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信息员

2024-07-21

舆情信息员(共8篇)

舆情信息员 篇1

舆情信息摘报舆情信息范文 3 篇

舆情信息摘报舆情信息范文

群众热议应届生应聘“雷事”

近日来,新一轮的“应聘大战”逐渐拉开帷幕,众多 20XX 届毕业生走上求职舞台。在大部分应聘者极力展示自己能力的同时,应聘人的回答雷倒众考官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这些“雷事”一经报道,引来群众热议。

雷事一:简历雷同度高,模板泛滥。

肖婷是全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公司的面试官,还没开始面试,两个名字就被她重重画了线。“这俩人就像是动画片里的葫芦兄弟:遮上姓名后,一样的学校、一样的专业、一样的考试成绩,甚至是完全相同的擅长弹吉他、会打网球”她说。一问才知,校园网上有一份简历模板,两个人只改了名字和专业,其他的直接就使用了。他们甚至连模板的内容都懒得背,回答得“驴唇不对马嘴”。

群众普遍认为,这种雷同简历的出现,并不仅仅是大学生“变懒”的表现,这其中还包含着很大的“不负责任”在里面,作为跨出校园,步向社会的“招牌”,都不能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这是一种心态的问题。一李姓群众指出:“就业难”的问题一直被国家广大人群关注,可是大学生自己不重视,永远都不可能走出“毕业就失业”的困境。

雷事二:数学很差,对数字不敏感去报出纳

王坤在招聘中遇到这样一位应届生:他应聘出纳岗位,简历标明的薪酬是每年 6000 元。王坤无可奈何道:现在这大学生自我砍价太狠,年薪 6000 的出纳不多见“。待到面试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这位应聘者在填写简历时,漏写了一个”0“,而且从对方成绩单上来看,该同学的高等数学和财务专业的成绩很不好。王坤表示这样的学生:不是太自信,就是对岗位毫不认识。

很多群众认为,在求职之前对岗位要求进行细致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上面的这位应聘者也反映出有些大学生的现状:没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对自己走向社会后的道路没有具体明确的认识。这些大学生还没有走出大学的殿堂生活的准备,在将来的职场生活中,他们无疑会被打击的”面怒全非“。

雷事三:某烟草企业要招募应届毕业生,工作方向为产品原材料检验。

考官:为什么应聘这个岗位?

学生:爸妈说这个公司好,非让我来试试。

考官:应聘这个岗位的人可能需要品烟。

学生:你能让我回家问问吗?

这位考官面对记者无奈的说:曾有个女生应聘,说在这个城市求职就是为陪男友。如果俩人分手了呢?她说自己”不知道怎么办"。

很多基层教育学者指出:现在的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对于家庭的依赖程度很高,独立自主能力很差,甚至有些大学生每次回家都要带两包东西,这不是别的,却是一学期以来积攒的脏衣服。针对这种状况,一些基层干部建议:家长应该对孩子进行合理引导,虽然现在独生子女数量增多,但不能太过溺爱;学校也应该尽量加强学生独立方面的教育,多多组织学生在校期间下社会实践。

舆情信息摘报舆情信息范文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作为第一个法定节日的端午节,如何让端午节焕发活力是个值得研究和切实解决的问题。广大群众认为,政府部门不能简单放假了事,应和相关的民俗组织一道,营造节日氛围,搭建吸引群众参与的平台。相关组织应围绕所在不同地区和城市特点,举行一些群体性娱乐活动,进行多种多样的纪念活动,让其成为端午节最突出的标志行为。只有这样才能让端午节成为一个别人“抢不走、夺不去”的民族节日。

公众拥护省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仍担心学生成绩下降考学难

近日,省教育厅再次出台素质教育新举措,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深得人心,对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十分担心,改革来得太快太急,配套措施跟不上,突出综合素质,倡导个性化发展容易分散学生精力,使老师、学生都想“松一口气”,放松约束要求,最终导致成绩下降,影响就学。再者,开发学生潜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注重于某几门感兴趣的课程短时间不一定有收获,又容易导致偏科,影响成绩。不公开考试成绩,学生无法进行比较,心中无数,容易产生错误判断。公众呼吁,教育部门应想方设法解决一下考生多和学校少的矛盾,切实改善教育大环境;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就学观念,引导到职业学校就读,学一技之长,不要都在“一本”、“重点”上扎堆。

舆情信息摘报舆情信息范文

群众热议油价上涨

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10 月 26 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 230元和 220 元。汽油涨幅折合成升价约为 0。17 元/升,柴油上调幅度折合成升价约 0。19 元/升。涨幅分别为 2。88%和 3%。发改委表示此次上调油价后价格仍低于国际油价。此消息一处,立马引起全国亿万人民的热切关注和讨论。

一些民众认为,此次油价上涨与近来国际石油成品油价格一路走高有直接关联。中国近几年来,在经济对外开放程度上日趋加深,中国与国际各经济体之间的贸往来易愈密集,对国际原油储备战略的借鉴更深入,就此导致中国石油价格与国际油价的接轨越来越密切。

很多群众认为,十一五规划顺利完成,中国经济面貌日新月异,中国始终把握住发展这一时代脉搏,对石油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石油消费居高不下,油价也在曲折中一路攀升.这一方面要归因于供求的市场竞争机制,另一方面则是由石油本身的特性决定的。石油作为重要战略资源,有其战略储备意义,因此,国家在石油储备和价格的控制上相对比较严格。

一些民众担心,石油价格的上涨将直接带动出行成本和生产成本的增加,从而间接影响其他行业产品的价格,物价上涨,最终导致中国自身的经济膨胀,市场秩序混乱。针对这种担心,有些基层教育学者反驳,此次石油价格上涨的幅度不是很大,应该不会对近期居民 CpI 产生太大影响。

一些基层干部认为,现今,中国石油价格的涨跌多是通过行政干预宏观调控来实现的,市场竞争机制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小,缺乏独立、固有的石油价格机制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国家发改委应该尽快动作,结合近几年来中国石油价格浮动经验,借鉴他国石油价格机制,建立有中国经济发展特色的石油价格机制体系,让石油价格浮动有理可依,有据可查。

舆情信息员 篇2

1舆情关注走势分析

通过对网络文本进行预分析,以 “异地结报”、“补助”、“大病保险”、“目录调整”和“医保整合”为医保/新农合舆情监测的主题,运用专家咨询和语义分析方法确定了不同主题的关键词(见表1)。

从2015年3月3日0时开始,到3月17日0时结束,以24小时为一个采集周期,从全网4208个站点上共监测到与医保/新农合有关的信息共23764条,其中来自主流媒体3931条,博客论坛1789条,微博微信5816条,其他地方性媒体12228条。各主题关注度走势见图1。

