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好阅读教学的切入点

2024-10-16

如何选好阅读教学的切入点(精选8篇)

如何选好阅读教学的切入点 篇1

如何选好阅读教学的切入点

老湾中心学校:黄艳霞

摘要:优化语文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但选好阅读教学的切入点,是非常根本、非常重要的一条,它是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表现,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重要途径。课堂阅读教学中,一个好的切入点,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选好阅读教学的切入点。

关键词:阅读教学 切入点 阅读能力

语文教学承载着让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构造道德的价值观念这三大重任。如何让语文教学能“简简单单”而又能提高阅读效率呢?优化语文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但选好阅读教学的切入点,是非常根本、非常重要的一条,它是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表现,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切入点,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指导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有效提升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能将学生的已有知识与学习能力有效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在运用中学习,阅读的能力水平稳步提高。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给教师、学生、文本三者构筑了一个对话的平台,所谓切入点,就是三者展开对话的突破口,在这个平等对话的过程中,用怎样的话题和方式开展对话,从什么地方开始对话这就是教学的切入点。从切入点入手,我们就能提纲挈领地对课文进行全面的剖析,把课文分析透彻、分析到位,真正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切入点选得准、选得精的话,会为三者的对话创设非常和谐的交流环境,学生将在教师恰如其分的引领下,积极主动地阅读文本、深究文本,有所感有所悟,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如果切入点选得不好的话,会使学生对教师提出的信息感到厌烦,缺乏积极主动性,最终背离教师选取切入点的初衷,也达不到教学的目的。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对文本与师生多课堂因素的整合、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正确地引导学生欣赏课文、学习课文、研究课文,也往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艺术和独运匠心。

一、从文章题目切入

题目在文章中有很大的作用,正如“题好一半文”。因而,把握了文章题目,就等于把握了文章的关键,能通过它了解全文的内容。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抓住我的叔叔于勒这个题目,将切入口放在菲利普一家对于勒的不同评价,让学生们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人物是怎么评价于勒的,包括怎么称呼他,怎么说他的内容。从而让学生们了解到于勒发迹和落魄的时候,菲利普一家对其不同的反应,从而就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节,让学生们快速正确地把握主题,认识到在市场经济下世态炎凉的社会及人们将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准确地了解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乃至语言文字等等。再如在教学《老王》这篇课文时,抓住老王这个题目,将切入口放在作者一家对老王这一下层劳动人民的情感变化来分析这一人物形象。

二、从文章要害切入

文章的中心往往体现在文章的要害处,正如“立片言之居要”、“揭全文之旨”,文章的要害常常是文眼,也可以是能辐射全文的重点词句、语段。

1、以文眼为切入点

文眼通常是指揭示全文内容的中心字眼,就像是文章的窗户。它或许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或许是作者表现思想感情的语句,也可以文章写作的妙笔之处。因此,以文眼为切入点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抓住重难点,促进他们形成有条理的系统地思维。如在教学鲁迅的《故乡》时,抓住文眼“变”作为切入点,大家都集中在“变”上,故乡的什么变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们很快得出:故乡的景和人都发生了变化。通过对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青年杨二嫂和老年杨二嫂的变化对比,思考他们变化原因,领悟到小说深刻的主题思想,也学到了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

2、以课文关键语句为切入点

文章中的关键语句,也常常是文章结构的关键,矛盾的焦点,理解主旨的核心,是全文的内容浓缩,是内容情感的起始点也是最终的归宿点。往往以关键语句为切入点能纲举目张,总揽全文,有效地突出阅读重点,迅速化解难点。如在教学《背影》时,作者在开篇便设置了一个悬念:背影本是极常见的,为何却是“最不能忘记”?从“最不能忘记”这一关键语句切入,引领教师、学生、文本、作者间的对话,来寻找理由。有学生从第六段细节描写的角度去分析,说父亲的关爱、体贴、周到及那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挚爱全部凝聚在这背影里。也有学生从背影出现的社会环境分析,祖母的去世,父亲的赋闲,还要偿还债务,家境如此“惨淡”的情况下,父亲却仍然往来奔波、关怀宽慰儿子,用压弯的脊背为儿女们撑起一片天空,更是证明了父爱的伟大。还有学生从离别时混入人群的平凡的“父亲”背影角度分析,说父亲是千千万万父亲形象的代表。抓住“最不能忘记”这个关键语句,学生通过分析、品味、领悟,不但理清了文章的结构,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更是深刻读懂了父子间的那一份深情

3、以文章的线索为切入点

教学时若能抓住文章的线索,从文章的线索切入,可提纲挈领,理清思路,把握重难点,使教学思路、学习思路和文章思路有机统一,就可达到“句句悟其神”的理想境界了。例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就可以“盼(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的线索来展开阅读教学,让学生探究菲利普夫妇情感变化的原因。学生经过讨论,很快就掌握了盼于勒是因为于勒叔叔发了财,并且说要补偿我们,他成了我们全家的希望;遇到于勒时,发现他成了一个穷苦的水手,他们的希望破灭;为了怕女婿知道实情、怕于勒再来拖累他们,他们乘坐另一艘船回来。把握住文章的线索,学生就掌握了金钱是人物情感变化的关键之所在。

