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养老发展考察报告(精选8篇)
新加坡养老发展考察报告 篇1
新加坡考察报告
飞机缓缓降落,透过窗看着这片有着浓浓绿衣的土地,我不敢相信我已经来到了有花园城市之称的新加坡。可当走出飞机,那股暖意才迫使我相信了这个事实。
来到接待家庭的家中,我便感受到了他们的友善与可爱。晚上,他们带我们去吃新加坡有名的海南鸡饭,并很细心的为我们讲述新加坡的文化背景,人文民俗方面的知识,然后坐车到我们在街上转了一圈,告诉我们许多关于路边建筑物的知识,还经过了小印度,马来村,乌节路等比较有特色的地方,也让我们大略的感受了新加坡这个国家。
随后几天的学校参观与插班学习也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学校的不同。德明政府中学是一所学风良好,环境优美的学校,而且有许多课外活动,几乎每个人都有一项特长。他们的图书馆也很大,有许多书籍,而且在教室环绕的草地上立有孔子象,很多标语也是孔子,孟子等哲人的名言,那里的一切一切都让我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他们每个人心中的“诚信勇忠”。
我们还参观了许多新加坡的著名景点,如摩天轮,博物馆,圣淘沙等地。饱览了美景,深感了人文。
虽然在那边日子不长,但那儿的一切都已深刻在了我的心上,一生也不会忘记了。那高立的大楼,那可爱的笑脸,那蔚蓝的天空,那无尽的大海,一切一切。
同时,“诚信勇忠”这四个字也镌刻在了我的心上。
新加坡养老发展考察报告 篇2
关键词:养老模式;老龄化
一、新加坡养老事业发展的情况
新加坡政府一直关注养老事业,从政府官员和议员做起,积极开展各项敬老活动,将敬老,爱老发展成为一种社会的风尚,一种社会的潮流。在新加坡,政府主要从三个方面发展养老事业。
(一)统一养老保障,
新加坡已形成了以中央公积金制度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运作体系,较好解决了老年人在养老、医疗、住房等方面的社会难题。在医疗保障方面,中央公积金制定了保健储蓄计划、健保双全计划、保健基金计划等多项计划。保健储蓄计划、健保双全计划属于社会保险的范畴,而为了填补以上两种计划的不足,保健基金通过社会救助的形式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由政府援助在保健储蓄计划、健保双全计划外仍无法支付医药费的贫困者,这大大激发了社会的积极性,进一步保障了老年人的权益。新加坡通过三个计划的有效运转,形成了健全的医疗保障网。
(二)推出养老服务业合作社
新加坡养老服务业合作社以新加坡工会网络为基础。秉承以社员为股东,为社员服务的企业为特色发展合作社的成员,非工会成员本着自愿公平的原则,也可以加入合作社。合作社主推疗养院、护理院或者日间照料中心这样的养老机构,雇佣专业经理人,以不谋取暴利为目的的市场化运作,发展养老事业。社员均以优惠的价格得到合作社的养老服务。年末之时,合作社会依据社员年度消费金额,根据盈利总额,给予社员一定比例的分红。对于社员来说,既享受了入住养老机构的折扣,又享有消费金额的回扣,是两重优惠。同时,因为合作社自身是为社员服务,有盈利便给社员们返款,服务收费合理,又鼓励社群自助的精神,这便新加坡开展养老服务社的特色所在。
(三)倡导居家养老
新加坡注重发挥家庭养老功能,倡导保持三代同堂的家庭结构。家庭不仅是身体的住所,也是心灵的港湾。新加坡政府在制定养老政策时也传承了这个美德,新加坡国会于1995年通过《赡养父母法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赡养父母”立法的国家。为鼓励儿女与老人同住,还推出一系列津贴计划,为需要赡养老人的低收入家庭提供养老、医疗方面的津贴。目前,新加坡已婚子女与父母合住同一组屋或同一组屋区的住户已达41%左右。
二、中国养老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一)中国养老模式的现状
为了使老年人安度晚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目前参保人数7.9亿,提前八年完成。但是我们还是要时刻关注围绕养老保障的热点问题,有媒体报道大部分省市的养老金入不敷出,退休年龄延迟的问题以及公办养老院无地可睡,独居老人日益增多等问题,无时不刻的不牵动着大众的神经,挑战着这个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二)中国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1)现实养老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整体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养老仍面临诸多的现实问题。就全国水平而言,近1000万的老人仍生活在贫困线下,基本的生活得不到保障。城镇化进程的发展,也使得超过一半的老年人过着独居的生活,失能,半失能老人多达3000万。更多的老人经常感到孤独,出现抑郁症。
(2)焦虑的心理问题
就目前老龄化的发展进程来看,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的发展期,以年均800万增速增长的话,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的人数将达到2.55亿,2050年竟高达4.83亿。如此严峻的形式,不免让人焦虑重重。
(3)养老保障的诸多问题
就目前来看,我国城乡发展存在这严重的不平衡,养老保障存在制度的分割,不同人享受的养老待遇不同,政府对于不同地区的投入也不尽相同。可持续性的养老模式受到了严重的阻碍,进一步影响我国社会安定,经济的发展。
三、新加坡养老模式对我国养老模式的启示
(一)政府要超前谋划发展养老事业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到来,要尽快做到未雨绸缪,做好养老工作已刻不容缓。调整制度化,填补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空白,将养老事业发展的重心放在解决保障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我国应当把构建完整的养老服务体系摆上议事日程,尽早尽快尽好地统筹安排,不断加大力度推动老年事业的发展和推行社会福利社会化,将分散、自发的地区养老事业转变为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化行为,为养老事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社区养老与居家养老并存
社区养老的特点在于兼顾了亲情守望与邻里互助的双重优势,符合老年人的认同归属心里。在城市的规划中,应把社区养老设施纳入小区配套建设规划,开展多种老年服务项目,在乡镇,增强社区养老意识,开展日间照料和托养功能。在居家养老方面,改善居住环境,实施无障碍改造,发展家庭养老服务业,足不出户享受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总之,健全城镇养老服务体系,实现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三)统筹发展养老事业
确保老年护理保险管理事业公益性的基础上,同时注意整合吸纳民间资源共同打造老年人养老事业,积极探索引入市场机制为老年人提供更为丰富更加优质的服务途径。加大投资力度,突出公益特性,发挥兜底作用,重点保障“三无”“五保”“低保”等特殊困难老人。
大力发展个人、社会团体等力量参与养老事业,积极承担社会养老义务,减轻政府的负担,使养老事业发展更加顺畅。(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参考文献:
[1]俞锦禄、杨翠迎,对推进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业的思考,社会养老,2006年8期
[2]程勇,拓展老人社区去照顾是最佳的选择,市场与人口分析,1999
[3]姜向群,家庭养老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人口学刊,2000
[4]中国未来养老方式的选择,人口研究编辑部的人口发展论坛,1996
[5]孙学士,试论我国支柱家庭养老的健康机制,中国养老之路,1998
赴新加坡学习考察报告 篇3
一、考察学习情况
考察组一行6人先后对新加坡重建局、大巴窑社区和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开普敦等地进行了为期8天的考察学习。考察学习期间,一是与当地有关部门和业主进行了交流,听取了新加坡国际合作促进会、南非开普敦城市公园社区服务部的情况介绍,探讨了城镇化进程中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具体做法。二是实地参观了新加坡市区重建局的规划展和旧城改造项目,拜访了约翰内斯堡的中国商会,观摩了开普敦城郊养殖项目和生态旅游业发展项目。
(一)新加坡城镇化发展情况
