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管理工作会议(精选10篇)
药物管理工作会议 篇1
药物运行工作座谈会的讲话提纲
同志们:
今天,局党组决定召开这次全市药物运行工作座谈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精神,总结交流经验,深入分析形势,凝聚广泛共识,研究部署当前及下一阶段的药物集中采购工作,加快健全和规范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药物管理工作水平,探索建立药品集中采购、配送及企业遴选新模式,推动我市药物制度深入开展,为我市深化医改工作奠定基础。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当前我市药物网上集中采购情况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药品采购、管理政策,扎实工作,开拓创新,积极巩固药物制度,规范医疗机构的集中采购行为,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
一是健全了基层医疗机构药物配备使用制度。基层医疗机构自实施药物制度以来,在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运行平稳,实施良好。各基层医疗机构统一时间在网采购,既保证了到货率也方便了配送公司统一配送。
二是建立健全药物制度考核机制。通过制定下发《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物制度绩效考核工作的通知》,强化对 基层医疗机构实施药物制度的监督考核,针对考核情况将考核结果通报至每一家单位,肯定成绩,指出不足,督促其整改,确保药物制度这项惠民政策落到到实处。
三是合理优化配送组合,方便集中采购和配送。通过优化配送组合,合理集中配送,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解决了企业在不良竞争中跑关系要市场的现象,狠刹了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
四是严控药品集中采购行为。要求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都必须在省网平台采购,严格药品采购渠道,坚决杜绝从没有药品经营资质的企业和个人手中采购药品,杜绝假发票,严格执行对公账户支付,认真执行药品出入库签字制度,责任到人,做到流向可追溯。
二、摆正姿态,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药物管理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了《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省、市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也制定了贯彻实施意见,重申了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的总体思路,将药品供应保障列为2020年实现“五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一项。因此,2018年,我市的药物管理工作应以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建设为主线,持续巩固完善药物政策体系和药物制度,推动药品耗材 领域改革,构建药品耗材治理长效机制,努力实现药品安全有效、供应充分、价格合理、使用科学,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更要看到工作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单位和个人对药品采购重视程度不够高,不能全面的、正确的认识药品采购的重要性。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是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和环节,有利于降低药品价格,有利于降低群众就医负担,有利于预防和遏制医药购销领域的腐败行为。但是,还有个别单位仍然存在违规采购现象。二是药物回款率太低。我市多次被省卫计委通报上缴货款不及时,就此问题我也多次发表意见,希望大家重视。三是临床用药不合理。我看有些医院的临床大夫没有完全将心思用在治病救人上,有的开具的辅助用药过多,有的开具的高价药品较多,损害了患者利益。这些问题以后要严加管控,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失。四是药品配送缺货率较高,部分廉价药品短缺,配送机制有待于继续完善。
三、创新思路,真抓实干,努力保障群众基本用药需求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药品管理工作总体思路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要求,紧紧围绕全市卫生计生重点工作部署,继续巩固完善药物制度,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 制,强化药物临床用药的主导地位,提升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同时,要抓好落实国家药物制度过程中的廉政建设,严格按照“八项规定”、“九不准”等要求,照章办事、依法办事,自觉抵制购销领域腐败等不正之风的侵蚀,着力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
(一)夯实基础,继续巩固药物制度实施范围。继续巩固制度覆盖范围,所有政府办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省统一规划内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都要实施好药物制度。
(二)加强医疗机构药品采购、配备使用情况监管, 严格执行“两票制”政策。医疗机构使用的所有药品(不合中药饮片)都必须通过省平台采购,严厉查处网下采购等行为。坚持药物用药主导地位, 督导公立医院优先配备使用药物。
(三)提高网上采购回款率,严格药物专项补助资金的安全使用。
(四)进一步强化药物合理使用培训,促进合理用药。围绕药物使用管理政策、处方审核与点评、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等内容对基层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进行培训。
(五)加强风险防控,严格自律,筑牢底线。各单位要加强廉洁从业教育,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廉洁意识,深刻认识加强廉洁自律、树立行业风气的重要性、紧迫性,坚持公开透明,坚持“一岗双责”,坚守廉政底线,筑牢思想堤坝,净化社会交往,严格执行廉洁从医的各项规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这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卫生计生系统的形象和声誉。
同志们,药品改革是医改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项民心工程,也是一项发展工程,改革就是要打破旧有的利益格局,必然会触及到一些地方利益,影响到一些人的切身利益,可能会成为各种矛盾和利益的交汇点。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的认识,科学预判形势变化,坚定改革信念,勇于攻坚克难,敢于直面矛盾,把握规律性,抓住主动权,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增强对药品改革的掌控力,提高推动工作的协调力和执行力,为加强药品供应保障、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
药物管理工作会议 篇2
2012年9月7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孙咸泽带队赴天津市参加由天津市局承担的药物临床试验信息化监管项目验收会议。该项目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化建设一期工程的试点项目, 历时4年。在听取了天津局关于《药物临床试验信息化监管》试点项目的设计、研发与应用的汇报以及七位IT领域和医药专业的项目验收专家组成员的意见与建议后, 孙咸泽指出:一、此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达到了立项时的预期效果, 有利于解决申办者、临床试验机构、监管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多方协调问题;有利于临床试验的规范化实施;有利于促进试验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进而为审评审批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持。二、此系统的开发填补了国内外药物临床试验信息化监管的空白, 是药物临床试验监管手段的一次重大突破性创新, 是药物临床试验监管理念的一次重要变革。三、药物临床试验的信息化监管为提高监管效率和质量提供了可能。
药物管理工作会议 篇3
一、充分认识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意义
第一,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必然要求。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基本药物作为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就是要保证基本药物的足额供应和合理使用,从制度和体制机制上实现基本药物的公平可及,满足群众的基本用药需求,这不仅是建立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环节,也是贯彻落实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质的具体实践,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执政理念。
第二,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保障群众基本用药权益的重要举措。医改方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期间,药品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集中关注和反映的焦点。当前,药品价格虚高是造成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药物滥用,特别是抗生素滥用也直接危害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正是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着眼于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反映最迫切的现实问题,着力于降低群众基本用药负担,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利益。通过基本药物统一制定价格、集中招标采购、合理配备使用、零差率销售、提高报销比例,将切实有效地降低基本药物的价格,让广大群众受益。同时,通过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引导群众形成良好的用药习惯,将有力保障群众的用药安全和身体健康,从根本上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权益。
