”结合策略

我校在以往的教学管理中,十分注重抓好点面结合工作。以点带面,突出点的提升和引领作用,同时推动面的普及和深化工作。在“占”上,我们曾举办典型课例教学观摩、分析活动。与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陕西师大杂志社联合举办了“全国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案例及其分析专题研讨会”,邀请了外省教师和高中数学课标组和教材主要负责人来校讲学,并与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我校相关学科教师参加了雁塔区高中语文、英语、化学、历史等学科新课程课堂观摩教学;语文、英语、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师还参加了西安市高中新课程课堂观摩教学。不少教师还分别在陕西师大、省教育学院的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展示了新探索、新教法,有的还赴一些基层区县学校讲课。

在“面”上,我们以学科组为单位,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开展同课头的课例研究。把贯彻新课程理念,提高必修模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作为重点。研究新课程背景下模块教学的内容、方式、评价问题,探索课堂作业的方法及模块评价、考试方式等问题。

4、抓教师教学方式转换的策略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抓好教师的教育观念更新,促使教师进行角色转换,使教师由教学过程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改变教学方法,才能引导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学习的主人,由过去的单一接受性学习方式到自主、探究、合作、实践、接受性学习方工。

5、抓教学常规策略

教学常规是教育教学管理行之有效的法宝,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学校长期以来形盛成了抓备课、抓课堂教学、抓作业布置批改、抓讲评的良好制度。

6、抓学生学习方式变化策略

学生是学生的主体,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拥有正确的学生观有利于学生尽快适应新课程的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得法于课内,活用于课外”,使学生有一个可以自由发展的空间,从而真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7、抓教学有效性策略

为了使课堂教学达到最大化效果,我们实验和总结了5种方法,在全校推广。即“先学后讲法”,“三讲三不讲法”,“及时矫正反馈法”,“三布置三不布置法”,“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法”,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受到了师生的欢迎。

8、抓疑难问题的点拨辨析策略

根据学习内容的难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事先进行一些调查,找出学生学习难点和易错、易混点,以及学生不易掌握的解题方法和规律,在学案中列专栏讲解,把问题完美解决。每一个讲解的知识点都理举出1—2个典型例题,师生共同分析和解决这些题目,通过对例题的解析,教师能归纳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每道例题解决后,跟上1—3个变式训练题,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

9、抓总结反思策略

教师引领学生对本课时复习的内容做出总结,对复习的效果做出评价。学生自己总结本课时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可以让部分学生口头进行反思,也可以在学案的最后用书面形式进行反思,教师通过批阅,可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利用于对后面教学工作做出调整。

10、抓归类点拨方法指导策略

教师对学生出错率较高的题目进行整理、分析,在课堂上集中讲评。讲评按预先设计好的方案分析进行,分类方法主要有:根据错误原因分析:根据题型分;根据知识点分等。教师可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分类讲解。讲评时,不仅要讲出题目的正确做法,更重要的是进行方法指导。对于单元练习,还可以总结出知识网络。对每一类错题都设计几个变式训练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通过变式训练,归纳、整理出这一类题目解题的方法和思路,明确此类题目容易出现的错误有哪些,如何避免。

七、对陕西省2010年新课程高考命题有关问题的分析

1、陕西省2010年的新课程高考命题的依据是国家颁布的各学科课程标准和依据课程标准制定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大纲《课程标准版》,所以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课改区的考试大纲十分必要。

2、命题的另一个重要依据是陕西省教育厅颁布的陕西省高中新课程学科指导意见和好将公布的陕西省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学科考试说明,这里会具体规定选修模块的考试内容。

3、陕西省高考会更加切近新课程,为陕西省实施新课程把脉,不仅仅作为实施的检验,而且作为推动新课程最有力导向。它会进一步影响全省新课程的广泛深入,作为陕西省实施素质教育的助推器。

