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Lambda表达式的理解(共12篇)
浅谈对Lambda表达式的理解 篇1
“Lambda 表达式”(lambda expression)是一个匿名函数,Lambda表达式基于数学中的λ演算得名,直接对应于其中的lambda抽象(lambda abstraction),是一个匿名函数,即没有函数名的函数,Lambda表达式可以表示闭包(注意和数学传统意义上的不同)。
在.NET 1.0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我们经常用到的是委托。有了委托呢,我们就可以像传递变量一样的传递方法。在一定程序上来讲,委托是一种强类型的托管的方法指 针,曾经也一时被我们用的那叫一个广泛呀,但是总的来说委托使用起来还是有一些繁琐。来看看使用一个委托一共要以下几个步骤:
用delegate关键字创建一个委托,包括声明返回值和参数类型
使用的地方接收这个委托
创建这个委托的实例并指定一个返回值和参数类型匹配的方法传递过去
好啦,我承认啦上面是自己在网上看到的,但是它很好的介绍了委托,在以前要使用委托的话,就必须要进过上面的3个不步奏,在我看来真的觉得是挺繁杂的,所以主题来了Lambda表达式,它可以通过匿名的方法来绕过步奏2,所以我只需要定义一个委托后,再使用Lambda表达式来实现委托,下面写一个小小的例子看看吧:
// 编译器不知道后面到底是什么玩意,所以我们这里不能用var关键字
Action dummyLambda = => { Console.WriteLine(“Hello World from a Lambda expression!”); }; // double y = square(25);Func 从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可以看出: 如果只有一个参数,不需要写() 如果只有一条执行语句,并且我们要返回它,就不需要{},并且不用写return Lambda可以异步执行,只要在前面加上async关键字即可 Var关键字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使用 以上所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键词:合唱艺术,合唱声音,改善方法,艺术处理 一、合唱中声音的特点 合唱艺术, 这颗音乐文化史上璀璨的明珠, 她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对合唱声音的追求, 一直是合唱指挥家、演唱家追求的目标。追溯到中世纪, 合唱艺术的形成与宗教有着密切关系。“天主教”的合唱发声方法属于拉丁语系, 即英语、意大利语等, 其声音靠前, 发音较清晰;“东正教”的合唱发声方法属于希腊语系, 即俄语等, 其声音浑厚、洪亮、宽广。这两个声乐系统长期在世界上并存。我国的声乐系统主要受俄罗斯声乐系统的影响, 建国初期的各类合唱纷纷模仿苏联红旗歌舞团的声音, 这种声音的特点是厚实, 雄壮, 但吐字不清楚, “音包字”, 声音偏低, 尤其是在无伴奏合唱中, 声音容易往下掉, 节奏不敏锐, 给人浑浊的感觉。 随着时代的变化, 人们对声音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 整个世界的合唱声音都在变化, 合唱声音的要求不再停留在高音明亮一些, 低音厚重一些的阶段。要力求在声部间找到均衡、和谐与统一。因此合唱的声音也渐渐地向拉丁语系的声音靠拢。世界合唱的潮流是声音保持高位置, 直声演唱, 要唱的轻松, 自然, 纯净的。本人在第七届中国国际合唱中听到拉脱维亚广播合唱团的演出, 他们演唱的是无伴奏原生态的歌曲。该合唱团只有24位成员, 但声音足以传遍整个音乐厅。他们的声音清亮, 干净, 刚听的时候会有个错觉太“白”了, 但仔细听, 会听到每个音符都充满了泛音, 声音是从高处往外传。声音似乎是直白的发出但又听到声带中正确的震音。嘹亮的高音, 轻声的低吟, 他们把歌曲中的每个细节轻松地演绎得淋漓尽致。这正就是现在合唱团提倡的“直声唱法”。直声演唱就是强调合唱队员的发声要平直靠前, 在每个声部之间、各个声部之间都是音波的叠加。保持在这一音高的频率上, 尽量不要有抖动, 做到直声;高位靠前, 音高准确, 线条清晰, 音色统一, 声音柔和, 伸缩自如。 二、合唱中个体声音出现的原因及改善方法 合唱是一种集体声乐艺术, 合唱声音的要求包括统一、均衡、和谐三大方面。由于每个成员的声音条件、音色、发声方法难免会有差异, 这造成了合唱中“个性声音”的出现。部分成员没有受过专业的声乐训练, 常会出现高音硬扯上去的现象, 声带闭合不好便容易破音。部分成员长期唱独唱, 演唱时尤其在长音处容易出现不必要的波音, 声音个性太强。与独唱不同, 合唱是一种具有严密艺术结构的集合音响艺术, 要求声部内的每位成员减少个性, 多求共性, 在发声的方法和感觉上相近, 这才能确保声部整体的色彩统一。每位演唱者都要清楚并摆正:自己与他人、与声部整体中正确的相互关系。既要以我为主, 又要能兼听他人声音, 并能在群体中不断适应、调整个人的演唱方法, 以求每人声音的融合度要高, 在音色上相互靠拢, 在音量上要有所控制, 共同追求声部的均衡, 而决不能有任何一点个人突出的声音。 三、合唱声音对歌曲的艺术处理 合唱作品的种类有很多。文艺复兴时期的作曲家拉索、许茨, 和巴洛克时期的巴赫、亨德尔写过大量的宗教音乐, 还有海顿的清唱剧《创世纪》, 贝多芬的《基督在橄榄山上》等宗教的清唱剧和弥撒曲。直到歌剧的兴起, 出现大量的歌剧合唱, 如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四幕歌剧, 韦伯的《自由射手》三幕歌剧等。在我国, 合唱艺术的兴起虽然较欧洲晚, 但从五四运动后的肖友梅、黄自、冼星海, 到建国前的贺绿汀、施南光、刘炽等人, 由于他们对合唱作品的大胆探索和辛勤耕耘, 共同促成了我国合唱艺术迅速的发展, 并取得辉煌的成就。黄自在1932年写的《长恨歌》是我国最早的合唱作品之一。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1939年在延安公学礼堂首演后, 获得巨大成功, 成为我国音乐史上里程碑式的音乐巨著。新中国成立以后合唱事业蓬勃发展, 建立了许多专业性的合唱团体。20世纪出现了《长征组歌》《青春舞曲》等经典作品。 对于如此丰富的合唱经典, 合唱者要想完美地通过声音来表达作品, 必须懂得在合唱集体里有效地运用自己的嗓音在集体的合唱队中能协调和控制并达到统一的共性。合唱声音的均衡, 不仅是各声部相互在音量和音色上的绝对统一, 而且是根据作品内容的具体要求的统一, 理解作品的含义和背景并用声音去演绎其个中的韵味。 例:混声合唱《把我的奶名儿叫》。该作品的背景是:离乱中, 多少儿女背井离乡去国外, 如今回来了。作品的开头是六个小节的女声哼鸣。这段哼鸣是为歌曲作铺垫。这时女声的哼鸣应有平稳的感觉, 犹如飞机在空中翱翔, 承载着海外归来的儿女。第七小节歌词“大海啊……”, 女高与女中声部成三度音程关系, 色彩柔和美丽。这时女生声音应有母亲般既温柔又宽广的感觉。 例:混声合唱《捉弄》。该作品选自歌剧《唐·帕斯夸勒》讲述一位新娘在大婚当天提出不爱新郎而逃跑的故事。由于以歌剧作背景, 合唱的背景充满戏剧化。合唱团应采用如歌剧般的演唱, 既保持高位置的泛音, 又要像对话般生动自然地演绎。 例:混声合唱《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该作品是赞叹敦煌美丽的风光。前12小节, 描述的是去到敦煌充满了神秘与疑问。合唱队应轻声唱出神秘又憧憬的感觉。13到39小节, 描绘敦煌美丽多彩的风光。合唱队应该用既平稳又自豪的声音去演绎, 让人感觉恍惚真的看到敦煌的壁画长廊。45小节起是歌曲的高潮, 把歌词内容再升华。合唱队应用自豪、上扬、高亢的感觉去演绎, 展示出敦煌神秘而难以解释之美。 合唱是集体歌唱, 有着群体组织、协调、声部均衡、谐和等综合性的艺术要求, 个人必须融进集体并在这个集体的熔炉中得到升华和陶冶。再加入适当的艺术处理, 更能把每首合唱歌曲发挥到人声合一的境界, 才能把她凝聚成一个真正的音乐的璀璨明珠。 参考文献 [1].孙从音主编.《合唱艺术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8年12月。 [2].谷玉梅编著.《合唱与指挥艺术》.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年2月。 一、要以课标为总线 在学生中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是:“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数”不单单是考核学生的法宝,同样也是考核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所以,教师首先应该弄明白考试的基本要求,考试考什么,怎么考。只有对这些做到心中有数,教学有方,才能考出理想的“分数”,获得真正的“法宝”。为此,我们必须研读课标,从中领会考试的指导思想、考试意图和命题原则等重要内容,并将其思想落实到我们的教学实际中,有的放矢,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实现师生共同的目标。 二、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情 我们的课堂应是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讲一节精彩纷呈的“好课”,一定要做到课前、课上、课后对学生的全面了解,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兴趣、理解及创新能力、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课上参与情况和知识的运用能力等等。