第三,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有利条件。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目前,全国共有药品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4700多家,批发企业1.3万家。产能总体过剩,产业相对分散,造成药品营销成本过高,竞争力差,制约了医药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长远来看,随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逐步建立完善,将有效减少药品流通环节,有利于降低医药企业市场营销成本;有利于促进药品生产流通企业资源的进一步优化和整合,发展药品现代物流和连锁经营,促进医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医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四,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当前推进医改工作的关键环节。为抓住关键环节,突出重点任务,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提出了今年推进医改的10项工作。目前,这些工作都在积极、有序推进。其中,基本医疗保障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基本药物制度涉及到药品供应保障、医疗保障、医疗卫生服务等多个体系建设,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直接关系到医改能否顺利推进。今天正式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工作,既是对当前推进医改工作的一项重要部署,也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基本药物制度的高度重视和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坚定决心。
同时也要看到,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涉及重大利益的深刻调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制度实施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深入分析制度实施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困难,妥善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为了稳妥推进这项制度,国务院决定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首先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并明确了今年的分阶段任务。时间相当紧迫、任务十分艰巨,这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必须立即行动起来,集中力量,全力加快推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
二、明确任务,准确把握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关键环节
按照国务院推进医改的统一部署,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今年的工作任务是,不迟于12月份每个省(区、市)在30%的政府办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包括实行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要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取得实效,确保制度框架不走样、不变形,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确保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保证基本药物及时、足量、保质供应,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障广大群众基本用药的首要问题。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后,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将由省级人民政府按照《招标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以省为单位实行网上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各地要进一步细化招标采购、统一配送的具体操作细节和管理办法,确保基本药物保质保量,及时配送到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到不缺货、不断档。
二是确保基本药物价格合理下降。基本药物由国家制定零售指导价格,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招标情况在国家指导价格规定的幅度内确定本地区基本药物的零售价格(包含配送费用)。基本药物定价要兼顾生产厂家和广大群众的利益,既要考虑企业有合理的利润空间,鼓励企业生产基本药物;又要切实降低基本药物零售价格,减轻群众用药负担。各地在操作过程中。要确保基本药物招标环节公开、公平、公正,坚持全国统一市场,坚持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企业平等参与、公平竞争,避免地方保护主义。同时,也要接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社会各方的监督和效果反馈。
三是要确保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和医保报销。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关键环节,这在制度建立初期尤为重要。要严格配备使用制度,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行为,确保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同时,要同步落实好基本药物的医保报销政策,用经济手段引导广大群众首选使用基本药物。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还将对群众用药习惯,特别是过去习惯用“新药”和“贵药”的群众产生影响,在制度实施初期,群众可能出现不理解或不习惯,也需要进行合理的引导,要结合制度的实施做好宣传引导工作。
四是要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以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相应减少,需要同步建立完善相应的补偿机制。这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最关心的问题。今年在3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所需补偿资金应在政府财力承受范围内,各地要落实好政府卫生投入的相关政策,政府补偿要及时到位,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还要强调的是,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营,以及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和收入产生影响,要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取消“以药补医”这一有利契机,加快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促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通过提供医疗服务、改进服务质量获得合理报酬,使其真正回归公益性。
三、扎实有序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崭新的制度,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今年关键在于开好局、起好步。各地区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积极有序有力推进,确保基本药物制度取得预期效果。
第一,切实抓好组织实施工作。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组织实施的大量工作主要在地方,省级政府要切实负起主要责任,进一步细化工作安排和具体实施办法,抓好制度的组织实施。一是要尽快制定本地区的具体实施方案或实施细则,确定2009年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县(市、区),进行药品需求测算,制定省级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的具体实施办法。二是抓紧推进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要深入贯彻基本药物制度的相关文件精神,统筹协调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各个环节建设,确保不迟于12月在3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起基本药物制度,确保制度取得实效。
第二,努力创新体制机制和工作方式。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明确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给地方留有一定的操作空间。地方要在中央确定的原则和框架下,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创新体制机制和工作方式,积极探索基本药物定价、招标采购、统一配送的具体方式,确保药品生产供应,降低基本药物零售价格。要切实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高制度实施的效率。考虑到地区差异,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初期,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确需配备、使用非目录药品,暂由省级人民政府统一确定,并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政策和规定。省级政府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严格把握。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加强对地方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第三,注重制度实施的统筹协调。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政策性强,涉及到发改、卫生、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食品药品监管、工信、商务等诸多部门的职能和工作,要明确责任,分工负责,加强协同配合。各地医改办公室要切实承担起统筹协调工作,把建立基本药物制度作为当前推进医改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推动落实。一是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地区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本地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时间表和工作步骤,有序有力推动制度实施;二是加强重大问题研究,深入研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周密制定预案,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三是做好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协调工作,遇到需要多部门协商的情况,医改办公室要积极服务,加强统筹协调;四是督促地方保障制度顺利实施的资金落实到位,确保实现预定目标;五是加强信息收集和经验总结,动态跟踪制度的实施情况,及时通报工作進展;六是监督检查制度的实施情况,将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纳入本地医改工作考核内容,定期进行检查,年底进行考核总结。
