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香正浓教学设计

2024-05-25

梅香正浓教学设计(精选8篇)

梅香正浓教学设计 篇1

在本节课上,我充分地相信学生,让他们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 使他们对文章的主题有了深刻的认识。

其次,教学目标的生成化又是我着重加以考虑的。怎样才能使课堂上的学生不仅仅是根据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思路前进,而是能够通过一些点的设计让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生成一些新的认识与思考呢?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史可法有没有其他的选择?对于这样一个昏庸的朝廷,他这么做有价值吗?他的举动根源何在?”这些问题的设置,不仅会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通过研讨使学生更加能够品味到史可法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民族气节与浩然正气。这就将史可法的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学生也从这种动态生成中明白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第三,师生关系的和谐化与教学评价 。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首先先要学生喜欢你的人,因此在上课之初,教师要与学生通过略带幽默的谈话进行交流沟通,不仅消除了学生的紧张心理,同时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在教学进程中,教者要对学生进行评价。而评价又会使学生学习的兴奋度持续高涨,比如“你的朗读真是太棒了,不仅感动了你自己,而且也深深感动了在座的每个人”“如果再好好组织一下语言,我想你的回答就完美了”“我真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骄傲”……但评价不一定都是唱赞歌,适当的否定会更加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致,从而使之更为投入。

梅香正浓教案范文 篇2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梅香正浓》这篇文章通过重点介绍明朝的遗臣史可法的感人事迹,赞扬了具有“梅花”般品格的民族英雄,歌颂了在民族危亡之时他们崇高的气概。课文饱含着强烈的爱国情感,读后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文章的主体部分以叙事为主,采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形象地将“梅花”与“民族英雄”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令人回味无穷。教学目标:

1.自读自悟,感知文章内容,在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理清作者的情感脉。2.针对理解文章主旨所提出的问题,能采取多种方式解决。继续学习并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3.通过史可法的感人事迹,运用富有感情色彩的朗读来体会民族英雄所具有的民族气节和崇高气概,并与作者在情感上形成共鸣。感受“梅香”的具体含义,体会英烈们的气概。教学重点:

了解史可法的感人事迹。感受作者文章中饱含的激情,体会民族英雄的气节与精神。教学难点:

自读文章,引导学生根据主旨发现问题,感受“梅香”的具体含义,促进对文章的感悟。教学构思:

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朗读训练。本文四字短语较多,虽琅琅上口,可是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形式还较为陌生,因此学要引导学生充分熟悉文章内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自主地对语文材料进行探究,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加深自悟。同时还要求学生进行合作交流,采用质疑,求证的问题法学习本文。教学流程: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自读课文,体会主旨――交流合作,深化感悟――归纳总结,升华主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生:冬季!

师:在寒冷的冬天,百花凋零,万物萧瑟。然而,冬天却孕育着希望,英国诗人雪莱曾经说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就在这冬春之交,有一种花悄然绽放„„

生:梅花!

师:对,我们今天就学习一篇与梅花有关的文章――《梅香正浓》(出示课件)

二、自读课文,体会主旨

师:同学们看到梅花,会想到哪些与梅花有关的诗词?

生:王安石的《梅花》

毛泽东的《咏梅》(迎风傲雪,无所畏惧,永不屈服)

王冕的《墨梅》(高雅圣洁,超凡脱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师:好,同学们,我们来看这篇文章的文题,这应该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那么大家开始阅读课文,看看这到底是一篇写什么的文章?

(时间大约为8分钟)

(教师开始检查阅读效果,询问学生是否能够自主解决字词问题,重点板演:

怂恿虬枝峥嵘飨堂

体恤寡廉鲜耻戕害

帮助学生借助字形,理解字义,加深印象。四个学生开始部分阅读,教师校音,指导停顿。之后

师:这到底是一篇写什么的文章?

生:写人。

师:谁?