新加坡建国于1965年,国土面积713.4平方公里、人口518万,是世界上最大的电脑硬盘驱动器制造基地、海洋钻井平台制造基地,第二大集装箱码头,第三大炼油中心,第四大乙烯生产中心、外汇交易中心,第五大生命科技制造中心和五大金融中心之一,第六大游戏动漫产业中心和六大会展中心之一。2012年,新加坡人均GDP为52051美元,居亚洲第一、世界前三名。新加坡明媚的阳光、蓝色的海洋、翠绿的青山、品位规模的城市绿化,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多姿多彩的建筑风格,井井有条的城市秩序,和谐共融的社会管理,令人惊叹。新加坡城市建设的具体做法是--
1、规划为先,突出“四性”。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城市发展规划的编制。立国初聘请国际知名专家,用四年时间高起点、高质量的编制整个新加坡全国的概念性发展规划,以此为总纲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规,为未来30-50年城市空间布局、交通网络、产业发展等提供战略指导。新加坡城市规划包括概念规划、总体规划、项目发展管制3个层次:概念规划主要是根据国家发展长期愿景,明确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以及土地利用的长期策略,为产业分布、市区中心和卫星城体系设置以及交通设置提供指导;总体规划主要是根据概念规划的宏观架构和策略,为每个地段或区域制订总规划图或详规图;项目发展管制是对发展项目的具体管理,通过招标的方式公开出售各类用途的规划土地,主要包括土地的分割、改变土地使用目的、土地工程、增加更改产业和建造、更改、铲除建筑物等,如出现不同项目间用地的矛盾,则负责调整解决。新加坡注重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透明性和权威性。1975年建设的樟宜国际机场,已成为国际航空枢纽,是全球第19、亚洲第5繁忙的机场,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转口港,至今保持着国际机场的领先地位,全年起降航班3.1万多次,运送游客5000多万人,就是规划坚持“四性”的真实写照。
2、建设为重,关注质量。新加坡城市建设立足于追求精品、经典、完美的理念。严格按照城市规划、总体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的步骤进行,建立了从规划设计、施工组织到质量保证一整套的管理体系,使每幢建筑从设计到施工,都按照精品、经典去打造。新加坡的城市建设突出理性、安全、友善。建筑注重和谐性,将每个建筑都作为一件精品来打造,每个建筑都处处体现了对自然的保护和对人的关怀。建设注重配套性,将建设用地的15%用于道路建设,把管线系统与道路工程同规划、同建设、一次到位,避免重复开挖和对城市交通的负面影响。上世纪六十年代,新加坡大力种植行道树,建设公园,为市民提供开放空间。七十年代制定道路绿化规划,加强环境绿化中彩色植物的应用,强调特殊空间(灯柱、人行过街天桥、挡土墙等)的绿化,绿地中增加休闲娱乐设施,新开发区植树造林。八十年代提出种植果树,引进色彩鲜艳、香气浓郁的植物种类,增设专门休闲设施。九十年代提出建设生态平衡公园,发展各种各样的主题公园,引入刺激性强的娱乐设施,建设连接各公园的廊道系统,种植人行道遮荫树,减少维护费用,增加机械化操作。仅四十多年的努力,花园城市蓝天碧海绿树的公园城市展现在世人面前。莱佛士大厦(由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曾获普贤利兹克建筑奖)、金融大厦等标志性建筑群体起到了重音和强调符的作用,使整个城市建筑群形成有机整体,通过丰富的天际线和竖向轮廓,给人错落有致的感觉。使人感受到新加坡的城市仍是紧紧围绕花园城市这一目标在建设,速度与质量并重。
3、管理为上,职责明确。“花园城市”利益于新加坡的城市管理。这项工作主要是由国家发展部下设的公园及康乐局和市镇理事会以及环境部下的环境卫生局三个部门负责。环境卫生局和公园及康乐局属于政府公共部门,环境卫生局负责城市中的公共卫生,公园及康乐局负责城市的园林绿化管理。市镇理事会是新加坡城市管理的主体,负责城市管理中绝大多数的日常管理工作。新加坡有16个市镇理事会,每个市镇理事会负责对其所管辖的市镇进行物质环境的管理。此外,新加坡15个涉及城市管理的部门和32个法定专业委员会,按照城市管理的内容各负其责;设立了“花园城市行动委员会”,负责拟定政策、综合协调有关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及管理。
(二)南非的基本情况
南非成立于1994年,面积121.9万平方公里、人口5059万,素有“彩虹之国”和“宝石之国”之誉,是非洲“首富”。南非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金融、法律体系比较完善,通讯、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良好。矿业、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是经济四大支柱,深井采矿等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南非1996年推出增长、就业和再分配三大计划,推进私有化,削减财政赤字,增加劳动力就业,引导中小企业发展。2006年实施南非加速和共享增长倡议,加大政府干预经济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行行业优先发展战略、加强教育和人力资源培训,促进就业和减贫。2010年,南非加入金砖国家,提出新增长路线发展战略,出台《10年国家发展规划》,将就业置于经济发展的中心位置,计划2030年优先发展基础设施、农业、矿业、绿色经济、制造业、旅游及服务业等6个重点领域,创造500万个就业岗位,将失业率从目前的25%降至15%,重点解决社会贫困、失业及贫富差距问题。2012年南非GDp为4057亿美元、人均收入8018美元。南非因拥有丰富并稀有的矿产资源已步入了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南非基础设施建设领先于经济增长,其高速公路建设领先于多数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一度仅次于美国、德国居世界第三;南非各个城市的市政、城乡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简单实用。南非被称为“非洲经济巨人”,其经济特点有两:一是外向型经济,利用外资、开辟外需。因低人权优势,国家可以随意圈占黑人的土地,得以大量占地用于修建基础设施。南非一直是周边各国莫桑比克、马拉维、斯威士兰、莱索托、津巴布韦等国大量黑人劳工的打工地。二是国有经济比重奇高。公营部门仍占全国固定资产的58%。南非原是英国人的殖民地(独立后是作为英联邦成员),当地布尔人主导政治,英裔白人主导经济。南非城镇化发展得益于殖民地时期奠定的基础和当今的外向型经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仍采用英国的方式方法(后文不再提及)。
二、新加坡城镇化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这次考察学习时间虽只有8天,但我们所到之处感悟良多:印象深刻、思维震撼,视野开阔、增长见识。总的来说:不虚此行、学有所获。
(一)科学规划城市贵在准确定位、刚性执行
新加坡城市概念性规划1967年由国际知名专家历时4年帮助制订,为城市空间布局、产业发展提供战略指导。各类规划都充分体现先进的理念,较好运用区域生态经济、城市意象等规划理论,实现城市特色的塑造,禁止各类开发行为。城市定位后,再合理布局居民住宅区、高科技研发中心和无污染的轻型工业。以新加坡的商业网点发展规划为例,该规划共分5级,中央商务区、区域商务中心、小型商务中心、边缘商务中心以及邻里商务中心,分布在各住宅区内。五级商业中心都有明确的功能定位,对网点的选址、布局、规模具体到卖何类商品均有细则规定,新增商业设施不能影响己有商业设施的经营。新加坡的商务、商业设施虽十分集中,车辆川流不息,但秩序井井有条。
新加坡城市规划不仅具有前瞻性,执行起来更注重刚性。凡是经过法定程序批准,不得随意修改。新加坡直接管到基层的具体事务很少,而对城市规划则特别强调高度集中统一,做到了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规划调整采用稳定概念性规划、定期调整总体规划的策略。执行规划,不得走展。
(二)严格管理城市贵在健全法规、执法到位
新加坡城市管理是建立在以人为本、服务在先基础上的依法办事。他们将城市管理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建立了一整套完整、完善、完备的法律法规,基本上做到“无事不立法”,确保城市管理有详尽具体、可供执行的法律依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之内人人自由,法律之外没有特权,法律之上没有权威。新加坡城市管理的法规一多二操作性强三处罚重。城管法规多达400多种,城管执法每项工作不仅有法可依,而且法规具有标准细、要求严、惩罚重、可操作性强,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的特点。例如:随地吐痰最高罚款1000新元,在电梯里抽烟罚款500新元,在公共汽车里抽烟罚款1000新元,上公共厕所后不冲水罚款500新元,过马路闯红灯罚款200新元等等。在执法方面,严格严厉,铁面无私。新加坡城管法律设计了两套处罚方式:罚款或按劳改法令坐牢。你有钱嚣张,罚你到破产;你有权有势,罚你缴款又坐牢。新加坡至今保留着鞭刑,鞭鞭见血,让违法者留下终生耻辱的印记。对乱扔垃圾者,除处以罚款外,还责令他们穿上特制服装,不仅被曝光,还要罚扫街。随手乱扔垃圾一扔就扔掉你1/4左右的月薪,抽一根烟就可能抽掉半个月的薪水,一次处罚就会让你终生不忘。目的就在于让人自觉遵守城管法规,并逐步形成一种习惯和氛围。
