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

2024-08-18

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精选8篇)

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 篇1

把握学科特点

提高科学成绩

近一段时间,对科学的教学进行了反思,下面就如何提高科学教学成绩说说自己的浅显看法,与大家探讨交流。

一、科学课的特点

1、知识面较宽。小学科学是启蒙教育,不要求学生掌握过深的概念,但知识面很宽,不仅涉及到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还涉及到科学文化(科学史)、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一些内容。

2、知识开放性强。高年级很多知识的外延是开放的,它的深度、准确性没有一个尺度。很多教师面对这样的知识,就象大海捞针一样感到很茫然。

3、知识的联系性强。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高年级很多知识是建立在中年级基础之上的,知识起点比较高。

二、科学课的教学设计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为此,就要确定儿童的发展水平。儿童发展有两种水平:一是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我们要做好科学教学工作,就要依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科学地进行教材处理、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的设计。

1、教材处理要坚持“固本求变”的原则

“固本”就是要坚守本质的东西不变,“求变”就是从实际出发寻求合理的变化。处理教材时,教学目标要保持不变,不能脱离教材的教学目标或设计新的教学目标,因为教材的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连惯性和系统性,但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对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拓展,可以预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性的目标。教材处理要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

2、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多样性

设计教学内容时,尽量使其具有多样性,这样可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学习的需要,以最大限度的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1)内容的量是多样性

对于同一个的题目,往往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探究,这样我们就可以围绕着该题目设计多个活动的方案,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从中选择1个或几个内容进行探究,最后通过交流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

(2)内容的质是有层次的 对于同一个内容来说,可以设计成不同的层次,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学习的需要。

(3)内容的量和质是多样性 高年级很多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很强,不仅具有多样性,而且还具有层次性,这样学生探究的空间就更大。

三、学习策略的指导

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处在起始阶段,教师指导学生探究的策略要以具体的方法为主,让他们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知道怎样去探究。因此,教师指导学生探究的策略由具体指导向综合指导发展,即由提供具体的方法向提供思路,由同步指导向分层指导发展。

1、给学生提供思路

所谓提供思路就是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百思不得其解,产生某种强烈的需要帮助时,教师就进行适时点拨,使其豁然开朗。这种指导不是封闭式的,而是开放式的,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提供思路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1)教师通过案例进行指导。(2)学生通过交流与评价,也可以达到相互提供思路的目的。

2、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

学生的学习水平存在差异,同一个内容,他们的关注点不同,理解的程度也不同。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分层指导。教师要做好分层指导,一要准确把握不同水平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以此来设计分层指导的内容。二要选择合适的指导方法。如,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收集相关的资料,制作成“资源库”以网页的形式输入电脑,供学生学习时查阅。

四、面对质量测试的现实,我认为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想方设法开拓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更多的记住课本上的内容,研究试卷就很容易的可以看出,考试题目很多来源于课本,尤其是填空题和选择题。

2、教师要时刻注意周围自然景观,比如日食、月食等,一旦出现要抓住时机给学生指导,让他们明白其中的道理。

总之,只要我们能够科学、准确的把握科学教材的特点,理解教材内容,并能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就能较好的完成的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 篇2

一、对应与突破原则

对应与突破即对应目标与突破难点。选择探究材料切忌盲目,玩“新意”与“照搬照用”,其结果是“乒乒砰砰”“热热闹闹”而一无所获。选择的材料应为探究活动的目标服务,每个探究环节的目标决定了教师应选择怎样的材料,而灵活选用材料更是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深入探究。

1.对应目标,有的选材

材料引起探究,材料引起活动。然而,并非什么样的材料都能拿来探究,也并非所有材料都能一股脑儿地放在一起探究。只有指向于探究目标的、能帮助学生有效建构科学概念的材料才是我们要选择的、让学生探究的材料。借助对应的典型材料,学生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这一切建立在教师对整个探究教学活动的清晰的认识上,需要教师明确每一环节的探究目标。

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的探究教学结构大致体现为以下几个环节:

对应的环节目标为:(1)激发兴趣,暴露前概念:用敲、碰撞、弹、踢、摩擦等各种方法发出声音;(2)在对比观察中发现发声物体的共同现象或状态:振动;(3)产生问题,提出猜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吗?(4)借助典型材料深入探究,验证、反证猜测,完善核心概念;(5)应用与拓展:寻找人体中的发声器官等。

从以上环节目标出发选择相应的材料会比较科学合理。如在第1环节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材料的选择上就可以体现各自的想法和个性,有的采用各种乐器发声,有的用多媒体播放自然界美妙的声音,有的甚至现场弹奏一曲。而第2、4环节中材料的选择则不能随意,必须典型、有结构。环节2的材料要让学生比较容易地观察到物体发声的同时在不停“振动”,显然尺子、橡皮筋等材料不但选材方便且能达成此目标,因此成了本课的基础材料。而环节4的材料不但要让学生“看”到振动,更要让学生“摸”到振动,多感官的震撼刺激都是为了指向本课的核心概念: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由此,选用音叉(“水花四溅”“麻麻的”)、弹棉花的弓(“棉絮飞舞”)等材料便有了针对性,这与目标的达成紧密相关。日常教学中,如果能从以上环节目标出发选择相应的材料,就能发挥材料的真正价值。

2.突破难点,灵活选材

材料是学生探究活动的载体,但不恰当的材料,不但使学生偏离探究方向,甚至会使学生的探究在相互干扰中不知所以,只有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针对学生探究的瓶颈,灵活地选用典型材料才能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有效探究、深入思考,在认知冲突中统一,在思维发展中建构。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的教学重难点在于引导学生从“声音是由敲、碰撞等产生”的片面的前概念转变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完善的科学概念,教学策略为:从“否定—形成—完善”三个梯度建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选择的材料要体现以下三个层次:一是让学生观察到“敲、碰撞”后物体还在持续发声,否定只有在“敲、碰撞”时才能发声的错误经验;二是让学生清晰地观察、感受到物体在发声的同时还在不断地“振动”,形成“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新概念;三是让学生发现“制止物体振动,声音同时停止”的现象,反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进而完善新概念。以此灵活选择不同层次的探究材料,才能帮助学生突破认知上的困难,从不全面、错误的前概念走向科学、完善的新概念。由此,教师不得不从众多的材料中去对比、筛选,甚至改造、自制教具。

二、深入与建构原则

深入与建构即深入探究与建构概念。材料使用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探究,完善科学概念,建构起学生的科学知识体系。在教学中,选用丰富的、有结构的探究材料能帮助学生的探究活动走向深入,由此建构起正确的科学概念。

1.丰富材料促探究深入

丰富的探究材料不仅是学生探究活动乐趣的来源,更是学生深入探究的有效载体。由于活动的层次性、环节目标的递进性、科学概念的建构性,“一样材料上一课”的教学难以促进学生探究活动的深入(除非是复合型或组合型的材料)。丰富不是体现在材料的数量上,而是体现在材料的层次与多样上。