生:史可法。

师:大家是否想知道史可法长的什么模样。(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请看,一位明朝官员,身着明朝官服,端坐堂中,只见他气宇轩昂,正襟危坐,目光深邃,审视远方,这就是史可法。这座塑像位于扬州史公祠内,每年慕名来此拜谒参观的游人络绎不绝,其中有人留下了这样一段话:

(出示课件)

师:江总书记这段话中,有这样一副对联,就是这副对联让作者由伤感而肃然。(板书:“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在这里我要解释一下“二分明月”的来历。唐代诗人徐凝在《忆扬州》一诗中有这样的诗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也就是说如果将天下的明月夜比作三分的话,那么扬州就占了其中的二分,以此说明扬州的月夜之美,后人就将“二分明月”来指代古扬州。再回到对联中,作者用“亡国泪”“故臣心”来代表怀念,赞颂史可法,并且引起作者的伤感与肃然,那么史可法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在他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同学们再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记述了发生在史可法身上的哪几件事?

(学生浏览完毕)

生:三件。

师:能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吗?

(学生复述,教师简单指导)

三、交流合作,深化感悟

师:同学们,本文在表现形式上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四字短语比较多,你们能不能尝试用四字短语归纳每件事的大意?可以与同桌还有其他人商量一下。

(学生边叙述,教师边板书)

生:1.规劝皇帝――忧国忧民

感动2.誓守扬州――英勇无畏铮铮气节浩然正气

3.气绝身亡――宁死不屈

师:这时,大家对“亡国泪”“故臣心”有了更深的了解吧!那么,带给作者感动得难道仅仅是史可法一个人吗?

生:不是。文章的开头提到了许多英雄人物。

师:有哪些?你了解他们吗?

(板书:崇敬岳飞文天祥秋瑾)学生汇报收集的资料

师:是,正是这些中华英烈的英雄事迹令作者崇敬不已,同时也引发了深深的思索,内心感慨万分,此时文章进入了结尾部分,也是全文的高潮!

(板书:感慨两类人)

师:在这里出现了两类人,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呢?

生:对比。

师:为什么要运用这种手法?

生:突出体现民族英雄的气节与精神。

师:前一类人,正是以史可法为代表的民族英雄,应读出崇敬与钦佩;而后一类人,则是中华民族的败类,要读出对他们的痛恨与蔑视。

(学生酝酿情绪,并在下面小声朗读。教师先指名两个学生来读,再进行范读,最后全班齐读至结束。)

师:文章结尾出现了“浓浓的梅香”与文题“梅香正浓”形成了结构上的首尾呼应。课文以“虬枝峥嵘”的古梅树点题,中间以死后“葬于梅岭”自勉,结尾又以“浓浓的梅香”作结,梅花的品质与史可法的精神交相呼应,融为一体。看则写梅,实则写人,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此类的文章呢?

生:《古井》《丑菊》《落花生》„„

四、归纳总结,升华主题

师:回过头来,我们再来审题,其中的“梅香”指的是什么?这个“浓”字又有何含义呢?

生:“梅香”指的是民族气节与精神,“浓”字代表这种精神对后人的影响是深远而永久的„„

梅香散文 篇3

这场雪,在小区路灯的辉映中,飞舞得纷纷扬扬、酣畅淋漓!

天亮了,雪还没有停下来。

我拨通了楼下斌虎的电话:“起来没?”

斌虎回应道:“起来了,咋啦?”

“走,一块遛狗去!”我吆喝了一下。

我俩下得楼来,只见伸手可摸的琼花串串,挂满了小区耐寒的苍松翠柏,那身披绿底白裘笔直挺立的枝干,豪迈着生机在潜伏中养精蓄锐。耐寒的、不知名的青草看不见一根,静躺在白雪铺就的厚厚的暖被之下,享受着来自大地母亲内心的问候,和苍天及时恩赐的遮挡切骨之寒的温暖。

院子里人很少,俩狗撒着欢儿,八只小爪子给雪地拓印着梅花绽放的意象;我俩慢慢踩着干净的像羊羔毛织就的雪毯,一种悠然自得的美妙感觉油然而生。

“陶醉了?”斌虎看着一旁沉默的我。

“是啊,难道你不也是?”作为土生土长的北方人,确实见过无数场大雪,“陶醉”二字,受之似乎虚伪。但是,欣赏整个冬天第一场如此的大雪,说“不陶醉”似乎也有虚伪到极致的嫌疑。