(三)全力建设城市贵在全民参与、众志成城
在新加坡,市民是推动城市发展的真正主人。新加坡城市规划既是理性推进的过程,也是让民众参与的过程。在规划的制订和实施中,政府注重增强各个环节的透明度,鼓励公众参与,通过各种形式向公众征求意见;规划部门常常深入民间,召开交流会议,听取群众呼声;城建局定期收集专业团体、企业和开发商的意见;规划工作做到集思广益、以民为本,公开的规划过程使市民对规划和执行政策的公平性确立信心。规划确定后,面向全国进行公开,任何人(包括新加坡居民和外国游客)都可以随时查阅城市规划。在城市绿化方面,市民更是不可替代的主力军。新加坡成立了由总理直接领导的花园城市行动委员会,发动市民参与道路绿化带、小区绿地和开放空间等各类绿地建设,绿地率达到46.5%。在推进垂直绿化、室内绿化、广场绿化、街道绿化时,市民踊跃参与,齐心协力实现了见缝插绿、土不露天,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网络化空间布局。新加坡政府鼓励私人发展阳台绿化和屋顶花园,向在高楼楼顶建造花园的开发商颁发城市花园奖,放宽对阳台空间的限制,使屋主创造空中花园。政府和市民共同营造了美好的花园城市。
新加坡政府经常在机关、学校、社区开展以“遵守法律、遵守公德,爱护公物、为社会做贡献,为国家增光彩”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倡导清洁、绿化美化家园的行为。先后开展了“反吐痰运动”、“取缔乱抛垃圾运动”、“保持新加坡清洁”和“防止污化运动”等几十项次全国性的社会教育运动,树立和强化国民的爱国爱家意识,自觉配合政府,履行主人翁职责,齐心协力管理城市,共同维护和分享城市建设成果。
(四)建设品位城市贵在夯实基础、创新模式
新加坡的基础设施设备齐全、配套、完善。以交通为例,地铁、轻轨、普通公路和城市快速路,完整、方式多、覆盖广、快捷高效的四级交通体系,交通顺畅程度世界第三。运量大的地铁系统穿梭于主要卫星城与中心区之间,每天运送客流量100万人次以上。轻轨有效扩大地铁的服务范围,高效而无噪声污染。公共汽车是公交系统中服务范围最广的部分,200余条线路和3000余辆公共汽车覆盖了全国的每个街区,公交出行分担率高达70%,是全世界少有的。从住宅区入口步行5分钟可达公交站,步行10分钟可达地铁站。为实现人车分流,各交通节点上几乎都建有过街天桥,既保证行人过街安全舒适,又加快车流的速度。
新加坡的管理层出不穷。大街小巷、公共车站、码头、天桥、地下通道,到处干干净净,很难少到暴露垃圾和环卫工人,这得益于他们创新的“空地一体化”的环卫管理模式:道路清扫保洁实行机械化,机械无法清扫的地方人工清扫。注清洁卫生不仅局限于地面,还包括建筑物外墙清洗、粉刷等立面卫生。超一流的城市环境,吸引全球战略投资者和国外消费者。2012年,到新加坡的游客达1800万人。
三、增强信心,加快“重庆品位小城”打造步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洋为中用”,见贤思齐。新加坡、南非之行,使我们更坚定了打造“重庆品位小城”的信心和决心。为此,我们建议--
(一)明确职责调动积极性。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按照权随事转的原则,以责定权,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权限进一步细分到单位、部门,确保职能清晰不交叉,事事有人管。规划部门要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让规划跟土地“谈恋爱”,把土地当成活的东西,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在县城的空间结构上,要采取多中心组团式开发模式,把人口和城市建筑有机分散到中心城区和各乡镇之中。在居住和产业空间布局上,要采取高层高密度的组屋居住小区开发模式和集约式的产业园区模式,统筹建设居民小区,有效节约土地资源。强化社区配套,规划建设购物、银行、学校、商店、娱乐场所、图书馆、邮政、诊疗所、安老院、体育场馆、公园等,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二)着力提升管理水平。要制定城镇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以法的公平、公正来约束各种有损城市建设管理的行为,真正做到城市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进一步加强对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的教育培训,提高执法水平。积极运用网络、报纸、城市广告牌、城市广告电子屏等手段定期发布各类关于加强城市管理的规章制度,曝光各种有损城市形象的行为,弘扬各类积极参与城市管理,保护和改善家园环境的行为,从正反两个方面强化对群众的教育。
(三)严格依法办事。我们要以方便群众、贴近民生作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出发点,合理布局城市基础设施,弥补历史欠账,满足市民需求。要用法制规范城管执法。新加坡的经验告诉我们,城市文明的建立和维护与从严管理、从严执法是分不开的。和谐社会不是一团和气、消极忍耐,和谐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要通过严格的执法和管理来约束、制裁违法行为,促使人们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达到和谐的目的。要构建完善高效的城管法规体系,明确处罚标准,实现有法可依、有法能依,提升城管执法的执行力;要建立公开透明公正的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保证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要坚持疏堵结合,真正关注管理相对人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要拓展执法思路,积极引入司法手段,提升城管执法的强制性和执行力,严厉打击违法违章行为,起到惩一儆百的作用,以矫枉过正的手段强迫市民维护环境。在严格执法中,领导带着做表率,很刹说情风。
(四)争取民众广泛参与。政府要争取民众的广泛参与支持、配合协助。要广泛宣传城管法规,宣传城市管理对营造良好市容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引导群众了解城管法规、支持城市管理,做城市环境的维护者。宣传城管知识,曝光不文明行为,唱响和谐城管主旋律,实现管与理的良性互动。要进一步加强对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的教育培训,提高执法水平。要从孩子抓起,通过丰富多彩的方式教育中小学生树立爱国爱家爱护环境的意识。在全县范围内不定期地组织开展以“遵守法律、遵守公德,爱护环境、为城市建设做贡献”为主题的各类大型活动,最大限度动员全民积极投身城市管理,积极塑造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主人翁精神。
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考察报告 篇4
一、考察概况
本次考察地点为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一地两国,考察时间为2003年3月7日~13日,总计7天行程。
二、收获
1、在香港考察了地铁、轻轨,体验了罗湖~红堪的地铁,该条线路的车辆段顶部搭建巨型平台作物业开发;在新加坡参观了自动导向交通系统,为双线,混凝土高架结构,车辆在导轨上行驶,车轮采用橡胶轮胎;在吉隆坡考察了跨座式单轨系统,与日本跨座式单轨及重庆在建的跨座式单轨相同。
2、考察了各国的经济模式特征。香港及新加坡均以港口转运及高科技开发为主业,其中新加坡还有世界第三大炼油厂,除以上优势产业外,几乎不再发展其他产业,全部依靠进口,如均不发展农业,居民消费的蔬菜、粮食全部进口。汽车业也全部依靠进口。马来西亚主要产业为农业。其棕榈树产业相当发达。家电全部依赖进口。
3、香港多丘陵,其护坡简单有效。铁路、公路边坡多使用铁丝网覆盖护坡,既防止危石坠落又可种植花草绿化
4、以上一区两国绿化极好。香港、新加坡城市中以绿色为主,马来西亚全国森林覆盖率极高。
5、香港、新加坡人素质较高,很讲礼貌工作责任心强。
三、感想
1、发展地铁轻轨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极好办法。
2、以上一区两国面积较小,故选择的是集中精力发展优势产业,其 1