4、试题的难易程度和试卷的结构会注意与老高考的衔接,会保持试题形式和难易程度的相对稳定。

5、在自主命题的科目中,将更会突出陕西省的地域特色,加入更多的陕西文化以及相关内容的考察。

6、会加大创新力度,在充分调研和考察外省的经验的基础上,大量吸收好的做法,避短扬长,并力争有自己的突破,形成自己的特色。试题的形式,更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

7、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的考查中,会以必修内容为主,选做题的模块选择会考虑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新课程的衔接。

8、综合素质评价的等级将作为高校寻取的重要参考。

课程思政的探索与思考 篇4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从起便在文秘专业开设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并结合文秘专业的特色,对该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近八年来,文秘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创新和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课程建设的思路及目标定位

本课程力图将秘书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合二为一,这是一次崭新的尝试。为了达到此目的,我们以现代秘书人员应当具备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为核心,依据“项目引导、任务驱动、行动导向、标准对接”的原则,将课程内容与秘书、人力资源管理国家职业标准对接,寻求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秘书工作的重合面,以此进行课程体系及课程教学实施改革。

课程建设思路如下:以秘书和人力资源管理岗位能力要求为标准设计课程能力目标,以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工作流程为依据设计课程项目,以中小型企业秘书典型岗位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做一体化活动,以能够胜任秘书岗位承担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任务为结果设计课程作业和考核方案,结合《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实施课程教学。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定位在服务于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文秘专业学生。因此,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胜任中小企业行政、文秘工作要求,且具备秘书及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能够承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专多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改革举措

(一)教材改革

基于以上建设思路和培养目标,文秘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首先,我们进行了课程教材的编写。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汇集江浙地区高职院校一线教师及企业秘书、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主管的`意见建议,笔者主编的《秘书与人力资源管理》教材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教材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内容分解为7大模块、30个工作项目、88项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的步骤贯彻“行动导向”,教材体例打破了传统的篇章节模式,采用模块化、项目化、任务导向式的布局,更加注重实践操作能力,教材内容既考虑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系统性,又结合秘书岗位和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重合面,充分体现了“教学做”的一体化。该教材的出版为课程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载体。

(二)课程内容体系创新

为了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教材改革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特色,我们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内容进行了创新。课程内容体系的搭建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工作需要,既考虑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系统性,又结合秘书岗位和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重合面,内容的选取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重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提升职业能力,缩短专业学生知识能力与就业岗位需求的距离。

同时,课程内容选取上充分考虑到与岗位工作任务的紧密对接,依据典型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确定知识及能力要求。课程内容体系如表1所示。

三、课程教学实施策略

(一)课程教学实施程序

坚持能力本位导向,精心设计教学流程,以工作任务为背景,在解决任务的驱动下,自主探索相互协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施程序如下,通过案例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带着问题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实践情景,围绕任务展开学习;通过理论解读,讲授必备理论知识点;通过模拟演练,加强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训操作,检验学生整体学习效果。

(二)课程教学资源拓展

为体现课程的开放性和实践性,本课程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教学资源,以校内实训室情景模拟结合行业企业真实典型案例,采用“一课多师、联合授课”的方式,将课堂内外、校内校外、虚拟与实境打通,聘请企业一线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课程实践内容由专、兼职教师在具体运作中共同完成。

(三)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管理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基于此,本课程采用讲授法系统讲解基础理论,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调查访谈法等进行实践训练。针对我们面向的学生群体,结合秘书岗位的具体工作性质,适当降低了部分内容的难度,比如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内容,适度降低了部分内容的要求,比如人力资源规划等。总体做到理论知识够用为度,技能操作掌握为止,力求在教学过程中融知识与技能传授、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于一体。

四、课程评价环节

针对本课程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培养的要求,实行以能力为中心的开放式、全程化考核。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考核的答案多元化、开放式,针对案例分析类题目,不设标准答案,鼓励创新思维;二是实行全程化考核,要对学生平时课堂参与状况、作业完成情况、特别是各项实践教学中的表现和实训的完成情况等进行全面考核。其中日常考核占20%,项目成果占30%,期末综合测试占50%。