药物管理工作会议 篇4
在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经县人民政府同意,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会议,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领会各级医改精神,安排部署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动员广大医务人员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入到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中,确保我县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县委常委、副县长×××、县人大副主任×××等领导出席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各乡镇的分管领导及县直有关部门的领导参加了今天的会议。在此,我代表县卫生局党组向一贯关心和支持全县卫生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县广大卫生工作者表示诚挚的慰问!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先就全县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有关情况进行介绍并对具体工作进行安排。
一、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政策背景及前期准备工作情况 今年是国家医改三年目标的结账年。三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并取得明显成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新农合制度保障程度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一步体现。其中,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内容之一。我县15个乡镇卫生院已于××年×月×日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并全部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经过近×年的运行,实现了“三降两升”的效果(三降:基本药物平均销售价下降×%,门急诊次均费用下降×%,住院次均费用下降×%;两升:门急诊诊疗人次上升×%,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有效缓解了人民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近期,中央、省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做出了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和村卫生室发展的决定,其中在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其中核心内容,主要是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实现国家“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战略目标。省政府《关于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皖政„2010‟66号)明确规定:“2011年底前,全省所有行政村卫生室完成标准化建设任务,并全部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已实行一体化管理的行政村卫生室,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
为做好我县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一是县卫生局深入乡、村开展了基线调查、调研,摸清了底数,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提供决策依据;二是县政府常务会议就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行了专题研究,并下发了《××县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方案》;三是财政、卫生认真做好了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财政补偿资金测算工作。目前,我县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二、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核心内容
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核心内容有以下八个方面: 1、实施范围。经县卫生行政部门登记注册、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设臵的全县所有174个行政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2、启动时间节点。从2012年1月1日起,全县所有村卫生室将全面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统一采购、配送和使用基本药物,并严格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
3、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村卫生室必须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包括化学药品、中成药共307个药物品种),确需配备使用其它药品的,应按规定在我省补充药品目录范围内选用,配备使用补充药品的采购金额占每月总采购金额比例≤10%。不得擅自配备和使用非基本药物。
4、药品统一采购、配送。村卫生室配备使用的基本药物,全部纳入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采购计划,由乡镇卫生院通过省级集中采购平台统一采购和配送,村卫生室每月5日、16日向乡镇卫生院上报基本药物采购计划,做好药品验收、保管工作和销售记录,并在30日内将采购的药品货款上缴乡镇卫生院。从12月31日起,村卫生室不得通过其他渠道采购药品。
5、严格执行零差率销售。全县所有村卫生室的全部药品一律实行零差率销售,严格按省集中采购平台的价格,进什么价卖什么价,不得加价销售,不得接受药品折扣。
6、执行药物报销政策。将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并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
7、强化监测和信息公开。村卫生室要采取多种形式,公示药品品名、规格、单位、采购价格和零售价,保证患者明明白白就医,要积极参加基本药物制度监测工作,按时上报监测数据。
8、建立健全补偿机制。健全以乡村医生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为补偿基础的多渠道补偿机制,保证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能正常运行。
三、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主要任务
1、明确村卫生室职能。村卫生室是非营利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辖区内农村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疾病的初级诊治等工作,包括: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登记、报告;协助做好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和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开展健康教育,向村民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参与农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更新,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等慢性非传染病的定期随访管理;协助做好儿童免疫规划预防接种,老年人保健、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地方病防治;协助并积极参与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工作;积极宣传并执行新农合、医改政策;协助开展各项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及时收集上报食品安全、非法行医及公共卫生管理等信息;使用适宜技术和国家基本药物,做好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急重病人的初级救护、及时转诊和家庭康复指导等。
2、强化村卫生室建设。一是科学规划村卫生室设臵:根据我县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臵规划,综合考虑服务人口、居民需求以及地理条件等因素,合理规划村卫生室设臵,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设臵1所村卫生室,人口较多或者居住分散的行政村可酌情增设,乡镇卫生院所在地的行政村原则上不设村卫生室;二是合理配臵乡村医生:到今年底,全县174个行政村卫生室全面实行一体化管理,在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执业的村医由县卫生局会同有关部门考核确定,原则上每1000个农业户籍人口应有1名村医,每个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村医执业;三是建立村医退出机制:建立村医到龄(男60周岁、女55周岁)退出和考核退出村卫生室的机制,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实有人员超过国家规定配备标准的,一律不得新增人员;四是加强乡村医生培训工作: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各项政策、《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为教材,积极开展乡村医生培训工作,指导正确使用基本药物,提高乡村医生合理使用基本药物水平。