学生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中使用了钢尺、橡筋,以及音叉、锣、鼓、吉它等各种乐器,甚至让学生现场弹奏一曲,实在是一场声音大餐。从学生参与的角度观察,学生学的兴趣盎然、意犹未尽。然而这些材料并非一股脑儿地发给学生,而应在呈现时机与顺序上发挥各种材料的价值。如在让学生初步观察发声物体的现象与状态时使用钢尺与橡筋,是由于它们在发声的同时“振动”现象明显,便于学生“看”到。而在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吗”的深入探究中,仅凭这两种材料显然缺乏说服力。因此,音叉、鼓、弹棉花的弓等材料的使用满足了学生探究的需求。手摸音叉有明显的麻感,放入水中水花四溅,豆子在鼓面上“跳舞”,学生既能看得到,又能触摸得到。显然,这些材料的使用在验证“物体产生声音的同时是在振动的”活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让学生的探究活动更有趣味、更充分。在接下来的交流过程中,因为学生观察、体验深刻,交流互动尤为热烈,只要教师稍稍追问一句,学生就能较完整地表述清楚。在这样丰富多样的材料运用中学生的探究活动自然走向深入,探究价值大大提升。

2.结构材料促概念建构

材料的种类、组合、数量以及投放次序就是材料的结构,有结构的材料一般都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的典型材料的组合。这种材料的组合,既要揭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一系列现象,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又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还应具有趣味性,使学生喜欢,并有能力通过对材料的探索来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科学概念。

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为了让学生形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一科学概念,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以下几种有结构的组合材料:(1)队鼓和米,从米的跳动来感受鼓面的振动;(2)音叉和水,从水的波纹来感受音叉的振动;(3)弹棉花的弓和棉花,从棉花的飞舞来感受弓弦的振动;(4)各种弦类乐器。学生利用提供的材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进行验证,由于提供的材料不但典型,而且有结构,因此不管学生选择哪一组材料,都能清晰地看到实验现象:当各种物体发出声音时,它们都在振动。正是这些有结构的材料,为学生形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科学概念提供了最大助力。

三、产出与发展原则

产出与发展即产出效益与发展思维。材料的充分利用是材料在学生探究活动中发挥探究价值的保障,决定着探究教学的产出效益。一次次成功的材料利用必定体现为学生思维的真正灵动、探究后研讨的热烈深入。

1.多次利用促产出效益

一份有结构的材料是能通过材料的有机组合,在不同呈现时机在课堂上被多次利用,每一次有每一次可探究的价值。

在常态教学中,教师投入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可利用的资源也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能在有限的时间与精力下精选材料,在有限的材料下,充分地利用,使材料的价值最大化。如有位教师在导入部分准备了许许多多乐器供学生分组探究,只为了让学生能用各种方法使乐器发出声音,而在后续的探究活动中并未再次使用这些乐器,材料的利用率并不高,这多少有点浪费,教师教学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成本显然有点高。相反,有教师利用音叉、鼓、锣等乐器“发声”导入,在后续的验证实验中再次让学生分组实验,前后两次呈现,目标不同、价值不同,充分提升了材料的效益。

2.合理利用促思维发展

材料准备丰富多样,但如果不能合理利用,也难以发挥材料的真正价值。科学合理利用材料,才能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观察到与自己已有经验相冲突的现象,进而在认知冲突、思维碰撞中发展。

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教师从学生认为“敲、碰撞等产生声音”的前概念出发,提供能持续发声的材料,使学生发现钢尺、橡皮筋等物体在不拨动、敲击的情况下还能不断发声,进而引发对原有认识的“否定”。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新的现象:它们在发声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的现象?同时提出猜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吗?由此,一个新的科学概念开始在学生心中初步建构。在后面的验证实验中,学生借助典型材料一次次地感受“振动”,不仅看得到,而且触摸得到。还在“令行禁止”的敲锣游戏中体验“制动”,反证猜想。这样,学生经历了从“发现振动,提出猜想”到“感受振动,验证猜想”,再到“体验制动,反证猜想”的思维发展过程。在一次次的探究活动中验证了自己的假设,在思维的碰撞中形成了新概念并感受到了探究的快乐,这样利用材料便是发挥了材料的内在价值。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探究材料的选用要在厘清教学结构的基础上,从达成环节目标和突破难点出发,不盲目不随意,不简单不浪费,灵活地选用典型的有结构的多样材料,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深度思维,帮助学生建构或重构科学概念,真正实现精简投入与高效产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 篇3

一、理学的角度来看待材料对于儿童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几乎所有陌生的材料都会使观察者产生一种想摸一摸、探究一下的愿望。材料很容易引起期望。如果期望没有得到满足,意想不到的现象促进人们提出问题,更深地融入和产生感情,在这种感情的驱动下,便会产生一种要和旁边的人进行交流的愿望(尤其是对方也在做同样的事情时),一种同自己的伙伴分享发现的愿望。当然,儿童也不例外,从婴儿开始对物品的一种无心的玩弄到小学生对待材料上所具有的某种计划性,都表现了对材料的一种本能的占有。

二、学课的基本结构来看材料的重要性。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也是让学生亲近和喜爱科学的主要因素。科学课是由一个个活动组成的,在科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科学、体验科学、理解科学,其中重要的载体就是活动。而活动不可能停留在空谈这一层面上,也不能仅有老师或个别学生来代替。如果是这样的话,实际大多数的孩子将扮演是观众或听众的角色。这样的学习对孩子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从目前的《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来看,更为强调的是科学课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强调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如何实现这些基本理念唯有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又结构的材料。材料有了,充足了,有结构了,必然引起学生的亲历,从而发现并建立科学概念。由此可见,材料在科学课程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

三、材料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料选择应和科学上重要概念有关,体现其结构性。

结构可以指一种内在关系的模式,也可以是一种外在的关系模式。科学教学的材料结构指的是内在的关系即通過操作材料揭示自然现象之间的某种关系。只有有结构的材料,才能使探究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因此,教师在备课中必须认真研究材料及其结构。比如在《沉与浮》一课中,同体积的不同重量的乒乓球(里面装有不同的重物)和水集合在一起就有了一定的结构。同体积的较重的乒乓球放入水中易沉,同体积较轻的乒乓球放入水中易浮。学生在支配这些有结构的材料时会发现这一事实,而这一事实正指向了沉与浮这一科学从属概念。 2、料选择应能引起儿童的兴趣,体现其趣味性。

我们选取的材料必须能满足学生实习自我愿望的要求,能再有趣之中引起思考,产生探究的欲望。事实上,如何一套好的材料都能适用于不同年龄或能力悬殊的孩子们。学生由于这些材料带给他们的经历,可以在不同水平层次上得出相关意义。比如在课例《里面有什么》中,老师除了发给学生一些相互作用的结构材料之外,在探究过程之中,老师还根据学生的情况发给学生一些自己喜欢的如纸龙、喇叭、哨子等玩具。学生首先经历了玩玩具成功的喜悦之后,越发对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们便产生了研讨的需求。通过后来的研讨,学生逐步的明确了关于空气的一些科学概念。如果学习没有感情上的因素,有哪种学习会对学习者有意义呢?没有意义能有感情吗?从没有感情的经历里能得出意义来吗?