4、以故事情节为切入点。

从故事情节中切入,如《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可以抓住它情节曲折多变的特点设计切入点,来揭露文章的主题即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找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评价,然后引导学生对这些评价词语进行分类,理出课文的主要情节,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菲利普夫妇对于勒不同评价的原因,从而得出课文的主旨和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

三、文章疑点切入

在教授新课前,可以精心设疑布阵,课堂中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快速进入阅读。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可以背影为突破口,设置以下几个疑点问题:课文几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哪一次最详细?父亲的背影是什么样的?各有什么用意?找到切入点后,一系列的问题都围绕这个切入点喷涌而出,解决了这些问题,学生就能够理解《背影》这篇课文了,本堂课的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再

如《秋天的怀念》一文,可以抓住这个题目设问:作者深深怀念的是谁?为何定义为秋天的怀念?从而引导学生进入课本理解、品味母子之间那种真挚而深沉的情感。

总之,教无定法,好的切入点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迅速集中学生思维,准确抓住整篇文章的要害,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课文,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品味,进而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顺畅推进阅读教学过程,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唐雨睛.笃于“画龙”精于“点睛”——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选取浅探[J].文理导航.2012,7.[2]李梅.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做好切入点的选择[J].阅读与作文.2012,7.[3] 张丽红.把握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切入点[J].文学教育.2013,5.

如何选好阅读教学的切入点 篇2

一、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生通过阅读能够美化他们的心灵,提高素养,对于他们的审美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阅读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让学生在阅读课文中,积累语言及写作素材,培养语文语感,养成自主阅读的能力。初中生掌握了阅读能力,对于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选择切入点

对于不同类型的课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选择不同的切入点,个性解读文章,以独特的方式将文章展示给学生。这些切入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 情景切入法

情景切入法就是以文章中的某一特定的情景再现为切入点,通过情景再现,让学生融入到该情景之中,与作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这种情景,可以是文章主要内容的一点,也可以是一些小细节。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师在使用这种切入法时,不能仅仅在切入点营造气氛,更要在文章的任何一个板块都保持与切入点一致,使学生一直保持兴奋的学习状态,不仅仅获得知识,更获得心灵上的启迪和震撼。

比如在学习《牡丹亭》时,可以鼓励学生创作一部情景剧或者舞台剧,通过表演充分体会文章中所包含的感情,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的缠绵绚丽的穿越时空的生死之恋。同时通过阅读《牡丹亭》,享受文字的飨宴,体会文字所带来的震撼效果,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背景切入法

背景切入法就是以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历史背景或当时的社会环境为切入点,将文章与时代结合起来理解。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而反映生活的文章更是离不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关注文章的背景,让学生通过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及其人生观、处事观,进而达到深入理解课文的目的。

比如在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篇诗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通过了解背景,学生可以深刻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对于记忆这首诗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3. 作者切入法

作者切入法就是指分析作文时以作者为了解文章的突破口。对于不熟悉的作者,教师应以其为突破口,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引起学生对阅读理解文章的兴趣;而对于熟悉的作者,教师可以在了解其基本生平外,从学生不了解的方面出发,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延伸的兴趣。

比如,初一教材中《土地的誓言》一文的作者端木蕻良,初中生对他其实并不熟悉,甚至可能因为他的名字会误以为他是日本人,所以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去了解,再推入课文解读,达到新颖别致、深入人心的效果。

4. 题目切入法

题目切入法就是指从不同角度对文章题目做出质疑,这些质疑对于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中心思想有重要作用。文章的题目多种多样,有通俗易懂的,比如《阿长与山海经》;有包含文章内容的,如《谈读书》;有意蕴丰富的,如《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当然也有艺术性的,如《牡丹亭》等。对于不同的题目,教师应该区别对待这些文章。

在题目切入法中,可以通过提出类似“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等方面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去阅读理解文章。比如在阅读《再别康桥》时,可以考虑“康桥是什么”、“谁再别”和“为什么再别”等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文章的学习。因为带着目的去阅读会更加注意把握文章的主旨与中心,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保证阅读教学的成效。

5. 结构切入法

结构切入法就是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以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为切入点,详细分析文章的艺术。一般现在初中语文的结构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等。写作技巧则是千变万化,需要平常不断积累。

在阅读时,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进行阅读时的一个步骤,即提问—要求学生找原文—归纳总结—拓展,可以在分析结构的基础上找出文章的中心和主要内容,深入理解文章。

三、小结

不管在阅读教学中选择何种切入点,其阅读教学的实质都不会改变,这些阅读教学的最佳切入点都是为了更好地打出教学目标,让学生更容易接受阅读内容。今后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仍需不断调研新的教学方法,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鲁学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J].中学语文.2009(12)

[2]徐海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1

[3]张霖.对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11)洪国成.阅读对话写作——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的实例研究[J].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09(12)