余一律进口的经济发展方法。此方法仅为小国模式,可形成规模优势,但对中国行不同。中国应发展大而全的模式,消费品不能单纯依靠进口,应立足国产化。即使一时无法国产化,也应订立国产化计划,最终实现国产化。
3、以上一区两国国民平均收入均远远超过中国。中国现在看起来富强了,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这是因为中国国大人多。但按人口平均下来却排到了后列,国民生活质量远远落后于考察地人民。中国仍需要集中精力搞市场经济,最终达到国民共富,安居乐业的目标。
4、香港、新加坡人口密度均大于远远中国大陆人口密度,但经济仍非常发达。这说明人口多并非是达到全民致富,国家繁荣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当前中国应在计划生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人口多带来的某些方面的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精尖产业。
5、由于人民币实行固定汇率,汇率太低。出国后钱不再值钱,连马来西亚对中国的汇率都达到了2.5:1,而根据国民购买力实际看来只有1:1。这说明如果放开汇率,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应为约3:1。
6、讲不讲礼貌与所处环境很有关系。在讲礼貌的香港、新加坡地区,随团同志均彬彬有礼,而到了马来西亚就与国内完全一样了。这说明如果在中国加大素质宣传,提高奖罚力度,可以有效提高国民素质。
四、对下次考察的建议
新加坡养老发展考察报告 篇5
030年赶超美国。第一步于1995年就已达到。2002年,新加坡领导人提出了“再造新加坡计划”,其核心是面向新生代,应对新挑战,实现文化理念上的更新与重塑,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新加坡实现经济奇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来说,主要有:(1)政局长期保持稳定,政府廉洁高效,法制完善,基础设施发达,创造一个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环境。(2)政府始终以发展经济为中心,注意根据每一个时期的特点和需要,制定和推动经济发展战略,搞好宏观经济调控,积极有效地干预市场。如新加坡的税收、财政、工资政策,都根据经济发展状况灵活调整,对新兴工业和新技术产业,多年给予一定期限的免税,近年来所得税逐年调低、消费税逐年调高,促进了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经济活动的协调运转。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政府实行谨慎而健全的财政政策,财政收入根据经济形势可高可低,不搞临时追加和强行征收;财政预算量入为出,大部分年份有所盈余,不搞寅吃卯粮和赤字财政,工资与经济效益和财政收入联动,如经济不景气,财政收入下降,政府和企业都自动减薪,国家的外汇储备,绝不轻易动用,目前已达到892亿美元,居亚洲第四。(3)实行向世界开放的政策,大胆、灵活、自主地利用发达国家尤其是跨国公司的资金、技术和管理,充分利用国际市场。(4)重视发展基础教育和进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整体国民素质,以适应现代化和各种需要。(5)国民长期高达40%的储蓄率,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证;(6)通过保障制度促进社会稳定。新加坡政府的中央公积金制度,1955年建立,一直坚持下来,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目前,在55岁以下的员工中,中央公积金的总缴交率占员工工资的33%,其中员工缴交20%,雇主为员工缴交13%。每个公积金会员在公积金中拥有3个户头,即普通户头、保健户头和特别户头。普通户头的存款用于购置物业、投资、保险和教育,保健户头的存款用于医疗,特别户头的存款用于养老和应急。这项全社会强制性储蓄的制度,不仅照顾了员工在退休、住房、医疗方面的需求,而且增加了家庭投资和政府建设资金的来源,成为员工的主要保障和社会的重要“稳定器”。新加坡政府还于1960年成立建屋发展局,统一承建政府组屋,按低于私人房地产公司30-50%的价格出售给民众。目前,全国86%的人口居住在政府组屋,其中93%拥有自己的房产权,全国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6平方米。
——重视教育和人才,实行精英治国。一是新加坡非常重视精英人才的培养教育,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和造就一批善于治党治国的精英人才。精英人才培养计划从学生上大学之前就开始实施。新加坡法律规定,公民在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后,要到军队服2年兵役,即国民服务,然后才有资格到大学就读。当学生考上大学后,总理公署通过考核评估,确定精英人才培养名单和培养方案。凡是被选入培养名单的学生,由总理公署提供奖学金,送他们到全世界名牌大学深造。在国外学习时间一般4-6年,其中大部分完成学业并获得硕士学位后即被政府招回本国服务。这些留学生就成为政府实施人才战略的重点培养对象。在人才的使用上,受政府奖学金的留学生学成回国后,由总理公署再确定今后的培养计划,并有计划地放在有关的工作岗位上接受实际锻炼。经过10年左右时间的实际锻炼和轮岗交流,再把他们安排到相对稳定的工作岗位上,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二是注重引进国外人才。对国外的科技人才和经济管理人才,则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引进和聘用。政府设有从小学到大学的奖学金,吸引外国学生到新加坡学习,毕业后在新加坡服务数年。每年都邀请外国大学生和研究生到新加坡实习,以培养他们对新加坡的感情。三是注重人才激励措施,调动人才积极性。无论公务员还是企业员工,其招聘、晋升和奖惩,都有一套严格的考核制度,保证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并用优厚的待遇激励他们施展才干。公务员薪金的设置,不同层次的人才拉开距离,相近资历的大学以上岗位高出初中以下岗位5倍左右。四是政府强调全民终身教育,重视公务员培训。通过税收统一征集技能发展基金,再根据员工的实际培训情况进行反补,以调动各单位开展员工培训的积极性。面对21世纪的挑战,政府制定了到2020年的持续培训目标,规定公务员每人每年在职受训不少于100小时(约占工作时间的5%),培训情况纳入公务员考核,未完成培训计划由其上司负责。专司公务员培训的政府法定机构民事服务学院,开课100多种,各个层次、各种技能需求的公务员可随时报名参训。
——基层组织管理活跃有效。新加坡社会稳定,经济发达,管理有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基层组织健全完善,发挥了十分有效的作用。组织严密、制度健全的基层工作网络覆盖着整个社会和民众,在政府与人民中间起着桥梁纽带作用,同时也起着实现种族和谐和增强社会凝聚力的作用。其中成立于1960年的人民协会,在全国84个选区分别设有公民咨询委员会、民众联络所、居民委员会、邻里委员会、民众俱乐部管理委员会、妇女执行委员会、青年执行委员会、乐龄俱乐部、民防协调委员会、选区体育俱乐部、社会发展理事会等,共2000多个基层组织,它们的职责归纳起来有:向居民传达政府信息,向政府反映民众的意见与建议;协调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促进邻里和谐,培养积极公民;组织并推动社交、文化、教育及康乐活动,举办电脑、烹饪、书画、音乐、舞蹈等各种类型的培训班,以提高居民技能。在参观场所我们亲眼看到,结束了一天工作的居民们络绎不绝地来到民众联络所,或学舞蹈、或学电脑、或学绘画、或学烹调,男女老少其乐融融,朝气蓬勃,一派祥和、兴旺的社区景象。为了完善社会服务功能,政府组建了星罗棋布的社区服务理事会和民众俱乐部,通过安排一定数量的全职人员和招聘一批义务工作者,开展灵活多样的社区培训和社区活动,提高居民的知识技能,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促进居民和种族的团结和谐。政府投资363万美元、社区组织募捐81万美元修建的丰加集选区玉宝苑民众俱乐部,开设50多项培训课程,文体、社交、乐龄(老人)等公益活动络绎不绝。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社区工作充满活力,但很少是政府出资,也没有多少全职人员工作,绝大多数都是社会义务工作者,其中很多是人民行动党成员,活动经费大多是社会各界赞助,民众的“奉献”意识确实值得赞赏。
