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考的看法

2024-07-08

对高考的看法(共11篇)

对高考的看法 篇1

对高考的看法

高考,威力无边,为了高考,中国人几乎在走极端甚至恶性竞争了(暂且不说为了高考,高中学生那超长的上课学习时间,足以摧残身体健康的学习强度以及幼年孩子的高考早期教育),小孩从说话开始就灌输和高考有关的内容,上学后即使是小学,也只关注高考学科,整个人生需要的知识,甚至是生活常识问题在上大学前几乎不去了解,因为学习高考以外的内容无异于浪费时间和前途。这样下去,高考就成为愚弄合主宰中国人,尤其是限制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工具了,中国人的生活就是高考的生活,中国人的素质,理念,思维方式都受到高考的制约,中国人的生活目的,生活方式,生活状态,生活态度都打上了高考的烙印,高考,就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奋斗目标。中国人,哪怕还是学龄前,都受累于高考,被困在高考,可持续性发展和终生乐意学习的情况几乎是天方夜谭。但是没有高考就没有更公正,公平的尺度。如果没有高考,用人的公平度和人才的选拔肯定无从谈起,所以高考无疑是完全必要的。高考已经主宰了国人的生活,所以高考必须对社会和中国人负责。高考的命题内容和考核方式必须对中国人,中国社会负责。因为,高考考什么,孩子们就得学什么,高考不考的内容几乎无人舍得花时间了解和学习,哪怕是必要的体育活动和生活技能。

避免急功近利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避免狭隘的仅仅是为高考而学习知识的观念不是说教可以做到的。只有科学和全面完善的高考制度和方式才能纠正学习的误区。高考的制度和理念应该把保证和培养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合健全的思维方式放入首位,加入解放青少年心灵约束,让青少年具有快乐积极的学习愿望,真正的减轻学习负担。本人认为改变的途径之一是高考命题的内容,比如:高考只考两门。1.社会(包括全面的人文科学)2.科学(主要是理科和生活常识技能类)3。身心健康类(必要的身体素质和文艺体育技能),避免死记硬背和过于重复的东西,既减轻青少年过重的学习负担,又可以让学生学习更全面丰富的知识,恢复健康正常的学生生活,还人类一个健康,积极,乐观,可持续性学习和真正发展的社会。

对高考的看法 篇2

首先, 我们要为“游离”的答案进行正名。答案真的“游离”了吗?真的与所学内容和题目的材料信息没有关系吗?持“答案‘游离’说”的人经常引证2007年全国卷Ⅰ第15题和2008年全国卷Ⅰ第37题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下面, 就对这两道题目进行分析。

2007年全国卷Ⅰ第15题:

1920年, 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 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梁启超之所以这样说, 是因为:

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

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

C.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工具

D.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慢

答案:C

该题的答案并没有“游离”。我们姑且不用排除法进行选项的排除 (A选项不符合事实, 1920年, 随着西方思想的广泛传入、辛亥革命的冲击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所遇到的阻力要较以前相对减少了。B选项不符合“猖獗”的内涵表述, D选项不符合客观事实) , 仅从题干信息和所学的知识就能够分析出正确的答案是C。20世纪20年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 自然科学迅猛发展, 科研成果转化为技术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科学技术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是, 大家都知道“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道理, 它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这在教材中有一些表述。如, 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 (旧教材) 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节中, 在叙述战争的进程时呈现了一幅图片, 并加了标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上首次出现了坦克”, 在今天看来, 这也是杀伤力比较强的一种武器, 在当时的威力可想而知。这应是“一战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吧。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 随着内燃机的应用和钢铁工业的发展, 科学技术新发展、新发明被迅速地使用到战争中, 坦克的出现和使用就是科研成果在当时进行应用的一个例证。文中“猖獗”一词, 是个贬义词, 指的就是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时, 梁启超的立论依据发生在1920年以前, “欧游”一词涉及的也是欧洲, 这是“一战”的主要战争发生地, 我们自然就可以联想到这是暗指“一战”中坦克的使用对人类文明所造成的灾难性毁坏。而在2007年, 全国卷的考生所使用的就是这个版本的教材, 应该说是将试题与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我们再看2008年高考卷Ⅰ第37题第 (3) 小题。题目材料是:“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 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 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

问题是: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答案是:经济规模扩大, 社会分工更为复杂, 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 要求文官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老师们纷纷认为该答案远离了材料、教材和学生的思维水平, 是万万不能被接受的。

该题的答案也没有“游离”。在试题提供的材料中可以看出, 文官应该具有广博、完备的知识结构, 包含文学、数学、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哲学、语言学、历史学以及法学 (国际法) 等领域的知识, 特别是政治经济学和法学制度, 这是加强科学管理的需要, 也是提高文官管理能力的必备素质。此外, 教材中在叙述“工业革命的影响”时提到, 工业革命开创了“工业化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 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的生产模式, 促进了“劳动分工的扩大”和“劳动工具的专门化”, 这样, 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 为了更好地加强生产管理, 提高生产效率, 就需要有一支专门的管理队伍进行规范化、专业化和制度化的管理, 以提高“工厂”的管理水平, 现代管理模式的雏形开始出现。负责专门化、正规化、科学化管理的文官制度也就应运而生了。这是工业革命催生出的必然结果。学生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是能够分析出答案的。这样的答案也不需要学生“碰运气”, 乱答一气, 而是有作答基础和思考依据的。

其次, 这是高考命题的一种正确导向。长久以来, 我们一直习惯于高考历史试题的答案要么直接出自教材中的现成“表述”, 要么直接出自题目所提供的材料信息, 对于这种要求学生进行独立分析得出相应历史结论的试题很不适应, 答案只要脱离“教材”和“材料”就束手无策了。随着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 高考试题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命题的依据由“教材”转向“课程标准”, 能力立意由“简单地提炼材料信息”转向“释读、运用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历史问题”, 突出的是历史思维能力层面的考查, 不仅要准确地提炼材料信息, 还要对材料信息进行有效甄别、价值判断和串联运用, 来解决具体的问题, 而不是停留在对材料信息进行提炼的层面上。这就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教材观”和“教学目标观”, 要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意识, 要树立“提炼信息不是目的”而“运用信息独立解决问题才是目的”的教学观念。