如果每节课都能准确地了解学生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我们的课堂一定会是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效课堂。 三、关注教学过程,注重教学方法 (一)关注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到学生一堂课的听课状态和效果。因此,我们教师在讲述每一节新课时,都会注重导言的设计。设计导言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情景剧导入、视频导入、歌曲导入、诗歌导入、图片导入等等。但无论采取什么方式都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突出教学目标,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以最佳状态和激情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2.要考虑其实效性。教师在设计导言时一定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特点有机结合起来。要做到具体、简洁,尽可能用少量的语言透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内容、意义和要求,在授课开始时就能把学生的思路引入新的知识情境中,让学生对要学习的新内容产生认识或渴望。同时导言的设计,要考虑它在一节课中的整体作用和效果,从课堂结构的角度来看,它的作用应该是为课堂教学打开思路的,因此导言与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密不可分。 3.导言要有一定的艺术性。语言艺术性的前提是必须准确无误,富有科学性和思想性,同时还要考虑可接受性,既生动风趣,又不失文雅科学的特点。 (二)优化教学过程,突出重点、难点 真正的“好课”是要有所取舍,突出重点、难点,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前提。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必须优化课堂,运用高效的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目标。对于学生知道的我们可以不讲,对于学生自己可以讨论得出的结论我们不要直接给出结论,对于学生不能完成的问题我们要启发、引导、举证,帮助学生解决。尤其是我们历史学科讲求“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以史导论”。在探究和解读史料中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的能力。例如,在2012年邢台市优质课大赛中,我讲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时,有句这样的话:“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既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而“民主共和”这个词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这个词是遥远、抽象的,“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句话更难理解。为解决这个难点我给学生展示 了一段视频材料: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问题:本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让学生讨论得出结论。通过材料使学生很好地触摸历史、感知历史,使学生感觉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不再冰冷,不再遥远。实现了基于对史实的了解,引导学生在获取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历史认识,从而挖掘、拓展思维能力,就这样简简单单地解决了这节课的一个大难题。为了巩固这个成果,我在当堂训练这一环节针对这个知识点设置了相应的试题,彻底夯实了这个很难理解的概念性问题,并很好地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设计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问题教学法”的最大特点是以问题为纽带来组织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把问题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自我构建过程。 (四)优化课堂小结,做到点、线、面的有效结合 课堂小结是一节的终点,起到回顾重点、点击难点、系统知识点的作用,优化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体系,理解重点、难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功不可没,不可轻视。 (五)强化训练,巩固知识 当堂训练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方法之一,设计当堂训练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当堂训练必须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育教学目标,体现本节课的知识要点,体现对学生能力水平的测试,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及升华。 2.当堂训练要具有梯度性和可操作性,能很好地反馈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让学生更加明确知识要点和知识结构,由训练题扩展联想到一节课乃至一章节的知识体系,达到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的效果。 通过以上简述,我们不难发现每个教学环节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通常前一个教学环节要为后一个教学环节打基础、做铺垫。有一个教学环节出了问题,会影响课堂教学的开展和效果,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要进行优化,环环相扣,最终形成一个整体,呈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加强教学反思,循序渐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的自我评价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只有真正地反思自己,才能促进我们成长,成就我们教书育人的事业。写好反思一定要勇敢地剖析自己、分析课堂,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学习,并要经常与学生交流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纠错,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对于一个刚到公司一个星期的新员工来说,要谈到对企业精神有多么深刻的理解是完全不可能的,即使我很用心用力地去体会但仍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深谙其中的意味深长。于是我只好凭着对自我的认知结合自身能为这个公司创造多大的价值去试着理解什么是“战胜自我.” 在战胜自我之前,我想最重要的是学会认识自我,如果自己都不了解自己,自己都不知道你来这个公司想要的东西、以及明确自己如何去获得和争取达到自己的目标物。那么我想谈所谓的战胜自我都是虚无的。我的自我分析 性格:不算超级开朗但至少也算是外向型。 心态:积极乐观,即使遇到挫折要会积极地看待和着手解决。优点:亲和力较佳、对自己喜欢的事情较为专注; 缺点:办事效率欠佳、有时会优柔寡断; 目标:做自己擅长并喜欢的培训工作,并不择努力去让自己胜任这个岗位。一一梳理下来才发现刚到公司的一周虽然较为清闲,但心中若有自我的目标,那么每时每刻对你来说都是充实和值得珍惜。至少我可以用这段时间去做提前的准备和提升自我。 认知自我的重要性在于学会喜欢你正在做的事,因为你会很清楚此时此刻你做的事情对你的成长性是不同的。如果是你喜欢的事情你会干得非常漂亮会有成就感,如果不是你那么喜欢的事情却可以磨练你的心志、学会新的技能并使你成熟和成长地更快。 而对创业初期的公司,我所理解战胜自我的意义在于,第一:每个人都是独当一面的能撑起公司的一小片天。但这份独当一面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单一的基本岗位,而是综合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能为公司创造更大更多的价值。这就需要每个人有勇气战胜自我,敢于挑战自己现有优势,向自己未知的领域积极探索和发现。 