在两会开始预热之际,已有不少媒体吹风、委员代表发声,对医保/新农合异地结算、大病保险等问题表示关注。

2015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引发舆论热潮,加快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报告所涉民生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 “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80元”、“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扩大到所有省份”,各路媒体与网民纷纷发表分析评论,对医保/新农合的各个主题发表看法和意见,因此形成了5日-6日的舆论高峰。

8日下午,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做客中国政府网,就总理报告中出现的卫生计生内容进行解读,其中涉及到对新农合即时结报试点、新农合信息化建设、大病保险等大热点问题。

9日进行了政协医卫界联组会,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晓伟被要求回应分级诊疗、基层医疗机构的定位、“三保合一”等医改热点问题的发言时,以一声长叹开头,触动了舆论的敏感神经, 引发热议。

1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副部长胡晓义应邀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回答了中外记者有关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提问,包括“三保合一”、医保异地结报、公费医疗改革等问题。

受这3次事件影响,媒体关注在8日-10日形成一股高潮。

11日为两会休息日,众多医药卫生界代表委员接受媒体专访或主动发声,加之金融保险、医疗健康等相关行业网站和地方媒体对医保/新农合政策进行解读和报道转载,使12日又出现了一次媒体关注高潮。

后期一些代表委员提出将尘肺病、 孕产检、出生筛查、抗癌药等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的建议引起媒体关注。

2舆情主题关注度分析

对“医保/新农合”舆情进行主题拆分,从不同消息来源上进行分析(见图2)。从内容来看,大病保险获得了各类消息源的最高关注度,尤其是在博客论坛以及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发声渠道中均超过了半数。这可能与大众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还存在担忧,对大病保险的期望值很高。财政补助在各类消息源中受关注程度变化不大,总体上处于关注热点第二位。 而异地结报在不同消息源中受关注程度差别很大:主流媒体对其关注程度甚至与财政补助持平,在大多数人眼中认为,异地报销一直都是看病就医的一个痛点所在; 但博客论坛和微博微信对此关注程度比例反而不是太高,尤其是微博微信,关注比例甚至不到10%,这提示在网民眼中看来,能够看得上病可能比报销便利更为重要。医保整合和医保目录调整的关注比例低于其余3个主题。

3主流媒体观点倾向性分析

通过文本挖掘、聚类分析以及阅读新闻报道,可以发现主流媒体对各省的新农合政策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报道,特别是在推广大病保险,加强对重大疾病的保障方面的措施,媒体给予了较高的关注度。推行跨省结报能够切实、及时地落实跨省就医,给人民带来便利。与此同时,媒体还认为居民的幸福感与新农合这一类的民生措施是密不可分的。 还有媒体分析政策促进保险业发展,未来商业保险将与新农合、城镇居民保险等一起为人民提供医疗保障,见图3。

3.1新农合惠民新政策

许多媒体报道了全国各省市发布新政策完善新农合补偿比例和机制,确保新农合切实符合人民利益。一些省份将提高新农合筹资额度,增加大病补偿病种,推行“零起付”并提高报销上限, 推进分级诊疗,医疗资源下沉,严格核定门诊和住院支出比例,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理顺医疗服务价格。而针对大病保障的政策最受媒体关注。新华网特别评论称,这些政策中,提高重特大疾病的保障水平,是一件大得民心的好事。如何把好事办好办实,还需要政策层面的具体细化。期待有关方面积极探索大病保障制度的实现路径,早实施,早落实,尽早让大病患者沐浴到政策的阳光,从此不再因为疾病陷入绝望的困境。

3.2落实跨省就医

有媒体认为,跨省就医及时结报将较大程度地提高参合农民异地就医结报的便捷性,使新农合制度更有效地适应当前农民异地务工、异地安置等人口流动性的经济社会形势,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也有利于强化新农合基金监管,维护基金安全,符合法律的规定。 同时,媒体强调,实现跨省就医需要拿出魄力和勇气,要尽早落实,要兼顾公平与简便。

3.3给人民增加幸福感

有媒体认为以医疗、教育等民生问题为抓手,能让人民感受到经济发展的实惠。新农合作为一项民生工程, 帮助解决人民就医的实际问题,让人民实际地有所“获得”,让百姓“病有所医”,减轻人民“负担”,增强人民的幸福感。

3.4政策促进保险业发展

新农合的新政策加强大病保障的同时,媒体分析认为,商业健康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老年护理保险、商业养老保险等借助政策的“东风”得以大力发展。有了保险公司的参与,人民可以更有效率地获得医疗报销。媒体强调,目前我国老百姓的医疗费用主要由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来解决。如果通过一定的政策措施来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则能够实现由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健康保险等有机衔接的医疗保障体系, 从而有效增加医疗保障供给、降低老百姓看病个人承担费用比例,切实减轻人民群众医疗费用负担。

4代表委员观点倾向性分析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针对新农合相关的提案、建议以及个人观点主要包括将更多药品、病种、检查纳入新农合中,呼吁尽快实现三保合一,保险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呼吁完善基层医疗。 代表委员们认为,基层医疗面临着人才流失和硬件不足的问题,而尘肺病这些特殊的职业病应该纳入新农合中。代表们还指出,户籍壁垒阻碍三保合一。这些观点中,呼吁将更多的药品、病种纳入新农合中的观点获得的关注最大,见图4。

4.1将更多药品、病种纳入新农合中

受“陆勇代购抗癌药”事件的影响,许多代表在2015年“两会”上提出抗癌救命药应该纳入医保中。还有代表特别强调,尘肺病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病,农民工患者占了90%,将尘肺病纳入新农合中是十分必要的。

4.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代表们在两会中提出发展保险业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服务。除发展多样化的商业养老健康保险业外,推进保险机构在更大范围和更高统筹层次上经办新农合等各类医保服务。积极推动大病保险全面铺开。

4.3尽快实现三保合一

农工党建议由本届政府完成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的整合,形成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并将每年基本医保资金的增量部分,主要用于城乡居民大病医保,科学合理地测算从基本医保当中提出用于大病保险资金的比例,遴选100种左右重大疾病进行保险,在报销基本医疗比例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保障。医药界政协委员同时表示,由于长期存在的户籍壁垒限制,导致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医保衔接上的问题,阻碍了三保合一。

4.4完善基层医疗机制

许多代表在两会中指出,基层医疗还面临着人才匮乏、硬件设施不完善、落后等问题需要解决。对于县级公立医院的综合改革,要从补偿机制、债务化解、药品招标采购机制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对西部地区予以倾斜。与此同时,加强对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点的指导, 给予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