“喂,你看那几树梅花!”循声望去,果然见平素习以为常的花景,竟在皑皑白雪中红装素裹、灿然妖娆。

“走,过去看看,这可是这个寒冬里唯一的花香了!”对花平素并不感兴趣的我猛然有一脉冲动袭来。

西北的冬天几乎没有南国冬天里尚可叠复的烂漫风景,惟有公园和住宅小区里种植的防寒草,以及农民兄弟们秋天播种的冬小麦在寒风中精神抖擞。它们和这里朴实的芸芸众生一样,永远是古老的黄土高原执着的忠实的守望者。

走近几蓬清雅冷艳的梅花,我不忍轻弹其上的沉雪。和友一起蹲下身子,我看见微笑的它,衣冠着绒绒的雪氅,袅袅馨香着我的鼻息。

“又见梅香站枝头!”我随口而来的一句感触,敲动了记忆中善感的诗弦。时间的远处,站立着一位少年,身旁屹立着高原槐树般坚毅的汉子。那是被时光早已淡去的父亲,牵我伫立在故乡门前的崖畔。“孩子,它是不惧寒风清瘦矍铄的寒梅,一树白红,无需绿叶相扶相伴。虬干伤痕斑驳,却绽放血凝的骨朵;萧杀冷漠的世界,它却有希望的笑盏。即便冰天雪地,将寒香在枝头开满……”今天,我又站在了你的眼前,不想见花团锦簇,不想看秀色鹥天。只想,只想弥闻你的清淡之香……

友仍在呢喃着梅花的精彩,而我继续延伸着我的追忆……

小时候,那是一段疮痍久痛的日子!因为父亲身份的牵连,我的童年和少年在政治玩笑中浮浮沉沉。那时,尽管日子过得很穷,但精神没有垮塌下来。

早年,父亲有一位学生在兰州水利厅工作。正月初九,他开着罕见的北京吉普在回乡祭祖后一路寻来,拜望很多年没有见面的父亲。隐约记得,他盘膝坐在我家北屋烧得暖和的土炕上,眼睛潮湿地和父亲谈了许久。

他走时,车轮在乡间土道上扬起遮天蔽日的灰尘,全村的男女老少紧随其后,我骄傲地撒着欢儿跟随着车跑啊跑啊……

他走后半月给父亲寄来了一封书信。

依稀记得,他的文笔很好,他给父亲信中的大概意思,我凭记忆简单整理了一段:“我的恩师,虽然和您匆匆一面,但我相信老师永远不会被艰难的生活所摧垮。尽管恩师生活在冰冻三尺的日子里,但在凛冽的寒风中也能够看到希望的春光初现,那就是恩师门前崖边的那株腊梅。我想象到,它在严冬时开得辛苦,但毕竟会在近似无望中执着于希望的蓬勃与寒香。我的恩师,腊梅是在最为寒冷、最为难熬中和冬天进行最后的拼杀后而怒放的,它开着,证明它没有拒绝太阳吝啬的薄赠。这种不拒绝,不是渴求卑微的活着,而是生命在非凡的时空里有一种信念。它在期待着万紫千红的来临,期待着自己零落的花瓣染红土地持久僵硬的笑脸。恩师啊,我在内心祝福您,就像您家舍门前临崖的那株腊梅一样,不仅自己傲视寒冬,也留给孩子们一季的希望。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使得我倍加喜欢有着寒梅独放的每一个冬季。

记得那坚定有力的声音,从父亲蠕动的喉结里挤出:“孩子,这是雪梅!雪梅是冰雪的魂魄,是死亡的寒冷里依然吐香簇蕊的生命的精神。它是不畏严寒的行者,是多雠的世界里跳跃生活温暖的、希望的怒放!”