3、推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一是严格乡村医生执业资格,加强村医准入管理:乡村医生必须具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执业(助理)医师证书,并在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并获得相关执业许可;在村卫生室从事护理等其他服务的人员也应具备相应的合法执业资格;新进入村卫生室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人员原则上应当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严禁并坚决打击不具备资格人员非法行医。二是加强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各乡镇卫生院要在不改变乡村医生身份及村卫生室法人的前提下,按照“统一业务管理、统一人员准入、统一药械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制度建设,财务独立核算、责任独立承担”的原则,对村卫生室实行“五统一、两独立”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保证农村居民获得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三是加强监督管理,实行绩效考核:要科学划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职能分工,合理分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量,制订考核细则,加强绩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财政补助经费核算和对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进行动态调整的依据;卫生监督机构要将乡村医生和村卫生室纳入管理范围,会同有关部门对其服务行为和药品器械使用等进行监管,对不严格遵守基本药物采购、配送和使用管理规定的,要按有关规定给予核减补助经费、解聘等处理,对采取虚开单据,骗取、套取新农合基金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要移交司法部门。
4、完善村卫生室经费补偿机制。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为保证在村卫生室执业的村医合理收入不降低,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政策对村卫生室和村医多渠道予以补偿。
(1)对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合理补助。根据乡村医生的职责、服务能力及服务人口数量等实际工作量,经绩效考核后,按35%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2011年为人均8.75元)拨付给村卫生室。
(2)对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通过收取一般诊疗费,由个人和新农合基金进行支付。一般诊疗费标准(不含药品费)暂定为6元/人次,其中,患者就医时个人支付1 元,新农合基金统一支付5元。乡村医生收取一般诊疗费后,对一般诊疗费已包括的基本医疗服务项目,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收费或变相收费。
(3)对村卫生室实行药品零差率的,采取专项补助的方式给予定额补偿。今年补助标准在省财政按每1000个农业户籍人口每年补助村卫生室5000元的基础上,县财政按每1000个农业户籍人口每年再增加补助村卫生室1000元。
5、解决乡村医生的养老问题。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村医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符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条件的村医发放养老金。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已到龄退出的村医,允许其个人账户按规定一次性补交15年养老保险费后,按月领取养老金。对连续从事村医工作10年以上、到龄退出的村医,按每月不低于3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补助资金由县财政统筹解决。
四、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保障措施及相关要求 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将有效降低群众的就医经济负担,让群众能够最直接地感受到医改带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不仅能兑现政府承诺,而且也有利于取得群众对医改工作的支持。这项工作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我们必须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高度的服从性和执行力!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实施这项新制度、完成这项硬任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使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
(一)明确责任。全县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工作由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由县医改办具体负责。县卫生局和乡镇政府具体负责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县财政局、物价局、人社局、药监局、合管办、卫监所等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合作。各乡镇卫生院要结合医改的深入推进切实更新观念,转变职能,进一步强化村卫生室管理主体意识。目前《××县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方案》已下发,各乡镇卫生院要结合本方案和辖区村卫生室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实施步骤和重点环节,确保工作有序推进;要成立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小组,一把手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并明确至少1-2名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作风过硬的人员,具体负责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要加大村卫生室现有药物盘存清理工作力度,从即日起,对所辖村卫生室库存药品进行盘点,掌握目录外药品品种及数量,同时规定村卫生室不得再网外采购、囤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外的药品,做好分村详细登记和备案工作,指导各村卫生室将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物分开登记、分柜上架,库存目录外药品必须于12月31 日前全部清理下架,确保2012年1月1日所有村卫生室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二)加大宣传力度。各乡镇卫生院要加大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宣传,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要通过各种媒体、标语、专栏、宣传手册以及讲座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各界宣传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目的意义和内涵;宣传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和好处,让群众更大程度的了解、支持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基本药物的优先、合理使用,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稳步推进。
(三)建立制度。各相关部门要认真执行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情,制定并不断完善村卫生室基本药物的配备使用、补偿报销、价格管理、质量监管等制度,规范配送使用流程,落实监管和考核措施,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各乡镇卫生院要确定专人对辖区内村卫生室基本药物临床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考核评估。
(四)严格考核。在严格加强对卫生室的人员准入、药械购进、医疗操作规程、合理用药等医疗服务质量的监管的基础上,对村卫生室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德医风、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严格进行绩效考核,具体的考核办法由县卫生局负责研究制订。各乡镇卫生院在县卫生局的指导下,依据《村卫生室绩效考核办法》每半年对辖区村卫生室进行一次绩效考核,考核结果报县卫生局、财政局备案。
(五)加强监管。各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执行情况由县医改办组织专家组定期进行审核,审核结果纳入卫生工作考核范畴,与各村卫生室财政补助挂钩。对在基本药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和零差率销售工作中出现管理混乱、弄虚作假、贪污及挪用药品补助资金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处理,确保我县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有序推进,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改革带来的实惠。
(六)严格责任追究。对重视不够、工作迟缓、措施不力,致使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不能按时启动、不能顺利推进的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对其主要负责人实行责任追究。
同志们,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各级政府将加大财政投入,配套政策会不断完善,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凝聚共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执行力,用发展的眼光积极看待改革中出现的矛盾,用改革的精神努力解决发展中积累的问题,迎难而上,步调一致,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确保基本药物制度取得实效,让老百姓、政府和医务人员都满意!