摘要:以医疗保险/新农合为主题,运用主题追踪方法,在2015年“两会”期间对全网4208个站点进行舆情实时监测,以舆情关注度、媒体报道、两会代表委员提议、网民主要观点为主要分析维度,从主流媒体观点、两会代表委员观点和网民观点三方面入手将监测到的舆情信息进行汇总、过滤和分析,反映了近期社会公众对我国新农合制度改革的基本感知状况,为医改决策提供社情民意的参考。

舆情信息员 篇3

关键词:突发性网络舆情事件 舆情信息收集内容 舆情信息收集方法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劳资纠纷等问题引发的各类突发事件呈上升趋势,给国家安全、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威胁。突发性群体事件一般表现为,十几个人、几十个人乃至成百上千人突然聚集,围坐、请愿、上访或是冲击党政权力机关,非法集会游行,引起群众围观滋事,造成交通阻塞,停工停课,少数还伴有聚众械斗、打、砸、抢等行为,表现形式激烈。突发事件一旦被网络媒体或者网民报道,短时间内就会引起网民关注,相关报道被重复转载、迅速传播,形成突发性网络舆情事件。

一、突发性网络舆情事件的形成

1. 突发性网络舆情事件的形成

社会突发公共事件很容易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由于网络信息传播迅速,传播范围广等特点,关于突发公共事件的任何信息都被公众广为关注,一旦有消息在网络中传播开来,就很容易形成“信息聚合”。在网络论坛, 当个人意见转化为多数人的集合意识, 当各种意见在网络这个“公共空间”里碰撞,网民迅速认同、修正、融合时, 就逐渐形成一个个网络舆情。[1]

二、突发性网络舆情事件的信息收集内容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是社情的反映,要把握网络舆情,就要认识到网络舆情信息收集是一个工程,要有统计、统战、民政、公安等部门的参与,在整个社会安全防范机制中承担着尤为特殊的职责。突发性网络舆情事件,是指当发生突发事件之后,网民对于突发事件的意见、情绪和态度的总和。纵观每一次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发生,虽然活动规模、活动形式、事件过程各不相同,但纵观国内外近期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过程,其基本组成要素由人、载体、事三个方面构成。同样,我们在研究突发性网络舆情事件的时候也可以从这三方面入手,收集事件的情报信息,为突发性事件的预警做好准备。从实际操作来看,这三方面入手具有可操作性、简便性、可采集性和可量化的特点。

人是引发突发性群体事件的主要因素,也是发展网络舆情的基础。人是突发性事件的主体,突发性群体事件所反映的舆情证明,突发性群体事件往往是作为舆情主体的民众与国家的管理者之间利益关系的非正常化表露或极端的外化形式,反映出舆情主客体之间关系呈现 “问题状态”。正常的舆情状况通常表现为,主客体在利益方面的“一致”与“和谐”。在一般情况下,主客体之间的对立由相应的制度、法规、政策以及公共行政予以协调和解决。但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原有的制度、法规、政策以及公共行政出现滞后和不适应,使舆情主客体之间的对立出现部分的激化。所以突发性网络舆情事件“领袖”的文化程度、年龄程度、工作经历、精神状态等因素对事件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对“异质”(恐怖分子、法轮功分子、报复社会分子、暴力型精神病患者等) 等人的关注要做到信息及时收集、及时更新。

载体是指网络舆情存在的网络空间,从目前来看,网络舆情的存在空间主要有以下几处:1、电子公告板(BBS);2、即时通讯(IM);3、电子邮件(Email)及新闻组(News group);4、博客(Blog)、维基(Wiki);5、微博。由于网络舆情信息的多种多样,它的表现形式可以分成文本类、图片类、网络视频类、黑客和网络暴力行为类。舆情类情报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它的收集范围主要包括新闻报道、社情民意和网民言论等,公安机关应该利用好互联网这个载体,对于及时发现的舆情问题进行科学分析,把握大局。

事是影响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外在因素,是突发的和难以预见的。突发性群体事件所呈现的这种 “问题状态” ,突出地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普遍存在的利益冲突以及调节冲突方式

的变化。就公安机关而言,突发性网络舆情事件应收集的内容包括:(1)社会各界对党和国家一些重大政策出台、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内外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的反映;(2)聚众游行、示威、上访、请愿、非法集合、有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的重特大责任事故等事件、事故类信息;(3)可能引发重大治安问题、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影响社会安宁稳定的大事件类信息。

三、突发性网络舆情事件的信息收集方式

如何加强网络信息的管理已成为突发性群体事件网络舆情的情报收集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网络信息量海量的特点,仅仅依靠人工收集的方法难以收集和及时处理。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即快速准确收集原始舆情信息。[2]

由于突发性网络舆情事件是网络舆情的特殊表现形式,是因网络舆情的演化和扩散而短时间内在现实中触发的群体性事件。公安机关将这类事件的情报收集方式分成及时收集和系统收集。

1. 及时收集

及时收集是指公安情报部门根据决策部门、上级机关部署,在社会转型期围绕特定任务,组织情报专职人员在海量信息中对敏感点进行发现、热点预警和爆发点,一段时间内收集相关情报信息。例如在“豆”你玩,“蒜”你狠的物价飞涨时期,,有些人会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宣传散播不利于政府的信息,导致民众和政府的交流机制瘫痪,或是导致民愤,公安机关就这一专题进行及时的舆情收集,为上级机关做好必要的情报收集,避免发生突发的网络舆情群体性事件。

2. 系统收集

系统收集是指就是公安情报部门组织各警种、各部门根据公安机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本职能,在日常工作中围绕某些专题长期、系统收集情报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关情报信息资源库。由于突发事件突发性强、影响面大,决策者思考的时间短,如果没有全面的信息参考,不能准确全面获得最新信息,任由事态发展,而不加以判断处理,后果将会变得非常严峻。因此,在突发性网络舆情事件萌发初期,及时有效的舆情信息汇集,全面掌握与该事件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对做出正确的决策极其重要。

参考文献:

[1]刘毅.突发性群体事件中舆情信息的汇集与分析[J].学术交流,2005(10).

舆情工作信息 篇4

一是设立的了专职的舆情监测工作组。与宣传和网络管理部门及新闻媒体的紧密联系,具体负责,专人监测,针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特别是一些网站,贴吧,重点微博等内容有关涉组涉干,换届,腐败等负面舆情,进行24小时全天候监测。

二是落实日报制度。建立了换届选举工作信息反馈常态机制,突出重点,把握关键,严格执行“两表三报告”制度,早发现,早上报,早处置。绝不漏报,迟报,瞒报监测到的重大负面舆情,以确保换届舆情工作不出纰漏。

莒县上报舆情信息 篇5

信息来源:2012年12月19日 千龙网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对4499人进行一项题为“我们社会为什么缺少礼让精神”的在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达62.7%的受访者明确表示认同当下生活中“谁让谁吃亏”的说法,34.5%的受访者表示“不认同”,2.7%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公众认为,现在是竞争激烈的社会,但不是说凡事都不礼让,该礼让的时候绝不能争先恐后,如果所有的人信奉并且践行“谁让谁吃亏”,最终必定是大家一起吃亏。

公众认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礼让正在慢慢消失之中。马路行车,不礼让,结果大家都困在马路上;公交车上不懂得礼让,大家挤得很辛苦,甚至挤出了人命„„而这些地方本该是体现文明素质的地方,可为何就不礼让呢?