第二:每一份工作都有重复,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必定会让人感到厌倦。如何在一成不变的工作中去重燃新的激情、新的工作状态,从而赋予工作新的意义。这也需要勇气,需要战胜过去的自我,抛弃固有的思维,去升华,去改进、去创新。 金融行业本身就是一个日新月异的的创新行业,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行业也对每个从业者有不断创新,不断打破陈旧、不断结合新的技术、不断思考前行道路的潜在硬性要求,这也从大环境上去促成个体时刻保持敏锐的触角顺应行业的变化而变化。从微观上来说这也是一种战胜自我的体现。 很坦白地说,大学进入对外汉语专业并非我本意,我本最向往“记者”行业,但是无奈家长和老师的极力反对,从而选择了对外汉语专业,当时老师向我推荐的时候我看到学习课程里有中西方文化礼仪和第二外语等,觉得还蛮有趣的,于是抱着试探性的态度选择了对外汉语。 而现在作为一名即将踏入考研队伍的大三学生,作为一名已经学习了两年对外汉语的学生,现在谈起对外汉语专业来,其实我真的会不禁感叹。以前当别人问起我对外汉语专业是干什么的,我都会简单地回答一句:“就是教外国人学说汉语”(虽然黄河老师说这种解释是不对的)。但是现在真正让我谈起对外汉语来,我还是觉得自己几乎是一无所知,似乎知道的对外汉语都是表面接触到的现汉、古汉、语概„„这些能代表了对外汉语吗?鉴于牟老师布置的作业,鉴于该考虑考研方向了,鉴于该给自己一个定位了,所以我觉得自己该搜罗点与对外汉语相关的专业问题了。于是我在网上和图书馆查阅一些资料,增加了自己的一点认识。 其实,对于现在的我们觉得谈及对外汉语专业,不得不谈的就是就业问题(虽然牟老师说过不要写成就业感慨了,但是还是想说点啥)。虽然世界兴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但是这种热潮好像没有给我们这种“科班生”带来太多欢喜。而且我们也知道“对外汉语”仍处于“尴尬”境地,仍面对矛盾与问题。当很多人怀着共同想法,只要母语是汉语的人都是天然的对外汉语教师,这样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体现在哪里呢,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专业性”又体现在哪里呢?而对外汉语专业的这种尴尬境,一方面是社会需求量大,另一方面却是学生分配不出去,造成对外汉语专业这种尴尬境地的原因与人们认为母语是汉语的人就可教汉语,从事教学工作门槛的提高与“京沪情结”等方面有关。 我觉得华东师范大学的潘文国教授在《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与对外汉语学科》一文中提到“‘对外汉语’成了一个学科似乎已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这个学科的性质、内涵等等,可说绝大多数人心中还是无数的;这个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更不易说清。要说是培养对外汉语教师,则与本科专业的目标有什么区别?如说是培养高层次的对外汉语教师,则这些硕士、博士所从事的教学工作与本科生无异,甚至与非本专业毕业的教师也没有什么大差别,那“高层次”又体现在哪里呢?若说,因为对外汉语本科毕业生进不了高校,无奈把本可由本科完成的习了第二外语以后,开始关注法语和韩语的有关学习网站,而却没有关注过有关学习汉语的网站或者是网校,而网上的关于“网校招聘对外汉语教师”的广告也不少,所以我想网络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是很重要的。高科技手段融入到网络教学中,那网络上的资源在基本保证可以教学的情况下,那对外汉语教师就业又会有怎样的境遇呢,而另一方面,教学与科技融合不得不说对于教学是有利的,有利于提高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这也许是就业的一种途径,当然关于这方面的信息和知识我了解得也过于肤浅,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同样,我一直觉得自己没有真正融入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去,关注更多的是自己以一个语言学习者的身份去学习二外,却没有想过以一个语言教授者的身份去教授自己的母语,虽然知道自以后可能会变成这种身份,却从来没有积极为此做过准备或者融入到这份职业中去。就像我们学习英语时开设了英文报刊选读课程,而我却不知道在汉语教授课程中也有类似的“汉语报刊选读”课程,其实就像开设二外的泛读、精读等课程是一样的,汉语有像其它二外一样的学习过程,只是我却没有关注和思考过,也是因为自己没有以对外汉语教师的身份思考过,也许是因为自己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和迷茫导致的。 这段时间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学习,使我部门受益匪浅,之前我们老是觉得贯彻标准是形式,但经过学习后,我们应深深的感觉到质量是成功的基石,贯彻标准是质量的保障。 如今,学习和贯彻标准已被众多企业所看重,成为企业证明自己产品质量、工作质量的一种标准。贯彻标准已经成为广大企业完善管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供了科学指南,同时为企业走向市场找到了共同语言。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将加快推进国际标准化进程,贯彻标准变得更加迫切。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贯彻执行标准不仅可以增强公司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与管理意识,还可以明确各项管理的职责和工作的程序,促使企业的管理工作由人治转向法治,真正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实现了以预防为主,规范了企业作业程序,从而实现企业管理的持续改进和不断提升。 我们应通过定期组织质量检查、质量审核活动,这样才能够及时发现和找出经营管理、服务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进行有效纠正,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和质量监控能力,为企业实施全面的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贯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为全面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综合素质创造了有效的载体;并围绕让客户满意及时认真地处理客户投诉或意见,不断满足客户需求与期望,赢得客户信任,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学习完管理体系后,对比着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虽然在贯彻标准过程中我们也做了很多工作,但我们的差距还是很大。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缺乏监督考核机制的有力支持;二是职工的执行能力不够强;三是质量管理体系宣贯氛围不够浓,一些员工的质量管理体系意识需不断增强。 一、教学有助于人的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本是个体的一种基本需要, 但由于其存在一定程度的潜在性, 人们往往未必意识到, 因此课程就有必要对学习者加以引导, 帮助学习者培养自我意识, 认识自身的独特性, 进而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并使其得到充分释放和发挥。课程的价值在于不仅要强调学科的知识结构, 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连续性, 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方面, 更要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相联系, 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课程设计得在好, 如果实施效果不好, 也体现不出其价值。因此,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关键。 二、对教学就是人学的理解 教学过程不但是智力智能的发展过程, 更是情感、意志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传授毋庸置疑, 但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等非理性因素和心理状态的内在需要。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种情意发展的过程, 注重学生情绪情感的变化, 人格个性的养成, 能力素质的提高, 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发掘自身潜能, 使其形成健康的人格, 并最终成为“自我实现”的人。在教学过程中,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 其学习是一个情感与认知相结合的整个精神世界的活动。