选好文学作品教学的切入点 篇3

【关键词】文学作品 教学 切入点

不少语文教师把文学作品的教学搞得索然寡味,往往总是从作者背景介绍开始,讲第一段、第二段……然后中心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练习一、练习二……这样上课照本宣科、千篇一律,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听得恹恹欲睡。这样毫无特色的课堂教学,不仅使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荡然无存,而且有悖于新课改教学理念,只能导致“少慢差费”的现象。那么,如何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呢?根据文学作品的体裁、题材、风格等方面的特点,选好与之相应的教学切入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介绍一些常用的切入点。

一、解读标题

富有意蕴和特色的标题往往是作家精心拟定的。因此,课堂教学中,以标题,尤其是以标题中的关键字词作为切入点,是非常有效而重要的。像巴金的散文《灯》,舒婷的诗歌《致橡树》等。我在教学契诃夫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时,就引导学生解读“套子”一词,进而解读标题。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相互关联的思考讨论题:(1)别里科夫在生活和思想方面有哪些“套子”?(2)他为什么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3)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像他这样装在“套子”里的人?(4)他把自己装在“套子”里的本质是什么?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讨论。在这节课上,以解读标题为切入点,让学生对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认识和把握,学起来纲举目张,轻松自如。

二、理清线索

文学作品中的线索性词语、句子或段落,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切入点,沿着这条思路,很快就能顺藤摸瓜,理清作品线索,把握作品主题。

如教学鲁迅的小说《药》时,我就顺着明线梳理出如下情节:华老栓“买药””→小栓“吃药”→茶客们谈“药”→华大妈上坟(吃“药”的结果)。绕着暗线,找到以下“故事”夏瑜就义”→夏瑜的血被吃→茶客谈夏瑜→夏四奶奶上坟。理清线索后,再让学生进一步讨论、思考,得出结论:明线是主线,突出群众的愚昧麻木;暗线是副线,揭示革命者的悲哀。

从以上分析可知,以理清线索为切入点,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把握文学作品的脉络、主题,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分析结局

有些小说的结局总会给读者带来或多或少的思考,如果从结局切入,可以使学生依果溯因,追根寻源,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如教学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时,就将结局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这部小说具有精巧的结构和出乎意料的结局。结尾才点出项链是假的,不但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目瞪口呆、啼笑皆非的面目可想而知,学生也肯定会感到出乎意料,不禁想猜测玛蒂尔德知道项链为假以后会怎么办。这时,我趁机引导学生讨论。而要做到这一点,学生就必须充分了解玛蒂尔德等人物性格特征。因此又必须回过头来再次研读,分析人物形象。这篇小说的教学要突出的是人物形象和情节,对于情节的紧凑,同样可以从结尾切入,教师作适当引导,这结局看似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小说中作者已作了多处必要的铺垫和巧妙的暗示),十分可信。这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会沿着分析结局这个切入点探究寻觅,达到预期效果。

四、品味语段

通常,学生在初读一篇文学作品后,在大脑中留下较深印象的,除了生动的情节和感人的故事外,还应有那些意蕴丰富、描述精彩的语段,而这些语段又往往是表达作品主旨的关键。碰到这些作品,如果以这些重点语段作为教学切入点,就能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迅速把握中心,深刻领会全篇内涵。

例如教学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学生初读后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课文4-6段优美的景物描写。此几段描述生动、刻画精彩,读来朗朗上口。教学时,我从这三段的景物描写入手,让学生反复朗读品味,体会景物素雅静美、朦胧恬淡的特点。在学生弄清景物特点之后,再向文章头尾开掘延伸: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为什么是这样一幅朦胧的画面?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观赏景物的?让学生研读1-3段和7、8段,就会明白:作者心里“颇不宁静”,内心怀着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所以笔下的景也是一种淡淡的朦胧的景。这样从品味重点语段切入,先景后情,两头突破,既直观又形象,水到渠成地让学生体会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道理,全面深刻地理解了作品。

当然,文学作品教学的切入点的选择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方法以处,还有许多方法供我们选取,并且各个切入点的选取也不是孤立的。教师要依文选法,灵活使用,在切实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理解和鉴赏水平上狠下功夫。

作者单位:内蒙古乌审旗高级中学。

找准阅读教学的切入点 篇4

《孔乙己》自1919年4月在《新青年》上发表之后,便以其“明晰的结构、深切的表现、简劲的文体、清澄的抒情、机智与诙谐”而历来被专家学者们所关注,就连鲁迅本人也曾经对自己的学生孙伏园毫不讳言地说在所写的诸多小说中最喜欢的是《孔乙己》。对于语文教学领域来说更是教学的经典,《孔乙己》自被发表以来,就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在语文教学中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可见其文学价值和教学价值之大。

《孔乙己》这篇小说在塑造人物性格、揭示主题等方面都是十分成功的,同时又是多层次、多线索交叠来构成全文的。因此我们可以在教学时选择合适的切入点,从而带动全文的分析,进行有小说味道的课堂教学。对于本篇目的教学,各位一线教师都作出了很多努力和创新。通过中国知网,笔者整理出16篇优秀的教学案例。现选取典型的两篇教学设计从不同的切入点进行分析,看看优秀教师是怎样以巧妙的切入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设计一 设计二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