公众认为,“谁让谁吃亏”或许是基于一种现实的经验,当你礼让,却发现自己很吃亏,于是就不再礼让了。对此,我们也承认。就像挤公交车,如果你一再礼让,可能还真的挤不上车。但尽管如此,却不能让我们失去礼让这种美德。

公众认为,学会礼让,需要政府的努力,在公平、公正上下功夫;同时,也需要公民个人文明素质的提高,不管如何,我们不能抛弃礼让,更不能抛弃对规则的敬畏。面对救护车,不能视而不见,否则,一旦你或你的亲人在被拥堵的救护车上,那该如何?

公众呼吁:信奉“谁让谁吃亏”最终都吃亏,唯有大家都礼让,才会都受益。

舆情信息 篇6

×××党建部×××

全国人大常委会23日开始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拟将个人所得税工薪费用的减除标准从现在的1600元/月调整到2000元/月。对此,公司员工主要有以下反应。

一是表示非常欢迎。有的员工说“2005年底国家就调整过一次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大家反应都非常好,老百姓也得到了实惠。不过这两年物价上涨幅度很大,虽然工资也有一定的上涨,可是总觉得不够花。每月开两三千块钱就得上一二百的税,这一二百可能对有些高收入的人不算什么,不过对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来说可能就是一个星期的花销,所以我们都非常希望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能够提高,让我们收入多一点。”

二是希望这一提议能够尽快得到实施。有的员工说“现在这个提议只是在审议阶段,希望能够尽快得到通过并实施,早实施一月我们就能早得到一个月的好处,千万别拖时间太长了。”

三是希望国家能够把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幅度加大或对特种行业从业人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有的员工说“把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1600提高到2000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但就现在的物价水平和人们的收入来说提高的幅度不大,要是把起征点提高到3000就好了,这样就能够保

护一些中低收入者。另外象我们煤炭行业等高危行业的员工,国家是否能够把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和其它行业有所区别。现在井下一线的员工国家就不征收个人所得税,但是一线指挥的管技人员却不享受此待遇,希望国家能够有所调整。”

×年×月×日

【舆情信息范文2】

干群热议公安部严厉整治酒后驾车

×××党建部×××

公安部近日部署,自8月15日起,在全国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严厉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严厉整治酒后驾车。对此干群主要以下反映。

一是拍手称赞。干群认为,早就应该加大对酒后驾车的治理力度了。近一时期以来,经常听到由于酒后驾车而造成交通事故的惨剧,无数个鲜活的生命倒在车轮之下。可以说,酒后驾车已经是当今影响社会安全的最大隐患。而现在随着机动车的不断增加,驾驶员素质的参差不齐,酒后驾车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如果不严加治理,势必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对此次公安部的专项行动,我们都表示欢迎。

二是认为还应进一步加大对酒后驾车的处罚力度。干群认为,此次公安部的专项行动不应该两个月后就结束,而应该制定更加严厉的法律规定,进一步加大对酒后驾车的处罚力度,只有这样,才能遏制住酒后驾车的现象。有的员工说“其实每个司机都知道酒后驾车不好,可是这种现象为什么屡禁不止呢?就是因为对我国酒后驾车处罚还相对较轻,对于扣分、罚款的处罚,有的人并不在乎。如果法律规定,酒后驾车监禁,醉酒驾车判刑,看谁还敢酒后开车?”

三是认为应该多措并举治理酒后驾车。干群认为,治理酒后驾车,不能紧一阵儿、松一阵儿,也不能只靠简单的行政处罚来治理,而是应该同时建立各种约束机制,多措并举,才能从根本上治理好酒后驾车。有的员工说“我们应该向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学习相关经验,他们汽车工业发展早,治理酒后驾车的经验也多。比如可以把酒后驾车纳入到个人信贷信用不良记录之中;发现酒后驾车,不仅处罚司机,同时也处罚乘客;在有酒后驾车记录司机的汽车上强制安装酒精测试仪,发现酒精度超标就不能发动汽车等措施,都能够对司机酒后驾车起到约束作用,而且更人性化,更容易让人接受”。

×年×月×日

【舆情信息范文3】

干群强烈谴责奥巴马会见**

×××党建部×××

美国总统奥巴马无视中国方面的强烈搞议,于2010年2月18日在白宫会见了到访的**喇嘛。此时,距他高调访问中国并与中国领导人发表《中美联合声明》刚刚过去3个月。短短的三个月,奥巴马的“军售牌”、“**牌”,美国的行动严重干涉了中国的内政,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严重损害了中美关系。我公司的广大干部员工也在愤慨中感叹奥巴马“变脸”实在是太快了。

一、干群对奥巴马会见**表示强烈的不满。奥巴马在中国春节期间会见**,深深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公司广大干部员工对这位美国总统不得不重新认识。去年底和中国领导人谈笑风生的奥巴马给很多人留下了不错的印象,然而这位美国总统回国后的表现却像一只翻脸的猴子,足足让人们见识了他的演员功夫。对此很多员工说,老奥这家伙太不够意思了!中国应该给老奥点颜色!

二、干群认为奥巴马会见**是十分不明智之举。美国总统永远不会脱离美国利益,这是肯定的。在奥巴马及其智囊看来,**、军售、人权等问题是美国对华政策中屡试不爽的有效杠杆,不时打打这几张牌,中美关系大局仍会是“斗

而不破”。但是,老奥应该看到,中国手中的“杠杆”是在不断增加的,拿军售问题来说,中国已经做出暂停军事安全交流等定点精确的反制行动。很多员工认为奥巴马和美国保守势力的一意孤行,是十分不明智的,一定会自食其果。

三、我国的内政不容他人干涉。赖屡生事端、编造谎言、分裂国家的行径,已经昭然若是,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看清**的真实面目。公司广大员工认为,西藏人民的幸福生活会让谎言不攻自破,真理永远会站在正义的一方。西藏是中国固有领土的现实为国际社会所公认,也是历届美国政府多次声明中所一再确认的,美国总统会见**,触及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核心焦点,对中美两国关系发展将产生负面影响。