谢谢大家!
抗菌药物管理工作自查 篇5
一、加强领导,建立专门管理机构
自2011年5月卫生部医政司下发卫医政[2011]75号文件《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来,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召开党政领导会议,听取关于专项工作的情况汇报并在会上对专项工作作出安排。医院下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实施细则》、《医师使用抗感染药物权限名单》、印发了《抗感染药物分级使用管理规范》、《关于进一步有效控制医药费用增长、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通知》,《医院抗菌药物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等制度。对医院的专项专项作出了总体布置。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对专项工作进行指导。在药事管理委员会下建立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组,负责全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具体工作。为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医院设立了感染性疾病科,初步形成了有感染专业专业医师、感染专业临床药师和临床微生物室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
二、宣传动员
2011年7月20日,医院召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动
员会,医院院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组长邹刚同志作了动员报告,科主任和医生代表作了承诺发言,临床科室主任向院长签订了责任书,并作为科室考核目标的重要量化方向。
为提高医务人员对此项工作的认识,医务科和药剂科、以及抗感染科共同制定了《抗菌药物规范化应用培训计划》。按照医院活动实施方案的部署,对全院的医生和药师进行了三次专门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使全院医师和药师受培训面达到100%,培训后还进行了法律法规和抗菌药物知识的考核,根据考核成绩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规定对医师分别授予了不同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对药师授予了抗菌药物的处方调剂权。
三、加强抗菌药物的购用管理
2011年7月底,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经过多方论证对医院使用的抗菌药品品种进行了了调整,将品种数由原来的63余种调整为34种,并在8月1日对淘汰的品种进行了及时清退。
2012年5月,经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讨论通
过了《2012年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调整后仍为34种,其中青霉素10种、一代头孢2种、二代头孢2种、三代头孢口服剂型2种、三代头孢注射剂型6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共4种、氨基糖类1种、大环内脂类2种,合成硝咪类2种、其它类2种,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采购使用。
四、加强调查,对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药剂科组织临床药师对前几个月的全院抗菌药物物情况进行了了调查摸底,质控科也组织了相关人员对病历进行了调查分析,经过调查,清楚了全院门、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比例,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一些重要统计数据,为下阶段制订目标任务提供了依据。
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些信息系统中影响数据统计的问题,现信息科、病案统计室正在整改。
五、加强检查力度,初见成效,至今年5月月底,抗菌药物使用基本数据如下:
1.抗菌药物使用:全院DDD数(口服)为1935.95,全院DDD数(注射)4466.17,强度(DDD)由原来的89.3降为68.44。
2.全院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为65.20%,门诊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为25.40%。
3.实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以来,质控科加强了对感染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外科等科室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检查,重点规范了外科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目前外科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由整治前的98.8%下降为45.7%,术前30分钟到2小时给药合格率由59.2%提高到90%,使用抗菌药物小于24小时比例由24.1%提高到54.3%,术后给药大于48小时的比例由67.7%下降到17.2%,Ⅰ类切口平均预防用药天数由5.0天下降到1.35天。
4.抗菌药物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15%。
抗菌药物管理 篇6
(一)抗菌药物的应用及管理
1、医院药剂科及院感染科负责抗感染药物应用率的监测统计,并定期向全院公布。
2、负责全院抗菌药物应用的指导、咨询工作。
3、检验科和药剂科定期(每年1~2次)公布主要致病菌及其药敏试验结果,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4、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选用药物。
5、护士应根据各种抗感染药物的药理作用、配伍禁忌和配制要求,准确执行医嘱,并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配合医师做好治疗。
6、医师在临床使用抗菌药物与本原则有冲突时,应在病程日志上注明原因。
7、药剂科对于细菌耐药性高的抗生素有权提出暂停使用的建议。
8、药剂科负责全院医护人员的有关知识的培训。
9、患者需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高一级抗生素时,需由上级医师签字方可使用。
(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指导原则
尽管有越来越多的强有力的抗生素问世,感染依然是治疗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合理化、规范化利用抗生素,对延缓耐药细菌快速增长,延长抗生素的有效使用期限,减少术后并发症,肠道菌群失调及双重感染等有着深远的意义,在这一点上医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特规定以下原则:
1、病毒性疾病不使用抗菌药物。
2、发热原因不明,且无其他可疑感染指征者,不宜使用抗菌药物。病情严重且细菌感染可能性大者,可针对性地选用抗菌药物,但要避免盲目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在此期间要密切注意病情变化,一旦明确为非细菌性感染应立即停用抗菌药物。
3、凡细菌感染的病例,应尽可能在使用抗菌药物前多次按操作规程采集标本(血、痰、尿、脓、咽拭子等)进行体外药敏试验,根据细菌学结果,必须结合临床,选用敏感性抗菌药物或对原来使用的抗菌药物进行必要的调整。
4、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应有更严格的指征。一般适用于一种扰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包括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混合感染、难治性感染、二重感染以及需长期用药而细菌又容易产生耐药的病例,以两联为宜。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应能达到协同或相加的疗效,减少毒性,防止或延缓耐药菌株产生的目的。严格禁止无根据地随意联合用药。