3、料选择应使材料之间具有多种的相互作用,体现其丰富性。

对于某些材料,应能允许使用不同的思路进行探究,并能得出不同的科学发现,当然这些发现中的大多数将会和相关的从属概念有关。如果有一套材料在进行一项活动后就没有什么可用的了,其价值是不高的。比如一次性注射器,目前来说孩子们不难得到。孩子们也喜欢用注射器做各种各样的玩具。同样,在科学探究中,我们可以用注射器和其它材料进行组合,让孩子们经历这些进过组合后的材料,从而发现有关大气压力、空气能被压缩、压缩后的空气具有弹性和液压传动等科学概念。这样,学生通过玩注射器可以辐射出三个方面的科学概念。这样的选择和组合,就使材料之间发生了多种相互作用的关系。

4、料选择应有足够的数量,体现其人文性。

在科学探究中,每样东西的数目不一定和学生的人数相等,对于关键性的材料应该多准备,让每个学生都有足够多,这样才能避免因不在意的行为引起的失败。有些材料,每个孩子必须都有一份;有些还可以供孩子们根据自己个人的喜好进行选择;有些材料可以合用,有些则不行,如果合用,会突出孩子们的地位不同,而影响这些材料原来的用意。如在课例《里面有什么》中,教师在准备材料时,考虑到这个班级有35名学生,有些材料老师准备了35份,有些易坏的材料老师就准备了多些。果然。在实际探究过程中,有学生的材料如塑料袋就被无意识地弄坏了。这时,老师在提出一些关于这个学生所做的实验的描述后,并没有提出任何的批评,而是有发给这个学生一个塑料袋。这样的举措极好地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后面的探究得意顺利进行。

5、料选择应是学生身边随时可以得到的东西,体现其生活性。

科学课教学所研究的对象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贴近生活的。有些材料可以自制,有些材料可以用代用品,有些材料可以在平时收集积累。如铁钉、易拉罐、鸡蛋壳等。科学课教学中观察实验研究的对象大多是学生身边的科学课事物和现象。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到他们生活的周围,到大科学课中去寻找各种各样的材料。如学习“叶”,让学生到校园、田野采集各种各样的叶子;学习“铜、铁、铝”,让学生观察学校、家里用铜、铁、铝制的物品、搜集一些废铜、铁、铝;认识“昆虫”,让学生到学校周围、家的周围观察虫子,捉一些虫子。让学生参与材料的准备好处多多,既能减轻老师准备材料的工作负担解决材料不足的问题,又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亲身经历、感受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概括地说,材料对帮助儿童观察周围世界,对发展儿童发现各种食物间互相关联的概念,都是很重要的。我们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 篇4

【教材分析】

本课有两个内容:一是沉浮实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哪些东西沉哪些东西是浮的已经有了一定的感知,因此,本节课要使学生进一步观察身边多种物品的沉浮,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预设猜想---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归纳---发现”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第二个内容是认识木头,学生通过对木头制品的用途的调查,丰富对木头特性的了解,并强化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以及丰富对木头特性的了解。

能力目标:掌握一种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实验法,感受实验验证的重要性。

情感目标: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增强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教学重点】

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教学难点】

掌握实验操作方法,以及能用适当的词语来描述材料的特性。【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每组实验用品:物体6种(牙刷、塑料梳子、回形针、钥匙、木块、筷子)

实验记录表,毛巾 水槽一只,装半槽水

2、天平秤一个,教学课件。

(二)学生准备

4个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要求:必须是实心的、安全的。)【设计意图】充分的材料准备是上好一节课最根本的基础。本节课的材料准备分为老师准备的和学生准备的。通过师生、小组间合作准备材料,既可以提高师生、小组间的合作意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以及搜集资源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乌鸦喝水的视频,提出问题:如果不用小石子,而用小树枝,乌鸦能喝到水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情况预设:不能。因为小石子是沉的,小树枝是浮的。

教师讲述:因为小石子沉在水底,一颗一颗放进去后水就会慢慢升上来了,而小树枝是浮在水面上的,如果不断地放进去,虽然水面也会上升一些,但是一会树枝就把瓶口堵住了,乌鸦就很难喝到水了。在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材料,它们有的跟小石子一样放在水里会沉下去,有的和小树枝一样会浮起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常见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板书课题)

(意图:教师播放视频,让学生仔细观察小石子的下沉现象,激发学生对物体沉浮现象探究的兴趣。)

二、探究材料的沉浮(1)认识物体的材料

请各组组长从材料袋中取出6种物体——牙刷、塑料梳子、回形针、钥匙、木块、筷子。快速识别这些物体是什么材料制成的?然后分类摆放。

【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所以给学生挑选了一份生活中普遍、常见的物品。

汇报交流:请任一组学生汇报,边出示物品边说明它由什么材料制成。询问其他小组是否有不同分法? 师生达成共识后,教师板书:(材料:金属 塑料 木头)

(2)预测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课件出示实验记录表)进行一次观察能力比赛:请同学们先在记录表中写上物品的名称,然后相互交流,再预测这些物品的沉浮情况。为了记录方便,用简单的符号描述预测结果: 用“↑”表示浮,用“↓”表示沉,若判断不出是浮还是沉则用“?表示。(学生活动)汇报交流:请各组代表汇报结果并说出理由。教师总结出学生对每件物体的预测情况,并板书出有异议的物体名称,提醒学生在实验中需特别注意。

【设计意图】预测是科学探究中必不可少的,这样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又能够强化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有效注意,深刻实验印象。

(3)验证预测——做实验

1、在学生做实验之前,教师先亲手演示应该如何将物品放入水中。(课件视频)

2、课件出示3个物体在水中情况的图片,学生研讨判断沉浮的标准。

小结并课件演示:物体不碰到水槽底部是浮,碰到水槽底部是沉。

3、(课件出示温馨提示),使学生明确此次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温馨提示:

a、请组长合理分工,让组员明确自己的任务,然后组织实验。b、操作员每次拿起只拿起一样物品轻轻的放入水中,等大家仔细观察后再取出。

c、记录员及时记录实验结果,请如实填写。d、实验中,组内低声讨论,以免影响其他小组。

e、实验后,卫生员将物品的水擦干,保持桌面整洁,将浮的物品放在一起,将沉得物品放在一起。

【设计意图】科学课的实验活动就像是做游戏一样,要有规则,就要明确做什么,怎么去做。三年级学生对科学探究实验还比较陌生,探究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在实验之前教师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4、开始实验,教师巡视,并加强指导。5、2—3组代表汇报结果。

注意让学生比照预测结果和实验结果,强调实验是检验预测的唯一标准。

(4)观察更多物体的沉浮 学生取出自己搜集的物品(纸、橡皮擦等),进行沉浮实验。提醒学生要先预测,然后把猜测和实验结果写在记录表上。(学生活动)

学生汇报。教师特别指出:纸片是比较特殊的材料,一开始它是浮的,但是吸水后它就会沉下去。

【设计意图】除了研究老师准备的材料,还可以研究自己准备的东西。这一环节更大的满足了学生“爱玩”的天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累更多的材料知识。(5)讨论交流,归纳与发现

做了这么多物品的沉浮实验后,学生组内讨论交流物体的沉浮跟什么有关系呢?(指名汇报)

(说明:考虑到学生也许会提出,跟物体的轻重有关,所以课前也准备了天平秤来解决这个问题。)

(课件出示填空题)通过填空模式引导学生得出完整的结论:像铁、铝、铜这样的 金属 材料,在水中容易 沉 ;像 木头、塑料 这样的材料,在水中容易 浮。物体的沉浮跟 材料 有关。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在分析结果,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上,不能完整得出“物体的沉浮跟材料有关”这一结论,但学生对于什么样的材料沉,什么样的材料浮,有了基本的了解。于是得出结论的方法,我改为填空模式,这就不成问题。

(教师板书: “↓”和“↑”,物体的沉浮跟材料有关)(6)“科学就在身边”——回归生活,拓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物体沉浮的性质应用很广泛,激励学生思考:你还知道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要用到物体的沉或浮?(指名回答)

(课件展示几张关于“物体沉浮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图片。如:木船、浮标、救生圈、救生衣)

【设计意图】探究物体沉浮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三、认识木头

1、通过实验了解,已经了解木头容易浮的特性。课件展示木制品图片,继续探究木头的其他特性,学生完成气泡图。

2、观看“破坏浪费森林资源” 视频,教育学生节约和保护资源资源。

(板书:节约、珍惜自然资源)