——人民行动党执政有方、领导有力。经过了解,其建党经验值得借鉴。一是注重以选拔优秀人才为核心,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尤其是以选拔高层次人才为重中之重。占党员总数不到1/10的干部党员是人才重点。党特别重视由党的现任高层领导和议员等直接推荐并选拔高层干部候选人,每年大概要约见100多位有潜能的人(相当于后备干部)。政治人才必须经过严格的程序筛选,包括与遴选委员会饮茶、交谈;接受专门委员会的考察;与由政府核心成员组成的委员会对话;与党的职业活动家、内阁部长组成的专门小组对话;与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组成的小组见面;一次严格的心理测试等。二是建立广泛联系民众的制度。其基层组织和2万多名党员,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建立和保持了密切的党群关系。国会议员除反对党成员外,都是人民行动党党员,他们一方面担负着政府或所在选区的行政工作,一方面担负着所在选区的党支部工作,除参加会议和活动外,每周一个晚上到社区接待上访民众,帮助排忧解难,大到国家政策,小到家庭矛盾和个人困难、申请营业执照等。人民行动党的国会议员在一个任期内,必须上门将本选区内的住户拜访一遍,听取意见,嘘寒问暖。考察团全体同志参观后深受感动。在他们的示范下,很多党员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在党的基层组织中义务工作。我们接触的阿裕尼集选区巴耶利巴党支部的一名老党员,已连续38年义务为党工作,毫无怨言。人民行动党的自律、奉献和热情,每天都感动着民众,在全社会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三是党注重发挥社区建设的作用。建有“人民行动党社区基金”,主要服务于社区,特别是党办社区教育覆盖了与儿童教育成长有关的所有领域。既培养了未来的人才,又加强了党的社会基础。四是组织结构极为精干高效。当我们考察团一行步入人民行动党总部时,大家感到十分惊讶:没有门岗和警察,也没有多少工作人员,更没有多少人出面接待(仅一个讲解员,一个组织秘书),党的办公用房还是向政府租来的,全党常年用党费支付薪金的只有9名工作人员。每个党员每年缴纳党费仅7元,每个党员部长每年捐赠党费约2万元左右,党的财产和经费十分有限,也就没有腐败行为可言了。
——廉洁的政府,是新加坡的又一明显特点。新加坡政府在世界上获得了廉洁高效的声誉。考察中,我们深深感到,新加坡的确已把腐败控制到最低程度。据统计,犯贪污罪的公务员仅占公务员总数的万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说每年不到10个人。新加坡被世界上很多国家和机构评为“最具效能的政府”等。其廉政措施最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对公务员的严格选拔与管理。新加坡公务员采取严格的公开招聘、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制度,对公务员的道德水准和基本素质要求很高。政府每年从高中毕业生中挑选200名品学兼优者,提供奖学金或助学金,送到国外名牌大学学习,学成回国后成为公务员,另外还从在职人员中选派人员到国外深造,回国后委以重任。公务员的晋级升迁都以绩效为基础,绝不以年资为标准。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公务员行为的法规,包括《公务员法》《防止贪污法》《公务员指导手册和纪律条款》,要求具体明确,执行监督严格。比如,规定官员不得向下属借款,向亲友借款不得超过三个月的工资等。二是反贪机构的至上权威。新加坡贪污调查局以执法公正、不徇私情而著称。调查局局长和副局长由总理提名,总统任命,直属总理办公室,并对总理负责。贪污调查局对公务员收受到一盒香烟或一盒咖啡,也可视为非法所得而予以指控。三是执法严格。不论职位高低,贡献大小,只要有贪污行为,就会受到法律的惩罚。李光耀在这方面做出了表率。他不谋私利,几十年住在父母留下的房子里,带头遵守法律。对于贪污的官员,绝不徇私枉法。李光耀的密友发展部长郑章远贪污受贿50万新元,被查出后面临法律的制裁,他向李光耀求情未果,最后选择了自杀。四是以俸养廉。政府一直强调公务员要有奉献精神,同时又主张公务员应该得到与其职务相称的薪酬。公务员工资比较高,且差距大,月薪大致在1500到15000元左右,普通工人月薪大约在1000多元左右,如外交部的一个中级公务员月薪约3000多元,一个副司长月薪约13000元。因此公务员的月薪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且职级越高工资越高。公务员领取薪金后,不再享有任何额外待遇,住房、用车、日用品全由自己负责,而且有效地杜绝了这些方面的以权谋私行为。
3.新加坡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新加坡的诸多经验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其一,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的选择必须符合国情,即使是先进的东西,总体上照搬也是不能成功的。新加坡可以说是把英国、美国的许多做法同东方儒家文化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新加坡模式。
其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在于密切联系民众,切实为民众排忧解难。发展经济,降低失业率;发展政府组屋,实现“居者有其屋”计划;实行中央公积金制度,完善社会保障;议员接待日、民众俱乐部、民众联络所、人民协会、民意处理组等等,活动实实在在,没有形式主义,真正体现了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在新加坡看不到群众上访的事件,由此我们找到了答案。
酒店改造为养老机构项目考察报告 篇6
——上海虹叶酒店(三星)改造为养老机构项目考察报告
项目名称:上海虹叶酒店 地址:上海虹口区长春路158号 商业区:外滩附近参观人员:
一、项目背景:
上海虹叶养老院前身为上海虹叶酒店:
上海虹叶酒店是一座集餐饮、住宿、娱乐、商务为一体的三星级涉外酒店。星级标准:准3星 开业时间1998年,新近装修时间2008年,楼高7层,共有客房总数97间(套),标间面积27平米。
坐落于四平路、溧阳路口的长春路上,豪华套房、标准客房宽敞舒适、装饰典雅、设施先进,国际电话、高级音响及彩色卫星电视一应俱全。酒店拥有不同规格、格调高尚的餐饮包房12余间。宴会厅可同时容纳300人。
转型之势,迫在眉睫:在车水马龙的大上海,很少有人关注一个准三星酒店的存亡与否,虽然门庭不再喧嚣,但是内部装修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上海虽为国际化旅游大都市,但酒店业竞争也相当惨烈,作为一家地理位置和硬件条件都不算出色的准三星酒店,面对每况愈下的入住率,勉强经营起来很艰难,及时转型不置可否。
酒店式养老院作为新兴的养老模式,有其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客房、餐厅、宴会厅厨房等酒店设施只需稍加改建,只需要添置些助老服务设施即可。于是在这种大势所趋的环境之下,虹叶养老院便应运而生了。
政策支持:
上海市虹口区全力推进为老服务工作--民政部
一是及时部署全年老龄工作。召开2013年区养老服务工作会议,对2013年工作进行部署,三级甲等医院与政府合作签约,探索养老机构“养医结合”新途径,目前已在8家养老机构开展第一批试点工作。与工技大合作,形成了《完善虹口区养老服务体系研究》课题报告,为下一步为老服务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是积极推进各项为老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养老床位建设,川北街道溧阳路虹叶养老院改建项目已启动,目前已基本完工,拟建床位200余张。加强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开展“生命通道体验”消防疏散演练和“军徽映夕阳”,消防部队与养老机构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完成2013年度养老机构评估考核工作,对25家达标单位实施运营补贴奖励。推进标准化老年活动室建设和管理,在全区165个标准化老年活动室开展“晚霞心苑——快乐之家”为老服务项目,由社会组织进行专业化、规范化运作。完成新建、改建10个标准化老年活动室立项工作,7家新(改)建的标准化老年活动室已通过验收,3家也即将完成装修。启动并实施100户适老性改造项目。
三是认真开展社区为老服务。抓好高温期间老年人防暑降温工作,延迟老年活动室开放时间。全年投入560万元,继续实施90岁以上老年人特殊补贴政策。投入65万元新增居家宝1000户,并对历年已安装“智能居家宝”和“智能随身保”产品的老年人家庭做好后续完善工作。大力推进居家养老,截至目前,新增居家养老人员969名,总人数达到24664名;新增市级助餐点2家,区级7家,总数分别达到23家和25家,提前完成今年实事项目指标。开展老年宜居社区试点工作,曲阳、欧阳作为全市首批试点单位。深化“网上敬老院”服务,36129000为老服务热线开通以来,已提供电话关爱422106人次,援助服务3800余人次,需求服务22135余人次。
二、上海虹叶养老院改造项目(区位)