网络舆情信息采集及预警方法研究 篇7

一、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即网络舆论情报信息, 是公众在互联网上对某一“热点”、“焦点”问题所表现出的带有倾向性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意见或言论所形成的情报信息集合[1] 。是公众借助于互联网虚拟空间对社会现象、政府决策、公共事务自由发表言论、观点、评论和主张的结果, 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民情民意, 是政府了解民情民意的窗口和平台。形成网络舆情的公众意见或言论必须有量的积累和广泛的传播, 必须达到一定的比例和一定的影响力, 因此, 网络舆情的出现对社会稳定、舆论导向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1.网络舆情特点

舆情的本质是民众的社会态度, 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载体、通过一定的形式来表现和实现。网络舆情借助于互联网载体, 通过新闻跟帖、网络论坛 (BBS) 、聊天室 (Chat Room) 、博客 (Blog) 、微博、QQ和MSN即时通讯等形式形成和实现。由于互联网的高效性、共享性、资源丰富等特点决定了网络舆情与传统舆情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

(1) 隐匿性和自由性

互联网是一个高度自由的虚拟空间。在互联网上, 你可以隐匿所有的真实信息, 网民可以对各种公共事物自由地发表意见、观点和看法, 可以自由地评论社会现象、政府行为、公共决策, 这种隐匿性和自由性若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或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 有意掩盖真相或进行肆意歪曲, 就会使一些网络舆情偏离真相, 成为误导公众的不良舆情。

(2) 多元性和非理性

伴随着网络舆情的自由性, 随之而来的就是网络舆情的多元性。多元性是指对同一个问题, 由于公众的社会背景、文化程度的不同而持有的不同看法和态度。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网络信息载体的无形性, 使得人们在网络空间可以以任意虚拟身份处在没有约束的状态下, 从而失去责任感、正义感、控制力和判断力, 容易形成极端的偏激态度, 无所顾忌的宣泄情绪, 不负责任的发布言论, 形成盲目的从众心理, 从而形成复杂的受众, 使网络舆情呈现复杂性。

(3) 及时性和快捷性

互联网打破了时空界限和人际限制, 大量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信息可以实时地在网上产生和快速传播。这种及时性、快捷性特征, 加上网民情绪化的意见, 就可能使舆情在网络中迅速蔓延, 导致突发性事件的发生。

(4) 互动性和群体性

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通道一般是单向的, 没有受众信息的反馈和互动。互联网媒体则是一种交互式的互动信息传播通道, 为网络舆情的信息传播提供了互动途径和手段, 使得每一条网络舆情信息都可能迅速蔓延, 并在传播过程中引起共鸣, 出现“一呼百应”的群体性情形, 舆情一旦发生, 就会呈现群体性和规模性的态势。

(5) 虚拟性和广泛性

互联网的虚拟性和广泛性造就了网络舆情的虚拟性和广泛性。由于连入互联网的各种网络信息没有统一的质量控制标准, 使得一些粗制滥造的网站随意连入, 淫秽信息、虚假信息、恶搞信息泛滥和病毒污染, 造成网络舆情污染日趋严重。

2.网络舆情受众

网络舆情的受众数量、受众结构、受众心理况和受众倾向性会直接影响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

(1) 受众数量。

网络舆情的影响力和受众数量成正比, 受众数量越多, 网络舆情影响力越大。因此, 受众数量是评估网络舆情预警等级的重要指标。受众数量可以通过点击率确定, 但是, 由于人们可以通过聊天室参与网络舆情, 使得通过点击率确定受众数量的方法具有局限性和不准确性。实践中, 一般通过点击率加上抽样调查确定受众数量。

(2) 受众结构。

受众结构会直接影响舆情的发展和变化。受众结构包括受众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专业或职业结构、文化程度或学历结构等, 面对同样的舆情, 不同背景的受众会做出不同的反应。

(3) 受众心理状况。

一个人的心理状况影响其对事务的反应和客观判断, 良好的受众心理状况是网络舆情冲击力的缓冲剂, 是决定舆情正确发展的基础。一个心理健康的受众, 对于各种社会现象或突发事件有较强的承受力和正确的判断力, 也有客观的评价和理性的认识。

(4) 受众倾向性。

受众倾向性代表着舆情发展态势, 可以有效监测和预警网络舆情。可以通过统计或观察受众对某主题或热点的发帖回帖、评论评价和表态选项, 确定受众的态度, 如强烈支持、支持、中立、反对、强烈反对还是无所谓, 据此评估受众倾向性。

3.网络舆情对社会的影响

网络舆情会对社会影响很大, 积极的网络舆情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消极的网络舆情阻碍社会发展, 甚至会造成社会动荡。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有以下几点:

第一, 增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交流。网络舆情代表了网络公众意见, 对于政府决策、公共事务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并为政府与公众沟通架起一座桥梁。网络舆情是公民情绪、认知、行为的综合反映, 政府在决策及政策制定时, 应尊重网络舆情, 体察民意, 顺应民情, 充分考虑公民的意志和利益,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第二, 促进社会关系的调节。网络舆情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剂, 正确的网络舆情导向, 有利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公众与政府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可以引导人们和谐共处, 互惠互利, 诚挚互信;可以督促政府体察民意, 顺应民情, 加速社会的民主化进程。错误的网络舆情导向, 就会使网络舆情调控失当, 成为社会动荡的导火线。

第三, 提高公民监督权的行使。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扮演着管理者的身份, 需要公众的监督。通过网络舆情, 公众表达对政府决策、公共事务、社会问题的看法, 发表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评价, 从而有效行使监督权, 尤其在重大决策或者社会问题上, 网络舆情能够监督政府更好地为公众利益服务。

网络舆情的消极作用有以下几点:

第一, 易造成不良的社会风气。网民通过论坛、贴吧、博客和聊天室等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 网络的隐匿性, 加上网络管理方面的法律不健全, 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对公民的价值取向进行误导[2] 。如果公民缺乏自律和理性认识, 很容易在网络上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 如“人肉搜索”, 揭露个人隐私、造谣、谩骂等, 不仅对当事人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而且给和谐社会建设带来障碍。

第二, 易形成错误的舆论导向。在互联网这样一个自由、开放的环境中, 网络舆情的传播会掺杂传闻、谎言、诽谤、误解等虚假或夸大的不良信息, 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进行网络欺诈、宣传色情、推崇暴力, 对公众的思想道德、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会产生负面影响, 尤其是出现公共危机时, 一些社会不满情绪被大肆渲染, 又加上极端思想或行为推波助澜, 会导致民族问题、社会问题、国际问题等凸显, 并转化成为强大的社会舆论, 形成舆情危机, 处理不当, 会使社会矛盾激化, 影响社会进步和稳定。