高考试题的答案一般说来有三个来源:一是教材中的直接叙述, 二是题目中提供的材料信息, 三是对所学知识的拓展性理解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新情景、新问题进行独立分析时所生成的知识。前两个“来源”是浅层次上的, 第三个“来源”属于高层次的要求。过去, 我们的教师只关注第一个层次, 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机械性的理解、复述和记忆。现在, 随着课程与高考内容的改革, 大家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第二个层次上, 即重视对题目中材料信息的提炼上, 甚至给学生归纳一些提炼史料信息的特殊技巧, 以应对高考的需要。为此, 进行大量的题目训练, 而忽视了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渗透。在课堂教学结构中, 特别是在高三复习阶段, 比较受欢迎的教学模式是:先由学生自行整理知识结构, 教师进行检查、纠正 (有时候教师还主动帮助学生进行整理) , 然后进行大量的题目训练, 教师对学生的解题过程和答案进行纠正。在某些时候, 这种机械式训练也有一定的效果, 在高考试题中确有一些答案信息直接来自材料和教材中, 但一遇到类似于上述所列的两个问题时就无能为力了。而现今高考历史命题的发展趋势是, 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材料信息和已有的知识储备、思维方法深刻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即上述第三层次的要求, 这不是简单复述教材内容和机械性的题目训练所能达到的。如, 2009年江苏高考的第4题: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答案选C。如果仅对教材内容进行简单的记忆和机械性理解是无法准确回答该题目的。事后了解, 绝大多数同学都是采用“排除法”最后将答案选定为C的 (否则就没有答案可选了) , 但他们根本不理解为什么要选这个答案。因为教材中没有这样叙述, 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也没有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思考。在江苏省内所使用的两个版本教材中, 仅提到“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和监督” (人教版) , “分散了相权” (人民版) , 而根本没有提到“有效制衡”这个说法。旧教材也没有提到。当学生看到“制衡”的字样, 由于没有正确理解这个词汇的含义, 特别是没有对唐朝“三省”之间的权力运作程序和运作机制进行科学的理解, 答案C是首先要被排除掉的。这就是死记硬背和对教材内容僵化理解的结果, 是“教教材”和“学教材”的具体表现。但该题目的答案并没有“游离”于教材之外, 只不过是对教材知识的拓展性理解而已。从行政权力的运作程序来看, “三省”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有效的制衡关系, 这种安排和设计, 确实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避免行政决策的失误。当然, 最后的决定结果还是君主意志的体现, 在本质上, 与近代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有所不同。我们不去管它, 仅从权力的运作过程和方式来看, 二者又是类似的, 都体现出了相互制约、监督的特征, 即“制约与平衡”, 这种特征和运作模式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 不仅资本主义国家可以使用, 封建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可以使用。因此, 要培养学生能够客观、历史地分析问题, 而不能简单地“贴标签”, 认为“制衡”就是近代民主的特定产物, 就是与古代专制制度相对立的。在以往的听课中发现, 教师们普遍的做法就是引导学生对“三省”之间的权力运作关系进行描述, 然后对教材中的“三省六部制度的影响”按照教材的叙述进行理解和记忆, 学生的思维到此停止, 而根本没有引导学生从“三省”之间的权力运作程序的层面进行深刻分析和评价。该题目所考查的就是学生对教材中所述内容进行深刻理解的能力和水平, 而不是要求学生按照教材的叙述进行简单、重复性的理解, 这不仅不是“高考命题的失败”, 而且还是一种正确的导向。

再次, 所谓答案的“游离”, 考量的是教师独立开发课程与教学资源的意识与能力。这既是意识的问题, 也是能力的问题, 但首要的是意识问题。毋庸讳言,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和教育观念的影响, 现在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停留在表面层次上:“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 独立开发、补充的史料很少;教学内容是从“结论”到“结论”, 从“史实”到“史实”, 而没有关注这些“结论”和“史实”的来源, 没有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尽管有的老师也通过一些练习题目来补充一些史料, 但这仅是为了“做题”的需要, 是为了训练学生提炼材料信息的技巧, 而没有从根本上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进行引导和关注。因此, 当答案不能直接从教材或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中获得的时候, 他们就手足无措了, 就将该答案视为“游离”性答案, 然后就对试题大加指责。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围绕“结论”和“史实”多开发一些“史料”, 让学生遵循“从史料到史实、到结论”这样一个学习过程, 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思维习惯, 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仍以上述英国的文官制度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有的老师在讲解“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时, 仅将目光集中在教材中的叙述上, 尽管教材中也有工业革命带来了“工业化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 并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的生产模式, 促进了“劳动分工的扩大”和“劳动工具的专门化”, 教师却没有能够引导学生将其上升到管理的层面上来深入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 人口流动性增强, 打破了原来的教区划分。工业化带来经济多样化和社会问题复杂化, 复杂的事物需要专门的机构去管理, 如工业人口集中居住的地区, 会产生卫生问题、供水问题、清除垃圾问题、小孩上学问题、大人失业问题、救济穷人问题以及开路筑桥、建造房屋、公共照明、城市交通等问题。这就要求加强政府功能, 解决这些社会需求。国家管理的专业化被提上议事日程。”[2]同时, 随着生产力飞速发展, “生产的社会化、商品化使政府的职能发生巨大的变化。政府传统的政治职能日益下降, 而管理工业、商业、交通、科技、文化等社会问题的职能则日益上升。行政工作的重点已逐步由统治开始转向管理和服务。可见, 政府机构发生相应的改变, 对文官素质提出新的要求, 这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是时代的需要”。19世纪初, 工业资产阶级逐渐登上历史舞台, 要在上层建筑领域反对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保守势力, “工业资产阶级从哲学家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出发, 迫切要求建立一个廉价政府, 既能大大提高行政效率, 也能节约开支”[3], 文官制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由于文官一般都具备比较丰富的基础知识及相当强的业务能力, ……就提高了官员的办事效率, ……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4]