2.分析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1.把握人物形象;

学会运用文章语言解读人物和主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初读课文,整体把握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3.让同学们从文中找出与孔乙己有关的含有“半”字的语句或暗含“半”字的内容;

4.感悟孔乙己怎样在笑声中走完了自己的“半”字人生,其原因在于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和社会的凉薄。1.导入新课;

2.同学们阅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同学之间相互解决提出的问题,教师补充;

4.分析讨论小说结尾“大约”与“的确”的矛盾性,进一步探讨孔乙己的人物形象特征;

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描写,分析孔乙己命运的变化。

教学内容 1.字词教学;

2.通过小说语言来认识人物形象;

3.小说主题。1.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分析小说人物的方法;

3.写作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问题引导法、讨论法

通过以上对课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两个设计都选择了巧妙的切入点,在引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架构起整篇文章的解读。设计一以一个“半”字入手,引领学生感受孔乙己的“半”字人生,认识人物形象,继而把握文章的主题。设计二从“孔乙己究竟有没有死”这一角度来切入,将文本看成是一个生命体来与之对话。通过与学生的相互探讨和分析,带动全文的赏析,这样一来,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对环境作用的分析以及对主题的揭示都一一牵动了起来。通过对优秀课例的学习和思考,笔者认为,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切入。

一、以小说线索作为切入点

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孔乙己》这篇小说大致有“偷”、“笑”、“手”、“脸色”等线索。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来发现,并对这其中的一条或几条线索进行品读,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整体、连贯的印象。以便更好地对文章人物和情感进行把握。

比如“偷”,小说由孔乙己偷书,引出了众人对孔乙己的嘲笑,在笑声中,我们看到了社会环境的冷漠。另外,“偷”也是孔乙己挨打,最终悲惨死去的直接原因。

咸亨酒店时时“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这笑声有酒客们揶揄的笑,有掌柜的嘲笑,有小伙计的哄笑,也有小孩子天真的笑。孔乙己在“笑”声中登场,在“笑”声中表演,最后在“笑”声中死去。隐藏在“快活”的笑声背后的是孔乙己的人生悲剧。

此外,孔乙己的“手”又是另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小说中,孔乙己用“手”蘸酒写字、偷书、写服辩、代脚“走路”的变化贯穿着故事的始末。从孔乙己“手”的功能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孔乙己悲惨的一生。

孔乙己的脸色不得不说又是另外一条重要的线索,他的脸色由“青白脸色”到“涨红了脸”,再到“灰色”,最后是“黑而且瘦”,脸色的变化是孔乙己性格发展的逻辑必然,更是孔乙己悲剧命运发展浑然一体的具体表现,具体塑造了孔乙己的形象,有力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二、以对孔乙己认识的层次作为切入点

在鲁迅的笔下,孔乙己向我们展示了从出现到消失的生命历程,因此,通过小说展现出来的这种历程,对孔乙己的认识也是有层次的。通过对文本的反复阅读,学生可以由浅入深地对孔乙己的形象特征加深认识。

第一个层次,可以从身份、外貌和神态上对孔乙己进行直接认识。孔乙己是在咸亨酒店里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既不属于短衣帮,也不属于长衫客。他身材高大、脸色青白、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胡子花白。他有着读书人的清高,对别人的挑衅不屑置辩,在被别人说偷书时,又有一副颓唐不安的模样。

第二个层次,是从习惯、性格上对孔乙己的进一步认识,他对人说话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他是好喝懒做,经常偷东西,以致经常挨打,他性格迂腐而又有着读书人的清高,他生活在极其冷漠的社会环境之中,受到无情的嘲弄,然而不时又流露出善良的天性。

第三个层次,从典型人物性格塑造上深入认识孔乙己。他是个读书人,却“连半个秀才都捞不到”,他的存活价值连十九个钱都不如,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又在笑声中走完自己的人生。他可笑可怜可悲,最后只能在笑声中凄然消逝。

三、以小说的语言作为切入点

小说的语言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它不仅是理解人物形象和作品内涵的基础,也是形成小说阅读特色的基础。当然,品味语言的关键是要品味、要咀嚼、要回味。这种品味和体悟是要有语感基础的。品味小说的语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指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真去感受。

首先,在《孔乙己》这篇小说中,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品味的动词。比如“排”这个字,就形象地刻画出了孔乙己在“短衣帮”面前炫耀的得意之色。而这个“摸”字,则是写出了孔乙己生活的困难和拮据,他“摸”出四文大钱,实属尽其所有,倾囊沽酒。而一个“罩”字又将孔乙己与孩子们逗弄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从这些能够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动词中,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特征。

其次,我们还可以关注小说中采用的艺术手法。在本篇小说中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使用最多的艺术手法便是对比。