五、课程特色培育及思考

将文秘专业的工作内容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满足中小型民营企业秘书岗位的实际需求,是本课程的突出特色。在课程项目的设计上,重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性的操作技能训练,适当兼顾战略性的规划。从毕业生的跟踪反馈情况来看,本课程的内容选取及项目化训练很好的满足了学生工作岗位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课程思政的探索与思考 篇5

近几年,国家重视和鼓励各高职院校思政教研组对于思政类课程教学进行研讨,奖励学术成果,进行青年教师再培训,精简思政教材内容,举行各类思政教学评比活动。关于教学效果,则进行大学生内部的问卷调查,跟踪与走访学生课堂具体听课情况与课下自主深入研究的主动性,全方位地肯定了思政类课程对于高职院校基础教育的作用。如何更好地将国家对于课程设置的目标与内容精神传达下去,并且有效解决思政类课程长久以来理论讲述过多、言语枯燥、政策性过强、学生不易提起听课兴趣的问题,就成为了教师应该首要考虑的难点。

针对此,结合教师自身多年的教育经验,与学生当下的学习习惯与已具有的知识结构,我们应该对教学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一、利用思政类课程内容的相互穿插,实行立体化教学

不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所注重的教学要点是不同的,甚至会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同样的章节,不同班级的学生所接受的内容会因为教师教授的兴趣点而有所不同。在考试或者课堂提问时,学生知识的偏向性很明显,会出现学生知识内容体系不一致的问题,不利于学生全面接受思政类课程内容的精髓与搭建科学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在于教师缺乏对思政类课程相互穿插内容的思考与即时的反应能力。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大学生入校后公共课程的首要一门,当中有许多内容和后续的《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很多知识点是重合的,都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章节。先开课程内容如果叙述过多,学生就会对后一门课程当中同样的内容产生倦怠;但如果考虑到后续课程会涉及到,就选择点到为止,匆匆带过,这样就不能达到前期课程开设的目标,也给后续课程的教授增添了难度。这不仅仅是量和质的问题,而是教学内容合理化安排的问题。为形成有效的立体化教学,一要在平时要多进行教学内容的研讨,找到不同课程当中重复的知识点,进行开课前教学内容的研讨与教学方法的一致性,不管课程开设的先后,只要内容有所穿插,就有研讨的必要性,这点尤为重要。二要合理分配教授时间与难度层级,将案例与理论充分结合,做好课程知识点的贯穿。三要避免不同教师授课的主观侧重爱好,既能按照课程标准完成课程讲授,又能高质量地做好不同课程的衔接,同时又不会引发学生重复学习的倦怠情绪。四是教师应对课程进行多次的再学习,理清思路,为出现在不同教学时段的同一知识要点赋予不同的讲授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若遇到后续课程当中有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堂活跃性,唤起学生的记忆,以小组讨论,主题演讲,多媒体课件展示,课堂测验等方式对以往学习内容进行再次强调。将效果进行书面汇总,形成必要的教学环节设置固定下来,同时积极进行课后学生问卷调查,为我们选择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找到依据。教学不是平面的一对一的传统语言填注,应该是立体的空间化多因素结合,在九十分钟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教具与人数众多的学生,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一个充分体现。