如果我们能够开发出这些材料, 将工业革命的影响上升到企业和社会管理的层面上进行分析, 学生自然就明了“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的文官制度”这个道理了, 也不难分析出题目中“经济规模扩大, 社会分工更为复杂, 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 要求文官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这个答案了。

再如, 在学习中国的科举制时, 我们不能不关注科举制对世界各国选官制度尤其是英、美等国家的影响。如果能引用下列材料, 也一样能够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科举制被誉为中国贡献于世界的“第五大发明”, “17世纪以来, 工业革命在西方国家兴起, 随着西方学者、商人、传教士和官员的东来, 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增进, 具有公平、公正、平等、竞争特点和优点的中国考试制度, 与西方近代工业文明所倡导的民主、自由、平等的主张相近, 因而, 为西方学者所关注和推崇, 并通过撰文著书向国内介绍。据统计, 有关这方面的论著不下70余种。1588年出版的拉丁文《印度史》里详细地介绍了中国的科举考试方法, 认为这是“一种无可比拟的制度”。普鲁士、法国、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借鉴中国科举考试的原则, 摒弃其落后成分, 通过公开考试, 按照一定标准, 选拔录用第一流人才, 建立了文官制度[5]。这里, 描述的是中国的科举制对英国文官制度形成的影响, 也能够体现出英国文官制度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具有“公平、公正、平等、竞争”的特征。而我们的一些老师在教学中却简单地“就事论事”, 没有将科举制的影响进行拓展和有效的资源开发, 更没有深化对科举制的理解。为了避免试题答案的所谓“游离”问题, 教师就要在平时的教学中, 围绕有关的历史“结论”、“事实”等, 有意识地开发出一些支撑性或拓展性的教学资源供学生学习, 而不是引导学生简单地复述、记忆和机械性理解教材中的现成结论和史实了。

参考文献

[1]李明海.源于教材高于教材——高考试题与教材的五种关系.历史教学, 2009 (3上) .

[2]刘正涛.现代文官制度在英国的诞生.历史教学, 2008 (11上) .

[3]王铭.试论英国文官制度的形成及其原因.辽宁大学学报, 1989 (6) .

[4]刘祚昌, 光任洪, 韩承文.世界通史 (近代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6.

对今年高考语文试题的一些看法 篇3

第二大题古诗文阅读的题料,继续体现考试大纲“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要求。古文段近三年都为明清的传记文,今年选自《清史稿·陶澍传》。古诗是元代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五言律诗《余杭四月》,在广东诗歌鉴赏题中,元代诗歌是第一次出现,而五律这一体裁则已是九年中的第五次,频频出现,不避重复。语言都较为通俗易懂,没有晦涩费解的内容。

文言文题目的设计,注意适当顾及学生所学课本中的字词,较好体现课内课外知识的有机联系,能够检测学生学以致用、知识迁移的能力,对高中语文教学也会产生良好的导向。如:

第5题“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的“举”,可联系“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第8题“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其中 “鼓励老百姓修筑堤坝以防止水灾”,原文为“劝民修堤束水”,可联系“劝学”。

“不得拿出去交易或借贷”,原文为“不出易,不假贷”,可联系“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依然有一些调整变化。

一是题型的变化。第2题,以前连续三年为一个语段考点4个成语(四字词),去年改为3个成语、1个双音节实词,今年又改为2个成语、2个双音节实词,词、语平分秋色,兼顾在现代汉语中更为普遍常用的双音词,拓宽命题范围,在考查上也更趋合理;同时,这种一个情境语段融入4个词语的形式,较之以往的每个词语各一个语段的形式,总体难度有所下降,因而适当的调整也是必要的。较大的变化是第9题,文言文断句在广东题中已连续出现6个年头,今年有点令人意外地消失了,改为增加一道翻译题,3小题,回归以前的形式。明辨句读,学会断句,是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起点。文言文的断句题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学生要基本掌握也并不难,这样的题目又能够体现广东高考语文题的特色。今年删去断句题,颇感可惜。是从众(国题及其他省市多数没有断句题)?抑或是评分方面的原因?

二是难度的调整。今年整份试卷总体难度有所提高。如第3题病句题,误点较为隐蔽,语病类型有的重复,难度颇大;第4题连贯题,去年难度为全卷选择题中最低,今年干扰度明显提高了。第10题(1)要求指出诗的颔联在写景上运用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分析。颔联“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的内容不难理解,但要让考生说出表现手法则殊非易事。

细看考题,还有两点困惑。

一是声调的不同是否要作为字音题考查的内容?

第1题字音题,自2008年起,题型为每项三对双音词,加点字依次为音同音近形异字、形近字(形声字)、多音字,考查角度都是“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读音不同,具体包括三种情况:整体音节不同,如“聒噪/恬静”;声母不同,如“清雅/菁华”“旖旎/绮丽”“歧视/跻身”“橄榄/鸟瞰”;韵母不同,如“模具/模范”“赝品/鹰犬”“参谋/参差”。声调(字调)的不同,多年来都没有作为考查的内容。而在今年第1题中,作为选项的第3组是“处所/惩处”(“处”的读音“chù/chǔ”),不同的就是声调。这是不是表明:以后字音的声调,也要作为高考的内容了?

二是第5题、第6题是独自考查文言实词、文言虚词,还是两道题都混合考查实词和虚词?