第三, 易干扰政府的正确决策。网络舆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情民意, 政府通过网络舆情了解民情民意, 可以为决策提供依据, 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但是不良的网络舆情可能导致错误的舆论导向, 给政府决策带来干扰和阻碍, 一些偏激和错误观点通过网络带来大范围的网民响应, 政府在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时, 很难判断多少人受到舆情误导, 严重影响政府的判断力, 甚至会影响司法公正。

二、网络舆情的采集

由于网络舆情对社会影响的两面性, 因此, 做好网络舆情的采集工作, 及时发现、筛选不良舆情, 引导其朝着有利于社会稳定的方向发展至关重要。网络舆情采集是整个舆情处理、分析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 一般分为网络信息采集、信息结构化处理、信息挖掘、网络舆情筛选、舆情警级判定、网络舆情预警六个阶段。

(1) 网络信息收集

网络舆情采集的核心在于网络信息收集, 即快速准确收集原始舆情信息。在互联网中, 由于信息量庞大, 存在形式多样复杂, 仅仅采用人工收集显然难以实现, 还必须利用信息技术, 以自动收集为主, 辅助人工收集。网络信息收集分为一般收集和重点收集两种, 一般收集不设主题, 范围广泛, 涵盖面广, 对互联网信息进行广泛收集, 常用于网络舆情监控中。由于一般收集所涉及信息量非常大, 只能采用专用软件自动进行;重点收集是针对反映舆情的网页、网站、博客或针对某个热点进行的信息收集, 可以并用自动收集和人工收集两种方式。

(2) 信息结构化处理

由于网络信息多数是非结构化的, 使得基于数据库查询和统计的舆情分析难以实现, 因此, 要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结构化预处理, 经过信息结构化处理后, 数据有确定的定义, 有结构化的形式, 可以存储在数据库备舆情分析使用。

(3) 信息挖掘

信息挖掘就是利用统计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分类和序列模式等技术, 在大量的舆情信息中发现隐含在其中的热点舆情或者网民感兴趣的舆情的过程。通过信息挖掘可以及时发现即将发生或潜在要发生的舆情和舆情模式。

(4) 网络舆情筛选

网络舆情筛选就是根据舆情对社会稳定造成的不同影响有选择地对待网络舆情。一些舆情存在潜在的破坏性, 一旦发生会对社会稳定产生较大破坏, 需要重点关注和控制;一些舆情虽然不涉及敏感话题, 但是由于受关注度高, 易误导或失控, 以致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有的舆情与社会稳定无关, 仅仅是民众的情绪反应。因此, 应对不同种类的舆情进行分类分析和合理筛选, 以便正确处理。

(5) 舆情警级判定

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 可以将网络舆情预警等级划分为蓝色级 (IV级) 、黄色级 (Ⅲ级) 、橙色级 (Ⅱ级) 、红色级 (I级) 四级。[3] 这4个等级是根据舆情传播速度、网民关注度、影响面以及转化为行为舆情的可能性等指标来判定。

蓝色级 (IV级) 表示该舆情传播慢, 网民关注度低, 影响面小, 不能转化为行为舆论;

黄色级 (Ⅲ级) 表示该舆情传播较快, 网民关注度较高, 影响面较小, 不能转化为行为舆论;

橙色级 (Ⅱ级) 表示该舆情传播快, 网民关注度高, 已引起国外媒体关注, 影响面急剧扩大, 有可能转化为行为舆论;

红色级 (I级) 表示该舆情传播非常快, 网民关注度极高, 国外媒体高度关注, 影响面扩大到整个社会, 即将转化为行为舆论。

(6) 网络舆情预警

根据舆情预警指标判断预警等级, 适时启动预警方案, 及时发现危机苗头, 判断危机走向和规模, 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做好应对准备, 引导和控制网络舆情的发展。

三、网络舆情的预警方法

预警就是在危险发生之前, 根据出现的前兆, 向相关部门发出紧急信号, 以避免危害在不知情或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发生, 从而最大程度减低危害造成损失的行为。网络舆情预警就是通过对网络舆情出现、发展和消亡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度量, 通过综合分析, 对网络舆情做出预警等级预报的活动。网络舆情的预警是网络舆情分析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 做好网络舆情的预警工作, 能够有效地减少和避免不良舆情的产生。

1.网络舆情预警的可行性分析

网络舆情预警的实现具有可行性。一方面网络舆情的预测不是一种抽象的可能性, 而是现实的可能性, 这种现实可能性并不是凭空想象, 是基于对网络舆情信息分析和其他因素经过判断而得出的结论。虽然网络舆情的随机性使其难以准确预测, 但是, 难以预测并不等于不能预测。舆情也是一种客观存在, 有其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只要对其予以客观的考察, 认真地分析, 对于舆情导向的有无、好坏、大小是可以做出比较准确的评价和预测的。另一方面, 随着统计理论的完善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搜索引擎、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等技术的不断应用, 实现网络舆情的预测就有了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 同时也使舆情分析预警的实现具有了可能[4] 。

2.网络舆情预警的方法

目前我国网络舆情预警的常用方法有基于情感倾向性分析和基于指标分析两种。

(1) 基于情感倾向分析的预警

情感倾向性分析技术就是从每天海量的网络言论中敏锐地发现潜在危机的苗头, 通常用来测量网络舆情危机预警能力的高低。

情感倾向性分析也被称为情感分析、情感分类、观点挖掘、文本意见挖掘等, 该方法涉及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检索、数据挖掘等研究领域。其情感倾向包括赞同、反对和中立三种态度及对某一对象态度的强度, 还包括对该对象的具体看法和态度等[5] 。

该方法从大量的互联网信息中采集与网络舆情紧密相观的信息, 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情感倾向性分析, 从中获取舆情受众的观点, 据此对网络舆情进行预警。该方法包括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对网络舆情原始信息进行预处理, 形成数据挖掘素材;其次,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这些素材进行倾向性分析, 给出网民观点是正向还是负向的结论;最后, 根据网民正向观点和负向观点的持有率, 判定网络舆情事件的预警级别, 确定是否发出预警信号。

(2) 基于指标特征分析的预警

网络舆情预警可以通过设立指标体系, 通过监控指标特征确定网络舆情的预警级别。基于指标特征分析的预警方法首先应构建科学合理的网络舆情预警指标体系, 其次收集网络舆情信息, 并进行有效过滤和挖掘, 从中提取网络舆情预警指标特征, 最后根据指标特征检测、评价网络舆情, 给出网络舆情预警级别或等级。

通过对网络舆情信息采集及预警, 能有效监控网络舆情发展, 能及时预警社会危机事件, 能预先采取措施, 将其危害降低到最小, 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梁保国.网络舆情的检测、疏导及预警[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 5 (29) :21-24.