那个时代已经变得飘渺模糊了,我的父亲也携带着那段属于他的历史,于年初驾鹤仙游了……

梅香小院的优美散文 篇4

说实在的,这几年来的身体越发“肥了”,所以没玩几轮,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只好向孩求饶——实在是累了,想休息一下。

冬日的小院,已经不再有夏日的那么繁盛:那落光叶子的银杏、蓬乱的石榴,还有那不曾落叶的黄葛树,一切都显得那么杂乱和萧瑟。

枯黄的草地上,败叶与枯枝到处都是——横着的、竖着的、有黄褐的、有黑乌的,都毫无生气地在草地上静默着,像童话世界老巫婆那恐怖的手指,看后不免生起一阵凉意。

草地的边沿是小院的小路,小路经多年行走,那红色的地砖已经被磨得失去了往日的色彩,红一块、黑一块、黄一块……显得十分斑驳和充满古味。小路的旁边,依然长着青葱的桂树,那桂子的花香早已经在八月开过,留下那盈袖的暗香,还在我内心缱绻,久久不肯淡去。而这郁郁的树,却在冬日里越发地绿了——那生长在枝头的叶子,由夏日的黄绿变成了墨绿,在冬日的阳光中似乎还闪着光辉。

小路的尽头,是一栋楼的墙角。那墙角边有一棵腊梅,在这数九的寒冬里,那黄色的小花们却顽强地生长着,点点黄晕,点缀在没有叶子的枝头上,清新脱俗,让人眼前一亮。走近那棵梅树,那花儿的形态便轻盈地映入你的眼帘,花瓣由五个或六个组成,它们或开着;或半开着;或是骨朵。然而每一朵,都像一个小精灵,在这有阳光的冬日里,却是如此地喜人。

在这寒冷的冬日,也唯有它还浸着淡淡的香,那香味,初闻一种淡雅,细品后,总感觉这香味里,似乎有一种无法言表的忧伤——是孤寂?还是落漠?我一时也说不上来,只为这梅的味而伤感:群芳殒落,我独艳。突然就想起一句诗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的,这寂静的小院,也仅有这梅的暗香,这样纯,这样淡。

“数点梅花春可至”。有人说梅是报春的使者——梅之绽放,春之归来。然,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觉得,梅是感恩:寒冬腊月,尽数开放,是感谢大地,感谢自然给予自己的生命力,在这百花凋零之时,它迎寒而盛,还带暗香,岂不是感恩于生命么?

曾在一篇文章中读过这样一句话:拥感恩之心,必得快乐之源。懂得感恩,必然也是超然脱俗的情子,所以梅是高贵的、纯洁的。

于是想起在老家的小河边钓鱼,见一老者垂钓,每得鱼一条便又放回水中。看后我心颇不得解,便上前询问:“野河垂钓,得鱼不易,何以得而放之?”老者笑而道:“小伙子,我等在河边生活数十载,钓鱼无数,快乐无数;但见这河每况愈下,老夫放鱼,一求快乐,二求感恩这河。”

想想老者之言,我实感大道之悟。感恩父母养育,感恩师朋之教,感恩食之香甜,感恩衣之温暖,感恩花草鱼虫……正是有他们的存在,才铸就了一个完美的人生。

学会感恩,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现给予恩于己的人,把自己的生命与一个值得报答的人或事物联系起来,在漫长的人生中,我们才感觉到生命的富足;我们的人生才得以圆满;我们的事业才一帆风顺。

千古梅香氲寒溪散文 篇5

夕阳下,氤氲在樟树香中,远远望去,西边奇峰耸立,重岩叠翠,山脚下,长江蜿蜒而过,东边明镜般的湖泊镶嵌在这座历史上叫做武昌的古城。当年一代名家苏轼被贬黄州后,被江对岸西山的奇峰异水吸引,常渡江而来与好友赏梅喝酒,吟诗作对。“忆从樊口载春酒,步上西山寻野梅。”樊口的酒,西山的梅让诗人永远难忘,公元1086年他在汴京(今开封)与曾做过武昌县令的邓圣求夜值玉堂(翰林院)时,作《武昌西山诗并引》,苏辙、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等三十余名士唱和,可见当时诗人们吟咏西山胜景之盛况。尽管西山远不如北京的西山枫叶如霞,山势雄伟,亦不如昆明的西山,蜿蜒五百里滇池,水光山影,似梦如仙,但她以独特的山水文化写就几千年历史。