从2005年到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的头两道选择题,都是按照考试大纲的说法(“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分开考查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实词都是名词、动词与形容词三种,文言虚词则都是考纲规定的18个虚词中的虚词义项。

而今年第5题D项,“后咸丰中乃卒行之”,“卒:最终”。“卒”在这里是副词,属于虚词而不是实词。

第6题的8个加点词中,则有3个是属于实词:

A项,出为川东道/结为婚姻,两个“为”都是动词。

C项,灾民赖之无失所/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第一个为名词,“处所”。

在以往的广东高考题的选择题中,“为”“所”各考查过两次,分别为介词或助词,都属于虚词:

2006年,环购衣帛,令妻为制衣衾/秦王为赵王击缶(为,替,给,介词)

2007年,郭具言所苦/其所涂留,似有春秋(所,……的,结构助词)

2010年,利为彼有/宜为报仇;(为,被/替,介词)

举家皆为上所杀/几为所误(所,与“为”构成被动,结构助词)

就是说,多年来,这两道题都是各司其职、畛域分明的。而今年出现的这种情况,是不是意味着,此后这两道题都会兼考实词和虚词?

今年的文言文段,在内容方面的命题点是较为充足的,而在语言方面,尤其是要提供四对8个虚词的例句,文段中可供选择的就显得贫乏了,题目的设计有的就难免流于勉强,考生难以根据语境作出正确的推断,就会影响考生的解题效果。

以上粗疏之见,愿就正于方家。

(作者单位:汕头市澄海中学)

高三作文对“高考标语”看法 篇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高考临近,某中学为鼓励高三学生努力学习,在校园中张贴了大量内容各异的宣传标语,如“天王盖地虎,全考985;宝塔镇河妖,全上211”、“每天增一分,干掉千百人”、“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等。这些标语引发了校内外各界人士的热议,有人认为这些标语的内容简洁有力,对学生是莫大的鼓励;有人认为这些标语的内容过于直白功利,会将学生的思想引入歧途;还有人认为学校教育理念和方法出现了偏差……

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一)参考立意:

①学校做法值得肯定。在激烈的高考竞争形势下,学校借带有强烈刺激色彩的标语来激励学生,可以有效鼓舞学生学习,有益于学生备战高考。

②学校做法应批评。过于功利化的教育培养不出真正优秀的合乎国家和人民需要的人才。

③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以此立意写作,需要对标语中“干掉千百人”“战胜官二代”等透露出的仇视心理进行分析和批判,指出这种心理是不正确的教育理念。

(二)拟题参考

1.励志标语是鼓励还是功利? 2.理性教育,培养素质人才

3.充满激情的标语,是学生的精神毒药 4.鼓励需要尺度,引导在于方法 5.积极鼓励学生,合理拟定标语

——对校园标语内容的看法 6.勿以功利心,偷换上进意 7.跳入标语坑,误了学子身

对高考的看法 篇5

2011-06-11 07:34 新京报 我说两句(加入讨论)

王栋生(杂文家,江苏省特级教师)

应试狂潮引导学生背离了社会生活,而高考作文中那些观点尖锐,抨击时弊,见解深刻,有新意的作文,又经常的在观念保守的阅卷教师那里受到压制。

每年社会都特别关心高考,但是对高考考了些什么,除了学科教师和考生,一般人是不关心的,唯一感兴趣的是高考作文题。特别是部分省区自主命题后,有了十多道可以评说“一见高低”的题目,于是街谈巷议,说三道四,应有尽有。反正说归说,下手做一篇是做不来的,否则全民写作水平将大大提高。

新京报针对“你最喜欢的高考作文题目”进行了一个民意调查。对2011年高考作文题,得分最高的是全国Ⅱ卷的“诚信”,认可率占被调查总数的18.0%,得分最低的竟是福建题,仅仅有0.4%;另有三四个省区的作文题竟然只有百分之一多一些。这个结果很可能与参与者的类型结构及分布有关。评价高考命题,和评价“春晚”不是一回事,这一调查数据也不大可能影响教育界以及命题组。比如,全国Ⅱ卷的“诚信”和2001年全国统一试卷的“话说诚信”过于接近,十年前的“高考佳作”还大量存在于各种教辅资料中;而一时颇受好评的上海题却是一道“重题”,———和一年前影响较大的某作文大赛题材基本相同。这些,接受调查的人可能不一定清楚。因此,究竟孰优孰劣,一时恐难作出评价。

语文教育界不主张以社会评价作为高考命题的依据。这是因为大多数业外人士不了解高中教学状态、命题原则以及评卷标准,不了解阅卷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比如为什么不能考陈题,为什么要“出其不意”,为什么题目既要平易又要有利于体现“区分度”,等等。当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学以致用,是语文教育的任务,从这个意义而言,从调查参与者的选择也大致可以看出社会对高考作文命题的期望。

调查数据显示,本次80%以上的受访者是经历了高考的。从他们的选择可以看出,他们的涉世意识比较强,主张作文命题紧密结合社会生活,也就是传统的“文章合为时而著”。今年的作文命题,有几个省区明显的有这样的主张,特别是课改实验区的题目“谈中国之崛起”,和时政“结合”得很紧,但以我的经验,此题未必好写;如果考生有真知灼见,那就得考验阅卷人的胆识和胸襟了,难。

以往每年的评论,也多主张“涉世”和“入时”,反对假大空官腔套话。但是,要考查学生的作文能力,命题也不得不看目前教育界的现状。比如,2010年江西题是就“圆明园兽首拍卖事件”发表看法,这个是个不错的题目,可是有评论作为社会事件,已有过比较广泛的社会评论,难以考查;也有观点认为,“对农村考生不公平”,认为农村学生不看新闻,信息量不及城市学生,等等。其实,在应试教育深入人心的状态下,大多数(或绝大多数)高三学生可以半年甚至整年不看报纸,虽然生活在家里,“家事”也能不问,至于“国事天下事”,也能事事不知。现今已难得在学生作文中看到“时事评论”,一些老师在阅卷时,仅仅因为学生文章中说了几件近期社会新闻,便倍感欣喜,认为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认为“贴近生活”,从而产生好感。这从另一方面说明,应试狂潮引导学生背离了社会生活。而高考作文中那些观点尖锐,抨击时弊,见解深刻,有新意的作文,又经常的在观念保守的阅卷教师那里受到压制。