二、不可脱离宏大历史背景空讲政治理论

从近几年高职院校思政类教材的修订过程来看,教材内容愈加精简,语言更为精练,纲要指导性意义更为突出。这些变化对教师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如何将学生可以看到的空洞理论形象化、丰富化,需要教师提前做好相关的课程内容准备。丰富的实际案例与政策文件是我们有利的课程素材,与具体的理论相结合,是教师智慧的体现。通常情况,绝大多数思政类教师是就政治而讲政治,就理论而说理论,不脱离教材,学生听课过程当中,思维僵化刻板,眼光、思想局限于政治理论条文中,实际并没有听懂教师所要讲明的要点。语言环境的构造需要“渲染”。所谓的渲染是指教师应该脱离教材,从个人对政治理论的理解与观感出发,结合自己具体的知识建构与实际的生活体会,将理论条文平民化,使个人的教学语言具体可感,亲切又具有权威性。实际上是在考查教师历史、中文以及其他社科类知识的储备是否丰厚,即不仅仅要精通自己所带的课程,并且对于其他门类的课程也要有所涉足。例如,在讲授《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时,应该注意,任何思想的形成、发展与成熟都离不开具体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不仅不可割裂,而且具有必然的联系和继承性。讲马克思主义,就必然要了解什么是哲学、哲学的起源与发展。讲先进中国人为什么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就必须要讲清楚中国近代社会的国情和各阶级混杂的复杂程度。讲毛泽东各个时期的著作,就必须结合当时党内思想斗争的实际和革命战争发展的趋势来看等。思政类课程是多元丰富的课程,人类创造历史,历史改造世界,从中衍生出多样化的政治格局,不同的经济形势,社会政治制度,战争、侵略、革命、文化艺术,这些名词都是思政课程多样的素材取向,其生动性来源于教师可以结合宏大的历史背景来给学生营造一个具体可感的时代场景,对具体人物、具体历史事件的解析来说明政治理论产生的前因后果。而后逐渐有机地延伸到整个课程内容当中。结合历史背景才可以使思政类课程具有魅力,具有思想理论的生命力。

三、应如何利用和避免网络优缺点提升教学质量

视频公开课逐渐成为各大高职院校进行传统课堂教学之外的又一有利教学方法。大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性自学有其优点———从网络上可以更容易获得教学资源的普及和更新,学生对于个人学习过程更有自主性,可以反复观看某个知识点,可以收看不同教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讲法,获得更全面的知识授予,有效减少学生学习的难度。因此网络教学惊人的速度增长给教师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教师的重要性在减弱。传统教学方式需要场地,需要制度保障,需要实验设备设置,投入大,成本高。申请建设网络学院,不仅可以简化课程环节,也可解决以上问题。而课堂教学作为传统教学方式可以达到与教师的互动,同学之间良好的学习氛围与自觉性的督促,课堂活动的即时性与共享性,教师可经过精心筛选,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材料向学生集中地、持续地、高强度地传播含有特定内容的信息以促进他们在思想、行为上发生变化。所以,两种教学方法一样重要,可以相互补充,只需要高校和教师对两者的所占比例应有所规划和限定。思政类课程讲究“人”的因素,即教师与学生必须处于同一空间下,进行直接的面对和交流才可以达到理论入心的效果。网络信息的充沛,给教师备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任何问题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相应的链接,这样容易造成教师备课的惰性,不再参看具体可靠的思政类书籍与思想学术交流书面成果,多媒体课件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主题不突出,内容重复过多,模式设计不新颖,缺乏吸引学生的新鲜元素。由此,教师首先丢弃了自己在教学当中作为“人”的因素存在的必要性,使整个思政类课程失去了“教化”的灵魂,变成了网络的衍生物与附庸,教师的头脑与思维缺乏活力,眼光焦点不再落脚于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在于如何可以方便快捷地誊抄网络内容,借助他人观点完成课程讲授。这是不可取的做法。同时,学生通过同样的网络搜索,得到和教师同样的教学资讯,进而对课堂教学失去求知的兴趣,特别是当遇到中期测验或是论文考核,内容相似者数目众多,既没有思想性,也没有独创性。学生也失去了思政课程中作为“人”的因素存在的必要性,使整个思政类课程失去了“受教”的中枢。网络在这里产生了极大的负面作用。鉴于此,思政类课程的改革,既不能脱离网络教育方式的存在,也不能过多依赖于网络平台的方便快捷而产生教学双方的惰性。充分理智并高效地利用网络来提升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之一。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开设思政类课程会遇到很多亟待解决的具体现实的问题,充分发挥高校管理方、教师、学生三个层面的作用尤为重要。不仅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环节设置,更要发挥课堂空间和时间的互动作用,同时要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贯穿其中,对多门课程的衔接进行高质高量的研究和科学性考查。课程动静结合,顺应国内国际形势变化,顺应学生思想实际变化,遵循学科的理论发展和高校的教育教学规律,唯有如此,才能提升和发挥思政类课程独特的魅力和内容多元化的特点,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打造精品课、教学名师,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马勤学.思想政治教育新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