[2]李菲.和谐社会构建与网络舆情引导[J].理论导刊, 2009, (7) :28-31.

[3]吴绍忠, 李淑华.互联网舆情预警机制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14 (3) :29-31.

[4]吴兴业, 班成英.互联网舆情分析预警初探[J].信息网络安全, 2008, (6) :12-18.

舆情信息员 篇8

关键词:社交网络;高校舆情;演变规律;舆情引导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手机微博、微信在高校大学生群体内广为流行。新的社交网络提供的便捷服务使得用户更具自主性、互动性,用户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媒体受众,而是积极地参与到网络中,成为信息的制作者、发布者、传播者和分享者。使用社交网络的大学生人数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据调查目前超过80%的大学生拥有至少一个社交网络的账号,其中30%的学生每天至少花半小时用于该类网站,社交型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交流思想的重要场所。

网络舆情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的有一定影响力、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的情况。近期的很多高校突发事件,是由网络上的讨论聚集成焦点而引发的,它不仅形成迅速,而且对校园的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研究网络舆情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密切关注各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动向,妥善引导舆情的发展,对于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高校和谐校园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社交网络的新特点

社交网络,即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简称SNS),即社交网络服务,其理论依据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尔格伦于1967年创立的“六度空间理论”,也就是“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隔人数不会超过六个”。当今流行的新浪微博、人人网、开心网等社交网络服务的理论基础都是“六度空间理论”。社交网络起源于校园,有名的社交网站Facebook就诞生在高校。据统计,使用社交网络者年龄在35岁以下用户较多,其中大学生占绝大多数。现今流行的社交网络,多数是在原有网络服务基础上加上SNS功能,如腾讯,原本QQ使用广泛,朋友圈、微信随即在大学生群体中就有了相当广泛的普及率。近年来,社交网站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人际活动的重要场所,无论是现实人际关系的延伸还是新的人际关系的建立,社交网站成为了他们获取信息、交流情感、娱乐消遣的重要媒介平台。

社交网络是在传统网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传统网络的一般特点,又具有其独特性:(1)真实性。与传统网站相比,社交网站一般要求实名制,利用真实身份与他人互动交流,好友通过熟人圈建立,好友的好友,熟人的熟人建立连带关系,是现实世界的延伸。人人网官方去年底公布有2.2亿用户,平均每个用户有大约190个好友,并且80%用户在人人网留下了真实资料,社交网站的核心资源是人际关系网。国内主要SNS网站用户填写的真实头像率、真实居住地率高达91.3%与94.2%,加之SNS网站的实名注册,可见SNS的社交关系是具有真实性的。(2)舆论空间的开放性。相比于校园中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存在着“把关人”,网络舆论空间没有围墙,没有“守门人”,网络舆论参与主体可以不分男女老幼,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自由出入,而且还表现在探讨主题的多样性、随机性与多变性等。信息会伴随着人际关系进行传播,研究人际关系实际上也在某个层面上研究信息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扩散过程。(3)即时互动性。信息传递及时且高度共享,网络舆论空间参与主体间的互动交流,不仅极大拓展了彼此的交往空间,而且有效推动了共同关注的事务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甚至能够促进有关决策的制定和改变。(4)形式多样化。用户可通过发布状态、日志、照片、视频等,将现实中的话题在网络上进行迁移并促成话题的快速传播,SNS为舆情的形成与发酵提供了一个更自由的环境,大学生更加青睐选择;相对于微博,SNS在同样具有碎片化的表述优势的同时,媒介展现更加多元丰富;相对于博客,其社交性更强、更新速率更快。

二、高校舆情信息在社交网络上的形成与演变规律分析

1.高校舆情信息在社交网络上的形成过程

舆情形成过程一般包括:时间的发生,刺激性信息传播,个人情绪态度和意见形成,网上互动讨论,公众舆情的形成和表达等过程。

SNS网站的存在基础是其用户之间互相交叉联系的各种关系,从一个用户出发,顺着这些关系节点深度爬行会获得海量的人际关系网。在对高校大学生社交网络使用情况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六度空间”实际上低估了社交网络中群体内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之近。我们对人人网内上海交通大学用户的好友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其中任何两个独立用户之间平均所间隔的人数为1.82,也就是1.8度。在社交网站上面发布的一条消息,可能会通过作者的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不断扩散开来。舆论事件一旦形成社会热点,便会冲击各大社会网络,各类热门社交网站均可成为校园各类舆情内容的来源。

社会舆论热点通过社交网站走进了虚拟的大学校园网络,作为思维活跃、易于情绪化和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他们无疑是接受和传播网络舆情的主力军。由于社交网络的特性,舆情信息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传播,由点到点,再由点及面,速度成级数增长,辐射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网络热议和扩散的过程,更是客观事实与网民认知胶着的传播过程。在社会舆情进入校园网络之初,校园网民群体会对信息有筛选的过程。一般来说,涉及校园的话题诸如高校政策、就业实习等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话题,或者国家、民族和政治相关的内容较容易吸引大学生的眼球。经过滤,保留下来的信息则会引发学生新一轮的讨论,由此推动社会热点向校园热点转化。一旦成为校园舆论热点,还可能体现出很强的延展性,带动相关话题的讨论。

社交网络人际关系强大复杂,影响面极大。加上学生在网上与网民进行交流,网下与现实社会中的朋友进行交流。网上的意见与网下的意见以及现实存在的客观事实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新的情绪态度和意见。另外,社交网络的“即时互动”更增加了舆情信息的复杂性。

网络舆情最终形成为某种群体性的公众态度和公众意见,此时网络舆情不代表某个学生,而是一群学生或者是大部分学生的认知态度。经过反复讨论,学生意见暂时统一为一个相对一致的公众意见,也有可能被部分“意见领袖”带领下或推动下集聚成网络舆情。

2.高校舆情信息在社交网络上的演变规律

高校网络舆情一旦形成,就会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事件发展和时间推移,网民关注的焦点会随之变化,可能从这个问题的讨论转向事件相关的其他问题的讨论。挖掘讨论主题有利于分析事件发展态势,对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引导具有重要作用。

社交网络下,网络舆情常常是由舆情中心以扇形向周围辐射,并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大面积的舆情环境。虽然学生群体是相对单纯的舆情群体,但学生的背后是与社会有着各种联系的各式家庭,而且大学生本身便是以后网络世界的主导者,是网络舆情事件的发起人也是推动者,以其为主体的舆情的形成及传播与其他的舆情群体相比较波及面更广,辐射力更强。所以高校网络舆情对社会网络舆情的影响不能忽视。