3.为了节约木材,人们使用其他材料来代替木材。学生积极思考,举例说明我们身边有哪些木材的替代品?(学生自由说)

4、教师小结: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材料,这些材料是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资源,我们在平时应该注意节约资源,保护资源,才能够让资源更好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四、课后作业

画一张保护资源的宣传画,号召身边的人们节约资源,善待地球,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五、板书设计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沉↓ 浮↑

材料:金属 木头 塑料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材料有关

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 篇5

2007年4月22号至25号我有幸参加了在济南举行的小学科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的学习活动。此次活动中,22日由齐鲁名师候选人、特级教师李健美老师做了《科学教育与小学科学教学》的讲座;23日上午由昌乐县教研室教研员吴永玲做了《小学科学教学中应该重视的几个问题》的讲座,下午由山东教育学院张寅教授做了题为《我所了解的小学科学教育》讲座;24日由山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中心齐健副教授做了《走向卓越:追寻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的讲座,下午还播放了刘良华教授的《最受学生欢迎的十种老师》的讲座片段;25日则是山东师范大学刘继武教授的《走向名师之路》的讲座。

听了多位专家的教学心得、教学感悟,对我触动很大。学习回来后对照笔记梳理自己的科学课教学我也有了一些感悟,对科学新课程教学中几对关系也有了新的认识:科学新课程教学中有很多相对应的关系,比如:主导与主体、探究与接受、过程与结论等等,我常常在这些相对应的关系之间徘徊和深思„„在近几次听课和研讨活动中,我领悟到:在充分肯定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的同时,如何有效地预防与纠正认识上的极端化和做法上的片面性尤为重要。

一、主导与主体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课堂上必须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记录老师所讲的内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把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因此,科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的学习科学的方式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参与科学探究,这很有必要。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不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不再重要呢?

学生在学习科学时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确重要,但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方法指导、技能训练的作用也不能低估。教法对学法的导向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学生的方法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只有教师的正确指导,才能减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盲目性,更好地丰富科学课程资源。建构主义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但并未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教师则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要对学生的意义构建过程起促进和帮助作用。在教学设计时,要精心设计有利于学生“学”的教学环境,当学生没有方法、思维没有打开时,教师帮助引导;当学生迷路时,教师引导辨明方向;当学生畏惧时,教师引导鼓励增强信心;当学生对内容不理解时,教师可以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去感受。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要根据教师所提供的信息作出反馈。教法得当,不仅使学生学起来轻松自如,而且可以使学生从教法领悟到学法,收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效果。相同的教材、相同的学生,由不同的教师进行教学,效果差别很大,这就体现出“导”的功夫。叶圣陶先生的著名观点“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强调的是“教”字。教什么,怎么教,这是关键。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好,就是体现出教师主导作用的成功。因此,课堂教学应摈弃灌输和填鸭式的老办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并不是矛盾的,应该是和谐统一的,不要把两者对立起来。

二、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

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接受书本知识,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样的学习窒息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摧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探究学习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倡探究学习这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终生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这样,我们是否能把探究学习看成最为重要,甚至唯一的学习方式,而接受学习可有可无的呢?

实际上,接受学习仍然是中小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理由很简单,中小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是书本知识、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直接经验相结合的书本知识),而在学校的修业时间有限,因此仍然需要接受学习,尽管接受学习有它自身的局限性,在运用这一学习方式时实际上也存在不少流弊和问题。但是比较起其他学习方式来说,它的省时高效率的长处和便于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的优势是无可替代的。旧课程实施中存在问题并非存在着接受学习,而是学习方式的单一化,在很多地方接受学习成为学生唯一的学习方式,而在接受学习中又没有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严重的是,有不少地方机械的接受学习占据了统治地位,甚至成为唯一的方式,意义的接受学习很少甚至被取消。这样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和他主状态,根本谈不上动脑动手、主动参与积极探究,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严重妨碍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科学新课程把长期以来不被重视、不占位置的探究学习引入,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有重大意义。新课程强调“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是想找回探究性学习在课程中应有的位置,而非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价值。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来看,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两种学习方式不可或缺,就象一个人的两条腿,只有两条腿都健壮,才能走得稳、跑得快。可以说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作为两种对立的学习方式,是相互相成的,都有存在的价值。教学方式的改变,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都要学生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也不是每一节课要学生进行收集资料、实践操作、合作交流。探究性学习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理念下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指改变原来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和学校资源的具体情况,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形成优化的教学模式。

三、过程与结论

传统的科学教学重结论,轻过程,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和智力的内在联系。重结论、轻过程的传统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因此科学新课程强调科学探究的过程,很有必要。强调过程,是不是结论就可以忽视呢?

结论和过程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一对十分重要的关系。就科学这门学科来讲,过程体现科学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结论表征科学探究结果(科学知识体系)。二者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关系。如果把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比作科学的“灵魂”,科学知识体系就是这门学科的“肌体”,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体现科学这门学科的整体内涵和思想。科学教学的核心理念是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知识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离开了必要的和基本的科学知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养成包括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统统都会因其失去基础和前提而落空。科学教学只有过程和结论并重,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既有肌体又有灵魂的活的学科认知结构,才能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

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材料 篇6

第1课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教材分析】这一课,让学生“观察和记录身边的材料”,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就是,让他们把“具体事物”与“词汇”再次建立联系。当然,学生们在区分和辨别各种物品所使用的材料时,也难免会出现问题和困难,比如,实验桌的桌面是木头还是塑料做的?电视机的外壳材料是金属还是塑料?墙上贴的是墙纸还是墙布„„学生们遇到了问题和困难,他们就产生了对“材料”进一步探究的需求和欲望。这也正是我们所期望的。

【学情分析】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材料是物质,但不是所有的物质都可以称为材料,燃料、化学原料、食物、药物一般都不称为材料。材料指的是那些具有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的物理性质的物质。小学生从材料的角度开始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适合他们的认识需要和年龄特点的。这一课将通过观察和辨认来引导学生探究材料。他们将观察自己随身携带的物品、书包和教室里的设施,分辨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找出常见材料,描述它们的特性。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

过程与方法:

1.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

3.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教学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材的特性

【教学准备】6种用最常见的材料做成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1.这个单元我们将开始学习“材料”,板书“材料”。你知道哪些材料的名称?什么物品是用这种材料做的?教师将学生说到的材料一一板书出来。

2.看看自己和小组里的同学,身上穿的、佩戴的和携带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试着把它们写在书中的表格中。

3.交流记录的情况,看看有没有出错。

4.这些材料在我们身边应用很广,书包里的物品、教室里的物品,它们又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调查表,对于难以判断是什么材料制成的物品,请作出标记。

5.调查结束后,在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

①调查了多少物品?使用了多少种材料?

②哪些物品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哪些物品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

③哪种材料使用得最多?

6.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

哪些材料在我们身边被广泛使用着,为什么大量使用它们呢?