近邻著名商业街四川北路,距闻名海内外的金融街——外滩仅二公里,近铁路4、10号线海伦站、3号线东宝兴路站,两站可达上海站,交通便捷。
周围医疗:距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仅500米,距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1医院仅800米,此外还有多个社区诊所、医疗体检中心、康复中心等都在1公里辐射范围内。
周围文化娱乐:四川北路街道老年大学,距该养老院仅700米,周边有多处棋牌室、公园可提供老年活动场所。
周围景观:上海海伦公园、1930老场坊、多伦路文化名人街、鲁迅故居、鲁迅公园、展览中心、外滩、四川北路商业街、上海交通大学、虹口足球场、四川北路公园
周边美食:巴必隆烤肉约0.32公里 旺角茶餐厅约0.51公里 文锦桂林米粉约0.64公里 仙踪林(虹口店)约0.83公里 村夫烤鱼约0.89公里 小东烧烤约1.02公里 世纪烧烤店约1.02公里 众品桂林米粉约1.40公里
周边大厦:荣欣大厦约0.26公里 喜临门大厦约0.26公里 上海商贸大厦约0.38公里 埃力生轻工国际大厦约0.45公里 晶钻博华商厦约0.45公里 盛泰国际大厦约0.45公里 虹诚大厦约0.51公里 方舟大厦约0.57公里
大交通:
距四川北路商业街约: 0.2公里; 距人民广场约: 3 公里; 距上海火车站约: 5 公里; 距上海火车南站约: 18公里; 距上海虹桥机场约: 25 公里; 距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约: 50 公里;
著名地标 :
距外滩 2.7公里 距南京路步行街 3公里 距人民广场 3.6公里 距复旦大学 4.2公里 距上海马戏城 3.8公里 距东方明珠电视塔 2.7公里 距正大广场 3公里 距杨浦大桥 5.6公里 距时代广场 4.8公里 距世纪公园 8.1公里 距金茂大厦 3.5公里
三、老年人对养老院的心理需求
我国养老院的老人一旦生活不能自理,上到养老院的领导,下到老人的子女,对工作人员的要求都是对老人进行全方位的服务,使老人能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认为这就是对老人的最好照顾。其实,对养老要求来说这仅仅是物质上的补助,以老年人心理层面来讲,任何时候不能放弃让老人重新建立生活自理能力的信心和希望。比如:面对一个因手臂瘫痪而无法自己吃饭的老人,工作人员就是手把手地教:先把调羹放在老人的手中,再握住老人的手,然后拿着老人的手一起从碗中把饭送到老人的口中。正是这些细小的行为能重塑老年人的自理能力,从而让他们摆脱了一种“活着只比死人多一口气”的心理,维护了老年人的尊严和价值。
五、建筑部分 一.规模及场地分析: 虹叶养老公寓,260个床位,共130间,每间26㎡(含卫生间),家属探亲活动区位于一楼,配置有咖啡吧。1.1 规模分析
从人数上看,虹叶养老公寓属于特大型的老年人公寓(260人),但人均用地指标远低于此标准的100~110㎡/人。
同时,从其单间面积来看,虹叶养老公寓属于养老院(建筑面积最低标准为25㎡/人),不符合老年人住宅(30㎡/人)及老年人公寓(40㎡/人)最低面积要求。1.2 场地分析
虹叶养老公寓位于市区且属于商业改公建,场地限制,不能为老年人提供适当规模的绿地以及休闲场地,但周边有些相关配套场地。同时,有部分房间朝北,不能日照要求。
二.建筑功能及室内设计分析: 2.1 建筑功能分析
建筑功能上看,虹叶养老公寓功能较齐全,从健康活跃老人到全护理,甚至包含临终关怀。
一楼主要功能为门厅,同时配备供家属探亲活动的咖啡吧。(平面布置见图2-1)
二楼有医务室和大餐厅(见图2-2),健身房,以及图书房。
三楼是主要功能为大统间,六床位(见图2-3),为全护理的族群设置,配套有公共浴室、开放式公共活动区以及屋顶花园。(平面布置见图2-4)
四楼至七楼以上是双床单间(见图2-5),同时配备有护理站和开放式活动区。(平面布置见图2-6)
2.2 室内设计分析
虽然建筑功能齐全,但由于原建筑限制,室内设计不足方面较多,主要有: 1.公共走廊有效宽度不满足1.5m,同时走廊两端并未设置轮椅回转面积。(见图2-7)
2.电梯轿厢尺寸不能容纳担架。3.未设置适合坐姿的洗面台及扶手。4.无单间厨房。
5.同时,轮椅使用者的卧室短边净尺寸小于3.2m。6.无无障碍客房。
配图:
图2-1 一层平面布置图
图2-2 大餐厅
图2-3 大统间
图2-4 二层平面布置图
图2-5 双床单间
图2-6 四层至七层平面布置图
图2-7 走廊
五、小结
上海中心城区养老产业现状
就在今年,这个不起眼的快捷酒店,将成为一个拥有200个床位的养老院,而且入住这家养老院的老人,还能享受到不逊于宾馆的优质服务。
“我们这里有200个房间。如果做快捷酒店,我们不管是地理位置还是设施、规模,都没有竞争优势。但是如果转型做养老院,我们的硬件条件已经十分领先了,现在养老院还在装修,没有对外宣传,已经登记的就有超过90个床位了。”该养老院负责人这样介绍。
据介绍,这家敬老院预计将于今年年底正式开业,定位将高中低档相结合,分别设有单人间、双人间、6人间等不同的档次,可接纳近200名寄养老人同时入住,并配有医疗、康复、休闲等服务设施,同时一楼设置餐饮、休闲设施服务探望家属,让老人及家属在这里享受到不亚于宾馆的优质服务。如今,只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挖掘有限的资源,发挥主观能动性,养老服务才能跟上时代的需求,赢得大家的认可和赞誉。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近年来上海政府高度重视养老工作,不仅加大养老事业的支出和建设,同时还对如何运用社会和市场的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产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由于缺乏相应口径的统计指标,上海养老服务产业的具体发展无法精确量化,为定量化分析上海养老服务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带来了极大的阻碍。从一些零散的报道和文献中仍然可以发现,上海养老服务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存在较多问题。
老年消费规模巨大,养老服务产业规模较小
据统计,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消费规模达到10000亿人民币,但其中国内特别为老年人提供的老年产品和服务只有3000亿。上海的老龄化程度更严重,消费水平相对较高,消费需求巨大,但老年人普遍感觉市场上销售的老年用品数量少、种类少、地点少、购物难。尤其是老龄化带来的高龄老人和失能老人增加,对长期康复护理等养老服务的需求也随之快速增加,供给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目前的养老服务供给主要还是由政府提供的养老事业,社会和市场提供的养老服务比例较小,市场化程度较低,社会资金对养老服务产业的投入较少。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单支柱、单主体的养老服务供给模式一方面给政府财政带来极.大的压力,另一方面由政府提供的养老服务带有的福利性和普惠性,无法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新兴养老服务产业不断突破,总体产业结构失衡
上海养老服务产业随着养老需求的快速增加,养老产业也在逐步细分化。老年家庭服务业、老年康复护理产业等传统的养老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老年房地产、老年电子商务等新兴养老产业,上海已经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新的探索。在老年房地产业,2008年位于浦东新区康桥镇的亲和源养老社区正式开园入住,成为上海养老社区开发建设的里程碑。2009年,浦东新区民政局与美国贝林集团开始积极探索筹建针对中高端老年需求的养老社区。崇明在2010年申报“长寿之乡”的同时,也在加快规划发展养生养老、长寿旅游、养生房地产和生态长寿食品产业,积极打造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崇明国际示范区。在老年电子商务业,2010年,上海家帝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通过在线电子商务模式推出第一款“在线消费养老”经营模式。但总体而言,上海的养老服务产业仍然处于结构失衡的状况。在现有的上海养老服务产业中传统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相对较快,而含有较高科技含量的新兴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较慢,一些产业仍然处于萌芽状态。
养老服务要求更高,产业发展水平较低