5、外用抗菌药物尽量不用青霉素、头孢菌素,慎重使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对眼科、耳鼻咽喉科、外科、妇产科及皮肤科使用的外用抗菌药物种类应严格管理,避免滥用。
6、细菌性感染疾病,经抗菌药物治疗体温正常,症状好转3~4天即可停用抗菌药物,但败血症、骨髓炎、细菌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及结核病等可视情况决定。
7、明确诊断的急性感染在使用抗菌药物72小时后,临床效果不明显或病情加重者,应从多方面分析原因,确属抗菌药物使用问题的,应调整剂量、给药途径或改换其他敏感性药物。
8、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
(1)禁止无针对性应用广谱抗菌药物作为预防感染的手段。(2)无感染根据的昏迷、脑血管意外、心血管疾病、非感染性休克、恶性肿瘤、糖尿病,不应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3)各类清洁手术,患者可于术前30分钟使用抗菌药物,有内置物可按专业规定标准实施。术中、术后抗菌药物使用视病情而定。I类切口手术前后使用时间≤72小时。
9、注意给药途径、方法、剂量。血药浓度及组织部位的浓度分配。
(一)抗菌药物分级原则
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级。
1、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2、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与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相比较,该类药物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某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级药物使用。
3、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具有明显或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需要加以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新上市不足五年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的;药品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二)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
1、抗菌药物选用原则
(1)临床选用抗菌药物应根据感染部位、严重程度、致病菌种类以及细菌耐药情况、患者病理生理特点、药物价格等因素加以综合分析考虑。
(2)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局部感染应首先选用非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感染或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敏感时,可选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选用应从严控制。
2、抗菌药物处方权的获得及处方权限
医务科按规定的培训内容对我院执业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使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知识的培训。
(1)执业医师经考核合格后取得抗菌药物处方权,药师经考核合格后取得抗菌药物调剂资格。
(2)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授予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
(3)临床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征。临床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时,应当经我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认定的会诊人员会诊同意签字后,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门诊处方不得开具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由具有丰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专业的副高级及以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和抗菌药物专业的临床药师担任。(4)紧急情况下,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但仅限于1天用量,并应做好相关记录。
3、临床各科室应根据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办法,制定本科室的分级管理措施,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医师。
(三)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
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根据卫生部公布的目录制定。附后。
抗菌药物分线使用处方权限准入制度
(一)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知识的规范化培训
1、医务科负责对医师和药师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
2、具有处方权限的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
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与考核内容应当包括:
(1)《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国家处方集》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管理制度;(3)常用抗菌药物的药理学特点与注意事项;(4)常见细菌的耐药趋势与控制方法;(5)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二)抗菌药物处方权限管理制度与程序
1、经注册的执业医师在我院执业的,经抗菌药物相关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医务科按照分线分级管理规定授予相应抗菌药物处方权限。
2、职称晋升后抗菌药物使用权限的调整,医师自己提出申请,由所在科室根据其业务水平、工作情况,签署考核是否同意的意见后报医务科。
3、医师的抗菌药物使用处方权限由 医务科以文件形式通知执行。
4、医师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方权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由医务科予以取消:
(1)被责令暂停执业;(2)考核不合格离岗培训期间;(3)被注销、吊销执业证书;
(4)不按照规定开具处方,造成严重后果的;(5)不按照规定使用药品,造成严重后果的;(6)因开具处方牟取私利。(7)调离原执业岗位的。(三)考核管理
1、医务科负责对全院医师进行培训组织,负责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处方权限的考核准入与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监督管理;
2、药剂科要严格按照医师分线使用权限进行处方调剂、监督;
3、医务科(质控小组)负责情况通报并纳入当月科室的考核。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规定(医院暂时不开展手术)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制度(医院不具备监测条件、日常属
于经验性用药制度略)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
(一)抗菌药物使用应符合卫生部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本院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实施细则》。