二、观察描述几种常见材料的主要特点

1.我们周围的物品,往往都是由各种材料组成的,比如一扇门,就使用了木头、玻璃、金属等材料,不同的部位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材料?举例说说你的想法。

2.四人小组选择两种材料讨论它们分别有什么主要特点和用途,并记录下来。

3.交流各组的记录情况,有不同意见的及时补充,若认同其他组的观点,及时将它补充在自己的记录单上。

4.请保管好记录单,下次还要再使用。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课后反思: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是第三单元的起始课。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随身携带的物品和书包里的物品,分辨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在此基础之上,找出常见的材料,并描述它们的特性。教材由两个部分构成:

一、我们知道的材料;

二、调查身边的材料。本堂课上的比较轻松,以学生自主观察发现、产生问题为主。在教学中,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引导学生经历调查活动,获得“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由材料做成的”“我们周围存在很多不同种类的材料”等科学概念。考虑到三年级学生才上了两个月科学课,太严谨的探究方法学生接受不了。虽然调查任务不难,我还是花了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从教室里的材料,到身上穿戴的材料,再到书包里的材料,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记录。慢慢将调查的方法渗透到他们的意识中。我发现,对于单一的材料,学生了解的比较多,但是一些复合材料,他们很难理解。这个学生只要知道不同的材料可以复合成新的材料,材料是多种多样的即可。这一单元涉及的实验很多,是本单元的难点。要设计好教学过程,不但要使学生了解实验的过程,更要将实验为什么这样做传输给他们 第2课谁更硬一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比如硬度、柔韧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过程与方法:

1.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比较材料软硬的方法。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

【教学准备】

学生(每小组):木头、纸、金属和塑料各两根,铁、铜、铝等金属片各一条,砂纸、玻璃杯、热水。

教师准备:电路检测器、榔头

【教学过程】

一、比较硬度

1.比较纸和木头的软硬,出示纸和木头,说说它们谁更硬一些?你是怎样观察到的?(纸一折就变形,而木头不容易折)

2.比较纸、木头、金属的软硬,再出示金属一条,这三材料谁更硬一些,你是怎样观察到的?

①学生说说自己的原先观察结果,可能会出现方面,那金属条和木块谁更硬一些(用压、捏、折的方法都不易区分它们的软硬)

②提出:判断一种材料是否比另一种更坚硬,可以用刻划的方法,若能在另一种材料表面划出痕迹,就表示它比较硬,反之则可能硬度相同或较小。

③学生尝试用木头在金属上刻划或金属在木头上刻划,看怎样做能划出痕迹。

3.比较木头、金属、塑料的软硬

①如果再给你一种材料:塑料,它们的软硬又会是怎样的?(学生猜测)

②可以怎样检测它们的软硬?

③怎样做到有序地观察?(出示书P48的记录表)

④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再适当补充,出示活动题方)

活动提示:

⑴依次选择其中一种材料,分别去刻划另两种材料的平面处。

⑵用力适度,并尽量保持在每一次刻划时用力大小相同。

⑶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不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

⑷要求每个人都操作一次,并且注意不要划伤手指。

⑸根据我们观察到的结果,将木头、纸、金属和塑料按硬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哪种材料最硬?

二、认识金属

说说周围的物品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金属?

为什么用金属不用其它材料(根据学生的举例,出示材料开展实验)

1.易传热

将大小相同的木条、塑料和金属条同时放入热水中,过一段时间,用手摸一摸哪一种材料最热?

2.能导电

教师演示,将木条、塑料、金属条分别接入电路检测器,观察电灯泡是否发亮?

3.延展性

试着用榔头轻轻敲打铜丝,观察铜丝发生了什么变化?

4.有金属

用砂纸磨擦铁钉、磨擦部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饮料罐的故事

1.组织学生阅读第50页,了解一个饮料罐的生产过程

2.讨论

①铝片之所可以做成饮料罐,主要利用了金属的什么性质?

②在易拉罐的制作过程中,要消耗哪些资源,会产生哪些问题?

③我们怎样合理使用消费金属材料?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教学反思:《哪种材料硬》这一课的课程量比较大,因为第一次让学生接触材料的实验需要有一个引导的过程,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验有机相结合是这节课教师的主要工作。本课的第一个环节是“谁更硬一些?”。这块“比较软硬”的内容,学生容易跟后面一课的“比较柔韧性”混合在一起。课本中“哪种材料硬”这个实验还是比较容易操作的,但课本上的记录表感觉比较抽象,三年级的学生不容易理解,而且自己跟自己比谁更硬个人觉得也没什么价值,所以我对表格进行了象作业本中的简单处理。可以说这个环节的教学效果和效率还是挺高的。后面一个环节是“金属的特性”。教学时,从前面实验得到的“坚硬”引到寻找金属的特性,比较自然。但接下来的金属特性,学生就很难跟上节奏了,除传热性和光泽比较容易一些外,导电性个别学生能够接受,延展性很难理解。而且每个都做实验很不现实。我主要是出示图片,请学生根据金属的用途推断它的特性,然后填写气泡图整理这一块知识。防止这块内容的教学变成了老师的独角戏,让学生感觉乏味空洞。

第3课比较柔韧性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度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1.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用简单测量方法比较材料的柔韧性。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

【教学准备】

学生(每小组):

1.一套宽度、厚度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尺(每种材料的一端打一个孔)

2.一套宽度、厚度不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做成的物品。

3.测量弯曲度的“T字”尺一把。

4.50克钩码一个,回形针一个。

老师:同样宽度、厚度的粗塑料条、木条各一根,两桶水。

【教学过程】

一、柔韧性的认识

出示两根长度、厚度和宽度一样的塑料条和木条。

师:请两位同学上来各取一根,分别去取同样重的两桶水,观察塑料条和木条的变化情况。

两名学生上来演示,其它同学观察,然后汇报观察到的情况(木条断,塑料条没有断;塑料变了,没有断,木条先是弯了,最后断了)

老师指出:我们把像刚才这样塑料条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特点叫做柔韧

性。

二、比较3种不同材料的柔韧性

1.提供三种物体,找一找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木头、塑料、不锈钢)

2.用自己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柔韧性,并把比较的结果排一排序(提示学生材料不要弄断)

3.学生汇报比较结果,当各组意见分歧时,引导学生发现:比较的材料由于宽度、厚度、用力大小不同,这样比较它们的柔韧性是不公平的。

4.教师出示宽度、厚度相同的木条、塑料条、不锈钢条,问:可以怎样研究它们的柔韧性?

5.学生小组讨论、汇报,教师引导,最后边小结边演示操作步骤:

⑴把木条、金属条、塑料条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压住,另一端伸出桌面1厘米,用回形针挂上钩码,观察它们的前端弯下去了多少。测量材料前端弯下的距离时,眼睛要平视。

⑵分别测量木条、金属条、塑料条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和15厘米后前端弯下的距离,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6.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实验情况。

三、认识塑料

1.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哪些塑料制品?

2.出示各种塑料制成的物品图片,观察后思考:这些塑料制品分别是利用了塑料的什么特性,并把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记录在气泡图上。

四、讨论了解塑料的循环使用

1.阅读教科书,说说你了解了些什么?