近年来上海政府不断加大养老事业的投入,上海养老服务产业同时也在积极探索利用社会和市场的力量满足养老需求,但养老服务的供给还是无法满足养老需求。根据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2008年对全市2869位老年人展开的“老年人口状况及意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上海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涉及日常生活、精神文化、法律服务等方方面面,需求巨大,且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多方位发展的特征。而目前的养老服务产业产品品牌、生产基地、市场交易、销售渠道等方面还没有实现成熟的规模化经营,整体处于小而散的状态。很多老年服务产品品种单一,缺乏创新。同时,影响养老服务产业水平的还有养老服务产业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较低、流动性极大,无法为老年人提供项目齐全、质量较高的服务。
缺少相关规划和法律,产业秩序混乱
新加坡教育考察感悟 篇7
1.国家高度重视教育。
新加坡作为一个建国历史不长,地域面积很小,“弹丸之地”来形容它一点也不过分,资源能源缺乏的国家。鉴于此种情况,新加坡认识到要把人力资源作为重要的生存条件,提出 “教育立国”,教育也就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它能成为亚洲“四小龙”之
一、经济的腾飞正是得益于强有力的教育。李显龙总理说:教育是我们所能给孩子们的最宝贵的礼物,这是对我们的未来最关键的投资和使我们在变化 的世界中可以生存和繁荣的最有效战略。所以,国家在教育方面有很多重大的举措。例如:在5年时间里,拨款1亿5千万元,支援更多的学校发展艺术、体育、数理专长项目。在7年时间里,拨款7亿元为所有的学校兴建室内体育馆。每年拨款450万元,设立“海外姐妹校基金”。每年拨款3亿8千万,推出“教师专业与个人发展配套2.0提升版。”拨款4亿,为所有7岁至20岁新加坡公民设立“中学后延续教育户头”(终身教育经费)。2007-2010年,拨款2亿5千万,为教师调整待遇提升专业水平。2006年前每所中学聘用 一名辅导员(心理辅导员),学生行为差的就送其去辅导员办公室接受教育。等等。新加坡政府、国家教育部根据其本国的实际情况,所设立的教育体系为其政治、社会和经济而服务,以素质教育为切入点,提升年轻一代的整体素养,不断开发人力资源以应对多变的未来。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面对经济高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科技的迅速发展等状况,政府进一步明确,教育发展的理念是“培育每个孩子成为有用的良好公民”。国家创设各种机会,建立多种奖学金,从“生存导向”到“效率导向”,再到“能力导向”激励各学校、老师和学生,朝目标而迈进。
2.东西方教育之结合。
东西方教育有许多不同之处,最明显之处在于,东方教育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以考试成绩定论,强调知识的掌握。西方教育注重知识的点拨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给学生留有思考、发挥和创造的较大空间。新加坡教育将东西方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吸取各自的精华,建立一种融合东西方教育的较完善的教育制度。新加坡小学至中学同国内一样是6+6学制。但是体制结构与我们有较大的差别,而且采取不断的分流。小学四年级后就分流成EM1、EM2、EM3,小学六年级毕业,离校时,有全国会考,根据成绩报读各中学,中学(初中)读4年或5年,毕业时参加英国剑桥普通文凭考试(即“0”水准考试),根据成绩报读不同高中,成绩优秀者可读初级学院,它是大学预科班基础,读上初级学院就是向大学的门槛迈进,成绩次一点的可读理工学院,再次的就是读工艺教育学院。这样不断分流的教育制度,使新加坡实施的是精英教育与普及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制度。提倡跨学科专题作业,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知识领域的相连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不同知识的能力。
新加坡对学生的教育培养目标是全方位的,绝非是单一学科教育,他们重视的是学生除学业外的各种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公民意识的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学生的英文水平相当高,全英文授课,全英文交流的环境,学生面向国际参与竞争的能力相当强,除此之处,华族学生华文水平,在近年来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因此,去新加坡学习,无语言障碍,每一个孩子既会说流利的英语(官方语)又会说本国语言,东西方文化得到很好的交流与结合。
3.素质教育成果显著。
(1)帮助学生明确“成绩不是生命的唯一大事.”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2004年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不仅是为了让人们掌握谋生技能,同时也是为了下一代创造施展才能和实现抱负的机会。我们的目标不仅是传授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新一代人的内心点燃起求知的火焰。” 他提出了“少教多学”的指导思想,意思是说,老师少教一点,让学生多学一点。成绩诚然重要,考试一定要及格,但成绩不是生命的唯一大事,在学校里.还有许多生活上的事务值得我们学习。在不影响学生为高等教育做好准备听前提下,裁减课程内容,这让学生可以腾出时间专注于核学习心知识及技能,也为学校课程提供更大的空间,使教师可以灵活的设计与安排校本课程活动。
新加坡人普遍认为:与学生的学业同样重要的是,要使年轻人具备良好的价值观和不屈不挠的品格,以积极面对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困难,并且有决心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因此,学校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发挥创意的机会,并积极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
(2)政府和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素质的提高。
新加坡教育“五育——德智体美群(合作)”并重,高度重视素质教育,从新加坡教育发展的理念上就可以得到充分的证明。
其教育目标为:①培养每个孩子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创意、能创新并能与各界人士联系;②放眼世界,报效祖国;③获得深度和广度的知识、技能与倾向,以过着充实的人生并能积极地贡献于社会。其预期的教育效果为:①能明辨是非;②懂得自己的长处和改善自己的短处;③能与人合作与分享,和谐相处,关怀别人;④对事物产生好奇,富有创意及创新能力;⑤能思考,能有效的表达自己;⑥敬业乐业;⑦有良好的习惯和修养,对艺术有鉴赏力;⑧认识新加坡,效忠国家。从上述这些教育发展的理念和培养目标,我们可以确信其学生素质培养之重要。
从各校的课程设置、时间安排,尤其是成绩评定,均有利于学生社团培养与素质提高,从时间安排上说,每天下午3:00以后(小学1:30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进行艺术培养和科学探究,也可以进行小组交流、社区活动、社会实践。学生的作品被布置在学校美术馆和学校最醒目处,激励学生培养兴趣,发展能力,鼓励学生展示才能。全国每年举行各种各样的竞赛,设立各种奖项,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
此外,新加坡的学校积极扩大课程辅助活动的范围,肯定学生在自发活动及社区活动方面的表现,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考验毅力的项目。课程辅助活动是全面教育的一部分,它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使学生具备坚韧、自信、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应付瞬息万变的世界,而且不断追求进步。而社区服务活动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资任感、对国家的归属感与献身精神,通过参与社区活动,可以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美德。
品德教育是新加坡教育的中心,学校虽然不能确保每名学生考试获A,但是有能力帮助每名学生树立良好品德,学生在大学前的“人生背包”里能够具备四样物品:自信、区隔力(分析和分辨事情的轻重)、同情心、同伴。文凭和钱财不应该是重点。
(3)教育是一场马拉松长跑,不是100米短跑
家长和老师要思考这样的问题:面对全球化世界,孩子需要什么?