(二)严格按照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规定,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三)药事委员会每个季度应对本院消耗金额前十位的药品进行合理用药监控评价,并作好记录,监控记录在医院内公布。
(四)药事管理委员会对用量明显增加的品种,应在药讯上提出警示。特殊情况如,新进入的药品使用未满三个月的、药品价格调整引起的用量变化、特殊原因引起的病人数变化等除外。
(五)对门诊抗菌药物使用超过20%的、住院部超过50%的要及时干预。
本院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实施细则》 监控记录在医院内公布。培训计划、内容 培训记录
每个季度检查及存在问题整改情况记录 培训现场照片
基本药物工作总结 篇7
我院在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2010年8月实行网上采购基本药物以来,共发出订单51张,采购品种达1097种,涉及金额达100万元以上,订单执行总到货率为80%;最短的配送时间一天到货,平均到货时间为三天,总体运行良好;现在包括乡村医生用药我院共有基本药物485种,根据卫生局医改办统一部署,贯彻国家基本药物精神,作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认识,强化医改措施落实到位
我院成立了由院长为组长的医改领导小组,精心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基本药物知识,并利用开早会、科主任会、乡村医生例会,积极宣传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对有效减轻群众用药负担,保障群众安全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要求一线医务工作者及药房工作人员要吃透文件精神,更新观念,正确引导患者使用基本药物,明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
医院利用各种方法加大宣传力度:如悬挂基本药物宣传横幅、利用集市组织人员发放宣传资料,争取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与参与。
二、严格执行基本药物统一招标采购及配送制度
自2010年8月1日始,我院按照规定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把国家基本药物名单打印成册,分发到每一位医生手中,严格执行基本药物临床用药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管理制度,规范医务人员用药行为,引导群众形成良好用药习惯,确保基本药物合理使用,并在公示栏悬挂基本药物公示牌,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医改带来的实惠。
2011年4月1日开始,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选定本单位药品采购目录,并按照规定确定配送企业,最终确定本院药品采购目录和配送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配送关系。认真把握单位用药规律,保持合理的药品库存,科学制定采购计划,及时准确通过采购平台发送订单需求,减轻基本药物生产经营企业成本负担;加强与配送企业的沟通,改变医务工作者的用药习惯,提高国家基本药物的正确使用水平。
截止到2011年12月20日,我院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最高采购限价目录,做到每一样药品的采购能够立足患者用药需求,先做用药审批计划报院药事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再购货、验收、入库,不积压库存、不超范围使用,药库工作人员与临床科室密切配合,经常交流在药品流通中出现的问题,合理解决。
实施基本药物工作总结 篇8
实施基本药物工作总结
自2012年我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我院领导及全体职工充分认识到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是新一轮医改工作的重点,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为了把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贯彻好、组织好、实施好,我院积极转变观念,决心彻底改变以药养医的发展模式,抓住卫生改革机遇,充分发挥基层卫生院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职能,切实维护当地群众健康公平可及,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现将这段时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领导小组,明确责任目标
为推进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我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分管副院长和药剂科主任为副组长的医疗改革领导小组,全面把握国家政策和我省工作目标、任务,吃透精神,明确要求,全面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政策。
二、建立规范的基本药物采购及配备使用机制
1、目前我院共有基本药物320种,按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要求,全部按规定对520种基本药物实行网上采购,采购流程合理,并按照规定价格销售。
2、按照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和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基本药物处方集等要求,合理规范使用基本药物;加强对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对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及时有专人反馈信息,并按《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上报,保证群众基本用药安全。
3、对医务人员合理使用基本药物的进行培训,规范医
务人员正确使用基本药物,对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进行通报批评。利用集市发放宣传单及在大厅悬挂显示屏加强对基本药物的宣传工作,努力向病人宣传使用基本药物的意义及优点,使绝大多数群众了解了基本药物销售政策,感到药品价格明显降低,对基本药物制度非常满意。
目前我院正朝着保证基本药物的足额供应、合理使用,满足群众的基本用药需求,减轻群众费用负担,全面实行基本药物这一目标紧张有序的向前推进。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篇9
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上海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实施细则(试行)、抗菌药物2009年38号文、抗菌药物2011年56号文、抗菌药物2012年32号文、抗菌药物2012年84号文等法规规定,经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专家论证,根据本院使用抗菌药物的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制定本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一、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原则
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一)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
(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抗菌药物: 1.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 2.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 3.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 4.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由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报卫生部备案。
二、抗菌药物临床用药原则