曾经在西山东麓郎亭峰,有飞流直下,穿林漱石,纳于一溪。盛夏时节,寒气自溪中而出,清凉的雾气萦绕溪面,探入水中,有刺骨之感,故得名“寒溪”。乾隆进士吴省钦在《寒溪》中写道:“人苦长夏热,我爱长夏寒。溪流沁苍雪,箬叶光团团。临流不可漱,顾我衣裳单。”此诗写出溪流渗透了草木之色,霜雪之寒;竹叶亦凝聚了水的颜色和寒气。毫无污染的草木和流水让人心旷神怡,清澈的溪水似乎要洗尽人的五脏六腑,凉凉的溪水时而一路瑶琴轻弹,时而一路琵琶骤响,水珠飞溅到两岸的梅树、竹林或松树上晶莹剔透。

与陕西省留坝县城南三十三公里马道镇北凤凰山下的寒溪相比,西山的寒溪没有萧何月夜追韩信的历史故事,没有“不是寒溪一夜涨,焉得汉室四百年”的美谈,更没有“寒溪夜涨”的奇功。但西山的寒溪是一位秀丽的江南女子,将最美的容姿展现给世人:冬季或是早春,满山遍野的野梅在葳蕤茂密的林中浓而不艳、冷而不淡。疏影横斜的风韵和清雅宜人的幽香令人流连往返,而寒溪边的梅花又仿佛得了溪水的灵气,更是别有一番风姿。当你选择晓日、薄寒、细雨、轻烟、夕阳、晚霞等场景去寒溪边探访梅花,你会看到有的艳如朝霞。

有的白似瑞雪,有的绿如碧玉,形成梅海凝云,疏枝缀玉缤纷怒放的壮观景色。再看梅花树皮漆黑而多糙纹,其枝虬曲苍劲嶙峋、风韵洒落有一种饱经沧桑,威武不屈的阳刚之美。梅花枝条清癯、明晰、色彩和谐,或曲如游龙,或披靡而下,多变而有规律,呈现出刚强的力度和曲线的`韵律。当你走在幽静的山中,“着意寻香不肯香,香在无寻处”让人难以捕捉却又时时沁人肺腑、催人欲醉。若是一场雪后,西山银装素裹,梅花在白雪的映衬下,冰清玉洁,而袅娜在寒溪水面的雾气升腾起来,在梅树间飘散,梅花若隐若现,仿佛置身仙景。

江南多雨,一场雨后,满地落英,寒溪漂浮的花瓣随着溪水淌去。溪水和梅花是有灵性的,宛若世间钟情的男女,将终生的守望凝成生命最后的归宿,永远相随。梅冰肌玉骨、傲立冬雪、独步早春、凌寒留香的品性历来深为人们所钟爱,多少诗人将重情刚烈忠贞的女子比喻为梅,不是么?寒溪边灵泉寺内三贤亭中,有一块梅花石刻碑《呤香别馆外史梅花和题诗十二首石刻》,其梅花造型优美,笔力刚劲,风格洒脱,气魄雄浑,是清代名人兵部尚书湖南衡阳人彭玉麟所作。

石碑刻下了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彭玉麟约在三十三岁前,曾在附近乡下任教师,学馆隔壁有一个寡居的女子徐氏,二十岁左右,知书达理,姿色秀丽,对彭玉麟钟情却又羞于启齿,后来得知彭玉麟喜欢画梅花,便叫丫环送上一折纸扇,求他画梅,彭玉麟亦很欣赏徐氏,便欣然提笔,顷刻画成,并随梅赋诗一首:俊俏天香笑亦愁,芳姿原是几生修;料知有意林和靖,无限深情在里头。诗中,彭玉麟把自己比作林和靖,将徐氏比作国色天仙的梅花,诗与画、情与景互为相融。徐氏赏画吟诗后,情动心中,更加爱慕彭玉麟的学识和人品,旋即修书一封和诗一首:独倚妆台眺远愁,敢因薄命怨前修,挣得秀才半张纸,书香吹到下风头。