无论如何,逐渐开放的高考自主命题呈现了“十几朵花齐放”的局面,这是进步。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的全国统一高考,到1965年中断(1966年至1976年,中国废弃了高考制度),有兴趣的读者如果了解那一阶段的高考作文题,可能会无比惊讶。比如1953年的“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1958年的“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等等,那简直不是考查学生的作文能力,而是看“政治态度”了。假大空之风,由来已久。

对高考的看法 篇6

Our class have had a discussion about whether we can use mobile phones.

Some students think it is good to use mobile phones because they can take photos with them in our daily life. They can also listen to music to relax themselves in free time. Besides, using mobile phones makes it easy to keep in touch with their parents and friends.

But some others don t think so. They think students shouldn t use mobile phones. Using mobile phones too much is bad for their eyes and it s a waste of time to chat with friends. Sometimes some students use mobile phones to play games. It will have a bad effect on study.

对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看法 篇7

一、国库集中收付运作程序

(一)收入收缴方式和程序

1、收缴方式。财政收入的收缴分为直接缴库和集中汇缴两种方式。

2、收缴程序。

(1)直接缴库程序。直接缴库的税收收入,由纳税人或税务代理人提出纳税申报,经征收机关审核无误后,由纳税人通过开户银行将税款缴入国库单一账户。

(2)集中汇缴程序。小额零散税收和法律另有规定的应缴收入,由征收机关于收缴收入的当日汇总缴入国库单一账户。

(二)、财政支出支付方式和程序

1、支付方式。财政性资金的支付方式分为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两种方式。

2、支付程序

(1)财政直接支付程序:由一级预算单位汇总,填写“财政直接支付汇总申请书”报财政部门国库支付机构审核无误后开具“财政直接支付汇总清算额度通知单”和“财政直接支付凭证”分别送中国人民银行和代理银行,代理银行根据支付凭证将资金直接支付给收款人或用款单位。

(2)财政授权支付程序:预算单位按照批准的用款计划,填制“财政授权支付凭证”经支付机构审核无误送代理银行,代理银行根据支付凭证,通过零余额账户办理资金支付。

二、国库集中支付核算(以医院为例)

(一)财政直接支付的核算

1、直接支付工资时,分录如下:

借:医疗支出贷:应付工资。

借:应付工资;贷:财政补助收入。

2、直接支付耗材、服务的款项:

借:库存物资;医疗支出;

贷:财政补助收入

3、直接支付固定资产的款项:

借:医疗支出;贷:财政补助收入。

同时,借:固定资产;贷:固定基金。

4、年末:

(1)根据本年度财政直接支付预算指标数与当年财政直接支付实际支出数的差额: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贷:财政补助收入——财政直接支付

(2)下年度恢复财政直接支付额度时,不做账务处理;在使用预算结余资金时:

借:库存物资;医疗支出。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

2、财政授权支付方式:

(1)收到“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后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补助收入

贷:财政补助收入

(2)支付耗材、服务的款项时:

借:库存物资,医疗支出,财政专项支出。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3)支付固定资产的款项时:

借:医疗支出,财政专项支出。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同时:借:固定资产。贷:固定基金。

(4)从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

借:现金。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5)年末:

(1)依据代理银行提供的对账单注销额度: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2)如果单位本年度财政授权支付预算指标数大于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下达数,根据两者的差额: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贷:财政补助收入

(3)下年初恢复额度时,依据代理银行提供的额度恢复到账通知书: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4)如果下年度收到财政部门批复的上年末下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三、现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预算单位行政成本,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财政资金在各部门沉淀的现象消失。操作简便,资金支付快速,有利于强化对各部门的预算约束。但在运行中还有一些需改进的方面。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监管与核算上存在的问题。举例说明:医院在2010年10月购进一台专用设备,款项已用财政拨款资金支付。2011年3月这台设备出现故障无法使用,医院与供应商协商后,医院将故障设备退回给供应商,供应商同意全额设备款退给医院。医院财务人员在处理购进专用设备时分录一致。

借:财政专项支出。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但在处理供应商退回设备款时分录时,出现了不一致的情况。有的将收到的退款冲当年财政专项支出,但这样处理会造成与当年的财政部门的数据不一致;有的将收到的退款直接冲当年的医疗支出,但这样处理违背了配比原则。造成行业内会计信息无可比性同时也影响了医疗收支结余。

随着政府采购规模越来越大,财政专项支付的额度也越来越高,国库集中支付的效果越明显。但当出现退,换货?时,又如何保障财政专项资金的安全、规范使用,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应财务核算处理也要规范统一。建议建立财政资金使用后续监管机制,对财政资金进行跟踪问效。

对高考的看法 篇8

增添的实验材料: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试管、滴管、水浴锅等。

(1)设计出继续实验的简要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现象并做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向a、b两管分别加入等量蔗糖酶溶液,水浴加热(或隔水加热)U型管至适宜温度,观察a、b两管内液面的变化;②吸取a、b两管内适量液体,分别加入A、B两试管中,并加入斐林试剂,(60℃—65℃)水浴加热,观察A、B试管内有无砖红色沉淀。

(2)如果a、b两试管液面高度差缩小且A、B试管内均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能通过半透膜;如果a、b两管液面高度差增大且A试管内无砖红色沉淀、B试管内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

该题目王振涛老师(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已作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见《中学生物教学》2009年1、2合刊第99页)。笔者对该题也有一点看法:

该问题的解决首先读甲、乙两图,从中了解渗透作用的原理及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这些只是题目的支架,还要联系蔗糖及其水解产物的性质和鉴定方法,这才是继续探究所用到的实验原理。其次,从实验目的“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的角度出发,确定实验中的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和观测指标以及对它们科学合理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实验步骤。再次,对实验现象的预测和得出结论要紧扣实验目的中的“是否”二字,不要离题,要结合实验原理、观测指标、实验现象作出分析,还要注意文字表述的严谨、规范和准确。现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一分析。

分析1:液面的变化。

渗透作用(osmosis)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隔以半透膜(允许溶剂分子通過,不允许溶质分子通过的膜),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从低浓度的溶液通过半透膜进入高浓度溶液中的现象。渗透时溶剂通过半透膜的压力就是渗透压,水溶液中溶质的数量(即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决定该溶液的渗透压。或水分子从水势高的一方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一方移动的现象。

影响液面变化的因素:(1)a、b两管分别加入等量蔗糖酶溶液。向a、b两管分别加入等量、等浓度的蔗糖酶溶液后,将会改变a、b两侧的浓度。a侧由于有较少的水,将会稀释加入的蔗糖酶溶液,b侧将会有较多的水来稀释加入的蔗糖酶溶液,稀释后a侧蔗糖酶溶液的浓度将会大于b侧,而乙图是实验结束达到平衡的状态,这样将会有较多的水向a侧渗透。(2)蔗糖在蔗糖酶的作用下的分解。1mol蔗糖在蔗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1mol的葡萄糖和1mol的果糖,使得b侧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增加1倍,而渗透压是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而与物质的颗粒大小无关,这样会使b侧液面继续上升。(3)分解产物葡萄糖和果糖的渗透。如果分解产物葡萄糖和果糖不能透过半透膜,b侧液面会上升而达到新的平衡;如果分解产物葡萄糖和果糖能透过半透膜而引起a侧物质的量浓度增大,a侧液面上升b侧液面下降也会达到一个新的平衡。就算不考虑影响因素(1),蔗糖在蔗糖酶的作用下分解要首先发生,而且给以蔗糖酶一个适宜的条件,其分解的速度是高效的,就算分解产物能通过半透膜,其通过的速率和分解速率相比是不一样的,结果将会是b侧先上升后下降。所以参考答案(1)①中观察a、b两管内液面的变化目的是等待蔗糖的分解完成且造成的渗透作用已发生并达到新的平衡。

分析2:观测指标。

从参考答案的叙述“如果a、b两试管液面高度差缩小且A、B试管内均有砖红色沉淀…”中我们可以看出有两个观测指标,还是在同时考虑,笔者认为这样欠妥,检测还原性糖应该在液面复杂的变化以后才能进行,实验中两者的现象有先后,不是同时产生的,液面的变化不仅是复杂的而且是表面的,它并不能直接指向蔗糖的水解产物,这中间有一个演绎推理的过程,当然这并不是不可以,而检测a侧还原性糖这一指标是直接指向题目要求“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的,另外从增添的实验材料来看,我们可以不考虑把试管的液面的变化作为观测指标。

分析3:A、B两试管还原性糖的鉴定。

用A、B两试管分别检测a、b两侧的还原糖的有无,笔者认为是科学的而且是必要的。对B试管检测b侧还原性糖一方面起到确信蔗糖的分解和与A试管对照的作用,另一方面用“B试管有砖红色沉淀而A试管没有”来对“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这一可能性下结论更具科学性。

所以,参考答案可叙述为(1)①向a、b两管分别加入等量蔗糖酶溶液,水浴加热(或隔水加热)U型管至适宜温度,观察a、b两管内液面的变化;②直至液面不再变化时,吸取a、b两管内适量液体,分别加入A、B两试管中,并加入斐林试剂,(60℃—65℃)水浴加热,观察A、B试管内有无砖红色沉淀。

(2)如果A、B试管内均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能通过半透膜;如果A试管内无砖红色沉淀、B试管内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

这样,不在考虑液面变化的复杂性,直接检验蔗糖的水解产物—还原性糖,使题目中的第(2)问“预测实验现象并做出结论”的分析与叙述更科学、简洁也更符合题目“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的要求。

参考文献

对工作的看法 篇9

2、分公司项目部的各位领导在工作上是好领导、好老师,在生活中也是大家的好朋友。当有困难和疑问的时候,我喜欢与领导沟通,他们工作的经验和人生的阅历,都是能帮我走出困境的良药。而各位领导也都能耐心的帮助我,能在这样一个项目工作是我最大的幸福。

在本项目中,平时的工作比较忙,压力也比较大,导致大家很少有机会能一起出去散散心、做一些娱乐活动,希望以后能多组织一些活动,既放松了员工的身心,也能让大家沟通彼此的感情,我觉得这对工作也是所益处的。当然,如果可以的话,希望公司能在企业文化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就更好了。

3、安全生产时施工项目的一大疑难问题,目前虽然项目领导一直很重视这一块,也对安全生产这方面下了大力度,但我个人认为确实存在一些小的漏洞。虽然项目领导和安全人员积极的采取了各项安全措施、安全培训等,但为什么还会有漏洞呢?漏洞主要是集中在劳务派遣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方面,劳务派遣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有限,这都是原因所在。虽然未发生安全事故,项目领导也对员工传达,今后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会下大力度整改。

4、酬薪总体上是满意的,仅仅有一个其他的期望。我认为一份付出就该得一份收货,所以我的期望是公司能在项目完成重要节点的时候在酬薪方面有所表示,此外对于某些工作做的突出的员工能增加一些奖金。

5、项目的住宿条件很满意,用餐方面领导也很关心员工,积极解决员工们的困难,我个人是比较满意的,如果能有个自己的小食堂就更好了。但每天上班出行方面希望能有所改善,现在我每天都是搭车上班的,偶尔搭不到车会很麻烦。