2.出示“可回收标志”,认识可回收标志。

3.讨论:我们以后在使用塑料制品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教学反思:《比较柔韧性》一课的教学主要分为两三个内容,一是比较木头、不锈钢、塑料尺的柔韧性;二是认识塑料;三是学习塑料的循环利用。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体现孩子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在满足孩子发展需要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创设条件让他们能直接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让孩子们在“做中学”,在大量的亲历活动中,让学生能够认识塑料的几种特性,并在过程中体会并学会科学观察、研究的一般方法。这节课比较柔韧性的实验我没有展开,给自己找个理由:材料没有准备好。这个实验对器材的要求是很高的,课本插图中的三种尺子很不科学,厚度明显是不一样的。不展开实验,到讨论方法止步,一节课还是很紧张的。在讲解塑料的性质前,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来主导课堂,看看学生自主掌握的情况如何,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将专业术语变为自己的理解。比如说:通过学生在前面的课程中掌握的铁、铜导电的特性,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我们手握插座线时不会触电;为

什么从事一些特殊行业的人员要戴着塑料手套,如从事化学工作、医生等。

第4课它们吸水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用观察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用观察的方法比较材料的吸水性。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发现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教学准备】

学生(每小组):

1.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各一片;稀释的红墨水、滴管。

2.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

3.浸泡好的废报纸、筷子、棉布

老师:古代造纸的录像。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小游戏:各取所需

具体规则:教师出示木头、纸、铁、塑料,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材料,并简单说明理由。具体情境设置举例:做一个杯子、擦去桌上的水、造一艘船„„

导语:刚才同学们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了不同的材料,我们认为,不同材料遇到水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我们把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叫做材料的吸水性。这节课,让我们来研究材料的吸水性吧。

二、谁更容易吸水

1.出示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各一片,猜一猜,谁更容易吸水,为什么这样想?把猜测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2.怎么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出示稀释的红墨水、滴管,我们请这两位朋友来帮忙,你们打算怎么做?(学生小组设计实验,只要求简单设想)

3.教师补充观察、实验要点:

①.实验的公平性:材料的大小厚薄、水滴的大小位置等要尽量保持相同。

②.从侧面观察水滴的变化,既要观察水滴的变化,也要关注材料遇水部分的变化。

③.注意记录,可以用图画和语言相结合,来描述观察到的观察。

④.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把四种材料按吸水性从强到弱排序。快的小组思考:材料的吸水性可能跟什么有关?

4.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

可预期的发现:

①.纸的吸水能力最强、木头次之、塑料和铁最弱。

②.纸和木头都能把水吸到内部,它们的表面比较粗糙,可能中间有空隙。

三、纸的观察

1.提供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

导语:纸的吸水性最强,有些同学猜想纸的中间可能有空隙,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更仔细地来观察两种纸吧。

2.我们可能用什么方法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呢?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可以折、撕、揉、用放大镜看、放到水里泡一泡„„)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的顺序。

3.小组观察后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说出许多纸的特点,均应给予肯定,要注意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向纸的纤维和结构上去。

4.我们在铅画纸和餐巾纸里都发现了纤维,纸的纤维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可以把纸放入水中,轻轻搅拌一下,进行观察。(学生观察悬浮在水中的纸纤维)

四、介绍造纸术

导语: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纸是由许多纤维组成的。但不知道同学们了解过没有,世界上第一张纸正是由我们中国人造出来的呢!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们来看一看古人是怎样造纸的,想想跟我们今天的研究有哪些相关的地方。

播放古代造纸的录像。

说说古人造纸与我们的研究所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纤维)

五、我们来造一张纸

1.有没有兴趣用短纤维来造一张纸呢?出示造纸方法。

2.出示浸泡好的废报纸。学生动手造一张纸.3.观察:我们造的纸是怎么样的?与我们使用的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都由纤维组成,里面都有空隙。

不同:厚薄、疏密、纸纤维叠加的方式等。

4.我们能造一张厚薄均匀一些的纸吗?纸也有不同的种类,它们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六、课堂小结:

1.通过对纸的研究,我们明白了材料的吸水性与什么有关了吗?

2.用过的纸还能再利用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用过的纸?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教学反思:《它们吸水吗》是三上新教科版科学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中的一课,主要有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比较金属、塑料、纸、木头四种材料的吸水性;第二个活动是观察一张纸的特点;第三个活动是我来造一张纸。本课内容太多了,使我产生一个疑问,向这样走马观花式的课堂能够为学生带来些什么。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对于纸,尤其是餐巾纸能吸水是全都了解的。本节课中,我先请学生拿出一张餐巾纸,在餐巾纸中倒了点水,学生一下子就发现这水

被纸吸收了。平时很少有学生对这个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思考。趁此机会,我让学生对于为什么纸能吸收水作思考,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观察纸的特点,学生很容易就发现纸有很多纤维与空隙。当发给学生材料木材、塑料、金属自己作吸水观察实验的时候,学生能热烈的参与其中,汇报时学生对于塑料和金属都准确的说出不吸水,在木材吸水。我原先设想经过比较理解为什么材料能吸水之后,让学生自己去制作纸张,使课堂上气氛活跃起来。而且同学们在自己动手制作纸张的过程中能够更清楚得了解纸的制作过程,加深对纸张的认识。后来考虑到在教师做这个制作会把教室弄得一塌糊涂,给班主任带来比较大的麻烦,以及课堂时间问题。就删去了这一块内容,改为介绍古代与现代的造纸过程。觉得有点遗憾。

第五课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教学难点】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并具备一定的研究材料物理性质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器材:

1.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

2.水槽1只,装半水槽水。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导入:通过前几课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不同材料的硬度、柔韧度、吸水性各不相同,它们在其它方面还有不同的特性吗?这节课我们将把不同的材料放入水中,看看它们的沉浮状态,有兴趣吗?

二、沉浮实验

1.出示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认一认,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做的。

2.小组内猜一猜,如果把它们放入水中,哪些会沉,哪些会浮?填写实验记录单(沉可用“↓”表示,浮可用“↑”表示),并进行全班交流,关注有争议的物体。

3.实验方法指导:将物体放到水中央再放手,如果物体向下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沉的,如果物体不能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浮的。

4.分发水槽,小组实验,每种物体可多试几次,注意做好记录。

5.全班汇报交流,形成阶段性认识:像金属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沉,像木头、塑料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浮。不同材料的沉浮也不同。

三、认识木头

1.导语:木头是一种在水中很容易浮的材料,它还有很多其它的特性,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运用,接下去我们来进一步认识木头这种材料。

2.我们周围有哪些木头制成的物品?这些物品有什么特点?

3.从这些物品中,我们发现木头具有哪些特性?小组合作,填写气泡图。

4.介绍一棵树成材的过程,当前森林资源的状况。说一说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课堂小结

1.回忆本单元的收获。

(掌握了研究物体硬度、柔韧性、吸水性、沉浮情况的方法,比较深入地了解了金属、塑料、纸、木头这几种材料。

2.结语:我们人类是充满智慧的,我们除了发现并利用了许多天然材料之外,还会人工制造一些材料,以满足我们生活生产的需要,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一些人工制造的材料。

教学反思:《材料在水中的沉浮》一课是材料单元学习的最后一个材料的性质——浮力。学生前面已经学习过了材料的硬度、韧性、吸水性,在本节课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到在水中的沉浮能力也是材料的一个重要物理性质,它可以用来描述材料或由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本节课中沉浮还涉及到了材料的密度,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才能实验更加准确,使得学生获得直观经验。在本节课开始,提供木头、塑料、金属、纸巾这三种材料,并猜一猜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从后提出今天这一节课的课题,引出本课的第一个探究活动。在探究材料在水中的沉浮实验中,按照“预测猜想——动手实验——整理信息——汇报交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探究中很快发现:用金属做的物体在水

中容易沉,而用塑料和木头做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浮,纸张先浮后沉涉及了我们上节课的内容,纸的吸水性,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材料在水中也是材料的一个特性,同时总结得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制成它材料有关。“认识木头”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对于木头这种材料是非常熟悉的,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让他们先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木头做,引导他们从木头的用途上来得出木头的特性,并在板书是以气泡图的形式展示。在教授本节课中,讲授的过多,很少有学生的实际操作,大多是通过教师演示学生观察,让学生获得直观效果,这也是自己一直的不足所在,再则,在教授本节课中,没有事先进行实验,对纸巾的沉浮情况没有很好的掌握,吸取不足,改进教学。

第六课砖和陶瓷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砖和陶瓷各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特性具有不同的用途。

3.人工材料在制作过程中会经历变化,改变材料的性能。

过程与方法:

将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新的环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

运用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自主探究砖和陶瓷的物理特性。

【教学难点】

人工材料在制作过程中的变化及砖和陶瓷的区别。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器材:

1.砖与陶瓷各一小块,一枚铁钉、一杯水、一个滴管。

2.制作砖和陶瓷的两种黏土各一小份。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要运用前几节课掌握的探究方法来研究两种人工材

料。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对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二、砖和陶瓷

1.出示建筑工人砌墙的图片、各种陶瓷制品的图片。这些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2.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砖和陶瓷?