总的说来,文中的对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环境的对比。如长衫客和“短衣帮”,又如通过掌柜对三种人不同态度的对比,生动地表现了当时社会冷漠虚伪的人际关系。二是人物描写中的对比。比如小说在营造喜剧气氛和人物悲剧命运的对比中,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诙谐之中深刻揭露了社会的病态。再如孔乙己和丁举人的对比,他们一个是科举制度的失败者,一个是成功者,而失败者却死于成功者之手。此外,从众人对丁举人和孔乙己的不同态度的对比等方面,也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进一步拓宽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最明显的一处是,孔乙己在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出场时,在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把握,我们可以从宏观的角度认识孔乙己的形象,获得更深层次的品读和思考。

寻找恰当、巧妙的切入点相当于顺利地牵起了“牛鼻子”,“牛鼻子”牵得好,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才能够更加深入具体。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提高找准文本切入点的能力,同时也需要教师对文本要有深入的解读。同时,在实际的教学中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逐步引导学生以这个“切入点”层层深入,步步探析。

参考文献:

[1]许淑贞.也谈“排出九文大钱”[J].安徽教育,1997,(7).[2]孙建军.从“手”入手,文旨变中透[J].新课程导学,2010,(10).[3]李玉山.《孔乙己》中的两个“半懂不懂”[J].语文知识,1998,(8).[4]赵浩鹏.咸亨酒店里的笑声――析孔乙己的悲剧[J].语文世界,1998,(12).[5]邓玉霞.喜剧的氛围,悲剧的内容――重读《孔乙己》[J].语文教育与研究,1998,(9).[6]许佩卿.《孔乙己》的对比艺术[J].语文月刊,2000,(5).[7]冯明毅.质朴精炼,含蓄深刻――谈《孔乙己》的语言艺术[J].理论月刊,1999,(7).[8]王仙.试谈《孔乙己》的线索[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11).[9]吴仕钦.孔乙己与“半”[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12).[10]杨权应.《孔乙己》教学实录[J].语文教学通讯,2006,(14).[11]李镇西.《孔乙己》教学实录[EB/OL].http://,2005,(9).(曹珊珊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找好切入点突破阅读教学 篇5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突破这个难点,通过课堂教学积累,我认为,如果能找到最佳切入点,就可以让学生直奔文章重点,准确抓住整篇文章的要害,从而使学生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突破阅读教学的难点,还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切入。

一、从“题眼”切入

课文的题目就像人的眼睛,是一扇窗户,是文章内容的精髓,有的直取事件,有的直呼其名,有的揭示中心,有的汲取人物话语,有的标明行文线索等等,老师可从课题下手,巧妙设疑,引导学生缘疑而读,这样既能解题,又能了解课文思想内容;既能为学课文设置悬念,又能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学生不仅能整体感知主要内容,把握课文脉络,还能勇于探究和激起阅读兴趣。例如,我在教学《高大的皂荚树》时,我就抓住课题,问学生作者是抓住什么写?写出了皂荚树的什么特点?学生就会很容易找到抓住皂荚树的高大写,进而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描写皂荚树高大的句子和词语,文章紧扣皂荚树的高大,字里行间渗透着对皂荚树的喜爱之情,还结合题眼让学生领会,自己在作文中借鉴,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从“文眼”切入

“文眼”就是一篇文章的中心词句,它是全篇的核心和主题所在,往往能概括全文主旨,如果教师能指导学生抓准这些重点词句,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那么,学起课文来就相对简单很多。阅读文章,抓住“文眼”,就抓住了全篇的纲领,把握住了全文的基调。在阅读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抓住“文眼”,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对课文的重点也就抓住了。有些课文篇首“开门见山”,统领全文;有些课文结尾“画龙点睛”,揭示主题;有些课文中间部分为行文架桥引渡,语言凝练、意蕴丰厚,均有点睛之意,因其无固定席位,教师应扣紧文眼因材施教,或是从头向尾,或是从尾向头,或是从中间向两头辐射,创设趣思情境,促成学生自主探究、突破全文。一“眼”可窥全篇,这不仅能净化阅读路径,提高阅读效率,还能培养学生泛读课文的能力。如,我在教学《颐和园》这篇课文时,抓住第一句话“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这一总起句,抓住中心词“美丽”教学,问学生作者写出了颐和园哪些地方是美丽的?从哪些语句你体会到颐和园的美丽?让学生用心灵和文本对话,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文章中语言文字的优美,进而向学生渗透作者的写作顺序,相机指导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方法。

三、从“词眼”切入

“词眼”即关键词。文章的精彩体现在语言,语言的精彩体现在重点、关键词。抠词眼教学,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内容,把握中心,领会词韵,还能让学生熏陶情感,享受语言的优美。这样,学生从品词中领悟内涵、欣赏语言,学会了精读细研,真正尝到“语文味”。如,我在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时,我紧扣词眼“呼风唤雨”教学,这篇文章是说明文,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比较枯燥,我仔细解读文本,作者采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这些说明方法,而是通过中心词“呼风唤雨”的教学,结合文本中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怎样准确运用说明方法解释二十一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四、从“插图”切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插图,以艳丽的色彩、栩栩如生的画面,为语文教学营造了清新美好的意境,引人遐想,令人陶醉。课文的插图色,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内容大都是文中重点或精彩片段,教学时,可从插图切入,引导学生从读图过渡到对文本意境的领悟,有利于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例如,我在教学《荷叶圆圆》时,我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小露珠躺在荷叶上、小蜻蜓立在何叶上、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小鱼儿在荷叶下游来游去这四幅插图,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小露珠躺在荷叶上看到了什么?小蜻蜓像什么?荷叶像什么?小青蛙唱的什么歌?小鱼儿的凉伞是什么?有的能从插图直接看出,有的要展开想象,结合插图教学效果较好。