6、对分公司的管理方面我个人认为挺好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凡事有章可循,领导能做到以人为本,关心下属。虽然我不从事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但是与同事聊天中也了解到目前现场的各项管理工作按照公司、项目的管理经验和制度,按照项目领导的思路与要求,还是比较顺利的。

7、个人感到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对于员工们的意见和反馈,公司能解决的公司都会帮忙解决,但无法满足的公司就无人解惑,最后不了了之了。希望公司能想我们爱戴公司一样爱护广大员工,设身处地的考虑员工的难处,多为员工谋福利,解困难。

对论语的看法 篇10

《论语》之我看

专业: 年级: 姓名: 学号:

摘要:《论语》作为我国的四书之一,其内容十分的广泛,其中孔子及其弟子对“仁”“义”“礼”的解释也非常到位,是中国古代思维的精华结晶。在现在,《论语》也有学习的必要性,是中小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非常必要的读物。

关键词:论语 核心思想 仁 义 礼 必要性

一、《论语》的历史地位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之际,最后的编定者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汉代以后,被奉为儒家经典,后来成为历代文人必读的教科书。《论语》首创语录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论语》一书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今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二、《论语》的核心思想

无论对《论语》的理解存在多少分歧,有一个共识总可以作为研究的前提:“仁”、“义”与“礼”是 《论语》的三个核心概念,它们在全书中出现频率极高。据杨伯峻在 《论语译注》中的统计,《论语》中 “仁”出现109次,“义”出现24次,“礼”出现74次。[1](一)“仁” 所谓“仁”,是对于大写的“人”的反思,是人类精神的自觉,也是孔子心目中“人的最高的道德品质”。孔子说,“仁者,人也”(《礼记·中庸》),又说仁者“爱人”(《论语·颜渊》),力求做到“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爱”的本质就是肯为对方无条件的付出和牺牲,爱一个人就是希望对方永远快乐,永远不要让对方担心。“爱是精神对自身统一的感觉”,因而是“自然形式的伦理”。以《论语》来看,“仁”所指的是人类一切美德的总和,是一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一种高位的价值观。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篇》)。在《论语》中,“仁”还有一种定义,它既是一种德,又是一切德。作为一种德,其要义是 “爱人”;作为一切德,它是全德之名,能行恭、宽、信、敏、惠诸德于天下,便是“仁”;因此,一切正当行为都是“仁”之表现。[1](二)“义” “义”,则是针对这种高位价值观而做出的具体表现,是对客观行为表现的性质判断尺度。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论语·学而篇》)。

对于“义”,《论语》中是将它作为一个已有的概念所运用的,没有像“仁”那样扩大化的描述,而是从一个侧面对其进行了论证。“义”源于两个字,一个是与它形同的“义”字。该字可解释为威仪或神圣的准则。后来,威仪中的“义”字演变为“仪”,意思也变为仪式,礼仪。另一个则为“宜”字,它在历代文献中多次出现,最初指的是杀性,杀俘以祭祀的意思。

总的来说,孔子在日常的生活中,都是以“偏仁”来教育他的弟子以及其他人的,希望他们可以慢慢地学习积累,有“偏仁”走向“全仁”的崇高境界,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一个“义”字开始着手。当然,孔子并没有直接指出来它们之间的关系,但我们可以从《论语》中的部分篇章中里获取到信息。如《里仁》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2]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由这些可见,“义”与“仁”是有密切关系的。(三)“礼”

礼,便是对“仁”和“义”所共同做出的具体要求。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篇》)。礼又分为礼制、礼仪和礼义。礼制是对于国家的种种制度而言;礼仪,是对人际交往和各种典礼的要求;礼义,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种种原则。

《论语》的“礼”建构和追求的是个体与家庭、民族直接同一的伦理世界。“伦”,即西方道德哲学话语中的所谓 “伦理实体”,是这个世界的本质和精神形态。与西方道德哲学不同的是,“礼”不仅表现出强烈的“伦”的实体气质,而且彰显家庭与国家直接统一即家国一体的伦理规律。

人无礼无以立。“礼”是一套等级制度,社会上不同的人,按照礼的要求都能明确自己的定位。所谓“礼”,就是礼仪,也就是将内心的敬意表现在身行上的行为规范。在《论语》中,孔子曾指出“礼后乎”,也就是“礼”后面的那个“敬意”才是真正的“礼”;即使如此,也不如《老子》中所一针见血地指出的“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更能说明其实质。[2]“礼”在论语中的意义非常之高,“礼”总结了“仁”与“义”的外在表现,只有在日常中做好“礼”,才能在行为上表现出“仁”与“义”。

三、学习《论语》的必要性

1.学习《论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勇于担当的精神。

诸葛亮曾说:“志当存高远。”意思是说,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志向要高,志向要远大。青年时期,正是树立远大理想的时候,而志向的高远,受所处环境的影响。在当今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想,各种人生观都存在,都会影响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学生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必须学习经典,在经典中汲取力量。孔子到死都没有实现他的理想,这不是说他的所作所为没有意义。他的为理想而执着追求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这让我们想到了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在人们眼里,他是一位英雄,虽然是一位悲剧的英雄。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他也动摇过,但不久又重新振作起来,继续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正是中学生所缺少的,这种勇于担当的精神,正是学生所缺少的。2.学习《论语》,体悟孔子和弟子的关系,学生可以学到为人之道。