1.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经注册的在职临床医师经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根据本院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并严格执行。
2.临床选用抗菌药物应遵循本《指导原则》,根据感染部位、严重程度、致病菌种类以及细菌耐药情况、患者病理生理特点、药物价格等因素加以综合分析考虑,参照“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指证。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者局部感染应当首选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或者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敏感时,方可选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严格控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师开具处方。
3.医院实施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临床医师可根据诊断和患者病情开具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患者需要应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经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签名;“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师开具处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须经由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委员会认定、由具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微生物检验科、药学部门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药师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抗菌药物专业临床药师会诊同意后开具。
4.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应当详细记录用药指证,并应当于24小时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
5.住院病人进行抗菌治疗前,必须先留取相应样本,送细菌培养,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有针对性地予以抗菌治疗。
6.门诊病人及危重患者的抗菌治疗,按照《指导原则》中的相应规定执行。7.氟喹诺酮类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应用于消化和泌尿系统外的其他系统感染;除泌尿系统外,不得作为其他系统的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三、管理与督查
1.药剂科负责对各科室应用抗菌药物进行管理和督查。
2.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组织修订新增加的品种,并通过下发文件、药讯、药事通讯、医疗质量简报、院务会等形式公布。
3.院感办定期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细菌耐药趋势分析,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纠正与改进意见,并及时与各临床科室、药剂科进行沟通,定期在医疗质量简报上刊登分析结果、改进意见,同时在相关会议上予以通报。
饲料及药物管理制度 篇10
1、协会会长负责养殖鮰鱼养殖所用饲料及药物的全面管理工作。
2、饲料、药物管理人员必须具备饲料、药品行业的相关知识或有相关工作经验。
3、饲料选用原则:经协会统一抽样送省检验检疫局检验,检验合格并来自经检验检疫机构备案的饲料加工厂的饲料作为我们协会的指定鮰鱼养殖饲料。
4、协会所有养殖鮰鱼渔户必须使用协会指定的饲料进行饲养,否则协会有权开除其会员资格,经整改合格后才允许重新入会。
5、所选用的药物应符合无公害水产品生产的要求,严格执行农业部制定的《禁用清单》,禁用含氯霉素、呋喃类等抗生素药。所使用的药物必须遵照协会制定的《药物使用清单》进行采购使用,并接受质量监督员的监督。
6、养殖技术员负责饲料及药物的贮存和使用管理。饲料、药物的采购入库要有记录,饲料仓库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并具有防鼠防蝇设施。
7、设有专用的药房,做到上锁并专人管理。药品分类标识清晰,禁、限用药上墙公示。
8、遵守国家有关药物管理规定,不存放和使用国家、输入国或地区规定禁止使用的药物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使用的药物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使用的药物必须标明有效成份,使用药记录,并严格遵守停药期。记录真实完整并保存二年。
9、相关记录
饲料及药物采购入库记录 饲料及药物领用记录
药物使用处方制度
1、饲养员发现鮰鱼发病时要及时报告养殖技术员进行诊断。
2、技术员确定病因,运用直观、镜检、解剖等多种手段,确定鮰鱼病害的致病原因。如是细菌、病毒、寄生虫、还是水质污染、缺氧等其它原因。
3、确定病因后对症药,由技术员开处方到库房拿或到外面正规药店采购。切忌在不明病因的情况下盲目用药。
4、所选用的芗应符合无公害水产品生产的要求,严格执行农业部制定的《禁用清单》,禁用含氯霉素、呋喃类等抗生素药。所使用的药物必须遵照协会制定的《药物使用清单》进行采购使用,并接受质量监督员的监督。
5、用药剂量符合标准要求。严格NY5071-2002《无公害食品、鱼用药物使用标准》。切忌随意加大药物用量,以免造成养殖品种出现药物中毒甚至集中死亡。
6、逐步建立健全养殖网箱档案,尤其对药物使用情况及其效果应详细记录。
7、质量监督员对药物的购进、贮存和使用要定期进行监督和指导。
环境卫生的要求
1、各分会养殖场负责人负责网箱养殖水面及周边环境卫生的全面管理。
2、养殖技术员和质量监督员负责督促和检查环境卫生。
3、各养殖户负责人负责各自卫生责任区的卫生清洁和维护工作。
4、鮰鱼养殖环境要求:
4.1 周围无畜禽养殖场、医院、化工厂、垃圾场等污染源,具有与外界环境隔离的设施,内部环境卫生良好。
4.2 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水面无油膜或浮膜,死鱼、水面漂浮物要及时清除并保持网箱及附属设施清洁。养殖用水水质必须符合《渔业法水质标准》(GBll607-89)。
4.3 网箱密度、布局合理,符合卫生防疫要求。
4.4 场区内网箱须有规范的网箱编号。编号规则:按各渔户分,按各渔户的网箱数量从1到**号,并由协会统一登记备案。
4.5 每月由协会办公室对各养殖场区环境卫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作好记录,同时公榜检查结果。各区域负责人定期监督和配合办公室进行卫生检查,对不合要求的环境高州提出整改意见,交办公室集中协调解决。对个别影响厂区卫生须大力改造的项目或设族,提请协会理事会审批解决。
养殖基地管理制度
一、遵守检验捡疫有关法律法规和要求,诚实守信,忠买履行职责。
二、养殖水质必须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必须有官方机构的检测证明。
三、坚持勤换箱、勤洗箱、网箱应有编号。
四、必须配备有技术员和质量监督员,并能有效的开展工作。
五、严格禁止使用违禁药品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并按规定在休药期间停药。
六、饲料必须来自于检验检疫机构备案的饲料生产厂,养殖全过程使用一个生产厂家的饲料,并有独立分设的饲料仓库。
七、做好养殖工作日志。
八、建立用药处方制度,药品集中保管,药品由质量监督员保管发放,并做好记录。
九、设有专用药房,做到上锁、有专人管理,有药物架,药物非类标识清楚。
十、发送成品鱼时,应如实填写提供商检部门发放的供货证明。
【药物管理工作会议】推荐阅读:
抗菌药物管理小组会议07-05
抗菌药物管理07-21
药物疗法管理07-21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05-20
临床抗菌药物的管理10-14
抗菌药物管理系统06-08
抗菌药物分类管理记录09-15
抗菌药物管理相关制度10-12
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10-15
抗菌药物的管理制度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