人的情意发展和认知发展是相统一的。因此, 教学要紧紧围绕学生的情绪、感受等心理特点有序开展。 人本主义认为,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聆听学生的合理意见、建议, 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 并确立评价标准。只有采取“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 认识到学生是会思考、有感情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 才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自由、充分地发挥, 个性得到全面地发展, 实现自身的价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学习需要、心理特点、生活经验等,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人格个性。教师是学生的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辅导者、合作者和朋友, 为学生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 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 帮助学生安排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 帮助学生充分发掘自身潜能, 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的价值。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我表现的机会, 鼓励学生去积极发现和创造, 鼓励学生在发现自我的情境中获得个人的自由发展。要以学生为中心, 在重视学生能力发展水平、学习需要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 选择适应学生的内在需求, 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状况相联系的教学内容, 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缩短学习时间, 达到高效饱满的学习状态, 并把学习当作一种身心愉悦的享受。这样, 才能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发展, 发挥出学习者的潜能, 而不是迫使学生按照别人预先设计的模式发展。 [关键词]杜威 经验 过程 经验在杜威的视野中有着丰富而系统的内涵,他使教育领域的“经验”概念得到了不断的丰富与深化。以往的“经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二是指体验。并且习惯把经验划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指个人通过亲自活动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是指他人的知识成果。从概念和分类可以看出以往更多的是从结果和静态的角度看待“经验”,更多是指从实践或体验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或某种成果。而杜威对“经验”的认识明显不同于传统的意义,它既指经验的结果,也指经验的过程;既指经验着的事物,也指经验着的感受;经验既是一种直观体验,也是一种思维和反思。而且杜威更多从动态与过程的角度来解释经验,使经验具有过程的属性。在经验过程中,他看重的不是“结果”,而是“尝试”、“承受”等行动与实践。在此过程中,经验是主体作用于事物、而事物也在作用于主体的互动过程,而且在这个交互过程中,不是主体对于环境的被动“印象”,而是一种主动“契入”事物后的感受性获得。经验是反思的经验、理性的经验,经验包含着理性,引导主体利用以往的经验去经受新的经验,形成“经验的改组和不断改造”。概括说,经验是实践与认识相统一的过程,是连续互动的过程,是在情境中理性思维的过程。 一、经验是实践与认识统一的过程 1.经验的过程是实践的过程。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是社会人(主体)有意识地作用于客观世界(客体)的各种形式的活动,简单地说就是实际去“做”,去“行动”。经验同样意味着“行动”,去经历、去做一定的事情。杜威强调“经验首先是做的事情”、“从做中学”。从“做”中学,就是从“行动”中学,从“行动”的经验中学。杜威认为“一切学习来自于经验”,这里的经验就是指动态的实践、行动、做。可见,“杜威的经验概念是融合于行动中的,行动是杜威经验概念的生命力所在。” 2.经验的过程是认识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认识过程是指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不断升华的过程。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基础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没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就难以上升到理性认识,也就没有深刻的理性认识。所以,在认识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储备大量的、丰富的感性认识。局限于书本的认识是理性认识,过分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强调理性认识,就会抹杀感性认识,从而破坏认识的发展规律。这样不可能有深刻的理性认识,不可能使自身获得真正的发展。经验意味着经历,意味着亲身见过、做过、接触过、遭受过等等,经验是主体作用于外部世界,外部世界又反作用于主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另外,经验还是反思的经验,经验中包含着理性,所以经验还提供一定的理性认识。可以说,经验过程是一个科学的认识过程。 3.经验的过程是实践与认识统一的过程,符合人类认知的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表明:人类认识的辩证法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知识、理论只有在经验活动中才能获得深刻理解。杜威说:“一盎司经验所以胜过一吨理论,只是因为只有在經验中,任何理论才具有充满活力和可以证实的意义。一种经验,一种非常微薄的经验,能够产生和包含任何分量的理论(或理智的内容),但是,离开经验的理论,甚至不能肯定被理解为理论。”在经验中学习知识,符合人类认知的一般规律。 二、经验是连续互动的过程 1.经验的过程是互动的过程。杜威认为:经验实质为主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对对方产生影响,主体对环境施以行动,产生影响,同时环境反作用于主体,对主体产生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主体即经历着行动,又承受行动后果。经验包含一个主动的因素和一个被动的因素。在主动的方面,经验就是尝试;在被动的方面,经验就是承受结果。在杜威的经典事例中,小孩将手伸进火焰是尝试,是主动的方面,小孩感到疼痛是承受结果,是被动的方面,小孩获得的经验就是将手伸进火焰会痛,这是主动与被动的联结,行动本身与行动结果之间的联结。“从经验中学习就是指我们对事物有所作为和我们所享有的快乐或痛苦这一结果之间,建立前前后后的联结。”行动即意味着一次寻找世界真相的实验,而承受的结果就变成教训——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结。 2.经验的过程是连续的过程。“有了生长的积累,经验才具有了生命力。”我们碰到很多使人感到快乐或痛苦的事情,但是因为这些事情并没有和自己过去的或将来的活动联系起来,所以对于我们来说,这些事情只是偶然的事情。因为这种所谓的“经验”没有前没有后,既无回顾,又无展望,缺乏连续性,因此它是没有意义的,严格地说,这些经验不能称之为“经验”。经验要具有连续性,“估量一个经验的价值的标准在于能否认识经验所引起的种种关系或连续性”。“在某种意义上,每种经验都应该提供某些东西,使人做好准备去获得未来的更深刻更广泛的经验。”这正是经验的生长、经验的连续性的涵义。 3.经验的过程是连续互动的过程。经验的连续性还意味着,每种经验既从过去经验中采纳了某些东西,又以某种方式改变未来经验的性质。由此,“经验”一词不仅表示一次互动作用后主体所达到的经验水平,更侧重于由一种经验水平经互动作用上升为更高经验水平的互动过程,形成“经验的不断改组与改造”。 三、经验是在情境中理性思维的过程 1.经验的过程是理性思维的过程。杜威的经验反对理性与经验的对立,他提到的经验并不是毫无理性的经验,而认为经验是思维着的经验,经验中包含着理性,没有无思维的、无理性的经验,“没有某种思维的因素便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所谓思维与反思,就是识别我们所尝试的事和所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关系。”