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学生的意见和态度会因事情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特别是针对于一些因管理的疏忽而导致的一些行为,学生的态度会因学校对于这些事情的处理过程而不断发生变化。当然,有些时候大部分学生的参与可能并不一定与这个事情有直接关系,而是处于一种观望和起哄的状态,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学生可能就不会再关注这个问题而转向其他问题,还有的学生可能随着自己其他相关利益的变化而放弃继续关注这个舆情主题。由此可见,舆情的变化规律也同样是复杂多样的。

如复旦大学投毒案,2013年4月15日一条名为“复旦大学研究生疑遭室友投毒入院”的报道受到媒体及网友的广泛关注,当天此话题就引发众多媒体和网络上热烈讨论,相关微博超过4000条,而复旦大学官方微博通报此事的微博成为15日、16日热度极高的热点微博,其中16日相关微博超过14.7万条。4月16日起就在网络上形成了较为明显的舆情热点。在延续了一周左右的较高区间的舆论关注热潮之后,事件相关舆情热度逐步回落。案件发生后,有人马上联想到上世纪90年代发生在清华大学的铊中毒案,又掀起了另一波舆论高潮。可见舆情的变化规律是复杂多变的。

3.网络同辈群体规律

社交网站上聚集了数量或多或少的爱好一致的同学,他们就共同关心的话题展开讨论、表达各自的看法与意愿,在和同辈人的互动中尝试扮演社会角色,获得他人的点评,以满足交往、安全、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这就是网络同辈群体。

与传统社会化同辈群体相比,网络同辈群体爱好一致,地域不限,群体中的关系基本平等,是在自愿基础上形成的;同辈群体中有信息和情感的交流,群体成员之间的感情融洽;同辈群体有自己的亚文化,这种亚文化提供了一定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根据网络同辈群体的基本特点,我们可以将高校大学生划分为一个网络同辈群体进行研究。

4.高校网络舆情结束过程的规律

网络舆情,就像它的发生一样,也会有它的结束。网络舆情在结束的过程中一般会表现出以下一些规律:(1)网络舆情会随着事件的结束而结束。当事件得到学校主管部门的妥善处理后或者公众的视角从事件转向了主管部门,此时学生的舆情对象转移到针对主管部门管理行为的舆情。(2)舆情的方向和程度发生了变化,出现不利于学校稳定的舆情后,如果学校的处置行为得当,学生的舆情就可能由反对变为接受或认同。(3)新热点的出现导致舆情的结束,或者事件热度的降低,进而舆情自然走向结束。(4)舆情结束时,在人的记忆中会产生累积效应,前一时期舆情会影响到以后的事件。比如,学生因某一事件对学校的态度和意见而形成的舆情会因学校具体的妥善处理而消失,但是对学校在管理方面的一些态度意见会在他们的思想中留下影响,以后学校再发生什么样的事件,也会使他们立即联想到前一时期的事情,并可能渗透到这一时期的意见和态度之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科学地把握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因势利导地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方法,使之朝着有利于社会和谐的方向发展。

三、基于社交网络的演变规律进行高校舆情引导

1.建立“链式”管理体系,坚持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交网络观。

整合资源,健全管理机构,是做好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基础。高校可考虑整合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处、团委、保卫部、网络中心、后勤管理处等部门的舆情工作功能,建立学校官方统一的非正式舆情管理机构。

各院系建立舆情工作网络,确定专门人员承担网络舆情工作职能,建立新型的师生、同学关系。通过介入社交网络,对学校日常网络舆情进行收集、分析和定期报送,深入学生,实时了解学生网络舆论热点。高校中的每位辅导员和班主任都应该能够熟练使用腾讯软件,并且应当和学生互相建立朋友关系,这样既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网络沟通,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由心理咨询教师、有威望的教师和优秀学生干部构成专兼职舆情引导队伍,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和接受能力,讲求引导艺术,研究宣传的方式、方法,做到合情合理,把引导的艺术性和科学性巧妙地结合起来。学校也可以组建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开设心理咨询室。要特别关注学生在网络交往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通过鼓励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交往,帮助他们客观评价自己,加深对人际交往的认识,纠正在交往过程中的行为偏差,指导大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人际交往方式方法。

团结大学生意见领袖及大学生同辈群体中的领军人。大学生意见领袖本身就代表学生的意见,他们在舆论表达中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重点关注和培养一批大学生意见领袖,尝试由他们组建信息员队伍、网评员队伍等,可使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事半功倍。

在遇到重大事件的时候,学校的管理者结合传统媒体和社交网络的双重渠道,第一时间把事件的原因、结果以及处理方式通报给学生,扩大正能量的舆论传播力。

2.大力加强社交网络平台监督管理

为有效地引导高校网络舆情,高校应根据网络技术的特点,建立健全工作体制、机制和责任体系,加强投入保障,联合各部门,将各种优势力量集中起来,积极探索舆论网站建设管理的新方法、新手段,不断开拓网络舆论工作新局面。

加强网站的审查,全面掌握了各种网站的性质,运用智能型自动控制、过滤软件系统过滤屏幕上出现的敏感文字和不良网站,这种强制性的控制方法能够极为有效地杜绝不合法或不健康的言论。

加强网络监控信息系统建设,建立网络监控技术体系。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网络电子数据勘察取证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的积极作用,形成严密、高效的网络舆情监控、IP地址定位、网络报警等多种功能,全面加强校园互联网上各种不稳定因素的搜索、监控和处理。

采取上网人员实名登记、在校学生虚拟身份管理、重点论坛管理等一系列制度,防范有害舆情的传播。对采集到的舆情信息按主题自动分类汇聚,识别负面报道和不良言论、热点和敏感话题,分析舆情信息的倾向性,跟踪舆情信息,分析舆情信息发展趋势,对各类主题、各种倾向性言论形成自动摘要,对负面报道和不良言论、热点和敏感话题及时发现并自动报警,生成统计报告等。

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增强社交网络舆情预警机制,运用科学方法预测和分析信息,准确预测,确定危机预测结果,提前介入,提前处理敏感信息、有害信息,及时化解舆情危机,加强监督和疏导工作。

四、总结

总之,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快速发展的时代,社交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与交往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平台。我们只有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社交网络的特征和功能,分析高校舆情信息在社交网络平台的特征和演变规律,才能充分发挥社交网络的积极作用,进而进一步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和载体。

参考文献:

[1]刘天韵,孟庆红.浅谈社交网络下的教育教学活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5(15):137-138.

[2]齐勇.高校网络舆情的变动规律[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0(8):165-166.

[3]姚敏.浅谈社交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应对[J].现代阅读,2011(4):5-6.

[4]姜开达,孙强.高校大学生社交网络服务使用分析[EB/OL].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http://www.edu.cn/sns_12216/20130226/

t20130226_907741.shtml.

上一篇:壳中乐(体育)下一篇:为生命而喝彩的六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