[3]黄志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4]李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

课程思政的探索与思考 篇6

一、缺乏人格魅力有关,但影响大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能仅仅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来实现这一目标[1]。

1高职院校德育实践课教学的困境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这份文件高屋建瓴地指出了目前德育教学中长期以来存在的弊端,即注重理论课教学,而缺乏实践课的环节。为了贯彻这一精神,各高校纷纷增设了德育实践课程。但普遍的情况是,实践教学缺少经费支持,出于安全考虑,学生很难获准离开校园,实践教学的师资得不到保证。多年来高校招生人数一直“高烧不退”,高职院校德育课作为公共必修课,大多数高校思政课都以大班授课的方式进行,生师比高,普通教师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再组织实践课教学,尤其是校外实践教学。为此,为完成实践教学任务,不得不把一些实践教学项目,如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等放在寒暑假让学生自行完成,因实地指导不足,师生交流不充分,质量根本得不到保证。

2德育实践课教学与班级管理相结合的必要性

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高德育实践课教学的质量,成为了高职院校广大德育工作者比较关心的话题。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各部门都应该服务于这一宗旨。高校学生处和德育教学部是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最直接的职能部门,倘若能够对这两个部门的资源进一步整合,即把德育实践课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将会既有利于德育课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又能让班级管理水平达到新的高度,最终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2.1班级的有效管理是完成德育实践课任务的重要条件

德育实践课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培养美德、增长才干、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这一目标是通过设计的一系列实践活动来完成的,目前各高职院校德育课教师每个人需要承担数个班级的教学任务,教师在课堂所做更多的是实践任务的布置及必要的知识讲解,整个实践项目的完成,可能需要数天或几周的时间来准备,这就需要占用大量的课余时间,若缺乏班级集体强有力的组织,任务很难顺利完成。比如红歌会的排练,社会公益活动的参与,模拟法庭的演示等,仅凭几个感兴趣的学生参与,整体上就会流于形式,参与度低,质量低下,达不达预期的教育目的。

2.2德育实践课教学能够有效促进班级管理水平的提高

德育实践课将为班级活动提供丰富的内容,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高职学生素质一般不是很高,大学生活相对中学阶段来说,管理上较宽松的,学业上较轻松,给学生留下了大量的空余时间,当入校的新鲜感失去后,许多学生很快就陷入了迷惘、疑惑、无聊的状态之中,大部分的时间消磨在手机、网络的游戏中。有些同学出现了意志消沉、趣味低下、精神萎靡的精神状态,这给班级管理带来不少负面的影响。“不种庄稼的空地就会杂草丛生”,德育实践课以其内容的先进性、时代性,形式的新颖性、多样性,将极大的丰富高职生的业余生活,满足了他们精神上的健康需求。目前尽管每所高职院校都实行了辅导员、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制度,但辅导员兼任的班主任往往是两到四个班,繁琐的日常管理事务让辅导员对班级管理鞭长莫及,大多依靠的是学生会和班委会对班级管理,简单粗暴是很多辅导员愿意使用的一种管理方式。这种方式看似简捷高效、干净利落,但问题很难得到根本性解决,有时仅仅用老师的威严去训斥、指责,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高职生这一群体是高考中失意的一类学生,心理上比较敏感、脆弱,逆反情绪严重,往往把班级干部及班级管理制度看成是束缚自己的牢笼,经常采取消极的态度进行敷衍塞责。即使班级纪律、宿舍卫生管理严格的系部,每当学生会检查过后,班级的情况依然如旧,表现较好的班级也只是平时被褥齐整来应付检查,一旦周六、周日就会乱成一团,狼藉一片。这样的的班级管理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德育实践课将在学生心灵上给以启迪,采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人性化手段,转变学生的心态。比如,让学生编排生活情景剧就是德育实践课经常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体验式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学生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换位思考中,内在的情感得到激发,产生体悟和反思,促使自己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得以转变。当学生的道德水准得到提升之后,就会变被动为主动接受批评教育,把学校制度、班级规定看成自己成长中的磨刀石,把管理者的批评教育当成治病良药,班级的管理更加人性化。