经验的形成要求尝试和所经受的结果之间进行“联结”,而这种“联结”正是通过“思维”或者“反思”完成的,通过“思维”找出某一行动和某一结果彼此关联的事实,思考它们是怎样联结的。而经验的价值高低取决于这种经验是否是“反省的经验”,即是否是“有意识地努力去发现我们所做的事和所造成的结果之间的特定的联结,使两者连接起来。”任何思维过程的出发点都是正在经历中的事情,思维是深化下去的经验,经验的意义便是思维。 2.经验的过程是处于特定情境中的过程。杜威认为:经验为主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这里的“环境”并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人周围存在的客观条件与事物,而是指特定的“情境”。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中客观的世界之中,这些客观存在的外部世界构成了环境,但不构成情境。环境与情境是两个不同但有联系的概念。环境对于个体来说,是纯客观的,不同个体可以处于同样的环境之中,而情境则是主客观之间的统一,每一个体总是处于一定的情境之中。一般意义上的环境只有经过情境才对个体起作用,只有当客观条件从属于具有某种经验的个人内心情境时,这时的环境才称得上情境。只有情境才能跟人之间形成互动,因而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经验。所以我们的经验过程处于特定的情境之中,在特定的情境中发生与发展。 3.经验的过程是在情境中理性思维的过程。杜威将教学过程分为五个步骤:“第一,儿童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情境,也就是对活动本身感兴趣的连续的活动;第二,在活动过程中产生一个促使儿童思考的问题;第三,调动已有的经验,从事必要的观察;第四,儿童产生解决问题的种种设想;第五,儿童把思维的结果运用于实践,检验这种方法的可靠性。”从中可以看到,反思的经验或思维的经验以情境中的问题为出发点,并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观察与试验,最后在相应的情境中对结果与方法进行检验。 终上所述,“经验”的过程是实践与认识相统一的,符合人类认知规律的过程,是连续互动的实现“不断改组与改造”,不断提升的过程,是在具体情境中理性思维的过程。当然,杜威教育理论中的“经验”概念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经验”在杜威看来指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的概念。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马开剑.杜威“经验”概念的动态特征及其课程意义[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课程,其精要是展示生物科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新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性学习是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关键词:生物科学素养、探究性学习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内容。在新课程实施中,学生学习的过程性和情感因素被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更全面、更准确地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涵,以保证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能真正落到实处。 (一)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理念 初中生物课程的新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面向全体学生,是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是全体初中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它涵盖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要求。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不是单纯通过知识传授就能达到的,还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能动地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培养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倡导探究性学习,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将原来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转为主动参与的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内容标准的10个一级主题中第一个就是科学探究。 (二)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的要求 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作为内容标准的第一个主题,可见其重视程度。但不是说编写教材和开展教学时,就要把科学探究从其他教学内容中独立出来,单独进行训练,而应把科学探究的内容标准尽可能渗透到各主题内容的教学活动中。 课程标准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提出了70项活动建议。有的活动是要求学生自己设计探究方案的,如“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探究酸雨的危害”“探究种子的萌发条件”“探究食物保鲜的方法”。有的活动是要求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如“收集或实测不同植被环境中的大气湿度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收集和交流不同生态系统韵资料”。有的活动是要求学生进行观察的,如“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切片”“观察蛙蹼或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此外还有要求学生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设计校园绿化方案,制作小肠壁结构模型等多种类型的活动。这些活动都要求学生亲自尝试和实践,在活动过程中主动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 (三)人教版初中生物实验教材中科学探究活动的安排 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对于某一具体的教学内容,可以安排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课程标准对此未做统一的规定,只是就部分内容提出了一些活动建议,供教材编写者参考。在新编初中生物教材中安排了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这些探究活动主要有以下特点: 1、探究活动数量多,类型丰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不可能通过少量活动达到的,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经常性地反复训练,当然这种训练不是在同一水平上的简单重复,而是由易到难,形成螺旋式上升的梯度。人教版新编教材,平均每册部安排了50个左右的活动。这些活动有机地整合在整个教材内容当中。探究是多侧面的活动。教材中所安排的探究,既有较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取名为“探究”;也有让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某些侧面的活动,如“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实验”、“调查”、“演示实验”“制作”、“模拟探究”、“模拟制作”、“设计”、“技能训练”、“课外实践”、“进一步探究”等,类型多种多样。 “探究”是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全过程的活动,教材在设计这类活动时,给学生较大的自主性,为学生发挥富于个性的创造力留出了空间,同时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当地加以引导。