三、研究砖和陶瓷的性质

1.导语:我们知道,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砖和陶瓷又有些怎么样的特性呢?让我们展开对砖和陶瓷的探索之旅吧。

2.同学们想研究砖和陶瓷的哪些特性呢?想怎样进行研究呢?需要什么工具呢?(简单回忆对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沉浮能力的检测方法和所需实验器材)

3.分发砖与陶瓷各一小块,一枚铁钉、一杯水、一个滴管。分小组进行自主探究,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注意:教师要充分观察学生的探究情况,对学生本单元的学习情况作出初步评价。

4.汇报交流。现在我们能比较详细地描述一下砖和陶瓷了吗?提倡先填一填气泡图,整理自己的观察实验所得,再来进行描述。

四、黏土的变化

1.我们知道砖和陶瓷是人工材料,它们又是怎么来的呢?课件展示砖和陶瓷的制作过程。

2.了解了砖和陶瓷的制作过程,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和疑问?(①黏土是松软的,烧过后就变得很坚硬,它的变化非常大。②都由黏土烧制而成,为什么很多特性不一样?)

3.分发制作砖和陶瓷的两种黏土各一小份,进行观察比较。

4.汇报小结:烧制砖和陶瓷的黏土有很大的不同,烧制的过程中,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这就导致了砖和陶瓷有了许多不同的特性。

五、课堂小结

1.砖和陶瓷是人类了不起的发明,但是砖和陶瓷的生产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黏土、煤和其他燃料,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2.我们还知道哪些材料?关注我们身边的材料,课后做个小调查。

教学反思:“砖”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陶瓷”虽然经常遇到,但孩子们并不熟悉。其实,我在上课前对陶瓷也不甚了解,有很多的疑问。查阅了资料后,发现陶瓷可分为“陶器”和“瓷器”,虽然两者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它们这两种材料的特性还是有很多的不同的,比如说:陶易吸水,瓷不易吸水;陶用一般黏土,瓷用特殊黏土等。与教材对比,觉得教材中指的陶瓷可能更趋向于“瓷”。课堂上,我为孩子们准备了大量的陶瓷图片,在观察了大量图片以后,大部分孩子能够很容易说出砖、陶与瓷在外观上的区别。了解了物理性质上的区别以后,再引导孩子了解各自不同的功能,就比较好理解了。我们的作业本上提供的小资料只有陶器的介绍,我觉得这里更应该提供有关“陶瓷可以细分为陶和瓷”的资料,可能对孩子了解陶瓷的帮助会更大。

第七课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物体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质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质来区分一组物体或材料。

过程与方法:

1.根据可观察到的特征和性质,对物体和材料进行描述和分类。

2.将学习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

3.通过回顾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原有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回顾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对材料的认识。

【教学难点】

把物体和材料联系起来,会从物理特性的角度看待物体和材料。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可再利用材料的资料。

2.教师准备各种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图片,自制复合纸(在普通纸外面用塑料薄膜覆盖起来)一份。

【教学过程】

一、给我们生活中的物品分类

1.出示各种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图片。小组合作,根据各种物体使用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类,填入书本P61表中。

2.汇报交流并进行小结:

①不同物体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材料的不同特性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用途。

②同一物品的不同部位可能由不同的材料制成,这也是根据使用要求和材料

特性造成的。

二、对所学过的材料按物理性质进行总结归纳

1.出示表格。这些是我们这单元研究过的材料,它们都有哪些特性呢?我们来进行一次盘点总结。

2.小组填写表格(在水中沉还是浮用“↓”或“↑”表示,其它部分用“√”或“×”表示。

3.汇报交流,注意不同材料之间的横向比较。

三、材料与环境

1.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皮革等,这些材料我们可以直接使用,根据它们各自的特性制成相应的物品;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塑料、砖、陶瓷和橡胶等,人们把自然界里的物质进行加工,使它们具备了我们需要的一些特性,再拿来使用。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天然材料,哪些人工制造的材料。

2.有些材料可以回收后再利用,有些材料却不能,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关于可再利用材料的资料,和全班同学来分享一下吧。

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小结:可再利用的材料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在功能差不多的情况下,我们应提倡使用可再利用的材料制作的物品。

四、进一步了解材料,拓宽视野。

1.阅读资料库:“材料的发展历史”及“复合材料”。

2.展示自制复合纸,建议学生课后进行复合纸与普通纸的对比研究。

3.这一单元结束了,我们对材料的研究却还没有结束,建议大家课后对自己感兴趣的有关材料的问题展开探索,我们一定能有更多的发现!

教学反思:《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与前面6课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特别是与第1课构成相互呼应的关系。在第1课,学生从周围的物品开始关注材料,寻找常见材料,并试着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它们。显然是从已有经验出发的,是他们对构成物体材料的经验性描述,反映了他们对材料的初始认识和理解。从第2课开始,教科书引导学生分别对材料的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进行了独立的探究和测试。在第6课,鼓励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综合运用于新的情境。在第7课,他们将再次回到生活的场景中去,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给周围的物品分类,同时总结6种常见材料的物理性质。可以想见,这时学生头脑中的各种常见材料,已不是纯经验层面上的了,他们已经有了科学描述的方法,已经能够从物理性质的角度描述和比较它们。气泡图的使用也使他

《材料科学基础》课堂教学体会 篇7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我校使用的参考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余永宁教授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材料科学基础》,共有十二章:晶体学基础、固体材料中的电子运动状态、晶体缺陷、非晶态与半晶态、相图、有序介质中的点缺陷和线缺陷、面缺陷和体缺陷、固体中原子的扩散、材料的形变、相变的基本原理、凝固、固态转变。对于学生来说,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目的是学习、掌握材料科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知识,建立起成分、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思维模式。对于教师来说,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达到上述目的,正确地引导学生进入这一材料科学领域。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增减。

增加的部分主要是与材料学教学内容有关的国内外最新的科技成果,紧跟当前科研前沿动态,介绍国际上一些最新成果和研究进展,学术界比较关心的热点和难点、疑点问题,把当前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融进教学中,增加教学的时效性。如学过“塑性变形”章节后,我在课堂上介绍了2004年度中国十大科技成果之一的“超高强度高导电性纳米孪晶纯铜”,通过这个成果,我把强度—结构材料的性能、导电—功能材料的性能、孪晶—材料的塑性变形性能和纳米技术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把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让学生感受、理解某一知识、发明或创造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献身科研的精神和创新思维的习惯,同时又要求学生脚踏实地,知识的大厦是靠平时点滴的积累。