实施新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起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平台,教师只有“授之以渔”,才能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教各有法,这只是我教学工作中的一点体会,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如何选好作文素材 篇6

作文素材取之有道

一篇好的文章素材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目前,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素材的匮乏,写出的文章空洞、肤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巧取作文材料也是作文成功的条件。怎样巧取作文材料,我们应该告诉学生一些方法。

(一)引导学生向自己要素材

学生作文一般带有自传性质,往往写的是“私事”,因此,学生自己的故事和心路历程是应该高度重视的素材来源。

学生的优秀作文写本人事迹者居多,也充分说明问自己要素材是重要方法之一。引导学生问自己找素材,要从外到内、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先问自己做过的事,后问自己做那件事当时的心理变化。作文训练的设计应该具有开放性,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命题、立意、选材全都任学生自行处理,让学生大胆地写自己熟悉的事,说自己心里的话,这样就能把文章写得动情、感人,在文体方面,而应不限体裁,记叙文、叙事散文、书信、日记等,甚至于随感、杂文,任君选择,尽可各展所长,各显其能。平时训练时,我在教给学生写作方法的基础上,鼓励他们通过建立自己的“文集”,自由练笔,激发他们的兴趣点和成就感,从而使学生爱上作文。通过“文集”“涂鸦”,让学生在自己的精神家园里,不受任何题材、体裁的限制,自由地去写作。这些“文集”,就像作家的作品集一样。每周在上面涂抹一篇文章,形式、内容都不限,可谓自由创作。教师不必精批细改,给学生一些积极的、鼓励性的话语。如此,坚持写下去,用不了多长时间,大多数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练笔。

当然,固定文体的训练还得正常进行,因为这样“限定文体”的训练正是“文体不限”的基础。

(二)从生活中提取写作素材

小学生作文,学生大多完全按照老师所读范文而写,老师把词语写在黑板上,学生连词成句,连句成章,连章成篇就是作文了。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没有一点学生自己的思想,他们写作文也就成了鹦鹉学舌了。就这样,学生们被老师“抱”上了初中。进入初中后,作文教学方法虽有改变,但学生仍是老师的“雏鸟”:作文还是由老师命题、布局、批改,久而久之,他们所拥有的一点材料也枯竭了,这样一来,他们就厌烦写作文了。由于无材料可写,只好凭空“创作”,作文虽写了不少,但仍不能提高。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米下锅,作文不难。我们提倡大语文教学观,“生活即语文”,不妨多布置一些课堂之外、课本之外的作业,为什么一定要把学生圈在教室里,困在书本里?不妨让学生一学期少上几节室内课,走向田野、工厂、商场等,多搞几次社会调查活动、野营活动,去参加一些公益事业,恐怕学生的所得要比整天限在教室里死读书要多得多。天长日久,潜移默化,学生的生活体验丰富了,自然就能成为一个小小的写作高手了。

(三)从课本中寻求写作素材

目前,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素材的匮乏,写出的文章空洞、肤浅。其实,课本就是一个资源丰富的材料库。它是教师“教”的例子,学生“学”的范本。现行语文教材中编选了古今中外大量优秀作家的作品,是经过多方斟酌、多次审定而成的,内容涵盖广,思想层次高,理应成为我们中学生写作最直接的素材来源。如名人名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等,名人事迹:热爱生命,热爱人生的中国女作家张海迪,爱国而有远大抱负的文学领袖鲁迅等。这些人物的事例都是极好的写作材料,而许多学生却以为课本就是课本,空守宝匣却不懂得挖掘,这实在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

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美文、名著时,可以让学生摘录优美词语、语段,指导学生进行材料分类。这些材料的积累,对学生写作的好处不言而喻。只要俯身关注课本,从课本中搜集和吸取作文的养料,并有意识地加以运用,我们决不会再有心枯笔涩的烦恼。

法国著名学者朱利亚•克里斯特娃曾提出“互文性”概念,她认为任何文本都不可能脱离其他文本而存在,每个文本的意义都产生于它跟其他文本的相互作用之中。从这个角度说,所谓创造,实际上就是对别的文本即所掌握的素材的有意无意的改造。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相传是受前人庾信“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的句式。因此,我们要注重从课本中找寻素材。