例如,“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先用一段文字作铺垫,引导学生想象在空中释放薄纸、投掷纸飞机、放飞飞机模型的情形,提出探究的问题——鸟的身体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然后呈现几个学生讨论、作假设的场景,提出若干可能开阔学生思路,当然如果学生赞同教科书提供的某一种假设,也可以将其选为己用;在制定并实施计划这一环节,教材采取提示的形式,用一系列的思考题引导学生制定探究方案,并提供完成探究可能用到的一部分资料,以满足收集资料有困难的学生的需要,保证探究活动能在全体学生中落实;得出探究结果后,要求学生自己做出结论,并将探究结果与其他同学交流,互相学习、借鉴。其他从科学探究不同侧面设计的活动,科学方法和探究技能训练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例如,“观察与思考”侧重训练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实验”侧重训练实验室操作技能,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资料分析”侧重训练分析图文资料的技能,培养分析能力;“调查”侧重训练走出课堂,到大自然或社会中进行调查的方法,培养实践能力;“演示实验”侧重训练观察实验现象,由现象推导出结论的技能;“模拟制作”、“模拟探究”侧重训练模拟的方法。教材的这一设计意图,正是体现了课程标准“积极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尝试和实践”的要求。 2、探究活动的设计有一定的梯度。人教版初中生物实验教材中,科学探究活动是按照学生能力发展的水平和需要进行整体设计的,科学方法和探究技能的训练循序渐进。 以“探究”为例,第一册教材首先安排让学生了解探究全过程的活动,每一个步骤都有比较具体的指导,并且对其中蕴含的科学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然后安排让学生设计探究过程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的活动,本册教材的最后,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全过程设计的探究。与后几册相比,第一册教材对学生的引导性较强,各种活动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操作水平要求较低。后续几册教材则加大了学生的自主性,许多“探究”都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并自主制定计划,对学生设计实验、通过测量获取数据、设计表格记录数据和整理数据的要求也逐步提高。 又如“技能训练”,这是专为培养科学探究技能而设置的练习性栏目,每个“技能训练”侧重训练一类探究技能。第一册教材光安排较简单的观察、比较、测量、计算,然后安排需要较多逻辑思维的分析实验结果、解读实验数据、推理等。后续几册安排的分事实和观点、综合和概括、评价实验方案等,则是在思维层次上要求较高的技能。 3、重视科学方法教育。科学方法包括哲学层次的方法、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学科内的特殊方法。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在生物课中重点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包括观察、实验、调查等获取经验材料的方法和推理、判断、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人教版初中生物实验教材重视科学方法教育,但不是孤立地讲授科学方法,而是把科学方法教育与具体的学生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活动领悟科学方法。当某一种科学方法第一次出现在学生活动中,教材就会把对这种科学方法浅显易懂的介绍用色块标注出来。第一册教材主要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分别对观察、实验、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作了简单介绍。随着探究性学习的逐步展开,后续几册教材结合具体的探究内容介绍了是否需要作假设、如何作假设、设置重复组以消除误差、用工具测量的必要性、五点取样法、模拟实验、细菌和真菌的一般培养方法等科学方法。 4、对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建议 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教师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引导并组织好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把这一理念落到实处。 首先,应设法完成课程标准和教材安排的科学探究活动。活动教学需要一定的教具、学具、仪器设备和实验室条件等,除原有的显微镜、永久切片或装片、常用药品外,还应根据课标和教材的新要求,增加必需的学生活动用具。对于教学经费有限的地区,教师可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制作简易的替代教具和学具,以保证探究性学习的正常开展。此外,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异较大,教材所提到的实验材料不一定在所有的地方都具备,教师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更换实验材料,只要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目标即可。其次,探究性学习提倡的是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阅读写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增进对周围同学的了解,增强教师作为指导者的角色,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态度、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是很有好处的。在目前我国中学生物教学仍为大班额教学,大多数学校实验设备比较简陋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先分小组进行活动,小组内讨论、制定探究方案,小组成员共用一套实验设备、合作完成探究,再进行小组间交流,有利于改善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充分利用有限的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根据现代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语文的特点来看,语文课程的建设继承了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 在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后让我重新确立了目标,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新课改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文章,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以及唱读的腔调。 语文新课标还在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中提出了以注重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等为原则。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也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我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下大功夫认真抓好“读书”这一根本环节,应该让学生养成朗读课文的习惯,一些重点课文要熟读甚至背诵;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使他们不畏惧阅读长篇著作,而且逐步对经典名著产生兴趣。 因为阅读、诵读是可以帮助学生增强积累,但是还要指导学生用好积累的工具,掌握积累的方法,激励和督促学生养成这方面的习惯,并且引导学生在语文运用中充分调动自己的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还要加强梳理,每隔一个阶段进行一次“盘点”,边学习,边温习,并且将所学内容条理化,盘点领悟知识、经验和各种新信息之间的联系,逐步把握语文学习和语文运用的规律。 新课程目标中还提到关于“有感情地朗读”的要求,如何做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一些教材中是从“我”的角度,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引导拓展,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有一些教学方面有经验的教师会充分利用教材呈现方式的变化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不但利用教材里的“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认”等栏目图标,甚至还会创造出“我会背”、“我会说”、“我会做”、“我能行”等图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经过我的采纳与借鉴是我也取得了很明显的实效。 