精讲某方面知识的专题,如我把材料的强韧化与材料的缺陷理论知识构成一个小专题。学生在学习材料的缺陷章节时,感到枯燥,因为概念定义繁多,又抽象,如刃位错、螺位错、全位错、不全位错等,只有把它们放到材料强化的知识中去讲才能赋予这些位错以生命,滑移、攀移等这些概念才能被学生掌握。我在课堂上利用纳米铜三氧化二铝(Cu/Al2O3)复合材料的实例,让学生知道纯铜的变形能力优异。我在课堂上直接演示纯铜管的变形,让学生思考在铜基复合材料中铜的优良塑性变形能力哪里去了?Al2O3的作用是什么?从而讲清了位错、沉淀强化、弥散强化等概念,加深了学生的认知程度。

由于课时是有限的,增加的教学内容占用了一定的课堂时间,因而必须减去一定的教学内容。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删掉了与具体制备工艺有关的内容,如铸锭的凝固、熔焊及特殊凝固工艺、玻璃体的形成于晶化、聚合物的结晶、烧结过程、热处理过程等。这些内容留待具体的专业课讲授。

2. 教学手段的综合应用

当前我国高校普遍还是采取在课堂上“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样减少了学生自己阅读、思考、消化的时间,使他们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单向输入,导致继承性有余,开拓性、创新性不足。本科生,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都会认为教师“照本宣科”,不去上课业余时间自学也行,造成学生大面积“翘课”(当然学生“翘课”原因多种多样,我只是从教师的主观、自我反思的角度认识问题)。来上课的学生同样抱有这个观点,有的认为听课没意思,思想“开小差”,有的干脆上课讲话,发短信,课堂一派“繁忙景象”。

我在教学中摒弃传统教学方法,科学引进灵活的教学方法启发教学,留给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和机会,加强方法的传授,弱化知识灌输。实施方法论教学,而非一味灌输现成的知识,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处处想方设法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其兴趣,有意识地留出“空白时间”让学生以充分的思考、发问,而不是代替其谈出问题的结论。同时教师要进行研究性教学,选取合适的研究性课题,合理设计教学进程,制定好研究方案,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研究,研究成果撰写成研究报告。

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让他学”为“我要学”?我认为着力点是变革教师的思想、教学观念、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使教师由传授者、灌输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为此,我作了如下一些尝试。

(1)课后习题的多样性

除了常规的课后习题,用于巩固当堂所学的知识外,我在每讲一个新内容之前,先给学生讲一、两个生产中的实际事例,让学生自己发现存在的问题,指出解决问题所需的理论知识,让学生自己试着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又可以启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例如在讲“回复与再结晶”内容之前,先让学生去了解“冷作硬化”的现象,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不利用工具折断细铁丝,怎样更容易让铜管子弯等实际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走进知识的海洋,这样课堂的教学气氛和谐,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热烈,教学效果理想。

(2)课堂教学中溶入科研

我认为教学与科研是高度统一的。教学能发现科研中存在的问题,科研能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在这方面,二者并没有根本冲突,而是互相帮助、互相提高的关系。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是:一是科研充实教学的内容,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深化的基础是科研。我在材料学的教学过程中,书本上有一章节只是简单涉及环境因素对凝固的影响,教科书中只是一笔带过。由于我有相关的科研课题,在平时的实验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的经验或者是弯路,便在课堂上列举了一些因素,如温度、湿度等,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也涉及地域对温度的影响。在实验条件中,经常会有“室温条件”,我就具体到不同地域的“室温条件”,讲清实验结论的差异所在。如某种金属材料的性能在我国南部地区是能满足零件技术要求的,而在我国北部地区就有可能不能满足零件的技术要求。究其原因是环境温度的差异。北部地区的冬天温度,如2009年的温度低于零下三四十度,很有可能接近了材料的脆性转变温度区间,会发生脆性断裂的几率明显增大。我通过讲解自己的科研工作,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欲望、献身科研的精神,而且培养了学生做任何事情都要严谨、精益求精的作风。二是科研深化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和深化其基础也是科研。教师通过科研,更能把握全局,以点带面,避免“满堂灌”,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教学也有利于科研的进一步深化,因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和教学相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知识发现过程。教学是目的,科研是手段,要想把教学搞好,就要不断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否则教学就是苍白、单调的,教师就是一位“教书匠”而已,而且有可能会误人子弟。所以,要想结出甜美的教学之果,就要多进行科研方面的投入,根好才能叶壮,果实才有可能是丰硕的。

(3)多媒体的灵活使用

教师可以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因教学手段落后,教师往往很难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起来。多媒体教学是利用计算机的主动交互功能,产生出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这种交互式的教学过程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例如,教师通过Flash等形象地演示点缺陷的产生、运动过程,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有的教师在一些课上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这样用机器取代教师,对学生实施“目中无人”的教学,既违背了教学规律,又忘记了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计算机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如公式的推导,我认为应该用板书较好,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只有将教师的主导性与多媒体的辅助性结合起来,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材料科学基础》的教学实践证明:上述课堂教学的一些做法,较好地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思想,不仅保证了每一个环节的教学任务落到实处,而且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摘要:本文作者从《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性质和内容出发, 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个中心问题, 对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 并结合自身实践谈了一些课堂教学体会。

关键词:《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平, 陈冷, 强文江.《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学生自学平台的建立.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4, 20:135-138.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材料的有效选择 篇8

一、观察纸纤维:调换顺序,内外同步,自然推进

《纸》单元第一课“观察纸的纤维”这一环节前面安排了两个活动:观察撕开的纸边和揉过的纸。学生参与第一个活动,观察到纸的内部纤维。参与第二个活动观察纸的表面纤维,从而得出纸是由纤维组成的。

这样的活动设计,一方面,教师必须提供给学生两个任务:撕纸、揉纸,两个任务相对比较独立;另一方面,学生的探究欲望是在第一个活动中实现的,观察到了相当明显的纸纤维。学生对第二个项目“揉纸”缺乏探究的兴趣。

在课堂上,我对教材安排的这两个活动调换了顺序,先让学生揉纸、观察纸的相同点。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发现:揉捏后的纸都有褶皱;会留下许多不规则的纹理;揉捏后的纸比原来小了点;仔细看发现纸上有很小的毛(纤维);纸反复揉捏都破了,破得地方有毛(纤维)——学生谈到破的地方有毛(纤维),因此就自然而然地引导出原先第一个活动的目的:观察纸的内部纤维。

先揉纸,一方面,打破了原先两个活动设计的意图,先观察纸的内部纤维,后观察外部纤维的固定方案。在活动一开始就让内、外纤维的观察处于一个随机状态。学生先发现了什么就先探究什么,让教师随着学生的意愿走。另一方面揉纸“揉成破纸”本身就含有与撕纸相同性质的意义“观察内部纤维”。这样两个活动从某一种意义上说已经简化为一个活动了。这样,有利于节约活动组织、调控的时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学生较持久、耐心的观察。

二、造一张纸:替换材料,不沾不留,成功造纸

这一课把造纸的步骤和材料在教材中清晰地表现出来。课前我按照书上的方法进行了尝试。“把稀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盖上毛巾挤压吸水。”结果挤压吸水后这些纸浆大多数沾在毛巾上了,而棉布上只留下少许纸浆,并且要把毛巾上的纸浆撤下来也比较困难。于是我找来了一块较大的棉布,放在毛巾上,倒完稀纸浆,摆放均匀后,把棉布和毛巾的一半掀起,对折,挤压。等吸水完毕后,再小心掀起,纸就留在原来一半的棉布上了。再轻轻一掀,一张较完整的纸就造出来了。看来在毛巾吸水前再放上一层棉布,效果较好。

上一篇:企业资金管理案例分析下一篇:专科生自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