自此二人经常书信往来,感情日渐加深,并订下了白头之约。后彭玉麟弃教从商,在衡阳一家当铺当管帐先生。一次在曾国藩弹尽粮绝之际,私自作主借给曾国藩五千两白银,当时正值太平军和清朝的战事激烈,曾国藩兵退长沙后,洪秀全进军湖南。彭玉麟怕借助军款之事被洪秀全查出,连夜匆忙收拾行李,投奔曾国藩,他本想带徐氏同走,但考虑到曾国藩一个道学家恐怕难以接受他和徐氏之事,想以后再做安排,于是只身前往。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音信难通,他无法及时告知徐氏他的行踪。徐氏见彭玉麟不辞而别,以为负情于她,心有别意,刚烈而痴情的女子便投河自尽。后来彭玉麟听到徐氏自尽的消息后,万分伤感,想起从前的山盟海誓、情深似海,如今阴阳两隔,从此将徐氏比作梅仙,每天就寝前要画一幅梅花来寄托自己的哀思,并在画幅上加盖“古今第一伤心人”印章。

据史载,1861年夏,时任广东按察史的彭玉麟率领清军来古城鄂州与太平军展开激烈的战争,西山成为兵家的指挥中心和险要扼道,这场拉锯战丝毫不影响彭玉麟每晚就寝前画一幅梅花,而西山的梅花给了他更多的灵感和哀思。在西山石刻留存的十二首自题诗中,仅从以下三首便可以窥见他对徐氏的那份情感:(一)一生知己是梅花,魂梦相依萼绿华;别有闲情逸韵在,水窗烟月影横斜。(二)自从一别衡阳后,无限相思寄雪香;羌笛年年吹塞上,滞人归不到潇湘。(三)故园消息谁通讯,玉瘦香寒总不知;驿使未归江路远,教人何处寄相思。款款深情,缕缕怀念让人感动。一个人、一块石刻、一些诗歌、一段凄凉的爱情故事给西山寒溪和梅花注入新的文化内涵。时代的悲剧让一段凄凉的爱情在历史中搁浅。你看寒溪边一片片飘零的花瓣,不正是世人一叶叶深情的思念么?可人世间多少无奈又何曾不是象梅花一样随着寒溪流走了呢?

炎炎夏日,寒溪以其独特而闻名:避暑福地。三国时,吴王孙权建都于鄂,吴王黄武初年在寒溪上择地建“避暑宫”。据《舆地纪胜》记载:吴王有避暑殿在寒溪山间,西山寺即故基,并介绍此地六月“无暑气”。吴王避暑宫由议政殿、武昌楼、读书殿组成,是一组仿汉朝时期建筑。避暑宫在东晋太元年间辟为西山寺,只保留孙权避暑的一间侧殿。这间侧殿经历了一千七百年的废兴,至今遗迹犹存。

三大名泉滴滴、涵息、活水分布殿前,松林、竹坞、梅圃环绕殿的侧面和后面,松涛阵阵,竹林密布,苍郁蔽日,葱茏如褥,更有梅香氤氲,四周环境清幽,葱翠为屏,隔绝了尘寰杂声,是一处极好的仙景福地。苏东坡曾有诗赞此地:“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多少年来这里泉声,松涛,竹雨,梅香与寒溪构成一幅绝妙的山水画卷:声不息而自静,风不吹而自凉,自孙权后多少文人墨客将此地作为读书的好处所,于是有了另外的风景:溪水淙淙,石泉潺潺,竹雨潇潇,梅香阵阵,书声朗朗……朱峙山先生在诗中写道:“寒溪古寺读书堂,云木森森夏亦凉。名士担当天下任,每从儒雅谙苍黄”。历史的遗迹提醒着后人勤奋读书,“书堂夜雨”成为历代文人名士读书的胜地。

时光在流逝,因为自然和非自然等诸多因素,历史带走了寒溪最后的一滴水,只有当年的吴王避暑宫依然深情地守望着干涸的寒溪,而新的吴王避暑宫于一九九九年迁址椅子山顶重新仿建,主体建筑有武昌楼、避暑殿、读书堂、议政殿等,面对这些气势恢弘,壮丽雄伟充分体现汉代建筑艺术风格的建筑,我沉默。或许历史需要现代构建,面对众多历史古迹无论是修缮还是重建,终将会被未来的历史再次掩进史卷。一百年、两百年、一千年后,新的建筑会不会成为瓦砾?后人们站在这里会想些什么?