在教师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过程中,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强调改变繁琐的教学过程和过于理性、抽象的要求;在“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中,还进一步强调了关于语文学习的关键性要求,补充相应的措施和说明。 我们必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还要尽快转变评价观念,调整角色意识,积极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艺术,充分发挥评价的点拨、反馈、激励功能,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发现学生不明显的优点,寻找可贵的亮点,换个角度给予积极评价。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因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是多元的,他们的行为、态度、精神、语言等等都可以作为教师评价的切入点。评价“有感情地朗读”方式,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要贴近生活。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在语文课程改革实验中,出现了一些实践上的偏差,这次修订特别提出要求予以改正,例如: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新课程强调重新认识教材的特征,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材料,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树立正确的开放的教材观。因此,我们教师要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的禁锢,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而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应做教材的主人;既遵循与教材,又不于囿教材;既要凭借教材,又要跳出教材。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处理教材,开放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我们在课改中努力的目标。 教材内容的完成是从课内到课外、从点到线、到面、从已知到未知的延伸,打破了封闭的教学格局,形成了开放的教学态势,新课程改革要求给予学生充分自由和个性。 有老师说:“一旦把自由和权力下放给学生后,学生不再怕老师了,课堂有时有点乱了,顺着学生不知会把自己的教学引到哪里去,不顺着学生又怕压抑了学生积极性,有时真感到左右为难”;也有老师说:“现在的课堂充满了丰富多彩、童趣盎然的课堂氛围,同学们想说就说,想做就做,学习的欲望和冲动没有任何遮拦,有时甚至敢于向教师“发难”。,对此我们参加课改的老师褒贬不一,各有说法。 对此,我个人认为: 在课堂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对学生这种课堂学习上的欲望和冲动,应加以积极的保护与鼓励,保护他们体验获得知识的成就感。所以说,教师应适应这种变化,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策略,以保护学生体验和享受这种自由的权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教师不能也无法直接作用于学生身心,教师所能做的只是建构一个教师与学生都能接受的教学文本(也就是教学设计或教案),至于学生是否接受,这就需要学生主体的参与和学生自由的选择,说明白一点就是学生喜不喜欢听你设计的课,是不是跟着你的思路走)。所以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地参与,自由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教师就必须保证自己所设计的教学过程能被学生所接受,能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乱课”现象,能悉心听取学生的陈述与意见,能捕捉契机,积极引导学生科学地思考;能有意识地、创造性地为自己的教学留有余地,能与现实生活联系,体现学生特点;能突破课堂40分钟的时间界限,突破局限于教材的唯教材观界限,突破局限于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式界限。总而言之要打破过去备课中按部就班的有序状态,鼓励和欣赏学生的提问,欣然面对学生的发问,小心呵护学生认识知识的冲动性和活跃性。新教材中以信息为主线,任务为驱动,研究性学习等多样化案例和任务不正是我们的教学设计指导思想吗? 此次的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是以信息为主线,任务为核心,引入研究性学习,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在的新教材,符合新课程改革中给予学生充分自由和个性的理念。事实证明这些多角度、全方面的评价机制,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有提高。 以上只是我在参与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一些肤浅的认识,不当之处请予以指正。呼和马场学校 【关键词】孙子;孙子兵法;奇正关系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一部兵书,它以精炼的文字论述了兵法战略,度量了战争的利弊,进而分析了战争中取胜的谋略,详尽地推演了兵法的刚柔、奇正、进退以及攻守的变化。 一、“奇、正”的提出,以及对其的解读 《孙子兵法》中提出 “奇、正”的概念是在《势篇》中,共提及五次。古今对奇正的注解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曹操“先出合战为正,后出为奇。正者当敌,奇兵从旁出不备也。”李筌“当敌为正,旁出为奇。”梅尧臣“动为奇,静为正。用正合战,用奇胜敌。”李卫公“兵以前为正,后却为奇。”“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杜佑“正者当敌,奇者从傍击不备;以正道合战,以奇变取胜也。”王皙“奇正者,用兵之钤键,制胜之枢机也。”尉缭子“正兵贵先,奇兵贵后。”何氏“兵体万变,纷纭馄饨,无不是正,无不是奇。”张预“两军相监,先以正兵与之合战;徐发奇兵,或捣其旁,或击其后以胜之。” 古来的解读多是把“奇正”分开、对立起来理解,还有认为“奇正”是无法区分,馄饨一体的。 现代对“奇、正”一般理解为古代兵法常用术语,认为常规的、一般的为正;特殊的,变化的为奇。先出为正,后出为奇,正面为正,侧击为奇,明战为正,暗袭为奇。人们意料之中为正,出乎人们意料为奇。 “以正合,以奇胜”正者实力也,奇者随机、灵活也。在与敌人对阵时要以实力常规战法来对抗、制衡,要取得胜利就要有随机应变的灵活性。“正”指实力,根基,主干。“奇”随机,灵活是树枝、树叶。平时有雄厚的实力,根干强壮,才能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具备决战决胜的基础。《太宗答对》引用《孙子兵法》原文的地方还有很多,但大都属于策略方面的语句,丝毫没触及《孙子兵法》的主干。当然不是说枝叶没有价值,随机应变当然不可忽视。随机应变的能力必定来自雄厚的实力,没有根干的枝叶很可能在一朝之间枯死。“战势不过奇正”这战势的势就是趋势的势,势或为正,有利于己;或者为奇,不利于己。处于不断变化循环之中,就是“循环之无端”,决不能分成正兵、奇兵,二兵并立。 “奇、正”应是个整体。是一个物体俩面性或多面性的表现。 二、《孙子兵法》其内容与自身结构具有的“奇、正”关系 《孙子兵法》其内容是越靠近卷首越正,越靠近卷末越奇,是似彩虹分不清奇正界限,但奇正二势总是由正向奇的交织在一起。《孙子兵法》十三篇自身之间也存在着“奇正”关系。《孙子兵法》就这样从卷首到卷尾,由正向奇推移发展。并且任何单篇之中,也可以发现既有正又有奇。各篇一面保持着自己的特色,一面又放射出奇正的两种光彩。 《孙子兵法》中第一、二篇讲的是国家的人和物的大计,起着总论的作用。为进一步具体了解各卷间的“奇、正”关系,下面一边概括各篇大意,一边简述各篇奇正排列。 第一篇“始计”,是讲确立国家大计,是最根本的正;第二篇“作战”,是讲国利民富的大事。因而也是最根本的正。两篇都是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区别在于第一篇谈人的精神因素,第二篇讲物的经济因素,孙子排序精神第一,物质第二;第三篇“谋攻”,讲使用计谋攻击敌人。第一篇的“计”和第三篇的“谋”虽有相似点,但谋比计规模要小,不属于国家大计。孙子因此将谋攻放在第三位;第四篇“军行”是讲战争进入准备阶段。