通过培训我感受到,以后的“文盲”不是不认字的人,而是不继续学习、没有终身愿望的人。所以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让孩子拥有学习的兴趣,让孩子不畏惧学习,要让孩子知道必须学习好,尽自己的能力学习好。
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学习,积极创设家庭学习的氛围,让孩子感觉到学习是一定要、一生要做的事,父母这么大年纪也一直在学习。这样给孩子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
总之,要明确一点,教育是一场马拉松长跑,不是100米短跑。
新加坡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篇8
一、总体印象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面积仅有714平方公里,大小岛屿60多个,本岛东西长46公里,南北宽23公里,国土面积只是肥东县的三分之一,常住人口518万人,其中:华人占74%,马来人占13%,印度人占9%。在这样一个面积狭小、人口稠密、资源匮乏、多民族混居的小国家里,经过短短的四十多年时间,由一个第三世界贫穷落后的地区发展成为第一世界的领跑成员,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堪称人类文明进步的典范。
新加坡市容整洁,绿树成荫,无愧是一个花园式的城市国家。行走在大街上,你很难看到地上有烟蒂等杂物,没有随地吐痰的不文明行为,非常干净。市民举止礼貌,言谈文明,素质都很高。我们在新加坡的十余天时间里,没有看到市民闯红灯的现象。交通状况也非常好,车速相对较快,流量大,驾车人员都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主动避让行人。尤其让我们感到奇怪的是,新加坡的马路上见不到一个交警,而车辆都是在有序通行。据当地人介绍,文明行车已是新加坡市民的良好习惯,交警只是在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才会出现在马路上。
新加坡实行“居者有其屋”政策,政府以组屋的形式帮助市民解决住房问题,通过科学的建设规划,合理的准购制度,完善的配套设施,使85%的国民居住于政府组屋当中,老百姓购买组屋住宅,每套政府需要补贴数万新币。
新加坡城市建设不仅仅地面上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地下的建筑也让我们难忘。我们住在乌节路的商业区,地面上高楼林立,地下也是非常繁荣,基本都是负两层的商业门面,地下建筑之间相互连通,商铺鳞次栉比,形成一个巨大的商业圈,以购物、餐饮为主,人流量非常大。不仅如此,地下商场都与地铁站相连,非常方便。也让我们体会到,为什么新加坡人口密度很大而街上行人并不是特别多的原因。
目前,新加坡是全球五大外汇储备国之一,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全球第二大集装箱货运中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6万余美元。已远远超过了“亚洲四小龙”的其他三个地区。
二、学习体会
新加坡的成功令世人惊叹,必有其内在的道理,通过在新加坡的学习考察我有一些粗浅的体会。
1、确立为民众谋福利的理念。新加坡政府在制定决策时,以民众的需要为追求,处处事事为老百姓考虑,不是与民争利,而是让利于民。组屋建设就是政府拿钱为百姓建房,让民众居者有其屋,为了引导家庭和谐,对在父母住宅附近购买组屋的政府还给予奖励;在市政建设上通过立法的形式进行长远规划,每及5年一次的检讨修正,也为规划更加合理的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马路边的人行道为行人留下了足够的空间,人性化设计非常明显;个人所得税不仅名义税率较低,实际扣除项也很多,吸引了大批人才到新加坡工作。据上课教授介绍,在新加坡相当于50万元人民币的年收入实际税率仅3%左右。
2、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由于新加坡只有弹丸之地,仅靠自身的资源和人才是难以发展的,新加坡的成功是开放型经济的成功。新加坡走的是产业国际化道路,推动以服务业为主的国际化发展,形成现代制造业、现代石油化工业、现代金融业、国际化的航运业和物流业。新加坡走的是借助外力发展自己的道路,为吸引外来人才,新加坡政府舍得投入,制定了大量优惠政策,在全球范围内广纳贤才,引进了一大批专家、尖端人才和创业者,为引进的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航运业为例,国际航班在新加坡机场停机只需要缴纳很少的费用,可能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不仅促进了新加坡航空业的发展,也为新加坡的旅游业发展提供环境,每年外来游客达1300多万人。
3、重立法更重执法。如果说花园一样的城市面貌是新加坡的外在形象,那么严厉的法律、严格的执法,就是对新加坡内在本质的一种认识。规范的法制环境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准则,新加坡法律调整的范围非常广泛。从政府权力、商业往来、交通规则、旅店管理,一直到公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无所不包,正是得益于如此完备的法律制度,新加坡才有了井然社会秩序和幽雅洁净的生活环境;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仅是新加坡完善的法制,更重要的是严格执法,只要是触犯了法律,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政府高官,不论是国人还是他国公民,都同样会受到严厉的处罚,而且没有徇私的余地。老师在课堂上播放的鞭刑视频画面给我们留下来深刻的印象,让人感觉到违法行为需付出高昂的成本。据说,在新加坡违规抽烟要被罚款1000元新币,乱丢垃圾罚款500元新币,我在新加坡这段时间没有看到市民违规抽烟、乱丢垃圾的现象,这似乎已成为新加坡市民的自觉行为。
4、多元化的包容文化。新加坡是以华人为主体,马来人、印度人和欧美人等组成的多人种、多民族国家,在1965年建国初期,民族矛盾十分突出,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后期,新加坡政府采取了多元化的政策来化解民族矛盾,如,在议会选举中,规定每个选区必须有非华人的人员;组屋分配中充分考虑各种族人员的配比,防止种族人员大量聚集,让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在语言使用上,确定以英语为官方语言,同时,保留各民族自己的母语语言;在劳动用工上,各种族平等,并适当照顾少数民族人员等。所有这些措施,都为新加坡各民族人员共居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使新加坡成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5、面孔上中国人骨子里英国人。这是国立大学教授给我们形容在新加坡华人的一个说法,这种说法虽然不是十分准确,但却反映了新加坡华人的理念、思维和习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新加坡有着英国100多年的殖民统治历史,受英国文化的影响很深。目前,在新加坡的华人已经到了第三代甚至第四代,远离祖国大陆,除了在家庭里还受到传统语言和儒家文化熏陶外,在社会上则感染着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礼仪,他们看上去和中国人有一样的面孔,但说出来的基本都是英语,有的甚至不会说华语,他们的言行也很有英国人的典雅和绅士。我觉得这是民族融合、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
三、工作启示
这次新加坡学习考察使我开阔了思路,增加了见识,使自己能更多地以国际化的视野来观察和思考问题。
1、以创新的思维指导工作。新加坡的发展道路无疑是成功的,也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是一个奇迹,我觉得这主要得益于新加坡政府的创新举措,探索了适合本国特点的发展模式。信托业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到一个关键的时期,如何保持公司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控制好经营风险?都需要以创新的思维来对待和处理,探索适合国元信托发展的业务模式。
2、加大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度。新加坡不仅法制健全,更重要的是严格执行,真正做到了令行禁止,有人曾说:新加坡的整洁市容是靠罚款罚出来的。公司作为一个组织,不仅需要完善的规章制度,更需要以严格的执行力来保证各项制度贯彻落实,让每一个员工都能领悟违规需要付出的成本,增强合规创造价值的意识,营造一种良好的合规文化。
3、加强对金融创新产品的学习。这次培训学到了很多金融衍生产品知识,进一步了解了金融衍生品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及次贷危机中的杠杆效应,学习了衍生产品的交易结构等。金融衍生品是信用发展的金融工具,信托公司作为金融创新的平台,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金融产品创新的知识,通过培训促进了我们在这方面的学习、思考,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尽可能把创新产品运用到信托业务实践中去。
【新加坡养老发展考察报告】推荐阅读:
新加坡智慧国家考察报告11-25
新加坡教育考察报告----教育新名词解读11-30
ZZ新加坡社区建设与管理考察报告10-16
新加坡学习考察启示01-04
赴新加坡考察学习有感11-16
赴泰国新加坡考察感受和启示11-13
一新加坡物流业发展调研报告07-09
新加坡经济发展局05-18
新加坡会计发展及启示10-05
养老地产发展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