回首处,冷梅香几许散文 篇6

喜欢独自一人,去寻一处寂静的角落,轻捧一卷诗集,恍然间,诗句呢喃而出:“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仿佛回首,那个冬天,那树寒梅。

不记得是第几个落雪的冬日,独行雪径之上,飞扬的雪花在空中飘零着,飞旋着,掠过发际眉梢,轻落于掌心,倏然而逝。这个冷寂的冬日,仿佛和同样寂寥的`我融为了一体。

犹记得老师责问的眼神,父母的训斥也还在耳边回响。考试失利后的心有不甘,失望与落寞、被责骂后的委屈,一时间竞齐齐地涌上了心头。眼眶中尚含温度的泪水落下,转眼间就变得冰冷。连冬日的阳光,也是那样的无力,廖落在雪地上。

然后,便是那树梅。

那是一树安静的白梅。没有红梅的热烈,绿梅的清新,却是一种飘逸而又淡雅的姿态。她就那样静静地傲然绽放于风雪之中。沉寂了喧嚣,冷落了繁华,那清幽的梅香,在冷漠的冬日里,绻缱而又风雅,一任那素色的花朵开得玉洁冰清,开得淡雅冷寂,开到坠落的极致。那若有苦无的暗香,始终在刺骨的寒风中缭绕着,涌动着,氤氲着。她没有畏惧,没有不甘,没有委屈,就这样在那里静静地开放,哪怕面对的是冷到彻骨的严冬。

雪依旧下着,白梅也依旧开着,我凝神伫立良久……

那一夜,白梅一树占据着我的心扉,萦绕不去,凝思后提笔写下:“门前一株梅,冬日含苞初。垂玉连成魄,悬冰凝作骨。夜深月为伴,日晴自为独。岂是许清高,总缘苦寒故。”

伍梅香信访办结报告(本站推荐) 篇7

关于伍梅香信访积案的办结情况

市联席办:

今年以来,按照市信访积案“百案百日大会战”活动的工作要求,对于原零陵发电设备公司退休职工伍梅香这一信访积案,市国企改革办高度重视,按照“五个一”的工作要求,成立了市国企改革办副主任罗有生为组长,原零陵发电设备公司临管办负责人陈世丰为副组长,市国资委维稳科科长吴爱国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订了详细的化解工作方案,并对伍梅香信访积案进行了重新调查、重新调处。经过做艰苦细致的工作,2013年8月13日,在市国企改革办维稳组,信访人伍梅香与市国企改革办签订了《息诉息访协议书》。现将化解情况汇报如下:

一、信访人基本情况

信访人伍梅香,女,1959年4月19 日出生,2004年5 月办理退休手续,退休前系原零陵发电设备公司职工。现住冷水滩蔡市路1号—原零陵发电设备公司生活北区宿舍。身份证号码为:***625。

二、信访人主要诉求

信访人办理退休手续后,因患红斑狼疮疾病,一直要求按永政发[2004]1号文件的规定,给予一次性医疗补助。

三、调查了解的情况

本着对信访人高度负责的态度,为尽早化解这一信访积案,今年年初,我们就将此信访问题列入重点信访化解案件之一,按照“五个一”的工作要求,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班子,制订了详细的化解工作方案,并对信访人反映的诉求进行了重新核查:

(一)信访人患红斑狼疮疾病属实。现还在长年服药、经常住院

(二)2003年2月患红斑狼疮,于2004年5月办理退休手续

(三)退休前,单位为其办理了医疗保险。

(四)2004年,丈夫与其离婚,一读大学的女儿由她供养。

(五)永政发[2004]1号文件适合一次性医疗补助的对象是市属国有工交企业置换身份的患有绝症或重大疾病的职工。信访人改制之前已办理了退休手续,而且已进入医疗保险,所以,不是一次医疗补助的对象。