3德育实践课教学与班级管理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品质形成的重要途径

3.1德育实践课教学与班级管理相结合是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的重要体现

完美人格形成的机制遵循着“知”、“情”、“意”、“行”四个阶段,最终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要求。“外化于行”所强调的正是实践的重要性,对于生活于大学校园的高职生来说,“外化于行”更多地是“行”在班级、宿舍和校园这个小天地里。在大学课堂接受更多的是道德理论方面的认知,日常的生活环境则是道德形成的主要场所。20世纪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就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的观点。德育更多是在日常生活中体验社会的道德要求,本质上就是学“做人”的教育,即德育生活化。目前德育低效空洞的困境与德育脱节于学生生活不无关系。班级是大学里的最基层单位,也是学生日常活动的主要空间,在这个微型的小社会里,几十位同学朝夕相处,班级风气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德育实践课要真正对学生产生影响就应该走进班级,把德育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的全过程,通过具体的道德生活来学习道德。即使是班级日常的管理工作也看成是德育实践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班主任在选用班级干部的过程中是否民主,有没有舞弊现象;在涉及评优评先及贫困生认定的过程中能否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这些与学生相关的每一方面或许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对于处在道德观形成期的学生来说意义很大,或许一件小事处理得当,就能成为学生思想转变的契机。相比于日常班级管理活动对学生教育的影响,德育实践课所产生的效果更为深远。德育实践课主题鲜明、针对性强,尽可能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参与其中,一场亲自参演的心理情景剧受到的情感洗礼会比在感恩节给母亲打个电话要深刻的多;一次社会公益活动带给心灵上的抚慰远比听一个感人的故事来得真切。德育实践课恰似给班级注入了灵魂,通过一次次精心安排的活动,从不同方面对高职生进行德育渗透,将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当然,这种通过精心设计的教育实践同样体现了教育生活化的特点,而且达到了更明显的效果。德育实践课的教学内容在选择上不能脱离学生接受的实际水平,既不能一味地照本宣科,脱离实际地追求高大上,也不能一味追求趣味化、低俗化。人本主义哲学家弗洛姆就指出“我们现在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造就社会机器有用的公民,而不是针对学生的人性的发展。”对高层次社会政治理想的过度强调,就更容易使人远离崇高,更加注重个人自身的发展,最终还是会影响到高层次理想信念的形成。因此,在德育实践目标定位上就要考虑根据学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学期划分多层次的目标要求,设立从社会主义道德、公民德育、到职业道德多层次德育目标[2]。对于刚入校的新生,要将德育实践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校管理结合起来。通过观看礼仪视频来学习守时、守纪、尊重他人等基本道德规范;通过完成读书笔记来培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通过能力拓展训练来养成互相合作、克服困难的习惯。到了大二,随着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德育实践的内容要与职业道德及公益性社会活动结合起来,学会“四会”,即会思考、会表达、会做人、会做事。到了大三,德育实践的内容要培养学生的就业观念和敬业精神,树立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以“我的家乡我的梦”为主题的演讲活动来描绘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基本道德规范养成的过程中不忘给学生们树起前进方向的明灯,以《感动中国》的视频资料给学生们展示当代道德楷模的风采:袁隆平院士几十年如一日,安贫乐道践行的是我国当代知识分子忧国忧民、造福人类的宏大抱负;勇救坠楼女童的吴菊平面对危难和死神,挺身而出,奏响了天地间的正气歌;“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20年信守承诺的孙水林、孙东林兄弟践行的是诚信为本。为了弘扬正气,树立榜样,每学期进行一次“感动班级”人物评选活动,把德育追求的目标与班级身边的人物统一起来,让人感觉到美德不再是空中楼阁、水中之月。