(四)从现代媒介中寻找写作素材

多媒体与网络为当今的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它使作文的全过程都可借助多媒体与网络进行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更强的教学;它大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作文教学中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更加成为可能。电视剧、电影、网络,他们传递的人、事、物、理,最容易烙入中学生的记忆,这类现代媒体对中学生有巨大的魔力。其实学生看电视剧、电影、网络,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渠道,既能丰富他们的积累,也能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有一次,为了配合“孝敬父母”的主题教育,我以“孝行中国”为主题办了一期手抄报,学生笔下的孝道故事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不多,相反,影视十大孝星,电视剧《孝子》,忤逆父母的时新案例出现的频率最大。这说明从现代媒介中找素材是最容易引导的。

利用网络进行写作训练,这是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又一场深刻革命,它不仅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而且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促进语文新课程的实施也有重大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网络世界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开辟了新天地,为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作文教学搭建了创新的平台,只要我们充分把握这一良机,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要使文章言之有物,应该探讨取材有道,使学生对丰富的经历见闻视而见之;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积累作文素材。只有学生储蓄了丰富而又生动的材料,动起笔来才有择优选用的可能性和灵活性。长期坚持,学生不会感到无话可说,这样写作水平必定会得到一定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潜能必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

考场作文要能够“根据写作的需要,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这就要考生学会围绕中心选择素材,选取切合于表现文章主题的材料。同学们在平时的阅读和生活中搜集的素材,是零星的原始材料,怎样才能进行恰当选择呢?

首先,要紧紧围绕主题选材。材料是为主题服务的,必须根据主题的需要,决定材料的取舍。主题是作者在反映生活现象、发表主张或在说明问题时,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观点,具体而言,主题在记叙文中即主题思想,在议论文中即中心论点或反映中心论点的中心思想,在说明文中就是说明的中心,即说明的对象或事理。

其次,选材要真实、准确、典型。围绕中心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在很大意义上说就是考生应选自己熟悉的材料。因为自己熟悉的材料易于达到真实、准确。还有就是应注意选择能深刻揭示事物本质,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很强说服力的材料。

另外,选材要新颖、生动。考生选择新鲜的素材,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更有吸引力,就容易得高分。一般来说,别人没有用过的材料,你用了,是金子;别人偶尔用过的材料,你变换角度用,是银子;别人经常用的材料,你照搬照套,是石子。

记叙文要用事实说话,要克服选材不实、不新和不准的毛病。记叙文必须把现实生活展现在文章中,让事实本身说话,作者不能靠空泛说教,而要在文章中充分具体地叙述描绘客观事物或人物,并恰当抒情和议论。有的同学在记叙文的选材中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如写一个人,人物的各方面材料还显得很不够,就忙着去发表议论,抒发感情,或以空洞的评语去代替具体的形象刻画。结果所写的人物形象或人物事迹干瘪、苍白无力,议论和抒情自然就难以感人。如写一件事,也常常是不能把这件事从头到尾详细展开,或把事情写得简单化。倘若一篇记叙文,开头谈形势,结尾谈感想,而中间写人叙事的主要部分非常简略,缺乏充实的材料,这样的文章,既不像记叙文,也不像议论文,非驴非马。

找准阅读教学的切入点 篇7

一、以课题为切入点,贯通全文

文章题目往往是文章内容的浓缩,或主题思想的概括。教学中,教师可从课文题目入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阅读文本解决问题。教学《我选我》一课,我引导学生提出如下问题:

“我”指的是谁?

“我选我”做什么?

“我”为什们要选我?

然后我让学生自读课文,小组交流,找出答案:

“我”指的是王宁。“我选我”担任班上的劳动委员。因为我和原劳动委员李小青是好朋友;我要像他一样热爱班集体。

在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后,我再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

“我选我”成功了吗?(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成功了。)

平时生活中,你们见过“我选我”的吗?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学生纷纷谈自己的想法,多数学生都赞同王宁的做法,表示要向他学习。这样,文章的主题思想也很容易被学生理解了。

二、以起始句为切入点,统领全文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的起始句,独立成段,也是统领全文的中心句。教学中,以这样的中心句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阅读教学就会一气呵成。

如《北京》这篇课文的第一句:“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我抓住这一起始句,扣住“美丽”一词让学生阅读和理解文本:

课文写了北京的哪些方面美,美在哪儿?

1.天安门美:红墙、黄瓦;宽阔的广场和矗立的纪念碑。

2.马路和立交桥美:路树成阴,鲜花盛开;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3.建筑美:许多名胜古迹和公园,到处是高楼大厦。

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再对自己感兴趣的自然段进行反复朗读,品味课文所描绘的北京美景,加深了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三、以过渡句为切入点,关联全文

过渡句,在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上下文有机地连成一体,又对前后两部分的主要内容作了明确的提示。教学中,以过渡句作为切入点,往往能快捷的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风娃娃》一文,课文较长,共八个自然段。前三个自然段讲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吹风车和吹帆船;后4个自然段讲风娃娃好心办了坏事:吹断风筝、吹走衣服、吹折小树;中间一个过渡段。这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学习这篇课文内容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学时,我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围绕“风娃娃想:帮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这个过渡句,再读课文,找出风娃娃做了哪些好事后这么说的?然后接着读课文,找出风娃娃还做了哪些事?这些是不是好事?最后议一议:做好事真的容易吗?学生学起来就轻松多了。