孔子为一代大师,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的弟子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孔子得到所有的弟子的尊重,这固然和他的为人之道,高尚的人格分不开,但更重要的是他的一些理念。与学生相处,首先,孔子尊重学生,有教无类的思想,便是他提出来的。其次,他关爱学生,宽容学生。而这,也是当地学生缺乏的。当代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缺少的是人际交往,在与人交往中,缺乏的是宽容。孔子是大师,尚且宽容待人,平等的对待弟子,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 3.学习《论语》,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一切向钱看”,“有钱能使鬼推磨”,似乎已成了真理。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只看他创作了多少金钱,这种观念,也影响了学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熊掌,生命,道义,这三者当中,到底应该选取什么?孔子云:“富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意思是,富贵,如果可以追求,哪怕是坐下等之人,他也愿意做。孔子也追求金钱,但有前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如果不符合道义,孔子就不屑一顾。孔子的金钱观,值得我们借鉴,特别是中学生学习。4.学习《论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知错就改的态度。

孔子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他强调实事求是,反对不懂装懂。这句话给人的启示是,谁都会犯错误,但关键要改正。而这正是一个平常人的表现。圣人也会犯错,人最不可缺的是一颗平常心。在成长的过程中中,正确的评价自己,不出现心理失衡,能提高学生耐挫能力。[3]

四、结语

《论语》系统论述了人的价值观、道德伦理观及人生观。《论语》中特别重视做人,认为崇高理想是从学习中获得并建立起来的。因此总结出了教育为本的观念,认为如果要使社会朝着完善的方向发展,必须要重视提高人的情感素质和理性能力。在文化上讲究包容性,提出“和而不同”的主张,也成为世人处事的行为准则。孔子的这些优秀思想不会因历史的变迁而失去其应有的价值,而且其优秀思想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之中。而后世的我们应当重视《论语》,学习论语,为自己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人生观念。

参考文献:

[1] 樊浩.《论语》伦理道德思想的精神哲学诠释.中国社会科学,2013(3):125-206 [2] 百度百科

第二篇 对中国的看法 篇11

失望56人

吃惊22人

讨厌16人

理解6人

无所谓3人

表示“失望”的问卷占了绝大多数。其中有不少人都提到,日本是从学习中国而发展而来的,虽然后来转向西化,但是到现在为止日本国内仍然有许多人对中国怀着一种敬仰的心情的。但是,在亚洲杯上中国部分球迷的低素质表现让这些对中国怀有好感的人觉得分外失落。佐藤隆信老人说:“过去一直认为中国是礼仪之邦,这令我失望。”

有些则是由于“失望”之极而“吃惊”。“没想到还有这样的人,行动如此激烈。”在他们眼里这不是爱国,而是由于“道德水平低的缘故”。

很多调查者认为中国观众是把某些不恰当的情绪混进了奥林匹克精神里面,小林广赖说:“运动与政治是不同领域的事物,不同的事物要有不同的规则。”松井逢子说:“运动是让人健全的活动,所以希望能够在良好的气氛中进行、结束。”在这件事上,给予中国人同情的人非常少,星健一说:“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理解(中国人民的心情),这是因为我们没有面对过去的历史。”但假如我们总是借助历史问题发泄不满,是不是表明我们自己太幼稚了。北村孝司说:“奥林匹克将至,如果不能成为‘文明礼貌’的国家,将会为世界人们所取笑。”

不少的日本人尤其是老人还沉浸在中国是礼仪之邦的想象里,真让我们羞惭不已(说句实话,中国不是礼仪之邦久矣),我们如何以自己行为来继续延续并证实日本人的判断?

2.你对今年中国的“反日”言行的看法

失望49人

讨厌22人

吃惊17人

理解9人

怀疑3人

无所谓1人

遗憾1人

没有作任何回答1人

这次“反日”应该是针对日本入常的事情。与上面的一样,“失望”仍然是他们的主要反应。日本人对于“反日”的游行示威一般都有一种观点:“游行示威是一种自由表达意见的方法,如果只是宣示意见的话,那没有什么问题,不过走极端发生暴力事件的话(例如把日资企业的广告撕毁、冲击日本料理店,更有甚者破坏日本使领馆等),那就是不被允许的。”北村孝司的话很具代表性:“言论是个人的自由,但是攻击使领馆等的事情,是一个国家的耻辱,是不能这样做的,是不能容许的。”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中国方面在这些暴力的过程中没有采取足够的防范措施,而且事后也没有对实施暴力的人作出相应的处理。前一种意见是比较客观的,而后一种意见中,中国方面虽然有做得不足的地方,但很明显,这是日本一般媒体的观点在日本民众中的反映。无论事实如何,日本人都已经是这么想了。

有些人表示了遗憾:“我认为这是一小部分人的言行,但是诉诸暴力只能产生相反的效果,越来越刺激日本政府、自民党和右派,让他们越来越强硬,而且还会成为日本军事大国化的口实。相反,反而对日本的和平运动产生不良影响。”

60来岁的丰田真麻子表示了“讨厌”,她的见解很特别:“我认为共产主义中国在经济上引入了资本主义,由此而引起的不公平、贫富差距,民众的不满被转引到日本头上,借以回避本来是中国政府的问题。”

3.中国是否进行了“反日”教育?

是63人

否4人

不知道34人

没有作出回答2人

回答“是”和“否”的人根本就不成比例,倒是老老实实说“不知道”的人占了1/3。

其实在回答“是”的人群里,很多人也不真是了解了中国教育,基本上是推测的居多,媒体煽动的居多。河野宽就说:“与历史上的日本一样,对外反映出来的东西一定是跟教育有关。”中国历史教科书是不是煽动了反日思想,这个判断是见仁见智。但是很多日本人在以后的言辞里多次提到了中国教科书缺乏实事求是地记录大事的做法,“中国人对历史的认识也不一定是全部正确的,自己没有自省,却一味说其他国家的历史认识有问题,这是一件怪事。”

由中国历史教科书的某些事实不实推断出中国历史的整体不实,继而使得日本人有理由采取了不承认中国历史、不承认自己过往罪行的态度,这期间的逻辑值得我们思考。

上一篇:不需要工作年限的证书下一篇:地产策划总监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