3.2德育实践课与班级管理相结合外在机制的建立

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则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如果说德育实践课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是内在的,那么班级管理产生的影响更多是外在的。从人性的角度看,西方伦理学认为,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人们的行为只能是利己的。《理想国》中格劳孔所讲的盖吉斯魔戒的故事提供了意义深远的惊人见解,牧羊人无意中得到了隐身之戒,他用魔戒诱骗了王后,夺取了王国。故事中人物体现出的让人担忧的倾向性也被当代心理学家丹尼尔巴特森从实证心理学视角所证实。但他在审视了道德正直和道德伪善的问题后,认为“作为社会性存在,被注视的感觉会驱使我们有意无意地按道德行事。如果你希望没有拖延地完成作业,你可以在电脑上贴一对眼睛或者在桌子上放一面镜子。”对于自我意识膨胀,对个人价值、个人利益片面夸大,甚至不能正确区分荣誉与耻辱界限的高职生来说,在没有纪律约束和他人监督的情况下,让他们自觉地按道德行事显然有些困难。班集体就是培养个人道德的大熔炉,道德品质高尚的同学的存在无疑充当了“电脑上的眼睛或桌面上的镜子”的等价物。依靠班级制度的约束和周边其他同学的监督,个人的道德行为会得到很好的规范。班级管理最大的优势在于,对学生的约束是长期性的,一种行为长期反复就可以形成习惯,成为美德的一部分。能够充当等价物的不仅是班级制度、班内的其他同学,教室、宿舍内外的育人环境同样对学生的成长起到熏陶的作用。班级墙壁张贴的名言警句、伟人画像会无形中激励着学生们上进,哪怕是卫生间里短短的一句温馨提示,也可以对学生的文明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德育实践课教学与班级管理相结合,在学校行政管理的层面上还应该建立配套的机制。结合并不意味着两个部门的合并,班级管理仍然是隶属于学生处管理。但二者之间因在培养学生政治思想方面有更直接的联系,双方的合作能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首先,在组织人员管理方面,德育部与学生处应进行深度契合、相互沟通、资源共享。领导层面上,德育部的主任可兼任学生处副处长,实行双岗双职。德育部领导在管理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要协助学生处,在理论方面,在顶层设计等宏观业务方面,共商共策,协同作业。教师层面上,新入职的德育教师兼任班主任一学年,其他任课教师可担任大一新生班级的德育导师,弥补辅导员事务忙、救火员的不足[3]。学生处文体科的科长也要定期参与思想政治课的教研活动,在制定实践课教学计划的时候,提出可行性意见,使双方的活动内容协调一致,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组织、读书演讲赛的举办、社会公益活动的参与等可以双方共同合作完成。借助于学生科的力量,德育实践课的效果将事半功倍。当然,为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教师工作量考核方面要有一定的体现。由于德育实践教学与班级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的结合,考核结果可以为双方所共享。思想政治课的实践分数可以作为学生思想品德表现分直接加入班级量化管理当中,期末作为班级内评优和奖学金的重要依据。二者考核的统一不仅能引起学生对实践活动的重视,也为思想品德考核提高了可信度。

参考文献:

[1]吕明.高校“思政综合实践课”的开设效果与问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5(7).

[2]李艳芬.论高职学生德育实践课内容的构建[J].文教资料,2011(11).

上一篇:合同法作业答案下一篇:民革赤坎支部赴孙中山故居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