四、以重点词为切入点,提挈全文

有些课文中的关键词会多次出现,对理解课文内容有着很好的提示作用。以重点词语为切入点,扩散开来学习课文,也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如《纸船和风筝》中“,乐坏了“”很难过”都两次出现在课文中。我将这两个词语出示出来,让学生读课文、看插图,先弄明白:

谁“乐坏了”,为什么“乐坏了”?(小熊和松鼠,因为分别收到了对方送的纸船和风筝。)

然后弄明白怎么变得“很难过”了?(因为他们吵了一架,不再送纸船和风筝。)

这时小熊和松鼠都做了些什么?结果怎样?(继续为对方做纸船和风筝,再次送给对方,双方和好了。)

学生在这快乐和难过的转换中,读懂了课文,受到了情感教育。

五、以课文插图为切入点,感悟全文

语文教材中配有丰富的插图,尤其是低年级,每课都有插图。插图和文字都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都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插图以其鲜艳的色彩,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其直观形象性,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教学中以美丽的图画为切入点,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如教学《秋天的图画》时,首先,我让学生观察文中美丽的秋景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中画了哪些景物,分别是什么样的;然后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直接描写图画的句子美美地读一读。这样学生不但能更深刻感受秋天的美,更能从文中学习怎样描写景物:

1.从颜色方面写:金黄的(灯笼)、红红的(脸颊)、金色的(波浪)。

2.把事物当作人来写:(梨树)挂起灯笼,(稻海)翻起波浪,(高粱)举起火把。

六、以结束句为切入点,回顾全文

有些课文结尾的总结句具有深化主题的作用,往往成为理解全文的关键。教学中采用逆向思维,把结束句作为学习课文的切入点,学习疑难也会迎刃而解。

如《难忘的一天》的结束句是“:我永远忘不了这一天,忘不了肩上担负的责任。”我让学生先通读课文,然后分三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1.我忘不了哪一天?

2.为什么忘不了这一天?我都做了些什么?

3.肩上担负的责任是什么?

学生通过读课文,解决前两个问题,知道了课文的主要讲了什么。他们通过讨论、交流,初步理解了要好好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主题思想。

如何选好阅读教学的切入点 篇8

一、在依据课时目标中落实训练

有效的课堂练笔,源于教师对课时目标的准确把握和自觉践行。设计课堂练笔,并通过练笔实现教学目标,整个教学主线清晰,语言文字的训练点是具体的,避免了教学的随意性,提高了教学的时效性。

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我抓住课时目标“感受漓江水的特点,学习运用对比、排比、比喻写出事物的特点”的要求,做以下练习:我看见过 ,欣赏过 ,却从没见过这样的大树(校园、公路),大树真 ;大树真 ;大树真 !

这样练习学生丰富了对比写法的训练。这样学生不仅感受到文本表达的美妙之处,而且活用了文本。

二、在情感交融处训练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应使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来,展开与文本的心灵对话。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文本创设教学情境,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时,可引导学生由情动到辞发,享受“我手写我心”的喜悦。

如,在教学《父爱深深》时,先让学生感受父亲对儿子的那份别样的爱,再让学生评价父亲的教子方式,然后播放背景音乐,接着我深情表述:“同学们,我们也沐浴在父爱的光辉下,但我们很少对父亲表达我们对他们的那份爱,我们今天学完这篇课文相信一定有所感悟,让我们拿起笔来,捕捉生活中被父爱感动的瞬间吧!”这时,学生的心都被感动了,他们的感受已经不是一种外在的负担,而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三、在文章精彩处训练

文章中的精彩含义深刻的句子都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在教学时如能进行细挖,引导学生仿写,活学活用,能有效开拓学生的思维。

如,在教学《花钟》第一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观察图片感受本段的语言特色:写每一种花开放,都是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语言的丰富和精妙,接着趁热打铁,设计了适当的迁移练习:出示五种花开放的时间,让学生学着课文的样子写一写。这样,学生在实践中内化了语言,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四、在文本拓展处训练

如,在教学《蝙蝠和雷达》时,在本节课即将结束时我对学生进行了读写结合,拓展言语的训练。先讨论:作者是怎样将科学家发明雷达的过程写清楚的?引导学生从表达有条理、用词准确、详略得当等方面小结。接着小练笔:我的小发明。先想一想自己从动物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能设计出什么样的小发明,再仿照作者的写法写一写。

拓展是文本的延伸,通过练习促使不同学力的学生亲历“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过程,从而获得语言素养和语文能力的提升。

在阅读教学中因文而异,如果能准确找准训练的切入点,积极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不仅是学生卓有成效地吸收、内化、积累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举一反三能力提高的过程。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训练中获得一种新知识,养成好的习惯,为今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李艳.庖丁解牛,找准切入点[J].读写算:教师版,2012(19):101-102.

上一篇:在建工程管理规定一下一篇: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演讲稿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