四、信访事项的办理情况

对于伍梅香反映的信访问题,各级各相关部门都高度重视,市国企改革办、市国资、市人社局、零陵发电设备公司临管办多次接待信访人,就相关的政策进行了耐心的宣传解释,信访人不服,我办又专门组织力量进行重新调查,在此基础上,2013年6月26日下午,在市信访局二楼会议室,市信访局副局长阳辉文召集市国企改革办、市国资委、市人社局、市医保处,零陵发电设备公司临管办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召开专题协调会议,会议一致认为:多年来,市国企改革办、市国资委对伍梅香信访事项的处理意见符合法规政策,予以支持。但考虑到信访人情况比较特殊,家庭确实比较困难,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如果给予一定的困难救济能达到息诉息访的目的,建议由市国企改革办向有关部门申请一次性困难救济金壹万元。会后,经多次找信访人调处,最终于2013年8月13日,达成一致协议(甲方同意为乙方解决一次性困难救济金壹万元整;乙方向甲方保证,领了困难救助资金后一定不再上访,也不向甲方提出其他任何无理要求,否则,因上访引起的一切责任由乙方自负)并签订了《息诉息访协议书》。附件:《息诉息访协议书》

永州市人民政府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经典散文今夜月色正浓 篇8

正时此刻的我,大概是醉了,看着墙上的指针渐渐走到了2:45的位置,我还是睡不着。

心里想着一个人,不管喝了多少酒,总是一种感觉“酒不醉人人自醉”。而我偏偏不信那个邪。一份威士忌,一份伏特加,还有……总之很多也是记不住,喝到整个胃里翻江倒海般的难受,也只是喝多了。当我沾沾自喜那几杯酒不算什么的时候,脑子里突然闪现过他的脸,好像是酒劲上来了。我只能呆呆的坐着,直勾勾盯着时钟,,漫漫长夜,就这样做一个晚上?也只有在这种时候,才敢偷偷记录下自己多么思念他,等醒了可能会嘲笑醉酒的女人是多么不顾廉耻,卑微到尘埃里去爱一个人。无妨无妨,反正记下了,记着这一个晚上对他浓浓的爱恋。但是我困了,想合上眼睛结束这一切喧嚣,我不敢,因为一闭上眼睛他就会在脑海中吵闹,回想我们曾经的点点滴滴,即使我们没有过去,没有曾经,他只把我当做普通朋友。我一个人在脑中搭了一场戏,主角是我们两人。尽管我知道一睁眼他就会走了,可我我没法不放弃,不去面对世界的冷漠。

现在2:50,窗外的有一轮明月来迟,突然想起曾经看过夏目漱石先生翻译的第一篇文章,他把“我爱你”翻译为“今夜月色正浓”。以前总不知为何,肤浅觉得无非是东方男人的含蓄内敛。此时此地我仿佛知晓了他埋藏于月色中的浓情。看到月色,只想起了我爱的你,何日才能与我共赏如水月色?就在这样一个有目中无人的夜晚,只虚有良辰美景,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曾不懂爱,胡乱诌了一篇似是而非的文章醒自警人。当时觉得爱是占有他,让他爱我与我爱他成正比,现在看来是荒诞不经。明明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偏偏于我于他上了一层无形的枷锁,本就是一个心神不定的东西,何来对他的负担?可我是给他造成压力了,这就是我们的错,我的恶意了。

所谓之爱,引人入胜;为了爱情奋不顾身无非解释为二字――贪欲。来自欲望浅尝辄止却又不安于现状的稷琐之情态,每个人亦如此。爱,把大俗作大雅。用爱诠释私欲,用私欲填充膨胀。现在懂爱吗?我不懂。我依旧极其幼稚把他当做我的私有物品,不允许别人染指他的一丝一毫。当他与别人谈笑风生时,我心里的猫爪就在不停骚动着,我折磨自己,还异想天开,有某天他与我也会笑靥如花,实际上只会让自己遍体鳞伤再慢慢放手。

但当我看到了那月亮,我的心里只只有一句“今夜月色正浓”,心里想着下半句,大概就是“I Love you”吧。

上一篇:小学心理健康知识摘要下一篇:划转人员档案核对通知单