本篇强调“战”是从战前准备的程度就可知胜负;第五篇“兵势”是第四篇的延续与并行,第四篇“军行”的“行”是静止的形状,“兵势”的势是战争即将发动的潜势;第六篇“虚实”是第四、五两篇的综合,是讲避敌实而击其虚的变化;第七篇“军争”讲主力军的正规战,这关系到全军的命运和国家的存亡,危险性具增;第八篇“九变”是七篇的反衬篇,与七篇是表与里的关系;第九篇“行军”是对第七、八两篇更加的详论。本篇比上两篇的奇变色彩更浓;第十篇“地形”是讲利用地形,构筑阵地与敌对峙;第十一篇“九地”讲到九种情形,其着眼点是讲深入敌国不幸陷于穷地时不惜孤注一掷、破釜沉舟的战法;第十二篇“火攻”其危险性比“九地”篇更大。这是因为火的性质过于剧烈的缘故;第十三篇“用间”是讲如何使用间谍的问题。如果说火攻是危险的阳性,那么用间则是危险的阴性。 《孙子兵法》一书就是这样从开始到结尾由正向奇推移发展,它一面保持各篇自己独特的光彩,一面又围绕着“始计”和“作战”两篇的“正”从多个不同角度阐释着“奇”变的光芒。 参考文献: [1]黄朴民译注.白话孙子兵法[M].湖南岳麓书社,2001.10. [2]郭化若译.十一家注孙子(附今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4新1版. 美, 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的, 不仅带给人带来视觉的效果, 也给人愉悦身心的效果, 他不掺杂任何杂质, 完全是出自于内心的表达。一般认为, 美是一个崇高的和特征过于微妙的概念, 是很难作明白浅显的论述的。康德对美的分析是从主观方面进行的, 美的问题, 是一个主观感情体验问题, 主体的主观态度决定了美与不美的重要依据。 从质的契机看, 首先为了分辨物体是否是美的, 鉴赏判断是审美的, 而不是逻辑的。鉴赏判断是主观的, 是一个“感性的”、“审美的”判断。例如中国人很喜欢红色, 因为它象征着吉祥和繁荣;而在西方, 红色是贬义极强的颜色, 通常和血联想在一起, 所以西方人很讨厌红色, 这些在审美判断上都体现着各个主体的审美标准, 审美判断必须有主体的加入, 这从一个方面也反映了康德美学的主体性这一总体风貌。 最后, 从第一契机获得的美丽是——“欣赏通过没有任何兴趣的愉快或不愉快的对象或一个代表性的能力评价。一个这样的愉悦的对象就叫作美”。 从量的契机来看, 审美判断是普遍的。康德认为, 如果只有一个人认为某个建筑是美丽的, 它不会是美丽的, 必须是大多数人都这么认为或者应该这样认为, 它就是美丽的。 审美判断在量上具有普遍性, 原因其一是审美判断是没有利害关系的, 之所以对每个人都有效, 是因为不是从主体的纯粹个人需要出发, 不带偏爱, 而快适却相反。这种普遍有效性是客观的, 比如“万有引力定律”的普遍性。例如, 我觉得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美的, 照片中的人物坐姿优雅, 笑容微妙, 背景的最精辟而深刻的风景画家, 奇怪的烟雾状“无界渐变色”的风格。画家试图让人们丰富的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的巧妙结合, 在眼角的嘴唇像面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 并特别着重把握准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 达到魅力的领土, 我把她作为一个范例, 相信别人会认为这是美丽或至少应该觉得这是美丽的。 其次, 判断是审美判断的基础, 先判断后感受。而快适的基础是完全的主体的感受, 先快感后判断。康德认为, 人类具有一种所谓“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的“共同感觉力”, 当我们对某个事物产生美感时, 我们可以假设, 别人也会对它产生相同的审美感觉, 这种感觉的一致性, 被称为“主观的普遍可传达性”。康德指出, 审美判断的重要基础就是这种主观的普遍可传达性, “审美判断不是由自然属性决定的官能快感, 而是对审美心境的普遍可传达性的估计或判断”。只要主观的普遍可传达性存在, 会有一个审美判断和由此产生的审美愉悦。审美的普遍性是主观的, 完全忽视了审美对象这方面的因素, 使得其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带有真空的味道, 并透露出一厢情愿的色彩。他的美学与逻辑判断严格区分, 帮助我们更深入的挖掘审美世界。但他绝对排斥的概念, 一些形而上学。诚然, 审美思维过程主要是图像, 具体来说, 情绪, 但不是完全独立的理性概念。最明显的例子, 中国有些哲理诗名句如“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问渠哪得清如许, 惟有源头活水来”等, 之所以千百年来令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 不正是由于它们具有浓厚的思辨色彩吗? 从关系来看的契机, 康德认为, 审美判断一方面是无目的的, 另一方面又是合目的的。审美判断是无目的的, 在康德看来, 首先是因为审美判断不涉及审美主体的欲念或利害计较。例如, 我们欣赏东汉时期的青铜艺术马踏飞燕, 一匹千里马正在疾驰飞奔, 它体态健美, 昂首扬尾, 张口嘶鸣, 三足腾空, 右后蹄下踏着一只飞鸟。飞鸟展翅欲飞、惊愕回首。说它美是因为作品有其自己的理念完美的马, 比如健康的身体, 速度很快。康德也指出, 美又是合目的的。所谓合目的性是指审美对象在其现有的形式, 而不是其现有的内容符合人的主观审美功能, 从而导致审美愉悦, 以实现其目的的审美。例如, 我们享受了, 只是因为建筑的形式适合他们的审美功能, 或者说, 正好符合他们自己的知识和想象力的自由活动, 让人欣赏的目的, 从而产生美。所以, 另一方面, 美又是合目的的。 从模态来看的契机, 审美判断是一种范式的必然性。所谓的必然性是指一种必然事物之间的联系, 是指这一方, 另一方必须存在。审美判断的必要性, 主要面对的是审美对象必然会产生审美情趣。这是从不同的认识论领域的必要性, 必然性的认识领域, 利用概念的客观必然性, 它是从不同的实践领域中的道德需要, 道德必然性是一种义务, 审美的主观感受模式的必要性。一个西方人欣赏中国艺术, 跟中国人欣赏本民族的艺术, 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 但中国最高层次的艺术, 西方人同样很欣赏。当然, 这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识, 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接触过别的民族的文化, 老是用本民族的狭隘的眼光去欣赏, 那也许就欣赏不到。 康德从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出发, 归纳出了“美是什么”。其实, 康德对“美”的分析最重要的不是得出“美是什么”的结论, 而是让我们理解判断力中的鉴赏判断的工作机制。这样一来, 我们就可以对我们的判断力本身划分的领地有一个了解, 从而使我们在把握世界的时候, 避免出现认识能力上的偏差。 翻阅康德的巨著并去邂逅了他的美学思想。现在的我决不会断然仅从“自然倾向”的角度来判断他的思维趋向。而会试图深层次挖掘出能与之相比较的不同美学思想来拷问并体会康德思想中有价值的部分。 康德的美学独特还在于将美学概念更为理想化, 既那种情绪作为心灵生活的一个独立区域, 让我收到启发, 想到:当美丽的景色唤起我内心一种无欲心静的感觉时, 我所欣赏带来的美感便更成为撼动心里瞬间的永恒。对于康德的美学思想, 我始终是“浅尝”的过程也未达到, 仅是由于从文章间朦胧着有如此的认识, 让我们一起和康德的美, 来个美丽的邂逅! 参考文献 [1].《判断力批判》[德]康德著.邓晓茫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 [2].《外国美术史及作品欣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 [3].《中国美术史及作品欣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 [4].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下)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 [5].邓晓芒.康德哲学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6].李天铭.康德审美判断力美的分析及其影响.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4月. 【浅谈对Lambda表达式的理解】推荐阅读: 浅谈对教育的理解08-24 浅谈对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整合的理解11-17 LAMBDA08-15 浅谈对物流的认识07-25 浅谈对安全的认识11-08 浅谈对宪法的认识11-09 浅谈对教育的看法11-22 浅谈对安全工作的认识08-01 浅谈对流动党员的管理08-12 浅谈对学校文化的认识08-27浅谈对Lambda表达式的理解 篇2
浅谈对“好课”的理解 篇3
浅谈对企业精神的理解 篇4
浅谈对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解认识 篇5
浅谈对管理体系的认识与理解 篇6
浅谈对教学就是人学的理解 篇7
浅谈对杜威“经验”概念的理解 篇8
浅谈对Lambda表达式的理解 篇9
浅谈对Lambda表达式的理解 篇10
浅谈对孙子“奇、正”的认识理解 篇11
浅谈对康德眼中美的理解 篇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